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人別惹毛創業者:注意下行風險!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6023.html

每個人都聲稱他們懂得天使投資的長尾理論,但幾乎很少有人運用當中。我認為這是因為它很難難將3倍和300倍(或3000倍)回報之間的差異概念化。

一般來說, 有一次完美的投資,它勝於你其他投資回報之和。這樣做能夠規避真正的風險,並且不會拿不到自己的錢。(或者,有時會像有些人要求的,能拿到保證金的兩倍。)。

然而,天使投資人會提出一些苛刻的保證金條款以減輕自己的「下行風險」。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要求可能會惹毛創業者,出現錯位的激勵機制,同時也會使投資者錯失好的投資機會。一個天使投資人應該更專注於投資在合理的價位,而不是想要達到利潤最大化。

與下行風險相反,[2],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應該會考慮上行風險——不要投資大家都在尋找有價值回報的公司。

[1]說到價格,創始人通常會因為過於專注得到高價而犯錯誤。(相當於投資人過於專注下行條款))。我見過很多個創始人因為價格賣身給了投資人,一年後,他們把自己的公司放到了一個面臨下降循環的惡劣的處境下。所有這些都因為他們過於痴迷為自己公司賣一個高價。我覺得,這個價格某種程度上也是給了創始人非常量化的競爭。

[2]從另一方面也說明大多數人在投資風險和回報的權衡上一般並不會有非常強烈的直覺,這不是僅限於私人公司。這感覺就像我每次打開CNBC(令人欣慰的總是很少),他們都在談論即將到來的股市崩潰。就算是世界末日也只會發生一次,但是,我們似乎會很專注於下行風險。CNBC的關注者們不應該在每次發生危機恐慌後就急於出售這家公司的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092

建行風控體制逆流

2013-06-18 NCW
 
 

 

建行仿效國際銀行業“四眼原則” 設立的獨立垂直風險管理體制,在運行近8年後面臨改弦易轍,為什麼?

◎ 本刊記者 溫秀 文wenxiu.blog.caixin.com 一場圍繞發展和制衡的反思與博弈正在建行悄然進行。以獨立于分行管理班子的風險總監為代表的垂直風險管理體制在運行近八年後,面臨改弦易轍。

建行風險體制改革的基本架構初見端倪 :建行的一級、二級分行將不再設獨立的風險總監,由分管副行長取而代之,這一體系衍生出的“平行作業”也隨之退出歷史舞台 ;信用風險的管理將由籌建中的信貸管理部全權負責,貸後管理也將納入其中 ;操作風險的管理則交由總行的內控管理部門負責,並在分支機構建立垂直的內控合規體系 ;原有的風險管理部門則專注于風險的識別、計量和建立相應的達標標準。

“最終的方案還沒有正式推出,內部還很有爭議。 ”接近建行有關部門的知情人士表示,針對這一方案 ,建行內部有截然不同的兩類意見。

來自業務部門的意見認為這樣的改革沒什麼不好, “原有體制之下,追求市場份額的經營部門和追求規避風險的風險部門之間的矛盾漸深,已影響到正常的業務經營。 ”這類意見認為,建行近年來市場份額失守, “效率降低” ,風控部門頻頻實施否決權是“罪魁禍首” 。

另外,在四大行中,建行原本盈利能力(ROE)最高、整體的不良率最低且撥備率最高,但2012年已經被最大銀行工行全面趕超,雖然差距不大,但也足以引發建行內部的焦慮。

按照現在初定的改革方案,原來直接向總行首席風險官匯報和負責的風險總監要撤裁,大部分改成負責風險的副行長,並進黨委班子,日後主要向分行行長負責, 總行恢複成業務指導的角色。

尤為關鍵的變化是,未來分行的審貸會由風險總監牽頭並享有一票否決權的狀況將不復存在。

建行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改革動作,2012年7月爆出的建行浙江分行中江案是導火索(相關報道見本刊2012年第27 期“建行30億貸款身陷中江案” ) 。建行給中江集團近30億元的貸款變成不良,在明知中江集團陷入財務困境後還繼續 提供6億元理財資金。案發後,建行內部嚴厲處理了幾十名相關人員,浙江分行原行長崔濱州被調離,數位分行行長被撤職,分行風險原總監被降職處分。

此案爆發後,建行內部形成一種強烈的意見認為,原有管理架構已難以適應當前的經營環境和風險管理需求 ;再加上業務部門的怨言,直接導致了這次改革風控體制的大動作。

但有主張繼續維護獨立垂直風險管理體制的銀行高管認為, “建行建立獨立、垂直的風險管理體制領業界之先,初衷是對行政權力加以制衡,隔離行長對業務的不正常干預,這符合全球銀行業發展的潮流。 ”他表示,個別案件不足以否定和顛覆風險垂直管理體制,而應在原先基礎上予以完善改進。目前建行究竟是要做最好的還是最大的銀行?

是否有必要對風控體製作這麼大的否定和手術?面臨經濟下行期,這樣做是否不利於風險控制?都是疑慮所在。

也有接近改革方案的人士認為,這次改革的基本邏輯是“誰經營誰負責,更加強調責權統一和集體決策,充分發揮所有班子成員的積極性。現實中沒有哪種方式最好,管理目標是選擇最符合戰略目標和管理實際的方案。 ”他並稱,不再設風險總監,並非沒有人管風險。

“建行不會因此‘一夜回到解放前’的,畢竟積累了多年的風險管控經驗和制度, ”一位熟悉建行風險風控體制變革的知情人士這樣認為, “我不相信現在的改革是顛覆性的,也不應該是。 ”

效率和風險互搏

目前,各主要銀行中,建行是最早也是最徹底地實施垂直風險管理體系的銀行。2004年,建行在原有管理架構的基礎上,提出了“平行作業”的理念,並著手建立獨立、垂直的風險管理體制,形成了以信貸、風險、合規為基礎的三道防線。在全面風險管理理念之下,風險部門提供風險管理和計量的工具、路徑和計量方法。通過垂直的、直接受命于總行的、獨立于分行領導班子之外的風險管理體系,加以貫徹和落實。

這種獨樹一幟的風險管理體系,對於建行信貸文化的形成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在這一架構下, “聽得到炮聲的人” (行長)被排除在了信貸決策之外,而由風險總監任牽頭審批人的審批體制得以確立。

(行長、風險總監)雙向報告體制的初衷是加強風險管理的獨立性,強調經營過程中道德風險的防範。經過多年的磨合,形成了一套前後台平行作業,合作分工又相互制衡的體系,對良好信貸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對“一把手”的制約上成效顯著。

知情人士說,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一把手” (行長)不干預信貸決策的做法難以適應商業銀行拓展市場、維護客戶的需要,審批流程過長、效率低下、責權不對等、客戶體驗差的抱怨不絕於耳 ;經營部門和風險部門之間的博弈也日趨激烈。

風險總監往往扮演著牽頭審批人的角色,按照相關的制度設計,擁有一票否決權。同時背負著經營和安全運營職 責的分行負責人,只有否決權。

“在不對經營績效負責的情況下,風險總監更傾向于行使否決權。前台部門、業務部門千辛萬苦爭搶來的客戶,在審批時常被否決。 ”這令風險總監與經營團隊之間,不免劍拔弩張。

在現行審批體制下,風險總監對項 目的判斷往往是“可做可不做的,就不做”;而對背負著經營壓力的前台部門和分行負責人而言, “可做可不做的,就得儘量做,因為沒有別的可做” 。

“分行長在重要問題上說了不算,而風險總監既不用對業績負責,也很少因為出了問題挨板子,雙方的矛盾可想而知。 ”不少分支機構的負責人說。

“風險總監是國外風險管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前提是國外的銀行大都實行事業部制管理,國內的銀行基本屬於層級管理,所以這種將國外的做法直接移植,未必行得通。 ”維護這次改革的知情人士認為,原有體制在實踐中已背離初衷,因過分超前,脫離當前經營實踐,難以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的體制已走到了十字路口。

不過亦有同業人士直言,效率和風險的博弈始終存在,不同時期側重點可以有所不同,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框架設計可以適度向效率傾斜,但在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時候,制度設計不宜將效率作為主要訴求,新方案的設計在分寸拿捏上至關重要。

垂直體系淡出

此次建行風險管理體制變革的啓幕,恰恰是從設立了近十年的風險總監崗位的裁撤開始的。

根據相關方案,未來建行的一級分行將不再設立獨立于分行之外的風險總監,現任總監則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和相關考核結果,或轉任分管風險業務的副行長,或轉為與之級別相當的專業技術崗位。目前相關工作在不同分行的推進程度各異,有的分行還在按原有架構繼續按部就班地運轉。

知情人士稱,現任總監中,相當一部分都將轉為分行分管風險業務的副行長、黨委委員,進入黨政序列,在風險管理和業務決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亦有顯著提升,但獨立性不及過去。

一些經過考核未能順利“進班子”的風險總監,會轉為與之級別相當的專業技術職務,待遇相當。與之相對應的二級分行風險主管也會採用類似方案。

“能進班子也是好事,原風險總監會有機會更多瞭解經營狀況,防止與具體經營進展脫節。 ”有建行分支機構負責人如此認為。

“重要的不是有沒有風險總監這個崗位和稱謂,而是相應架構和職能設置。 ”有熟悉各家銀行風險管理架構的知情人士稱,重要的不是由誰來分管,而是對誰負責,考核評價機制的設計是關鍵。

基於上述架構所提出的“平行作業”原則也將終結。所謂“平行作業” ,是建行當年仿效國際同業的“四眼原則”創立的一種風險管理手段。其核心要義是客戶經理和風險經理同時、同步地接觸客戶,並據此提出授信審批意見。一個項目要推進,就需要同時得到客戶經理和風險經理的認同。

這一創舉在實際操作中,遭遇困難重重。 “要在同一時間根據同一客戶提供同樣的信息,做出不同緯度的判斷,並得出不同的結論,難度很大。 ”一位有風險管理背景的銀行中層認為,這一做法的可操作性不強,他更為擔心的是在信貸資源管制和相對稀缺的情況下,可能遭遇道德風險。 “當客戶經理和風險經理無法就項目達成共識的時候,往往只有兩種結果,要麼不歡而散,要麼‘狼狽為奸’ 。 ”另一位銀行高管也持保留態度。

目前,建行的改革方向似乎正在向工行看齊。但工行和建行的具體情況不同,工行的風險管理架構以大量的基礎設施和信息體系作為支撐,這是建行目前還不完全具備的。 “工行模式並不代表業內的先進模式。 ”一位建行內部人士表示。

中行在相應體系和架構的設計中,根據國情,採取了折衷的方案。中行在一級分行層面設立風險總監,同時兼任副行長, “進班子”並參與經營管理決策,其自身考核評價則由總行和分行共同完成,總行權重略高,以保證和強調其獨立性。

信貸管理幾度變革

根據新的方案,信用風險的管理將由新成立的信貸管理部牽頭負責,旨在將信貸管理的前中後端都納入其管理範疇。

過去的信貸管理體系中,貸後管理的責權並不明晰,而規劃中的信貸管理部,會將貸後管理納入自身的職權範圍。為此,負責不良資產處置的資產保全部將併入其中,成為其下轄的二級部門。

前述以信用風險管理為主要職責的信貸管理部的相關方案,主要由建行授信審批部總經理王業領銜設計,具體的部門設置則由總行資產保全部總經理于妍玲牽頭負責。前者是此前通過公開競 聘執掌授信審批部的中層幹部,後者是具有豐富的不良資產處置經驗的部門負責人。

現有的風險管理部則更為專注于風險的識別、計量,進行壓力測試,負責 新資本協議的達標等。

知情人士稱,由於改革正在推進,建行今年的行業信貸政策仍未下發。不過短期內可以根據已經下發的行業限額實施意見進行操作。 “前者旨在規範要不要進門,後者則規定了進門後可以走多遠。 ”未來前者將由新組建的部門負責起草。

操作風險的管理交由內控合規部門負責,這項改革已于2012年初啓動,但無論是總行層面的業務移交,還是分行層面的體系配套,都遇到了極大的阻力。

在分行層面,原有的風險總監的職能則由分管風險管理的副行長負責。

“新體制下,分行的管理班子可以介入審批,仍由審批人團隊來決策,而整個授權並未下放,反而有一些是上收的。 ”有分行行長認為新架構強調了責權對等,雖然獨立性有所削弱。

支持這一觀點的分支機構管理者認為,過去的機構設置中,後台部門過多,前台部門則相對較少;而各行都在以份額和座次來作為主要的業績衡量指標的情況下,原有的部門設置和人員配置無法滿足相應的需求。

此次改革對建行的信貸管理體系將有一定程度的再造。

目前各行的信貸管理流程和權限存在一定差異。其中,中行的集中度相對較高,評級、授信、審批都集中在總行和一級分行兩個層面,而一級分行的審批權限也低於同業。不過知情人士稱,下一步可能會進一步放權。工行的審批權限一度較為分散,但自去年以來,一些權限則在上收過程中。

建行的情況則相對複雜,管理的精細化程度高于同業。建行信貸管理體系在過去十幾年中經歷了數次變革,既有一脈相承之處,也有推陳出新之舉。

早在1996年,建行信貸管理的目標是“抓雙大” ,舉全行之力拓展市場。

一年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提出,商業銀行要抓好風險管理。建行的信貸管理也引進了風險管理的理念,並據此實施了區域信貸風險的管理。當時為提升經營層級,信貸管理只有總行和分行兩個層級。

不過這一體制運行兩年後,因其脫離市場,上下權責不對等,雙方都缺乏積極性而面臨調整。就在這一年,建行的信貸管理實現了三足鼎立 :公司業務部、風險管理部和負責審批的信貸管理委員會。此時,建行的專業審批團隊已初具雛形,此後又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差別化,形成了相對審慎的信貸文化。

目前,就審批權限而言,同樣以總行和一級分行為主,而在支用審批環節,對部分二級分行有一定的轉授權。不同行業維度,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以及不同風險評級的分行,所擁有的審批權限也不同。如鼓勵進入的行業,3A 級客戶,在內部評級較高的一級分行,最高可以獲得20億元的貸款。但處於“6+1”行業(即鋼鐵、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風電設備、多晶硅、造船行業)等限額退出的行業,審批權已完全上收總行。此外,一些區域的審批權限也有所上收。對高風險行業和區域的集中審批是大勢所趨。

“就審批權限而言,建行的管理是比較嚴格且呈上收趨勢, ”有分支機構負責人透露, “有時一個分行的某類產品出了問題,總行就會立即回收該分行上述產品的審批權限。 ”有風險管理背景的資深信貸管理人士表示,授信審批不僅要看額度,還要看程序。

目前,建行的信貸管理以嚴授信寬支出為主,而部分同業出于市場競爭的考慮,更傾向于寬授信嚴支出。二者在經營理念和經營行為上有較大差異,後者在客戶營銷和准入上有一定優勢,但在實際支用過程中流程較長。

亦有資深的風險管理專家建議,應根據不同的業務品種採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如固定資產貸款應以寬授信嚴支出為主,而流動資金貸款如貿易融資等,更適宜採取嚴授信寬支出的模式。

合規內控難題

建行風險管理體制改革還有待解決的是內控合規體系。建行在2012年初提出要建立“大內控、大合規”體系,並將操作風險的管理納入,但目前進展緩慢。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建行僅有十幾個分行有合規部門,總行的文件下達到分行之後,有時竟然找不到對口機構。

知情人士稱,從總行層面看,操作風險團隊和業務的移交過程十分緩慢,出現了管理真空;而操作風險頻發的分支機構缺乏相應的對口部門,垂直的內控合規管理體系有如空中樓閣。

知情人士透露,其原因有二:一是根據建行現行的機構和部門設立規定,除個別條線實施垂直管理,設立相應對 口部門,其他條線不做相應的對口設置;二是在銀行業務骨幹有限的情況下,分支機構傾向于將更多人力資源向能夠創造業績的前台部門傾斜,而不是往“總是找茬的後台部門”配置。

違規乃至作案的成本過低,操作風險一直是中國銀行業風險管理中的重要課題。商業銀行合規意識的樹立,內控體系的健全以及對操作風險的逐步重視和加碼,是近十年間的事。

2005年,巴塞爾風險管理委員會就商業銀行的合規問題出台了系統的指引,建行隨即決定著手成立國內銀行業首個完全獨立的合規部門。

2006年,銀監會出台了合規風險管理指引,要求商業銀行成立專門的合規部門,並通過一系列制度保證賦予其相應的獨立性。建行的先試先行也得到了監管機構的認可。

不過,建行的領先優勢並未能進一步延續。時任建行行長的張恩照對於是否要在一級分行設立相應的對口部門,一直猶豫不決,致使建行在分支機構層面並沒有能夠建立起相應的合規架構。

而分行的合規管理則散落在不同部門之下,有的隸屬於分行的風險管理部門,有的由監察部門負責,還有的則直接由辦公室代理。

股改上市後,建行著手建立全面的風險管理體制,將三大風險都納入風險管理體制,審計和監管檢查的落實整改納入合規部門,但並未增加相應編制。

時至2008年,上述部門的地位不升反降,不再獨立作業,而是併入法律合規部,其分量、地位和獨立性都大為下降,一些原有職能已經弱化,另一些職能名存實亡。此時的法律合規部門的主要職責就是反洗錢和關聯交易的管理。

與此同時,工行和農行建立起了總分行都有獨立機構的大內控、大合規、大審計體系。此後,操作風險在商業銀行資本管理中的權重也在不斷提高,商業銀行對操作風險的防範和管理也更趨重視。

根據新辦法,各主要商業銀行對操作風險進行重新計量後,大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資本充足率水平的下降。

有風險管理背景的資深人士直言,操作風險的防範需要舉全行之力,把內控合規意識滲透到每個人,每個模塊,每個機構,管理者尤其不能掉以輕心或推卸責任。

工行在2012年末將操作風險的管理正式交由內控合規部門牽頭管理。目前工行的內控合規部門不僅負責操作風險的管理,還負責一二級分行管理層的經濟責任審計等工作。

行內也有意見認為,完全可以將操作風險納入風險管理的條線,統一管理。

針對建行目前在風控管理體制行做出的重大變革,多位受訪銀行高管均表示,現在面臨經濟下行周期,現行風險管理體制的顛覆性變革需要謹慎,如果出現風控的管理真空,風險和隱患不言而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31

青島港騙貸案外資行風險敞口高達5億美元 中資行更甚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7881

隨著青島銅融資調查的深入,媒體曝出外資行在青島港騙貸案中的敞口高達5億美元,而中資行的風險可能更大。德誠礦業的涉案金額在45億美元左右,其中大部分貸款來自中資行。 據《華爾街日報》,渣打銀行上周公布,該行在青島港共有2.5億美元敞口,不過該行CEO Peter Sands稱這一金額目前上不確切,涉及到多個客戶、多個工具和多個敞口。 今年6月,青島港對可能存在的銅、鋁等金屬重複抵押問題展開調查,在大宗商品市場引發軒然大波。青島德誠礦業因為涉嫌重複質押騙取貸款而浮出水面。外資銀行方面表示,他們正在積極調查商品融資調查事件的程度和範圍,判斷業務中是否有一份抵押品騙取多份貸款的情況。 此前,另一位常駐新加坡的知情人也表示,渣打已經停止了融資業務。“這是正式的(渣打)官方行為。當前,他們不再對金融融資業務滾動操作,同時還停止新的融資交易。”這位知情人主要開展現貨銅貿易,並負責將這些貨物發往中國。 其他在青島港上存在敞口的銀行還有荷蘭ABN Amro銀行、法國巴黎銀行、法國外貿銀行、美國花旗銀行。外資行的風險敞口至少在5億美元。 不過,中資銀行的敞口可能更大。《華爾街日報》援引一家大宗商品公司交易員的估計稱,德誠的涉案金額在45億美元左右,其中大部分貸款都來自中資銀行。 不過,目前國際銅價已經走出了青島銅融資調查的陰影,過去兩周,倫銅累計上揚7%,反映出市場對於中美制造業回暖帶的樂觀預期。且許多市場人士認為,青島港重複質押只是個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858

投行風雲:好女嫁不嫁投行郎?

1 : GS(14)@2012-09-07 09:59:45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092812986385.shtml
 熱門的時候,投行郎也算是一夫當關,萬女莫開。但隨著經濟形勢常常變糟,投行郎行情走低,也經常關關雎鳩,沒人接球。更過分的是,不知什麼時候竟然有了種說法:「好男不娶新聞女,好女不嫁投行郎」。我個人倒覺得投行男有點像灰太郎:一點自以為是的狂,失敗從來不受傷,兩隻四處張望的眼,尋找勝利的方向,認真執著頑強。如果你覺得自己心理素質比得過喜羊羊,嫁一個投行郎也不妨。
  前些年投行男一直挺自信的,什麼紐約的「當金融遇上模特」,香港的「美女和銀行家」,都是針對投行男的約會項目。於是投行男洋洋得意:平時我們讓企業與投資人完成一個又一個姻緣。自己的婚戀豈不是更遊刃有餘?更況且我們活潑又聰明,多情又多金,簡直就是人見人愛西裝版的藍精靈!而且除了模特,投行家們還有一個秘密武器,強大的Model(分析模型),咱有了這萬能無敵的Model,別說模特了,還有什麼樣的漂亮MM搞不定?
  不幸的是,事情壞就壞在這Model上。就我所看到的,投行男們把各種投資分析模型運用在現實中,都失敗了。投資行業太講理性,如果用投資理念去分析浪漫關係,那就是天然呆加上木糖醇,基本沒救了。
  於是乎投行男在約會中,鬧出不少經典的有投行特色的八卦故事。等下我就說幾個。當然啦,我說這些八卦的主要目的,是幫大家通俗易懂地解讀他們應用的不同投資分析方法。咱就算寫八卦小故事,也一直是有營養有品位的大媒體範兒,各位同意吧?
  話說投資的分析方法有三大流派,一種是基本面分析法(Fundamental Analysis),一種是技術分析法(Technical Analysis),一種是量化分析法(Quantitative Analysis)。這幾個分析法被各家證券公司見天兒的吆喝,估計就算不在投行干,炒過股的朋友也不陌生。
  簡單地說,基本面分析法就是利用基本信息和宏觀數據分析,加上直覺判斷。技術分析法就是純縱向比較,以昨日推明日。量化分析就要建一個數學模型,進行各種因素的複雜運算,然後你這個模型跟過去的事實匹配了,跟未來的走勢也很可能匹配。三種分析方法各有優勢,不過最近以來量化分析在投行界有走紅的趨勢,當然最容易坑爹的也是量化分析。此先按下不表。
  下面我選擇了三個有代表性的投行男約會故事,分別代表這三種分析流派。
  前幾年有個約會故事大家估計可能看過,大意是一個姑娘在分類信息網站Craiglist上發表了一篇徵婚啟事,她認為自己姿色讓人驚豔、談吐文雅、有品位,想找一位年薪50萬美金的男友,過上居住在紐約中央公園西的幸福生活。其實這種女後來在「非誠勿擾」裡沒有幾千個也有幾百個,可是好死不死,她偏偏遇上一個自稱是JP Morgan多種產業投資顧問的傢伙,跑出來對她作了一番基本面分析。這位名叫Rob Campbell的銀行家這樣回覆到:
  「從生意人的角度來看,跟你結婚是個糟糕的經營決策,道理再明白不過,請聽我解釋。拋開細枝末節,你所說的其實是一筆簡單的「財」「貌」交易:甲方提供過人的外表,乙方出錢,公平交易,童叟無欺。但是,這裡有個致命的問題,你的美貌會消逝,但我的錢卻不會無緣無故減少。事實上,我的收入很可能會逐年遞增。而你不可能一年比一年漂亮。
  因此,從經濟學的角度講,我是增值資產,你是貶值資產,不但貶值,而且是加速貶值!你現在25,在未來的五年裡,你仍可以保持窈窕的身段,俏麗的容貌,雖然每年略有退步。但美貌消逝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如果它是你僅有的資產,十年以後你的價值甚憂。
  用華爾街術語說,每筆交易都有一個倉位,跟你交往屬於「交易倉位」(Trading Position),一旦價值下跌就要立即拋售,而不宜長期持有——也就是你想要的婚姻。聽起來很殘忍,但對一件會加速貶值的物資,明智的選擇是租賃,而不是購入。年薪能超過50萬的人,當然都不是傻瓜,因此我們只會跟你交往,但不會跟你結婚。所以我勸你不要苦苦尋找嫁給有錢人的秘方。順便說一句,你倒可以想辦法把自己變成年薪50萬的人,這比碰到一個有錢的傻瓜的勝算要大。」
  最後,Rob Campbell還說:「希望我的回帖能對你有幫助。如果你對「租賃」感興趣,請跟我聯繫。」
  至於故事的結局呢?這位洋洋得意了一番的Rob Campbell當然沒有娶到這位美女,而且他還被公司譴責,JP Morgan的媒體公關部門向外界解釋說,這種具有性別歧視意味的觀點並不是公司想要傳達給外界的,這家狡猾的公司接著找出了兩個藉口,一個是這帖子是有人冒Rob Campbell的名義發的,另一個是,Rob Campbell只是偶然的性別歧視(Accidental Sexist),不是真的對所有女性的歧視。
  基本面分析徹底輸光之後,去年有個約會故事則可以代表技術分析法的淡淡憂傷。
  話說儘管Rob Campbell的投資觀點認為,在約會中「租賃」比「持有」更經濟,但還是有更多的投行家們想選擇「持有」,也就是娶個媳婦進門。
  紐約一名投資銀行家麥克(Mike)就是其中一個。麥克與勞倫(Lauren)晚餐約會過一次後,勞倫就始終不回覆他的留言和短信,也就沒有第二次約會。於是麥克給勞倫寫了一封信,被英國《每日郵報》的編輯數出這封信長達1615個字(看到沒有,他們才是小報吧?)。
  信裡麥克說,他通過google搜索到了她的郵箱號碼,給她寫這封郵件,並表示對她很失望,因為她既然不想第二次約會,就應該向他道歉。為什麼呢?因為勞倫讓他看到了錯誤的信號(交易信號),使他有所期待。
  其中包括:勞倫在第一次的晚餐約會中多次整理自己的頭髮,以及多次與他的眼睛直接接觸,這在麥克看來,都是對約會對象表示肯定的積極信號,而整理頭髮簡直就像小鳥整理自己的羽毛一樣,是直接的求愛信號!而且麥克說他過去的約會中,從沒遇到過女孩子如此頻繁地整理自己的頭髮。因此麥克斷定勞倫對他有強烈的好感,並在這個錯誤的信號指導下發出了繼續交易也就是第二次約會的錯誤指令,遭到了出乎預料的拒絕,極大地傷了自尊。
  不過儘管錯不在麥克,他依然表現出了理性的投行家本色,繼續期待市場也就是勞倫的理性回歸,麥克表示,他認為自己在技術層面上和勞倫有很多相配之處,比如兩人有共同的愛好,都喜歡古典音樂,勞倫曾經表示以後要多看紐約愛樂樂團的演出,而麥克也經常看。所以他認為如果把這個當作約會方式的話,兩人都不會另外浪費時間,是非常經濟的約會模式。
  其次麥克覺得兩人年紀相配(32歲),而且麥克覺得應該假設勞倫覺得他的身體也是有吸引力的,因為如果勞倫沒有發現他的身體有吸引力,那麼勞倫就不應該同意第一次跟麥克出去,所以這個假設是不合理的。
  麥克又表示,他是一個出色的投資經理。已經為父母賺了幾百萬美元。而且這是真正的錢,不是壟斷的錢。自己要比靠拼爹吃飯的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孩子或者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的兒子更有出息。另外,麥克認為自己是右腦和左腦都很發達的人,因為他可以同時把投資經理和哲學家/作家都做得很好,這使他要比大多數人都出色。
  一往情深的麥克還表示,自己不喜歡同時約會很多人,所以現在要等勞倫正式通知他兩人不可能,才會約會下一個。所以他仍然建議勞倫和他再約會一次試試看。當然他也同時沒忘了譴責勞倫,不回應他的信息是不禮貌的,不成熟的,和懦弱的。並表示自己為了滿足勞倫吃飯,花了時間,精力和金錢(在這種情況下大概要叫做沉沒成本)。而且勞倫在約會時遲到約30分鐘,對這個大多數男人都不會接受。
  最後,麥克表示,他願意以開放的態度和靈活的準備來應對她的回答。如果勞倫不想再出去,在他看來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也許是她生活中最大的錯誤之一。但如果她堅持不想再出去,那麼她應該打電話明確告訴麥克,即使是發送文字信息,有總比沒有好。
  勞倫的回答則是把這封1615個字的信貼在了約會網站Reddit上供大家鄙視。
  所以,技術分析模型在情感世界也歷史性地悲催了。不過,這行為沒準扼殺了一個超級自信的潛在「魔鬼交易員」,所以我們還是原諒勞倫吧!
  量化分析在約會裡同樣不靈。今年有個28歲的紐約投資銀行家叫莫克,發明了創新的約會方法。他在約會網站match上選擇了8個女孩,然後同步進行約會,並精心編撰了一份後來被大家叫做「追女試算表」的excel表(微軟躺槍了),嘗試以量化數據分析的方法來評估他約會的女孩。
  比如他在表上記錄下每個女孩的特色,與他們約會的進展與細節,並且以10分製為他們各種行為打分。後來,這個故事就失控了,因為莫克把自己的這份表格寄給了8人裡他最中意的一個叫貝鐸的26歲女孩,這個女孩拿到平均9.5分的最高分。貝鐸拿到之後覺得有趣極了,就把表格寄給朋友,朋友則把表格貼上了網。於是呢,這位哥就紅了。
  不出所料,他也被悲催地鄙視了。而且是各路人馬都鄙視他。微軟資深用戶表示,才8個用什麼excel啊?用word就好了!已婚人士表示,自己找到那一半當年感覺都是超10分的,這種八個都選不好的估計自己也爛。好心的社會學人士又擔心會有婦聯出來指責他同時約會8女有違社會道德及增加艾滋病風險,另外有技術派人士則說,最最重要是對方對他有意思嗎?這位哥沒採集這個數據就建Model,簡直是在白費工夫。而作為一個謹慎的投行業內人士,我個人覺得他不簽NDA(保密協議)、不刪機密信息就分享文件,最後損害自己利益也損害客戶利益是咎由自取哦!
  事實上,這表格里有8個女孩的電話號碼等信息,貝鐸的朋友在貼上網之前忘記刪掉,所以貝鐸收到了很多騷擾電話。這至少證明,量化分析基本還是勝過前兩種的,自損1000至少也殺敵800,總比前兩個傢伙「多情自古空餘恨」空留下把柄讓人嘲笑強。此外我預料日後他去民政局的時候,一定會帶一份婚姻可行性報告,而且附有PPT版本!說不定民政局一高興會給他們各種加快辦理和福利呢。
  嫁不嫁投行男,其實我的建議,感情的事還是跟著感情走比較好,喜歡就嫁,就算做投行的也可以嫁!不喜歡就不嫁,哪怕做投行的也不要嫁。
  其實說來說去,人只有兩種,理性的,感性的。有個特別簡單的小測驗是檢測你理性還是感性,各位不妨試試:雙手相握交叉,看你是左手大拇指在上,還是右手大拇指在上?左手的大拇指在上:說明你是一個理性的人,談戀愛時,理性判斷不衝動,不容易被別人的語言打動,而是以邏輯是非為標準處理兩人關係。右手的大拇指在上:說明你是感性的人,談戀愛時容易憑直覺。易動情,情緒化,容易被別人的言語而左右。時左時右,那證明你平衡,兼具理性和感性。
  如果哪位身處投行業,上述答案又是感性的同學,那我樂意無償幫你徵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33

投行風雲:投行今年誰最黴?

1 : GS(14)@2012-09-07 10:00:08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094912918632.shtml
投行之美,不僅在於煽動男女出軌,以及使人一頭霧水,它的美更在於:一旦倒霉,可以黴得白日見鬼。你覺得生活殘酷嗎?覺得命運不公嗎?看了投行的倒霉故事,你就啥都平衡了。在投行界,命苦不用怪政府-誰讓政府也很苦,點背不能怨社會-但是必須有墊背。
  這篇重點說說投行界今年上半年最倒霉的公司,讓大家高興一下。
  今年是投行界的多災之年,儘管現在還只是8月份,黴inglist已經長長一串兒名字。其中不巧的是,最倒霉的幾家:英國巴克萊,日本野村證券,英國匯豐、渣打,瑞士瑞銀,摩根大通,都曾經和含冤死去的雷曼兄弟有著各種愛恨情仇。
  投行界很多人信佛,於是今年投行界流傳起「Lehman's Curse(雷曼的詛咒)」一說,說是由於曾經是美國第四大投行的雷曼兄弟死得太慘,所以冤魂不散,詛咒加身。但佛教說因緣果報,其實這一說呢,我的意見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下面我就細說一下。
  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之後,英國三大銀行之一的巴克萊銀行收購了雷曼在北美的投行業務,日本野村證券則收留了雷曼歐洲和亞洲的業務,算是把雷曼兄弟倆分別安葬了。
  當然了,它們當初收購雷曼的價格也就跟白撿差不多,巴克萊收購雷曼北美投行業務花了17.5億美元,但僅從雷曼券商衍生品裡就得到15億美元(雷曼還想打官司要回這筆錢),收購後第一個季度其投行業務巴克萊資本的利潤就大漲361%。
  但縱使如此,那時候雷曼是熱鍋上的栗子,誰都不想撿,所以出手也仍然算一份德吧。最起碼把雷曼兄弟裡的難兄弟難姐妹都安置妥了。
  按理說,這等救死扶傷可以攢人品,可是讓人胸悶的是,今年以來要說倒霉,這倆公司名列前茅。巴克萊身處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醜聞案的漩渦中心,野村是牽涉內幕交易醜聞,兩家醜聞都直接導致CEO下崗。雖然巴克萊的LIBOR醜聞被罰的只是4.53億美元,但估值目前卻跌到了僅為帳面價值的59%,低於93%的全球同業競爭者,面臨拆分。
  至於野村就更是倒霉透頂,市值跌到2007年的近十分之一不說,丟大單,遭信用降級(現在野村比信用評級裡2B的垃圾級只差一個B了),簡直是斷腳筋級別的傷情阿!能不能翻身不好說。
  提到雷曼,我相信很多人的腦海中,一定不由自主地浮現出JPM(摩根大通)的名字。雷曼破產後在曼哈頓聯邦破產法院起訴JPM,稱因為當初JPM是雷曼兄弟的主要清算行,雷曼認為JPM利用這層關係得知雷曼維續運營的能力在迅速衰弱,並以不給雷曼提供至關重要的清算服務為要挾,在雷曼破產前的四個工作日內撤走86億美元擔保品,其中50億美元是在最後一個工作日轉移的。從而造成雷曼流動資金緊張並最終宣告倒閉。今年4月此案以JPM被監管機構罰款2000萬元和解。當然,JPM冷血歸冷血,在商場是無可非議的,因為人家持有的是CDOs(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擔保債權)。
  今年JPM也有夠倒霉,一個5月份的London Whale(倫敦鯨)事件就蒸發了58億美元,不過,雖說今年第二季度的報表雖然淨虧,但目前為止市值只蒸發了15%。屬於雷曼的詛咒沒發功的一家公司。
  要說雷曼的詛咒靈驗也有的,英國第一大銀行匯豐就是雷曼詛咒名單裡的一員。2008年,匯豐協助雷曼在香港銷售了約18億美元的金融衍生品,造成苦主血本無歸。今年洗錢醜聞中匯豐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個,涉案160億美元,在墨西哥、美國、中東機構都有涉及,首席合規官辭職,已經計提了20億美元預備賠償客戶和美國反洗錢監管機構的罰款。此外當年同有在港賣雷曼金融衍生品的渣打也在洗錢醜聞中有份。
  上面幾個雖然倒霉,但好歹只是一陣子,而瑞銀的倒霉,就不只是一陣子了。去年瑞銀交易員非授權交易導致的20億美元損失還沒平倉,今年又被扯進了LIBOR醜聞,在FACEBOOK上市交易故障中又活活損失了3.57億美元,二季度利潤大幅同比下滑58%,還得預備美國訴訟罰款……諸事不順,毫不奇怪的是,瑞銀曾經幫雷曼在美國發行Structured Note(連動債),並錯誤地向客戶宣稱這是100%保本的低風險投資,導致客戶全賠光。所以也算Curse list可以解釋吧。
  如果按倒霉程度排名,其實截至今年8月份,巴克萊和野村只排第二第三,倒霉度第一的孩子應該是騎士資本。遠蓋過了所有雷曼詛咒名單的風頭。
  騎士資本是一家股市作市商,主要做高頻交易,就是靠計算機程序從普通人無法利用的極為短暫的市場變化中尋求獲利,目前這個市場高盛是龍頭(噓!我可沒有說高盛是壞人噢!)。
  今年8月1日,騎士資本在紐交所啟用一套新的交易軟件,但開市不久交易員就發現奇怪的買賣指令,導致某些股票大漲超過100%,繼而拋售離場。結果造成百餘股票劇烈波動,約20分鐘後這套系統被中斷,騎士資本一舉落馬,承擔交易損失超過4.4億美元。此後騎士資本股票一路猛跌,一週跌幅華麗麗超過六成,差點就此沒破產玩兒完。
  經過幾輪緊張商談,老大高盛點了頭折價買騎士的股票,一週後,騎士與高頻交易巨頭Getco等四家機構達成了4億美元的交易。這筆交易也把騎士資本從破產的邊緣搶救回來算勉強又扶上了馬。這四家機構分別是私募股權General Atlantic(旗下擁有Getco做市商)、黑石集團PE、奧馬哈經紀商TD Ameritrade以及Stifel Nicolas。四家機構將總共得到騎士資本70%的股份,騎士資本的股份數額將從一億股升至約3.5億股,悲催地按3:1稀釋了——正好是動物人工授精的稀釋比例。所以,騎士資本就被f***了。
  其實自從5月18日FACEBOOK的IPO出現交易故障之後,我就犯壞地想,這交易故障太容易發生了,賠點小錢算天災,簡直是最明擺著的「臨時工」啊!果然這個月西班牙東京相繼出現交易故障,當然每次交易故障都有人倒霉,更有人獲利。
  順便提一句,由於美國的金融監管特別嚴,出台了很多法案(改天細說這個),所以美國的投行基本上心裡有數,特別是大的投行,不會犯特別低級的錯誤。所以今年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在動用法律打擊違法違規銀行的時候,打到的大多數是外國銀行。其他的,你們心裡有數就行了。
  所以,你們總結出投行圈的操盤老大是誰了嗎?留言寫下你的答案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34

投行風雲:幾招教你進投行

1 : GS(14)@2012-09-07 10:01:10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162912833607.shtml
 文/新浪北美特約撰稿人 秦濤(微博)
  一直以來,普通人大多嚮往的工作是「錢多事少離家近」,高富帥則可以夢想「位高權重責任輕」。如果這兩種都不合你意,你可以在投行實現第三種人生境界:從「數錢數到手抽筋」一直到「亞非拉美任我行」。過幾年,你會有一種感覺:跟你在投行的職業生涯比,前兩種的人生都不夠完整。
  投行家是一種特別的人族,你必須是天生工作狂,喜歡刺激忙碌的生活,心理素質好,吃得了苦受得了怨沉得住氣,你才合適這個職業。不過一旦你下定決心,你會發現投行將是實現你人生價值的一份好職業。尤其重要的是,投行是智力密集型行業,一旦有機會進入,憑知識的實力說話,有很多陞遷機會,是非常合適屌絲奮鬥成就人生夢想的地方。
  如果你看了我上一篇《投行的酸甜苦辣》,仍然堅定地想在投行發展,同時又是一名屌絲(高富帥就不用看這篇文章了),那麼對於如何能夠順利在投行找到份工作,我可以提一些建議,也許能夠幫到你。
  進投行的機會競爭很激烈,在美國,投行的每個職位平均有60個人申請,而且這60個人都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大都畢業於一流學校,聰明過人。
  而且,投行的面試非常嚴格,要把屌絲們從麵粉一路面成面條兒、面片兒、麵餅兒、麵糊一直到面霸,絕不含糊。曾經聽說從前有個面高盛的苦孩紙一共大戰面試官二十幾輪,耗時長達一年,不知道還有誰有更苦逼的面試記錄?
  學歷背景
  通常來說,老一輩當上華爾街資本家的中國人,大多是美國名校出身,這是最保險的捷徑。
  從背景看,如果你畢業於哈佛、耶魯、普林斯頓、斯坦福、麻省理工這五大名校,不用說,你算含著金鑰匙的孩子;或者哥倫比亞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芝加哥大學、紐約大學、西北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這些億萬富翁輩出的大學,你也算天之驕子了;但其實,還有幾十所在金融或數理專業稱得上一流的大學,有些甚至並不為國人所熟知(比如芝加哥的Depaul),也有很多學子陸續進入了投行。總之,一個好的學歷背景,是投行的敲門磚。
  除非是去投行的分析部門直接作行業研究員,可以只需要純數理工背景的人之外,如果你是應聘金融類的職位,你需要修過基本的金融課。
  美國有一門金融工程專業,一般研究生學制一年,不需要本科學金融,申請這個專業的大多數都是數學,物理,計算機專業的本科學生,它需要申請者數學能力比較強,數學能力指的是數理統計,在投行微積分基本用不上,幾何更不用提。
  理工加金融,跨學科反而會成為你的優勢,華爾街最出名的中國人之一江平就是中科大學化學出身的,在普林斯頓拿了化學博士,又考上斯坦福金融博士候選人,之後進了雷曼兄弟,後來依靠超強的數理能力,運用於創新的建模分析,脫穎而出。然後一路轉去buy-side,進了加盟對沖基金賽克資本管理公司。2007年江平被華爾街著名專業雜誌《交易員》評為年度「百強交易員」,成為該榜單歷史上首位華人上榜者。該榜單估計他當年收入上億美元。
  如果學習經歷大致符合,你可以有進投行的機會。還有一個不用我多廢話,如果你能在讀書期間積極申請,取得實習機會(Intern),那畢業後成功留下的可能性就達到了50%。這個如果你在美國不算太有名的學校,是可以給你增加很多機會的。
  如果你自認為競爭力不足,還有彌補的辦法,就是考CFA(註冊金融分析師),或者CMA(註冊管理會計師),這些是證明你專業知識水平的高級武器。不過這個是很花時間的。
  面試聖經
  一般投行申請有以下幾個過程:1,提交簡歷;2,筆試,可能有一次或兩次;3,電話面試,面試,多輪。
  提交簡歷沒什麼好說的,途徑有網上提交,托朋友內部提交,寄簡歷。網上提交最快捷方便,大多數投行網站都有這個入口。申了肯定給你回覆。
  筆試要求基本功紮實,正確率很重要,不會的寧可不要瞎答。
  如果背景大致相符,那麼一般你會得到面試機會,相似的情況下,面試得靠技巧了。以下說幾條實惠的。
  面試會考察你的性格,心理素質,也會有很多專業知識的問題,還有Case Study,看你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
  那麼接下來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首先最基本的,儀態,衣著要干淨整潔顯得幹練。身體語言要坦然大方、不卑不亢。然後有幾個必問的問題,甚至可能在多輪面試中都會問到,比如為何你想選擇投行業?為何你選擇我們公司?你是不是為了錢?回答中要注重兼顧各方面,對行業和公司基本背景有充分瞭解,以及在職業追求方面你有明確的規劃,並且這個規劃是按照你的特長而制定的。
  在金融知識方面,一定要對基本概念很清楚,說得出來名義利率、實際利率,NPV(現值)、IRR(內部回報率),Arbitrage(套利)、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獲利)的子丑寅卯,懂得估值(Valuation)、建模(Modeling)。等等。
  準備一些小故事,來表現你具備投行要求的幾項重要能力,比如如果你應聘投行IBD部門,是個服務業,溝通能力就非常重要。如果你應聘交易部門,數理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最重要。如果你做行業研究,快速學習能力最重要。另外團隊合作、平衡能力,是所有工作都需要的。你的小故事需要證明你的如上能力,當然必須是真實的。
  最常見的失敗者有以下幾大原因:
  1、對工作沒有表現出足夠的Enthusiasm(熱情),使人擔心你無法在工作中堅持下去。既然投行是個辛苦的工作,當然Self-motivation(自我激勵)很重要。
  2、你對自己的描述和投行要求的能力沒有很好的關聯。如果你花很多工夫說明自己只是想來投行學習的,而不是有超過其他應徵者能力的話,那麼可能你沒有足夠打動面試官。特別是如果你花了20分鐘還說不清楚自己的職業規劃的話。
  3、你沒有適當展現自己個性有趣的一面,顯得太乏味,面試官面試了太多人,結果你沒有留下線索讓他能記住你。
  4、魔鬼藏在細節中,一些小馬虎也會使你前功盡棄,比如衣著不整潔、不干練,基本身體語言方面忌雙臂交叉,雙腿顫抖,經常斜視,這些一般都會被解讀為不坦率,不誠實。聲音要洪亮,太弱別人會認為你不自信,要有禮貌,忌諱搶話(在美國文化裡這是不可容忍的粗魯行為),或者滔滔不絕。
  5、錯誤的價值觀。投行與錢打交道,每天面對巨大的誘惑,一定要有經得住考驗的人品。
  如果你確實是投行需要的人才,一旦被投行錄用,恭喜你,你會有很多機會以實力證明自己,並獲得職業生涯的提升。
  一個成功例子:Eric Mindich(埃裡克-明迪奇),27歲即被提升為高盛合夥人。
出生於1967年的Eric,父親是一位紐約高爾夫球場建築商,在Eric還是孩子的時候,他就對金融市場很感興趣,經常看新聞,他的祖父還給了他一點錢來買股票。
  高中畢業後他考入哈佛,就在那個暑假他申請成功了一個工作,是一家名叫J. Aron的商品交易公司,這家公司是高盛旗下的子公司。Eric一邊在哈佛大學讀本科一邊在這裡工作了4年,1988年他在哈佛拿了經濟學學士,本來想去牛津繼續讀書,但高盛說服他打消了去牛津的念頭。
  他最初進入高盛的Equity Arbitrage(股票套利)部門,25歲的時候,正好他的部門老大空缺,他就開始領導整個交易組,1994年他在27歲的時候被任命為高盛合夥人,是投行歷史上最年輕的合夥人。
  高盛合夥人平均年薪6000萬美元,所以他也是當時美國最熱門的鑽石王老五之一。2004年,他離開高盛開創了自己的對沖基金Eton Park Capital Management,當時以歷史上最苛刻的條件募得了創紀錄的高達30億美元的啟動資金,截至去年7月,該基金是美國第二十大對沖基金,管理著140億美元資產。
  這是一個可以複製的投行版屌絲逆襲。憑藉實力,每個屌絲都有機會在投行業脫穎而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35

投行風雲:FO的酸甜苦辣

1 : GS(14)@2012-09-07 10:02:36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152612753160.shtml
 文/新浪北美特約撰稿人 秦濤(微博)
  全世界收入最高的工作大概就是投行的FO前台部門 (Front Office)部門了。但在拿高薪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多人難以想像的苦逼生活。作為投行最低層的分析師(Analyst),通常需要從早上10點工作到晚上2點,週末加班2天。旺季時則工作通宵甚至很多個通宵。據說不少男性分析師累到每年只有個位數的性生活,做夢夢見最多回的不是美女,是Excel文件和PPT。
  總的來說,投資銀行是一份相當誘人的工作,特別是產生直接利潤、享有項目獎金的前台部門 (Front Office,下簡稱「FO」)。
  在投行的FO裡,最底層的分析師(Analyst),起薪一般為10-18萬美元,不少傑出人才第一年的年收入便可以直接達到30萬美元;與此同時,與他們有同樣學歷的人,如果不在投行就職,平均的薪水可能是5-8萬美元(通常美國白領工作的起薪)。
  經歷分析師之後,你可以在投行一路晉陞為助理(Associate),副總裁(VP),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部門主管(Department Head)。
  據Careers-in-Finance的統計數據,一般在投行工作3-6年後,薪水可達35萬-100萬美元。到了VP,一般薪資是50萬美元,Director的薪資約為80萬美元,但他們的獎金可達40萬-150萬美元。所以通常投行裡MD的收入都會達100萬美元以上,如果晉陞到比董事總經理更高的部門主管,一流投行通常每年獎金可達350萬美元。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自上次經濟危機開始,諸如高盛一類的大投行現在已經修改了用工合同,對底薪附有條件,比如如果業務不景氣,可以將底薪降低,從50萬美元降到30萬美元等。
  除了FO之外,投行還有MO(Middle office)和BO(Back Office),MO通常是產品管理(product control),包括風險管理,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公司戰略等等。
  BO主要是運營和技術部門,運營比如人力資源,技術主要是IT,各種複雜的軟件編寫、數據管理和網絡支持,有的投行還把法務(Legal),公司監管(Compliance)和金融部門(Finance)也劃歸BO。
  投行的MO和BO部門有著相對平常的生活節奏,待遇略高於同行,工作又不是特別忙,流動性相對較低。不容易失業,失業了也容易找下家,吃技術飯的,可以吃百家飯。相對來說生活方式還是不錯的。
  當然更多的人還是想進FO的。因為FO照俗話來描述,是一年買車,二年買房,十年退休。
  但正如有句俗話說的,只看見賊吃肉,沒看見賊挨打。我有責任同時提醒大家,投行的FO在拿高薪的同時,也伴隨著很多人難以想像的苦逼生活。
  一份典型的投行人工作時間表是這樣的:
  作為投行最低層的分析師(Analyst),通常需要從早上10點工作到晚上2點,週末加班2天。旺季時則工作通宵甚至很多個通宵,「早睡早起」對他們的意思就是清早回家打個盹兒,或者洗個澡換個衣服,然後不到中午再起身去公司幹活。據說不少男性分析師累到每年只有個位數的性生活,做夢夢見最多回的不是美女,是Excel文件和PPT。
  如果你升到了助理(Associate),那你工作可以輕鬆點,可以每週工作80-90個小時,典型工作時間是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11點,然後週末加班一天。偶爾需要搞通宵。
  助理升上去是副總裁(VP),那生活改善就不是一點半點了,VP就算需要加班,也經常可以在家裡遙控指揮。
  至於VP的上級董事總經理(Managing Director),生活節奏可以接近常人,比如早上7點到9點上班,下午6點到7點下班,不過MD的壞處是經常需要出差,平均一週5天可能有3天到處飛來飛去。另外需要超強的社交能力擺平客戶關係。
  超高壓的工作節奏還不是最壞的,更愁人的是,投行是一個週期性行業,拼的是智慧,是耐力,結果卻要常常看運氣。命苦不能怨政府,點背不能賴社會,他們的高收入伴隨著高風險,對於銀行是收入下滑的風險,對於個人那就是失業的風險。
  你以為自己在投行裡工作多年,混到高層就安全了?錯!經濟危機,投行需要減員降薪,很可能要先裁高層和年長者。
  你以為混到大投行就安全了?錯!2008年3月-9月,美國前五大投行有三家都消失了:排名第五的貝爾斯登因瀕臨破產被摩根大通收購,排名第三的美林被美國銀行收購,而排名第四的雷曼兄弟乾脆毫無徵兆地倒閉了,長使多少英雄淚滿襟。
  總之,投行是個不講情、只講錢的「數字化」世界。而且一旦投行需要裁員時,是非常殘酷的。由於投行擔心自己的業務和資金安全,所以投行最常見的裁員方式是這樣的:你早上起來,正興致勃勃要去上班,結果接到一個通知,哥們兒你被裁了,你的門禁卡我們已經作廢了,公司配給你的電話我們也停機了。我們會讓你的助理把你的私人物品裝箱寄回給你。你就不用來了,拜拜!或者做得人性化一點,當面通知你,但五分鐘之內你得收拾好離開公司。
  更殘酷的是,由於市場變化或者業務需要,投行的裁員通常不是其他行業的什麼末位淘汰制,而很可能是整個部門關掉,比如總部如果決定南美區或者歐洲區全部撤掉,有一天,整個辦公室的人門禁卡都失靈了,也得做好最壞打算——部門全被裁掉了。
  如此這般,以至於投行負責門禁卡的人是公司裡精神壓力最大的一個人,他絕對不敢疏忽大意,因為萬一有一天門禁出了問題,搞不好僱員就以為自己被解僱了,那誤會可就大了去了。
  說曹操,曹操到。最近投行就又處在這樣的大裁員階段,而且相比2008年的經濟危機情況更糟。在過去的1年裡,6大美國投行已經裁減了1.8萬個職位,佔全行業僱員的1.6%。
  在過人的工作壓力之下,投資銀行業的人員流動性也很高,據統計平均每年投資銀行企業的人員流失率是16%,據說婚姻的7年之癢源自於人體細胞每3個月更新一次,7年時間全部細胞被更新,而投資銀行則相當於平均6.25年來個徹底大換血,比7年之癢還短,所以投資銀行的僱員與他們僱主之間的關係,比男女關係還要不穩定。
  不過投資銀行家們即使真的下了崗,再就業出路還是很多的。投行僱員跳槽方式除了在投資銀行之間的流動之外,最常見的是加入買方(Buy-Side),比如加入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或者對沖基金(Hedge Fund);或者去深造,比如讀商學院拿一個MBA學位,也有轉行拿一個法律學位的;或者去創業,有的在某一行業深有造詣的投資銀行家可能會選擇一個具體的行業做企業,或者加入一家已經有規模的企業做金融部門負責人。
  頂尖的投資銀行家,被稱為沃倫巴菲特導師的拜倫-特洛特(Byron Trott),在2009年離開了工作27年的高盛集團投資銀行部副主席職位,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為私人公司提供諮詢和投資服務的商人銀行BDT Capital Partners。巴菲特承諾向其投資20億美元。在最近的幾宗大型併購交易中,都有他的身影。
  被譽為華人投行旗幟人物、曾擔任12年美林集團中國區總裁的劉二飛,於今年4月離職,成為中投旗下一隻中國主題PE投資基金的「掌舵者」。該基金由中投與貝萊德(BlackRock)共同出資設立,貝萊德亦翻譯為黑岩,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
  總而言之,在投資銀行工作,既是天堂也是地獄,個中滋味佔全五味。但其實我更想說的是,投資銀行家既不是魔鬼,也不是神仙。更多的時候,尤其是對於服務的客戶來說,他們只是一群加班加點、飛來飛去、不知疲倦、聰明又苦命的孩紙。
  看了這篇文章,你還想進投行工作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36

投行風雲:投行人就是新三從四德模範

1 : GS(14)@2012-09-07 10:03:53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094013062337.shtml
文/新浪北美特約撰稿人 秦濤(微博)
  投行人以勤勞忘我工作名聞天下,簡直是新「三從四德」模範,三從是一從老闆,二從客戶,三從市場。四德是市場低潮要等得,老闆指令要記得,客戶發威要忍得,加班玩命要捨得。婦女翻身搞了幾百年,投行人三從四德,加班加點,大家認為理所當然。
    以前姑娘找對象,圖實惠的話流行找老男人,因為老男人有三寶:話少,錢多,脾氣好。最近投行男在婚戀界的實惠指數超過老男人,因為投行男有新三寶:年輕,錢多,死得早。如果量化分析精準跟蹤,其中工作9年半的投行男最吃香。為何?因為都說干投行的是一年買車,兩年買房,十年買棺材。9年半,錢掙夠了,人也快沒了,剛剛好。
  以上段子純屬虛構,請勿當真。只是借此引發投行界人士敲響健康警鐘,別讓「年輕,錢多,死得早」真成為投行人的新三寶。
  話說投行發明了各式各樣的債券、股票,以為普天之下,莫非資本。但殊不知,有一種債,任何人都欠不得、還不起,那就是健康債。健康債風險極高,信用為零,回報是負,複利累加,無法流通轉換,抵押的是未來,擔保的是人生,清算的是生命!欠感情債可以肉償,欠健康債只有命償了。
  投行人以勤勞忘我工作而名聞天下。我覺得投行人簡直就是新「三從四德」的模範,三從是:一從老闆,二從客戶,三從市場。四德是:市場低潮要等得,老闆指令要記得,客戶發威要忍得,加班玩命要捨得。關鍵的關鍵是,古時候要求女人三從四德,大家認為婦女受欺壓,翻身運動搞了幾百年。而現在投行人三從四德,加班加點,大家都認為理所當然。於是你們說投行人是有多麼悲催。
  具體投行人的悲催指數有多高?細算起來可能你要震驚。
  先說勞動強度,要說投行人工作起來根本不是人,而是鐵人。他們也會跟人說自己的工作是朝九晚五,稍後會解釋五代表的不是下午五點而是早上五點。按平均100小時計算,如果折合到平常人一週工作5天,那可不就是從早上9點到早上5點! 如果折合到每天是14小時,工作時間相當於北京一個人開單班的出租車司機,但出租車司機每週會休息一天,投行人則以此長度每週工作7天。所以,論時長,投行人之辛苦,超過已經是悲催之名滿天下的帝都出租車司機。
  至於收入呢?細算更嚇你一跳。下面我就給大家算一下。
  一個大學剛畢業的23歲年輕人,進美國投行做個入門級的分析師,起薪一般是6萬美元。這個數字超過美國平均家庭年收入。經濟情況好的話,表現優異的一流分析師年終獎金可能會有9萬美元,所以加起來有15萬美元。聽上去好厲害的樣子。
  不過在2007年後,投行的獎金數已經大幅下降。2011年,工作一年的分析師好的大概能拿到5-6.5萬美元的獎金,工作二年的分析師好的能拿到6.5-8萬美元的年終獎。2012年估計會下降,有幾個今年倒霉倒得白日見鬼的投行,獎金可能會大幅下降。
  但關鍵的關鍵是,收入下降了,投行人的工作時長並沒有下降。
  如果我們把收入取上限13萬美元,工作時長取下限每週80個小時,每年工作算51個周,一週假期,基本符合大部分投行的實際情況。那麼投行分析師的時薪上限為31美元/小時,大致相當於一個需要熟練技能的藍領工作的時薪,如專業家教,清洗地毯等。
  如果我們把收入取正常經濟情況的下限11萬美元,工作時長取上限每週120個小時,每年工作51周,則時薪為17美元/小時,大致相等於大部分美國藍領工作的中間值,例如剪草坪,看孩子,送外賣,清掃房屋等。
  不如我們索性更徹底一點,計算一種極端情況,把獎金變成0,收入只有底薪6萬美元,而每週工作時長達到140個小時,那麼一直被當作金領工作的投行分析師的時薪就會變成8.4美元/每小時。這個數字就接近美國很多州的最低時薪,或者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底薪角色,麥當勞的收銀員。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當你無止境地加班加點,當你的年終獎沒著沒落,你不會想到,作為投行金領,你的時薪正逼近麥當勞的收銀員。結論是不是很驚悚?
  我算的是投行底層員工,如果投行的CEO們收入就另算了 。摩根大通CEO戴蒙去年總共獲得了2300萬美元的薪酬,富國銀行CEO斯騰普夫的薪酬為1790萬美元,花旗集團CEO潘偉迪為1500萬美元,美國銀行CEO莫伊尼漢為700萬美元。美國薪酬研究機構Equilar對15家頂尖銀行的首席執行官總收入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他們去年的平均年薪增長了11.9%,達到1280萬美元。對他們,時薪我就不算了,與普通員工的級差我也不算了,換一種算法,在摩根大通去年實現190億美元的淨利潤中,每826元中戴蒙就拿走1元,佔比相當高。這是題外話。
  投行底層員工的時薪還不是最悲催的,關鍵是投行殘酷的工作強度超越了人體承受極限。每個投行人都欠下了健康債。
  起初,投行人鬥志昂揚,精力充沛,真正做到了:「客戶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戶如初戀。發審拒我千百回, 我誓今生永相隨。老闆罵我心不堵,我當自己是保姆。買家於我如上帝,俯首作揖不離棄。」
  但由於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長期過負荷工作,投行人極易患上與壓力有關的各種疾病,一些諸如失眠、酗酒、心悸、飲食失調以及脾氣暴躁等在投行人還只是算亞健康。
  幾個月前美國南加州大學發佈了一項為期十年的研究結果,表明投行人每週平均工作80-120個小時,在工作中患上與壓力相關的身體或心理上的疾病比例非常高。這些問題會惡化成為全面的健康危機,有些在辭職多年之後依然難以擺脫以前患上的頑疾。
  根據南加州大學的研究,在投行工作到了第四年,許多人的健康狀況開始惡化。有些人睡眠不足,怪罪身體妨礙了他們完成工作,其他一些人則患上了過敏症或者對某些物質上癮,還有一些人被診斷患上了一些慢性病,例如克羅恩病、銀屑病、風濕性關節炎以及甲狀腺疾病等。
  另一項研究表明,即使是在經濟繁榮獎金豐厚的時候,有四分之一的投行人抑鬱情緒已經到了需要接受治療的程度,該比例是普通大眾的三倍多。而近年來經濟危機頻繁發生,投行業動盪不已,大幅裁員,投行人的壓力指數更是成倍增加。
  現年58歲、曾在所羅門兄弟公司擔任董事的林德利-德加莫說:「我們看到的上了年紀的投行人士不是很多,這是事出有因的。那是一種殘酷的生活。」他說,投行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像把這些人「當狗使喚一樣」, 經理們經常把年輕些的員工累得筋疲力盡。
  事實上,投行人的健康危機已經是到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地步。僅在中國一流券商中,今年5月到現在已經連續有四位知名的投行精英不幸早逝。年齡分別是34歲、44歲、39歲和33歲,他們來自中信證券(11.07,0.40,3.75%)、湘財證券、東海證券、國信證券等知名投行,均擔任副總裁、高級副總裁、部門總經理等職務,死因多為心腦血管疾病。就在9月2日,中材股份董事會主席譚仲明在全球路演前往歐洲會見投資機構的途中,在法國突發心臟病去世,終年59歲。
  年僅33歲就惜別親朋好友的國信證券資深保薦人郭熙敏曾在微博中寫道:「在熬夜加班的這一刻,我想到了死亡。身不由己的打工者,忘卻了生活和身體,一種無能為力的宿命感。狗日的投行!」
  事實上,這種情況全世界都一樣。在上述南加州大學研究跟蹤十年的20多投行人樣本中,當他們在投行工作到了三十五歲左右時,分為了兩大陣營:第一陣營中60%的人依舊在與自己的身體「作戰」,餘下40%第二陣營的人決定以健康為先,這意味著他們會更加注重睡眠,鍛鍊和飲食,並限制工作對身體的損耗。最後,有1/5的人離開了投行工作。那位說投行把人當狗使喚的德加莫本人8年前退出金融行業成為了一名牧師。
  作為投行企業,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時,長期忽略僱員健康狀況的做法需要徹底改變。否則,投行不是有可能成為,而是已經成為血汗工廠。
  同時,作為投行從業人,也需要設法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投行最主要的超時工作,是來自於市場的不確定性,用戶的不可預見性,工作的分散性,帶來了大量重複勞動,那麼設法降低這些無效時間,就可以多留時間給健康和家人。其次即使工作再忙,也要留下時間向健康投資。以前別人說年輕不玩命,老了命玩你。其實真相是,年輕不惜命,老命不惜你。
  對投行人來說,三大最易累積健康債的途徑是:1,長期過度疲勞,睡眠不足,三餐不規律,導致人體失調,自身免疫力嚴重下降;2,久坐,極度缺乏體育鍛鍊。久坐對脊椎及血液循環極其不利,增加心血管負擔,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3,不定時體檢,拖延疾病,導致失去最佳治療時間,健康情況迅速惡化。
  華爾街的金錢永不眠,但投行人卻不是永動機。期待各位投行的兄弟姐妹愛惜自己的健康,多多關愛呵護自己。
  本文來自於新浪財經原創專欄集《全球新聞眼》如需轉載請務必標明文章來源和欄目鏈接,歡迎媒體洽談落地合作。意見建議請@全球新聞眼2012 (微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437

投行風雲:國外官二代頻嫁投行男

1 : GS(14)@2012-12-17 23:31:02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112814006264.shtml
最近三屆美國總統的兩個出閣女兒都嫁給了投行家,可見投行男有多吃香。其實世界各國很多政要的子女們自己也想進投行,但是有實力真正紮根的並不多,投行人給「貴二代」當駙馬爺或王妃的情況則更常見。要想在投行界平步青雲,光拼爹是不行的,但不拼爹是萬萬不行的。
  都說美國總統子女很清貧,仔細一看並非如此,就說最近三任的美國總統,都沒兒子,一共五個第一女兒,除了奧巴馬的倆女兒還小,前兩任總統的三個女兒中出閣了兩位,還都嫁了投行男。
  比爾-克林頓的獨生女兒切爾西-克林頓,嫁給了投資銀行家馬克-梅茲文斯基(Marc Mezvinsky)。他曾就職於高盛集團宏觀和自營交易部門,2011年底,他加入了兩位高盛同事開辦的對沖基金「3G資本」。切爾西和馬克可謂青梅竹馬,兩家父母是老朋友,馬克的父親是愛荷華州前眾議員愛德華-梅茲文斯基,母親也是一名賓夕法尼亞州前眾議員。
切尔西的老公马克-梅兹文斯基曾在高盛任职,现在在一家对冲基金。(图片来源:路透社)切爾西的老公馬克-梅茲文斯基曾在高盛任職,現在在一家對沖基金。(圖片來源:路透社)
  馬克和切爾西小時候在華盛頓相識,後來一同到斯坦福大學求學。切爾西在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攻讀研究生時,梅茲文斯基在高盛工作。此前,切爾西戀愛並不順利,最後選中了好朋友馬克。
  不過馬克家世有點污點,他的父親愛德華-梅茲文斯基在卸任愛荷華州民主黨議員後,因欠債而開始了投資詐騙活動,因而被判入獄。為此切爾西的母親希拉里沒少給馬克臉色看,還好克林頓對馬克很滿意,最終兩人還是終成眷屬。
  切爾西本人也曾在華爾街幹過三年,2006-2009年,她在紐約對沖基金公司艾威資本(Avenue Capital)擔任投資經理。得到這份工作是不是看她父母的面子就難說了,反正她也沒幹長。2010年7月,切爾西和馬克舉辦了婚禮。
  目前,切爾西在哥大教授跨國健康政策,還在牛津大學攻讀國際關係博士課程,她是美國互聯網巨頭IAC/Interactive、美國芭蕾舞蹈學校和威爾康乃爾醫學院的董事,並受邀出任NBC電視台的特約記者。
  布什有一對雙胞胎女兒,詹娜和芭芭拉。詹娜已經出嫁,老公名叫亨利-黑格(HENRYC. HAGER),家世背景也不簡單,他的父親約翰-黑格曾是弗吉尼亞州共和黨主席,弗吉尼亞是老牌的共和黨州,在布什競選連任的時候,一直對他鼎力支持。
乔治布什的大女儿詹娜和在KKR做投资顾问的丈夫亨利-黑格(图片来源:ROB KIM/GETTY IMAGES)喬治布什的大女兒詹娜和在KKR做投資顧問的丈夫亨利-黑格(圖片來源:ROB KIM/GETTY IMAGES)
  亨利-黑格自己本科畢業於維克森林大學(Wake Forest University),又在弗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達頓商學院(Darden School of Business)拿到MBA學位,而後在白宮實習。在布什競選時,亨利去做了志願者,並趁機泡上了布什的閨女,從此自然一路平步青雲,去的都是布什家大本營——能源口,要說跟布什一點關係都沒有,打死我也不信。
  亨利先是擔任美國商務部做能源和經濟政策的顧問,直接匯報給部長,然後又在一家名叫Constellation Energy的公司做併購,去年去了著名的私募基金KKR,在能源和基礎建設部門負責客戶和夥伴關係。KKR擅長收購和重組,曾在80年代主持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價值300多億美金)的併購案。影星陳好的老公也在這家公司,並且是中華區的負責人,據說也是高幹子弟。可能是出於低調的考慮,KKR所有的中國僱員都不在網站上放照片。
  詹娜的雙胞胎妹妹芭芭拉目前有個男友,現年36歲,名叫米基-法布里加,是一名巴拿馬畫家,還畫過漫畫諷刺布什是小丑,不過芭芭拉並不介意。她的這段戀情算是給權貴家吹去清涼的平民風。有趣的是,詹娜-布什也和切爾西-克林頓一樣,受邀在NBC當特約記者。
  今年十月瑞典瑪德琳公主訂婚,未婚夫也是一位美國投行家:克里斯托弗-奧尼爾。奧尼爾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早年在瑞士受教育,後來拿到了波士頓大學的國際關係學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商學院的MBA學位。他在羅思柴爾德家族企業斯坦伯格資產管理公司SteinbergAsset Management工作過,現在是諾斯特資本(Noster Capital)的合夥人和研究部門主管。
瑞典公主玛德琳与纽约投行家奥尼尔刚刚订婚。(图片来源:法新社)瑞典公主瑪德琳與紐約投行家奧尼爾剛剛訂婚。(圖片來源:法新社)
  28歲的馬德琳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小女兒,王位第三號繼承人。她本有拍拖8年的律師未婚夫,卻被媒體踢爆跟21歲挪威女手球員偷情,於是公主宣佈取消婚約,搬到紐約,並在空窗期搭上了36歲的奧尼爾,兩人是鄰居,沒多久就打得火熱。為了讓奧尼爾的家世顯得跟公主「般配」,媒體竟然八卦地打探出奧尼爾的母親曾和英國王儲查爾斯交往過,是真是假只有天知道了。
  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的大女兒埃倫娜公主的前夫也是個銀行家。埃倫娜公主在1995年嫁給銀行家海梅-德-馬里查拉爾,並舉辦了豪奢的婚禮,不過2007年雙方協議分居,2009年45歲的艾倫娜離婚。
西班牙大公主埃伦娜和投行家前夫。(图片来源:新浪女性)西班牙大公主埃倫娜和投行家前夫。(圖片來源:新浪女性)
  除了王室公主或者總統千金,就連王子們也愛娶女投行家。荷蘭王儲威廉-亞歷山大的妻子是阿根廷女投資銀行家馬克西瑪-索瑞吉耶塔。馬克西瑪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曾赴美攻讀經濟學,大學畢業後進入紐約一家德國國際投資銀行工作。1999年她應邀出席了在西班牙王宮舉行的一個舞會,並與亞歷山大共舞,從此兩人墜入愛河。
  由於馬克西瑪的父親若熱-索雷吉耶塔擔任過阿根廷前軍事獨裁政府的部長,雙方婚姻曾遭到荷蘭議會左翼人士的強烈反對。不過,馬克西瑪畢竟是投行出身,口才極好,她向王儲發表了一次動人的演講,扭轉了局面。她譴責了阿根廷前軍政府,又聲稱她父親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並宣佈她父親不會參加她的婚禮。所以王儲力排眾議迎娶了她,甚至向民眾表示願意放棄王位來贏取馬克西瑪。
荷兰王储威廉•亚历山大和妻子阿根廷女投行家马克西玛•索瑞吉耶塔及三个女儿(图片来源:新华网)  荷蘭王儲威廉•亞歷山大和妻子阿根廷女投行家馬克西瑪•索瑞吉耶塔及三個女兒(圖片來源:新華網)
  丹麥小王子約阿希姆的幸福婚姻也一直為丹麥國民津津樂道。王妃亞歷山德拉生於香港,還有一個中文名字叫文雅麗,她語言能力超群,通曉廣東話、英語、法語及德語。亞歷山德拉在倫敦和奧地利維也納的大學學習過經濟,而後擔任一家投資公司的負責人。
  1995年約阿希姆訪問香港,在一個朋友聚會上與亞歷山德拉相識。亞歷山德拉雖是平民出身,但氣質非凡,聰慧可愛。兩人一見鍾情,在短短五個月內便互定終身。1995年11月,兩人在丹麥一座教堂舉行了婚禮。
丹麦小王子约阿希姆和来自香港的王妃文雅丽(图片来源:新华网)丹麥小王子約阿希姆和來自香港的王妃文雅麗(圖片來源:新華網)
  和這些與政要子女結親的「婚二代」投行家們不同的是,政要的子女們在金融行業混得不算太好,目前在金融界最牛掰的「貴二代」,是沙特王子(國王的侄子)阿爾瓦利德-本-塔拉爾。他的父親是曾任沙特財政部長的塔立爾王子,母親是黎巴嫩第一任總理的女兒。阿爾瓦利德的父親一度失寵,被流放埃及3年,後來與妻子離異,阿爾瓦利德跟隨母親長期居住在黎巴嫩。
  阿爾瓦利德算是苦出身,他獨自到美國攻讀經濟學碩士學位,1979年學成後回到沙特,用自己的關係和手中不多的資本,做起了貿易代理和承包生意,接著,阿爾瓦利德及時預見到政府依靠石油美元實施的高福利政策,將大大刺激沙特的房地產市場。他果斷出手,在首都利雅得買下大片地產,利用地產業的巨額收入,他建立了「王國控股公司」,並購買了許多企業的股份。他是美國最大的外來個人投資者,目前身家180億美元。
现年57岁的沙特王子阿尔瓦利德和第二任妻子,29岁的阿米拉王妃。(图片来源:信息时报)現年57歲的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和第二任妻子,29歲的阿米拉王妃。(圖片來源:信息時報)
  蒙古國總理蘇赫巴托爾-巴特包勒德之子巴圖圖希格-巴特包勒德20歲出頭,於2009年11月加入摩根士丹利,做金屬及礦業投資分析師。這是一個入門職位,基本無可非議。
蒙古总理之子巴图图希格-巴特包勒德现任摩根斯坦利分析师(图片来源:互动百科)蒙古總理之子巴圖圖希格-巴特包勒德現任摩根斯坦利分析師(圖片來源:互動百科)
  還有一位政要的女兒是干投資的,她就是意大利前總理貝盧斯科尼的女兒瑪瑞娜,瑪瑞娜是貝盧斯科尼5個孩子中的長女,現在負責管理貝盧斯科尼家族的Fininvest投資集團和Mondadori出版公司,名列《福布斯》雜誌世界100位最有影響力女性榜第48位,她以愛好超短裙和高跟鞋聞名。
意大利总理之女玛瑞娜和丈夫毛里齐奥-万纳迪亚,一名芭蕾舞演员(图片来源:新浪女性)意大利總理之女瑪瑞娜和丈夫毛裡齊奧-萬納迪亞,一名芭蕾舞演員(圖片來源:新浪女性)
  別說政要的子女,就連投行家自己也想方設法地把子女們弄進投行界,傳承衣缽。以高盛為例,現任首席執行官布蘭克梵的兩個兒子——愛利克斯和強納森都在高盛上班,還有高盛法律總顧問史泰徹的兒子和高盛首席財務官溫尼爾的繼女。最神奇的是,2008年時,史泰徹的兒子和溫尼爾的繼女的薪水分別是12萬4000美元及15萬美元,而到了2009年,就分別漲到了20萬美元和22萬5000美元。
  歸結為一句話,要想在投行界平步青雲,光拼爹是不行的,但不拼爹則是萬萬不行的。
  本文來自於新浪財經原創專欄集《全球新聞眼》如需轉載請務必標明文章來源和欄目鏈接,歡迎媒體洽談落地合作。意見建議請@全球新聞眼2012 (微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36

投行風雲:高盛合夥人狂追已婚應召女郎

1 : GS(14)@2012-12-17 23:31:43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122113840671.shtml
 話說這個三角戀故事開始於三年前,這名高盛新合夥人是客戶資產管理部門的,出生於法國,名叫焱-薩繆爾李德斯(Yann Samuelides)。借理財的機會,他結識了一名女客戶,她本名叫Alzbeta Holmokova,來自於斯洛伐克,現在大家叫她貝蒂。她已婚,丈夫是英國考文垂(Coventry)的一名退休商人,名叫丹尼斯-莫雷(Denis Morley)。
  貝蒂開始與焱產生瓜葛時,彼時結婚已7年,當時丹尼斯已經67歲了,嬌妻貝蒂才28歲,那時焱35歲。商人靠養老金過活,這位嬌妻認識了一個35歲的小夥焱,是幫她理財的投資銀行職員。小夥長的雖然不是玉樹臨風,但也算是溫文儒雅、相貌端正。
  亮點在於,今年11月15日高盛宣佈了今年新提拔的70名全球合夥人,小夥的名字赫然在列。於是三年前的八卦捲土重來,被那位戴了綠帽子的老公丹尼斯(現在是前夫)到處吐槽,以至於傳遍了投行界。
  據這位被甩的前夫吐槽,自己到貝蒂的家鄉訪友時結識了貝蒂,當時她才19歲,只會說德語,而丹尼斯57歲,做紡織品貿易。貝蒂長的很不錯,理想本是當一名模特,對商人露出天使般的微笑,使得商人立刻忘卻了自己姓甚名誰,3個月後他們就生活在一起了。
  當時是1999年,2002年他們結婚了,商人在婚後為貝蒂買過不少昂貴禮物,比如8000英鎊的貂皮大衣,2000英鎊的卡地亞手錶,鑽石耳環和勞力士手錶等等,高明的是,貝蒂一直在抗議丈夫給自己花了太多錢買禮物,所以這使得丈夫從來不相信貝蒂是個大家描繪的「淘金女」。
  然後貝蒂當上了時薪350英鎊的應召女郎,儘管商人丈夫反對,但貝蒂卻說服丈夫,說這使她覺得離自己夢想的「模特」近了一步。在家裡,貝蒂一直告訴丈夫自己很愛他,跟客戶在一起也只是伴遊。於是他既然阻止不了妻子當應召女郎,也只有隨她去了。
  小夥焱於2007年12月被提拔為高盛理財部門的董事總經理,2009年遇到貝蒂,便使出各種剛猛招數,力追這位應召女郎,據綠帽子丈夫吐槽說,焱最初勾引他的嬌妻貝蒂時,貝蒂並不想離婚。像很多富有的投行家一樣,焱使出了金錢炸彈,將美人炸得頭昏眼花。
  焱送給貝蒂一個額度3500英鎊的信用卡隨她花銷,買了5000英鎊的香奈兒鑽石戒指,夏奈兒和克羅伊的手袋,還給貝蒂租了一套每週租金875英鎊的豪華公寓,帶她去威尼斯玩。並且給他看他在銀行的賬戶存款,裡面有100萬英鎊,他對貝蒂說,如果貝蒂嫁給他,裡面的一半就歸她,也就是50萬英鎊。
  如此勇猛攻勢,終於攻下了美人。貝蒂給丈夫留了一封信,裡面說,自己仍然愛著丈夫,但選擇焱是她唯一的出路。希望丈夫不要為自己擔心,並給自己時間。
  最後的結果是,兩人還是離了婚。因為綠帽子帶來的感情傷害和離婚訴訟,這位年老的商人是頭髮也見禿了,黑眼圈也洗不乾淨了,估計再想娶到一個貝蒂一樣的美嬌妻是沒啥指望了。
  焱的同事聽說這八卦之後都表示不太相信,因為焱在公司裡工作非常勤奮,個性浪漫多情,也很懂得享受,他們還稱讚焱「有顆金子般的心」,對於他竟會愛上一位應召女,感到很吃驚。所以綜合起來,我偏向於相信這是一個真愛的故事,只不過經過了吃醋前夫的各種妖魔化,被過度解讀了而已。
  這故事讓我想起一句老詞兒: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高盛一直有個頗為嚴苛的「約會法則」流傳在業界,儘管高盛從未在官方公開承認,不過大家都心知肚明無風不起浪啦。這法則幾乎是投行裡明文規定對約會管理最嚴的。
  例如,絕對不能跟同一個Team裡的上下級約會,還曾有個MD就為了這個理由被開除了,因為他前後向兩個歸他領導的女職員發出晚餐邀約,並大力訴苦家庭生活多麼不幸福(該名MD已婚),第一個女職員匯報給了HR,一個月後第二個女職員也匯報給了HR,然後沒過幾天,他就被HR請去走路了。
  其他投行如果發生這種事情,做下屬的那個一般換個崗位也就沒事了,兩人還是可以呆在同一家公司的。而比如像JP摩根這種對緋聞管得松的公司,員工有點香豔故事,大家基本都睜一眼閉一眼,不過在高盛,約會紀律成了明文規定,一個不小心就踩到地雷。知道公司這個規矩,以前在高盛工作的職員都特別小心翼翼,不要把自己的緋聞讓公司知道。
  儘管約會女同事足以斷送職業生涯,但跟大家一般的印象相反,對於和應召女的各種瓜葛,在投行裡倒並非算太讓人震驚的新聞。華爾街老鴇一被抓,供出來客戶名單裡頭,最多的就是投行人,幾乎各家知名的大投行裡都有慇勤客戶,但至於這些暴露的人因此理由被裁的,幾乎沒有。高盛甚至還投資了一個專門拉皮條的網站。
  時下經濟危機當頭,顯然不少投資銀行的公司守則也改變了不少。然而這年頭業績第一,對於員工緋聞也不那麼挑剔了。這次的緋聞女主角儘管是一名應召女郎,且是公司客戶,但人家確實各種情節聽上去都是嚴肅婚戀,所以大家只能感慨高盛合夥人實為情種,搶在年度大片《悲慘世界》上演之前,真正演繹了投行版的真實故事。
  本文來自於新浪財經原創專欄集《全球新聞眼》如需轉載請務必標明文章來源和欄目鏈接,歡迎媒體洽談落地合作。意見建議請@全球新聞眼2012 (微博)
2 : Ar Yan(11362)@2012-12-18 03:00:49

有錢,就有幼妻smiley

怪不得湯財咁老定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