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华安证券员工盗卖客户股票 损失无人赔偿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qsth/20090106/11255721605.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085

萬裕國際(894)未澄清客戶賠償事件


前兩天,我看台灣經濟日報的時候,發覺這段小新聞。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9643


被動元件廠奧斯特(8080)昨(14)日宣布,終止與香港萬裕集團的代理關係,原占其營收達41%的鋁質電解電容產品,已另覓供應商。

奧斯特強調,香港萬裕集團的產品品質有瑕疵,出貨後又無法完成轉廠,因而終止與該集團往來。

去年底,市場即傳出,奧斯特代理的鋁質電解容產品出現瑕疵,造成下游一線大廠的品質問題;為此,奧斯特向供應商萬裕求償,也使得鋁質電解電容市場供應吃緊,部分訂單流向日系代理商日電貿(3090)和其他台廠。

奧斯特和萬裕在發生產品瑕疵事件後,雙方已經進入求償程序。

不過,同為萬裕集團的中電貿及萬利信電子,日前向士林地方法院聲請,對奧斯特的銀行帳存款予以假扣押,奧斯特除已委請法律顧問提出反擔保,並向法院申請撤銷假扣押外,昨日亦宣布不再與萬裕往來。

奧斯特屬代理商,同時代理鋁質電解電容,以及指紋辨識器等主動產品,在最近一個會計年度,鋁質電解電容產品約占其營收達41.39%。

greatsoup: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14/LTN20090714128_C.pdf


在消息發佈前一個星期,公司轉換會計師事務所,由安永轉更勁的羅兵咸永道(在中國內地稱普華永道),所以公司應該是要求更高的核數水準,不是有其他問題,亦可見公司盤數質素有一定保證。

從上面的新聞看到萬裕的兩家公司中電貿及萬利信電子告這家台灣公司,於是我去找找是否屬實: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427/LTN20090427929_C.pdf

經查2008年年報後,在年報中第74-75頁(pdf 第76-77頁),確實公司附屬公司中有中電貿有限公司,雖無萬利信電子,但公司卻有一家附屬公司「東莞萬利信新材料元件有限公司」,故相信這家公司是講述上市公司萬裕國際。


但截至現時,港交所好像仍未看到這段新聞,故未要求公司澄清。


我希望讀者可代為轉達港交所,並要求港交所快點要求萬裕澄清此事件的由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44

麦考林连遭集体诉讼 或面临巨额赔偿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07/2094924.shtml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上海
谁曾料想,一个多月前风风光光在纳斯达克上市的麦考林,如今却官司缠身、麻烦不断。头顶中国第一只电子商务概念股光环的麦考林发行首日股价上涨超59%,然而随着上市后第一份财报的公布,该股股价不断下挫,最大跌幅近40%。
在惨遭投资者“抛弃”之后,麦考林于12月4日连续遭到美国当地的两起集体诉讼,指控麦考林报告虚假。有律师指出,如果指控被证实,麦考林将面临巨额赔偿。
一个月前后鲜明的落差,不仅提醒纷纷欲赴美上市的公司上市背后存在着巨大风险,与此同时更暴露出企业上市时存在过度包装的隐忧。
连遭集体诉讼
据外媒报道称,12月4日,美国律师事务所KahnSwick&Foti(以下简称KSF)及其合伙人宣布,已对麦考林提起集体诉讼。当天,美国罗森律师事务所也宣布以股东名义向麦考林发起集体诉讼。
KSF指出,麦考林IPO时公布的《股票注册上市申请书》以及《招股说明书》中包含或允许包含重大错误或误导声明,这些做法违反了《1933年证券法》。该事务所还表示,麦考林、麦考林董事会以及首席财务官和其IPO承销商(包括瑞信证券和瑞士银行)都将遭到指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事件与麦考林相关新闻发言人取得联系,麦考林方面表示,“公司已获知美国境内一些个人股东于2010年12月提交了至少一份集 体诉讼请求,声称公司及其有关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在公司2010年10月的首次公开发行中违反了美国1933年证券法。公司及其任何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目 前均未被送达任何诉讼请求副本。”
从目前情况来看,上述指控显然都与麦考林发布的上市以来第一份财报有关。该份财报中指出,麦考林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近400个基点、销售及管理费用增长20.4%以及营业费用增长19.8%。
KSF在起诉中指出,麦考林公司及内幕人士在这份令人失望的财报公布之前已成功变现超过1.2897亿美元股票资金。此后,麦考林才正式公布了公司在筹备IPO期间存在的问题以及2010年第三季度真实业绩。
财报公布之后,麦考林股价大幅下跌,且交易量异常放大。
或面临巨额赔偿
在股票遭到投资者大量抛售之后,作为麦考林的绝对控股股东,握有公司62.8%股权的沈南鹏账面财富大幅缩水。
“上市是一个中长期的游戏。”一家电子商务企业的高管认为,一时的光环显然并不能为一家上市公司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然而沈南鹏与麦考林的麻烦或许还不止于此,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游云庭律师表示,“美国有专门为消费者维权的律师事务所,而美国的法律环境也默许了消费者维权索取高额赔偿的制度。”
但麦考林发言人指出,“公司认为上述已获知的诉讼请求没有依据,公司及其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准备针对该诉讼请求进行有力的辩护。同时,公司相信任何该类诉讼并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一名长期从事美国证券研究的律师告诉记者,如果麦考林的虚假披露信息行为一旦坐实,“该公司首先涉及到赔偿投资者的问题,另外还会涉及到罚款,如果情节严重或有停牌风险。”
“(罚款)从几千万美元到几亿美元都有可能。”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指出,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一般都会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美国的法律环境与国内不同,上市公司应该更注重规范和透明,尽量规避法律风险。”
是否“过度包装”存疑
易观国际CEO于扬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麦考林遭到诉讼或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国外投资者对中国企业不了解,所以在商业操作上更应该恪守诚信为本。”
对于是否存在过度包装的问题,前述电子商务公司高管认为,麦考林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第一概念股,在对自我的认知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标准,偏高偏低都有碍于日 后的发展。“对于自我的预估,应该秉承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对未来预期过高,一旦不能达标,将受到资本市场严厉的惩罚。麦考林作为行业先行者,被诉讼或许是 其领先的代价。”
游云庭律师坦言,如果“包装过度”属实,“对于沈南鹏而言,或许是对于西方资本市场美誉度的过度消费,投资者总相信他的手可以点石成金,然而一旦点石成‘镀金’,就是很大的问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9

聯建中毒員工多數離職蘋果仍未提賠償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10901/2413854.shtml

  蘋果供應商蘇州聯建科技自2008年以來陸續出現137名員工正己烷中毒事件。蘋果公佈的2010年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中指出,「蘋果公司中國區供應商(即聯建科技)有137名工人因暴露於正己烷環境,健康遭受不利影響……」並且表示多數員工已經返回工廠繼續工作。
然而記者發現,與蘋果的報告相反,蘇州聯建科技在給予這批員工相關賠償之後,目前137名員工多數員工已經從蘇州聯建陸續離職,而蘋果公司對於聯建中毒員工賠償問題卻始終保持沉默。
中毒員工6月起陸續離職
已經43歲的崔廣雙在今年8月向蘇州聯建科技提出離職,作為137名中毒員工之一,崔廣雙因為中毒以及與公司解約得到的賠償為8萬元。在137名員工 中,與崔廣雙一樣,大部分的中毒員工從今年6月起已經陸續離職,其中還有部分合約到期、但沒有續約的員工。據記者瞭解,目前137名中毒員工中仍舊在江蘇 聯建工作的員工僅有三四人。
崔光雙告訴記者,在今年6月份合同到期之後,公司拒絕了與其續約。在多次協商之後,僅以新工人的身份進行入職。
「各種獎金和福利都沒有了,」崔光雙為蘇州聯建工作了6年,在新簽了合同之後,崔廣雙的工資驟減,崔廣雙不得不重新找工資更高一點的工作來維持生計,於 是在今年8月選擇了離職。此前,崔廣雙被北京的醫生診斷出仍舊需要繼續住院治療,但無論蘋果還是蘇州聯建都沒有表示會繼續支付醫藥費。
蘋果未提賠償
蘋果對於供應商員工的中毒並未有明確的表態。記者從中毒員工處獲悉,此前蘋果曾委派公司的負責人與這些中毒員工進行過一次接觸。這次接觸讓多數中毒員工看到了希望。
「希望蘋果公司跟它的供應商一起站出來,再給我們一次入院檢查、治療的機會。」賈景川告訴記者,在與蘋果公司接觸的過程中,員工們把自己的訴求一一提 出。其中對於員工而言最在意的有兩點。首先就是正己烷中毒之後,對於身體造成的傷害,希望能通過治療予以緩解;另外就是希望蘋果也能對中毒員工進行一些相 應的賠償。在瞭解到中毒員工的想法之後,上述蘋果負責人表示會向公司反饋。然後隨著這批員工在焦慮中等待到離職,仍未獲得來自蘋果方面的任何表態以及相應 賠償。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勞動人事部主任何力律師指出,如今大部分中毒員工從蘇州聯建離職,員工在離職時獲得單位的一次性補償金之後,基本就意味著雙方已經解除了勞動關係,員工很難再維權。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記者,雖然從法律上看,代工工廠員工與上游品牌之間並無關聯,但巨額利潤的源頭來自於這些代工工廠員工的勞作。「蘋果驕人的銷售業績背後,是沿著其供應鏈蔓延的污染和毒害。」
馬軍對記者指出,一旦外包生產過程出現問題,蘋果就把責任全部推給供應商,蘋果曾說過「蘋果沒有推卸原本就屬於供應商的責任」。蘋果在中毒員工的事情上也應該負有相應責任。」馬軍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73

康菲案賠償回老路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3-09/100366145_all.html

 區區10億元人民幣賠償金,讓渤海溢油肇事者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康菲),跳出了索賠漩渦。春節至今,在肇事方的冷眼旁觀之下,政府調解賠償亂局已現。

  一方面,法律訴訟突現停滯。2011年12月30日獲得立案的河北樂亭29名養殖戶狀告康菲、中海油案,至今仍為孤例,其他同類案件未被立案。不僅如此,這一案件遭到法院口頭「勸退」。

  渤海溢油事故至今已近九個月,但國家海洋局起訴尚未發起。公眾記憶猶新的是,該局曾再三宣稱,將向來自美國的康菲追索「上不封頂」的海洋環境損害賠償。

  另一方面,自2012年1月25日農業部、遼寧省、河北省與康菲、中海油達成賠償協議後,各方原先設想的第三方賠償基金走了樣,變成地方政府主導分配,受損養殖戶和漁民接受政府調解。賠償金無法覆蓋損失,僧多粥少已成定局,分配矛盾在所難免。

  問題的實質或許不在於此,讓多位環境法學者惋惜的是,這一大型環境污染事件重回中國式賠償老路。

第一案遭「勸退」?

  面對環境污染事件時,通過法律、行政處罰等手段,儘量釐清環境損害情形,可以讓污染者付出應有的代價。這在美國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巴西海上溢油事件中,都有體現。

  發生在2011年6月中國渤海、規模不亞於巴西海上溢油事件的康菲溢油事件,原本朝此方向努力。

  2011年7月,當事件為公眾獲知並激起民憤之後,國家海洋局高調召開新聞發佈會,相關領導表現出前所未有之強硬姿態,聲稱將代表國家向康菲追償海洋環境損害賠償。此後兩月內,該局又高調在全國招聘律師團隊開展工作。

  官方強硬表態之外,民間受損養殖戶和漁民也在尋求法律通道。2011年12月30日,天津海事法院突然宣佈對29名河北樂亭縣養殖戶狀告康菲、 中海油案立案。該院副院長李秀傑當時告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另一起107名養殖戶訴案,也已進入立案審查階段。他表示:「決不會讓權益受到損害的群眾告狀 無門,會依法平等保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變化出現在春節後。2012年1月25日,龍年大年初三,康菲與其中國合作夥伴——中海油,與農業部和有關省份達成一筆總計金額為13.5億元 人民幣的協議。其中,康菲出資10億元,用於河北省、遼寧省部分區縣養殖生物和渤海天然漁業資源損害賠償和補償;康菲和中海油還分別從其承諾的海洋環境與 生態保護基金中,列支1億元和2.5億元,用於天然漁業資源修復和養護、漁業資源環境調查監測評估和科研等工作。

  賠償協議達成後,國家海洋局再無強硬表態,民間索賠案也出現微妙變化。「我接到法院電話通知,讓我到法院去一趟。我以為會通知案件開庭時間,法院卻建議我撤訴。」張福秋告訴財新記者。

  張福秋是29名養殖戶狀告康菲、中海油案的原告方訴訟代理人。由於該案被媒體冠以「起訴康菲第一案」,並無律師執照的民間訴訟代理人張福秋,無意之間成為「名人」。

  據他介紹,他2月11日左右接到法院電話後,當即趕至天津,受到「高規格」接待。天津海事法院一位副院長和立案庭一位負責人對他非常客氣,說打官司需要的時間很長,並且有贏有輸,風險很大。「兩位領導最終建議我撤訴,回去找當地政府,接受調解。」

  張福秋介紹,他代理的案件索賠額達2.3億元,因此立案費高達120萬元左右,目前已向法院繳納60多萬元。法院方面表示只要撤訴,立案費全部退回,「未來如果對政府調解不滿意,可以再來法院起訴。」

  張福秋當時對法院說,撤訴得經過29名養殖戶同意。而29名養殖戶代表之一的欒樹海告訴財新記者,張福秋從法院回到樂亭不久,他也接到天津海事法院立案庭的電話,同樣是建議撤訴。欒樹海當即表態不考慮撤訴。

  3月6日,天津海事法院研究室一位負責人接受財新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他沒有聽說法院有上述撤訴建議。「這只是民間傳言,建議媒體不要採信。法院至今並沒有作出撤訴裁定,因此該案還處於立案狀態。至於何時開庭,現在還沒確定。」

  另一起107名養殖戶起訴康菲的案子,更是處於尷尬境地。該案原告代理人趙京慰律師告訴財新記者:「請求立案已經好幾個月了,法院不裁定立案,也不裁定不立案。」

  天津海事法院研究室上述負責人稱,107戶起訴案件確實還在進行立案審查。他還表示,法院目前未接到上述兩案之外的其他立案申請。

  中咨律師事務所律師夏軍告訴財新記者,並非沒有其他養殖戶要起訴康菲,而是受損者都在看法院「臉色」,如果法院在前面兩起案件訴訟方面表現積極,其他案件才會相繼提起。據介紹,他已與部分養殖戶達成協議,只待起訴條件成熟,就會提起訴訟。

走樣的基金

  受到損害評估和證據收集困難等因素影響,發達國家的環境損害案件也並非全部通過法院起訴來解決。實際上,生態賠償基金是近年被多國認可的一種有效理賠方式。

  美國墨西哥灣溢油、巴西海上溢油的肇事方均建立了由獨立第三方主持的賠償基金。在法庭之外,基金儘量基於對受損情形的評估,以協商談判的方式賠償。渤海溢油發生後,在社會各方呼籲之下,康菲也表示建立類似賠償基金。

  多次媒體見面會上,康菲高層一再向媒體描述未來設立的基金模式——不由康菲方面主導,也不由中國政府主導,而由獨立第三方主導,基金的主持者要包含中外有名望的海洋專家。

  然而,康菲10億元賠償資金,最終由中國各級政府主導,完全不見獨立第三方身影。

  財新記者在河北養殖大縣昌黎、樂亭實地調查發現,兩縣已展開賠償前期工作。兩縣水產部門工作人員均證實說:「資金分配方面,政府已定了調,這回康菲賠到各個地方的錢,政府部門一分錢不留,全部發放給受損的養殖戶、漁民。」

  賠償程序也基本確定。昌黎縣水產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說:「錢怎樣分配,完全由上級政府層面決定。我們現在的工作,就是做養殖戶、漁民受損害情 況普查,按養殖種類不同分好類,然後根據總盤子大致定一個賠償方案,再上報政府參考。政府初步決定後,要全部公示,然後根據反饋意見再調整。預計這個工作 得做好幾個月。」

  一位接近樂亭縣水產部門的人士透露,此次分配賠償金,政府最主要的指導原則是公平,很大可能會依據養殖的畝數或籠數等,按統一標準平均分配。「至於損失大小的不同,是否真的由康菲溢油造成損害,則不會被深究。因為這些也不太容易真的搞清楚。」

  多位研究環境法的律師和學者表示,中國政府此次積極與康菲談判,爭取了高達10億元的賠償金,在賠償分配上又力主政府不截留,全部分配給民間受損者,其處理方式和結果比過去進步許多,值得肯定。但這僅能代表中國傳統的政府調解模式更加完善,整體上仍是重回老套路。

  「這種老套路的危險之處在於,中國政府部門由環境損害的受害者、賠償的規則制定者,變為了賠償的主導者,將矛盾和麻煩全部攬向自身,極易滑入民 眾上訪與政府維穩的傳統怪圈,後患無窮。由於這種做法迴避查清環境損害,沒有法律依據,肇事者和受損者最終都不一定服氣。」一位環境學者說。

分配亂局

  左右中國政府最終賠償方案的,或許是「三個」油顆粒。

  正如不同的人指紋不一樣,不同油田產出的油,光譜、色譜圖也有區別,被稱為「油指紋」。通過比對溢油顆粒與原油顆粒的「油指紋」,可以確認溢油來源。

  渤海溢油事件發生後,環渤海諸省的沿海地區,官方和民間均聲稱不同程度的遭受損失。但經過油指紋鑑定,只有遼寧綏中東戴河浴場沿岸、河北京唐港淺水灣浴場和河北昌黎海岸三個地方發現的油顆粒,證實來自蓬萊19-3油田。

  截至目前,針對康菲10億元賠償金,農業部、遼寧省、河北省均未公佈正式分配方案,也未明確分配原則。

  財新記者輾轉獲得初步消息,此次10億元康菲賠償資金大致按照上述「三個」油顆粒分配。未被證實、業界流傳最多的說法是,遼寧因東戴河浴場油顆 粒可能獲得3億餘元,隸屬河北唐山的樂亭縣因淺水灣浴場油顆粒可能獲得3億多元,而河北秦皇島因為下屬的昌黎縣發現油顆粒,也可能獲得3億多元。

  因為缺乏油指紋證據,距離蓬萊19-3油田最近的山東省,以及天津市,則可能被排除在10億元賠償金之外。農業部新聞辦通報也只是稱「河北省、遼寧省人民政府將組織做好資金發放落實工作」,絲毫沒有提及山東、天津兩地。

  近期,山東省養殖戶和漁民不滿的聲音充斥各家媒體,自主維權已然展開。

  2月21日,山東煙台市長島縣砣磯島的204戶養殖戶,舉行「長島油污重災區直接向康菲索賠新聞發佈會」。北京華城律所律師賈方義接受委託,準 備向法院起訴,向康菲索賠6.06億元。這並非山東惟一個案,賈方義此前也接受過煙台牟平地區30位漁民的同案件索賠委託。而在山東小清河入海口附近的洋 口鎮,300多條漁船的船主也計劃向康菲提起索賠。

  在河北省,與樂亭縣同屬唐山市的唐海縣養殖戶和漁民,也十分憂慮。他們與樂亭縣相鄰,海水養殖面積多達數萬畝,2011年同樣發生了海鮮大量死亡事件,損失慘重,卻有可能在賠償名單之外。

  肯定會分到賠償的地方也有怨言。昌黎縣多名養殖代表對財新記者說,昌黎扇貝養殖面積高過樂亭縣,海參養殖面積相差不大,但昌黎可能與秦皇島市其他沿海縣共享3億多元賠償款,而樂亭可能一個縣獨享3億元多。「同樣遭受了損失,為何未來賠償待遇不同?」

  樂亭、昌黎兩地受損者還認為,從總盤子看,賠償遠不能覆蓋損失。

  來自昌黎縣水產局的官方數字顯示,截至2011年5月,該縣有扇貝養殖面積65萬畝,海參養殖面積4.5萬畝。就算傳說中的3億多元全給昌黎 縣,除去補償對蝦等其他海鮮的款項,分給扇貝養殖戶的不過是每畝兩三百元,海參養殖戶也不過每畝三四千元,僅相當於補償養殖戶一個「苗錢」,據稱是其實際 損失的百分之二三十。

  樂亭狀況比昌黎稍好,但也有類似擔心。兩地多位漁民代表稱,政府方面現在還沒有正式和他們商量賠償事宜,具體賠償標準沒有出來,所以未來要怎麼辦,現在還不太好說。

  兩地養殖戶還有一個共同憂慮,就是認為政府負責發放的錢並不好拿,或許會附加各種條件。比如,昌黎養殖戶擔心政府會不會搭車收取海面佔用費,樂亭漁民則擔心政府會不會乘機實施養殖整頓,為未來收回海面搞沿海經濟做準備。

  很多養殖受損者對現實感到「很無奈」。「告吧,法院不給你立案。和政府談吧,賠償少得可憐。上訪吧,效果不知道,還不能單戶或者少數幾戶上訪,這樣當地政府未來可能給你穿小鞋,只能聯合很多人。你說怎辦?」一位昌黎養殖戶說。類似的話,被很多受損養殖戶重複。

  肇事者康菲對於付出的10餘億元也不服氣。其多位高層面對媒體時稱,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只對周邊較小範圍海域造成輕微污染,且很快消失;沒有證據表明事故對環渤海沿岸造成污染。在康菲的官方文件中,這筆錢一直被稱為補償金,而非賠償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51

紫金潰壩賠償僵局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5-25/100393916_all.html

錢排鎮,地處廣東省西南部偏遠山區的縣級市信宜。

  2010年9月21日,一場近乎二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導致中國第一大黃金生產商紫金礦業(601899.SH)在該鎮全資擁有的銀岩錫礦高旗嶺尾礦庫發生潰壩;隨後,尾礦庫下游約4公里處的石花地水電站也發生垮壩。事故造成22人死亡,數個村莊數百間房屋被毀損。

  事發後,廣東省成立調查組,認定兩處潰壩所致損失均由銀岩錫礦的持有者信宜紫金礦業有限公司(紫金礦業的全資子公司,下稱信宜紫金)造成,責成 當地政府依法依規向紫金礦業方面索賠。於是,地方政府不僅僅自己「官告民」——起訴信宜紫金,還主動發動受損村民和當地企業起訴。最終,信宜市法院先後就 此事故立案2502宗,涉及索賠總金額高達4.17億元。

  在環境事故多發的中國,錢排鎮的事故並不是最大,但該事故的系列索賠案件,卻成為近年來中國處理環境事件的罕有案例。因為中國處理環境事故,大 多數情況下是行政方式——行政處罰加政府主導下的協商賠償。行政方式雖不失為一種簡單有效的辦法,但弊端是事故責任、環境損害等關鍵問題卻無法真正釐清。

  環境法學界普遍認為,走司法途徑,通過雙方的舉證和辯論使權責明朗化,這應是未來主流方向。由此,信宜紫金潰壩索賠的系列案,引起國內環境法學界高度重視,叫好之聲頻現;此系列案也一度被視為廣東省政治開明的典範事件之一。

  然而,事發至今20個月,系列索賠案件卻陷入僵局。2012年4月18日,該系列案絕大部分完成一審庭審,但距離判決路途尚遠。

  當地各級政府的多名官員告訴財新記者,事件的解決最終可能還是要回到行政解決模式——紫金礦業的持股方福建上杭縣政府已和廣東當地政府成立工作小組,開始協商。

  一名環境法律師向財新記者指出,系列索賠案本來就是政府主導下的偽法治案件,實際上還是行政解決路線,「這種解決環境案件的方法,不具有典型意義,不可複製」。

走向法庭

  信宜紫金潰壩索賠,全面走向司法並非自發,而是始於行政指令。

  2010年9月21日的事故發生後,當年10月9日,在上級指示下,信宜市政府一紙訴狀將信宜紫金告上法庭,索賠金額被暫定為1950萬元。隨後,信宜紫金的相關資金被信宜市法院凍結。

  事後,當媒體將此事解讀為中國罕有的「官告民」事件時,信宜市官方一再出面表示,此舉並非刻意為之,主要是為了凍結信宜紫金資產,防止其將資產轉移。從2011年起,信宜市官方開始變得低調。此次面對財新記者採訪,各個政府部門均是謹慎少言。

  事實上,正如信宜官方所言,潰壩案走向司法並非他們主動追求。不僅官方起訴是如此,民間起訴更是經歷了一個複雜的過程。

  信宜市政協主席郭秀標告訴財新記者,最開始,災民也是通過傳統的方式,到信宜市政府等處上訪。

  最激烈時,村民曾攔截廣東省委領導的車隊、封路,以及集體到市政府請願遊行。

  事故發生當年的11月24日至29日,信宜市政府多次與紫金礦業協商,要求該企業在當年12月底之前至少預賠1億元。不過,由於當時事故責任並未明確,雙方協商未果。

  但當年12月下旬以後,廣東省關於事件處置的方向發生改變。2010年12月21日,廣東省政府的調查報告指明信宜紫金對事故負有主要責任,責成當地政府要依法依規向信宜紫金提出索賠。正是該上級指示,最終推動災後賠償走向司法途徑。

  從當年12月下旬起,信宜當地各級政府主動派出工作人員,開始動員受損農戶和企業,通過法院向信宜紫金索賠。同在12月,20宗人身損害賠償在信宜市法院提起訴訟,而信宜紫金的母公司紫金礦業,此時也被追加為被告。

  2011年1月和3月,大批民間索賠案件在信宜市法院被集中立案。至2012年1月,共有2502起索賠案件,在信宜市法院立案。由此,至少從表面看來,信宜官方與民間,全面選擇了法治手段維護環境權益。但這種所謂的法治路徑,從一開始就遭到了質疑。

  首先是「官告民」案件本身,其要求的賠償金額大有玄機。信宜官方事後對媒體承認,潰壩造成的損失遠大於1950萬元,之所以將索賠額暫定為1950萬元,是因為按照民事訴訟管轄的相關規定,作為基層法院的信宜市法院,只能審理索賠額在2000萬元以下的案件。

  信宜紫金相關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他們多次向信宜市法院及其上級法院提出管轄權異議,申請移送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但均被駁回。據財新記者瞭解,在2502起系列案中,「官告民」案最早起訴,但至今未開庭審理。

  此外,民間索賠的2000多起訴訟案件,也被法律界認為存在人為分割案件之嫌。從節約司法資源出發,應該將同案由的眾多案件合併成少數案件,但這樣一來,單個案件的索賠標的額將無比巨大,從管轄上也很難將所有案件都留在信宜本地。

巨大爭議

  司法的基本原則是原告、被告雙方均有機會在法庭上充分闡明自身主張,而且誰主張誰舉證。系列索賠案庭審中,紫金礦業方面提出了充分的抗辯,這讓對訴訟準備嚴重不足的信宜市政府方面頗為難堪。

  廣東省政府此前的調查報告認為,「9•21」高旗嶺尾礦庫潰壩事件雖然是一起由特大自然災害引發的事故,但自然災害只是誘因,而非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信宜紫金涉嫌違法違規,如該壩在施工時擅自抬高排水口等。

  紫金礦業代理律師廣東君厚律師事務所李鴻鵠在法庭上表示,在信宜錢排鎮所發生的房屋倒塌和農作物等財產損失,既有石花地水電站潰壩、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原因,也有暴雨形成的洪水氾濫原因,並非全部因為尾礦庫潰壩。

  據廣東省政府的調查報告,在當年的事故中,紫金礦業的高旗嶺尾礦庫潰壩,直接造成數百米外的達垌村5人死亡,村中大量房屋被摧毀。隨後,紫金潰壩又造成下游約4公里處的石花地水電站發生潰壩,導致其下游雙合村17人死亡,並造成該村巨大財產損失。

  司法程序啟動後,廣東省政府調查組又補充了幾份報告說明。這些報告指出,石花地水電站防洪能力符合設計要求,可抵禦當天壩址斷面的天然洪水,是 上游尾礦庫潰壩產生的流量使該壩垮塌。據調查,事故當天上游尾礦庫潰壩產生的流量是每秒2353立方米,佔最大過壩流量的83.44%。

  然而,這些報告被紫金礦業方面重點質疑。信宜紫金提供的福建省永川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報告認為,尾礦庫控制流域面積3.65平方公里,而石花地水電站壩址控制流域面積為48.8 平方公里,因此尾礦庫產生的流量僅是極小部分,並非後者垮壩主因。

  而且紫金礦業方面指出,石花地水電站本身存在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李鴻鵠律師庭審中表示,石花地水電站違反設計要求擅自加高攔壩,使水電站溢流段壩高事實上超過設計極限達到了33米,最大壩高約為38米,從而使得壩體的穩定性存在嚴重的缺陷。

  財新記者獲知,廣東省政府亦認為石花地水電站攔河壩存在業主未按設計施工、擅自改變庫容量等問題。此外,該壩安全隱患整改後未經主管部門驗收。但政府調查結論認為,石花壩質量問題不是事故主因。

  面對雙方的巨大分歧,信宜紫金提請法院聘請第三方對石花壩作重新鑑定。該請求至今未被信宜市法院批准。

  雙方爭議的第三部分是更下游的損失責任。位於石花地水電站的下游另有一個名為錢豐的水電站。事故當天錢豐水電站雖安全無恙,但下游一些村莊發生洪水損失。

  事故後,這些下游受損居民、企業針對紫金礦業共提起了419宗索賠訴訟,金額約1877萬元。

  信宜當地政府認為,該處遭遇洪水毀損房屋及其他財產,與尾礦庫產生的洪水直接相關。

  信宜紫金則辯稱,錢豐水電站距離尾礦庫約八九公里遠,其下游村莊更是遠達十幾公里,且水電站並未垮掉,如有損失亦是天災所致,與尾礦庫潰壩無關。另據此前的公開新聞報導顯示,作為小水電項目,錢豐水電站事實上也存在諸多質量問題。

被代表的村民

  理論上,受損村民應該是2502起系列索賠案件的絕對主角。但財新記者採訪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作為原告,錢排鎮達垌村一位李姓災民心中百感雜陳。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和援助下,他在訴訟書上籤上名字,按下手印,但卻沒有見過自己的法律代理人,對其財產損害的案情進展基本一無所知。「主要由政府和企業打官司、協商。」多位村民重複著這句話。

  當年政府動員起訴時,多數村民以為自己將會到法庭上與信宜紫金對質。但後來他們發現,絕大多數村民根本沒有出庭的機會,真正代表他們的,只有一張張財產登記表。

  有知情人士曾記錄,紫金潰壩系列索賠案,其中1957宗案件開庭20天,累計用時7200分鐘,即平均3.68分鐘審理一個案件。多位參與訴訟的律師認為,太多內容根本無法在法庭上展開。

  一名被告代理律師告訴財新記者,在整個系列官司中,村民被當地政府要求不能接觸企業方,企業因此無從向村民核實損失,這增加了企業與政府、村民 間的誤會。「此外,村民的損失被當地政府人為誇大了。」上述代理律師說。信宜紫金的代理律師莊成文在法庭上指出,有406宗案件的房產被估價,高於原告村 民起訴時自報的房產損失,高出金額為1788萬元。

  財新記者看到一份名為《原告訴訟請求及證據一覽表( 達垌村委會坎面、坎底村)》的材料,其中一名村民經過鑑定後的損失金額是30多萬元,但最後的訴訟標的是60多萬元。

  據紫金礦業統計的數據,這種現象較為普遍,以石花地水庫上游520宗案件為例,村民自報損失金額1.38億元,經過鑑定後的價格是9634萬元,但訴訟標的額為1.62億元。

  不過,相關專業人士指出,環境案件中損失難定在世界各地皆有先例,中國農村房屋沒有房產證,面積、權屬難於確定更加劇這種難度。

  上述人士還認為,中國侵權責任的賠償,只賠直接損失,不考慮間接損失,其實對受害方也是不公平的。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財新記者,政府「加碼」損失的部分原因是,要考慮居民新建住房的代價,以及家中其他難於為法律認定的財物損失,例如居民家中的現金、首飾等財物。

  當地多名村民也向財新記者表示委屈,他們認為許多財產損失還未被計算,比如關於農作物損失方面,政府只讓村民填報當年損失,「可是田地以後都不能種了,這種損失如何計算?」

重回老路

  有多年環境案件從業經驗的中咨律師事務所律師夏軍認為,無論如何,政府鼓勵而不是壓制受損民眾狀告環境肇事企業,是一種社會期許的進步。但一系列事實表明,信宜市政府通過法治解決潰壩案件,好心和決心有餘,經驗和準備不足。

  相關法學專業人士也認為,在實踐中,信宜市政府用簡單的行政方式代替了縝密而嚴肅的法律應對,這注定使信宜紫金潰壩索賠案徒具法治外衣,為進一步審判或調解增加難度。在此層面,信宜案無法成為中國環境事件法治化的真正先行者。

  事實上,司法途徑僅是信宜當地政府解決該事件的手段之一,協商的大門從未關上。

  財新記者獲悉,早在2011年12月14日,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廣東省一位領導向紫金礦業發函,表示支持通過協調達成理賠事宜,以維護災區的和諧穩定。建議紫金礦業盡快與茂名當地政府聯繫,促進協調解決。隨後不久,20宗人身損害案獲得協商解決。

  信宜市政協主席郭秀標告訴財新記者,目前,紫金礦業的持股方,即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政府已和廣東當地政府成立工作小組開始在協商,「問題不大,方向已經定下。」

  災後新任的信宜紫金總經理陳小寧認為:「如果協商,我們該承擔的責任還是要承擔,但總體還是要實事求是,責任界限要區分清楚,比如有些受災地區本來就不屬於我們的責任。」

  紫金礦業方面顯然也更傾向協商。與數億元賠償相比,讓停產20個月的銀岩錫礦盡快復產,對紫金礦業方面來說更為重要。

  「如果政府同意恢復生產,有些責任模糊就模糊了。就是部分我們認為不該我們賠的地方,我們也可以考慮進行補償。」陳小寧說。

  2005年1月,經由信宜市招商引資,紫金礦業購買了當地的金礦和錫礦。其中金礦2007年建成,後因環評問題不能開採。錫礦在2009年進入 試產階段,在2010年「9•21」事件後被查封。紫金礦業前後已在信宜當地投資5億多元。據估算,該錫礦每年產值1.8億元,可以開採20年。

  但協商之路亦有尷尬,由於最初廣東省的指示是必須依法依規索賠。一旦重新以協商解決,信宜地方政府面臨向上級難以交代的局面。

  因此,2012年春節後,龍岩市政府曾給茂名市政府四次發函詢問協商日程,茂名方面遲遲沒能安排。

  而是否讓信宜紫金的礦山恢復生產亦是個難題。儘管作為協調小組成員,信宜市錢排鎮黨委書記梁志毅告訴財新記者「有讓礦業恢復生產的意思」,但該鎮達垌村村民對此有異議。

  事實上,早在多年前紫金礦業投資信宜時,該村便有數名村民抗議尾礦庫建立而被抓坐牢。

  潰壩事故後,廣東省調查組將信宜紫金公司形容為一家「違法違規建設尾礦庫、擅自違規進行尾礦庫重大設計變更、長期違法違規生產、安全生產管理混亂」的公司。

  事故後,廣東省處理了36名事故相關責任人員,其中15名直接責任人員被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另外 21名相關責任人員(其中有四名廳級官員)被追究行政責任。顯然,如果信宜紫金復產,信宜政府對上對下都要有所交待。

  截至財新記者發稿時,法院、政府和紫金礦業三方仍陷在膠著狀態中,而真正的受害者、名義上的原告方即災民們,仍在苦苦等待遲遲不來的賠償。

  2012年5月15日,財新記者見到達垌村李姓村民時,他正在屋外藉著雨水擦洗一輛小卡車。當年的滾滾洪流不但沖毀了他的家,其門前的80畝地 上,剛種的水稻也顆粒無收。洪流過後,田地沙石一度高達1.2米,雖經清理,至今仍未能恢復生產。據當地村民稱,這也是他們大部分家庭的現狀。

  事發20個月來,除少量先期補償外,村民們什麼也沒有得到。李姓村民目前借住在大哥家中,不知何時才能建起自家的房子。

  接受完財新記者採訪,他燃起一根當地很常見的竹製大水煙,坐在門口咕嚕嚕抽起來,眼睛愣愣地望著門外籠罩在雨水中的田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10

巴克萊、匯豐等四大英行或因不當出售衍生品賠償客戶近80億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919

接受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調查的巴克萊、匯豐、勞埃德與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可能因不當出售利率衍生品被迫向小企業買家賠款50億英鎊(約合79.2億美元)。

這四大英國銀行已經為此賠款撥備約7.4億英鎊,其中巴克萊4.5億英鎊,匯豐2.4億英鎊,RBS5000萬英鎊,勞埃德9000萬英鎊。
 
但FSA稱審查173起上述產品銷售交易時發現了「嚴重過失」,90%以上的交易都沒有遵守法規。
 
FSA的一位董事總經理Martin Wheatley稱
 
他們出售的產品複雜得荒謬可笑。如果小公司可以表明,銀行沒有清晰闡明或者低估違約成本,或是成本與貸款規模不匹配,就屬於一宗賠償。
 
分析師們由此認為,可能罰款遠超四家銀行的撥款規模。
 
Liberum Capital銀行分析師Cormac Leech預計,巴克萊可能被迫賠款25億英鎊,匯豐和RBS的賠款將在5-10億英鎊之間,勞埃德可能為2.5-5億英鎊。
 
彭博報導稱,英國銀行現在還在因銷售個人貸款的保險不當而賠款,已經為這類賠款預備投入100億英鎊。而這起衍生品銷售的調查可能導致這些銀行捲入又一起代價高昂的醜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520

瑞銀達成和解協議,將賠償「兩房」8.85億美元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063

負責管理房地美和房利美資產的美國聯邦住房金融署(FHFA)表示,針對抵押貸款債券訴訟的案件,它與瑞銀集團(UBS)已經達成了一項金額為8.85億美元的協議。

根據協議,UBS必須賠償房利美4.15億美元;賠償房地美4.7億美元。但是,UBS並沒有承認其負有任何責任或過失

FHFA的代理主任Edward DeMarco稱:

「這項訴訟案的結果令人滿意,向市場傳遞出更加清晰和確定的信息。我們的義務就是代表納稅人保管房地美和房利美的資產,這種結果與我們的目標一致。」

UBS曾於週一表示,它原則上已經與FHFA達成了協議。WSJ報導,該銀行已經把約7.44億美元(稅前)計入相關的準備金

UBS發言人Karina Byrne稱:「如我們本週所公佈的那樣,UBS完全計提了準備金,這符合我們客戶和股東的最大利益。」

2011年7月份,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起訴UBS,認為它在房地產泡沫鼎盛時期涉嫌錯誤描述美國按揭貸款的質量,這些按揭貸款被打包成價值45億美元的債券。美國的監管機構當時要求UBS賠償的金額約為9億美元。同年,美國的監管機構也起訴了另外17家銀行

UBS是今年第三家與FHFA達成協議的銀行,前兩家是通用電氣(6月份達成協議)和花旗銀行(5月份達成協議),但是後兩者並沒有公佈具體的賠償金額。

WSJ報導,在2008年金融危機威脅到它們的償付能力時,房利美和房地美被美國政府接管,並得到美國財政部1500億美元的資助以避免徹底崩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311

因工受傷TVB冇買意外保王合喜傷脊椎零賠償

2013-09-05  NM
 
 

 

曾是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運動員的王合喜,因一場橫禍令脊椎移位,近日進一步惡化,連行路都有困難,迫使他停工養病。去年王合喜參與無綫遊戲節目受傷,留下手尾,加上無綫冇意外保險賠償,零收入的他,要貼錢醫病。打個噴嚏唔郁得

上月急剎停所有工作及做運動的王合喜,原本有份演出新片《喜愛夜蒲3》,但因脊椎出事,引致行動困難,被迫辭演。據知,上月王合喜打完噴嚏後,整個人即時不能動彈,送院檢查後,發現脊椎L4及L5兩節軟組織移位。事出有因!據了解,受傷源頭是去年為無綫拍攝樓盤《迎海尋珍奪寶》遊戲節目時,上山下海的王合喜在攀石環節中因安全繩長度計算錯誤,落地一刻chok傷腰骨;他當場痛到躺在地上,眼淚直颷。為免揸誤進度,王合喜死撐繼續拍,結果後患無窮。「佢頂到拍完先去睇醫生。佢以前係全職運動員,身體本來已經有勞損,俾條繩一chok,就借勢出事;當時佢唔知咁嚴重,未完全好番晒就開工,到早排打個噴嚏就唔郁得先知大件事,加上之前落大雨跣腳跌低,傷上加傷。醫生警告咗佢要休息至少三至六個月,如果唔好好休養,再嚴重就會半身不遂。」知情者說。

無綫冇買意外保

上週一(八月二十六日),昔日健步如飛的王合喜,如阿伯般慢行離開赤柱寓所,到市中心三分鐘路程,他花上十五分鐘才到。當日雖然無落雨,他卻撐住雨遮當柺杖,一拐一拐慢慢行,並不時露出痛苦表情。在Pacific Coffee飲完咖啡,王合喜龜速行返去他有份投資的風帆訓練中心。行平路已經夠辛苦,落樓梯更是百上加斤;只見王合喜落兩三級樓梯就要停一停,喘晒大氣。幾經辛苦,才行到去目的地。幫無綫做節目搞到手停口停,王合喜受傷後曾向無綫了解保險賠償,卻發現簽部頭合約的他,不獲公司購買意外保險。要貼埋醫藥費執手尾,公司又不聞不問,心淡的王合喜去年尾約滿後便不再續約。「佢因傷又連推兩部戲,之前拍完《飛虎出征》同《魔警》,內地又有人搵佢拍劇,原本唔錯,而家見財化水,無綫藝員部又理都唔理,所以佢心情都好差。」知情者續說。

殼王該體恤藝員

記者致電王合喜,他承認腰傷是去年拍無綫節目引起。「意外無人想嘅,我無怪佢哋(公司)!(無綫冇幫你買意外保險?)只怪自己當日簽約無睇清楚份約。其實簽部頭抑或親生藝員,都係為公司拼搏,希望新老闆陳國強先生懂得愛惜旗下藝員,照顧得全面啲。好在我十八歲已經買保險,夠頂醫藥費,否則一個星期要做三次物理治療,條數好襟計。」王合喜又續說:「其實起初有諗過搵律師幫我向佢哋追討,不過都係怕勞民傷財,就打消念頭,因為索償到嘅錢可能唔夠俾律師費。」

嚴重影響失禁

註冊脊醫及物理治療師何應輝稱,王合喜的脊椎問題,嚴重者會導致腰椎間盤凸出,壓住神經線,令腰部疼痛和麻痺,若伸延至臀部、大小腿及足部,會導致大小便失禁影響生活。他建議除咗做物理治療,也可用手法治療幫病人矯正骨骼。若病情無改善,就須由骨科醫生進行手術矯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48

360被判向百度道歉10天賠償5萬

http://www.infzm.com/content/96950

《廣州日報》消息,12月19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對百度公司起訴周鴻禕、奇虎360公司侵犯名譽權案及訴360首席隱私官譚曉生侵犯名譽權兩案一併作出判決,判處周鴻禕、奇虎360公司及譚曉生敗訴, 要求周鴻禕、奇虎360公司刪除侵權微博、道歉10天,並處罰金5萬元。另外要求譚曉生刪除侵權微博、道歉10天、處罰金3萬元。

事件起源方舟子打假奇虎360

《南方日報》此前報導,2012年10月,「打假鬥士」方舟子發微博稱其發現360瀏覽器在用戶使用過程中會私自收集用戶隱私、非法侵犯用戶權益。隨後,360公司和360董事長周鴻禕反擊稱方舟子「被百度以金錢收買和利用以『打假鬥士』的身份惡意攻擊360瀏覽器」,並把矛頭直指口水仗之外的百度,指責百度存在著欺騙用戶以謀取暴利的行為。隨著方舟子和周鴻禕利用微博不斷「開火」,網友對360偷竊用戶隱私事件也不斷地進行揭露。

而據中廣網當時報導,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也對此發言稱工信部正在介入調查,「如果查實確有違法違規的行為,我們部將依法予以嚴肅的處理。」

據前述《廣州日報》消息,2012年10月底,百度公司向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稱奇虎360CEO周鴻禕、奇虎公司利用微博平台發佈惡意誹謗內容,嚴重侵犯了百度公司的名譽權。360安全衛士官方曾發佈微博稱「有網友爆料稱方舟子被百度以金錢收買和利用」、「充當打擊360的馬前卒」等,並稱「百度公司利用掌控的媒體資源和一些所謂打假鬥士,抹黑360安全瀏覽器」。

同時被訴的還有奇虎360公司首席隱私官譚曉生。百度稱,其在微博發佈的「方舟子是一桿付費槍,背後操縱者就是百度」等共計15條微博純屬捏造,構成對百度的侵權。

根據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周鴻禕、奇虎360公司應在判決生效後七日內在其新浪微博首頁顯著位置發表對百度的道歉信,持續時間為連續十天,道歉信須經該院核准,若拒不履行,該院將在全國公開發行的媒體上公佈本判決的主要內容,費用由周鴻禕、奇虎360公司承擔。

日前,百度宣佈進入安全市場,推出的「手機衛士」主打「防吸費、省流量」的賣點。這也是繼移動分發、視頻、搜索之後,百度和360之間爆發的又一場戰役。

附:360官司十三連敗

2010年12月,360惡評百度軟件,誘導用戶卸載,被判賠38.5萬元;

2011年3月,360董事長周鴻禕捏造事實詆毀金山,被判賠5萬元;

2011年4月,360惡意詆毀騰訊軟件,被判賠40萬元;

2011年5月,360抹黑金山,誘導用戶強行卸載金山網盾,被判賠35萬元;

2011年8月,360抹黑金山員工李鐵軍,判賠5000元;

2011年9月,360侵權騰訊軟件一案得到終審判決,360敗訴;

2011年10月,360抹黑金山,誘導用戶強行卸載金山網盾一案終審,駁回360上訴,維持原判,360被判賠35萬元;

2011年11月,360訴金山不正當競爭及損害商業信譽,被判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駁回360全部訴訟請求;

2013年03月,360訴騰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法院駁回全部訴訟請求;

2013年4月,360扣扣保鏢不正當競爭,挑起3Q大戰,被判賠500萬元;

2013年4月25日,360強行篡改百度搜索結果頁面,造成混淆;故意仿冒、混淆搜素結果,劫持百度流量。被判45萬;

2013年7月,360董事長周鴻禕對北京金山公司造成名譽侵權,須道歉並判賠5萬元。

2013年12月,奇虎360公司、CEO周鴻禕和首席隱私官譚曉生因侵犯百度名譽權,被判刪除侵權微博、道歉10天,並處罰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