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股引漲全球,A股緣何難走出行情?

近一周,被全球投資者忽視許久的歐洲股市終於刷出了存在感。第一輪法國大選中,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獲勝,政治風險因此驟降。

國際投行高盛近期更是放話稱,相比於估值昂貴、預期透支的美股,歐股才是王道。目前STOXX 600遠期市盈率為15.2,標普500要達到近18;敦和資產海外市場交易主管李夢傑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仍然看好美國金融股,主要取決於去監管預期,但相比之下,近期更看好歐洲和日本股市。歐洲政治風險降低將使得投資人聚焦在正在改善的經濟增長上。歐洲將受惠於全球再通脹的環境,景氣循環股的估值亦具有吸引力。”

由於歐洲風險情緒釋放,美股、日股等隨著歐股全線大漲。然而,A股此前連連受挫,4月24日在全球狂歡之日大幅跳空,上證綜指25日以微漲0.6%收盤。盡管中國尚未開放資本賬戶,A股與全球聯動性不大,但近年來其實相關性也不斷提升。

“之所以A股近期特立獨行,主要由於證監會和交易所對遊資非法配資、炒作雄安題材股、炒作次新股的打擊和整頓,外加銀監會的連環發文,導致股市大跌,”中航信托首席策略師劉長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盡管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近年來分別上漲逾2%和1%,市場看起來似乎還不錯。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整體指數收紅,眾多個股已創出較大跌幅。”

歐股“眾星捧月”

備受矚目的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於周一亞市開盤前落下帷幕,中間派獨立候選人馬克龍和極右翼候選人瑪琳娜·勒龐(Marine Le Pen)分別以23.9%和21.5%的支持率進入第二輪對決,結束“四雄爭霸”局面,令法國大選形勢更加明朗。

“盡管主張‘法國脫歐’的勒龐也進入最終決逐,但預計支持全球化、重商主義的馬克龍最終當選法國總統的概率接近90%。短期來看,如馬克龍當選,歐元區商業將受益且可排除法國脫歐的可能性,歐洲股市可跑贏全球股票市場。” 荷寶首席經濟學家Léon Cornelisse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中期市場顧慮為馬克龍並不具有法國兩主流黨派的政治力量支持——未來他是否能夠或有意願推進改革,或導致長期政治風險仍有待觀察。

不過遠憂難敵短期的強勢利好,消息一出,市場反應積極,歐元跳空高開百余點,傳統避險資產日元、黃金大跌,其他風險資產上揚。

高盛預計,預期歐洲STOXX 600指數未來12個月會上漲3%,標普500(S&P 500)則會下跌1%。銀行分析師預測全球GDP今年增長將略微高於3.7%,由於歐洲公司周期性更明星,因此歐洲股市會從中獲益更大。

此外,歐洲公司也趨於更早地受益於商業信心的增長,因此高盛預測STOXX 600收益會上漲15%;高盛還預測在歐洲有運作的美國企業也會受益,不過投資者可能會被這類公司的高股價嚇退。

英國近期的局勢也趨於穩定。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上周突然向全世界宣布英國將提前至6月8日舉行大選以保障英國脫歐後的政局穩定。出乎預料的是,英鎊當天對美元大漲350個點,上漲幅度接近2.7%。

“市場認為,特蕾莎梅這一突然舉動是因為保守黨希望為英國退歐談判更好地保駕護航,如果特蕾莎梅獲得更多來自英國民眾的支持,則也將獲得更多和歐盟談判的力量,英國政治前景的穩定視為利多英鎊和英國經濟。”富拓外匯(FXTM)中國市場分析師鐘越對記者表示。

A股略顯“脫節”

4月24日,在法國大選風險釋放的情況下,歐、美隔夜收漲,日股等亞洲股市開盤上揚,但各界期待的A股反彈並未出現,重拳監管、資金面趨、經濟周期預期分化等因素都不容忽視。

周一,滬深A股20家漲停,58家跌停,至此股指延5日均線走出7連陰。截止收盤點位3129點,下跌43個點,跌幅1.37%,成交量1978億,只有銀行一家板塊翻紅。周二、周三A股微幅收漲。

“其實,市場的調整並非始於本周,而是早已開始。換句話說,自從去年2月劉士余就任證監會主席,股票市場進入‘依法、從嚴、全面’的監管時代,股市的調整就已在悄然進行。自從那時,市場投資風格的切換、投資理念的革舊維新已經不可避免。”劉長江對記者表示。

他稱:“投資者之所以誤以為調整現在才開始,其實是受到了指數失真的蒙蔽。盡管股指看似不錯,但去年已經上市的非ST股票共有2968只,年初至今下跌的有2047只,占比高達69%,收益率的中位數是-6.54%。個股走勢如此,市場調整自然不可避免。”

除了嚴格監管之外,貨幣收緊、利率上行也是拖累股市動能和情緒的關鍵因素。繼年初央行上調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之後,銀監會10日發出9文,全面加強監管,導致資金成本上行。在貨幣收緊的環境下,尤其是高估值股票,壓力尤其大。

近期,第一財經記者也曾報道稱,銀行委外資金出現了部分“贖回潮”。不僅是股市,國債期貨也在4月24日全線大幅收跌。委外贖回壓力下,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全面收緊,銀行間市場利率全面走高。無論是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還是銀行間拆借利率,都在全面上漲,交易所間資金價格也同期上漲。

截止2017年3月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為29.1萬億元,其中投向非標的為4.93萬億元,占15.4%。國泰君安銀行團隊預計,全市場委外規模在3-5萬億元之間,投向則以債券為主,外加少量的股票等。

也正是因為監管層加大了投機整頓、銀行清理委外,市場換倉藍籌意願加強。“股票市場加大對次新股和高送轉炒作的懲罰力度,並且限制雄安主題炒作,對遊資的獲利方式料將產生較大的負面警示效果,降低市場的整體風險偏好。同時銀行開始清理委外,部分打新基金可能受限,邊際影響市場資金供應。如果金融監管繼續升級,市場風險偏好或將繼續下降。但我們觀察投資者主要以換倉,特別是白馬藍籌為主,選擇降低倉位的意願較低。”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策略分析師高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外,各界對於中國經濟周期的預期開始出現分化,且主流觀點認為二季度經濟動能大概率弱於一季度。“數據好壞參半,投資者莫衷一是。投資者不敢持有周期股,又擔心績優股業績難以持續,無所適從,市場人氣日益不足。”劉長江告訴記者。

對於2017年的A股,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仍然存在,但這個機會更多是結構性的,而不是趨勢性的,且金融去杠桿風險不容小覷。

“中國現在金融規模太大了,金融所創造的GDP要占到整個GDP的8.3%,英國8%,美國7.2%,日本只有5%,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但金融發展規模已經遠超發達國家。”他稱,在去杠桿的大格局下,就更要註重價值投資,尋求估值合理的板塊進行配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9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