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請勿白撞-洛陽玻璃(1108)


今日下午,有位先生拿我的名字,聲稱我叫人買洛陽玻璃(1108),曰目標價3.5元,止蝕價2.5元云云。

以當時的價位約2.8元計算,水位只有25%,止損約10%。

我 推股的原則是,有理據之餘,如無50%預期回報,我都唔會叫人買。

這些人我最不喜歡,賺那25%這麼少,就叫做炒股,扣埋手續 費,才得20%多點,寫兩句就說可以賺20%,不是筆者的風格,這位人兄實在太小看筆者了。

我建議他看埋我寫了這500多篇文章及文庫內逾8,000 篇文章,才來扮我個名來寫,否則不要在此賣藝了。

這位人兄,亦無看我昨天抄來的,戴兆先生的文章,內容如下: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0051

洛陽玻璃H股(1108)停牌兩年九個月,上周恢復買賣,股東錯過2007年的大升機會,亦避過2008年的大跌市;而復牌首日股價上升117%,算是停牌期間的代價。

關連交易違反上市條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119/LTN20060119087_C.pdf


停牌原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108/LTN20061108159_C.pdf

   洛陽玻璃停牌的起因是,刊發向當時控股股東洛陽集團及其聯繫公司收回所欠款項的股價敏感資料。在此之前,聯交所亦對其若干董事提出紀律聆訊,指其若干關 連交易違反上市規則。其後上市(紀律)委員會作出裁決,對洛陽玻璃實施制裁並施加於H股恢復買賣的條件,包括當時的董事長及副董事長不再出任董事,委任專 業顧問,就改善內部監控系統進行徹底審查並提供建議;並委任合規顧問,就合規事宜提供指引,為期兩年。此外,亦要求說明收回洛陽集團欠款的會計處理方法。

  為回應有關制裁,曾向上市(紀律覆核)委員會申請覆核董事條件,但維持原有裁決,洛陽玻璃再向上市上訴委員會申請覆核,但其後已撤回該覆核申請。去年4月,聯交所公告恢復買賣條件,除上述外,亦包括證明有充足資金應付經營所需並維持持續營運,並就證明提出理據。

   其後洛陽玻璃已重組董事會,原有董事長及副董事長已辭職,亦委任獨立專業顧問對內部監控作出審查,有關報告指出內部監控系統存在若干問題,包括董事會與 控股公司的高級管理層成員身份重疊、控股公司過分參與日常業務、執行董事欠缺財務及法律背景、監控系統欠缺風險評估及管理功能、未就業務以外交易動用龐大 資金制訂批准程序等等。據報已就此作調整及改善。

   至於控股股東洛陽集團及其聯繫公司欠款及利息(年報形容為資金佔用額及佔用費)原約 6.3億元人民幣,已向洛陽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已作出終局裁決,洛陽集團等應於五天內支付該款項,但到期仍未履行義務,洛陽玻璃向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請 求強制執行。法院裁定將洛陽集團所持部分洛陽玻璃A股約二億股強制註銷,每股作價3.15元,以抵銷有關資金佔用額及佔用費約6.3億元。該數已作出減值 準備3.47億元人民幣,強制註銷A股抵債已於2006年執行,減值準備已撥回,股數已由七億股減至五億股,而股份溢價賬亦作出相應調整。這是2006年 年報資料,而恢復H股買賣通告,則稱該欠款為6.08億元人民幣,原因不明。

------------------------------------------------------------

大股東持股凍結,並以手上股份抵應收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120/LTN2006112019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1206/LTN20061206163_C.pdf

復牌條件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31/LTN20090331226_C.pdf


復牌公告,相信戴兄只看標題,沒看到其中一段: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730/LTN20090730407_C.pdf


就洛玻集團及其聯繫公司結欠本公司貸款人民幣608,034,838.15元,洛玻集團持有的本公司199,981,758股A股已被強制性註銷,以償還有關未償付的貸款。


其後,先前就此筆貸款所作的撥備人民幣347,574,000.00元已被撥回,本公司繼而在其截至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財務報表內將已撥回款項確認為其他業務收入。


----------------------------------------------------------------------------


   洛陽玻璃已編制2009年7月至2010年9月期間的營運 資金預測,並經核數師審閱。董事會確認有充足營運資金以應付其經營業務,並可維持營運至少至2010年9月止。核數師已發出函件,確認董事會的聲明經董事 審慎周詳查詢後作出,並得到也向洛陽玻璃提供融資的控股股東洛陽集團及實際控股人中國建築材料集團的書面確認該等財務支持的存在。洛陽集團所持其餘洛陽玻 璃股權35.8%(內資股)抵押予中國建築材料集團。

-------------------------------------------------------


洛玻集團抵押洛玻(1108)股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106/LTN20081106382_C.pdf


-------------------------------------------------------------------


   根據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業務報表顯示,2008年盈利5404萬元,2007年虧 損約1億元,2008年年底股東權益1.97億元人民幣,淨流動負債為9.49億元。在2008年的業績中,主要來自處置資產的收入,經營毛利已現虧損。 2009年第一季,錄得虧損4958萬元人民幣,其中已包括經常性項目收入淨額1869萬元,股東權益已降至1.55億元人民幣,每股資產值為0.311 元。


  洛陽玻璃於2008年年底的總借貸約9億元,各項存款約3.1億元,淨借貸約5.9億元。已協議出售土地使用權及財務公司股權3.7%,可套現3.9億元,但尚待完成,相信洛陽玻璃是盡量處置資產,以使財務改善。

--------------------------------------

出售閒置生產線: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08/LTN20080108267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606/LTN20080606253_C.pdf


出售財務公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122/LTN20090122341_C.pdf


2008年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327/LTN20090327036_C.pdf


--------------------------------------



   洛 陽玻璃的產品主要供應予建築及汽車用途,去年已錄得業務虧損,今年3月底發表的年報表示,上半年市場有惡化的可能,預期第三季末及第四季可能出現轉 機。所列不利因素包括房地產啟動緩慢、汽車業下滑、出口減少、需求嚴重不足及市場競爭激烈等。而有利因素則包括原材料價格下跌、行業整合有利於行業較為穩 定。而2009年的目標是維持淨利潤,希望達到產銷率100%;並減低開支,實行工資利潤包乾掛鈎考核,上不封頂,保底僅發生活費,人員能上能下,以提升 營運效率。而計劃中的改造項目,資金需求為1.3億元。


   上月媒體報道,洛陽玻璃將發售太陽能玻璃項目,而中國建築材料集團將對洛陽玻璃 作出重組。公司已對此作出澄清,一條超薄生產線,因窰齡到期,於去年7月停產冷修後,已考慮其技術升級及產品定位;而太陽能玻璃的可行性也是探討的方向, 具體方案在討論之中,沒有確定。至於控股公司則明確表示,未來三個月沒有重組洛陽玻璃的計劃。

---------------------------------------------------------------------------------


http://www.21cbh.com/HTML/2009-6-18/HTML_0S2LUHIBU7EM.html


采访中,ST洛玻董秘办副处长郭兵认为,“公司员工开户炒自己公司的股票,应属正常”。

而洛阳当地营业部在该股涨停之后现身卖出榜单第一名,而在股价连番大涨盘桓高位之时,ST洛玻6月8日公告称,1.09亿股限售股解禁。

记者听到不同当事方的各种自相矛盾的信息,但导致“矛盾”的原因则较为清晰:需要资金上马新生产线的子公司,言之凿凿;存在问题需要回避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则矢口否认。

这一切都使得ST洛玻大涨背后的种种传闻显得扑朔迷离。而正是“扑朔迷离”,一直支撑着该股大涨。

当地要求匿名的官员给记者出示过两份材料,均是关于ST洛玻子公司龙玻公司(ST洛玻控股79.06%)停产近一年后,准备上马“超白超薄玻璃”(太阳能玻璃,用作太阳能薄膜电池的基片)生产线的申报和准备材料。

第一份材料的签署日期是2009年5月某日,主要内容是要求当地某政府部门补办一些材料以备公司申请新能源项目之用。

材料原文明确提到拟上马“超白超薄太阳能玻璃项目”:“……目前龙玻公司紧抓市场机遇,抢占高端浮法玻璃新制高点——超白超薄太阳能玻璃项目紧锣密鼓进行创意和筹备的时刻,我们在争取国家发改委政策性贴息千万余元资金支持的时候……”

2008年底到2009年初,龙玻公司还在探讨另一个项目,“都筹办好几个月了,主要是做水晶超白玻璃生产线,但这个项目现已改成超白超薄太阳能玻璃项目,因为是在原项目上(指水晶超白)重新生产,所以成本较低”,上述官员介绍。

对龙玻玻璃上马新能源项目的说法的可信度和前景,该要求匿名的当地官员称,其不止一次在一些当地经济系统官员出席的宴会上“听到过”,甚至对于龙玻新项目第一个引进的合作方,都可以给出很清晰的描述,“浙江商人,姓高,打算出资1个亿”。

ST洛玻最近的一次人事大变动,也被该官员分析认为有“为业务调整,上马新项目生产线做准备”的目的。

6月1日,公司公告,ST洛玻高管层 “大换班”,董事长宋建明和总经理倪值森均为新人,“换上的这两人原来都是ST洛玻子公司龙海玻璃的高管,他们上任,就是为了新项目做准备(超白超薄太阳能玻璃技术是在龙海玻璃试验成功)”,该官员介绍。

新任领导的原公司和职位,得到ST洛玻董秘、财务总监宋飞的证实。

“5 月27日,洛阳市国资委原党委书记、主任唐超,被调到洛玻集团任党委书记,足以说明洛阳市政府加大对洛玻的支持力度。国资委主要是处理遗留问题,提供资金 支持”,该匿名官员透露,“洛阳市国资委人士还提到过洛阳市准备注资洛玻集团”,该官员介绍,“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下称中建材)也有传 言说要注资,但消息一直未能核实”。

“中建材(重组)一直就没停,改造(生产线),从人员、管理体制员工裁减等方面——但效果目前还没有看到,总体不是很好。”该地方官员评价。

停产的“风水宝地”

子公司龙玻招揽战投

上述“超白超薄”新能源传闻风暴的焦点龙玻公司,位于洛阳市著名景点龙门石窟稍偏东北处的偃师市诸葛镇,这个被镇上居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厂区,距洛玻集团和ST洛玻仅三四十分钟车程。

当记者驱车来到龙玻所在地时,公司只有两个卫门值班。虽已停产近一年,但厂区和一些设备显然是在整理之后进行封停的,虽旧却有条理。

记者事先了解到,该公司早就为上马新的“超白超薄”生产线而在四处招揽战略投资者,遂以慕名考察投资项目的股权投资人(PE)的身份,要求会见负责人并参观厂房。

很快,门卫联系到公司一位高层,将记者带进厂区,参观过程中,一路介绍新项目的具体情况。

据该领导介绍,“公司原本就是超薄玻璃的生产线,现在主要是在超薄技术的基础上,加上超白,即太阳能发电所需要的玻璃,透光率要求很高”。

“我们这边之所以停产,是因为兄弟公司龙海(洛阳龙海电子玻璃有限公司)又建了一个超薄生产线,造成总公司下面两家子公司生产同一产品,所以就把我们的生产线给停了——但因为现在上了新技术,所以龙海继续生产超薄,我们生产超白超薄,两者不相重复。”

“ 现在市场上能做太阳能玻璃的,就是南玻(000012.SZ)和金晶科技(600586.SH),这两家主要做超白,但在超薄方面,国内还没有一家公司可 以比得过我们。超白技术根本就不是一个难题,很好做的,现在我们的超白也研发成功了,再加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超薄技术优势,相信我们很快就能超过他们。 ”

上述高层特别强调,“我们现在是利用自己的长处,跟其他人去相比,前景会很好。”

当记者询问公司何时恢复生产、“超白 超薄太阳能玻璃”项目何时上马投产时,该高管介绍,“我们本来打算是10月份开始正式投产的,但是浙江投资方到现在还没有谈拢,估计11月份才能投产。这 个主要是由我们投资部负责的。我们现已向国家发改委申请新能源补助,大概1000万元,但肯定还不够”。

给战略投资者设置的门槛要求上,龙 玻方面只要求股权不能太高,“我们不希望战略投资者投得太多,四五千万就行,30%的比重,不能再高了,主要是现在能把项目启动起来,我们不希望战略投资 者的股权太多,何况洛玻虽然效益不怎么样,这些投资还是没问题的。洛玻不出(启动资金),中建材也可以出啊”。

“另外,因为我们的厂房设备都是原有的,不需要添置太多的新设备,所以需要的总体投资额度也不会要求太大。”

洛阳神秘“短线王”

记者又从一位车间主任处核实到项目“确实是有的”,“只是因为资金不到位,项目还在筹备——原计划今年10月份出玻璃,但现在还没动,就等着投资方进来。一旦确定,3个月就可以出玻璃。”

6月8日,公司1.09亿股限售股解禁。一路飞涨的股价可谓相当配合。

调查过程中,上述地方官员曾提到“当地很多人在炒,洛玻集团很多人也在做,洛阳当地散户也在做,3月份ST洛玻连续飙升成交量突然放大时,买入最多的都是洛阳当地营业部”。

公开数据亦显示,洛阳当地营业部确实曾参与ST洛玻3月底4月初连续5个涨停板行情的炒作。

3月27日,中投证券洛阳天津路营业部(下称中投天津路营业部)买入711.85万元,位列买入榜第一名。

随后,ST洛玻开始连续涨停,4月2日的涨幅异动榜公开信息中,中投天津路营业部再次现身,并位列卖出第一名,合计卖出金额为710.77万元。次日,ST洛玻跌停。

据当地券商界人士介绍,中投天津路营业部与洛玻集团距离最近,“很多洛玻员工都在此开户。后来搬家了,离得比较远,开户的人都转到离集团最近的东海证券去了,但还有一些客户继续在中投证券做”。

当地四家券商最大的中投证券天津路营业部,拥有散户大厅、中户室和大户室,客户人数较多。该部总经理助理闫璞告诉记者,确实有不少的洛玻集团员工在其处开户,但与搬家之前相比,人数已少了很多,“绝大部分都转到离洛玻集团近的营业部开户了”。

至于自己的营业部为什么能登上异动排行榜的卖出第一名,闫璞表示难以理解,“公司最大的客户也就在三四百万元,没有市值达700多万的客户,应该不是个人所为,可能是几个大户联手做的,但这属于客户自发行为,我们也不好过问。”

不过闫璞认为,如果是庄,“第一,资金量显然不够,第二,做庄能把自己做到排行榜上去的,也不会是高手”。

七次令人遐想的“未来两周”

无论是子公司四处发布信息招徕战略投资者,还是二级市场疯狂炒作,这幕大戏中,自有一方稳坐钓台、岿然不动——ST洛玻。

细数公司反弹以来屡次发布的“澄清公告”,ST洛玻并未完全置身事外。

7次“两周内无重大重组计划”的澄清公告,完整贯穿公司股价从最低点开始反弹,直至涨至目前高位,因传言而被广泛质疑信息披露问题的全过程。

去年10月31日,因公司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触及跌幅限制,按规定需公告异动原因。

公司称,“本公司董事会确认,到目前为止及未来可预见的两周之内,公司没有根据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董事会也未获悉本公司有根据有关规定应予披露而未披露的、对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

虽然“未来两周内无重大重组事项”的说法符合上交所规定,但这类澄清公告,在公司股价反弹的过程中,一共出现7次。

首次公告后,仅隔4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即触底反弹,在随后的11月12日、27日,2009年2月12日和17日,3月30日,4月3日都有出现,内容几近完全相同,均重点强调“未来两周”这个令人遐想的时间概念。

北京一位唐姓个人投资者称,“密集地使用这种短周期的澄清公告,真是有点乱套了。”

ST洛玻董秘、财务总监宋飞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一直表示自己从未听说过子公司龙玻重新上马新的生产线一事,并坚持认为,“作为我们的子公司,龙玻没有主体资格独立开展融资活动,而且新上生产线,肯定是要我们批准才可以的,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这个事情,所以肯定是没有的!”

关于停产公司下一步到底上什么项目,其表示,“正在论证阶段,不太清楚”。

记者拿着搜集到的证据到洛玻集团寻求核实,集团投资部总经理郭义民表示,没听说过这件事情,“只是听说过子公司论证了很多项目,一共有8个,但都没有最终确定的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如此重要的一个子公司停产,公司并未公告。

宋飞和郭义民均认为,“只是正常的设备整修”,“是因为熔窑窑龄已到,正常的停产放水整修而已”。

采访过程中,亦有公司员工和当地官员表示,是因为“老国企,亏损严重”才停产的。

上述申报材料中的一组数字显示,“截至2008年9月底,(龙玻公司)资产总额为17620.56万元,负债总额为28900.83万元,资产负债率为164.02%,未分配利润为-21183.943万元”。

记者采访时,巧遇龙玻公司总经理陈功到投资部汇报工作,看见记者忙称没有上马超白超薄玻璃的计划,并一再希望记者透露前述公司高管身份。

宋飞受访时还谈到了公司的实际控股股东中建材可能的重组方向。

其认为,中建材作为建筑材料企业,“有水泥而无玻璃,所以主要方向还是利用公司现有优势,做大玻璃产业这一块,后续重组应该要与中建材现有的产业结构形成互补关系”。

ST洛玻刚刚因为一次卖地冲回的非经常性损益而摘星,逃掉被停牌的命运,但今年一季报显示,净利润亏损4958万元。

事实上,ST洛玻1995年上市以来一直经营困难,14年间只现金分红过一次,金额为100万元,至今股价都未曾超过首日开盘价。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90619/LTN20090619243_C.pdf


澄清:


1.龍門玻璃的生產線是一條超薄玻璃生產線,一直生產超薄玻璃,2008年內共生 產超薄浮法玻璃103.54萬重量箱。因窯齡到期,2008年7月28日停產冷修後,本公司已考慮其技術升級和產品定位問題。為順應中國鼓勵發展新能源政 策,龍門玻璃在現有超薄玻璃生產線的基礎上生產超白太陽能玻璃的可行性也是本公司探討的方向,但具體方案一直在討論之中,沒有確定。


2. 本公司控股股東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詢問本公司最終控制人中國建材,中國建材明確表示在未來三個月內沒有重組本公司的計劃。


-------------------------------------------------------------------------------


洛玻集團因政府無償劃撥關係,新大股東變更為中國建材集團,即香港上市的中國建材(3323)的母公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404/LTN2007040423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410/LTN20070410101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625/LTN20070625286_C.pdf




------------------------------------------------------------------------------------------------

  復牌後股價急升逾倍後,表現稍為反覆,是在消化停牌後的積壓。相信其後將具有投機性,主要看其業務發展及是否重組。

greatsoup:


所以,雖有概念,盤子又小,雖升的機會仍在,但已連升多日,未來走勢有很大不確定性。


要唱好的話,起碼用一些心機寫些有誠意的東西,不要亂吹。


至於想看好的話,可以看看這個題目: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3184&start=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57

如有提及請勿介意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20524/16362893

此日晨早接到某君來電,詐晒型,請左丁山以後唔好提佢,左丁山話:「喂,冇寫你個名喎,又冇爆你任何私人機密、公司機密,講吓過癮事情啫!」某君云:「總 之你個欄太多人睇,我嘅身份俾幾位行家猜中,打電話嚟取笑,請你高抬貴手。」
唉,都唔記得幾時提過佢乜事咯,算了吧,因佢之事,想起幾年前見到財 經 M,當時佢仲係做緊高官,未辭職,佢對左丁山講:「每朝吃早餐睇你個欄,我視為猜謎遊戲,睇你所寫嘅賓架 A,賓架 D,賓架 W係唔係我識得個幾位賓架,有時一猜就中,幾好玩!」財經 M以此為樂,相信不少其他老友亦然,其中又有一啲唔想俾人寫,要刻意保持低調嘅朋友,以後要留意多啲,謹此向各位老友致意,如在本欄提過你地而又俾你地老 細、同事、朋友猜中,令你們產生若干尷尬嘅,左丁山在此道歉,鎖你鎖你!
此日賓架 W與地產 M約吃午飯,因大家事忙,夾日子難搞,三方秘書一個月前夾咗好耐先至搵到呢日中午,想唔到賓架 C亦大駕光臨,平時好難搵到賓架 C嘅噃?
賓 架 W話:「今朝早上在馬會水池游水,碰到賓架 C,佢話相請不如偶遇,今日中午冇約,不如一齊吃午飯,我話如果你唔介意,參加埋我地三位飯局囉,佢一口應承咗!」如此更好,否則再約齊地產 M、賓架 C呢啲大忙人,可能又要等多一個月。咁嘅偶然聚會,想不到擦出火花,竟然為某些事情做腦震盪談出一個可能可行方案,大家滿意而去,四個臭皮匠,幾乎等於一 個諸葛亮。
事後與賓架 W行路返灣仔,原來佢地俾業主加租35%,業主係老友都冇情講,因為市場趨勢無人可以阻擋,唔怪得大人物馮國經對香港電台自由風講,今天影響香港競爭力之 最大因素就係商廈與零售店舖嘅租金!租金豈止嚇怕部份外資,亦產生一連串嘅「擠出效果」( crowding out effect),即大名牌/珠寶鐘錶店擠出本地名牌,本地名牌退守二線街道,擠出本地名氣商戶(如飯店、麵包店,雲吞麵店索性賣舖停業),一波復一波,將 本地連鎖店掃入領匯翻新商場,跟住擠出若干守舊經營嘅商店。不少人乘機罵領匯之時,忘記了罵政府,點解規劃土地時,完全忽略商場店舖之新供應量?土地供應 短缺,乃商業租金大升之最基本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18

請勿高估浮存金的作用 孫旭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d5d75d0102e7gd.html

王海平先生寫了一篇博文《追隨大師,與大師同行,超越大師》[1],將巴菲特、彼得·林奇、塞思·卡拉曼和約翰·聶夫等幾位投資大師的業績進行了比較,得出的結論是:「剔除市場環境、個人運氣及保險浮存金影響後,純粹從投資收益率角度來看,塞思·卡拉曼、約翰·聶夫等大師應該與巴菲特平起平坐,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巴菲特一枝獨秀』的情況,所以我們應該把腦袋中神化的巴菲特請下神壇。」王先生整理出的數據見表1

1:大師們的業績數據

大師們

公司名稱

統計時段

年限

收益率(年化)

剔除浮層金(約1.5倍槓桿)

同期標普指數

沃倫巴菲特

合夥企業(青年)

19561969

13

29.4%

29.4%

 

伯克希爾(中年)

19701998

29

26.2%

17.5%

13.4%

伯克希爾(晚年)

19992010

12

8%

5.3%

 

伯克希爾

19702010

41

20.6%

13.7%

 

彼得林奇

富達基金

19771989

13

29%

14.5%

塞思卡拉曼

Baupost Group

19822009

27

19%

10.7%

19982008

10

15.9%

1.4%

約翰聶夫

溫莎基金

19641995

31

13.8%

10.52%

 

先生的結論令人吃驚,而他之所以能得出這一結論,無非是表1中伯克希爾剔除浮存金因素後投資收益率只有13.7%罷了。然而,這一估算並不成立。

先生剔除浮存金因素的方法是將伯克希爾淨值的年均增長率除以1.5,其依據是保險浮存金佔伯克希爾淨值的50%左右,而這些浮存金是零成本的,「也就是說,巴菲特用了約1.5倍的零成本槓桿。」對浮存金佔伯克希爾淨值的估計來自表2

2:保險浮存金佔比(1967年-2007年)(單位:億美元)

 

1967

1977

1987

1997

2007

保險浮存金

0.20

1.71

15.08

73.86

586.98

公司淨值

0.36

1.56

28.43

314.60

1241.20

浮存金佔比(%

55

109.61

53.04

23.48

47.29

                                                           ——摘自《奧馬哈之霧》

上述估算忽略了一件事——儘管保險浮存金是零成本的,但由於不知到什麼時這些資金會被用於支付保險成本,因此它們不可能像自有資金那樣進行投資,具體來說,就是不可能大比例地用於股票投資。我們來看一下伯克希爾近年來的相關數據。

3:伯克希爾2007-2011年末「保險和其他」分部[2]的資產構成

單位:億美元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377.03

243.02

282.23

347.67

335.13

投資:

 

 

 

 

 

    固定收益證券

285.15

271.15

357.29

338.03

312.22

    權益證券

749.99

490.73

565.62

598.19

760.63

    其他

 

184.19

294.40

193.33

131.11

其他資產

670.09

829.78

773.43

851.79

964.10

資產合計

2,082.26

2,018.87

2,272.97

2,329.01

2,503.19

權益證券佔投資的比例

72.45%

51.87%

46.46%

52.96%

63.18%

權益證券佔投資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比例

53.11%

41.27%

37.72%

40.49%

49.42%

 

可以看到,在伯克希爾的「保險和其他」分部,股票(權益證券)佔投資的比例並不高,即使是在2008年也不例外,那時,巴菲特高喊「如果你痴等知更鳥的叫聲,那麼,春天將會過去。」

在巴菲特早年經營合夥企業時,他將投資分為三類或四類——低估類、套利類和控制類,顯然,那時他的股票倉位是很重的,遠非中晚年可比。

既然如此,用淨值增長率除以1.5就顯然低估了巴菲特的投資水平。任俊傑先生和朱曉芸女士在《奧馬哈之霧》一書中沒有這樣做,但他們舉的例子中在使用槓桿和未使用槓桿兩種情況下假設的投資回報率均為10%,其實也是沒有考慮到浮存金與自有資金的性質不同。

那麼,如何估計浮存金對伯克希爾淨值增長的貢獻具體有多大呢?又或者,我自己沒有辦法準確地進行估計,但對簡單高估浮存金作用的做法也無法接受。任俊傑先 生和朱曉芸女士沒有具體估算浮存金對伯克希爾淨值增長的影響程度,就下結論說「巴菲特幾隻重倉股票的投資回報長期低於公司淨值增長,原因就在於保險浮存金 對公司資產淨值起到了增厚作用。」如果是我,即便是作過具體的估算,恐怕也還要在「原因」前面加上「主要」或「重要」二字——難道在中石油上的豐厚回報沒 有為伯克希爾淨值增長超過長期重倉股票回報作出貢獻?!

其實,巴菲特和其他投資大師不同,他的投資不侷限於證券投資,中晚年證券投資在他的投資中佔的比重甚至要低於實業投資,因此,以伯克希爾公司淨值增長速度來推測其證券投資的水平本身就很難說得上準確。

4:伯克希爾2007-2011年末投資佔公司資產的比例

單位:億美元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投資[3]

1,065.70

1,022.40

1,262.93

1,177.11

1,251.72

資產

2,731.60

2,673.99

2,971.19

3,722.29

3,926.47

投資佔資產比例

39.01%

38.23%

42.51%

31.62%

31.88%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69cd2b0100wn2m.html

[2] 近年來,伯克希爾將其業務分為「保險和其他」、「鐵路、公用事業和能源」和「金融和金融產品」三個分部,而公司的投資大部分為「保險和其他」分部的資產。

[3] 包括「保險和其他」分部中的「investments」和「金融和金融產品」分部的「investments in fixed maturity securities」和「other investment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9

請勿把錢死困在籠底(答) Home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7496

讀者最需補足是借貸力不足。其實賣樓同唔賣樓之間,仲有好多可能。如來年將收入報足稅,交利得或薪俸稅,就當拉個平均個人收入應證有兩萬餘元,可將樓不賣出及作套現之用。

 

當然讀者擔心而家唔賣之後就無好價錢,應否放手一博? 筆者認為讀者只得樓一間,如冇樓係手個心又會唔會定呢? 到時錢有五百萬,但應如何處理,讀者又有否再諗清楚?

 

想信讀者本身對投資沒有興趣,亦估計是新手一名。心態及知識未必能妥善打理即時所得的一大筆錢。可以有人會話,錢係我既,點會唔識打理呢? 冇錯你可以即時使哂佢,但要令錢洸得其所又能照顧退休所需,是長時間一點點累積的努力。

 

建議著量申報自己生意收入,如能再找到擔保人即可將樓套現至七成,老公收入如在外地亦可折合計算。可套金額為(8.0mil*7-%)-2.20mil=3.4mil。套出金額可將一半放在靈活按揭戶口,收回按揭息率之等回利率,變相將要用腦諗之再投資金額減半,至1.70mil。此金額可換做人仔做定期,3到4%年回報可期。這樣設置無非是配合你個等,等市低係美國或香港再買一層。

美國買樓不時是筆者與朋友談及問題,可以買價好平,但延後收費一般。在wall street買間一房studio租比鬼佬可要支付服務費每月US$2000,而距離wall street遠點的地方租間大屋都係us$2000, 所以間屋曬左好耐太陽,蝕賣離場。當然亦有不少筍貨,先生是美國人可在正確判斷。再唔係等下在港置業。

 

如找不到擔保人,可先搬到家人屋企住,再將樓租出。半年後齊租金收入即可當自身收入證明。惟因單位已作投資用途,套盡都是50%,即可套金額由3.4mil減至1.8mil。但此金額已夠讀者在淡市比首期買多一間了。Auntie應是對的,冇樓係手而手持大筆錢自己攪投資,相信暫不是你杯茶。至於想握500萬係手慢慢洗,諗樣認為此金額就算可洗過世,都係一個令你不開心的退休生活。當然有外力幫忙,以上所說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經濟是有週期,大浪仍然是六十年一大週期,十年可視作為一小週期。至於當中有不小波浪支折,實在是難估何時為一週期的完結,那時是重生的一天。由於只等一物業在手,借貸力亦不足,不建議賣出。努力一拆二,實在地知道幾時供完幾時有兩間樓係手,總好過一大舊錢係手只洗面頭一浸,大部份錢死困在籠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59

陳鴻橋自殺前留遺書“請勿擾妻兒” 祁曙光被公安帶走或涉司度公司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0-24/955995.html

大公報記者從內部人士處獲悉,陳鴻橋是於昨日早上六點,在深圳福田區陽明山莊家中被發現自縊身亡的。死前曾留有遺書,內容僅五個字“請勿擾妻兒”。

Img424046024.thumb_head

中信金石總經理祁曙光

國信證券昨日盤後證實,公司總裁陳鴻橋於當天不幸去世。

國信證券總經理陳鴻橋

大公報記者從內部人士處獲悉,陳鴻橋是於昨日早上六點,在深圳福田區陽明山莊家中被發現自縊身亡的。死前曾留有遺書,內容僅五個字“請勿擾妻兒”。

另據媒體昨日晚間報道,中信證券子公司金石投資總經理祁曙光被公安機關帶走,尚不確認是接受調查還是協助調查。目前中信金石方面尚未給出任何回複。

截至記者發稿時,陳鴻橋電話已被設置為呼叫轉移,國信證券董秘辦公室、投資者關系等電話則一直無人接聽。公司內部人士透露,高層仍在開會緊急商討關於此事的應對之策。

近期有傳聞指,陳鴻橋日前準備出境之際,發現自己被實施邊控而遭勸返。但該消息未獲官方證實。外界普遍猜測,陳鴻橋自殺或牽扯救市期間的內幕交易事件。

國信證券總裁陳鴻橋 或牽扯救市期間內幕交易

據了解,陳鴻橋與目前正接受調查的前中證監主席助理張育軍有很深交集。二人不僅是北大校友,還在深交所共事長達五年。陳鴻橋最高曾擔任深交所副總經理一職,為時任深交所總經理張育軍的副手。有內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張育軍離開深交所後,陳鴻橋分管的業務日趨邊緣化。

因此“張育軍拉陳鴻橋下水”的推斷是比較靠譜的。

2014年5月份,陳鴻橋離開深交所進入國信證券,接棒胡繼之出任公司總裁。當年12月份,國信證券成功登陸A股主板。在2015年福布斯公布的A股CEO薪酬排行中,年僅49歲的陳鴻橋以211萬元人民幣年薪,排名第96位。據國信證券內部人士反映,陳鴻橋算是學者型的官員和領導,專業素養非常高。

在此前股災期間,張育軍擔任“救市總指揮”。市場人士猜測,張育軍面對利益誘惑操縱市場,享有信息優勢的“救市主力”亦搖身變為“套利先鋒”,中信證券先後有包括總經理程博明在內的11名高管被拘。由於陳鴻橋與張育軍交往過密,因此“張育軍拉陳鴻橋下水”的推斷較為業內所接受。

與此同時,國信證券亦深陷“惡意做空”泥潭。9月7日,一份題為《國信證券股指期貨異常交易情況的通報》的文件在網上流出。從該通報內容來看,國信證券疑因股指期貨放空單,以及為客戶融券賣空提供便利遭遇嚴厲批評,公司管理層也被監管機構約談。

在上述通報中,還出現了做空事件中處在風口浪尖的司度公司。該公司被輿論扣上做空中國的帽子,其控制的上海司度因涉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影響其他投資者的投資決定,被中國證監會暫停帳戶交易。但國信證券當時面對通報內容回應稱,“不知道”、“不清楚”。

金石投資總經理祁曙光被公安帶走

此外,昨日還曝出中信金石投資總經理祁曙光被公安機關帶走。目前尚不確定祁曙光是接受調查還是協助調查。中信金石方面尚未給出任何回複。

“如果是‘協助調查’還不代表一定有問題。”一位律師表示,“但如果被公安機關要求‘接受調查’,一般是指其已經作為犯罪嫌疑人被刑事偵查。‘刑事強制措施’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可以是偵查階段,也可以是起訴和審判階段。”

據媒體報道,祁曙光曾任中信聯創總經理,曾參與投資司度公司。今年股市大跌之後,交易所對頻繁申報或頻繁撤銷申報,涉嫌影響證券交易價格的多個賬戶采取了限制交易措施,其中,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也被深交所在8月初限制交易。

作為大型美資金融集團Citadel的全資子公司,司度創立時曾獲得中信證券的持股。深圳市中信聯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稱中信聯創)於2010年出資100萬美元投資司度(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占20%股權。該股權已轉讓,目前中信聯創並未持有司度公司股權。

其時中信聯創的總經理為祁曙光,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是中信證券總經理程博明,金石投資在中信聯創持股92.07%。

金石投資是中信證券的直投子公司,2007年10月在北京註冊成立,註冊資本為52億元。中信聯創曾表示,已退出的該筆投資屬於財務投資,且規模小,投資期間中信聯創並未參與司度公司的日常運營及管理。

祁曙光從2002年起擔任中信聯創總經理,負責對辰州礦業、寧波理工、威創股份的投資,實現上市退出;主持中信證券十多家子公司股權管理工作,涉及投資規模一百多億元。

由於業績出色,2012年祁曙光被任命為金石投資總經理。祁曙光為人直率熱情,在金石投資以及中信證券內部威望很高,金石投資在其領導下業績優異。

【推薦閱讀】

一文看懂近期"出事"的證券系統人物關系圖

  • 每經網綜合
  • 柴剛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134

貼金的事情請找我,貼錢的事情請勿找我!

巴菲特蓋茨將訪華部分中國富豪避席怕勸捐

是否捐款當然出於個人意願及自由,不過當第一次聽到這則新聞時,只好慨歎一聲。

莫非發財立品之前,都是發財先行?就算巴菲特蓋茨都係咁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053

「請勿」文化

2015-11-30  TCW

「台灣的水利之父」 為何是日本人?

在台南烏山頭水庫附近,有一處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八田與一是建造烏山頭水庫、嘉南大圳者,因為這兩件工程,讓原本是旱地、多鹽的嘉南平原變成台灣最大的米 倉。一九三○年,烏山頭水庫突破諸多技術難度,終於完工,在當時是世界第三大水庫。提出建烏山頭水庫與嘉南大圳的構想是八田,完成也在他手上。他對台灣水 利工程的奠基不只於此,卻被埋沒於歷史的灰塵多年,直到近年才重見天日。後來,有人稱其為「台灣水利之父」。

當年八田與工程師們興建水庫的臨時日式聚落,經過半世紀,已是廢墟。二○一一年時,交通部原址重建四幢日本房舍,成為歷史建築園區。雖是新建,但考究。

我最近到台南,首次走訪此園區。走入八田宅的書房,在檜木與榻榻米布置的和式空間,彷彿進入時光隧道。讓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認識八田與一,對了解台灣近代歷史很有意義。

然而,一處好的硬體建築,需要適切的軟體搭配。這包括,其一,裡面該展示什麼、如何展示。若無足以匹配的軟體,建築不過是另一座蚊子館。蚊子館浮濫,是台灣現在的大問題。其二,現場館員與導覽者的素質。展品與硬體是死的,唯有經人的介縉與布置才會活出生命。

從上述兩個檢查尺來看,八田與一紀念園區是讓人失望。

尤其,讓人不解,一座不是古蹟的房子,竟處處放置「請勿觸摸」的牌子。何謂處處?舉例八田宅的書房,一個五坪空間,就放置四個小牌子,書桌、矮桌、邊 櫃……,加上現場人員每三分鐘就重複一次「歡迎光臨,請勿觸摸」。身為訪客,我真是困惑:想傳遞的是「歡迎光臨」好好享受這趟文化之旅,還是「別碰壞我們 的東西」?

旅客水準或參差不齊,但不會是多數,既然如此,為何要把防堵少數人的偏差當成正常管理程序,造成多數人不舒服?「請勿觸摸」文化不只在此地,更存在於諸多 地方,這是一種假設「旅客是水準不足」、旅客是有危險,因而刻意製造文物與訪客的距離。保持距離,省麻煩,但這好嗎?

這是施政長期「重硬體,輕軟體;重形武,輕內涵」的結果。這結果的影響是什麼?

遠的不說,我花了兩小時走完紀念園區後,還是不知道「為何台灣水利之父是日本人?」印象深刻的竟只是,他家挺有味道,一座古樸的房子。很諷刺吧。

撰文者 王文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258

午市盤點丨A股早盤重拾升勢 吃飯行情請勿提前“離席”

滬深兩市今日雙雙小幅低開,隨後在以方大碳素為代表的石墨烯板塊的帶領下震蕩上揚,隨後多板塊開始異動。上證指數方面,多空雙方在3000點關口展開焦灼。臨近午間收盤,滬指小幅回落,但仍能維持在3000點上方。截止發稿時,滬指、創業板指均小幅收漲。

截止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19.94點,上漲7.12點,漲幅0.24%,成交額927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749.99點,上漲40.92點,漲幅0.38%,成交額1,697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257.57點,上漲7.57點,漲幅0.34%,成交額479億元。

盤面上,兩市漲多跌少,石墨烯、西安自貿區、碳纖維、深港通等板塊漲幅居前,量子通信、氟化工、寬帶中國、超導等板塊下跌。寶利國際、西安旅遊、安徽合力、海波重科、吉宏股份、新海股份、海信科龍、北京利爾、愛司凱、科大國創、豐元股份、長城動漫、西部礦業、浙江東日、方大炭素等17只股票漲停,萬方發展、*欣泰跌停。

技術面上,滬指正在向5日均線靠攏,今日盤面小幅低開後震蕩上行,低點觸及3004點後上沖,證明20日線支撐是穩固的,預計這種態勢午後會繼續,而3000點整數關口或為後市提供強勢支撐,不排除滬指下午站上五日均線後繼續上揚。

市場資金面上,滬股通半日凈流入逾3.2億元。截止上周五收盤,滬股通流入3.26億元,至此,滬股通資金已連續10個交易日呈現凈流入,累計流入資金達79.59億元。這也是今年年初以來,滬股通第四次連續資金凈流入達10個交易日。

東北證券認為,目前全球寬松預期波動,應該關註結構性機會。關於市場走勢,東北證券表示,存量博弈下,市場已經達到區間震蕩的上軌,繼續向上突破需要增量資金入場,否則短期調整壓力增大。本周美日議息會議召開,市場對寬松政策的預期可能出現波動。市場格局還是處於存量資金博弈等待切換到增量資金行情的狀態,板塊間主要體現為輪動切換而非趨勢性變化。

海通證券表示,上漲窗口仍開著,市場上漲邏輯未破壞。在6-12個月的中期,維持中性判斷。海通證券指出,中期而言,仍是震蕩市的大格局,業績為王,且7-8月是中報公布期,業績穩定增長類股仍是底倉品種,關註高送轉類股。此外,階段性的彈性品種,如券商、軍工是新的成長方向。新的成長方向從前期表現落後、行業景氣向上、有催化劑角度選,如IT國產化信息安全(網絡安全法落地)、教育(民促法推進)、核電(三代項目審批)。主題重視國企改革,尤其是上海國企改革。

興業證券認為,本輪“吃飯”行情,本質是風險偏好提升推動的反彈,行至右側,難免有波折,短期調整並不意味行情就此終結。從我們6月15日首次堅定喊出6月布局,7、8月“吃飯”以來,大盤從2800漲至3000以上,多數板塊已有5%-10%的漲幅,在“幺蛾子”頻出、經常有大陰線吞噬收益的今年,已是一段難得的投資時光。本輪行情本質上是風險偏好提升、擴散推動的反彈,與基本面關聯度不高,難免因市場情緒波動而曲折震蕩,尤其是在反彈已行至右側、多數板塊已有漲幅之下。並且,本輪行情也並非見大底後的系統性反轉,而是磨底過程中的反彈,大部分板塊的估值仍難言便宜,從基本面的角度缺乏絕對的安全邊際,因此更易受到情緒面的擾動。本周大盤從3050附近回踩至3012點,其實是一次市場自發性的、情緒波動導致的短期調整,並不意味“吃飯”行情就此終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847

弱者,請勿上車──避險才是政策的主旋律 脫苦海

1 : GS(14)@2010-08-21 17:24:55

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article?mid=15232
九招十二式明明是規管樓花售賣及增加示範單位透明度,坊間偏要詮釋為「打擊樓市」,然後看到樓價繼續升,就說政策失敗。筆者亦可以預期,如果用「打擊樓市」或「協助上車」作為衡量標準,三招十四式最終亦會令「他們」失望。我們且不去推測政府的動機,而應該看政策的結果,傳媒上無數所謂政策分析的荒腔走板,根本的原因就是將一己的願望套落政府行為內,當這種政府行為無法滿足其主觀願望,就認為是政策失敗。殊不知政府不單只為那些自命中產、八十後或無殼蝸牛服務,而是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筆者在大學讀社會學時,有一名詞經常出現,偏偏香港的社會運動家從不使用,莫非他們不知道這個名詞嗎?

這個名詞就是「利益團體」,英文是Interest Group,分析社會現象而不去觸及人群不單以階級、年齡或社會經濟狀況(socio-economicstatus)歸類,最根本的分野,就是「利益」。在樓市之內,有樓人仕與無殼蝸牛有矛盾,租客與業主有矛盾,自住與買樓收租的都有矛盾,而這種利益的對立,是要由政策達到平衡。所以分析樓市政策,卻只考慮「中產無殼八十後蝸牛」,必然地偏頗。

就以三招來分析:「打擊摩貨」結果將是冷卻一手長成交期的交易,實力不足而去買樓花,將會有兩個選擇:無法上會,或被沒收10%定金(明眼人看到是針對「天匯」事件),一手樓花無得好炒;「收緊按揭」結果是部份潛在買家淘汰出局,同時減低了金融體系的按揭風險,比如只拿出10萬元又怎樣買200萬樓上車,拿不出樓價四成又怎樣買樓收租?

至於第三招「增加供應」只是虛招一晃:推出細地只是按月賣地的延續;南昌站一早就話要盡快推;甚麼增加住宅土地供應、工貿地改住宅、加快啟德進度之類,只不過是把舊政策再讀一次。筆者也可以再添,比如開放邊境土地、發展東北三鎮(粉嶺北、古洞北、坪輋打鼓嶺)、發展洪水橋及掃管笏、重新啟動荃灣西及將軍澳填海之類,十月時施政報告再拿出來未遲。

「自以為打擊炒家,可能正係打擊用家」也成為批評的理由,筆者倒想問一句:政府何時說過三招十四式的目的是「維護樓市和平」,打倒萬惡的炒家,拯救未能上車的用家?明眼人都知,現時樓市火熱,物業回報率(根據差餉值推算出來)已經在低位。持有物業者親身經歷樓市的起跌風浪,自不像某些「樓市處男/處女」,一口咬定樓價只升不跌,所以其他人有責任幫他們上車。



際此情況之下,泡沫吹得起就要預計會爆,實力不足者硬要貴價上車,最能幫他們避險的方法,就是不准他們上車!報上有個案例是有人想用200萬買入沙田第一城395單位,但由於沒有九五按,只有十萬首期不足上車。大家想一想:連二十萬首期連駛費都拿不出來,在現水平樓價去入市,只需下跌5%以上,就會清袋!

朋友來電詢問,打不了炒家,樓價是否真會因而調整。筆者認為樓市是很捉心理的,風頭火勢炒家與發展商還要去「硬頂風」,必然招致官方更強力的反彈,拿出更嚴厲的招數。數年前國內有些房地產商真的這樣做,結果這班人「幸而」遇到金融海嘯,中央顧存大局才放其一馬。放在香港亦作如是觀。
2 : 鄉下佬(3667)@2010-09-14 11:31:14

我想問,大陸不是常有水泥鋼材產能過盛報導嗎?
為何地產商常說原材料價格急升呢?
是否中間人/買手問題?
3 : reference(1610)@2010-09-14 11:38:38

2樓提及
我想問,大陸不是常有水泥鋼材產能過盛報導嗎?
為何地產商常說原材料價格急升呢?
是否中間人/買手問題?


Most of the property developers used "pre-fabricated modules" nowadays.
4 : 鄉下佬(3667)@2010-09-14 11:48:01

3樓提及
2樓提及
我想問,大陸不是常有水泥鋼材產能過盛報導嗎?
為何地產商常說原材料價格急升呢?
是否中間人/買手問題?


Most of the property developers used "pre-fabricated modules" nowadays.

我英文不好,閣下是否說"預製組件"嗎?
預製組件多是made in china
而且用[預製組件],建樓成本應該更加相宜
5 : 龍生(798)@2010-09-15 02:09:03

http://viztor0429.mysinablog.com ... le&articleId=273580

這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供我等不學無術之仕也能稍窺工程界的門徑
6 : 鄉下佬(3667)@2010-09-15 11:46:09

5樓提及
http://viztor0429.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3580

這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供我等不學無術之仕也能稍窺工程界的門徑

看完之後大嘆:
樓價最少跌5成,哈哈
(自言自語中)
7 : passport(1491)@2010-09-15 22:56:10

5樓提及
http://viztor0429.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3580

這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供我等不學無術之仕也能稍窺工程界的門徑

參觀預製件工廠
http://viztor0429.mysinablog.com ... le&articleId=506039
預制件建築
http://viztor0429.mysinablog.com ... le&articleId=273580
預製件建築2
http://viztor0429.mysinablog.com ... le&articleId=273668
8 : 龍生(798)@2010-09-16 01:16:24

係咪好得意呢
但我想問下, 點解樓價會大跌?
9 : 鄉下佬(3667)@2010-09-18 18:25:57

8樓提及
係咪好得意呢
但我想問下, 點解樓價會大跌?

新樓開售的價格明顯是地產商"肥水不流別人田"心態
假設某一類單位動輒炒10次才到頂位
經地產商精準計算,由第七/八口價推出市場
再以鋪天蓋地式宣傳,包括專車接大陸同胞揀樓,地產代理營造搶貨景象等等...
一旦經濟逆轉,這類單位最易跌回第二/三口價位...
10 : 龍生(798)@2010-09-18 21:48:12

明白
類似情況其實有實例
04年雀仔開售
當時己賣到4k 多一尺
後來海嘯回到3k 多
不過現在己升穿4k, 差不多5k 了
這例子某程度上解釋了你的理論

我曾在08年海嘯前感嘆, 新地的定價能力也實在太高了
04-06年買樓的人, 也不能大賺特賺
唯一的解釋, 就是發展商把之後的水位己食盡了
11 : 龍生(798)@2010-09-18 21:52:59

恒基的亨亨灣也一樣
你看, 04年買的人, 到08年也不過賺30-80%不等
少有大賺一兩倍的

都是因為發展商把水位食得太盡
12 : 鄉下佬(3667)@2010-09-19 10:42:32

10樓提及
明白
類似情況其實有實例
04年雀仔開售
當時己賣到4k 多一尺
後來海嘯回到3k 多
不過現在己升穿4k, 差不多5k 了
這例子某程度上解釋了你的理論

我曾在08年海嘯前感嘆, 新地的定價能力也實在太高了
04-06年買樓的人, 也不能大賺特賺
唯一的解釋, 就是發展商把之後的水位己食盡了

這個例子最近的可在"midtown"中找到!!!
活生生的實例,水位已經沒之前那麼多
280萬>>>330萬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
正正就是2成水位!!!

而另一地產商跌眼鏡計錯數的正是CK栢慧豪廷
十幾次摸貨仲未係真正用家
(當然除左開價低之外,長成交期都係主因)
13 : 龍生(798)@2010-09-19 14:07:58

▲利嘉閣劉信文說,西灣河嘉亨灣 1座中層 G室, 675方呎,作價 535萬元,呎價 7926元。賣方 04年以 390.2萬元一手購入,進賬 144.8萬元,賺幅 37.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9&art_id=14465431


實扑下自己先
04 年, 同一舊錢買太古城, 今日...點止得咁少呀...
14 : 鄉下佬(3667)@2010-09-19 14:45:31

04年緊係啦,買乜都賺到笑
仲要係優質盤
如果入錯左浪翠園就真係嘔血!!!
15 : 龍生(798)@2010-09-19 15:24:03

nonono~~~
我意思係04年這時機買樓, 到今日, 賺37%, 絕對係少
仲要係好少
04年太古, 390萬可以買1000尺啦, 今日可能過千萬了
16 : 鄉下佬(3667)@2010-09-20 09:49:58

15樓提及
nonono~~~
我意思係04年這時機買樓, 到今日, 賺37%, 絕對係少
仲要係好少
04年太古, 390萬可以買1000尺啦, 今日可能過千萬了

07年你好大可能放左啦smiley
又或者09年未爆升前放左呢smiley
邊有人知今日會咁先得架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426

优众网:非请勿入的“少数派”电子商务新生意

1 : GS(14)@2010-09-20 21:54:36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0920/151923.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8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