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時尚聖地Colette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2269

  2011年秋天,身穿黑色西服的Karl Lagerfeld站在巴黎最繁華的商業街Rue Saint-Honoré的一家門店櫥窗玻璃前用一支黑色的水筆畫了一幅自畫像,玻璃上的他手裡拿著白色的高腳杯,杯子上有兩個藍色波點。


  這家店就是許多來到巴黎朝拜時尚的人寧可錯過巴黎春天和老佛爺也必去的Colette,Karl Lagerfeld自畫像杯子上的兩個簡單的藍色波點正是Colette的Logo。


  這個三層樓的「聖地」總共有700平方米,一樓和二樓容納了超過500個時尚品牌。比起許多品牌的旗艦店,它並不算大,但這裡卻被看作是最能代表巴黎時尚的地方,藝術家、設計師、畫家、音樂家和演員們都經常出沒於此。


  Colette獲得這個地位,只用了15年的時間。


  創辦它的是一位巴黎女人Colette Roussaux和後來成為GUCCI、Jil Sander和Trussardi設計總監的Milan Vukmirovic。那是一個奢侈品牌、設計師們正在被大集團收購的年代,收購如此密集,形成了後來的各大奢侈品集團。但對於Vukmirovic他們 來說,「我既喜歡Nike和New Balance,也喜歡Pucci和Fendi,還有獨立品牌。然後,我對Colette說為什麼我們不能在巴黎開一家店,讓那些沒那麼多時間的人也可以 在這裡找到全世界最好的東西呢?」Vukmirovic接受Flaunt雜誌採訪時說。


  在門店裡,一直有一張最吸引人的大桌子,上面擺滿了各種書籍,從小說到藝術設計。桌子的一邊是化妝品,有Kiehl's和Aesop這些專業品牌,也 有像Top Shop這樣的大眾品牌。另一邊是唱片,近150張CD都是經過買手Clement Vache挑選的,身為音樂製作人和DJ的他曾為著名法國樂隊Aswefall的音樂做電子混音。此外還有iPod視聽區域,珠寶、手錶、電子產品、眼 鏡、配飾、創意家具等等。


  二樓是世界時尚的秀場。Lanvin、Prada、Dior這些一線大牌和Marc Jacobs這類的著名設計師潮牌的最前沿的新款式都會出現在這裡,甚至還會比在品牌門店上架的時間提前一兩個月。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非主流品牌,比如日 本視覺藝術家野田的哥特風時裝品牌Broken Label也曾出現在這裡。


  地下一層有一個水吧,在藍色波點空間中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種礦泉水和氣泡水,這些水具有的三個共同點是:口感好、包裝別緻、具有一定的歷史 感或故事性。原本的餐廳在2008年重新裝修後凸出了水的概念,餐廳現在成了水吧的附帶品。在水吧的同一層還有Flower Bar,各類的展覽會在這裡舉行。這個月正在舉辦的是來自紐約的一對兄弟藝術家Rey and José Parlá的畫展和攝影展。


  將風格和定位懸殊如此大的品牌放在一起的精品店在法國Colette是第一家。


  從第一任創意總監Vukmirovic到兩年後Roussaux的Sarah Lerfel接手至今,這家店的專業買手們從不侷限於穿梭在巴黎大大小小的時裝秀場,還會親自到世界各地搜尋有潛質的時尚品牌和設計師,將最有特點的產品放到Colette。


  這種選擇產品的標準幾乎沒有邊界限制,將它們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融合在一起呈現出新的感覺才是Colette成功的原因。在這個空間裡,有的是獨立的品 牌專櫃,也有的區域以功能劃分,但陳列的標準並不是品牌的大小。在獨立展台上的可以是Tom Ford的作品,也可以是3年前剛成立的公平貿易針織物品牌Chinti and Parker的手工毛衣,甚至可以是僅售20歐元的伏特加酒瓶。陳列是一種設計,也是一種店舖營銷方式,它引導顧客先看到什麼,該往哪裡走,同時告訴顧客 你是誰。


  「這種視覺的美麗消除了顧客與產品之間的距離,讓人們不再在意是否自己足夠富有、美麗才能成為Colette女孩或男孩。它更像是一個展覽館。」兼職時尚網站寫手的Ciara McCarthy迷戀這裡的一切。


  她從英國來巴黎學習法語和藝術史,將來還希望能夠成為時尚行業中的一員。幾乎每個月,她都會來Colette朝拜一次。這裡是她捉摸巴黎時尚的地方。就像時尚本身一樣,在Colette,從來沒有變化的就是「變化」,它的陳列變化最終也成為了潮流的一部分。


  櫥窗每週就更新一次,店裡的模特、商品和珠寶的陳列每一兩週也會有變化,即便是同一款產品也會以新的搭配方式或者裝飾效果再次展出。15年 前,Colette就是這麼做的。「她是個讓人難以置信的人,她一開始就意識到這家店必須不停地變化,每個星期我們都要換一次櫥窗,一直要有新的東西。」 Vukmirovic說。快時尚品牌也很難把這個變化做好—即便它們通常在3個月甚至半年前就已經做好了產品和陳列計劃。


  「我從來沒有時間去思考和反省,在我的腦子裡,只有進步、超前。我們習慣於飛快地做每一件事情,不經過深思熟慮。對於我來說,唯一不可能的就是去制定計劃。」Sarah Lerfel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狀態。她和自己的母親一樣,喜歡人們叫她Sarah。


  曾有許多人建議Sarah開分店,但她堅持「Colette 永遠只有一家,因為這裡的一切都在我的手邊。」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證Colette的唯一性,Colette的模式本來就是不可複製的,它的成功依靠的正是 買手們和陳列設計師對時尚敏銳的直覺和快速的行動力。如Sarah所說,他們永遠無法知道接下來會遇到什麼品牌,什麼風格,也無法按著計劃工作。他們的工 作本身就是不斷去尋找變化,而且呈現變化的方式和速度甚至超越了所有品牌,使這家精品店成了時尚的風向標。


  來到店裡的大多數顧客也並非富有、時尚的巴黎消費者,而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還有那些定期要來尋找潮流的時尚愛好者。他們的目的並不僅僅是購物,更多地是瞻仰這個時尚聖地—這使得Sarah擁有了一種「權力」。


  在過去幾年裡,Sarah投入大量精力做的另一件事情是不斷與品牌和設計師合作推出Colette限量版,從Cartier的手提包到New Balance的運動鞋、Lomography的相機、甚至還有愛馬仕的絲巾。在自己的商品上印上藍色波點似乎可以離時尚的中心更近一步,對於許多品牌這 也是唯一能夠獲得能進入Colette店的機會—現在,這對於它們來說,已經是地位的一種認可了。


  在與Colette合作的品牌中,2011年的阿斯頓·馬丁為Cygnet & Colette推出的限量版汽車可謂是一次飛躍。這款Colette版Cygnet的車頭、車鏡和輪轂都添加了藍色元素,車頭Cygnet的Logo旁邊 還有兩個藍色波點。這款車僅限量14輛,全部由Colette負責銷售。


  當Colette店裡出現越來越多藍色波點產品,這個品牌的影響力和定義都在變得越來越強勢。印在時尚人士心中的不僅僅是藍點,甚至只要看到這個藍色就能和Colette結合在一起,它已經被人們稱作Colette藍。


  與此同時,Sarah被英國電訊報Telegraph評為時尚界最有影響力的25人之一。


  現在,幾乎每週都有跨品牌合作的Colette限量版產品出現在店裡。在2012年9月這個開學季中的前三個星期,已經有三款面對年輕人的產品推出。 一個是與瑞士腕錶品牌Romain Jerome推出的《吃豆人》(PAC-MAN)主題腕錶,遊戲場景是由Colette藍畫出來的,總共5種顏色,每款只有8只。另一個產品是與巴塞羅那 的一家設計工作室Woouf合作的一款為搖滾音響設計的豆袋坐墊,它的名字叫「沒有音樂,生活將是個錯誤」。最新的一款產品是與意大利雕塑家和家具設計師 Harry Bertoia合作推出的為新一代設計的座椅。


  除了限量產品,各式各樣的門店活動也越來越頻繁。平均每週都有跨品牌推廣活動,每個月至少有一次大型活動邀請世界各地的時尚人士到這裡舉辦活動。8月 底美國嘻哈樂隊OFWGKTA親臨門店做現場演出,並在一樓搭建了5天Pop-up Store賣周邊紀念品。早在7月初,超模Anja Rubik與丈夫主辦的情色藝術雜誌《25》的發布會在Colette的水吧裡舉行,當晚Mot&Chandon提供了香檳,Godiva提供了 巧克力草莓。


  這一切是為了維持Colette的時尚聖地的地位。


  獨到的眼光讓Colette從買手店中脫穎而出贏得了這個位置,現在它必須不斷給時尚界帶來驚喜讓人們繼續記住它,而將各界明星活動像品牌一樣納入 Colette的版圖正是最有力的推廣方式,同時也把Colette塑造成為一個重要的時尚平台。它在做的不僅僅是經營一家零售店,而是在做一本時尚雜 誌。


  這一點也許從Colette的網店中更能體現出來。


  在首頁最重要的位置擺放的不是新品推廣,而是正在店中展覽的圖片,在展覽旁邊略小的一欄是當週的櫥窗展示。比如在9月17日至23日這一週的兩個櫥窗 分別展示的是Absolut Vodka推出的「唯一系列」酒瓶,每個酒瓶的色彩和編號都是唯一的,還有VOGUE雜誌法國版主編Carine Roitfeld的最新半年時尚期刊,櫥窗的玻璃上還有「CR」的親筆簽名。網站的最下方有8種Colette藍的牆紙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網站背景。


  每個月Colette官網都會出一份電子版簡報,介紹藝術畫廊、門店活動、推薦服飾、化妝品、CD、書籍等等。這樣一份報紙就能讓你知道時尚界最前沿 的潮物是什麼,比如這個月的編輯欄是CR雜誌,上個月是香奈兒的黑色外套。顧客也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欄目通過郵箱訂閱。人們在瀏覽網頁時還可以聽到 Colette最優秀的買手精心選出的音樂,正在播放的音樂信息在網站的左上方可以看到,不喜歡可以跳到下一首,如果感興趣還可以點擊專輯介紹—嘿,這不 僅僅是聽音樂,它就是Colette的感覺。


  而且,無論是櫥窗展示,還是簡報和音樂,通過鏈接你可以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能買到它們,還可以分享到Facebook、Twitter和Tumblr上,它更像是一個附帶的增值服務。


  這家店還在嘗試把所有的方式結合在一起。2012年9月初的紐約時裝週期間,「Vogue Fashion Night Out」也在這裡舉行,10位化妝品品牌創始人在VOGUE舉辦的Brooklyn Beauty活動中分享如何自制護膚品和挑選有機化妝品的經驗。這一次Colette還做了一個新的嘗試,與網絡現場課程平台powhow.com合作開 展了連續5天的線上活動。全球的VIP用戶只需要打開攝像頭,就能和Colette門店裡的化妝品大師自由交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021

澳門失色 韓國是下一個賭徒聖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321

QQ圖片20150213150754

韓國當局表示,香港周大福珠寶的關系企業周大福企業計劃投資26億美元,在韓國仁川機場附近修建一座賭場度假村。

仁川自由經濟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周大福計劃在韓國修建度假村。該度假村將包括酒店、購物中心、娛樂設施以及一座只向海外遊客開放的賭場。該度假村將在2015-2019年和2019-2022年分兩階段修建。

目前,韓國賭場的半數客人是中國人。

韓國仁川市一位官員向路透社表示,周大福預計將在今年年內拿到韓國中央政府發放的賭場執照。

中國的反腐運動使得不少賭客放棄了澳門賭場。而離中國航程較短的韓國成為了賭場運營公司集中投資的地區。菲律賓Bloomberry Resorts也正在仁川修建一處賭場和娛樂綜合設施。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截至今年1月,澳門賭場收入已經連續八個月萎縮,創史上最長下滑記錄。而隨著中國反腐的深入,預計今年賭場收入將會繼續下滑。

據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數據,澳門上個月賭博總收入同比下滑17.4%至237億澳門元(約合30億美元),與12月的233億澳門元相當。

野村證券的分析師Harry Curtis指出,中國中央政府已經開始敦促澳門特區政府轉變發展思路,減少對賭博收入的依賴,中央政府對於澳門新開賭場的規模會加以暗中控制。同時國內反腐敗力度強化也使得高端賭客不敢再隨意前往澳門一擲千金,這令賭業失去了重要收入來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336

國慶來了!挑一挑長假最適合背包旅行的七大聖地

你是否已經厭倦了被鋼筋水泥包圍的生活,渴望拎起背包,拋開所有煩惱和憂慮,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國內七大背包旅行勝地,不但風景優美而且經濟實惠,一定有你最理想的目的地。

1、廈門龍海

她不是旅遊城市,卻有閩南最有味道的古城;她沒有懶貓和文藝範的咖啡鋪,卻在保存完好的建築里浸透著慵懶的舊式情調……這個距離廈門不到40分鐘車程的地方,匯集著閩南不多見的美麗!

更為難得的是,由於眼下正值各大旅遊網站促銷時機,全國不少地區到廈門的機票和酒店非常劃算。以去哪兒網為例,北京出發前往廈門自由行四日遊機票+酒店的打包價竟然低至1252元,著實是背包旅行的首選。

2、雲南滄源

如果說大理、麗江、西雙版納是繽紛絢麗的美,那麽這個隱藏在群山民林中的邊陲小城,則是原始沈靜之美。滄源有享譽國內外的三千年古崖畫,國家級南滾河自然保護區,保存完整的原始生態群落,多姿多彩的佤族歌舞……你會有很多種方式了解這個地方,但前提是一定要保持心情放松,慢慢品味。

3、四川九寨溝

九寨溝的美景四季不斷、各有不同,尤以秋季的五顏六色最為好看。這時九寨溝的樹林已變成了彩林,滿山遍野的紅、黃,再加上其它藍天白雲碧水等的顏色作為過渡和點綴,儼然成了一個上帝的調色盤,一步一色,變幻無窮,美麗到讓人失語。小編在去哪兒網查詢到現在預定只需768元就可以預定當地4日自由行(包含酒店、門票、當地特色餐和特色晚會),在欣賞九寨溝的美景,順道還可以去看看“國寶大熊貓”,這絕對是性價比最高的一趟旅行。

4、廣西陽朔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陽朔自然風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為天下四絕。而坐竹筏漂流是當地最熱門也是最有特色的旅遊方式之一,一定不要錯過哦。

5、杭州梅家塢梵村

滿覺隴、茅家埠、梅家塢名滿滬杭,每到9月、10月,這些地方總是人滿為患,其實在梅家塢隔壁,就有一個賞桂絕佳地:梵村。村里一共有1000多棵桂花樹,樹齡都有三四十年,桂花旺季花開得特別鬧猛,密密簇簇,特別有氣勢。所以如果是想找個清凈地喝茶賞桂花的,可以考慮去梵村,而且從這里去周圍的宋城或者雲棲竹徑,都很方便。

6、內蒙古阿爾山

這里有亞洲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火山熔巖景觀石塘林,有世界最大、可洗可飲的礦泉群,有世界罕見的天池群,還有零下40度也不結凍的嚴冬不凍河。喝著色鮮味美的奶茶,聽著悠揚的馬頭琴曲,夜宿傳統的蒙古包,透過天窗遙望滿天繁星,猶如回到遊牧時代。

7、河北塞罕壩

塞罕壩曾是清朝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有北京後花園之稱,屬於國家級森林公園,包括塞罕塔 、月亮湖、七星湖(濕地公園)、泰豐湖、治沙示範區、木蘭秋狝文化園等景區。雖然冷門但景點豐富,十分適合還沒有來得及規劃的背包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01

紅館 | 香港真正的聖地

講到來香港旅遊嘛,基本上旅行團都會給你標出十大景點:太平山頂、星光大道、迪士尼、女人街、海洋公園、廟街夜市、尖沙咀碼頭、尖沙咀海濱花園、金紫荊廣場及香港會展中心還有蘭桂坊。

 

但要說活在香港嘛,蝸牛妹要說,沒去紅館聽過演唱會朝聖,那都是不完整的(周四了,該為大家提前計劃周末娛樂活動了)!

 

紅館的全稱是香港體育館,因為位置在紅磡,民間俗稱紅磡體育館,簡稱紅館。雖然本名叫體育館,但在這里舉辦的體育活動卻是非常至少,平時多數是租給歌手辦演唱會的。整個場內座位12500個,在2005年亞洲國際博覽館啟用前,紅館一直是香港室內場館第一。

 

紅館是1983年4月27日開幕後,絕對是香港、乃至華語流行音樂的聖地!能在紅館開唱的,一定是很出名很出名的!要是有能力連開數場演唱會,那絕對會被報紙稱為歌壇巨星!而非香港歌星,如果誰能在紅館開上演唱會,更能奠定、坐實自己亞洲天王、天後的地位。下面花十分鐘分鐘跟我走一遍紅館的演唱會歷史。

 

第一個吃螃蟹的歌手是許冠傑,1983年5月登上了紅館。這可是香港流行樂壇的祖師爺啊!

 

第一個登上紅館的女歌手是鄧麗君,1983年12月開了《鄧麗君十五周年巡回演唱會》,紅館是第一站。

 

1985年是紅館的好年份徐小鳳先是2月連開了8場,又在7月加開了10場。

 

直到今天,小鳳姐仍然是紅館的常客,隨便請個嘉賓就是劉德華這種的級別的。


譚校長7月又在紅館開足了20場演唱會。

 

8月份的檔期又被張國榮接下,《夏日百爵演唱會》一開就是10場。

 

到了年尾,梅艷芳又開了15場!

 

1987年時候,歌神張學友的首場個人演唱會也在紅館開始了,他是四大天王中紅館開唱最早的。


歌神真的是很厲害,一直唱到2017年,紅館演唱會依然場場爆滿,蝸牛妹去看了去年那場,歌神平時一定有練嗓子、做gym,現場還是一級棒!


反正那幾年,紅館的大常客是譚詠麟、徐小鳳、梅艷芳、甄妮、張國榮、溫拿、陳慧嫻、陳百強這樣。

 

而第一個來紅館的臺灣男歌手,是王傑,1990年2月份在紅館連開六場,非常威風。下面這個側顏,真的是好!帥!

 

無數大陸男同胞癡迷的Beyond,1991年在紅館開唱,《Beyond Live 1991 生命接觸演唱會》。(感覺應該謝謝紅館給大家提供了那麽多KTV的名曲)

 

1992年時,黎明第一次登臺紅磡,開了10場《一夜傾情演唱會》,也正是宣告當年小鮮肉時代開啟。(年輕時候真的是帥啊)


老了之後也是有味道的,當然最近一次轟動的演唱會是金句王出面化解公關危機,大大點贊!

 

1993年另一位小鮮肉,18歲的林誌穎在紅館開了4場,成為紅館最年輕的男歌手。看到他至今不老的臉,也是想問蒼天為什麽這麽不公平啊!

 

還是1993年,劉德華開了20場《93真我的風采演唱會》。


而這麽多年過去了,他依然是我媽心中永遠的男神,確實帥!

 

1994年郭富城也登場16次!一看就知道,郭天王走的是香港樂壇行走荷爾蒙的路線。


即使年過半百,還是要修人魚線!試問幾個拿著保溫杯的中年男人能做到!

 

以及王菲的18場,基本上天後的演唱會妝發都非常有特色。

 

到了1997年,張學友主演的音樂劇《雪狼湖》,在紅館連續上演42場,成為香港舞臺劇演出場次的記錄保持者。

 

1998年,張惠妹為紅館貢獻出新紀錄:兩場門票在8小時內銷售一空。(那時候五月天還年輕)

 

阿妹雖然胖了,但歌唱的好聽啊,香港開演唱會,可是有林青霞大美女在底下做迷妹的!


1999年,陳奕迅老師也登上了紅館的舞臺,4次!(可是並沒有找到當年的照片)

 

不過Eason的演唱會,怎麽能少了好基友謝霆鋒呢,反正他倆經常演唱會互相亂入。


那麽第一個來紅館開唱的內地歌手是誰呢?掌聲送給2001年的那英老師!

 

同年,蕭亞軒刷新了紅館最年輕臺灣女歌手記錄。

 

時間到了2001年,小公舉周傑倫來開了兩場《範特西》演唱會,門票半小時就賣完了!

 

現在也還是地表最強呢!賭王千金去年也去追星做迷妹的~~


2002年,Twins演唱會,阿嬌那年21歲,阿SA不到20歲,不僅是第一個紅館的女子樂隊/組合,阿SA還刷新了紅館最小的女歌手的記錄。


這也是一對不會老選手,令人羨慕!

 

2002年尾,當年最帥的鮮肉F4在紅館開了5場演唱會,62500張門票,花了一小時就全部賣完,創下華人在紅館最快出票記錄。長得帥就是有用啊!

 

八零後回憶的孫燕姿是2005年開的演唱會,第一位紅館開唱的新加坡歌手哦,兩場門票三小時內賣完。

 

莫文蔚也來當過嘉賓。


2006年,high翻天的五月天第一次踏上紅館(可能也是至今香港演唱會最秒殺的門票了)!因為第二年開的時候,兩場門票兩個小時賣完,不得已還要再加開兩場。


除了買不到票外,他們演唱會的最大特點應該就是歌迷太high超時,要被罰錢了~~

 

2011年,鄧紫棋登臺紅館,當時只有19歲哦,跟阿SA並列紅館最年輕女藝人,非要精確到月份的話,紅館最年輕女歌手就是鄧紫棋了。

 

總之來的歌手是多的數不完,就不一一列舉了。下面呢,倒是可以給你普及幾個紅館的冷知識,技多不壓身嘛,供你們以後再帶妹子去看演唱會時候,露一手。

 

比如,看門票,是看不出來位置連不連的。紅館倒金字塔式建築,舞臺被四面的座位所環繞


他們用紅黃藍綠區作為區分,但區與區之間又是相連的,所以會出現不在同區同入口,門票完全看不出,但倆人最後會坐在一起的情況。

 

比如,紅館是屬於香港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開演唱會呢就提前找政府申請場地就行。一般要提前3-12個月。

 

收費方式有兩種,或者每天5.51萬元,或者每天門票的20%作為收入,哪個數高政府收哪個。以最便宜的票價298計算,12500個座位,一晚上演唱會的保守門票收入都有372萬,即租金74.4萬。

 

紅館2017/17財年的P&L;,一共有138.6萬人來看過演唱會,場地租金政府總共收了1.62億,扣除支出5805萬,還有盈余1億多呢。感謝各位歌迷的支持啊!

 

再比如,可能看場演唱會還不夠哦你請個開鎖師傅。香港雖然人數不及北上廣,但每年演唱會可是接連不斷,香港內少數供給大過需求的事物。所以你看像張惠妹、鄧紫棋的演唱會,門票最便宜的不到400就能搞定。


這個價錢,你在港島連個開鎖師傅都請不到啊!除了觀塘區的社區比賽外,其他最便宜的演唱會是載歌載舞愛國愛港的回歸演唱會,只要40塊,我覺得大家可以走起!

 

去過紅館的盆友們一定知道,紅館幾乎是世界上歌迷能和歌手最靠近的演唱會場地了(多虧了倒金字塔型),就算是298的低價票,也還是能比較清楚的看到歌手,咱住不起山頂,但演唱會總看得起山頂票吧


算算整個紅館高23米,你差不多是坐在6、7樓的高度俯瞰全場(就是下面這個山頂即時感)。

 

如果你買了貴價票呢,基本上就是站在歌手舞臺邊上,就等著愛豆下來跟你握手吧!而且看下上海的演唱會門票,香港的價格還算是便宜的了。以張惠妹演唱會為例,香港的票價跟上海一比,還是比較便宜的,最便宜都是380,最貴香港只要980,上海要賣到1580了呢,比香港貴了92.68%!

 

最誇張當然是天後王菲去年的演唱會了,就算非黃牛票價那是一個天後級數啊!要不同樣的價格試試也在香港開一個?


不過這周五就要開三場的鄧紫棋的《Queen of Hearts》,最貴的票倒是賣出了大陸的價格,特別好奇貴了1000塊,是不是可以對愛豆做些不可描述的事情呢?

 

搜了搜,發現這是舞臺中正前六行或零距離catwalk的座位,還可以跟GEM小組合照,有自己的專用入場口跟禮物包(什麽咖啡杯、撲克牌、VIP Pass等等)。當然,你們也不用想了,這個票基本賣完了,讓你們也不用糾結,直接去買其他的票價好了(大麥網跟城市售票網都能買到)。

 

講起來因為有個香港好室友,所以去聽鄧紫棋演唱會也是有好多好多次了,所謂拿人手短啊,這次可不是得呼籲下大家沒啥事的話,周末就來聽個演唱會唄~~


以及例牌老規矩,那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演唱會經歷,咱留言見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28

與博科聖地談判尼國擬以囚犯換被擄女生

1 : GS(14)@2014-09-22 22:19:57



尼日利亞激進伊斯蘭武裝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4月在奇博克鎮一間學校擄走逾200名女學生(圖),至今仍未放人。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引述消息人士指,尼國政府聯同國際紅十字會與博科聖地代表談判,以該組織被擒指揮官交換女生。消息指政府官員及紅十字會代表與兩名博科聖地高層成員,8月中在首都阿布賈舉行四次會議,博科聖地代表保證稱「所有女生都沒有被強姦、用作性奴及性侵犯」,並提交一張有30名被尼國拘留囚禁指揮官名單,要求政府在一個秘密地點交換,但他們堅持一個換一個,即只放30名女生,被政府拒絕。此外,「博科聖地」一批武裝分子上周五起連續兩日在博爾諾州一市集與警爆槍戰,36人死亡,他們又攻擊喀麥隆北部造成4人死亡。美國有線新聞網絡



【動LIVE】萬人罷課 蘋果全程直播:和平佔中: http://occupycentral.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occupycentral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22/188743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680

【旅遊籽】西雅圖聖地牙哥取經 美食車致勝之道

1 : GS(14)@2015-04-23 02:16:34

移民西雅圖多年的香港人Robert懷疑,香港狹窄的馬路如何容納得了龐大的美食車。



【旅遊籽:賞物尋源】財爺曾俊華說看過荷李活電影《滋味旅程》,電影描述一名餐廳大廚因工作失意生活乏味,轉型開美食車(food truck)而得到重生,隨之覺得香港都可引入外國風行多年的美食車概念,算是回應市民對街頭小食的殷切訴求。美食車概念暫時只聞樓梯響,飲食業界和市民已毀譽參半,擔心在保持本地特色與營運成本之間無法取得平衡,最後淪為大財團囊中物。我們到了電影預設的場景──美國,分別到美食車發展只在初哥階段的西雅圖和被譽為美食車發源地的加州聖地牙哥,從其成功例子,看看在香港經營美食車,究竟是譁眾取寵的伎倆,抑或是經營者發揮創意好地方?

香港移民:「一架二手車最少要五萬美元,但營運成本卻比餐廳高兩倍。」

在寒冷的三月,我們到了美國西雅圖。「你老遠從香港來採訪,必定是為財爺提出的美食車方案而來。」美食車Buns on wheels的主人Robert Schaudt這樣問我。廿二年前,他在香港華仁書院中六畢業,之後隨家人移民西雅圖。本來從事到會生意,三年前從一位華人朋友手中頂手了一部舊美食車,他決定革新,改用西雅圖本地農場提供的蔬菜和肉類,只賣有機漢堡包和薯條。「這門生意好賺錢。」他指着正在排隊買漢堡包的人龍說:「三年來人龍沒少過,只是今天下雨,生意才差了點。」生意好,主要是味道出眾,我嚐過The Cheesy,麵包微暖,表面香脆,中心鬆軟並散發濃濃麵粉香,芝士香濃幼滑,漢堡剛好半熱,一咬開隨即流出肉汁,非常可口,來前已半飽,但因為實在太美味,我吃下了整個麵包。這麼說,一定賺個盤滿缽滿喇?他說一部基本設備齊全的二手美食車約五萬美元(約港幣$400,000),開業的確比開餐廳容易,又不用交租,但營運成本卻比餐廳高兩倍,「一部車有許多問題,廚房要定期維修,未做過的無法想像到。」如果開設餐廳,硬件出現甚麼問題的話,請師傅上門修理好容易,但美食車出了問題要自己想辦法送到車房修理,每次修理花上好幾天,等於少了收入。





四年來只供應漢堡包和薯條,Robert說以新鮮感招徠不實際,故他選擇以品質取悅客人,這個The Cheesy($72)份量十足,好味道!

部份美食車沒引擎需由車輛拉動,優點是增加車廂工作空間,但總車長可達四十六呎,在香港不適用。

西雅圖政府三年前放寬法例,開放部份主要街道予美食車營運。



政府放寬法例 開放泊車位

雖然每隔兩三年才回港探親一次,但他仍追貼香港的時事。Robert Schaudt:「在香港做美食車不是不可行,難度高而已。」他最擔心的是香港政府會如何監管,他說香港馬路窄車又多,一般駕駛者在鬧市找泊車位已很困難,怎能容納美食車?若把美食車停在人稀地方,又怎樣吸引到客人?美食車能於美國殺出一條血路,政府功不可沒,像西雅圖政府三年前放寬法例,開放市中心馬路的停車位供營運者申請,讓美食車車主能在星期一至五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二時,在指定街道上營運。由美食車開始流行於西雅圖至今,已註冊的美食車已經超過二百部,單是二○一三至二○一四年就有約三十五個新申請,當中只有約三分之一每天有固定地點運作。他懷疑香港怎容得下擱在路邊的龐大美食車,以取替傳統較細小的車仔檔。另外,他亦擔心安全問題,像他的美食車,車頭放了兩個供應廚房使用的一百磅石油氣罐,他說:「如果爆炸,威力能炸毀一整段街,試想像在人煙稠密的旺角,會做成多少死傷?」



Robert Schaudt致勝之道

1.要定期維修車輛,有安全消防系統。2.開設在沒有食肆或只有貴價食肆的商業區。3.多提供有機食物。


Matthew要兼顧餐廳,已不再親自主理美食車,卻堅持每天到場視察,了解情況。

求變打工仔:「美食車是開餐廳的踏腳石。」

Matthew Lewis是西雅圖最受歡迎美食車Where Ya at Matt的主人,專門售賣地道新奧爾良菜式,曾被美國知名美食網站Thrillist選為全美二十一部最佳美食車之一,也多次被西雅圖報紙雜誌選為年度最佳餐廳。他今年四十一歲,五年前厭倦打工仔生活想自立門戶,在要獨自照顧年幼兒子和資金不多的限制下,他想到當年剛在起步階段的美食車業,「那時全西雅圖只有七部美食車。」他解釋。其實美食車的概念一點也不新,早於三十年代已有墨西哥人賣小食的taco truck,專門停泊在學校附近的school bus truck在西雅圖也有悠久歷史,現在的美食車都是循這兩個模式發展而來的,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西雅圖禁止在街飲酒,美食車不能申請酒牌,但美國人晚餐愛配酒,美食車只有與賣酒的餐廳合作才能開拓晚市生意。

這間賣酒的餐廳是少數容許孩子入內的,吸引一家大小吃飯飲酒。





一般情況下,美食車承諾在下單四分鐘內把食物送到客人手上。

Jambalaya是用香腸製成的飯,用Cajun調味,非常香口;Beignets的味道有點像冬甩;Po’ Boy是三文治,有蝦肉和豬肉餡選擇,成功俘虜到客人的胃口。



走偏鋒棄旅遊旺區 停泊商廈開檔

二○一○年七月十日是他首架美食車開張的日子,他選擇參加嘉年華小試牛刀,「當年政府要求美食車只能向私人地方租用停車位置做生意,假如生意不好,我就負擔不起租金。」他的美食車提供西雅圖獨一無二的新奧爾良菜,特別在一種由匈牙利紅椒粉、大蒜粉、洋葱粉、黑胡椒、小茴香、法式辣椒粉、百里香和牛至混合而成的特色香料Cajun,濃郁辛辣有點似印度咖喱,新出品好多人一試難忘,他成功俘虜到客人的胃口,帶起熱潮,生意出乎意料地受好。有了名氣更需要穩定客源,別家美食車恨不得泊在最熱鬧的旅遊點Pike Place Market,他走偏鋒走到商業大廈地下,「商業區少餐廳,午飯時段買午餐的人就會多。」美食車開業僅兩年,他就賺到開餐廳本錢,並在二○一三年擁有首家餐廳。Matthew Lewis:「在西雅圖,在街頭飲酒是違法行為,開餐廳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可以售賣利潤高的酒水。」雖然擁有餐廳的願望已達成,但他篤定不會放棄美食車,因為美食車的流動性方便處理到會生意,是主要收入,「在別人的廚房做事總不及在自己的美食車方便。」



Matthew Lewis致勝之道

1.生意成功一半功勞來自社交媒體,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不可少,能即時回應客人查詢,亦可預早公佈美食車每日停泊位置。2.與賣酒餐廳合作,開拓晚市生意。3.提供美食車作婚禮到會。


Marko Pavlinovic(後)身為老闆,最愛企在收銀處,與客人交談。

家族經營:「二十美元在街邊吃五道意大利菜。」

離開西雅圖,我們南下炎熱的加州聖地牙哥。與墨西哥接壤,這裏有大量移民湧入,二三十年代開始已經有小型美食車售賣墨西哥小食,此流動食物車後來慢慢擴散至洛杉磯。在聖地牙哥營運美食車有兩大優點,一是多啤酒廠,酒廠有酒牌卻無食物牌,美食車有食物牌並沒有酒牌,造就兩者合作,在酒廠或酒吧外擺檔,一舉兩得。第二是這裏是美國主要舉辦大型會議、展銷和展覽的城市,主辦單位會另闢位置,在場外開設美食車區,讓中段休息時間與會者可以吃餐飽。集合如此優勢,聖地牙哥的美食車發展成熟,二○一○年已有超過五十輛車流動各區。百多年前,葡萄牙人和意大利人移民到聖地牙哥,靠海而居多是漁民。今天,他們的後裔多不捕魚,其中一人叫Marko Pavlinovic,於二○一一年開設全城首架意大利美食車Mangia Mangia Mobile,這老闆從沒有開餐廳經驗,亦沒任何做飲食業的背景,只憑祖母留下的意大利菜食譜,一家人開檔,二○一四年得到聖地牙哥Best Food Truck大獎,更創先河,以二十美元價錢在街邊吃五道意大利菜。





開業近四年,Mangia Mangia Mobile仍是聖地牙哥唯一的意大利美食車,就算有人模仿,都好快失敗。

意大利雲吞,賣相的確麻麻,但雲吞皮竟滑而不厚,餡料有炒得香口的豬肉碎,還可加重芝士,即叫即煮,$59。

老闆和員工都是意大利裔,才煮到最住家的意大利菜。



Best Food Truck之道 不要當是一台快餐車

與Marko Pavlinovic傾談,他聲大大表情多,說話手舞足蹈,絕沒顯露早上四時起床開始準備食物的倦態,精力充沛難道就是成功之道?「最重要平易近人。」這句話放諸四海皆準,「不要當美食車是快餐店,你必須與客人有真誠交流,跟客人交心,明白他們所需,從而改善質素。」說到此,熟客Pete又到,一輪閒話家常後才點叫食物。「每星期,我至少吃三次。」Pete幫襯了超過三年,「當然,首先食物要好,足料,大份量,很合胃口,其次是老闆的待客態度熱情,好像跟朋友見面般。」Marko Pavlinovic是老闆又是收銀員,日日都站在車頭招呼客人,打開大窗與客人零阻隔,跟一般只站在車廂內予人高高在上的感覺,分別很大。「我家族式經營,要租一個地方存放和處理食材,但地方不大,隔三數天要入貨,做了近四年,慣例賣完就走,不留隔夜食物,確保新鮮,控制貨量也很重要。」我遇見他時,正在聖地牙哥啤酒節的美食車專區,看放在車外的餐牌有二十款食物,意大利粉、薄餅和意大利飯都有,小小車子,居然能與餐廳提供相近數量的食物,怪不得時常有排隊人龍,中午十二時開始營業,到晚上六時已賣掉七成食物。



Marko Pavlinovic致勝之道

1.建議香港成立Food Truck Association,美國每個州都有類似聯盟(Alliance),可向政府提出訴求,又能舉辦比賽增加各美食車水準。2.不要只做快餐,做正餐,讓人有真正飽肚感覺更重要。


Chop Soo-ey美食車,黑色底,加奪目圖案,逢星期六停泊於Little Italy Flea Market。

得獎女廚師:「不一定被大集團壟斷,只是大集團有更多資源去支持一架美食車運作。」

可能經過二○○八年金融海嘯,自二○一○年起美國好多餐廳都紛紛結業,人人開始把飲食習慣轉去相對比較便宜的美食車食物。趁此熱潮,獲得聖地牙哥Best Chef和Chef of the Year兩大獎超過十次的女廚師Deborah Scott,亦加入競爭開了兩台美食車──Chop Soo-ey和Ms. Patty Melt。勿以為Deborah Scott又是那種典型生意失敗才開設美食車的人,相反,她擁有三間獲獎無數的餐廳包括Indigo Grill、C Level and Island Prime和Vintana,更是飲食集團Cohn Restaurant Group合夥人。本身不愁生意,卻一次過開設兩架美食車,一為宣傳旗下餐廳,二為接觸不同層面食客。「近幾年,食客對食物質素要求改變很大,除味道更留意食物來源,環保是大前提。」她的餐廳和美食車全用本地食材,部份食材更來自有機農場。





屢獲大獎的女廚師Deborah Scott,現有三間餐廳和兩架美食車。

地方不大,車廂最多容納到三個人,容不下椅子,轉個身都難。

員工Samantha最開心是有班熟客,固定時間來消費,感覺親切。



用快餐車宣傳餐廳 了解食客口味

「一間餐廳枱數有限,最多得一百幾十位客人,做美食車,如果生意好,接觸層面更廣大,既可知道他們想吃甚麼,又可宣傳自己餐廳。」如何儲存食材是一個考慮因素,「經營一架美食車跟一間餐廳無分別,要領牌、要管安全及防火措施、要有員工,更重要是如何儲存食物。Chop Soo-ey專做三文治,麵包也要有位放,你不可能在車上開大火煮食,那麼在哪裏炸煙肉呢?若沒有大雪櫃,怎放食物?」逢星期六,美食車會停泊在Little Italy Flea Market,我上車一轉,發覺車廂空間有限,站了三個人,轉身有難度,美食車只加工和翻熱食物,最多煎隻蛋和翻熱肉類,只賣四款三文治,全部即叫即做,捧上手全部熱烘烘。再去Deborah的餐廳Indigo Grill看看,廚房格局跟其美食車何其相似,「這全是我的設計,雖然我不會日日都在美食車,但這是我的心血,不會因有餐廳就不顧及美食車質素。」以一個女人之力,開三間餐廳和兩架美食車,暑期時還打算開多間墨西哥餐廳,怪不得做到眼袋大大,皮膚粗糙。「最麻煩是員工流失,做美食車由朝早七時做到晚上八九時,人人嫌辛苦。」基本上一架美食車需要三人工作,一個收銀,兩個廚師,試過因為不夠人要停車。我在美食車上站了一小時,只見人人忙到冇停手,地方淺窄,放不下椅子,收銀員Samantha說最辛苦是在細小空間裏吸入大量油煙,「下次轉工,我要做一架賣雪糕的美食車。」





美食車也為宣傳自家餐廳之用,寫滿餐廳名字在車頭,一目了然。

周六,Chop Soo-ey只於跳蚤市場賣早餐,早上九時至一時提供三文治,$43。

客人多,Chop Soo-ey每張單都寫上客人名字,以免出錯。



Deborah Scott致勝之道

1.要妥善解決儲存食物問題。2.設固定時間在跳蚤市場、工廠或寫字樓區開檔。3.挽留人才,不要讓員工工作過勞。




TRAVEL MEMO

簽證:持BNO護照及特區護照均需簽證。查詢:25239011(美國領事館)機票:乘聯合航空經三藩市往西雅圖或聖地牙哥,來回票價$6,250起,未連稅。查詢:http://www.united.com滙率:1美元約兌7.6港元,文中價錢已折算為港元鳴謝:聯合航空、San Diego Tourism Authority、Seattle Tourism Board
Buns on wheels http://www.bunsonwheels.com
Where Ya at Matt http://whereyaatmatt.com
Mangia Mangia Mobile http://mangiamangiamobile.com
Chop Soo-ey https://www.facebook.com/chopsooeytruck



記者、攝影:吳宛蔚、梁佩芬編輯:陳漢榮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422/191204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846

猶太教回教聖地聖殿山以巴必爭

1 : GS(14)@2015-10-07 01:48:19

隨着以巴緊張氣氛加劇,以色列當局昨頒令對進入阿克薩清真寺的人作出管制,原因是該寺所在的耶路撒冷舊城聖殿山(Temple Mount),同時是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地,雙方對這個地方的主權一直有爭議,是以巴衝突一大關鍵。聖殿山是猶太教最神聖的地方,教徒相信該地是上帝顯現最多的地點,也是創造世界的起點,是上帝用塵土造亞當、考驗亞伯拉罕的地方,也是所羅門王和希律王建造第一和第二聖殿地點,但兩聖殿早已被毀。猶太教徒都在等候彌賽亞來臨,為世界帶來和平,建立第三也是最終聖殿,地點亦是聖殿山。



指定時間外禁非伊斯蘭教徒

對伊斯蘭教徒來說,聖殿山是他們信仰中的第三神聖地方,是「尊貴聖所」,山上除有阿克薩真清寺外,圓頂清真寺據指更是先知穆罕默德登上七重天的地方。許多伊斯蘭教徒都視異教徒上山為挑釁,因此2000年9月,當以色列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時任黨魁沙龍(Ariel Sharon),高調帶黨員到聖殿山「宣示主權」,就引發巴人連串暴力抗議,成為「第二次巴勒斯坦起義」的開端。接下來的五年間,有6,000多名巴人和上千以色列人喪生。巴勒斯坦人認為,猶太極端分子對聖殿山虎視耽耽,一直在密謀要搶奪聖地。由於地點極具敏感性,現時非伊斯蘭教徒只能在指定時間前往,且不能在該處祈禱。美聯社/《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5/193210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793

博科聖地發片部份被擄少女仍在生

1 : GS(14)@2016-04-15 16:30:03

尼日利亞奇博克鎮(Chibok)276名女學生兩年前遭極端組織「博科聖地」擄走,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前日公開該組織發放的人質片段,顯示至少15名女生仍然在生(圖),有家長認出女兒後崩潰痛哭。報道指影片是去年12月25日在一處不明地點拍攝,是博科聖地向政府提供的「人質生還證明」。片中女生包着頭巾,在鏡頭前念出名字,一名女生表示:「我們全部都很好。」博科聖地領袖謝考稱約100名女生已改信伊斯蘭。兩名失蹤女生的母親從影片認出女兒後激動落淚,另一位家長找不到女兒,失落得不能自已。有政府談判員已確認片段屬實。前年4月14日,博科聖地在奇博克鎮的官立女子中學綁架276名女生,其後數十人逃出魔掌,剩下219人不知所終。當地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指,博科聖地強迫女生嫁予聖戰士,違抗者會被迫做人肉炸彈;亦有少女自願做人肉彈,希望趁機逃走。



被擄兩年沒人營救

英美無人機曾鎖定約80名女生位置,並通報尼國政府及軍方,但最終沒有人嘗試營救。英國駐當地指揮官波科克認為救人太危險,「你可能救到小部份,但很多人會遇害」。兩年間,18名家長因恐襲及疾病身故,等不到愛女回家。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15/195717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354

博科聖地1/5人肉彈是兒童

1 : GS(14)@2016-05-21 13:13:27

伊斯蘭極端組織「博科聖地」(Boko Haram)可說是兒童的大敵。這個名稱解作「禁絕西方教育」的組織,在非洲多國關閉數千間學校,扼殺上百萬兒童受教育機會,更利用兒童發動自殺式襲擊,過去一年個案數目大增10倍。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OCHA)前日公佈,博科聖地去年發動的自殺式襲擊當中,有44宗用兒童做人肉炸彈;而前年的兒童人肉彈數目是4個。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資料顯示,兒童人肉彈有75%是女童。統計顯示,由2014年1月至今年2月間,博科聖地在喀麥隆發動最多兒童彈襲擊,有21宗,另有17宗在尼日利亞。這意味過去兩年間,博科聖地發動的人肉彈襲擊中,接近1/5是用兒童施襲。在非洲多國聯手打擊下,博科聖地分子已被迫退至尼日利亞和尼日爾等國交界。OCHA指當前有300萬人三餐不繼,歉收季節來臨後數字會上升;假如外界不施援手,今年內光是尼日利亞就會有6.7萬半歲至5歲兒童因營養不良而夭折,即每日有184兒童死亡。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18/196162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517

博科聖地擄200女生尋回一人

1 : GS(14)@2016-05-21 17:49:31

兩年前被恐怖組織博科聖地擄走的200多名尼日利亞女學生(左圖),其中一人阿米娜近日被找回,她是案中至今唯一獲救的女生。阿米娜(右圖)是由一支反博科聖地民兵組織在接壤喀麥隆邊境的森林尋回,有認識她的戰士一眼就認出她。據悉她當時跟一名嬰兒在一起。她叔父指,被擄走時17歲的阿米娜懷孕了、精神受創,現已與母親團聚。2014年4月14日,博科聖地槍手闖入東北部的奇博克鎮一間學校宿舍,擄走219名女生,轟動全球,但軍方始終未能營救。今年4月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播出一段影片,相信部份女生仍然生存,她們表示受到良好對待。博科聖地主張反對任何西方教育,盤踞尼日利亞東北一帶,多年來擄人勒贖。去年,博科聖地向「伊斯蘭國」(IS)效忠,自稱是「西非省」。惟今年以來,民兵組織已大舉收復過去幾年被博科聖地佔領的土地。 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19/196178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