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陽澄湖大閘蟹利益鏈:蟹農難賺錢 販蟹年入百萬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20/xMNDE4XzUyNTgxMA.html

失落的蟹農

防偽戒指的倒賣,塘蟹和外地蟹混作陽澄湖蟹賣,林林總總,就圖一個「利」字。

在陽澄湖鎮,大大小小的蟹業公司雨後春筍般地湧出,隨著陽澄湖大閘蟹的名聲遠颺,價格也水漲船高,市場售價以每年5%~10%的幅度攀升。

與這些喧鬧相比,蟹農始終是最沉寂的一方。就在大閘蟹價格飆升的這幾年中,普通蟹農的收益並沒有增長。大閘蟹的產業鏈中,他們是收入最微薄的一環。

養蟹16年,蟹價年年攀升,蟹苗降價10倍,由16年前10元一個蟹苗降到現在的1元一個蟹苗,儘管如此,養殖蟹的蟹農都說賺不到錢,與此同時,販蟹者卻能年入百萬。

9月4日,陽澄湖蟹農梁才寶的妻子周素珍講述養蟹經歷。夫婦養蟹十幾年,起早摸黑,今年他們總共買了8000個蟹苗,但是預期存活率基本上只能達到一半,到最後一年下來收入也只能有3萬~4萬元。

9月13日,許鳳珍在船上做家務。許鳳珍一家養了10多年蟹,連年虧本買不起房子,只能搬到一艘由漁船改造的房子裡生活,如今他們夫妻和女兒女婿外孫女五口人擠在10多平方米小船上。

陽澄湖鎮沺涇村,蟹農梁永青在家裡休息。他從事養蟹這行已經10多年,但基本不賺錢。他告訴記者說「養蟹人都是白發,販蟹人都是黑髮」。

陽澄湖鎮沺涇村,王佳蘭趴在父親的肩膀上休息。蟹農後代有的在工廠打工,有的做起生意,也有的回家賣蟹。不過他們都不願像父輩那樣養蟹,因為「太辛苦了」。

陽澄湖一年只有兩個季節,淡季和旺季。每年一月到九月中旬是淡季,此時,除了每兩天喂一次蟹,在多數日子裡,蟹農並沒有太多事可做。陽澄湖周邊漁村,白天像一座空城。

不過,寧靜很快將被打破。9月22日,大閘蟹開捕,陽澄湖將迎來旺季,蜂擁而至的食客將擠滿所有的農家樂餐館。一個小小的大閘蟹,帶來了一整條吃喝玩樂的大閘蟹產業鏈,這條產業鏈的源頭陽澄湖鎮的蟹農,卻說養蟹其實「賺不了錢」。

陽澄湖邊的1000多戶蟹農,祖祖輩輩靠在此捕魚為生。這個120平方公里的遼闊水面,每年都帶來很多財富,但這些財富卻和蟹農無緣。

撈野蟹豐收年一去不返

姚阿三是陽澄湖鎮沺涇村的蟹農,今年50多歲,他已經養了16年螃蟹,是陽澄湖上第一批養螃蟹的人。

姚阿三說,1996年之前,陽澄湖的漁民還沒有養殖的概念,當時整個湖面上都是野生魚和漁政部門放的魚苗。姚阿三回憶,到了收穫的季節,全家出動捕魚撈蟹。他說,除了漁船和漁具,沒有其他的前期成本,就在那幾年,他家積累起了幾萬元資金。

1996年,湖裡的資源已經不多,漁政部門中斷無序捕撈,讓漁民從事養殖。姚阿三一家把前幾年掙的錢全投入到了湖面養殖中,一次交了4萬元的承包費。從那時開始,姚阿三真正開始養殖大閘蟹。

他清楚地記得1996年,自己第一次去買蟹苗時,蟹苗還是緊缺貨,一個嬰兒手掌大小的蟹苗要賣到10元錢,他買了5000多只蟹苗,建圍網又花了六七萬。那一年,姚阿三一家賺了四五萬,把投入的成本撈回了不少。他說,16年來養螃蟹只有兩次賺了錢,那年的豐收算一次。

第二年,姚阿三去買蟹苗的時候,蟹苗價格已經降到七八元錢一個,但隨後的一年養殖中,螃蟹沒收成多少,只能賺個生活費。到了第六年,蟹苗價格已經降到四五元錢,那年陽澄湖大閘蟹的聲名鵲起,是姚阿三養殖後除卻生活費兩次賺錢的另一次。

隨後,蟹苗繁殖技術進步,蟹苗一直降價,一直到去年,蟹苗已經低至1元錢左右一個。與此同時,這幾年大閘蟹的名聲和價格一路走高,市場售價以每年5%~10%的幅度增長。

但就在大閘蟹價格飆升的這幾年中,蟹農連嘆養蟹「賺不了錢」。蟹農每年的收入中,大部分年份養蟹只能是把圍網和飼料錢賺回來,一年的利潤主要看附帶養殖的魚蝦。

養蟹戶一般年入三四萬

姚阿三算了一筆賬,在陽澄湖裡,一個20畝的圍網配上外圍的蝦籠要4萬元左右,圍網建好可以用三四年,但喂蟹的費用卻是一筆沒底的數目。

他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末剛開始養蟹時,陽澄湖水質清澈可見底,養蟹大多只用玉米飼料。但隨著後期投養量增加,水質變差,現在幾乎沒有一家養殖戶能只靠 投喂玉米就養出好蟹。漁業村的蟹農65歲的梁才寶說,螃蟹除了喜歡玉米,還喜歡吃小魚和螺螄,喂養螃蟹,每兩天就得去一次,一船小魚和玉米就得300元左 右。

讓螃蟹吃好,還得讓螃蟹住好,螃蟹蛻殼期間更加需要大量水草,蟹農每隔一月半月的,就要給圍網投放水草,一船水草高達600元左右。「水草有時候一次放一兩船,有時候一次要放五六船。」姚阿三說。

即使這樣簡單算來,一年中僅投入的成本也已經達到4萬元左右,而一個20畝的圍網,放養一萬隻螃蟹一般能撈到三分之一,要是碰上旱澇、病荒等收成更是少得可憐。

梁才寶說,約三兩重的雌蟹、四兩重的公蟹,去年賣給熟客的出水價格約100元一對,這已經算收購價格比較高的了。「出水價不能太高,蟹農這麼多,大家都這 個價格,你不賣,別家自然會賣。」而距離村子僅三四公里外,當地蟹王批發市場中,這種同等規格的大閘蟹,會以120元一對出售給前來批貨的客商,到了市場 其零售價格就已經達到170~180元左右。從出水到市場,其中大部分利潤都為蟹商所得。

總的算下來,蟹農養殖20畝水面的螃蟹一般能賣個七八萬,刨去成本,一年能賺個三四萬。當然也有做得好的,清水村63歲的蟹農金先生說,他們村裡蟹農純靠養蟹,最多年收入七八萬,不過這個已經是封頂的了。

新一代都不願做蟹農

9月22日大閘蟹正式開捕的日子快到了,姚阿三的希望也增加了。太陽下山,姚阿三吃完晚飯,和大舅子梁永清坐在湖邊的老屋裡抽煙閒聊。

湖邊的兩間瓦房老屋伴隨了他們30多年。養殖螃蟹16年來,姚阿三沒能給老屋添置太多家具,屋中的桌椅還是上世紀90年代的老款,白色的牆面早已被油煙熏成了灰黑色。

這幾年養蟹收入與16年前剛養蟹時相比,只能算持平。姚阿三沒有太多選擇,想賺錢,擺在眼前的只有三條路:販蟹,開餐館或者繼續養蟹。

同是蟹農的梁永清嘆氣說,有時真羨慕那些能「倒蟹」的人。「我們村裡也有做得好的,又養又賣,一年二十七八萬。」 梁永清說,有人僅靠販賣螃蟹,一年能掙上百萬,「不過像我們沒有門路(銷售渠道),也做不來販蟹,就只能這樣繼續養螃蟹。」

對於他們來說,賣蟹的活兒做不了,「沒那麼多路子」,電腦操作也太複雜了。開餐館更不是條容易的路,本錢、門路、頭腦、精力樣樣都要有。梁才寶的弟弟一直琢磨想花20萬「搞一條船」開個農家樂,但是村裡的審批已經越來越嚴。

梁才寶說,現在村裡的蟹農幾乎沒有40歲以下的年輕人。前幾年,村裡的年輕人寧可去附近電子廠打工,也不願養蟹。這幾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名氣越來越響,不少蟹農子女大學畢業後沒有留在城市,而是回家賣蟹。

不過,對姚阿三這些老蟹農來說,多年前,就已經失去了在陽澄湖發財的機會,現在守著陽澄湖20畝的蟹塘,只是一家餬口生活的保障而已。

這些依湖而生的蟹農,離開了陽澄湖,已經難以維持生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734

陽澄湖上蟹農愁

http://www.eeo.com.cn/2012/0929/234309.shtml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劉金松 9月25日,熱鬧喧囂的陽澄湖大閘蟹開捕儀式已過去三天,在陽澄湖畔兜售陽澄湖大閘蟹的蟹農朱阿建(化名)還沒有開張。

從開捕儀式那天開始,他和老伴就拉著兩筐自家養的大閘蟹在陽澄湖淺水灣附近準備試試行情,這裡不僅飯店集中,附近還有一個大閘蟹交易市場。但讓朱阿建失落的是,在這兒守了三天時間還沒成交一單,既沒有飯店來採購,也沒見收購商上門。

有著多年養蟹經歷的朱阿建已經習慣了這種「湖外」火熱「湖內」冷清的大閘蟹行情,「這兩年都沒見有客商來收過我們的大閘蟹,不知道外面那麼多陽澄湖大閘蟹從哪兒來的。」

隨著「陽澄湖大閘蟹」知名度的提升,這六個字的含金量也在不斷加重,精明的商人靠它發了財,地方政府謀劃著如何借勢發展旅遊、搞招商,倒是像朱阿建一樣的本分蟹農,在這場因蟹而生的財富故事中,日漸迷茫,「怎麼陽澄湖大閘蟹的名氣越來越大,蟹農的收入卻越來越差?」

本地蟹農賣蟹難

今年55歲的朱阿建已養了十多年蟹,他所在的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是陽澄湖周邊養蟹規模最大的一個鎮,唯亭鎮的大閘蟹產量佔據了整個陽澄湖大閘蟹的1/3。

說起如今在市場上風光無限的陽澄湖大閘蟹,朱阿建說其實蟹農基本不掙什麼錢,像他和老伴承包的20畝水面養大閘蟹,一年也就收入3萬~4萬。

朱阿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畝水面建圍網要3萬元左右,建好後可以用3~4年;每年需要投蟹苗費2萬元左右;一年的飼料6萬多塊錢。再加上為螃蟹投放水草、水面租賃等費用,不算人工費用,一年的投入基本在10萬元左右。

投入成本年年漲,收入卻不確定。20畝大閘蟹好的時候能賣個十三四萬,碰上異常天氣、病荒還有可能虧錢。「今年4月份的倒春寒,就影響了螃蟹的生長,小個頭的多,賣不上價。」朱阿建說。

個頭大小決定了蟹的等級。公蟹4兩以上、母蟹3.5兩以上為大蟹,出湖價每斤140~160元左右;公蟹3.5兩、母蟹2.5兩的大閘蟹出湖價每斤在120元左右。低於2兩的不能稱之為大閘蟹,只能稱之為毛蟹,價格也只有二三十塊錢一斤。

據蘇州工業園區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的統計,往年大、中、小蟹的比例通常在4:3:3,今年中小蟹的比例則佔到65%以上。

到淺水灣附近飯店就餐的食客多是衝著大閘蟹而來,每當有人從飯店出來,朱阿建都會招呼對方過來帶走幾隻。每當有顧客上來諮詢時,朱阿建夫婦更是齊上陣,趕緊把放在湖裡的蟹筐撈上來,積極推銷養了大半年的螃蟹。

朱阿建通常的說辭是,「我這可是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要的量大還可以按批發價優惠。」然後就是拿出當地質檢部門發放的防偽「戒指」,來證明大閘蟹的正宗。如此往復幾撥人,有從飯店裡走過來看的,也有開車路過停下來詢問的,但卻沒最終成交的。

在淺水灣附近大閘蟹交易市場租有門面的蟹農張祥生說,今年陽澄湖大閘蟹開捕儀式以來,一些經銷商把市場炒得紅紅火火,但在他們市場卻鮮有收購者的身 影,「在我們這市場裡,一個大閘蟹都沒被買走。」張祥生估計,今年會有不少蟹農虧本,養蟹的人多,來買的人少,蟹農自己賣又賣不上價格。

對蟹農而言,陽澄湖大閘蟹正在進入一個怪圈,知名度越來越高、收購價格也不斷上漲,一些蟹商乾脆不再採購陽澄湖大閘蟹,而是採購外地大閘蟹運到陽澄 湖過一下水,搖身一變成了「陽澄湖大閘蟹」,也就是所謂的「洗澡蟹」。朱阿建說,每到訂單旺季的時候,晚上都會有成車的外地大閘蟹往陽澄湖送。

曾經的大閘蟹養殖基地正在成為各地大閘蟹的集散地。「需要什麼規格的大閘蟹,打個電話就會有人從各個市場給你配齊送過來,本地真正的陽澄湖大閘蟹反倒沒人收購。」朱阿建說。

暴利背後

相對於蟹農收入的不確定,專事販賣大閘蟹的蟹商則是利潤豐厚。根據目前在各地上市的陽澄湖大閘蟹價格來算,可謂是身價倍增。

以北京市場「鑫陽牌」陽澄湖大閘蟹「精品禮盒六隻裝套餐C」為例,內含4兩公蟹、3兩母蟹各3只,其蟹券票麵價格為826元,折合每斤約374元,相當於出湖收購價格的2.3倍。

在京東商城上,「蓮花島」陽澄湖大閘蟹至尊蟹意禮品裝,原價1588元,打折後1210元,內裝公蟹(4.5~4.9兩)、母蟹(3.0~3.3兩)各5只。按打折後價格算,每斤價格約295元,相當於出湖收購價的1.8倍。

當然,這樣的利潤空間還只是對守規矩的蟹商而言。蟹商的收入並不僅限於大閘蟹本身的增值,如果能將普通大閘蟹包裝成陽澄湖大閘蟹,升值空間能達到10倍左右。最關鍵的是要搞到能證明是正宗陽澄湖大閘蟹的防偽「戒指」。

為了防止假冒,每一隻陽澄湖大閘蟹都分配有一枚蘇州陽澄湖大閘蟹地理標誌保護辦頒發的白色塑料防偽「戒指」,打開戒指的後蓋,裡面印有12位防偽數碼和「貳零壹貳」漢字,鐳射防偽區則印有「DNA」字母。

「戒指」的數量根據農林部門的統計量產核發,一般是每20畝養殖水面發放6000個戒指,然後為蟹農製作IC卡,蟹農銷售大閘蟹時刷卡領取「戒指」。

「現在一張IC卡的價格已炒到了1.2萬以上,原本只有幾毛錢的戒指也漲到了2~3塊錢。」朱阿建說。「洗澡蟹」戴上防偽戒指後,就成了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沒了防偽戒指,蟹農的大閘蟹要麼賣給熟客,要麼折價出售。

對蟹農和蟹商而言,這是一個雙贏的交易。蟹商只需付出2~3塊錢的成本,就可以讓從外地購進的大閘蟹名正言順地增值近10倍。蟹農即便是折價銷售大閘蟹會有損失,但完全可以通過賣戒指的收入彌補回來,「只要兩者之間有差價,蟹農就是賺的。」朱阿建說。

當然,對於有門路的人而言,並不需要如此斤斤計較,只需要多報養殖水面,就可以坐享戒指交易帶來的利潤。

在淺水灣開有大閘蟹批發行的吳衛良認為,這都是一些新漁民干的,老漁民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他們一輩子靠水面為生,不會砸了陽澄湖這個牌子。吳衛良從16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吳火福在船上打魚,上世紀90年代,當地政府推廣人工養殖大閘蟹時,他們才成了專業的大閘蟹養殖戶。

據吳衛良介紹,現在養蟹的都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在他們村養蟹的人群中,60歲以上的佔了30%。枯燥、沒有想像空間,當地的年輕人寧願去打 工,也不再願意從事這個行業。一些從外地過來的外來戶也開始承包一些水面,去年就有70多個沒人養的圍網,通過招標租給了從南通過來的養殖戶。

一些蟹商也開始在當地租一塊水面,來裝點門面,有外地大客戶來考察時,撈上幾隻自己養的大閘蟹試吃。與當地蟹農的養殖相比,這些蟹商顯然是不在乎成本,養殖密度低,喂的料好,長出來的大閘蟹個也大。

在當地蟹農中算是比較年輕的吳衛良也在嘗試著突圍,他和20多家蟹農建立了合作關係,每年大閘蟹捕獲後,按相應的規格統一在其門店裡銷售,收購價要比市場價略高,但蟹農要保證供貨,不能再把大閘蟹賣給其他收購商。

在銷售渠道上,吳衛良不通過中間商,直接面向消費者。隨著銷售旺季的到來,一些合作的蟹農也會到店裡來幫忙,裝貨、發貨。在其桌上厚厚一打順豐快遞單中,記者隨手翻看了一下,多是購買4只、8只這樣的散戶,在區域上以江滬浙客戶為主,也有廣州等地單子。

政府的邏輯

陽澄湖大閘蟹雖然是一個響噹噹的牌子,但在當地經濟中所佔的比重並不大。每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直接產值也只有3個億左右。曾有環保部門的官員在參觀了 陽澄湖星羅棋佈的養殖圍網後建議說,蘇州也不差這點錢,與其搞這種大規模養殖影響水質,不如實現禁養,把水面騰出來,真正還湖於民。

陪同的蘇州官員以章太炎的夫人寄居吳中時留下的名言回應說,「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

雖然禁養的建議並沒有被採納,但當地政府也在不斷縮小陽澄湖的養殖水面,並不斷控制每戶的養殖規模。到2008年時,整個陽澄湖的圍網養殖面積從最高峰時的14.1萬畝銳減至了3.2萬畝。吳衛良最多時曾有600畝的養殖水面,但現在只剩下40畝。

蘇州工業園區大閘蟹養殖協會秘書長吳根男表示,單從經濟的角度看,搞大閘蟹養殖對政府來說肯定不划算,每年收取的水資源費、承包費,還不夠治理水質的投入。但陽澄湖大閘蟹這六個字的品牌,卻不是單靠經濟產出就能衡量的。

環陽澄湖分佈的蘇州幾個區、鎮正在借勢陽澄湖大閘蟹發展旅遊,帶動其他產業發展。蘇州市相城區推出了陽澄湖生態休閒旅遊度假區,以陽澄湖中的美人 腿、蓮花島為中心,開展湖島鄉村生態游;蘇州工業園區推出的陽澄湖半島度假區,則依託業園的經濟支撐,推出多項特色項目,高端精品購物村,華誼影城,以及 一些頂級養生、日式溫泉主題度假酒店群,高端別墅住宅。

陽澄湖畔的崑山市巴城鎮,目前美食游、休閒度假和鄉村旅遊方面已經成型,不僅建有多家美食街、美食坊、主題農莊,還建有高爾夫球場、陽澄湖水上公園等項目。

看著那些日益增多的水上旅遊項目,讓朱阿建不解的是,當時為了淨化水質,壓縮漁民的圍網養殖面積、禁止漁民駕駛汽油艇,現在騰出的水面去搞旅遊、水上農家樂,摩托艇載著遊客在水上飛來飛去,就不污染水質?

蘇州市旅遊局發展規劃處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對陽澄湖旅遊資源的開發,都是以各鎮為主,沒有統一規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08

下周供港 蟹農稱產地都不夠賣「陽澄湖大閘蟹不出陽澄湖」

1 : GS(14)@2015-09-22 02:23:06

■老王是蓮花島第一代蟹農,他表示今年的水質污染令蟹較小。《蘋果》記者



【《蘋果》記者蘇州、上海直擊】又到大閘蟹季,港人最為熟悉的陽澄湖、太湖大閘蟹將在下周陸續供港。《蘋果》記者日前偷步走訪號稱大閘蟹之鄉的蘇州陽澄湖中的蓮花島,卻得到「陽澄湖大閘蟹不出陽澄湖」的驚人答案。多位當地養殖戶質疑市政府做爛金漆招牌:「陽澄湖哪有那麽多蟹!都是從外地拿的『進口貨』。」據悉,今年由於水污染,陽澄湖大閘蟹二、三両的多,四両以上較少。


蘇州陽澄湖中的蓮花島村共有約兩百家螃蟹養殖戶,也有近兩百個農家樂餐廳,自產自銷。每逢蟹季這裏逼爆,多是由江浙、上海自駕而來的蟹客,當地居民許女士說:「蟹季時村口堵車都可堵上一個小時。大閘蟹本地都不夠賣!」問道今年螃蟹產量如何,蓮花村養蟹人老王搖頭說今年螃蟹二、三両的多,四両以上少:「主要水質不行,3月上游有一口污水下來,湖裏水草長不出了。我們沒辦法,靠天吃飯呀!」脫殼次數螃蟹體積成正比,由於水差,往年脫殼七次的湖蟹今年僅脫殼五次。陽澄湖蟹價對蟹農來說卻已是谷底。1996年耕地被政府全面徵收後被迫養蟹謀生,2000年時三両螃蟹一斤賣120塊錢(人民幣.下同),十幾年過去,現在四両重的僅賣這個價,成本卻已翻倍。蟹農寧願努力在當地自銷,也不願將蟹賤價賣出外地。蓮花島附近有個陽澄湖大閘蟹交易市場,蟹農說都是冒充的,有把外地蟹泡一泡湖水就號稱陽澄湖大閘蟹的「洗澡蟹」;也有外地人在當地租間屋,要的僅是陽澄湖順豐快遞發貨地址,以欺騙消費者。


■有大閘蟹之鄉稱號的陽澄湖蓮花島,居民家家養蟹。《蘋果》記者

水受污染 商戶稱蟹來自南京

蘇州市政府前年以整頓為名對「陽澄湖牌」進行商標註冊,統一由國企銷售,還為蟹螯戴上「原產地標識」防偽戒指等標誌,香港也有指定經銷商。有不止一戶蓮花島蟹農卻告訴《蘋果》記者:「陽澄湖牌現在市政府在經營,但那個不是陽澄湖的蟹。我們的餐廳在賣自己的東西,政府他做那麼大規模,貨源哪裏來?他根本不收本地蟹農的。」現在從南京高淳到蘇北興化,包括安徽省南部都在養大閘蟹,成本比蘇州水鄉低好多,面臨日益激烈價格競爭,有陽澄湖蟹農痛心政府做爛金漆招牌:「不考慮品牌若干年後還存在甚麼價值。一開始願出多點價錢買好蟹的人一次次上當,也會說,反正都是假的乾脆買便宜的吧!」


■未開湖,上海銅川水產市場已偷步開賣大閘蟹。《蘋果》記者

9月上旬已有大閘蟹偷步開賣

明日是官方定的開捕節,蟹長到最大則要等10月過後,陽澄湖大閘蟹奇貨可居,在此之前蟹農根本不捨得賣。上海的銅川水產市場有不少檔口打着陽澄湖招牌賣大閘蟹,9月上旬已有大閘蟹偷步開賣,商戶坦言這些蟹來自南京高淳固城湖,3両重母蟹要價75元一隻,3両公蟹則是35元。「開捕節前沒成熟,但還是可以下地籠抓蟹,因還沒上市可賣貴一點。」高淳蟹商趙先生告訴《蘋果》。南京高淳有全國最大大閘蟹批發市場,不斷給蘇州陽澄湖供應大閘蟹是公開的秘密,趙說:「基本陽澄湖已沒蟹了,都是這邊進貨打着陽澄湖牌子去賣,因陽澄湖出名啊!每年蟹季都會有很多蘇州、上海牌照的車來拉蟹。」高淳水產局表示,今年當地固城湖大閘蟹產量預計1.6萬噸,還會大批量爬上本港餐桌,有當地養蟹大戶日前聲稱已收香港商家預訂200噸固城湖螃蟹。趙預計,今年整體蟹價回落:「公款消費少了。另外網上賣的多了。」互聯網已成內地大閘蟹主要銷售管道,趙的網店四年來生意額每年翻兩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19/193014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3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