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啦創始人張博:美妝創業走過的彎路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8/4012402.html

但就像很多人所說,做社區有一些關鍵問題,比如速度太慢、離錢太遠、商業模式不清晰等,而我們三個人出來創業一開始都是自己掏錢,需要現金流。分析到最後,電商就成為一個必選項。

在成為國內第一家專註女性美容化妝的移動交流社區前,美啦(原名美啦美妝)的前身是一家叫做美膚匯的電商網站。從電商網站徹底轉型成為美容美妝社區,美啦等於從一個離錢近的項目換到了一個離錢遠的項目。而在其創始人和投資方看來,改變方向卻是必須的。目前美啦已經先後獲得盛大資本和IDG的天使投資和A輪融資。

以下為大家推薦美啦創始人張博的采訪口述:

口述:張博

采訪整理:陳旭

轉型意味著我們在上一個項目遇到了瓶頸,但新方向也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

2012年2月,我從騰訊辭職,從此踏上創業的不歸路。跟很多人不一樣的是,我的創業是一個既定的人生規劃。當時加入騰訊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歷練5年,然後出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選擇創業方向的時候,也看過一些行業,比如體育、寵物等。至於後來為什麽選擇化妝品,有幾個原因:我發現微博的搜索關鍵詞中美食和美容排在前兩位,而相對於其他類別,美妝品牌的集中度不高,而且85後消費群體有去品牌化的趨勢,所以有豐富的用戶基礎。同時,從商業角度分析,這個細分市場產業鏈的每個環節的毛利都很高,而且行業競爭不夠充分,在互聯網社區環節上基本上空白。

一開始就做電商是有點不得已。我很早就註冊了美膚匯和會美膚兩個域名,按照當時的打算,我是想拿來一個做電商,一個做社區。我們三個合夥人,除了我之外,一個合夥人也出自騰訊,是微信研發線的核心骨幹,另一個出自華為,曾做過華為的ERP系統海外服務。也就是說,我們的核心團隊其實完全沒有做電商的基因,反而有做社區的經驗。但就像很多人所說,做社區有一些關鍵問題,比如速度太慢、離錢太遠、商業模式不清晰等,而我們三個人出來創業一開始都是自己掏錢,需要現金流。分析到最後,電商就成為一個必選項。

美膚匯上線後,我們采用了團購模式,就是尋找爆款,然後以低於市場價的方式賣出去,類似於聚美優品。

我們一開始才20多人的創業團隊,但也按照標準電商的模式設置了客服、物流、倉儲、運營、采購等部門,每個人身兼數職。在深圳,為了讓流程體驗更好,我也經常會充當快遞員,自己開車給客戶送貨。

所謂一入電商深似海,我們做得非常辛苦,因為創始團隊缺少電商基因,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找人,結果並不滿意。

更大的困難還在於運營,因為規模小,缺少議價能力,跟品牌供貨商的談判就變得很困難,我們經常拿不到有競爭力的價格,而沒有競爭力的產品,又沒法擴大規模,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就這樣做了半年多,我終於發現做電商,尤其是品牌電商其實並不是一個小生意——即使是我們這樣的垂直電商,也需要商品品類齊全。而擴充品類就意味著規模必須變大,這時的成本會指數級上升,而不是線性上升——廣告、倉儲、物流都需要跟著大量投入。

還有政策上的風險。做化妝品電商的人都清楚,這個行業的絕大部分利潤是靠水貨支撐的,只有水貨才能提供跟傳統渠道競爭且高毛利的采購價格,我們也不例外。後來發生過一次事件,因為某些原因,我們在上海倉庫的一些商品被查封。這讓我第一次感覺到,做化妝品電商,政策風險就像一顆定時炸彈。

所以雖然我們做得不算差,2012年中我們就已經基本實現了盈虧平衡,還略有盈利。但這個時候,我不得不開始思考轉型。

2012年國慶節前,有投資人找到我們願意投資,跟投資人聊完後,我更加堅定了公司的轉型想法。2012年11月,公司正式立項轉型,並開始組建移動社區團隊,重建組織能力。到了2013年3月,我們上線了美啦美妝的第一個beta版本,同年7月上線正式版,並開始大力拓展市場。

對於公司的員工來說,轉型意味著上一個項目遇到了瓶頸,但新項目也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作為一個女性創業者,我很註重員工情緒的疏導,鼓勵大家齊心向前看。同時,我並不是一刀切似的關掉原來的電商網站,而是讓老的業務自然萎縮,人力資源逐漸都放到新的項目上去。這種策略也能幫助我們消化一部分的庫存。因此直到2013年底,我們才徹底停掉電商網站。

人員方面,因為業務架構的調整,團隊的組織能力也需相應調整,還好的是,大部分團隊成員基本都留下了,只是以前做采購和銷售的全部轉型為運營,隨後我們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招聘,充實了社區需要的編輯、運營、市場等人才。

從運營的角度,電商和社區最大的不同在於心態。電商是一個封閉系統,員工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而社區需要員工心態更加主動,成為社區氛圍的一部分。公司以前的KPI以銷售為導向,轉型後的KPI就變成以用戶活躍度為導向。

好在這種柔性轉型並沒有耗時太久,公司很快就繼續在新的軌道上有了發展,而且順利獲得了A輪融資。

客觀來說,之前一年多的電商生涯雖然是一個“彎路”,但是並非沒有價值。我們有了跟品牌商和渠道商打交道的豐富經驗,沈澱下來的客戶關系以後還能用得上。我們也更加了解整個行業,對用戶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對我們做社區是非常有幫助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組織和團隊從0到1,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來,大家一同在學習和成長。

當然,損失掉的時間和機會成本沒法估算。對於創業者來說,初期的學費可能是難免的。幸運的是,我們及時做了調整。美啦美妝之前從美妝切入,目前用戶都知道我們是解決美容化妝的軟件。但後來除了美容化妝之外,我們還涉及了美甲美發、美搭醫美(穿衣搭配和微整形),未來我們想做一個讓女孩一站式變美的軟件。

我現在回到了以前在騰訊工作的那種狀態,每天看數據做分析,思考怎麽改進產品,怎麽提高社區活躍度。這是我所擅長的,也是真正熱愛的。感謝這段經歷。


(編輯:余佳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019

美啦創始人張博:美妝創業走過的彎路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26/145160.html

i黑馬:在成為國內第一家專註女性美容化妝的移動交流社區前,美啦(原名美啦美妝)的前身是一家叫做美膚匯的電商網站。從電商網站徹底轉型成為美容美妝社區,美啦等於從一個離錢近的項目換到了一個離錢遠的項目。而在其創始人和投資方看來,改變方向卻是必須的。目前美啦已經先後獲得盛大資本和IDG的天使投資和A輪融資。
 

 
以下為大家推薦美啦創始人張博的采訪口述,該文發表於《財經天下》64期,經由原刊授權轉載。
 
口述:張博  
采訪整理:陳旭  

轉型意味著我們在上一個項目遇到了瓶頸,但新方向也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
 
2012年2月,我從騰訊辭職,從此踏上創業的不歸路。跟很多人不一樣的是,我的創業是一個既定的人生規劃。當時加入騰訊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歷練5年,然後出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選擇創業方向的時候,也看過一些行業,比如體育、寵物等。至於後來為什麽選擇化妝品,有幾個原因:我發現微博的搜索關鍵詞中美食和美容排在前兩位,而相對於其他類別,美妝品牌的集中度不高,而且85後消費群體有去品牌化的趨勢,所以有豐富的用戶基礎。同時,從商業角度分析,這個細分市場產業鏈的每個環節的毛利都很高,而且行業競爭不夠充分,在互聯網社區環節上基本上空白。 
   
一開始就做電商是有點不得已。我很早就註冊了美膚匯和會美膚兩個域名,按照當時的打算,我是想拿來一個做電商,一個做社區。我們三個合夥人,除了我之外,一個合夥人也出自騰訊,是微信研發線的核心骨幹,另一個出自華為,曾做過華為的ERP系統海外服務。也就是說,我們的核心團隊其實完全沒有做電商的基因,反而有做社區的經驗。但就像很多人所說,做社區有一些關鍵問題,比如速度太慢、離錢太遠、商業模式不清晰等,而我們三個人出來創業一開始都是自己掏錢,需要現金流。分析到最後,電商就成為一個必選項。
   
美膚匯上線後,我們采用了團購模式,就是尋找爆款,然後以低於市場價的方式賣出去,類似於聚美優品。
   
我們一開始才20多人的創業團隊,但也按照標準電商的模式設置了客服、物流、倉儲、運營、采購等部門,每個人身兼數職。在深圳,為了讓流程體驗更好,我也經常會充當快遞員,自己開車給客戶送貨。
   
所謂一入電商深似海,我們做得非常辛苦,因為創始團隊缺少電商基因,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找人,結果並不滿意。
   
更大的困難還在於運營,因為規模小,缺少議價能力,跟品牌供貨商的談判就變得很困難,我們經常拿不到有競爭力的價格,而沒有競爭力的產品,又沒法擴大規模,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就這樣做了半年多,我終於發現做電商,尤其是品牌電商其實並不是一個小生意——即使是我們這樣的垂直電商,也需要商品品類齊全。而擴充品類就意味著規模必須變大,這時的成本會指數級上升,而不是線性上升——廣告、倉儲、物流都需要跟著大量投入。
   
還有政策上的風險。做化妝品電商的人都清楚,這個行業的絕大部分利潤是靠水貨支撐的,只有水貨才能提供跟傳統渠道競爭且高毛利的采購價格,我們也不例外。後來發生過一次事件,因為某些原因,我們在上海倉庫的一些商品被查封。這讓我第一次感覺到,做化妝品電商,政策風險就像一顆定時炸彈。
   
所以雖然我們做得不算差,2012年中我們就已經基本實現了盈虧平衡,還略有盈利。但這個時候,我不得不開始思考轉型。
   
2012年國慶節前,有投資人找到我們願意投資,跟投資人聊完後,我更加堅定了公司的轉型想法。2012年11月,公司正式立項轉型,並開始組建移動社區團隊,重建組織能力。到了2013年3月,我們上線了美啦美妝的第一個beta版本,同年7月上線正式版,並開始大力拓展市場。
   
對於公司的員工來說,轉型意味著上一個項目遇到了瓶頸,但新項目也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作為一個女性創業者,我很註重員工情緒的疏導,鼓勵大家齊心向前看。同時,我並不是一刀切似的關掉原來的電商網站,而是讓老的業務自然萎縮,人力資源逐漸都放到新的項目上去。這種策略也能幫助我們消化一部分的庫存。因此直到2013年底,我們才徹底停掉電商網站。
   
人員方面,因為業務架構的調整,團隊的組織能力也需相應調整,還好的是,大部分團隊成員基本都留下了,只是以前做采購和銷售的全部轉型為運營,隨後我們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招聘,充實了社區需要的編輯、運營、市場等人才。
   
從運營的角度,電商和社區最大的不同在於心態。電商是一個封閉系統,員工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而社區需要員工心態更加主動,成為社區氛圍的一部分。公司以前的KPI以銷售為導向,轉型後的KPI就變成以用戶活躍度為導向。
   
好在這種柔性轉型並沒有耗時太久,公司很快就繼續在新的軌道上有了發展,而且順利獲得了A輪融資。
   
客觀來說,之前一年多的電商生涯雖然是一個“彎路”,但是並非沒有價值。我們有了跟品牌商和渠道商打交道的豐富經驗,沈澱下來的客戶關系以後還能用得上。我們也更加了解整個行業,對用戶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對我們做社區是非常有幫助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組織和團隊從0到1,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來,大家一同在學習和成長。
   
當然,損失掉的時間和機會成本沒法估算。對於創業者來說,初期的學費可能是難免的。幸運的是,我們及時做了調整。美啦美妝之前從美妝切入,目前用戶都知道我們是解決美容化妝的軟件。但後來除了美容化妝之外,我們還涉及了美甲美發、美搭醫美(穿衣搭配和微整形),未來我們想做一個讓女孩一站式變美的軟件。
   
我現在回到了以前在騰訊工作的那種狀態,每天看數據做分析,思考怎麽改進產品,怎麽提高社區活躍度。這是我所擅長的,也是真正熱愛的。感謝這段經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60

美啦創始人張博:美妝創業走過的彎路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26/145160.html

i黑馬:在成為國內第一家專註女性美容化妝的移動交流社區前,美啦(原名美啦美妝)的前身是一家叫做美膚匯的電商網站。從電商網站徹底轉型成為美容美妝社區,美啦等於從一個離錢近的項目換到了一個離錢遠的項目。而在其創始人和投資方看來,改變方向卻是必須的。目前美啦已經先後獲得盛大資本和IDG的天使投資和A輪融資。
 
\以下為大家推薦美啦創始人張博的采訪口述,該文發表於《財經天下》64期,經由原刊授權轉載。
 
口述:張博  
采訪整理:陳旭  

轉型意味著我們在上一個項目遇到了瓶頸,但新方向也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
 
2012年2月,我從騰訊辭職,從此踏上創業的不歸路。跟很多人不一樣的是,我的創業是一個既定的人生規劃。當時加入騰訊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歷練5年,然後出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選擇創業方向的時候,也看過一些行業,比如體育、寵物等。至於後來為什麽選擇化妝品,有幾個原因:我發現微博的搜索關鍵詞中美食和美容排在前兩位,而相對於其他類別,美妝品牌的集中度不高,而且85後消費群體有去品牌化的趨勢,所以有豐富的用戶基礎。同時,從商業角度分析,這個細分市場產業鏈的每個環節的毛利都很高,而且行業競爭不夠充分,在互聯網社區環節上基本上空白。 
   
一開始就做電商是有點不得已。我很早就註冊了美膚匯和會美膚兩個域名,按照當時的打算,我是想拿來一個做電商,一個做社區。我們三個合夥人,除了我之外,一個合夥人也出自騰訊,是微信研發線的核心骨幹,另一個出自華為,曾做過華為的ERP系統海外服務。也就是說,我們的核心團隊其實完全沒有做電商的基因,反而有做社區的經驗。但就像很多人所說,做社區有一些關鍵問題,比如速度太慢、離錢太遠、商業模式不清晰等,而我們三個人出來創業一開始都是自己掏錢,需要現金流。分析到最後,電商就成為一個必選項。
   
美膚匯上線後,我們采用了團購模式,就是尋找爆款,然後以低於市場價的方式賣出去,類似於聚美優品。
   
我們一開始才20多人的創業團隊,但也按照標準電商的模式設置了客服、物流、倉儲、運營、采購等部門,每個人身兼數職。在深圳,為了讓流程體驗更好,我也經常會充當快遞員,自己開車給客戶送貨。
   
所謂一入電商深似海,我們做得非常辛苦,因為創始團隊缺少電商基因,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找人,結果並不滿意。
   
更大的困難還在於運營,因為規模小,缺少議價能力,跟品牌供貨商的談判就變得很困難,我們經常拿不到有競爭力的價格,而沒有競爭力的產品,又沒法擴大規模,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就這樣做了半年多,我終於發現做電商,尤其是品牌電商其實並不是一個小生意——即使是我們這樣的垂直電商,也需要商品品類齊全。而擴充品類就意味著規模必須變大,這時的成本會指數級上升,而不是線性上升——廣告、倉儲、物流都需要跟著大量投入。
   
還有政策上的風險。做化妝品電商的人都清楚,這個行業的絕大部分利潤是靠水貨支撐的,只有水貨才能提供跟傳統渠道競爭且高毛利的采購價格,我們也不例外。後來發生過一次事件,因為某些原因,我們在上海倉庫的一些商品被查封。這讓我第一次感覺到,做化妝品電商,政策風險就像一顆定時炸彈。
   
所以雖然我們做得不算差,2012年中我們就已經基本實現了盈虧平衡,還略有盈利。但這個時候,我不得不開始思考轉型。
   
2012年國慶節前,有投資人找到我們願意投資,跟投資人聊完後,我更加堅定了公司的轉型想法。2012年11月,公司正式立項轉型,並開始組建移動社區團隊,重建組織能力。到了2013年3月,我們上線了美啦美妝的第一個beta版本,同年7月上線正式版,並開始大力拓展市場。
   
對於公司的員工來說,轉型意味著上一個項目遇到了瓶頸,但新項目也意味著未來的無限可能。作為一個女性創業者,我很註重員工情緒的疏導,鼓勵大家齊心向前看。同時,我並不是一刀切似的關掉原來的電商網站,而是讓老的業務自然萎縮,人力資源逐漸都放到新的項目上去。這種策略也能幫助我們消化一部分的庫存。因此直到2013年底,我們才徹底停掉電商網站。
   
人員方面,因為業務架構的調整,團隊的組織能力也需相應調整,還好的是,大部分團隊成員基本都留下了,只是以前做采購和銷售的全部轉型為運營,隨後我們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招聘,充實了社區需要的編輯、運營、市場等人才。
   
從運營的角度,電商和社區最大的不同在於心態。電商是一個封閉系統,員工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而社區需要員工心態更加主動,成為社區氛圍的一部分。公司以前的KPI以銷售為導向,轉型後的KPI就變成以用戶活躍度為導向。
   
好在這種柔性轉型並沒有耗時太久,公司很快就繼續在新的軌道上有了發展,而且順利獲得了A輪融資。
   
客觀來說,之前一年多的電商生涯雖然是一個“彎路”,但是並非沒有價值。我們有了跟品牌商和渠道商打交道的豐富經驗,沈澱下來的客戶關系以後還能用得上。我們也更加了解整個行業,對用戶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對我們做社區是非常有幫助的。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組織和團隊從0到1,在這個過程中建立起來,大家一同在學習和成長。
   
當然,損失掉的時間和機會成本沒法估算。對於創業者來說,初期的學費可能是難免的。幸運的是,我們及時做了調整。美啦美妝之前從美妝切入,目前用戶都知道我們是解決美容化妝的軟件。但後來除了美容化妝之外,我們還涉及了美甲美發、美搭醫美(穿衣搭配和微整形),未來我們想做一個讓女孩一站式變美的軟件。
   
我現在回到了以前在騰訊工作的那種狀態,每天看數據做分析,思考怎麽改進產品,怎麽提高社區活躍度。這是我所擅長的,也是真正熱愛的。感謝這段經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61

美啦:一場後阿里京東時代的場景突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11/151932.shtml

無論是前工業時代的iPod,還是互聯網時代的支付寶、微信,無論它們過往有多麽強大,一旦脫離了用戶的生活場景,其占領的市場便很快會被其他用戶隨身攜帶的場景App取締。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大戰,鹿死誰手,難以斷言,但“互聯網時代爭奪的是流量和入口,而移動互聯網時代爭奪的是場景”,已越來越成為互聯網從業者的共識。

單點突破,聚焦美妝

做好巨頭做不好的三件事

VC在考察電商領域創業項目時,常拷問創業者的核心問題是:如果你想做的事情,阿里京東也想做,你怎麽辦?對於企圖在美妝領域搏得一席之地的創業公司而言,這個問題更難以回答,因為這里不僅有阿里、京東,還有在美國上市的聚美和吞並樂蜂網之後的唯品會,可謂巨頭林立。

再細看它們的模式,無論是天貓、聚美、唯品會,亦或是依托於大平臺的B2C、自營B2C, 其核心還是圍繞:品類+貨品進行的。此種大賣場模式,其優勢在於:短平快,快進快出,賺效率的錢。用戶購物完成之後的第一反應卻是,迅速關閉網頁,離開平臺。

分析認為,大賣場模式至少有三大缺點:

1. 搭售模式,缺乏自然場景

在線下,超市等大賣場的客流量很大,可大家來買的多為生活用品,如果你是一位時尚女性,恐怕會更傾向於去美妝品牌專賣店,而不是在超市里購買化妝品。因為在專賣店,不光商品種類齊全,還有專業的美妝顧問給你建議與指導。

回歸到移動互聯網上亦是如此:化妝品的購買不是一件單獨的事情,而是“風格-功能-品牌-單品-搭配-保養”線上的一環,電商平臺要良好的承接這一需求,需要更具象的場景,通過整合上述鏈條中涉及到的資訊、教程、攻略以及貨品,共同形成“閉環”。

2. 單向模式,缺乏口碑背書

雖然阿里、聚美、唯品會在市場上享有不低的知名度,但在美妝領域,“假貨水貨”的問題始終縈繞不去。在商家供貨,用戶選購的單向模式之中,用戶為買品牌而來,也因怕買到假品牌而猶豫,而商品評價又有太多可以造假之處。想讓用戶放心購物,在商家模式之下,缺少的是可信任的“口碑”一環。

3. 貨架模式,缺少風格類導購

正如淘寶、天貓為了流通效率均采取貨架模式,因缺少風格導購,而養活了蘑菇街和美麗說,美妝領域也必然產生賣場之外的生態模式。如今,用戶對於產品的需求不僅僅是功用性,其更關乎用戶的形象與品味。可以說,產品個性化已成為用戶的核心需求,這並不是講求短平快的B2C電商所擅長的事。

作為持續關註電商領域的自媒體人,倪叔曾經認為,電商已經淪為傳統行業,很難再有創新。可事實證明,市場上總會冒出新興企業,為看似走向式微的行業帶來新意,這就是倪叔之所以關註美啦這家公司的原因。

緊緊抓住電商巨頭這三處弱點,做深做透做好,正是美啦APP能夠快速崛起的底氣。

美啦APP,這款2013年7月才上線的APP,僅2014全年,就獲取了1億用戶,日活260萬,日單過萬的高速增長。一切的秘密,在於:場景電商。

美啦APP的種子用戶,基於美啦美妝社區積累而成。它依托c2c社區的產品模式,形成封閉的、可信任的、高粘性的封閉環境,可概括成為:美妝達人攻略+用戶ugc反饋的方式。

在沈澱出以用戶體驗為基礎的口碑導購信息後,2015年,美啦轉型升級為美妝社區電商,百日成績單如下:日活用戶260萬人,日單過萬,在垂直領域迅速積累擁躉。

互聯網行業權威分析報告艾瑞網,對社交網絡App的長期數據監測顯示:美啦App用戶增速穩定,2年時間已基本穩固了其在美妝社區電商領域的領頭羊地位。她的周覆蓋人數,更是同業內第二名的2倍。隨著美啦APP下載過億,解決了用戶量+美妝貨品的信任問題。

美啦APP又接著打造了國內最大美妝品數據庫,包含 20萬種信息內容,遠高行業水平(行業第二名僅7萬種)。社區沈澱的ugc內容,則成為美啦APP的內容中心。圍繞美妝購物的前後環節,美啦APP為用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場景化的、一站式的購物體驗。

最後,上線C2C買手模式,將社區美麗資訊與電商全球購打通,來自國內國外的美妝達人,以基於內容+風格模式,為用戶提供全球美妝導購服務,僅上線3個月,就完成了訂單破萬的嘉績,解決了:商品池+美妝購物多風格導購問題。

比模式更深層的價值:是對人和信任的珍惜。

網易CEO丁磊,曾這樣定義“核心競爭力”:它是一種,即便把所有秘密都告訴你,可你依然學不會的能力。

“場景電商”如今已成為一種這種新經濟形式,美啦從美妝社區升級到場景電商,不光需要功能的打通,更重要的是營造氛圍。女性註意細節又愛分享,她們不選擇天貓、聚美、唯品會,而選擇美啦APP,最重要的原因是:美啦用心的打造了一個讓女性用戶信任的整體氛圍。

在美啦創始人張博看來,“美啦從一款社區APP產品升級到電商之路,遇到很多的問題,我們擔心C2C模式有假貨,所以我們讓所有美啦APP的C類賣家統一把商品先寄到美啦倉庫,經過美啦數十道工序檢查確定是正品之後,才發貨給美啦APP的用戶。”

美啦嚴格執行的“入倉+檢查”的模式確實會增加物流時間,可在假貨和時間面前,你會如何選擇呢?當然,兩全其美才是美啦的追求,隨著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用戶和訂單激增帶來物流後端爆倉甚至癱瘓,收購一個成熟優秀的後端團隊將成為美啦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

全球招募買手,成為美啦確保產品質量的另一個殺手鐧。今年7月12日,美啦首次全球買手招募沙龍在東京的柏悅酒店拉開序幕,正式布局海外電商。張博在與全球買手簽訂的合同條款中特別註明,一旦涉及假貨就永久逐出。值得一提的是美啦APP內的全球購買手已經100%全部來自海外。

美啦不僅在杜絕假貨上毫不含糊,在用戶留存和品牌塑造上也下了苦工。女性用戶群體中熱度&美譽度均極高的著名影星Angelababy,成為美啦APP的形象代言人。同時,作為美啦首席產品設計師及首席美妝盟主,美啦圍繞baby的個人形象,對美啦APP進行了整體包裝與改版,令品牌形象愈發青春活潑又不失精致優雅。

光有產品與內部氛圍還不夠,要牢牢抓住用戶,還需持續發力。剛結束的美啦“818全球美妝大促”,讓用戶體驗了一把集數千款品牌sku於一體的超級促銷活動。為了彌補發貨速度短板,美啦特地在多個城市雇傭了粉紅色的直升機,給足用戶收貨驚喜。

值得關註的是,美啦還大手筆的攜手社交網絡中極具女性話題和人氣的《偶像來了》《女神新裝》等電視節目,成為它們的特約合作夥伴。此舉可謂找準點打破植入式營銷困局,改變了傳統而僵硬的品牌合作模式。

“內容-購物-空間”場景突圍後的萬億蛋糕

據美啦創始人張博介紹,美啦將從線上延伸到線下,布局美妝咖啡廳。第一家美啦全球美妝免費體驗店,將在9月下旬於北京店開業,店內設置了聚數千美妝產品於一體的商品墻,用戶可以現場免費體驗,下單後還能免費喝咖啡。

這一無疑又是另一步好棋。憑借對用戶人群的精準把控,美啦從“內容-購物-空間”,一步一步切入其核心用戶群身處的更多的生活場景。可以預見的是,以美啦為代表的場景電商,耕耘的將是未來萬億級的美業蛋糕。

回看今天美啦的成功,或如原京東副總裁吳聲,在其所著的《場景革命》一書中說的,“場景時代已經來臨,場景革命將重塑電商的產品、營銷、渠道和連接方式。”

在巨頭環伺的美妝行業,美啦能比巨頭更快速的實現品類模式的轉型,挖掘消費者更深層次的需求,圍繞美妝主題拓展各類消費場景,從而獲取消費者的極大認可和信任,最終贏得高速的成長,這確實是一股值得欽佩的巧勁!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倪叔,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8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