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朱新礼:我为什么要卖掉汇源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0912/16465302040.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

[转载]红海中的企业应该想办法化装好卖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7caecf0100lt8x.html

今天在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的第312页看到下面这段,觉得不单单是不懂世事的老太太应该卖掉这种竞争过度的企业,连内行的所有者也应该考虑退出这类行业,除非你有祖传秘方:

 

我隐约记得,许多年前,哈佛商学院有个教授非常聪明,但是有点离经叛道,他给学生上的课很有意思。

 

有一次,这位教授的考试题目是这样的:有两位不问世事的老太太刚刚继承了新英格兰地区的一家鞋厂,这家鞋厂专门制造名牌皮鞋,现在生意上遇到一些严重的问 题。教授详细地介绍了这些问题,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写下给两位老太太的建议。几乎每个学生的答案都被判不合格,但教授给一位聪明的学生很高的分数。那么得 到高分的学生的答案是什么样呢?

答案非常短,大概是这样:“这家企业所在的行业和所处的地方竞争都很激烈,再加上当前遇到的问题非常棘手,两位不问世事的 老太太通过聘请外人来解决问题不是明智的做法。考虑到问题的难度和无法避免的代理成本,两位老太太应该尽快卖掉这家鞋厂,最好是卖给那家拥有最大边际效应 优势的竞争对手。”因而,这个高分学生作答的根据并非当年商学院传授的知识,而是一些更为基本的概念,比如说代理成本和边际效应,它们分别来自本科生的心 理学和经济学课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11

險被賣掉工作室 翻身福斯小金雞

2012-4-16  TCW



長毛象、劍齒虎、樹獺和松鼠,這 四隻史前動物,成了二十世紀福斯(20th Century Fox)公司,打敗巴斯光年與史瑞克的秘密武器。

電腦動畫片在好萊塢占有一席之地,二十世紀福斯二○○九年推出的《冰原歷險記3》,在全球票房大賣逾新台幣二百六十六億元,其中更有兩百億票房,來自美國 以外的六十五個國家,讓它一舉刷新動畫片史上的海外票房紀錄。

不管是皮克斯(Pixar)的牛仔伍迪和巴斯光年,或是夢工廠(DreamWorks)的史瑞克,還是迪士尼(Disney)的獅子王,只要走出美國,統 統都不是對手。就連晚一年推出、動畫片史上全球票房第一的《玩具總動員3》,海外票房也比它少了新台幣十二億四千萬元。

過去十年,海外和北美票房占全球市場的比重,已經由五比五,變成七三比。因此,海外票房是好萊塢重要命脈。製作出這部稱霸電腦動畫片海外票房紀錄的藍天工 作室(Blue Sky Studios),卻不在好萊塢,而是美國東岸不起眼的小鎮。

主打家庭觀不分國界,易引起共鳴

距離紐約市中心四十分鐘車程,位在美國東岸康乃狄克州,一片綠油油丘陵地,一棟不起眼的三層樓建築,裡面就藏著二十世紀福斯的秘密武器──藍天工作室。

「從二○○二年,第一集開始就是圍繞著家庭,我覺得這是全世界都愛的主題,」一直參與冰原系列動畫製作、第三集開始升格為導演的索梅爾(Mike Thurmeier)說。

從主題開始,藍天就是用國際市場的思維在經營這一系列的動畫。特別是當第一集的海外票房比重達到全球總票房的五四%時,接下來的故事發展,不像《玩具總動 員》總是緊密連接著美國男孩的成長經驗,藍天持續聚焦在不分國界都能引起共鳴的「家庭」價值觀上,而且這個冰原家族也越來越龐大。

第二集加入了母長毛象、第三集又生出小長毛象,就連松鼠也有了對象,人氣明星累積出來的口碑,讓第二、三集的海外票房占全球票房比重,直線上升,第二集達 到七成,第三集更衝上七七%。特別在重視緊密家庭關係的拉丁美洲,這些史前動物們,讓蝙蝠俠、蜘蛛人和變形金剛這些超級英雄,也都相形失色。

角色魅力大「裝可愛」路線奏效

其實,從選角也可看出藍天在國際市場的考量。就像寓言故事總是以動物當主角,因為「動物可以跨越國界,」來自台灣的藍天動畫師王谷神觀察。像「(《玩具總 動員》的)牛仔,就比較是美國文化的,」曾任華特迪士尼與索尼影業馬來西亞分公司總經理,現任二十世紀福斯台灣分公司總經理黃月英指出。

不過,在這麼多以動物當主角的動畫片中要能脫穎而出,其實就連角色的塑造也要能和國際市場連結。

有別於迪士尼二○○○年賣座動畫片《恐龍》,走擬真路線,讓恐龍長相力求逼真,藍天大膽起用陌生的史前動物當主角,是用大到不成比例的眼睛、如橡皮糖可以 伸長的手臂,讓每一個角色「裝可愛」,因為「海外市場接受可愛的東西程度比較高,」在美國動畫界資歷長達十年、來自台灣的藍天動畫師林岳志說。

同時,藍天大量運用國際通用的肢體語言與全球觀眾溝通,像是「鼠奎特(松鼠)」這個角色,從頭到尾都沒有說話,卻「完全不需語言,就能立刻和觀眾產生共 鳴,如同卓別林的默劇一般,很快就能讓觀眾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我們在第一集的時候, 發現它吸引海外市場觀眾的魔力,所以在第二 、三集當中,大幅增加它的比重,」黃月英說。

通路推一把母公司加碼海外行銷

藍天找到對的觀眾(市場),透過角色塑造,說出全世界都有共鳴的故事,而藍天母公司福斯加碼海外行銷,在國際通路推一把,也是把《冰原歷險記3》推上動畫 片史上海外票房冠軍的幕後功臣之一。

福斯願意推一把,是因為過去十年,海外新興國家隨著經濟發展,電影院數量和設備都開始快速提升。二○○四年,更成為一個重要分水嶺,那一年,海外市場占全 球票房比重正式突破六成。看好國際市場的潛力,加上《冰原歷險記》第一集在海外票房的成績,才讓福斯願意繼續賭下去。

而一開始《冰原歷險記》的誕生,也就是一場賭注。因為一九九九年,藍天在開發《冰原歷險記》這個故事的同時,福斯才剛因為不景氣賣掉旗下一間特效工作室, 外界盛傳,下一個要被賣掉的就是藍天;沒想到○二年三月上映的第一集,開出的票房,比福斯原先預期的還多了五成,直追暑期檔的氣勢,讓藍天谷底翻身,也為 美國東岸在動畫界,保留了一片天。

現在,距離第一集推出時間剛好十年。今年暑假將上映第四集,這個冰原大「家庭」將持續繁衍,同樣公式能不能在海外成功複製出好票房,則考驗藍天說故事的功 力。

【延伸閱讀】藍天稱王3年,至今無人能破——動畫片海外票房Top 5

1.《冰原歷險記3》出品年:2009動畫工作室:藍天工作室海外票房(億美元):6.90

2.《玩具總動員3》出品年:2010動畫工作室:皮克斯海外票房(億美元):6.48

3.《海底總動員》出品年:2003動畫工作室:皮克斯海外票房(億美元):5.28

4.《史瑞克4》出品年:2010動畫工作室:夢工廠海外票房(億美元):5.14

5.《史瑞克2》出品年:2004動畫工作室:夢工廠海外票房(億美元):4.79

資料來源:Box Office Mojo 整理:葉代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26

Instagram影響國內二三線互聯網公司:賣掉也是一種出路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04/30/226460.html

小而美的創業企業即使不上市,也有很好的出路。美國照片分享網站Instagram以10億美元的身價被facebook收購,印證了這一判斷。

Instagram的故事能否發生在中國?儘管在國內互聯網圈內,眾口一詞的答案是:不可能!但是,Instagram至少可以給國內的創業者帶來一些啟示:賣掉也是一種出路。

對於一些已經獲得投資,並有了一定用戶規模和品牌知名度的公司來講,雖然像Instagram一樣「輝煌」地被收購的可能性不大。但隨著資本市場的 變化,一些二三線互聯網公司在無法上市以及再融資艱難的情況下,賣掉或許是最好的選擇。事實上,已有類似公司的一些先期投資者在尋求以併購的方式退出。

併購潮來臨

2012年,許多基金陷入募資困境,中國互聯網公司也遭遇融資寒冬。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2012年第一季度,風險投資機構向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投資額只有1.385億美元,比上年投資的8.665億美元驟降84%。

另一個現實是,今年的互聯網相關併購案在大幅增加。去年同期併購領域僅有9000多萬美元的小額交易,而今年併購交易金額已躍升至37億美元。

優酷與土豆的合併,成就了一樁中國最引人關注的互聯網併購案,也使得互聯網細分行業進入寡頭競爭的局面。對於那些還在苦熬等待新一輪資本進入的二三線公司來說,併購與否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一道選擇題。

不久前,百事通斥資3000萬美元現金收購了在線視頻網站風行網絡有限公司和北京風行在線技術有限公司各35%的股權。許多研究機構認為,業內新一輪併購浪潮開始了。

風行被收購的案例有著典型的行業特徵。隨著視頻行業競爭同質化程度的加劇,在優酷、土豆以外的第二梯隊視頻網站中,很多中小型企業已經失去了募資的 機會,資金鏈普遍吃緊。資金的短缺,又使這類公司在品牌營銷、版權購買等方面捉襟見肘,因此在與第一梯隊的競爭中,已不可避免地落在下風,越強撐越虧損。

併購驅動力來自投資人

易觀國際分析師齊劍哲認為,從大趨勢上看,國內近期發生的收購和併購案會逐漸增長,這主要源於二級市場發展趨勢不明朗,投資人無法通過上市退出,一些投資人只能通過併購的方式完成退出套現,因此他們會主動撮合更多的投資併購案發生。

「最近跟很多VC見面,他們都希望我們能幫他們成功退出。」漢能投資董事長陳宏認為,2012年肯定是一個併購元年,主要因為很多基金存續期限到 了。國內基金存續期大多為5年,這部分基金幾乎都在2005年、2006年左右募集。現在雖然是全民PE熱潮,但是中國不可能有幾千家公司上市。在這種情 況下,VC要退出,要麼把投資的公司賣掉獲得回報,要麼把股權轉讓給別人實現退出。

齊劍哲分析認為,互聯網行業中,除視頻企業會繼續整合外,其他一些細分行業,比如電商服務業也會發生一系列的整合。以電商代運營為例,今年將是電商代運營企業發力搶佔市場的關鍵一年。在資本的推動下,一些大的代運營企業會通過橫向收購,提升自身實力。

另外,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移動應用廣告平台也有可能發生一些被收購的案例,一些原有的互聯網廣告公司會通過收購的方式,進軍移動互聯網廣告市場。

「抄襲頑疾」拉低併購價值

隨著DrawSomething與Instagram分別被Zynga和facebook高價收購,讓人看到移動互聯網時代App商業模式的巨大價值,這種獨特的產品正越來越成為投資者追逐的對象。

然而,App這種商業模式能否獨立運行,則還是一個待解的難題。如果沒有被收購,Instagram將如何實現盈利?投資者如何才能從它的巨量用戶中獲得投資回報,這些都是Instagram並沒有回答的問題。

目前來看,移動應用除遊戲以外,大規模盈利的應用類型還未出現,而出高價收購的公司除了看重其用戶規模外,也更多的是出於市場競爭的戰略防禦性行為。

對於投資方來說,如非收購,則很難迅速退出。戈壁創投合夥人童偉亮表示,當企業發展不太容易找到商業模式形成營收規模時,併購也是一種很好的退出方式。

再看國內移動互聯網領域,多家創投在2010~2011年展開的撒網捕魚式投資,已經造就了一批融到A輪或B輪,但尚未找到商業模式距離上市退出遙遙無期的公司。這些創業公司的項目在資本吃緊、融資無望的現實上,能否有望通過高價併購實現投資人的成功退出呢?

對於這一問題,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李易直言:國內這些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公司很多是無營收,無商業模式,無資產的「三無」公司,收購 價值並不大。對於互聯網巨頭騰訊、百度等公司來說,抄襲一個產品的成本遠遠低於收購,在這種情況下,巨頭們會迅速複製而不會去收購。

清科投資總經理葉斌也表示,去年就在國內看到了類Instagram的應用,但看了十幾款後發現:他們的用戶規模和產品體驗都相差無幾,嚴重的複製抄襲已降低了其被收購的價值,因此最終都沒投。

葉斌同時指出,如果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內出現併購的話,應該會出現在手機遊戲領域。他認為,目前國內在IOS平台上月收入過百萬元的公司已經有幾家了,遊戲行業出現一些整合的機會,是不難想像的。而在其他移動互聯領域的細分領域,大部分創業都處於積累用戶階段,而做用戶就需要看能不能找到一個好的商業模式,至於何時能轉化成現金收入,尚需要一個觀察的過程。

易觀國際分析師齊劍哲分析指出,目前發生在移動互聯網的複製和抄襲行為,已經超過了互聯網,這對於處在二線地位的公司來說,無論是獲取資本青睞還是 高成本的移動互聯網人才,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如果新的資本引不進來,而又無人收購,很大一部分移動互聯網公司將會活在「剃刀邊緣」——面臨被清理 出局的危險。

被國資收購不一定是好事

互聯網領域競爭形勢不斷變化,併購也逐漸顯示出新的趨勢和特點。在這種變化之下,如何評估併購的前景與風險?從創業之初就設計出一個被大佬收購的模式是否可行?《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了道傑資本總裁、管理合夥人俞鐵成。

《中國經營報》:2012年在互聯網領域出現的幾起併購案例,體現了什麼樣的新趨勢和新特點?

俞鐵成:百事通併購風行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風行公司)、浙報傳媒收購杭州邊鋒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邊鋒公司)及上海浩方技術有限公司(以 下簡稱浩方公司),這都顯示了國有資本進軍民營互聯網的趨勢和特點。這說明國有資本大鱷開始出手收購互聯網公司了。目前,國有資本手上有錢,對於像風行這 樣的創業型公司來說,由於傍上了國有資本,因此,可以獲得娛樂傳播行業的政策紅利。

《中國經營報》:由於機制的原因,被國有資本收購是否也存在一些風險?比如在併購後的整合與持續發展方面。

俞鐵成:浙報傳媒以35億元收購邊鋒公司和浩方公司,其公告稱邊鋒的重要價值在於其高素質管理團隊和龐大的用戶數量。可是,當邊鋒公司從一個純民營 的、高度靈活的、有大量後台資源可以支撐的娛樂集團轉為被相對封閉、保守且缺乏網絡綜合平台資源支撐的國有報業集團後,邊鋒的團隊靠什麼獲得激勵?龐大的 用戶靠什麼來維持?這些都使得收購案例面臨著非常大的風險,比如如何把人留住,怎麼在一個國有體系裡生存下去等。互聯網輕型公司的核心資產是人,因此人員 的流失將成為併購後公司能否持續發展的最大風險。

《中國經營報》:Instagram被收購的案例激勵了國內的很多創業者,認為依靠一兩款應用,或者一個細分領域的獨特模式,就會有被行業巨頭看中並收購的可能性。對於這樣一種創業心態與創業目標,你怎麼看?

俞鐵成:發生在國內互聯網領域的併購一直沒有停止過,而且還很活躍。比如騰訊、百度一直在收購一些小型的公司。在創業潮中,有很多只靠做一兩款應用 就起來公司,包括一些垂直電商,有的已經拿到了投資。這類公司的成功,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不會有太強的持續運營能力,其收購前景並不太好。

事實上,只有讓大佬們複製不來的模式,才有被他們高價收購的可能。美國Instagram是一個只有13個人的公司,就賣了10億美元,這在中國市 場還是難以想像的。目前中國的很多互聯網潛在買家,通常會先看一個項目團隊的模式能否被覆制,如果能,他們肯定會先找人自己來做,像百度、騰訊都是自己 做,只有自己做不了時,才會考慮收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10

谷歌風雲錄:差點被100萬美元賣掉

http://capital.cyzone.cn/article/229101/

谷歌創始人的青澀歲月:曾想100萬美元賣掉公司

「我們倆都有些令對方厭惡」。謝爾蓋·布林在接受《經濟學人》雜誌採訪時,曾這樣回憶他與拉里·佩奇的首次相遇。未來的兩位谷歌創始人對彼此的第一印象都很差。

風雲初起雙雄會

「能夠進入斯坦福大學,我簡直太激動了。要實現那樣的抱負(指創業)沒有比斯坦福更好的地方了,我一直都嚮往硅谷。」拉里曾這樣對《The Search》一書作者約翰·巴特爾說。

1995年3月,拉里進入斯坦福大學讀研究生,在這裡他遇到了已在這裡讀書的謝爾蓋·布林。謝爾蓋自願帶新生利用週末時間熟悉校園,初來乍到的拉里對斯坦福的大學環境很不適應。他曾回憶說:「一開始一切都令人恐慌。我總是在不停地抱怨。」拉里的喋喋不休讓謝爾蓋非常反感。

但隨後兩人不打不相識地成為朋友,兩個人都不像校園裡的大部分學生那樣喜歡讀小說、看電影或聽音樂會,當時校園裡的學生為了日後進入美國的所謂上流 社會而熱衷於練習打高爾夫,而他們則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這不是一種好運動,純屬瞎耽誤工夫。兩個人最喜歡干的事就是參加各種科技展覽會,並對參展的各種又 新又酷的技術刨根問底。

他們喜歡上網,謝爾蓋稱:「當我們瀏覽互聯網時,我們沒有去看星座運勢,也沒有加入交友網站。我們感興趣的是搜索那些能真正影響人們生活的信息。」

上學期間,謝爾蓋還有一個上不了檯面的癖好——撬鎖,他的斯坦福校友布蘭恩·蘭特曾回憶說:「他是個了不起的撬鎖專家。」他的一位好友回憶他們曾密謀潛入系主任辦公室修改學分,但似乎未成行。

後來謝爾蓋的這項技能曾用上「正途」,他和拉里的計算機和服務器放在其研究生住處的起居室裡,這些設備給有限的電力負載造成了麻煩,電線斷路了。謝 爾蓋成功地闖入所在樓層的地下室,重新安裝了電路斷路器。謝爾蓋曾得意地回憶:「幸運的是,我掌握了開鎖技能,所以我們能夠進入到那裡。」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與拉里的邂逅,讓謝爾蓋充沛的精力有了用武之地,他們由此開始了網絡搜索引擎的探索之路。

拉里與謝爾蓋準備為自己的搜索引擎起一個名字,起初準備採用的名字是「What Box」,中文可以譯為「月光寶盒」。但他們隨後發現它的發音很像「濕盒子」(Wet Box),在英文中,這聽起來像個色情網站,於是他們棄用了這一名字。

一天,拉里翻閱美國數學家愛德華·卡斯納的《數學與想像》,書中提到1938年愛德華準備為一個巨大的數字——10的百次方命名時,他9歲的侄子彌 爾頓發表意見:「這樣大的數,非得用一個怪名Googol不可。」愛德華就此採用了這個名字。數十年來,這個詞作為一個生僻數學名詞默默無聞。

拉里很喜歡這個詞,因為它可表達網絡的浩瀚,並凸顯其搜索功能的強大,於是準備用它做搜索引擎及公司的名字。謝爾蓋也喜歡,可是他有些擔心直接用這個名字會帶來商標名稱歸屬問題,於是他們將其修正為「Google」。

關於Google一詞來源的另外一個版本是:拉里與謝爾蓋原準備直接採用「Googol」,但他們忘了它到底該怎麼拼寫,結果他們拼錯了,於是註冊了「Google」域名,等他們發現時,註冊已經完成。他們將錯就錯,沿用下來。

差點以100萬美元賣掉

為了開展搜索業務,拉里與謝爾蓋刷爆了三張信用卡,購買了一批硬件。隨著用戶訪問量的快 速增加,數據庫規模迅速擴大。他們的硬件設備不夠用了,但沒有資金來增添設備,於是他們想盡一切辦法,錙銖必較,自己購買零部件組裝設備。時為斯坦福大學 計算機系統負責人的查利·奧吉斯說:「為了節省一分錢,拉里願意搜遍整個世界。」

情急之下,他們鑽進學校的倉庫裡翻找沒有人認領的電腦,然後毫不客氣地拿走使用。謝爾蓋曾不好意思地為自己這種行為辯解:「我們猜想,如果一台電腦的主人沒有馬上把它們拿走,就證明他們不著急用,我們就先借來用用。」

期間,捉襟見肘的拉里與謝爾蓋一度想把他們的搜索引擎技術賣掉。

1998年3月,在一家名叫東方美食家的中國餐館裡,他們和DEC公司的保羅·弗萊厄蒂會面。保羅是他們斯坦福大學的學長,是DEC公司AltaVista搜索引擎的設計者之一。拉里與謝爾蓋希望學長能購牽線,讓DEC公司花100萬美元買下他們的搜索引擎技術。

保羅答應回到公司會為他們美言幾句。過了幾週,拉里與謝爾蓋得到了DEC公司的回音,他們說不準備收購Google。保羅說DEC公司不希望在技術上仰仗外人。「那些管理工程技術部門的人不太願意從外部引進技術,他們有著非常強烈的門戶之見。」

DEC是一家老牌的小型機生產廠商,上世紀60年代,DEC曾引領計算機小型化發展浪潮之先河。可惜,到了90年代中後期,DEC已經老邁。

如果買下谷歌的的搜索引擎,DEC也許能夠重新走上搜索一線,谷歌的歷史會改寫。在錯失併購Google良機後不久,DEC也轟然倒塌,被康柏公司併購。

拉里和謝爾蓋還找到了另外一家做搜索業務的Infoseek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後來創辦百度的李彥宏在這家公司打過工。結果,Infoseek公司創始人史蒂夫·基希爾當時讓他們走開!

作家菲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說過:「創造者和天才在事業初期差不多都被當作過傻瓜。」

屢吃閉門羹的拉里給自己打氣:「不要介意。我們還是要持續地改進它,也許有一天它會成為一家公司,也許它會成為一項偉大的研究。」

1998年8月,到處找錢的拉里與謝爾蓋見到了Sun公司聯合創始人和著名的投資人安 迪·貝托爾斯海姆,讓安迪略微吃驚的是這兩個小夥子沒有任何商業說明書。但閱人無數的安迪感覺到這兩個年輕人的異於常人之處,他耐心地聽完他們的講解。安 迪後來回憶說:這是幾年來我聽到過的最好的想法,我希望能夠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安迪說:「哦,我們可以討論一些問題。我為什麼不乾脆給你們開張支票呢?」他問他們需要多少錢,他們回答5萬美元左右。

安迪認為這個數額不夠用,他給他們開出了一張10萬美元的支票。安迪也承認:「在我的構想裡,他們也許可以吸引數百萬的搜索用戶,然後再利用這些訪問流量來賺錢。我當時沒想到它會發展到今天這麼大。沒有人能想得到。」

拿到支票的拉里非常興奮,為了表示慶祝,他和謝爾蓋一起去吃了一頓「大餐」——漢堡王的漢堡包。拉里承認那種快餐是非健康食品,但它的色香味令人留戀,而且便宜。

那張支票在拉里的書桌裡躺了兩週,直到他們辦完公司的各項手續,開辦了公司的銀行戶頭,才被入賬。

拉里和謝爾蓋隨後準備租一處辦公地點。這時在英特爾公 司工作的蘇珊·沃西基剛買了一套房子,希望出租一部分給學生,好減輕還貸的壓力。她認為拉里和謝爾蓋是不錯的房客,因此以1700美元一個月的價格出租給 他們一間車庫、三間房間和兩間浴室,屋裡有一台洗衣機,還有熱水器。她回憶說:「我們當時以為他們只會白天待在那裡,而我們恰好白天外出工作,因此我們不 會感覺到他們的存在,但沒想到的是,他們竟然一天24小時在那裡連續工作。」蘇珊·沃西基的妹妹安娜·沃西基後來成了謝爾蓋的妻子。

「星隨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拉里與謝爾蓋把一切拾掇好,準備開一個Party來慶祝公司的誕生。他們沒有料到開業這一天,一位不速之客闖了進來,並在創投史上留下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

開業日小插曲

「這個故事已經『臭名昭著』了,所以我時常開玩笑說我其實不懂投資,Google在我面前都沒有發現。」乾龍創投基金創始人查立曾這樣回憶。

1998年9月7日,查立和搜索網站Excite.com的創始人Mark.V.H在一 家餐廳吃飯。當時,30出頭的Mark已是億萬富翁,在硅谷名聲顯赫,他在斯坦福讀書時就和同學創辦了Excite搜索引擎公司,緊隨著雅虎上了市,坐上 了當時世界上第二大搜索引擎的寶座,雅虎是老大。

他們坐在沿街落地窗邊的餐桌旁,午後令人有些慵懶的陽光透射進來,餐廳裡的顧客很少,氣氛有些沉悶,他們把目光投向窗外。

突然,馬路對面街邊小店的二樓房頂上,爬上去了兩個小夥子,他們將一塊白色舊床單做成的條幅費力地掛在了二樓的臨街牆上,他們笨手笨腳的行為讓人為其捏了一把汗。

條幅的展開讓人鬆了一口氣。查理仔細地看了一下,上面有六個五顏六色的字母——Google,上方寫的是「隆重開業」,下面有一排黑色的小字:下一代的搜索引擎。

「搜你們個頭啊!」作為當時搜索引擎領域大佬的Mark對此嗤之以鼻,他認為這些傢伙不 知天高地厚,因為這個星球上的搜索引擎市場大局已定,由當時四大已上市的搜索引擎公司——雅虎、Excite、Infoseek和Lycos所左右,決鬥 只能在它們之間展開,其餘公司無緣置喙,更別說新來的傢伙。

作家克勞斯·施梅在《大衛挑戰歌利亞》書中描寫這一時期的搜索引擎市場時,稱雅虎、Excite等公司「虎踞龍盤,堅不可摧,似乎要把任何闖入其領地的新手生吞活剝」。

Mark對掛條幅的年輕人不屑一顧。而查理呢,據他回憶,因為隨後還要在附近約見另外一個朋友,就獨自在街上遛達。由於無聊,他決定上樓看看這幫年輕人到底在搞什麼把戲。

在二樓的一個露天陽台上,幾個年輕人如同孩子般,大呼小叫地拖著自來水管打水仗,水花四射。

看到有人上門,他們急忙停止玩耍,上來打招呼。原來谷歌在這天晚上舉辦慶祝公司開張Party,因此特意在陽台上灑灑水,好讓聚會場地變得清涼些。他們以為查理是受邀的客人。

既來之,則安之。查理逛了一下谷歌的辦公室——如果那叫辦公室的話。其實也沒啥好逛的, 站在門口就可一目瞭然。據作家Ken Auletta描寫,當時谷歌辦公室裡「有三張桌子、三把椅子,還有一張可摺疊的乒乓球檯,因為打開後,屋裡實在無處可放……他們的辦公桌是用破舊的木門 搭在鋸木架上拼成的」。

當時一個矮瘦小夥子上前和查理打招呼,並打印了幾張拓撲圖,興致盎然地給他介紹起谷歌搜索原理。查理有些不以為然地聽著。

樓梯間忽然傳來一片嘈雜聲,看來參加Party的大批客人到了。查理看了一下,都是些年 輕面孔,基本上都是唸書的學生。被人群簇擁的一位年輕人看到查理,就過來和他握手攀談。這個年輕人連名片都沒有,只是隨手撕了一張紙條,寫了個郵件地址和 電話給查理,希望保持聯繫。查理後來在他的書《給你一個億,你能幹什麼?!》中記錄了以上的場景。

呆了一會兒,感到無聊的查理擠出人群。下樓後,他隨手把那幾張拓撲圖以及那張手寫「名片」扔進了垃圾筒。

後來,查理髮現那位給自己手寫名片的就是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作為風險投資人的 查理曾在自己的博客上稱:「我捶胸頓足,後悔莫及,那天我為何不在那樓上的破屋子裡再多磨蹭一會兒,好歹也塞給謝爾蓋十萬八萬(美元)的,今天即使沒有 3000倍,也有個300倍回報吧?」

斯坦福校花的評價

1999年1月,拉里和謝爾蓋接受了德國雜誌《Stern》的專訪,在這次採訪中,謝爾蓋透露,他們倆當時的工作職責之一是:「倒垃圾,為員工取盒飯,檢查工作電話是否正常,訂購工作電腦,反正是什麼都管。我們上周全職員工數量為4名,本週達到5名,下周將達到6名。估計今後我們全職員工數量將持續增加。」

2月,他們搬進新的辦公室,雖然條件仍然很簡陋,但比原來的條件要好點,一張乒乓桌就成為他們正式的會議場所,8名員工在辦公室裡都轉不過身來,一個人要出門,所有人都得起身挪開椅子才能騰出地方。但公司業務在慢慢啟動,他們開始繼續招聘員工。

一天晚上,斯坦福大學的校花瑪麗莎·梅耶爾坐在電腦旁,一邊吃著意大利麵,一邊收看電子郵件。她忽然看到了一封主題為「請來Google工作」的招聘郵件。

「討厭耶!不請自來的垃圾郵件。」她原打算直接按Delete鍵刪掉,但在俯身放碗時不小心碰到了空格鍵,郵件被打開了。

閱讀郵件時,瑪麗莎忽然想起她的老師以前提及的兩個怪人。當時,她正在準備一篇關於網頁 搜索的論文,老師曾指了一下樓上,說四樓有兩個傢伙在做類似的事,並建議瑪麗莎找他們交流一下。可是,瑪麗莎對斯坦福的博士們沒啥好印象:「我知道那些斯 坦福博士是什麼模樣。他們喜歡踩著輪滑鞋在校園裡竄來竄去,喜歡拿比薩做早餐。他們經常不洗澡,而且在過道里撞到你時從來不說Sorry。」

不過這封郵件引發了瑪麗莎的好奇心,她決定去會一會四樓的那兩位博士生——拉里和謝爾蓋。美國未來學家斯圖爾特·布蘭德曾說過:「在合適的地點出現的合適信息,能改變你的生活。」

有著瓷器般光澤皮膚和金黃色頭髮的瑪麗莎,優雅地坐在谷歌公司兩位創始人面前,謝爾蓋按照招聘工程師的標準詢問了她一個多小時。瑪麗莎日後晉陞為谷歌的高管,曾被《新聞週刊》稱作「當代最有權力的女性之一」。

還是回到1999年年中,這一天,剛和谷歌簽約不久的瑪麗莎正準備參加斯坦福大學舉辦的 畢業典禮,她的老闆拉里與謝爾蓋忽然出現在視線裡,他們穿著短褲,蹬著溜冰鞋,滑過來跟瑪麗莎和她的父母交談。聊到畢業典禮,拉里忽然冒出一句:「哎呀, 我好像也是今天畢業,我得去看看。」然後,他蹬著溜冰鞋滑走了,回來時拿著他曾經嫌麻煩而沒有去取的碩士文憑,當時他已在讀博士課程。瑪麗莎的父母驚詫不 已,他們開始質疑女兒選擇的這個公司是否真的有前途。

6月24日,瑪麗莎正式上班,那天也是谷歌的一個重要日子,網景瀏覽器剛剛把谷歌列為默 認搜索引擎。他們原來計劃接收網景五分之一的搜索請求,不料網景全都發來了,結果搜索請求蜂擁而至,谷歌一下子癱掉了。大家四處找拉里來解決問題,卻不見 其蹤影。上午11點,瑪麗莎到公司廚房找吃的。她驚訝地發現拉里藏在角落裡,他孩子氣地說:「我躲起來。網站癱了,太糟糕了!」

那天,瑪麗莎工作到凌晨3點,她疲憊不堪地爬上床,總結第一天上班的感受,她覺得谷歌成功的概率大概只有2%。(作者姜洪軍,本文摘自《谷歌風雲》一書,科學出版社出版)

記者手記

創業是一種激情犯罪」

作家理查德·勃蘭特說過:「創業是一種激情犯罪。它需要動機、手段和機會。」

「創辦Google的時候,我和謝爾蓋還是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我們 當時還不確定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我有一個瘋狂的想法,就是要將整個網絡都下載到我的計算機上。我告訴我的導師我只需要一個禮拜來完成這項工作。可是,在 經過一年之後,我僅僅完成了一部分。」拉里曾這樣回憶。

拉里接著自嘲地說:「所以樂觀精神很重要,在設定自己的目標時,你需要有一點傻勁兒。在大學裡我學到了一句話『一切皆有可能』。它讓我很受啟發:我們應該做大部分人不會做的事情。」他還說過:「當別人都沒瘋到這種程度時,你面臨的競爭就很小。」

拉里和謝爾蓋的Google飛輪在轉動之前,經歷了所有創業者都面臨的困難,資金、品牌、人才、市場方面的問題接踵而至,他們也屢經挫折。

「激情並不能保護你免受挫折,但它能保證任何失敗都無法阻擋你前進的腳步。」作家比爾·斯特裡克蘭則這樣說。

除了激情之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已成為谷歌CEO的拉里,早年就針對自己在創業上可能 面臨的性格上的某些不足做著理性的彌補,曾努力地做一些拓展社交能力的事情,譬如他在上大學時就主動擔任了一個工程領域的學生會會長職務。他在學習工程學 的同時,還有意識地選修商業課程。他曾回憶:「我意識到我會發明一些東西,而且我也想改變世界。但為了達到目的,我必須要讓這項技術被人們採用。也許從 12歲時,我就知道我最終要創辦一家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83

「星際大戰」製片一一八O億元賣掉公司 將捐出大半收入 喬治盧卡斯 從片場小助理到全球慈善家

2012-11-26 TWM
 
 

 

從「星際大戰」到「法櫃奇兵」,喬治盧卡斯的電影故事總是充滿傳奇;從廉價勞工到超級製片,他的成功過程也是傳奇。現在,甫以千億之價賣掉自家公司的他,又宣稱要把多數所得捐出,喬治盧卡斯超級製片生涯的最終曲,還是傳奇。

撰文‧乾隆來

二○一二年的十月三十日,現年六十八歲的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把他的公司作價四十億五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一一八○億元,全部賣給迪士尼,並宣布不再參與好萊塢電影製作、不參與公司運作,而籌畫中的第七部﹁星際大戰﹂與第五部﹁法櫃奇兵﹂,都交由迪士尼完成。

自一九七三年以﹁美國風情畫﹂(American Graffiti)一片成名,這位雄踞全球電影產業將近四十年的超級製片,寫下他的「最終曲」,正式退休了。

不論用任何標準來排名,喬治盧卡斯都堪稱是「史上最偉大」的電影製片之一。他拍攝的﹁星際大戰﹂(Star Wars)、﹁法櫃奇兵﹂(Indiana Jones),陪伴了全世界一整個世代的影迷成長,絢麗的電腦動畫,更是當今所有主流電影的始祖。實際上,喬治盧卡斯帶給七歲到七十歲老老少少的歡樂,恐怕早已遠遠超過童話大師安徒生,甚至超越了創造白雪公主的華德迪士尼。

作為最成功的電影製片家之一,盧卡斯個人累積驚人的財富。據今年九月︽富比世︾雜誌估算,盧卡斯的身價高達三十三億美元,排名全美國第一二○名富豪,與另一位大製片家史蒂芬史匹柏的三十二億美元不分軒輊。

而在盧卡斯出售自家公司數日後,據報導,他又宣稱要將本次交易的多數所得捐出,若此,︽富比世︾雜誌計算,盧卡斯將躋身「全球捐款最多者」之列,與世界首富墨西哥電信大亨史林姆及金融大鱷索羅斯並列同一等級。拍電影成為巨富,盧卡斯堪稱全球第一人,名利雙收,無人可比。

夢想賽車,卻在撞車後轉上電影跑道盧卡斯的致富祕訣,對於一心想要發展文創產業的台灣政府,以及總是在理想與商業之間掙扎的苦勞導演們,無疑是一盞在重重迷霧中照亮前途的明燈。

盧卡斯出生在二次大戰末期的一九四四年,與台灣的企業家施振榮、趙藤雄同年。盧卡斯在加州土生土長,高中就迷上賽車,他喜歡修車、改車、享受飆速的快感。不過,十八歲那年,盧卡斯在一場賽車中被撞,差點丟掉小命,他的賽車大夢就此戛然而止。

退出賽車場的盧卡斯,上了當地的社區大學之後拿起攝影機,轉而成為記錄賽車選手的攝影者,也與朋友參加十六釐米實驗電影的拍攝。另外,他學習人類學、文學、社會學,成了後來﹁法櫃奇兵﹂與﹁星際大戰﹂故事的養分。

盧卡斯後來從社區大學轉學到南加大(USC)電影系,在一九六○年代,好萊塢的電影產業主流還是師徒制,南加大是極少數開設電影系的大學,因此成為年輕電影人的聖殿。比盧卡斯小兩歲的史蒂芬史匹柏此時也在南加大念電影,兩人後來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持續了四十幾年。

雖然受的是學院教育,但包括盧卡斯在內的學生們如果要進入電影產業,還是得到片場擔任不支薪、隨叫隨到、沒有假日的實習生,一切都得從學徒做起。

年僅三十,締造一億票房的得獎電影盧卡斯很認真,他的編劇功力也進步神速。南加大電影研究所畢業沒多久,年僅二十七歲的盧卡斯就成立自己的電影公司Lucasfilm;兩年後,根據盧卡斯自傳發展出來的電影﹁美國風情畫﹂,奪得金球獎最佳電影,還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四項提名。更重要的是,這部投資金額僅七十五萬美元的片子,締造超過一億美元的票房,當時,盧卡斯才剛慶祝三十歲生日!

接下來就是一九七七年的﹁星際大戰﹂,以及隨後在一九八一年與史匹柏合作製作的﹁法櫃奇兵﹂,﹁法櫃奇兵﹂第一集製作成本一八○○萬美元,全球電影票房賣了將近四億美元;而﹁星際大戰﹂花了一一○○萬美元,卻在全球席捲七億七千五百萬美元的票房。

但是,一部電影的成功,並不代表導演或者製片就能跟著發財。盧卡斯起家的電影﹁美國風情畫﹂創造一億四千萬美元的票房,盧卡斯依據合約,其實只拿到五萬美元的編劇費與導演費(外加分紅),即使在﹁美國風情畫﹂之後身價大漲,但是﹁星際大戰﹂的導演與編劇費,合約也不過就是十五萬美元。簡單來說,身兼編導於一身的盧卡斯,當時還是個被電影公司壓搾的廉價勞工。

不是文青,懂得用成功元素締造商機不過,盧卡斯當時向電影片商二十世紀福斯要了﹁星際大戰﹂商品授權的權利,後來所有黑武士、機器人公仔娃娃、T恤、玩具、小說、電動玩具、外加電視授權金,全部進了盧卡斯的口袋。之後﹁法櫃奇兵﹂被迪士尼樂園簽去開發雲霄飛車,更為盧卡斯帶進數億美元的權利金。

在嬉皮文化中長大的盧卡斯,從來不是青澀的文藝青年,一九七三年拍攝﹁美國風情畫﹂時,盧卡斯已經成功抓到商業成功的要領。﹁美國風情畫﹂描述一群徬徨年輕人沒有目標地生活,情節根本是義大利導演費里尼一九五三年電影﹁小牛﹂的加州版。

至於一九七七年的﹁星際大戰﹂,更是世界名片一大抄,有影迷拿一九五八年日本導演黑澤明拍的﹁戰國英豪﹂比較,這部由三船敏郎主演的電影,描述十五世紀的日本,戰敗國的公主在武士與兩名小偷協助下,反攻打倒邪惡敵人。

﹁戰國英豪﹂有兩名一高一矮、引人發笑的小偷,在﹁星際大戰﹂中變成機器人C3P0與R2D2,難怪有人說盧卡斯根本是抄了二十年前黑澤明的故事架構;一九九九年上映的﹁星際大戰首部曲﹂,遊行街道的場景、故事的架構,更是一九五九年電影﹁賓漢﹂的翻版。

決勝關鍵,大量運用電腦動畫做特效盧卡斯號稱是編劇與製片大師,但是他拍攝電影的決勝點,並不在原創故事,他從來不避諱套用別人成功的老梗,盧卡斯真正的致命武器,就在電腦動畫。﹁星際大戰﹂裡最吸引觀眾的,就是在峽谷中飛得觀眾頭暈腦脹的太空戰機;﹁法櫃奇兵﹂裡大石頭緊追印第安納瓊斯的畫面,更成了名留歷史的經典。要知道,這兩部電影都是在個人電腦還沒有誕生的三十幾年前,一千多萬美元的製片費用,有大半都花在電腦動畫上。

盧卡斯很早就在他自己的電影公司下,分設專門從事電腦動畫的子公司Industrial Light & Magic (ILM),這家公司三十幾年來一直是好萊塢特效公司的龍頭,作品包括﹁阿凡達﹂、﹁鋼鐵人﹂、﹁變形金剛﹂、﹁明天過後﹂、﹁加勒比海海盜﹂、﹁珍珠港﹂,當然,還有﹁哈利波特﹂。

從盧卡斯電影公司設立的子公司,可以清楚看出盧卡斯經營電影事業的重點,帶頭的當然是ILM特效公司,然後有專門授權的Lucas Licensing、有做後製音效的天行者音效公司、有後來分拆獨立出去的戲院音響公司THX,再加上動畫公司、行銷公司,以及網路多媒體公司。

當今最有名的動畫公司皮克斯(PIXAR),也是由盧卡斯在一九七九年創立的,初期是盧卡斯電影公司的動畫部門,但是到了一九八六年,盧卡斯鬧離婚必須支付巨額贍養費,加上﹁星際大戰﹂電影剛告一段落,財務陷入低潮,只好把皮克斯賣給蘋果的賈伯斯。

如今,盧卡斯顯然沒有財務問題,但把電影事業用四十.五億美元賣給迪士尼,恐怕算是「友情價」,光以﹁星際大戰﹂與﹁法櫃奇兵﹂的授權,加上ILM等電影特效的霸主地位,迪士尼就撿了大便宜。

退出江湖,卻在電影界留下一場好戲華爾街的媒體產業分析師大多認為,盧卡斯可以高價將公司賣給福斯(FOX),他選擇迪士尼,是為了感情因素「託孤」,希望已經擁有米老鼠、白雪公主、巴斯光年、小丑魚尼莫,再加上原屬驚奇漫畫(Marvel)的鋼鐵人、雷神索爾、美國隊長,幾乎已經囊括所有動漫明星的迪士尼,能夠好好照顧﹁星際大戰﹂的黑武士,以及冒險大師印第安納瓊斯。

宣布退休之後,盧卡斯說他要重回獨立製片的陣營,拍攝他想拍的小成本電影,還要響應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與股神巴菲特的號召,將大半的財產捐出做公益。

如今,賈伯斯駕返道山,盧卡斯又宣布退隱,在他們三十多年的努力下,電腦動畫已成好萊塢主流,年輕世代的電腦高手雲集,迪士尼又收編了所有叫得出名號的動漫明星,好戲,才正要上演呢!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

出生:1944年

現職:盧卡斯電影公司董事長暨總裁

(半退休)

學歷:南加州大學電影所

家庭:離婚,領養三個孩子

得獎紀錄:

2005年:美國電影學院頒發終身成就獎、美國探索頻道選為100名最棒的美國人之一2009年:進入加州名人堂橫掃票房30年!

盧卡斯從不避諱「炒老梗」,事實上,光是靠著「星際大戰」與「法櫃奇兵」兩個系列,足以讓他橫掃全球電影業30年。

星際大戰系列

1977年 星際大戰:曙光乍現 7.7 1980年 星際大戰:帝國大反擊 5.3 1983年 星際大戰:絕地大反攻 4.7 1999年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 10.2 2002年 星際大戰二部曲:複製人全面進攻 9.2 2005年 星際大戰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復仇 8.4

法櫃奇兵系列

1981年 法櫃奇兵 3.8 1984年 魔宮傳奇 3.3 1989年 聖戰奇兵 4.7 2008年 印第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 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264

去哪兒莊辰超:在峰值之前賣掉公司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3843.html

接受《創業家》雜誌採訪時,去哪兒CEO莊辰超解釋他為什麼選擇了百度。

《創業家》:酷訊跟去哪兒差不多時間成立,模式類似,都是做比價搜索,兩家公司的命運為何完全不一樣(酷訊2009年10月以約1200萬美元賣給Expedia,去哪兒2011年6月接受百度戰略入股時估值約5億美元)?

莊辰超:酷訊最初的想法就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是後來轉型轉過來的。我覺得沒什麼可參照性。我跟(酷訊創始人之一)陳華挺熟,他們現在在新的創業當中,也挺不錯。前段時間陳華接受採訪時說,2006年年底,阿里巴巴給的價格,酷訊的估值是1億美元,當時賣了多好。

《創業家》:你覺得一個創業公司什麼時候應該賣給巨頭?去哪兒是不是賣得比酷訊好很多?

莊辰超:股票交易有個術語叫左側交易,意思是到峰值以前你要賣掉,跌到谷底以前你要買進。大交易是不能做右側交易的,就是說已經過了峰值,下跌的時候你才想著賣,你賣不掉,你會越賣越低。如果你已經過了谷底,向上走,別人想買進,會越買越高。但是你怎麼去判斷左側,就是這個翻轉點?這完全得憑藉你對這個機構所創造價值的空間和現在所創造價值的理解。

《創業家》:從酷訊到去哪兒,為什麼一前一後都是大的巨頭在後面接盤,而不是自己去做到上市?

莊辰超:第一,我認為投資,無論是VC,還是PE,還是IPO,還是併購,都是表象,表像是你獲得了資金,你有了一些新股東,你被迫納入一些監管。有一些說法,你要用做PE的方法去投公開市場,你要用投公開市場的方法去做VC,我認為說得非常對,你要用相對的心態去創業。核心是什麼?核心是你的機構要創造社會價值。

第二,你需要有足夠的、正向的資金循環,確保你的生存和擴張。

第三,你要對機構提供正向的引導,你不會對這個機構造成潛在的極大負面影響。潛在就意味著,如果我對一個機構太重要,其實我對這個機構是威脅,沒有人可以保證明天我不會出車禍。

第四,進去的價格要合理,這是肯定的,創業你也有進去的價格,你的時間,你佔的股份有一定的價格。

第五,你要有退出的流通性。

這些都是標準的。我認為(無論)你是創業,你是投資,你是VC,你是PE,都是一樣的。從這五個維度去看,2011年去哪兒上市,還不如跟百度合作。

《創業家》:百度戰略入股去哪兒前,你有沒有糾結過,去哪兒到底要獨立上市,還是變成百度的子公司?

莊辰超:你上市獲得什麼?你獲得一些(股票的)稀釋和股東。股東是什麼?是公開市場的基金,是一些散戶。百度入股你獲得什麼?百度的基金。你還獲得監管。上市了,你要被SEC(美國證監會)監管。百度入股的話,百度作為大股東來監管你。從決策的獨立性和長期權利的角度看,上市了,你的權利是比較獨立的,但你仍然受公開市場小股東牽制,如果你幹一件很瘋狂的事情,小股東可能會把你趕出董事會。百度從法律上保證了去哪兒的獨立性,但你說存不存在潛在的可能性,它會不會影響我們的戰略,它有沒有這個權利,我覺得很難講。

《創業家》:很多創始人說要獨立把公司做到上市,像去哪兒這樣跟百度戰略合作,被百度佔大股以後,你還想繼續做到上市,這樣的案例反而少。

莊辰超:IPO對我來講完全沒有任何意義。它就是生活中餓了要吃的飯,渴了要喝的水,十月懷胎要生的孩子,沒有什麼特別的。它的意義都不到成人禮這個級別。

《創業家》:有人說,百度投資去哪兒是為了保住它現在在搜索市場的份額,相當於一個防守性的戰略投資。

莊辰超:即使是這樣,也沒什麼,別人的動機對我們不重要。

《創業家》:如果百度是防守性的戰略佈局,它會不會投入很大的資源幫助去哪兒?會不會在某個節點遏制去哪兒?

莊辰超:百度會不會限制我們的發展?在法律範疇它沒有這個權利。百度是一個非常守信用的公司,它絕對不會反悔,它說到就會做到,這是我非常喜歡百度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091

整體賣掉公司之後的創始人:別忘了你已變成職業經理人!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666.html

【導讀】吳文輝團隊出走事件的繼續發酵再次說明:將公司賣個好價錢是對創始人的褒獎,而賣掉公司之後的抉擇則考驗創始人的人性,更需要創始人遵守基本的商業底線。

來源:i黑馬 作者:盧旭成

5月28日,原起點中文網創始人之一的羅立涉嫌商業賄賂已被上海公安正式刑事拘留。吳文輝在接受搜狐IT採訪時候未否認這一事實。

一位熟知內情的人士告訴i黑馬,原起點中文網吳文輝團隊離職後,盛大文學在聽取起點作家意見建議時,有作家抱怨版權銷售收入和自己看到的實際出版數量不符,盛大文學遂展開調查。

盛大的調查逐步收攏到原起點中文網離職創始團隊的一位核心成員羅立身上。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羅立先以很低的價格把起點的一些熱門小說的版權賣給外面的一家公司,然後他自己再幫助甚至直接代表外面這家公司去和別人商談,轉手高價賣掉這些版權,損害起點和作家利益。幾年下來,據說他的「轉手利潤」高達上百萬,而給盛大文學造成的損失更以千萬計。據此,盛大向公安部門報了案,經過立案偵查和調查取證,5月28日,上海公安對羅立正式刑事拘留。

整体卖掉公司之后的创始人:别忘了你已变成职业经理人!

據工信部ICP牌照信息,創世中文網背後公司的註冊人和域名持有人都是羅立。而創世中文網是吳文輝團隊接受騰訊投資後野心勃勃想打造的在線文學網站。

一意孤行的吳文輝團隊,出走之後,終於走到了跟盛大集團「兵戎相見」的地步,不禁讓人一聲嘆息。

2013是併購大年。阿里巨資戰略投資新浪微博、高德地圖,百度搶奪PPS……一個個大手筆的併購案讓不少創業者覺得,上市未必是唯一奮鬥目標,以比較好的價錢賣給巨頭也是不錯的歸屬。

將公司成功賣掉,是對創始人之前從無到有創一番事業的褒獎,不管價格高低,都是自己的抉擇,而賣掉公司之後是拿著一筆錢享受人生,還是繼續留下來做職業經理人,或再創一番事業都無可厚非。但每一種選擇折射的其實是每個人的人性,名利關對於創始人來說並不容易過。

賣公司要願賭服輸

吳文輝團隊2007年將起點中文網賣給盛大集團。隨後,盛大集團以起點中文網為核心組建了盛大文學,吳文輝團隊集體留任,為起點中文網傾注心血,使得盛大文學成為一家年收入過10億元(2012年數據)的明星公司。

「那時盛大和風投的估值讓我們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做的事原來有那麼大的價值,但十年後回想,當時還是被估低了吧。」這是吳文輝在「出走事件」發生前接受《環球企業家》雜誌採訪時的原話。這話隱隱有點後悔當初賣便宜了的心理。

對於這種心理,i黑馬此前有一篇比較精彩的評述《請愛護起點中文網這個文藝青年》:

這可以理解。雖然併購價格不得而知,但對當時已苦熬4年的起點創始團隊來說,盛大集團出的絕對是一筆誘人的「大錢」,而做出全部賣掉決定的也是他們,如果他們不想賣,或者只想賣一部分股權,沒有人可以逼他們。

第一次創業的吳文輝等人對起點的認知,可能只是模糊地覺得「我們家孩子應該是不錯的,將來應該能有出息」,至於多快有出息,出息成啥樣子,應該想不了那麼遠,即便想了,也絕沒有見多識廣的「乾爹」——盛大集團更清楚地看到它未來長成優秀文藝青年的模樣。這種眼光的高下是需要創業者交學費的。很多創業者賣掉公司之後都表達過類似的後悔。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起點是盛大文學現在年收入數億元、產生千萬級富豪寫手的源頭,但如果沒有當初盛大集團的併購,並組建盛大文學,全面開啟起點的商業化之路,無線、線下、出版、編劇等全面開花,起點說不定還繼續是那個「業餘愛好者」的網站,吳文輝等人也絕不會被到處傳百度、騰訊等巨頭要出億元巨資挖角。吳文輝等人在把起點賣給盛大集團後還繼續留到現在,可以說為起點傾注了心血,他們成就了盛大文學的今天,也同時成就了他們。他們確實和盛大文學一起成長,一起水漲船高。

在盛大文學準備IPO前,已做了5年多職業經理人的起點創始人團隊在新的財富放大效應準備發生前,產生一定的心理失衡,在所難免,如有外部力量——比如想在在線文學發力的巨頭的誘惑、調撥下,難免會產生動搖,乃至集體出走。風波於是產生。

這對盛大文學乃至盛大集團的對手來說可謂一箭多雕的好事:既可狙擊盛大文學IPO,又可趁機挖之前很難挖得動、帶過來就能對盛大文學產生巨大威脅的起點創始團隊,炒作馬上要推出的新業務。總之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但對於離職的起點創始人團隊來說,如因此次風波而極大地影響到盛大文學業務,甚至最終導致了盛大文學IPO的失敗,則會得不償失。

首先吳文輝等人賣掉起點後,繼續留下來勤勉5年積累的良好職業聲譽將毀於一旦;其次,即便某些巨頭現在因為競爭的需要而對他們有求必應,要錢給錢,要人給人,但大老闆的心裡都會留下陰影——他們在前一個「乾爹」那裡都能反咬一口,保不準將來也會咬我一口,處處提防,沒有信任,哪裡能成大事?再說,一個能把吳文輝等人用來如此打擊原來東家的巨頭,將來如吳文輝等人跟它不和,它會怎樣對待他們呢?

再次,起點是吳文輝等人最好的成功案例,起點和盛大文學越成功,他們的市場地位和價值就越高,如盛大文學垮了,在線閱讀市場將受到致命影響,領頭羊的蛋糕不是越來越大,另外新養的能有多大想像空間呢?

最後,如果做得太過分,把盛大文學逼急了,同業禁止等在中國職場極少用的法律手段恐怕不得不上演(按併購的慣例,盛大文學應該是要求起點創始團隊簽訂過類似協議),這會讓雙方從曾經的兄弟變為仇敵,何苦?

遵守競業禁止應是基本商業底線

不幸的,i黑馬言中了。吳文輝團隊終於跟盛大集團走到了雙方最不願意看到的那一步。

據公開報導,吳文輝團隊出走後很快確定接受騰訊的投資,騰訊互動娛樂業務系統內容與版權業務部助理總經理張蓉曾透露,原起點出走團隊已和騰訊達成深度合作,全權負責騰訊文學男性頻道的運營,重新整合騰訊文學男性頻道的架構和內容,並計劃推出「創世」這一全新品牌。按計劃,騰訊本週將召開發布會,向外界披露騰訊在網絡文學方面的戰略佈局。

盛大文學CEO侯小強曾公開表示,出走的整個起點中文網原創團隊都與盛大簽署了競業禁止協議,如果新網站上線,盛大將採取法律措施。

很多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可能會覺得,盛大集團用法律手段對付曾為盛大和起點文學付出心血和貢獻的吳文輝團隊是否有點殘酷?

在商言商,吳文輝團隊不遵守競業禁止協議在前,盛大集團自然有權力採取法律措施。所有的重大併購案,收購方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求賣掉公司的創始團隊離開時簽署競業禁止協議,競業禁止時間長短由雙方協商而定。遵守競業禁止協議是賣掉公司的創始人的基本商業底線。

金山網絡任CEO傅盛,現在做的是跟360對著干的業務,但即便對周鴻禕有諸多「抱怨」的他也是遵守了競業禁止協議的。

2008年8月離開360後,傅盛先是加盟經緯創投(中國)做投資,後出來創辦可牛軟件,18個月競業禁止協議到期後的2010年春節,他才重新做跟360安全衛士直接競爭的可牛安全,後來可牛安全跟金山毒霸合併成立金山網絡,他出任CEO,成為騰訊狙擊360的棋子。酷6創始人李善友離開酷6後遵守競業禁止協定,沒有到跟酷6產生直接競爭的企業任職而到了中歐商學院做教授;億美軟通創始人李岩將公司賣掉後重新創業的項目跟原公司並沒產生直接競爭。

不勝枚舉。

最瞭解你的人可能傷害你最深

其實很多企業界大佬跟核心高管的關係,就跟父母跟最疼愛的孩子的關係一樣,你最愛的,最瞭解你的,傷害你也往往也可能最深。典型的案例是任正非跟李一男的關係。

據《中國企業家》報導,2000年4月,華為總裁任正非率數十名核心高管在深圳五洲賓館給華為內部最有影響力之一的人物——華為常務副總裁李一男開歡送會。隨後,在華平、淡馬錫等大資本的支持下,太清楚華為發家史的李一男創立了港灣公司,用華為的套路,不顧一切地挖角和挑戰老東家。

任正非曾這樣描述李一男離職創辦港灣對華為的殺傷力:「2001至2002年華為處在內外交困、瀕於崩潰的邊緣。你們走的時候,華為是十分虛弱的,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包括內部許多人,倣傚你們推動公司的分裂,偷盜技術及商業秘密。華為那時瀰漫著一片歪風邪氣,都高喊『資本的早期是骯髒的』的口號,成群結隊地在風險投機的推動下,合手偷走公司的技術機密與商業機密,像很光榮的一樣,真是風起云湧使華為搖搖欲墜。」

從華為出來的員工前後超過3000人,他們中很大比例都選擇了創業,大多也是運用華為的技術,模擬華為運作。其中港灣是做得最大的。

獲悉他曾經視同己出、並且一年前還信誓旦旦要幫助華為開拓數據市場、並嚴格遵守同業禁止的李一男居然在動搖華為的基業時,任正非發怒了。

任正非立刻下達了對港灣的「必殺令」。2002年,華為正式收回了港灣的代理權,並派重兵加大了市場開拓的力度。2003年又和3COM成立了合資公司專門從事中低端的數據市場。2004年,華為甚至專門成立「打港辦」來針對港灣公司。

「打港」有兩條基本原則:一是讓港灣有營業額賺不著錢,二是絕對不讓港灣上市。為此,華為對內部下了死命令:辦事處如果丟單給中興、思科不要緊,丟單給港灣要受處分;對客戶他們是大的項目就白送,已經在使用港灣設備的,就華為回購,還買一送一,廢港灣的標;同時還開展「反挖人」運動,港灣接入網產品線的研發人員被華為一鍋端。據說華為為此準備的「打港」經費一年最多時達4億元。

經過3-4年的圍追堵截,港灣公司上市泡影破滅,心力憔悴的李一男不得已只能把港灣賣給華為。李一男如同絢麗的流星,一閃而過,從此再沒有發出更亮的光芒。

與李一男團隊類似,吳文輝團隊無疑是最瞭解盛大文學崛起秘密的團隊,盛大集團創始人陳天橋對這個團隊也極其看重和尊重。他將起點中文網全資收購過來之後,充分信任吳文輝團隊,讓他們直接負責管理起點中文網,而沒有派盛大的老人接盤,甚至連盛大文學CEO侯小強也是在出走事件發生後才直接介入起點中文網的管理。

這種信任也帶給陳天橋極大的傷害——當吳文輝團隊在外面大資本的誘惑下動了心思要重新做一攤跟起點中文網類似的事情的時候,陳天橋不但要面臨團隊沒有準備的境況——因為信任,所以沒有想過要準備「備胎」;還要親自上陣安撫因為吳文輝團隊出走而人心慌慌的作家隊伍。想讓網絡文學成為流行於世界的「華流」的陳天橋才對《創業家》雜誌感慨,「我知道這條道路非常艱難」。

而當吳文輝團隊與騰訊結盟,要做創世中文網的時候,我想陳天橋的感受跟任正非當年的感受應該是一樣的——我如此信任的人要來動搖我極為看重的盛大文學的基業,必然是要下「封殺」令的,不然「華流」的夢想將被動搖。

邊鋒遊戲潘恩林:另一個樣本

因為激勵不到位等原因,功成名就卻感覺「大錢都被大老闆賺走」了的創始團隊,往往會在大資本「唆使」下出走,並認為自己單獨再拉一攤,能成就一番事業,名利雙收。大資本、大買家當然也喜歡李一男、吳文輝這種類型的創始團隊,因為那能讓它們能快速切入一個高速成長的行業並佔據非常有利的位置。

但「核心創始團隊出走+大資本」的模式未必都能功成名就,名利雙收,比如李一男。其實創過業的人都知道,一個事情能成,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能缺。其實如果吳文輝團隊留在盛大文學,並跟著盛大文學一起上市,其收穫的名利未必比他們現在單獨幹一攤差。邊鋒遊戲的潘恩林是另外一個樣本。

2012年,浙報傳媒以32億元的價格收購了盛大集團旗下的邊鋒遊戲公司,儘管邊鋒遊戲CEO潘恩林之前已將自己的公司100%賣給盛大,但陳天橋套現後依然慷慨地給了潘恩林和他的團隊數億元的現金+股票。

潘恩林2000年在溫州創立遊戲茶苑。最初,遊戲茶苑只是潘恩林根據個人興趣創辦的一個簡單的休閒遊戲平台,短短幾年時間內迅速成長為擁有近百種休閒遊戲,為千餘萬中國網民提供服務的大型網絡互動遊戲平台,2005年被盛大集團全資收購。盛大收購時,「遊戲茶苑」用戶達幾百萬,且已盈利。據潘恩林說,2005年,盛大突然收購是一件頗為轟動事件。溫州商業經營文化中,鮮有外來公司收購本地公司。收購後,原先的管理團隊繼續留任。潘恩林搬到杭州辦公。

在收購遊戲茶苑之前的一年,盛大還在2004年7月戰略投資中國在線對戰遊戲平台運營商——上海浩方在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04年,盛大花2000萬美元收購了邊鋒軟件。

後來,通過一系列運作,盛大集團整合了邊鋒、浩方、金游等多個曾經廣受矚目的遊戲品牌,2006年組建邊鋒遊戲集團,潘恩林出任CEO。

潘很好地履行了職業經理人的角色,開始慢慢加大整合旗下業務。「我們主要從公司文化上進行整合,曾嘗試著將人員互相打散,取長補短。目標是既要保持邊鋒和茶苑遊戲的原汁原味,也要提高開發研發和拓展渠道,加速市場拓展。」他在2011年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如此說。

遊戲是一個比網絡文學還讓人容易暴富的行業,年少得志的潘恩林卻能讓自己遠離浮躁,踏踏實實地經營邊鋒遊戲集團,按盛大集團的目標或準備IPO或者賣掉,贏得了陳天橋的信任,也在邊鋒遊戲的併購交易中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名與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37

賣掉公司之前要考慮的6件事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214.html

1. 你為何要賣?別人為何要買?

這是每一起併購案最開始要思考的問題,你和董事會成員開始考慮現在是否為出售公司的好時機(以何種價格賣出),創辦人和投資者間對於併購案的溝通,是否能減少內部摩擦,一旦雙方皆同意交易,考慮是否要組織策略委員會,繼續後續併購交易談判。

買方可能因為你的殺手級智財權、策略價值、顧客群、或以吸納人才為主進行收購,請瞭解買方併購動機為何,例如若進行人才併購,買方可能會強調併購內容的員工留任薪資方案,若以公司策略價值併購,買方可能以達成未來里程碑階段提供激勵方案。

2. 是否確認過市場?

簽約前試著瞭解公司價值何在,確保這起併購案是利益最大化。根據市場動態與當下時機,可以請投資銀行協助處理,如果你的公司單純集中於某產業之中,可以試著自己評估,如果你的產品橫跨好幾種市場,請投資銀行進行評估會是另一項選擇,這個動作可以幫助你的交易過程更有效率,創造更大的價值。

3. 是否有管理獎金計劃?

如果你的公司已經進行過好幾輪融資,投資者優先權會高於企業現存價值,管理獎金計劃是要讓管理團隊積極參與併購過程的手段之一。

4. 併購後,員工是否續任?

如果買方看重的是員工,請考慮自家公司和買方公司雙方文化能否相容?買方期望員工們能留任多久?併購後對於員工的相關保障也會是另一重點,例如併購後不裁員、簽訂保障合約等;請在併購交易之前就解決這些問題,因為這是極有可能影響談判結果的重要因素。

5. 企業管理

收到併購條件(Term Sheet)之後,股權可能會因此被限制,請在收到正式合約之前,處理相關企業管理議題,可以讓買方對這起併購案更具信心。

6. 專家出場

手段高明的買家會在併購案中使盡一切工具和策略,為了要達到你想要的併購結果,你可以尋求經驗豐富的併購專家協助,在爭取與讓步之中達成併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782

港燈被賣掉的啟示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9/blog-post_30.html
上星期五,李嘉誠先生出售港燈股權,今天看報章,多篇專欄都在討論個人見解,止凡有電能實業持股,所以亦湊一下熱鬧討論一下。

先看看報導簡要:「電能實業將通過發行股份合訂單位方式分拆港燈上市,將擁有不超過49.9%,但不少於30%股份合訂單位,惟目前尚未確定有關發售所得款項淨額。有分析估計,電能實業計劃藉此集資 40億至 50億美元(即 312至 390億港元)」。

看到這篇報導,大部份報章都用撤資來形容,又話李生對政府不信任、對香港無信心云云。不少專欄及學者就認為是「在商言商」的商業決定,長和系近期出售資產動作令她有數百億港元到海外投資,對其公司是進取及正面的信息。

我腦中第一個感覺是「竟然港燈都賣?」,這樣的一隻穩定現金牛都賣?但原來我誤以為是賣「電能實業」(因為「電能實業」改名前還叫「港燈」,賣「港燈」就以為是賣「電能」)。很快我就明白報導是「電能實業」分拆「港燈」,心中立即想「好,完全正確」。

如果有看中電 (002)及電能 (006)的年報,不難發現今天海外收入佔兩家公司大約一半的盈利,而最重要一點是這個比重是多年來一直增加著。這個海外收入比例,多年前電能一直落後於中電,但近幾年急起直追,更超越中電,可見近年港燈的海外投資比中電做得出色。

兩電由主要側重香港發電業務,甚至是由香港起家,至今慢慢淡化香港發電盈利收入比重。整個盈利結構早已改變,發展出一個模式是香港發電業務為定額而零增長部份,增長的都跑到海外投資,但投資新業務始終有風險,於是香港發電部份又作了一點平衡作用。

對李生來說,這樣的一半半盈利模式還不夠成功,好像地產行業,賺錢最快的都是買地建房及賣樓,而收租部份是穩定現金牛,可惜增長能力有限,所以不少地產公司為免拖累公司增長速度,都會把收租部份以 REIT形式分拆上市,母公司就保留控制權的持股就足夠。

這個慣常做法在地產公司就會出現,但電力行業也運用得到,實在有點 "Think outside the box"的感覺。盤古初開港燈就是電能,電能就是港燈,全無想過今天能把港燈也踢開,一轉身又袋幾百億,實在歎為觀止。

我擔心的不是李生撤不撤資的問題,然而過往多年來,李生動作多多的時候,事後回看都會證明他的高明,三數年後大家才發現他在低谷增持及擴充,在經濟顛峰時減持及賣家當,但李生在行動時大家還在夢中。

如果以價值看,近年世界資金太多,周圍的資產都水漲船高,不是買東西的時候,反而是賣東西的機會,李生的動作,對大家又有何啟示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5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