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用解釋的當下市場 二月立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ba21780101a3xv.html

主要用來融資的中國A股,和經濟活動掛鉤並不明顯,和國際金融市場走勢也是弱相關,投資回報也跑不過銀行利息,在這樣的市場裡整天談東談西,談理念談價值,真還不如彈棉花的聲音來的悅耳動聽;甚至還搞笑如東方財富網那樣,今年以年來一直在題頭文章裡給股市下跌解密,結果解密解了一年多,市場當它空氣一樣,毫不理會。

 

我個人的理解,這個市場如此疲態,沒什麼特別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今年政局變化太大,變數太多,股市不知道該為誰服務,人們所希望的那些政策,那些真正能夠給市場紅利的政策,在6月以後,就悄聲匿跡了,初上台說話還有點闖勁兒的郭樹清,最近幾個月也有點打蔫,沒什麼有亮點的說辭了,倒是上週發了一篇臭又長的八股文,一二三四五,甲乙丙丁戊,ABCDE,我看倒是有點像給某某主上表忠心的文章,捏著鼻子看完這八股文,實際就幾個字,堅決保證完成融資任務,別無其他。

 

今年的經濟環境,不是十年來最差的,通脹壓力也下去了,外部經濟整體上雖復甦緩慢,但畢竟比起前幾年要好一些,國內經濟上漲依然保持了7%以上的增速,而且,這個速度是自己主動調控的結果,不是誰強加的,完全意料之中;最有指數權重的銀行,其實報表亮麗,甚至是其他國家不可企及的增速,只要銀行稍稍能夠動一小下,市場指數也不會如此,但是他偏偏就不動,動也是向下動,銀行資產,是國家的最重要資產之一,在中國這樣的國家裡,這一資產如此表現,單純的用經濟上的東西來解釋,是蓋不住的。

 

改革開放30年以來,2012年應該是政治上最為複雜敏感的一年,從開年就有多年不遇的政治大戲,並貫穿至今,改革與保守,左與右,激進與平和,天天都在發生驚心動魄的爭鬥,甚至到了影響力巨大的別國媒體直接發文質疑國家高層領導的財產狀況,這裡面的複雜程度,可是近30年來曾有過的?如果這個國家如有些人所說,已經形成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群體,甚至形成了巨大的掠奪集團,那麼他們所掌控的財力,怎麼可能無視資本市場這麼一塊最為重要的陣地呢,他們不作為,總是有原因的,過去二十年,我們經歷了無數次的漲跌,有多少和經濟是正相關的呢,雖然市場也在力求和經濟形勢正相關,但是一句話,我們還不成熟,就足夠解釋現在與未來的市場行為了。

 

所以焦點就在即將招開的十八大了,我就奇怪了,境外多個國家貨幣寬鬆已經不是一時半會了,熱錢緣何最近開始衝擊人民幣資產?按理國家政局不穩,該國幣值應該動盪向下,可是人民幣近期卻是兇猛異常,居然開拉起漲停板來,境外和中國經濟相關密切的資產,比如鐵礦石,焦煤等也結束了一年多的頹勢,有向上衝的趨勢,這是為什麼呢?

 

海外,尤其是美國和歐洲,有著大批研究中國政治的團體,對中國政治高層的每一個人物,方方面面,細枝末節都搞的門清,而且,海外名校,也都是收羅中國重要人物後人的基地,這絕對不簡單;海外媒體上,天天是政治局力量角逐的捕風捉影的報導,看似無聊八卦,要把它和巨大的經濟利益聯繫起來看,似乎就不那麼簡單,我們的政治體制如此,難怪別人可以這麼方便的來研究揣摩,也就是說,在臨近這個重要會議的近期,誰上誰下,誰主沉浮,什麼路線等等,海外那些金主們僱傭的研究機構,怕是比我們要門清的多,所以在這個檔口有資金提前湧動起來,這絕不是簡單的熱錢衝動。

 

股市目前沒有方向,他的方向將和引導者未來的目標與路線相匹配,現在引導者怎樣,會出怎樣的政策,會先裝傻,後施展,還是立即操刀手術,都是未知數,這個不確定性,比什麼CPI,PPI,比什麼經濟觸底不觸底,比什麼釣魚島打不打,比什麼降准降息,都要來的重要,市場要面對一個有效期可能長達十年的以上的大變化,在結果未了的前提下,他會一路歡歌嗎?

 

讓我們等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46

GMO:當下的中國,投資者的墓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197

Edward Chancellor,GMO的投資經理。他從投資的角度,對中國現狀進行了判斷。「墓地」這個字眼,並非小編譁眾取寵的噱頭,而是該文作者自擬的標題(China: the graveyard for investment)。編譯如下,僅供參考:

中國經濟的「不平衡」,談了多年,已成共識。但是,很少有人專門從投資的角度,分析這種「不平衡」對投資收益的影響。

下面的分析很簡單,只有三個東西:一個基本的經濟原理、一種常見的投資現象、一類經典的發展模型,恐怕讀者都似曾相識,然而,再往前推一步,你將發現:中國,正在變成投資者的墓地。

一個基本的經濟原理

翻開各種經濟學課本,你都能找到這條原理:邊際收益遞減。

這條原理,用大白話說,就是:餓的時候,吃飯很香;撐的時候,吃飯想吐。

這條原理,放到投資裡講,就是:投資不足時,往裡投,收益高;投資過度時,還往裡投,死得慘。

因此,決策時,不能單單回頭看,不能只看歷史收益率;更重要的是,看現在。 你必須理智判斷,你要投的那個地方,現在,是投資過度,還是投資不足?弄懂現在,未來的收益率顯而易見。

所以,投資而非投機的人啊,請記住,要預測未來的收益率,永遠不能依賴歷史數據,只能依靠當下的投資存量。過去,有人在中國成功淘金,收益爆棚,但是,你現在再去,可能已經晚了。

一種常見的投資現象

隨便翻開一本投資學的書,你都能找到這個詞:羊群效應。

這種效應,用大白話說,就是:灰機,看,灰機~ 不管天上有沒有東西,只要有人仰著頭,就會有一群人跟著傻看。

這種效應,放在投資裡,就是:投資,往往扎堆從眾。一項投資品,哪怕價值一般,在你之後,只要還有買入的,你就還能出手;如果你是最後一個,不好意思,要砸手裡了。所以,買得越晚,越是危險。

所以,投資的人,請記住,要決定是否投資,永遠不要看多少人投過。即便一定要看別人,也要看有誰剛剛投過,注意,關鍵詞是「剛剛」和「誰」。一個多年不倒的投資聖地,那些投資巨擘就算來過,也早見好就收、儘早撤退了;這種投資聖地,熱鬧得越久,裡面越空。

一類經典的發展模式

但凡接觸過「發展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這個詞:亞洲發展模式。

任何發展模式,都有目的與手段。亞洲發展模式的目的是單一的:追求最大的GDP增速。

至於手段,理論上講,帶動GDP的有三駕馬車,消費、投資、進出口。但是,由於發展中國家購買力不足,無法依靠消費與進口,就只剩下兩個輪子可用:投資與出口。

擴大投資與出口,有正常的辦法,也有不正常的辦法。不幸的是,大部分國家採用了不正常的辦法,包括中國:首先,扭曲金融體系,鼓勵儲蓄,抑制消費,保證重要產業的資金供給,充分生產;其次,扭曲匯率體系,壓低人民幣估值,把「中國製造」變便宜,使勁出口;再次,扭曲政府支出,增加投資性支出,大力引導「鐵公基」建設。

不正常的手段,能迅速帶動經濟,但後患無窮。留下來的,是一個脆弱的金融體系,一大攤過度的存量投資。

所以,投資者需要懂得,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投資對象的發展目的是什麼。兩個目的,越重合,越好。

做投資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回報率;而「亞洲增長模式」的目的,是追求短期GDP增速最高,是追求產出最大;相應後果,是積累了過度的存量。

你懂得,過度存量,從來都與高回報沒有關係。

再看中國

以上道理都是普適的,沒有一個是為了針對中國而創造的。

然而,上面三個投資陷阱,中國全都掉了進去。中國現在,與1990年失衡的日本很像,不同的是,中國比日本嚴重得多。關注一下與投資關係最密切的兩個指標,國家的過度儲蓄,與國家的投資佔比——中國的過度儲蓄,用經常賬戶順差衡量,現在是GDP的10%;而日本最高的時候,也沒超過GDP的4%。中國的投資,已經爬向GDP的50%,幾乎是日本失衡頂峰的兩倍。

讓我們看一張華爾街見聞曾刊發的舊圖,來自IMF估算。橫軸是消費,縱軸是投資,把全世界主要國家畫在上面,大家看看中國在哪裡:

 

現在的中國,就是二十年前的日本,同一策略,同一思路,同一節點。1990年,日本失衡無以為繼,金融體系幾近崩潰,接下來,它步入了持續二十年的滯漲與停滯。中國,能離這一命運能有多遠呢?保8、保7、還有最起碼保5,無論多少人說了多少遍,Edward Chancellor的看法,保持悲觀,且很堅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38

GMO: 當下的中國,投資者的墓地 誰在裸泳

http://xueqiu.com/9034945120/24717817
Edward Chancellor,GMO的投資經理。他從投資的角度,對中國現狀進行了判斷。「墓地」這個字眼,並非小編譁眾取寵的噱頭,而是該文作者自擬的標題(China: the graveyard for investment)。編譯如下,僅供參考:

中國經濟的「不平衡」,談了多年,已成共識。但是,很少有人專門從投資的角度,分析這種「不平衡」對投資收益的影響。

下面的分析很簡單,只有三個東西:一個基本的經濟原理、一種常見的投資現象、一類經典的發展模型,恐怕讀者都似曾相識,然而,再往前推一步,你將發現:中國,正在變成投資者的墓地。

一個基本的經濟原理

翻開各種經濟學課本,你都能找到這條原理:邊際收益遞減。

這條原理,用大白話說,就是:餓的時候,吃飯很香;撐的時候,吃飯想吐。

這條原理,放到投資裡講,就是:投資不足時,往裡投,收益高;投資過度時,還往裡投,死得慘。

因此,決策時,不能單單回頭看,不能只看歷史收益率;更重要的是,看現在。 你必須理智判斷,你要投的那個地方,現在,是投資過度,還是投資不足?弄懂現在,未來的收益率顯而易見。

所以,投資而非投機的人啊,請記住,要預測未來的收益率,永遠不能依賴歷史數據,只能依靠當下的投資存量。過去,有人在中國成功淘金,收益爆棚,但是,你現在再去,可能已經晚了。

一種常見的投資現象

隨便翻開一本投資學的書,你都能找到這個詞:羊群效應。

這種效應,用大白話說,就是:灰機,看,灰機~ 不管天上有沒有東西,只要有人仰著頭,就會有一群人跟著傻看。

這種效應,放在投資裡,就是:投資,往往扎堆從眾。一項投資品,哪怕價值一般,在你之後,只要還有買入的,你就還能出手;如果你是最後一個,不好意思,要砸手裡了。所以,買得越晚,越是危險。

所以,投資的人,請記住,要決定是否投資,永遠不要看多少人投過。即便一定要看別人,也要看有誰剛剛投過,注意,關鍵詞是「剛剛」和「誰」。一個多年不倒的投資聖地,那些投資巨擘就算來過,也早見好就收、儘早撤退了;這種投資聖地,熱鬧得越久,裡面越空。

一類經典的發展模式

但凡接觸過「發展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這個詞:亞洲發展模式。

任何發展模式,都有目的與手段。亞洲發展模式的目的是單一的:追求最大的GDP增速。

至於手段,理論上講,帶動GDP的有三駕馬車,消費、投資、進出口。但是,由於發展中國家購買力不足,無法依靠消費與進口,就只剩下兩個輪子可用:投資與出口。

擴大投資與出口,有正常的辦法,也有不正常的辦法。不幸的是,大部分國家採用了不正常的辦法,包括中國:首先,扭曲金融體系,鼓勵儲蓄,抑制消費,保證重要產業的資金供給,充分生產;其次,扭曲匯率體系,壓低人民幣估值,把「中國製造」變便宜,使勁出口;再次,扭曲政府支出,增加投資性支出,大力引導「鐵公基」建設。

不正常的手段,能迅速帶動經濟,但後患無窮。留下來的,是一個脆弱的金融體系,一大攤過度的存量投資。

所以,投資者需要懂得,自己的目的是什麼,投資對象的發展目的是什麼。兩個目的,越重合,越好。

做投資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回報率;而「亞洲增長模式」的目的,是追求短期GDP增速最高,是追求產出最大;相應後果,是積累了過度的存量。

你懂得,過度存量,從來都與高回報沒有關係。

再看中國

以上道理都是普適的,沒有一個是為了針對中國而創造的。

然而,上面三個投資陷阱,中國全都掉了進去。中國現在,與1990年失衡的日本很像,不同的是,中國比日本嚴重得多。關注一下與投資關係最密切的兩個指標,國家的過度儲蓄,與國家的投資佔比——中國的過度儲蓄,用經常賬戶順差衡量,現在是GDP的10%;而日本最高的時候,也沒超過GDP的4%。中國的投資,已經爬向GDP的50%,幾乎是日本失衡頂峰的兩倍。

讓我們看一張華爾街見聞曾刊發的舊圖,來自IMF估算。橫軸是消費,縱軸是投資,把全世界主要國家畫在上面,大家看看中國在哪裡:

查看原圖
現在的中國,就是二十年前的日本,同一策略,同一思路,同一節點。1990年,日本失衡無以為繼,金融體系幾近崩潰,接下來,它步入了持續二十年的滯漲與停滯。中國,能離這一命運能有多遠呢?保8、保7、還有最起碼保5,無論多少人說了多少遍,Edward Chancellor的看法,保持悲觀,且很堅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671

[惡搞文]碌㞗流:當下大頭蔡

 原文參考此文

蔡東豪(Tony Tsoi)生於1964年,可能出生於一個中國的小城市香港,年少經歷中英談判和二次及八七股災,少時在華仁中學就讀,大約22歲在加拿大大學畢業,據他說,他財技人的起點,是一個簡陋的小型證券行。九十年代,蔡東豪事業開始有成,他轉去一間大型銀行附屬的證券行,這大型銀行叫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約四十年前,李嘉誠已和該銀行合作,後在2005年售出,現時全球員工逾4萬人,收入逾30億(加元,下同)

我見過蔡東豪,讀大學時他來過書展,我見過他一面咁多,當時他已經是著名人士。蔡東豪不單出名,還作風高調,是傳媒寵兒,由企管到政治到民生問題,他都有自己的看法。樹大自然招風,很多人欣賞蔡東豪,但討厭他的人也不少。蔡東豪我行我素,但是重要是他掌舵公司的業績一直都不太好,近年稍有好轉,精電近年規模原地踏步,甚至連年有幾年撇帳,陷於虧損。

一個白手興家的財技人,自信心一般,但對股東就是無有實質業績支持,蔡東豪對人對事都有自己一套。像蔡東豪的親生仔,他以自己的方法栽培,精電注重企業文化,部分精電人可能以工作為榮,員工獎勵制度自成一格,賞罰非常分明,跟其他工廠有分別。總之,蔡東豪有自家管理哲學,而這套哲學近幾年來成效似一般,在勝者為王的商業世界,蔡東豪算是一個失敗的經營者。

精電是上市公司,雖然沒有發行同股不同權的A、B股,但是主要股東高振順持股不到20%,卻在董事局佔有大部分席位。蔡東豪的理據是,對於專業管理企業,現時制度能使大股東無後顧之憂地發展,不用擔心董事局控股權落在非志同道合者手上。這些年,精電不時做出大量投資,壯大業務,但投資成效一般,最近已把虧損的韓國Hydix出售予元太科技。蔡東豪一股不持,但由控制董事局,高振順緊控精電。

可能是年紀大了,蔡東豪對管理精電的方式,更有自己一套,也可能是近幾年,企業管治意識不斷提升,一些以前行得通的事情,以今日眼光看,變得難以接受。近年機構投資者對蔡東豪的企業管治,提出異見,管理層和股東之間出現很多磨擦。愈發生磨擦,蔡東豪愈固執,他視自己為精電的守護者,對股東的態度毫不含糊:「不喜歡我的作風,請隨便離開。」,但大股東高振順及其他人仍一如既往支持,小股東就喊得一句句。

2008年,投資者發難,指蔡東豪在精電的股票的投資大幅虧損,但仍收取逾700萬元港幣,對股東不公平。對蔡東豪來說,這是一種無禮挑戰,跟股東在傳媒發動罵戰,他的態度是:「預了被批評。」蔡東豪喜歡在電台講野,最近無端端投資主場新聞,股東不滿,蔡東豪一於少理。精電當時業績不好,股價表現也不好,但無特別之處是,公司跟股東關係都是不好。

尤其是近幾年,蔡東豪近年多多野做,又上電視,又上報紙,又搞網站,明顯地他對精電的重要性日低,精電已經是一間由專業人士管理的上市公司,但人工卻不減反加,現在已經超過1,000萬港幣。蔡東豪的存在,由正面變為負面,特別是精電董事有些由企管失敗的榜樣擔任,例如好大喜功卻屢屢失敗的盧永仁,製造精電大股東以小控大的尷尬情況。大傻仔認為,蔡東豪離開精電的話,公司前景更光明。

大傻仔覺得,其實他星期四寫的東西,和他的公司很相似。未來幾年,如果蔡東豪終於妥協,願意考慮離開,他可能提出條件,條件當然不簡單。現時蔡東豪一股不持,另大股東控制董事局,控制權達71%,如果大股東表示願意把他放棄董事局控制權,可能條件正如他星期四文章提及的東西。即是說,這個控制性的權利確實值不少錢。

我幻想一下當時情況,雖然投資界嘩然,「狼成咁!」但部分投資者認為「送走」蔡東豪,始終是好事,有助精電長遠利益,肉赤都要做,總之速速跟蔡東豪說再見。部分投資者不能接受蔡東豪明目張膽踐踏股東利益,視企業管治為無物。精電董事局成員大部分是大股東的老友,非執董需向股東提建議,他們左右為難,不敢得罪大股東及蔡東豪,又找不到支持分手方案的原因,最後給予意見是「無意見」。這件事成為傳媒焦點,那時候日日有新聞,簡直可能和他寫其他公司的情況一樣。

如果未見分手方案獲股東通過,股東可能都是最後無奈接受。結局是,精電和蔡東豪分手,蔡東豪是會變成企管界的榜樣之一,但精電股價可能都是下跌。這件事另一影響是,可能投資界醒覺,大股東以小股控制董事局,可以這麼醜陋。

蔡東豪擺出一副肉酸樣,力陳抗拒阿里巴巴,我建議他不如留意自己的故事,其實這種管理層制度只是換了形式,A、B股只是一種面相,如果連A、B股抗拒的話,你自己的公司董事局應該好好檢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45

朱平:當下互聯網類似2004年房地產 moutaichina

http://xueqiu.com/9274252395/25367574
證券時報記者:您怎麼看互聯網泡沫?

  朱平:只要中國經濟確定轉型,新興產業的強勢行情就一定會繼續,因為這是新興產業自我增強的過程,給它的估值越高,行業整合越容易進行,行業佈局也會越快完成,它的價值增長也越快。

  適度的泡沫,是伴隨新興行業成長的必然現象,因為泡沫會降低企業的收購成本、融資成本,促進行業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泡沫可能才剛剛開始。房地產從2004年開始出現泡沫,到現在走了9年,這也是房地產行業自我增強的過程,現在,房地產泡沫現開始走進末端,而互聯網相當於2004年的房地產,互聯網的泡沫才剛剛開始,會伴隨行業發展,持續相當一段時間。

  從總量來看,互聯網離泡沫崩潰的時間還很長。在美國市場,TMT佔總市值的比重為20%,A股連5%都不到。簡單算個大數,2020年A股市場總市值可能到50萬億以上,TMT佔10%也有5萬億市值,如果阿里、騰訊、百度可能佔2萬億,那還有3萬億,就算一部分公司可能到海外上市,A股市場的發展空間也相當大。所以,從單獨的公司來看,股價的確有泡沫,但從總體上來說,還談不上泡沫,泡沫還遠沒到破滅的時候。

  互聯網的發展空間可能超出我們的想像,手游去年的銷售額是30億,有人預期5年後手游銷售額將達1000億。因為90後跟我們不是一種人類,對我們來說,吃喝住行才是消費,花錢去玩遊戲會有罪惡感,90後認為吃穿住行是必需品,遊戲則是消費的一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茅台也許會隨著我們這一代人的老去永遠老去,90後的年輕人,可能會覺得這玩意太土了。

  一切才剛剛開始。今年所有人都驚呆了,我4月份在公司做報告時說,10年後可能沒有銀行了,沒想到,僅僅5個月後,互聯網金融就大熱,你不談互聯網金融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專業人士。微信一夜之間就非常普及,讓所有人的眼睛承受巨大的壓力。還有小米、樂視網、百度競相推出低價電視,鵬博士日前宣佈投10億做免費WIFI。

  從人類歷史上來說,移動互聯網也許是可以和工業革命比美的革命。我們很幸運,能夠生在這樣一個時代。

  證券時報記者:能夠在低點買入這些公司,當然最好,但股價漲到一定高度後,應該以較高的價格買入還是繼續旁觀?

  朱平:所以,大師們都說投資是一門藝術,該堅持時你要堅持,該撤退時也得撤退。最慘的是不斷踏錯節奏,最近市場流行一個段子:年初炒創業板的時候,你買藍籌股,市場炒自貿的時候你買創業板,藍籌上漲時你炒自貿,等你買藍籌時藍籌卻崩潰了。能夠踏准節奏當然最好,踏不准節奏,就應該回到價值投資的原則,踏踏實實根據價值來做投資,值就買,不值就賣。

  基金作為一個整體,業績比市場平均水平好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大多數基金以價值投資為原則。從長期來看,投資成長股肯定會賺得多一些,比如雲南白藥、茅台、伊利等都曾讓長期投資者賺大錢。

  最後,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投資就像打棒球,你沒有接到一個好球不會影響全局,做投資,你沒有買到一隻好股票,也不會有任何損失。不能為了一隻可能會漲但不熟悉的股票,冒太大的風險去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662

美股隔夜餐——閒聊當下美股中概估值 Ricky

http://xueqiu.com/6654628252/28072370
美股隔夜餐由@IB盈透證券 提供贊助,美股開戶點擊https://www.ibkr.com.cn/mkt/?src=snowball4

美股隔夜餐主要是匯聚隔夜中概個股的重要資訊,並發附帶我個人對這些資訊的簡單看法,之前很少談大市,這幾天的暴漲行情之後,估計很少人會對個股感興趣,同時看到不少朋友問我對所謂「大市」的看法,這個雖然並非我的擅長,但是今天還是根據我這些年觀察中概的情況聊下。

近期中概這個漲勢,和2010年下半年的行情是非常相似的,當時中概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輪番上漲,股價不斷創出新高,而且經常是某些股票一夜漲個20%+,中概的成交也異常活躍,成交量相對低谷是放大甚至十倍數十倍;IPO公司特別多,一個接著一個,記得當時i美股還是.com的美股垂直門戶,當時光IPO報導就累得大家夠嗆,每天早上和晚上最緊張的就是哪家公司又IPO了,現在也是如此,手頭上已經遞交完IPO的公司招股書都還沒研究透,又來一家IPO,而且根據目前瞭解的情況,接下來會有更加密集的中概IPO潮,不少准上市公司都想借這波大好行情上市。

不同的地方主要有這麼幾個,一是確實是有不少公司尤其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基本面比當時強勁非常多,這些公司用自己的高成長高利潤贏得了很多老外的認可,很多中國互聯網公司已經今非昔比,典型如同奇虎、唯品會;二是越來越多國內資金的身影和操作手法出現在中概尤其是中小市值中概當中,主要原因應該是美股近年的賺錢效應、A股低迷、創業板飆升等等,吸引A股港股資金關注美股中概。

當下這種行情,我覺得風險應該需要擺在比較重要的位置的。雖然在中國互聯網大浪潮下,很多公司的的確確基本面非常強勁,不排除未來會有更多更瘋狂的資金湧入進來進一步推高估值,但是當下中概估值的安全邊際是不高的,從歷史上看,中概大約每三五年一個輪迴,美股市場的兇殘估計很多新入美股的投資者沒有太深刻的體會,可回顧下2011、2012的中概走勢。

對於新入美股市場的投資者來說,不用眼紅也不用著急,如果害怕踏空又不敢建倉,可以採取控制倉位配置和分批建倉的策略,估值高就低倉位,市場繼續牛的話也能分得一杯羹,如果出現股價下滑慢慢吸入,或者未來公司業績把估值拉平在繼續提高倉位配置。

最後,聲明下本人所在的imeigu fund的持倉情況,因為很多人會用屁股決定腦袋來衡量一個判斷的公正和合理性,imeigu fund大概在2013年10月正式入市,當時美股中概已經瘋漲了一年,估值並不便宜,我們的操作策略是比較謹慎的,一直沒有超過30%的倉位,但是短短三四個月,如果不計入管理費和收益提成,從2013年10月到2014年2014年2月21日,imeigu fund的投資回報率大概37%左右,在低倉位低風險操作的情況下,這個收益率我們表示非常滿意,同時也獲得了不少投資人的關注。2014年2月21日前我們清空了所有的股票,主要原因是新的投資人進來,對我們的治理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引入了第三方行政管理、審計、需要變更公司證券賬戶等等,這個操作過程中必須清空所有股票,雖然我們非常糾結,但是為了更好更規範地發展,必須有取捨。

現在的imeigu fund相當於一個新的基金重新入場,雖然當前的行情從交易機會來看已經讓我們更加尷尬,但是我們深信資本市場是從來不缺少機會的,缺少的是耐心,需要不斷加強的是發現機會的能力,尋找並確定好公司然後等待好的價格買入是我們現在以及將來最核心的投資策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268

做好當下,創造未來 xuyk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uzw4.html
 

當前股市「高位」震盪,看多看空雙方激辯,各執一詞。有朋友問我:怎麼看?如何應對?

   我沒有根據K線圖而預測走勢的本領,全然不知後市走向。但K線圖具有靜態估值的參考作用,於是只能簡單而籠統地談談「如何應對」的問題。

   一、對於做中小盤股的,可以參考中證500指數或中小板指數。中證500指數最近已經漲到過4400點,再漲25%就要到達4年前(2010年)的歷史最高點(5500點)了!這意味著,從靜態的角度看,大部分中小盤股的價格已經不低了!據此,接下去,不宜盲目追高,而要偏重於尋找挖掘「價低而有發展前景」的標的;即便不知道也找不到具有發展前景的標的,至少找到價低的,也不會吃大虧。

   當然,從動態的角度看,由於宏觀經濟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估值勢必已經抬高,未來突破4年前的歷史最高點(5500點)是肯定無疑的。

   二、對於做大盤藍籌股的,相對比較簡單,可以參考大盤指數或滬深300指數。從靜態的角度看,許多都已躺在歷史底部,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只等大象起舞!

   總之,我們雖然不知道未來會走到何處,但大概知道此時身在何處,而做好當下事情,就能創造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716

做好當下,創造未來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uzw4.html

    當前股市“高位”震蕩,看多看空雙方激辯,各執一詞。有朋友問我:怎麽看?如何應對?

    我沒有根據K線圖而預測走勢的本領,全然不知後市走向。但K線圖具有靜態估值的參考作用,於是只能簡單而籠統地談談“如何應對”的問題。

    一、對於做中小盤股的,可以參考中證500指數或中小板指數。中證500指數最近已經漲到過4400點,再漲25%就要到達4年前(2010年)的歷史最高點(5500點)了!這意味著,從靜態的角度看,大部分中小盤股的價格已經不低了!據此,接下去,不宜盲目追高,而要偏重於尋找挖掘“價低而有發展前景”的標的;即便不知道也找不到具有發展前景的標的,至少找到價低的,也不會吃大虧。

    當然,從動態的角度看,由於宏觀經濟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估值勢必已經擡高,未來突破4年前的歷史最高點(5500點)是肯定無疑的。

    二、對於做大盤藍籌股的,相對比較簡單,可以參考大盤指數或滬深300指數。從靜態的角度看,許多都已躺在歷史底部,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只等大象起舞!

    總之,我們雖然不知道未來會走到何處,但大概知道此時身在何處,而做好當下事情,就能創造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841

做好當下,創造未來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uzw4.html

    當前股市“高位”震蕩,看多看空雙方激辯,各執一詞。有朋友問我:怎麽看?如何應對?

    我沒有根據K線圖而預測走勢的本領,全然不知後市走向。但K線圖具有靜態估值的參考作用,於是只能簡單而籠統地談談“如何應對”的問題。

    一、對於做中小盤股的,可以參考中證500指數或中小板指數。中證500指數最近已經漲到過4400點,再漲25%就要到達4年前(2010年)的歷史最高點(5500點)了!這意味著,從靜態的角度看,大部分中小盤股的價格已經不低了!據此,接下去,不宜盲目追高,而要偏重於尋找挖掘“價低而有發展前景”的標的;即便不知道也找不到具有發展前景的標的,至少找到價低的,也不會吃大虧。

    當然,從動態的角度看,由於宏觀經濟發生了一系列重大變化,估值勢必已經擡高,未來突破4年前的歷史最高點(5500點)是肯定無疑的。

    二、對於做大盤藍籌股的,相對比較簡單,可以參考大盤指數或滬深300指數。從靜態的角度看,許多都已躺在歷史底部,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只等大象起舞!

    總之,我們雖然不知道未來會走到何處,但大概知道此時身在何處,而做好當下事情,就能創造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843

當下互聯網投資,二級市場優於一級市場 Ricky

來源: http://xueqiu.com/6654628252/31753599

國內知名風投大佬經緯張穎發表熊文“泡沫就在那里”,很快就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刷屏了,我覺得泡沫真的就在那里——一級市場!現在出來做個互聯網項目,尤其是從好的互聯網公司出來的創業者,憑借一個PPT(甚至不需要)就能搞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美刀的融資,PE/VC們貌似總是相信這些創業者能顛覆已經上市的互聯網公司並開創更大的未來,尤其是今年以來,滿眼都是這家公司A輪拿了3000萬刀那家公司B輪拿了1億刀,一級市場的資本熱情遠高於二級市場,給尚未經過大規模用戶考驗、尚未驗證過商業模式、尚未賺到一毛錢的初創公司的夢想拍腦袋估值極高,而且更離譜的是:你有錢還不一定能投得進去!

相比來說,我覺得互聯網投資的二級市場機會遠要優於一級市場:

1、中國互聯網的各個垂直子行業,基本上都有競爭力很強的老大哥,除了BAT3、還有旅遊的攜程和去哪兒、房產的搜房和樂居、招聘的前程和智聯、汽車的易車和汽車之家、分類信息的58和趕集…相比幾年前,市場格局已經比較清晰,並沒有留給後來者太多的顛覆機會,這些市場龍頭相對能比較好的分享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的紅利,在合適的時機抓住這些互聯網龍頭股的成長機會,就會有不錯的回報率;

2、已經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商業模式也是經過一段時期的考驗,已經上市的互聯網公司用戶基數都已經比較強大,很多都有著非常強的創收和盈利能力,而且成長性很不錯,可預見性也比較強,而很多初創的新公司,並沒有很強的用戶基礎,產品也沒有經過用戶的長期檢驗,商業模式未成形,未來發展的不確定性非常大;

3、相比初創公司,已經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很多都是經過充分競爭以後勝出的,團隊基本都是經過歷練的,而且從公開渠道能比較好的了解團隊的誠信度、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等等,公司的治理機構也比較完善,都有可追溯的公開報表;

4、互聯網投資的二級市場相對而言還是買方市場,買方有的挑有的選,而一級市場,當下的瘋狂行情更趨近於賣方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好一點的項目你要不是個有頭有臉的PE/VC還擠不進去,即使你是個有頭有臉的主,有時候也會被一些不知道哪里新出來的土豪報個天價嚇跑;

5、已經上市的互聯網高公司很多基本賬上都有大筆的現金,資產負債表都非常強勁;

所以,從確定性的角度來看,我覺得互聯網投資,從二級市場找到好的標的物進行投資要遠遠優於一級市場!二級市場的互聯網龍頭能讓投資者比較好的享受中國各行各業互聯網化的進程,即使采取相對保守的投資策略,也能獲得還算不錯的投資回報率。而一級市場,雖然未來仍然會有n年賺N*10倍的財富故事,但是在當下一二級市場倒掛的市場下,好的投資機會越來越少。

(作者所在的imeigu fund是一家專註美股港股互聯網投資的二級市場基金,發表本文時持有上述多家互聯網公司多頭倉位,發表本文並非號召大家買互聯網股票,只為表達二級市場的互聯網投資機會優於一級市場的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8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