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黑馬:攜程梁建章復出是被去哪兒逼的!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3617.html

  天時:通過分析谷歌(2004年8月上市)營收構成而決定做垂直旅遊搜索的去哪兒,成立於2005年2月,產品真正上線則到了2005年6月,這就借了百度當年8月上市的東風,去哪兒一打出「垂直旅遊搜索」的口號馬上深入人心——哦,原來是旅遊領域的百度,這極有利於其對外傳播和融資。不得不說,去哪兒入行的時間點「不早不晚」。而2006年3月創立的酷訊則晚了半步,不得不從火車票搜索話題切入,後來一直只能做老二。

而2006年後,國際航協要求中國航空公司強制實行機票電子化,航空公司開始直銷機票,機票市場呈現票源複雜、價格參差的局面,電子支付工具(支付寶等)普及……這都讓選擇機票在線搜索比價作為突破口的去哪兒有了良好的外部環境,而且產品技術準備了一年多的去哪兒恰好踩在趨勢(在線機票業務爆發)的點上。

去哪兒確實命好。它在金融危機全面在中國爆發前的2008年3季度順利實現了中小代理商全面點擊付費(之前它一直靠少量的人情品牌廣告維持生計,入不敷出)。這讓它有「餘糧」熬過了最難的2009-2010年。連前酷訊網聯合創始人吳世春在接受《創業家》記者採訪,說到去哪兒為何能成功時都有點酸溜溜:「每次踩中要點唄,熬過了這個冬天」。

這也難怪,擁有比去哪兒更強的搜索技術團隊,曾在2006年底就讓馬云準備用1億美元收購(被想上市的創始人拒絕了)的酷訊,2009年10月卻在投資人的壓力下以8000多萬美元的價格賣給Expedia,創始人陳華和吳世春「含恨」早早地離開戰場。2009年11月開始有規模化營收的去哪兒卻能從容進行第三輪融資,投入1半人力開發TTS系統,並在2010年夏全面上線。如果沒有TTS,就沒有去哪兒收入的突飛猛進,也不能構築起百度都不能忽視的競爭門檻,也就沒有2011年6月百度高達3.06億美元現金+流量的入股(佔62%),去哪兒的江湖地位也沒那麼快確立。

地利:在去哪兒誕生之前,攜程無疑是機票分銷市場絕對的老大,其龐大的銷量讓它對航空公司和機票代理機構有很大的話語權。但在這個市場,大量的中小分銷機構被攜程看不上,它們也要訂單和活路。去哪兒從標準化程度高的機票業務入手,通過免費帶流量的方式團結了一批中小的機票代理機構(長尾),以他們為後盾,通過推低價票慢慢吸引在線消費者,聚集流量和人氣,形成向攜程叫板的氣候。而去哪兒陰差陽錯自己開發的TTS系統加強了對中小機票代理機構的控制,讓去哪兒從一個簡單的垂直旅遊搜索平台變為在線機票交易平台,看得到後面流動的信息流、錢流和物流。連淘寶商旅的負責人李鑫都承認,去哪兒是在線商旅公司裡唯一跟淘寶類似的平台。

人和:如果說創辦攜程的是一個牛X死了的團隊恐怕沒人反對:除了CEO范敏、董事長梁建章,其他創始團隊核心高管,按窮游網創始人魏仁超的說法,都是「幹啥成啥的人」:原攜程聯合創始人季琦是兩家美國上市經濟型酒店如家、漢庭的創始人;原攜程聯合創始人沈南鵬是赫赫有名的投資界大佬,是諾亞財富、鄉村基、唯品會等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的幕後推手;原攜程副總裁吳海是橘子水晶酒店的創始人,原攜程副總裁鄭南雁是美國上市公司7天連鎖酒店的創始人。

攜程之後,中國的在線旅遊公司中,去哪兒的團隊是公認的黃金團隊:CEO戴福瑞做過網易高級副總裁,市場副總裁戴政曾在老牌電商公司噹噹網負責市場,總裁莊辰超和銷售執行副總裁彭笑玫創辦去哪兒前,都有過大型公司(世界銀行、新聞集團和人民網)的工作經驗,都跟戴一起創辦過垂直體育網站鯊威體壇,並賣給了TOM公司,是連續創業團隊。他們各有所長,互補很強:美國人戴福瑞擅長商務、融資和戰略,莊技術和產品極強,戴則是被業內公認的即便放到整個互聯網圈也是不可多得的市場公關猛將,彭則是去哪兒很好的大管家,是一個好人和二把手。更恐怖的是,這個團隊從創立開始長達7年一直沒有動盪過,直到2011年6月百度控股後,功成名就的戴福瑞才離開,而戴政則一直到2012年才離開。

綜上,去哪兒真的不是隨隨便便挑戰攜程成功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947

美團網王興內部講話:O2O注定是既牛逼又苦逼的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4986.html

王興認為,過去的三年,美團網的增長速度分別是10倍和3.8倍,今年只需要保持3.4倍的增長,即可實現188億的銷售目標。在此基礎上,美團網只需要連續兩年保持2.4倍的增長,即可在2015年實現千億銷售目標。

王興的演講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感恩、目標、人才。以下內容,節選自王興演講的第二部分「目標」:

過去三年我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是我們不光要看過去,還更要向前看,要看很多將來的事情。所以,我準備了一個非常簡短的PPT,這個只有一頁的PPT,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先簡單看一下這個事實,經過三年的努力,我們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團購老大」,我們的市場份額是第二名的兩倍左右。大家肯定非常關心,更想聽到一個詞,不僅是團購,更是O2O。O2O是一個非常新鮮的詞,它有非常多的解釋,字面解釋是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讀,但是我認為O2O最重要的一個特徵是線上到線下。就是線上交易,線下消費。

大家想一下,傳統的電子商務,不管是C2C,還是B2C,它其實也是線上交易,線下收貨。那麼我們新的O2O,互聯網部分是類似的,一樣線上交易,但是我們做的不是商品的電子商務,我們做的重點是本地服務的電子商務,那麼,最重要的特徵就是線上交易、線下消費,O2O的兩部分中,很重要一部分除了消費就是交易,說到交易的話,最簡單表達它的這個值就是交易額。

我們是2010年3月4號上線,到當年底,總共的交易額是1.4億,到2011年的時候,我們增長了10倍左右。一方面是城市的擴張,另一方面是各個城市的深度挖掘,所以我們2011年實現了10倍的增長,交易額為14.6億。到2012年,我們的團隊進一步增強,而且在移動互聯網方面,我們的市場份額迅速上升,所以又實現了3.8倍的增長,2012年總體交易額是55.5億。但是我們在整個團購市場裡,份額還不超過30%,還是個很小的比例。

過去三年,我們的進展非常順利,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取得了非常可觀的前景。但是,站在這個時間點,我們往前看,就會知道我們之前還是非常小的一件事情。我記得非常清楚,在2011年3月4號,也就是美團上線一週年的發布會上,也就是我們率先提出「過期包退」等消費者保障計劃的會議上,我跟大家交流,可能有些人記得,當時我認為這個事情有900億的規模。現在回頭看,兩年過去了,我們對行業的理解加深了一些,我們知道之前看來非常瘋狂的估計,現在看是非常非常保守的一個事情。

事情的進展比所有人的想像還要更快,55億聽起來是個很大的數字,但它其實只是很小的一筆。我們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理解這個事情,全國有13億人,55億的意思是,攤到每個人身上只有4塊錢。大家一聽肯定樂起來,對本地服務來講,4塊錢根本不能干任何事情。而我們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吃喝玩樂,吃喝玩樂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而今天接近一半的人使用互聯網,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我們服務進一步深入,所有人都可以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方式去享受他們需要的吃喝玩樂的服務,所以這是個萬億的市場。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前面做了55.5億,而大家知道去年雙十一淘寶天貓一天的促銷活動做了191億,淘寶天貓發展的非常好,他們的主力是做商品的電子商務,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服務的電子商務是一個規模完全不遜於商品電子商務的市場。這一點也可以從另外一個報告中看出來,如果大家關注宏觀形勢的話,就可以看出2012年全國GPD和各個產業的分佈,我相信2012年是第三產業產值小於第二產業產值的最後一年。第三產業就是服務業,跟第二產業工業的產值差距在飛速的縮小。從今年開始,統計報告肯定會是第三產業服務業總產值大於第二產業,而美團恰恰做的是第三產業,是服務業的電子商務。

說到這裡,我想說,剛才我們在感謝所有的事情之後,其實我們還要感謝這個時代給了我們這個機會,如果沒有互聯網,沒有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我們沒法接觸消費者,如果沒有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日常消費的發展,我們不會有豐富的土壤,我們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工作包括創新其實都是在大的土壤上,所以要感謝這個時代。

我們往下看,這個是一個總體的計劃,我們希望2013年美團的交易額能夠達到188億,相比2012年是3.4倍的增長。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努力的目標,但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相反,它跟我們以往一樣,還是一個適度保守的目標。2013年1月,我們的銷售額達到了八億多,開個玩笑,即使我們這一年不進步,十二個月也會超過一百億。以往每年我們都超額完成了目標,都比我們預計的發展得更好。

今天我們開的是年會,也是美團三週年的慶典。我們回顧過去三年,也要展望未來三年。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另一個目標:2015年美團應該實現全年一千億的目標。

2015年一千億,一千億是什麼意思,難嗎?聽起來是個很大的數字,但其實並不是遙不可及,因為再難的事情,你只要把它分解、分解、再分解,然後每一步都有人負責,都有團隊負責,每個人都靠譜,整個事情就靠譜。如果我們把一千億稍微分解一下,就會發現只要我們順利的完成今年188億的目標,後面2014、2015年,平均每年只要增長140%,也就是每年2.4倍,到2015年就能順利完成一千億的目標。每年增長140%,這是比我們過去幾年都要慢得多的數字。只要我們不犯錯誤,只要我們產品方面更加深入,商品選擇更加豐富,能夠始終保證高品質、低價格,保證非常便利,就一定能夠完成這個目標。因為消費者需求是如此的旺盛,而商家的需求也是如此的強烈,我們有理由非常快速的發展。

大家注意看我的標題是「從美團的三年到O2O的十年」,本世紀第一個十年是傳統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十年,到2010年初,隨著團購的發展,O2O才真正開端。那麼,我相信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會是一個O2O的十年,而團購因為非常好的契合O2O最重要的特徵,線上交易、線下消費,所以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隨著三年時間過去,我們和最初相比,從最初只開通一個城市,每天只有一單,每單只放一天,現在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我們現在有94個城市,每單可以放很多天,針對一個商家可以有多個方案,我們同時在線的有幾萬單,消費者選擇越來越豐富。只要我們沿著「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吃喝玩樂」這個方向去做,給消費者最豐富的選擇,保證低的價格,靠譜的服務以及各種便利的方式,包括PC,包括手機,這是一個O2O最好的切入點。所以,我們掌握O2O的十年,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

經過三年的努力,我們取得了非常好的進展,目前我們有4千萬消費者,20萬合作商戶,而且,前面還有更多的消費者、更多的商戶等待我們去開發。那麼我們大膽的展望一下,到這個十年,也就是O2O的前十年結束的時候,我們希望美團在什麼位置?

到2020年的時候,當O2O的前十年結束的時候,我相信美團全年的交易額能超過一萬億。這同樣是一個看起來非常大的、似乎遙不可及的目標,但是只要把它分解,然後每一步都有人去落實,就不會那麼困難了。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最簡單的計算方式,從一千億到一萬億是十倍,如果我們給自己五年的時間,平均每年只要增長60%,也就是1.6的5次方就能實現超過10倍的增長。當整個第三產業是數十萬億規模的時候,當五年後互聯網普及進一步提高,消費者手機上網的普及度進一步提高的時候,我們沒有理由不相信整個產業會是一個巨大的產業。而我們作為這個產業的領跑者,將通過我們的努力,通過我們的創新,通過我們各方面的服務繼續領跑下去。

我們要成為O2O方面最大的平台,那麼到2020年到來的時候,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應該把目標設定在超過一萬億上面。所以,這是目標,目標不管宏偉不宏偉,其實你只要去分解它,就可以理解它,而且我相信一個高的目標是會對每個人都會有激勵作用的,這是過去三年給我最大的感受。剛開始的時候,坦率的說我認為自己很樂觀,但是我沒想到消費者需求是如此的旺盛,O2O這個事情發展的如此迅速,而我們的團隊是如此的給力。所以,在這個時間點,我相信我們有理由驕傲,有理由自豪,但是我們更有理由要看到前面還有更長的路,更大的空間。

O2O的十年將注定是一個既牛逼又苦逼的十年。說它牛逼,是因為這個事情會非常非常的大,第三產業怎樣超過第二產業?互聯網將極大影響這個事情。所以,O2O這個事情非常大,將會非常牛逼。但是,另一方面說苦逼,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不管在哪一個部門,哪一個環節,競爭都非常激烈,消費者、商家各種各樣的需求,而這個事情注定是一個要求高品質、低價格的事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低毛利。我們需要在各個環節通過每個人的努力,通過整個結構的調整,通過管理的提升,通過產品技術的革新,不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給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更低價格的服務。

在這裡,我們要記住一句話「你對未來越有信心,你對現在越有耐心」,可能接下來一年、兩年、三年,都會是非常煎熬的苦逼的事情。但是,我們要做的事情是非常光明、有巨大前景的事情,我希望大家跟我一樣對未來很有信心,對現在很有耐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60

不干苦逼的媒體,我去幹公關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131.html

【導讀】黑馬哥干公關去了?非也非也。大家也知道從媒體跳到公關也不失為一個合理的職業發展路徑,但有沒有考慮過自己開家公關公司呢?Impossible is nothing,這不黑馬哥最近就找了一位自立公關門戶的大佬談心,聊聊事成的可能性與可行性。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媒體人未來去向的新聞熱點頗多,媒體人去做投資,媒體人去做市場,更有媒體人去做廚師…..但是行業裡面關於媒體人的未來,除了自媒體就屬媒體人做公關最熱了。這對俺這一枚苦逼的媒體屌絲來說,有所觸動。身為一名媒體屌絲,每天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賺的比誰都少。還要隨時被各種壓迫逼稿,辛苦寫了大半輩子稿費還不夠在宇宙中心買半個廁所也買不到。於是下定決心,尋求轉行,第一選擇當然是兄弟關係一家親的公關了,開始行動前,專門前往拜訪行業自深人士意揚公關總經理楊娜,請教做為一個媒體的屌絲開個公關公司的難點痛點還有媒體人的風險有哪些。

有了哪些素質媒體人就可做公關?

公關人人可做,但不是人人可以做的好。做公關首先要具備以下三大能力:

能力一、文字文案。要寫出好的文案,具備這個能力,首先需要你對所處行業的瞭解,接下來是表達能力,也就是可以寫出來,然後是思維能力。三個要素都要具備。

能力二、媒體溝通。包括媒體關係的處理。認識多少個媒體主編。對媒體體制的瞭解,媒體版面情況,廣告板塊內容部門怎麼劃分等。

能力三、活動管理。不管是專訪,群訪,大型新聞發佈會,還是產品發佈會,還是試駕活動,促銷活動都需要非常瞭解。同時對活動管理,流程管理,細節管理,項目總控管理都很熟悉並且具備撰寫總結報告的能力.

黑馬哥:那麼媒體人具不具備上面說的三個做公關的基本素質呢?我們先看看媒體人最核心的優勢是什麼:1、一手掌握媒體資源和媒體動態,有核心的媒體圈。這個與要求的能力高度匹配,在外面混記者的,哪個不認識三兩個同行,不認識三兩個主編。2、身為一個媒體人,能寫出一個文案是基本的匹配能力,寫不出文案的媒體人不是媒體人。3、媒體人經常去跑會,各種發布會,研究會,討論會,晚餐會。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跑的多,見識廣,實踐一兩次,想要具備活動管理的能力完全ok,綜上所述,公關人要的三素質媒體人完全契合。還有很重要,很核心的一點,媒體人具備公關人不具備,但是卻是現在非常關鍵的一個素質,出色的信息源和良好的內容原創能力。現在公關的核心已經不再侷限於之前的品牌傳播這些傳統的傳播方式了,主流的媒體傳播渠道正在向各種多點式的自媒體擴散,現在微博上隨隨便有互動力的大號,知名爆料人的微信都可以成為一個信源,只要有好內容,並不缺傳播渠道,郭美美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藝人就可以通過一個小微博去發聲挑戰紅會,挑戰各路利益體,這在傳統的媒體時代無法想像,自媒體時代則已經司空見慣,媒體人這個優勢讓他在新公關時代可以如魚得水。

開公關公司要多少錢?三個人一張桌子十萬人民幣

1、小規模公關公司一般三個人就可以做起來,人員組成包括一個負責客戶端,一個媒介一個老闆,然後預10多萬就可以開始做,門檻很低,只要有客戶資源就好。然後辦公場所可要可不要,有台電腦就可以開始做公關公司了,因為公關公司最大的資產是人和腦袋。是一個輕資產公司,你也可以理解為「皮包」公司。

黑馬哥:上面已經說到公關公司的錢的問題,以最苦B的最低等級的記者為例測算一下做為一個媒體人想要攢夠開公關公司的錢需要多久努力,需要多少錢。苦逼的北漂記者一個月收入底薪4000+車馬費1500+其他收入,大約每月收入6000元左右。扣掉花銷每月可存3000元左右,鑑於帝都做為宇宙中心的房價,所以這點不考慮買房,全部用來投資創立一個公關公司,需要個人累積三年時光,就可以攢夠開公關公司的錢了,對於高級的記者來說這筆錢是小意思。當然如果投資預算達到更大規模,做為一名媒體人該如何發揮自己的優勢去為自己開公關公司募集資本:

方法一、可以找很多媒體人一起籌錢干。俗語云一個好漢三個幫。三個媒體人加起來,一人出點,積少成多

方法二、找以前的採訪對象去籌集,做為一個媒體人,沒去採訪過一兩個上市公司老闆,沒去採訪過投資人,沒留幾個商界大拿的電話,你都不好意思你做過媒體。三教九流朋友,發揮你的三寸不爛之舌,盡情的揮灑你的智慧去說服這些大拿為你開公關公司而努力吧,不過警惕變身為水軍和打手,做為媒體人,節操還是很重要的。不要說有一天變身黑公關和打手了,鋃鐺入獄了才追悔莫及。

打客戶: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第一條:首先一定要做好公關公司自己的介紹,你做公關就是幫客戶做形象你要能拿得出來的企業文化,專長,特長。

第二條:人脈關係+自己尋覓機會。要善於留意可能潛在客戶的官網,當他們發佈一個公關的需求的時候,你需要主動地去和他們聊,做自我推薦,參加他們的採購競標。首先學著去先做單項目傳播,然後同時和客戶談全年合作。善於研究用戶需求同時要會創造需求就像醫生給病人把脈,然後主動的去開一個診斷方案。一旦單項服務好了,續簽全年的服務也就沒有問題了。

第三條:老闆一定是最好的BD。搭建BD有成本,前期創始人其實是最好的BD。小公司不建議做專門的BD團隊。你會發現你要是搭建了一個BD團隊,結果BD沒有專業公關背景,沒有行業知識,是沒法與客戶對話的。更大原因是不僅不能談成反而會影響公司的品牌,如果一個BD他對專業的東西都不瞭解,你再去跟客戶說有瞭解的人瞭解的團隊,客戶已經不相信了。老闆一定要自己會開發客戶並且有資源。

第四條 多做自己公司的公關。一方面你需要多去參加行業活動,另外就是要多組織客戶交流聚會打造屬於自己的圈子。通過這些去建立自己企業的品牌形象

黑馬哥:公關人打客戶的方法都在上面了。那麼做為媒體人,如果要做公關,怎麼發揮自己的優勢與專長去拿下自己的衣食父母。首先說說媒體人的人脈靠不靠譜。做為財經媒體的屬性,基本每隔二到三天就會去見一個創始人之類的,一直走的都是高端路線。一般來說要想搞定一個公司客戶,首先搞定老闆,搞定老闆的前提是瞭解老闆,可以說,媒體人是最瞭解的老闆的群體之一,對用戶需求的把握還是比較準的。客戶這媒體人並不缺。

做公關公司的風險:缺錢斷糧會抓狂

風險一、資金斷裂時刻面臨生死存亡。開公關公司是需要做活動墊款,但是公司存款那麼快,沒有原始積累,再加上客戶一再托款,很可能因為沒有錢,你下一個項目來了,你卻沒有錢做。更重要的是很多客戶是要不回來錢的,而且會有客戶倒閉,客戶牽扯到官司,客戶合同有問題,客戶就是不付款。我最難得時候有活來了活都接不了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對於財務管理不好,不會管理資金的媒體人,做公關需謹慎。

風險二、心態失衡導致抓狂 從一個被服務對象變成服務別人。從自由的工作狀態到朝九晚五。你認為約定書成,在行業中就不一樣。 還有可能遇到 一個方案改了10幾遍,你就會想是你能力問題還是因為客戶太苛刻。你能面對這樣的心態麼?

黑馬哥:除了公關業所說的幾個風險之外,媒體人做公關還有下列的幾個風險:

1、猝死的高危風險:在中國第一科技媒體i黑馬曾經刊登過一篇流傳廣泛地文章,容易猝死的十大行業之中,公關業(廣告業)和媒體行業緊緊挨在一起,分列2-3位。兩個這麼強大的死亡率高行業從業身份二合一讓你理所當然猝死風險直線上升。

2、要做好被唾棄,被狂罵,被打的風險。一旦決定開始做公關了,你就沒有選擇客戶的權利了,一旦你的客戶被唾棄,被罵,你就要做好被客戶對立面唾棄辱罵的打算,要知道身為前媒體人,一般都是你罵別人,現在反過來,你要成為被罵,被受氣的對象,媒體人罵你不該做這個公關,客戶罵你怎麼這點破事都搞不定,你還要做好半夜三點一個電話過來就要開始挨家挨戶求爺爺告奶奶消除負面影響。

3、隨時有可能道德淪喪,變身黑公關,也隨時要做好可能被「潛規則「的準備。一旦你抵禦不了金錢和糖衣砲彈的攻勢成為一名黑公關,你就要忍受法律的底線,個人的下限的各種準備,也要忍受可能出現的牢獄之災禍。

好了黑馬哥請教了一圈下來,發現媒體人開個公關公司還是蠻靠譜的,兄弟們要不要開公關公司啦,求拍磚,求投資,求互動。不干苦逼的媒體,我幹公關去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08

苦逼的中國價值投資者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boaz.html

朋友老Y原來在阿里巴巴工作,後來自己創業,做了一個電子商務公司,最近一年多他邊做生意邊炒股。雖然他在股市上是個新手,但買的股票都在漲,讓我這個在股市混跡多年的老手自愧不如。

半年前老Y我跟說樂視網,三個月前,他跟我說華數傳媒、百視通。呵呵,現在回過頭來看,都是牛股。我都沒買,巴菲特給我推薦股票我都不會買,何況老Y還是個新手?他買了,也不知有沒有拿住。

讓我覺得好笑的是,當初老Y給我推薦樂視網的時候,特別強調一件事情,那就是樂視網的賈老闆很有背景,他跟我說:「別看他以前是個礦老闆,他的背景可沒有那麼簡單,在中國,能把公司做到這一步,背後沒人支持是做不到的。」當時我聽了這話,心情很複雜。賈老闆背後是不是有高官或高人支持,我無從查證,也不想去研究,但這說明了,在中國做事情確實需要背景,沒有背景,在普通中國人看來,是不可想像的。

國慶節期間,樂視網重大資產重組的內容公佈了,收購花兒影視和樂視新媒體,賈老闆沒花一分錢,又把股價給弄了兩個漲停板。有分析說至少會有三個漲停,也許吧,四個五個都可能,但跟我沒半毛關係,誰叫我是個苦逼的價值投資者呢?

七月去武漢,跟一幫搞投資的人聊天,那幾個崇尚交易性投資的人跟我說,在中國,是不可能做價值投資的,他們也研究過巴菲特,也嘗試過如同買公司那樣來投資股票,但最後,血的教訓讓他們放棄了價值投資。

樂視網的兩個漲停讓崇尚價值投資的人又跑走了一些。我還堅守著,我不想往自己身上貼什麼價值投資的標籤,現在,最難看的就是這個標籤了,呵呵,前面還得加上「苦逼」兩個字。我只是覺得自己太笨,又太懶,懶得都不願意去看盤,根本就不是做交易性投資的料。

老Y在跟我講樂視網的時候,我跟他講了我做房地產顧問的時候遇到的事情。2008年奧運會之後,我再次到某中等城市(下面簡稱某市)做房地產顧問。當時正遇到金融危機後的房地產低潮。某市的房地產形勢跟兩三年前完全不同了,主要的不同就是去了很多外地開發商,這些外地開發商大多沒有什麼開發經驗,但都圈了很大面積的土地,加起來的規劃建築面積大約有1500萬平方米,其中一家福建來的GD地產圈的地最大,3000畝,規劃建築面積達500萬平方米。要知道,某市一年的住宅銷量當時也就100萬平方米出頭。

我跟我服務的開發商說,形勢非常嚴峻,甚至說過這樣的話;「GD不死,某市的房地產開發商大部分得完蛋。」GD趕上的時機很不好,首期開盤正好處在2008年下半年的房地產低潮。買房的人都擔心這家公司資金出問題,GD只好低價賣,明顯是虧著本賣,缺錢的狀況昭然若揭,人們更不敢買它的房子,政府出麵糰購,還是搞不定,最後,只好賣地,公司拆分,跟破產沒什麼區別。

我跟老Y說,中國的經濟環境總是孕育了很多如GD一樣的公司,當初孫宏斌的順馳也是跟GD一樣的做法。這種公司特別喜歡下無理棋,總想一口吞掉一個行業,中國又是一個劣幣驅除良幣的商業環境,所以,這些下無理棋的人屢屢得手,變得越來越猖狂。但經商,總有一些天理不能違反,就如同人一樣,你的胃口是有限的,老是拚命吃東西,一定會撐死。

一個人到底能吃下多少東西,要看這個人的胃口有多大。賈老闆特別喜歡學喬布斯,我建議老Y仔細去看看喬布斯的訪談,看看喬布斯主持產品發佈會,再看看賈老闆在產品發佈會上的表現,看完就知道,喬布斯的胃口是賈老闆遠遠比不上的。

當然,在A股上市本身就是「開胃」的手段,呵呵,A股上市公司具備「下無理棋」的先天條件,要是GD或者順馳當初在A股上市了,恐怕也不會死得那麼快。但,「久走夜路必闖鬼」,對於這種公司,我是不會投資的。

嗯,還記得當初樂視網股價剛啟動時,市場傳聞監管部門要調查股價漲得快的上市公司,但很快,監管部門否認了調查的傳聞。這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721

如何成為一個牛逼的創業者?更多的“女性思維模式”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10/57804.html

女性思維是一種感性思維,但長期以來,感性思維一直都是創業的大忌。的確,過去的創業你必須精於功能的設計、成本的控制、流程的管控、政商關系的處理,理性、精明,是創業成功的必備素質,甚至也是唯一的素質。但i黑馬觀察到,在今天,光是理性卻並不管用了,至少不足以讓你成為一個牛逼的創業者,成就一個牛逼的企業。因為今天的創業,除了要考量你的技術和運營能力,更需要你具備洞悉人性、洞察用戶心理的能力,需要你像一個女人一樣去思考和感知。用戶需求是感知出來的過去我們了解客戶一般采用的是市場調研的方式,靠抽樣調查,靠樣本分析。在匱乏年代,在工業化時代,在消費者的需求還停留在吃飽穿暖、人身安全的時代,這樣的方法自然是有效的,因為消費者在意的是功能和性價比。但是當消費者的需求已經上升到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這個層面的時候,抽樣調查就變得非常扯淡了。有一個笑話,說的是一家包包生產企業準備設計一款更貼近消費者的女用包,就派出市場人員去調研,發現女孩子每次從包里找東西都顯得非常費勁,所有的數據都證明現在的女包設計不合理,應該有更多的隔層。於是,企業馬上退出了一款有更多隔層的女包投放市場,廣告也沒少打,市場就是沒起來。企業只好求助營銷專家,專家一通研究以後發現,原來是女人就喜歡享受從包里慢慢找出東西的過程。以前有一本試圖解釋男女吵架模式的工具書,叫作《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書中講到男人外表強硬,但思維簡單,屬於線性思維;女人外表柔弱,但思維呈網狀,敏感,富有想象力。男人不能理解女人在吵架中的行為:那麽喜歡翻舊賬,那麽惡毒的詞語都想的出來。過去的淑女怎麽轉眼就變成了悍婦?原來,女人的邏輯如下:她只能用極端的方式來引起男人的關註。她要用最決絕的話,最後悔的詞語來表態,她其實是在提醒男人:我要的只是一點溫柔而已。這個你都不答應,我也太沒面子了。你快認錯吧,只要你認錯了,我馬上就原諒你了。女人也不能理解男人在吵架中的行為,女人總是一廂情願地想:雖然我喜歡拿你跟人家比較,還不是因為我喜歡你。不然,我怎麽可能會跟你好!而男人的邏輯是:你說別人好,那你為什麽要跟我?既然你不信任我,我們還有什麽必要談下去。既然什麽事情都是你在做主,每次都是你在朋友面前,讓我下不了臺。我們在一起,還有什麽意思呢?在互聯網的熏染之下,如今的用戶正越來越多地體現出女性主義的特征。女性主義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說在人們的基本需求被滿足之後,更在意產品的情感屬性,更追求產品之於個人品味的意義,情感的濃度越高,產品的粘性越大。而情感是一種只能感知、體察和揣摩,卻不能通過調研得知。有一句話說“用戶只會抱怨,卻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麽”,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放棄理性思維”現實生活中,感性和理性之間仿佛存在著一條天然的鴻溝。理性的人往往纏繞在精確的邏輯中沾沾自喜,而感性派又對自己在細微處發現真諦的能力自鳴得意。但是作為一個創業者,無論你的思維模式偏於理性還是偏向感性,都有必要將兩者打通,理性讓我們變得精確,感性讓我們富有情懷。微信創始人張小龍更極端。在一次《微信背後的產品觀》的演講中,他甚至認為產品經理應該“放棄理性思維,更應該依靠直覺和感性,而非圖標分析。產品經理應該是一個文藝青年,而非理性青年。”“一個成功的產品經理,需要在極端現實主義和極端理想主義之間取得平衡,把它們作為一個整體一並接受下來,徹底去除其中的相對性,絲毫不會覺得其中的矛盾和沖突之處。”張小龍的觀點看起來像是矯枉過正,但其實是因為我們之前的產品觀實在太過於依托邏輯和理性了,而邏輯和理性只會讓我們離用戶越來越遠。“放棄理性思維”的本意是要在理性的基礎上,激活你潛在的感性思維。這個當然很難,但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超級產品經理應該具有的“現實扭曲力場”。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B座12樓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033

美國最暴利和最苦逼的工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248

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很顯然地表明,人們認為企業高管和金融從業人員的收入遠超過他們應獲得的收入。那麼其它領域如何呢?看看美國人對各職業的薪酬評價吧。

Business Insider進行了一項薪酬調查,共約400位受訪者,BI給出了約50個職業的平均工資,讓受訪者進行評價。評價分為五檔:工資過高、工資有點高、工資合理、工資有點低、工資過低。

下表為美國人眼中前十大最暴利的工作,由上至下分別為:金融經理、企業高管、金融分析師和諮詢師、房地產經紀人、律師、牙醫、運動員和演藝人員經紀人、運動員、外科醫生、藥劑師。表中最右邊一列為各職業所對應的平均年薪。

美国,工作,薪水

下表為美國人眼中前十大最苦逼的工作,由上至下分別為:農民、保育員、廚師、服務員、大廈清潔工、消防員、快餐店和櫃檯工作人員、工廠工人、高中老師、理髮店理髮師。表中最右邊一列為各職業所對應的平均年薪。

美国,工作,薪水

民意調查對美國各職業的收入影響有限,但卻值得思考。政治家們可以通過實行最低工資或者對富人征更高的稅來促進平等;企業可能考慮提高員工工資來建立更好的形象和強大的員工隊伍,或者政府給企業補貼,支持他們這麼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600

苦逼的社區生意,因為移動互聯網日子好過起來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1/145323.html

i黑馬:2012年1月,《創業家》雜誌曾用《社交大爆炸》為封面,描繪了以陌陌、微信為首的移動社交應用的爆發,2014年下半年,陌陌很有可能沖刺上市,市值應該能超過20億美金。那麽,歷來苦逼的社區生意,會因為移動互聯網把社區跟LBS結合起來,更容易商業變現,日子更好過了嗎?答案並不確定。

 

傳統的社區,比如人人網、天涯、貓撲,日子越來越難過,而曾風靡一時的開心網、51.com都變成了遊戲平臺。

2012年1月,《創業家》雜誌曾用《社交大爆炸》為封面,描繪了以陌陌、微信為首的移動社交應用的爆發,2014年下半年,陌陌很有可能沖刺上市,市值應該能超過20億美金。那麽,歷來苦逼的社區生意,會因為移動互聯網把社區跟LBS結合起來,更容易商業變現,日子更好過了嗎?答案並不確定。

2014年9月刊《創業家》雜誌將推出移動社區封面,篇幅超過120頁,將國內大大小小的移動社區創業公司幾乎一網打盡。我們還組建了一個移動社區創始人微信群(想加入?先加群主微信吧15910687353),成為中國社區的創始人最大的線上組織。

8月31日,《創業家》雜誌首次移動社區創始人沙龍在黑馬會全球路演中心二樓成功舉辦。多位創始人和投資人就移動社區的關鍵問題進行了探討。黑馬會移動社區分會也在這一天正式成立。

社區的本質是什麽?

方三文(雪球創始人):移動社區到底是什麽?我認為如果沒有一個非常穩定的用戶關系沈澱,以及沒有很強的可以接近通訊錄的用戶ID關系,很難稱為社區。大家別被社區這個概念誤導,大部分領域都不足以做一個社區。即使會有一些用戶的點評、互動之類的UGC,但大部分領域離社區很遠。

社區、互動或者UGC,這些都是手段不是目的。以我們現在做的投資領域社區為例,目的肯定不是社區本身,而是對投資賺錢有作用,做這樣的社區才是有價值的。

王華東(經緯創投合夥人,投資陌陌讓他一戰成名,沙龍現場居然有三家是他投資的公司,大家猜猜是哪三家?):社區有兩大類別。第一,社區是以關系為主導的。第二,社區初期關系不是主打,而是UGC、各種信息。在我的定義中,不是所有的社區產品都有非常強的關系,社區只是一種增進產品內部活躍的一個點。互動的方式多種多樣,只是用戶在上面消費的東西不同。

賈彤(狗民網CEO):接著華東剛才所說的,我認為社區還有一種類型,即以興趣為導向的,這種關系不是微信的那種強關系,是更弱的關系。比如我們這個社區里聚集了很多養狗人,這些人之間的互動分為三種:一是互相求助,二是曬圖,三是八卦。

王時光(貝瓦網創始人):我認為社區分兩種情況:一種是陌陌、ZANK這樣的社交產品,解決人和人的交流問題。另外一種是像雪球、知乎這樣的以內容或者信息為聚合點的社區。

貝瓦兒歌一開始還是以內容的聚合為主,我們通過信息內容吸引家長和孩子到我們的平臺上,下一步才要實現與用戶之間的交流。

易文飛(秀美甲創始人):我們並不是為了做社區而做社區,而是在做的過程中不由自主形成了一個社區。我們需要稿清楚,這個行業的主流用戶到底現在有什麽問題,他們希望通過哪種應用來解決。在這種思維下形成的社區,可以在將來真正幫你解決最難的一步——商業模式問題。對於我們來說,用戶做完美甲最希望的事情是有一種工具可幫助她表達,也就是秀。滿足用戶的第一剛性需求,再往下實現商業模式就比較容易了。

王旭升(下廚房創始人):我對於社區的定義是比較泛的定義,消費的人越多,越多人使用,這個產品提供的價值就越大。比如工具類產品或者媒體類產品,一個人用的價值是等同的,但100個人用的價值絕不止於放大100倍。

做移動社區最難的是什麽?

王華東:不同的社區產品形態和用戶反饋其實是不同的,因此遇到的問題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從我個人的體會來講,有幾個比較重要的事情:

第一,比較核心的是產品定位。做社區最大的問題在於難以給出準確定位。尤其在初期,因為你定位一旦走偏,獲取用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大家不知道你究竟在幹嘛。

第二,社區找到很好的點就會找到爆發點,這時就會遇到技術問題,初期的產品架構能否支撐你後面的快速成長,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第三,迅速在行業中獲取安全量級的用戶數。移動端和PC端不同,移動端不會給你太多的時間讓你慢慢成長,它需要你快速獲取到大量的用戶群,否則用戶會很快遺忘你。

第四,找到與社區用戶特性匹配的商業模式。

田維贏(網貸天眼創始人):網貸天眼社區成立的首先是為了解決投資人和理財者信息對稱的問題。實現信息對稱之後,投資人能在你的網站上看到很多想要的信息,這樣就會慢慢形成一個圈子。

現在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麽?很多投資人和理財者,也就是我們的用戶,未必能很輕松的到達我們社區,我們做的一些內容主要是吸引這些用戶沈澱在我們的平臺上,以減少獲取用戶的成本。

曹大鵬(NICE聯合創始人):社區其實有兩個核心問題:第一,產品層面上的冷啟動問題,你只要解決“什麽樣的人是你的用戶”、“他來這里做什麽”這兩個基本問題,社區就不會死了;第二,商業化、商業模式的問題。而最大的問題在於如果把商業化的東西放在社區里,因為這必定會影響用戶體驗。

王旭升(下廚房創始人):從PC端到移動端最重要的轉變是流量獲取的問題。在PC端中有好多打著做社區幌子的網站,它其實是更低成本的社會化媒體。在PC上面大家一談社區很多人會想到BBS,它的門檻相對來說會很低。但轉到移動端就會遇到一個問題,雖然移動端上也會有一些類BBS的使用方式,但實際上它遠遠達不到PC端對社區上的定義。

社區從內容切還是從工具切?

王時光(貝瓦網創始人):我們為什麽是從內容切?我們發現低齡兒童的內容很稀缺,但實際這部分內容的需求其實非常強。貝瓦兒歌的內容上線之後播放量非常大,這就說明用戶的需求是促成把這部分人聚集在一起的重要原因。

賈彤(狗民網CEO):作為寵物社區,我們更多的還是從內容切。去年狗民網的訪問人數大概是3500多萬人,我看到這個數字是很吃驚的,因為中國養狗的人最多也就是7000多萬人。狗民網成立8年,匯集的內容十分豐富,幾乎可以解答養狗人遇到的所有問題。

金星(新氧創始人):PC端的社區基本沒有什麽工具可言,無非是BBS和SNS。但移動端就有了很大的可能性,包括連接相機和輸入內容都非常方便。工具是手段,內容是結果,兩者是結合在一起的,可以聚合很多用戶、產生很多內容,這對於社區來說是很大的競爭力。

新氧整形做了一個工具——用戶整形日歷,記錄整形恢複期的各種癥狀。用戶做完手術後不可能每天都跟醫生溝通,但他又希望有人可以幫到自己。而我們這個工具像日歷一樣,告訴用戶每天會出現什麽樣的癥狀。同時用戶也會每天拍照片記錄,然後分享到社區。

我們通過這樣的工具幫用戶做了很多內容記錄,這個內容記錄匯聚到一起對其他人就是有價值的的。所以工具和內容是結合在一起的,一個是手段、一個是結果。

劉峰(華興資本分析師):我認為如果先從工具切,後面又要轉社區,這個成本又極高,用戶不會埋單。所以我覺得當通過一些不是特別強的工具形態切入時,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比如分享類的東西。

PC社區為何沒有很賺錢的公司,移動社區該如何盈利?

王旭升(下廚房創始人):從商業模式上來說,我沒有答案。一個社區能不能給用戶提供真實的價值很重要,因為我之前做豆瓣小組這個產品,可能網站並沒有產生真正的價值和收入,而用戶之間產生了價值的轉化。比如說,大家都在同一個社群里交流,彼此產生了信任,然後進行租房或交易,這是通過信任的沈澱產生價值轉化。

方三文(雪球創始人):現在的東方財富網成功地在社區里賣理財產品和基金,銷售額大的嚇死人了,轉型非常成功。UGC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最後把這些UGC結構化,影響了交易,就可以掙到錢。

趙徑文(手工客創始人):我們原來是做電商的,在這上面積累的用戶經驗還是很有用的。我們電商服務的用戶是手工藝人或者獨立設計師,所以我們做移動社區的時候,他們很快能導入高質量的手工教程。我們用這種方式積累了很多純粹的手工愛好者之後,在上面做交易其實是水到渠成的。當用戶看到一個特別好的教程,後面掛一個鏈接就可以購買相應工具了,拿到之後幾步就可以做出來;還有一部分教程是給你原材料也不會做的,但通過教程學習你會知道這個難度在哪,工夫花在哪了,為什麽成品值那麽多錢,所以後面會掛一個購買成品的鏈接。

在我們新的版本里面,我們嘗試打賞的功能。當你學了我的手工之後,能不能賞我兩朵花呢?也不會花太多錢。另外是直播化的,全國會有幾百人同時按照時間點排好,大家交幾毛錢能夠上一節課。

淩絕頂(ZANK創始人):在用戶還不是特別多的情況下,就有商家找到我們合作。舉個例子,前段時間有一個做西班牙移民的機構找到我們做一個活動。因為西班牙是允許同性結婚的,我們幫他宣傳了兩天,這個活動有50個人參加,最後有5個人確定要去西班牙買房子。後來商家說,我們一定要長期合作,你們這種方式真的很好,類似活動也做過很多,但都沒有這麽大的成交量。

所以,圍繞我們這個群體做的事情可以很多。我們的用戶倒沒有覺得這過於商業化,他們會覺得原來還有這麽多商家為這個群體提供服務,而且他們覺得這個社區還是有點高大上的,不僅能聚集人還能提供相關的產品。

整理: 婁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14

貝萊德CEO:央行們憑什麽抨擊機構瘋搶風險資產,這都是你們逼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39

iTLQCDj6uE20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貝萊德(BlackRock)首席執行官Larry Fink認為,正是央行們推出的越來越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越來越緊的金融監管一手造成了今天的市場格局,也推動了投資者買入風險資產,所以,他們應該停止批評投資者。

最讓我恐懼的是那些正被熱烈討論的事情。美聯儲或者國際清算銀行都在說“市場存在泡沫”,“私營部門購買了資產,享受到了低利率所帶來的長期流動性優勢,但對那些沒有享受到的人而言則是一種損失”。現實是,盡管他們在指責市場,但他們並沒有承擔起任何責任。

他們應當說“OK,我們所有人都要為此負責,如何來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責備市場。

實際上,如果你看那看央行們的行為就知道,他們從債務人那里獲益,令儲戶蒙受損失……我們就從來沒有指責過這一點。

貝萊德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其資產規模高達4.3萬億美元。以往,貝萊德對監管政策不怎麽抗拒。然而,政治家和央行們推出的應對危機的措施令貝萊德這樣的市場參與者受到沖擊,這家公司由此轉變為試圖影響政策的一股強大力量。

貝萊德對影響政策決策者的興趣比較有限,它希望避免被打上“具有系統重要性”的標簽——因為這可能引發一個新的監管設計,那將可能導致更密切的監管和更嚴格的資本要求。

Larry Fink還認為,決策者們甚至應當避免使用帶有輕蔑語氣的詞語:“影子銀行”——正是由於傳統銀行的活動受到了嚴格的監管限制,才使得對沖基金和保險公司能夠幫助填補銀行留下的空白。

他們實際上有助於社會。他們提供那些銀行無法再釋放的貸款。監管機構創造出了當前這樣一種市場環境,監管者們是這樣說的:“社會需要更多保護,銀行需要更多資本,我們需要被保護。”因此,很多人被擠了出來,他們無法申請到銀行貸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08

禮物說創始人:牛逼的90後你們永遠黑不完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9/148043.html

佳文前段時間上了一檔節目,這幾天關於他的各種評論天天刷屏,剛開始還是贊揚的聲音,而這一兩天媒體為了搶眼球紛紛都粉轉黑,到處都是吐槽和批評,批評到一向不 care 外界言論的佳文都開始寫回應。
 
我和佳文有很多共同點,我們都是 90 後的創業者,都是紅杉資本投的移動互聯網公司,都在做著一家有數百萬用戶的公司。我高中的時候和佳文一樣讓人覺得很狂妄,可惜我沒有一直保持狂妄下去,要是我還和當年一樣,估計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我了。
 
今天我在上海出差,和德邦物流的崔總、晨光文具的陳總聊了非常多。他們講了很多過去的故事,結合我自己和佳文的故事,我想好好聊聊創業這個話題,這個故事會不同以往,它可能沒有過多的格局,更多是細節的呈現,因為我相信,細節是最能夠拉近距離的,細節是最能夠讓人有所收獲的。

\.pcb{margin-right:0}
【深度好文】關於“一帶一路”戰略最牛逼的演講
作者:鄭永年

3月24日國際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教授在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學堂以“一帶一路”戰略為主題展開的演講。有關內容如下:

今天就“一路一帶”話題和大家交流,我希望我少講一點,有問題可以交流。“一路一帶”是習主席訪問中亞“一帶”,傳統的絲綢之路,“一路”,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今天當然提出來,是不同的時空背景。今天我講四點看法,第一,“一路一帶”中國必須搞。第二,中國有能力搞。第三,這個不好搞。最後,我有信心中國能搞好。
一、“一路一帶”必須搞

“一帶一路”戰略,既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世界外部經濟失衡的環境要求。

1.中國的內在需求。絲綢之路是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有機部分。我們知道中國改革開放,改革是指對內,開放是指對外。開放,是中國過去三十多年經濟發展重要的一部分。早期的開放,是對西方發達國家,無論是引進技術,還是出口中國鋼鐵等,80年代“大進大出”主要是面向發達國家。而現在,需要新形式的開放,因為我覺得中國缺乏新經濟增長的動力。中國現在是人均GDP為7500美金的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國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提升為高等收入經濟體。世界銀行根據二戰以後一百多個國家的情況來看,只有十幾個國家逃避了中等收入險境,成為了高收入國家。

2.外部原因。2008年金融危機,世界經濟失衡,中國作為一個最廣泛的發達國家能為世界做些什麽?中國現在的國際環境不好,西方對中國搞貿易保護主義,怎麽辦?13億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能否從中等收入提升到高收入的水平,這個是世界歷史上從來沒發生過的事情。

中國對世界的擔當。更重要的是,中國作為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能為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做什麽?這個問題從毛澤東時代就開始了。“三個世界”這個是世界上的大工程。這不是經濟學,而是國際戰略意義的表述。無論是國際的經濟戰略,還是中國自己本身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我認為中國必須走“一路一帶”。

兩條腿一個圈”。習近平中國十八大以後,中國的外交格局基本形成了。我把它稱為“兩條腿一個圈”。第一條腿,是和美國;第二條腿,是和新興發展中國家;“一路一帶”;核心就是周邊國家,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中國複雜的地緣環境。美國的地緣環境非常簡單,北邊加拿大南邊墨西哥,這兩個國家的經濟非常依賴美國。而中國周邊幾十個國家,非常難,不好走。所以中國周邊的這些東西,怎麽做,做好,這對中國來說是艱難的路子。那麽這就是中國絲綢之路整個的國際大背景。
二、“一路一帶”中國有能力搞

中國有能力發展“一帶一路”戰略,原因有三:一是中國資本過剩,二是中國產能過剩,三是中國技術過關。

我說美國有三大負擔:一大負擔就是美國要做世界警察,是要放錢的。第二就是美國搞聯盟,和日本和菲律賓,都有負擔。第三個負擔,就是民主。中東的秩序,例如埃及和伊拉克。美國建立起來的不是美國想要的民主秩序。以色列政府基本上不相信美國了。美國把戰略重心轉移到亞太地區,美國要重返亞洲,它以什麽樣的東西回報亞洲?二戰以後,美國的政治經濟軍事都是世界最強。但今天的美國除了軍事上還是最強大的以外,其他方面就沒有。

黎巴嫩金融危機以後,美國的資本走向哪里?美國政府沒有影響力。資本還是走向自己歸去的地方。美國政府所能做的就是一些政策上的調整,就是美國政府TPP,當然中國不用怕。

美國的資本還是資本說了算,華爾街是不會聽白宮的,這一點大家要清楚。以前馬克思的觀點,國家是資本主義的代理人。現在我覺得跨國公司實際上是全球公司,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主權國家。當然這是另外一個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所以美國沒有能力做,歐洲更沒有能力做。

1.資本過剩。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想最成功的一點,就是從八十年代高度資本短缺的國家,到現在資本過剩,這是非常了不起的。資本過剩怎麽辦?肯定要走出去。現在西方總是懷疑的態度,看著說“中國政府”怎樣怎樣。資本走出去是根本,政府只是支持力量,起到順水推舟的作用,資本才是最偉大的。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全球化,也是資本推動的。

2.產能過剩。第二個,就是中國overcapacity,產能過剩。國內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上建立完備了,東部和中部,都建立的差不多了,西部還有一些空間可以建。例如鋼鐵、水泥,這些過剩的產能去哪里?必須找到出路,這和西方以前一樣,過剩的產能需要開辟新的市場,資本需要投資的空間。

3.技術過關。絲綢之路除了傳統的貿易投資以外,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中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最高能力的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中國自己知道,經濟發展需要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一路一帶”,除了像新加坡這樣少數的富裕起來的國家,其他都是發展中甚至貧困的。看看東南亞和中亞的國家,他們這些經濟體都需要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的過剩的產能、資本和基礎設施建設技術都是這些國家所需要的。所以中國成立的亞投行,基礎設施的建設,互聯互通的建設,光這一項就幾千億的缺口。西方沒錢、歐洲沒錢,中國有錢。中國老百姓的銀行里有很多錢。但是我覺得中國大部分的錢不叫資本,叫現金。你想,存在銀行里。美國搞量化寬松,歐洲和日本也在搞。所以中國的人民幣,價值的不取決於中國本身。美國都搞QE的話,中國人民幣價值又低了,歐洲日本也搞,你怎麽辦。所以中國要把那麽龐大的現金,轉化為資本,要走出去。這是必須的,中國有能力。
三、“一帶一路”不好搞:諸多挑戰

這個項目不好做,有很多挑戰。三類國家對中國的一帶一路表現出不同態度,有支持的(發展中國家)、有反對的(既得利益國家)、持懷疑態度的(如澳大利亞、韓國、印尼)。

1.反對派。既得利益國家是反對中國的:美國,日本這樣的既得利益。中國作為一個新的利益,對既得利益國家造成了威脅。中國改革開放基本上走過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80年代,請進來,中國開放國門,和外面的世界基本上不沖突,把自己的市場開放給國際資本。第二階段,90年代,中國講接軌,加入WTO。接軌意味著中國改變自己的法律體系和制度體系,這也不會發生沖突。從本世紀初開始,走出去,就要發生沖突。非洲也好拉丁美洲也好,東南也也好,美國西方也好。所以你進去肯定要發生沖突,絲綢之路和亞投行。所以我想這個反對派,是很容易理解的。

2.支持派。和反對相反的是,廣大的發展中國家,是支持,因為他們需要發展。尤其是那些社會經濟發展程度很低的國家,他們大力需要發展。西方不給他們錢。現在西方的一個問題是,西方的資本也不少,但是為什麽不能去呢?我是覺得西方的政治阻礙了資本的流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有很多條件,民主、自由、人權、宗教,西方本身在早期發展的時候,從來不講這些,但是等他們發展後,開始講這些東西。這就是雞和蛋的關系,我沒發展,如何講人權和自由?西方說,這些附加條件,這使得很多的資本到不了這些所需要的發展中國家。所以這些國家特別希望。中國並不是毫無條件,中國有條件,但不像西方那樣過分政治化的條件。所以這些國家是非常支持中國的。

3.懷疑派。那麽中間呢,是對抱懷疑態度的。一種是受到美國的壓力,像韓國,它本身其經濟體與中國非常整合,但它也不好公開表態,因為美國是它的戰略同盟。澳大利亞也是,受美國的壓力。而另一種,有些國家,像印尼,對中國到底要做什麽,大家不清楚,抱有懷疑態度。當然這和中國做的不夠也有關系,“絲綢之路”說到現在也有一年多了,具體方案卻沒說清楚,但是究竟是怎麽。我們的知識儲備不足,人家不了解我們。

所以,這是三個類型的國家對中國的態度。

國家安全問題。另外我覺得,中國的絲綢之路,有很多考量,現在決策就是細節不夠。“絲綢之路”做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這對很多國家來說是比較麻煩的。當時我們和越南人說,修雲南到新加坡的高鐵,越南人說為什麽要在我的國土上修?這個不是一個經濟規劃的問題,而是國家安全的問題。像菲律賓、越南,和中國有領土主權糾紛問題,所以你修基礎設施,他們會懷疑中國是不是對其國家安全產生影響。包括斯里蘭卡也是,科倫坡的港口讓新加坡管理,那沒問題,因為新加坡國家小不會對其產生國家安全的問題,印度也不擔心。但是中國一接手,情況就不同了。緬甸也是一樣,大規模的項目,但是都用環保不合格來評估,所以和曉西教授建議發展green economy

支持派國家的限制性因素。還有,一路一帶的國家,盡管很窮,但是他們的政治比較不複雜。這些發展中國家,贏求不到政治上的支持力量。只有兩種力量是國家性的力量,一種是宗教性力量,一種就是軍隊。但是宗教力量統治國家沒有合法性,所以埃及失敗了。但是對這些國家來說,最有效的統治就是軍人假裝貧民。泰國也是一樣。好多政黨政治,在很長一段時間,是西方的整合力量,但現在也不行了。很多發展中國家,政黨政治面臨分化國家的威脅。也有發達國家在講civic
society,非政府組織NGO。但NGO比政黨更分化,但我們根本找不到哪一個國家的NGO能主導國家的政治。

盡管這些經濟不發達,也不民主。但很多國家NGO很發達,即使反對黨沒有公開,但實際上也是存在的。既然如此,西方就很容易影響這些國家,包括柬埔寨,洪森還是很專制很集權的,它的反對力量也在。

下一次顏色革命;越南?越南也是一樣,越南也是共產黨統治,中國方面要借鑒越南的黨內民主。但是我跟越南朋友交流,下一次亞洲如果要發生顏色革命,是不是就是越南?越南是很麻煩的一個國家。因為它的高層的話,四駕馬車,總書記、總理、國會、國家主席,(我們習大大是三合一的體制),四駕馬車背後是不同的經濟寡頭,有些是親美的,有些是親中國的,這很麻煩。越南海外的反對派力量很強,國內反對派的力量也強,就像領導人不團結。

所以中國,即使總體上,發展中的社會希望關聯中國的絲綢之路,但是真正落實下去,也是很麻煩。西方制度比較健全,是透明的體制,西方以國家安全的名義,不讓中國出去。而這些發展中國家,制度化程度非常低,也不透明,國家腐敗,做生意的人就比較麻煩,我和這一個總統簽個協議,下個總統上來了就不承認了,這就不好做。
四、我有信心“一帶一路”能搞好

即使面臨諸多問題,我對“一帶一路”戰略還是有信心的。為什麽有信心呢?一個是我剛才說的客觀需要,世界還是要發展的,發展還是主題,尤其對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不用說非洲這樣的國家,東南亞國家也是很窮。我們的新加坡是個富裕國家,我們總感覺到很不安全,因為旁邊都是窮國家。”現在只有中國能幫助他們。我們是最強大的金磚國家,其他四塊磚加起來,沒有中國這一塊磚重。所以,發展中國家中,只用中國才能這樣做。

1.自由貿易的“朝貢體系”。對於中國來說,對中國來說,怎樣探索新型的國際合作的路子?中國提出了很多漂亮的口號,例如睦鄰共同體。中國未來十年二十年怎麽樣,我覺得看中國的未來就是看中國的歷史。中國以前比較成功或失敗的也好,就是朝貢體系,應該給它平反。從梁啟超先生開始,對它開始批評過多。但是我覺得朝貢體系實際上是一個自由貿易體系。和英國人開玩笑,英國打開中國大門是鴉片戰爭的堅船利炮,而朝貢經濟之下,小國家要打開中國的大門,要扣頭的。那麽大個國家,你扣幾個頭就好了。英國人來了以後,主權國家覺得有失身份,其他國家都沒有感覺扣幾個頭丟臉。只是中國自己做的太吃虧。

中國和東盟,自由貿易區,那麽短時期內能做好,就是類似朝貢體系的,對東盟帶來很大好處的。比如新加坡本身富裕起來了,如果旁邊的國家不富裕呢,也沒有安全感。中國做到可持續發展的話,“富鄰”是很重要的。你富裕起來了,其他國家沒富裕,那誰買你的商品呢?只有當其他國家也起來了,可以大量買你的商品了,你才可持續發展了。

2.中國的“馬歇爾計劃”。中國的文化精神是包容性的,這一點我更加自信。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非常開放,這很好。中國是主體,是開放的,inclusive,絲綢之路也可以成為中國的“馬歇爾計劃”,而且要比它做得更好。實際上,“馬歇爾計劃”對複蘇歐洲經濟非常重要,沒有馬歇爾計劃,西歐經濟不會那麽快複蘇。但它是排他性的,不向東歐國家開放,才形成了後來的美蘇冷戰。

所以我覺得中國的“絲綢之路”要做得非常開放,越開放越好。技術上如何安排,又要主導,又要人家來參與,我想不難。因為這是中國所需要的,開放性,並且開放性還可以減少成本。

3.汲取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我們可以像英國學習,它有很多經驗。中國改革開放走出去也就是十幾年。中國要少交學費,就要學習大國的經驗。中國這方面大大欠缺,要謙虛,要開放。有些東西政府資本為主,不僅僅向國外的企業開放,也向中國的民營企業開放。中國的民營經濟走出去非常快,很成規模。所以,政府如何搭臺,讓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走出去,這個非常重要。資本的構成非常重要。

還有一點,中國要學習西方失敗的教訓。西方老殖民地主義,發展中國家的歷史是血淋淋的歷史。應當把“絲綢之路”做得不僅僅作為經濟項目,更應當做成一個國際治理的項目,或者說至少是一個區域治理的項目。我們現在的國際秩序,前兩天基辛格先生也在這邊,現在我們看到的秩序,都是現代西方發展的結果嘛。但我們東亞的秩序,尤其是東南亞的秩序,完全美國地緣政治延伸的產物,西方的秩序延伸到東亞。但是隨著美國的衰落,其地緣政治影響力就下降了。但中國的崛起,影響力更大了。

秩序建立者。上次臺灣方面找我們探討國際空間的問題,想找除中國之外的國際空間。那我說,這個世界上哪能找到除中國之外的國際空間啊,到處都有中國。所以我說臺灣的生存發展,一定要看中國的地緣政治。以前臺灣看美國,那是冷戰的地緣政治延伸的結果。現在中國崛起了,臺灣是中國核心利益的一部分。新加坡就很聰明,把中國的國際空間看做是自己的國際空間,就共贏。在中國,地緣政治的擴張,主要是資本為前提。

我們首先要考慮到中國的區域秩序、甚至國際秩序,這個很重要,不是說我們要搞帝國主義。你成長起來以後,自然而然會成為秩序。首先是資本秩序,政治、戰略的秩序緊隨其後。這不是中國要搞帝國主義,而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如果自己走出去的利益得不到保護,其他的利益就建立不起來。中國實際上很聰明,我不反對這個秩序,我加入這個秩序,但是順著這個秩序往上爬,遇到瓶頸了。但中國也不是說要從現在的秩序中退出來,中國還是要和西方交往的。新型的大國關系,中國對世界銀行的貢獻會越來越大。同時也不要忽視自己的秩序。

國際關系里面,有一個定律,如果你不去追求就自己的利益,不把自己國家利益最大化,最後要受到懲罰。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中國要追求這樣的道理。在中國,區域秩序做好了,昨天王毅部長也說,中國應當對世界的國際秩序有很大貢獻。怎麽貢獻?兩條腿,發展中國家區域秩序的腿,另一條腿,對發達國家也會硬起來。

硬力量才是硬道理。我是非常敬佩李光耀先生,他說過,這個世界,你不要管人家怎麽看,只有你成功了,人家才向你扣頭。世界才認可你。從某些方面來講,我不相信軟力量。硬力量的軟用,就叫軟力量。美國的航空母艦是軟力量嗎?所以軟力量必須建立在硬力量之上。中國已經到了大量的資本過剩,要走出去,要建立資本秩序,國家必須有所作為。所以昨天《金融時報》采訪我說:“中國最近政策太aggressive。”我說不是,中國政府做什麽,什麽都沒做,那為什麽是aggressive。

中國威脅論。中國威脅論,就是因為中國沒有威脅。中國如果真正對這些國家有威脅了,反而沒有威脅了。美國到處去威脅人家,人家說美國有威脅嗎?中國還是要看看現實主義一些。為什麽大家不相信中國而相信美國?美國這個國家是行動主義導向的,有時候做錯事有時候做正確的事,有時候大勝仗有時候打敗仗,美國是敢說敢做的,這個大國是經過多次考試的。而中國卻一次考試還沒參加過。例如和越南的沖突,小沖突沒問題,鄧小平先生早就說了,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為什麽沒人理你呢?如果中國早30年開發,就什麽威脅都沒有了,就是沒開發嘛。

行動勝於言辭。所以我是覺得,中國共產黨不要成為一個話語黨,光說話不幹事,而是應該成為行動黨。因為有時候我們說的太多而做的太少。即便口號非常漂亮,但實際上找不到這些東西。要實事求是,隨著資本出去了,國家也必須走出去。現在我們的結構搞得不好,既借給人家錢,人家還不高興,我就覺得很奇怪。這是有問題的,中國的資本和美國的資本和日本的資本,有什麽區別呢?資本就是資本嘛。這就是為什麽亞洲基礎設施銀行。英國就加入了,道理很簡單嘛:對什麽都可以生氣,但是不要對“錢”生氣嘛。只有自己有信心,就是可以做好的。中國總是不自信,錢就用的不好。

建立統一的領導架構。柬埔寨等周邊國家的人抱怨,日本韓國比較禮貌,中國的話,哪怕廣西雲南(出訪),要人家總理接見、部長接見,人家很煩,拿中國人的錢,餵狗去了,這個就不好,是吧。所以國家安全領導小組,我希望它馬上能啟動起來,因為中國的外交角色太多,國防部、外交部、商務部、地方政府、國有企業,行政級別都差不多,誰也不聽誰,是吧,就稀里糊塗地出去了。所以我建議,絲綢之路,國務院必須有一個領導架構。美國有一個國際發展署,中國必須有一個國內的領導架構來來整合這些東西,不然的話,國家利益出去就回不來。真的要學。

而且中國的資本,一方面要開拓海外市場,另一方面,在海外賺的錢,如何讓中國人民獲益呢?這非常重要。尤其是我們出去的國有企業,但是現在國有企業里面很複雜,國企老總跑到另外一個國家設立個自己的公司,賺了錢就放在我自己的國家,虧了錢就放到國有企業。企業走出去,要學習國外企業的稅收制度,但這個沒人想。所以我覺得中國的“一路一帶”要做起來。

4.呼籲有“智”的智庫。我們國內的智庫在做什麽啊?現在智庫都還沒有超過習大大的“五通”,大家都在論證習大大的五通有多麽高明,但絲綢之路是遠遠超於五通的東西,是非常複雜的一件事情,我們的知識儲備遠遠不足。例如中國研究土耳其的文章只搜到兩篇,還是寫19世紀土耳其現代化構成的文章。以前我在北大的話,西語系是國家小語種人群。現在完全市場化了,沒有人學小語種了,85%的人都大量研究中美關系,因為覺得有利可圖啊。這個說不過去啊。那麽大的國家,我希望大學里面培養一些人才。現在市場經濟,那些小語種的學生,對東南亞了解嗎?根本不,光靠幾個外交官是不夠的,好多外交官都是屁股指揮腦袋的,尤其是中國的外交官,我很不喜歡,整天躲在大使館里,總也不出去。

美國不一樣,美國盡管甚至沒有那麽多智庫,但美國各個大學都在研究這些小國家,美國的企業都在研究這些小國家。美國的企業整天向我們新加坡跑,就了解情況。中國的企業剛剛開始,國有企業反正國家的錢輸了就輸了無所謂,民營企業還處在土豪金的建設,它也不關心。企業不研究,大學不研究,政府官員不行,那怎麽研究?做研究非洲的,但一輩子去兩三次非洲就不錯了。英國研究非洲的學者,至少一年三個月在非洲泡著。

習大大說,為什麽要成立智庫?因為中國的政策知識啊,遠遠趕不上中國的客觀需要。中國30多年實踐發展太快了,我們的制度建設遠遠跟不上實際的變化。但制度建設的前提就是,我們的知識首先跟得上。所以我希望:年輕一代,大家不要只盯著那幾個歐美大國家,以後是亞太的世紀,要從中國地緣政治和國家利益出發,來選擇以後你們做什麽。知識先行,知行合一,知識最重要的。我們所學的東西遠遠達不到現實的要求。上次一個領導找我談說現在我們已有2500多個智庫了,但我認為現在是有“庫”沒“智”。搞個“庫”很容易,一百萬兩百萬馬上搞一個“庫”,但“智”太難的。要讓“智”來引導“庫”。媒體上都在大肆吹噓中國智庫怎麽樣怎麽樣,這個很不好。

國際政治是現實的,你要了解這個世界。中國改革開放成就很大,資本擴張很厲害,中國現在無論是國家資本還是民間資本都擴散的很厲害,這是我們需要的。我希望曉西教授、北師大多做這方面的事情。

作者簡介:鄭永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

來源:21世紀網微信公眾號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