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低油價拯救了美國車市 中國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059

auto-show-photos

五年來的低油價正在提振美國人民買車的熱情,然而,中國的汽車經銷商就沒那麽好運了,車市銷售增速邁入了兩年來的低點。

11月,中國的消費者購車量同比僅增長4.7%,遠低於去年同期16%的增長。現在看來,油價下跌或許不會刺激中國汽車市場的銷售。

出於環保方面的考慮,中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在下調成品油價格的同時,上調了成品油消費稅,實現了提稅與降價同步。  

財政部表示,選擇油價下行時實施加稅,不僅沒有因提稅導致油價上漲,還實現了提稅與降價同步,兼顧了宏觀調控需要和社會承受能力。  

因此,國際油價下跌所產生的影響在中國有所減弱。自今年6月以來,中國零售油價下跌了18%,而同期美國零售油價下跌了27%。

此外,中國消費者並不像美國消費者那樣頻繁使用汽車,所以他們對油價不那麽敏感。2014年J.D. Power的調查顯示,中國的新車在最初的幾個月內,行駛距離較美國新車低30%。

2009年,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國。而去年,由於經濟放緩以及牌照的限制,中國汽車銷售開始放緩。

據Sanford C. Bernstein,相比於油價,中國的汽車銷售與貨幣流動性和新增信貸有著更高的相關性。

近期的減稅如果可以降低車貸的利率,那汽車銷量可能有望回升。不過,中國政府不太可能像以前一樣支持信貸的瘋狂增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62

中國車市亮紅燈 汽車經銷商庫存創兩年半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425

358163_intro2

中國汽車經銷商待售庫存創下幾乎2年半新高,顯示出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車市的增長放緩。

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汽車經銷商在11月有1.83個月的庫存,同比上升1/3。

10月,汽車經銷商的庫存為1.48個月。扣除2月的數據(2月數據往往因春節被扭曲),今年11月的庫存創下2012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分析師認為,在中國,1.5個月的庫存是“警戒線”,經銷商應該開始關心高庫存。相比之下,發達市場的經銷商可以容納更大的庫存,因為他們更少依賴銷售新車來賺錢。

海外品牌、合資品牌的庫存平均為1.65個月,高於10月的1.42個月。中國品牌的庫存上升至1.85個月,高於10月的1.6個月。

中國汽車經銷商協會說,一些大型經銷商11月停止購買汽車,否則庫存水平可能更高。

研究公司LMC Automotive中國預測經理Zhu Bin向《華爾街日報》表示,

這種情況反映了中國汽車業一系列負面因素,包括整體經濟放緩和汽車制造商之間競爭加劇。

中國汽車制造商協會說,11月,客車銷量同比增長4.7%,約為180萬輛。這是2013年2月以來最弱的增長。

即使是十分受歡迎的國外奢侈品牌汽車經銷商都說,他們正在苦苦掙紮。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在經濟增長減速和反腐的共同影響下,連寶馬也不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寶馬方面已降低產能,一些中國的寶馬經銷商提出了下調銷售目標和給予更高現金回扣的要求。

寶馬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格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

面對中國豪華車市場增速放緩的態勢,我們及時與經銷商進行了溝通,德國方面馬上對大型車做了減產,特別是像寶馬X5和寶馬7系這樣的車型,以避免對經銷商產生庫存壓力。

寶馬中國的發言人周三說,該公司正在與中國經銷商商討銷售目標、獎金系統和其他事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941

“五一”引爆車市競逐 車企掀起價格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11851.html

“五一”引爆車市競逐 車企掀起價格戰

一財網 李溯婉 2015-04-28 22:11:00

業內普遍認為今年中國汽車的銷量增長在7%左右,約為2500萬輛。然而,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眾多車企紛紛要交出這一階段性的成績單。眾多車企已提前加快對中國市場的產能布局,然而,理想與現實往往有一定差距。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今年我國汽車產能可能達到4000萬輛,或將有千萬輛的產能被閑置。

如同家電、手機等行業一樣,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價格戰在所難免,汽車行業正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降價往往是廠商用來吸引消費者的撒手鐧之一。臨近“五一”商機,眾多汽車經銷商正厲兵秣馬,今年車市新一輪價格戰正爆發。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3月,乘用車共銷售530.51萬輛,同比增長8.9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4個百分點,其中轎車銷量已呈現負增長,今年第一季度銷售310.37萬輛,同比下降0.36%。今年來,長安汽車集團首次超過一汽集團擠入分車型汽車生產企業銷量排名前三,而上海大眾今年第一季度則從同門師兄弟一汽-大眾手中搶走了全國轎車生產企業銷量冠軍的寶座。

令人感到頗為意外的是,眾車企中,一季度成績斐然的上海大眾卻率先對價格開刀。4月5日,上海大眾一改往日的“矜持”而放下“身段”,決定以官方名義對多個車型降價促銷,其中,Polo家族價格降幅力度最高達到萬元,途安全系車型零售價格也直降10000元。

此後,長安福特、北京現代、一汽-大眾等多家一季度業績不錯的企業紛紛跟進。就在上海車展開幕前夕,上汽乘用車也決定下調其榮威、MG兩個品牌的產品價格,本次調價共涉及29款車型,降幅為6000~20000元。

一位汽車經銷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道,早幾年,車廠喜歡在3月份宣布官方降價,目的就是提高四五月的銷量,而最近兩三年企業基本改變策略,不公開降價,但支持經銷商暗地里放水。廠家在今年再次使用官方降價這個撒手鐧,說明車企對今年的市場前景信心不足,希望通過這種行為來培育銷售氛圍。

眾說價格戰

如何看待價格戰以及將采取哪些措施?這是眾多車企相關負責人在本屆上海車展期間被記者提到最多的問題之一,眾多車企老總給出的答案各有千秋。

廣汽豐田副總經理黃永強在上海車展期間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降價是不是代表市場出現了問題?中國整個經濟環境還是穩定的,還會持續有7%的增速。白熱化的競爭會是汽車業新的常態,每個企業作出自己的策略,我們能夠理解,同時也會密切關註市場的發展。但除了價格以外,中國的消費者用車的需求、對服務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僅通過價格競爭並不能夠保持一個企業長期健康的運轉。”

“最近傳得比較兇的是,歐美系要采取價格戰,甚至有的朋友跟我說價格戰已經打響了。其實商品的價格有的時候不完全是廠家定的,真正的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甚至是跟你相當的競爭對手決定了你的價格。有時候市場促銷這些手段,或者價格的調整,不完全取決於我們,而取決於我們的對手。我們會根據市場的變化,不時調整一汽豐田車的價格。”一汽豐田總經理姜君在上海車展期間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東風日產總經理打越晉稱,該企業在售產品的價格都比較合理,在客戶實際選擇過程當中,車輛本身的價格也是客戶考慮的因素。不過,他認為,首先要考慮到客戶追求的價值到底在什麽地方,縱觀目前市場動向而推出的一個解決方案。他還談道,之前消費者會覺得樓蘭價格過高,該企業反省過定價問題,今年將上市的新樓蘭會設置一個合適的價格。

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郁俊則談道:“市場競爭確實很激烈,所以我們會不斷提高產品的性價比,超越消費者期待。例如,去年廣汽本田第三代飛度上市時,就制定了非常具有震撼性的戰略性價格,包括去年廣汽本田推出的雅閣2.0LX舒適版的優惠促銷等,可以說廣汽本田的價格策略是具有引領性的。目前其他競品的降價策略並未對廣汽本田的銷售造成影響。”

這次價格戰不僅是在合資品牌之間,而且也將波及到自主品牌,當下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相互廝殺明顯加劇。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稱,廣汽傳祺從來都不怕價格戰,一句話,傳祺不會輕易降價。在產品研發階段,廣汽傳祺就考慮產品的更新換代,即使新品推出會對舊產品價格做一些調整,但這是策略性的。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談道:“我們也比較關註到合資企業以促銷等方式進行價格戰性質的活動,我更關心的是一些國產品牌會受到什麽影響。我認為,作為一個成熟的汽車市場,打價格戰這個過程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這種深度的調整和進一步的競爭加劇,才會產生一批有競爭力的企業。總體上,市場競爭趨於更加激烈,我們原來預期今年車市增速為7%,最近我在我們公司高層會議上建議把7%調整為5%,這樣我們做一系列市場的行動計劃,更加切合實際。”

車企面臨庫存壓力

此前,中國車市曾多年呈現超過10%的增長,但高速的增長已成為歷史,中國市場正在發生改變。日產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戈恩在上海車展期間談道:“如果中國的市場能夠保持6%~7%的年增長速度,我就很滿意了。對於剛進入中國市場的汽車制造商來說,它們可能希望能達到9%~10%的增長率,但日產已經進入中國很多年了,從長期來看,我們更多期待的是可持續的穩定增長。”

業內普遍認為今年中國汽車的銷量增長在7%左右,約為2500萬輛。然而,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眾多車企紛紛要交出這一階段性的成績單。眾多車企已提前加快對中國市場的產能布局,然而,理想與現實往往有一定差距。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今年我國汽車產能可能達到4000萬輛,或將有千萬輛的產能被閑置。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前不久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曾談道,從2012年開始,汽車行業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到2014年這一特征已非常明顯,由於供過於求,汽車價格出現倒掛嚴重,大量汽車經銷商虧損,今年汽車產能釋放過剩與市場需求不旺之間的矛盾加劇。

4月20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對外發布《2015年3月份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3月份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77,環比下降6%,同比上升28%,經銷商庫存水平處於警戒線以上,庫存壓力依然較大。除合資品牌,進口、自主庫存水平平均在預警線以上。根據國際同行業通行的慣例,庫存系數在0.8~1.2之間,反映庫存處在合理範圍;庫存系數>1.5,反映庫存達到警戒水平,需要關註;庫存系數>2.5,反映庫存過高,經營壓力和風險都非常大。調查顯示,3月份,有5個品牌的庫存系數超過2個月,包括自主品牌奇瑞汽車,合資品牌北京現代和沃爾沃,以及進口品牌捷豹-路虎以及進口大眾,其中捷豹-路虎庫存系數更是高達6.07。

一家合資車企市場負責人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眾多車企加快搶占市場,導致供過於求,一般車企庫存一兩個月屬於正常範圍內,而目前個別車企庫存甚至達到六個月,企業經營壓力明顯加大。在此情況下,一些車企開始放緩生產速度來減輕經銷商銷售壓力,另一方面通過降價促銷降低庫存。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872

最熱銷哈弗都降價!車市遇寒流車主買車有福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7118.html

最熱銷哈弗都降價!車市遇寒流車主買車有福了

一財網 凝雨 2015-06-25 14:13:00

5月車企銷售數據顯示,主流車企銷量普遍下滑,對已經駛離快速增長通道的中國車市來說,隨著六七月份傳統車市淡季的到來或已迎來拐點。

2015年已經過去大半,但能順利完成上半年既定銷售目標的車企卻少之又少。雪上加霜的是,傳統的紅5月是車企旺季銷售時節,如今卻出現了同比、環比雙雙回落的下滑態勢。中汽協行業信息部主任陳世華表示:“我國汽車工業已進入低速增長狀態。”

最熱銷哈弗都降價了

作為市場最熱銷的SUV品牌,哈弗加入了降價大戰。日前,長城汽車正式啟動“約惠夏天 哈弗兩大主力SUV給你放價”活動,在9月30日前購買哈弗H6運動版、哈弗H2全系車型,可分別享受6000元和5000元的價格優惠。

這是自今年4月份市場啟動“價格戰”以來,國內首家車企針對旗下主力SUV車型價格進行大規模下調。記者走訪發現,在車企沖刺半年銷量目標關鍵時刻,即便車價一降再降,市場起色不明顯。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整體市場低迷逐步影響正在高速增長的SUV細分市場,車企試圖通過降價鞏固自身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通過主動降價降低庫存壓力,維持渠道穩定,以應對競爭加劇的市場。

一汽大眾降薪放長假

據媒體報道,一汽-大眾三大生產基地的一線員工工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在10%~20%不等。在收入下滑的同時,一汽-大眾各廠員工還將在7月份一汽“廠慶”期間迎來“史上最長假期”。

一汽-大眾規劃部內部人士透露,成都工廠在長假後,7月之後的兩個周末還將單休改雙休,明年可能將三班倒改為兩班倒,屆時,實習生和勞務工的數量很可能也會隨之減少。

這也意味著,在降低收入之後,變相的裁員或將展開。

華南最大寶馬4S店關店​

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張槎禪西大道18號的龍德寶寶馬4S店號稱“華南地區最大寶馬授權經銷商”4S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在這家店的展廳里看到,除了一名前臺服務員以及一兩名保安之外,沒有任何銷售人員和顧客的蹤影。

多名佛山寶馬車主前幾日在這里維權,打出"還我寶馬,還我錢"的橫幅,有消息傳,佛山龍德寶寶馬4S店疑似資金鏈斷裂,超40名車主在這里買了寶馬卻一直提不到車,店里展示的新車合格證也都抵押給了銀行。

事實上,隨著中國車市放緩,寶馬在華多家經銷商已於去年底因經營壓力不堪負重向廠商交涉。最終,寶馬在2015年1月5日同意向中國汽車經銷商支付51億元補貼,約合8.2億美元。然而,這一商務補貼依然難以禦寒。

今年5月,寶馬品牌在華銷量為34870輛,同比下跌5.5%。據蓋世汽車網統計數據,寶馬品牌上一次出現在華銷量同比下跌是2005年1月份,迄今已是10年零3個月連續增長。

主流車企銷量普遍下滑 車市遇寒流

5月車企銷售數據顯示,主流車企銷量普遍下滑,對已經駛離快速增長通道的中國車市來說,隨著六七月份傳統車市淡季的到來或已迎來拐點。

9日,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在2015全球汽車論壇上也表示,中國汽車產業的增長已進入拐點期,未來中國汽車市場可能面臨3%以下的增速,甚至是零增長和負增長。

車市狀態不佳的主要問題可以在車企大戶銷量上得到充分體現。5月份,一汽大眾、上海通用、北京現代、東風悅達起亞、東風雪鐵龍、東風日產都已淪陷。長安福特處於淪陷邊緣,雖然上海大眾5月擺脫了負增長,但勢頭依舊不明朗,預計未來幾月還將是動蕩的,下行壓力依舊較大,競爭將會更加白熱化。

有專家指出,中國汽車市場已經大半個身體陷入了危機之中,要想在國內汽車總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車企仍需有所作為,不僅需要通過品牌力和服務的提升來吸引消費者,引入互聯網思維,更需要加速國內制造“走出去”。

城市汽車限牌政策的收緊給汽車消費帶來了不利影響。2014年底深圳汽車限牌後,全國四大一線城市全部實行了限牌政策,而像杭州、貴陽等二線城市限牌也代表著限牌正在成為一種趨勢,這嚴重抑制了重點城市的汽車消費需求。

有專家預計,廠家為完成半年度銷量目標,6月份將強制4S 店加大提車量,經銷商庫存壓力也會進一步加大。產銷壓力和庫存壓力的不斷增大將促使越來越多的車企和經銷商加入價格戰之中,買車者或有福了。

 

綜合中國產經新聞報、南方日報、第一財經日報、網易財經、搜狐汽車等報道

編輯:丁明勇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962

中國車市衰退 竟是陸股太牛害的!

2015-06-29  TCW


進入盛夏,中國股市狂奔牛市還熱不停,但中國車市卻感受不到股民賺錢的財富效應,市況彷彿進入寒冬。

中國,這個全球最大車市出了什麼問題?

先從總體經濟上看,由於二○○九年和二○一○年,中國車市產銷量都有超過三成的高成長率,使得車商在當時做未來五年規畫時,喊出長期樂觀的口號,並以此為依據盲目擴張產能,等到產能建成,卻面臨汽車市場產銷增速一落千丈。

根據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最新統計,今年前五月,小客車市場銷量年成長率,只有八.八%,比去年同期,少了六.一個百分點。對比其他已開發國家,這樣 成長力道依舊驚人,但如果是拉長時間看,的確令人憂心,因為中國車市,已經從十年前高達兩成以上的年平均成長率,大幅下滑到僅個位數。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秘書長董陽,四月在上海的一場研討會上就表示,中國今年汽車(包括商用車、轎車)銷售量成長率,恐將低於年初預估的七%,未來五%到一○%的年增率,將成為新常態。

中國車市拐點已現今年成長探新低,恐僅3%

但業界更加悲觀,中國三大車商之一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劉衛東,六月九日在重慶舉行的全球汽車論壇上預估,「中國車市拐點已經出現,」今年最多只有三%的年成長率,這將是二○一一年以來的最低成長,有十五家自主品牌的產能利用率,甚至在五成以下。

中國五大汽車集團之一、北京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和誼更喊出,到二○二○年,至少兩成的業者會出局,甚至可能三分之一的汽車製造商,都會被淘汰。

這股寒意,國外廠商也深刻感受到。《華爾街日報》曾報導,外商品牌第一季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表現,明顯不如去年同期。以福特為例,去年第一季中國市場銷售量年增率,高達四五%,但今年第一季則是急速下滑至九%。

另外,中國高檔汽車需求的指標代表、德國福斯集團旗下的奧迪汽車,五月在中國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一.六%,是自二○一三年二月以來,在中國的銷量首次下滑,而同業德國寶馬汽車(BMW)核心品牌小客車,五月在中國銷售也下滑五.五%,為逾十年來在中國市場首度下滑。

低迷買氣衝擊大通用降價、現代減產求生存

低迷的買氣已經讓車商開始降價清庫存。

上海通用汽車公司(上汽集團、通用汽車合資企業)則是日前透過官網宣布,即日起對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旗下十一個主力產品系列降價,調降金額 最高達人民幣五萬三千元(約合新台幣二十六萬元),同業包括長安福特、上海大眾等,也紛紛通過不同方式下調售價,一場殺價割喉戰正白熱化。

除了降庫存,外商也開始大降產能。

例如韓國現代汽車公司、起亞(KIA)汽車公司六月十二日宣布,因應中國銷售下滑,公司已進行減產。現代牙山(Asan)廠,已在五月底日減產四分之ㄧ。 此外,起亞中國廠本月也已縮減工時。但這無疑如同斷臂求生,英國《經濟學人》四月份時就評論,依汽車業經驗,生產線產能利用率,必須要在七五%以上,才能 獲利,目前中國汽車生產線平均產能利用率,多數已下降到七成以下。

面對這般場景,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中國一名汽車經銷商代表說法,「中國這隻大金牛正在消失。」但究竟什麼原因導致車市市況疲弱?

一般外界分析,包括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大城市實施牌照限制、以及中國本土汽車廠商競爭激烈都是原因之一,但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一飛沖天的中國股市其實也抑制了車市的成長。

中國乘用車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認為,「股市就像是抽水機,吸乾了所有的錢。無論折扣有多大,人們都不願買車。人人都希望把錢放在股市裡。」麥格理駐香港 分析師魯文斯(Janet Lewis)則認為,消費情緒低迷,當中國車市八成的買主都是首購族,那麼自然會很容易推遲購買。

「一帶一路」現轉機中國車銷中亞,Q1年增4成

當然,中國官方也不會讓中國企業坐以待斃,北京所推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就是為此而來。今年第一季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中亞國家的銷 量,年成長四成,成為中國國內車企海外事業發展的新跳板。畢竟,在日韓、歐美等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二○%到五○%的本土製造汽車是用來出口的,但在中國 這方面的比率還只有三%。

至於外商,由於中國還是全球最大一塊餅,即便是流血輸出也要想辦法存活,像是寶馬中國執行長安格(Karsten Engel)公開表示,上半年已在削減產能,減少向經銷商供應車輛,同時下調了全國經銷商第二季度銷量目標。英國車商捷豹路虎(J LR),也計畫將其第二季銷量目標下調一成到兩成,並祭出一系列商務政策,如將針對不同車型對經銷商進行補貼等。

不過,即便銷售狀況不佳,中國汽車類股股價照樣漲翻天,包括一汽、東風汽車等,漲幅在兩倍以上者,大有人在,即便營收獲利數據,都出現大幅衰退,但投資人在國家牛市的預期下,照樣埋單。但樹再高也長不到天上,中國股市千萬得小心夢醒時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53

MPV或成下一個消費熱點 “二孩經濟”改變車市結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1322.html

MPV或成下一個消費熱點 “二孩經濟”改變車市結構?

一財網 李溯婉 2015-09-06 16:51:00

智研數據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以及油價的提升,MPV類多功能車成為一種全新的汽車家庭式消費。這種家庭式消費的增多,必將大大加速MPV進入家庭用車市場,家庭購車成為MPV市場的購車新焦點。

繼SUV之後,乘用車領域另一細分市場MPV的戰火也正在升級。在9月4日正式拉開序幕的成都車展上,東風汽車(600006.SH)旗下的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下稱“東風柳汽”)正式啟動全能家用7座MPV風行S500預售儀式,在一定程度上向MPV盟主上汽通用五菱發起“宣戰”。與此同時,長安汽車(000625.SZ)、福建奔馳等車企也攜帶多款MPV產品搶灘市場。

智研數據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以及油價的提升,MPV類多功能車成為一種全新的汽車家庭式消費。這種家庭式消費的增多,必將大大加速MPV進入家庭用車市場,家庭購車成為MPV市場的購車新焦點。

“同鄉”對打

東風柳汽自主品牌東風風行是靠MPV起家,但近年來的風頭被生產基地同在柳州的“同鄉”上汽通用五菱搶走。目前,銷量位居第一和第二的MPV品牌五菱宏光和寶駿730皆來自上汽通用五菱。而東風風行此次推出的風行S500,被業內認為是公開從寶駿730口中奪食。

風行S500

東風風行在成都車展上公布風行S500的預售價格為6.5~9.99萬元,而寶駿730的官方指導價為6.38~9.28萬元。由此可見,風行S500在價格上將與寶駿730貼身肉搏。而東風風行在銷量目標上與寶駿730貼近。2015年1~7月,寶駿730的銷量為18.10萬輛,月均銷量是2.59萬輛。東風風行內部人士近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風行S500預計月銷量將在2~3萬輛,主要面對二三線城市。而二三線城市也是寶駿730的主戰場之一。

東風柳汽總經理助理兼乘用車銷售公司總經理姚利文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媒體采訪時談到,2015年1~8月,東風風行全系累計銷量達15.83萬輛,同比增3.2%。在新車助力等利好因素下,東風風行不僅有望順利達成25萬輛的年度目標,還有望挑戰30萬輛的目標。“從目前走熱的情況來看,我覺得下一個風口是MPV,國內家用MPV市場的潛力巨大,有待挖掘。”姚利文說。

隨著MPV市場競爭加劇,對手未必來自外部,將來也可能出現“同根相煎”的局面。在成都車展上,東風風行的展位對面是同屬於東風汽車集團的東風裕隆,由於有明星周傑倫前來站臺助戰,東風裕隆無疑成為本屆成都車展場面最為火爆的展位。東風裕隆副總經理白清源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未來家用MPV的銷量會大幅度增長,該公司也會在這一領域推出自己的產品。

MPV或為下一個熱點

多用途車MPV是從旅行轎車逐漸演變而來的,它集旅行車的寬大乘員空間、轎車的舒適性和廂式貨車的功能於一身。目前,歐美及日韓等MPV市場發展成熟。在歐洲,MPV車型的市場份額達到30%。MPV在日本也最受歡迎的車型之一,市場份額約占25%。韓國MPV的市場占有率也達到20%左右。目前,中國MPV的市場占有率還不足10%。

自2009年以來,我國MPV銷量整體保持逐年增長的趨勢。2012年,我國MPV銷量為49.34萬輛,2013年為130.52萬輛。2014年,MPV市場累計銷售185.60萬輛,同比增長40.5%。根據中國工業協會統計,2015年1~7月,國內汽車銷量為1335.33萬輛,同比增長0.39%,其中MPV銷售112.89萬輛,同比增長12.81%,增速僅次於SUV。“單獨二孩”政策已於2013年11月正式實施。日前,又傳出“二孩”政策有望將於2015年全面放開的傳聞。這對於多功能乘用車MPV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尤其是7座的MPV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二孩”家庭量身定制。

眾多車企紛紛加快MPV的戰略布局。不僅是位居MPV銷量冠軍及亞軍的上汽通用五菱和東風汽車短兵相接,銷量排名第三位的MPV生產企業長安汽車也在發起猛攻。2015年以來,長安MPV主力產品歐諾前7月累計銷量9.44萬輛,同比增長17%,歐力威前7月累計銷量也達到2.82萬,同比增長5%。長安MPV新車歐尚將於11月在國內上市,將挑戰寶駿730以及風行S500。根據長安規劃,未來2~3年內,還將繼續將推出5~6款MPV車型,全面覆蓋MPV各個細分領域。

從目前MPV產品布局情況來看,自主在整體市場布局中仍以低端產品為主,而合資企業則搶占高端MPV市場。在本屆成都車展上,福建奔馳攜旗下唯雅諾Viano、威霆Vito和淩特Sprinter等全系車型亮相,全面布局高端MPV市場。

當下,不僅多款MPV車型陸續上市,同時越來越多企業也紛紛公布MPV產品規劃。福特未來將會把旗下全新MPV車型Tourneo帶到國內,新車定位於高端MPV車型,預計2017年上市。東風汽車旗下合資企業神龍的產品規劃中也提到,東風雪鐵龍與東風標致都缺乏高端的SUV和MPV,神龍認為兩者都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空間,特別是家庭人口變化背景下的MPV市場。伴隨隨著第四工廠的建立,神龍有望基於EMP2平臺分別推出兩個品牌的MPV車型。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912

汽車零組件長線看好 逢低撿便宜 台幣貶值有助外銷 車市旺季拉貨潮來了

2015-09-28  TWM





據美國研究統計,八月美國汽車銷售量創十年高點,中國車市則衰退三.四%,因此選股時應避開中國營收比重較高的個股。另,電子股也逢旺季,資金恐排擠車組件族群,短線漲高個股要注意!

儘管八月台股指數單月下跌一千多點,卻有一個類股,成員股價創歷史新高,這個族群,就是汽車零組件產業。

與許多電子股相比,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廠,現階段還沒有受到紅色供應鏈威脅;在近期台幣貶值、原物料價格低迷之際,也相對享有成本壓低的優勢。在全球最大汽車展─德國法蘭克福車展(IAA)即將登場時,這個族群成為近期台股強勢主流。

「汽 車產業是少數能看到未來三年、甚至五年前景,且趨勢持續往高單價、高毛利走的產業,這是它們享有較高本益比的原因。」宏利台灣動力基金經理人周奇賢指出, 汽車產業與人身安全直接相關,加上終端產品數量龐大、動輒百萬輛,因此各品牌業者花長時間認證、標準也相當嚴格,但只要進入供應鏈,通常會成為長期配合的 訂單,支撐公司營運。

受惠新台幣貶值

貶一% 毛利率多○.二%以近期局勢來看,新台幣貶值,對相關業者也有利。匯率貶值本就有助於廠商外銷出口,汽車零組件族群主要銷往歐、美、中國三大市場,因此對 於這類收取美元比重高的個股,相對有利。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陳奕光指出,新台幣每貶值一%,廠商的毛利率即可增加○.二%,因此新台幣相對美元貶值,產品外 銷美國連帶受惠;但因人民幣貶值幅度大於台灣,相互抵銷後,賣到中國的汽車零組件,挹注並不大。

雖然新台幣貶值是一股助力,但從整體市場需求來看,「今年汽車零組件產值僅比去年微幅成長,一%至二%左右。」工研院資深產業分析師蕭瑞聖指出,在微幅成長底下,全球兩大汽車市場:美國與中國,今年更有完全不同的表現。

美 國汽車研究機構Autodata訂單,第二季因營收規模放大,且因產品主要原料以鐵、鋁為主,受惠原物料報價下跌,毛利率自三七%升至四二%。除此之外, 皇田切入福斯供應鏈,客戶SUV車款熱銷的利多加持,以近四季每股盈餘計算,目前本益比約二十一倍,投資人可伺機切入。

在汽車產業的長期趨勢方面,蕭瑞聖認為,仍以汽車電子化、設計輕量化,以及電動車為主軸;從這些方向,尋找產品技術門檻較高,營收、獲利逐年成長的公司,可能就是強勢股的領頭羊。

例 如倒車雷達及倒車顯影系統大廠同致(三五五二),股價剛創歷史新高,是台灣少數通過一階供應商(Tier 1)認證的廠商,前八月累計營收四一.一億元,年增率達二六%以上。儘管中國車市成長放緩,但由於中國自主品牌車廠為強化競爭力,提升高端標準配備,相關 零組件採購量增加,也挹注營收。

隨著安全意識提高,汽車配備安全倒車影視的預算也增加,配備數量及產品單價水漲船高。以美國為例,修法通過後,明年新車將強制加裝倒車顯影系統,已經通過車廠驗證的同致,將是最大受惠者之一,有機會複製胎壓偵測器的高度成長模式。

電動車潛力大

蘋果搶商機 成立千人團隊法人預估,同致今年營收將上看六十三億元、稅後EPS七.○五元。且公司毛利率有機會因影像產品比重成長而提升,擁有影像偵測、道路偏移系統等高階產品的同致,取得通用汽車(GM)訂單,明年還將推自有品牌,成長動能可期。

至於電動車,未來的成長態勢,連國際大廠都積極搶進,包括Google積極發展無人駕駛車、以及日前傳出,蘋果已成立千人團隊打造電動車,即將進入測試階段,因此技術已切入電動車的相關個股,未來在市場另有競爭優勢。

像是獨家供應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減速機齒輪組的和大(一五三六),八月營收不受淡季影響,再創同期新高,年增率達二六.六%,主要是因貨卡、電動車款需求成長,拉動營收動能。

迎第四季旺季

客戶提前拉貨 營收可期

在整體選股策略上,由於第四季為汽車零組件傳統旺季,客戶多在八、九、十月拉貨,因此短線訂單多寡,可從營收月增率來觀察,如果成長力道越大,代表具有旺季效應,值得投資人多加留意。

不過,周奇賢也提醒,現階段台股仍是反彈格局,旺季同樣在年底的電子股,可能會吸引資金回流跌深標的,汽車零組件族群有可能面臨資金排擠,短線漲高的個股得提高警覺,但因長期趨勢向上,個股逢低切入還是不錯的策略。

撰文 / 黃瑋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38

比亞迪新車下線、特斯拉開店 兩車企搶灘廣州新能源車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515.html

比亞迪新車下線、特斯拉開店 兩車企搶灘廣州新能源車市

一財網 李溯婉 2015-10-18 15:42:00

經過試運行之後,廣汽比亞迪獲得廣州市2015年400輛純電動公交客車的訂單。未來,廣州市將持續大批量推廣純電動客車,而廣汽比亞迪將是純電動客車的生力軍。

在一線城市中,與新能源車累計銷量達2萬輛左右的上海、北京相比,廣州新能源車推廣步伐顯得有些緩慢,但這一局面有望改變。比亞迪和特斯拉兩大全球新能源車“風雲車企”近日在廣州皆有大動作,助推華南地區新能源車市場升溫。目前,廣州已經推出一系列新能源車及充電樁補貼等鼓勵政策,力爭今年沖刺1萬輛的推廣目標。

10月16日,廣州廣汽比亞迪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下稱“廣汽比亞迪”)在廣州從化工廠舉行了產品下線暨交車活動。廣汽集團董事長張房有和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皆親自到這次活動“站臺”。經過試運行之後,廣汽比亞迪獲得廣州市2015年400輛純電動公交客車的訂單。未來,廣州市將持續大批量推廣純電動客車,而廣汽比亞迪將是純電動客車的生力軍。廣汽比亞迪是廣汽集團和比亞迪合資成立的新能源客車有限公司,項目規劃總投資達30億元,僅一期達產後就可實現年產5000輛純電動客車及傳統商務中巴。

此前,廣州市推廣新能源車動力不足是有原因的。早在2009年廣州市公共交通就已經實現全部清潔能源,85%以上的公交車和市區所有的士都完成LPG(液化石油氣)、LNG(液化天然氣)改造,剩下的公交大巴都是電車。這兩年,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新能源陸續出現,廣州又陸續把已經到期的LPG公交車改成更環保的LNG車和純電動車。去年,廣州市交委相關負責人在第六屆廣州公交乘客代表大會上稱,未來會繼續把即將報廢的1萬輛LPG公交車全部換成新能源車。這給予新能源車企一大發展機會。

有業內人士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稱,比亞迪近年來“以投資換市場”的方式,逐漸撬開多個城市新能源車市場。比亞迪盯上的不僅是廣州純電動客車市場,對廣州新能源乘用車市場也虎視眈眈。相對上海等市場,比亞迪秦等車型目前在廣州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預計廣州接下來也將是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猛攻的目標市場之一。比亞迪內部人士在前不久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曾談到,而比亞迪高層正與廣州相關部門協商,有意推進充電樁建設項目。

作為與比亞迪在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排名中不分伯仲的特斯拉,也在加快對廣州新能源車市的爭奪。10月17日,特斯拉廣州首家新體驗中心正式開業。自2014年進入中國以來,特斯拉在一年多時間里已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西安和香港等7個城市建成了十多個體驗店和服務中心,同時持續不斷建設充電樁設施。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朱曉彤談到,廣州是華南區的重要市場,撬動這一市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他對此非常重視,僅是廣州新體驗中心超級充電樁的建設,他就為此飛來廣州十次。

目前,特斯拉已在廣州建有三座超級充電站,而位於廣州佛山、中山、東莞和韶關的超級充電樁近期也將陸續啟用,將進一步擴大華南地區特斯拉車主的遠途出行範圍,使珠三角超級充電網絡向北、向東大範圍延伸。

在產品方面,特斯拉Model S和比亞迪秦對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寶座的爭奪格外激烈。今年6月,Model S從日產聆風手中首次奪走月度銷量第一名,而8月,比亞迪秦獲得全球及中國新能源車銷量雙料冠軍。

今年1~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43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0倍和2.3倍。特斯拉全球副總裁Ricardo Reyes在今年9月訪華時曾表示,非常看好和重視中國市場,相對於其他新興市場而言,從政府對於電動車產業的支持,再到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需求是其他市場所無法比擬的。由於其他國家和地區是有著造車的歷史,甚至時間很長,因此會對電動汽車的理念有些許天然的敵意,而在中國這是不存在的。

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正成為車企力拓新能源車的重要戰場。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67

車市低迷的新機遇:汽車金融和保險迎快速發展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3261.html

車市低迷的新機遇:汽車金融和保險迎快速發展期

一財網 楊海艷 2015-10-27 21:52:00

中國汽車市場的低增長已經確確實實成為常態。但與此同時,整個汽車產業卻掀起了轉型升級、創新求變的熱潮。

整體車市的低迷給整車廠和經銷商帶來壓力,卻為汽車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分會會長王俠在由平安銀行、建元資本以及汽車商業評論聯合組辦的“2015安亭國際汽車金融論壇”上表示,今年的九、十月並沒有出現往常金九銀十的熱銷場面,中國汽車市場的低增長已經確確實實成為常態。但與此同時,整個汽車產業卻掀起了轉型升級、創新求變的熱潮。“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戰略,為汽車的高端制造指明了方向。

加快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特別是關鍵零部件與核心技術的突破,加快整合重組和結構調整,從而形成從制造到創造的升級、從生產基地向產業基地的升級、從資產經營向資本經營的升級、從經營產品到經營品牌的升級,從經營國內市場到經營全球市場的升級,已經成為行業的共識。

而從消費的層面上看,圍繞著汽車的消費模式也在發生變化,汽車共享和分時租賃等新型的商業模式也在逐漸成為消費主流。王俠認為,上述行業的轉型升級以及新的消費趨勢的崛起,讓汽車金融迎來了重要的戰略機遇。

一方面,產能過剩和激烈競爭會導致傳統企業之間的兼並重組密集上演,而來自互聯網陣營的新進入者和傳統企業之間的融合也在全方位展開。在資產整合的過程中,汽車金融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其二,一線城市的市場飽和與限制措施迫使汽車消費主戰場向中小城市、欠發達地區和農村轉移,社會環境和消費觀念的變化使得汽車消費向年輕化轉移,而汽車消費金融和汽車融資租賃可以有效降低用車門檻,促進汽車市場的平穩過度。

其三,二手車市場的不斷成熟帶動二手車金融的不斷發展。在這一領域,包括銀行、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本等都紛紛進入這一領域。

其四,網上購車、上門服務、汽車租賃、汽車分享等互聯網概念正在從根本上改變汽車後市場的商業模式和生態體系,在新舊體系的融合和競爭淘汰過程中,金融資本將起到意想不到的助推作用。

以汽車租賃為例,來自羅蘭貝格的報告顯示,2009年國內乘用車租賃市場的營業收入僅為130億元,而到2014年則達到42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6%,據其預測,到2019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750億元。單是經營性租賃市場,2014年的車輛保有量就已經達到42萬輛,這其中,除了神州和一嗨這兩大龍頭企業外,其余各方資本也在紛紛進入,比如P2P租車業務,以及專門針對企業用戶以及公車改革後政府用車市場的公務租車公司等。就在近期,法國巴黎銀行旗下專註於經營性車輛租賃的全資子公司法巴安諾就宣布和上海巴士汽車租賃成立合資公司—安諾久通,專門致力於中小企業及大型跨國公司,為其提供定制化的車輛長期租賃方案,以優化用戶企業員工的出行。而包括滴滴在內的互聯網公司也紛紛發力這一領域,加速對用車市場的搶占。毫無疑問,在上述過程中,金融服務的加入能讓租賃公司或者出行服務商的經營模式更加的靈活多樣。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是如此,與傳統汽車行業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從一開始就伴隨著汽車金融產品的介入和推動。相對於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的推廣目前仍面臨著成本高企和產品不成熟的現實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商業模式的的創新十分重要。在此之前,特斯拉為推廣旗下新能源汽車,就曾利用金融工具,選擇了保值回購的方式。而國內不少企業在推廣新能源大巴的過程中,也選擇利用金融手段、采取融資租賃的模式來進行操作。此外,在羅蘭貝格看來,在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利用融資租賃都可以降低企業的資金壓力。正因如此,有業內人士建議,國家應該增加對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的財稅政策支持,以發揮金融在推動產業發展過程中的積極性。

在此之外,“一帶一路”在給國內汽車產業提供走出去的機遇的過程中,也為汽車金融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如何為企業在海外鋪路搭橋,將成為汽車金融國際化的新課題。

基於對上述趨勢的判斷,羅蘭貝格預計,汽車金融和保險將成為未來整個行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利潤點和收入來源,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1.8萬億元。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768

春節見聞:誰在驅動車市前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9137.html

春節見聞:誰在驅動車市前進?

一財網 李溯婉 2016-02-14 14:53:00

汽車與越來越多人的生活連接起來。盡管中國經濟和車市的增速一度放緩,但未影響到一些三四五線城市消費者的購車熱情,尤其是春節前這段時間更是購車的高峰期。

二表弟和三表弟前不久各自買了一輛汽車,春節期間開著新車到處串門走親戚。在廣東省湛江雷州市白沙鎮鄉下的表弟們,兄弟四人外出到珠三角務工,由於電工技能的提升以及客戶資源的積累,近年來不時承包一些小項目,去年賺了幾十萬元,兩個表弟率先成為有車一族,繼蓋新樓之後,汽車成了他們的另一標配。如同電視、手機等產品一樣,汽車對農民來說也逐漸變為尋常事物。

春節期間,外地車與本地車匯流,雷州市車水馬龍,大街小巷被汽車塞滿,擁擠程度一年賽一年,到處可見本田、豐田、日產等日系車,廣汽傳祺等自主品牌、福特等美系車以及現代、起亞等韓系車也不少,此外還有奔馳、寶馬等少量德系豪華車。值得註意的是,比亞迪秦、唐等新能源汽車的星星之火也開始在這個縣級市出現。

三四五線城市汽車銷量增長較為迅猛(網絡資料圖)

從初四開始,在外地工作的雷州人逐漸啟動返城模式,擁堵從城里轉移到高速公路上。從雷州到廣州不足500公里,平時大約6小時車程,而最近幾天,從雷州開到茂名路段僅100多公里往往就要耗去6個小時以上,全程則需要十多個小時甚至超過20個小時。500人的雷人·雷話·雷文化微信群,在春節這幾天不時變為老鄉們的道路狀況溝通平臺,實時溝通交流從雷州到珠三角各大路段的交通情況。

汽車與越來越多人的生活連接起來。盡管中國經濟和車市的增速一度放緩,但未影響到一些三四五線城市消費者的購車熱情,尤其是春節前這段時間更是購車的高峰期。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多家車企在2016年1月都迎來“開門紅”:得益於GS4的熱銷,廣汽傳祺1月銷量突破3.3萬輛,同比增長221.3%;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今年元月銷量沖破1萬輛,同比增長192%;廣汽豐田1月實現零售銷量5.5萬輛,創下歷史最高單月銷量紀錄,比去年同期增長44.1%,旗下車型全線發力,全新凱美瑞、雷淩、致炫均錄得上市以來最佳單月銷量,“技術型增長”態勢漸入佳境;本田1月在中國市場終端銷量達到10.74萬輛,同比勁增20.7%,其中東風本田增幅高達57.6%,廣汽本田繽智同比翻倍,當月銷量突破2萬輛大關,成為本田品牌在華最暢銷車;神龍公司元月也開局良好,旗下東風雪鐵龍實現銷售3.1萬輛,同比增長14%,東風標致則在首月實現銷售4.1萬輛,創造了東風標致品牌月銷量新高。

不過,因兩年未推出新車拉動銷量,廣汽三菱在今年1月銷量出現下滑。廣汽三菱副總經理杜誌堅前不久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該公司今年將有兩款新車上市,以及收購三菱進口業務之後,正推進三菱進口車和國產車銷售網絡的整合,進一步豐富產品線,預計今年銷量將會有明顯回升。盡管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限購,多少對銷量造成一些影響,但三四五線城市增長較為迅猛。廣汽三菱湛江地區的經銷商,繼在湛江開店之後,又在雷州等地陸續開設新店。廣汽三菱加快渠道下沈,在商務政策上給予經銷商較大支持。

不僅新車交易正逐漸回暖,二手車交易也處於蠢蠢欲動之中。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日發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二手車市場累計交易量941.71萬輛,同比微增2.32%,累計交易額5535.40億元。廣東以9.98%的二手車交易量占比居全國之首。不少二手車從珠三角地區(發達地區)流向粵西、粵東等地區。

雖然中國從2009年起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但與美日歐等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中國千人保有量依然有較大差距。在2014年底,我國千人保有量首次超過百輛,而早在1925年,每千名美國人就已擁有151輛汽車,目前美國千人汽車保有量超過800輛,中國大約只有其1/8。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副所長張文魁前不久表示,對於汽車行業不要太過悲觀。數據顯示,在人均GDP到1萬美元的時候,日本、韓國這樣的國家,千人汽車保有量大概在200輛左右,中國現在千人汽車保有量110多輛,還是有比較大的增長空間。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也樂觀地認為,未來幾年,我國乘用車市場發展的速度相當於GDP增長的1倍-1.3倍,增速可能在8%-10%,預計我國汽車保有量將從現在的1億多輛上升至2020年的2.5億輛。

我國中西部城市,以及沿海地區的三四五線城市,這些千人保有量偏低的市場正變為眾多車企拉動增長的新戰場。而在外出務工人員中,也開始有些年輕人將汽車開回老家,逐漸成為中低檔汽車的消費人群之一。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