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老闆篇 》王品集團副董的接班人終極測試法 王國雄:一頓飯之間嘗出成功企圖心

2012-6-18  TWM




當王品成為年輕人最想進入的夢幻企業時,王品的高層究竟怎麼評估員工?

王品集團副董王國雄,會計出身,一路偕同集團董座戴勝益打造出餐飲王國,他特別傳授三十年職涯心法,並獨家透露他提拔主管的關鍵眉角。

口述‧王國雄 整理‧林讓均我最想找的人才,是勇於自我突破的人,為何自我突破如此重要?我以自己為例。

我是學會計出身的,然而,我發現會計只能從下游的數據揣測決策過程。有一天,公司來了一位從台塑退休的顧問,我馬上舉手說要當他的特助。

那一年,我忙著奔波各部門整合意見,自己分內的工作還是要做,每天累得要死,同事在旁邊笑我自討苦吃。但這份經驗讓我學會縱向、橫向整合,也因為了解台塑文化,對之後創辦「王品台塑牛排」很有助益。

所以,千萬不要拒絕任何機會!每一個經驗就像是編織魚網的一根線,要勤於編織,哪天大魚出現了,才不會手中沒魚網。

從出社會以來,我每換一份工作,都刻意換一個部門,因此我歷練過會計、關稅、稽核等領域,而且每個領域都要求自己做出成績。例如,不會電腦的我,不僅幫一 家日商公司建立了MIS(資訊管理系統),還被經濟部表揚為示範系統。此外,我本來不懂關稅,卻在接手任務的第四個月,就幫公司省下一個月一百多萬元的關 稅。

開會可檢視積極度 低頭族犯白目大忌為什麼我做得到?因為我摸索出「職涯進修三部曲」:「找書看」、「去上課」及「找人問」。每次我在職涯上遇到瓶頸,就用這三招來自我突破,每試必靈!

當初Steve(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大概也是看到我這項特質,勇敢找我去「三勝製帽」(戴勝益家族企業)任職,那時我才三十歲,他為了付我高薪,還自掏腰包補貼。

所以,當我自己當上老闆,我會去觀察員工是不是懂得自我突破。但突破不是橫衝直撞,第一,要去觀察企業是否有沒被滿足的缺口?第二,要去看自己能否藉此擴充核心職能?如果這兩點都具備,那你就應該主動去承擔責任。

至於如何看出員工的工作積極度?開會就是觀察的好時機。此時,員工通常會有幾種表現,第一種是「默默無言」,第二種是「積極建議」,更棒的是第三種「主動參與」。做不到第三種,也至少做到第二種。

如果你老覺得開會討論的是「別人的事」,於是低頭做自己的事,那麼發展一定很有限。反之,別人的事都聽得津津有味,甚至提出觀點,那表示你有「開放心態」,成長潛力無限!

當我要提拔主管時,我會特別找他們去吃飯,觀察在菜肴還沒轉到他前面時,是否就急著伸手去夾?

若是,這種人通常很有企圖心、對成功很飢渴,但可能耐不住誘惑;反之,如果菜肴都明擺在你面前了,還要讓來讓去,那很明顯你太過於「利他」,反而「自利」動力不足,不容易成功。

從餐桌上,我想觀察的是什麼?那就是「屬於你的東西,要當仁不讓;不屬於你的,千萬別有非分之想!」注意看看辦公室,是否有熱心幫忙做雜事的人?他很可能是人才!這種人通常有好人緣,往往有「Follow me」(跟隨我)的領袖魅力,做事往往不太會有阻力。

此外,三十年的職涯,讓我發現「雙P法則」。第一個P是Performance(績效表現),這是老闆會明文要求的顯性指標;第二個P則是Potential(成長潛力),這種隱性指標,通常老闆不講,卻會默默觀察你是否態度夠積極、人格夠有魅力、自省能力很強!

光衝績效卻失人緣 沒團隊精神難帶人第二個P表現很好的,通常第一個P也很有水準。所以,老闆要拔擢的,往往是第二個P優於同事的。可別傻傻地一味衝績效,卻不在乎公司文 化、辦公室人緣,到頭來才納悶「為何升官的不是我?」要切記,公司就是一個團隊,千萬不要挑工作。像在王品,不管學歷多高,進來就是要先刷馬桶,最好刷到 你敢親它。這不只證明工作能力,更代表你對服務業夠熱情!

三十歲前賺來的財富,最好用來自我投資,例如去上課、旅行、常請朋友吃飯。這些知識、視野與好人緣,將讓你在未來職場不用自己爬樓梯,而是搭上別人幫你架好的電扶梯!

王國雄

出生:1960年

現職:王品集團副董兼總經理

經歷:三勝製帽財務經理

學歷: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 中興大學EMBA碩士

最討厭的NG行為

1. 眼高手低,光說不練,沒有建樹。

2. 喜歡批評、抱怨,散播負面情緒。

3. 從不進修、學習新技能,墨守成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24

身價1,400億 郭董的一天怎麼過?

2012-01-21  TCW  
 

 

一、二、三、四、五!當你數到五,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可能已經創造出你工作一年的薪水。

每五秒鐘,鴻海增加的營收就超過台灣上班族的平均年薪。郭台銘的身價約新台幣一千四百億元,這個數字約等於二十四萬七千個台灣勞工,工作一年的勞動所得。

擁有這天文數字般的財富後,一般人可能是提早退休,或是環遊世界,但郭台銘每日工時超過十六個小時,是一般台灣上班族的二‧六倍。這在新竹科學園區會被稱為「爆肝工時」,但放在郭台銘身上,他創立鴻海三十九年來,卻是日日如此。

六十三歲的郭台銘,一年休假不到十天,常常一星期飛五、六個城市,一言一行被全世界用放大鏡解讀的高壓緊張生活,但,他似乎樂此不疲。

是什麼樣的驅動力,能讓他一次又一次挑戰極限?當其他人疲累至極、只想閉上眼喘口氣時,郭台銘卻還能精神奕奕的在台上滔滔不絕,幾乎天天開著十幾個小時的馬拉松式會議?

喜歡被群眾簇擁和崇拜軍事化管理,員工呼口號成常規

中原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王安智認為,支撐郭台銘的最大力量,源自於人對權力的追求。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麥克里蘭(David McClelland)曾提出一個專有名詞:「權力需求(Need for Power)」,也就是想要影響別人行為,改變生活、事情發展的欲望。

麥克里蘭追蹤四百二十二名、在三十二歲時晉升為初階主管的美國電話電報(AT&T)員工,以主題統覺測驗(TAT)測量個人心理特質,將受測者特質分為五層,數字越大、權力需求越高。

研究發現,權力需求在第三級以上的員工,十六年後晉升中高階主管比率達五七%,而第一、二級這類野心較低的員工,晉升比率只有三一%,幾乎差一倍。

王安智解釋,權力需求高的老闆,顯現於外在的特色是喜歡發號施令來塑造、控制他人行為,享受被部屬包圍崇拜。他們勇於承擔工作挑戰,喜歡支配他人,不畏懼做出困難的人際決策(如:解聘、裁員),讓他們更容易爬到事業高峰。他們喜歡高度競爭的運動或遊戲,蒐藏了許多能象徵身分地位的物品,或者篤信特定宗教,希望藉此增強個人影響力。

富士康中國主要廠區中,都設有土地公廟,郭台銘每到一處,第一件事就是上香膜拜,印證此論述。

台大心理系教授鄭伯壎分析,權力需求高的大老闆通常連接了「威權領導」(Authoritarian Leadership),尤其是亞洲。他們通常強調君主專權,以軍功行賞提擢,成為華人文化圈的管理特色。

「好,很好,非常好!」二○一二年十月,「富士康之星」(中國優秀員工)到台灣鴻海總部參觀時,主持人只要在台上提問,底下百名員工就齊聲如此大喊。事實上,這是富士康裡的標準口號之一,反映出內部長久的軍事化管理。

享受世界因自己轉動一百五十分鐘會談,提及五十名人

郭台銘出席河南鄭州的「富士康之星」餐會中,來自中國各地的三百多位員工與家屬,一擁而上希望郭台銘簽名;他被群眾給團團圍住,猶如國際巨星般,卻也令人為沒帶保鑣的他捏一把冷汗,但是一旁的員工悄聲說:「沒關係,老闆喜歡這樣!」

「郭台銘很享受『世界因我而轉動』的快感。」一位前鴻海主管評論。

而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五月,郭台銘與中國白色家電龍頭美的集團創辦人何享健,在一百五十分鐘的會談裡,就提到了五十位與他交好的國內外政要及富商,平均每三分鐘就有一位,涵蓋歐、亞、美三大洲。

時常進行「權力演出」公開訓斥犯錯員工,塑造領導魅力

王安智說,這些帝王式老闆,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位置,常在管理員工時進行一場「權力演出」。他們會在一大群員工面前,將犯錯的部屬罵得無地自容,以達到殺雞儆猴的目的。他們背後的原因,並非真正訓誡員工犯下的過錯,而是為了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的權力,甚至塑造出自己的領導魅力。

例如幾年前,一位跟著郭台銘創業至今的鴻海事業群總經理級主管罹癌,偏偏部門裡面又出現了重大疏失,造成集團的巨大損失。檢討會上,郭台銘陷入兩難,一邊是罹癌的兄弟抱病開會,一邊是內部公平,不處理怕壞了以後的規矩;處理又情何以堪?

「最後他(郭台銘)當著那主管面前,臭罵他身邊所有的人,我罵你下面的人給你看,你也難過,就像京劇的『打皇袍』」,一位前鴻海主管說,「他是項羽這一類的魅力型領導,能讓身邊人最後陪他自殺在烏江邊的。」

他們極少授權,猶如古代帝王,以集權維持獨尊位置。王安智分析,因此他們每天雖行程滿檔,但再忙都親力親為。鄭伯壎指出,某種程度這也是時代使然,「因為二○%的人吃了八○%的市場(八二法則),要保住江山,就只能一直往前衝,停不下來」,因此帝王式老闆通常也容易高亢、興奮,精力過人。

而私底下的郭台銘,最愛看的就是清宮劇,對於康熙、雍正、乾隆等清代皇帝的行徑知之甚詳。體現在企業裡面,郭台銘每天工作十六小時、一年只休假五天而不覺得疲累,一人可以管理上百人,協調集團內十五大事業部,重賞重罰,正如現代帝王一般。

開會像演講只說不聽尋求外在刺激,罵員工找決策靈感

如果要更深入了解郭台銘,一定也要知道他特殊的思考模式。

每天踏出家門、坐上車,郭台銘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電話給秘書沈淑玲,她帶領一群橫跨台北與深圳的秘書群,總數約有二十位,負責聯絡相關主管們到他辦公室長桌開會。與會者圍著長桌排了一圈又一圈,最外圍的第三圈是坐在窗台上,總數可達近四十人。

郭台銘開會,不太聽別人說話,而是自己邊講、邊在白報紙或者白板上振筆疾書,許多重大決策,如八屏一網一雲的「眼球計畫」,就這樣被他寫出來。

「郭台銘很會做公開演講,他是有能力號召群眾的魅力型領袖,」一位前鴻海核心幹部說,「但他不能一個人對著空空的會議室,一定要很多人坐著,不是對他們講話啊!是罵啊!這樣才會有靈感。因為他罵你笨,他一定要比你聰明,就能激盪出更好的想法來。」

管理學教授認為這是「外向型」思考模式,不是形容愛好社交活動,而是思考須有外在刺激,無法一人冥想而得。

不僅如此,郭台銘的許多策略自有其邏輯。開會時,他會突然叫起一位與會者,問:「八屏是哪八屏?背!次序不能錯!」

「手機、平板、NB(筆電)、AIO(一體成型電腦)、portable TV(可攜式電視)、TV(電視)、電子看板、LED大顯示屏。」

「為什麼這麼排?」

「尺寸?」

「錯!是它們跟你眼球的距離!」

尺寸跟眼球距離有什麼不一樣?當然不一樣!因為距離不同,功能需求就不同,例如手機就不需要IPS廣視角,當距離超過手的長度時、如六十吋電視,就不需要觸控,而是聲控或者動作控制,「他邏輯不一樣,很厲害。」一位前鴻海幹部說。

野心,激盪了郭台銘過人的生命力與洞察力,讓他打造出全球企業史的奇蹟。

【延伸閱讀】郭台銘4大驚人數字

4.58秒 賺台灣上班族平均1年薪水1年工作時數是一般台灣人工時的 2.6倍1人身價等於 24.7萬名 台灣勞工年薪總和直接管上百名主管,是台灣老闆平均管理8.2人的 12倍

【延伸閱讀】在台灣,郭台銘1天會做8件事

1.讀報:一早先讀科技產業相關新聞2.抵達總部前,打電話給秘書群聯絡相關幹部到場開會,早上9點左右抵達土城總部虎躍廠3.拜拜至土地公廟,向土地公和關公參拜祈福4.批公文上百位主要幹部的出差等申請單,全部親自審核手批5.開會與會者從2、3位,逐漸擴增近40人,時間達10餘小時,直至晚上9、10點6.吃養生餐三餐飲食由專職醫師配合節氣調配特製7.練瑜伽注重養生,晚上會做瑜伽8.看清宮劇愛看清宮劇,對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事蹟十分了解,決策也以此為借鏡

整理:王毓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350

沒專業 不放棄每一個賺錢機會 打字小妹張純 變身科技女董的祕器

2013-06-10  TWM  
 

 

打字行、文具行、辦公室事務機器的業務,在社會變遷的洪流之中,不斷地遭受衝擊。但曾經身兼數職的張純,卻在這過程中蓄積出莫大的能量,奮戰不懈,努力尋覓賺錢的商機。現在的她,已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科技公司董事長。

撰文‧楊寶楨

從一家位於高雄市鳳山區的打字行,到如今業務範圍縱貫全台南北的無線資訊安全防護系統商;從為人打字一頁只收十元,到現在提供一次資訊軟體服務至少收費三十萬元。

這一趟近乎「變形金剛」程度的轉型升級,生純科技靠的不是突發奇想的破壞式創新,而是一路走來「不放棄每一個賺錢機會」的累積結果。

「自己根本沒有專業,只不過是愛錢而已。」生純科技董事長張純這麼說。生純科技目前擁有超過百家的穩定客戶,若加計跨年度合約,這家從打字行、文具店起家的公司,年營業額已達六千萬元;而張純只是一位高職學歷的董事長。

一九六九年,張純從現今的國立鳳山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畢業,她與多數同學一樣,只能選擇當個會計或辦事員。

用一部打字機創業搶商機

一九七五年婚後,她仍繼續在某家工廠當會計人員,直到一天,工廠的印刷師傅得知張純精通中文打字,便推薦她從事打字行業。當時,打字行業正在蓬勃發展,這讓張純嗅到了強烈的商機,她向婆婆借三萬元購買一部打字機,成立「中國打字行」,正式走入她人生當中的第一扇生意門。

「從創業第一天,我就對先生說,我們不能輸人家,再怎麼苦,我都會解決。」雖然只有一台機器,但她拚命擴大產能,「我曾連續熬了三十六個小時工作,沒睡覺!」剛開始設店時,張純拿同行的案子來「代工」,當時一張打字費用同行要價三十元,她只賺代工費十元,但因效率高、質量兼顧,不久就漲到十五元。

儘管「加薪五成」,但張純沒有因此而滿足,決定自己去主動開發客戶,「要往哪個方向開發客戶呢?我心想,我沒有能力去追討帳款,所以要從最穩定的客源著手,也就是公部門。」張純第一站來到以前的高雄縣政府。她運氣很好,碰上了以前同學的爸爸,第一張自己開發的訂單,就這麼到手了。

之後,張純大幅提高和公部門合作的比率,除了高雄縣政府,陸軍官校及許多的學校,甚至是警察單位都是她的客戶。「這些單位不會倒閉關門、不會賴帳,最適合像我這種沒有本錢的創業者。」她補充。

張純做了打字事業之後,並沒有從此安於現狀,「只要是合法可以賺錢的,我就去賺。」打字打出口碑後,公部門客戶開始問她能不能提供辦公室文具、禮品。

「既然客戶開口,有了商機,又能服務客戶,為何不做?」於是她開始賣起文具、禮品,更在一九八○年成立生純科技,販售辦公室事務機。

某公部門的行政人員嚴先生提起張純這位合作夥伴,讚譽有加:「她對每位客戶和朋友都不錯,很盡心,只要向她開口,都會設法幫你解決問題。」九○年代的台灣,影印機開始崛起,生意嗅覺靈敏的張純,決定加入經銷全錄影印機的行列。拚命又積極的她,從一九九二年起連續七年,都得到全錄全台績優經銷商的獎盃。

從打字小妹做起,打拚二十餘年的張純,雖累積一定財富,但她的「愛錢基因」沒有因此減少。那時,正當台灣解嚴之際,張純先到香港,接著轉進中國,在深圳做起跨國進出口貿易,「只要確定有訂單,我就想辦法買到貨,一貨櫃、一貨櫃地出,甚至曾把完全搞不懂的強化玻璃賣到韓國。」不服輸決定自家公司的高度張純雖重視金錢,卻絕不吝於栽培小孩,只要他們能讀,就盡量幫孩子完成學業。

現在生純科技之所以能成功轉型為科技公司,關鍵也正是她的兒子──生純科技總經理張晉煌,之前就讀英國倫敦布魯克學院(Brooke House College),學的就是計算機科學。

儘管張純有先見之明,知道打字機及影印機等辦公事務機器,遲早要被電腦及印表機取代,所以她也引進知名廠牌的套裝機種及筆電來販售,甚至請來專業工程師指導。但隨著資訊硬體產品的快速低價化,遺傳到老媽「愛錢基因」的張晉煌,決定開始自己寫程式軟體,更透過在谷歌(Google)工作的學長、同學聯絡接洽,讓生純科技成為谷歌的合作夥伴,引進系列產品,提供客戶所需的應用整合解決方案。

張純謙虛地說,自己很幸運,即使當初並不奢求「養兒防老」,但投資在孩子身上的教育的確有了回報。她在受訪過程中一再強調自己沒有專業,但一路奮力不懈的精神,卻已為她在不斷找尋轉型的田地裡播下契機種籽。

「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句話並沒有應驗在她身上。「你一定要順著潮流,一定要滿足客戶需求。」這股使命必達、不服輸的熱情,就是讓小小打字行變身科技公司的原動力。

生純科技

成立時間:1980年

負責人:張純

資本額:600萬元

主要業務:委外IT服務(雲端應用、資料防護、衛星通訊)

年營收:約6000萬元

張純 創意煉金術

1. 抓住每個小商機,自然走出創新路創新不必天馬行空、突發奇想,只要留意身邊的每一個賺錢機會,努力抓住它,自然而然就能走出一條創新路。

2.客戶的需求,就是下一階段的市場主流不要把客戶的多餘需求當作麻煩!往往客戶的需求,就是下一階段的市場主流,張純盡力地滿足客戶需求,也讓生純科技永遠走在市場主流的浪頭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