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互聯網思維」聊開的 xuyk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f0hc.html
  青年朋友小Q是專做印染助劑生意的。他今天來看我,聊起「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好像都是關於最終消費品營銷的吧?可能與我們做中間產品的關係不大吧?」小Q頗感疑惑地問。
   關於什麼是「互聯網思維」,我拜讀過幾篇專家寫的文章,也查了網上各種各樣的解釋,都說它顛覆了傳統營銷思維,然我怎麼都搞不懂它是怎麼個顛覆的。
   互聯網極大地改變了營銷方式,但其基本思想,我看來看去,覺得依然還是秉承以前的「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這個基本理念。你現在確實把它顛覆掉了?這就好比,以前股票都實實在在有一張票子,現在你投資股票,拿得出這種票子嗎?它們都被互聯網的電子符號替代了,但你能以此就說「這顛覆了傳統的投資思維」了?而我們看到,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的基本思維幾十年沒變,他電腦也從來不用,一直沿用老式方法(電話)操作,可他現今在世界投資領域裡的排名怎麼仍然還是第一?
   「互聯網思維」從理念上講,沒有任何新意。所謂互聯網就是「互相聯接網絡」之意,因此互聯網能夠更好地發揮和實踐「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營銷思想。這是因為運用互聯網,1、可以更快地瞭解市場以及客戶的(潛在)需求;2、能夠快速滲透到終端客戶,並與之互動;3、更容易跨界發展。所以,在互聯網時代,誰整合終端客戶能力越強,誰就越能制勝;誰掉以輕心,說不定哪天就會被非本業的人跨界幹掉。
   由此可見,當下許多人噱頭噱腦地大講的「互聯網思維」,其實是講互聯網的營銷方法,而非營銷思維。
   講了這些,現在把話題拉到開頭小Q的提問上來。互聯網營銷要靠網上來進行,但完全可以借它的思考方法,運用到你的中間產品的傳統營銷上面。這裡著重講兩點:
   1、終端客戶整合營銷。
   a、關於終端客戶。你小Q以前的銷售對象主要是中間批發商,後來逐步繞開他們,直接銷給了印染廠,這時印染廠對你來說就是終端客戶,這與互聯網的本質不是一樣的嗎?現在你更要這麼做,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傳遞速度飛快,你不加強這方面的努力,別人就會很快搶佔你的市場。
   b、關於互動體驗。互聯網的「互」就是要求與客戶互動,讓他們體驗產品或服務。這條重要方法你也可拿來用上。以前,你銷售產品基本上是單向進行的,你有什麼銷什麼。現在需要進一步改進,要想方設法讓客戶多多參與你的營銷活動,比如,請他們幫你開發產品或改進工藝,向你提供市場信息,引導你進入新的市場,指點你產品方向,提出你產品和服務的改進意見,等等,這樣客戶不就與你互動了,同時不也就在體驗了?結果呢,互動越多,體驗越深,你賣給他們的產品也就會越多。
   2、跨界發展。現在,好端端的大品牌,被半路出家的突然幹掉,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這說明,互聯網時代邊界越來越模糊,跨界越來越容易。你也不妨用這個認識來拓展你的生意,比如,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大幅度提高,印染廠想要生存,勢必須要增加濁水、廢氣、污泥等處理方面的投入,這是個增長點,那你何必還只侷限於銷售印染助劑呢,也可順勢營銷環保處理化學品呀。
   「總之,你企業不大,基本都由你在打理,那你平時就不妨開著車,多到終端客戶那裡去轉轉,多與他們泡在一起,與他們多多互動,讓他們多多體驗。他們都在市場的第一線,以他們為中心,讓市場的力量推動你發展。」我說。
   「好!」小Q猛拍一下大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984

由國君預測歐洲杯聊開的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6za.html

    世界矚目的歐洲杯足球賽將於北京時間2016年6月11日打響。

    就在大名鼎鼎的前國泰君安首席分析師任澤平因對股市預測出錯而黯然失色之際,5月下旬,國泰君安策略團隊上位,發表了《【國君策略展望歐洲杯】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德勞諾杯花落誰家》,預測起了歐洲杯。這份報告說,“表面來看,預測冠軍的難度堪比預測股市漲跌”,但他們“運用去偽存真的策略思維,從歷史規律中探尋”,運用基本面分析法,發現“西班牙、葡萄牙具有最強奪冠實力,德國、法國次之”,並聲稱“預測的準確性值得期待”。

    在我國,重量級券商預測足球大賽尚屬首次吧?但縱觀世界,這並非什麽新鮮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每逢足球大賽,總有世界著名投行進行預測。

    那麽,召集金融分析師,依靠大數據,運用各種大型模型,預測足球大賽靠譜嗎?這不禁讓我回想起這幾屆大賽:

    1、1992年歐洲杯。當時,丹麥隊沒能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但後來因為南斯拉夫爆發內戰而被禁賽,丹麥才獲得機會替補參賽。結果丹麥隊踢出賞心悅目的現代全攻全守的華麗足球,並且一舉奪得冠軍,譜寫了歐洲杯上的丹麥童話。

    2、2004年歐洲杯。當時,根本不被人們看好的希臘隊在德國人雷哈格爾主教練的帶領下,依靠堅固的防守及犀利的反擊,上演了希臘神話,最終奪魁。

    3、2010年南非世界杯。世界上所有大大小小的投行分析師加在一起,竟然還頂不過一條章魚。當時,“預測帝”章魚保羅不可思議地猜中了1/4決賽以及其後的全部8場比賽。

    我操!根據什麽大數據,借助什麽超級模型,進行什麽基本面分析,等等,最終有個屁用!“足球是圓的”——這是足球測不準原理的最經典表述。

    由於綠茵場上不確定性因素無窮無盡,即便是某個運動員的進場腳步,他究竟是左腳先跨入球場的還是右腳先跨入的,都有可能影響比賽結果,更不用說其他因素了,所以說,冠軍杯最終花落誰家始終是不確定性的。這就是足球的魔力所在。難怪每逢足球大賽,博彩公司生意爆棚。

    其實,著名投行們深諳其道,他們認為“沒有永恒的經濟周期,只有永恒的足球”,“投行加足球,等於各種宣傳”。據此推想,國泰君安發表歐洲杯預測報告或許也是為了自我宣傳吧?

    由於球賽預測與結果往往大相徑庭,令人大跌眼鏡,所以,對其大可不必當真。不過,盡管如此,但對於投資來說,其中倒是蘊含著某些值得思考的東西,比如,有這兩點:

    1、你看,盡管投行頂級分析師們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但預測結果卻不及一條章魚;盡管丹麥隊、希臘隊賽前根本談不上有什麽優越的基本面,但結果是,他們一路過關斬將,最終登頂……其實,這些是不確定性領域的必然現象,你分析能力再強,未必一定能贏。將這推及到不確定性的股市,即可推知,《股市無專家,只有贏家與輸家》(2016-05-28)。隨著人們對不確定性市場的深入探索與理解,投資界已經發生了不小的思想轉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投資理論無所謂對與錯,只有贏與輸。這一思想觀念引導和促使人們更加務實。

    2、從上述“贏與輸”理念出發,對於各種理論或模型,不管它們最終結果怎樣,你無須糾纏於對與錯上面。要是發現偏差,你只須進一步找出原因,及時改變策略,爭取獲利,變壞事為好事。比如,你對股指期貨與股市現貨進行對沖交易,當發現與實際價格相差較大時,你要思忖:這很可能是由事先自己未知的不確定性因素所致,偏差就意味著存在套利空間,因為來自同一個市場的一系列數據在對沖的兩個交易策略中不該出現很大矛盾的。這時,你若及時找出原因,調整策略,就能抓住機會獲取套利收益。你這樣對待問題,也就把註意力放在了“贏與輸”上面,而不去糾結於交易模型或理論是對還是錯,只關心怎樣做才會贏或不輸。

    由於市場永遠是不確定性的,所以說,任何投資理論或模型都不可能是完全對的,追求什麽是對的沒有多大意義。怎樣立於長期不敗之地才是最重要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930

[已推薦到博客首頁,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由朋友買房問題聊開的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e6s.html

    前幾天,有位寧波的青年朋友發來信息問:“今年寧波的房價又漲了,這讓我更加糾結於買不買房的問題了。買吧,怕自己收入不高,以後就像蝸牛背上了殼,變成個房奴;還有,怕買後房價下跌。不買吧,現在貨幣超發,政府護盤,房價繼續再漲……這可如何是好?”

    這想必也是很多人糾結的問題吧?我籠統地回答:“你若買來自己居住,現已有一定的公積金積累,又有能力按揭貸款,則可考慮購買,無需考慮漲跌因素。若是買來用作投資,則要考慮資金實力怎樣、與其它投資品比較怎樣、等等因素。”

    買房自己居住為何不必考慮房價漲跌因素呢?道理很簡單:
    1、買房居住是為了消費,再貴也得買,不然你就難以改善居住的舒適性(住房條件的舒適和住自己房子的心理舒適)。這就好比是,糧食再貴你也得買,不然你就要挨餓。
    2、巴望房價下跌而買得便宜,這恐怕是個一廂情願的想法。由於房子日益成為金融資產,所以其漲跌運行拐點是難以預料的。盡管房價總有一天會跌下來,但問題是,究竟何時下跌?跌幅多大?這就誰都難以預料了,連專家、政府也都說不準。“房價就要下跌”都喊了快28年了吧?你看跌了沒?政府屢次調控房價,結果都變成了空調,屢調屢漲。若你拉長時間段看,縱觀全世界,不管在哪里,只要房子具有金融資產屬性,那里的房子都是往上漲的。是不是?就拿離我國大陸最近的香港來說吧,即使是1997年遭受金融風暴猛烈沖擊,房價被腰斬,如今還不是差不多漲回來了?可見得,房價漲跌根本就由不得你怎樣,你怎能掐準?把眼光放遠來看,買房是個隨機事件,你買房居住消費與房價漲跌並沒什麽關系。你總不能覺得房價要跌了,就趕緊把房子賣了,去睡大街或租房,等跌到底了,再買回來住吧?你有這個高拋低吸的能耐?並願這樣折騰?
    我以前有個徒弟,好多年前,要結婚,想買房,但他看房價高企,遂想等到跌下來再買,結果房價越等越高,他呢越等越郁悶!後來,我對他說:“你買房是居住消費,所以不必去管它漲跌,什麽時候要想住了,什麽時候買都對。而一般來說,晚買不如早買。”於是乎,他一咬牙,買下一套。現在回頭一看,呵!這房價漲了將近兩倍了呢!
    我在小文《百姓一間房,心酸訴不完》(2016-03-15)中說到過,那年,我大哥在房價最高時,同時正值股市最低迷時,無奈地拋掉大部分股票,幫他兒子首付買了一個小套二手新房用於結婚。即使如此,現在這套房子也快要上漲一倍了。
    讓人實在無可奈何的是,這房價你根本就不知道何時會跌,會跌多少,這讓你怎麽去等?媽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從目前來看,縱觀已經買房的人,你說,有哪個買錯了或買虧了?說到這,我驀然想起,前些年,廣州市市長安慰市民說,請大家不要著急買房,只需再耐心等待幾個月,房價就會降下來,可結果房價非但沒有下降,反而一路漲到現在!名家牛刀也一再叫喊“房價就要大跌”!若聽他們,肯定懊惱不已!所以說,比“房價就要大跌”更糟糕的是,你想買房卻一直沒買。
    接下來,再扯開一點,閑聊一個房價漲跌的因素。
    我國目前的房地產問題錯綜複雜,早已不只是一個經濟領域中的問題,而是社會、經濟、政治、民族、文化、習俗等綜合性問題,但本文只從經濟領域方面而論。
    由於房子業已成為金融資產,具有投資功能,所以它的漲跌不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是由預期收益及其相應風險決定的。很多人買房並非只是為了居住消費,而是冀望以後升值或保值。只要人們依然預期房子將會增值,認為房價還會上漲,那麽任憑你采用什麽供求關系措施來調控,比如,再怎麽限買限賣,再怎麽加息,再怎麽收緊貨幣供給數量,再怎麽提高首付比例,再怎麽增加房產交易稅,再怎麽限制人口,再怎麽加大房子供給能力,哪怕空置率再高,鬼城再多,等等,房價就是降不下來,反而越調越高。是不是這樣?
    所以說,運用普通商品的經濟學供求關系原理是不能根本性地解決房價上漲問題的。應該用金融學原理來對待才是:改變人們對房子的上漲預期。其中一個重要措施就是:實行房產稅制度。比如,如果買房者每年要繳納3%或更高的房產稅,那麽購房潮還會那樣洶湧澎湃嗎?勢必會有所退潮吧?這是因為,連年不斷地繳納房產稅,就相當於房子這項資產向外不斷地分紅,而一項資產不斷地向外分紅將使其價值不斷下降,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資產也就越來越不值錢。(這里穿插舉個例子:巴菲特很喜歡高分紅和派息公司的股票,但他自己哈撒韋·伯克希爾公司“摳門”得要命,幾乎從來一分錢都不分紅。為什麽?因為巴爺深知,分紅會降低公司的價值和減少股東們的利益。而他的股票隨著公司價值的不斷提高,其價格目前高達22萬多美元一股,是世界上最貴的股票。)然而,這個在大多數國家或海外地區普遍實行的房產稅制度,為什麽在我國則不能順利地實施呢?原因很複雜!比如,目前抵制房產稅的人認為:1、現在我國的總體稅負太高,不宜再開征重磅新稅,欲要開征房地產稅,就要先減少其它稅收,比如,大幅降低增值稅和優化所得稅。如果實施房產稅造成總體稅負增加,房產稅就是不合理的。2、我國實行的是土地公有制,房主只有70年的土地使用權,卻沒有所有權,而要對缺乏所有權的對象征收房產稅,從法理上說不通。3、目前,我國實行房產稅的條件還不成熟……等等。複雜啊!
    有人把我國房地產發熱現象與西方國家的房地產危機直接做比較,認為,我國房地產這樣膨脹馬上就要引發美國當年那樣的房地產次貸危機。這個判斷是把我國房地產發展情況與美國的相提並論了,其實,兩者有著很大區別。美國次貸危機的前提是房貸過分證券化,先是投機炒高房價,然後把房子打包成投資證券,再由保險公司再投保;還有,美國購房,首付很少(只有5%);這樣一來,就像加大杠桿炒股似的,結果一遇風吹草動,引起連鎖反應,人們奪路狂逃,紛紛拋售房子,導致房價狂跌。還有,美國佬很不安分守己,熱衷於消費享受,見房子稍有增值獲利,就會賣掉房子去換消費,所以房價尤其敏感和脆弱。而我國的房地產市場沒有美國式的這種過度證券化結構;買房首付比例又較高或很高,這樣,其實已經支付掉了很大一部分房子成本費;尤其是,中國人深受農耕文化影響,大多數人買房不是為了像炒股那樣的去投機(實際上,在我國,由於房子變現速度很慢,房地產流動性很低,所以也就根本沒有一個可讓你頻繁交易的投機場所),而是為了長期擁有,等待漲價出售或者留給後代;這樣,從目前來看也就不太容易產生像美國那樣的次貸危機。是不是?
    “購買力無法支撐高房價”,“房地產泡沫即將破滅”,等等,這些言論不知說了多少年,而房價硬生生地漲了多少年。真可謂,我國的房地產“在罵聲中發展與成長”。這說明,金融市場是不可預測的,經濟危機也是不可預測的。不過,我想,等到哪天再也沒人說房價高了,並都一致認為還會大漲,那時也就差不多到頭了。這與股市的情況一樣。
    當然,我國房地產問題多多,甚至非常嚴重,可我們平頭百姓又有什麽辦法呢?適者生存。

鏈接閱讀:《由牛刀文章引出的資產定價問題》(2015-02-28)
                 少存銀行,多買資產》(2010-07-20)
                 聊了一句“房產稅”》(2013-03-06)
                 小侃“預期收益與風險”》(2012-07-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274

由主板和創業板的現狀聊開的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gd8.html

    這3個月來,主板逐漸走強,而創業板仍然走弱。請看如下創業板指數與上證指數的日k走勢對比圖:

3個月來,創業板指數(紅綠色)與上證指數(灰白色)的日K走勢對比圖
由主板和創業板的現狀聊開的
 
    上圖顯示,主板與創業板走勢“分道揚鑣”。偏重於做主板藍籌股的朋友認為,創業板盛宴落幕,主板藍籌價值逐漸回歸,價值日趨顯現,它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可小視,所以未來的行情將棄小捧大,很多資金將從創業板流向主板。而熱衷於做創業板股的朋友則認為,創業板經過這半年來的調整,不久將重拾升勢,因為它們是新型產業的排頭兵,代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時不我待,現在其價值還未充分發揮出來,又因資本總往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動,所以創業板將進一步得到市場認可,後市行情可期。
    “主板派”與“創業板派”雙方似乎都圍繞著“價值”而論,都認為自己所做的板塊股票更有價值。其中有個朋友問我:“你怎看?”
    這把我秒殺問倒!因為我不能完全理解和了解市場,只能尊重市場,敬畏市場,所以難斷孰是孰非。不過,我從股市的基本屬性及其邏輯出發,講了一點“答非所問”的內容:
    1、首先,我們把眼光再拉寬一點,看看創業板指數與上證指數的月K走勢比較圖:

創業板指數(紅綠色)與上證指數(灰白色)的月K走勢比較圖
由主板和創業板的現狀聊開的

    由上圖,我們一目了然地可以看出,創業板與主板的走勢是相對獨立的,並無緊密的相關性,也沒此消彼長的運行狀態。它們有時同向而行,有時反向行走;各自的漲跌幅度也無規律,差異很大;還有,創業板的運行周期比主板短得多,也就是活躍得多。鑒於這些特征,目前我們所看到創業板與主板“分道揚鑣”的狀態,只不過是各自行進過程中的一個局部的反向行走的片段而已,據此尚不能斷定,主板將長期走牛走強,而與其同時,創業板必將長期走熊走弱。
    2、有些朋友認為,主板藍籌價值被嚴重低估了,而創業板則被大大高估,泡沫甚大。然從市場有效性角度來看,這個說法未必一定中肯。誠然,A股這一冰火兩重天的現象可謂奇葩,但產生的原因極其複雜。我們知道,制度是市場的靈魂,之所以造成這種“怪象”,市場制度與機制缺失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比如,直到如今,幾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是只進不出的“不死鳥”,缺少優勝劣汰和吐故納新,以致創業板市盈率高企。我們不妨借美國納斯達克來作解釋。當年,納斯達克泡沫狂飆之時,平均市盈率高達800多倍!後來,泡沫破裂而轟然坍塌,但創造出一大批引領世界經濟的新型產業企業,比如,微軟、英特爾、思科、蘋果、亞馬遜……同時,淘汰了大多數企業。納斯達克指數的成分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益體現出這個市場的價值。現在,納斯達克的平均市盈率為20多倍,與另外兩大指數(道瓊斯和標普500)非常接近。反觀A股,如果制度及機制沒有重大改進與完善,那也只能接受“凡是現實的就是合理的”事實,市盈率將會一直居高不下。然而,盡管如此,請勿否定或輕視市場的判斷力,因為金融市場的判斷力與其成熟度無關,所以,創業板有前景的企業一定還會被市場追逐,從某種意義上說,泡沫是催生優秀企業的溫床,它們需要用錢煆燒出來。我們相信這個市場將來一定也會誕生出一大批優秀的新型產業企業。
    3、雖然市場常常是無效的,但不會長期一直無效。主板有些傳統藍籌股長期被低估,一定有其原因與道理,你老是不思進取,不創新開拓,不與時俱進,只靠政策過日子,市場看不到你價值提升,這樣讓人怎麽青睞你,追捧你?現在,國家下決心深化改革,“一帶一路”、PPP、國企改革、國家戰略部署、等等,市場化改革步伐加快,這才有力地推動了藍籌行情,市場給予其更高的估值,合情合理。
    由上“各打五十大板”的評說可見,行情本質上是靠市場發現價值提升而推動的,而不是靠板塊之間的資金流動來產生的。
    我們還可把“創業板與主板運行是相對獨立的”這個特征,延伸運用到做個股上來。其實,各個股票的運行也都有自己的運行路徑,具有相對獨立性,這正是“重個股,輕大盤”投資操作的理論基礎。
    總之,無論是做主板藍籌股,還是做創業板股,都應根據自己的“能力圈”去對待,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關鍵是,要努力去發現它們的價值所在。最後,還是那句話:《認識客觀規律,不要輕視任何一種股票》(2010-05-14)。
    “哈哈!我說了這些等於是沒說吧?”我笑言。
    “好像是,好像又不是!”朋友答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037

由一則關於趙薇與範冰冰的比喻聊開的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wit1.html

    今天,一位朋友轉來一篇文章《學趙薇者生,學範冰冰者死:如何從產品思維到資本思維?》(李光鬥,2016-12-25)。該文說到:“從產品思維升級到資本思維是當下企業轉型財富暴增的秘笈。什麽是產品思維?什麽是資本思維?形象一點說,範冰冰就是產品思維,把產品做到萬人迷:膚白貌美勾魂眼,拍個廣告上千萬;但就算一年接二十個廣告代言,範冰冰充其量不過賺二個億;趙薇則是資本思維,通過參與上市公司文化中國重組改為阿里影業的資本運作,2015一年趙薇就賺了40個億。”
    “你怎看?”朋友問。

    趙薇式資本運作確實是一種高超的獲取暴利的方法,但把它說成是“資本思維”,“是當下企業轉型財富暴增的秘笈”,這我恐怕不敢茍同。試問:那為什麽中國實業的五大網紅(任正非、董明珠、曹德旺、宗慶後、陶碧華)堅決不做金融?難道他們都是傻瓜,不懂企業轉型,不要財富增長,不想賺大錢?

    滿腦子“資本思維”,玩所謂的資本運作就一定比做產品實業的更強?我們就拿這篇文章本身所說的趙薇如何在阿里影業上套利的精彩事例來作辨析。文章介紹說:“趙薇成了馬雲進軍電影業的領路人。2014年阿里巴巴投入62.44億元,通過認購增發新股的形式,以每股0.6港元的低價獲取香港上市公司文化中國60%的股權。隨後趙薇夫婦以每股1.60港元的價格,斥資31億港元買入該公司的股票;同時阿里將娛樂寶和淘寶電影票兩塊優質資產註入,文化中國此時已更名為阿里影業,擡升股價的意圖明顯。而資本市場也給予熱烈回應,2015年4月29日和4月30日趙薇夫婦在主力‘掩護’下,在3.9港元的高位迅速減持阿里影業1.92億股和6400萬股,套現10億港元落袋為安。不到半年時間,趙薇夫婦‘貍貓換太子’,通過阿里影業一支股票,就狂賺40個億。這就是資本思維的魔力,如果讓範冰冰以產品思維拍戲拍廣告來賺錢,這得等到哪個猴年馬月呵?!”

    趙薇的“資本思維”及資本運作確實很有“魔力”!但我們暫且撇開範冰冰不談,這里,馬雲不正相當於是一個做產品的人嗎?他很好地發揮與利用了趙薇的從影能力,成功地締造了阿里影業。雖然趙薇搭上馬雲的順風車,並在3.9港元/股大撈一把走了,但阿里影業還在,馬雲還在,難道馬雲是個大傻瓜?要知道,馬雲的成本只有0.6港元/股,而趙薇的成本是1.6港元/股;還有,如果以後阿里影業的股價繼續上漲,馬雲還可繼續大賺,而趙薇呢?這樣的話,你說,更有魔力的是做產品實業的,還是單單搞資本運作的?這不是明擺著資本是為實體“縫嫁衣”的嗎?

    哈哈!我有點“強詞奪理”之嫌吧?其實啊,我的本意是,切不可把企業轉型理解為只是資本運作或轉向投機。金融和實業應該是相輔相成的,不論是做實業,還是做投資,都應努力向巴菲特學習,老巴曾說:“我是一個好的投資家,因為我是一個好的企業家;我是一個好的企業家,因為我是一個好的投資家。”

    對於如何轉型,“鯉魚跳龍門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從產品思維升級到資本思維:要學就學趙薇。學趙薇者生,學範冰冰者死。”這個說法似乎有失之偏頗或投機之嫌吧?

    好了,關於企業或個人如何轉型以及如何更能賺錢的問題,就簡單地談這些。

    接下來,我想借這個“趙薇與範冰冰”的話題,聊一下怎樣看待人的價值的問題。似乎這篇文章以及有許多人都以為,誰賺錢多,誰就更有價值。比如,趙薇遠比範冰冰能賺錢且賺錢多,所以更有價值。竊以為,這是偏頗之見。範冰冰演電影,拍廣告,是個非常成功和出色的演藝人員,她的價值主要就體現在這些方面;而如果趙薇如今單單是個投資/投機者,那她這方面的價值就由投資/投機的業績來反映。然而,有趣的是,如今人們覺得真正具有價值的趙薇並非是這個現在很有錢的趙薇,而是那個在《還珠格格》中極其出色地扮演了小燕子和成功導演了獲得金馬獎電影《致青春》的趙薇!可見得,盡管如今的趙薇非常善於賺錢,也非常有錢,但在人們的心目當中,還是覺得作為演員及導演的趙薇的價值大於作為商人的趙薇。是不是?

    再舉一個劉曉慶的例子。眾所周知,劉曉慶是演藝界的大姐大。當年,一部電影《小花》和自傳《我的路》讓她一舉成名,之後,長盛不衰。她曾毫不謙虛地稱自己是國內最好的女演員。實事求是地說,劉曉慶確實是個頂級演員。可她後來寫了一本書《從電影明星到億萬富姐》,雖然這本書不乏很有意義的內容,但讓人們覺得,似乎劉曉慶以為,成為億萬富姐更了不起,更有價值。而事實上,至今人們還是覺得,更有價值的是一個作為天才演員的劉曉慶,而不是後來更有錢的富姐劉曉慶。還有,劉曉慶一度因為“逃稅門”入獄,後來出獄,而從某種角度上看,幸虧有個明星演員的劉曉慶,才搭救了後來遇難的“億萬富姐”的劉曉慶。是不是?

    所以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人的價值從來就不是由錢來衡量與體現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9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