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C觀點 - 施永青 民意常為短痛不理長痛 2013年10月28日

1 : GS(14)@2013-10-29 00:56:19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78559

奧巴馬把政府被迫局部關門的責任歸咎於共和黨,指共和黨刁難他的醫療改革方案,以至他的預算案沒法在國會通過。現實是共和黨曾多次提出妥協方案,只是他堅持寸步不讓,才導致政府關門,真正不惜以政府關門去逼使對方讓步的人是奧巴馬自己。
奧巴馬之所以能成功這樣做,就是因為善於討好民意,遷就了一般人只顧眼前利益,不理將來後果的短視。
金融海嘯後,奧巴馬為美國開出的藥方,是凱恩斯式的—以量化寬鬆刺激私人投資與消費;以向高收入者加稅令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社會福利,增加基建,與援助困難行業。
這套方案只宜用來急救,因為裡面有太多的嗎啡與類固醇,只能止一時之痛,長服可能上癮,並對身體造成無法修復的損害。然而,奧巴馬在連任後,事隔五年依然用救急藥。
國家設債務上限,目的就在於限制政府不要再胡亂開支,但奧巴馬卻成功引導輿論,令不許政府亂花錢的人變成了美國的罪人。為了令政府可以繼續花錢,他告訴美國人,政府如果花少一點錢,經濟就會下滑,失業率就會上升。所以大家一定要支持放寬國債上限,好讓政府借住先,花住先。至於將來怎麼還,打富人主意,收他們重一點稅就是了。

民意對這一套很容易受落,有錢人那麼富有,過著那麼窮奢極侈的生活,活該向他們抽重稅,以劫富濟貧。然而,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善於創造財富,他們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增加向他們徵稅,不但會破壞他們創造財富的積極性,而且還會破壞他們再投資的能力,對推動經濟發展沒有好處。
政府在打擊有本事的人的同時,更在各方面資助沒有本事的人,這一樣有民意支持。經營有困難,面臨破產的企業,政府會加以資助,以讓他們可以用高消耗低產出的方式,繼續生存下去,並搶佔做得好的企業的市場份額。這實際上只會令整個社會的生產力沒法提升。
近年美國經濟發展緩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政府順從民意去花錢。這些錢大都用得不夠聰明,不夠有效,而且搶走了私人企業的機會(crowding out effect)。
經濟發展緩慢,政府提供福利的承擔能力自然難以提升,但奧巴馬卻在這個時候提出全民醫療保障,要政府增加承擔。現實是政府早已債台高築,原有承擔也應減少,何來能力作新的承擔?難道真可以長借長有,不會有後遺症?
其實,日本自九十年代卻已開始量寬,希望透過政府增加開支來帶動經濟,但效果不彰,反令日本經濟長期沒法復甦。美國的有識之士很擔心美國會落入日本一樣的困局,可惜民意都只顧眼前,而現有的政制卻鼓勵政客順從民意。代議政制的原意是選有識之士為民代議公共事務,但選舉制度卻令政客傾向遷就民意。結果可能是要全民共嘗苦果後,才願意對現有的選舉制度進行檢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24

胡孟青:經濟短痛變長痛

1 : GS(14)@2016-10-24 05:54:34

【明報專訊】內地長達54個月的上游通縮終於結束,9月份生產物價指數回復正數,較市場部分預期還要早了兩個月出現。至於反映整體物價走勢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則升至1.9%,物價升幅雖然加快,但仍較中央年初定下的目標有距離,若非由於食品價格漲幅加大的話,整體通脹恐怕更低。

風水輪流轉,上游企業捱了好幾年,受惠於多方面的利好因素,自踏入年中起,盈利終於有所扭轉。反之,如果通脹是反映下游企業提價能力的其中一個指標的話,經歷了幾年好景後,部分下遊行業繼營業額持續放緩後,可能很快要連毛利率也不保了。

人為擠壓供應 產生另一種失衡

行政指令為主的一系列供給側政策,撇除口號式的成功,基本上有如將一種供求失衡,轉移至另一種極端的供求失衡。看看煤價,年頭還說供應過剩,到現在以部分煤電儲存,比過去幾年平均低20%至40%不等,供應人為壓縮,加上連天氣也被搬出來作為催化因素,煤價在上游產出價格升幅接近6%,幾乎撐起了整個上游價格的升幅。

明年領導換屆 需製造表象繁榮

資金氾濫,樓市炒風熾熱,市場再沒有分析夠膽說要減息及降準。而基於明年領導換屆,在保增長及維穩主調下,供給側為首所製造出來的表象繁榮,極有可能會盡量延續。可是,假如今年的蜜月期後,社會及行業持份者需求未能支持價格升勢的話,供給側隨時會淪為一個踩鋼線遊戲。

內地以穩增長先行的意向已是相當明顯,不然的話,新增貸款豈能夠好幾個月持續地爆升,而若將地方債轉置相關因素作出調整後計算,社會融資總量其實按年升幅達到16%,遠比經濟增長為多。

從改革先行、到突然變陣為以增長主導,就連原本誠意可嘉的央企改革,亦由強化效率,精簡架構,改成了大央企思想。或者,既然私營企業投資意欲整體走低,愛投機多於生產,介懷股價估值多於商譽口碑及產品質素,千思萬想,生產及推動經濟,最後仍需要中央企業做推手吧。

增長先於改革 鼓吹投機意欲

在穩字先行的實際需要下,內地經濟及金融市場層面的風險絕對是可以獲得降溫,起碼就短期而言,就連不良貸款問題也可獲延後。內地說過就算,問題可控及增長勢頭主導了一切,總之外界愈說有問題,就愈不會讓所指問題發生,今年好、明年好,惟任何一個市場均可證明,凡牽涉大量信貸及槓桿,就不會有好結果。

著名獨立股評人

[胡孟青 青出於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732&issue=201610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334

話你知:稅改為美企帶來兩短痛

1 : GS(14)@2018-01-07 12:24:57

【明報專訊】美國稅改將企業稅由35%大幅減至21%,減稅長遠而言有助企業提高盈利,但短期則帶來兩方面的負面影響。首先是15.5%的匯回稅,將會對部分企業造成盈利衝擊,遞延所得稅資產對銀行業亦有較大的帳面減值。

15.5%匯回稅遞延所得稅將構成減值

銀行業遞延所得稅資產較其他行業高,主要因為大型跨國銀行在過去的金融風暴中承受巨大損失,故在其資產負債表中累積了一定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稅率愈高,其於虧損年度累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估值愈高,本用以在未來年度減低應交稅款。由於稅改大幅削減企業利得稅,故這些資產需在重新估值後,普遍錄得大幅度的減值,並反映在其業績上。

高盛表示稅改將令其盈利減少50億美元,當中約三分之二是來自匯回稅的支出;花旗匯回稅支出約為40億美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562&issue=201801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