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保利協鑫能源(03800)$ 2014年1季度業績說明會紀要 布衣老騎士

http://xueqiu.com/2905335365/29280103
(布衣老騎士,布老,哈哈,全程參與了80分鐘電話會,中間掉線三次好辛苦,也給中移動貢獻了幾百元電話費。早上在「雪球」看到Alexdd的紀要,想想好人還是多啊,所以決定在Alexdd紀要的基礎上修改補充,提供大家參考。先謝謝Alexdd)。

保利協鑫參會管理層:朱總,光伏業務蘇總,CFO楊文忠,戰略規劃部長 Amy Song(宋贇波)。

主要產品銷量數據:2014年1季度,光伏材料業務方面,多晶硅產量1.6 萬噸,同比增長85.2%,硅片產量2.88GW,同比增長134.3%,多晶硅和硅片產量都好於市場普遍預期;發電業務方面,1 季度發電量為15.4 億度,同比增長27.2%,蒸汽銷量226.6 萬噸,同比下降0.5%。

多晶硅業務:1 季度平均銷售價格為21.67 美元/千克,而成本已經低於16美元/千克(註:去年半年報是17.5,全年是17,下半年是16.5);當前產能維持65000 噸/年,而擴產計劃為25000 噸,均採用FBR(流化床) 技術。FBR技術分兩期,2014年第一期1.2萬噸三台反應器,2015年二期1.3萬噸。管理層預計下半年8 月到12 月份,FBR 一期1.2萬噸一至三台將陸續投產,形成12000 噸產能,另外的1.3萬噸二期產能將在明年投產。管理層認為自身FBR 技術大大好於美國同行,第三台(管理層也稱第三代,每台是一代技術)單台產能6000噸,相比美國兩家公司單台產能均為1200噸。保利FBR綜合生產成本將控制在10 美元/千克以下;250MW 自備電廠年初就建成了,將於今年6、7 月份並網發電,比市場預期偏晚,國家驗收花了半年時間。管理層說自備電廠並網發電應該在6月底。

硅片業務:1季度平均銷售價格為0.23 美元/瓦,而成本低於 0.17 美元/瓦;當前產能為12GW,年底前應擴充至13GW。產品構成方面,公司最新高效多晶產品S3 將大量生產, S3能量密度高,穩定,區域集中度強,在成本基本不變的前提下,銷售價格將比S2提高10%。S3轉換效率為17.95-18.1%,比S2高出一個功率段,能做250-275W,S3目前供不應求。目前公司切片產能90%是S2,將加快轉成S3,今年計劃50%產能做S3,40%仍然做S2,剩下10%是類單晶。

光伏電站業務:公司收購的 451.HK 將成為集團新能源業務發展平台;今年公司將聯合451.HK 發展約1GW 的電站業務,明年翻倍發展2GW(總共到3GW,有待確認)。在業務模式方面,公司採取的戰略將明顯區別於目前香港新能源上市公司,公司將採用更多的創新技術(如微電網、儲能等),來克服當前中國分佈式光伏發展緩慢的限制因素。

資本支出及融資計劃:全部2.5萬噸FBR資本開支小於20億元,其中一期小於15億。公司將更多的採取設備租賃和金融租賃方式來減少現金的支出,預計2014年直接的現金投資支出將控制在10-15 億元之間,比去年減少一半以上,2014年現金資本支出主要用於FBR 擴產。融資方面,公司沒有股權融資計劃,將更多採取債務方式;公司將加強同國開行在超長期貸款方面的合作,並在國內企業債市場發行債券來降低融資成本等。國開行貸款是15-18年期的,利率是對應期限的正常水平。

分佈式發展起步慢的問題,公司認為歐美分佈式只需要簽訂PPA協議(Power Purchasing Agreement?),不需要國家審批。另外中國是客戶自己可以用電,剩餘部分賣上網,比歐美技術要複雜。公司認為今年10月份左右,國內所有政策和技術問題都能夠解決。今年國家可能把分佈式完不成的計劃,分配給光伏電廠。今年是分佈式起步年,明年應該是分佈式的發展年。

     布衣老騎士參會後有幾點很釋懷:一、公司對流化床給了明確的信號,進展很順利,沒有任何問題,管理層還請投資者相信公司;二、公司流化床資本開支規模讓布老很開心。如果2014年資本開支減少到15億,比2013年的66.7億減少50億以上,公司可以有錢還債,改善資產負債表結構,減少龐大的利息開支了(小股東的心頭痛啊!)。三、公司沒有融資計劃,解除了大全新能源那樣的融資風險。四、多晶硅和硅片成本繼續下降,比布老預計的要好。

     當然,電話會確實也沒有消息面上特別出人意料的好東西,所以總體中性偏好。今年下半年會是公司層面業務進展消息比較多的時間。但5~6月消息面比較安靜,難免空方時不時再使點性子。這個股票拿住還是相當辛苦的。

布衣老騎士想問而沒有機會問的問題:

1、保利硅片切片,每公斤多晶硅切出多少瓦?布老初算是240W,每瓦耗多晶硅4.16克,對不對?業界平均水平是多少,5克/瓦?

2、2.5萬噸流化床法顆粒硅產能,公司寫進了一季度業務數據公告。這是不是第一次寫進公司正式公告?

3、顆粒硅這種產品形態,對應現在的改良西門子法,相當於哪一步的產品?還要到鑄錠爐抽拉硅錠嗎?從顆粒硅怎麼得到硅片,顆粒硅能按多晶硅直接賣嗎?

4、公司每年18-19億管理費,24億利息開支,合計42億,按200多到300億的銷售收入,綜合毛利率要15%以上才能打平。公司什麼時候能降低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壓力?

5、歐美對我們雙反,一下就把我們光伏產品的市場份額縮小一大半,而我對外的多晶硅雙反,越反進口越多。我國政府與歐美政府決策和行為的有效性形成鮮明對比,有沒有補救計劃?

6、一季度售電量增加不少,電力銷售收入增加了50%,為什麼電力的營業利潤反而有所減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727

協鑫重組超日涉險過關 目前不註入矽片資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0/4032108.html

一位權威人士還向本報記者透露,對於外界所傳的、對超日註入保利協鑫現有矽片資產的說法,“目前不可能”。
1

0月23日下午,《第一財經日報》在*ST超日(002506.SZ)債權人會議現場了解到,由於普通債權通過比例達69.89%,剛剛越過“三分之二債權同意”這一紅線,因此協鑫集團與其他8家財務投資者對超日的重組涉險過關。這也意味著,協鑫集團將在原來擁有的兩家港股上市公司保利協鑫(03800.HK)、協鑫新能源(00451.HK)之外,又獲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殼資源。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還了解到,此前曾對超日方面提高20%受償比、反對該草案的協鑫集團客戶、超日大額債權人阿特斯太陽能(CSIQ.NASDAQ,下稱“阿特斯”)態度忽然轉變,意外地投出了贊成票。

接下來,協鑫集團可能把這家A股上市公司改名,並展開資產變現、註入資金、扭轉虧損業績等“保殼”工作。協鑫集團的一位權威人士還向本報記者透露,對於外界所傳的、對超日註入保利協鑫現有矽片資產的說法,“目前不可能”。

反對票來自大額債權人

超日前身為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由倪開祿等6位自然人共同出資組建,截止到今年6月底,倪開祿持3.1527億股,占股比的37.38%,第二和第三大股東為倪開祿的女兒倪娜、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由於希臘、保加利亞等多個電站業務受困、國內光伏行業在前期被銀行限制貸款及超日自身的經營管理不善,導致這家上市還不到4年(2010年11月18日上市)的新公司瀕臨破產,不得不引入新的戰略投資人。

今年10月8日,以協鑫集團下屬的江蘇協鑫能源為牽頭人、共計9家投資人推出了一套重組草案,掏出30億元資金(其中近三分之一為擔保資金)來挽救超日,以避免這一殼資源被浪費。草案顯示:有財產擔保債權的,將按擔保物評估值優先清償;普通債權若是20萬以下的部分(含20萬元)將全額清償,超過20萬元的部分則按20%比例清償。

這次債權人會議上,有財產擔保債權組、職工債權組、稅款債權組和普通債權組等4個組別對重組方案做了表決,此前最有懸念的是普通債權組也成了此役的關鍵一組。

普通債權組有2115家,其中,通過網絡方式參加的有1921家,同意重整草案的為2082家,債務贊成額度為31.65億元,占比69.89%。其他組均以絕對高票通過。由於重組方案的通過需具備兩條件:出席會議的同一表決組債權人過半數同意、其所代表的債權額占該組債權總額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近70%的投票結果對協鑫集團而言顯得十分幸運。

據記者得到的消息,不少大額供應商債權人最終投了贊成票,其中包括在上周組織多家超日供應商反對這一重組案的國內知名公司阿特斯。一位接近阿特斯公司的人士稱,阿特斯雖投了贊成票,還是對該重組有意見,“投贊成票,是顧全大局的做法”。而在普通債權組中投反對票的,主要是一些金融機構。

本報記者在投票現場還看到,投票會議室的內外都有諸多保安及工作人員,多輛汽車停在門口,投票內場較安靜。原來,參與投票的人士需遵守會場紀律,所謂的“肉搏戰”未最終出現,扣人心弦的“暗戰”還是普通債權組一直在滾動的累計票數。

一位債權人告訴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他們全家人專程從新疆趕來開會,“親朋好友總計在超日的身上投了好幾百萬,來這里就是希望見證一下,看看是否會有新變化”。

百人左右的投票現場,約一半是超日債的小債權人,他們也都投了贊成票。而從會議開始至最終票數出來將近有1個半小時,當普通債權組最終通過了草案後,協鑫集團、部分債權人皆擊掌相慶。

該案審判長、上海一中院民四庭庭長宋航表示:“超日公司重整方案的通過節約了社會資源,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通過合理平衡企業、員工、債權人和上下遊經營者的利益,最大限度上實現各方共贏。”

前述協鑫集團的權威人士透露,管理人將自重組計劃通過後的10日內,向法院提出申請,隨後法院會裁定該計劃生效並執行。執行期限的6個月內,超日將清償債務、隨時支付重整費用等。         

另一方面,協鑫集團將展開對超日的“保殼”工作,變現超日資產、註入資金,力保恢複經營、凈資產和凈利潤都為正、主營業務在扣非後也要為正值等。盡管此前有消息稱,超日將可能獲得保利協鑫的矽片資產,但協鑫集團上述權威人士笑稱“這是誤傳”。

目前在保利協鑫旗下的矽片資產,對這家香港上市公司而言,分量並不輕。2014年上半年,矽片銷售量為5776兆瓦,同比增加近50%,要比保利協鑫的另一核心業務——多晶矽的銷量(同比減少11.9%)好很多。該公司矽片的銷售額也高達100.49億港元,同比上揚68%,占保利協鑫總收入172.2億港元的58.3%之多。一位券商分析師表示,假設把矽片註入新的超日公司,對於現有的保利協鑫股東而言是一筆損失,“目前矽片業績較好,有利於提升保利協鑫的估值,短期內註入的可能性不大”。


(編輯: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55

保利協鑫80億元矽片資產剝離 長城資產15億元購買意在超日重整

來源: http://www.eeo.com.cn/2014/1130/269499.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曉曉 11月30日晚,保利協鑫能源公司(3800.HK)宣布,有條件分兩個獨立批次出售旗下的矽片生產業務,總代價為人民幣80億元現金(約101.03億港元)。在此番交易中,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的資本運作已然浮上水面。而協鑫內部人士透露,此前有媒體報道的中民投公司並未參與其中。

經濟觀察網此前曾獨家披露這一計劃。未來,這部分資產將會在合適的時機,被購買方註入ST超日公司,因此,保利協鑫這一舉動被視作正在提速超日公司的重整。並且,也不排除未來會向保利協鑫的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個人售出。

值得註意的是,在此番的交易中,與協鑫一起重整ST超日的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已經浮上水面,將在接下來的重整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詳見經濟觀察網11月11日《協鑫矽片註入超日計劃提速 長城資產資本運作或將浮上水面)。

經濟觀察網曾披露,這樣向第三方售出,再註入超日的動作,意在對矽片資產債務重組,將會有個輕負債的矽片資產註入超日公司殼中——保利協鑫將以此凈負債從146.5%下跌至交割後的38.8%。

從購買的資產方來看——江蘇協鑫能源有限公司將作為關連公司,購買部分含高佳矽片的生產設施資產,價值為21億元人民幣。江蘇協鑫是保利協鑫的母公司協鑫集團在國內設立的投資平臺。

另一部分資產即含有六座矽片生產設施,將會售予上海渺昌投資管理中心與上海中民銀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現金代價為人民幣59億元——這兩家公司為基金公司,由三名股東擁有,分別為中民銀孚、民生加銀及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

從這部分購買方來看,中民銀孚為北京華山投資管理中和新沃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共同擁有;民生加銀由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民生置業和亞洲金融合作聯盟三家擁有;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為兩家基金公司的兩名有限合夥人之一,在購買的這部分資產里將會出資25%,即14.75億元。

在達成協議的三個營業日內,兩部分買家將分別支付獨立保證金,共計4億元人民幣。此計劃尚待相關程序批準。 

交易完成後,如經濟觀察網此前報道,保利協鑫將專註於多晶矽業務,被定位為化工型公司,而矽片資產將作為制造型業務待合適時機註入ST超日,這樣的調整意在優化債務,以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好估值。

保利協鑫權威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雖然同為多晶矽業務和矽片業務的行業龍頭公司,但很明顯,多晶矽業務要比矽片業務的贏利能力高出很多。今年上半年,保利協鑫旗下多晶矽業務毛利率為25.6%,矽片業務的毛利率為16.1%。11月28日,保利協鑫公告稱,明年底將完成2.5萬噸矽烷流化床法多晶矽項目規模化生產,屆時,公司將形成年產近10萬噸多晶矽的專業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16

協鑫新能源(451):業績會議要點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855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2-5 10:40 編輯

協鑫新能源(451):業績會議要點


主要數據

行業:光伏

股價:1.28 港元

總市值:178 億港元

總股本:138.72 億股

52 周高/低: 1.33 港元/0.32 港元

每股凈資產:0.16 港元



協鑫新能源(451):業績會議要點

14 年上半年業績概覽

協鑫新能源公布9 月止上半財年業績,收入8 億元,按年下降4.6%。錄得純利3991 萬元,每股盈利0.33 仙,相對去年同期蝕903 萬元。不派中期息。



光伏電站明年將產生收益

14 年上半年的收入幾乎全部來自印刷線路板業務,表現平平穩穩。而新展開的光伏能源業務,由於大部分光伏電站項目還在建設當中,預計明年才能夠運營並產生收益。截至9 月30 日,公司已經完成了寧夏地區中衛項目,江蘇省金湖正輝項目及陜西橫山晶合項目的當地政府批準/備案工作,目前獲得已經開工的光伏電站項目約478MW。除此以外,公司積極在內蒙古、新疆、寧夏、江蘇、陜西和山西等地區布局光伏項目。公司未來主要將在西北部開大型地面光伏電站,而分布式光伏將主要布局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更靠近電力需求端。



光伏產業發展空間很大

光伏產業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蓬勃發展,全球和中國能源消費結構都在發生很大變化,可再生能源受到空前重視。前不久中美協議爭取2020 年可再生能源占比達到15%,2030 年達到20%。中國2/3 國土時間年日照超過2000 小時,具有較好的光伏自然條件。今年政府針對光伏產業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預計到2020 年中國光伏發電量會進入一個爆發時期。現在中國光伏發電基本會在以下幾個地方著力:1)西部地面集中式發電,通過國家特高壓輸送到東部地區。2)分布式光伏發電,這里又分為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是在東部因地制宜地建造電站,或者稱作類分布式(農業大棚、魚塘、農牧),這種方式不影響土地使用以及環境;第二種是B2B(針對企業、工廠等);第三種是B2C(居民別墅屋頂)。



光伏建設成本有望減低

今年公司聯合開發項目的建設成本大概為8 - 8.5/瓦,自主建設項目會低一些。希望未來三年將建設成本下降到6.5 元/瓦或以下,系統效率提升到85%(目前最好大約80%)。關於限電的問題,公司目前開發區域還沒包括甘肅地區,因為甘肅限電比較多,公司在開發時候會把限電作為前置條件納入考慮因素。公司堅信未來國家對可再生能源強制上網會有相關政策出臺,相信部分地區限電會是短期。


分布式光伏發展速度低於預期從目前觀察情況上看,今年14GW 的新增裝機容量在總量上能夠完成,但從結構上和之前能源局制定的6GW 地面式和8GW 分布式有所不同,以目前來看,分布式發展低於預期,而地面電站則預計會超過預期(估計在12-14GW 之間)。未來光伏上網電價一定會隨著光伏系統效率提升,建設成本下降而逐漸往下的趨勢,最終走向平價上網。但就未來幾年來看,國家會考慮到光伏整體產業鏈的合理回報,光伏上網電價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未來將以自行開發為主

今年主要以聯合開發和收購為主,自行開發為輔。但是公司在自行開發已具有一定能力和經驗,公司在2009 開始就參與和自主開發國內的光伏電站項目,包括去年江蘇省、山西省和新疆省的電站項目也由公司團隊自行開發。由於今年配額制度的試點展開,公司積極在東、西部開始規劃布點,例如在寧夏130MW的項目已經並網,明年還有130MW在建。另外分布式光伏的自行開發團隊已經組建完成,並已遍布在全國各地。雖然公司儲備了4GW的項目,其中也包括了許多分布式光伏項目,但不會盲目進行投資建設,必須得建立在相應的基本回報,所以公司會不斷根據國家政策進行調整,哪些項目能夠達到投資標準才決定做。公司計劃在2015開始更多以自我開發為主,專註於西部地區,另外國家還有個特殊政策,如果是技術領先和技術創新項目,可以專項申請。



預計明年裝機容量為2GW

公司上半年年已經完成800MW- 1GW 的開工目標,預計到年底能夠完工

500-600MW(包括衡山項目今年年底前建成並網,金湖年內基本會完工以及全國最大的農業大棚項目,預計年底完工。)。預計明年裝機容量能夠達到2GW。到現在為止還是以地面電站為主,同步發展分布式。明年在分布式上裝機容量範圍在200MW– 500MW 之間,屋頂光伏的工期較短,一般在3個月以內就可以完成,在差的情況下200MW完成比例會高一些,而剩下300MW要取決於明年的政策以及融資配套情況。考量投資收益方面,公司認為地面光伏項目內部收益率必須達到12%或以上,如果考慮基於增值稅抵扣(前五年)及相應的的稅務優惠,ROE能達到17%左右。分布式的內部收益率會更高一些。在資金方面,由於上半年母公司保利協鑫的現金入股,加上10月份的配股,使今年和明年初的項目儲備的資本金需求基本沒有問題。(來自第一上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30

協鑫朱共山:光伏制造的時代已經過去 行業需要一個“華為”

來源: http://www.eeo.com.cn/2014/1226/270683.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萬曉曉 “超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以後叫協鑫集成公司”,12月26日,協鑫集團董事局主席朱共山透露,公司聚焦的系統集成服務不單是做設備買賣,而是要做光伏行業最好的服務公司。在他看來,光伏行業需要的一個像華為這樣的公司,應該關註於服務不再僅是產品,“今天的A股資本市場並不缺制造業,而是缺乏創新能力強的,強於整合和能夠制定行業標準的公司”。

目前,協鑫已經完成對原超日公司的重整。對於“2015年凈利潤不低於6億元”的業績承諾,朱共山認為“完全沒有問題”,明年,協鑫集成公司將得益於該公司內部集成業務和產業金融業務的發展。保利協鑫執行總裁舒樺指出,“金融工具的應用和風險把控,會差異化光伏行業原有的商業模式,以前是拼成本和規模,明年開始將進入高層級的行業整合,會更強調技術和服務。未來,行業也將進入金融深化和平價上網雙輪驅動階段”。

不久前,保利協鑫曾宣布矽片業務的剝離計劃,但香港資本市場的部分股東認為,“剝離固然有利於上市公司保利協鑫公司的資金結構,但現有管理團隊可以妥善處理”。在股東的要求下,保利協鑫改變了決議。朱共山說,“這個決定並不會影響公司明年的經營,與矽片原來的購買方還有更深度的合作計劃。”

舒樺指出,在光伏行業整合向更高層次發展階段,將給行業帶來挑戰和機遇,行業整合模式和趨勢有以下幾個方面:以常規模式並購的橫式整合,促進額優勝略汰,加快行業洗牌;以輕資產模式的橫向整合(代工),使領先企業提升市場占有率,獲得發展機會;以資本為紐帶的產融結合,加快光伏產業的金融深化,持續穩定發展;以專業化發展的分拆整合,則不斷優化商業模式,適應發展趨勢;而最終,會進入資源優化配置的強強聯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141

保利協鑫(3800):2014年度業績發布會紀要,維持“買入”評級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88

保利協鑫(3800):2014年度業績發布會紀要,維持“買入”評級
作者:孫勝權

公司業績低於預期: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2.2億港元,同比上年增長45.8%,而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為19.55億港元,而上年同期為虧損6.64億港元。公司凈利潤水準低於我們預期的21.97億港元,主要是因為公司綜合毛利率水準略低,而行政鮮出和財務費用都高於我們預期。

多晶矽業務:2014年公司多晶矽產量6.69萬噸,而上年同期為5.04萬噸,平均售價為21.7美元/千克,而去年同期為17.4美元/千克。西門子多晶矽技改後綜合電耗已下降到約60度電/千克,2014年底多晶矽生產成本已下降到15.5美元/千克(現金成本13.5美元),產線技改並自備電廠達產後生產成本將下降到略高於13美元的水準(現金成本11.5美元)。產線技改後預計今年生產7萬噸多晶矽。FBR生產線一期產能3000頓/年,2014年已生產約5-6百噸顆粒矽。預計2015年底FBR產能將擴充至2.5萬噸/年,實際產量約5000噸,視市場需求良好,也可提高至8000噸,達產後FBR顆粒矽的現金成本約8美元/千克。

自備電廠:目前該電廠已獲得國家環保部門的建設許可,目前處於調試狀態中,預計5尥底之前投產。公司將執行最嚴格的環保要求,將電廠做成零排放、綠色低碳的環保能源。

矽片業務:2014年矽片產量13.1GW,而上年為8.8GW,平均售價為0.22美元/瓦,而去年同期為0.21美元/瓦。2014年矽片加工成本為0.08美元,低於行業平均水準。2015年預計生產14GW矽片,其中很少量為代加工。

傳統電廠業務:2014年電力銷售59.02億度,比上年略微增長2.6%,預計無錫350MW燃氣電站2015年投產。由於發電利用小時數減少以及燃氣成本上升等原因,2014年電廠業務盈利有所下降。

光伏電站業務:公司2014年底擁有353MW國內光伏電站以及18MW海外光伏電站,未來電站投資主要由控股子公司協鑫新能源(451.HK)進行。該公司目前已開工及已完工電站專案總容量1.26GW,計畫年內完成2GW的並網裝機。

行業前景:進入3月份以來多晶矽價格大幅下跌,公司對多晶矽行業前景表示樂觀,主要理由:

1、1季度為行業傳統淡季,預計5月份將迎來電站建設高峰期;
2、國家商業部的禁止規定將於8月底將徹底消除多晶矽來料加工,改善國內多晶矽供求關系;
3、預計2016年光伏發電上網電價將下調,開發商將在2015年底搶裝。


來源:交銀國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44

保利協鑫能源(3800)產業鏈上謀篇布局,光伏巨頭再次起航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970

保利協鑫能源(3800)產業鏈上謀篇布局,光伏巨頭再次起航
作者:魯衡軍

投資要點
全年經營業績扭虧轉盈,符合預期,合並451.HK報表。保利協鑫能源(3800)3月26日公告2014年經營業績:其中營業收入約372.25億港元,較2014年上升45.8%;毛利約76.51億港元,同比增長151.7%;綜合毛利率從2013年11.9%提升至2014年的20.9%(不包括451.HK業務);股東應占利潤約19.55億港元(去年同期虧損6.64億港元),每股基本盈利約12.62港仙。光伏產業在2014年繼續呈複蘇態勢,公司經營業績持續改善,毛利率大幅提升,凈利潤扭虧為盈,業績完全符合我們之前的預期(我們預測營收332.9億港元,凈利潤21.4億港元。營收超出預測原因之一是煤炭銷售增加33億港元,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的預測中未並入451.HK的業績預測,而公告的業績並表451.HK的財報,2014年451.HK的營收10.24億港元,凈利潤虧損1.75億港元)。
光伏材料業務的經營業績大幅提升。2014年光伏材料(包括多晶矽和矽片業務)分部業務收入為254.6億港元,同比增長40.5%;凈利潤實現22.56億港元,而去年同期為虧損12.59億港元;光伏材料毛利率從去年11.9%增長至20.9%。公司的光伏材料業務的經營業績靚麗,貢獻了公司2014財報的大部分凈利潤。
多晶矽、矽片業務滿產滿銷。2014年公司多晶矽和矽片業務滿產滿銷,其中生產多晶矽66,876噸,同比增長32.6%;對外銷售多晶矽15,443噸,同比減少5.4%,因公司自身矽片業務持續擴張導致更多比例的多晶矽料自用;矽片產量13,098兆瓦,同比增長51.7%;矽片銷售12,909兆瓦,同比增長38.9%。公司多晶矽全球市場占有率28%,矽片全球市占率為29%,均列世界第一位。
光伏材料毛利率大幅提升。2014年,公司多晶矽平均售價為每公斤21.7美元(去年同期為每公斤17.4美元),而多晶矽的生產平均成本則由去年同期的每公斤17.3美元下降至15.5美元;矽片平均售價從2013年0.21美元/瓦提升至2014年0.22美元/瓦,而矽片加工成本繼續降至0.08美元/瓦。生產成本的持續下降受益於技術革新、原材料成本控制、降低生產能耗和規模經濟效益及流程簡化,同時產品銷售價格企穩回升,雙方面因素引致光伏材料板塊毛利率從2013年的9.3%提升至23.4%。
矽烷流化床法(FBR)大幅降低多晶矽生產成本。公司2014年9月矽烷流化床法生產多晶矽生產設施一期試運營,2014年生產了約500-600噸,矽烷流化床法設計總產能2.5萬噸。預計2015年生產5,000-8,000噸,全成本可控制在8美元/公斤,品質全部達到電子級。
自備電廠投產日期再拖延。江蘇中能自備電廠項目一再拖延,公司稱因國家有關環保部門不斷提出新的環保標準和要求。2015年1月27日,此項目已獲得國家環保部環評許可,其他報批工作推進順利,管理層稱確保今年5月底之前投運。
電力業務收入大增因煤炭銷售收入增加,凈利潤下降。2014電力業務實現收入100.57億港元,同比增長52.9%,主要是煤炭銷售量增長所致(煤炭銷售從去年9.95億港元增加33.29億港元至43.24億港元);分部凈利潤3.91港元,同比下降29.5%,下降原因主要是:公司旗下徐州熱電廠關停,火電利用小時數下降7.4%至5,526小時,天然氣電廠燃氣成本提升等;因為煤炭銷售大幅增長,而煤炭銷售毛利率較低,整個板塊毛利率由2013年的18.0%下降至2014年13.3%。2014年電力銷售量為59.0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6%,蒸汽銷售約860萬噸,同比減少2.6%。
收購451.HK平臺,控股股東協鑫集團全產業鏈進行謀篇布局。2014年5月9日,公司以14.4億港元代價通過認購新股而持有協鑫新能源(451.HK)已發行股本的67.99%。451.HK經第二次配股後,3800.HK持有其股權比例降至62.28%,因此在2014年3800.HK的財務報表中並表451.HK。2014年451.HK業務收入貢獻主要還是之前的線路板印刷業務,因光伏電站多在2014年年末並網。451.HK在2014年營收約10億港元,凈虧損1.75億港元。451.HK業務定位在光伏下遊市場,主要為開發、建設和運營光伏電站。截至2014年底,451.HK已建成並網光伏裝機量615MW,其未來裝機目標宏大,計劃2015-2017年分別新增光伏裝機2GW、2.5GW和3GW。隨著451.HK的電站業務快速推進,我們預計當前在3800.HK上市體內的現有光伏電站業務最終會轉移到451.HK上市平臺,451.HK的電站運營有望成為公司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另外,3800.HK的控股股東協鑫集團還控股整合了A股上市公司2506.SZ(“超日太陽能”已更名為“協鑫集成”),2506.SZ已是3800.HK和0451.HK的業務關聯方。2506.SZ定位於光伏中遊平臺,生產高效組件和進行光伏系統集成業務。
維持“買入”投資評級,目標價3.26港元,較現價有50.23%的上升空間。根據公司最新的業務架構和發展規劃,我們預測2015-2017年公司營收分別為379.0、429.6和474.0億港元,股東凈利潤分別為28.1、39.6和47.0億港元,EPS分別為0.18、0.26和0.30港元。考慮到光伏行業的持續複蘇、公司的光伏巨頭地位以及451.HK未來電站運營將持續對公司貢獻業績等因素,我們給予3800.HK未來12個月內目標價3.26港元。目標價相當於2015-2017年PE為18.0、12.8、10.7倍,目標價較現價2.17港元約有50.23%的上升空間,維持其“買入”的投資評級。


附:3月23日電話會議紀要
1、今年自備電廠進展狀況?
自備電廠去年就建成了,由於政府部門在審批的批文中不斷提出新增條例,我們在不斷滿足中國環保部門的一些新規定,跟著他的條例不斷完善,在今年上個月所有文件都具備了,目前正在調試過程中。因為自備電站項目是新能源原材料供電項目,我們要把電廠做成完全清潔、接近零排放、沒有任何無汙染的項目,並且利用日間動力產能的能源綜合利用的項目。項目是為多晶矽和太陽能下遊材料制備提供清潔、零排放、低碳的能源。只有這樣,我們整個產業鏈在一個低碳、零排放的基礎生產,這樣生產出來的材料,在應用市場中才能創造世界品牌。我們不能做一個前面有汙染、後面去清潔的事情,我們要對社會負責任,對人類生存和環境極度負環境負責,要做負社會責任的企業。關於這個電站,確保在5月底左右建成,就是可以投運,試驗也沒問題,我們想做成一個低碳零排放的企業。
2、今年多晶矽的成本,可以在什麽樣的水平?
今年多晶矽下半年做到成本11.5美元/公斤左右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目前我們現在能做到的現金成本是13.5美金左右,自備電廠上來後下降2美金左右,應該說11.5美金是完全可以做的到的。這里提到的都是現金成本,但並不包括FBR生產的成本在內。全成本在15.5左右美金/公斤,自備電廠電廠投產後可降低2美金/公斤,其他方面再進一步降低成本,應該可以做到13出頭一點的全成本。關於矽烷法FBR的生產成本,一旦裝臵連續運營起來,8美元沒問題的。
3、矽片的加工成本實際上達到了什麽水平?
關於去年年底的加工成本,我們經過去年的努力,2014年的矽片加工成本和2013年相比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去年年底我們矽片的加工成本大約在0.08美元/瓦左右。
4、FBR顆粒矽的42014年產量? 2015年多晶矽的生產計劃,包括原有西門子法生產線和新FBR生產線各多少?
關於FBR的情況,和我們之前說過的一樣,目前我們FBR的質量完全可以到達電子級的要求,我們的裝臵也一直在運行,這個流程已經全部打通,因為我們的FBR的量級的反應爐在全球是第一臺,去年我們的顆粒矽產量在5-6百噸左右。
關於FBR的產能問題,2.5萬噸總計劃沒有改變。2015年顆粒矽的產量規劃在5,000噸左右,根據情況也有可能到8,000噸。關於原有西門子法多晶矽產量提升,技術上能力上做到7.5萬噸完全沒問題,今年計劃排產在7萬噸主要考慮了檢修和市場需求因素。從產能實際情況來看7.5噸完全沒有問題。
5、矽片出貨中有多少是OEM的出貨量,有多少是自己生產的?
原則上不做OEM矽片,只是考慮一些戰略客戶有這方面的需求,需要我們協助的時候,我們才會考慮這個問題,所以你們會看到每一年我們在OEM上的矽片占總產量的比例是非常低的。
6、今年矽片的生產量計劃多少?
2015年我們矽片產量會在14年的基礎上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根據我們的產能情況來看,應該可以多1G瓦左右是沒問題的,也就是由去年的13GW做到14GW。
7、有沒有單晶矽的擴能擴充計劃?
關於單晶矽的擴展計劃確實有安排,至於說做多大規模,什麽時候做,我們正在計算,因為我們要做肯定要做技術含量最高的,最具有市場競爭能力的矽片,普通的單晶我們是不會做的。
8、每瓦矽片大致需要多少克的多晶矽?
大約4.5克/瓦左右,由於現在的瓦數提高了,矽片切的更薄了,原來4.5-5克/瓦之間,計劃今年做到4.5克/瓦左右。
9、多晶矽生產成本持續下降的主因?
關於成本降低的原因有幾方面:1、我們的產量提升了,產量提升會攤薄一些費用。2、2013下半年開始,我們整個GCL制造體系,在各個環節加強成本管理,員工增強了成本的管理意識。3、通過一些技術改造,降低了電耗,這是我們成本降低的第三個原因。
10、矽料和矽片價格未來走勢?
關於矽片和矽料2015年的價格走勢個人是這麽認為的,從一季度的數據來看,比去年四季度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從我們這個的行業情況來看,一季度是淡季價,下降有一定的必然。從這個行業的情況來看,特別是多晶矽,8月31號我們國家會停止進口的原料加工,到時進口矽料就堵死了,勢必會導致進口矽料的減少,多晶矽價格一定會回升。
第二方面,進入到五月份後,行業旺季開始出現,從我們了解的情況來看,很多電站估計在5月份或4月份就開始安裝。
第三個方面,從我們這個的行業情況來看,政府補貼的減少是大趨勢,也是一個大概率事件,那麽對於很多電站來講,特別是國家公布了一個17.8G瓦的裝機容量的數據,很多的電站的建設,一定會搶在今年年底之前,把所有指標全部完成。因此從我們所了解的情況來看,從5月份往後,無論是晶片還是多晶他們的矽價格回升,在下半年會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價格。
11、按照公司預計國內的總的需求是16G瓦,為什麽相對政府指引顯得保守一些?
國家規劃確實是17.8GW,因為根據我們過往的經驗,每一年的項目並不能全部在年度竣工,要拖到1月份、2月份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根據經驗取相對保守數字,或者是比較接近實際的數據。
12、公司光伏電站的投資資金怎麽考量,會不會有再融資的計劃?
關於太陽能電站這塊的資金支持,公司正在和國外的投資者聯系,另外抓國內降低融資成本,擴大金融產品研究,減少財務成本。公司購買451.HK後,極力整合財務平臺,昨天有公告,我們也考慮加大451.HK本身對於光伏電站的投資。
13、關於公司和超日之間的關系,因為提到超日將來可能會從公司能大約購買多少?
2015年開始,超日已經改名為協鑫集成公司,國內的上市002506.SH已經變成3800.HK和0451.HK的關聯方,以後有關所有他的交易我們都需要審批,審核交易過程。三家451、3800、2506,都是獨立的上市公司,我們三家所有的交易都需要我們的獨立董事和審計師去審核交易過程的,在這一方面是可以放心的。
14、關於協鑫集成的產能是多少?001451做的話是多少?
2506是獨立的上市公司,我這邊不方便講。0451是3800的獨立子公司,今年大約2G瓦左右的預算。
15、我們的光伏電站看上去收益降低的原因?
光伏電站收入低了,包含出售海外項目的資產6個億,這樣看上去我們光伏電站的收益是降下來的,去年有一個銷售6個億的,今年我們海外光伏電站還做了一點幾億多的撥備,所以看起來虧損。



來源:興證香港
(註: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看法,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293

20 May 11 - 保利協鑫(3800) 與 黃金比率

筆者持有小量保利協鑫(3800),以下評論和估計會有不中肯,敬請留意!

保利協鑫(3800)延續前幾天的跌勢,昨天下跌了10.4%,跌至4.09元。



保利協鑫(3800)

保利協鑫 GCL POLY ENERGY(3800)主要從事多晶硅(多晶矽)與硅片(矽片)的製造並銷售予太陽能行業的營運公司。多晶矽是生產單晶與多晶矽錠的主要原材料,矽錠然後會被切割成矽片,而矽片則被用來製作太陽能電池、組件及系統,將太陽光轉換為電能。

保利協鑫(3800)自2009年轉型至光伏等太陽能業務後,業績高速增長。保利協鑫旗下的協鑫太陽能電力投資團隊於2010年5月正式組建,主要開發和投資美國,歐洲以及幾個重點新興市場的太陽能電站項目。受惠光伏業務及電力業務向好,保利協鑫(3800)去年收入升2.7倍,純利則轉虧為盈。

保利協鑫(3800)已進身全球7大多晶矽生產商行列,是國內多晶矽行業的龍頭,而今年內地光電行業有大量下游企業投產,令多晶矽供不應求。 國家訂下兩年後光伏發電規模不少過1000兆瓦的目標,這相等於去年中國太陽能發電機裝機容量的7至8倍,光伏電池組件商不斷增產,需求增加,多晶硅價格自然受惠。

保利協鑫能源(3800)亦是中國最大型的外資獨立熱電廠營運商之一,這些電廠主要位於經濟增長強勁、電力與蒸汽需求旺盛的江蘇省、浙江省,均受到中國政府的倡導與鼓勵發展。集團於江蘇省徐州市建有目前中國最大、裝機容量20兆瓦的光伏電站。

保利協鑫(3800)2009年成功從單純依靠發電的企業轉型為以環保能源、光伏電力產業鏈、新能源裝備製造業為主營業務的國際化企業集團。隨著新業務的擴大運營,新能源已經成為公司收入和盈利的主要來源,貢獻佔比高達76%和94%。

保利協鑫(3800)的崛起,部分原因來自國家政策的推動。2007至2008年,外國公司控制著多晶矽的生產,多晶矽價格飆升,將這種高成本轉嫁給了中國。中國對此迅速作出反應:宣布將發展國內多晶矽產業定為國家的重點任務。國有公司和銀行紛紛向多晶矽生產廠商投入資金,地方政府加速批准新廠的開設。在短短的幾年裡,保利協鑫主席朱共山建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多晶矽生產企業之一。如今,大陸生產的多晶矽佔世界總產量的大約1/4。

■ 01 May 11 - 保利協鑫(3800) 全年業績




公司簡介保利協鑫能源(3800) 為太陽能業內公司製造多晶硅及相關產品,以及在中國發展、管理和經營熱電廠及煤炭銷售。
市值(港元)820.61億
現時股價5.30元 (2011-05-13 收市價)
市盈率 (倍)20.38倍
2010年 每股盈利(港元)0.2601港元
股東資金回報率 ROE29.0%



中國聯塑(2128) 2010年11月

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去年11月嗎? 與現時有點相似,市場憂慮中國加息,11月12日恒生指數由24,700點下跌477點,11月16日跌334點,11月17日跌478點。跌至11日23日的22,900點左右才止跌,跟着橫行了一段時間。

中國聯塑(2128)那時由高位回調了38%,剛好切合黃金比率(0.382)的回調。中國聯塑(2128)由9月2日的2.60元左右開始上升,2個月後升至5.31元後,跟隨大市回調至4.27元,然後橫行一段短時間(10日)後在11月尾再繼續向上。

■ 2010年9月: 2.60元
■ 2011年11月05日中: 5.31元
■ 2011年11月17日: 回調4.27元
■ 回調 (5.31 - 4.27) / (5.31 - 2.60) = 38% = 黃金比率




保利協鑫(3800)

保利協鑫(3800)由去年5月27日的1.35元左右開始上升,12個月後(5月11日)升至5.60元,上升3倍。

五個交易日後,(5月18日)急降1.51元至4.09元,已穿50天線,血流成河。 裡面一些血液的顏色是藍色的。。。

■ 2010年5月27日: 1.35元
■ 2011年5月11日: 5.31元
■ 2011年5月18日: 4.09元
■  (5.60 - 4.09) / (5.60 - 1.35) = 35.5%


如果用黃金比率計算,回調目標

■ 38.2%: 5.60 - 0.382 x (5.60 - 1.35) = 3.98元
■ 50.0%: 5.60 - 0.500 x (5.60 - 1.35) = 3.48元
■ 61.8%: 5.60 - 0.618 x (5.60 - 1.35) = 2.98元




中國聯塑(2128)今天十字星收市,短期或已喘穩。

筆者向來覺得黃金比率和風水命理有點相近,信則有不信則無。



近年業績摘要

營業額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6年 營業額 --9.10億元 (增長10.6%)
2007年 營業額 6.99億元19.72億元 (增長116.7%)
2008年 營業額 19.75億元39.93億元 (增長102.5%)
2009年 營業額 12.66億元49.44億元 (增長23.8%)
2010年 營業額 57.94億元184.72億元 (增長273.7%)

盈利 (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6年 --0.58億元(增長115.5%) 
2007年 (2.37)億元(2.85)億元
2008年 2.27億元21.80億元
2009年 4.00億元(2.00)億元
2010年 7.88億元40.24億元

每股盈利(港元) 上半年全年
2006年--$0.1498
2007年$(0.0607)$(0.6094)
2008年$0.0233$0.4604
2009年$0.0421$(0.0178)
2010年$0.0509$0.2601 (基本)
$0.2596 (攤薄)


參考:

1. 保利協鑫 3800 業績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512/LTN20110512190_C.pdf
http://www.gcl-poly.com.hk/attachment/2011031719250817_t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413/LTN2011041391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17/LTN2011031759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915/LTN20100915385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825/LTN20100825802_C.pdf



本網誌內容版權為本人「藍兵」所有,敬請注意。

筆者相信「從錯誤中學習、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這個道理,藉此為自己的投資決定留個記錄。另外,筆者不是推薦或介紹股票給大家,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筆者亦不能保證資料是否準確、完整及充分。 敬請留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834

【深度】協鑫預測矽片售價將處於下滑通道 背後邏輯是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0067.html

最近一個月來,單晶矽片(下稱“單晶”)廠商感受了不小的壓力。作為光伏市場中間產品,主流的單晶矽片(下稱“單晶”)、多晶矽片(下稱“多晶”)曾一起過了“情人節”,每家廠商訂單飽滿,工廠排期緊張,雙方售價極為接近。然而3月一過彼此關系急轉直下,多晶報價掉頭向下,單晶售價已比多晶高出了0.4元至0.5元/片,未來單多晶售價或繼續拉大距離。

“恐慌期的矽片搶購熱潮已過去了。接下來,市場還會有很大的變化,我們預計多晶的報價將很快走弱。”保利協鑫(03800.HK)總裁朱戰軍今天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矽片市場一直是光伏產業的探照燈,它的技術、產能、報價都是光伏業調整策略、布局市場的重要坐標,那麽目前多晶下降趨勢的出現是基於哪些判斷而來,單多晶市場轉換是否會來臨,對光伏業的發展帶來什麽樣的重要影響?

多晶價格走出倒“V”

從去年夏季至今年5月前後,多晶售價走出了倒“V”字景象。 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家機構獲取的數據看到,去年11月~今年1月,保利協鑫的多晶報價從6.3元/片逐步提至6.5元/片,山東大海、特變電工、賽維LDK及鎮江環太等公司報價提升更快,由5.7元/片提至6.15/片,隆基股份(601012.SH)等單晶價格卻是斜 “N”型趨勢,從去年5月的約7元下滑到年底的6.3元,又從年底一路提升到目前的6.75元,如今也面臨下行通道。由於多晶價格的上揚,因此個別時間段單晶的報價甚至低於多晶報價,十分罕見。3月之後,多晶報價下調,目前降至了6.3元每片,而單晶價在6.75元每片左右。

(上圖為多晶矽和單晶矽片的價格走勢圖)

朱戰軍對於這樣的變化毫不驚訝,“多晶報價在二季度開始就有下調壓力,預計6月、7月還會持續下探。單晶價格不好判斷,但兩者之間的價格差距應會逐步拉大。”

為什麽多晶的價格會突然發生倒“V”字型的走勢呢?首先,多晶價格的大漲本來就不正常,而是政策紅利延期所致。

(圖為保利協鑫建成的電站項目)

國家本應在2016年年初向下調整光伏電價(國家三類光伏資源區的光伏電價1元每千瓦時、0.95元每千瓦時、0.9元每千瓦時下調),但時間延長至2016年的6月底,也就是業內所稱的“630”大限。因此各路電站投資商都趕在“630”之前盡量買入光伏產品,爭分奪秒地把電站建成並網、以期獲得更好的電價、實現較高投資收益率。多晶價格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年初也就高開高走。不僅是多晶、單晶,組件、電池及多晶矽等產品的生產線全部爆滿。數據也佐證了這一現象:1至3月,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高達7.14GW,其中光伏6.17GW,分布式0.97GW,創出史上最高裝機量。

但緊接而來的3、4月,價格弱市頻現。備貨多晶和單晶、再搶裝電站並指望更高電價補貼的電站投資商已然絕跡,“人們再怎麽拼命安裝組件及設備,都趕不上6月底這一大限並網了,為什麽還要大舉采購呢?”資深光伏專家廉銳對記者表示,矽片售價自然而然也要下調了。

第二,全球矽片產量遠大於需求量,售價下降合情合理。

首先來看單晶。Energy Trend曾表示,單晶矽片的供過於求已非常明顯,2015年單晶產能達15GW,實際需求量不過是9.5GW。以隆基股份為例,2015年全年該公司的矽片產量為6.4116億片(相當於3.1GW),並不滿產,但銷量僅4.1712億片,庫存高達1.4866億片,庫存比上年增加了78.66%,庫存消化看似並不容易。

多晶公司的產銷情形是否一樣呢?2015年,保利協鑫產出矽片14.968GW,銷量15.178G瓦,全年產能利用率超過100%、滿產滿銷,矽片市占率40%。朱戰軍也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公司今年仍會實行類似策略,盡量不會滯留太多庫存。

盡管保利協鑫仍然產出與銷量並行,但在整體行業庫存不低、不少公司仍在擴產的多重力量之下,矽片總量勢必還會延續“供大於求”的局面。

2015年年底,全球的單晶產能為15.8GW,多晶產能是58.3GW,分別比2014年增長20%和10%,兩者總計高達74.1GW。然而2015年全球的裝機量是53GW,行業產能過剩,並不像外界所說的那樣供小於需。

朱戰軍判斷,今年預計還有10G瓦左右的新增產能出現,市場壓力不小。公開數據稱,隆基股份就要將單晶矽片的產能從5GW擴至7.5GW。而第一財經記者從保利協鑫得知,其或在15G瓦的產能上增至17.5GW左右,兩家公司總計要向市場增加5G瓦的矽片產能。

換句話說,今年矽片的產能將達到84GW左右。要與之相匹配的話,全球裝機產能也需從53GW邁向84GW才行。然而IHS近日預計,全球光伏市場的年裝機量在2016年將會增長17%,達到67GW。這一預測遠低於84GW的匹配需求,因而矽片在今年依然整體過剩。

朱戰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多晶產能的擴張主要依賴於多晶鑄錠爐的升級,G5改為了G6,G6改為了G7,滿足了天合,阿特斯,晶科,晶澳等等多晶產品為主導的矽片需求;單晶產能擴張主要集中在適應PERC電池工藝的新生產線。

單多晶市場誰主沈浮?

那麽,在供大於求的情況下,誰將在市場更具話語權,更能影響行業走向呢?答案還是多晶。不過該類產品也需在技術、成本等方面繼續增強實力。

從2010年之後,多方都在極力預測“單晶替代多晶”的市場會很快到來,“有意思的是,最終結果與預測背道而馳:單晶的市場份額反而在下降。”一位在新能源業內工作多年的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從Energy Trend獲得的歷史數據中,第一財經記者看到:早前單晶和多晶勢均力敵,但此後兩者的距離越拉越遠。

2005年,單晶、多晶的市場份額分別為38.4%、52.3%;2009年,多晶份額降至43.2%,單晶為37.8%;但2011年至2015年,多晶強勢出擊,由原先53.8%直沖至76%的市場份額。

一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明確,這可能是由於單晶巨頭隆基股份2012年之後多年的市場戰略定位偏頗而導致的,“彼時,隆基更重視日本、韓國及美國市場,當時出貨較好、價格也不低,該公司沒有及時把單晶價格、成本降下來,導致單晶的市場份額不及多晶。”

公開資料也證實了他的判斷。2012年,隆基股份在海外的矽片銷量為5231萬片,占全年總銷量的28%;2013年,海外矽片的銷量占比為73.91%,比例大幅提高。2014年,隆基股份出口海外1.55GW矽片,海外占比再度升至77%左右,內地依然不是其主戰場。

不過,隆基股份此後意識到了“重海外、輕內地”的問題,2015年調整戰略,著手全面推行單晶的金剛線切工藝、降低非矽成本,重設組織架構,建立了矽片事業部、組件企業樂葉光伏、隆基能源、樂業能源等。對於其“未能及時降低單晶成本”的這一外界判斷,第一財經記者沒有聯系到隆基股份方面做出評價。

作為主導整個產業的多晶產品,目前市場份額也趨於穩定。包括保利協鑫、LDK、晶澳太陽能、晶科電力等公司都在上下遊一體化生產、銷售,無論路徑如何,多晶依然將繼續占據霸主地位。

就在5月27日,多晶組件巨頭晶科能源(JKS.NYSE)宣布了一季度業績。該公司總收入54.7億元,同比大增98.8%;一季度營利5.737億元人民幣,相比去年同期的2.3億元也翻了一倍以上。一季度其光伏的出貨量為1600兆瓦,同比增長102.7%。多晶企業的業績暴漲,為矽片的銷售也帶來了促進。今年一季度,保利協鑫的矽片銷量同比增長44.6%,達4.44GW;產量同比增加21.5%(為4.23GW),公司收入與同期相比,提高了45%。

同功率的單晶組件是否真的比多晶多發電?這個來自全球的權威光伏咨詢機構PHOTON Lab的數據可以說明。該機構對來自全球不同廠家的75個單晶組件及90件多晶組件在2014年放在德國亞琛市的測試結果表明,單晶平均為1114.8kWh/kW,多晶則是1116.5kWh/kW,單多晶組件發電量是差不多的,多位行業人士也同意以上結論。

由於晶格結構的差異,單晶的光電轉換效率通常比多晶高,但是光伏發電主要還是考慮性價比,行業內的公認指標是LCOE(Levelized Cost of Energy),即”平準化度電成本”。當業主使用同一個系統時,組件成本為50%,剩余的如人工、土地及材料等占40%以上。因而在組件發電量一致的前提下,效率略高的單晶,會為業主在剩余的40%左右的成本上節約一點費用,這也是部分客戶選擇單晶的原因。但需留意的是,如果多晶價延續下滑,業主50%的組件成本也降低了,總的系統成本也就隨之下降,這也是為何多晶市場份額占比長期居於高位的重要因素。

保利協鑫首席技術官萬躍鵬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多晶企業會盡快采用金剛線切片技術、降低切片成本;開發適用於PERC電池技術的多晶矽片,更大的鑄錠和連續加料也將進一步降低矽片成本。同時更重要的是多晶也會進一步提升轉換率,目前高效多晶量產效率也已經突破20%這個多年前認為是不可能突破的技術瓶頸,與單晶的效率差異從以前的1.5-2個百分點縮小到0.5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24

協鑫集成為什麽要勢如破竹地進入電池領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817.html

6月15日晚間,協鑫集成(002506.SZ)的非公開發行預案再次讓人們看到了這家新能源企業的野心。

此次預案中,擬向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人非公開發行不超7億股的協鑫集成,募集資金在33.46億元以內,發力光伏電池、儲能電池及補充流動資金。協鑫集團通過協鑫集成的這一平臺,通過增加電池業務來完成真正一體化,變為從多晶矽、矽片、電池到組件、電站的大型控股新能源公司。

做哪些電池項目?

(圖為協鑫集成募集資金情況)

預案公告中,第一財經記者發現,18.82億元將用於建設1.6GW的高效差異化電池項目,募資約16億元;250MW的超高效異質結(下稱“HIT”)光伏電池則需5.85億元;500MWh儲能電池項目的募資1.61億元,此外1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在1.6GW的項目中,涵蓋了PERC(疊加黑矽)和N型單晶雙面電池等兩類技術,基地建在江蘇徐州沛縣,與另一家協鑫系的企業保利協鑫(03800.HK)同處一地。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500兆瓦的PERC項目將在5月投產,2號廠房400兆瓦N型單晶雙面電池預計8月投產,即1.6GW的一半以上產能今年完成。按照此項目20個月建成的進度看,明年全部完成將是大概率。HIT電池的建設速度可能會稍慢,目前立項備案與環評都還在進行中。

協鑫集成使用的PERC技術搭配了黑矽,轉換效率平均在19.5%-20.5%左右。一位電池業內權威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黑矽技術是指多晶電池片形成陷光的微納米結構,降低電池片反射、提高多晶效率,“更重要的一點,它對金剛線切割多晶矽片要求不會太高。需註意的是,這類電池可與多晶矽片的產線形成強強聯合。”事實上,與單晶矽相比,多晶矽的金剛線切割技術部分難題還沒有徹底解決,所以使用黑矽技術將彌補這一全行業的技術性短板,也令協鑫集成更快地殺入正高速發展的PERC電池領域。

 

在國內,PERC技術中表現最為突出是當屬晶澳太陽能(JASO.NSDQ),今年預計會將產能從現有的700MW提升至1.4GW。2016年年中,晶澳太陽能的總產能5GW,可見PERC電池占總產能的比重非常高。該領域的進入者還有英利、阿特斯、茂迪、新日光、昱晶和TSEC等。

而協鑫集成看中的另一電池路線“N型單晶雙面”技術,也將讓其在漁光互補、高緯度等地區直接獲得優勢。N型技術分為N-PERT、N-PERL和HIT、IBC等類型。前兩者都有雙面N型電池。PERT電池的全稱有點拗口,英文是PassivatedEmitter Rear Totally-diffused(發射結鈍化全背場擴散電池),國內最熟知的這類電池就是英利熊貓電池,它的正面采用細密柵線設計,減少遮光面積,提高短路電流。N-PERL技術代表則是日本三菱和德國Fraunhofer實驗室。前者可在156的面積上實現21.3%轉換效率,後者也能實現23.2%的轉換效率,它的技術與目前中來股份推進的離子註入技術相似。盡管N型單晶雙面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溫度系數低、光衰減系數低、弱光響應等優勢,然而國內量產的N型雙面也並不多,大部分企業也在探索階段。

HIT為“未來之星”

而HIT技術則被多位電池領域專家稱之為“未來之星”。前述權威電池專家對記者表示,HIT技術嚴格說不是N型電池,而是“非晶矽和晶矽”的結合,在P型氫化非晶矽、n型氫化非晶矽、n型矽襯底之間,增加非晶矽薄膜,該工藝有更好的光電轉化效率,“這一技術是日本三洋集團研最早研究的,它的實力也最強。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其被開發,在2009年三洋被松下收購之後仍致力於HIT的研發和生產,現轉換效率25.6%,量產效率24.7%。另一個在HIT技術上卓越表現的是賽昂電力,轉換效率23%,主要產能集中在紐約(將投產1GW),國內也有一條線。賽昂電力利用隧穿氧化鈍化層制備大面積的HIT技術,其大規模量產前景可期。”近幾年之所以大家紛紛挺進HIT技術,也是因三洋公司的專利過期而引發,其他HIT廠家還有R&R、Choshu日本、Kaneka、CEA-INES等公司。

除了高效的特性之外,HIT有極佳的溫度特性。電池本身的效率與溫度互為響應關系,溫度越高,效率也會被更快損失。但HIT技術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同樣200瓦的情況下,HIT比普通電池的效率要提升8%到15%。上述權威電池專家表示,“從制造、工藝、集成等各方面而言都不容易,如非晶矽薄膜生產對表面質量的要求就很高,其所使用的薄膜成本也較高、產量有限。”

目前,HIT技術方面,協鑫集成已在全面布局,研發投入大幅增加。去年,公司總計112人進入這一項目,比2014年同比增長了700%,其核心團隊包括美國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實驗室、上海交大、中國光伏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以及澳洲國立大學等。

儲能電池領域也是一個極有前景的行業,協鑫集成一位內部人士表示,它將解決發電端波動性與間歇性對電網的沖擊,同時可與光伏電站、光伏組件等形成合力,增加公司的解決方案實力。目前,協鑫集成已也推出了E-KwBe儲能產品,分別是2.5KWh和5.6KWh,從而適配於家庭分布式光伏。其儲能的目標首先將瞄準海外和國內兩大市場,在補貼的退坡甚至全面取消之後,儲能市場尤其是家用市場將出現機遇。

從P型、N型再到HIT、儲能電池,幾乎涉及了目前全球電池領域最高效、最有看點的方向。協鑫集成選擇它們的原因或許有四:第一,HIT技術只要足夠成熟,大規模量產後成本可能迅速降低,為今後發展高效矽電池組件、集成包打下牢固基礎。第二,電池技術的選擇,也是因為目前協鑫系的上遊矽片本身有多重技術在身的緣故。雖然保利協鑫是多晶矽片的領頭羊,而正在擴產的單晶矽片也可直供下遊N型雙面電池。而公司的總計5GW組件總量也可以與電池互為連接,使得公司的組件用電池采購成本在今後逐步下降。

(圖為協鑫集成2015年營收分類)

第三,目前國內一些單晶矽片廠商來勢洶洶,某企業已具備了總計4GW以上的矽片產能、大力布局單晶電池組件、廣泛建立合作夥伴,未來單晶市場必然是一場惡戰。作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公司,協鑫需抓緊時間在單晶方面殺開一條血路,建立獨特的混雙優勢。黑矽PERC及雙面電池兩個必殺武器也將帶動其他同行投入到高效電池的生產、銷售中,從而以滾雪球的方式來實現協鑫的多晶單晶矽片全線發力。這也是協鑫最想看到的局面之一。第四,儲能產品的出現,可與協鑫集成的高效電池、分布式智能監控雲平臺相互結合,實現完整的戶用終端解決方案。

(圖為保利協鑫2015年產能情況)

當然,協鑫的動作事實上也讓人看到在各個電池領域既有機會也有風險,協鑫不希望只押寶在一種電池技術上,而是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來降本增效、並試圖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受增發消息的影響,今天該公司的股價漲停,報收於7.4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