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讓窗戶消失的英國富人稅 臥底經濟學家

2015-12-21 TCW

英國曾課徵了155年「窗稅」,基本原則是:如果房子窗戶越多,要繳的稅也就越多。稅制乍看很聰明,窮人不受影響,但最根本的錯誤,是假定建築物不因稅制誘因而改變。然而誇張的稅級設計,卻有助於經濟學家分析了解,稅制如何影響民眾行為。

哈福特擅用新穎的經濟學理論,針對讀者五花八門的疑問和牢騷提供輕鬆詼諧解讀,因而被譽為「堪稱全球最受歡迎的經濟學作者」,他的專欄是《金融時報》有史以來關注度最高的專欄之一。

一八五○年,英國大文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發出怒吼,抨擊國會立法令「像空氣一樣免費」這句老話失效。

富人房子大窗多,繳得多?錯!傭人住大房子,稅得照繳

狄更斯說,「政府開徵窗稅(The Window Tax)之後,日光和空氣都不再免費。我們被迫支付金錢才能享用大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而沒有能力負擔窗稅的窮人,只好犧牲這兩種生活中最迫切需要的必需品。」

狄更斯勝利了!在他發言一年之後,一六九六年開始於英國開微的窗稅就走入歷史,但最近由經濟學家奧茲(Wallace Oates)與施瓦布(Robert Schwab)在《經濟觀點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Pcrspecctives)所探討的離奇窗稅故事,仍有寶貴教訓值得我們吸取。

課徵了一百五十五年的窗稅,執行細節不時改變,但基本原則始終一致:如果房子窗戶越多,要繳的稅也越多。

乍看之下,這項稅制看起來很聰明,簡直棒透了!富人房子大、窗戶多,稅就繳得多。而且不須進入建物,從外面就可以計算窗戶數目,所以稅負很容易評估。窮人因為沒有大房子,因此不受影響。而且房子的窗戶敷不會改變,稅負因此避無可避。

但真的是這樣嗎?錯了!

窗稅的稅級其實不如表面看起來那麼累進。許多窮人其實住在大房子裡,例如當傭人,或是住在小套房裡,而這些人就會受到窗稅影響。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他的《國富論》中,就點出了「只有富人須繳窗稅」這個迷思的一個問題:一座在鄉間、租金只須十英鎊的房子,窗戶數可能比租金五百英鎊的倫敦大宅還多。

房子一定都有窗戶?錯!靠改變設計、控制數量反制

窗稅更根本的錯誤,在於假定建築物不會因稅制誘因而改變。一七九七年,當時的英圃首相威廉?彼特(Wiliam pitt)調高窗稅至原本的三倍,英國成千上萬扇窗戶一夕之間全被磚砌或木條封死。倫敦木匠公會王席還向英固國會坦承,在坎普敦街上,幾乎所有屋主都要求他幫忙縮減窗戶數量。一問在愛丁堡靳建的公寓,甚至還將二樓的所有臥室,設計成一扇窗戶都沒有。

狄更斯抱怨窮人連日光與空氣都被剝奪,可不只是打比喻而已。表面上,窮人確實不須從口袋裡掏錢繳稅,但他們的房東必須付窗稅,許多窮人因此被迫生活在窗戶被封、聞熱又暗無天日的環境中。

一七四七年之接,窗稅的課黴方式變得更奇怪了。房子窗戶數若少於十扇,不須繳稅,窗戶數若為十至十四扇,則每年每扇窗戶須付六便士稅金。

因此,擁有第十扁窗戶的代價就是屋主必須為其他九扇窗戶繳稅。稅務專家把這種稅負「斷開」之處稱為稅級(notch),而窗稅在十五扇窗、二十扇窗時,各有不同的課稅稅級。

這些稅級看似荒謬。但現代政府卻似乎不覺得有什麼問題。英格蘭與威爾斯的房地產交易印花稅,直到去年都還是分級徵收的;英圖所得稅制,最近甚至還多了一種新稅級:只要夫妻雙方任一人適用較高稅率,他們原本享有的兩百英鎊可轉移免稅頡額度就立刻消失,諸如此類奇怪的稅制設計,都會扭曲民眾行為。

不過。這些誇張的稅級設計,卻有助經濟學家了解稅制如何影響民眾行為。

奧茲與施瓦布爬梳十八世紀中葉的窗稅紀錄,發現近半數房子都將窗戶數控制在有助節稅的九扇、十四扇或十九扇:這是對蠢稅的聰明反應。

儘管民眾因避稅而將窗戶數降到九扇,會造成一些不便,但這樣的反制的確讓政府無法從民眾身上課到一毛錢。諷刺的是,多數稅項都會造成這種資源浪費,但窗稅顯然特別嚴重。

如果說租稅設計能改變建築物樣貌聽起來很奇怪,那麼想想新奧爾良那種「駝背」的房子就知道(建成正面一層、背後兩層),為了節稅,房子的確會演變出一般人難以想像的樣式。

澳洲七一新生兒特別多?為領津貼,連出生時間都可延遲

另外,再思考一下經濟學家甘斯(Joshua Gans)與雷(Andrew Leigh)的研究發現:二○○四年七月一日,登記在案的澳洲出生嬰兒數,競是前一天的兩倍。為什麼?原來七月出生的嬰兒可領取澳幣三千元的「嬰兒津貼」,但六月出生的嬰兒卻沒有這項福利。

甘斯與雷還發現,一九七九年,不少澳洲人甚至延遲死亡時間——或是說延遲死亡登記時間,以規避七月正式廢止的遺產稅。如果出生與死亡時間都能因稅制改變而改變,那麼幾扇窗戶因為避稅而被封死,也就沒什麼好訝異的了。

總之,我們可以從窗稅學習到寶貴的一課:人們對租稅誘因確實會有反應,這就是為什麼經濟學家常呼籲課徵碳排放稅了(但他們也知道實現的機會不大)。人們會為了避稅而改變他們的行為,而這正是我們想要的。

不過,更實際的教訓可能是:一個壞稅制,完全有可能持續一百五十五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44

龍應臺眼中的鮑勃迪倫:臥底詩人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0271

2012年7月22日,鮑勃·迪倫在法國卡賴普盧蓋表演。(新華社/法新/圖)

2011年去了他在香港的演唱會。很奇特,臺上很冷,臺下很熱。迪倫演唱會的特點是他不太理會他的觀眾,不說話、不溝通、零互動,就是自個兒彈唱,唱完走人。

臺下的人可有趣了,不是一般搖滾樂的場子會見到的人;很多頭發斑白的人穿著一看就知道是銀行高級經理人的正式西裝,全程安安靜靜地坐在那里聽--這些服裝和舉止都不屬於一般的搖滾樂場合。

好幾代人是來“朝聖”的,既是“朝聖”,也就不太在乎怎麽票價這麽貴而臺上那個人還不太睬你;尤其是此番“朝聖”還綿密地織進了自己被塵封多年的青春時期浪漫情懷,很多人其實是為了和已經 Blowing in the wind 的“自己”相遇而來到這里。

迪倫得獎很好;全世界大概沒有一個活著的詩人比他更貼近群眾了。他跨時間、跨空間、跨文化、跨語言,跨世代--我的手機里存有他的歌,住在倫敦的安德烈也有。他是一個席卷全球的詩人。用音樂,讓詩飛。

只是有點小小的“不甘心”.....一個音樂人可以得文學獎,但是一個文學人可能得音樂獎嗎?但是轉念一想,迪倫根本從頭到尾就是個詩人,只是用音樂臥底了五十年,瑞典今天揭開了他的真實身分。

《親愛的安德烈》里有一個短信,是安德烈寫給傷心的MM的:

MM: 別失落啦。晚上一起出去晚餐如何?. 下面是美國有名的音樂制作人描寫他和鮑布‧迪倫和迪倫的媽一起晚餐的鏡頭:  

跟迪倫和他媽坐在一起,我嚇一跳:詩人變成一個小乖。

“你不在吃,小鮑比。”他媽說。

“拜托,媽,你讓我很尷尬。”迪倫說。

“我看你午飯就沒吃,你瘦得皮包骨了。”

“我在吃啊,媽,我在吃。”

“你還沒謝謝制作人請我們吃晚餐。”

“謝謝。”

“嘴里有東西怎麽講話,他根本聽不懂你在講什麽。”

“他聽懂啦,”迪倫有點帶刺地回答。

“別不乖,小鮑比。”

MM,你覺得好過點了吧?  

安德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54

“超超短線”交易秘籍 私募交易員九十天臥底炒股工廠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1496

股民在安徽省淮北市一證券營業部內關註股市行情。(東方IC/圖)

屏幕後面坐著的大多是頭發蓬松的20歲左右的年輕人,也有家庭婦女模樣的人。辦公室里,呼喊聲不時響起,就像打網絡遊戲的戰隊隊員們,在喊著口號一起打怪。

T+0工廠將賬戶分給員工們進行交易,賬戶總額的90%是股票,10%是現金。交易員們的任務是,運用公司教授的三大戰法,通過頻繁交易,在收盤的時候,保證賬戶里的股票數量不變、現金增加。

三個月前,深圳前海大概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交易員王明接受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去佛山一家炒股工廠臥底。

大概率資產管理著數億元的陽光私募基金產品。對於市場上逐漸流行的T+0工廠交易模式及“穩賺不賠”的口號,大概率資產總經理楊濟源感到很驚詫,他決定讓王明去找一家T+0工廠臥底。

中國A股實行的是T+1交易制度,即當日買進的股票,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國際上流行的T+0交易制度,是指當日買進的股票可以當日賣出。

T+0交易在2015年股災之前曾一度非常流行。當時,根據交易所規則,融資融券業務可進行當天融券還券,交易者可以直接從券商融到券,從而在賬戶中開展T+0交易,當天再把融到的券歸還。

2015年8月,交易所發布通知,修改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將融券由原先的T+0改為T+1,禁止當天融券還券,交易者借到的證券必須在T+1才可以償還,這堵死了利用融資融券進行T+0的生意。

然而,2016年以來大盤持續低迷,網下打新熱度高漲,這又讓T+0工廠重新煥發生機。按照交易所規則,投資者在網下參與打新股必須持有1000萬元之上的股票市值,這使得許多打新基金或者大散戶買入並長期持有某些風險低的股票作為打新底倉,T+0工廠得以幫這些客戶打理底倉股票保值增值。

“打怪”工廠

2016年9月底,王明在女朋友的介紹下來到佛山一家T+0工廠應聘,他女朋友在當地某家證券公司營業部工作。

這家公司的辦公室位於佛山一座新開發的辦公樓里,足有兩百多平米空間,擺著二十多張辦公桌。每個桌子上都豎立五六臺電腦,屏幕後面坐著的大多是頭發蓬松的20歲左右的年輕人,也有家庭婦女模樣的人。辦公室里,呼喊聲不時響起,就像打網絡遊戲的戰隊隊員們,在喊著口號一起打怪。

雖然做的是股票買賣,但這家工廠的交易模式是雇傭大量交易員操作的日內回轉交易,因此也被市場稱為T+0工廠。

王明被帶到一個隔間中,等待公司領導的面試。不一會,領導走進來,指示應聘者們坐到電腦前,限定一分鐘時間,用電腦小鍵盤輸入數字,結束後上報結果。作為電遊高手的王明的成績為153,而坐在他旁邊的年輕小夥成績竟然高達兩百多。

領導坐下來與王明單獨談話,問他是否打電腦遊戲。為了贏得這個工作機會,王明有意介紹了自己過去的股票投資經歷,沒想到領導卻流露幾分不滿說,“你最好把你以前的交易經驗都拋掉,公司會給新員工做培訓,我們的模式是穩賺不賠的。”

在後來的交往中王明發現,這個二十多歲的領導,每天收盤都會仔細查看員工們當天的交易記錄,一旦哪位員工出現交易錯誤,就會被嚴厲批評,並且被要求寫書面的總結。對於員工們提出的業務問題,這位領導也毫不吝惜時間予以解答。

相比王明見過的其他私募基金負責人,這位領導幾乎從不提起宏觀經濟趨勢、行業景氣度、股票估值這類名詞,掛在嘴邊的更多是“正T”、“反T”、“勾頭”、“龍一龍二”、“一波牛”、“八十度角下跌”等土里土氣的術語。

領導周圍的座位中,是交易團隊的核心,其中幾個同事能得到更多的關照,他們被分配到更大額度的賬戶,被允許進行交易的股票數量也更多。王明後來才慢慢知道,中年婦女樣子的人是領導的姐姐,旁邊的中年男人是其姐夫,其他的也都是親戚。領導就是本地人,以前沒有正式職業,經常混跡於網吧中打遊戲。

王明被安排坐在角落的位置里,緊鄰著公司里唯一的女員工。她手速也能達到150左右,在第一個月的培訓中,用模擬賬戶進行交易的成績名列前茅。但是,在此後的實盤交易中,她的成績排名卻一落千丈,遠比不上同期進入的王明。每天下班後,她與同事們一樣各自早早回家,因為這個工作完全沒有底薪,唯一的報酬只有交易股票賺取的業績提成,以她的業績,每月的收入才幾百塊錢。在年景最好的2015年,有的交易員年收入可以達到200萬元。

2016年2月25日,北京一證券交易所,股民關註當日股市行情。東方IC❘2016年2月25日,北京一證券交易所,股民關註當日股市行情。(東方IC/圖)

“超超短線”交易秘籍

一個月的培訓和模擬後,T+0工廠將賬戶分給員工們進行交易,賬戶總額的90%是股票,10%是現金,顯示著10只左右股票,股數各不相同。王明被分配到的賬戶總市值為20萬元左右,有2萬元左右的現金,其余是700股新華保險、2000股中國中車、4000股廣匯能源等,每只股票的市值都在2萬-3萬元。

交易員們的任務是,通過頻繁交易,在收盤的時候,保證賬戶里的股票數量不變、現金增加,T+0工廠根據增加的現金給交易員們分配業績提成。基本的原理是,交易員在股價低的時候用賬戶內的現金買入一定數量的某只股票,在這只股票價格上漲之後,再賣出同樣數量的這只股票,這樣,就能保證收盤時賬戶里股票數量不變而現金增加。反向交易也是同樣原理,在股票價格高的時候先賣出一定數量股票,當股票價格下跌之後,再買回同樣數量的股票。由於賬戶中原來就持有特定的股票,因此在這些股票上,就可以實現日內回轉交易,這就是T+0交易的精髓。

王明記得最成功的交易是在11月21日交易新華保險。

11月21日,一開盤,保險股開始集體猛漲,“龍一彪啦”、“龍二彪啦”,交易員們吆喝著互相提醒。王明桌子上的5臺電腦屏幕,其中一臺就是顯示著中國人壽的分時走勢圖,這就是龍一,龍二就是新華保險。

幾秒鐘之間,王明就迅速完成了交易,所有現金買入新華保險,9:30到9:42,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里,新華保險幾乎以豎直的角度拉升,漲幅從開盤不到1%迅速躥升到6.96%,而就在9:42的分時線上第一個技術“勾頭”出現的時候,王明迅速賣出相同數量的股票。這一筆交易,王明賺到了超過6個百分點,在很短的時間內,幾乎吃到了這一波的所有漲幅。

周圍的交易員收益都在4個百分點之上。

這是T+0工廠在此前培訓中教授的三大戰法之一,此前1個月里王明們反複訓練並熟練掌握。

三大戰法的名字讓王明印象深刻:突破買進一波牛法,看龍一買龍二法,殺跌抄底法。突破買進就是在股價突然上漲拉升的時候及時買入,僅賺一波上漲,當分時線上顯示出拐點的“勾頭”時,立刻賣出。第二招就是利用板塊聯動的原理,當一個板塊龍頭啟動時,就及時買入手中擁有的板塊個股。第三招就是抄底的策略,當某只股票在分時圖上出現70-80度角的急速下跌,跌幅超過2個百分點,當感覺跌速放慢或者跌不動的時候,及時買入,反彈上升的圖線出現第一個“勾頭”的時候,立刻賣掉。

11月11日上午10:08,中國中車的股價突然拉升,王明眼疾手快迅速買入,僅僅3分鐘的時間里,漲幅從0.67%擴大到2%;10:11,“勾頭”出現,王明立刻賣出。

同樣是在11月11日,在交易東興證券時,王明用上了第二招。當天下午剛剛開盤,證券板塊突然拉升,“龍一”方正證券在10分鐘之內漲幅就已經超過8.59%,王明迅速買入“龍二”東興證券,並在漲幅達到4.11%時及時賣出。

在11月3日樂視網的交易中,王明用上了第三招。此前一天樂視網已經經歷超過7個點的下跌,在這一天10:30-10:40的10分鐘內,樂視網的股價急速下挫,跌幅超過3.3%,王明就在這個時候買入股票,樂視網股價隨後反彈,11:18,股價反彈近2個百分點,王明賣出股票。

每天的14:30之後,公司也允許交易員們個人發揮,做一些反T或者賣空交易,也就是把這三種招式反過來用在做空上,先賣出股票,等股價下跌了再買回來。王明聽說在2016年初熔斷的時候,很多T+0工廠交易員利用做空賺了很多錢。

王明使用的交易軟件是T+0工廠專門定制的,當交易員的賬戶出現1%的損失時,該賬戶就會被強制止損,交易員會被停止交易,之後靜默一天,寫總結。因此,交易員們在交易過程中神經高度緊繃,一旦判斷失誤,股票出現2-3分錢虧損,就立刻止損賣出,王明也曾聽到過公司規定,如果造成虧損,要求交易員自己交罰款彌補,但並沒有見過哪個交易員真正被處罰。交易員們的原則是,沒機會就不交易,就不會造成虧損,盡量在有把握時才交易。

“現在A股的交易已經進入微生物領域了,這種超超短線在幾十秒內解決戰鬥,”大概率資產總經理楊濟源對南方周末說,“此前理解最短的短

線,無非也是尾盤買入,下一個交易日開盤賣出。”

產業鏈

根據與T+0工廠之間的約定,王明的工作沒有底薪,但是可以獲得管理賬戶盈利部分的20%作為酬勞,而T+0工廠一般跟客戶約定,盈利部分的50%給予客戶,這樣工廠就可以獲得其余30%的盈利。

王明所在團隊核心成員,有些管理的賬戶資產能達到1000萬元,而工廠模式平均月盈利率在3%左右,則總的盈利能夠達到30萬,給客戶分紅15萬,給交易員業績提成6萬元,其余9萬則是工廠的盈利。

像王明這種新進入工廠的員工能夠被分配到20萬左右的賬戶,做了1年以上的交易員能被分到500萬元之上的賬戶。

T+0工廠的生產最離不開的生產資料就是股票、資金。除了操盤團隊的辦公室,王明還去過T+0工廠業務團隊的辦公室,在那里,銷售人員們根據從證券公司營業部等渠道拿到的股票大戶名單,逐個聯系,推銷說可以代客理財,幫助客戶在不改變被套住股票數量的情況下,實現賬戶盈利,承諾保本,並且利潤當天結算。

“營業部肯定喜歡,因為可以增加交易傭金,我們公司也收到過銷售電話,問我們願不願意把被套的股票借給他們做T+0,他們支付利息和費用。”大概率資產總經理楊濟源對南方周末說。

“為了把限售股拿出來賺取利潤,華東地區某上市公司大股東曾想找T+0工廠合作,走訪考察了一圈之後,最後自己開辦了一家T+0工廠。”王明說。

除此之外,T+0工廠另一個不可獲取的生產資料是軟件系統。王明所在的T+0工廠是與杭州某T+0工廠合資成立,從杭州方面獲得的軟件及技術,那邊的創始人團隊是做美股出身。這種定制軟件可以把不同客戶賬戶中的股票和現金整合起來,切割成不同的小賬戶,分配給交易員,從王明使用的交易端無法看到客戶賬戶情況,還具備虧1%止損的功能。

正是憑借這種軟件,T+0工廠才能實現為不同客戶、不同來源的股票進行工廠化交易。

12月1日中國聯通漲停,但是,王明和同事們在當天的交易中卻基本沒有賺到錢,因為這次的漲停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勾頭”,這讓王明的招式失效了。另外,王明發現最近離開T+0工廠的人越來越多,盈利率在下降,因此為了保證核心成員能夠賺到足夠的錢,只有裁掉一些人員,把賬戶向某些人集中,提高他們的管理規模。

2016年12月,當王明完成臥底任務,回到深圳前海大概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重新擔任交易員時,與他一批進入T+0工廠的員工大部分已經被淘汰或自動離職,新的一批人正在接受培訓。

證監會也開始打擊T+0工廠的生意。2016年10月,證監會發布《機構監管情況通報》指出,部分機構與個人違規提供“股票回轉交易”服務,涉嫌非法開展證券活動。此後,證監會協調相關部門啟動“打非”程序,排查相關嫌疑證券賬戶。

《通報》同時公布,根據線索,證監會機構部安排上海、廣東、湖南、四川等地證監局進行了專項核查,發現上海地區個別機構存在回轉交易情形。而據媒體報道,總部位於北京的中央匯金旗下的一家老牌券商,這類業務開展的規模最大,在客戶和T+0工廠之間中介聯絡,坐收傭金提成。T+0工廠及違規的營業部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多地廣泛存在。

(文中王明為化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045

海底撈臥底記,盛名之下的平凡與偉大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3/160844.shtml

海底撈臥底記,盛名之下的平凡與偉大
黑焰十字 黑焰十字

海底撈臥底記,盛名之下的平凡與偉大

圍繞著海底撈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在焦慮與仿徨中,它可能會親自打翻那一個裝滿麻辣的鍋底,再扶正一瓶調料,但它依然是那個有口皆碑的“海底撈”。

本文系微信公眾號黑焰十字(ID: darkflame10)對i黑馬投稿。

題記

去年做了一年公關和營銷咨詢,大錢是沒賺到,小錢還是多少有一些,於是打算把這些錢拿出來投家餐飲店。雖說以前整天在餓了麽後臺看餐廳數據,老婆家里還是做餐飲的,但真讓我半投半管一家店麽,多少還是有點懵逼。

想到這個,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大概幾分鐘後,我叫來了我的助理H。

“H啊,那啥,你明天去海底撈上班吧!”

“啊?”

“我要投家餐飲店,你去海底撈待幾周,看看他們的一線的管理是怎麽做的,我要學習學習。就這樣吧,你現在可以去投簡歷了!”

“......好吧,我去了......”

“對了,反正去都去了,回來把你看到的東西都寫成一篇稿子吧。”

幾周後,被剃了平頭的H回到了辦公室,並給了我下面這篇稿子。這篇關於海底撈的內容未必是最深度的一篇,但在這篇故事里,你可以看到一些發生在海底撈每個普通人身上的故事,或許這其中就藏著海底撈經久不衰的原因吧。

當所謂的互聯網餐飲崛起後,餐飲業對於營銷、定價、品牌包裝的關註度大幅上升,好像這才是餐飲的實質。雖然時代喧囂,似乎海底撈依然如故。既沒有雕爺牛腩那樣抓眼球的營銷,也沒有沙縣小吃類廉價快速鋪開的價格噱頭,但卻依然能讓人一年四季為吃頓火鍋排隊。

海底撈由一線基層員工提供的服務具備著哪種魔性或者說促使他們提供這種服務的動力是什麽,我們試著去還原這背後的每一處細節。

面試

12月中旬,上海普陀區靠近中環外的一座三層辦公樓,門頭上的“海底撈員工培訓基地”幾個大字格外醒目,一些背著行李的外地來滬者在這里進進出出,海底撈上海人事部便是在此地。幾位工作人員熱情的接待,來面試的幾位求職者被安排在靠近馬路的一間辦公室里, 面對求職者的一些疑問一位張姓的人事部主管都一一的耐心解答。

他們最關心的是薪酬問題,一位年紀稍長的大哥有些焦急的問:在你們海底撈一個月能掙多少錢啊!旁邊的正在討論其他事情的聲音頓時安靜下來,目光齊刷刷的聚焦在工作人員的臉上, 他稍稍調整了下坐姿,看起來像是和善的考官思考著如何回答一個嚴肅的問題,“保底3000,根據表現多勞多得”,話音剛落,又是一陣窸窸窣窣的議論。“這工資在上海有些低吧”、“才3000啊”、“不是聽說海底撈的工資要多一些嗎”……

一臉狐疑的表情,有人打起了退堂鼓,猶豫起來。“這只是包吃包住外的保底工資而已,當然在海底撈幾乎每個人拿到的都不只有3000,我們這邊是計件工資,實際到手的肯定高於同行。”張主管接著說道,“海底撈是一個公平的平臺,不論學歷戶籍,只要你肯幹,工資肯定會高”。一番解釋後,大家開始著急的問起了什麽時候可以入職。按照海底撈的慣例新員工需要在人事部培訓三天,二次入職者在間隔兩個月後同樣需要在此培訓,和新員工站在同一起點。

仔細打量了這些求職者,他們大多衣著樸素,目光深邃,說著一口蹩腳的普通話,在和面試官簡單的交談中,甚至還有些生澀。一位做了30多個小時火車剛下車便直奔人事部而來的大連小夥,他之前在網上看到招聘信息,便孤身一人南下千里。

他並非孤例,像他這種懷揣著夢想,渴望在大都市紮根的年輕人每年都在大批的湧入。他們大多沒有很高的學歷,或者傍身的一技之長,在現實的夾縫中過得艱難,稍微有些門檻工作都會被拒之門外。但是在海底撈這像是一種偏見,寬入寬出是這里的標準,面試官很和藹如這家公司一樣願意去接納每一個初來乍到或者是落魄的失意者,取得餐飲類健康證應該是唯一的條件,這並不算苛刻。來面試的基本都留下來了。接下來等著他們的是為期三天的培訓,繳納90元的食宿費後,相當於表達出一份意向,在後來三天里他們仍然有選擇。

培訓

一位中年男子在三樓的培訓室饒有興致的講述著自己的經歷,來海底撈的九年了,他從從一個打架生事的頑皮少年成為一名人事部的培訓師,經歷了娶妻生子、在家鄉小城買房落戶這些關鍵的人生時刻,現在他從容的站在一群人前為他們“撥雲見日。”

海底撈的員工主要來自於落後的雲貴川桂和東北等不發達地區或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鮮有江浙人,階層的割裂和城市的繁華拉大的心理落差在不常為外人道的表象下隱隱作痛。培訓師自然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我叫戢滿昌,比在座的大多數都年長,大家可以叫我昌哥,和你們一樣我也是農村的,剛來上海時很興奮又很迷茫,9年了在海底撈有很多人來來走走,但是能留下來的都還混的不錯,最不濟的如我也已經擺脫了那種奔波勞累的日子,在海底撈的大舞臺上,不會去辜負任何一個付出勞動的人……”說完,他會心一笑,目光掃過培訓的學員,他們正聽的入神,好像自己就是這個靠踏實勞動站在這里的講師一樣,在結出果實後,耕地澆水都是值得的,而這顆希望的種子便是在這個時候種下了。

教會了大家怎麽用一張A4紙折疊成臺卡後,培訓師安排了一些小遊戲,讓大家相互認識,在陌生的環境里,天南地北的一群人因為有著相似的人生履歷,迸發出惺惺相惜的情節讓氣氛很快變的活躍起來。培訓的內容事無巨細,包括海底撈的發展史、海底撈的企業文化、海底撈的創業故事等等,當然作為一個餐飲人最重要的是儀容儀表以及如何為顧客提供貼心周到的服務,比如站姿、走姿、蹲姿等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地方在海底撈卻是足夠重要的,呈現在PPT上的是一套標準的流程,該怎麽做會細分到邊邊角角。

培訓時分成的小組,選出組長,分別負責這座小樓的衛生,包括宿舍、教室、餐廳等,組長再分配每個人負責的區域,昌哥每天早上會帶著組長來檢查。按照海底撈的標準,判斷合不合格決定獎懲。比如被子是不是疊成豆腐塊,床上是不是有其他雜物,地板上是否有汙漬等,這套標準在進入海底撈後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負責的一塊,依照標準化的流程培養起的責任感在他們日後的工作中會直接和工資掛鉤。

一位山東的小夥早起匆忙之時被子疊的不夠整齊,昌哥巡檢時看到後準備按照海底撈的制度罰款100元,但是又考慮到是在培訓期間,遠道而來的新員工們也是各有難處,便把罰款改為批評,並且讓他承包了一天餐廳的刷碗工作。

當然海底撈的內部激勵制度和福利待遇也要遠優於同行。鼓勵創新是海底撈一直以來的堅守,上海一位後廚師傅研發出一道大賣的菜品,他不只是會獲得內刊通報表揚諸如此類的精神慰藉,更客觀的是豐厚的物質回報,這樣的案例在海底撈並不少見。在薪資方面,海底撈並不吝嗇,保底工資和激勵制的多勞多得讓每個人都能變的很積極,每天都能看到內部公布欄上看到自己今天掙了多少錢,相互比較不甘落後。 這並不是主要的,海底撈的體貼無微不至, 根據入職時間長短能為你提供的福利也就越多,探親假、報銷車費、子女上學補貼等,你完全想象不到一家民營企業能夠有這麽大的能量去能夠做這麽多。昌哥現在夫妻都在海底撈上班,海底撈針對這種情況每月會提供住房補貼,他的孩子也進入了海底撈在四川簡陽當地的學校就讀。

並不僅僅與此,海底撈讓你感覺它一直在努力營造的“家”文化無時不在,培訓時昌哥要求要學會海底撈的店歌《攜手明天》,這里里反複貫徹的勞動致富之外重要的就是對愛戴父母。潛移默化的文化影響往往是比金錢鍛造的匕首更鋒利,那種深入骨髓的文化“入侵”能夠更牢固的占領他們的心智。他們相處融洽,互相幫助,昌哥也講起了創始人張勇張大哥的一個小故事。

有一年在海底撈北京市大興物流中心,創始人張勇在門口看到兩名站崗的保安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向他敬禮。他走進會議室第一件事,就是把主管叫過來質問:“這麽冷的天,幹嘛讓人家挨凍,敬這沒有意義的禮。讓他們進屋里去呆著,再裝兩個暖氣,花不了多少錢嘛。”

在第三天培訓的下午,檢驗過大家的學習水平後,昌哥開始了分配門店。在海底撈,很多人是親朋介紹過來的,因此分配門店時昌哥會按照上海17家門店的缺人情況再結合每個人的意願,盡可能的保證他們滿意,這一次臨近年關,店里都挺缺人,幾乎每個人都如願以償去到想去的門店了。

在第四天的早上,每個分店會安排人過來帶著這些新夥伴回家,在那里還有一輪新的考驗在等著他們,他們在海底撈的生活也將正式拉開帷幕。

入店

海底撈目前在上海有17家分店,是華東地區最重要的市場,這座2000萬人口的城市被稱為“魔都”對於海底撈人來說更是如此,這里始終有道墻若有若無的把城市切割成兩端,看似乎歡迎任何人,但有些人始終要活的艱辛。

在上海一店,40多歲的周姐是這批新員工的負責人,準確來說是帶著他們熟悉店里的一些規章制度和實際操作。周姐看起來是一個挺喜善的人,這位來自四川簡陽的老員工在海底撈兩年了,現在已經是高級服務員。她已經準備好了飯菜和一些果盤來款待這些新人,熱心的和他們聊起了家常。

在培訓期間,培訓師多次提到餐飲是個辛苦活,吃不了苦的遲早走,周姐也重申了這一點。進入門店之後,真正的考驗接踵而來。每天十余個小時的工作時間是普遍的,當然新員工入職後的一段時間里還是比較輕松的。吃完飯後,周姐帶大家來到員工宿舍。步行不到10分鐘,大概一里多的路程,這座宿舍樓在外面看已經有些年份了,八張床位一間宿舍的內部卻是煥然一新的感覺,被子疊的整整齊齊,洗漱用品整齊的擺放在鞋櫃上面,旁邊的飲水機和墻上懸掛的空調讓人感覺不會缺少什麽。

第一天在熟悉門店和宿舍的環境中過去了,也是為了給新員工一個緩沖期。第二天早上10點半,是一天里早8點半、早10點半、下午3點半和晚上8點半中第二頓吃飯的時間,周姐為新員工盛好了飯菜,在飯後開始帶著他們去認識後廚的一些部門和大廳里的桌位號。將近140張桌子分上下兩層樓並不是很規律的排放,對新員工來說牢記下來需要費些腦子的。

周姐對新員工很是照顧,在晚飯過後,一邊給新員工發拖鞋和圍巾,一邊叮囑著著他們熟記店里的規章制度。她拿出了一個ipad,里面有完整的海底撈培訓視頻,相比在人事部的培訓會更直接和全面。

你不會想象不到一個餐飲公司會有如此的細心,海底撈的制度細分到哪種程度呢,比如洗手擦桌子這種小細節,在海底撈都能找到專門的培訓視頻。

在海底撈每個人都有主要負責的一塊區域,一個初級服務員在前廳負責指定兩張桌子的客人、門迎負責接待客人、後廚負責上菜間衛生等,這種分工明確建立起的責任制能保證每個員工知道自己要幹嘛,無論在高低峰時都有事可做,因為可能隨時會碰到總部或者其他店的巡查領導,他還有可能就是你正在服務的顧客。

與之對應的是每個員工的晉級考核是由四部分組成,在海底撈稱為“紅黃藍綠四色卡”。紅卡代表前廳接待業務熟練度,黃卡代表著進入後廚操作是否幹凈衛生等,因為每個員工的崗位不同,所以四色卡的分值也是各有側重,又必須兼顧。可能會是一次突如其來的抽查,也可能是提前報考的一次考試,員工在熟悉這些後通過考核,才能晉級。

除了店長每個職位都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檔次,.在到達更高的等級後工資也會隨之增長,這就激勵著每個員工. 為了掙更多的錢去努力熟悉業務,為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務,因為這些都能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收入。同崗不同薪式的計件工資是海底撈首先在國內餐飲企業中推行的,多勞多得,讓每個人的付出都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回報,你服務了多少人就應該拿到多少收入。

一位在前廳服務客人的服務員和一位在後廚傳菜的傳菜員的工資收入甚至會達到一倍。23歲的小李進入海底撈一年來,從傳菜員幹起現在已經是高級服務員了,“剛來的時候也就三四千的工資,可現在不一樣了,我每個月能拿到六七了”說起現在的收入時,他滿臉的自豪,“只要你肯幹,在海底撈肯定能掙到錢,這里比其他地方都好,領導對我也不錯。”

當問起你怎麽都是稱呼別人“哥、姐”時,即使是還不認識的新員工時,小李舒展起一臉倦容笑了笑,“做餐飲的都比較辛苦,大家能聚在一起也是緣分,這樣稱呼顯得親切些,別人聽了也會舒服,你一口一口的叫服務員,感覺被使喚一樣,誰也不願意啊,而且店里也主張我們這樣做,在工作之外也確實挺照顧我們的,和家里差不多,只要你幹出成績,就不會虧待你。”

小李人勤奮,悟性高,服務好,常來找他的回頭客不少,常常得到店長的嘉獎,現在他準備考領班了。小李說道他另一位一起來海底撈的哥們,情緒有些亢奮,“他現在已經是領班了,學的比我快。現在另一位領班因為工作懈怠,被降職成服務員了,所以我現在有了機會了,但有機會的不是我一個人,店里這麽多高級服務員都可以考,所以我壓力還挺大”,說罷,他拿起了筆記本仔細的翻起來。

在第三天的迎新晚會上,店長胡姐在圍成一圈的圓桌中間和大家談心,問問他們工作中有什麽不順,生活里有沒有困難,並再三囑咐每個新員工的師傅們一定要用心的照顧他們,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大家互相更熟悉了。

在海底撈的後廚,標準化的操作流程顯得格外重要。進出要帶口罩、手套、網帽,為了保證菜品的幹凈衛生,沒有經過容許是不可以擅自進入的。一位大堂經理因為急著找些新鮮的食材,忘記了帶網帽被後廚的一位師傅發現後,一時尷尬不知如何自處。在第二天的晨會上,他便被通報批評,扣除當月獎金。而這位師傅得到了店里的獎金。海底撈就是這樣,違背流程犯錯的一定會受到處罰,不論你的職位高低。

標準化的流程是海底撈建立服務的核心,每一項工作都可以找到完整的視頻解讀,洗手這種小細節也被分解成六步,對客人的服務海底撈更是竭盡所能。在進店的那一刻起,門迎會安排服務員過來接待,高峰期等座時會安排免費做美甲、擦鞋,客人入座後會有固定的服務員在一旁服務,始終給顧客營造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如果是常來的顧客,服務員還會記住你的口味、品性等,因為客人的好評度也會直接影響到服務員的收入。

一方面是海底撈努力為員工營造“家”的感覺,一方面是細節到標準化的服務,生活中的一杯熱水與工作中的一桿標尺的交相輝映能夠撫平那些生活中不如意的傷口,在海底撈一個個通過奮鬥改變生活軌跡的人不斷激勵著這些新員工,熬過漫長的等待和煎熬後,他們的成功也會變得有跡可循,這像是造夢的地方,底層社會的殘酷物語終於不再如影隨形,相對公平的上升通道讓崇尚勞動致富的員工看到希望,他們嘗試著提供最好的服務,在平凡與偉大中,每個人有機會完成一次跳躍。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海底撈變的焦慮和緊張起來,它們上線了微信企業號,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消息要傳達,自上而下的執行機制與自下而上的反饋機制使它變得無比迅速,洞察市場的變化,改進服務。

這只是海底撈在激烈動蕩的互聯網時代變革的一個縮影,圍繞著海底撈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在焦慮與仿徨中,它可能會親自打翻那一個裝滿麻辣的鍋底,再扶正一瓶調料,但它依然是那個有口皆碑的“海底撈”。

海底撈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260

90後商業女間諜臥底8個月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3/161655.shtml

90後商業女間諜臥底8個月
等深線 等深線

90後商業女間諜臥底8個月

每一位參與創業的人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本文由等深線(微信ID: depthpaper)授權i黑馬發布。

內容要點提要:

聊天記錄里,臥底陳小梅希望回去,上線王某卻要她再堅守,並承諾回來以後“做什麽都行”。臥底工資為4000元,年終獎則是上線王某轉賬的1000元。

王某總是提醒她註意安全,但卻從未告訴她被發現了該怎麽辦。直到八個月後事發;

在被發現後,手機被修改賬號變為“磚頭”。那天晚上,陳小梅被接走,與上線的上線吳某,同睡一張床。

陳小梅一度安全回到了“母公司”,但卻在驚恐中逃離,她只想回家……

被叫到會議室十分鐘後,1993年出生的陳小梅(化名)哭著承認了一切:

過去八個月中,她受“查博士”王某派遣,應聘並進入“車鑒定”,將後者眾多大客戶信息發給王某。她為此每月從查博士獲得4000元報酬。

查博士,車鑒定,分別是兩款二手車信息服務類APP,存在競爭關系,分別屬於兩家公司:

北京酷車易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酷車易美”)和北京泰格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格斯公司”)。

前者與58同城存在諸多聯系,大佬雲集;而後者,則是一家創業公司。

她曾一度要求“回到”查博士,但王某讓她再堅守一段,直到2017年2月8日“事發”。而暴露後,前來會面的王某發現有“車鑒定”高管在場後,宣稱自己姑媽去世匆匆離去。但晚間,卻出現在陳小梅的住處,並將她帶走……

海量的微信截圖和其他證據,不僅證實了這次臥底竊取行為,更將其中細節還原——現實版的《無間道》有著於電影劇情相似之處,更有令人叫絕的變化。

目前,“車鑒定”已將“查博士”訴至法院並獲得立案。期間,“查博士”所屬公司董事長、58同城副總裁叢林,曾向“車鑒定”道歉,並承認“這事兒辦的不漂亮”。但在接受采訪時,叢林卻稱此事系“互黑”,並不屬實,已交律師處理。

老東家的王某

1993年,陳小梅出生在西部某市近郊,家里有幾畝地,父母都在務農。2015年大學畢業前,父母一度希望她留在本市工作,但她還是去了北京。並很快找了一份與專業完全無關的工作——趕集網銷售,幾個月後,趕集網與58同城合並。

“每天幾百個電話,超過30秒的算有效。”陳小梅告訴記者,在趕集網的15個月里,底薪從兩千變為三千,加上提成,最多一個月是七八千,但這份工作異常辛苦。

租住在平房里,一個月600元,加上一些必要的花銷,她幾乎沒能存下多少錢。2016年6月,她選擇了辭職。“裸辭,還沒找好下家。”一度,她曾進入一家公司短暫工作幾周,但發現並不適合,再次離開。

“這時候王某就給我打電話,見面聊了一下,希望我應聘到車鑒定,學習三個月,再回到查博士來。”陳小梅似乎沒有思考太多,便向車鑒定投了簡歷,並很快入職。

車鑒定,在2015年5月份上線,由於之前做了兩年的調研和研發,這款為二手車市場提供服務的APP上線後,迅速在業內走紅,其擁有人人車、汽車之家、瓜子二手車直賣網、東風日產等眾多知名客戶。

而查博士,則是隸屬於北京酷車易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酷車易美”)的一款APP,其上線時間為2016年9月末,恰是陳小梅入職後一個多月。

2016年7月末,陳小梅入職車鑒定,成為其客服人員。不久,王某告知陳小梅,要求將一些大客戶信息發來。

“她找我要了銀行卡號,然後8月10號左右,有了第一筆。因為不滿一個月,所以不到一千。”

陳小梅提供的銀行蓋章流水單顯示,酷車易美向其發放了這筆工資,此後,這些錢則變成了每個月4000元。

對於王某,陳小梅只是知道她早前就是自己在趕集網的領導,現在查博士的銷售部門領導,東北人,很瘦。而查博士所屬的酷車易美,無論從股權構成還是人員上,都與58同城存在諸多聯系。

臥底八個月

說好了學習三個月,但三個月之後,又是三個月……結束臥底的日子似乎遙遙無期。陳小梅一度在微信上詢問王某,自己什麽時候回去,但王某卻希望她在堅守一段,並承諾回來以後“做什麽都行”。

最初,陳小梅每次只能傳送少量大客戶信息。

“每次都害怕,怕被同事發現了。”

王某雖然經常提醒她註意安全,但並未告訴她一旦被發現該如何應對,雙方的信息傳輸,最初是郵箱,後來變為微信。

在用郵箱傳輸了幾次大客戶信息後,王某刪除了這些郵件,開始用微信與王某聯系並傳送信息。“剛開始我用手機拍下,下班回去整理成EXCEL,然後發給王某。後來就直接給她圖片。”

微信聊天記錄顯示,陳小梅傳給王某的那些圖片,是她對著電腦拍攝的,內容則是車鑒定後臺大客戶數據。

3d3b0dfb0c8db310e2f84d21c31526f3

臥底幾個月後,陳小梅換了一次手機,將舊手機中的微信聊天記錄進行了簡單處理。“當時也是擔心萬一被發現,這些就會麻煩。”

作為上線,東北女孩王某並不經常與陳小梅見面。“大概一個月見一次,不多,就是吃飯聊天。她會問一些這邊公司的事情。”陳小梅說。

5497889011d437a77750dc31d8cc51ae

而大量的微信聊天記錄顯示,王某不僅要求提供大客戶數據,更要她關註車鑒定的一切動向,包括招聘、待遇、合作情況等。甚至,王某會問她從其他公司跳槽進入的新員工情況。陳小梅便會將員工聚會的照片發過去,供王某確認是哪一位。

也是在聊天記錄里,陳小梅被告知,王某的上線是吳某——查博士的副總裁,原58同城的銷售總監。

過年前,王某通過微信轉賬,給了陳小梅1000元。“這可能算是年終獎吧。”。一如既往,王某每次聊天幾乎都會提到“小心”,但沒有給出被發現後的應對辦法。

三周查出內鬼

“就是有的錯字是改了的,但我當時沒想有人臥底,就是以為可能我們傳輸一些信息的時候被人黑進來拿走了。”車鑒定的聯合創始人、COO康金良是一位80後技術男,他至今覺得這一切都難以置信、超乎想象。

他表示,那之後不久,就有車鑒定的客戶打來電話,詢問查博士和他們究竟是什麽關系。“我們的客戶,剛給我們打過電話,接著查博士的人就給我們客戶打電話,報價更低,赤裸裸的挖墻腳。”

康金良認為,必須加強公司通訊安全建設。“過去員工在家就可以上傳東西,我們改為需要通過VPN撥號實現,還有一些其他安全措施,感覺這下應該不會被黑進來了。”

更壞的消息依舊傳來——除了挖客戶,公司一位員工的舅舅,被查博士方面致電挖生意。“員工覺得再這麽下去,就不成了。我們也開始懷疑是不是有內鬼。”

97e07db2b4aae573750c10e1c4675a16

那之後,三名高管和一名技術負責人,開始查看後臺日誌,但這個工作量異常繁重,加之四個人都有日常工作需要進行,進展一直緩慢。近三周之後,數據開始顯示異常——陳小梅作為客服,理論上,她本該每次只查詢一個客戶後天信息,但她卻經常一頁一頁地翻看大客戶信息。

“我不願相信是她,其實每個同事,我都不願意懷疑。平時我還帶他們部門的人出去一起吃飯一起玩,也知道他們不容易,大家處的也都挺愉快的。”康金良說,就像小時候班里丟了東西,老師也不願意相信是自己的學生偷了,而是希望有人悄悄還回來。只是,公司被偷走的東西,再也無法還回來。

b288aee0eaa0c466d303e939e426e86c

懷疑目標確定時,已近年關,高管決定,等年後再說。但過年之後,他們發現陳小梅仍在繼續這種翻看。

“那怎麽也得談一談了吧?”2017年2月8日,三位創始人將陳小梅叫到辦公室,開始詢問翻看大客戶信息的奇怪行為,十分鐘後,陳小梅開始哭泣,並低聲承認了自己是查博士派來,這些信息被傳回查博士。

查博士的“棄子”

當陳小梅把微信聊天記錄拿出來時,三位創始人再次震驚——上線王某在對陳小梅的索求,異常細致,若不是之前意識到有內鬼增強了防範,過去八個月車鑒定的一切重大商業變動幾乎被“直播”給王某。

8adeb01d708dddef583638916b5924cf

“離開的時候,是從後門走的,眼睛哭成那樣,也怕被其他同事看到以為怎麽了。

我們也強調,不會告訴其他人,以後正常上班。”當天從上午十一點談,談到下午兩點,陳小梅一直在哭,一位高管開車將陳小梅送回住處,並寬慰她:“你說的也都說了,心情別太激動,把你送回家休息一下。”

作為重要證據,陳小梅的手機則留給三位創始人。那之後,大家咨詢了律師,律師提議進一步收集證據,發起訴訟。

1354362b944e5752ff11d06b7e63af69

2月9日中午,康金良驅車去接陳小梅,才第一次發現她與一群人合租,居住簡陋。“覺得孩子真得不容易,挺可憐的。”

一夜未回複信息,王某開始給陳小梅撥打電話,並發來微信詢問為何不回信息。陳小梅則回複稱自己和朋友在吃飯。

由於兩公司相距僅兩三公里,王某提議“必須見面”。

下午三點,在一家肉夾饃店里,匆匆趕來的王某,進店後卻發現陳小梅身邊還坐著一男一女——車鑒定的客服經理和康金良。而康金良由於經常出席行業會議,王某認識他。

王某入座後,康金良挑明。做完自我介紹正要問王某找陳小梅幹嘛,王某卻站起來稱自己姑媽去世了。錄音中,王某突然尖著嗓子喊到“你沒聽到嗎?我姑媽去世了!”隨即作勢要離開,還宣稱如果她撒謊,出門就被車撞死。

前後只有兩分鐘,整個過程中,陳小梅甚至沒來得及說一句話,上線王某就匆匆離開,留下錯愕的三人。康金良後來回憶,這次短暫的會面中,王某始終沒有正眼看他。

下午,康金良將陳小梅送回住處,並將自己的手機給了陳小梅,以方便聯系到她。“路上我給合夥人打電話講了一下見到王某的情景,合夥人認為事情已經挑明,應該不會再有什麽事了。”

但當天晚上八點,王某通過陳小梅的朋友,找到了她的住處,一同前來的,還有高某某(男),兩人將陳小梅帶走外出吃飯。“當時正好遇見了以前同事,所以也沒說什麽。”陳小梅回憶,飯後,兩人將她帶至吳某家中。

這是第一次,她見到了上線的上線,但此時一切都已經暴露。

“這事兒辦的不漂亮”

陳小梅記得,在向吳某他們回顧暴露的經過後,吳某表示會請律師處理這件事,要她放心。康金良給她的手機,則被吳某她們要過去,關機,拔卡。

十點左右,王某和高某某離開,她則被吳某留下同睡一張床。睡前,吳某在看一本管理方面的書,半小時後,關燈。陳小梅在快12點時,才輾轉入睡。

次日,陳小梅被王某開車接到查博士的辦公地。“也沒說什麽吧,就是讓我先在一個工位呆著,說讓我到人事去幫忙招人。”中午飯後,陳小梅在悄然離開前往北京火車站。

與此同時,康金良他們則發現陳小梅交給他們的手機,已經被人更改了賬號,幾乎變成一塊磚頭。陳小梅也失去聯系。好在,在那之前,微信聊天記錄已經被保存了下來。

“當時就是害怕,想回家。給家里打電話說要回去。”陳小梅在北京站的時候。康金良最終在火車站找到了她。“一直在哭,我心里面也很不好受,我說你走了也不是個辦法啊,我提議她要不要回去,我們給她開個酒店住下。她答應了。”

陳小梅再沒有回租住的那個小屋。此後不久,康金良的手機被人送到陳小梅的住處,室友打電話告訴她,她取回給了康金良。

幾天後,2月14日,查博士的董事長、58同城的副總裁叢林聯系到康金良,並表示抱歉,“這事兒辦的不漂亮”。兩人見面後,康金良問叢林是不是代表查博士,叢林卻稱自己無法代表查博士,姚勁波才可以。

“他說他第二天就去58任職。他問我是不是要訴諸法律途徑,我說再說吧。他說自己調查清楚這事兒了,但又不說是怎麽回事。”康金良說對方勸他不要生氣,回頭再聊。

2月15日,車鑒定以公司名義向朝陽區人民法院發起訴訟獲得受理,車鑒定訴酷車易美不正當競爭。

大佬們的江湖

每月4000元,王某指派進入車鑒定“學習”的陳小梅,因此將數量眾多的信息竊取給查博士。“可能有500多條信息吧,我也沒算過。”陳小梅透露。

“過去58同城是我們的客戶,但沒想到他們在上線查博士之前,派人進來。而且還是派一個這麽小的女孩子來。這是我不能原諒他們的地方。”康金良說。

“這個市場是一個培育期,每年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在增長,去年二手車交易量是1000萬輛。十年前,新車銷售量猛增,現在該二手車猛增的階段了。所以這個行業還是非常看好的。”康金良介紹,我們國家二手車的交易量目前是新車交易量的一半,而在美國卻是三倍,因此,未來空間巨大,資本市場很看好二手車領域。

現在,查博士已經成為車鑒定有力的競爭對手。“他們背靠58同城的流量優勢,其實對於我們這樣正在創業的公司,這種臥底行為真的可以決定很多的。”

從股權結構上來說,查博士所屬的酷車易美,由姚勁波出資73.4萬元、北京雲企互聯投資有限公司出資30.6萬元、百卡(天津)網絡科技合夥企業出資40.8萬元、北京優車優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出資59.1萬元設立。

其中,姚勁波系58同城法定代表人和CEO,北京雲企互聯投資有限公司則百分之百控股58同城。另外兩家企業,則與叢林關聯。

此外,姚勁波和58同城還在其他涉及汽車相關領域的企業擁有投資。

“這類商業臥底行為,是可以尋求刑事立案的,但相關規定中有一個50萬元的額度,就是要麽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50萬元以上的損失,要麽因侵犯商業秘密違法所得數額在50萬元以上。

這個往往不太好認定,主要是固定證據的問題,但也不意味著沒有辦法。已有案例中,被認定為竊取商業秘密罪的也是有,只是說有時候作為同行業商人,他們是否要選擇這樣去做。”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範辰律師稱。

“讓這麽一個孩子,去面對這些,我們覺得有些殘酷。但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損失,也是不能輕易就抹除的,而且,可以說是非常巨大的。至少,我們希望這類行為不要再出現,創業不易,這麽江湖的玩法,太不地道。”

車鑒定相關負責人稱,他們曾聯系警方試圖報案,警方要求提供受損的證明,但他們猶豫了——不是因為這些證明難以出具,而是,陳小梅只有25歲。

上大學的時候,陳小梅曾經幻想自己成為一名廣告創意人。那會是一份很體面的工作,薪酬不錯,受人尊敬,甚至會被人羨慕。

但現在,這一切變得很不確定。曾經派她“學習”的王某,再未聯系她。3月2日晚間,酷車易美董事長、58同城副總裁叢林在接受采訪時稱,此事已交律師處理,等待法院判決。

“這就是互黑,不存在的事情嘛,我給他們說,他們找錯對象了。

人家都降價到兩塊錢了,我們還互黑幹嘛啊。”叢林說,顯然,陳小梅臥底的這件事,在這位行業大佬口中,已然不存在,雖然他之前不久還道歉並認為“這事兒辦的不漂亮”。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080

原來朕身邊睡了這麽多臥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5/161672.shtml

原來朕身邊睡了這麽多臥底
花兒街參考 花兒街參考

原來朕身邊睡了這麽多臥底

人,就是這樣心存僥幸,然後在僥幸中慢慢淪喪的動物。

本文由花兒街參考(微信ID: zaraghost)授權i黑馬發布。

又到了每周一發的創業欄目——煉獄天堂。

我在開啟這檔專欄的時候曾說,創業的第一天,便是擡頭看著雲端獨角獸的故事,然後一腳踏進了煉獄。站在天堂看煉獄,處處都是狗血劇;站在煉獄看天堂,人人都是雞湯王。

但是,有的煉獄是命運使然,有的煉獄則是自找的——比如有些創業者們特別喜愛的,向競爭對手的公司互派臥底的遊戲。

1

1f760e22beda65bdbb2445db2f31852e

24歲的姑娘陳小梅,在過去兩個月最頻繁的表情,就是哭。

她同時服務的兩款二手車信息服務類APP——查博士與車鑒定,都在不停地安慰她說“你是我們的人,別怕,對方都是壞人”。

安慰的話聽的越多,這個姑娘就越心慌。

你一定要問,一個人怎麽能同時服務兩款競品呢?

呵呵,一女二夫、一僕二主的,不是劈腿,便是臥底。

陳小梅以每個月4000塊錢的價格,潛伏入車鑒定,為查博士當了8個月的商業間諜,還拿了1000塊錢的年終獎。

這個價格低的,聽起來都對不起商業間諜這四個字。

2

095b207b19ed83b47c738f9bd7428699

車鑒定,哦,或者應該說查博士,是陳小梅的第二份工作。在此之前,她在趕集網做電話銷售。

2016年7月,陳小梅接了個電話,她在趕集網的前領導王某打給她的。王某跟陳小梅說,希望她來查博士跟著自己幹,但是條件是,她先入職競爭對手公司車鑒定學習三個月。

陳小梅想得很簡單,甚至覺得還有些刺激,去競爭對手那里先學習三個月嘛。

她哪里知道,三月複三月,三月何其多。

每每她問王某,我是不是可以回歸大本營了?王某就會說“同誌啊,你再堅持一下,等你勞苦功高地歸來時,想幹什麽都可以昂”。

想到查博士是跟58同城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公司,有著58同城的支持,陳小梅覺得前途還是很光明的。

陳小梅在車鑒定“學習”期間,王某問陳小梅要車鑒定的大客戶資料,後來又問車鑒定招聘、待遇、合作的情況。陳小梅開始是把資料整合成excel表發給王某,後來幹脆用手機對著屏幕拍,微信發給王某。

3

2016年的冬天,車鑒定的團隊開始懷疑公司出了內鬼。因為上線不久的競品查博士,動作與自己如影隨形,文案與自己相似,還挖角了自己的許多大客戶、生意夥伴。

抗日神劇里的偷情報畫面,是老司機半夜抓著小手電,把情報拍到簡陋的小相機里,第二天早上就當作什麽都沒發生一樣。直到情報泄露被發覺,國民黨那英俊的長官們,只能拍著桌子向天空吶喊“究竟誰是叛徒”。

這個時代,哪有那麽好當的老司機。

車鑒定的技術負責人很快從後臺日誌找到了端倪,客服陳小梅,本該每次只查詢一個客戶信息,卻經常一頁一頁地翻看大客戶信息。

合夥人們把陳小梅叫到了會議室,十分鐘後,這姑娘流著淚說,自己是內鬼,大量翻看客戶資料是為了發給查博士,她交出了自己的手機,里面存著大量與上線交換情報的記錄。

陳小梅哭著離開了車鑒定,合夥人們跟她說“事兒就算過去了,以後可以繼續上班”。

可是,事兒怎麽可能過去呢?

當晚,陳小梅在查博士的上線王某也開始聯絡、安撫、爭取她。

陳小梅明白,大家爭取的並不是她,而是在隨後互相撕扯中的有利地位。

陳小梅想跑,她到了北京站,又被車鑒定的COO康金良找了回來。

4

車鑒定率先跳出來,把事情講給了媒體,還起訴到了法院。

不過對於陳小梅,車鑒定的態度是溫柔寬容的。比如在三位合夥人從陳小梅那里問到了真相後,安慰她“不會告訴其他人,以後正常上班”。當天,還有一位高管開車將陳小梅送回了住處。

車鑒定COO康金良在北京站找到陳小梅時,跟她說“你走也不是個事兒啊”。他幫她在酒店開房,讓她留了下來。

車鑒定的高管們,對這件事的定性是“讓這麽一個孩子,去面對這些,我們覺得有些殘酷。但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損失,也是不能輕易就抹除的”。

反正以我狹隘的內心,是很難相信這時候的心寬似海的,能做到相忘於江湖就很不錯了。

車鑒定此時此刻的寬容,與其說是給陳小梅一個重新來過的機會,更像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給自己一個打贏官司的機會。

至於被刻畫成“還是一個孩子”的陳小梅,她先是收到前領導的召喚,以每月4000塊錢的代價就成了商業間諜。又受到現工作單位的感化、策反,不到10分鐘的時間就說出了一切。

她糊塗、膽小,卻並不無辜。

她24歲了,把一屏又一屏的客戶資料傳回查博士時,她清清楚楚自己的行為傷害了誰。

在被同情心泛濫的定義為受害者之前,她首先是個加害者。

2月15日,車鑒定以公司名義向朝陽區人民法院發起不正當競爭的訴訟,法院已受理該案。而事件的另一方,代表查博士出面的58同城副總裁叢林則表示,這僅僅是行業內的互黑。

5

67d37256614dbeb6a953e022c5a687d7

你知道你的公司里有臥底嗎?

一位創業公司的CEO,望了望辦公室里400多人的團隊,說“當然知道了,這里面一定有人是XX公司派來的”,停了一下,他又笑瞇瞇地說“不過我不怕,因為他們公司里也有好幾個我的臥底”。

派臥底的心態無非兩種,我要看著你在幹啥;以及,我知道你在盯著我,我也要找人盯著你。

比如此前VIPABC指控同業51Talk向其派出商業間諜,竊取其課件和運營信息。比如華為和中興數十年如一日地指責對方派出商業間諜,竊取其技術機密,當然,鬼知道他們的第一桶技術,都是從哪里竊取的。比如360和百度,究竟是誰臥底了誰。

他們有人窺探技術手段,有人盜取客戶資料,有人要掌握對手的戰略方向。

是不是在別人家裝了個攝像頭,就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了?

講真,概率還是挺高的,世界好多時候,就是會屬於更不要臉的人。

比如當年一覺醒來,華為忽然多了一段,與思科極其相似的代碼。

比如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 Waymo ,日前指控 Uber 盜取了他們的自動駕駛技術。案件涉及的核心人物安東尼·萊萬多夫斯克,曾供職 Google ,並在離職前,從公司服務器下載了超過 14,000 份機密文檔和設計文件,其中包括 Waymo 的雷達和電路板設計。

不過,並不是說你不那麽在意臉了,就一定能贏。往別人家安攝像頭這事兒,還是挺講究技術含量的。

我的一位還蠻成功的創業朋友,從第二次創業開始,就再也沒往競爭對手的公司派過間諜。因為他的第一次創業,曾拿到過許多臥底傳回來的消息,根據這些情報,他多次變陣調整,直到把公司折騰死了。

偶們來假設兩種情況,A,你從臥底那里拿到了一份競爭對手未來三個月的市場動作;B,你的市場部門分析,競爭對手將會有如下動作。你會更倚重哪一份信息來源?

大部分人,都會選擇A。

偷情報有著偷情般的快感。分析使用了偷來的情報,感覺不僅是占了先機,且占了便宜。

全然不顧,自己的節奏會被這樣的信息獲取方式打亂,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會因為倚重這樣的信息,而漸漸弱化。竊喜與猖狂,讓他們失去了更多。

人,就是這樣心存僥幸,然後在僥幸中慢慢淪喪的動物。

如果你不能遏制安插間諜的沖動,那麽至少派倆有技術含量的,因為臥底被發現、策反那天真的是挺可怕的,friends make the worst enemies. 如果你抑制不住偷窺別人家的沖動,那麽至少別那麽倚重情報,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你費盡心思鉆研的競爭對手,到底是在get busy living or get busy dying.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400

經不起臥底的中餐廳後廚“海底撈”給食客“撈”了什麽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8165

2017年8月27日,門可羅雀的北京方莊蒲黃榆路海底撈火鍋店。受海底撈後廚衛生事件影響,北京多家海底撈連鎖店就餐人數銳減,昔日店內就餐者排隊叫號就餐,店外車輛無處停放的場面不再出現。(東方IC/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8月31日《南方周末》)

“很多中餐館認為,食品安全就是要把餐具洗幹凈、消毒就行。但對整體環境、廚房整體消毒清潔和系統化改造認識不夠。”一家專註清潔、消毒衛生的世界500強企業進入中國的第三十個年頭,主要服務對象仍是外企。

國際食品保護協會清潔衛生委員會副主席嚴誌農不贊成對海底撈問題“同情和贊賞”。因為,這恰恰反映了中國人的食品安全衛生的基礎及意識較差,容忍和接受了本不應該出現的違規行為。

“海底撈可能有兩種死法:一種是管理出問題,如果發生,死亡過程可能持續數月乃至數年;第二種是食品安全出問題,一旦發生,海底撈可能明天就會關門,生死攸關。”

說這段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海底撈董事長。2015年,海底撈在更新iPad點餐系統時,將這段話放在公告最醒目的位置。現在,點開海底撈官網中食品安全那一頁,這句話占滿了整個頁面。

但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8月下旬,擁有百余家分店的中國知名連鎖餐品牌海底撈處在了“生死攸關”的境地。

廚房里汙水橫流、老鼠亂竄、掃垃圾的簸箕放洗碗池中清洗、餐用漏勺掏下水道……這不是一百年前,美國厄普頓·辛克萊和其中國同行夏衍到屠宰場“潛伏”七個星期的可怕場景;而是兩名臥底了四個月的法制晚報記者在中國最具明星光環的餐廳後廚拍攝的真實一幕。

很快,海底撈致歉,並承認媒體報道中披露的問題屬實。這個號稱“人類已經阻止不了”的餐飲企業一時之間被拉下神壇,又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接連數日,海底撈主動發布整頓進展,言辭態度一如既往地真誠、懇切。最新的一則是8月27日下午,海底撈在官網發布《關於積極落實整改,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的聲明》,表示對北京食藥監局的約談內容全部接受;同時將媒體和社會公眾指出的問題和建議,全部納入整改措施。

這使得很多被其“用盡生命”服務過的消費者紛紛表示,二話不說選擇原諒。

但與此同時,另一波聲音洶湧:“大眾已經被虐到只要你道歉就原諒你的地步,中國的食品安全多麽可悲。”

海底撈,從“撈”起各種美味珍饈到“撈”出骯臟混亂的後廚,這個中國五星餐飲服務商成為中式餐飲食品安全的一面鏡子,也暴露出中國餐飲食品安全監管中最棘手的部分。

衛生堪憂的中餐館後廚

餐廳的“七寸”在後廚,連海底撈也不例外。

被曝光後,南方周末記者發現,海底撈官網每月都會發布一條“關於食品安全檢查的處理公告”,詳細羅列了各家門店當月的“違規行為”及處理辦法,包括食品過期、員工未洗手、未消毒餐具等問題。這令消費者在贊嘆其透明度的同時,也對其衛生安全狀況“大跌眼鏡”。

而更多網友則十分淡定:“任何後廚都經不起臥底四個月”,甚至有人舉例自家廚房就有老鼠,不幹不凈吃了沒病。

這的確不是什麽新鮮事,在普通公眾的口頭禪里,好吃又地道但衛生條件不佳的小館子往往被形容為“蒼蠅館子”,這大概代表著,很多人對中餐館後廚的印象。

多年來,媒體的頻頻暗訪也一抓一個準。

2016年8月8日,新京報以《北京三無“外賣村”聚集百余黑店》為題,報道了北京東五環一小區暗藏的102家小餐館廚房汙水橫流、蒼蠅亂飛的現象,“逼仄的格子間、洗碗池內洗拖把、菜墩放在地上切肉、肉串在垃圾桶上串成,就是在這樣的地方,土豆粉、燉菜、烤串等外賣快餐被快速生產,送給附近居民樓、寫字間里的訂餐者”。

“很多中餐館認為,食品安全就是要把餐具洗幹凈、消毒就行。但對整體環境、廚房整體消毒清潔和系統化改造認識不夠。”一家專註清潔、消毒衛生的世界500強企業高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在和很多中式餐飲企業接洽時,對方都會認為,不值得花費這麽多投入在消毒清潔上。

該集團最擅長的業務之一便是餐廳消毒與整體清潔工作,在世界各地,他們為近兩百個著名餐飲、食品、飲料等品牌提供衛生解決辦法,但在進入中國的第三十個年頭,主要服務對象仍是外企。

中餐館的衛生堪憂也“名聲在外”。在美國的大城市,每家飯店、咖啡館、小吃店,甚至是飲料攤前,都能看到在醒目位置懸掛著白底藍字的A、B或C字母標識,這是餐飲企業的衛生等級,C級以下的不允許營業。因為,食品衛生問題是許多食源性疾病的源頭。設備不清潔、攜帶致病菌的蟲鼠害,嚴重影響食用者的健康及心理感受。

在洛杉磯,大多數中餐館只有B級或C級,主要原因是廚房食物擺放和衛生情況不佳。2015年,洛杉磯公共衛生局公布了近兩年對3.9萬家餐館及食品零售店的衛生檢查結果,在8家衛生狀況最差餐館名單中,有4家是中餐館。2016年,當地的知名川菜館眉州東坡酒樓因食品衛生和蟲害汙染嚴重扣分被停業整頓。

“餐飲行業的食品安全風險在於參與的人比較多,每個人都可能是風險的來源,這比機械化的食品企業風險大得多,而中餐又與西餐不同,每家店講究口味、特色及操作差異,讓標準化很難操作。”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食品安全博士鐘凱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在中國,做好餐飲食品安全更具挑戰。

2017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劉永好提出,目前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已達2400億元,且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長,但全國370多萬餐飲服務提供者,其中發現問題的有近60萬,不合格率超過15%,行業小、散、亂特征顯著,導致食品監管難以到位,食品安全風險極大。他建議,若將市場中的近60萬個不合格餐飲主體全部由現代化、標準化的中央廚房替代,所需中央廚房數量約為300-400家,將極大地降低食品安全監管難度、提升監管效果。

但這一提議也受到了中國“吃貨”的強烈反對,理由是,制作標準化、口味一致性也意味著單調乏味。“很難想象餐飲連鎖企業會替代酒樓餐廳與小飯館。一周吃一兩次肯德基沒問題,天天吃、每頓都吃有幾個人受得了?”

“明廚亮竈”能解決問題嗎

既不能簡單地吃,又要保證衛生安全,有可能麽?

前不久,有人在網上曝光了一段監控視頻,畫面中三個身穿廚師服的人,不戴口罩、用手拿東西吃、用抹布擦盤子、配餐期間玩手機……這些明顯有悖於《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的行為發生在知名老字號企業全聚德身上。網友震驚之余還發現,曝光這段視頻的是山東一位網友,而他獲取監控視頻的途徑竟是從網上下載的。

“山東網友跨省舉報了他根本沒去過的江蘇餐館,就問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鐘凱調侃道。

這不得不提到,監管部門努力改善餐館後廚問題的一項政策。

自2014年起,食藥監部門指導開展餐飲業“明廚亮竈”工作。

截至2015年11月底,各地實施“明廚亮竈”的餐飲服務單位已達到41.90萬戶。北京、上海、廣東三地完成“明廚亮竈”餐廳就近12萬家。“明廚亮竈”是指餐飲服務單位采用隔斷矮墻、透明玻璃幕墻、視頻顯示、網絡展示等方式,將餐飲食品的加工制作過程公開展現給消費者,主動接受公眾監督。2017年初,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提出獲得許可證的餐飲服務單位全面推行“明廚亮竈”。

而被曝光的這家位於江蘇淮安的全聚德,也在當地的“淮安透明食藥監”網絡平臺上實時直播。

2017年8月28日,針對海底撈事件,中國烹飪協會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發出《關於“餐飲業加強行業自律,提高衛生水平”的通知》,其中一條便是,倡議各地主動引入“明廚亮竈”工程。

在學者們看來,“明廚亮竈”的好處顯而易見:不僅讓監管的力量擴散到全社會,還能推動餐飲安全監管由“他律”向“自律”、由“被動”向“主動”的轉變,更滿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然而,據了解,大部分餐廳的攝像頭安裝規範,但也有個別店家存在“敷衍”的嫌疑。上海晨報記者從直播視頻上發現,一家年度評級為B的茶餐廳,其三個攝像頭,第一個安裝在一個切菜臺的上方,忙碌時可見廚師切醬鴨;第二個攝像頭對準了房間一角堆疊的鐵質餐盤;第三個攝像頭則對著轉角處一個金屬置物櫃,從置物櫃櫃板上的反光可以看見旁邊有人影正在忙碌,但看不見其加工烹飪的過程。

“廚房曝光攝像頭沒啥大作用,播放錄好的視頻、調到角落位置等現象很普遍。”一位從事餐飲行業十多年的管理人員說。在廣州,有食客向媒體記者反映,視頻監控的畫面往往定格在廚房一角,且只有15秒左右,隨後播放的就是20秒左右的廣告,以及20秒食品安全宣傳語,“一直在循環播放”。實際上所有餐廳的電視都是按照這個節奏播放的,很多食客表示,碎片式插播的廚房監控畫面,幾乎看不出是實時直播還是錄像播放。在連鎖快餐店仙蹤林同樣只有一個監控鏡頭對準炒菜區,畫面里卻沒見廚師的影子。

對此,廣東省食藥監局局長駱文智曾公開表示,“明廚亮竈”的監控必須實時全面播放廚房監控情況,不能插播任何廣告,“即使是插播公益廣告,也會對整個監控實施效果產生影響”。他介紹,現在相關部門準備起草一個法律文件,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和處罰標準。“(這個文件)預計2017年年底會拿出來。”

“不能夠讓‘明廚亮竈’遮住了我們的眼睛,有些東西是視頻監控不到的,那些地方往往藏汙納垢很多。”一位資深食品衛生專家和南方周末記者說起他此前為國內一些餐飲樣板工程做咨詢的經歷,好幾個餐廳都不允許他進入廚房,只能隔著玻璃看。這樣的“考察”讓他思考:如果我們光停留在“明廚亮竈”上,不能做到有效徹底,問題還會出現。

要想讓“明廚亮竈”工程真正發揮作用,很多配套工程必須做到位。上述專家建議,如執法監管部門必須通過網絡對餐飲後廚衛生進行實時查看、分析,加大線下現場的巡查力度,對於發現的問題一律要嚴追責、重罰;再比如充分發動消費者舉報的積極性,一旦舉報的食品問題被查實將進行重獎等。

不應“同情和贊賞”

受海底撈事件影響,很多火鍋店近日蕭條了不少。但從營業額看,“火鍋”當仁不讓是中國餐飲品類中第一大類。據《2017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統計,火鍋占據餐飲總營業額的22%,也是唯一一個占到兩成以上的品類。

“我國餐飲企業發展非常快,也在不斷走向連鎖。但這其中存在很多體系和實際能力不到位的地方。”國際食品保護協會清潔衛生委員會副主席、中國食品安全倡議能力建設工作組副主席嚴誌農博士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對衛生、蟲害方面的忽視和投資不夠,是國內餐館食品衛生比較普遍的問題。

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鵬也表示,這反映了國內餐飲企業落實HACCP(國際標準化食品安全保證體系)和SOP(標準作業程序)等食品安全內部質量管控規範不夠有力、對員工的食品安全教育和獎懲不夠到位、總公司缺乏對連鎖店在食品安全內控規範上的管控和監督力度等問題。

事實上,多位專家都表示,“新食代”的企業上下遊供應關系更為複雜,生產、加工和消費鏈條更長,食品安全問題可能發生在各個環節。相較於公眾熟知的化學汙染預防和原料管理問題,食品生產、餐飲以及零售企業面臨的最大食品安全挑戰集中在對微生物、環境衛生和有害生物控制方面。

“微生物汙染才是食品安全問題的最主要殺手。”嚴誌農長期往返於中美,在他看來,以往國內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帶有“中國特色”,比如造假、惡意添加或汙染等,但發達國家譬如美國,食源性疾病90%以上都是由微生物汙染引起的。而中國,隨著食品安全人為因素的下降,致病菌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比例也提高到50%以上。

但他不贊成人們對海底撈問題“同情和贊賞”。因為,這恰恰反映了中國人的食品安全衛生的基礎及意識較差,容忍和接受了本不應該出現的違規行為。

劉鵬教授則認為,餐飲食品安全不僅需要企業加強自律和改進,也需要政府強化監管,更需要社會加以監督。他建議,政府監管部門應該動態調整量化分級制度,同時加強對餐飲連鎖企業的飛行檢查,即便是對於海底撈這樣的大型標桿企業,也不能因此放松或減少監管次數。

目前,北京市食藥監局已經要求海底撈總部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全面進行限期整改,在一個月內對北京各門店實現後廚公開、信息化、可視化。

“明廚亮竈、陽光廚房是一個很好的改進方向,但根本舉措不僅要做到物理上的陽光,更要做到良心上的陽光。”劉鵬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41

我臥底四家幼兒園的故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0/165937.shtml

我臥底四家幼兒園的故事
每日人物 每日人物

我臥底四家幼兒園的故事

究竟是什麽造成了我國幼教事業的無奈?

來源 | 每日人物(ID:meirirenwu)

作者 |  衛詩婕

孩子們像是難民一樣哄搶食物。比如一個生梨,可以分半個班級,每個人分很薄的一小塊。餐食的收費標準是10元一頓,基本見不到肉,一碗米飯上蓋兩塊土豆片和白菜葉,運氣好的話會有一小塊木耳。而園方呈現給家長的菜譜是有葷有素,每天不重樣。

兩年前,我在一家報紙實習時,進北京4家幼兒園“臥底”當過幼師。其中有“黑幼兒園”和收費較貴的私立園,也有公立一類園,前後加起來1個多月。

我看到了幼兒園的許多內幕。不過,當我成為幼師後,短短幾天里,就做了自己起初特別反感的事情——不經意間推搡了孩子;也被家長投訴過,委屈得掉眼淚。

那段時間,支撐我的唯一動力,是我知道自己很快就會離開那里。

 一

2015年9月,21歲的我進了海澱一處沒有在教委備案的私立幼兒園,也就是“黑幼兒園”,以下簡稱A園。

A園的學費是每月1780元,是這一帶最便宜的私立園了。

面試時,我用了一個假名,而對方也沒有要求看我的身份證。當我說出學歷是“高中”時,面試者露出滿意的表情——在那里,這已是很高的學歷了。她毫不掩飾急切的心情,對我說:“那你快來上班吧,明天就來!”

沒有健康證,也沒有考試與培訓,我就這樣被錄用了。

第二天一早,剛報到的我就被教育了——“你不能梳馬尾,要盤頭或者是披發,怎麽成熟怎麽來。”園長還說,這樣做是“要讓家長產生信賴感”。這樣一來,1996年出生的老師會被家長誤認為同齡人。

1

老師每天早上被要求排成兩排站在門口,夾道歡迎小朋友和家長。個個身穿米黃色的制服,笑容滿面,“早上好!xx爸爸早上好!”的聲音此起彼伏。

後來我才知道,所有的勁兒都用在早上了。

 二

我被帶到一個中班做配班老師。一個班有兩個老師:主班和配班,分別負責講課和協助管理。我的任務,是除了講課之外的一切雜事。這家幼兒園坐落於一個商業寫字樓里,屋內明亮,地上鋪的是瓷磚和地板,擺滿顏色鮮艷的小桌椅。園方購買了許多教材:健康課、國學課等等。

但實際上,A園的硬件不達標。相關部門頒發的《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幼兒戶外活動每天不得少於2小時。因此,正規幼兒園必須擁有足夠面積的活動空間,凡是沒有的,是不能通過教委審批的。而A園的“活動空間”,是小區與寫字樓之間共用的停車場區域——孩子活動時,車輛在一旁開來開去。出於安全和管理方便的考慮,這里的老師會找各種借口不帶孩子出操。

園里有一個很胖的主班老師,屬於園長口中“能壓住孩子”的那一類。她厲害到什麽程度呢?嗓門大到能把我這個大人震住。

私立幼兒園的一個特點是,孩子們特別鬧,完全沒有秩序。課是別指望能上下去。孩子們會尖叫,又尖又細又響的那種。

2

工作沒幾天後,我就耳鳴了。

孩子們沒法安安靜靜坐著。有的會在後面自己玩起來,有的趴在桌子底下,還有的滿教室亂跑。

胖老師有一個習慣動作:孩子沒秩序時,她會揪著孩子一把拽到自己跟前兒,再往外一搡。我特別羞愧的是,這個開始讓我十分反感的動作,後來自己也在不經意間做過。

帶一個小班時,兩個孩子到處跑,還會四處撞,我怕園長說我,嗓子喊得已經無法發出聲音了,我也拽著一個孩子然後搡了一下。那一刻,我特別難過,自認是個很有愛心的人,但做出那樣的舉動,都覺得不是我了。

我覺得自己挺可笑的,才來一兩天,就開始拽孩子了。但沒辦法,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了。

那些天,太煩了。我總會發呆和走神。但是,連30秒都沒辦法放空,因為園長總喊我,劉老師你楞什麽呢!

那是一種精疲力盡的感覺。

放飯時候的場景,你是無法想象的。

孩子們像是難民一樣哄搶食物。比如一個生梨,可以分半個班級,每個人分很薄的一小塊。

A園餐食的收費標準是10元一頓,基本見不到肉,一碗米飯上蓋兩塊土豆片和白菜葉,運氣好的話會有一小塊木耳。而園方呈現給家長的菜譜是有葷有素,每天不重樣。

老師經常會給孩子盛點白飯,拌些肉湯。肉湯很膩,我嘗了都想吐。可一些孩子依然狼吞虎咽,叫著“老師我還要”。

每天,老師都會分發一些零食,從包裝和味道上能分辨出,絕對是父母不讓買的那種。零食用於獎勵一些表現好的孩子,或是為了讓鬧騰的孩子安靜下來。孩子就跟見了寶貝似的。

在A園,所有一切都得靠搶,玩具也不例外。那里的玩具特別臟,發黑,從來不消毒。可一個班就一小筐,很多孩子會為了搶玩具而打起來。

後來我才知道,這家“黑幼兒園”省略了家長看不到的一切工夫。

A園將床單被褥收在一個沒有窗的暗間里,老師會直接踩在上面。有的孩子吐在床墊上,老師就拿水沖一沖,也不清洗,然後就自然陰幹,上面還是有味兒。

兩個班五六十個孩子,就倆廁所,還是蹲坑。幾個小孩不分男女圍著一個坑尿尿。幾個痰盂,男女共用坐著拉屎,老師也在那里解決。味道特別騷,因為孩子會尿出來。

電影《看上去很美》中,每天早上,孩子們都必須“排排蹲拉屎屎”,拉出屎來的小朋友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

我在那兒都覺得待不下去,覺得特別心酸。想想那些家長,花了相當於公立幼兒園近兩倍的錢,把孩子送到這里來。他們中的很多人經濟條件也不算差,孩子卻遭了這樣的罪。

這里老師的日子也不好過。她們薪資很低,就拿A園來說,老師大部分從河北一所私立中專畢業。快畢業的時候,東北的女老板就去學校招人。一個月2000元,但容易有各種罰款:孩子磕了碰了,家長找來投訴,老師要罰款;孩子“流失了”——上了一學期之後不再在這里上了,帶他的老師就要被罰500元。

園方包吃住,但食宿條件非常艱苦。來到教師宿舍時,我震驚了。在一個小區1樓開墻打洞後的大開間里,住著30多個人,沒有窗戶,燈光昏暗。每天早上6點,老師們就得起床,排隊共用唯一一個廁所。過道和房間的間隙中,曬滿了內褲和毛巾。 

接下來,我又到一所收費更貴的私立園(以下簡稱B園)臥底,那里的宿舍條件好了許多。

依然不用身份證和健康證,我再次上崗了,工資也是2000元。

在這里,老師們基本不敢沖孩子發脾氣。相比A園,孩子有些尊嚴。

但這里的家長也是最“作”的,他們都是從外地到北京來奮鬥的,有了一定的經濟實力,對老師的態度也比較強硬。

我唯一一次被投訴,就是在B園。

一次課堂上,孩子們很鬧,我鎮不住,嗓門越來越大。一個坐在第一排很乖的女孩子一直在看書,不停地叫著“老師,要背書”。我當時可能在吼全班,順便沖她吼了一句:“待會兒再背!”可能嚇著她了。

3

放學後,一個戴紅領巾的小學三年級學生跑來,特別橫地問我“你是劉老師嗎?”我回了一句“我是”,女孩轉身跑了。事後我猜,那是小女孩的姐姐,她的家長後來投訴到了園長那里。

我就不停道歉。當時我眼淚都下來了,特委屈,心想:我來這里臥底,還被告家長了。回去後,其他老師一起安慰我,“這都是常有的事兒,沒啥,習慣就好了”。

經過那一段,我有點理解那些老師,她們真的太累了。我就幹了那麽些天,抱孩子抱得腰都直不起來。孩子哭,院長就會說,“你把他抱起來啊”。我沒生過孩子,手上沒勁兒,單手抱不起來,只能憑著腰力把孩子托起來,掛在身上。

其他年輕的女老師也一樣。有人腿上還出現靜脈曲張,尤其膝蓋後面的那個窩,特別疼。 

我印象很深的是一群來幼兒園實習的年輕女孩。她們分別來自河南和東北地區的中專,由於是實習,每月2000元的薪水只能領到500元,剩下的撥給學校了。500塊錢的薪水還得平攤宿舍的水電網費。園方每天只管一頓午飯,園長負責盛肉,每人只給一勺。一些姑娘為了省錢,早飯吃孩子余下的主食,晚上常常不吃飯。

來北京半年,她們沒有出去玩過。放假時,幾個女孩總是窩在宿舍里玩手機,日子兩點一線。

她們的工作和保姆沒有太多區別,但態度相比A園的老師要溫柔許多,明顯感覺是遷就和服務著孩子,但談不上能教育孩子。

我也遇到過一個特別負責任的老師,是一個1992年出生的河北女孩。她特別上進,自考了園長證,喜歡英語。和其他人的迷茫不同,她教孩子特別有熱情,課程也有自己的設計。我一共走了4家幼兒園,就碰到一個她那樣的。

臥底的最後一站,是一家公立一類園。那是大部分家長心目中最好的選擇。不過,沒有健康證、幼師資質的我依然輕松進入其中成為一名保育員。

這里環境衛生、物資豐富,教師註重規範,孩子則呈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秩序感。

孩子都和小綿羊一樣,特安靜,守規矩,沒有人鬧,因為老師氣場特別強。不像那些中專畢業的年輕姑娘,她們大多是北京郊區的本地女孩,有些還是畢業於一類本科大學,有幼師的資質,還有老師的威嚴。

在許多老師的眼中,公立幼兒園教師的身份是非常體面的。我的配班老師,公公婆婆是銀行高管,自己是北交大畢業的,擁有初中教師資格證。她選擇來這兒工作,是圖輕松,不用動腦,將來自己的孩子也能來這兒上幼兒園。

公立園的老師不同於私立園,完全不用幹體力活。體力活由我這樣的保育員一手包辦。這里真的累死人不償命。每天早上,保育員得把小孩的毛巾洗了,水杯接好水,還得盛飯端飯餵飯以及墩地。有一個孩子一天吐五六回,都是我墩。

小雲是和我關系最好的保育員。她是北京石景山女孩,幼師專業畢業。1995年出生的她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由父親開車將她從石景山送到二環。“家人都以為我的工作很輕松,我都懶得和他們說,太累了。”她最期待的是懷孕的老師休產假,她就有機會轉成倒班的帶班老師,能夠輕松一些。

公立園的老師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權威感,也因此贏得家長更多的尊重,不像私立園的老師被家長當成打工的。家長都巴結老師,都是“多照顧我家孩子呀”,基本不可能對老師頤指氣使。

我說的也許不能代表全面,但在這所公立園中見到的老師,脾氣都很大。老師更多地通過大聲呵斥和冷暴力來樹立權威。

相比私立園的孩子,這里的孩子顯得沒有那麽自由快樂,大多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和自理能力,臉上常有戰戰兢兢的表情。我能夠感覺到,班里的空氣是緊張的。孩子怕老師,不敢和老師有眼神交流,說話聲音都特別小。

3

就拿我的老師來說,她懷孕了,脾氣相對可能更差些。有一回,她呼喚一個孩子,對方可能在做手工沒註意,連叫三聲後,她一下子就火了,吼道:“你怎麽不理我啊?!”把那小孩一下子嚇哭了。

當然,什麽都不是絕對的,總是有好老師的。

有過這段臥底經歷後,我都不敢想生孩子的事情,怕了。如果將來我有孩子,會舍不得他去幼兒園。有的私立園,孩子雖然自由開心,但很臟,顯得沒有尊嚴。而去公立的,孩子那麽小就得緊張兮兮地做人。

暗訪結束後,我和另一個記者來到A園門口,想問問家長對A園的情況是否知情。

“我們能怎麽辦呢,”一個年輕的男人露出無奈的表情,“也沒有別的幼兒園可以上了,沒什麽大事,就是衛生差點。貴的也上不起。”

這是那些家長重複最多的一句話。

幼兒園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76

不良校園貸有哪些套路?湖北一高校輔導員"臥底"揭秘成網紅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31465

任何網貸機構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視覺中國/圖)

不良校園貸危害的新聞屢見不鮮,為何不良校園貸仍有生存土壤?3000元的貸款3個月後是如何變成3萬元?日前,漢江師範學院輔導員毛晶玥帶著這樣的疑問去尋找答案,並制作成抵制不良校園貸的教學視頻成為了網絡紅人。

由於工作的原因,去年下半年,毛晶玥開始接觸不良校園貸,試圖揭露不良校園貸陷阱的套路。

毛晶玥匿名加入一些不良校園貸QQ群,把自己的經歷、體會和不良校園貸的危害以及應對對策等拍成視頻,放給學生們看。這個視頻一經制成,在各個高校群體、網站中流傳。在獲得巨大點擊量和一致好評的同時,不少媒體、網友將毛晶玥稱為“潛伏在不良校園貸群里的美女臥底輔導員”。

對於自己成為網紅,毛晶玥對此解釋:“我只是做了輔導員該做的事兒。”

毛晶玥說,她有兩個疑問:一個是疑惑學生的貸款是怎樣在短期內由幾千元變到幾萬元。另一個是催收非法利息的組織抓住了學生的什麽痛點,為何底氣如此足。

帶著這兩個疑問,毛晶玥利用貼吧、微信平臺找網貸代理人,進入催收QQ群來尋找答案。在默不作聲地觀察了幾個月,毛晶玥漸漸有了自己的看法。

“以前,我們一直都在向學生宣傳不良校園貸的危害,但什麽是不良校園貸?危害究竟在哪兒?這些其實並沒有講清楚,學生們也稀里糊塗。要把危害講透徹、講生動,就必須親身了解不良校園貸的套路。”毛晶玥說,很多網貸平臺變著花樣玩套路,有的讓學生在網貸之前簽保證書說自己不是學生,有的以假裝購買物品的形式,讓學生簽分期付款合同,實施變相放貸。

“這些不良校園貸的合同,看上去似乎合法,但實際上有很多讓人看不懂的條款和算不清楚的利率。”毛晶玥舉了個例子,某某貸以月利率0.99%的噱頭,造成利息不高的假象,但經過推演後她發現,這款網貸的實際年利率達到了21.25%,再加上各種名目的手續費、中介費,有些不良校園貸的利率可以達到50%甚至200%。

毛晶玥發現,這些不良校園貸和正規貸款相比,門檻很低,所需證件也非常少。網上還有各式各樣的網貸吧、催收群,這些群里有專門教放貸者催款的技巧,還提供異地上門催收、“短信轟炸機”輪番轟炸等服務。一旦有學生還不上錢,就會遭到各種各樣的騷擾,直到還清欠款為止。

“通過實際體驗,我接到過各種騷擾電話,催款者咒罵、揚言要給學生訂花圈,甚至說如果學生不還款,就要來學校把學生帶走。我很好奇,這些催款電話為什麽這麽有底氣。”毛晶玥告訴記者,學生接到這樣的電話後大都很恐懼,有些甚至躲在宿舍里不敢出門。

“學生還不起只能讓家長來還,放貸者手中有學生的在校信息,這些學生大多是獨生子,不少家長害怕孩子有不良貸款,影響孩子的學業,所以有少人寧願償還這些不受法律保護的高額利息來息事寧人。”毛晶玥說。

有了這些素材後,毛晶玥制作了一部名為《今天是時候揭揭不良網貸的套路了》的視頻,作為一部講座教學片播放給學生觀看。誰知視頻一經推出,就迅速流傳到網上,並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評,不少高校的老師、輔導員向她索要視頻資料。視頻在網上流傳開後,引起了社會各界關註。

“我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向學生講清楚相關的金融知識、法律知識,還任重道遠。”毛晶玥說。近日,她又與學校老師一起開始制作《5分鐘解讀不良借貸套路》的動畫視頻,準備將不良校園貸的危害進一步做深。

(來源:新華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590

臥底計劃曝光

1 : GS(14)@2011-04-30 11:59:0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29&sec_id=4104&art_id=15209439

逼現身取錢
這宗卧底行動發生於 09年 6月,港島總區重案組調查一宗懷疑電話騙案,探員預先在恒生銀行開立了一個戶口,然後將戶口售予一名懷疑用作電話騙案清洗黑錢的男子。
一個星期後,警方待疑犯將懷疑是電話騙案贓款的 2萬元存入該戶口後,將戶口凍結,逼疑犯現身取錢。
疑犯不虞有詐,相約卧底探員到九龍灣港鐵站會面,要求提取該筆款項,並出示該戶口的提款卡及密碼,疑犯更即場使用該張提款卡「查數」,以證明戶口被凍結。
卧底探員訛稱為賺錢而出賣朋友的銀行戶口,疑犯要求立刻相約「真正戶口持有人」見面,未幾另一卧底探員假扮戶口持有人與疑犯會面,聲稱可能拖欠卡數而遭凍結戶口,並應疑犯要求到附近的恒生銀行提取該筆 2萬元懷疑贓款。
當卧底探員「成功」提取款項後,疑犯選擇在德福廣場的 Market Place超級市場門口交收款項及提款單據,疑犯更打賞 1,000元予這兩名卧底探員。
此時,一眾早已在附近跟蹤埋伏的探員見時機成熟,一擁而上,將疑犯制服拘捕,整個拘捕行動花半小時完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1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