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特朗普揭曉“百日新政”:要幹成這五件大事

距離正式入主白宮只剩不到60天了,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在考慮重要職位的人事任命之余,還提前公布了他設想中的“百日新政”。

當地時間21日,特朗普通過一段視音頻公布了他執政前100天的工作計劃,其中,自然少不了備受關註的移民、自由貿易、國防政策等內容。

特朗普表示:“無論是生產鋼鐵、建造汽車還是治療疾病,我希望美國在下一個10年中能夠有生產和創新,並為美國工人創造財富和就業機會。”

特朗普談了什麽?

在“百日新政”中,特朗普著重勾勒了五大政策。

首先,承諾在上任第一天就要退出正在商議中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 ,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公平的雙邊貿易協定”。在競選期間,特朗普曾多次表示,要退出TPP,而這卻是現任總統奧巴馬極為珍視的政治遺產。

其次,特朗普要取消奧巴馬擔任總統時期,在環境保護方面的種種安排。具體而言,特朗普主張取消對頁巖氣以及清潔煤炭在開采、使用方面的限制。他曾在競選期間就給選民留下了願做油氣行業“救世主”的形象。在美國頁巖油重鎮北達科他州的一場演講中,特朗普就宣稱,要進一步放開對石油生產的監管、提升油氣產量,並將廢除奧巴馬政府采取的限制水力壓裂技術運用的措施。特朗普的能源政策顧問、大陸資源公司首席執行官哈羅德·哈姆(Harold Hamm)說,如果特朗普當選總統,將確保美國生產更多原油和天然氣。目前,哈姆也是特朗普內閣中能源部長的熱門人選。

第三,特朗普要求他的安全團隊研究政策,確保美國國內的基建安全,防止基建受到極端分子等勢力的襲擊。一直以來,陳舊的基建設施嚴重拖累了美國經濟。為此,特朗普非常支持對基建的投資,甚至提出了“萬億美元基建計劃”,以完善美國的橋梁、鐵路、機場、水電系統等。特朗普的經濟顧問、美國下任財長候選人之一姆努欽(Steven Mnuchin)16日表示,特朗普的團隊正在考慮設立一家“基礎設施銀行”,對美國的基建項目進行投資。

第四,要求勞工部調查濫發簽證的問題。特朗普認為,這些濫發的簽證,搶走了本屬於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因此要把這些就業機會“還給”美國工人。在之前的共和黨黨內辯論中,特朗普就曾炮轟美國目前發放給外國勞工的H-1B簽證(吸引外國高技術人才到美國工作的簽證類別),認為這是對美國工人“非常不公平”的計劃,一旦當選,不排除取消該簽證類別。他的首席戰略顧問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也曾暗示,美國的科技公司雇傭了太多的外國員工,“這不是長久之計”。

第五,清除說客。特朗普在大選時承諾將“清除華盛頓淤泥”(drain the swamp),此舉意味著美國政府將面臨大規模的人事調動和重組,尤其是那些依靠嘴皮子吃飯的說客將不再受到歡迎。特朗普對說客的厭惡由來已久。在接受CBS“60分鐘”節目專訪時,他就表示,“在華盛頓,每個人都是說客”。而且,在特朗普看來,華盛頓目前的制度有問題,他將整頓政府體系,包括限制外資進入、增加任期限制等。當然,很多人並不希望看到這一現象。

特朗普沒談什麽?

值得註意的是,在上述要點中,特朗普在競選時口口聲聲提到的驅逐非法移民政策以及對奧巴馬醫改的廢除,卻沒見蹤影。“要在美墨邊境建立高墻”、“要限制穆斯林國家的移民”、“要推翻奧巴馬醫改”等,這些都是特朗普在競選時引發軒然大波的激進言論,也常被媒體拿來說事。

特朗普之所以在“百日新政”中閉口不談這些爭議頗多的政策,主要在於,並不是所有計劃都能通過總統行政命令的方式一以貫之。比如,上述五點計劃,均可通過特朗普正式就任總統後頒布的行政命令執行,無需通過國會的批準。但是,在涉及醫改、驅逐非法移民等計劃,或多或少都需要國會的批準。而一旦進入國會批準的程序,無疑耗時耗力。雖然目前國會的參眾兩院都掌握在共和黨人手中,但不是所有共和黨人都認同特朗普的這些計劃,更別提居於少數派地位的民主黨人了。

有美媒替從政經驗為零的特朗普操心,為他羅列了就任總統後,鐵定需要國會審批的議題。比如,推翻奧巴馬醫改、在美墨邊境築墻、終結共同核心教學標準、減稅等。而“遣返有犯罪記錄的非法移民”、“重新商討或退出北美自貿協定”、“對美企的海外利潤征稅”等議題,可能需要國會批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66

如果你成為了一艘“沈船”的CEO,這里有份百日生存指南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02/160150.shtml

如果你成為了一艘“沈船”的CEO,這里有份百日生存指南
經緯創投 經緯創投

如果你成為了一艘“沈船”的CEO,這里有份百日生存指南

付出一切努力,並將公司打造成你想要的樣子。

本文系經緯創投(微信ID:matrixpartnerschina)授權i黑馬發布。

無論你是一家市值數十億美金上市公司的 CEO,還是中型規模企業的CEO,如果你希望改變公司面臨的困境,都是困難的。

面對順境時,一切的阻力“看似”都不存在;但處於逆境之中,一切都會變得艱難起來——這個時候,你的世界可能彌漫著焦躁不安的氣息,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急於從自己的枷鎖中解放。

如果說,管理是一家公司的基本器官和功能,這個時候你需要順應它,也需要挑戰它。你需要明白什麽是賦予你改變現狀的力量,比如做好收入;也需要明白如何與阻力共存,並最終將之化為助力,比如如何打破體制所帶來的困擾。以下,Enjoy:

試著在腦子里描述這樣一個場景——在一個晴朗的早晨,剛剛成為 CEO 的你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這時,董事長走進來告訴你,全公司都指望著你去推動一個“創新計劃”來拯救整個公司。

股東們屏住呼吸,期待著你在短短的幾個月內可以創造奇跡,並由此來證明你就是 CEO 的最佳人選。那麽,問題來了:你將何去何從呢?

在我們討論這個問題前,不妨先來回顧一下幾家企業有關創新的歷史。手持設備制造商 Palm 的首席執行官 Ed Colligan,2006 年曾經發表過對 iPhone 的看法:

“我們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在想法設法弄明白如何創造一臺近乎完美的手機。致力於研發電腦的人們是不能理解這些的,也不會試圖進入這個領域。”

IBM 董事長 Louis Gertsner 談到亞馬遜時是這樣說的:

“在大家眼中,亞馬遜當然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零售商,直到你看見沃爾瑪正在準備做的事時……與所有頂級互聯網公司的總和比起來,IBM 正在產生更多的收入和利潤。”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不是一幅清晰、美好的畫面。曾經,摩根大通的 CEO Jamie Dimon對他的同仁說:“矽谷要來和我們搶飯碗了。”初創企業對大型公司造成的影響越來越明顯,董事會有充分的理由擔憂這一切,現在就需要你來證明他們任用你做 CEO 是明智的。

那麽接下來,你需要註意些什麽呢?

言多必失

如果有人問你——如何看待如何將“創新”融入公司戰略,以及你要如何用創新驅動整個公司?

請保持緘默。創新是件難事,改變整個企業氛圍更是難上加難。

控制住你的舌頭——許多很棒的公司都在創新上栽過大跟頭。你要做的是與核心團隊反複推敲斟酌未來藍圖,直到拿出一份可執行的、清晰的計劃。

組建核心團隊

如果你已經對同事們足夠的了解,找到那些核心的人,將他們組合起來:要麽他們對核心產品極其了解,要麽他們是隱藏在基層團隊中的人才。無論是哪一種人,他們的共通點都是有著極強的學習和適應能力,曾經打過仗,經受過種種市場或產品的考驗。

如果你剛剛來到這家公司,花足夠的時間去了解員工們。如果必要的話,也可以引入一些外部人員,他們應該是在目標領域里有一些經驗,並且有著“創始團隊血液和氣質”的人。

不要放棄“搖錢樹”

企業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你還想多撐些時間,那就別做傻事,不要放棄你的王牌項目——正如亞馬遜不會為了追求 AI 和 Alexa 就放棄他們的電子書業務。雖然你可能對於目前的核心業務十分不滿,但如果你不給自己留後路或是準備替代方案,那麽生存將會變成一個大問題。

即使在變革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做收入。實際一點吧!即使董事會讓你全權決定與創新相關的事宜,也會在收入一落千丈的時候對你產生質疑。

精簡層級

這是很有必要的。創新最大的阻礙之一,就是如何應對固有的層層體系。在最初,各個層級的建立是為了更好地管理,但隨著公司發展和雇員越來越多,層級產生的阻礙也越來越多。

層層的管理制度會導致公司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會創造一種滿足於現狀的惰性,因此最重要的事就是盡可能早地取消一些層級。

循序漸進

好了,在完成上一步後,你已經擺脫了管理體制的束縛。新的挑戰又來了,體系內的人們開始“出於尊敬”提出各種爭議,這是你作為領導者面對壓力測試的時候。請記住我們此前說到的要點三:“做好收入,嚴控支出”。

將創新打造為文化,而不是項目

如果將創新當成一個項目,就會變成幾個人各做各的,或者僅僅將創新變為“CEO 的事情”,整件事情顯得面目模糊,而無法形成“合力”。

讓他們真正地運轉起來。當然,你並不能在一夜之間完成所有這一切。創造一種文化是需要時間的,無論這種創造最終被人們接受或是拒絕,都需要時間——請耐心一點,並且持續努力,去打破舊的壁壘。

創造緊迫感

現在你已經設定好議程,擺脫層級困擾,顯示出你的領袖氣質,並且嘗試著創造文化。現在是時候引起大家的緊迫感了。通過更頻繁的溝通向大家發出“多多嘗試”的信號,通過更緊湊的會議安排來創造緊迫感,在事情進展不順的時候及時調動人員配置。

付出一切努力,並將公司打造成你想要的樣子。

無論你是一家市值數十億美金上市公司的 CEO,還是中型規模企業的CEO,從某種角度來說,試圖改變公司面臨的困境和現狀,去創造一種創新文化,你們面對的挑戰和困難是相似的。

也許這個過程的確有些漫長,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阻力 挑戰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98

湯未生特約: 嬰兒百日宴(完全無刪減版)

今年1月初,未生曾經寫過《嬰兒的誕生》,提及過奧傳思維(8091)的第二大股東劉漢松的一些故事,其實除了劉漢松外,第一大股東周慧珠的兒子任偉成,也涉及廣興國際(1131,現名鴻寶資源)的大股東提供賄款予分析員及基金經理一案,其中任偉成當時擔任軟庫金匯的高級副總裁,介紹基金經理給當時主席認識,並提供賄款予基金經理購入廣興國際的股票。其後任偉成在收取主席的賄款後,被廉政公署拘捕,更發現部分賄款修藏在家人的保險箱。其後任偉成轉為特赦證人,最終主席等人被判罪成。

回憶扯遠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怪獸老婆的姐姐和姐夫特地為嬰兒在酒樓設了百日宴。酒樓坐落之商場為信和置業(83)旗下商場,位於屯門市中心,至今已有30年歷史。根據年報,現時可商場樓面逾100萬平方呎,為信和置業最大的收租物業。由於興建時處於地產低潮,故需要把住宅建得較小,延遲了完成的時間。隨著屯門新市鎮的發展,人流逐步增加。

在1997年代初亞洲金融風暴後,因為部分商戶退出經營,業主把商場翻新,縮小店鋪面積,同時拆掉音樂噴泉,增加可租用面積。直至2003年後,經濟好轉,加上區內居民增加及收入上升,以及自遊行不斷擴大,增開不少連鎖名店,提升商戶檔次,最高峰的時期,基本上整個商場一半的人都是自遊行豪客。

在2015年後,隨著自遊行「一簽多行」政策收緊,商場的人流減少。據未生所見,小部分店鋪已空置。現時人流大致分三種,第一種是拖行李箱的自遊行客,估計都是居住深圳,視香港作日常消費之用。第二種是住在附近私人樓的夫婦,因「供樓」壓力所以消費力不算太高。第三種是當區的年輕人。這類人的父母忙於工作,但於早期購置屯門的物業,按揭接近償清,物業也升值,故消費力最強。故近月當區的店鋪已悄然調整為年輕人的特色。未來而言,隨著深港一體化,屯門人口及消費力持續增加,未來商場應可再有另一波輝煌,但豪客一去不復返了。至於信和置業的投資價值方面,由於在香港投得土地不多,國內發展緩慢,加上淨現金情況,未來估計都是變成一隻穩定發展的收息股。

(按: 未生通過編輯收到積金局對於未生於《巴菲特給股東的信想到的...》關於基金管理費的指控高的回應。未生謝謝他們有空看這篇文章,如果有時間,未生再對他們的回應作出回覆。)

1. 三線股 行賄造市內幕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8729

2. 前 港 姐 李 嘉 慧 涉 藏 黑 錢
http://std.stheadline.com/archive/fullstory.asp?andor=or&year1=2005&month1=4&day1=5&year2=2005&month2=4&day2=5&category=all&id=20050405a01&keyword1=&keyword2=

3. 個市咁悶,睇下金 融小說好過:大鬥廣興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t=16081

4. 前港姐李嘉慧奶奶公司上市 身家多幾十億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php?guid=56134421&category_guid=7015342&category=instant&issue=20170105

5.屯門市廣場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1%AF%E9%96%80%E5%B8%82%E5%BB%A3%E5%A0%B4

6. 廣興國際案 官斥兩被告狡辯
李萬德、陳財成造市罪成擁妻痛哭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050528/4923872

7. 廣興案陳財成撤罪 李萬德上訴駁回
http://www.kui.name/event/2006-09-14/%E5%BB%A3%E8%88%88%E6%A1%88%E9%99%B3%E8%B2%A1%E6%88%90%E6%92%A4%E7%BD%AA%E3%80%80%E6%9D%8E%E8%90%AC%E5%BE%B7%E4%B8%8A%E8%A8%B4%E9%A7%81%E5%9B%9E_n19690.htm


8. 鏗鏘集 城市設計在屯門 (1984-1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081

全球頭條丨特朗普計劃賓州集會慶祝上任百日

——CNBC——

【特朗普上任百日將出席賓州集會 錯過記者晚宴】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計劃下周六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辦大型集會,這天也是特朗普上任總統第100天。按計劃下周三特朗普將公布其稅改計劃,外界預計這將成為集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醫改計劃失敗後,特朗普亟需稅改計劃來重振共和黨在國會中的權威。不過當天也是白宮記者協會晚宴(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s Dinner)的日子,與記者關系緊張的特朗普此前已經宣布其與白宮工作人員將不會出席。傳統意義上,每年一度的記者協會晚宴晚宴上總統都將出席並發表演講,是美國新聞、政界的傳統的社交活動,前總統奧巴馬演講中的諸多“搞笑段子”令人印象深刻。

——金融時報——

【英國迎135年來首個“零煤電日”】周五英國迎來了自135年來首個“零煤電日”。來自於英國國家電網的工程師們在周四晚上11點確認當時英國境內燃煤發電量降至零,並成功持續到周五午夜,這也是1882年英國首個火電站運行以來第一次實現全天無煤電生產供應。去年以來英國煤炭的用量就穩步下降,煤電在英國電力的占比已經從兩年前的23%降至了去年的9%。周五當天英國的電力供應發布如下,天然氣47%,核能18%,風能18%,太陽能10%,生物能7%。

——BBC——

【萬名抗議者包圍德極右翼政黨集會 防暴警察嚴陣以待】周六德國警方在科隆部署4000防暴警察,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選擇黨在此舉行集會,討論今年9月的大選政策並推舉新候選人。聞訊而來的是近萬名抗議者,其中有近千人極左翼活躍分子。抗議者與警方爆發沖突,造成2名警察受傷,警方向抗議者投擲催淚瓦斯。具有極端反移民傾向的德國選擇黨目前的民意支持率在8-10%,雖然足以確保議會席位,但其號召力較去年已明顯減弱。

——Reuters——

【華爾街將迎近十年最忙財報周】華爾街下周將迎來近十年來最忙財報周,標普500指數中超過190支成分股屆時將公布最新財報,這些公司的市值超過7.7萬億美元,占標普500總市值的40%,其中就包括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亞馬遜、微軟和埃克森美孚。僅下周四將有近70家公司發布財報,包括Alphabet、亞馬遜、微軟、英特爾和星巴克將在盤後公布業績,這將對下周五,也是四月最後一個交易日的美股走勢造成一定影響。

——Bloomberg——

【特朗普再下一城 IMF放棄反保護主義承諾】全球政策制定者們又一次放棄了對保護主義的抵制,特朗普的堅持持續對此前各國財長及央行行長間達成的共識造成沖擊。在周六公布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春季會議公報上,國際貨幣和金融委員會(IMFC)認為各國正在致力於增強貿易對各國經濟的貢獻,但放棄了去年十月公告中提出的“反對各種形式保護主義”和“推動巴黎氣候協定實施”的表述。對於經濟前景,IMFC認為全球經濟複蘇正在積聚動能,大宗商品價格已經企穩,通縮風險正在消退,但仍需防範政治及政策風險。各國將避免競爭性貶值,不會以競爭性目的設定匯率目標。

——德國商報——

【低利率政策使德國八年節省了近1450億美元】感謝歐洲央行持續的低利率政策,與預算草案相比,德國政府從2008年以來節省了1457億歐元的利息開支。從2008年至2016年,德國財政部的利息開支預算為4162億歐元,實際上只支付了2705億歐元。這造成了德國預算盈余處於較高水平,也成為了IMF春季年會中美國和其他國家要求德國加大政府開支的理由。

——印度經濟時報——

【印度財長:本財年印度經濟增速將回升至7.5%】印度財長Arun Jaitley出席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時表示,印度經濟2017-18財年的經濟增速將從上財年的7.1%上升至7.5%,將推進靈活的經濟結構改革措施,同時維持低通脹、低赤字的金融環境和穩健的財政政策,爭取今年7月推出商品與服務稅(GST)稅改計劃。新興經濟體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部分,約占全球經濟增長總量的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580

特朗普月底上任滿百日 美國聯邦政府再度面臨停擺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將在本月29日上任滿百日,然而,美國國會領導人正忙於爭取達成協議,以保持美國政府不會在本周結束之後因資金緊張停擺。

特朗普對於在美國與墨西哥邊境建造隔離墻的資金要求,使兩黨的預算談判變得複雜化。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昨日結束休會、返回華盛頓的國會議員們,面臨著聯邦政府從本周五(特朗普總統任期的第99天)起停擺的風險,那將迫使數十萬政府雇員留在家里,暫停眾多服務。

盡管資深共和黨人急於避免政府停擺,但特朗普通過推文發出的邊境隔離墻建設資金要求,向財政辯論註入了不確定性。

“隔離墻是阻止毒品流入我們國家、毒害我國年輕人的重要手段,”特朗普昨日在Twitter上寫道。

在批評者看來,白宮玩的這種懸崖遊戲所帶來的政策不確定性模式讓人眼熟;上周特朗普突然宣布明日公布稅收改革提議,盡管他的團隊尚未敲定詳細計劃。

一位共和黨參議院助理表示,國會很有可能同意延長一周的政府運作經費,讓各方有更多時間商談。這名助理表示,盡管不太可能就美墨邊境隔離墻達成明確方案,但可能存在支持邊境安全的整體措施的空間。“可能有辦法讓大家都保住臉面。”

鑒於政府停擺將觸發選民怒火,共和黨方面不太可能在談判中強硬到真的導致停擺的地步。但為了避免政府停擺,他們需要解決幾個未決的問題。白宮把民主黨人畫出紅線的兩項要求列為重點:邊境隔離墻建設資金,以及保護無證移民。白宮還希望大幅增加國防支出。

據悉,歷史上,美國曾多次出現政府關門,造成嚴重的後果。1995年克林頓任期內,政府“關門”時間達21天之久,80萬聯邦雇員在1995年的政府“關門”事件中無薪放假,而在政府“關門”期間,正巧趕上聖誕節,時任總統克林頓不得不自己掏腰包付白宮的電費。而在同年的11月14日至11月19日,美國政府也曾出現“關門”6天的現象。

1990年10月、1986年10月、1984年10月、1981年11月,類似的情況也曾在美國發生,不過時間均非常短,只有半天、一天或兩三天的時間。

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13年9月下旬,美國在共和黨內“茶黨”等保守勢力的強烈要求下,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至少三次提出不同版本的臨時撥款議案,這些議案都與阻撓奧巴馬力推的美國醫療保險改革實施內容相捆綁,但都沒有得到民主黨掌握的參議院的通過,最終導致聯邦政府預算沒有著落。2013年10月1日,美國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關門。2013年10月16日晚結束聯邦政府關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889

特朗普新官上任近百日 有哪些成果?丨視點

4月2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即將迎來總統生涯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上任一百天。“新官”特朗普稱他有一個最有成效的百日執政期。

在這一百天里,特朗普任命了1位最高法院大法官和2位國家安全顧問;截至4月24日,簽署了27項行政令,未通過的行政令為2項,包括廣受熱議的移民禁令;有20份議案被寫進法律,其中有10項為廢除奧巴馬政府的法規。總統團隊共確認了22個重要職位,但仍有許多職位空缺。自其入駐白宮至今,特朗普在白宮的辦公天數為74天,此外還有7天前往海湖莊園。在此期間,他共接待了11位國外領導人。據統計,“推特執政”的特朗普在這一百日里共發送了900多條推文,

與任命職位和人數相比,外界比較關註的是特朗普在這一百天里是否履行此前在競選期間所拋出的承諾。據《華盛頓郵報》統計,在特朗普的承諾中,5項已經實現,5項被推翻,剩余的36項則毫無動靜。特朗普政府平均每月新增就業數17.8萬個,就平均來看,顯然少於10年創造2500萬個就業崗位的承諾。此外,他曾信誓旦旦要廢除並替代奧巴馬醫改,但其新推出的醫改也並未得到執行,並且美墨城墻也並未如期建造。

對於特朗普政府上任以來的表示,有關專家在接受CNBC采訪時認為共和黨執政非常糟糕。該黨派在控制了參眾兩院以及白宮後,卻不能通過一項支出議案。對於外界關於政府在特朗普百日執政前停擺的傳言,人們開始疑惑,共和黨是否有能力執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019

上任百日 特朗普談到過哪些國家又說了什麽

周六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誓就職第100天,而美國總統在公開場合談論其他國家一直以來也被視為重大國際外交事件,現在就來回顧一下特朗普到底提到過哪些國家,又說了些什麽。

一般而言兩國高層領導溝通的方式無外乎正式會面和電話交流,考慮到特朗普喜歡在推特上發表個人看法,本文中將特朗普談論他國的方式分為了會面、電話和推特。據外媒不完全統計,特朗普已經與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等近50個國家首腦進行過會談,或在推特上發表過看法,這里將選取介紹部分重要國家。

澳大利亞:會面0/通話1/推特3

特朗普推文:感謝澳大利亞總理談及了“那些假新聞媒體”撒謊的會談內容實情。(2017.2.3)

澳大利亞近年來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之一,其軍隊與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並肩作戰,但雙方關系隨著特朗普入主白宮有所冷卻。

今年1月底特朗普被曝中途粗暴掛斷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的通話,《華盛頓郵報》報道稱雙方就奧巴馬政府此前達成的有關接受澳大利亞1200名他國難民協議產生爭執不歡而散。特朗普堅稱通話很“民主”,而特恩布爾則表示這是一次“開誠布公”的會談。

加拿大:會面1/通話3/推特6

特朗普:擁有像加拿大這樣的鄰居,美國深感榮幸。(2017.2.13 美加首腦新聞發布會)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可能是僅有的到訪白宮並與特朗普相談甚歡的他國領導人,他不僅成功應對了特朗普的“握手禮”,也得到了特朗普深化兩國關系的承諾。不過好景不長,近期特朗普對加拿大乳制品行業的保護主義行為進行了炮轟,引發特魯多的激烈反駁。

中國:會面1/通話3/推特12

今年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雙方就中美雙邊重要領域務實合作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及地區問題廣泛深入交換意見。同意共同努力,擴大互利合作領域,並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雙方還宣布建立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此後美國宣布不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雙方在朝鮮問題上也進行了多次高層次會談。(以上均為新華社報道)

德國:會面1/通話6/推特2

特朗普推文:無論你從“假新聞媒體”聽到什麽,我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會談“很不錯”(2017.3.18)

特朗普堅持的“美國優先”和反全球化思路與德國所需要的全球貿易開放及反保護主義完全背離,雙方的較量也由此開始。

3月18日,特朗普在白宮熱情招待了來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雙方會談前的拍照環節便稍顯尷尬,此後的發布會上兩國在貿易立場分歧依然難以彌合。不過最近美國似乎準備作出些許讓步,美歐雙方有意重啟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

伊朗:會面0/通話0/推特6

特朗普推特:伊朗在玩火,他們不懂得欣賞奧巴馬對他們的仁慈,我不會這樣。(2017.2.3)

雖然特朗普還沒有和伊朗領導層有過對話,他卻花費了很多時間談論伊朗。特朗普對伊朗的態度一直很強硬,並稱此前各方達成的伊朗核協議“非常糟糕”,威脅廢除該協議。雙方關系一度因伊朗試射彈道導彈再次緊張,美國政府隨後宣布一系列新制裁措施,作為對其彈道導彈試驗的回應。

4月20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公開表態稱,伊朗做出的“驚人的挑釁行為”已經嚴重破壞了中東地區各國的穩定,特朗普政府將重新審視美國之前對待伊朗核問題的政策。看來美伊間的緊張關系短時間內無法解決。

日本:會面1/通話5/推特9

眼看著特朗普上任伊始便宣布廢除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心急火燎,於2月9日抵達華盛頓並在白宮受到了特朗普的接見。會談的結果並不令安倍滿意,特朗普承諾將強化雙方戰略同盟關系,美國致力於使用包括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在內的全部軍事實力保衛日本,這一承諾“不可動搖”。但在TPP問題上拒絕松口。

朝鮮:會面0/通話0/推特9

特朗普推文:朝鮮在自找麻煩,實在不行美國能自己解決問題。(2017.4.17)

眾所周知,特朗普短期內不可能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或者通電話。令美國不滿的是朝鮮持續不斷的核試驗及對日韓的核威脅,美國甚至不惜以武力解決問題。特朗普本周四再次表態稱,美國與朝鮮之間爆發“重大沖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希望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但這“非常困難”。不過朝鮮的回應也很強硬,副外相韓成烈接受BBC采訪時表示,如果美國計劃對朝鮮動武,朝鮮用核武先發制人。

俄羅斯:會面0/通話2/推特28

特朗普推文:與俄羅斯有關的假新聞都是民主黨炮制的,再由媒體渲染,為的就是掩飾大選失敗及信息泄露。

特朗普當選以來,其與俄羅斯的關系便成為了眾矢之的。美國情報部門指責俄羅斯黑客入侵民主黨競選委員會服務器,抹黑希拉里幹擾大選幫助特朗普獲勝。因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身陷與俄羅斯大使私下會面的“通敵門”,特朗普不得不火速將其“炒魷魚”。

特朗普就職以來共與普京進行2次電話交談。近期美俄兩國因敘利亞問題關系緊張,蒂勒森親自前往莫斯科“滅火”效果不佳,雙方原定5月底的會面將推遲,特朗普也坦言雙方的關系處於歷史最低點。但他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認為美俄間的問題會得到解決,各方最終會實現長久的和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34

特朗普執政百日GDP僅增長0.7% 為三年最低

當地時間28日早晨,美國公布了特朗普執政第一個季度的GDP數據。

美國商務部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實際GDP僅增長0.7%,為三年來最低。此前大部分經濟學家預計美國一季度GDP數據將乏善可陳,但路透社調查的大部分分析師認為,這個數字將在1.2%左右。而亞特蘭大聯儲的預期更加悲觀,僅為0.2%。

美國經濟增速放緩主要源於消費者支出減速。消費支出僅增0.3%,為逾7年來最低增速,從而抵消了住房和石油鉆探帶動的投資回升。分析師認為,部分原因是天氣異常暖和,導致電費、供暖費下滑。

巧合的是,一季度GDP數據的公布正值特朗普執政即將滿100天之際。

通常來說,一季度數據會因為統計上的問題而被低估。美國歷史上其他總統執政的第一個季度GDP數據表現通常也不是太好。

富國銀行分析師指出,一季度經濟增速的疲軟可能與美國商務部對數據的季節性調整有關,自2000年以來,每年第一季經濟的增速均值只有1%,而在其他三個季度增速的均值高達2.2%。

聯邦數據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也就是奧巴馬在任的最後一個季度,美國經濟增速為2.1%。

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GDP 將在第二季度出現反彈。經濟學家此前基本上預計第一季的經濟增速數據將較為疲軟,但認為這只是暫時回落而不是經濟將陷入停滯的訊號。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在GDP報告發布前表示:“有理由相信,第一季經濟中的某些疲軟點在第二季將反轉,特別是在消費和庫存領域。勞動所得正開始增長,將使未來的消費者開支得到良好支撐。”

但毫無疑問,一季度頗令人失望的數據從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特朗普政府的“理想”和經濟表現的“現實”之間的差距。

剛剛公布的一季度GDP數據顯示,特朗普政府希望將GDP增速維持在3%的目標似乎還很遙遠。特朗普日前公布了激進的稅改方案,或將導致聯邦政府收入巨減數萬億美元——除非美國能維持強勁經濟增速,以彌補這種收入的減少。

投資者認為,美聯儲在下周會議前加息的可能性很低,但6月加息的可能性則上升至68%。

市場對一季度GDP數據的反應非常平靜,美股三大期指在GDP數據發布後沒有明顯變化,而美元指數甚至自低點拉升約0.1%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37

上任百日 這些國家受到特朗普重點關註

周六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誓就職第100天,而美國總統在公開場合談論其他國家一直以來也被視為重大國際外交事件,現在就來回顧一下特朗普到底提到過哪些國家,又說了些什麽。

一般而言兩國高層領導溝通的方式無外乎正式會面和電話交流,考慮到特朗普喜歡在推特上發表個人看法,本文中將特朗普談論他國的方式分為了會面、電話和推特。據外媒不完全統計,特朗普已經與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等近50個國家首腦進行過會談,或在推特上發表過看法,這里將選取介紹部分重要國家。

澳大利亞:會面0/通話1/推特3

特朗普推文:感謝澳大利亞總理談及了“那些假新聞媒體”撒謊的會談內容實情。(2017.2.3)

澳大利亞近年來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之一,其軍隊與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並肩作戰,但雙方關系隨著特朗普入主白宮有所冷卻。

今年1月底特朗普被曝中途粗暴掛斷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的通話,《華盛頓郵報》報道稱雙方就奧巴馬政府此前達成的有關接受澳大利亞1200名他國難民協議產生爭執不歡而散。特朗普堅稱通話很“民主”,而特恩布爾則表示這是一次“開誠布公”的會談。

加拿大:會面1/通話3/推特6

特朗普:擁有像加拿大這樣的鄰居,美國深感榮幸。(2017.2.13 美加首腦新聞發布會)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可能是僅有的到訪白宮並與特朗普相談甚歡的他國領導人,他不僅成功應對了特朗普的“握手禮”,也得到了特朗普深化兩國關系的承諾。不過好景不長,近期特朗普對加拿大乳制品行業的保護主義行為進行了炮轟,引發特魯多的激烈反駁。

中國:會面1/通話3/推特12

今年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雙方就中美雙邊重要領域務實合作和共同關心的國際及地區問題廣泛深入交換意見。同意共同努力,擴大互利合作領域,並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管控分歧。雙方還宣布建立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此後美國宣布不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雙方在朝鮮問題上也進行了多次高層次會談。(以上均為新華社報道)

德國:會面1/通話6/推特2

特朗普推文:無論你從“假新聞媒體”聽到什麽,我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會談“很不錯”(2017.3.18)

特朗普堅持的“美國優先”和反全球化思路與德國所需要的全球貿易開放及反保護主義完全背離,雙方的較量也由此開始。

3月18日,特朗普在白宮熱情招待了來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雙方會談前的拍照環節便稍顯尷尬,此後的發布會上兩國在貿易立場分歧依然難以彌合。不過最近美國似乎準備作出些許讓步,美歐雙方有意重啟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系協定)。

伊朗:會面0/通話0/推特6

特朗普推特:伊朗在玩火,他們不懂得欣賞奧巴馬對他們的仁慈,我不會這樣。(2017.2.3)

雖然特朗普還沒有和伊朗領導層有過對話,他卻花費了很多時間談論伊朗。特朗普對伊朗的態度一直很強硬,並稱此前各方達成的伊朗核協議“非常糟糕”,威脅廢除該協議。雙方關系一度因伊朗試射彈道導彈再次緊張,美國政府隨後宣布一系列新制裁措施,作為對其彈道導彈試驗的回應。

4月20日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公開表態稱,伊朗做出的“驚人的挑釁行為”已經嚴重破壞了中東地區各國的穩定,特朗普政府將重新審視美國之前對待伊朗核問題的政策。看來美伊間的緊張關系短時間內無法解決。

日本:會面1/通話5/推特9

眼看著特朗普上任伊始便宣布廢除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心急火燎,於2月9日抵達華盛頓並在白宮受到了特朗普的接見。會談的結果並不令安倍滿意,特朗普承諾將強化雙方戰略同盟關系,美國致力於使用包括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在內的全部軍事實力保衛日本,這一承諾“不可動搖”。但在TPP問題上拒絕松口。

朝鮮:會面0/通話0/推特9

特朗普推文:朝鮮在自找麻煩,實在不行美國能自己解決問題。(2017.4.17)

眾所周知,特朗普短期內不可能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或者通電話。令美國不滿的是朝鮮持續不斷的核試驗及對日韓的核威脅,美國甚至不惜以武力解決問題。特朗普本周四再次表態稱,美國與朝鮮之間爆發“重大沖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希望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但這“非常困難”。不過朝鮮的回應也很強硬,副外相韓成烈接受BBC采訪時表示,如果美國計劃對朝鮮動武,朝鮮用核武先發制人。周六清晨,朝鮮再次進行彈道導彈試射。

俄羅斯:會面0/通話2/推特28

特朗普推文:與俄羅斯有關的假新聞都是民主黨炮制的,再由媒體渲染,為的就是掩飾大選失敗及信息泄露。

特朗普當選以來,其與俄羅斯的關系便成為了眾矢之的。美國情報部門指責俄羅斯黑客入侵民主黨競選委員會服務器,抹黑希拉里幹擾大選幫助特朗普獲勝。因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身陷與俄羅斯大使私下會面的“通敵門”,特朗普不得不火速將其“炒魷魚”。

特朗普就職以來共與普京進行2次電話交談。近期美俄兩國因敘利亞問題關系緊張,蒂勒森親自前往莫斯科“滅火”效果不佳,雙方原定5月底的會面將推遲,特朗普也坦言雙方的關系處於歷史最低點。但他對未來依然充滿信心,認為美俄間的問題會得到解決,各方最終會實現長久的和平。

英國:會面1/通話3/推特2

特朗普:美英兩國之間的特殊關系是歷史上正義與和平的最偉大的力量之一。(2017.1.27 美英首腦聯合新聞發布會)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接待的首位外國元首。特朗普表達了對英國脫歐的支持,並願意與英國展開雙邊貿易談判。“首相女士,我們願意擴大在商業、貿易及外交領域的雙邊關系”。

在近期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特朗普再次表示,脫歐對英國很有利。按計劃,特朗普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訪問英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81

特朗普百日盤點:自稱施政有道新增60萬工作機會

過去的這個周末有點不尋常。

4月29日這天,美國白宮記者協會年度晚宴在華盛頓舉行,可是總統特朗普卻打破慣例沒有參加,成為36年來首位缺席白宮記者晚宴的總統。

把一群好萊塢名人和媒體人士晾在華盛頓寒暄,而剛剛執政滿百天的特朗普自己卻在賓夕法尼亞州首府哈里斯堡舉行了大型集會,先是再次指責媒體“不誠實”,而後重點強調了自己百日執政的成果。

和選民之間的協議

去年10月,特朗普在葛底斯堡的競選講話中首次提出了百日執政計劃,當時開篇就提到:百日新政計劃是自己和選民之間的“協議”。

既然是協議,那麽如今就到了兌現的時候了。但實際上,通過對比兩次講話可以看到,此次百日執政的“匯報”可以說新意寥寥,所涉及的主題無非就業、移民、安全問題和國防,核心思想仍舊是“美國第一”。

在演講中,特朗普主要提到,自己在過去三個月的成就包括:外交事務上,與中國、英國、德國和日本等國領導人建立了強有力聯系;司法領域,成功地提名了保守派大法官戈薩奇成為最高法院“第九人”;貿易領域,讓美國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並將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但如果無法令美國工人獲利,同樣將退出該協定;經濟上,宣布大幅削減企業稅和個人稅的稅改方案;安全上,對移民入境采取更強硬的管控,強調會繼續推進美墨邊境墻。

已兌現清單

那麽,仔細來看,特朗普的第一個100天兌現了哪些承諾呢?

首先,特朗普的確退出了TPP並將重談NAFTA,這幾乎是特朗普甫一上任就立即落實的任內第一要務,也是此前提出了保護美國工人的7項做法之中最重要的兩項。但是,這樣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令全球貿易格局的未來陷入一種不穩定性之中,美國同樣無法獨善其身,比如美國本土同樣有數百萬依賴進出口的就業將受到影響。

其次,特朗普如約簽署行政令放行了奧巴馬時代死死守住的基石輸油管計劃和達科他管道項目,承建公司已經得到了美國國務院的施工許可。但是,該項目仍然將遭到許多環保組織的抗議,除了環境因素外,反對的聲音認為該項目將會加劇美國對石油的依賴。

另外,成功提名了大法官戈薩奇也被視為成功兌現了承諾。當時特朗普表示將在一份20人名單中推出合適的候選人取代已逝大法官斯卡利亞的位置,但很顯然,共和黨總統提名的這個“第九人”,必然會選擇如斯卡利亞一般的保守派人士,以塑造最高法院的意識形態,戈薩奇就被認為是這樣一個保守派繼承人。幾周前,戈薩奇的提名以54對45票獲得通過,正式就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未竟事宜

除了這些比較有定數的成果以外,特朗普的多數長期承諾目前處在一個已經啟動,但需要國會通關或由時間證明的階段。

比如最近提出的稅改方案,將公司稅從35%降至15%,個稅稅率將從7檔減少至10%、25%和35%三檔。這樣的政策雖然深受企業主歡迎,但實際上,這樣的大規模稅改只是共和黨長期以來的未竟事業,除了大框架外,一些操作細則並沒有公布,長期來看,對美國債務和赤字的影響暫時難以判斷。

另外,特朗普政府針對移民管控的旅行禁令和美墨邊境墻兩項行政令也是處於“前途未蔔”的階段,一來旅行禁令不斷遭到巡回法院的挑戰,二來修墻預算難以落實,最近,為了避免政府“停擺”,特朗普不得不在美墨邊境墻預算上向民主黨妥協。共和黨的醫改方案同樣也是“待辦事項”,眾議院議長瑞安的醫改版本已經吃了一記敗仗,未來雖說將有新方案不斷闖關,但仍將是特朗普政府最難啃的骨頭之一。

更不消說,特朗普的百日計劃其實還包含不少長期目標,包括4%的經濟增長、2500萬就業和1萬億基建投資等,在100天里,這類方案甚至無法論證。

有水分的承諾

另外,特朗普口中一些自信滿滿的成就和不容置疑的提法是否真正如其所言,其實還要打個問號。

例如,特朗普宣布將在未來兩周內將就奧巴馬政府簽署的巴黎氣候協議“作出重大決定”,從他一直以來認為這份協議對美國“不公平”的態度來看,這個決定很可能將在氣候問題上開倒車,其中之一就是不再向聯合國“綠色氣候基金”提供資金。

特朗普認為,巴黎氣候協議10年內將令美國GDP縮水2.5萬億美元。他所引用的數據來源於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的一項研究,認為到2035年,巴黎氣候協議將導致家庭用電需求增加13%~20%,四口之家的年收入將減少超過2萬美元,還會流失大量工作。

但是,這樣的說法遭到了更多環保組織的反對,比如,世界資源研究院(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就表示傳統基金會所倚重的都是“過時而孤立的假設”。包括美國環保局,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花旗銀行等機構的研究都認為,如果在氣候變化上不作為,將產生更大的經濟損失。

除了氣候變化,特朗普在演講中把就業增長歸功於自己施政有道,稱三個月內增加了60萬工作機會,包括9.9萬建築業工作,4.9萬制造業工作和2.7萬采礦業工作。

不過,美國勞工部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美國就業增長53.3萬崗位,其中,1月增加21.6萬,2月增加21.9萬,3月僅為9.8萬,嚴格從統計方法來講,該期間與特朗普執政重疊的時間只有大約8周。

實際上,特朗普更應該慶幸的是,他的執政期間迎來了美國失業率最低的一段時間,3月已經跌到4.5%,是10年以來的最低值。但與此同時,分析認為,如此低的失業率基本達到了美聯儲的充分就業水平,也就是說未來進一步增加就業的空間有限。如果按照特朗普希望10年內創造2500萬個崗位的計劃,每月增加的就業崗位需要維持在20萬個左右,難度可想而知。

在外交事務上,特朗普稱“最終讓北約國家同意承擔合理的份額”。實際上,這同樣是一種含糊其辭的說法,因為從2014年9月開始,北約國家就承諾在未來10年內承擔各自的軍費義務,即GDP的2%,只是,目前只有美國、英國、希臘和愛沙尼亞軍費開支水平滿足這個要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4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