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樂視體育會不會倒下?成為傾覆樂視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0/161978.shtml

樂視體育會不會倒下?成為傾覆樂視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天方燕談 天方燕談

樂視體育會不會倒下?成為傾覆樂視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樂視體育也難逃一劫,正在以一種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跌落。

本文由天方燕談(微信ID:tianfangyantan)授權i黑馬發布。

2016年樂視帝國陷入資金鏈斷裂困境,旗下的各大業務板塊也受到沖擊,成為排隊站立的多米諾骨牌,隨時會被一波風浪吹到,傾覆整個樂視帝國。樂視體育也難逃一劫,這家曾憑借海量版權搭建出令行業和資本市場都震驚的產業生態的明星公司,正在以一種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跌落。

樂視體育吹起的泡沫,明星大咖紛紛入局

可以說,樂視體育是2016年國內最火熱的體育公司。拿下五棵松體育館冠名,憑借一套自創的“生態”理論,豪擲千金,在中國體育產業攻城略地,瘋狂布局:收購章魚TV,贊助國安,拿下中超版權,購買香港英超獨家賽事版權……每一筆花銷都能夠在行業內砸出聲響來。這些交易,樂視體育沒少花冤枉錢,以至於有賣家絲毫不擔心手里的生意,只要拋售,樂視體育肯定接手。

微信圖片_20170320170504

除了巨資購買獨家版權,樂視體育照搬集團慣用套路,深挖業內明星大咖加盟:孫紅雷、劉濤、杜江等明星紛紛入局,其中劉濤出資5000萬元,是明星股東中出資最多之人。前央視主持人劉建宏、劉語熙、黃健翔以及前李寧CEO張誌勇等先後加入並出任高管。同時,目光還投向智能硬件,推出智能自行車、Liveman直播生態家族等產品。樂視的這個泡沫越吹越大,版權故事也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30億元的融資目標最終拿到80億元,此輪融資過後,樂視體育的估值達到210億元,聲望達到頂峰。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這是樂視的套路:砸錢買版權,招人,把盤子迅速做大,在資本市場上拿到高估值,兇猛圈錢。不得不承認,在生態理論的支持下,樂視這一招百試不爽。但就像吹起的泡沫、根基不穩的高樓,隨時都有破裂、倒塌的一天。在樂視生態下,各大業務板塊彼此獨立,聯系若有若無,但又離不開集團層面的輸血,這種模式在擴張時表現出強悍的戰鬥力,但一旦其中某個板塊出現問題,就極易造成資金鏈緊張,其他業務公司想順手搭救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進而引發整個公司的崩盤。賈躍亭或許有那麽一刻想過:在未達成樂視帝國夢之前,千萬不要出事。

微信圖片_20170320170508

樂視體育真的出事了,站在了懸崖邊

然而,事與願違,樂視就像是脫韁的野馬,跑到了懸崖邊。2016年底,樂視被曝出拖欠供應商貨款的醜聞,這就像一根導火索,串聯引爆樂視有問題的業務:樂視手機、樂視汽車、樂視體育等等。而具體到樂視體育這邊,這些麻煩幾乎致命:

首先是高管出走,內部裁員。2016年底,樂視體育決定整體裁員,幅度達到20%,樂視體育的銷售團隊一度有30多人,此後陸續離職三分之一。部分高管也逐漸喪失信心,包括前南方都市報總編、樂視體育香港公司CEO程益中,前新浪體育總監、加油中國CEO、樂視體育總編輯敖銘,前新浪銷售總經理、樂視體育生態商業副總裁沈威,前NBA副總裁、樂視體育賽事副總裁邱誌偉,前央視未來廣告公司高管、樂視體育公司廣告銷售的副總裁謝楠……集體辭職,引發了樂視體育管理層的第一次“震蕩”。這之後,有消息稱,樂視體育總裁張誌勇、COO於航將於近期離職。管理團隊出走,留給樂視的將會是一個空架子。

其次,版權丟失,動搖根基。版權生意是樂視發家之寶,講了很多好故事,也奠定樂視今天的規模。在賽事版權方面,樂視體育也曾風光無兩,有統計稱,樂視體育擁過有超300項賽事版權,其中獨家版權超過70%,聚合了中國國內全網最多、最全、最好的賽事版權資源。然而,從付不起贊助費與國安分手開始,樂視也無法支付亞足聯版權費、英超賽事轉播尾款。短短數月間,中超、亞冠、12強賽、英超、CBA五個過去被列為公司核心的IP,已經丟掉了三個,這就相當於斷了財路,這幾乎動搖了樂視體育的生存之本。

微信圖片_20170320170513

第三、內容變現艱難,付費會員倒戈。錢荒,直接影響到樂視在賽事直播獨家內容的采購,這意味著2017年,樂視體育將逐步喪失優質賽事的“獨播權”。而內容稀缺性已經成為吸引用戶的關鍵要素。樂視體育放棄或者減少投入,相當於變相地放棄會員,這對於付費會員收入超過整體收入50%的樂視體育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版權通過會員付費變現這條路,樂視也沒能走通。而那些為直播而來的付費會員,在得不到該有的服務之後,紛紛倒戈,甚至直呼樂視體育是“騙子”,要求“退錢”,樂視的名聲迅速跌入谷底。

未來會怎麽樣?資本市場預留的時間不多了

盲目擴張、高管出走、員工離職、版權丟失、付費會員模式遭受挫折,樂視體育的未來開始變得模糊。它會不會在多重壓力之下突然倒下,成為推倒“樂視生態帝國”的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套用一句足球流行語:資本市場留給樂視體育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樂視體育必須要下定決心作出調整,目前,樂視已經完成架構的調整,並給每個事業群增加成本、費用的考核要求。抖落一身負擔,樂視體育的架子還在。正如樂視體育創始人兼CEO雷振劍所言:“少了亞足聯、中超IP合作,反而是好事,樂視體育會更多的考慮精細化運營。”而樂視從未放棄借殼上市,意圖從資本市場尋求更多的支持,這也是它放手一搏的最後掙紮。

樂視這些年都走得太順,總需要一些磕絆來讓它稍放緩前進的步伐,丟掉臃腫和走形的累贅,專心把核心業務和服務做起來,這才是其持續發展的根本和應該宣揚的價值觀。

正如賈躍亭在年會上唱的那首《野子》:

怎麽大風越狠

我心越蕩

我會變成巨人

踏著力氣 踩著夢

樂視體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10

樂視的欠薪員工與討債者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724/164271.shtml

樂視的欠薪員工與討債者們
新京報 新京報

樂視的欠薪員工與討債者們

一個自發組織的400多人的討薪群里,有的是樂視在職員工,更多的是已經從樂視離職的員工。

來源 | 新京報(ID:bjnews_xjb)

作者 |  新京報記者

一個自發組織的400多人的討薪群里,有的是樂視在職員工,更多的是已經從樂視離職的員工。

全文4856字,閱讀約需7分鐘

31.webp

▲樂視大廈的大廳內,躺滿了前來討債的供應商。

宣稱要對員工、客戶和投資者“盡責到底”的賈躍亭已遠赴美國半個多月。在此期間,樂視手機供應商討債繼續,員工欠薪風波爆發,樂視被質疑為龐氏騙局,樂視網也終於“改姓孫”。

而“跑路”成了一些利益相關方最擔心的事,“已經去職樂視網董事長的老賈會回來嗎?”成了被欠薪樂視員工或前員工最關心的話題。

7月21日晚,樂視控股方面表示,賈總回國時間會根據他在美國汽車相關業務推進情況而定,具體時間暫時不方便透露。

新京報(ID:bjnews_xjb)記者發現,此前一直宣稱受波及較小的上市公司樂視網旗下公司也被卷入了欠薪風波。

記者發現,對外宣稱未進入上市體系的樂視手機業務和上市體系樂視網並未嚴格切割,樂視網參股的樂視致新電子商務(北京)有限公司有員工也從事手機業務,而在手機資金鏈出現問題後,這部分員工薪資發放亦被殃及。

在樂視員工組建的超過400人的討薪群中,李欣(化名)2015年時與樂視致新電子商務簽訂合同,入職樂視致新,不過她一直在做手機業務,工資也由樂視致新發,這已經持續了兩年多,但最近手機供應鏈的問題讓他們成了致新內被欠薪的人。

樂視致新的員工為何也會有人做手機?

樂視網總經理梁軍7月18日獨家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系“歷史遺留問題,這個以後我會統一給媒體說明,現在確實不太方便,抱歉”。而對今後樂視致新里還會否有從事手機等非上市業務的員工?梁軍回應稱,“逐步要全部清理”。

申請仲裁員工來自樂視多個子公司

7月6日,賈躍亭在微博上宣稱,樂視至今日之巨大挑戰,我會承擔全部的責任,會對樂視的員工、用戶、客戶和投資者盡責到底。

不過,“盡責到底”的承諾並沒有避免發薪日的爽約。

每月10日是樂視的發薪日,但當日很多樂視員工並未收到薪水。樂視控股當時對此回應稱,由於樂視控股及非上市體系面臨資金緊張的困境,公司決定將7月份工資推遲一個月至8月10日發放。

7月12日,還沒收到薪水的員工開始組建討薪維權群。這樣一個自發組織的400多人的討薪群里,有的是樂視在職員工,更多的是已經從樂視離職的員工。

欠薪,對他們來說,是意外的遭遇。更讓很多員工意外的是,在勞動仲裁表格中,賈躍亭名字不見蹤影。有的員工問“吳孟是誰,為什麽不是賈躍亭了”。

事實上,賈躍亭6月13日已經悄然辭去了樂視控股的法定代表人,由吳孟接替。7月6日賈躍亭宣布辭去樂視網董事長在內一切樂視網職務,不過依然是第一大股東。

社交媒體上也彌漫著關於賈躍亭到底是夢想家還是騙子的爭論。而在討薪群里,員工最關心的還是賈躍亭何時才會把屬於他們的工資和補貼還給他們。

“今天還有去仲裁的嗎?”,這樣的約伴在討薪群里不斷發出。

據記者統計,申請仲裁的樂視員工涉及樂視控股、樂視移動、樂視致新、樂視商城等多個部門,包括天津、江蘇等地的分公司。

32.webp

▲樂視員工在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填表或等待仲裁。

致新部分員工從事手機業務

李欣(化名)2015年時入職樂視致新,勞務合同也是和樂視致新電子商務(北京)有限公司簽的,不過她一直在做手機業務。她在樂視致新做手機業務的狀態持續了兩年多,最近手機供應鏈的問題讓他們成了致新內被欠薪的人。

另一位樂視致新電子商務(北京)有限公司員工也向記者證實了欠薪一事,他還表示,獎金已半年沒發了。

外界普遍熟知的情況是樂視致新做電視,樂視移動做手機。而據樂視網財報披露,樂視手機、電視等智能終端產品的整體研發均在樂視致新。

新京報(ID:bjnews_xjb)記者了解到,實際上樂視致新一部分人在做手機業務,一部分在做電視業務。這樣混搭的狀態一直持續著,直到最近樂視資金鏈緊張的問題一再升級,李欣等在樂視致新做手機業務的員工被人力要求轉簽移動的合同。之前,這批在樂視致新做手機業務的員工工資由樂視致新發放,4月份開始由樂視移動發放。

“最近手機資金鏈斷了,人力才要求我們轉簽移動的合同。大部分人都不同意轉簽,所以目前手機已經沒有多少人了”,李欣告訴新京報,“員工基本都沒轉簽”。

“目前的情況是,樂視致新沒有給我們做手機業務的員工發工資以及裁員補償。”

據了解,李欣做手機供應鏈管理,她所在的手機項目管理部之前有三四十人,現在除了還在哺乳期的員工之外,幾乎不剩幾個人了。

據李欣介紹,樂視致新內部就是一部分在做手機,一部分做電視的工作。最鼎盛的時候手機比電視的人多,因為手機更複雜。

樂視致新的員工為何也會有人做手機?

樂視網總經理梁軍獨家回應新京報記者稱,“歷史遺留問題,這個以後我會統一給媒體說明,現在確實不太方便,抱歉”。而對今後樂視致新里還會有從事手機等非上市業務的員工嗎?梁軍回應稱,“逐步要全部清理”。

那對手機的債務問題做何考慮?

梁軍稱,“抱歉,我不負責手機業務,樂視手機公司他們在積極解決中”。

樂視移動前員工:原本盼著註入樂視網

一位在樂視移動的項目經理張騰(化名)說,據他觀察,去年七八月份的時候就開始有供應商催債了。“樓道里經常看到供應商和供應鏈負責人談話。”

“我去樂視的時候就發現,沒有人關心成本和投入。因為沒有人具體的做開發成本核算,沒有人知道一個項目花了多少錢。到了去年年底才開始內部核算,核算的方式也很原始”。

“手機從去年下半年基本上沒有新立項產品。研發的負責人會組織人員搞一些預研,實際上沒有一個預研立項的。大家都明白怎麽回事。”

雖然如此,在張騰們的心中,曾有一個期待樂視移動打包註入樂視網的夢想,他們還曾期盼著手中的期權能夠兌現。

對於當時選擇樂視移動的原因,張騰說,“樂視手機的待遇還可以,說不上最好,但是也說得過去。另外上市的前景比較誘人。非上市業務都準備在一定的時候裝進樂視網這個上市公司。就跟樂視網並購樂視影業是一個道理。這是內部都知道的。我們基本都有期權”。

隨著樂視手機資金鏈出現問題,樂視手機風雨飄搖,如今,上市造富成為了遙遠的夢想,遙遠到提及期權,張騰回複說“都忘了有多少期權了,都沒用了”。

33.webp

“你們覺得老賈會回來嗎?”已經入職了新公司的張騰問道。

盡管,此刻賈躍亭已經不再是張騰的老板,他關註賈躍亭不僅是為了拿回自己的欠薪,更重要的是,樂視成為當下的新聞熱點,賈躍亭成為焦點人物,談論賈躍亭的去向成為熱門話題。

在他看來,樂視手機會不會有人接盤已經不樂觀。“人都快裁光了,信用也徹底破產,品牌也不值錢,誰會接盤呢?”

據張騰介紹,手機部門據說還剩二十幾人,最多時二百多人。剩下的大部分人也在辦離職。

有報道稱,樂視移動是目前樂視系的主要債務窟窿,債主名單中欠款債務方為樂視移動的數量占比超過80%。 

特寫

 樂視“債主”:曾蒙眼狂奔,討債7個月無果

2017年7月17日下午2點,在距離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不到500米的一家五星級酒店二層,一個男人掀翻了酒店大堂的桌子,沖破十余名保安的阻攔,拍打緊閉的會議廳大門喊道:“賈躍亭!還錢!樂視!還錢!”

和他一樣的還有30余名債主。門內,是樂視網2017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賈躍亭並不在場。

這個男人來自四川成都,叫蘇一宏,35歲,是一家地方廣告公司的老板,被樂視拖欠了700余萬元款項,是樂視在全國店面建設供應商中被拖欠款項最多的一家。

34.webp

▲有供應商在樂視大廈的大廳內搭起了帳篷。

訂單來了

2004年蘇一宏從湖南畢業後,一直做工程機械銷售。闖蕩了十年,隨著政府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蘇一宏的挖掘機賣不出去了。隨後他走上了創業之路。

2015年12月,在一次飯桌上,一位同行告訴他,有一家叫樂視的公司,在開展新業務,要開始做手機,需要設立大量的實體店。已經為三星、OPPO、 HTC等品牌安裝設計過店面的蘇一宏當即決定參與投標。他的公司憑借高質量的產品贏得的競標。令他意外的是,成為樂視西南地區唯一一家店面裝修供應商的蘇一宏,接到的來自樂視的第一張訂單,便是將近一百家店面的裝修任務,而樂視給出的時間,僅有一個月。

當時蘇一宏的公司只有十二個人,一百家店面的工作量,需要包括蘇一宏自己在內的所有員工,通宵連軸工作才能完成。但在蘇一宏看來,樂視是他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客戶,況且又是為了推廣新業務,推動公司擴大規模的絕佳機會來了。

蒙眼狂奔

2016年4月,一季度的尾款準時打進了蘇一宏的賬戶,他為工人發了獎金,所有人都開心極了,認為公司的轉機終於來了。

隨著“五一”臨近,樂視的訂單每個月都在遞增,為了適應不斷增加的業務量,蘇一宏的人手增加到了35人。蘇一宏的公司幾乎把所有小訂單推掉了,將公司接近90%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樂視的業務當中。

蘇一宏是生意人,他知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繁忙之余,他開始隱隱擔憂,將公司幾乎全部資源都壓在一個大客戶身上是不是一個穩妥的決定。樂視的區域經理跟他說,手機是公司全力擴張的新業務,樂視又是上市公司,資金從來不是問題。他的同行告訴他,全國各地都在拼命趕工,錢一定有的是。他的經驗告訴他,越大的客戶資金實力越雄厚,也更講信用。蘇一宏身邊的一切信號都在告訴他,“穩了,繼續幹吧!”

要知道,生意上的合作從來不是像網購那樣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作為供應商,蘇一宏在接到每個季度的訂單後,都要先下單生產,季度末提交結算單後,客戶才會付款。因此,訂單越大,客戶一旦違約,供應商面臨的債務壓力也就越大。

5月初,蘇一宏的手機上提示收入一筆九萬元的款項,他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經過和財務的反複確認,他意識到這是樂視支付的雲貴地區店面建設的4月訂單尾款。可是四月的訂單難道不是上百萬嗎?蘇一宏一下就蒙了,難道他的顧慮真的要發生了嗎?

“樂視不會欠錢的,下月就給。”區域經理給蘇一宏打了這樣一劑“強心針”。果然,拖欠的尾款在6月初如數到賬,且主營地區的業務尾款也按時到賬。兩個季度賺了300萬的蘇一宏,第二次把他的擔心咽到了肚子里。

七月開始,為了迎接國慶,訂單更是瘋狂地向蘇一宏飛來,三季度訂單更是高達驚人的700萬元。為了完成任務,連續三個月,蘇一宏和他的工人們保持著高昂的戰鬥狀態。“一夜間(樂視店面)就遍地都是了”蘇一宏這樣形容樂視在三季度的擴張速度。

資金鏈斷裂

直到2016年第三季度結束前,面對市場上的流言蜚語,蘇一宏始終“死心塌地的相信樂視”。他相信上市公司是可靠的,即使倒閉也不會很快,何況蘇一宏的公司只是這個體系中的一根頭發絲。

蘇一宏似乎沈浸在一個隔音的罐子里,依然相信樂視不會欠錢不還的。

2016年9月底,是時候結清前三季度的尾款了,可在蘇一宏提交了結算單後,賬戶上卻沒有收到一分錢。

2016年10月,有媒體率先傳出了樂視資金鏈危機的消息。區域經理給出的解釋是“別怕,國慶後就會付。”可是此時,蘇一宏的資金鏈已經斷裂。為了給工人發工資,他抵押了自己位於成都市區的一處90平米的房子和三輛汽車,並向親友、同學十萬八萬的拼湊了100多萬元救濟款維持公司運轉。

漫漫長路

2017年距離春節還有10天,蘇一宏登上了從天府之國飛往首都的航班。走出艙門的那一刻,蘇一宏打了一個寒顫。

蘇一宏與來自全國的20名店面建設供應商一起來到樂視大廈樓下。經過三天的溝通博弈,樂視移動方面現場支付了20%的欠款,並簽署了還款協議,稱將陸續按月返還尾款。

拿到一百多萬元,看著樂視移動蓋在協議上的公章,蘇一宏心里一塊石頭終於落地。這個年,能過了。

蘇一宏回到成都後,工人們高興壞了,可蘇一宏卻一點也開心不起來。“因為電話那頭,還有供應商排著隊要錢呢。”

過完年,樂視並未按照協議陸續支付尾款。2月,蘇一宏與已經結識的同行,再次相約北京。這次,樂視移動派出了財務部門負責人,說了這樣一句話,“賬上沒錢了,理解理解。”

又是經過三天的博弈,財務支付了一行人5%的欠款。這次赴京讓蘇一宏意識到,等待他的,是一場拉鋸戰。

“這些經歷讓我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課,我學到了很多。”他說道,今後大客戶的訂單決不能超過業務總額的50%,業務要多元化等等,“他頓了一下,“但是,這次學費太高了。” 

樂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5160

梁軍在樂視的五年和五個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25/165701.shtml

梁軍在樂視的五年和五個月
首席人物觀 首席人物觀

梁軍在樂視的五年和五個月

水友會成為樂視這艘危船的真正拯救者呢?

來源 | 首席人物觀(ID:sxrenwuguan)

文 | 陸緣 江嶽

加入樂視五年、掌管樂視網5個月後,梁軍離開了。

他曾經無數次與賈躍亭在樂視大廈地下一層的食堂吃面,風光出席兩年前那場萬人發布會的媒體群訪,也曾被孫宏斌視為“最欣賞的樂視系高管”,在風雨飄搖中成為新晉樂視網CEO

然而一切都要結束了。

今天,梁軍被曝出即將卸任樂視網CEO職務,其本人目前已經進入休假狀態。與消息同時傳出的還有孫宏斌的一句評價:梁軍太自大了。

這位47歲的老工科生做硬件出身,性子也硬。有說法稱,賈躍亭掌權時代,梁軍是唯一敢在高管會上對他說“不”的人,這也是孫宏斌欣賞他的原因之一。

但顯然,過去5個月里,梁軍沒有交出讓地產硬漢孫宏斌滿意的成績單。連同CEO身份一起即將成為過往的,還有他在樂視大廈里的那五年時光。

命運改變的前奏是在2011年響起的。

梁軍在一間茶室里見到了賈躍亭。當時樂視只是一家二流的視頻網站,山西來的北漂賈躍亭還沒有在京城闖出名頭,但他善於搞關系,能說服人,出手大方。

微信圖片_20171025111855

圖:六年後兩人同框,心境已全然不同

梁軍很快就領略到他的魅力。

第一次見面,蘋果公司成為兩人的共同話題,耿直的梁軍從自己擅長的硬件角度分析,賈躍亭侃侃而談扯起了互聯網、生態和服務,又興致勃勃勾勒了中國電視產業未來發展的藍圖。

梁軍動心了。沒多久,他專門去買了臺樂視機頂盒研究,摸著手里的這只小物件,他真切看到了互聯網和傳統電視結合可能產生的魔力。等到第二次見賈躍亭時,他已經基本確定了加盟。

當時41歲的梁軍正迫不及待開啟人生新篇章。他1995年從北京交通大學碩士畢業後直接進入聯想工作,一呆就是17年,經歷過聯想最輝煌的時候,也開始切身感受到這艘巨船緩慢下沈的危機感。

無力改變整個聯想,梁軍選擇先改變自己。

他一頭紮進了互聯網江湖。2012年春天,梁軍迎來人生第一次跳槽,新身份變成了樂視網副總經理兼樂視TV總經理。

突然被告知要做電視時,梁軍其實是有些驚訝的——在歡迎梁軍入職的飯桌上,賈躍亭第一次公開表態“我們要做電視”,編織這張生態版圖的重任,就落到了梁軍頭上。

開局並不順利,梁軍很快見識到市場的殘酷之處。

2012年9月,樂視網對外宣布成立樂視致新,正式進軍智能電視領域,作為樂視網控股子公司,其主營業務是樂視超級電視、樂視盒子等。

資本市場對這家互聯網公司企圖涉足新領域的野心表現出了警惕,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股價跌跌不休,到2013年1月,樂視網股價已經從27塊跌到了13.5塊左右。

但這是賈躍亭的夢想,梁軍只能咬牙去堅持。他事後回憶過那段時光,“一個季度當一年使,一個禮拜工作六天,每天晚上9點之前回家算早的”

工作環境很糟糕。最早的辦公地在朝陽區泰達時代中心,辦公室就像庫房,桌椅等設備都是臨時拼湊的,比這更糟糕的是團隊不好招——當時市面上既懂互聯網又懂智能硬件的研發人員並不多。

梁軍招來了很多聯想的老部下,又通過社會招聘招到了負責安卓底層開發的李強、負責電視UI的黃滔。帶著這支80%來自手機行業的隊伍,梁軍闖進了新領域,也自證了打硬仗的實力。

用打仗來形容當時的情形一點不過分。在最困難的時候,靠著一批批幹部紅著眼頂住了,並拿下了陣地。”

等到2013年5月第一代樂視超級電視問世時,梁軍應該是松了一口氣的——一手把賈躍亭畫的餅變成現實,他算是對老板有了交代。

即使到2016年樂視王國開始分崩離析之時,樂視電視也被公認是質量良好的資產——公開數據顯示,從成立到2016年的3年間,超級電視累計銷量達到1000萬臺

憑借高性價比、接入樂視網視頻內容等優勢,樂視超級電視搶到了很多年輕用戶,銷量逐年攀升。

它的漂亮成績單,曾經逼得傳統電視廠商們不得不從輕視到緊張:2013年10月,超級電視S50因為遭遇搶購擠垮了樂視商城系統,導致嚴重超賣,訂單一直到次年1月才消化掉,梁軍為此帶著高管團隊公開致歉。

不過,致歉時的梁軍大概內心也是有驕傲的。

電視業務成為樂視生態版圖里金光閃閃的那一塊。它變成了樂視網股價狂飆里的燃料,每周日下午,當賈躍亭組織召開樂視部門協調會議時,作為重頭戲的電視業務總是要最先匯報的。

梁軍在樂視的地位隨之步步高升:2014年擔任樂視智能終端事業群COO;2016年2月擔任樂視智能終端全球產研供總裁、樂視致新總裁。他與馮幸、丁磊、張昭等人成為賈躍亭最重要的左膀右臂,甚至有文章將其比作樂視的張小龍。

微信圖片_20171025111908

圖:賈躍亭及部分團隊高管

那是梁軍在樂視最輝煌的一段時光。

但他很快就會發現,自己似乎再次置身在下沈的輪船里,只是,這次外界的暴風雨來得更加猛烈——即使他沒有做錯什麽,依然難逃沈沒危險。

賈躍亭那封《樂視的海水與火焰》的公開信,把公司撞礁後形成的窟窿展現在世人面前,此前,關於樂視欠債的種種傳聞已經流傳於坊間。

一場自救在樂視生態系統里興起。經營健康的電視業務,更大力度地繼續為樂視上市體系輸血。期間,梁軍經歷了多少壓力不得而知,但等到 2017年2月樂視發布超級電視新品時,這位硬漢也哽咽了:

“2016年,我們經歷了寒冬,但對於一個好的產品、好的模式,從來不缺欣賞他的人。正如今天發布會主題‘春天的故事’一樣,超級電視又站在全新的發展階段,播下希望的種子,到秋天可以收獲滿倉的果實。我始終堅信生命的意義在於永不停歇探索未知世界,我們還有很多的夢要做,還有很多吹過的牛要一一實現。”

此時的梁軍,還在為賈躍亭站臺。

早些時候,梁軍被問及對樂視戰略和賈躍亭生態打法的看法,他只是笑笑“老賈前面是有點著急了,沒有大問題”。他甚至為自己不熟悉的造車業務背書——

“我1988年來北京上大學,從2013年開始,北京的天氣變得非常差,中國的企業家應該把錢放到這,為我們子孫後代提供一個更好的環境”。

但事實上,孫宏斌在2017年1月入場後,梁軍和賈躍亭之間的關系已經變得微妙起來。等到5月,當樂視致新宣布收回超級電視全渠道的銷售權,並由梁軍直接管理後——這很大程度意味著電視業務停止向樂視網輸血——有人評價,在賈躍亭和孫宏斌這對山西老鄉里,梁軍顯然選擇了抱緊後者大腿。

對於務實的梁軍來說,這樣的選擇並不奇怪。

超級電視的漂亮業務、敢於堅持想法頂撞賈躍亭的勇氣,種種因素讓梁軍在一眾樂視高管中脫穎而出,成為孫宏斌最欣賞的人之一。

2017年5月,梁軍接任樂視網CEO,賈躍亭送上的評價是:

“樂視生態培養出來的最優秀的互聯網生態型的人才之一,從原來的硬件公司出來到做軟件,了解互聯網的技術,甚至了解內容方面等等,對超級電視從創立到現在做到智能電視行業的老大,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那個時候,賈躍亭怎麽說已經不再重要。在孫宏斌和資本推動下,樂視“去賈躍亭化”改革已經悄然啟動,梁軍接任CEO就是其中重要一步。

對於梁軍來說,與孫宏斌的相處顯然沒有與賈躍亭相處時那麽愉快。兩個硬脾氣的人撞在一起時,要麽會產生新火花,要麽會毀滅其中一方。

微信圖片_20171025112007

圖:孫宏斌和梁軍

可惜的是,梁軍在樂視的結局是第二種。

梁軍掌權後啟動了一系列高管調整,昔日賈躍亭的舊隊伍被徹底打散,新樂視的管理層基本由梁軍的致新系、張昭的影業團隊和孫宏斌的融創團隊組成,此前老業務里不賺錢的那些部分,切的切,賣的賣,隔三差五就把樂視送上頭條。

但小修補並沒能真正快速化解樂視這艘大船的危機。騰訊科技引用樂視內部人士的說法稱,從幾次開會情況來看,孫宏斌與梁軍的磨合不順利,硬件出身的梁軍做手機電視還可以,但全面操盤公司並沒有經驗——嗯,這樣的安排,就像把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員突然頂上去當船長。

更多細節陸續流傳。除了業務沒有大起色之外,梁軍的硬脾氣也被更多曝光。有媒體稱,孫宏斌去樂視開會,離開梁軍辦公室時,人還沒走遠,後者已經把門關上了。

至於梁軍和孫宏斌會面的細節,目前沒有更多消息曝出。但考慮到孫宏斌跨界而來的身份和強悍性格,他恐怕是沒時間也沒精力跟梁軍切磋產品技術的細節問題。

此前,梁軍曾經在接受采訪時大肆稱贊賈躍亭如何癡迷產品:

“第一是工作狂,第二是對產品癡迷的研究。你們要去他辦公室能看到,我們所有的新產品在他辦公室擺的滿滿的,他只要坐在辦公室,不是去研究什麽新玩意兒,就是拿著遙控器,拿著手機,去擺弄我們所有的新產品,發現問題馬上打電話說,把工程師叫上來,要跟他探討一下,他有一半的時間是跟工程師一塊研究產品。外界可能不太理解,他實際上是對產品非常癡迷,而且把90%的時間坐在辦公室,他幾乎沒有什麽社交。”

這也是命運的巧合——對硬件產品的敏銳曾經幫助梁軍實現轉型,完成從聯想到樂視的轉變,卻又在他迎來人生第二次機遇時,牢牢困住了他。

對於47歲的梁軍來說,重塑性格和專長似乎是很難的事情了,而當下的樂視,顯然需要更有魄力和改革精神的領導者,分手也就成了必然之選。

但誰又能來成為樂視這艘危船的真正拯救者呢?

9月,曾經被梁軍請出去的原樂視生態銷售總裁張誌偉低調回歸,在媒體的解讀中,這位性格圓滑的銷售大將可能成為梁軍的接任者。不過,以孫宏斌的野心和張誌偉的資歷來看,後者不太像是最終人選。

樂視的故事還在繼續,但與梁軍有關的日子,就此劃上了休止符。

樂視 梁軍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451

王欣歸來&賈躍亭出走:快播和樂視的三年演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09/167298.shtml

王欣歸來&賈躍亭出走:快播和樂視的三年演義
火星試驗室 火星試驗室

王欣歸來&賈躍亭出走:快播和樂視的三年演義

讓賈躍亭興奮的是造車,讓王欣興奮的是技術。

來源 | 火星試驗室(ID:sparklelive)

作者 | 語冰

編輯 | 蔔昌炯

2月7日,當一些人忙著仰望天空觀摩馬斯克持續數十載的太空夢實現時,在太平洋另一邊,人們把目光投向了一個剛剛出獄的男人。他叫王欣,微博名叫“快播王鐵匠”。

這是一個5億用戶熟悉的名字。網友們相互轉發,張羅著要把欠王欣的會員補上,樂此不疲地為他下一步去處發起投票,惦記著他能不能東山再起,順便再嘲笑一下樂視。

對於另外18萬人來說,日子依然不太好過。在2月7日的科技新聞版面上,又出現了讓他們紮心的消息——樂視迎來第10個跌停。停盤9個月複盤後,他們的心情隨著股票走勢一路蕩入谷底。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樂視股民。在他們後面經常出現的相關搜索詞有——“樂視股民自殺”、“樂視股民跳樓”,以及“樂視股民怎麽辦”。

快播和樂視的嫌隙已久。在2016年9月9日那場指責快播傳播淫穢物品罪的庭審上,辯護人稱,國家版權局對快播的行政處罰告知書中顯示,投訴者為樂視網。

這句話迅速演變為“樂視舉報了快播”。隨後,樂視網、賈躍亭的官方微博被憤怒的網友淹沒,樂事薯片、樂視電視都受到殃及。賈躍亭在微博上辟謠喊冤,鮮有人聽。

如今,3年多過去,賈躍亭遠遁美國,王欣獄中歸來。他們一個沈浸在太平洋東岸的造車美夢中,不願醒來。一個出獄後“洗了澡、理了發”,準備大幹一場。據媒體報道,王欣的下一步去處可能是“北京文化”,一個出品過50億級電影《戰狼2》和10億級電影《芳華》的公司。

這兩個現實中鮮有交集、很少見面的男人,在王欣出獄這一天被網民們再次放在一起。有人在微博上問:“王欣出來了,賈躍亭進去還會遠麽?”

沒人知道答案。

快播是互聯網上頗具情懷和懷舊的符號,被譽為“宅男神器”。王欣出獄這一天,人們紛紛發狀態懷念沒有他和快播的這3年。被引用頻率較高的一句話來自他本人說過的——“如果有一天我變成流氓,請告訴別人我曾純真過。”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647

王欣  圖/視覺中國

人們或許記得王欣的“純真”年代。2002年,他從國企辭職,開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創業。深圳點石軟件公司保留著他最初的技術理想。幾個技術青年,每月拿著幾百的工資,沒錢租辦公室,就到處借,日子窘迫到把家里存錢罐的錢拿出來買菜做飯。

那時王欣的理想是所有人都能免費通過電視看到互聯網的視頻內容。

差不多同年,千里之外的賈躍亭,創建了山西西貝爾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他大學畢業後,曾被分配到山西運城最貧困的垣曲縣深山工作。那里信息閉塞,他一直希望能到更大的地方。

後來,他把公司搬到了北京,推出第一代無線網絡解決方案,業務越做越大。

王欣的點石,也漸漸從幾名員工發展到80多個,投資公司紛至沓來,但大多被他拒絕,其中包括1999年成立的盛大。一種說法是,公司由於缺乏管理和市場經驗,做了3年後倒閉。

後來王欣進入盛大做“盛大盒子”。盛大待遇穩定,住房條件好,但他還是沒做起來。

2007年,王欣決定重新再來,創立快播公司。剛成立時,團隊成員不足5人,他們擠在一個10平方米左右的“農民房”里,沒有空調,陰濕潮熱,月租金3000,月投入3萬。據傳最窮的時候,王欣吃飯的錢都沒了,朋友來看他,為了招待對方,他砸開了自己的存錢罐。故事難辨真假,但至少從某種角度印證了王欣創業之初的艱辛。

處境艱難時,王欣考慮過把自己多年研發的產品便宜地賣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版本是,王欣曾去找過某知名播放器品牌談合作,希望300萬元賣給對方。

被拒絕後,對方甩過來一句話:“你這個東西我們研發團隊很快就可以做出來。”

那時的賈躍亭大概沒有青年王欣之煩惱。2007年11月,賈躍亭人生中的高光時刻。他旗下的公司——西伯爾科技——在新加坡主板上市,他成為億萬富翁,又一鼓作氣在2008年創建樂視電影公司,風光無限。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653

賈躍亭  圖/視覺中國

那是一個不錯的起點。這或許是現在的賈躍亭常常會回味的時刻,他和那時的樂視看起來意氣風發,野心勃勃。

從電視、手機、汽車、電商、足球、影視到體育版權,樂視不斷地擴張自己的版圖,用力拉攏明星,努力擠進各個風口。有評論分析,樂視進入的每一個領域都是廣受關註的熱門行業,“理論上來說,這些行業的競爭者成千上萬,巨頭眾多,通常是最難以獲得成功的創業死地”。

商業帝國光鮮亮麗,至少看起來是這樣的。2014年,賈躍亭宣布造車。

他熱衷於和媒體說“生態”、“偉大”這樣的大詞,並且擅於把他們排列組合,描述出一個個充滿誘惑的未來。他把150億元的資金壓到自己的造車“超級夢想”上。

一意孤行與堅持夢想是硬幣的兩面,有時它們同出一源。

在一段時間,行業開始重視視頻版權後,不斷有人找快播交涉,發律師函、打官司。據媒體報道,一位高管告訴王欣“快播可以不是所有的人朋友,但最好不應該是所有人的敵人”,王欣不以為然。

樂視的員工大概在這一刻會和快播的員工惺惺相惜。樂視旗下員工曾對記者回憶:“在決定立項前那段時間內,樂視高管團隊沒有放過任何一個聚在一起的場合,去討論這個話題。”當然大多數時間,他們都在努力說服賈老板忘記這個瘋狂的夢想,“我們吃飯時、開會時,老賈都很興奮,我們都覺得這事咱們別幹了,但是他很興奮”。

讓賈躍亭興奮的是造車,讓王欣興奮的是技術。

王欣妻子曾對媒體回憶:“王欣有一天突然想到邊下邊播的模式,很興奮跟我說起這個,當時我也不懂,但我還是支持他,無論是事業上還是經濟上。”

王欣想真正地把產品做好。“快播小方,我們每賣一臺虧十塊錢,但他還是大力地推廣。他很關註用戶體驗,滿足用戶的需求,想把最好的帶給家庭用戶。”一個快播員工這樣說。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659

快播小方  圖/王欣微博

靠著技術,王欣帶著快播在同類型網站脫穎而出。2009年,快播手里已握了幾單上千萬的廣告合約,被評價為“當時第一個把P2P技術玩到極致的公司”。它開創了用戶在線看電影時,下載電影網速不受影響的先例。快播也在這一技術的支持下,迅速走紅。從2010年至2013年,它一共擁有205項技術專利,員工們夢想“成為最受用戶喜愛的互聯網娛樂技術公司”,暢想著一個可以去美國上市的未來。

最後反噬王欣並把他推向囹圄的,也是技術。

有媒體在文章里寫道:“快播靠著打網絡色情‘擦邊球’以及盜版模式風光一時。”

王欣在這方面不是沒有過警覺。2012年,快播推出不良信息舉報系統,試圖封殺不良內容來源,但他同時也承認,“這個模型本身有問題……無法從根本上去解決。”

這個迷戀釣魚和技術的男人曾遭遇過危險時刻。一次,他在海島上釣魚,潮水突然襲來,水沒過腳,手機打不出去電話,他與外界失聯。幸運的是,後來有驚無險,潮水退去。

這種幸運,不一定常發生在現實。個體之力有時也很難改變潮水的方向。2013年底,由中央四部委聯合發起的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劍網行動”新聞發布會上,快播被點名。2014年,一場打黃掃非的凈網行動席卷全國,王欣被抓。

快播公司被罰一千萬元,王欣被判刑3年6個月並處一百萬元罰金。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705

2016年1月7日,北京海澱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快播傳播淫穢物品案  圖/視覺中國

一個遊走在技術風口、法律邊緣的完美主義者和一個以為在資本風口有恃無恐的造夢家,在2013年產生了一些並不太讓人愉快的交集。樂視向國家版權局起訴百度與快播盜版侵權。快播被罰了錢,但是沒太當回事兒。直到2014年,出逃境外110天後,王欣被截獲遣送回國,或許他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

對賈躍亭來說,2014年也是百感交集的一年。來自家鄉政壇的變局,在網友猜想的作用下,和樂視股價產生隱秘的關聯。他和樂視堅挺的熬過那一年。人們發現自稱得了胸腺瘤的賈老板安然無恙歸來後,對樂視信心大增。不到兩個月,樂視的股價漲到了98.5元。

直到2016年11月,賈躍亭發出了一封題為《樂視的海水與火焰:是被巨浪吞沒還是把海洋煮沸?》的公開信,樂視帝國再次被撕開了困局的一角。財務危機、股東減持,之後的壞消息,就像你所看到的那樣。

有媒體分析,當資金被凍結時,賈躍亭其實有很多選擇來緩解資金鏈斷裂的危機,例如舍棄燒錢項目,僅保留樂視網優勢。“但他沒有那麽做。他寧願辭去樂視網董事長,徹底退出董事會、不再擔任樂視網任何職務,也要造車。還通過減持股份套現,把全部都投入汽車業務上,從而拖垮其他領域的業務。”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710

2016年4月20日,北京,賈躍亭在春季新品發布會上展示LeSEE首款概念樣車  圖/視覺中國

那背後或許有一個艱難的故事。一段時間,賈躍亭一直沒有公開露面,有媒體問他,覺得什麽時候最艱難。賈躍亭停頓了很久,落了淚。那是他人生中的至暗時刻,關於他和他的公司被負面新聞裹挾。2017年7月4日,身處困境的賈躍亭以籌資之名,遠遁赴美,歸期未明,債權人活在他“下周會回來”的慰藉里,聊以度日。

那一天,一直在倒數王欣出獄日期的網友發現,距離他出來也僅剩下半年而已。

技術有罪麽?

若是4年前問王欣,大概會從他口中聽到斬釘截鐵的“沒有”。如今,不知道坐了近4年監獄的他,會給出什麽樣的回答。

出獄後,他當年在開庭時的發言,又作為人們懷念王欣和快播的一部分,被翻了出來。他說:“不能因為有人用菜刀殺人了,就說菜刀公司有罪。不能因為說有人用電腦犯罪,那就說電腦公司犯罪,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麽社會必定大亂!”

這個平時在朋友眼中甚至有些害羞的人,在那場庭審中展示了自己良好的口才和思辨能力,嚴肅的庭審變成一場全民狂歡。

有人說,某種意義上,王欣代表著互聯網草莽時代的遠去。他受益於互聯網迅猛發展並且爆發的時代,但從另一個角度說,王欣也是時代的犧牲品。

出獄後,有媒體擔心,這已然不是王欣的時代。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716

漫畫:王欣與快播,出獄的他還能趕上這個時代嗎  圖/視覺中國

被查封時,一些鮮為人知的創新正在醞釀,比如,和電商結合的播放格式qmv+——據說,這是阿里正在和優酷做的事情。

在王欣黯然離開的身影背後,陌陌已成為一個季盈利逾9000多萬美元的平臺,頭條成為資本新貴,BTA從三分天下到AT爭霸,京東虎視眈眈,李彥宏在平臺責任和企業利潤之間艱難摸索,劉強東在覬覦擠進BAT之余永遠在尋祖的路上。

王欣只能一個人在獄中,默默關註技術領域,研究迅雷的玩客幣、AR和區塊鏈,以此保持和時代的連接。

在他深陷囹圄時,快播王欣太太的微博成為5億用戶懷念他的出口。私底下,王欣妻子把公司一些東西挪到一幢不足50平方米的角落——作為出來後王欣可以延續種子和希望的地方。

而在另一個故事里,曾經的“京城四美”甘薇也成了某些人的一種寄托。在和賈樂亭結婚的第十個年頭,她被臨危授命,負責賈躍亭在國內的債務。

在風雲詭譎的商業圈,王欣和賈樂亭都有一個“好妻子”——至少目前看起來是這樣的——她們站在兩個深陷危機的男人背後,努力維持他們最後的體面。

王欣妻子不斷在微博表達感謝,甘薇在不斷激勵粉絲——只是不知道,面對如山的債務,那些激勵粉絲的話——“不斷忘記過去的成功,一切歸零,才會有更大的成功”——能不能激勵到她自己。

2014年4月18日王欣入獄前,最後一次更新的朋友圈,是《領悟》的歌詞:

“我以為我會哭,但是我沒有,我只是怔怔望著你的腳步,給你我最後的祝福,這何嘗不是一種領悟,讓我把自己看清楚,雖然那共愛的痛苦,將日日夜夜,在我靈魂最深處……”

3年6個月的刑期結束後,在王欣出獄當天晚上,社交媒體流傳一張他與58創始人姚勁波、UC創始人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聚會的照片。穿著黑色毛衣的王欣和入獄前比,瘦了一大圈,他戴著熟悉的金絲框眼鏡,微微笑著,看不出一點兒鋒芒。

微信圖片_20180209103723

王欣(左二)與何小鵬(左三),以及58同城CEO姚勁波(左一)和歡聚時代董事長李學淩(右一)聚餐照 圖/視覺中國

很難從這張臉上,看出他領悟到了什麽,以及錯過了什麽。

王欣 賈躍亭 快播 樂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916

一年虧損138.8億元,樂視的下一步怎麽走?

樂視網(300104.SZ)4月27日發布2017年年報和2018年一季報顯示,2017年樂視網巨額虧損138.8億元,比之前業績快報披露的預虧116億元還要多虧損20多億元,主要由於應收款壞賬計提增加所致。與此同時,今年首季樂視網虧損3億,經營狀況繼續惡化。

第一財經記者留意到,經過去年大批高管人員的流失,目前樂視網高管層中擅長做硬件的並不多。而且,樂視網在2017年年報中提及,未來將成為智能家居、智慧社區的技術服務商,因此今後樂視網發展“大屏生態”有可能會走向“輕資產”的新模式。

與巨虧對應,樂視網2017年審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

去年虧損額接近收入兩倍

2017年,樂視網受資金緊張、品牌受損等綜合因素影響,業績出現斷崖式的下跌:實現營業收入70.25億元,同比下降68%;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虧損138.78億元,同比降低2601.63%。這意味著,去年樂視網的虧損額接近其營業收入的兩倍。

樂視網解釋說,去年其營收和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首先,由於持續受到關聯方資金緊張、流動性風波影響,社會輿論持續發酵並不斷擴大,對公司聲譽和信用度造成較大影響,公司的廣告收入較去年同比下降87.39%、終端收入較去年同比下降75.09%,會員及發行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比下降50.66%。同時,公司日常運營成本CDN費用較去年增加57.97%,攤提費用較去年增加52.62%。

其次,樂視網對公司及下屬子公司2017年1~12月存在可能發生減值跡象的資產進行全面清查和資產減值測試後,計提2017年各項資產減值損失共計108.82億元,其中無形資產減值損失32.80億元,壞賬損失60.94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對比樂視網之前發布的2017年業績快報發現,此前樂視網準備計提79億元,包括應收款壞賬準備44億元和長期資產減值準備35億元。也就是說,樂視網2017年虧損額比預計多20多億元,主要是因為減值計提比預計增加近30億元。

盯住FF汽車追賈躍亭還款

中怡康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彭顯東向第一財經分析說,過去一年,樂視的運營規模處於相對較小,除了固定費用外,經營性虧損相對不會很大。所以,2017年樂視網巨額虧損138.8億元主要是由於壞賬提計導致。

年報顯示,2017年大股東樂視控股及關聯方對樂視網的應收賬欠款高達72.8億元,這是樂視網進行巨額計提的主要原因。

樂視網表示,將繼續追討關聯方的欠款,包括采取法律手段,“責成賈躍亭先生及其關聯方停止向第三方處置其所控制的樂視汽車(北京) 有限公司、Faraday Future、Lucid等相關股權和資產,並優先用於切實解決其對上市公司構成的實際債務,盡最大可能保障上市公司股東權益”。

不過,一位市場的資深分析人士認為,賈躍亭和他旗下的樂視控股,對樂視網的欠債巨大,樂視網追討這些欠債困難重重,目前仍有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奧維雲網(AVC)副總裁董敏也認為,短時間內看幾無可能,未來幾年能不能追回,要看賈躍亭的汽車業務能否成功。

會否走向“輕資產”新模式

今年一季度,樂視網的業績繼續惡化。據其一季報,樂視網2018年首季實現營業收入4.37億元,同比減少89.4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億元,同比減少346.2%。

董敏向第一財經分析認為,樂視網受關聯方資金緊張、大股東未履行借款承諾、現有債務到期等問題困擾,以及公司聲譽和信譽受損的負面影響,今年業績持續惡化在情理之中。

談及未來戰略,樂視網在2017年年報中表示,2018年,樂視將繼續堅持大屏內容的生態開放(OpenEco)戰略,與CIBN、芒果TV、華數 TV、騰訊視頻等內容提供商展開合作。 未來公司將繼續結合分眾自制和生態開放戰略,持續創建大屏電影、電視劇等綜合內容平臺。

其次,2018年樂視網結合本身硬件產研優勢、大屏運營優勢,開辟面向於智能家居全新業務,形成以屏幕為核心的全套智能解決方案,進一步開拓新興市場;將推出全新一代的智能電視,打造跨終端的LetvUI系統,讓視頻娛樂生態系統成為用戶的家庭娛樂中心。

此外,2018年樂視雲將加大研發力度,拓展營銷網絡,對視頻雲平臺進行深耕細作, 並落實到更加細分的行業中。樂視雲還將以物聯雲為核心創造更智能的家居社區解決方案,致力成為國內領先的“智能家居&智慧園區”技術、服務提供商。

董敏認為,智能家居是樂視網2018年的關鍵詞,只要樂視在融創(樂視網第二大股東天津嘉睿的控股方)的地產和物業做出成功案例,再推廣到孫宏斌(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的“朋友圈”,有可能助力樂視網走向“輕資產”發展的新模式。

樂視網的控股子公司樂融致新,最近完成新一輪增資。董敏認為,這可以一定程度緩解樂融致新的資金緊張狀況,也有助於恢複樂視網和樂視超級電視的品牌、信譽以實現相關業務的重新激活。不過樂視電視想要重回互聯網電視品牌第一,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其難度不亞於當初起步,甚至更難。

彭顯東也認為,樂視網今年一季度經營狀況惡化主要是資金財務費用增加,加上經營性收入沒有好轉這兩方面導致的。“樂融致新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IOT智能家庭的服務平臺。此次融資是朝這個方向的第一步,同時弱化樂視網和致新之間的聯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2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