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政府推手:国内最大光伏电站示范效应


http://www.21cbh.com/HTML/2009-12-31/159942.html


12月30日上午,中国最大的地面并网型光伏电站——徐州协鑫20MW光伏电站正式投运,徐州协鑫光伏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祥所在的公司负责此电站的建设与运营。

徐 州20MW光伏电站总投资额为4.2亿,占地680余亩,由香港上市企业保利协鑫控股有限公司(“保利协鑫”GCL-Poly Energy Holding Limited,3800.HK)投资,中环(中国)工程有限公司(GCL Engineering Limited)和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GCL Solar Limited)总承包建设,上述三家公司均属于协鑫集团。

据中环(中国)工程有限公司总裁顾华敏透露,徐州20MW光伏电站投资回收周期为12年左右。

对于国内光伏界来说,徐州20MW光伏发电项目最大的意义在于,政府如何帮助光伏电力解决上网问题。

上网难题

“这是一个示范项目。”

顾华敏表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光伏市场增速变缓,造成国内快速增长的光伏产能无法有效释放,给企业带来不少困难,“在这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兴建光伏电站来拉动国内光伏产品的消费”。

不过,对于光伏电站拥有者来说,电力如何上网一直困扰着电站的建设与发展。

一直以来,电网以光伏电力不稳定、会威胁电网安全为由拒绝光伏电力上网,光伏电站处在发了电却卖不出来的尴尬境地。

不过,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委员会主任赵玉文向记者表示,“光伏电力的质量完全有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

事实上,徐州20MW光伏电站就是应用国外成熟的上网技术,据顾华敏介绍,电力上网解决方案主要由美国Satcon公司提供,“电网接纳我们的电力与接纳传统火力电厂的电力没有区别”。

而且适应电网的改造成本并不高,据顾华敏透露,为了适应电网的要求,徐州20MW光伏电站进行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改造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并不算高,比国外低”。

“质量只是借口,光伏电站大都可以达到上述要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电网拒绝光伏电力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过高,“起码是传统电力的3-4倍,电网接进一度就亏一度”。

做为一个商业电站,必须把电以合适的价格卖出去才能循环运作下去,顾华敏表示。

政府助力

“现阶段,光伏电力必须获得国家补贴才能正常发展。”赵玉文表示,政府财政补贴是光伏电力生存的必要条件。

江苏省的光伏发电项目补贴政策为光伏电站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江苏省把太阳能作为六大战略型产业之一,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进行扶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对符合规定的项目进行电价补贴。

据了解,江苏省政府设立一个基金,专门对光伏发电项目进行补贴,2008年投运发电的光伏发电项目,屋顶项目补贴为3.7元/度,非屋顶项目(比如徐州20MW光伏电站)为2.15元/度,而以后新项目的补贴将按每年20%递减。

顾华敏表示,通过此项补贴,光伏电站送给电网的价格与传统电力之间的差价被政府吸收,电网从此不再需要承担损失。

“为了按今年的价格进行补贴,徐州20MW光伏电站从立项到建成才3个月。而一般工期为5个月左右。”

而当地政府更是不遗余力的帮助兴建徐州20MW光伏电站,李志祥透露,“当初在选址的时候,从市长到区委书记、区长都陪着我们,由于时间紧,大家从早看到晚,晚上没亮了,就用车灯看”。

“江苏省在鼓励光伏产业的发展上,走在国内的最前列。”顾华敏表示。

发展隐忧

事实上,按照江苏省政府的规定,至2011年,将有400MW的光伏发电项目可以获得补贴,不过,江苏省在建或将建的光伏发电项目离400MW还很远。

“很多人还在观望,担心政府补贴政策能否得到全面的执行。”顾华敏表示,其公司所属的协鑫集团属于当地最大的光伏企业,“在徐州的投资达300亿”,因此,敢于第一个进行尝试。

事实上,江苏省的财政补贴并没有详细的规定年限,对于电力生产商来说,有着补贴随时消失的风险。

“我们是专业电站建设运营商,电站并网经验较多。”顾华敏表示,徐州20MW光伏电站项目完全按照国家电网的相关标准进行建设,“国家电网、省建设厅等部门都进行了检测,完全符合要求,并获得相应的许可,相信电网会全额接受我们生产的电力”。

据了解,徐州20MW光伏电站是国内第一次内地光伏并网成功的电站,不过,这个成功的范例或许难以复制,“由于各地的财政实力与产业重点不同,同类型的光伏电站难以向周边推广”。

李志祥表示,内地有许多地方可以建光伏电站,虽然地很难找,但不是没有,“安徽就有很多”,不过由于缺少相应的光伏补贴政策,“暂时还没法建设”。

事实上,国内第一个内地光伏电站石嘴山光伏电站至今就仍未能上网。

上周通过的新版《可再生能源法》为光伏电站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其中提出对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实行“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这为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市场化提供了基础。”赵玉文表示,《可再生能源法》将保障电力生产商获得足额的补贴,从而使可再生能源让“电力生产商、电网都有利可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52

全球最大光伏电站“起死回生”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3/xNMDAwMDIwNDMxNQ.html

11月2日,记者从可靠渠道获悉,国家发改委已批准全球最大光伏电站、鄂尔多斯2GW光伏电站可以进行前期筹备;同时项目主要投资方之一、美国福思第一太阳能在国内注册成立了全资子公司福思第一太阳能(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它有可能成为美方未来在华投资的主体。

“发改委的认同,算是这个项目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目前主要是做可研报告等,然后进入新一轮的报批。”上述知情者称。此前,已有报道指出该项目已搁浅。

鄂尔多斯光伏电站是全球最大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美国福思第一太阳能与中方合作伙伴在2009年9月共同提出的设想,各方计划共同投资40亿-60亿美元,在鄂尔多斯建设规模达2GW光伏电站。

“根据规划,整个电站的建设将分为四期进行,建设周期从2010年至2019年,其中一期为30MW,二期、三期和四期项目分别为100MW、870MW和1000MW。”2009年11月美国福思第一太阳能全球CEO宋博思说。

一旦整个项目投产,它不但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电站,而且规模将比现在运营的最大光伏电站还大30倍;更重要的是,它将占据国内光伏发电市场1/10的份额。

正是源于此,自消息曝光以来,这个项目就颇受争议:质疑美国福思第一太阳能技术者有之,而更多的声音认为“美国公司依靠政府公关,抢了中国光伏业的饭碗”。原定2010年6月动工建设的一期项目也因此不得不延缓建设,因为它未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文。

然 而美国福思第一太阳能却另辟蹊径,将自己的技术、产品拿到世博会上展览,“在世博会运行的184天内,有150余万参观者走进内蒙古馆观看了解全球太阳能 领军企业福思第一太阳能的先进薄膜光伏太阳能技术展示。”11月1日公司全球市场及产品管理执行副总裁TK·卡伦巴赫表示。

也许正是源于此,近期国家发改委同意福思第一太阳能等项目投资方开展其对鄂尔多斯太阳能项目先期30MW薄膜电池发电项目的前期工作。

“我们将利用福思第一太阳能全球领先的技术和经验,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致力于降低成本,以经济可持续的低碳方式提供能源。”TK·卡伦巴赫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23

膨脹的小南海電站

http://www.capitalweek.com.cn/article_23668.html

位於長江中上游的重慶巴南區中壩島上,近日多了一塊普通而又厚重的石碑,上書:「重慶長江小南海水電站奠基紀念」。

石碑左下角的落款是2012年3月29日,這也意味著,自上世紀90年代就規劃建設的水電站,自此邁出實質性步伐。當天,電站奠基儀式暨「三通一平」工程,在中壩島開工。

小南海水電站由重慶市政府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下稱「三峽集團」)共建,壩址位於巴南區魚洞街道大中村。工程總投資約320億元,總工期7年6個月,裝機20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102億千瓦時,目前是重慶市最大的水電項目。

自今年2月4日獲得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批文,到此次「三通一平」開工,這一系列舉措宣告,小南海水電站5年闖關成功——已排除了橫亙在前的有關環保和國家自然保護區的層層障礙。

在小南海水電站漫長的闖關過程之中,電站規模不斷膨脹,原長江水資源保護局局長翁立達質疑小南海水電站是一項政績推動工程。3月31日,國內眾多環保組織、專家學者聯名向國務院發出公開信,呼籲緊急叫停該電站工程,「嚴格依法保全長江幹流唯一的國家級魚類保護區」。

環境影響成關鍵

從巴南區魚洞鎮以西的長江邊放眼看去,薄霧濛濛中的中壩島,幅員面積4.2平方公里,因島面平坦土壤肥沃,年產蔬菜2000多萬公斤,是重慶重要的 蔬菜基地。2007年初,三峽集團和長江水利委員會組織20多名水利專家對其進行1年多的考察,最終將小南海電站壩址選定在此。

5月13日,記者找到近年來屢見報端的中壩島。這裡沒有奠基後忙碌的施工場面,更像是一片寧靜安逸的桃花源。

小南海水電站的前期工程開工,對重慶市來說是一件大事。但當地對其宣傳十分謹慎、低調。

《重慶日報》的一則報導稱,小南海水電站是國務院批准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簡要報告》推薦梯級開發方案的重要樞紐,是重慶市「十一五」規劃的重大能源項目和保障「十三五」能源供應的支撐電源。

該報導還援引了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要求:「穩步提高重慶能源結構中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比重,積極開展重慶長江小南海水電站前期工作。」

小南海水電站儘管獲得批覆,當地對該項目的推進卻既積極又低調。事實上,一直以來它備受環保組織質疑,多次成為全國輿論焦點,而被視為敏感話題。

環保組織的質疑,源於小南海水電站正好建在了「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不少環保組織認為,電站大壩所形成的水庫將淹沒保護區的緩衝區和實驗區,導致多種珍稀、特有魚類產卵場和棲息地大量喪失,對長江上游的水生生態系統將造成毀滅性影響。

小南海水電站的開發依據是1990年版《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其中提到:長江幹流三峽之上、向家壩之下,應當修建小南海、朱楊溪、石硼等大型電站。

1991年12月,四川省水電廳批覆同意對小南海水電站進行可行性研究工作;1997年7月,四川省計委將其批准列入當年度地方電力基本建設投資計劃。該工程於同年12月開工,因建設資金未落實,1998年停建。

1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2006年8月8日,重慶市政府與三峽集團簽訂《長江重慶段水電項目合作開發協議》,明確由三峽集團為項目業主。

然而,對重慶當地政府來說,要上馬這個項目,必須要解決保護區的問題,可行的辦法就是調整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的範圍。

重慶市發改委2009年7月印發的一份文件稱,小南海水電站壩址位於保護區的實驗區,回水淹沒保護區緩衝區45公里,而這會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也是小南海水電站能否通過環境影響評價,獲得國家核准建設的關鍵和前置條件,還是開展小南海水電站項目前期的首要任務。

調整保護區的範圍須經過幾個步驟:首先,要由重慶方面聘請有關專家出台調整的研究方案;其次,由農業部對方案進行論證。農業部通過方案後,再交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表決。該表決通過後,方案還需提交國務院最後定奪。

早在2006年,重慶市就已委託中科院水工程生態所、中科院水生所等單位,悄然開始論證小南海水電項目的可行性,2008年8月完成《小南海水電站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影響及其減免對策專題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影響對策專題研究》)。

2009年2月和5月,農業部兩次組織專家組對《影響對策專題研究》進行論證。專家組指出,這個即將修建的水電站會對水生生物資源以及保護區的功能造成一定影響。

專家組出具的報告中這樣寫道:「長江小南海江段是保護區珍稀特有魚類重要的棲息地和生態通道,近年來每年有約150億尾(粒)魚類的苗(卵)通過該 水域。小南海水電站的修建將會改變該區域的魚類棲息地,淹沒部分魚類產卵場,阻隔魚類洄游通道,水輪機和溢洪道會造成魚類特別是卵苗的損傷。」

但專家組最後作出結論: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有關法規,對在「保護區內建壩」提出相關解決方案。

重慶市政府給出解決方案:調整保護區範圍,將小南海江段劃出保護區。

保護區收縮

隨後,重慶市制訂工作計劃:6月至11月「推動農業部與重慶市形成共識,共同做好環保部和專家工作」,11月保護區調整報告上報國家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評審。

按照計劃表,2009年8月31日,農業部向環保部提出自然保護區的調整申請。為保證通過環保部的評審關,重慶市發改委在文件中明確提出「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出面請環保部主要領導支持保護區調整意見」的要求。

2010年11月,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會議上,30名委員全票通過了重慶市關於保護區的調整申請,標誌小南海水電站審批核准的障礙被掃除。

實際上,從2009年5月方案出籠,到通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在此期間,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的調整方案,都遭到了國內近10家環保組織,以及北大教授呂植等環保專家的集體反對。

調整保護區的範圍,這已不是第一次。

1996年,為緩解三峽工程對長江流域魚類生態環境的影響,四川省政府在上游的瀘州至宜賓新市鎮分別建立了兩個珍稀特有魚類自然保護區。一年之後,這兩個保護區合併成為「長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0年,這裡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但就在當年,這個保護區就遭到了水電站的挑戰,保護區裡被規劃了兩座水電站——向家壩和溪洛渡。兩座水電 站建成後幾乎首尾相接,直接導致保護區的核心區成為庫區,完全喪失流水生境,導致90%的白鱘(天然)產卵場、50%的達氏鱘(天然)產卵場喪失。

為給這兩座水電站讓路,2005年4月,國務院批准農業部關於該保護區的調整方案:保護區由向家壩開始,下游延伸至重慶馬桑溪。

針對此次調整,重慶綠色志願者聯合會會長吳登明質疑稱,將國家級魚類保護區從經濟活動較少的金沙江調整到人口相對稠密的長江江段,本身就極不科學,「是拆東牆補西牆」。

吳登明說,保護區所在江段,僅宜賓、瀘州兩市沿長江居住的城鎮人口就達500多萬,城鎮面積800多平方公里,加上規劃中成為重慶主城區的江津,未來這一區域或許將容納近億人口。

這一江段還聚集有四大化工和造紙產業,包括云天化、瀘天化、赤天化、川天化、瀘州化工城、宜賓造紙城。瀘州、宜賓釀酒城,重慶江津、西彭、珞璜等工 業園也都建在江邊,上萬家企業向長江排污。「這樣的江段被劃入保護區,它很難承擔保護功能,只能讓保護區名存實亡。」吳登明說。

2011年1月,環保部公示長江上游魚類保護區的第二次調規,該保護區再次收縮——保護區下游終點必須往上收縮22.5公里,將小南海江段徹底劃出保護區,小南海之上的73.3公里江段保護級別將由緩衝區降為實驗區。

2011年底,國務院以國辦函(2011)156號文正式批准以上調整方案。但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不得建設污染、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白鱘作為瀕危Ⅰ級保護野生動物,在保護區的實驗區建電站涉嫌與法規衝突。

GDP與環境的考量

2012年3月2日,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研究院官方網站發佈重慶長江小南海水電站「三通一平」環評公眾參與第二次信息公告,並公佈環評報告簡本。

此時,該項目第一次公示並未結束。2月22日,作為環評單位的長江水資源保護科學院,在官方網站發佈了重慶長江小南海水電站「三通一平」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告,公示時間為2月23日至3月3日。

自然之友總幹事李波對此表示不解:「按理說第二次(公示)應在第一次收集公眾意見之後。沒想到第二次已在3月2日公示了環評簡本。」

按環評法規,第一輪公示結束後,相關科研單位必須吸納收集群眾環保建議,然後再編制環評簡本。「第一輪公示還沒結束就已經出來了環評簡本,只能說明小南海電站環評工作要麼倉促,要麼違規。」李波說。

早在2月4日,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辦能源〔2012〕231號」文同意小南海水電站開展前期工作,即啟動「三通一平」工程。

3月29日的前期工程啟動,意味著小南海水電站「開弓沒有回頭箭」。「水電站工程前期施工開始後,動輒投資上億,就很難再停下來。」重慶一位不願具名的環保人士稱。

而重慶市為掃清前期工作的層層障礙,四處溝通,對象除了農業部、環保部等中央部委外,還包括環保組織和專家學者。

報媒體報導,2010年11月,保護區調整經過評審會通過後,重慶市發改委官員曾到北京與反對聲音較大的環保組織面談。2011年3月,重慶市發改委官員亦專程到全國「兩會」會場,找到全國政協委員盛連喜溝通、交流,盛後來撤銷了「慎建小南海水電站」的提案。

曾對話重慶官員的大自然保護協會長江項目負責人郭喬羽透露,重慶對調整保護區給出的解釋是,保護區已壓住了該市主城區,極大限制了城市發展,調整是為了貫徹中央對重慶的戰略部署,實現重慶城市的整體規劃,並解決重慶對外來能源、水資源的依賴。

重慶市市長黃奇帆公開表示,小南海水電站建成後,將發揮巨大綜合效益:一是電力保障作用突出,年發電量超過100億千瓦時,相當於重慶現有年用電量 的15%,每年可節約原煤500多萬噸,不僅可以緩解重慶能源緊張狀況,還有助於重慶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形成新的能源保障體系;二是從根本上改變川江河段 航道條件;三是有效減少重慶主城港區泥沙淤積,明顯增強重慶主城和三峽水庫防洪能力;四是改善提水條件,從根本上解決渝西地區工程性缺水問題。

翁立達質疑稱,重慶提出的以上幾條理由都不成立。「說重慶缺電,我最近剛得到的消息,三峽要給重慶供電了。按照重慶的說法,三峽供電就不建小南海,那這個缺電的理由就更不攻自破了。」

重慶的官員亦曾要翁立達理解、支持。翁立達告訴記者:「我態度一直很明確,不能理解、不能支持,小南海電站建了,以後這問題算誰的?」

在翁立達看來,小南海電站是作為政府的一項功績推動的,重慶直轄以來從來沒有一項300多億元投資的工程,這都是GDP主導的。

「重慶上馬小南海電站既不科學,也不經濟。」3月31日,國內眾多環保組織、專家學者聯名向國務院發出公開信說,小南海電站設計年平均發電量僅僅是其相鄰的金沙江下游四個梯級和三峽水電站的3%,其單位千瓦投資規模高達幾個相鄰電站的2—4倍。

小南海電站將使保護區長江幹流江段的損失長度至少達到95.8公里,佔保護區長江幹流段353.16公里長度的27%,使保護區名存實亡。20年來,長江珍稀特有魚類棲息地先是被迫從葛洲壩退到三峽,再從三峽退到溪洛渡、向家壩,又將再次退到小南海。

公開信稱,小南海大壩一旦修建,將成為一道巨大的物理屏障,直接截斷大壩上下游江段的連續性,阻礙洄游性魚類向上游或下游遷移,大量珍稀特有魚類將喪失它們的產卵場和棲息地,長江上游的水生生態系統受到毀滅性影響。

持續膨脹的電站規模

規劃過程中,小南海水電站的規模和年發電量急劇膨脹。

記者查閱資料時發現,在1990年版《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力資源複查成果(2003)》中,小南海水電站的規劃裝機容量均為10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僅為40億千瓦時。

但2012年2月23日公佈的《小南海水電站「三通一平」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信息公告》卻顯示,小南海水電站的裝機容量為1680兆瓦(即168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達85.84億千瓦時。

僅36天之後,《重慶日報》對外披露的數據再度膨脹,該報報導顯示,電站計劃投資約320億元,工期七年六個月,庫容13億立方米,裝機容量20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為102億千瓦時。這意味著,小南海成為重慶市投資最大、裝機規模最大、發電量最大的項目。

自然之友調研部主管張伯駒推測道,「這些數據的變化表明,小南海的真實裝機容量和年平均發電量遠遠超出原有規劃。」而緊隨其後的,是小南海的主壩高度、蓄水位、庫容等關鍵性指標也可能隨之變化,電站對長江珍稀魚類資源特別是部分產漂流性卵的魚類的負面影響或將超出預期。

翁立達說,重慶想把這個項目搞大,拉動當地經濟,坐收利稅。

據《重慶日報》3月30日披露的數據測算,小南海的單位千瓦裝機投資將達到1.6萬元,是金沙江下游3座梯級電站平均投資的3.6倍多,也遠遠超過三峽4950元的單位千瓦裝機投資。

「1.6萬元每千瓦這個指標很差,它和向家壩和溪洛渡遠遠不能比,(成本)要高上幾倍。」翁立達細細地算了一筆賬後,認為小南海水電站的經濟性低下。

此外,小南海設計年平均發電量雖提高至102億千瓦時,仍僅是與其相鄰的金沙江下游向家壩、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4個梯級電站的5.2%。

翁立達的說法得到另一位環保人士的呼應,「重慶市決心建設,但問題是小南海發電量並不是很大,當年重慶市拒絕買二灘水電站,現在卻要建立一個比二灘水電站發電量還小的水電站,因此非常不划算。」

如何協調GDP與環境保護的共同發展,將進一步考驗重慶市政府的智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08

屋頂光伏爭奪戰 電站上屋頂,號角吹響,「錢」景不明

http://www.infzm.com/content/83870

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號角下,曾經一文不值的屋頂變成了稀缺資源。身處困境的中國光伏企業四處尋找屋頂建電站,甚至用最原始的「百度地圖」排查可用的城市屋頂,然而轟轟烈烈的「尋找屋頂運動」背後實則隱憂重重。

瓜分屋頂

屋頂,在中國也成了稀缺資源。

過去半年,為尋得優質屋頂,商人們把各個城市「翻得底朝天」。從哈爾濱到海南島,從工業廠房、大賣場、體育場到部隊營房、監獄監舍,他們甚至坐在屏幕前用最原始的「百度地圖」逐個城市排查,不放走任何一個希望。

這並非拜中國房地產市場所賜,而是當下搞得熱火朝天的分佈式能源。

所謂分佈式能源,是相對於傳統的集中供電方式而言,是一種靠近用戶端的能源供給形式。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風靡國際,分佈式能源在2012年得到了中國政府、學界和商界的高度關注。

簡單來說,第三次工業革命概念認為,分佈式發電將與互聯網技術緊密結合,今後,每個建築物都會變為一座發電主體。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分佈式能源,是建在城市建築物屋頂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

然而,要在中國的城市中找到適合建設光伏發電系統的屋頂,用阿特斯太陽能國內項目總監謝其紅的話說,是「難,真的難」。

過去半年,謝其紅手下二十多個人的團隊光去現場考察過的屋頂就在100萬平方米以上,把各個城市「地毯式」搜索一遍後,謝其紅收穫的屋頂不到十分之一。

這支尋找屋頂的大軍以新能源企業為主,華能、國電、中電投等五大發電集團,中廣核、中節能、南方電網等央企亦是領頭兵。「僅江浙一帶就被我們篩選過好幾遍了,除了自己找,還發動下面的供應商幫著找。」中廣核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對南方週末記者說,他一個人看過的屋頂就不下100萬平方米。

而在河北保定,民企英利綠色能源董事長苗連生甚至將「找屋頂」這項任務從銷售部擴展至整個集團上下,連行政後勤員工都被動員起來為公司貢獻屋頂信息。

「到各個開發區開推介會,通過當地的物業公司,甚至用百度地圖放大每個城市的每個角落。」英利廣東分公司總經理武振磊說,他這半年的工作就是帶領團隊到每個工業園區挨家挨戶談屋頂。

國電龍源的一位項目開發經理甚至說,他現在已經開始關注未來規劃建設的大面積屋頂了,「要在建設之前就下手」,他說,現有的優質屋頂已基本被各大企業瓜分完畢。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號角

光伏行業掀起這場「屋頂爭奪戰」的起因,來自於2012年下半年以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大熱以及國內多項分佈式能源政策的啟動。

2012年9月底,醞釀已久的分佈式發電首次變成紅頭文件,國家能源局發佈了《關於申報分佈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範區的通知》,鼓勵光伏企業積極申報分佈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範區項目。

隨之,國家電網公司也一改往日對新能源的強硬作風,在10月底出台了《關於做好分佈式光伏發電並網服務工作的意見》,表示將通過一系列措施「歡迎、支持、服務」分佈式光伏發電並網。

財政部也不失時機地推出了第一批和第二批高達近4GW(1GW即1000MW)的「金太陽示範工程」。「金太陽示範工程」是中國自2009年開始實施的一項光伏產業扶持政策,計劃在2-3年內,採取財政補助方式支持光伏發電示範項目。

按上述政策預期,中國光伏將新增近15GW的市場空間。據業內測算,製造企業如果能夠佔有其中1/10的市場份額,按照10%的利潤率、20年的使用期計算,約有30億元的長期利潤預期。

高回報的誘惑讓本身處於經營困境中的光伏企業開始拚命申報項目,而申報的前提則是,先要在城市裡找到適合建設光伏發電系統的屋頂。

曾經一文不值的屋頂一時洛陽紙貴。

整個產業界的「尋找屋頂運動」讓原先「閒著也是閒著」的屋頂資源變得稀缺起來,那些屋頂資源的擁有者也頓時變成企業爭奪最激烈的客戶。

然而,讓飽受《第三次工業革命》一書鼓舞的新能源從業者感到失望的是,中國的建築物擁有者並不像美國人Jeremy Rifkin在書中描寫的那麼歡迎環保,那麼試圖降低建築物的碳排放。這些業主對新能源的漠不關心、猶豫不決以及待價而沽,讓轟轟烈烈的「尋找屋頂運動」變得進退兩難。

「做電站還不如賣廢紙箱賺錢」

過去半年,武振磊的團隊找過的屋頂包括工業廠房、物流中心、家具城、大賣場、體育場、學校等等。幾乎所有的屋頂尋找者都認為,最優質的光伏屋頂至少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業主同意在屋頂建設發電系統;屋頂面積足夠大以確保規模效益;發的電可以賣出去以確保收入。

絕大多數優質的屋頂在第一個條件「說服業主」上就失敗了。無錫二泉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型光伏企業,創業者陳華最近拿下了當地一個10MW的光伏屋頂項目,或將成為無錫市第一個光伏電站項目。為了湊齊10MW項目所需的屋頂面積,陳華經歷了一場跟十多家當地企業老闆的艱苦談判過程。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找到工廠負責人,做項目介紹,告訴他為什麼要在他屋頂上做太陽能發電,他將得到什麼好處。」陳華對南方週末記者說,得到的回覆往往是三個字,「不需要」。

目前,中國大多數分佈式發電項目都是採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這種上世紀70年代興起於西方的商業模式是一種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投資方式,近年來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但實際運行時卻面臨業主缺乏節能動力的尷尬——大多數中國業主對節約的能源成本「毫不在乎」。越是大型企業,對節能回報越不在乎,而看重經濟回報的小企業,對屋頂的尋找者來說又意味著風險。

協鑫光伏系統有限公司曾找到過一個屋頂面積非常大的物流園,當物流園的業主聽完企業介紹說一年能為他節約近100萬元電費時笑了,這位業主說:「你知道我每年光賣廢紙箱能賣多少錢嗎?300萬,就是賣從廢紙箱上剪下來的塑料帶都不止幾十萬,何必要費這麼大勁在屋頂做什麼分佈式能源?」

屋頂業主的一連串問題讓很多談判的銷售代表無言以對。

項目火熱,隱憂重重

更讓光伏企業擔憂的是屋頂電站項目操作中的後續風險。比如,企業與屋頂業主簽訂的購電協議長達25年,而這家企業能否存活25年,能否保證25年都會照付電費就成為最大的不確定性。這讓光伏企業傾向於挑選國有企業、大型企業。在廣東,廣州本田、格力空調、比亞迪等大型企業的屋頂就成為爭奪最激烈的資源。

由於競爭者眾多,屋頂業主坐地漲價,項目開建之後提出各種不合理的附加條件等情況層出不窮,這導致2012年第一批「金太陽示範工程」的大量項目在開建時臨時更換地點或縮小規模,投資者損失慘重。

另一潛在隱憂在於,由於大量工業廠房屋頂都採用彩鋼結構而非混凝土結構,這讓屋頂的承重量和使用年限大打折扣。「彩鋼結構的屋頂使用壽命只有十多年,而光伏發電簽訂的協議卻是25年,兩者完全不匹配。」一位業內人士說,目前已經獲批的分佈式發電項目大都是彩鋼結構屋頂。

在「尋找屋頂行動」中,企業還發現,相對鋼鐵、汽車等用電量極大的行業而言,學校、醫院等機構用電量相對較少,即便有大面積屋頂,也難以產生經濟效益。「我們曾在江蘇的一個光電產業園屋頂上有項目,但現在LED行業蕭條,工廠停產,發的電沒人用,電費也收不上來。」一位要求匿名的企業界人士說。

為了拿下看中的屋頂,企業往往會借助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又以企業在當地投資太陽能電池組件廠、解決用工指標或承諾納稅額作為交換條件。一些企業雖然一口答應,但心裡卻清楚在現有產能過剩的環境下絕不可能做任何投資,這也為未來的糾紛埋下了隱患。

一面是近在咫尺的肥肉,一面是可預見的風險,大量屋頂尋找者一籌莫展。他們有的好不容易申請到超過60MW的「金太陽示範工程項目,」但如今能落實屋頂的寥寥無幾;有的因為面對眾多業主,已陷入一場曠日持久的討價還價中。

未來怎麼辦,「大家不是不想,是想了就沒法幹了。」一位尋找屋頂的光伏企業人士慨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795

KKR攜手谷歌投資太陽能電站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3532

WSJ報導,私募巨頭KKR聯手谷歌共同投資Recurrent能源公司位於加利福尼亞和亞利桑那州的6座太陽能電站,投資金額為4億美元。

這筆交易最快將在當地時間週四公佈,這是三家公司第二次合作。在2011年,谷歌就和KKR宣佈將投資Recurrent能源公司服務於薩克拉曼多市政公共事業區(SMUD)的一系列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這筆投資的交易價格為3.5億美元。

如今KKR與谷歌所投的6座太陽能電站已經發展了好幾年,預計將在明年1月上網發電。

這6座發電站中,其中5座位於南加利福尼亞州,剩下1座位於亞利桑那州,預計的發電量能達到106兆瓦,足夠為1.7萬美國家庭提供用電。

Recurrent能源公司將繼續運營這些太陽能電站,他們已經與三家客戶簽署了長期的電力供應合同。

谷歌和KKR的4億美元投資包括現金和負債,谷歌的股權預計約8000萬美元。

在美國政府頒佈政策支持可再生能源的背景下,該筆投資是美國太陽能市場持續增長的一個最新案例。

谷歌和KKR也都是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大佬」,以谷歌為例,該公司在可再生能源項目中投入了逾10億美元,從位於莫哈韋沙漠、北達科他州和阿林頓和俄勒岡州的風電場,到德國太陽能設備等等,這家互聯網巨頭也簽署了合約購買570兆瓦的可再生電力,為其數據中心供電。

此外,「股神」巴菲特也押寶太陽能電站。今年年初,其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控股的中美能源(MidAmerican Energy)宣佈將出資20-25億美元收購加州電力公司SunPower旗下含建設合同在內的兩個太陽能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81

江山控股擬收購甘肅30兆瓦電站 今年計劃做大電站業務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4/3744250.html
港上市公司江山控股(00295.HK) 宣佈,打算收購埃菲生(玉門)太陽能發電項目的全部股權,後者規模為30兆瓦,位於甘肅嘉峪關、玉門附近。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這將是江山控股轉型為電站的第一步,今年其計劃再收購500兆瓦左右的光伏電站項目,不過江山控股方面對此未予評價。

這一玉門的太陽能項目,由5個自然人和一家公司持有,已拿到了路條。去年,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出現了挫折,需要新的資金介入。一位光伏行業人士推測,該項目如果已經並網且全部收購下來的話,總計需3億元資金,不過,一般情況下,光伏發電項目的資本金只要買主拿出20%左右,其餘的80%則由銀行貸款解決。

江山控股其實並不是一家光伏企業,而且在其去年年報中也提及甚少。本報記者獲悉,江山控股將會通過引入新基金等方式,來增加對國內光伏電站的投入。

2014年3月底,該公司已經與一家投資方簽署了備忘錄,後者將認購江山控股的股份,價格不會高於0.36港元/股。昨日,該公司的股價大幅上漲了8.571%,報價為0.76港元/股。

儘管江山控股並沒有透露未來引入該基金後,會做哪些具體的投資,不過該私募基金的特點除了擅長槓桿收購外,投資重點其實就包括清潔能源。

據《第一財經日報》的瞭解,江山控股要大規模地進入光伏發電領域,預計是在今年5月以後啟動。而除了上述私募股權基金之外,還有意尋找新的投資方。

江山控股目前主要業務包括物業投資、仿真植物銷售等,與光伏產業幾乎沒有任何交集。2013年,江山控股的營業額為922.9萬港元,虧損778.6萬港元,比2012年的-1090.1萬港元有所緩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04

【風向標】太陽能電站初遇“水危機”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3427

西部光伏電站電池板清洗需要耗費大量水資源,這已經成為清潔能源在環境影響領域遭遇到的一個新問題。 (CFP/圖)

中國大量地面光伏電站布局在甘肅、青海等西部嚴重缺水地區,由於太陽能電池板需要經常清洗,耗水“極其嚴重”,這是地方政府上馬電站之時不曾預料到的。如何規範化、低成本解決電站耗水,正成為政府與企業面對的一個新課題。

西部荒漠里的太陽能電池板需要經常清洗,水成了問題。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去西部詳細考察了一圈,2014年8月5日,在呼和浩特召開的大型光伏電站高效可靠運營與發電增效研討會上,王斯成談到這個“極其嚴重”的問題:幹旱、光照強烈、沙塵嚴重的中國西部,五省區(青海、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太陽能地面電站累計裝機超過15吉瓦(GW),如此大規模的電站平均2-3個月就要清洗一遍,由此耗費大量水資源的問題,該怎麽辦?

王斯成收集到了這樣的數據:以一個10兆瓦(MW)太陽能電站清洗一遍的用水量為例,如果用移動水車直接沖洗光伏陣列,一遍大約需要100噸水;如果在光伏陣列上鋪設水源管道,就像澆草坪一樣進行噴淋,一遍大約需要60-70噸水;如果采用移動水車用水刷進行刷洗,一遍大約需要50噸水。

大量地面電站都建設在甘肅、青海等西部嚴重缺水地區。從電站的清洗頻率上講,在氣候相對濕潤的內蒙古東部等地區,加上每年的自然降水,電站平均的清洗頻率為3-5個月一次,但在青海、甘肅、新疆等較幹旱地區,一些電站則需每月清洗一次。

究竟西部地面電站每年用於清洗的總耗水量達到多少,南方周末記者咨詢了王斯成等諸多業內學者,但由於存在清洗方式、電站布局的地理位置、清洗頻率等諸多可變影響因素,尚難給出準確數字。

這已經成了清潔能源在環境影響領域遭遇到的一個新問題。2012年,國家能源局曾出臺《光伏發電站環境影響評價技術規範》,該標準對光伏電站不同階段對環境產生影響的因素都有涉及,比如土地使用、常規和意外汙染物的釋放、消耗自然資源、廢棄物管理等,但對建成後維護所涉及的大量消耗水資源問題,卻並未著重提及。

“一些電站在這些地區(缺水地區)打深井取地下水用於清洗電站,令人擔憂。”王斯成說,目前尚難推測此舉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他希望能盡快制定光伏電站清洗的用水標準,將清洗每10兆瓦電站的耗水量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內蒙古發改委的一位官員說,這是當初上馬太陽能電站時不曾預料過的問題,目前地方政府尚無措施進行規範。

能不能不清洗?答案是否定的。由於大氣中的灰塵、雜物容易附著在電池板表面,長時間積聚會大大降低電池組件發電效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研究顯示,每平方米僅4.05克的灰塵層就能減少太陽能轉換效率40%,更不論冬春季節沙塵天氣頻繁的中國西部地區。為了保證太陽能發電的經濟效益,電站業主必須定期清洗。

既然大量耗水,有無更好方法降低耗水量,是否可以“幹洗”?

國外太陽能公司的確開發出多種“幹洗”技術,但是成本遠非中國西部電站業主承受得起。2014年3月,以色列一家公司就宣布開發出一款Water-Free光伏方陣清洗機器人技術,不用水,通過旋轉電刷清洗掉99%的灰塵;2013年11月,美國太陽能公司SunPower為解決旗下電站清洗耗水的問題,專門收購了一家制造清洗機器人公司,據稱該機器人可減少大約90%的用水量。

在國內,新疆電科院也在研發清掃機器人技術,但對西部上百個太陽能電站來說,仍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中國人並非沒有自己的解決方式。王斯成說,他在西部也看到一種極其節水的清洗方式,他稱之為“三個婦女”方法。“第一個婦女推著小水車,第二個婦女灑水,第三個婦女刮幹凈。”王斯成說,這種純人工的清洗方式,一遍僅用10噸水。他把該方式介紹給同樣采用昂貴的機械人清洗法的日本同行看,“他們覺得難以置信”。

電站耗水政策尚未出臺之前,這就成為一個單純的成本問題。盡管與其他國家比,中國低廉的人力成本已經為清洗電池板提供了一種節水之道,但相對於雇用大量勞動力所需的人力成本,西部電站業主們口中含糊其辭的用水成本,則更值得了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567

愛康科技:太陽能電站是好生意 Pune的碎片哥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2v0jb.html

 其實文章寫的一般,我平時寫blog更簡化,寫公開文章要求還是解釋清楚。我也試圖這樣寫了。幸虧編輯的妙手神功 不然估計大部分人看不懂。
其實文章的內容 還不夠漂亮 這是第一次嘗試 以後我還考慮寫更多。 謝謝 何編輯。
愛康科技:太陽能電站是好生意
2014年8月29日 11:04

字號:

Current Size:100%

分解愛康科技太陽能電站的運營要素可知,公司在不到7年的時間內就可收回投資,余下時間可坐等收益。更何況,這一業務還可獲得豐厚的政府補貼。

本刊特約作者 碎片哥/文

 

愛康科技(002610.SZ)2014年半年報顯示,10億元的銷售收入中,約9億元由太陽能配件部分貢獻,電力銷售收入只有1億元。半年報還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累計控制並網光伏電站176.33MW,其中地面電站165MW,分布式電站11.33MW。”“目前,公司在建或籌建光伏電站包括新疆特克斯昱輝20MW、甘肅金昌清能100MW、新疆奇臺30MW、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 80MW分布式電站。公司將通過自建或收購的形式繼續推進業務目標的實現。”

此前的7月29日,愛康科技在收購九州方園博州新能源有限公司100MW 光伏電站的公告中有這樣的描述,公司開始著手探索從“太陽能配件專業供貨商”到“金屬加工、新材料、太陽能電站一體化經營”的戰略轉型。

愛康科技定下這樣的轉型方向,前景如何?

7月29日披露的另一份公告是,愛康科技投資九州方園博樂市新能源有限公司並進行60MW光伏電站建設的議案,筆者根據此公告,進一步拆解太陽能電站的運營要素。

公告稱,“該項目擬進行 60MW 光伏電站項目的投資建設。按公司內部測算,本項目預計總投資不超過56583萬元,運行期20年。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均發電約9450萬度,年均電費收入約8977.5萬元。”“該項目所在地新疆博樂市位於光伏發電二類資源區,按相關政策規定,標桿上網電價為0.95元/度,但仍存在電價補貼不能及時到位,影響項目現金流的風險。”

如考慮到20年折舊,以及銀行貸款利率(半年報披露為6%-7%),還有稅收等因素,粗略計算可知,太陽能電站每瓦需9.44元投資,每瓦發電是1.5度,每度電收入0.95元,那麽每瓦近似收入1.42元/年,即6.65年(9.44/1.42)就可收回投資。但是合約運行期為20年,余下13年的收入都可以算成凈利潤。

如果太陽能電站完全依賴貸款,那麽這個盈利模式類似於銀行的存貸息差。仍以上述公告為例,近10元的投資能產生1.5元年收入,不計算折舊和稅收,相當於15%的回報率。如果全部利用銀行貸款,利率6%-7%(何況未來貸款利率下降的概率遠大於上升的概率),兩者相差就是近10%的息差。即使考慮折舊影響,也是5%左右的息差。這和銀行息差差不多,況且銀行還有資本充足率限制。

如果用租賃模式,那麽愛康科技可以做無限度的杠桿,租賃利率是8%,收益率15%,以折舊率5%來計算,凈息差可達到3%。

從這個角度來說,愛康科技具有金融股屬性。

而20年的運行期,是太陽能電站超越銀行和保險公司的地方。因為銀行的貸款回收永遠是問題,保險公司稍微好些,畢竟有沈澱成本。但電站合約是20年電價不變,屬於政府信用。這無疑是市場中最高等級的信用。

同時,政府用再生能源附加電價模式保證補貼資金來源。2013年8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布特急通知《關於調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與環保電價的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除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以外的其他用電,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電價由原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至1.5分錢。按照測算每年將有800億元再生能源補貼。

而且,按照政府再生能源“十二五”計劃,太陽能發電要達到21GW,目前並網只是10GW左右,也就是2014-2015年兩年並網可能超過10G。

換句話說,現在的愛康科技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小荷才露尖尖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965

常見光伏電站工程項目承包模式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83&page=1&extra=#pid7404

常見光伏電站工程項目承包模式


1.工程總承包(EPC)模式

工程總承包(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模式,[山東光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承接EPC全包,專業系統集成商,提供光伏並網一站式服務!]又稱設計、采購、施工一體化模式。是指在項目決策階段以後,從設計開始,經招標,委托一家工程公司對設計-采購-建造進行總承包。在這種模式下,按照承包合同規定的總價或可調總價方式,由工程公司負責對工程項目的進度、費用、質量、安全進行管理和控制,並按合同約定完成工程。EPC有很多種衍生和組合,例如EP+C、E+P+C、EPCm、EPCs、EPCa等。

1)優點:

業主把工程的設計、采購、施工和開工服務工作全部托付給工程總承包商負責組織實施,業主只負責整體的、原則的、目標的管理和控制,總承包商更能發揮主觀能動性,能運用其先進的管理經驗為業主和承包商自身創造更多的效益;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協調工作量;

設計變更少,工期較短;

由於采用的是總價合同,基本上不用再支付索賠及追加項目費用;項目的最終價格和要求的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確定性。

2)缺點:

業主不能對工程進行全程控制;

總承包商對整個項目的成本工期和質量負責,加大了總承包商的風險,總承包商為了降低風險獲得更多的利潤,可能通過調整設計方案來降低成本,可能會影響長遠意義上的質量;

由於采用的是總價合同,承包商獲得業主變更令及追加費用的彈性很小。


2.項目管理承包(PMC)模式

PMC即ProjectManagementConsultant,即項目管理承包。指項目管理承包商代表業主對工程項目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項目管理,包括進行工程的整體規劃、項目定義、工程招標、選擇EPC承包商,並對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進行全面管理,一般不直接參與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和試運行等階段的具體工作。PMC模式體現了初步設計與施工圖設計的分離,施工圖設計進入技術競爭領域,只不過初步設計是由PMC完成的。

1)優點

可以充分發揮管理承包商在項目管理方面的專業技能,統一協調和管理項目的設計與施工,減少矛盾;

有利於建設項目投資的節省;

該模式可以對項目的設計進行優化,可以實現在給項目生存期內達到成本最低;

在保證質量優良的同時,有利於承包商獲得對項目未來的契股或收益分配權,可以縮短施工工期,在高風險領域,通常采用契股這種方式來穩定隊伍。

2)缺點

業主參與工程的程度低,變更權利有限,協調難度大;

業主方很大的風險在於能否選擇一個高水平的項目管理公司。該模式通常適用於:項目投資在1億美元以上的大型項目。缺乏管理經驗的國家和地區的項目,引入PMC可確保項目的成功建成。同時幫助這些國家和地區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利用銀行或國外金融機構、財團貸款或出口信貸而建設的項目。工藝裝置多而複雜,業主對這些工藝不熟悉的龐大項目。


3.設計—建造(DB)模式

即設計-建造模式(DesignAndBuild),在國際上也稱交鑰匙模式(Turn-Key-Operate)。在中國稱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Design-Construction)。是在項目原則確定之後,業主選定一家公司負責項目的設計和施工。這種方式在投標和訂立合同時是以總價合同為基礎的。設計-建造總承包商對整個項目的成本負責,他首先選擇一家咨詢設計公司進行設計,然後采用競爭性招標方式選擇分包商,當然也可以利用本公司的設計和施工力量完成一部分工程。

避免了設計和施工的矛盾,可顯著降低項目的成本和縮短工期。然而,業主關心的重點是工程按合同竣工交付使用,而不在乎承包商如何去實施。同時,在選定承包商時,把設計方案的優劣作為主要的評標因素,可保證業主得到高質量的工程項目。

1)優點

業主和承包商密切合作,完成項目規劃直至驗收,減少了協調的時間和費用;

承包商可在參與初期將其材料、施工方法、結構、價格和市場等知識和經驗融入設計中;

有利於控制成本,降低造價。國外經驗證明:實行DB模式,平均可降低造價10%左右;

有利於進度控制,縮短工期;

風險責任單一。從總體來說,建設項目的合同關系是業主和承包商之間的關系,業主的責任是按合同規定的方式付款,總承包商的責任是按時提供業主所需的產品,總承包商對於項目建設的全過程負有全部的責任。

2)缺點

業主對最終設計和細節控制能力較低:

承包商的設計對工程經濟性有很大影響,在DB模式下承包商承擔了更大的風險;

建築質量控制主要取決於業主招標時功能描述書的質量,而且總承包商的水平對設計質量有較大影響;

出現時間較短,缺乏特定的法律、法規約束,沒有專門的險種;

交付方式操作複雜,競爭性較小。


4.平行發包(DBB)模式

即設計-招標-建造模式(Design-Bid-Build),它是一種在國際上比較通用且應用最早的工程項目發包模式之一。指由業主委托建築師或咨詢工程師進行前期的各項工作(如進行機會研究、可行性研究等),待項目評估立項後再進行設計。在設計階段編制施工招標文件,隨後通過招標選擇承包商;而有關單項工程的分包和設備、材料的采購一般都由承包商與分包商和供應商單獨訂立合同並組織實施。在工程項目實施階段,工程師則為業主提供施工管理服務。這種模式最突出的特點是強調工程項目的實施必須按照D-B-B的順序進行,只有一個階段全部結束另一個階段才能開始。

1)優點

優點表現在管理方法較成熟,各方對有關程序都很熟悉,業主可自由選擇咨詢設計人員,對設計要求可控制,可自由選擇工程師,可采用各方均熟悉的標準合同文本,有利於合同管理、風險管理和減少投資。

2)缺點

項目周期較長,業主與設計、施工方分別簽約,自行管理項目,管理費較高;

設計的可施工性差,工程師控制項目目標能力不強;

不利於工程事故的責任劃分,由於圖紙問題產生爭端多索賠多等。該管理模式在國際上最為通用,以世行、亞行貸款項目和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FIDIC)的合同條件為依據的項目均采用這種模式。中國目前普遍采用的“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基本上參照世行、亞行和FIDIC的這種傳統模式。


5.施工管理承包(CM)模式

ConstructionManagementApproach模式又稱“邊設計、邊施工”方式。分階段發包方式或快速軌道方式,CM模式是由業主委托CM單位,以一個承包商的身份,采取有條件的“邊設計、邊施工”,著眼於縮短項目周期,也稱快速路徑法。即FastTrack的生產組織方式來進行施工管理,直接指揮施工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設計活動,而它與業主的合同通常采用“成本+利潤”方式的這樣一種承發包模式。此方式通過施工管理商來協調設計和施工的矛盾,使決策公開化。

其特點是由業主和業主委托的工程項目經理與工程師組成一個聯合小組共同負責組織和管理工程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完成一部分分項(單項)工程設計後,即對該部分進行招標,發包給一家承包商,無總承包商,由業主直接按每個單項工程與承包商分別簽訂承包合同。

這是近年在國外廣泛流行的一種合同管理模式,這種模式與過去那種設計圖紙全都完成之後才進行招標的連續建設生產模式不同,一般的招標發包方式與階段發包方式的比較。

CM模式的兩種實現形式:CM單位的服務,分代理型和非代理型。

1)代理型CM(“Agency”CM):以業主代理身份工作,收取服務酬金。

2)風險型CM(“At-Risk”CM):以總承包身份,可直接進行分發包,直接與分包商簽合同,並向業主承擔保證最大工程費用GMP,如果實際工程費超過了GMP,超過部分由CM單位承擔。

1)優點

在項目進度控制方面,由於CM模式采用分散發包,集中管理,使設計與施工充分搭接,有利於縮短建設周期;

CM單位加強與設計方的協調,可以減少因修改設計而造成的工期延誤;

在投資控制方面,通過協調設計,CM單位還可以幫助業主采用價值工程等方法向設計提出合理化建議,以挖掘節約投資的潛力,還可以大大減少施工階段的設計變更。如果采用了具有GMP的CM模式,CM單位將對工程費用的控制承擔更直接的經濟責任,因而可以大大降低業主在工程費用控制方面的風險;

在質量控制方面,設計與施工的結合和相互協調,在項目上采用新工藝、新方法時,有利於工程施工質量的提高;5)分包商的選擇由業主和承包人共同決定,因而更為明智。

2)缺點

對CM經理以及其所在單位的資質和信譽的要求都比較高;

分項招標導致承包費可能較高;

CM模式一般采用“成本加酬金”合同,對合同範本要求比較高。


6.建造-運營-移交(BOT)模式:

即建造-運營-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是指一國財團或投資人為項目的發起人,從一個國家的政府獲得某項目基礎設施的建設特許權,然後由其獨立式地聯合其他方組建項目公司,負責項目的融資、設計、建造和經營。在整個特許期內,項目公司通過項目的經營獲得利潤,並用此利潤償還債務。在特許期滿之時,整個項目由項目公司無償或以極少的名義價格移交給東道國政府。

BOT模式的最大特點是由於獲得政府許可和支持,有時可得到優惠政策,拓寬了融資渠道。BOOT、BOO、DBOT、BTO、TOT、BRT、BLT、BT、ROO、MOT、BOOST、BOD、DBOM和FBOOT等均是標準BOT操作的不同演變方式,但其基本特點是一致的,即項目公司必須得到政府有關部門授予的特許權。該模式主要用於機場、隧道、發電廠、港口、收費公路、電信、供水和汙水處理等一些投資較大、建設周期長和可以運營獲利的基礎設施項目。

1)優點

可以減少政府主權借債和還本付息的責任;

可以將公營機構的風險轉移到私營承包商,避免公營機構承擔項目的全部風險;

可以吸引國外投資,以支持國內基礎設施的建設,解決了發展中國家缺乏建設資金的問題;

BOT項目通常都由外國的公司來承包,這會給項目所在國帶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既給本國的承包商帶來較多的發展機會,也促進了國際經濟的融合。

2)缺點:

在特許權期限內,政府將失去對項目所有權和經營權的控制;

參與方多,結構複雜,項目前期過長且融資成本高;

可能導致大量的稅收流失;

可能造成設施的掠奪性經營;

在項目完成後,會有大量的外匯流出;

風險分攤不對稱等。政府雖然轉移了建設、融資等風險,卻承擔了更多的其他責任與風險,如利率、匯率風險等。


7.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合作模式(PPP)

民間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事務管理的模式統稱為公私(民)夥伴關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簡稱PPP)。具體是指政府、私人企業基於某個項目而形成的相互間合作關系的一種特許經營項目融資模式。由該項目公司負責籌資、建設與經營。政府通常與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達成一個直接協議,該協議不是對項目進行擔保,而是政府向借貸機構做出的承諾,將按照政府與項目公司簽訂的合同支付有關費用。這個協議使項目公司能比較順利地獲得金融機構的貸款。而項目的預期收益、資產以及政府的扶持力度將直接影響貸款的數量和形式。采取這種融資形式的實質是,政府通過給予民營企業長期的特許經營權和收益權來換取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及有效運營。

PPP模式適用於投資額大、建設周期長、資金回報慢的項目,包括鐵路、公路、橋梁、隧道等交通部門,電力煤氣等能源部門以及電信網絡等通訊事業等。

無論是在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PPP模式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項目成功的關鍵是項目的參與者和股東都已經清晰了解了項目的所有風險、要求和機會,才有可能充分享受PPP模式帶來的收益。

1)優點:

公共部門和私人企業在初始階段就共同參與論證,有利於盡早確定項目融資可行性,縮短前期工作周期,節省政府投資;

可以在項目初期實現風險分配,同時由於政府分擔一部分風險,使風險分配更合理,減少了承建商與投資商風險,從而降低了融資難度;

參與項目融資的私人企業在項目前期就參與進來,有利於私人企業一開始就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公共部門和私人企業共同參與建設和運營,雙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長期目標,更好地為社會和公眾提供服務;

使項目參與各方整合組成戰略聯盟,對協調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標起關鍵作用;

政府擁有一定的控制權。

2)缺點:

對於政府來說,如何確定合作公司給政府增加了難度,而且在合作中要負有一定的責任,增加了政府的風險負擔;

組織形式比較複雜,增加了管理上協調的難度;

如何設定項目的回報率可能成為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來自ChinaPV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112

史上最全光伏電站項目問題大匯總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24

本帖最後由 港仙 於 2015-2-5 13:41 編輯

史上最全光伏電站項目問題大匯總



 國內的光伏市場在經過兩年的低迷後,迎來了屬於光伏市場的春天,掀起了新一輪大型電站建設高潮。2014年光伏建設不斷有利好政策出臺,國內光伏市場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動。結合目前開發的光伏電站,將開發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匯總如下,供大家參考。


一、資金問題:

  縱觀國內開發的光伏電站項目,因為資金問題引發的矛盾已出現多起,既有施工人員與工長之間的矛盾,又有供應商和分包單位的矛盾,甚至還出現過工人罷工的事件,歸根結底仍是資金問題。另外一般項目地處偏僻,如遇到突發情況急需用錢,再尋求支援並不現實,所以施工現場同樣需要一些流動資金,建議現場配備財會人員,負責項目資金及工程款項的管理。


二、資料、手續方面

1.續辦手續匯總

2.資料整理問題

  項目在開展過程中總包方,有許多資料都需進行整理和匯總,包括分包單位的資料,導致進度緩慢。對書面形式的文件往來缺少要求,致使施工單位及業主的一些要求及建議得到落實後卻沒有任何記錄,對後期工程結算時可能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解決方案:培訓資料員,系統學習資料制作,制作模板形成程式化的東西,以後可以直接拿來套用。


三、電氣方面

1.組件接地不美觀的問題

  一般組件接地是從支架焊接扁鐵,接入主接地網的。扁鐵不能沿水泥基礎入地,顯得不是很規整。

解決辦法:這個問題現場沒有解決,只能是盡量做統一了。可以嘗試以下操作:施工隊進場以後,先把全場接地做完了,留好余量,把扁鐵澆築在基礎里面。


2.現場指導的問題

  有些設備廠家沒有提供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設備有什麽問題還需要打電話聯系,有的問題在電話理解是好長時間對方也不能明白。

解決辦法:簽合同時,註意要加讓設備廠家提供現場指導的要求。


3.優化設計,要技術協議,進不去拆墻的問題

  135kV開關櫃室設備進不去,沒辦法只能拆墻。2美變基礎不合適。

解決辦法:及時和供應總公司所要技術協議,相關負責人認真閱讀,發現圖紙中的不合適之處,及時提出,及時調整。


4.廠家培訓的問題

  有些廠家人員來到現場,如果沒有設備問題,他們就只是鉆在宿舍里。要求他們做個培訓,他們總是說合同條款里沒有。

  解決辦法:合同里添加廠家需提供培訓的條款。


5.穿線管拐直角彎兒的問題

  配電箱內部穿墻管是90度直角彎頭焊接,在後期穿線時特別不好穿進去。

  解決方案:考慮線徑,在拐彎處,用彎度較小的彎頭。


四、材料方面

1.組件背板的損傷問題:

  安裝工程中,背板有劃傷的現象。有時候一不小心,就劃了一道印。


2.組件鋼化玻璃摔碎的問題

  組件搬運、安裝過程中,有幾塊組件鋼化玻璃摔碎了。

  解決方案:要求工人兩人搬運一塊組件,對違規者進行嚴肅處理。


3.組件色差的問題

  開始安裝組件的時候,每組之內有色差比較嚴重的現象。

  解決方案:打開多箱組件,擺成一片,挑顏色相近的裝在一組之內。


4.不銹鋼螺絲鎖死現象嚴重

  安裝組件用的不銹鋼螺絲經常有鎖死現象。

  解決方案:1)買更好的螺絲;2)擰螺絲時,要慢點兒擰,減少發熱,擰之前最好擦幹凈,塗上黃油。


5.支架加工誤差較大的問題

  支架左次梁、右次梁的安裝空位偏差大,沒有調整量,導致電池板安裝不整齊。


五、土建方面


1.電纜溝問題

  圖紙上匯流區的電纜溝是從組件下面穿過去的,如果按圖施工的話,機械開挖,很容易碰傷組件,人工開挖,費時費力,延誤工期。

  解決辦法:與設計院協調,將電纜溝開在道路旁,這樣既省了人力,又加快了工程進度。


2.門與門洞的配合問題

  逆變器室的防火門安裝時都不同程度的剃掉一些門洞。

  解決方案:

  第一,我們自己量的時候,告訴防火門制造商我們量的是門洞尺寸,對方應該預留安裝余量。第二,要求防火門廠商直接自己來量門洞。


3.逆變器室外的爬梯問題

  逆變器室墻外的爬梯是在砌築墻體的時候預留的,但是當時沒有考慮到保溫板的厚度,導致爬梯離保溫板太緊,無法上人。

  解決方案:下次記得考慮保溫板厚度。


4.逆變器室女兒墻上檐的問題

  逆變器室外貼保溫板,然後抹灰,給人的感覺好像是墻體,其實是保溫板。這會導致在人從墻外爬梯上逆變器室頂的時候,爬到最後,用手扶墻體的時候造成危險。

  解決方案:增加一個類似遊泳池那樣的爬梯。


5.±0.00以下使用小紅磚,電纜溝支架掉的問題

  在施工隊伍砌築35kV基礎時,±0.00以下用的是多孔磚,而圖紙上是小紅磚。經與設計溝通,同意使用多孔磚。但是後來做電纜支架的時候發現,支架有脫落的跡象,原因就是支架的膨脹螺栓打進墻體後,進入有空的地方。


解決方案:修補方案是在支架多處打膨脹螺栓,以減輕每一個膨脹螺栓的受力。但是建議下次一定要按圖施工。


6.混凝土不夠用的問題

剛開始施工時,可能出現了混凝土不夠使用的現象,經常是支好模板,混凝土澆築不上。

解決方案:讓施工隊上攪拌站。


六、35kV送出


1.風大影響焊接的問題

一般電站項目位於邊疆風較大,影響焊接。


解決辦法:用土建澆築用的模板,釘一個罩子,在這個罩子里焊接,可以擋風。但是要註意防火。


2.現場施工沒有道路的問題

線路鐵塔一般設在路邊、據馬路十幾米的地方,有的地方一般車輛是進不去的。


解決方案:沒有好的解決方案,因為不會為了這一個工程修一條路,只能是下次再做工程的時候註意車輛的選擇。


七、現場管理方面


1.廢品回收問題

  現場裝組件剩余的紙箱、接線纜剩余的電纜頭等可以回收賣掉。

  解決辦法:可以找一個人專門負責此項工作,讓施工方配合,整理好,註意防風,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階段賣掉,節約成本。


2.技術人員到場的問題

有一些廠家技術人員到場時間緩慢。耽誤安裝調試。

解決方案:打出富余量,讓廠家技術人員提前到場,一是有時間給我們講解設備、做培訓,另一方面也不耽誤安裝調試。


3.材料誰買的問題

現場的材料有時候會發現不夠的情況,這時就需要二次采購,二次采購不明確,導致相互扯皮。

解決方案:明確采購方,出具書面通知,限期購買。


4.線軸被風吹倒

放電纜的時候,為了放電纜方便,線軸一般立起來,但是博湖這邊風大,很容易把線軸吹走。

解決方案:放線的時候立起來,收工時,記得提醒檢查施工方把線軸放到倒。


5.設備廠家與物流公司的利益

設備廠家發貨依托信任的物流公司,但是設備廠家經常和物流公司有經濟上的瓜葛。這就造成設備廠家發的貨被扣在貨站。

解決方案:暫時沒想到好的解決方案,只能催廠家。


6.對施工隊的管理問題

制定對施工單位管理制度,可以在任何施工單位進場時,明確的通知施工單位其在本項目中的責任及義務,使其遵守項目部所制定的規則,不會再次出現一個分包單位跳過總包而向另一個分包單位索要管理費用的事情再次出現,建議形成文字版的書面協議,在每個施工單位進場時都應簽訂後保存,使其遵守項目部所制定的規則。


7.現場物資管理的問題

項目中的物資管理為土建施工單位,對其自己的物資可作出妥善的安置,但是對外單位的人員和物資卻是置之不理,隨意處置。項目中亦有許多由其他施工單位采購的物資進場後遇到的無處可堆放的尷尬事件。

解決方案:建議:1)由建設單位管理物資,建立庫房,劃分區域,每個施工隊都有自己的區域,每個施工隊都要出人看管庫房,嚴格做好物資進出記錄。2)建設單位指定地方,由各個施工隊自行建立庫房,自行看守。


8.貨物到場的問題

項目現場的物資到貨情況經常是不能按計劃到場,延誤施工進度。

解決方案:供應總公司嚴把合同關,合同內應該註明沒有按時到場的處罰辦法,嚴格按合同執行。


9.物資看管問題

現場周圍沒有圍墻,圍欄間隙大,可以把物資從圍欄遞出去,容易發生盜竊事件。

解決方案:加強夜間巡邏,安排夜間值班人員。


10.設備廠家進場時應該簽訂安全協議和講好收費項目

設備廠家進入現場之前,也應該簽訂安全協議,講好提供什麽條件,比如說住宿只提供床位,不提供被褥,吃飯收費等。


11.物資不能按時到貨,導致窩工的現象

物資不能按時到貨,導致窩工現象。


12.施工隊與施工隊之間配合問題

施工隊與施工隊配合不默契,放電纜的時候,土建挖電纜溝經常是挖一部分,導致電器安裝的放電纜只能放一段,然後就得停下了。

解決方案:由建設單位出面,專門開幾次主題會議,協調所有施工隊,建設單位要宏觀調控,必要時可以給每個施工隊下命令。


13.廁所的問題

現場面積大,廁所少,經常有隨地小便的現象。

解決方案:在廠區周圍,多建幾個臨時廁所,最後使用完成後,直接埋了即可。


14.現場的土建垃圾不及時清理的問題

現場的土建垃圾不及時清理,導致裝組件後,建築垃圾不好清理。

解決方案:督促土建施工隊,及時清理垃圾。


15.螺栓、螺母、墊片等掉到地上不容易撿起來的問題

由於現場地上有一層很厚的松土,螺栓、螺母、墊片掉到地上很不容易撿起來。

解決方案:讓施工方備點兒磁鐵,這樣就好撿了。


16.進出現場車輛管理混亂

現場的進出車輛較為容易的通行,沒有設立出門證,出門前檢查的環節,有可能導致現場材料丟失的問題。

解決方案:車輛進出現場,都要有相關的證件。出廠前,應該增加出場前的檢查環節。


17.關於臨建房的問題

  在項目部現場搭的臨建房是巖棉板的,只能一次使用。

  解決方案:可以買集裝箱,改造成臨建房,這樣我們做完一個項目,可以運到另一個現場,這樣節省費用。


八、圖紙方面

1.圖紙問題

  一般工程是邊出圖紙邊施工,藍圖總是比施工滯後。

  解決方案:現依據電子版圖紙施工,如果藍圖與電子版不一致,再讓設計院出變更。

2.催圖的問題

  設計院接的設計任務特別多,基本上是哪個工程催的緊,就先做哪個工程的設計。一般項目會派專人在設計院催圖,圖紙出的就比較快。但是當專人不在設計院回到本部後,出圖紙的速度馬上就慢下來了。

  解決方案:專門安排一名同事在設計院催圖,一直等到圖紙全部出完之後再離開。

3.現場沒有設計院的主場代表

  設計院在現場沒有駐場代表,圖紙中的問題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需要寫反饋,然後發郵件到設計院,設計院再寫答複,再簽字蓋章,然後掃描再發過來,很是費時間。而且沒人盯著設計院,設計院答複的也比較慢。

  解決方案:與設計院簽合同時,添加設立駐廠代表的要求。

4.圖紙到的太晚,後期出大量設計變更,驗收時問題太多。(來自光伏資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8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