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飲食籽】大坑英殖風酒吧 夾啱溫度飲手工啤

1 : GS(14)@2016-08-09 07:11:23

【飲食籽:嘴刁評台】近半年,大坑像死城,餐廳一間間倒閉,既因租金太貴,也與餐廳毫無新意有關。說實話,誰要特地來大坑吃高級日本菜或港式燒烤?連一間像樣的咖啡店如Unar也做不住,如何留住人?可幸沉寂一時,大坑又有回魂趨勢,還看Little Bao和手工啤酒店TAP合作、以殖民地裝修風格和溫度分類手工啤為賣點的最新Gastropub酒吧Second Draft,可否留住食客心?


Second Draft就在銅鑼灣道、大坑的入口處,大廈是酒店及服務式公寓Little Tai Hang,年底才開幕,但BOND和Second Draft兩間餐廳率先開業。大廈分別向中環話題包店Little Bao和旺角手工啤酒店TAP招手,但兩間餐廳的老闆May Chow和James Lin決定聯手合作,James說:「我們都想做一間屬於大坑社區,又有香港特色的店,於是她設計食物,我們管酒,營運則交給我們TAP的團隊負責。」步入Second Draft,先被兩層高的樓底懾住,然後是一室似曾相識的綠,「我們想重塑殖民地感覺,以天星小輪、舊政府大廈和山頂纜車為靈感,套用到每個細節。」James決定以綠色和木餐桌椅帶出英倫酒吧風,牆上印有復古標語,如「嚴禁吸煙」和「啤酒倉庫,不准進入」,叫人會心微笑,連餐牌也以天星小輪的椅子為靈感,刻有星形圖案,James笑說有不少顧客問這裏是甚麼歷史遺址,但其實所有設計都是全新呢!餐廳定位為Gastropub,即Gastronomy(美食)和Pub(酒吧)的合體,美食方面,Little Bao的總廚May點子多多,佐酒小吃以香口炸物為主,加入中式元素,盡量利用本地食材,玩味十足但美味依然,中午只有三文治和小吃,當中的黑啤元蹄治和炸雞治教人難忘,油麥菜做沙律也有驚喜。晚市則供應多款大盆如大鑊飯和蟹麵,菜式大多有種似曾相識但又有絲絲驚喜的感覺。像薯條,以孜然、花辣粉調味;Burrata水牛芝士加麻婆豆腐,出奇地對味;大盆也不弱,炸雞刁鑽過人,用本地新鮮三黃雞,只取雞髀肉,成本高,但雞肉味濃,油香豐腴,灑上辣子雞香料,花椒味再重也蓋不住肉香,沾南乳燒蒜頭蛋黃醬,是神來之筆,鹹香酥脆,叫人吃不停口。另一道力推的大盆是賽螃蟹麵,以上海麵、白汁、花蟹肉炮製,上桌時拌入蛋黃和鎮江黑醋,鮮滑酸甜,共冶一爐,教人想起中菜吃蟹的味道。



夏日麼麼啤 $43(200毫升)少爺麥啤出品,採用陳皮釀製,靈感源自比利時傳統白啤的夏季啤酒,用攝氏3至5度凍櫃冷藏最能保持菊花、白胡椒香,配大坑薯條最適合。

GaLactic Sour IPA $48(200毫升)用攝氏3至5度的凍櫃冷藏,以麥芽和乳酸釀製而成,味道清酸像乳酪,又帶西柚和芒果果香。

Lucky Monkey $48(200毫升)香港啤酒出品,用攝氏11至13度的凍櫃冷藏,為真正的生啤,松樹苦味比較明顯,富熱帶果香。



多國手工啤 用溫度分類

酒單方面,以TAP的強項啤酒主打,老闆James由歐美紐澳日港等各地引入二十多款原桶手工生啤,如Pale Ale、IPA、Saison和黑啤,還有歐美流行的的「酸啤酒」,啤酒精來到一定滿意。啤酒以溫度分類,相當破格,「手工生啤像葡萄酒一樣,儲存和最佳飲用溫度各有不同,為了呈現啤酒最佳味道,我們便將之如此分類。」第一類是淡味啤酒(Pale Ale),以攝氏4至6度儲存,因它味道較淡,冰凍後飲,味道更清新,口感多元;第二類是英式IPA,以攝氏11至13度儲存,英國人飲啤酒,大多以室溫喝,當地溫度大概在攝氏11至13度,因此這種風味的啤酒,也最好以此溫度飲用;第三類是黑啤,較為濃味,以攝氏14至16度儲存,其香味在溫暖中才揮發得最好。門口26個啤酒龍頭一字排開,James着我們試了幾款,先試本地啤酒品牌少爺麥啤GaLactic Sour,以攝氏3至5度儲存,啤酒內的酵母更活躍,氣泡感強,新鮮帶清酸,是酸啤酒極佳的入門;另一款Hel& Verdoemenis,以攝氏16度入杯,剛強的黑啤,被溫度馴服,像decant完的紅酒般,醇厚圓潤,還帶着朱古力的可可香。心思思樣樣都想試?啤酒分為200、330、450毫升,飲多飲少隨你喜歡,店員極友善,對啤酒瞭如指掌,問問他們一定揀到心水啤酒!



賽螃蟹麵 $198上海麵拌勻雞蛋和白汁吃,有賽螃蟹的鮮滑感覺,加醋又帶起花蟹的甜,好吃得不想與人分享!

布袋麻婆 $138Burrata芝士較細小,但皮薄又creamy,像豆腐般幼滑,配麻婆肉碎,出奇地合拍,這菜式極受歡迎,建議訂枱先預留。

炸雞塊 $108不沾南乳蛋黃醬也極香口,帶點四川辣子雞的風味,三黃雞肉油香豐腴,肉味濃,一碟有五、六塊,愛炸雞之人定能滿足。



大坑薯條 $68參考四川酸辣土豆絲製法,再以孜然粉、日本醃高菜(Takana)、花椒粉、乾指天椒等為薯條調味,蘸些高菜蛋黃醬,鹹鹹辣辣好惹味!

以殖民地綠色貫穿室內環境,讓人想起天星小輪和舊的政府大廈。

貌似DJ當奴的老闆James由歐美紐澳日港等各地引入二十多款原桶手工生啤。



所有啤酒均有最佳飲用溫度標示,在香港極為罕見。

牆壁上印上「康光有限公司」,以為是昔日船公司名字,原來是TAP的母公司。

每個角落都有舊式噴墨標語,像「員工必須洗手」,讓人會心微笑。



卡位仿照山頂纜車的椅子設計,加上復古牆燈,很有情調,適合情侶談心。



Checklist

【位置】餐廳位於銅鑼灣道,大坑入口,不需要走進大坑內街,在地鐵站走過去只需5分鐘。★★★★☆【環境】環境不錯,主用餐區近千呎,樓底十分高,日光充足,適合hea足一天。★★★★☆【菜單】午餐菜單只有一頁紙,大部份是三文冶和小吃,晚上選擇較多元。★★★★☆【份量】份量適中,炸雞一碟有五、六件,蟹麵一碟二人分享剛好。★★★★☆【價錢】主菜200元有交易,小吃30至40元起,埋單每人約300元,算抵食。★★☆☆☆【總評】餐廳環境一流,啤酒種類多,食物款式特別,而且員工友善,是非常好 hea的酒吧。★★★☆☆



Second Draft大坑銅鑼灣道98號地舖撰文:鍾詠嫻攝影:許先煜編輯:李寶筠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08/197244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020

回到英殖時:釣魚台號順利啟航

1 : GS(14)@2017-05-26 23:51:27

【97年5月26日】「嗰陣時仲係港英(政府),好順利出海」。1997年5月,釣魚台號首次從香港出發,前往釣魚台宣示主權,時任總指揮的何俊仁憶述,當時港英政府沒阻撓,「最緊要返嚟做番出海登記,基本上都唔理我哋」。當年今日,釣魚台號成功駛進釣魚台12浬範圍,遭逾60艘日本艦隻圍堵,被多次碰撞及發射煙霧彈,雖搶灘失敗,但兩名保釣人士登上日本船艦,展示勝利手勢。事後中國外交部循例批評日本侵犯中國主權。何俊仁說,當時中國政府在捍衞釣魚台主權態度軟弱,「冇任何政策制訂點做,只能夠非常被動等我哋去做」。1996年起他先後去過4次釣魚台,回歸翌年也順利出海,「當時諗住一年去一次,因為覺得中國政府唔理,根本放棄咗」。


回歸後反被阻撓

本港保釣行動最後一次「合法」從香港出海,已經是11年前的事,此後都被港府阻撓。2009年5月,釣魚台二號多次遭水警攔截,指該船牌照只限捕魚及消防系統不足等,且被票控。其後保釣船換成啟豐二號,仍被監控,海事處更申請禁制出海。直至2012年8月,啟豐二號才成功擺脫阻撓,聯同兩岸四地保釣人士成功登陸釣魚台。「港英年代我哋出入境自由,唔會阻我哋」,保釣行動委員會委員曾健成說,海事處至今仍租船監視啟豐二號,不得離開避風塘。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6/2003389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984

回到英殖時:《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生效

1 : GS(14)@2017-05-27 08:51:57

1982年,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摔了一跤後,經歷兩年共22輪談判,終於1984年12月19日跟當時中國總理趙紫陽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確定中國於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翌年5月27日,中英雙方在北京互換批准書,並送交聯合國登記,聲明正式生效,展開香港往後12年的回歸過渡期。時任《文匯報》駐英記者劉銳紹憶述,80年代初前港督麥理浩跟鄧小平會面後,知中方必定收回香港,英政府便着手處理國籍法問題,關注回歸前在港利益。


「已經變咗質」


而鄧小平也看到政治現實,中國剛改革開放,需獲國際認同,當時香港也需為台灣展示一國兩制,且是內地倚重的經濟領域,故無論《中英聯合聲明》抑或六四事件前《基本法》起草工作,中方都有這三個現實考量,「當時中國嘅策略係相當務實」。經歷中英談判及《中英聯合聲明》簽訂,回歸20年,劉說「已經變咗質、走咗樣」,尤其一國兩制,在於政制不同,「但現時係要向大陸趨同」。他說自2003年後中央對港已失去耐性,越趨強勢,那三個政治考量早已不存在,「一國高於兩制,港人治港就係愛國者治港,高度自治不等於完全自治,中央話語權行先,呢啲仲係一國兩制政治部份特色?已經冇嘞」。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7/200349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139

回到英殖時:傳董建華怕竊聽拒住港督府

1 : GS(14)@2017-05-28 10:32:19

【97年5月28日】20年前今日,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舉行回歸前最後一次大會,但佔據翌日頭條新聞是董建華,這名首任行政長官宣佈,上任後不會入住港督府,繼續住在半山嘉慧園寓所,並租用毗鄰單位打通作官邸。至於充滿殖民地色彩的港督府,則計劃設立博物館,開放予市民參觀。有逾160年歷史的香港總督府位於中環上亞厘畢道,回歸前列為法定古蹟,先後有25名港督入住,包括末代港督彭定康,中國清朝大臣李鴻章也曾作客。當時董建華稱,為標誌特區成立,象徵香港進入新紀元,回歸後不會入住港督府。但坊間眾說紛紜,有傳董因擔心英政府設下間諜裝置,拒絕遷入。


梁振英改名「紫廬」劣評

港督府於1999年易名為禮賓府,用作接待外賓及舉辦官式活動用途。易名過程也掀風波,當年梁振英是前總督府新名稱工作小組主席,起初宣佈改名「紫廬」,劣評如潮,需經第二輪徵集,最後改稱禮賓府,但保留英文名稱「Government House」。曾蔭權接任特首後,遷入禮賓府居住及辦公,花費1,450萬元將禮賓府重新裝修,包括建造錦鯉池。梁振英上任後也與家人搬進禮賓府,最為人記得是2015年3月鬧出家暴,次女梁齊昕報警稱遭母親梁唐青儀掌摑,警車及救護車到場調查。回歸20年,這個前總督府,將會迎接百多年來首位女主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28/200359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272

回到英殖時:400人通宵護送國殤之柱

1 : GS(14)@2017-06-10 12:17:25

【97年6月5日】每年六四前夕,香港大學學生會和支聯會都按傳統洗刷國殤之柱,今年是第20年。國殤之柱由50多個表情痛苦和被扭曲的人堆叠而成,象徵遭血腥鎮壓的死難者。回歸前最後一夜六四集會,國殤之柱在逾400名市民和學生通宵護送下,當年今日,終運抵港大校園,長久豎立至今。東區區議員王振星當年是港大學生會會長,在六四晚會尾聲上台呼籲市民到港大聲援。他說當時校方以結構安全為由,未准國殤之柱進入校園,更一度召喚警方到場。僵持多個小時後,碰巧旭龢道閘口有私家車駛出,運送國殤之柱的貨車便趁機駛進校園。他仍記得當年一呼百應的感動場面,「大家都好自覺,唔係為咗衝擊,而係好真心去支持」。


雕塑家高志活兩被拒入境


王振星指,當時社會氛圍擔心九七後六四集會成禁忌,認為悼念必須延續,由於支聯會曾申請長期展放國殤支柱但被政府拒絕,故最終落戶港大,翌年經學生投票,同意長期在黃克競平台豎立。他稱,理解年輕一代對六四事件有不同看法,甚至認為要割裂,但國殤之柱的意義沒變,尤其近年多了內地人到訪港大,接觸到國殤之柱,從而了解六四事件。國殤之柱是丹麥雕塑家高志活花7年時間,於1997年製成,在回歸前運抵本港,並親身到維園裝嵌。10年後,高志活先後於2008及2009年兩度入境本港被拒。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5/200449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531

回到英殖時︰中方組臨立會自行立法

1 : GS(14)@2017-06-10 12:37:07

【97年6月6日】立法會議員被取消資格(DQ)非今日的事,回歸前,中方不滿末代港督彭定康提出的政制改革,大幅增加直選議席和新增9組功能組別,宣佈取消「直通車」,60名立法局議員無法過渡97,7.1後即時「落車」。特區籌委會另組臨時立法會,由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選出60人「上車」。臨立會60名議員幾乎全屬建制派,如唐英年、梁振英、譚惠珠及鄭耀棠等;民主派則有民協馮檢基及廖成利等。由於港府認為臨立會屬非法組織,不予承認,回歸前臨立會需到深圳開會,並自行修訂或通過法案,包括《公安條例》及《1997年市政局(修訂)條例草案》及《1997年公安(修訂)條例草案》等。


黃錢其濂赴京請願被拒


臨立會合法性一直受質疑。1997年今日,民主黨成員吳經綸獲批法律援助,要求法庭頒令臨立會在回歸前三讀通過的法例無效。惟最終被高院駁回司法覆核申請,認為法庭不宜介入中國和港英政府的政治爭拗,而且當時臨立會在深圳開會,本港法庭也沒有司法管轄權。當時大律師公會也強烈反對,認為臨立會無權處理特區政府的立法工作。時任立法局議員黃錢其濂於1996年6月更設街站發起簽名運動,並計劃到北京請願,申請中國簽證時,在入境目的一欄標明,「為香港市民反對臨時立法會而向中國領導人遞交請願信」,結果不獲批簽證,慨嘆中方「竟怕一個老人家」。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6/200455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652

回到英殖時:炒熱回歸概念 商機處處

1 : GS(14)@2017-06-10 12:46:56

【97年6月7日】九七回歸,令人徬徨,但也是商機。距離回歸不足1個月,每天翻開報章雜誌,「回歸」廣告處處可見。「皇冠車行只此一次的主權移交盛事」,當年今日,皇冠行車在報章賣行全版廣告,標題更以簡體字顯示,內文稱適逢主權移交的歷史時刻,獻上同樣難得的超級優惠,「機會只此一次,莫再遲疑」。類似的回歸概念廣告,當年常見於零售和飲食業,「幸福回歸大優惠生猛波士頓龍蝦每隻48元」、「東寶皇宮賀回歸貫徹執行賣大鮑」、「回歸版威士忌每支8,000元」。


貿發局出港督珍藏電話金卡

內地樓盤也打鐵趁熱,「慶回歸買深圳樓最佳時機」;就連貿易發展局也不執輸,與香港新電訊推出兩輯港督珍藏電話金卡,「紀念殖民時代的終結」。資深廣告人、The Bees Group行政總裁曾錦強說,賣回歸概念的廣告商多與內地有聯繫,當年他主要負責品牌廣告,較少沾手。但回歸前後,廣告創作也起變化。他指回歸前有很多大製作、大卡士的廣告,常用明星做代言人,後來則興起類似SUNDAY(前電訊商)的誇張風格,近年就以二次創作較多,「每段時間都各有特色」。八十年代,香煙洋酒是主要廣告商,「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反映當時紙醉金迷的活色生香。九十年代香煙廣告被禁,電訊廣告取而代之,黎明一句「要贏人,先要贏自己」,街知巷聞。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7/200469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771

回到英殖時:灝景灣樓王變負資產

1 : GS(14)@2017-06-10 13:04:26

【97年6月8日】男神黃子華在「冇炭用」棟篤笑曾有一段說話,「董建華你今時今日能夠唔帶保鑣,單人匹馬行入去嗰個灝景灣,啲人叫嗰個做浩劫灣……執番條命仔行番出嚟,我支持你終身做特首」。位於青衣的灝景灣由華潤創業、新鴻基地產及長江實業合作發展,1997年6月8日開售,刷新當時本港樓盤認購史上三項紀錄,包括逾3萬個認購登記、超額認購189倍及凍結資金逾106億元等。樓盤公開發售首日,713個單位全部售罄,首批每平方呎價由6,284元至7,258元不等,預期翌年5月落成入伙。


白韻琹損手離場

惟1998年一場金融風暴,樓市泡沫爆破,灝景灣淪為浩劫灣,樓價急挫四至五成,發展商兩度延期收樓,免觸發撻定潮。在高峯期購入單位的業主,因「樓不抵債」淪為負資產。當年有研究分析指,灝景灣第一期未入伙已貶值逾16億元,平均每個單位蝕近219萬元,相等於當年青衣區13%家庭全年收入。灝景灣開賣首日,藝人白韻琹與男友謝偉俊也到場揀樓,並購入第三座高層逾千呎海景單位。事隔20年,白韻琹經記者提起,才依稀記得這宗買賣,因當年貪灝景灣人少夠寧靜,「(當年)香港冇乜新樓賣,你要去爭先有」。她說入手後便很快放盤,記憶中有損手,但不會回頭看,「就好似賣出去嘅仔、潑出去嘅水,賣仔莫摸頭吖嘛」。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08/200485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897

【香港20年】陳太憶英殖最後48小時 嘆50年不變走樣

1 : GS(14)@2017-06-10 13:42:45

■時任布政司陳方安生獲安排坐在中英國旗之間見證過渡。



【本報訊】20年前香港主權交接,其中一位最受矚目的人是首位華人布政司陳方安生。一張20年前的新聞相,這位香港鐵娘子安坐五星旗及米字旗下中央見證過渡。陳太感嘆「短短20年,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正不斷削弱」。回望主權移交關鍵48小時,當年的不捨、忐忑、50年不變的願景,恍如隔世。記者:呂麗嬋 林俊謙



凝視着一幅20年前主權移交一刻的老照片,「全部仍然係朋友」,陳太看得仔細。除了前律政司馬富善返回英國老家及已病逝的前房屋局長黃星華,她說那些年,相中過渡團隊儘管各散東西,大部份仍留守香港,如前衞生福利局長霍羅兆貞及前規劃環境地政局長蕭烔柱,不時有聚會;與正保釋等候上訴的前特首曾蔭權更定期每月聚餐。就算是政見不同的梁愛詩,她說再見亦是朋友,多年來仍互相尊重。至於當晚獲安排坐正中央,陳太說是順理成章。



陳方安生

「想人心回歸應履行承諾」


「我冇過問座位安排,嗰時係政務司長(布政司),領導同事過渡回歸,左右都係我嘅團隊成員,我自然喺中間」,她笑指感覺矚目或與身穿紅衣有關。「我覺得回歸係一個歷史性、值得慶祝嘅大日子,所以着紅色」,紅外套下是一襲富東方色彩的紅色旗袍。這套戰衣,陳太謂早於7、8年前已捐給香港歷史博物館。「佢哋話有個旗袍展覽,咁我有啲比較獨特嘅旗袍,就捐咗幾套畀佢哋」,陳太直言感不捨。1997年6月30日晚,軍號響起,英國旗降下,象徵150多年的殖民地統治結束。中英談判、主權移交,曾幾何時,50年不變是未走樣的願景,「正如鄧小平先生講,應該一切都冇變,除了換咗支國旗,同埋有個行政長官取替港督,其他樣樣都照常運作」。「當時我哋對一國兩制、鄧小平呢個高瞻遠矚嘅構思,抱有好大期望,但短短20年,你可以見到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同高度自治,日日喺度削弱,近期中央嘅表現,越嚟越罔顧香港人嘅睇法同感受,大家都關心再咁持續去削弱,係咪唔使去到2047年,香港已經冇咗兩制?」面對當前香港,陳太直言感到不開心,社會撕裂、前景晦暗未明,但她寄語港人要繼續站出來,為香港發聲。「我佩服年輕人有勇氣行出嚟,係要好大勇氣同好大犧牲」,陳太重申不支持港獨,但希望中央明白有人鼓吹獨立,是因中央持續干預及特區政府表現令人失望,「如果想香港人嘅心回歸祖國,最好就係中央履行承諾,重回正軌,好好咁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港督府告別儀式,英國國旗徐徐降下,象徵殖民地統治結束。

■末代港督彭定康從儀仗隊員手中接過英國國旗。



■彭定康車隊離開港督府,大批市民冒雨送別。

■皇儲查理斯(左)與港督彭定康在添馬艦出席英方告別儀式。



■登上不列顛尼亞號告別香港,彭定康千金哭成淚人。

■由於立法局議員不能過渡到回歸後的立法會,6月30日晚多名民主派議員在立法局大樓露台抗議被迫「落車」。

■回歸前夕大批外籍人士湧到灣仔一帶慶祝。



■接近凌晨零時,工人拆下中區政府合署的龍獅徽號(右圖),換上中國國徽(左圖)。

■董建華宣誓就任首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



■解放軍部隊經上水進入香港,沿途有市民揮舞中國國旗和特區旗。

■1997年7月1日凌晨,維多利亞港舉行煙花匯演慶祝香港回歸。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0/200508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157

回到英殖時:市民排通宵申特區護照

1 : GS(14)@2017-06-10 13:42:46

【97年6月10日】香港人曾為一本棗紅色護照瘋狂。回歸前,大批港人趕搭尾班車申請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簡稱BNO,限期前3個月逾20萬人湧往申領,最後截止日便多達5.4萬人,人潮由灣仔入境處打蛇餅至灣仔運動場,更發生爭執打鬥,成殖民年代的集體回憶之一。1997年今日,入境處首日派發特區護照申請表格,當日凌晨1時已有市民在灣仔入境事務大樓外通宵輪候,當年簽發了33.5萬多本特區護照,截至今年4月底增至逾1,048萬本,免簽證國家也由27個增至158個。


佔中後續領BNO人數急升


惟近年政治環境劇變,一國兩制失衡,加上爆發佔領運動,續領BNO人數急升。英國政府護照辦公室資料顯示,續領BNO由2012年約1萬本,增至去年逾3.5萬本。「BNO係有錢都買唔到,97前先攞到」,旅遊達人項明生1985年來港之後,分別持有香港簽證身份書(DI)以及香港身份證明書,1992年改領BNO,續領至今,2012年也是持BNO入境玻利維亞。項明生笑說,97前曾擔心回歸後BNO會失效,也憂慮台灣會否不再讓港人入境,於是趕在回歸前去台灣和日本旅遊。回歸後項也申領特區護照,「因為平靚正,成本好低」,但多年來仍持有BNO,非為戀殖,只為旅行多買個保障,「始終多一個(護照)好過少一個」。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0/200508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1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