📖 ZKIZ Archives


吸引嘗鮮客 三線廠平板電腦大賣

2010-12-27  TCM




台北資訊展剛過,今年在蘋果iPad帶動下,紅透半邊天的平板電腦成為展場的熱點,但國內一線PC大廠完全沒有加入戰局,意外讓幾家非以PC為主業的三線廠商竄出頭。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預估,今年全球平板裝置(Tablet Device)市場規模將達到一千二百二十八萬台,明年約為三千四百萬台,成長超過一‧八倍,預期至二○一二年將會突破五千萬台。如此驚人的成長潛力,讓眾家廠商均搶破頭要跟進。

優派銷售最熱 九天賣近萬台,緊急調貨

主 攻顯示器領域的美商優派(ViewSonic),近年來積極跨入PC領域,接連嘗試推出自有品牌的筆電、小筆電,都未能引發市場關注,沒想到今年搭上平板 電腦風潮,推出的第一款ViewPad,在台北資訊展上大放異彩,短短九天的時間內售出近萬台,不僅得要從歐洲緊急調貨供應,每人限購台數也一日數變,從 限購兩台到限購一台。

「原本以為可以賣出千台就偷笑了,沒想到第二天就缺貨!」優派國際亞太區行銷協理劉仲宏說。

久未在市場 上露面的大眾電腦,在董事長簡明仁交棒給兒子簡民智後,主打第一炮Windows 7系統的平板電腦Tycoon,採用雙重模式銷售,在台灣以自有品牌銷售之外,在海外市場則以設計製造(ODM)、專業代工(OEM)模式,與通路、電信 商合作,同樣在展場中吸引到不少人潮。

威寶也插一腳 搭配費率,殺到萬元以下

就連電信商威寶也來插一腳,找代工廠合作推出的自有品牌Vibo VPad,搭配上網費率的優惠專案,售價殺到萬元以下,同樣引來嘗鮮消費者,九天以來也有一千五百台,比預期超出五○%的成績。

相 較於蘋果iPad背後超過十萬種應用程式的強大後援,這幾款新機在應用軟體與內容服務上,其實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威寶的Vibo VPad雖然採用Android系統,但沒有通過Google的認證,無法直接從Android線上軟體市集下載軟體,只能另外嵌入應用程式與免費軟體, 再結合線上影音服務,嘗試做出區隔。

優派的ViewPad內容則相對豐富,除了獲得認證,可以直接連上Android的線上軟體市集之外, 同時還結合了導航、電子書、網路語音電話等功能,可以說是資訊展中除了蘋果、三星之外,最具有內容吸引力的平板電腦,加上「拿小筆電換ViewPad最高 折抵六千元」的低價行銷策略奏效,成功引爆銷售熱潮。

有趣的是,過去在每個換機世代中都能取得優先主導權的宏?痋B華碩、仁寶等PC大廠, 在這次資訊月的平板電腦熱中,卻靜悄悄的沒有任何動作。雙A(宏?眯M華碩)雖然都已推出展示機,預告明年銷售量要破百萬台,宏?眲あ亶菪X上千萬台,但 真正推出的時間都要等到明年三月過後。

換句話說,這兩大品牌在平板電腦的布局,看似在速度反應上還輸給了這些二、三線小廠,這是怎麼一回事?

雙A腳步落後 系統規格改變,優勢不再

「最主要是系統規格改變了,」拓墣產業研究所流行趨勢中心研究員李易聰指出,過去PC大廠有Wintel撐腰,在技術引進與授權金上具有高度優勢,一般小廠根本難以匹敵。

但 當前平板電腦主流多用ARM的處理器與Google開發的Android系統,這就打破過去Wintel壟斷局面,大廠優勢不再,「我們等於跟這些大廠站 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劉仲宏說。而且,小廠們過去「窮習慣了,沒有Wintel可靠,就只好自己鑽研Linux等開放式系統,」李易聰觀察,這反而讓他們 培養出快速應變的能力。

再者,平板電腦在製作邏輯上與PC完全不同,比較像大型的MP4或智慧型手機,重點在軟硬體整合,而非硬體規格。單 就硬體上來說,「門檻其實並不高,任何白牌手機廠都有能力可以跨入,」李易聰指出,只要外觀看來不差,流暢度夠,加上一萬元出頭的價格競爭優勢,比起蘋 果、三星便宜七、八千元,嘗鮮的消費者很快就願意埋單。

而宏?痋B華碩一方面清楚平板電腦的致勝關鍵所在,在推出前想要同時建構一個屬於自 己的軟體商店,這個耗費的心神精力,就不是單單組裝機器而已。因此,「他們放棄當前已經廝殺一片的Android 2.2系統,把火力瞄準明年推出的3.0版,」李易聰說。同時,他們也一邊布局自己的線上軟體商店,整套同時推出。如此一來,才給了這些小廠先嘗甜頭的機 會。

可預計的是,在優派、大眾等意外靠價格與速度搶得頭香後,明年陣仗才真正開打!

【延伸閱讀】小廠用低價搶攻客源 ——資訊展展出的5家平板電腦廠

威寶 Vibo VPad尺寸:7吋作業系統:Android2.2上網技術: Wi-Fi+3G容量:16G售價:8,990元*

優派 ViewPad尺寸:7吋作業系統:Android2.2上網技術:Wi-Fi+3G容量:16G售價:14,900元

大眾 Tycoon尺寸:10吋作業系統:Win7上網技術: Wi-Fi容量:120G售價:19,800元

蘋果 iPad 尺寸:9.7吋作業系統:iOS4.2上網技術:Wi-Fi+3G容量:16G售價:20,900元

三星 Galaxy Tab 尺寸:7吋作業系統:Android2.2上網技術:Wi-Fi+3G容量:16G售價:25,900元

註:威寶Vibo VPad售價8990元須搭配指定上網費率 資料來源:各媒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75

富士康成都基地平板电脑(iPad)2013年年产量将达1亿台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28/2164796.shtml

 每经记者 郭新志 发自成都
近日,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在成都宣布,富士康成都基地平板电脑 (iPad)2011年年产量将由2000万台增加至4000万台,2013年年产量将达到1亿台。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今年7月富士康作出在四川投资iPad项目决策,10月22日正式投产,从建厂到投产只用了76天,创造了富士康全球建厂史上的奇迹!
此前郭台铭在接受美国 《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盛赞“成都速度”。
12月24日,郭台铭在成都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将追加在川投资规模,原定2011年在蓉生产的iPad年产量将由2000万台增加至4000万台,2013年年产量将达到1亿台。
富士康相关人士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将力争用5年时间把成都打造成为富士康在全球最重要的基地、在中国投资最大的基地。此次,在成都的投资,应是上述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按照此前的整体规划,在产业链整合上,富士康将通过扩大产能,把全球领先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放到四川,加快引进上游配套厂商,在西部形成完整产业链,加速产业链各环节在四川的垂直整合,带动相关产业,提升四川的整体竞争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66

全球近四成電腦開機都靠它

2011-1-24  TCW




在一個冷門行業中苦守九年,一家資本額只有三億多元的台灣小公司,終於在二○一○年熬出頭。

這 家公司叫做系微,主要的產品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通稱韌體),做為PC與筆記型電腦(NB)中連接作業系統與硬體設備的必備橋樑,肩負著啟動電腦、決定開機速度快慢的重任。因為既非硬體也 非軟體,屬於利基市場,冷門到全世界只有三家公司在做,除了系微之外,另外兩家是美國大廠:鳳凰軟體(Phoenix Technologies)與安邁科技(American Megatrends)。

產業本身就屬冷僻,加上市場長期被鳳凰與安邁所占據,兩者分別在NB與PC中高達九成的市占率,讓系微只能在夾縫中苦苦掙扎。

台灣獨缺! 遇金融海嘯,營收仍飆漲

但 最近三年,情況卻出現改變。先是營收與獲利屢創新高,在金融海嘯之下,竟然連兩年飆出五○%以上的跳躍式成長,從二○○七年到二○一○年,系微的營收上漲 了二‧五倍,達到九億零一百萬元的規模。在NB BIOS領域的全球市占率也大幅提升,從一○%左右上升到近四○%,等於與兩大美廠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不僅如此,二○一○年《富比世》(Forbes)雜誌在一萬三千家公司中,選出「亞洲二○○家最佳中小企業」(Asia's 200 Best Under a Billion),系微赫然在列,同被選中的還有洋華、揚智、立錡等公司。

在冷門領域闖出一片天,「其實是有點誤打誤撞,」系微董事長王志高笑著說。 時間回到十三年前,王志高是專營電子零件代理分銷的倍微科技董事長兼創辦人。當時搭上台灣科技產業成長列車的倍微,業績連年增長,王志高沒有自滿,反而尋找可以自創品牌的產品與機會。

他注意到,廣達、仁寶等PC代工大廠,因為缺乏BIOS技術,不是得花大錢自己養,就是找鳳凰等美商代工,恰巧美國一家BIOS大廠系騰(SystemSoft)因為財務不佳尋求出售,他見機不可失,以兩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六千萬元)價格買下。

王志高的算盤是,台灣擁有完整的PC硬體代工產業鏈,獨缺這一塊,而且BIOS毛利率高達九成,只要能搶到一○%以上市占率,大概都穩賺不賠。最棒的是,系微在二○○○年還爭取到英特爾入股二○%的支持,前景看好。

打規格戰! 趁龍頭失策,早兩年竄出

「沒想到,進去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他苦笑說。

第一個困難是規格的制定權。一位國內代工大廠的軟體總監指出,BIOS是一個易守難攻的產業,門檻極高,一旦讓先進者掌握了規格優勢,後進者很難與之匹敵。

創業前八年,他一直在小賺與小賠中浮沉。

美商啃惠普(HP)、戴爾(Dell)等大肉,他只能撿一些國內廠商不要的雞肋,勉強維持著基本的營收。「頭已經洗了,還是得等沖水,」王志高苦笑。他一邊做,一邊調整體質,等待英特爾取回規格的主導權。

耐 心抱緊龍頭大腿六年,果然讓他獲得甜美果實,二○○六年,英特爾召開一次規格制定大會,超微(AMD)、惠普、戴爾、IBM等大廠全數到齊,BIOS市場 從此改朝換代,成了英特爾的天下。原本的老大鳳凰軟體,卻因為過度自信,沒有在第一時間加入英特爾陣營,足足晚了兩年,就這樣給了系微竄起的機會。 「他們的確搶得先機,」鳳凰科技大中華區總經理吳惠瑜坦言。

打人才戰! 人力多一倍,客服占優勢

但光是取得規格制定權還不夠,下一步,是人才戰爭。

「這一行最難的是找尋人才,」吳惠瑜指出,BIOS因為兼具了軟體與硬體兩種特性,工程師也必須擁有「雙E」(Electronic Engineer,電子工程)背景,而且還得懂得特殊的程式語言,養成極為困難。「全台灣能做BIOS的大概不到一千人,」吳惠瑜說。

初 跨入BIOS領域,技術與產品穩定度無法與三十年以上經驗的鳳凰軟體相比。但王志高卻很聰明的建立了一套培育系統來打人海戰術,他不限經驗,大量啟用剛畢 業的新鮮人,把一張張白紙塗成能橫跨軟硬體知識的人才。「這讓它在客戶服務上占盡優勢,」吳惠瑜說。系微的工程師高達四百人,是鳳凰與安邁的兩倍,只要產 品有問題,馬上就能用充裕人力前往修正服務。

不過,經歷連三年成長後,系微要面對的,是總體市場環境的轉變。仕橙3G教室技術總監陳俊宏指 出,當前趨勢已從PC轉向平板與智慧型手機裝置,就連微軟(Microsoft)也在近日聲稱支援不需要用到BIOS的ARM系統,顯示英特爾呼風喚雨的 絕對主導地位出現鬆動,「BIOS很可能變成夕陽產業。」

對此,王志高雖然認為言之過早,但系微在過去一年來積極朝向Android發展,聯合國內眾硬體廠商,成立開放式軟體市集,企圖在BIOS市場之外打開另一片天。只是能否再複製過去的成功模式,就有待時間證明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66

患上iPad2焦慮症 平板電腦「去iPad化」生存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0/xOMDAwMDIyNTUxOA.html

「iPad降價後,我們也被迫開始跟著降價。」3月9日,一位萬利達平板電腦的經銷商告訴記者,市場上大量國產平板電腦廠商在iPad的衝擊下市場開始變得前景莫測。

消費者們開始徘徊:雖然萬利達這款基於Android2.2系統、配備雙核處理器、攝像頭的平板電腦可以看高清電影,但整體的觸控流暢感遠不如iPad。最重要的是,2700元左右的售價和降價之後的iPad已經相差無幾。

這是國內平板電腦廠商的集體寫照。

國內平板的集體焦慮

「iPad2發佈後,國內許多做平板電腦的廠商一下子覺得十分迷茫。」汪洋的手上有30多個國內平板電腦客戶,他是永中軟件移動事業部總經理,不停有客戶把產品拿過來找他們定製office軟件。

「受iPad2衝擊最大的是那些做零售終端的品牌。」汪洋指出,在他接觸的這幾十家客戶當中,大家都開始意識到要和iPad區別化競爭,否則沒有出路。

自去年iPad引爆平板電腦市場以來,很多國內廠商加入平板電腦的戰團,既包括漢王、愛國者、萬利達這樣的消費電子大廠商,也有原道、藍魔、智器等生產Mp3、MP4的小企業,就連做零售的國美電器也發佈了自己定製的FlyTouch(飛觸)平板電腦。

由於這些平板電腦大都在外觀、尺寸等方面和iPad相似,它們被稱為「iPad—like」。可是,正因為它們長得太像iPad,煩惱接踵而至。

「我們的配置比iPad更高,所以再降價的空間也不大。」上述萬利達經銷商告訴記者,雖然他一天能出貨100多台,但是iPad仍然對其構成較大威脅。

受到衝擊的國內平板電腦廠商比比皆是。漢王的TouchPad B10報價高達6000元左右,如此高的價格導致乏人問津。

「國內平板電腦和iPad正面對抗是沒有前途的。」曾在硅谷從事了多年平板電腦研發的無錫矽鼎科技CEO陳海雷指出,過去和蘋果產品相比,中國的平板電腦還有價格優勢,但蘋果通過供應鏈的優勢以如此低的價格銷售iPad,國內平板電腦廠商必須轉變策略。

陳海雷認為,中國平板電腦的未來是Android系統加上行業深度定製,例如矽鼎科技正在為醫療、汽車客戶深度定製專業平板電腦。「只有和運營商深度合作,並走行業定製的道路,才能避開蘋果的衝擊。」陳海雷表示。

而 永中軟件的汪洋也發現,他的客戶中專注行業定製的平板電腦廠商受iPad衝擊都很小。他舉例,和iPad定位迥異的e人e本就很少受到衝擊,iPad主要 定位為娛樂功能,而e人e本找準了辦公市場,受到許多政府官員及企業高管的歡迎,它附帶配備了可以批註文件的電子筆功能,這些是iPad所不具備的。

「原來我們要向客戶去推銷讓他們接受定製軟件的理念,但現在都是他們主動找到我們,要求定製。」汪洋告訴記者,許多平板電腦廠商正在尋求類似的「去iPad化」生存。

行業定製優勢和風險

一些業內人士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iPad畢竟是一款為普通消費者打造的電腦,它在醫療等專業行業上應用前景將比較有限,這給其它平板電腦廠商提供了較大的空間。

「到 現在為止,iPad在行業上的應用還侷限在展示、營銷等小範圍的領域。」台灣工業計算機的龍頭企業研華智能總經理江明志告訴記者,iPad現在被廣泛用在 餐館點菜、產品照片演示等簡單的行業領域,這些應用對平板電腦的要求並不高,但要想擴展到更深的行業應用,iPad將會十分困難。

以醫療行業需要的平板電腦為例,江明志和他的同事們調研了許多醫院後發現,將來醫生們需要拿著一台平板電腦到各個病房檢查患者的病情,以實現電子化醫療辦公,隨時調取患者信息。

「iPad的插口可擴展性很差。」江明志指出,iPad上只有一個接口,可擴展性很差,並不符合醫生們的需求,「醫生們需要平板有條碼掃瞄、RFID標籤讀取等功能,但是iPad都沒辦法擴展」。

此外,為了防止交叉感染,醫院要求平板電腦可以用酒精全身水洗消毒,這點iPad也無法做到。江明志指出,iPad無法佔領醫院這樣的特殊定製平板市場,即使是從醫院資產管理上來說,iPad作為一台通用設備,也很容易丟失,而特種定製的設備,通常就不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由 於iPad採用了封閉的操作系統,導致用戶很難在其基礎上做深入的軟件二次開發,無法實現較深入的行業應用。作為一款為普通消費者打造的平板電 腦,iPad並不能滿足需求迥異的行業定製,業界普遍預計,在酒店、物流、汽車等領域,定製化的平板電腦將會有相當大的市場空間,因此有一部分平板電腦廠 商也希望進入這一領域。但做了多年行業定製的江明志警告道,消費電子廠商進入行業定製平板電腦市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包括華碩、宏碁、聯想、富士康 在內的大廠都在幾年前想過進入平板電腦的行業定製領域,但大都不成功。

研華的產品經理侍作儒也表示,要進入行業應用領域,企業需要建立起一套十分齊全的銷售支持體系,包括軟件協作、售後維修、上門服務等,並需要在行業上有很深的客戶資源積累,這都非一兩年可以建立起來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98

iPad陰影下的平板電腦

http://www.21cbh.com/HTML/2011-3-14/xOMDAwMDIyNjExOA.html

「要麼就不用平板電腦,要用都用iPad。」回顧近一年來乘坐飛機的旅途經歷,深圳一家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大為感慨對記者說。

過去一年,細心的乘客不難發現,使用平板電腦打發無聊的航空旅途的乘客變得越來越多,而且幾乎清一色的使用同一款產品——蘋果公司的iPad。

這是令平板電腦業界既興奮,又尷尬的現實——「iPad的熱銷培育了平板電腦的用戶群,但它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壟斷了這個市場。」愛國者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兼CEO曲敬東這樣形容。

來 自CNZZ數據中心的一項調研顯示,截至2011年2月,蘋果iPad在平板電腦市場佔有率約98.89%——「比美國微軟公司的視窗系列操作系統 (Microsoft Windows)在國內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的佔有率還要高。」CNZZ數據中心的一份研究報告如此評述。

而多位受訪的業界人士分析,由於對平板電腦形態,在統計口徑上存在一定差異,如果算上非品牌類產品,「iPad佔有率約在90%左右」。但這也足以證明iPad對這個新興電子消費品市場的壟斷。

與此相關的產業效應是,蘋果憑藉規模優勢,快速地壟斷了部分上游供應鏈資源。在供應鏈成本的門檻下,兩極分化已然顯現。而在蘋果之外的挑戰者,還面臨Android這一原本應用於手機的操作系統,帶來兼容性和穩定性的困擾。

但在現實的另一面,這又是一個值得期待的市場。本報記者從產業鏈多方瞭解到,2010年中國市場平板電腦出貨量約在150萬台上下,業界普遍預計今年市場整體銷量有望突破500萬台。

「平板電腦市場成倍數的增長率,是傳統PC和手機難以企及的。」一國內PC廠商市場部人士認為,平板電腦市場遠未爆發。

蘋果僅是引爆了這個市場。而對於更多生活在蘋果陰影下的產業競逐者,現在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

iPad的影子

蘋果顯然不希望平板電腦市場格局生變,相反它希望進一步強化自己的市場壟斷優勢。

北京時間3月4日,蘋果公司突然宣佈將iPad一代降價1100元人民幣。「蘋果一般是採用推出新的版本來刺激銷售,很少採用大幅度降價的策略。」北京三里屯蘋果專賣店一銷售人員這樣告訴記者。

在曲敬東看來,蘋果iPad罕見的大幅度降價,是清理庫存之舉。

「此時降價儘可能地緩解iPad一代的庫存壓力,同時對競爭對手產品產生抑制作用,從而為iPad2的發售做市場鋪墊。」iSuppli中國區研究總監王陽認為,蘋果的這種一箭雙鵰之舉,將令對手十分難受。

以愛國者N系列平板電腦為例,此前平均約3000元左右的定價,相比較蘋果iPad行貨產品有著近千元的價格優勢。「價格優勢是愛國者應對iPad的重要競爭力之一。」曲敬東告訴記者。

但隨著此次iPad降價,在中國市場熱銷的WiFi 16G版售價僅為2888元。「同樣的價格,讓消費者決定是買iPad,還是買其他平板電腦?這對於任何一個類iPad平板廠商,都是一個難以迴避的考驗。」王陽分析。

事實上,同樣面臨考驗的還有外資品牌。去年12月在中國上市的三星Galaxy Tab P1000,一度被譽為最有可能跟iPad抗衡的產品。根據三星公司提供的數據, GALAXY Tab P1000上市短短4個月,銷量即突破200萬台。

但據Galaxy Tab P1000在中國的獨家包銷商愛施德一內部人士透露:「春節旺季一過,就面臨iPad降價,這對三星影響不小。」

據悉,Galaxy Tab P1000已經從上市之初6999元的售價,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下調到5000元左右。「受iPad調價的影響,Galaxy Tab P1000的價格還將進一步下調。」前述愛施德人士透露。

在曲敬東看來,平板電腦是由蘋果iPad開始定義的一個產品門類,而保持價格優勢一直是國產平板電腦產品對抗iPad的競爭力之一。

「目前的產業現狀是,除了iPad其他廠商的量都很小。」深圳一家平板廠商負責人估測,2010年在中國平板電腦市場上,類iPad類平板產品出貨量不到50萬台。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從平板電腦市場熱炒至今,山寨市場對於平板電腦始終處於觀望狀態——這有別於山寨市場當年對手機和上網本的狂熱。

「連做山寨的都對平板電腦沒興趣,可見這個市場的爆發尚未到來。」前述深圳平板廠商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短缺的屏資源

事實上,在對消費類電子產品最為敏感的深圳山寨市場,並非沒有平板電腦的「試水者」,但大多鎩羽而歸。

「蘋果對上游供應鏈的控制,令其他的平板廠商十分難熬。」深圳一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

曲敬東則認為,由於平板電腦是一款由蘋果iPad定義的產品,因此電容觸摸屏,幾乎成了平板電腦產品的標配。

據悉,目前蘋果掌握著全球60%以上的電容式觸摸屏產能——iPad的觸摸屏主要由台灣廠商宸鴻和勝華兩家企業生產,它們的產品大部分被蘋果包了下來。

「事實上,部分大陸廠商也能提供電容式觸摸屏產品。」前述深圳平板廠商負責人告訴記者。但生產一個適用於平板電腦的高性能的觸摸屏,其工藝要求非常高,往往還需要廠商和觸摸屏生產廠合作開發,事實上真正能生產高性能的電容式觸摸屏廠商並不多。

「事實上,電容觸摸屏市場一直處於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iSuppli中國區研究總監王陽認為,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爆發和平板電腦的熱銷,對電容觸摸屏的需求,短期內難以緩解。

深圳平板電腦廠商創智成科技總經理徐建平則告訴記者,目前國內平板電腦的電容式觸摸屏主要來源於台灣廠商,而台灣廠商目前產能有限,這進一步推高了電容觸摸屏價格。

「從去年下半年至今,電容式觸摸屏價格就沒有下調過,而且供貨緊張。」徐建平告訴記者,對於相當一部分平板電腦廠商,屏資源短缺是其面臨的最大瓶頸。

曲敬東亦對記者表示,由於蘋果有著龐大的採購量,往往能夠以相對優惠的價格,規模化的採購上游屏資源。這對其他競爭對手,造成缺貨和成本的雙重擠壓。

不止於此,除了觸摸屏之外,蘋果還大量買斷關鍵的零部件,例如圖形處理器、隨機存儲器(RAM)、Nand-flash內存等——這些都是生產高性能平板電腦產品不可或缺的供應鏈。

「你會看到這樣一個平板電腦市場現狀。」前述深圳平板廠商人士直言,一方面三星、摩托羅拉這樣的產品價格高企;另一面,比iPad有著價格優勢的平板產品,在產品性能上差距太大。

Android的困境

上游供應鏈的瓶頸,顯然還不是困擾平板電腦產業鏈全部阻力。

據本報記者瞭解,目前除了蘋果iPad採取獨立的操作系統配置外,絕大部分的平板電腦產品採用Android——這款原本為手機平台設計的移動操作系統, 有的採用2.1版本,有的採用2.2。

「Android的本質是一款針對手機平台設計的操作系統,當它用於平板電腦平台之上,或多或少會存在適配上的差異。」壹人壹本副總裁方禮勇這樣告訴記者。

譬如,基於Android平台的平板電腦,在多任務顯示上,反應不夠流暢。「Android的設計是專門針對手機的,手機的多任務處理不會有平板電腦那樣頻繁。因此,將它運用至平板電腦時,會存在一定的不適應。」一國內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透露。

正因為如此,專門針對Android平板電腦構架的芯片解決方案,在市場上也實屬有限。本報記者瞭解到,高通、飛思卡爾、英飛凌、TI等國際通信芯片大廠雖然都有涉足,但出貨量並不大。

Android平板電腦芯片方案供應商瑞芯微市場總監陳鋒告訴記者:「系統的穩定性,是目前Android平台平板電腦最大的一個考驗。」

曲敬東也對記者表示,在愛國者平板電腦的研發過程中,基於Android系統的穩定性,也是研發最重要的一項投入,「只有一些大的廠商,穩定性問題才會解決得很好」。

而據本報記者瞭解,目前市面上為數不少的中小品牌Android平板電腦,在系統穩定性上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基於Android的平板電腦遠沒有手機產品那樣的成熟。」前述深圳平板廠商人士直言。

不止於此,Android操作系統不斷頻繁的版本升級,這個困擾手機平台的難題,也同樣影響著平板電腦的開發者。

「相對於Android手機僅面臨系統版本升級的困境,Android平板電腦還面臨手機應用軟件與平板的不兼容問題。」前述平板廠商人士分析。

儘管作為開放的系統平台,目前Android已經吸引了超過10萬個應用軟件,但絕大部分是針對手機平台設計。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同樣一款遊戲應用,在手機上操控和在平板電腦上操控,體驗完全不一樣。」前述平板廠商人士透露,甚至部分針對手機設計的軟件應用在平板電腦平台上,完全跑不動。

這讓Android平台的平板電腦廠商,不得不耗費更多的成本,去做應用軟件的二次開發和適配工作。「我們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團隊來負責應用軟件商城的工作。」方禮勇告訴記者,該團隊主要是與第三方開發者合作,對Android平板電腦平台做一些優化和適配工作。

即便如此,面對Android數以十萬以上的海量應用,真正能夠穩定應用在Android平板平台上的實屬有限。一個可供參考的細節是,壹人壹本的應用商城大約只有700個應用,而愛國者自己的應用平台也僅有1000個左右的應用。

靜待Android 3.0

「事實上,在Android 3.0版本正式適用之前,市場上並沒有真正成熟的基於Android平台的平板電腦產品。」某家國內品牌平板電腦廠商負責人直言不諱。

該觀點或許過於武斷,但可窺看目前的產業困局。靜待Android 3.0成為這個行業的整體期守,當然蘋果公司除外。

今年2月3日,谷歌正式發佈了專用於平板電腦的Android 3.0 Honeycomb系統——這是首個基於Android的平板電腦專用操作系統。

為數不少的業內人士認為,在Android 3.0之前,Android平板只是簡單的「手機放大版」。 Android 3.0則是谷歌針對平板的大屏幕而做的全新設計,在界面、桌面客戶端等細節均做了大量改進。

這些改進讓Android 3.0在多任務處理、提醒等方面的使用體驗更好。「Android 3.0版本的上市適用,能夠讓平板電腦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產品形態。」陳鋒表示。

更為重要的是,伴隨著Android 3.0的推出,網頁版Android Market正式發佈——這讓谷歌的應用軟件市場走出手機的小屏幕,在平板電腦上也能顯示。平板電腦將有自己的應用軟件市場,而不用飽受「嫁接」手機應用軟件帶來的困擾。

「我們一直在關注和跟蹤Android 3.0系統的情況。」方禮勇告訴記者,一旦Android 3.0系統成熟,硬件適配合理,壹人壹本肯定會推出相應的產品。

更為期待的則是為數眾多的中小型平板電腦廠商,甚至山寨廠商。「Android 3.0一旦穩定成型,我們肯定會第一時間嘗試。」前述深圳平板電腦廠商人士直言,如果Android 3.0的硬件適配在一個合理的成本範圍內,肯定將有大量的廠商會批量上市。

與此同時,上游屏資源的短缺現狀,也出現改善的跡象。本報記者從多家與台灣電容式觸摸屏廠商有著合作的平板廠商瞭解到,隨著平板電腦產量的增加,上游廠商已經開始不同程度的擴產。

「屏資源緊張的情況,有望在下半年得到緩解,價格也有望下降。」徐建平告訴記者,屆時將有更多的廠商參與到平板電腦產業,蘋果或將面臨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4

只賣499美元,通殺各家平板電腦 iPad2走平價 賈伯斯打什麼算盤?

 
2011-3-28  TCM




「四九九」這三個數字,將成為今 年所有PC廠商的一場惡夢!

三月二日,當蘋果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站上舞台,螢幕上秀出第二代平板電腦iPad2時,一位國內品牌電腦廠負責行動通訊部門的主管鬆了一口氣:雖然比起前一代重量輕了一五%,厚度 薄了三三%,處理器的速度提升了一倍,但在其他規格上並沒有令人驚訝的突破,只多了兩個看似可有可無的攝影鏡頭。

重傷兩大競爭敵人小筆電、電子書也受衝擊

「我當時想,應該還是可以做一些差異化,再用價格取勝,」該主管說。

沒想到接下來螢幕上秀出的數字讓他的心徹底涼到谷底──四九九美元(約合新台幣一萬五千元)的價格,與前一代iPad完全相同,不只比兩大競爭對手:摩托 羅拉的十吋的Xoom與三星十吋的Galaxy Tab便宜三百美元以上,與台灣各家即將推出的平板電腦價格也相差無幾。

「這把大家都殺死了!」一位英系外資下游硬體分析師話說得直接。如此犀利的價格,不只讓所有打算跟進做iPad-like(類似iPad產品)的廠商們頭 還沒浮出水面就被壓回水底,就連鄰近的產業鏈如小筆電、電子書等也遭遇莫大衝擊。

中國第一大電子書製造商、漢王科技副總裁王邦江,在接受中國媒體專訪時就忍不住大聲抱怨:「蘋果這是在斷同行的路!」

只是,過去擅長以創新商業模式與獨特美學設計打造蘋果帝國的賈伯斯,旗下產品從麥金塔電腦、iPod到iPhone系列,價格上向來都是走高傲的貴族路 線,從不打折殺價,如今卻在平板電腦這個新領域推翻了過往的做法,不只兩代產品推出時間相隔極短,價格上也超級貼近平民,他所思考的戰略布局是什麼?

「他的意思就是在告訴所有還在猶豫的消費者:『不用考慮了,買我就對了!』」台大EMBA執行長黃崇興說。

黃崇興指出,一般在定價策略上,有所謂分離定價法(skim-the-cream pricing)與滲透定價法(penetration pricing)。前者是抓住消費者嘗鮮的心態,飆高第一波產品售價,吸飽利潤,有其他後進者跟進推出相同產品後,再逐步降價。iPod與iPhone就 是最好的例子。

至於滲透定價法,通常是打入成熟紅海市場的殺價策略,先把自己砍低,讓產品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滲透到消費者心中,奪下市占率之後,再反過來求利潤。

顛覆以往定價策略 寧願少賺也要保八成市占

黃崇興分析,iPod與iPhone都是以美學設計取勝,帶入iTunes與App Store的創新商業模式,可以說是擁有獨特利基的產品,用飆高價格把利潤極大化的策略非常合理。

但iPad是站在前兩款產品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新領域。「看似創新,實際上很多東西都可以取代它,」黃崇興解釋,例如筆電、電子書、智慧型手機,這也代表 了這些廠商每個都能跨界進來競爭。「說穿了,它(平板電腦)是非必需品,可有可無,」DIGITIMES分析師郭明錤說。

因此,在iPad去年取得巨大亮眼的成功背後,面臨的卻是一個異常凶險的環境,價位上如果定的太高,不只會給消費者猶豫的空間,同時也會讓其他競爭對手有 機可乘。

然而,比起一般滲透定價法,為求市占率不惜成本流血砍價,iPad2又有所不同。

根據科技產業調查機構iSuppli的拆解報告,iPad2的成本大約是在三百二十六美元左右,比起四百九十九美元的定價,還有一百七十三美元的利潤空 間。

「賺的雖然不多,但用來換取八成市占率的維持,絕對是非常划算!」黃崇興說。

吃定上下游產業鏈 足以左右對手供貨及成本

換句話說,賈伯斯這次所採用的四九九美元低價策略,其實是非常高明的逆向思考。不只成功的築起了一道價格堡壘,同時維持住利潤與市占率,更重要的是,徹底 瓦解了對手的反擊能力。

「這種價格會讓其他廠商就算有產品也出不了貨,」一位日系外資分析師表示,蘋果在平板電腦一家獨大的局勢,讓它得以控制上下游產業鏈,只要掌握觸控面板、 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CPU(中央處理器)等關鍵零組件,就足以左右其他廠商的供貨與成本。「等他們找到替代品,想要追趕上來的時候,iPad3就 要出來了,」該分析師說。

摩根大通(J.P.Morgan)分析師莫斯克維茲(Mark Moskowitz)也在報告中表示:「iPad2的出現,將讓全球平板電腦市場面臨泡沫化的風險。」

因此,當宏?砦鴾熙菪X今年要賣出一千萬台平板電腦,在一位擁有長達二十年PC產業經歷的外資分析師眼中看來,完全不能理解宏?眲陘偵繷o麼樂觀。

當去年所有人都摩拳擦掌,想要跟在賈伯斯後面咬一口平板電腦的甜美滋味時,可能怎麼樣也想不到,他們所吞下的會是一顆毒蘋果。

【延伸閱讀】搶市占,iPad2打出低價攻勢 ——各家平板電腦價格表

LG品名:G-Slate 尺寸:8.9 價格(美元): 1,350

三星品名:Galaxy Tab 尺寸:10.1 價格(美元):970

宏達電品名:Flyer 尺寸:7價格(美元):930

摩托羅拉品名:Xoom尺寸:10.1 價格(美元): 799

惠普品名:Slate 500尺寸:8.9 價格(美元): 799

華碩品名:EeePad 尺寸:10.1 價格(美元): 399-799

宏??品名:ICONIA Tab W500尺寸:10.1價格(美元): 499-699

蘋果品名:iPad2 尺寸:9.7價格(美元): 499

RIM品名:PlayBook 尺寸:7價格(美元): 499

ViewSonic 品名:ViewPad 7 尺寸:7 價格(美元):429

漢王品名:TouchPad B10 尺寸:10.1價格(美元): 305

資料來源:各券商報告、各媒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1

平板電腦大戰開打 NB大廠錯估情勢

2011-4-11 TWM




蘋果、三星、宏達電將成三足鼎立局面?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說,「我們錯估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對NB(筆記型電腦)帶來的衝擊」。

一語道破蘋果電腦推出iPad後,不只衝擊到宏碁,還影響到整個NB生態。

百家爭鳴態勢下,在這場平板電腦的競賽中,誰能勝出?

撰 文.吳美慧、賴筱凡 研究員.葉揚甲去年秋天的某個午後,外面的天氣才剛轉涼,華碩會議室內的氣氛卻已降到冰點。這一天,由執行長沈振來主持的平板電腦會 議,才開始沒多久,又聽到他高分貝地罵起部屬。這不是第一次。今年三月下旬,華碩推出最新的平板電腦產品||變形電腦問世前,華碩內部曾開過無數次氣氛劍 拔弩張的會議,就是希望推出的變形平板電腦能夠一炮而紅,超越iPad。

不光華碩這麼想,全球超過四十五家的廠商與代工廠都希望,推出的平 板電腦能夠和iPad並駕齊驅。研究機構Canalys預估,二○一一年,蘋果iPad在平板電腦的市占率將高達七五%,其餘的廠商,只能分食剩下不到三 成的市占率。大多數廠商除了要搶占二五%的市場外,若想進一步瓜分蘋果已經打下的江山,到底要如何突圍?

根據國際研調機構Gartner預 估,去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約二千萬台,今年更要大幅躍升到六四九○萬台,成長幅度高達二○八%;同一時間,筆記型電腦的出貨量,儘管從三億五千萬台,增 加到三億八千萬台,但增幅降到一○%,與平板電腦屬於剛起步的高倍數成長,不可同日而語。

平板電腦與筆記型電腦的相殘效應換言之,平均每賣 出十台平板電腦,就會減少五台迷你筆電或是筆記型電腦的銷售量,平板電腦的出現,對筆記型電腦帶來「相殘效應」,以蠶食鯨吞的方式,侵略個人電腦市場。尤 其平板電腦的功能持續增加,且外形更酷炫,已經嚴重威脅到迷你筆電的生存空間。過去,PC廠商華碩、宏碁因為推出迷你筆電曾風光一時,在熱度與需求逐步退 場後,要如何彌補此一空缺?這也是大多數PC廠商搶進平板電腦市場的理由。

而讓PC廠商更頭痛的,角逐平板電腦市場的,不是只局限於PC廠商間的競賽,智慧型手機廠憑藉著豐富的應用程式內容,也來分一杯羹。前者代表從製造技術作為出發點,後者則以內容見長。這是一場顛覆傳統思惟的戰爭,是PC廠和智慧型手機廠共舞的局面。

而在共舞的背後,將牽動PC廠與智慧型手機廠的利潤消長。雖然智慧型手機憑藉著多元的內容和銷售管道,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平板電腦,而有先行之利;以製造見長的PC廠或是PC代工廠,則有絕佳的成本控制能力。

從智慧型手機廠的角度來看,生產平板電腦的毛利率約一五%,將不及生產智慧型手機的三○%,所以在進入平板電腦領域時,代表利潤有可能下滑;相較之下,對PC廠或是PC代工廠,對照目前生產NB的毛利率不及一○%而言,生產平板電腦對獲利則有加分效果。

要打贏這一場平板電腦大戰,定價、規格、操作系統、性能、應用是五大決戰關鍵。

平 板電腦時代全新的遊戲規則以架構和操作系統來說,目前,x86處理器架構仍是個人電腦市場的主流,而ARM則是唯一用在移動設備應用處理器的嵌入式架構。 由於蘋果的iPad和三星的Galaxy TAB都選擇ARM處理器架構,ARM在平板電腦市場儼然成為主流。而在操作系統方面,蘋果的iOS和Google Android系統,則是最常被應用在平板電腦的兩款操作系統,而這兩個系統都源自於智慧型手機的操作系統,對智慧型手機廠而言,延伸到平板電腦,就有了 很好的起跑點。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倘若ARM大量被應用在平板電腦上,將有利於之前使用此一架構的上游晶片廠商,如ARM、 Qualcomm、Infineon(被Intel收購)、Broadcom以及Marvell,同時也會牽動到下游相關的產業。從面板、零組件供應商, 甚至是代工廠,都會因為誰能夠在這場平板電腦大戰中出頭,而跟著沾光。

法人預估,下半年約有百款的平板電腦推出,在PC廠與智慧型手機廠紛紛加入下,誰能勝出?蘋果的平板電腦江山能否屹立不搖?

外 資法人認為,平板電腦經過廝殺後,未來會形成大者恆大局面,集中在少數廠商手上。蘋果可能會憑藉iPad先行之利、忠實的客戶群和創新能力繼續獨領風騷。 某外資分析師認為,在可預見的平板電腦大戰中,未來有機會勝出、分食剩下來大餅的,將是三星與宏達電,主要是他們的平板電腦架構與智慧型手機最為接近。倘 若如此,與智慧型手機供應鏈靠攏的公司,隨著平板電腦出貨量持續增加,相關公司的業績就有機會水漲船高。

但這也不代表PC廠完全沒有機會, 該外資分析師同時認為,在PC或是智慧型手機領域表現優異的公司,若能將這兩項產品的技術和應用,順暢地整合到平板電腦上,就有機會脫穎而出。不過,某位 美商證券分析師悲觀地預期,由於蘋果的iPad已經讓消費者養成習慣,且iPad 3的配備,將會完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加上具有競爭力的價格,未來其他的競爭者想要追趕蘋果,談何容易。

這位分析師以三星為例,他說,原本 三星推出的Galaxy Tab每台定價六百美元,但當iPad 2降到每台四九九美元後,三星Galaxy Tab的售價「被迫」降到與iPad 2同一價位。目前市場上除了三星可以在價格、配備上與蘋果較勁外,還有哪家公司有這麼大的魄力?

此外,不管最後誰會勝出,平板電腦銷售量增加是不爭的事實,零組件供應商將是最大的受惠族群。觀察蘋果、宏碁與華碩的供應鏈,似乎可以看出,由於蘋果已經搶占大多數平板電腦的上下游原料供應,因此新加入者必須建構出新的供應鏈,才能避免在出貨上遭到蘋果排擠。

而供應鏈「壁壘分明」的現象,觸控面板就是最好的例子。觸控面板廠宸鴻擁有蘋果大多數的訂單,華碩、宏碁只好轉向洋華、介面拿料。依此邏輯推估,是否有更多的新供應者,在廠商「壁壘」的心態下崛起?

從 去年蘋果推出第一款iPad震撼市場後,PC廠莫不審慎應對。在第一代iPad問世的數周後,各大NB代工廠紛紛拿出試做的工程樣機,有的加了腳架,有的 則在側邊加上USB插槽,甚至配備高畫素鏡頭,代工廠把所有能想到的硬體花樣全數出籠,「我們只能從蘋果iPad上沒有的去加強,蘋果有的,我們也一定要 有。」業內人士說。

宏達電早就默默展開布局

對於台廠高度分工的產業鏈來說,要打造出一個硬體和iPad完全一模一樣的平板電腦,不是難事,甚至功能還可以比iPad更強大,成本更低,但硬體並不是這場戰爭的關鍵。

瑞 銀認為,任何新推出的平板電腦要成功切進市場,取決於整體系統,如果沒有強大的軟體支持和豐富的內容,任何先進的硬體都難以成功。譬如iPad透過媒體播 放器iTunes提供各種影音娛樂內容,讓產品擁有時髦的用戶介面,也使得蘋果的iPad成功的在平板電腦占有一席之地,並在許多方面已經成為消費者的標 竿產品,與挑選平板電腦時的重要參考標準。

所以,想要超越蘋果iPad,不光是在硬體上的超越,軟體上的勝出更重要。

要打贏這場平板戰爭,必須要有更縝密的布局,「要有硬體,也要有軟體。」超微半導體(AMD)全球副總裁暨台灣區總經理王保礎說,而這向來是台廠相對弱勢的一環。

宏 碁、華碩未意識到應用程式的重要性所以,早在去年初,宏達電就積極布局。在硬體部分,從成本較高的觸控面板率先下手,「他們很明白,要做平板電腦,觸控面 板的產能要先拿到手。」觸控面板廠透露,為了固樁,宏達電採購人員積極走訪各家觸控面板廠,甚至提出投資入股的意願,但宏達電不是唯一一家意識到風暴來襲 的人,從導電玻璃、觸控面板廠到後段模組廠,PC大廠有意參股的消息,始終沒有間斷過。

其他的廠商則更早就開始準備。○一年宏碁就成功的開 發出平板電腦,儘管產品研發出來,但時機不成熟,當時並未得到市場太多的回響。至於華碩也利用擅長的品牌與代工經驗,快速切入平板電腦領域。這些專精於製 造的工廠,要如何與以軟體、內容取勝的蘋果一較高下,恐怕需要如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說的「再造」,與更多的調整才行。

在施振榮決定讓宏碁第 三次「再造」時,宏達電則是大動作地「改造」。日前,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宣布投資香港的TVB電視台,曾引來許多人不解。分析背後因素,王雪紅企圖打造出 手機、平板電腦再到電視的「循環式」串連效果,讓宏達電不只成為手機、平板電腦的霸主,更希望利用循環式的方式,把市場做大。宏達電先從硬體深入消費者, 再利用媒體把影響力做大,然後回頭刺激硬體的銷售。這樣的模式能否成功?可以觀察。

其實,國內廠商也看到軟體與內容的重要性,宏達電、聯發科都先後砸重金挖腳軟體工程師,尤其是宏達電靠著在智慧型手機上的優勢,氣勢上不遑多讓;比較之下,宏碁、華碩仍未意識到平板電腦的核心競爭關鍵,而將應用程式開發的工作外包,等於把關鍵的決勝武器,交由外人主導。

反觀超微在開發新一代產品APU時,積極建置與應用程式開發商的合作,為的就是希望能盡快打造出新的應用程式牆,以抵擋蘋果App Store的強大海嘯襲擊。

蘋果App Store的狂風巨浪已經形成,並隨著iPad平板電腦的熱賣席捲全球市場,平板電腦的這場戰爭,對台灣的電子業來說,是危機,也是轉機,誰能勝出,誰又會被淘汰,讓我們拭目以待。

iPad贏家通吃

市 場預估,今年全球的平板電腦市場大餅,蘋果iPad將拿下75%的市占率,剩下的25%,才由其他品牌搶食下半年約有100款的平板電腦準備推出,呈現百 家爭鳴的激烈殺戮戰,超過45家廠商都要搶食平板電腦市場大餅:宏碁、亞馬遜、華碩、戴爾、惠普、宏達電、華為、聯想、LG、摩托羅拉、諾基亞、RIM、 索尼、索尼愛立信、東芝、優派??

平板電腦決戰的勝負,將牽動相關代工廠商獲利的消長iPad銷售越好,將會排擠到宏碁、華碩的筆記型電腦 與迷你筆電的銷售,也代表未來宏碁與華碩供應鏈中的公司接單量,有可能跟著下滑。若宏碁、華碩將部分產能轉往生產平板電腦,屆時樞紐軸承、鍵盤的需求會明 顯降低,印刷電路板部分,也會因平板電腦與NB的要求不同,供應量跟著改變。

蘋果供應鏈

產業別 公司名稱

觸控面板 宸 鴻

勝 華

和 鑫

安 可

元 太

正 達

達 虹

光學元件 大立光

玉晶光

HDI、

IC載板

欣 興

健 鼎

華 通

景 碩

軟板 台 郡

嘉聯益

台 虹

背光模組 瑞 儀

中光電

國 巨

美 磊

面板驅動IC 聯 詠

電池 順 達

新 普

機殼 可 成

鴻 準

石英元件 晶 技

連接器 正 崴

連 展

萬 旭

電源 台達電

組裝代工 鴻 海

散熱模組 超 眾

砷化鎵磊晶

與代工 宏捷科

穩 懋

全 新

宏碁供應鏈

產業別 公司名稱

觸控面板 介 面

洋 華

組裝代工 仁 寶

廣 達

緯 創

和 碩

面板 友 達

奇美電

機殼 巨 騰

電池模組 新 普

印刷電路板 瀚宇博德

精成科

被動元件 華新科

信昌電

散熱模組 力 致

相機模組 群 光

類比IC 迅 杰

致 新

立 錡

華碩供應鏈

產業別 公司名稱

組裝代工 和 碩

廣 達

仁 寶

鴻 海

USB3.0 智 微

電池模組 加百裕

新盛力

新 普

面板 友 達

華 映

機殼 森 田

類比IC 迅 杰

富 鼎

尼克森

立 錡

視訊控制晶片 禾瑞亞

印刷電路板 瀚宇博德

被動元件 華新科

蜜望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96

止跌關鍵 就在平板電腦

2011-4-11 TCM




宏碁當前的困局,其實有前車之鑑。

二○○四年,戴爾電腦(Dell)創辦人麥克‧戴爾(Michael Dell)把執行長的位置交給了戰功彪炳的總裁羅林斯(Kevin Rollins),原以為可再創高峰,沒想到卻是一連串失誤的開始。

換將,戴爾也痛過 執行長迷信過去成功,害市占流失

一九九六年加入戴爾電腦的羅林斯,不只把直效網路行銷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還把這一套流程複製到其他的業務領域,例如印表機、網路交換器等。同時,他還為健保、政府、教育等個別事業部門擬定行銷策略,與易安信(EMC)聯手進軍儲存系統市場。

相對康柏(Compaq)等同業一片慘澹,羅林斯的領軍讓戴爾市占率一路上升,麥克‧戴爾因此放心交棒。

沒想到,在美國市場趨近飽和之後,羅林斯沒有思索提高利潤,而是繼續迷信以前的成功之道,一味削減成本,更以強勢手腕清除反對者,結果市占率不斷流失,連續五季未達獲利預測,麥克‧戴爾不得已,在二○○七年回鍋接掌CEO。

對比當年的戴爾,與現在的宏碁,有相似之處:兩者都主攻PC產業,執行長同樣以行銷的管理能耐勝出,但對於研發創新投入相對不足,最後也被撤換下台。

然而換了執行長就能扭轉乾坤?以戴爾的例子來看,似乎不那麼樂觀。過去戴爾成功的網路直銷模式,只適用在美國,對於習慣在實體通路購物的歐洲消費者來說並不討好,更不用說網路不發達的中國。

因此,儘管麥克‧戴爾重掌兵符,面臨的卻是既有市場飽和,競爭對手步步進逼,業績毫無起色,加上蘋果(Apple)所帶來的產業典範轉移,美國分析師對其前景並不看好。

接班人,至關重要 外資看好翁建仁,有安定作用

宏碁也面臨了類似的狀況。

就在蘭奇下台消息傳出的隔天,眾外資出的研究報告,一面倒的下砍目標價,每股稅後盈餘(EPS)均調降到五元以下,高盛、花旗環球甚至只上看到三‧八元(見上頁表),顯然對宏碁此舉投下不信任票。

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過去他們看好宏碁,是因為蘭奇的執行能力與績效太傑出,但麥格理證券的報告則點出,現在宏碁的「執行力風險」浮現,蘭奇的離職短期會造成市占率下降,長期則讓新產品策略的不確定性增加。

瑞信證券亞洲科技主管尼堅(Manish Nigam)則指出,宏?皉b歐洲市場大幅下滑,平板電腦又未見起色下,首季營業利益率最糟將低到○‧五%,恐將創下六年半以來的新低紀錄。

一位外資主管表示,宏碁股價即使在短時間內出現反彈,也只能定義為逃命波,最後還是會走向下修的命運。這幾份報告更共同點出,宏碁換將後最重要的是人事問題。

「派系勢力出現消長,宏碁接下來至少會亂上個半年多、一年,」一位熟悉宏碁內情的人士指出,宏碁董事長王振堂現在首要的功課就是安撫人心,防止人才被對手挖角,而找到適合的接班人也至關重要。

目前被外資點名看好接班的,是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全球IT產品事業群總經理翁建仁。他是專案經理(project manager)出身,對於台灣的代工產業鏈非常熟悉,與重行銷通路的蘭奇頗不相同。且翁建仁年紀輕、執行力強,加上在宏碁資歷達二十年,稱得上是熟悉公 司文化的「家臣」。

以人事布局來看,「他上台,對於宏碁會有安定作用,」該熟悉宏碁內情人士表示。台大EMBA執行長黃崇興則認為,任何一個組織改組的過程中「一定會有鬥爭,一定會有人被犧牲,」但如果宏?硌釣こ 可以同舟共濟、認真檢討,半年應該可以逐漸復原。

創新,才有王朝 須砸重本研發行動裝置,制衡蘋果

以產業變化的角度來看,當前宏碁可以說是被蘋果iPad打得毫無招架之力,一位外資分析師假設了三個可能出現的劇本,來預測宏碁未來一年的發展。

第一種劇本,iPad帶來的平板電腦風潮不如預期,消費者在熱度過後,PC市場原先一直被遞延的需求在年底爆發,宏碁股價重回八十元以上;這是最好的結果。

第二種劇本,宏碁徹底覺醒,大破大立,把PC端的獲利投入到研發平板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等行動通訊產品。如此一來,今年的成長表現肯定盪到谷底,EPS降到 兩元以下,股價在三、四十元間徘徊,但一年後研發出足以與蘋果競爭的新產品,結合原來的通路與成本管控優勢,再造新王朝。

最糟糕的是第三種劇本,接班人判斷失準,無法同時兼顧新產品研發以及鞏固舊市場占有率,失去原有的PC市場,又無法切入行動通訊,營運一落千丈。

「以目前的狀況看來,第二種情節是最可能出現的,」該分析師說。

無論未來情勢如何演變,宏?皉麂鞈ㄜ掄{了內外動盪的艱困局面,這家科技業的台灣之光未來該如何走,有賴新的接班人與董事會戮力同心。

【延伸閱讀】8家外資有5家喊賣!——各大券商預估宏?淍PS和股價外資券商:花旗環球 預估今年EPS(元):3.8 目標價(元):49 投資評等:賣出

外資券商:高盛 預估今年EPS(元):3.8 目標價(元):48 投資評等:賣出

外資券商:麥格理 預估今年EPS(元):4.2 目標價(元):46.2 投資評等:劣於大盤

外資券商:美林 預估今年EPS(元):4.3 目標價(元):52 投資評等:劣於大盤

外資券商:巴黎 預估今年EPS(元):4.36 目標價(元):45 投資評等:減碼

外資券商:里昂 預估今年EPS(元):4.57 目標價(元):45.7 投資評等:賣出

外資券商:大和 預估今年EPS(元): 5 目標價(元):50 投資評等:賣出

外資券商:瑞銀 預估今年EPS(元):NA 目標價(元):54 投資評等:賣出

資料來源:各外資報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16

宏碁筆記本大舉西遷 平板電腦三季跟進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27/3NMDAwMDI0MDg3Ng.html

一條新的出海通道將完全改變一家電腦生產商的全球戰略。

5月26日,首批「重慶造」宏碁筆記本電腦下線。這批筆記本電腦將通過今年3月開通的渝新歐鐵路,翻越阿拉山口,經過12天的鐵路運輸後,抵達歐洲德國杜伊斯堡。和宏碁以前運往歐洲的時間相比,縮短了近兩週。

19日,專程前來參加重慶國際投資暨全球採購會上的宏碁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Oliver稱,今年重慶的筆記本出貨量預計600萬台,明年將達到2000萬台。宏碁新推出的平板電腦,不久也將全部轉至重慶生產。從長期來看,重慶將成為其全球運營中心。

2周的優勢

「重慶剛開通了通往歐洲的火車,這對ACER來說是決定性的。」Oliver說。

「筆記本就像蔬菜一樣,越新鮮越好賣。」 Oliver說,宏碁在長三角生產的筆記本電腦從上海出發運往歐洲,海運需24-28天。現在縮短了12天,在旺季,對歐洲促銷非常有利。

未來宏碁的平板電腦也將放在重慶生產。Oliver稱,宏碁平板電腦是最早採用Android 3.0系統的一批廠商,領先對手2-3周,通過鐵路再提前到貨2周,比對手快將近1個月。

「一個成功的IT公司,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把最新的技術先於競爭對手兩到三個星期送達消費者手裡。」 Oliver說。

除了生產基地,宏碁還將在重慶建立結算中心,年結算額將達到10億美元。

平板不會影響筆記本

重慶國際投資暨全球採購會上,宏碁平板電腦A500嶄新亮相。

Oliver說,平板電腦現在由仁寶崑山工廠代工,今年第三季度將轉至重慶生產。目前由於日本地震,全球產量小於市場需求,不久的將來會大規模生產。

「只要零配件充裕,我們計劃在重慶生產所有平板電腦,包括17吋和10吋。」他說。

宏碁電腦(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藍燁認為,相比蘋果iPad,Acer平板在連接性上更豐富,開放的操作系統可以隨時更新一些軟件,源代碼開放給所有人,給客戶啟動解決方案時更方便一些。

Oliver則認為,ACER的系統更人性化和性感,現在應用非常強大,希望A500成為Android3.0最佳的首選產品和行業產品標竿。但他也承認,美觀性比蘋果iPad還稍遜一籌。

未來幾年,筆記本產量會不會隨著平板電腦而大幅下降?

在藍燁看來,事實上,平板電腦很多年前就出現了,是PC大類中很小的細分產品,主要用於商業市場,如交巡警迅速查詢信息、醫生查看病人信息等,「一年下來,全球才幾十萬台的銷量」。

但蘋果iPad推出後帶動了這個市場的增長,2010年全球平板電腦暴增至1800多萬台,手機、PC廠商已紛紛介入。

「平板會吃掉一些上網本的市場,但對筆記本來說,影響的量非常小。」Oliver認為,筆記本是內容創造的載體,平板是內容消費的載體,用平板來看電影或者上網。最好的例子就是蘋果,事實上,它並沒有因為出了平板電腦導致其MAC銷量下降。

「中國整個筆記本市場年增長率為20%-40%。」 Oliver認為,筆記本市場遠大於平板電腦市場。今年一季度,宏碁筆記本在中國的銷量同比增長了120%,銷售額同比增長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93

集結Google平台 台灣品牌與代工廠分進合擊 台北國際電腦展 抗蘋果大軍的復仇

2011-6-13  TWm




當iPad 2全球賣到缺貨,當宏碁被高額庫存損失壓倒,台灣電腦產業一夕之間被焦慮籠罩。然而,即使今年蘋果拿走八成平板電腦市占率,但平板電腦不是唯一,戰爭才正要開始!

撰文‧賴筱凡、翁書婷

六月天的溫度高得有些嚇人,但每年的這個時候,在世貿、南港展覽館兩頭,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子廠採購、主管,頂著豔陽也不畏酷熱,他們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在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尋找年底的聖誕節商機。

一樣的電腦廠大老齊聚,一樣的華麗展場與看不完的show girl,今年的Computex氣氛明顯不同於往年。三年前的Computex,華碩的一場展前記者會,以Eee PC宣告小筆電世代來臨。然而,科技產品壽命有限,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如今卻是只聞蘋果iPad 2的新人笑,不見台廠小筆電這舊人哭。

一場由蘋果掀起的平板電腦風暴,在今年iPad 2篤定端走八成平板電腦市場後,其他品牌廠的平板電腦設計得如何,似乎無法成為消費者今年的採購重點。但市場變化真的是如此嗎?戴爾全球副總裁暨大中華區 董事長閔毅達(Amit Midha)微笑著說:「戰爭才剛要開始呢!」

贏者不可能全拿

抗蘋果大軍集結反攻

就在Computex開展前夕,一封發自全球網路龍頭Google的餐敘邀請函,一一送到了台灣科技大老們的手上,包含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華碩董事長施崇 棠、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仁寶董事長許勝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緯創董事長林憲銘等,幾大巨頭齊聚的目的無他,就是要商討如何在蘋果獨領風騷的時代,奪回 昔日光榮。

這場餐敘由Google發起的理由很簡單,殺不進蘋果的封閉式平台,台灣廠商得要有更厚實的靠山,那就是Google的開放平台,從Android到Chrome,Google成了抗蘋果大軍的新一代救世主。

他們不得不正視,蘋果推出iPad以來,確實在全球造成不小的風潮。縱使是iPad 2正式推出三個月後的今天,全球各地的iPad 2還是供不應求、賣到缺貨,「This is a critical time(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施崇棠大聲疾呼著,因為iPad 2帶給台廠不只是追不上的壓力,更直接衝擊全球筆記型電腦銷量,率先中箭落馬的宏碁,就是最顯著又血淋淋的真實案例。

但,這只是一時。

「五年內會發生很多事,就像筆記型電腦與平板電腦,戰況會越來越多變化。」電腦晶片大廠超微(AMD)產品事業群資深副總裁Rick Bergman在Computex開展的早上才剛飛抵台灣,就開始了他一連串會見台廠夥伴的行程,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我們會跟OEM廠(原廠設備製造 廠,即代工廠)手牽著手一起面對挑戰。」於是,宏碁的第一款平板電腦,搭上了超微專為平板電腦量身訂做的核心晶片DESNA,不只用的是台積電四○奈米製 程生產,還是集微處理器與繪圖晶片於一身的加速處理器(APU)。

華碩動作更是跑得快,繼四月推出結合鍵盤的變形金剛後,六月再推Pad Phone,「出門時候,帶著手機又要帶平板,又重又麻煩,我們這次是要把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使用情境,全部整合在一起。」施崇棠顯得自信滿滿。

另一頭的宏達電也沒閒著,選在iPad 2台灣開賣的同一天,宏達電大動作地舉辦了年度派對。站在國、內外媒體面前,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更意氣風發了,因為宏達電的平板電腦flyer(飛行者) 光上市第一天,出貨量就超越預估值的一倍,以這種銷量估計,分析師不諱言,一個月要出三十萬台,一年更有機會上看兩百萬台。

抗蘋果大軍磨刀霍霍,更何況今年出貨量預估四千萬台的平板電腦,對比四億台的筆記型電腦出貨量,還是小巫見大巫,「競爭是會很激烈,但平板電腦能侵蝕筆記型電腦出貨量的程度有限。」閔毅達停頓了一下,偏著頭想了兩秒,「大概十%吧。」

平板不是全部

雲端、商用機種 機會更多蘋果iPad 2一路壓著其他品牌廠打,更把小筆電僅有的生存空間壓縮到讓雙A(acer與Asus)喘不過氣來,即使如此,抗蘋果大軍沒有多做歇息,「就算iPad 2,都還不算是平板電腦最完美的設計。」閔毅達的看法,在Rick Bergman口中獲得同樣的回應。

看著宏碁業績利空連番襲來,惠普下修財測,向來消費機種比重就低的戴爾,反成了iPad 2浪潮下的倖存者,「我們的商業產品比率高達八成,這也是為什麼戴爾第一季獲利能暴衝三倍,營收倍增。」有別於台廠的愁雲慘霧,閔毅達顯得一派輕鬆,確 實,平板電腦市場只是整體電腦產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這個市場還是正成長,只是成長幅度不若以往。」所以,戴爾去年在中小企業(SMB)產品線成長 十二%、政府部門產品線成長十三%,大企業產品成長九%,整體亞洲市場(包含日本)更成長了十五%,閔毅達不認為現在有悲觀的理由,「我們要做的是去創造 未來需要的產品,是去迎合消費者需求。」於是,我們看到Google、英特爾(Intel)在布局平板電腦外的產品動作,越來越 多,Chromebook、Ultrabook(超薄筆電)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Chromebook只是開始,桌機、平板,甚至其他裝置,都有可能是 Chrome的下一個應用產品。」Google產品開發資深副總裁Sundar Pichai說。

英特爾執行副總馬宏昇(Sean Maloney)更有信心,「在二○一二年底前,將有四○%的消費性NB市場屬於Ultrabook。」另一方面,各家大廠也開始力鞏中小企業產品與雲端 服務。以第一季逆勢交出獲利倍數成長績效的戴爾為例,中小企業產品對他們來說,更是拉動獲利動能的最重要柴火,「所以,我們去年中小企業事業群在戴爾貢獻 營收比重將近三八%。」戴爾大中華區中小企業事業群總經理許肇元說。

隨著中小企業客戶對網路依存度越高,市調機構Gartner就預估,今年全球企業IT支出高達二.五兆美元,這也是為何多數品牌廠在消費市場踢到鐵板後,紛紛轉向商務機種與中小企業市場。

至於雲端服務,更是各家代工廠遇到毛利瓶頸後,思考轉型的第一重點,像廣達、英業達,都將雲端視為從NB代工轉型的最重要策略,閔毅達進一步拿出數據佐 證,過去十八個月裡,全球的數據量增加了一倍,未來十八個月,這個數字還會再增加一倍,雲端成了平板電腦浪潮下的另一個機會。

只是看在許肇元眼裡,在這些產品市場不能躁進,「客戶願不願意添增採購,重點還是在於你的產品有多高的性價比,能提供多完整的解決方案。」所以,戴爾砸下十億美元就為提供數據中心的軟體,即使戴爾自己本身不賣軟體,但戴爾要給客戶最完善的雲端服務。

就在雙A焦慮如何跟上蘋果的腳步,把所有iPad 2沒有的功能全做到自家平板電腦上的時候,抑或零組件廠、代工廠如何擠進蘋果供應鏈之際,或許台廠可以退一步來看。

閔毅達笑了笑,「這是一人多機的時代,誰也不會消失在市場上,平板電腦永遠也不可能取代NB。」為現今焦慮不已的台灣電腦產業,給了另一個不同觀點。

施崇棠:iPad真的很兇猛iPad浪潮衝垮宏碁防線,也讓雙A今年營收面臨苦戰。趕在Computex開展前,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接受《今周刊》專訪,分享他對平板電腦及市場競爭激烈的看法。

《今周刊》(以下簡稱問):華碩投入平板電腦,究竟有什麼優勢?

施崇棠(以下簡稱施):大家都在談Pad(平板電腦)的時候,喜歡說它只是做一個pleasure computing(娛樂電腦),可是卻沒有注意到Web 2.0的趨勢。現在其實越來越鼓勵大家一起來共襄盛舉,像社群網站的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都在鼓勵更多的輸入,鼓勵更多的 creation(創造)。

華碩雖然不是跟第一個Google一起做Honeycomb(Android 3.0)的廠商,但是我們的優秀工程師真的讓Google很impressive(印象深刻)。

我覺得蘋果是想建立一個比較closed(封閉)的生態系統,但Android是開放的觀念,有時候三個臭皮匠會大於一個諸葛亮。

問:今年華碩預期平板電腦的出貨量有多少?

施:我們其實也是很小心、很保守的在估計。iPad真的是很凶猛!我們希望在開放的陣營,包括Android與Windows,是絕對領先的。坦白說,出 貨數量現在估計其實不太準,但我們內部今年是有定了一個200萬台。我覺得在變動時代,這樣估的話意義不大,但華碩如果做得好的話,當然要遠遠超過這 200萬台。

問:華碩近年來面對的挑戰不小,你怎麼鼓勵大家持續精進、不斷前進的?

施:我最近在全球行銷會議上,給大家畫了一張圖:一個老和尚在做期末考試。

我在圖左邊,畫了一個易行門,右邊畫了一個難行門。然後這個甲和尚在考試的時候,他一下子就選擇了那個易行門,因為易行門沿途就是好漂亮的花啊,很好的食物。但是就是最後此路不通。

乙和尚選的就是難行門,沿途都是毒蛇猛獸啊,很多的考驗,可是最後他拿到了武功的寶藏。

丙和尚就是在那邊猶豫不決。到底是難行門還是易行門?結果喪失了先機。

我覺得中國的古老智慧很好,就是說易形門大家都會走,你會走也要走,你不會走也要走。我是鼓勵華碩同仁,寧願選一個比較難走的門。 (楊方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