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業前問問自己這十個問題!會加分噢!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3458.html

當你有了一個創業想法或經營理念的時候,你卻不知道它是否可行。這個時候有十個問題可以讓你評估你的創業或經營理念。你需要在創業之初不停地問自己這十個問題:

1. 我的目標客戶群是誰?

如果你有一個新的創業想法,想驗證是否抓住了顧客真正的痛點?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問自己,你是否可以用寥寥幾句就能描述出:你的公司所解決的痛點是什麼?為什麼別人需要在意這件事?同時,你是否可以用這個簡單的解釋讓你的一位潛在顧客買你的賬?

想想那些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那些已經被我們作為標竿的公司。你或許能很快地講出這些公司是做什麼的,這往往也是他們解決的顧客之痛。如果你不能闡明你正在舒緩的顧客之痛,這個事實是否致命呢?它最終可能會的,但它也可能只是意味著你的創業理念還沒有完全成形。很多優秀的創業者通過無數次的迭代更新才想清楚他們產品的最佳用途。

2. 我的產品競爭力是什麼?

我的產品到底有什麼競爭力?其實這是所有創業者在創業之前首先要考慮的事情。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決定著產品推廣的方向,決定著產品的市場推廣的市場定位,所以產品核心競爭力的提煉在商業策劃中顯得尤為重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句話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提煉產品的核心競爭力確實需要依具體的產品形態及市場競爭狀況等方面而定。

3. 如何向別人說明理念?

讓你的想法變得看得見。這意味著你需要一個產品原型或者一份商業策劃書來向別人展示你的想法,你的商業邏輯和盈利模式。

4. 我的團隊需要什麼人?

每個人都自己的動機,作為創業者一定要瞭解每個人,只要找到每個人的動機才能找到共鳴,才能一起奮鬥,也才能把一個人安排到合適的位置。而些人之間要達到高度的戰略、思想、步伐的統一,分工明確,權責明晰,各司其職,各謀其政,然後統一管理、統一監督、統一執行。如果這個核心達不到高度的統一,下面的團隊建設和組織結構的設計,都有風險和隱患,或者說,都不完美。這些人如何才能達到統一,其實也簡單,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通過溝通,達成一致的想法,盡最大的可能,使大家變成真正的志同道合。

5. 我如何整合資源?

創業者能否成功地開發出機會,進而推動創業活動向前發展,通常取決於他們掌握和能整合到的資源,以及對資源的利用能力。許多創業者早期所能獲取與利用的資源都相當匱乏,而優秀的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卓越創業技能之一,就是創造性地整合和運用資源,尤其是那種能夠創造競爭優勢,並帶來持續競爭優勢的戰略資源。

儘管與已存在的進入成熟發展期的大公司相比,創業型企業資源比較匱乏,但實際上創業者所擁有的創業精神、獨特創意以及社會關係等資源,卻同樣具有戰略性。因此,對創業者而言,一方面要借助自身的創造性,用有限的資源創造儘可能大的價值,另一方面更要設法獲取和整合各類戰略資源。

6. 我的採購週期是多久?

如果你知道你的產品或者服務的採購週期是多久,那麼就可以估計你的預算。如果採購週期長,在你收支平衡前你會花掉很多預算。

7. 合理的預測銷售額是多少?

在實際操作的時候你也需要一個合理的銷售額預測。例如,如果你想開餐館,你不能只算餐館收支的銷售額,你還需要算上運營成本,規模成本等。

8. 理念的增長潛力有多大?

想一想你要做多大的事業,而你的理念會帶來多大的增長潛力?如果你遇見不到你的產品或者服務在未來的日子會有怎樣的發展,會有多大的規模,那麼我的建議就是還是不要創業為好。

9. 我是否擁有必要技能?

想和做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你可以講述行業,鼓勵創業創新,似乎有感覺,其實又找不著北,因為你終究不是實操的創業者。所以在創業實際操作中你最需要的技能便是強大的適應能力要強,初創階段,我們需要不斷嘗試,慢慢改進,逐步學習,適應,提高。

10. 未來兩年我能否堅持?

這個時代是一個創業的時代。媒體、政府、就業環境似乎都對創業營造了一個似乎美好的環境。人們似乎認為創業就會帶來自己希望和想要的一切,但是真正站在舞台聚光燈底下的創業成功者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卻有著很多艱辛。有的創業者由於經驗不足,遇到點困難就想要放棄,然而任何事情不是一開始就是風順的,只有堅持不懈解決問題,才能收穫圓滿的自己喜歡的結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151

2013年,錢都被這十個家夥賺走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8838

在今年的Wealth-X's list上,榜上有名的億萬富翁有不少是老面孔。 羅蘭.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是常年上榜的,今年毫無例外的又賺了幾十個億。 來看看,2013年,到底哪十個大亨賺的最多。 10.Carl Icahn:72億美元 這位公司收購者通過購買 Netflix 和 Herbalife的股票,給自己的公司 Icahn Capital Management 各賺了八個億和五個億。在推特上,他向Netfix的CEO Reed Hastings與該公司熱播的美劇《紙牌屋》里的男主演Kevin Spacey致謝。 9. 呂誌和:83億美元  借著澳門的博彩業收入以創記錄的速度增長的契機,這位銀河娛樂集團的創建者在2013年成為亞洲的第二富有的人。呂誌和欲在被稱為亞洲的拉斯維加斯大道的澳門Cotai 區域擴大他的旗艦賭場。 8. Larry Page:93億美元 10月份,谷歌的股票飆到了史上最高點,每股價格首次超過1000美元,谷歌的聯合創始人Larry Page在24小時內狂賺了30億美元。安卓占領了全球43%的智能手機,成為了全球最受歡迎的操作系統。 7. Sergey Brin:93億美元 Brin,谷歌的聯合創建者和Google X特別項目的總監,也在10月的股市狂飆里賺了29億美元。在12月11日,Brin的身價為300億美元,在2013年個人財富增加了4.8%。 6. 孫正義(Masayoshi Son):103億美元  亞洲頂尖的互聯網和通信公司——軟銀的創建者在互聯網泡沫里損失了700億美金。但是今年他東山再起了。通過收購Sprint和芬蘭的大型遊戲制造商Supercell,他的個人資產翻了一倍多,從88億美元漲到191億美元。 5. Mark Zuckerberg:105億美元 10月,Facebook的股價創新高。雖然市場上有對該股的存活長度的質疑,但是該股盈利持續增長。 4. Jeff Bezos:113億美元 亞馬遜第三季度的銷售凈額是171億美元.其創建者和CEO Jeff Bezos在夏季以2.5億元收購華盛頓郵報著實揚眉吐氣了一番。 3. Sheldon Adelson : 114億美元 根據Wealth-X,憑借在拉斯維加斯,澳門和新加坡的的賭場的收入,這位博彩業大亨的個人資產漲至353億美元。 2. Bill Gates:115億美元  世界首富今年的個人財富從去年的611億美元增加至726億美元,漲幅接近19%。 1. Warren Buffett:127億美元  在2013年,Buffett——Berkshire Hathway的CEO每天大約進賬3700萬美元。本年Buffett兼並了Heinz和Nevda's NV Energ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55

我做投機者這十年 我隨時會改名

http://xueqiu.com/9453598496/28507471
寫個長文吧,題目叫《我做投機者這十年》····稍微回顧一下我這十年投機生涯來的一些事。本人不是專業投機的···學的不專業,做的不專業····什麼都不專業,你們願意看就看···不願意看····反正前面這段你也看見了····

一、緣起
2004年我從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猶豫了半天寫不寫,還是決定給母校抹黑了呵呵),本科就出來了,學的是商科,不是金融。

找工作時到了現在的單位,做的事情比較雜,大概和金融沾點邊。說來比較有意思,當時來應聘的據說大部分是學金融或財務的,而我是少見的非此專業的畢業生,而且據說我是唯一一個英語四級的·····沒考6級,SARS的時候認為世界末日大概到了,考6級有啥用·····開玩笑呵呵(忘記說了,我是文科生,寫東西又臭又長)

我不知道他們為何聘用我,但面試時我比較開心的一件事就是,我準確的說出了這公司持有的股票,數量,成本,建倉時間,操作動態····現在來看這都小事呵呵,公開信息能查到對吧

我上學時一直在玩(母校啊···我錯了)。畢業了當然也後悔虛度青春,上學時除了玩,我還喜歡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股票就算是其中一項。但是當時並沒有花那麼大精力在炒股上,更準確說,我只是對這事有興趣,時不時的找來一些圖書館的股票或金融類書籍來學,有的很深入的學,有的隨便看看。看的比較認真的也就是《股市趨勢技術分析》《日本蠟燭圖技術分析》《作手回憶錄》之類的····以及我高中時買的一本關於坐莊的書(這本90年代的書是至今為止我看過關於坐莊最好的書,雖然裡面沒什麼圖都)腦子稍微開竅一些,但很奇怪,從來沒想過要炒一下試試,可能我更大的興趣是把這事搞明白,而不是賺錢···

直到快畢業了,我才開始好好做一些股票作為嘗試,前幾天搬家,我還發現了自己2002-2003年的一些投資日記,我想那是我作為投機者之前進步最快的時候了。

總之,當時我學的偏向資金運動(坐莊),和技術

二、十年的開始——初識基本面

2004年我開始上班,這裡的工作內容比較雜前面說過,其中一些是涉及到證券投資,沒什麼好多說的了。 但是我作為一個金融業的外行,在這裡確實學到了一些東西,當然,可能這些在我來說像是新世界,對於基金券商私募裡的朋友們,這太小兒科了。

在工作以前,我對技術分析有些懵懵懂懂的理解,當時剛用大智慧不久(現在看盤已經回到了古老的通達信),基於成本均線以及量價關係還設計了幾個自己思考出來的指標,有次去東二環的一家基金公司開會,發現那個台灣籍的基金經理在闡述市場為何會出現一定的止跌時,居然用了一個和我設計出來完全相同的指標(是的,基金也用技術分析,這不可恥··),也有跳去其他機構做債券交易員的朋友說,你的設計的這些東西,說明你可以跳去基金券商之類的做交易員啊。不過想了想,如果每天做股票的交易,視野有點窄,現在這個單位還是挺好的。當時很有點自得意滿。但那時候可能更多的是對於自己無知的不知。

雖然畢業前在網上看過一些機構寫的研報(當時的研報比現在的美工差多了),不過對基本面並不太瞭解。

我在上學時學過的關於坐莊的書,給我留下的思維模式,不管基本面還是題材還是什麼,都是個虛幻的巴拉巴拉,資金的操縱或者說資金的運動,才是根本。

但2004年工作後,我接觸到的基金券商之類的人,大家都在談論的是基本面,有時候我參加一些這種飯局,對他們談論的事情都一無所知,他們會隨口說一些公司基本面的情況,當時在我來看,這些分析簡直細緻到可怕,彷彿一家航空公司空乘衣服上用的紐扣成本都被他們掌握和跟蹤著·····

我對此的一無所知彷彿白痴一樣,而且這也和我過去野路子學的東西格格不入,這些東西,能有什麼用?這些東西怎麼用?想明白這個問題,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是我記得李佛魔說過,只要是和投機有關的事,他都不拒絕去學。我想也是,在我當時的思維模式來看:好吧,既然你們的玩法是這樣的,這是你們講故事編故事的由頭,那我也學學,不然你們講的故事我要麼聽不懂,要不會迷信,總要有自己的判斷對吧,投機這種事,說到底,誰也靠不住,必須用自己的腦子而不是耳朵(這是我當時的想法,不過前一陣看裘國根寫的東西,他說自己懂的部分信自己,自己不懂的信專業人士,我也認為有道理,但前提是,信別人,但要有自己一套方法去應對,這個是我從期貨市場裡學來的,後面會說)

總之,開始的兩年裡,我看股票市場,自己的投資是做技術,學習的東西是基本面研究和經濟層面的研究,很糾結,我不知道怎麼將二者融合到一起。一邊的聲音是,技術分析,資金運動,坐莊。另一邊的聲音是,基本面。

04-05年我記得是機構抱團取暖的一個時期,當時比較火的就是蘇寧電器之類的,我無法理解這種行為,但也無奈,當時人家基本面確實好,市場環境不好,不管市場怎麼跌,公募們也就是擠在一起,市場越跌,大家越抱團····這種情況直到市場最後崩掉以及隨後到來的牛市。

似乎我前面寫的水太多了,不過無所謂了,反正難受的是讀者不是我哈哈哈,想哪寫哪吧。

三、師傅
我剛工作時部門領導是個老操盤手,九十年代做過紅馬甲,人極聰明,智商情商都高,左右腦都發達,對局面的判斷和細節的計算,都讓我覺得我自己腦子裡裝的大概是屎吧·····

現在回憶,當時他也是在調整自己的思路和模式,他對傳統的技術和資金運動,有著更加內部的瞭解,但也會從基本面深入分析,更進一步去分析那些採用基本面的公募基金們會做什麼事情,公募們做的是對還是錯,從他們的錯誤中你能抓到什麼機會,尤其是這些機會你應該怎樣抓。

另外我記得有時候他經常會說出一些股票當天開盤會開在多少,最高價是多少,收盤會在多少····於是當天一一驗證了!我覺得這真不是我能理解的····不過現在我能理解了,有時候也會能猜到這些,不過也明白,這些只是用來驗證自己對一些事情的猜測是否正確,並不是說你知道了高地價就能做個差價什麼之類的···

不過我從他身上學到的,更多不是這些技術分析之類的,而是一些思維的模式,關於投資或者投機,你思維的模式。

我感覺他依然是傳統的操盤手,我曾懷疑傳統的那些會不會被拋棄,現在我慢慢理解,有用的東西從來不會被拋棄,世界總在變,不變的是你應該找到自己的優勢,用自己的優勢逐步發展出自己的一套方法,用這些去應對變化。

四、初試基本面,經驗及教訓
05年以後,市場轉牛了,記得當時998底部前後,國家隊和監管層來救市,我幾個機構的小夥伴傳遞著上午zjh召集救市的消息,下午到了1點開盤,有個小夥伴問:誒?怎麼沒動手? 我說:稍等,單子太大,征往裡敲呢····後來大單噴薄而出  雖然後來一段時間又差點回落到998去 但是我們心裡都堅信 那裡就是國家信用的底線啊·····

市場見底了,牛熊轉換了,而且轉換的速度很快

其實當時的宏觀經濟還算不錯,除了03年那會有點過熱導致了對通脹的擔心,以及四朵金花的出現外,其實還是不錯的。我上學時00-04年,最熱的話題之一是格蘭仕之類的代工企業,外貿挺好,等我04年畢業的時候,實體經濟的好卻吸收走大量的資金,尤其是我記得04-05年似乎礦產也房地產也比較熱了,現在來說,當時似乎是必然的。

而當時的股市,雖然實體經濟好的一塌糊塗,但998前已經跌了四五年了,股市裡缺的是錢缺的是信心,998點後,信心有了,錢也自然就來了,當然,反過來說也行,錢來了,信心也就有了,從學金融的人思維方式上,這倆一樣。

我不記得是哪年哪月了,我記得當時問一個在某地方券商做研究員的師兄怎麼看市場,他說:大牛市肯定有了,錢太多了,錢太多了。當時我還不知道怎麼看錢太多了這種事,我只知道一隻股票裡的資金運動,我卻不知道宏觀經濟中有多少資金,也不知道這些資金究竟在向什麼大類資產裡運動。

後來大牛市真來了,我不記得當時做過哪些了,甚至也不記得是否賺到錢以及賺了多少錢。但是有一隻股票,可能算是我初試基本面,也在後面幾年裡不斷讓我反覆思考。那就是···中信證券

2006年初中信證券不到10塊錢,我記得當時它可能是唯一一個券商股,而且我感覺它在業內的上升速度很快,此前它不過是一家第二梯隊的券商(我記得是),後來以及如今,他在業內算是翹楚了吧。

等到中信證券漲到12-14的時候,我依然沒有買,但它當時出現了一段盤整期間。當時我突然想到,我是不是每天都能知道中信證券賺了多少錢啊?於是想到,在證監會網站上查了中信證券的市場份額,即使假設後面市場份額不變(按他的狀況其實份額應該逐步上升吧),那我用市場每天的滬深交易額豈不就能推算出它每天的經紀業務收入?按一些成本費用率的假設,我把市場的成交額往後推算了一下,發現它市盈率其實非常非常低,低到根本不可能。當時是牛市的開始,我覺得一年後,市場根本就不可能認同中信證券會有那麼低的市盈率!於是我就12-14的時候開始進入中信,不久它翻了一倍多。到了30-40元。當時我感覺這種速度未免也太快了,而當時恰好滬市也到了2000點多,翻了一倍,也到了2001年熊市時前的高點。

當時一些研究員,包括中信證券內部的人也覺得,他們自己的估值算,30元左右基本是合理的。後來你懂得···中信證券漲到了接近120元··· 而我已經在30多塊錢的時候下車了,這裡面的教訓,如果總結為:好股票就應該一直拿著,那我想我說這事就算白說了···

後來我在誰寫的那本《對沖基金風雲錄》裡,也看到鬼佬們遇到過這種倒霉事,他們分析後認為,對於週期類股票,最好別看估值!

那看什麼?其實看什麼是一方面,比如週期是否仍在繼續,或者對週期事先有個大概時間段的估計,或者對週期有個波幅的估計,這樣能提高你的想像力巴拉巴拉,至少你能跟蹤週期是否轉變了再說··· 其實看什麼是一方面,怎麼做才是另一方面

如果按我目前的狀況,我可能有更多的策略和手段去應對這種機會,但當時沒有。我說到的更多策略和手段,其實就包括我下面要說的從期貨市場裡學到的

五、期貨市場,我的另一個師傅
工作不久,同樣處於對投機的興趣,我考了個期貨從業資格,算是對期貨知識的入門瞭解,但是這個被很多股民視為洪水猛獸的市場,雖然波譎詭異,但實在是我鍛鍊的一個好地方。

我是06年左右開始做的,但其實斷斷續續,有時候一年都沒做,有時候幾個月裡稍微做做,也有不忙的時候,做的多一些,好在期貨軟件都有條件單,我覺得這比股票軟件強多了,也更適合有章法的人。

在股市裡,你總感覺自己能把握到一些事,基本面你似乎都能看的懂,經濟情況,你似乎也可以,我感覺09年以來,我每年對市場大概的走勢都沒出現大的判斷失誤。但期貨市場···

我只能用水木期貨版上每天都有人說的那句「做期貨好難」來說了。

期貨是個嚴厲的師傅,更何況我這種對它瞭解不夠深的人來說,如果你要搞基本面,你能搞清楚的也無非歸結到供需平衡表之類的,可是一到裡面各種稀奇古怪詭異的貿易方式、現貨商套利方式、政府的政策思路、外資對外盤品種兇狠異常的操縱方式····你的基本面分析會被分分鐘打碎,而你如果抱著基本面,對於普通投機者來說,那無異於義和團打算去消滅海豹突擊隊····

至於技術分析和資金運動,期貨的走勢也比股市更難把握,我熟悉的資金運動判斷,在裡面甚至會被一些詭異的資金運動方式給瞬間打暈,尤其是一些比較妖的品種。期貨市場是一個搶錢的市場啊,如果說股市裡,過去大一些的資金,想的是怎樣對付散戶,後來想的是怎樣與其他機構博弈,但那種博弈無非就是搶椅子遊戲,在基金裡的朋友你們想是不是。

可期貨市場裡的資金····他們想的是掃視一眼,誰身上錢多,哦,你錢多,那我比你有何優勢,你現在的思維模式是什麼樣,你的思維模式有漏洞沒?好吧,我們來挖個陷阱,你跳進去了?太好了,掙紮著往外爬?更加好了,你越掙扎,我從你身上賺的越多····大資金們想的是怎麼去巧取豪奪,真不是搶椅子那麼簡單·····

這麼一個險象環生的市場,我只是個學習者,這和我多年前進股市的考慮一樣,不過不一樣的是,我沒想到從期貨市場出來後,我沒學會更精湛的技術分析,更精湛的基本面分析,我學會的是·····策略,交易計劃。

你眼前彷彿一團黑,一切都是你的猜測,你以為你交易的是事情的真相,其實一切你想的可能都是浮云···· 那還能不能做交易?

也可以!最近水木期貨版上有人一年16倍,已經晉陞千萬級了,我不覺得他的成功是偶然或者什麼運氣,對做過期貨的人來說,你只看它做什麼,他的輸贏,你都無法判斷這個人的水平,只有他全面的說了他的策略後,或者你猜他在做什麼策略後,你才敢去評判他。

一個人作空,一個人做多,同一個品種。他倆可能都是錯誤的,也可能都是對的。在你對別人策略瞭解前,一切都是浮云。

策略!交易的計劃。我想如果我還在股市裡繼續待幾年,可能這種東西,在我心裡永遠不會變的那麼重要。甚至我也無法真的理解該怎樣做交易的計劃,雖然我剛工作的時候也做過這種東西····

幾乎所有的人在開始做投機的時候,無論股票還是期貨,都把重點放在預測和猜上面,其實····關於這個我不太想多說具體怎麼做,因為方法和每個人的做法都有差別,我只說說好處吧

一個好處是 避免你預測的失誤,或者預測正確前就失敗。如果你能把基本面經濟面資金運動一切的一切都猜對,那你是上帝。我前面說過,你以為你交易的是事情的真相,其實往往你交易的只是你的觀點。預測錯誤,或者預測驗證前就失敗的事難道不是很常見麼?利令智昏,人往往看到機會後,只想到下注去賺大錢,而不是想,我怎樣去賺這筆大錢,我冒多大風險去賺這筆大錢,如果風險是我承受不了的,我怎麼能通過倉位管理和調整去贏?這玩意···我真是覺得懂的人,說了就懂,不懂的人,依然會抱著一些想法去賭(當然,他們自己可能覺得自己在堅持一個什麼理念,比如價值投資之類的)。人非聖賢,你的心裡承受總有個極限,尤其當你事先沒設計過的時候。

你看好基本面的增長,目前的估值低,這股票是個十倍股。別人都對這股票誤解了,而我才真看對了。於是你殺入。那你想過,如果這樣一隻股票跌了20%的時候,你可能還在想繼續加倉,跌了50%的時候,你無倉可加,但你認為已經到底了,跌了70%的時候····我估計用不了這麼多,大部分人的價值投資或者成長投資信仰就被敲碎了···或許你沒看錯,或許你看對了,但只是運氣不好遇到了意外。總之,我估計你出場的時候,一定是在情緒已經崩潰的情況下出來的···

而我有個概念,所有情緒指導的交易,都不是什麼好交易

做計劃的另一個好處就是,避免情緒化交易。情緒化交易是99%的新手最常見的問題,能夠影響人情緒的東西太多了,你所相信的一個理念、一個傳言、哪怕只是股價的一個快速拉升,都會讓你忍不住當即下單殺入!而最後的結局···運氣往往沒那麼好,你會發現彷彿有人惡整你,為什麼一買就跌,一賣就漲?幾次失敗下來,你的情緒就亂了,我常說的就是有心魔了!於是進一步開始更為混亂沒有章法的瞎做。這種情況不但期貨市場上新手常見,老手也常見,股票市場上,個人投資者常見。

好運氣並不總在你這邊,情緒化指導的交易,只要錯一兩次,你就要接受壞情緒的教訓了。···所以我有時候看到新手什麼都不懂,就說做投資關鍵是心態好,我只能呵呵···

關於這個,很重要,但也就說到此吧。

另外期貨市場也讓我增強了技術分析能力,提高了對期貨市場資金運動的把握能力等等

六、也算悟道
08年金融危機,其實07年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情況不妙,不過08年市場還是大崩潰,其實崩潰的速度快也是好事,不過壞事就是···我也賠錢了。07年底-08年初在忙一個事情,當時手裡仍有持倉,不過已經有點遠離市場,對當時的市場和經濟出現的巨大變化,我都沒有什麼瞭解,仍停留在之前呢,所以剛開始崩掉的時候,第一波反彈時我還在想:流動性過剩情況下,崩能崩到哪去?可是後來···想起了之前哪個鬼佬說過的一句話,大概意思是:流動性都是膽小鬼,只要有風吹草動就都不見影了····

等我回過神來研究到底發生了什麼,才意識到我靠,經濟情況這麼差,外需縮減這麼嚴重,流動性這麼緊,貨幣政策居然還做了這麼腦殘的····不過期貨市場的經驗此時也算救了命 做投機最重要的是 知道自己底線在哪裡 如果不斷往下移自己的底線 那就是作死的節奏了

回過頭來之後 工作上要求加強對此時宏觀經濟和一些大宗商品價格的跟蹤判斷  而我用從期貨市場學來的技術分析方式 竟然比較好的預測到了08年下行中的幾次反彈 以及08年的股市見底,另外用期貨市場的方法 也預測到了當時原油價格下跌的結束····這個技術方法後來被我十分重視,以至於今天我還在用它檢測一些什麼,比如在1月份開始,用這個系統檢測創業板指數的over····這個後面再說

這章題目似乎是悟道····我剛想起來。其實在這個時期,是工作以來第一次真正紮實的去瞭解到底經濟是怎麼運行的,實體經濟、貨幣、資本市場到底是怎麼個關係。從經濟的角度去學,也從投機的角度去學。後來想明白了···

這一想明白了,似乎一通百通似的,股市、商品的價格漲跌,到底是因為什麼?有哪些因素影響,從什麼角度以什麼方式影響?經濟、貨幣、股市的收益、市場裡各路資金的運動···我感覺基本面和投機的東西,我似乎已經可以把他們逐步融合到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分析框架了。

08年09年的時候甚至想寫本書,不過後來想想,尼瑪這些事在那些專業機構眼裡都是小兒科,他們都懶得說,我就別當做什麼新鮮玩意了····不過好處就是,你理解了市場的本質,你也就理解了各種方法····索羅斯、巴菲特、格雷厄姆、林奇、李佛魔、科斯特拉尼等等等等···他們對市場本質的認識,其實沒有差別,他們都知道這麼個事,只是他們選擇了不同的方法。而我們這些人···上來就喊著價值投資、喊著資金運動是一切···你不懂市場的本質,只學方法的皮毛,又沒有合適的策略,那你能否學到真東西,或者能否賺到錢,還真需要不少運氣了····

書雖然沒寫(還好沒丟人,老婆說我這玩意,寫了也是讓人笑話呵呵),不過後來正好需要寫篇論文,關於原油方面的,我把這套東西拽上去,還評了個什麼獎,也算是有點收穫···

不過有了對市場本質的理解,有了合適的市場分析方式,09年以後對股市大方向的判斷,基本沒再出過問題,對一些小的轉折,也能夠把握的相對準了。

七、道有餘而術不足
對市場的本質理解了,尼瑪賺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啊!對大勢把握對了,除非你只去做指數基金,否則也沒多大用,在股市裡,畢竟你需要去進一步博取賺錢的機會啊。

09年之後的兩年,我就在被這事困擾著,而且也措施了一些機會。比如前兩年,想經濟這麼不好,搞點「軟」的東西行不行?2012年試著做了做華誼兄弟,不行啊,根本沒資金來玩這個,結果2012年底開始,這玩意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彪了6倍多。等我想起來看看的時候,人家已經完成了整個漲幅·····

我過去的選股方式就是這樣,想想經濟,想想各行業哪些有機會,最終往往沒有多少賺錢的機會,大海撈針啊,又沒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從上到下的方式似乎連機構也在大面積的拋棄著····而且效果確實也是不好。

自下而上的選股方式,又有點太過耗費精力···

我的腦子回到了當初在期貨市場的時候,當初做期貨的時候,我明白了先去看基本面,往往沒多大意義,除非你要搞一票大的。先去從市場層面找機會,慢慢摸到脈絡了,你再看看這裡面的資金是想幹嘛,這玩意基本面是不是真有那麼好,這幫資金進去了,賭的是個什麼事?要是也沒啥大事,那差不多就得了。要是他們賭的是個什麼行業翻轉或者行業週期走強之類的,你有沒有什麼更高頻點的數據去跟蹤這個行業?某種關鍵產品的價格或者量?如果也沒什麼好跟蹤的,那就只能用技術和資金運動的方式去跟蹤嘍,基本上也不會出大事,反正這玩意不是擅長麼,幹嘛不用。

其實術不足的情況,我現在依然還是覺得有,所以只能繼續磨練,但是···下一個題目

八、勤不可少
我和老婆是在水木論壇認識的,她雖然做過某版版主,但是屬於比較變態的潛水黨,剛認識她不久的時候,我說現在水木的股版真夠爛的,牛人越來越少,當初一些大牛,現在不是財務自由或者移民,要不就是已經成了業界翹楚,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機構裡都有名有號的了····老婆說她牛x呢(不是罵人,某人網名,以下同),天x呢,白x呢?···

好吧,我覺得牛x同學確實很牛x,現在做的股社區挺好的,而且我覺得當初他在水木股票版就不錯,那時候沒看到他水平多高,但是基本上沒他看不到的重要東西,他很勤勞,真的很勤勞。不得不佩服浙江人····現在做的私募是系統交易路線,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的方式。

我感覺,自己這些年,悟道了,有點術,但是不勤勞。你自稱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會,那你賺個錢給我看看唄?整天不付出辛苦去研究去看,你以為賺錢機會從天而降啊——老婆大人教育的是!

這些年,確實感覺勤很差。很多東西沒有去執行,沒執行,自然也就沒賺到更多的錢。所以今年以來,我在變得勤勞···效果也還行···先是猜到了小盤股over的時點,融券作空了一些必死的玩意,同時做多了一些可能強起來的東西,收益明顯提高了一些····當然也許運氣的原因。但是自從勤勞起來,發現自己對市場的把握比過去更準確,制定的策略也更有效···

我在想,我錯過的那些賺錢機會啊···哎,07年底的時候和某朋友說一個農業股,說這玩意好,沒準能行,這朋友在某賣方機構如今也算聲名顯赫了,對我說:「你丫太能忽悠了,這 玩意都行,乾脆你幹賣方得了」····結果這農業股居然成了金融危機期間漲幅巨大的幾個股票之一···還有很多這樣的經歷···我看到了,猜到了,沒賺到,因為我沒去付出辛苦,後來因為這事那事就去幹別的了,早把投機賺錢這種事扔腦後了,哪天高興想起來,又回來了···

似乎我還像十年前一樣,學股票是為了興趣,而不是賺錢,沒有勤勞,錢自然不會來。

怎麼勤勞? 對於廣大小散來說,我經常說,至少你定期把滬深股票都翻一遍,你對市場的瞭解肯定天翻地覆。另外做好投資筆記····

當然,上面說的這種方法,機構的小盆友們是看不上的。不過也沒轍啊,我下面要說的這個題目就是···

九、你猜哪張牌?
我前面jjww說了好多,估計很多人早看困了。我最近比較祥林嫂,為了啟發幾個小朋友,不得不用各種活生生的例子和鮮活的比喻去說教····

你猜哪張牌就是這個

我發現我說的對市場本質的理解,他們有的理解不了或者不會使用。於是我說好吧,來點實際的簡單的

有上、中、下三張牌

上牌:上帝決定的事(公司基本面、經濟、等等機構決定不了的事)
中牌:機構和大資金
下牌:你自己以及其他和你一樣的小散

機構和大的資金猜上牌和中牌,他們每天這研究那研究的,其實研究來研究去,猜的是他們決定不了的事,所以他們才去玩命猜。此外,機構還要猜中牌,和他們一樣的大資金,美之名曰:考慮市場博弈。

那麼,你猜哪張牌?

你也可以直接去猜上牌,很多雪球網上的小盆友學了架子投資成長投資之類的以後,上來就直接猜上牌。那你面臨的情況也會出現,你猜上牌是大,機構猜上牌是小,於是機構紛紛跑掉,股價跌50%,你忍痛砍倉,過兩天機構玩別的回來了,於是又猜上牌是大,結果猜對了,股價飆升,而此時你去猜別的去了····有時候研究基本面讓小散視野變得又窄又深,投資變得很固化,尤其如果你只學了巴菲特之類的方法,卻沒有他對市場本質的那種瞭解的話。

你也可以去猜中牌,從技術面和資金運動去猜,如果你完全都不去猜上牌,那可能你說到底也不知道這幫鬼在倒騰啥,當然,人家撤退的時候也不會和你打招呼,所以你會覺得猜他們心思還真是很難,因為你沒看到他們也是在猜····當然,這種東西,如果做好了,你的策略得當,出不了大事。前提是策略得當···

你也可以上牌中牌都去猜···

不過我覺得,其實最好的方式,對於普通投資者,先猜中牌,然後再看情況猜上牌。而且對上牌信任的深淺,稍微打個問號,除非你狠專家。

另外就是····策略。這個偶也不想多說了。

十、感悟
做投機不容易,我覺得我不是一個成功的投機者(尼瑪一說這句我就突然想起李佛魔自殺前說「我的人生是個失敗···」)

不過我覺得自己也不算個太失敗的投機者吧 我沒有像有些人那樣玩的傾家蕩產 當然目前也沒有靠投機這事大富大貴  我只是在裡面找到了一點樂趣  不過 在老婆大人的壓力下 我還是把這慢慢當個正經營生賺錢吧···

沒想到寫了這麼多,快一萬字了··其實廢話不少而且囉嗦,估計上面早有人看的罵娘了。

每個人的境遇都會不同,做好投機這種事,要悟到市場的本質,哪怕只是你認定的一個本質,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做好策略進退有據······

我經常說:我知道這事可能失敗,不過什麼事都可能失敗,我該最好的策略最好了,如果失敗,我退出後的風險是我能承受的,那我還怕什麼呢?大膽的去做好了!

留一句話作為結尾吧,投機最大的心魔不是貪婪和恐懼,而是怕後悔,只要你想好了一切,你接受結果不怕後悔,那你就可以勇往直前了!

十年啊···我進步的太少,還需要努力。出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518

這十年 香港人是這樣過的

2014-04-07  TCW
 
 

 

看求學:研究所放榜,三個裡面有兩個會是中國人??

當二十多歲的台灣年輕人佔領立法院,香港年輕人在想些什麼?

黃永亮,典型的香港文青。這幾年,他對中國,從嘲笑到驚懼;對香港,從自信到懷疑;對台灣,他盼望還能保有一絲淨土。 他認為, 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給香港另一個更大的遊戲可玩,卻讓香港不適合生活。以下是他的第一人稱口述:

我是我家第三代香港人,意思是,我是香港人,我爸是香港人,我爺是香港人,可是他不是在香港出生。

小時候,大家對內地很恐懼,我真的會覺得從羅湖(香港與中國深圳交界地)出去,後面就有十個扒手跟著要偷你錢,大人都這樣跟你講。現在嘛,我和好幾個朋友還常去深圳吃火鍋咧,每個月兩、三次都會相約去深圳吃飯,再回來香港,好像過了十幾年,現在沒有那麼妖魔化,因為你見多了,有經濟上的來往,其實現在香港人回大陸很正常。

我記得,念中學的時候班上完全沒有內地生,進大學才開始有兩、三個。一開始他都會成為我們排擠的對象,笑他沒有文化啊,跟香港落差很大,譬如泡麵吃完一整個禮拜都不扔掉,光著腳在外面跑啊,現在想起來是有點看不起內地人,認為我們是majority(多數)。

現在要在香港念研究所幾乎不可能,如果研究所放榜,三個裡面有兩個會是內地生,我同學考中文所考了三年,第四年才考上。

他們來香港大學唸書的,每個都是狀元,分數我們完全追不上,我們怎麼跟他們競爭?學位本來就很少,你不再是majority了,香港高學歷市場被霸佔,很明顯是因為內地的關係。

大學畢業後,很多朋友想到大陸開店當老闆,炒房子,看好內地啊!我的大學同學在上海開咖啡店,但是,追求更大的市場,對香港年輕人真的是好處嗎?我不知道。如果它的好是要你離開你的城市,這是好處嗎?你有好處,你往外面走,那這個地方呢?這是個好的變化嗎?

我們不是自願去更大的市場發展,是被迫的。這地方已經不是原來那個面貌,所以我們要去另外一個地方。

雖然找工作沒受影響,畢竟我們還算是學歷高,但是像餐廳推車的服務員,很多以前是四、五十歲的香港女工,現在全部變內地人,便利店、麥當勞也是,聽口音就知道,他們比較便宜啊,香港最基層員工至少要求一個月港幣八千到一萬元,大陸人可能五、六千也接受,當然請他們。

其實,比香港更能體會到CEPA影響的是澳門,澳門不是一個城市,如果說,澳門現在是內地人很大的一個賭場,那香港就變成一個shopping mall(購物中心),因為香港現在最大的經濟來源就是內地消費,小店都受不了租金倒閉了,這也是我覺得香港越來越不像以前的面貌,不適合生活的原因。

為什麼香港人要往外面跑?有人用過一個比喻,七○年代的香港就是剛剛開始玩的大富翁,只要願意投錢就可以霸佔一塊地盤,我們這個八○後、九○後出生的香港人,已經是玩到一半的大富翁,踩到每一格都要付很高的租金,你沒辦法展開自己的事業。

其實,也可以說CEPA帶給香港人一個機會,這個大富翁遊戲已經玩得差不多了,你就看到一個更大的遊戲可以玩。

小時候覺得,政府說一國兩制、回歸五十年不變,五十年好像滿久的,沒關係啦!可是,當我一覺得有變化的時候,馬上就覺得不需要等到五十年,現在回歸不到二十年耶,變化超級大,這應該是九七的時候完全沒想到的。

我很難講出口,跟你說香港哪裡好,可能也是因為沒有歸屬感。台灣人有一種感覺,好像自己小孩即使再差,也還是自己的小孩,但是香港人不會,你說香港是文化沙漠,對!什麼都沒有只剩下錢,對!香港人對香港的愛,遠遠不及台灣人對台灣的愛。

很多人都會說,今天香港、明天台灣,但我覺得香港跟台灣不一樣,香港沒有軍隊、沒有錢、沒有籌碼,CEPA沒有談判餘地,憑什麼跟中國反抗?但台灣有優勢,政治上很多條件是香港沒有的,也比較多元化,有抗爭的機會,台灣如果變成下一個香港,就是因為台灣不爭氣,自毀長城吧!

看未來:不要想再窩在香港一輩子吧!

同樣的問題,對於只有中學畢業的黃敬倫來說,似乎顯得太遙遠。在巴士站擔任維修技師的他,隱隱覺得吃飯越來越貴,卻不知所以然,只覺得香港的未來會更加悲觀。以下是他的說法:

你問我開放有什麼好處跟壞處?嗯……(沉思十秒),好處我一時間還真的想不太到,可能整體經濟有變好吧!

但是我們從事製造業、工業,薪水沒有太大幫助,還是一直追不上物價,十年前我吃一份早餐只要港幣二十元,現在隨便都要二十七元、快三十元,晚餐只點一份肉、一盤廣東小菜配飯,都要五十多元,以前不用四十元……(編按:港幣一元兌換新台幣三.九一九元)。

這一行工資滿低的,八年前,我從政府辦的職業學校畢業,開始到現在的公司當學徒,一個月才領四千多港幣,當了三年,薪水升到九千多元,現在超過一萬,比我資深五、六年的同事,最多也才拿一萬五、六千元。還好我在巴士公司工作,搭公車免錢,住在政府蓋的房子,一個月租一間兩百多呎(約五.六坪)的房間,租金才一千三百元,算很便宜了。不然物價一直漲,每個月生活費扣一扣,頂多存一千元差不多,跟我同樣年齡的朋友幾乎都和雙親一起住,現在香港的房子太貴了,沒聽說有同事已經買房子的。

雖然我身邊沒有大陸同事,但補日文的補習班有一位大陸同學,比我還小十幾歲,一個人來香港唸書,住在叔叔的家裡,爸媽都還留在大陸,他唸書也是很認真,比我們還努力學習。

我有中學同學也回上海了,因為他們老家就在那裡,只是先來香港住一陣子,他覺得大陸的機會比較多,即使當銷售員也比待在香港好。不過,我自己是不太想過去,常看到電視上有很多大陸的負面新聞,那邊的人感覺比較複雜……。

香港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感覺是越來越糟,尤其是政治和新聞自由方面,之前《明報》總編輯不是被襲擊嗎?很surprise(驚訝),以前根本不可能想像這種事發生,我們這一代該怎麼辦?嗯……(沉默一分鐘),不要想再窩在香港一輩子吧!我是這樣覺得,滿悲觀的,可能去台灣會好一點,至少可以選自己的總統,有機會我也想去台灣玩,可是哪裡來的錢啊(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64

忘了黃金吧!不如買這十類保值投資替代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45

巴菲特早在1998年就曾說過:“我們從非洲或是其他地方把黃金挖出來,然後融化它們,再挖一個新的洞把它們埋進去,,花錢雇人守衛他們。這不存在任何效用。火星人看到都會覺得匪夷所思。”

黃金長期以來被人們視為“避險天堂”。但這幾年來金價卻非常慘淡。對於那些不相信傳統金融市場的人來說,不如投資一些奇特卻又有相對表現出色的資產來實現保值增值。

(華爾街見聞提醒:這些資產的流動性都很差,而且並不保證他們的價值不會向之前黃金的價值那樣出現大跌。)

1. 郵票

在2010年的拍賣會上,“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曾宣稱稀有郵票要比股票市場更好。據報道,格羅斯在郵票上的投資高達1億美元。

這是一個利潤非常可觀的愛好:跟蹤收藏市場表現的GB20稀有品指數,在截至金融市場暴跌導致大蕭條以來的六年里上漲了74%

stamps

2. 中國陶瓷

中國是陶瓷藝術品制造的領先者。 Knight Frank奢侈品投資指數預測,未來5年,其價值將會上升45%

Charle Associates 首席策展人Richard Mills就提到:“由於過去幾千年,中國一直是世界最主要的陶瓷藝術品生產國,人們對結束於100年前的那段輝煌年代里生產的藝術品有濃厚的興趣。”在今年四月,一只明成化鬥彩雞缸杯拍出3600萬美元。它是目前已知僅存19只中的一只。

chinese-ceramics

3. 名酒

位於英國的名酒投資基金(Wine Investment Fund)證明了酒品的表現已超過黃金、石油,乃至富時和恒生指數。這個基金只投資來自Bordeaux Chateaux的名酒,因為他們的產量是有限的。

數據顯示,梵提岡是世界上最大的名酒消費國,而美國排在第56位。

wine

4. 紀念品

從老電影海報到已故搖滾明星簽名,稀有的紀念品可以為已擁有他們的人和購買他們的人帶來財富。由於這類物品和稀有,價格只會隨著需求增加而不斷增長。

曲棍球紀念品分銷商Frozen Pond Inc.的擁有者Hersh Borenstein曾說

“我知道有人為了,買格雷茨基(Gretzky)比賽時穿過的球衣花了5萬美元,然而又以2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Bobby Orrr的球衣在1996年已3萬美元的價格售出,而要想在4、5年以後買到就要花費17萬美元,這就像藝術品,可以賺很多的錢,有很大的升值空間,但你必須選擇正確的物品。”

memorabilia

5. 古董汽車

Knight Frank奢侈品投資指數顯示,經典款汽車的價值在過去十年上漲了456%。下圖這輛1958年的法拉利250 GT在今年一月拍到了880萬美元,超過了其他奢侈品投資在去年的收益,價值上漲了28%。

根據美國最大的古董與高價汽車保險投顧公司Hagerty Insurance的統計,英國和德國的古董汽車的收藏價值也從2013年一月以來持續上漲

vintage-cars

6. 腕表

追蹤紀念品市場的英國公司Dan Wade of Paul Fraser Collectibles表示,不斷增長的需求,有限的供給和很低的維護成本都是投資奢侈手表的理由。大多數手表並不是投資級別的。然而,稀有的勞力士和百達翡麗一直保值並增值

手表拍賣專家Toby Sutton表示:“很多轉手或複古手表在過去十年都有可觀的增值。”

wristwatches

7. 鉆石

雖然買鉆石遠比買黃金複雜,但好的切工能夠帶來顯著的投資回報。

最近剛投資了萊索托一個鉆石礦的私募股權投資經理Phillip Manduca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說:“目前的投資背景是,貨幣在全球範圍類都顯著貶值。沒有一個貨幣能使你轉移所有的財富到政府或銀行系統之外。”

diamonds

8. 稀有硬幣

根據Knight Frank指數,硬幣的價值跳升了220%。這些硬幣的稀有程度保證了其保值能力。

錢幣研究學家指導協會主席Terry Hanlon在接受CNBC采訪時說:“在現在的環境下,道瓊斯指數非常高…大多數購買稀有硬幣的人是在準牛市中獲利的人…並且他們想要再投資於非美元投資品。”

rare-coins

9. 親筆簽名

就像紀念品一樣,簽名也是由於它們由於名人的稀有性而變得有利可圖。

Paul Fraser表示:“世界範圍類估計有2億簽名收集者,這一數字預計在未來20年將會翻一番。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參與競價,簽名變為一個越來越有‘錢景’的投資品。很多博物館,例如大英圖書館正買入一些非同尋常的簽名。最重要的是,它供給是有限的,而對有吸引力的簽名的需求不斷增長。”

根據PFC40簽名指數,登月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的簽名價格在2000年到2013年之間跳升了1345%。

autographs

10. 藝術品

有“新債王”之稱的Jeff Gundlach將藝術品視為與黃金有著同樣收藏價值而且更輕便的投資品。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越來越多的超高凈值富人正在投資藝術收藏品。

研究發現,76%的藝術品收藏家正在從投資的角度收藏藝術品(2012年這一數字為53%)。這表明將藝術品作為投資一面正在受到收藏家越來越多的關註。

art

(實習編輯 戴博 編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185

銀行股這十年路——談銀行股背後的資金暗戰 ruibeier

來源: http://xueqiu.com/7106608333/33707083

        剛看到《證券市場周刊》經授權改編的我文章,見:http://xueqiu.com/2994748381/33702736,但可能是因為《證券市場周刊》篇幅限制,所以改寫的文章發的不完整,那我把全文發過來吧。但原文我也沒寫完,只寫了三分之二,後面部分我懶得寫了。我有些文章沒發雪球,是因為俺怕自己胡言亂語太多而誤導他人,如果真誤導了,我有罪哈。我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a832620102vbx8.html 

                            銀行股這十年路——談銀行股背後的資金暗戰
                                                  2014-11-30

       銀行股行情如期啟動了,原本我是琢磨著《銀行股這十年路——談銀行背後的資金暗戰》這篇文章趕在這波銀行股行情啟動前寫完並發出。但每天事情太多,俺要餵雞、餵鴨、餵狗還要餵貓,最近又忙著去市場撿白菜葉子回來剁碎拌米糠、麥麩給雞準備食物,還要到處撿木條回來釘雞籠子,所以時間緊了些。此前俺每次寫東西時,一旦寫久了就煩,所以經常是每個話題寫一半就丟一邊去寫其他話題去了,這樣很多文章都是寫到一半就擱置一邊了。現在銀行股終於起飛了,但銀行股背後有很多故事,我這篇文章本來是想把A股市場這數年來銀行股行情背後的故事寫出來,順便對這波銀行股新行情的啟動背景、內因等做提前概述,但就因為俺的懶散,耽誤了。不過我也沒缺太多作業,這波銀行股行情啟動的背景是產業資本加外資合力的結果,2012年底銀行股報道行情的啟動是QFII的傑作,當時公募基本是旁觀,唯一參與了一下就是高位去接盤去了。而這波銀行股行情的主導者基本是產業資本及遊資,同樣與公募基金沒任何關系,因為公募基金已經失去對藍籌的定價權了。
        這波銀行股行情之所以延遲到滬港通實施後才啟動,原因是:7月底整個藍籌啟動的第一波行情,是源於QFII在大宗市場瘋狂鯨吞籌碼,同時二級市場搶籌。但就在市場眾望所歸期盼藍籌股在滬港通實施前先飛一波時,銀行股等卻遲遲沒有再動,最後讓市場大失所望,可失望者忽略了一點:QFII與滬港通進來的外資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益相關方,那麽在援軍沒到場之前,如果QFII在大部隊沒趕到前提前拉擡股價,那不合邏輯,相反,壓住盤口等待援軍進場吸廉價籌碼才是QFII該做的事情。事實上,這波銀行股行情啟動的主流資金不是外資,而是產業資本、房地產資本、礦業資本、超級大戶及市場大量的遊資機構合力所為,當然這個共同體里唯一缺席的只是公募。而滬港通開通後,外資在這輪行情里只起到了引導和示範作用。此前,在滬港通開通前,我有兩篇文章是寫《滬港通實施後,外資買什麽?》,文章里我都明確指出外資進場後就是主要買上證50指數的成分股。而事實上,除了11月17日滬港通實施首日外資買入的標的顯得有些雜亂外,從第二天起,外資買入的基本都是上證50指數的權重股,並且從滬港通實施後總的統計結果看,上證50指數中權重最大的中國平安,是外資買入量非常大的,然後就是招行、浦發、興業、民生等,也就是說外資確實是按照上證50權重股的權值比例來做配置的。滬港通實施了,外資是這樣買,而未來上海市場完全開放後,外資也是這樣買,因不管是QFII也好,滬港通也好,還是市場整體開放也好,外資的投資偏好其實很簡單,就是基本都主要買大流通市值的權重股。因此,未來A股市場走入正軌後,我們的選股思路到簡單了,就盯住低估值的權重股就是了。外資持有這類股票的風格是什麽?是長期持有,絕對不是藍籌股估值修複後,外資就撤退了,雖然在某種程度上及某些市場中,影響力大的外資可能會利用各種手段(期指、權證、期權)對市場做空或做多,但在A股市場金融衍生品還不豐富的情況下,在A股市場藍籌股估值普遍過低的情況下,外資只會以做多為主。縱觀周邊市場,我們能看到的是韓國市場現代汽車、三星電子、浦項制鐵、起亞汽車等前十大流通市值的股票基本被外資鎖定了50%的籌碼,臺灣市場的臺積電、鴻海、中華電信、國泰控股、聯電、聯發科、友達、臺達電等流通市值最大的權重股同樣被外資鎖定了50%以上的籌碼,印度市場布哈拉特重型電子、印度國家銀行、印度石油天然氣等也都被外資重倉持有,那麽A股市場未來會出現什麽情況?一樣的結果,就是上證50指數的大權重股票,未來將被外資同樣高度鎖定。現在滬港通剛實施,歐美重型機構還沒進來,目前進來的多是ETF性質資金及一些中小外資機構,等2015年A股市場加入MSCI指數後,那時就是A股市場正式得到國際資本的認可,到那時才是外資大規模進入A股市場的開始,所以等A股市場加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後,隨著權值比例的逐漸調高,到那時持有中國平安、招行、民生、興業、浦發、中信證券等權重股的投資者可以慧心的大笑了。為什麽要大笑?因為外資控制了上證50指數其實就是控制了上海市場,而金融衍生品(期指、權證、期權)日後將越趨豐富,外資在操作各類金融衍生品時,他們必須要控制市場。外資大規模介入市場後,市場的平均市盈率水平會逐漸下降,因目前高PE的所謂“成長股”將逐漸被邊緣化,市場投資主流是低估值的藍籌股,這點在我《QFII對臺灣市場的影響》一文里有詳細介紹。外資一旦重點持有大市值的股票,最終又會促成大型公司的市值在市場總市值中的占比進一步提高,也即由此形成良性循環。為此,我可以提前下結論:在A股市場這波估值修複行情啟動初期,率先持有這些4、5倍PE的上證50權重股,在未來若幹年內,將得到遠超上證指數漲幅的超額收益。
        以下這篇文章我沒寫完,前期我把它藏在一篇博文的後面了,現在沒寫完我也懶得寫了,因為就那點事,我怎麽寫也都是為了說明銀行股是內外資在博弈,我寫完了它也是博弈,我沒寫完它也是博弈,並且不管怎麽博弈,最後的結果都是藍籌要趨勢性上漲。

                                  銀行股這十年路——談銀行股背後的資金暗戰
                                                       2014年9月

        自2013年8月初買入浦發銀行到現在,持股時間已經一年有余。當初之所以選擇銀行股(浦發),從表象上講是因為銀行股實在是便宜了,我首批浦發的成本是8元,當時浦發的靜態PE是4.5倍,動態PE不到4倍,這在我眼里是絕對的金子;而買入銀行股的深層次原因,是出於我的逆向投資心理,在投資上我習慣於“人棄我取、人取我與”。A股市場上的銀行股在這數年來因各種原因飽受市場爭議,銀行股被主流投資機構(公募基金)拋棄的結果是造成這16家上市銀行股成為市場雞肋的主要原因。公募基金長期低配銀行股的事實,開始引發以QFII為代表的歐美資金在A股市場上圍繞銀行股與國內主流投資機構之間形成資金暗戰,2012年底QFII發動銀行股的井噴行情後,誘使公募基金高位追進,讓A股市場上演了一幕“老鼠抓貓”的遊戲,只不過這場遊戲的結果是QFII完勝,公募基金完敗。在這場銀行股飆升行情里,數只優秀的股份制銀行股價爆發性上漲近1倍的幅度,高位追進銀行股的公募基金在興高采烈高舉銀行股杠鈴時,突然發現QFII已經從銀行股上逃之夭夭,為此又進一步引發公募基金展開血淋淋的割肉競賽,其結果就是又促成銀行股在2013年6月份出現崩盤式暴跌。俺正是在這次銀行股暴跌後,股價完成階段性構底時,在8元處小半倉買入浦發銀行。然後8月16日利用光大烏龍指事件做了個短差後,接著迎來9月初上海自貿區概念和發行優先股傳聞的炒作,促成浦發快速飆升至12.40元區位,此刻浦發已經給了我50%利潤,但因不合時宜的貪婪及當時俺正在美西的黃石公園、大提頓國家公園、拉斯維加斯以及美東的紐約、華盛頓、波士頓等地進行為期25天的遊蕩,沒能在高位清掉倉位,以至於我自己都自嘲這次旅行的成本近千萬人民幣。不過,正是這次與浦發的邂逅,讓我逐漸加深對銀行股的認識,最終選擇了在2014年初,借助公募基金再次集體殺跌銀行股的機會選擇了全倉銀行股。這樣,2013年8月份買入的浦發底倉到現在已有30%利潤(到11月底,底倉利潤已經70%),這部分倉位跑贏大盤,而2014年初加倉的浦發銀行倉位,到目前為止只有8%利潤(到11月底,這部分利潤已經50%),暫時跑輸大盤(到11月底,已經遠跑贏大盤)。
一、A股市場上銀行股背後的資金暗戰
        在A股市場上投資銀行股最需要什麽?可能是持股耐心、意誌力,可能還需要審時度勢的頭腦,因為長期以來銀行股走勢的背後是一場資金博奕暗戰。2012年8月起,高盛、瑞銀等國外投行相繼下調中國經濟未來增速的預期,穆迪、摩根士丹利、瑞信、花旗、摩根大通、貝萊德、惠譽等多家重量級評級機構連續發布看空中資銀行業的報告,其唱空理由是中國經濟有下滑風險、銀行業的利潤預期將要下降、高風險債務對銀行的未來發展構成重大隱患,而盈利增長放緩、資產質量下降、利率市場化會增加信貸、利率及流動性的風險。這樣的評級結果讓A股市場在2012年度里承接上年跌勢繼續大幅下挫,公募基金也大幅減持金融股的倉位,最終滬指在2012年11月跌破2000點位置。但是歐美投行集體唱空A股市場的同時,QFII卻大肆收集金融股的籌碼,根據當時的統計資料:QFII於2012年第三季度對倉位組合進行全面調整,清空及減持中國北車、五糧液、建發股份、鄭煤機、萬科、華菱鋼鐵等65只股票的倉位,但對金融股為主的37只各股卻采取按兵不動的策略,合計持股29.10億股。這其中,興業銀行、華夏銀行、南京銀行和寧波銀行分別持有13.80億股、5.62億股、3.76億股、2.96億股,合計持有26億股。而與此同時,QFII還大舉增持金融行業股票的倉位,在可查詢到的58.70億股QFII持倉組合里,金融行業的持股量為38.16億股,占比高達65%。雖然QFII在2012年第三季度末還持有建築建材、家用電器和交通運輸行業分別為5.44億股、2.45億股和1.84億股的倉位,但這三個行業的持倉在總倉位中的占比僅為9.27%、4.18%、3.14%,都遠遠不及銀行股的持倉數量。可以看出,QFII的實際投資操作欣慰與其投行大肆唱空銀行股的基調是迥然不同的。
        2012年10月起,多家外資投行突然集體調轉槍口,開始群體唱多內地銀行股。10月11日下午A股市場收盤後,大筆資金開始湧入香港市場的中資銀行H股,在強大買盤的推動下,中資銀行的H股成交迅速放大,股價大幅拉升,工行H股終盤上漲4.26%,交行、建行、招行、民生行的H股也都大幅上漲。而在此前剛剛過去的8、9月份里,中資銀行H股普遍遭遇斷崖式下跌的打壓,尤其是民生銀行8月23日公布中期業績後,其H股遭到唱空中資銀行股最賣力的貝萊德公司、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的連續大手筆減持,以至於民生銀行H股在短短幾天里股價跌幅就達20%。而讓人蹊蹺的是民生銀行H股暴跌後,貝萊德公司、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這幾大做空機構又開始大舉增持民生銀行H股,緊接著歐美投行集體變聲開始唱多中資銀行股,瑞信開始將內銀股的評級從“觀望”提升至“增持”,並預測內銀股2013年度的利潤將大幅提高;花旗集團也發布研報認為第三季度內銀股的業績會普遍反彈,同時指出雖然市場擔憂內地銀行業的凈利息收益率及不良貸款等問題,但內地銀行業的整體盈利能力仍處於強勁水平上;巴克萊的報告則認為:雖然利率市場化及中國經濟疲弱會限制內銀股評級的提升機會,但內銀股的第三季度業績應該不俗,而美國第三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3)的執行及歐債危機的趨於穩定,這些都有助於支撐內銀股的股價在未來數月持續走高。而就在這些歐美投行相繼變臉轉為看多內銀股的同時,曾大肆做空內銀股的幾大主流投資機構從9月初開始大舉增持內銀股,如摩根士丹利到9月25日為止,已將民生銀行H股的好倉比例增加至7.73%,貝萊德公司和花旗集團等也同步大舉增持民生銀行H股。外資投行緣何對內銀股先行大肆看空,然後迅速轉為看多?這是因為歐美資金習慣於兩邊下註、然後同時獲利,也即歐美資金的做派習慣是吃完多頭再吃空頭,其做法是通過投行先行唱空,提出中國經濟即將衰退、政府限制銀行亂收費、即將取消存款利率上限等利空因素先行打壓內銀股,然後再調轉槍口通過渲染內地房地產市場開始回穩、內地銀行股所面臨的風險因素逐漸減少等借口,開始集體唱多內地銀行業,而這一切的背後除了通過好、淡倉獲取高額利潤外,還在窩輪(權證)、期權等衍生品上同時獲利,也就是在市況好時選擇全面做多並補回淡倉,市況不好時則通過投行先行唱空,然後在市場上大舉建淡倉,由此完成股票、窩輪、期貨期權的協同作戰。而A股市場與香港市場的聯系已經日趨緊密,這些外資機構在香港市場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操縱市場同時,也在A股市場通過QFII身份發動策應行情,其做法同樣是通過投行先行唱空內地銀行股,利用市場的恐慌心理大肆收集銀行股的股票,然後通過在香港市場對中資銀行H股的操作,為A股市場銀行股行情的啟動先做鋪墊,接著就是選擇時機拉動整個銀行股板塊。

        QFII在A股市場針對銀行股行情的把握中,其對手盤就是A股市場最大的投資機構團體——公募基金,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幾年里,金融股一直占據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第一大重倉板塊的位置,2010年中國經濟結構初顯轉型跡象後,公募基金開始大規模減持金融股,轉而布局醫藥大消費、白酒飲料等防禦型股票,以及代表經濟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類股票,而這一轉換過程,歷經了數年時間:
  1、2005年的A股市場正處在始於2001年的四年熊市末期,6月份滬指一度下探998點。這期間,金融股處於公募基金第一重倉板塊的位置,浦發、招行流通股30%都被公募基金納入囊中。
       2、2006年初A股市場掀起一波源自股改盛宴的牛市行情。在牛市行情啟動初期,公募基金大幅減持已有一定利潤的金融股,以至於公募基金在2006年11月份持金融股的倉位一度達到超欠配近20%的程度。隨牛市行情的延續,公募基金從2006年第四季度起重新加倉金融股。截止到年底,金融股倉位占到基金凈值的14.57%,比上半年大幅增加近10個百分點,並且金融股重新成為公募基金第一大重倉行業,流通市值較大的招商銀行成為當年公募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
  3、2007年A股牛市行情繼續發酵,基金投資金融股的倉位比重穩步上升,到2007年底,金融股倉位占基金凈值的比例達到17.83%的階段新高。於此同時,從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底,金融股指數的累計漲幅超過3倍,其與房地產、金屬及有色金屬板塊一起,成為這輪A股大牛市行情的領漲板塊,基金為此賺取到極其豐厚的收益。
  4、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市場上受金融危機正面沖擊最嚴重的銀行股暴跌,花旗銀行等跌幅一度達到97%,A股市場也隨全球股市的下跌同步大幅下挫,公募基金出於避險目的對金融股實施減倉,偏股型基金在金融股上的配置比例降至11.67%的階段低點,但金融股仍是公募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行業。
  5、2009年上半年,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政策出臺後,A股市場大幅反彈,金融、地產再度領跑這波市場反彈行情,公募基金紛紛大舉增持金融股。到2009年6月底,偏股型公募基金持有金融股的倉位占凈值的23.49%,也即公募基金在上半年短短的6個月內增倉11.82個百分點,倉位增加一倍,其對金融股的配置比例達到史上峰值,這也是公募基金在這10年來唯一的一次超配金融股。
  2009年下半年,A股市場的超跌反彈行情顯露到頂跡象,經濟結構轉型的大幕也徐徐拉開,代表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的金融股被公募基金列為拋售對象。到2009年底,主動偏股型基金在金融股上的配置比例下降到19.62%,但仍屬於相當高的配置比例,金融股也仍是基金第一大重倉板塊,以招商銀行為代表的銀行和保險股仍占據基金核心的重倉位置。
  6、2010年A股市場構築頭部形態,市場開始下行,公募基金開始大舉拋售金融股,其金融股的配置比例從2009年底的19.62%直線下降至2010年底的8.11%,金融股隨即失去基金第一大重倉板塊的位置,取而代之的醫藥生物、白酒食品飲料等行業的配置比例大幅上升,並且超越了金融股的配置比例。
  7、2011年到2012年間A股市場持續下行,公募基金在醫藥大消費、白酒食品飲料上的配置格局一度在很長時間里都沒有大的變化。但隨著2012年底以銀行股為首的金融板塊暴發性行情的啟動,公募基金對金融股進行了小幅增持,增持比例2.98%,同時減持白酒、飲料行業各股。從公募基金2012年四季報統計數據看,基金增持了銀行、地產等周期股,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和招商地產、萬科A、保利地產等金融地產股成為基金增持最多的品種,白酒飲料、醫藥行業的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股份、瀘州老窖及康美藥業成為基金減持最多的品種。雖然公募基金增持了金融股的倉位,但相對被公募基金視為業績衡量基準的滬深300指數中金融股32.50%的權重比例,公募基金對金融股的配置仍處於超欠配狀態。


        從2012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行業配置統計情況看,制造業、金融保險業、機械設備儀表及醫藥生物制品四個行業在基金十大重倉行業中位居前列,同期增持幅度較大的是金融保險業、機械設備儀表和房地產業,增持比例分別為2.98%、1.64%、1.41%,而金融保險和地產兩行業四季度的漲幅分別為19.84%和23.88%,但公募基金在12月份啟動的這波金融及地產股暴動行情中並沒有分得一杯羹,因為公募基金12月份的凈值增長率嚴重滯後於滬市綜指和滬深300指數的漲幅。博時、大成、國聯安等少部分基金在12月份對金融板塊進行了增持,如博時旗下的行業輪動、第三產業、主題行業、新興成長、特許價值等多只主動型和偏股型基金,四季度里均對金融板塊實施了增持,博時行業輪動將金融股的配置比例由三季末的13.24%大幅提至47.70%,這與金融股在滬深300指數中32.50%標準配置基準相比已經大幅超越,博時第三產業則是將金融股的配置比例由三季末的零配置迅速提升至23.64%,可是這兩只基金四季度的凈值增長率遠落後於滬深300指數的漲幅。再比如大成旗下的行業輪動四季度金融股的倉位配置比例由三季末的8.28%提升至四季末的31.29%,也比公募基金在金融股上的平均配置比例已經高出很多,但該基金四季度的凈值增長只有6.76%,也跑輸滬深300指數的漲幅,這意味著增持金融股的公募基金多是選擇了高位追漲。與此對應的是農銀匯理、諾德、國泰等基金公司則在金融股暴動行情剛啟動的初期,迅速實施了對金融股大舉減持的操作,如寶盈核心優勢在三季末時還持有32.61%的金融股,但四季末這一比例迅速降至2.87%,東吳新經濟、國泰事件驅動等基金也都進行了類似操作,分別由三季度末20%以上的配比驟降至1.42%和7.77%,而此時金融股的暴動行情其實只進行到一半。所以,在2012年底這波銀行股的暴動行情中,原本持倉較大的基金在行情啟動初期就實施了減倉,而增持金融股倉位的基金則是中、高位追漲,由此看出整個公募基金群體全都錯失了這波金融股行情。在這輪金融股暴動行情啟動後,緣何公募基金在具體操作上產生如此大的分歧?這主要是行情來得太突然,讓很多基金不明就里,不知道應該是減倉還是加倉。
      (附這幾只股票凈值增長與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的對比表)
        8、2013年1、2月份,隨著A股市場銀行股的大幅上漲,此前一邊倒看空銀行股的眾多國內券商行業研究員開始紛紛改變口風轉為看多銀行股,而此時歐美資金卻已經開始在香港市場做空內銀股,外資投行和評級機構又重新上演唱空大戲,做空巨頭吉姆查諾斯用19頁的PPT來唱空中國經濟,他認為中國每年增加的新債務將拖累GDP增長,而中國GDP增長過於依賴於信貸增長,但有一半的信貸遊離於傳統的銀行渠道之外,並被投向了錯誤的經濟部門,所以他對中國企業的盈利前景持負面判斷。而摩根大通直接以報告形式,將中國股票的評級降為“減持”,同時建議購買看空中國四大行的金融衍生品。與此同時,在美上市的安碩富時中國25指數基金迅速將做空頭寸大幅增至4860萬股,這一做空頭寸創出2007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安碩富時中國25指數基金跟蹤的是25只在港上市的大盤H股,包括中國建行、中國移動及中海油等多只大盤藍籌股。受此影響,A股市場持續2個月的金融股暴動行情戛然而止,銀行股普遍回落整理。4月12日,摩根大通減持農行H股4235.77萬股,花旗同日也拋售農行H股9259萬股。4月17日,美國基金The Capital Group場內減持1億股農行H股。5月4日,淡馬錫減持建行H股16.11億,5月20日,高盛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工行H股,套現11.2億美元。而公募基金隨著2月中旬銀行股的回落,已經將金融股的配置比例降低到9.25%,而隨後歐美資金全面掀起做空中資銀行股的風潮,公募基金開始瘋狂減持原本配置比例就不高的銀行股。在公募基金針對銀行股的這場割肉殺跌競技中,僅僅用14個交易日就把滬深300指數最低打至2023.17點,最大跌幅一度達到23.19%。這輪殺跌過後,公募基金持有金融股的倉位配比終於首次被踢出前五名,而電子行業開始進入公募基金的前五大重倉行業,配置比例達到6.29%,比2012年底增加近一倍,並且成功取代金融股的位置。在這輪血淋淋的殺戮中,基金減持的前五大行業為金融、地產、采掘、批零及有色金屬,減持比例分別為6.43%、1.63%、1.26%、1.25%和1.11%。這樣,公募基金在金融保險行業上的配置比例從2009年開始連續下滑起,除了2012年底曾短暫小幅提升外,到2013年6月底,其對金融保險行業的配比進一步下降到5.67%,相比2012年底不但減少一半,而且創出歷史新低,在基金的行業配置中勉強占據第6位。
         2013年6月份,隨著公募基金二季報的出爐,半年前剛被增持的興業銀行、民生銀行、中國平安、浦發銀行還沒等焐熱,就又被公募基金相繼剔除在持倉組合名單之列,成為基金減持幅度最大的前五只各股,新興產業等所謂“成長”類型股票受到基金集體追捧,中興通訊、歌爾聲學等成為各大基金加倉對象,與此同時,代表“新興”產業的創業板市場掀起一輪加速向上的牛市行情。相比金融行業在A股市場巨大的市值占比,公募基金對金融業不足6%的配比一步步達到超欠配極限,更為可悲的是這個超欠配極限在後期又不斷被刷新記錄。銀行業是代表傳統經濟的增長方式,基金持續大幅減持銀行股,真是公募基金根據經濟結構轉型做出的理性反映?其實不是,銀行業的利潤增長遠超過所謂的“新興”產業,但A股市場持續數年的熊市,讓公募基金對市值龐大的金融行業股票一籌莫展,一盤散沙之下,公募基金無法形成合力去撬動金融行業的股價,而基金排名壓力的制約,促成公募基金打著所謂看好“新興”產業的幌子去惡炒創業板股票,這才是基金減持金融行業倉位的主因,但對此我不再做深入評述,在我《從QFII的操作理念看滬港通後A股市場演變格局發展趨勢》一文里,對此已有詳細評述。基金大幅減持權重股及主板股票,然後不約而同紮堆創業板上電子信息、醫藥、環保等所謂的“成長性”股,由此造成公募基金對主板的話語權逐漸降低,尤其是基金2013年的中報顯示,多數基金在金融、地產行業上已經“零配置”,基金緣何在行業配置上做出如此驚人之舉?主要是公募基金認為市場整體的系統性機會不大,尤其是主板市場難有大的投資機會,創業板公司大多符合“新興”產業類別,市值普遍較小,資金容易撬動,所以,公募基金在2013年下半年越趨紮堆湧入創業板各股上。
         2013年第四季度,持續低迷的金融股繼續被公募基金唱衰,基金在金融行業上的倉位配比進一步下降到4.63%,這與滬深300指數中金融股的權重32.50%相比,倉位已經近乎零頭,並且公募基金十大重倉股里已經沒有銀行股一席之位,只有保險股——中國平安獨撐場面。而從公募基金的整體情況看,只有4.9%的股票型基金選擇了超配金融業,如大成創新成長、長城品牌優選、興全商業模式優選和博時主題行業等基金長期超配金融業各股,但近年來凈值表現一直不理想。

特別說明:本文沒寫完,但沒寫完我也不再寫了。

$浦發銀行(SH60000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240

“預言家”奧尼爾:這十年將是中國大牛的十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75

OB-NW325_jim_G_20110512045030

“金磚國家之父”、英國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表示,這十年是中國經濟再平衡的十年,現在五年過去了,中國已經準備好,在全球經濟舞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回到這個十年的開始,O'Neill當時對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在未來10年的表現做出了預測。五年過去了,中國是唯一一個達到O'Neill預期的國家。

假設中國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長達到或接近7.3%,那從2011年到2014年,中國的平均實際GDP增長將略低於8%。O'Neill曾預測,中國經濟在這個10年將平均每年增長7.5%(正如中國領導人早在2011年的預測)。而如果在之後5年,中國保持7%的經濟增長,那中國就可以達到O'Neill的預測。

如果是這樣的話,按照當前匯率,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一個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遠超美國一半規模。同時,中國經濟規模將是日本的兩倍,比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總和更大。並接近巴西、俄羅斯和印度總和的1.5倍。

巴西和俄羅斯讓O'Neill大失所望。事實上,它們的經濟表現令人懷疑它們的長期潛力。印度也令人失望,但其2014年經濟增速加快。莫迪當選和石油價格的大幅下滑給印度帶來了機會。印度仍有可能在這個十年達到O'Neill的預期。它今後5年的經濟增速甚至可能超過中國。

許多國際評論家依然看空中國。它們期待中國實際GDP增長大幅下滑至7%以下。他們的原因通常涉及過度負債、低效貸款、出口市場走弱和消費者持續無法在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是相關的,但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已經認識到了這些挑戰並積極克服它們。

特別有趣的、與這種悲觀相反的是中國股市的紅火表現。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上證指數一直是全球表現最佳的市場。

那些聲稱中國股市永遠不會上漲的人去哪兒了?永遠看空者解釋說,中國市場是一個不可持續的泡沫,或者買家被強制買股,以求讓經濟看起來不錯。O’Neill認為流動性可能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不是股市的全部。

O'Neill能想到至少三個理由看好中國:

首先,原油價格的崩潰將提高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幫助他們在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二,即使房價最近停滯不前,甚至開始下降,但中國可能會避免嚴重的信貸緊縮。此外,房地產價格下降使更多中國人負擔得起住房。

第三,中國通脹溫和,這給更寬松的貨幣政策提供了空間。

以上因素將幫助中國更輕松的通過增加居民收入、加大農民工的房屋所有權以及退休制度改革重新平衡經濟。2016年,中國經濟將增長6%-7%。作為G20的主席國,中國可以將在全球經濟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598

你還在煩惱招聘嗎?這十個方法你都用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19/153861.shtml

導讀 : 對於早期公司,一定要把搶人、招人、招牛人這個事情提前來做,時刻保持著招聘的狼性和韌性。

近期,經緯HR小組針對企業服務初創公司的細分招聘需求,做了一些技巧分享。HR小組劉霄Vivian從啟動時間、招聘技巧、決策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分享,希望對早期創業公司有所幫助。以下是來自她的分享,Enjoy:

大家好,首先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經緯的投後招聘團隊,我們小組三個人,要支持三百多家經緯系公司。主要提供兩種服務:一種是做重點和業務關鍵崗位招聘;另一方面,我們會利用經緯兄弟品牌優勢幫大家做一些聯合活動和橫向聯盟。比如去年40家企業的聯合招聘,我們差不多收到四萬份重點高校學生的簡歷。接下來,我們還會為portfolio提供更有針對性和高效的服務。

接著介紹一下我自己,我在招聘行業從業過程中,一部分是在擁抱互聯網,例如從09年大量中概股在美上市的時間點,到最近幾年和A輪B輪公司打交道;另外一半時間在服務傳統大的IT廠商,比如微軟、intel、Apple、Netapp等廠商,一年半以前加入經緯。我們的團隊是中國的風投里面比較早一波兇悍的提供全面投後招聘服務的。

今天分享的內容源自我最近遇到的一些真實的案例,針對這些真實案例,我們想分享一些便於操作的方法,可能更適合一些早期比如在天使輪或者A輪公司。

很多早期創業是純產品技術團隊出身,類比夫妻,你是技術出身,那你只是一個單身狗,你要尋找你“門當戶對”的另外一半,如果恰好他/她也有著“高尚的情操”,靈魂的伴侶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然而,銷售和市場人員和技術出身的人,本身是兩種不同的基因,也可能是金星和火星的距離。今天先簡單分享一些如何找到火星人的10個方法(怎麽找到市場銷售的另外一半)。下次有機會,我們再分享如何讓火星金星人“相愛”的方法~~

初創公司需要專人輔助CEO招聘  

首先要給大家敲一個警鐘,在公司創業的非常早期,你就要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去找一個專門的人來對招聘這件事兒負責,這個行動越早越好,最好從現在開始。大家可以找一個專門來輔助CEO或者是輔助核心創始團隊做招聘的人,也可以在創始團隊內部找一個招人經驗比較豐富的核心創始人讓他專註到招聘上。

那麽,如果有這麽一個人到位了,我作為CEO,是不是就可以把所有招聘的東西全部交給他呢?不是的。對一個好的公司管理者來說,在各個職能上都應該至少做到60分。如果你在招聘上什麽都不管,那這一項你就是零分。我們的CEO要嘗試修煉內功,提升自己在人員招聘上的方法論,包括看人眼光和鑒別能力。我覺得每一個方面大家最少也要做到60分,並且努力朝80分的方向發展。千萬不能有任何一項是零分。

 打磨產品時間,請配置BD人員  

市場銷售的崗位,我們從什麽時候開始看呢?我觀察有一部分朋友可能並沒有那麽著急,很多人會說:“我還在很努力打磨我的產品,並不需要銷售與市場人員介入”。

我們有一個經驗性的總結,你在做小版本的時候,你就應該找一個人去專註前期BD。你現在產品沒有出來,也許提銷售還太早。但這個時候,你需要有一個人專註在客戶上,他可以是全職也可以是兼職,或是內部早期創始團隊有專人投入精力去做BD,確保你的小版本定期能向你的種子用戶溝通,分析出真正的需求,確保你的產品叠代的方向是對的。

 啟動招聘先做好“自我營銷”

可能另外還需要提一個醒,技術團隊基因的創始團隊,尤其要註意這一點,千萬不要過於陷在技術世界里而忽視了商業端。建議大家可以和已經發展到B輪和C輪的經緯兄弟公司多多交流,聽聽他們在銷售及市場團隊搭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踩過的坑。

我們怎麽啟動市場和銷售的招聘呢?

我舉個形象的例子。你要像一個好的銷售賣產品一樣做招聘,銷售在賣東西時候,需要講好你產品的故事,做好競品分析,準備好白皮書,用這個東西來說服高端客戶。那我們在招聘優秀人才的時候,也要準備一份公司的白皮書,創始人自己的白皮書,這個團隊的白皮書。

具體怎麽操作呢?

對早期公司來講,首先你要給你的公司或者產品線起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經緯系portfolio里也有提供知識產權服務的,大家在起名字時,可以問下在這塊有沒有一些風險需要規避。

當你一旦走入市場,你再想去改變你的產品名稱時候,對品牌是有影響的。一定要避免你自己品牌的名字和競品的名字容易混淆的情況發生,這對公司發展,人才招募,都有影響,這些都是有真實案例的。

另外,你的公司白皮書,還應當包括你整個公司發展的脈絡,整個產品線的故事,公司簡單的組織結構。這些都是你要準備的,關於公司的賣點。對於早期公司來講,我們要說服一個候選人加入我們早期的團隊,最重要的是你講這個公司的業務和發展夠不夠有吸引力,你的話語夠不夠有力量。

 “自我營銷”的話術與技巧  

發展階段的描述方面,中國的語言藝術非常精妙。如果我們的發展還在初期,那麽是否可以闡述為我們是非常高速發展的早期公司,未來發展潛力和空間更大?包括整個市場是否發展足夠快等等這些,你都要對候選人去分析的足夠到位。

我們作為創始團隊,需要對自己的行業有非常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你們想要的目標候選人,是對業務起到絕對關鍵作用的市場銷售人員,往往位高權重。他很在意你對市場的理解包括你對公司戰略打法的思考。

你對市場的了解程度,你對競爭對手的了解程度。他會在跟你溝通過程當中逐步感知你對這塊思考的清晰與否。如果你對市場的信息比較模糊或者你對戰略和打法還未思考成熟,胡吹還不如很實在的一起探討。否則溝通也會很低效,最後效果也肯定不好。

剩下還有三個故事也要講好。我們要會講技術的故事,這個技術如何形成?比如從某個開源社區起家,技術賣點要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講一個通俗易懂又有應用場景易於傳播5分鐘內能講明白,讓對方聽上去非常激動的技術故事。

人和團隊的故事也很重要,我們要在一個泛眾的市場找到對事業有幫助的銷售與市場候選人,就需要讓他們在情感上和我們產生共鳴。

分享你的創業經歷,比如三、五個人的團隊,相愛相知的故事,革命戰鬥友誼故事要分享給對方聽。對方有可能會被革命友誼,戰鬥情感所打動和你產生共鳴,這是非常加分的一點。

 設置合理的招聘預期  

另外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提前對所招聘的職位本身有深入思考。銷售或者市場VP,也不是萬能,我們不要有不合理的期望,想清楚幾個點:半年到一年中他可能會面臨什麽樣的挑戰,你希望他解決什麽樣的問題或者是困難。前提都是基於合理的預期和合理的判斷。

我的第二個關於早期團隊的比喻是基於我以前招聘經驗中,對量上的統計。在座各位都是做企業服務,我們對銷售漏鬥的概念是非常熟悉的。其實做招聘管理和管理整個銷售漏鬥的原理非常類似。

 1-15-100?請乘以2

我們有一個國外軟件行業招聘的參考值。如果我們要去招聘一個人,至少要接觸100目標候選人,從這100人里篩選10-15個人來面試,。而事實上,我們經緯內部幫助早期團隊招聘的實際操作經驗表明,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比這個數字還要大。至少應該都乘以2。因為我們的公司階段更早期,市場上人才也更稀缺。對人才追求的所有質變都是基於量上的飛躍。

 讓公司每個人都參與招聘,尤其是中高層  

早期公司,我比較推崇不僅僅是HR或者是CEO做這個事情,我希望全員皆“招”,每個人都要參與招聘。並且,“我招你”不是說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把“我要持續吸引最頂尖的人”變成公司基因的一部分。

這里再分享一些落地的方法。我經常會碰到創始人或者CEO會問說:“Vivian,我最近想找個銷售,你能幫我問一下嗎?”

我首先要說,這個發問的方式是錯的。千萬不要用開放性的問題尋求幫助,你要學會誘導性發問。我們想想FBI,間諜片里,他們是怎麽去誘導性發問在短時間內得到最關鍵的信息,我們可以去參考他們的方法。(不要問開放的問題,要誘導性的發問,誠懇的尋求幫助,信息落實到人名聯系方式甚至多維評價,不放過任何一個keyperson 推薦的機會。)

要讓團隊每一個人都要為招牛人做出努力,把“招比自己還要牛的人進來”作為公司文化的一部分,不停給內部人宣傳這種價值觀。

另外,需要關註內部推薦率指標,尤其是總監以上中高管的推薦比率,這個最能夠能夠體現出你的團隊里的個體對這家公司內部的認同感。

我們要充分利用到我們內部的人脈。舉一個例子,我們把人脈分為1度、2度、3度的人脈,我的創始團隊和新團隊要利用好1度人脈,把2度人脈迅速轉化成1度人脈。早期團隊來講,同學、校友、前同事、同一個開源社區的朋友都是你的1度人脈。我們每一個核心創始人都應該積極做內部推薦,為公司延展脈做貢獻。

另外,除了剛才提到1、2度的人脈,對於市場和銷售的崗位還有一定的特殊性。銷售人員是非常客戶導向的群體。他的客戶在哪里,他一定在哪里。換位思考,我能不能延展到我想要銷售對應的客戶那里。請客戶幫我拓展銷售候選人。

 招聘技巧:持續的更新公司進展  

為什麽面試一定要“面對面” ?讓他來到你的工作環境和你的地盤感受你的風格。現在都說互聯網思維,讓他來到你的地盤,感受你的風格,我們要營造候選人的粉絲經濟。讓他來你的地盤(公司環境)感受你的風格(公司文化),讓他對你個人更欣賞(領導力)、更著迷(個人魅力),這對最終他去做決定加入是有幫助的。

如果早期我們辦公環境艱苦一點,完全可以借用經緯的辦公室來見候選人。一定要讓對方有更好的參與感。銷售和銷售人員不是說辭職就能辭職。他可能來自大的世界100強的公司或是關鍵崗位,他會有一種觀望的心態。當你圈定目標人選,一定要定期主動聯絡他,公司的融資消息,新的新聞,PR的稿件定期發給他,把利好消息持續給輸出給他。即使他一開始可能拒絕了你,也要隔一段時間就表達“我依然想讓你來”的開放態度,這樣才能加大你成功的概率。

 打好做持久戰的準備  

另外,就是你務必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因為越重要的崗位,可能越需要你花六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來去找到。我記得前一段時間跟一個團隊交流,我說你如果要找銷售合夥人,需要做好六個月的時間準備。他說,這不可能,我覺得這兩個月就能搞定。我說,你人才市場看人面人就需要兩個月,你去追蹤幾個候選人又需要兩個月。即使談妥了,他去提離職,一個關鍵崗位的人提離職不是那麽快,又需要兩個月。他來你的平臺上適應的時間可能又要更長的時間。

這樣算下來,對於早期公司,六個月都已經是非常快的進展了。我們一定要把搶人、招人、招牛人這個事情提前來做。時刻保持著招聘的狼性和韌性。

 正確下招聘決策的三項考量指標  

如何下一個比較正確的決策呢?針對銷售及市場的崗位,一些很小的技巧對我們早期公司創始人可能會有一些幫助。有時候,候選人的的簡歷,包括候選人口頭描述,會把自己說的很虛或很大。我們其實就可以把傳統IT行業里面的銷售、市場的工作,拆分成各種模塊來問。

你可以有邏輯的問,他在整個組織體系里到底屬於哪部分?這樣我們才能判斷他在整個業績貢獻到底是屬於哪塊。見招拆招很重要,我們還要繼續拆解,他以前所在銷售崗位業績核算方式、激勵等等這種問題上都要比較強勢問到。如果你不問到,將來掉進坑里就是我們自己,一定要用拆解方式問他整個任務與達成。Team的Quota還是個人Quota,破冰的潛力,對競品的人、項目等細節信息的了解程度等等信息來綜合判斷。

如何做一個比較正確的決策呢?外腦的力量一定要去借鑒,特別是我們團隊本身不具備這樣的能力的時候。我們團隊只有技術、產品,我在引入銷售或者市場這樣的人的時候。首先,你要請一個外部比他級別更高的人幫你做面試和評價,可以是他的前任領導,或者之前合作過級別較高的人。

第二,如果這個人的基因給你們帶來一些新的血液的話,我建議你們一定把這個人直接匯報給CEO一段時間。他和CEO的溝通緊密,對於你引入新的基因加強團隊力量就越有幫助。如果他總是跟下面一級的溝通或者跟他業務完全不相關人匯報,那麽這種人你招來你也留不住。

另外前文提到的“早期團隊觸角延伸的100法則”會幫你拓展你的直接人脈,這也會在你的決策上產生人脈紅利。這也是為什麽我們一定要去培養整個公司內部招牛人的文化,並它放在我們自己企業文化的原因之一。

最後,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背景調查是要貫穿整個招聘流程的始終。這個東西可松可緊,我有一些簡單的信息供大家參考。對於銷售和市場人員比較重要幾點:信用記錄、商業利益沖突、薪酬範圍等等,你在前期了解細致一些,對你後期談判和入職以後降低管理成本更有優勢。做好背調是我們避免掉到用人大坑很重要的渠道手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18

國足贏了,這十位欣喜若狂的文案狗們做的不錯...(純學術探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31/154980.shtml

導讀 : 在黃博文攻入一球後,廣州地標“小蠻腰”亮出了黃博文的名字。目前這個#國足進軍十二強賽#的話題在微博排行第五名,閱讀數超過5000萬。在比賽之後,有哪些企業借勢了呢?

中國男足可以刷屏的時代又回來了,伴隨著“臭腳”的惡名,中國男人又揚眉吐了一下氣,2016年3月29日,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最後一輪比賽中國隊以2:0戰勝了卡塔爾,那一刻我們都激動了。

圖片1

在黃博文攻入一球後,廣州地標“小蠻腰”亮出了黃博文的名字,真是高調示愛啊!微博、朋友圈中這張圖片傳播最廣,真是接地氣,讓人看了心潮澎湃!

目前這個#國足進軍十二強賽#的話題在微博排行第五名,閱讀數超過5000萬

在比賽之後,有哪些企業借勢了呢?

世紀佳緣:

文案:不知道愛情會不會突然出“線”,

點評:場景感比較強,有別於使用隊員的畫面,文案結合還不錯。

圖片2

金立手機:

文案:“人生能有幾回搏”、“創造奇跡,期待奇跡”

點評:金立的這次借勢速度真的不錯,不過文案稍顯平淡,此種借勢屬於淺層求快之作,文案如果可以把手機產品特點、品牌特點融合效果更好。對文案人員要求高了些。比如我建議文案就可以改為“中國男兒,從金(jin)而立!

圖片3

圖片4

金龍魚:

文案:國足雄起,真心加油

點評:文案上算是借上了“油”

圖片5

杜蕾斯:

文案:微博文案“沒什麽擋得住一夜兩次的男人

點評:杜蕾斯的微博文案要好很多,圖片是為了做話題轉移。

圖片6

開踢:

文案:炎黃子孫威武

點評:這個圖片做的有點太簡陋了,從朋友圈發現的,拿來點評是其中巧妙的融入了兩個進球的球員黃博文、武磊

圖片7

360手機:

文案:不放棄,沒有什麽不可能

點評:這句話還是很有力量的,不過和360手機的關系在哪里呢?是不是360做手機的夢想呢?不放棄……

圖片8

華為:

文案:兩個精彩瞬間,一個值得期待的突破

點評:這兩句真的不錯,是這次借勢海報中的經典之作了,恰巧華為也在推自家話題#OO#,這個與P9產品雙攝功能有關,恰好男足進了兩個球,你瞧這借勢真是巧妙,一句文案雙關兩個事件。要是進了3個球,這海報就不美了。

圖片9

一加手機:

文案:喝彩,加油!期待國足“晉級”+1

點評:圖與文結合事件和品牌很不錯,這個借勢簡單有力。

圖片10

寶寶樹孕育:

文案:出線,我們都很驚喜!一次小概率的嘗試,一場新人生的開始。

點評:文配的好,圖用的妙!“出線”說的是中國足球,也和圖中的驗孕棒匹配,“我們都很驚喜”你們都懂的。

圖片11

魚生說:

文案:足球踢的好,骨骼要長好!

點評:你看看兒童食材借勢就抓住了核心關鍵點,身體好才可以上球場,男足們小時候也都吃過紫菜吧。

圖片12

國足晉級12強,成為很多中國人熱血沸騰的引爆點,不過如果還有新的奇跡,那麽會更加聚焦眼球。

接下來12強大戰眼球效應更強,品牌借勢提前準備吧。

微博上還有一個千萬級的話題#2018世界杯預選賽#,未來破億是指日可待。

圖片13

對於借勢男足我有兩點建議:

1、互動性增強

借勢不僅僅做一個海報、寫一段文案,這是應季突發事件快速反應的基礎運營方法,增強互動性的做法可以是發起活動,在微信、微博中進行預測、知識問答,獎品可以與足球、球衣、運動相關產品等為好。

在12強開始前,可以準備類似加油的H5小遊戲,這種在賽事方面以助力加油方式參與的活動效果不錯。

2、海報避免球員形象

借勢要註意肖像權,尤其企業一般借勢時都會與產品結合,一般球隊都是有商業化廣告贊助合作的,所以避免侵權,所以要註意。不用形象依舊可以借勢熱點,在熱點火爆的時間周期內,文案配合有相關元素的足球,以及比分引申的“兩個”(比如華為借勢很巧妙的貼合自己產品)。

借勢營銷,選擇合適的“勢”,並且快速有效的“借”上,這方面需要做足準備,匆忙上陣只能慢半拍,文案不夠好、圖片不夠亮,或者人家玩了一個話題、活動,甚至H5都瘋傳了,所以你就變成了跟風。

總結一下:

國足喜出線,

全民嗨翻天。

借勢不蠻幹,

想好再撒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994

VR電影是個笑話?搞不定這十個大坑,你才是笑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19/155284.shtml

導讀 : 放下你的哲學問題吧! 想學VR拍攝嗎?OK,很難,但是學好了,就去秒殺他人吧。

圈主小侃:

前兩天,一篇《我們正在談的 VR 影視,可能從根本上就是個笑話》在朋友圈刮起了一陣小風。

看似有些戲謔的標題黨,行文卻頗具文藝範兒,有理有據有圖有真相地論證了一個道理,VR不是電影,兩者放在一起就是個joke。

在電影和電視中,個人的眼睛是操控在導演手里的。他設計好了你的全部視野、視線和角度,以此確保你與劇中人的感情同步,並推動情節的發展。

但是,如果觀眾在那一刻根本不看你所設定的點,而是視角轉向別的地方,劇情又該如何發展?

如果當導演希望身為劊子手的我們為屠殺的畫面感到悲慟,進而懷疑自己的職責的時候,我們正在朝天看鴿子,欣賞大海的景色,好像周圍什麽都沒發生,應該如何?

當劇情希望我們從一群圍觀群眾中間找出一個仇人,但是觀眾就是無法找到,又該如何?

我們如何說明這個劇情是合理的呢?又如何實現沈浸感呢?

VR圈早前曾推出一文,《VR電影遠非電影,四大傳統商業模式將不複存在》,其中也提出類似觀點,VR是超越電影的第九類藝術,將與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繪畫、雕塑、建築、電影等藝術形式並駕齊驅。

至於VR是否應該歸於電影,先置一邊不予討論。哲學上的問題留給後來人。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用VR的形式來講述原來的電影故事,無論是在敘事結構,還是拍攝剪輯,都是一番新的天地,挑戰重重。

不過,人總是喜歡去折騰的,喜歡去幹搞不定的事,喜歡去嘗試一切新鮮。

正如VR拍攝,一點點啃,也是件有意思的事,對嗎?

本文來自投稿

引子:

2011年凱文在紐約給我看他最新拍攝制作的全景藝術影片,讓我想起來當代藝術家,電影導演斯蒂夫 麥昆(《為奴十二年》《饑餓》和《羞恥》的導演)的多屏裝置作品。凱文是名視頻裝置(Video Installation)藝術家,他在作品中強調情境再造(Context Reconstruction)。

作為影像策展人的我,對於全景的藝術作品起初很是歡喜,甚至有些小激動,可是我很快的失去了興趣,因我沒發現這樣的作品如何吸引我看完14分鐘,我必須不時的觀看四面八方的視頻,防止我錯過藝術家某個隱晦的鏡頭。

凱文看出來我為難的地方,很快的凱文給我發了鏈接,他找到一個新的播放介質(工具),那還是比較原始的Oculus,他還把視頻放在自己Sprint的老式定制手機中,自己DIY了眼鏡,這也是我最早體驗所謂的虛擬現實。當我用虛擬現實的方式看完凱文的作品,我沒有吐,我只是大呼“太聰明了,這東西改變了我們的觀影感受,藝術家的視覺作品讓我有了臨場感,就好比我去蘇梅島,獨自做禪修般融入環境。”

除了VR,我認識的一位在美國學習工作的中國女藝術家在2010年左右就強力給我推薦AR這項技術如何通過藝術作品表現,她更是瘋狂的認為AR將改變人類的生活,而非僅僅用於藝術。看看今天,回到中國,幾乎人人都在談著,做著VR和AR。

不過,相對於VR遊戲和CG類作品,實景拍攝VR內容確實處處都是坑,作為實踐者,這里提出VR虛擬現實電影制作的十大坑的產生原因和解決方案,即便我們提出的解決方案不甚完美,也希望能幫助到那些不知所措的實踐者。

1 

(斯蒂夫麥昆的展覽)

VR虛擬現實電影制作的第一坑:視差 PARALLAX

2

產生原因:視差這個詞絕對是全景,虛擬現實出現後才流行起來的詞匯。因為目前的全景拍攝方案都是采用多鏡頭多攝影機拼接而成,視差的存在是在所難免。當一個物體經過兩個鏡頭交接的地方,兩個鏡頭捕捉同一物體會產生相對差距,這個問題目前無法避免。

解決方案:  理論的說如果我們不解決目前傳統光學成像問題,視差是無法避免的,盡管通過各種後期手段可以消除視差,但是前期的拍攝捕捉只能做到減小視差,無法本質避免。

 VR虛擬現實電影制作的第二坑:過多的攝影機拼接

3

 

產生原因:目前拍攝全景或VR視頻主流的方法是采用2個,4個,6個攝影機(攝像頭),後期借助拼貼軟件進行拼貼合成。越多的鏡頭機器會使得拼貼重合區域增大,同時減小視差。但是過多的攝影機拼接出現的問題也很明顯,這些問題包含數據管理量增大,重合區域過多有效像素利用率降低,出現同步問題,限制拍攝安全距離等。

解決方案: 目前通識的是采用六個機器做交互式排列,如果是全畫幅成像或魚眼鏡頭可以降低到四個機器,而理光和柯達等全景相機用超魚眼可以做到兩個鏡頭。那麽究竟為了平衡質量,減少後期工作量,減小視差,做雙軸全覆蓋,究竟多少個攝影機和鏡頭是最佳方案呢?其實我們還是期待那些攝影機大廠為我們從成像元件或鏡頭層面做基礎性解決。在此之前,我們建議要想達到更好的質量,增加鏡頭攝影機,想要減輕工作量,必須減少。

VR虛擬現實電影制作的第三坑:數據管理

4

產生原因:因為采用多個攝影機,那麽儲存的數據也會相應增多,而且是根據攝影機數量成倍增加。如果我們用4K RAW格式紀錄,那麽1分鐘的拍攝很可能是1G,10G甚至更大,用六臺或更多的攝影機,往往10分鐘的成片素材就要幾個T,再考慮到需要雙備份,三備份素材,這是一個巨獸級的素材存儲和管理任務。

解決方案:建立合理的數據管理和儲存流程。我們不建議從業者以犧牲畫質追求數據量減少。很多電影人經常買回來4K攝影機用2K工作流程,他們的借口是後期制作成本高,4K播放還沒普及。如果我們帶著這種心態從事VR制作,那我們也會重蹈之前電影工業化跟不上歐美的老路。其實現在20T 30T移動儲存設備成本已經遠遠低於幾年前,還有很多數據管理軟件幫助制作者分類數據。

數據儲存固然重要,管理流程必然是重中之重。我們絕對有理由相信, DMT和DIT是VR影視制作必不可少的專業人員。

VR虛擬現實電影制作的第四坑:技術指標檢驗

5

產生原因:正是由於多臺攝影機需要後期同步,所以必須保證攝影機的每個參數具備精確的匹配指標。在中國這個不習慣用數控,基本靠眼,靠手,靠經驗的工作環境中,VR拍攝作為高精準的流程必然會讓一批從業者陷入深坑。這也告誡大家,VR制作必須有系統的技術指標檢驗,即便是對焦忘記鎖也會帶來後期巨大的災難。當然用GOPRO的同學會幸災樂禍,因為這些設備都是自動化的,但是正因為自動化,出錯的幾率比手動更高,且不可控。

解決方案:經過多次的測試,我們為VR電影拍攝制作了120余項的標準檢測,包括拍攝設備,監看設備,傳輸設備,實時拼接設備,數據紀錄等,每一項需要檢測和確定的數據都不能隨意。即便用全自動設備,也請做到科學合理的數據檢測和監測。

VR虛擬現實電影制作的第五坑:鏡頭運動

6

產生原因:很多觀眾和平臺抱怨目前VR視頻鏡頭語言單一,基本就是安置一個攝像頭在原地,一群監控中出現的過客瘋瘋癲癲的在表演。其實這也是難為了制作人員。但是因為現代觀眾已經被傳統影視內容訓練的必須要看“動態”影片。如果在50,60年代的影片,鏡頭運動是相對較少的,到了當代,每個導演都恨不得全程讓攝影手持拍攝,這里就有個問題了。全景的運動是否需要像傳統影片那樣?因為現在能看到的運動還是非常呆板的推進式的運動,而觀眾看了也會大呼好暈。

解決方案: 其實現在都沒有針對性的全景拍攝VR運動穩定設備和方案,在輔助設備還不發達的同時,全景或VR影片只能嘗試平滑的運動。其實比起平滑的運動,我們更關心,這個運動為什麽會出現,運動跟敘事的關系,這也直接影響到目前內容創作,迫使從業者只能靠運動這種本是幫助敘事實現的手段變成了展示技術和科研能力的比拼。

VR虛擬現實電影制作的第六坑:剪輯失業了

7

產生原因:很多“專業”人士預言,如果VR影視興起,首先失業的是剪輯師。在目前以“場景”為節點的VR敘事中,我們已經不再關註鏡頭了,原本電影作為蒙太奇Montage的魅力好像在全景或VR影片中也顯得不那麽重要了。

解決方案:其實與其操心剪輯師的未來,不如我們腳踏實地試驗探索下到底VR虛擬現實的剪輯應該如何下手,很多VR前輩都願意拿長鏡頭類比VR影片,這就跟1910的電影大量采用長鏡頭一樣,因為那個年代大家並不知道剪輯的魅力和合理性。看看當今好萊塢,每部商業大片制片人和導演都恨不得3秒切一個鏡頭。

VR虛擬現實電影制作的第七坑:工作人員藏哪里

8

( 交互VR影片《全偵探》場景搭建 )

產生原因:我見到最多被問及的就是,現在拍全景,導演去哪兒,攝影去哪兒,工作人員去哪兒,儼然成了一個“爸爸去哪兒”的大辯論。去哪兒?還真就成了大問題,因為過去這些工作人員永遠藏在攝影機的背後,現在攝影機的後背都是在一起,已經無法給工作人員留有余地。

解決方案: 有些人建議,導演幹脆就藏在演員里,那要是獨角戲的話,導演豈不是只能扮演花花草草。還有人大膽提議,前期不行,後期來湊,可是貌似後期成本比前期還大。其實現在無線設備發展迅速,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借助無線設備,wifi,甚至手機監看從而躲得遠遠的。

VR虛擬現實電影制作的第八坑:燈光怎麽藏

9

產生原因:拍攝傳統影片最重要的就是燈光,電影是光影的藝術,虛擬現實強調通過虛擬的手段再造現實,那麽很多人會堅持幹脆就把日常的場景拍下來不就很好。這個想法固然好,但是我們本來就能看到周圍一切的東西,這里面我們強調的是VR影視CINEMATIC,所以很多場景或許並不是日常生活即可見到,就好比觀眾想進入阿凡達的世界,對不起,地球上找不到,即便SPACEX還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讓大家一窺遙遠的藍色星球。

那麽塑造電影或者虛擬場景的觀感,就必須利用好燈光。這下可就難為很多電影人了。工作人員可以躲起來,燈光不遮穿幫,遮了還打什麽燈?

解決方案:還原真實光源,戶外可能還好,室內就需要去制作模擬真實光源。在我們不斷實踐過程中,創造了一種“弱光”布光法,以最小最少的光源去幫助攝影機完成細節的捕捉,加強環境的氣氛塑造和光影對比。當然前期的燈光也可以靠後期處理,如果前期能解決的事情就不要留給後期。

VR虛擬現實電影制作的第九坑:演員該怎麽表演

10

產生原因:過去演員的表演都是面對其他演員,或面對攝影機,演員永遠知道觀眾在哪里,對,就是攝影機。現在,全景拍攝中,演員會不知所措,當然這主要指的是電影電視演員,越是經驗老道的演員在全景拍攝中會顯得緊張局促,因為他們擔心以前拍攝中自己的表演或形象都可以通過剪輯和構圖修飾,現在真的是問題大了。比起演員們擔心的這些問題,表演本身也出現了新的挑戰。有些人會很快的做出結論,幹脆都用戲劇舞臺演員就好了。

解決方案:演員的問題是失去了參照物,因為以前演員知道如何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或想要的一面呈現給觀眾,現在成了即時性的。為了更好的幫助演員進入狀態,不妨從跟演員做即興的workshop開始,幫助演員在形體,運動和眼神交流上進入一個全新的沈浸的狀態。如果是經驗豐富的全景拍攝者,會調教演員平衡為了吸引觀眾目光誇張的表演和擔心表演幅度過小失去觀眾的註意力兩者的關系。

當然時不時的演員總是走到攝影機鏡頭前求上鏡只能讓觀眾產生詭異的反應,就好像在日常生活中,不會突然有個人湊到你眼前,你定會拿出防狼噴霧或一拳打到他臉上。當然如果湊上前的人是宋仲基,那就另當別論了。

VR虛擬現實電影制作的第十坑:視角POV和參與感

vr

產生原因:VR遊戲目前采取的策略是第一人稱視角,因為扮演者能在遊戲的世界中進行交互。對於VR影片來說,目前能做到的交互不是通過操作實現的,無非是多幾個劇情的走向選擇。這就會讓觀眾感覺到封閉視線塑造出來的沈浸感蕩然無存,就像傳統影視一樣,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一個盒子里,觀眾知道盒子里的東西都是虛擬的,是假的,是在作戲。無論大家爭辯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還是上帝視角,得到的體驗都是類似的。記得當時《午夜兇鈴》里的貞子從電視機內爬出來的場景是多麽的駭人,而我們以為那就是個盒子,結果真的有東西能爬出來。VR世界所要塑造的不僅僅是跳出盒子,更是讓觀眾置身於盒子中。

解決方案:其實從實現手段上研究視角和參與交互,不如我們先從內容端著手。很多美國的VR影片已經開始嘗試,比如大家總是舉例的 Henry,但是它是個動畫,就是我們其實是在正常世界里會覺得不可能出現的畫面。不過這里我們並不是說Henry作為動畫片就不是VR影片,我們更關心如何在真人拍攝的場景里讓觀眾參與並感知互動。當然這是一個系統問題,從知覺到內容交互,一旦我們解決好了這個問題,相信更多的消費者會毫不猶豫的進入虛擬現實的世界,因為在那里每個觀眾有機會讓女明星陪伴自己,喊“老公”陪自己遊非洲。VRontage也會在日後的文章中以具體案例分析VR虛擬現實影片視角和參與實現。

2331.tmp

VR圈ID :  VR-20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9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