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国美夺权战溯源:江湖恩怨与人心向背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12/1388411.shtml


每经记者 徐洁云 发自北京
黄光裕与陈晓的决裂,让国美这艘中国家电连锁业“第一航母”的去向再度存疑。
黄氏家族与国美现高管层展开了公开的董事会掌控权争夺,在这场决定国美 “维护家族式企业传统”还是“走向真正的公众公司”的对决背后,诸多江湖恩怨与人心向背也渐渐浮出水面。
和敬往事
黄光裕与陈晓,两位家电连锁业风云人物间的恩怨可谓跌宕起伏,甚至被有些业内人士评价为近似“现代版勾践复仇”。
2006年,国美收购永乐拉开了其并购大潮的序幕。陈晓从中国家电业第三强永乐电器董事长变成了昔日死敌黄光裕手下的职业经理人。
据国美内部人士描述,黄光裕一向霸气十足,但对“归顺”的陈晓却十分“给面子”,两人甚至惺惺相惜。一时间,黄光裕从资本层面制定国美战略,而陈晓则主 管公司具体业务执行的组合颇为业内所看好。在2006年秋季,国美、永乐联合对苏宁进行“围剿”的战役里,黄光裕、陈晓一唱一和,共同呐喊,也显得颇有默 契。
有意思的是,被称为“眼光能令人不敢出声呼吸”的黄光裕,尽管权威意识浓厚,但对陈晓的意见却十分重视,对其提出的反对意见也不以为忤。
这一边,陈晓对黄光裕也表现得敬重有加。此前数年中,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陈晓多次表达出对黄的敬意以及与黄之间的友谊。甚至在黄光裕出事后,直到此次公开决裂之际,陈晓对其的称呼也一直都是“黄总”。
不过,这一团和气存在一个前提——黄光裕不允许任何人挑战其对国美的掌控权威。
此前业内曾流传一则轶事:只要陈晓在北京办公室,黄光裕就会特地让自己家的厨子每日给陈晓做四菜一汤送去,风雨无阻。而这也被解读为黄光裕一来对陈晓表达关心,二来则是提醒陈晓“你正端着我给的饭碗呢”。
这种解读虽然带有些许戏谑,不过也从侧面反映了黄容不得陈晓有僭越之心。
决裂内幕一:
股权激励 陈晓“绑住”管理层始料不及 黄光裕低估量刑?
得到高管团队的支持,是在贝恩资本力挺之外,陈晓对于“战局”最大的底气。
彼时,2006年,永乐被国美收购后,陈晓孤身一人北上出任国美电器总裁,7位副总裁均为黄光裕多年旧部。此时,在“陈黄决战”之际,国美的一众黄氏旧 部高管,要么站出来“挺陈”,要么选择沉默,但作为一个整体的高管层显然已通过国美的公告作出了他们的选择——支持现有董事会的构成和决定。
高管层人心向背,颇值得玩味。
业内普遍的共识是,国美于去年7月启动的一项管理层股权激励方案于其中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作用。
去年7月,国美公告宣布了一项股权激励方案,覆盖了分公司总经理、大区总经理,以及集团总部各中心总监、副总监以上级别,共惠及105人,有效期为2009年7月7日起的10年,最早的行权日期在今年;总金额近7.3亿港元,为迄今中国家电业股权激励之最。
此前的永乐时代亦是管理层集体持股,陈晓在国美困难时期让国美高管们首度分享到国美股权。
“相比黄光裕,陈晓更懂得分享。”业界如此评价陈晓这一举措,这也成为其争取到国美高管层信任与支持的关键性举措之一,为高管们带上了“金手铐”,将他们与国美的命运捆绑在一起。而在此之前,黄光裕宁可对高管们许以高薪,也不肯给他们染指股权的机会。
而在陈晓成功完成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同时,黄光裕方面,却是面临着“未知”的命运。
有消息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透露,黄光裕原本预计自己或被判7~8年,但一审判决其获刑14年,这大大超过了其心理预期。“黄光裕有意要彰显自己对国美的控制力,希 望国美能以公司的龙头企业地位和综合社会影响力去博得司法部门对其量刑的重估。”该人士认为,但国美此前因黄光裕事件仅被罚500万元,对公司影响并不 大,而陈晓团队刚刚带领公司初步扭转了颓势,“很多人无疑并不愿在这时再将国美与黄光裕的个人责任捆绑在一起。”
人们可以看到,国美高管们的态度、角色随之发生变化。
原本十分低调的国美新任总裁王俊洲现在频频出面。王俊洲此前为副总裁,黄光裕被抓之后曾将代理签字权交予其和另一位掌管人事的副总裁魏秋立,王、魏二人 因此被视为黄氏心腹。然而自王俊洲从陈晓手中接任总裁一职后,他站到了陈晓这边,即便是在5月份陈、黄初战之际,王俊洲与魏秋立均投票挺陈。
对于黄要炒掉陈晓,王俊洲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失望的决定。在总裁职位交接之时,他给予了陈晓“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出色的有感染力的领袖人物”,是“值得信赖的同事和亲密朋友”等高规格的赞许之词。
在2009年初,从国美上海大区总经理离职,出任国美母公司鹏润投资董事长的告别晚宴上,黄光裕的妹妹黄秀虹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道:“我在国美 有两个哥哥,一个是我的二哥黄光裕,还有一个就是李俊涛。”坐在一旁的李俊涛则立即回应称其“好妹妹”,两人随即拥抱。
这或许是黄氏家族在公开场合与国美原高管层最后一次展现如此亲密态度。而现在,追随黄光裕近20年,在国美内部以能歌善舞、才智出众被冠以“小李飞刀”之名的李俊涛,似乎也与管理核心渐行渐远——此前,李一度被视为黄光裕可能的接班人之一。
目前李俊涛仍主管着国美与供应商的大单协议签订,但据一家白电巨头销售总经理透露,李过问的合同仍需经王俊洲或陈晓等批准,“这与苏宁那边由主管采购营销的总裁金明基本能直接拍板颇有不同。”
主管职权内容悄悄变化的高管还有国美副总裁何阳青。就在“陈黄决裂”之际,他也突然不再担任负责多年的新闻发言人角色,接替这一事务的是一个叫做赵彤的陌生面孔。
日前,媒体传出消息称,国美内部正进行“统一思想运动”,在全国视频会议上,高管层被要求一个个“站队”。一位国美人士表示,这一说法并不属实。一位业内人士评价称,“陈晓要求高管表态?是高管们要向陈晓表态吧?”
决裂内幕二:
三员女将 黄氏家族欲“翻身”站队扑朔 机构股东定乾坤
在与陈晓公开决裂、高管层多年旧部大多“倒戈”之后,决意“鱼死网破”的黄光裕目前能够信赖和依靠的或许还是黄氏家族的成员。
哥哥黄俊钦同样身陷囹圄,黄氏家族剩下的是两个妹妹——黄燕虹和黄秀虹。2009年初,黄秀虹入主鹏润投资出任董事长;而此番黄光裕亦提名黄燕虹进入国美董事会。此外,黄光裕的妻子杜鹃获刑3年零6个月,目前剩下1年左右刑期,如果减刑,则出狱之期并不远。
未来数年,黄氏家族的财富大厦,将依靠这3位女人来支撑。其中,黄秀虹在国美系统中被称为 “小黄总”,性格与其兄颇为相近;黄燕虹虽然远离国美多年,但黄光裕的妹夫张志铭却是一位悍将;黄的妻子杜鹃此前多年在香港打理国美及黄的投资业务,对国 美系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对于黄氏家族而言,在黄光裕“出事”之后,国美最高决策层未有家族成员出现,是其眼下被动的重要原因。
黄光裕于2008年11月被抓后,国美立刻成立了陈晓、王俊洲、魏秋立三人组成的“决策委员会”,成为国美动荡期间的权力中枢;而黄秀虹当时仅与副总裁李 俊涛、牟贵先、孙一丁等11位国美电器总部及大区高管,成为“执行委员会委员”,负责总部和全国各地分部的日常经营与管理。
随后,黄秀虹入主鹏润投资期间,国美即有消息称,其同步加入国美的“决策委员会”,不过这一消息既未见诸国美公告,亦未获黄秀虹本人确认。时隔大半年,即去年7月,何阳青对《每日经济新闻》明确否认了这一说法。
“在陈晓领头之下,国美是在一群外人掌舵之下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并已出现了掉头向上的趋势;加上贝恩资本的引入,黄家对国美的控制力无论是从实际上还是从心理上,都已被空前削弱。”一位业内观察人士表示。
不过,黄光裕手中仍有可观筹码。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黄光裕夫妇持有的33.98%的国美股权,若再购股票超过34%并非难事;一旦如此,黄光裕夫妇即可以否决公司需经三分之二股权同意方可通过的决议。
同时,国美电器目前仍有包括上海等地的300多家门店尚未纳入上市公司,黄光裕所拥有的这部分资产、年收益等,加上黄秀虹掌握的鹏润系资产及其产生的现金流,让黄氏家族仍握有翻盘的本钱。
目前业内已传出消息称,鹏润旗下的地产项目可能被黄氏家族出售以换取现金。《每日经济新闻》昨天试图电话采访黄秀虹本人,但其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针对黄光裕的筹码,陈晓、贝恩等“倒黄派”亦有后手——贝恩资本在最迟9月举行的国美临时股东大会前将行使债转股权利。
此前,黄光裕得以在5月股东大会上赢得多数支持,原因之一即为贝恩尚未启动债转股。实际上,包括此番公开决裂,陈晓、贝恩均已多次低估了黄光裕捍卫其掌控权的决心,这也是贝恩之前仍在权衡行权的原因。
不过这一次,陈晓已放言“最多那条鱼会死,而网不会破”,媒体亦报道贝恩即将做好在股东大会登记日前债转股的准备,且执行几率较大。
此外,争取其他机构股东的支持将左右着这场“陈黄大战”的结局。有意思的是,两派人马均宣称已获得机构们的支持表态,由此,这场战局更显扑朔迷离、悬念丛生。
旁观者说
“黄氏国美”与“陈氏国美”
无论是黄的强悍霸气,还是陈的隐忍、老谋深算,在“黄氏国美”和“陈氏国美”时代,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中,很多家电业高层均对陈晓团队带领国美渡过最艰难阶段的表现表示了赞许。
“他们确实不容易,若非有陈晓等核心高管当时一面安抚供应商,一面寻求投资者救急,国美离倒闭真的只有一步之遥了。”一位彩电行业高管人士对《每日经济 新闻》表示,家电供应商们发现,过去一向强势得几乎霸道的国美,开始变得比以往温和了很多。去年三季度,国美开始清理过往向供应商乱收费的行为,尽管一些 卖场费用仍需收取,但由于记入了合同,账目开始变得清晰可查,供应商们摆脱了以往被国美地方分公司随意索要费用,以至于到最后自己都很难弄清经营账目的尴 尬。
此外,供应商们还能感觉到,国美与他们的沟通开始变得主动而顺畅起来。“陈晓更有意识,也更善于与家电企业主动沟通,更会倾听意见,”上海一家厨电企业老总对记者表示,陈晓的沟通在安抚供应商,避免国美被挤兑货款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他认为,除了国美当时的处境之外,陈晓本人的性格也是国美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把老永乐的一些好的风格带到了国美,相比黄光裕,陈晓要谦和得多了,而且沟通过程顺畅多了。”
“陈晓做事需有七成把握,而黄光裕只要有三成就已经出手了。”前述彩电业内人士认为,在家电连锁业的高速扩张期,黄光裕的行事风格往往能够打破常规,带 领国美狂飙突进;而在国美通过一系列扩张并购达到如此规模、家电连锁业开始进入追求单店效益时代后,陈晓经营细致、长于守成的风格或许更适合如今的国美。
甚至国美竞争对手的一位高层亦对《每日经济新闻》表达了对陈晓的赞许。据其观察,关于调整业务方向、强化效益提升的思路,陈晓要比黄光裕更为清晰,“国美的气质甚至也改变了不少,现在的竞争更为规范化,相比当年火药味、草莽味都消退了不少。”
此前在让位总裁时,陈晓本人就曾对《每日经济新闻》强调其观点称,在情感和理智之间,在“黄总”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之间,他都必须选择后者。
“因为,国美电器是家上市公司,不属于黄光裕个人或他的家族,”陈晓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26

如家起火溯源 業態混雜存安全隱患;開店「井噴時代」考驗管理力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4/3MMDAwMDIzNjI3Mw.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7

湘粵米爭溯源

2013-05-27 NCW
 
 

 

兩省糧食系統一場大米爭端,四年後被媒體曝光,引爆湖南大米鎘問題的火藥桶◎ 本刊記者 李雪娜 文今年2月27日,廣東省委機關報《南方日報》刊發“湖南萬噸鎘超標大米流向廣東餐桌”報道。一場發生于兩省糧食系統的大米爭議,由此成為舉 國關注的焦點。

這場鎘米爭議像一場大風暴,最終裹挾了廣東、湖南兩省的大量種米、賣米、吃米人群,也襲擊了全國多數喜食湘米的公衆。

這是一則隱秘的舊聞。事關公衆健康,卻被兩省官方和糧食系統內部處理。

萬噸湖南鎘米入粵事件,發生在009年。時隔四年之久,作為“一則舊 聞”被挖出來,深圳糧食集團(下稱深糧集團)董事長祝俊明也表示意外。

“大家既然關注了,我們就這個事情做個解釋, (我們)並沒有說湖南方面一句壞話。 ”祝俊明對財新記者說。

事件緣起于2009年5月深糧集團向湖南採購早秈米。從當年5月31日開始,7個品種早秈米陸續入庫,截至當年8月13日,深糧集團共入庫湖南早秈米15415噸。 《南方日報》報道,這些大米多數來自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下稱中儲糧)在湖南的直屬庫,包括湘潭直屬庫、常德直屬庫、長沙直屬庫等。深糧集團解釋,當時正趕上全國新聞媒體報道湖南省瀏陽地區重金屬鎘汙染的情況, “本著對深圳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為確保儲備糧質量和衛生安全,決定自行對入庫的湖南早秈米增加指標檢測。 ”2009年8月10日,樣品被送至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檢測報告顯示,全部送檢的湖南早秈米樣品重金屬鎘殘 留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

此後,第三方機構的檢測也顯示該批量的湖南早秈米鎘含量超標。

2009年8月中旬,深糧集團將鎘含量超標問題通報湖南賣方。隨後,兩省的糧食系統各自向當地政府匯報。

兩地政府于當年9月18日在深圳市政府舉行了專門的協調會。

按深糧集團提供的說法,雙方達成共識後簽訂《 〈糧油採購〉補充協議》 。

按照協議,合格的批次糧食,執行原合同,不合格批次的糧食,由湖南方提走退回並退款。

兩省又于2009年10月20日,共同對早秈米進行抽樣,並送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進行檢驗。深糧集團方面透露,11月5日該所出具105份檢驗報告,檢驗 合格的有14個,不合格的91個。

對上述過程,湖南官方未作評論。

但《南方日報》的報道中,中儲糧長沙直屬庫業務經理陳堅認為,深糧集團檢驗大米重金屬含量,並不是為了維護食品衛生安全的公衆利益,是為了追逐利益而使用的手段。

陳堅提供了更多背景 :深糧集團2009年在湖南進了各類大米10萬噸,但大米入庫後,糧價發生大跳水,深糧集團有可能損失1000萬元以上。 陳堅認為,對湖南大米存在較大量的鎘超標問題,深糧集團從2002年就知道了,但此間連續七年,因米價平穩,深糧集團就未在鎘超標問題上做文章。

一位江蘇省糧食系統內部負責人評論說,這一“內部”事件的曝光,令湖南大量大米鎘超標這一業內“公開的秘密”從此被揭出,這對“湖南大米是一次沉重打擊” 。

對於當年的鎘米去向,深糧集團新聞發言人王慧敏給出的答案是 : “至2010年4月,不合格13584噸糧食全部由湖南方提走,並退回我集團貨款。 ”為證明此說,深糧集團在新聞發佈會上向到場媒體展示了200多張退貨原始票據。但在深糧集團提供的退貨票據中,一份糧庫早秈米出貨通知單被媒體記者發現,這份出貨通知單顯示,客戶名稱為深圳市阿徐大米加工有限公司。

此單據最終被多家媒體作為這批次問題 大米流入廣東口糧市場的證明。

在《南方日報》的報道中,多位湖南糧食系統的關鍵人接受採訪,指出上萬噸鎘超標大米並未被真正退回湖南,而是絕大多數降價出售,賣到了廣東省的大米市場,其中有大量鎘超標大米被拉到廣州一家啤酒廠釀酒。

在媒體的追問下,其後深糧集團一再強調其“能保證的僅僅是,有問題的糧食沒通過我們的手賣給消費者。至於湖南方拉走後如何處理的,我們(就)不能做任何承諾” 。

然而,湖南省官方對於此次風波,一直保持不回應、不解釋的態度。

《南方日報》的報道刊發後,廣東省各級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迅速行動,開展了全省米及米製品專項檢查行動。

從2013年3月初開始,該省多個城市質監部門陸續公佈檢查結果,均稱已對市場流通的湖南大米進行了嚴查。

日前,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最新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深圳市已少見標稱湖南產大米。深圳市大米消費主要品種為東北大米(約占40%) 、泰國香米(約占20%) 、油氈米等小品種大米(約占10%) ,其餘30% 秈米多來自湖北、安徽、江西和江蘇等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76

泡沫化溯源:各種故事類型的擊鼓傳花

http://www.yicai.com/news/2013/10/3038147.html
邊是創業板指數創歷史新高之聲不絕於耳,一邊是對創業板業績無起色的擔憂,創業板已經陷入了從高估值到嚴重泡沫化的階段。昨日,創業板收報1415.83點,盤中的1418.48點,再創歷史新高,年初至今上漲98.33%。同時創新高的還有創業板整體估值,創業板平均市盈率63.02倍。

對投資者而言,創業板的高估值不能視而不見,但在專業投資者看來,「指數的漲跌與我無關,我只是跟著市場熱點跑。」——這話出自廣東銀基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顏振皇之口,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做投資的他代表了一部分交易員的觀點。

在籌碼有限的情況下,越漲越買,追漲的人越多,又導致了更迅猛的上漲。局部的資金富集效應之下,A股主板股票波瀾不興,創業板卻脫韁而去。

量小資金多

據Wind數據,創業板的總市值為1.53萬億,自由流通市值為6387.69億元。截至今年9月份,滬市總市值為15.41萬億,流通市值為13.86萬億。兩者相較之下,創業板只能稱為「迷你板」,其流通市值連滬市的5%都不到。然而這很小的一部分,卻造就了讓主板以及中小板眼紅的戰績。

賺錢效應在哪裡,資金就湧向哪裡,以至於創業板不斷創出新高。原因在於市場的熱點卻跟創業板個股密切相關。而炒作資金總是跟著政策在跑——經濟領域的改革著眼於調整結構,淘汰、整合傳統行業的過剩產能,讓新興行業發揮更大的作用,創業板股票多是電子、傳媒、遊戲、通訊等新興產業

除了資金的行為,創業板其他方面可謂乏善可陳。基本面上,355家公司中期業績平均淨利潤增長僅在2%左右。2%的平均增長是否能支撐98%的漲幅?答案顯而易見。

作為市場參與者之一的顏振皇,針對不匹配的風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創業板風險肯定有,市場的反應只能說明風險積聚得還不夠。」他也同意上漲的邏輯大概源於兩點:一是主板沒什麼題材給市場活躍資金逐利,小容量的創業板容易水漲船高。

一個明顯的變化發生在上海自貿區概念股活躍期間,滬市走勢明顯比創業板強,分時圖上黃白線分離情況非常明顯,因此市場上總在討論二八轉換,但長假回歸後,主板的風頭再次被創業板所搶。

網絡股泡沫再演?

顏振皇認為另一個讓投資者忽視風險的原因是心理暗示。

「美國納斯達克指數1991年~2000年期間,由487點上漲到5132點,然後才產生科技網絡股的泡沫。而我們從585點到目前才1418點。」他這樣說。數據和心理上的對比放大了投資者對風險的容忍度,「這些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看到創業板指數不斷創出新高,卻不斷去追的心理原因。」

在他看來,創業板的炒作已經和業績、市盈率無關,市場炒的是前景預期和新鮮感。在新鮮感的催化下,如中青寶(300052.SZ)、天舟文化(300148.SZ)這一類的牛股不斷湧現。中青寶年初至今累計漲幅758.97%,市盈率達到357.42倍;天舟文化上漲396.71%,市盈率452.44倍。

一個更明顯的變化是,機構開始撤離這些前期已經炒高的股票。中青寶在今年中報中,儘管持有該股的機構從13家上升到15家,但仍舊被機構減持363萬股。總體來說,機構在創業板中的行為相對還算理性,大部分機構都購買了諸如碧水源(300070.SZ)、華誼兄弟(300027.SZ)等大市值、流通股本較大的股票,而流通股本較少的股票,機構卻較少涉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996

食品專家批頂新溯源管理落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4/10/4026989.html

朱毅指出,本來臺灣是最早實施溯源制度的地區之一,食品溯源系統相對比較完整,屢出問題背後是溯源信息存在造假或者監管不嚴。

灣食品業巨頭頂新集團三陷“黑心油”事件,食品專家、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朱毅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雖然外界很難窺見頂新集團管控情況,但從頂新集團三次陷入“黑心油”事件來看,頂新集團很可能存在溯源管理漏洞等問題。

頂新集團是由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魏應行四兄弟共同創立。其旗下擁有的知名品牌有康師傅、德克士、味全、全家等。雖然頂新集團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中國大型食品巨頭,但四大創始人依舊掌控著各項業務,發展至今的頂新集團雖然劃分為多家公司,但是各家公司依舊存在較大的裙帶關系。

以上個月康師傅被卷入臺灣“地溝油”事件為例,味全被授權生產的康師傅品牌產品涉嫌使用地溝油,雖然康師傅方面向記者強調,康師傅與味全在股權上並無關聯,是完全獨立運營的公司。然而康師傅還是將旗下品牌授權給味全生產,品牌授權跟餐飲行業開加盟店一樣,存在較大的風險管控,康師傅將品牌授權獨立運營的公司味全生產更多是一種裙帶關系的體現,這樣做無異於將自己的品牌風險管控置於他人之手,風險可想而知。

再比如此次飼料油事件中,正義公司涉嫌向鑫好公司購買動物性飼料用油混摻入食用豬油中。而涉事的鑫好負責人吳容合,早年在正義公司做特別銷售處處長,2004年離職,2009年獨資專營油品經銷業務,但本身並無制油設備,僅設儲油槽。業內專家指出,這樣一個設備不全、實力薄弱、新成立的企業卻能成為臺灣大型食用油生產企業正義公司的供應商,吳容合早年在正義公司的裙帶關系發揮的作用可見一斑。

朱毅表示,家族企業在創業初期有較大優勢,而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隨著管理人員親友化,人情因素會在企業管理中起到很大的影響,給企業食品安全環節埋下隱患。

此外,作為大型食品企業,溯源管理出現重大漏洞也難以容忍。

食品專家董慶利向記者表示,溯源一般指的是食品生產的各個環節過程中,從對食品生產的原材料(如油脂原料)的生產培育、加工、包裝、運輸、銷售的所有過程的記錄和回溯,嚴格按照食品質量管理體系實現食品可追溯化是食品企業的重要任務之一。

朱毅指出,本來臺灣是最早實施溯源制度的地區之一,食品溯源系統相對比較完整,屢出問題背後是溯源信息存在造假或者監管不嚴。“溯源管理雖然看上去很好,但前提必須是所有的記錄是真實的。企業在供應鏈上遊采購進貨等查驗記錄很可能在造假,才會讓一些動物飼料油、地溝油等非法原料堂而皇之進入生產體系。”

最後,企業過分追逐利益也是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縱觀頂新集團發生的數次“黑心油”事件,以遠低於市場成本的價格采購原料成為問題爆發的重要原因。以飼料油事件為例,朱毅表示:“臺灣地區政策規定,進口豬油需繳納20%的關稅,而飼料油進口免稅。本身就有價差,加上關稅差別,可以估算飼料用油比普通食用油成本低40%~50%,這麽高的利潤也誘惑了不法商販鋌而走險。如果負責任的企業發現采購成本遠低於市場普通成本,正常情況下都會擔憂降低產品品質以及原料有貓膩,除非企業過分追逐利潤,才對這樣的情況視而不見,最終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相關報道

頂新集團三陷“黑心油”事件 旗下多品牌在臺遭抵制

隨著眾多消費者對頂新集團失去信心,在臺灣已經發起了一場抵制頂新集團的運動,頂新集團旗下味全、德克士、康師傅等多個品牌恐將遭受重大沖擊。


(編輯: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453

能溯源能“賣”酒 白酒也搭上大數據快車了

一瓶普通的茅臺酒從投料到產品出廠要經過30道工序、165個工藝環節錘煉,此外,至少還需要窖藏五年。而當它離開工廠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又需要經過多少流程呢?這些流程如何實現可追溯?

數據為它提供了一個前衛的解決方案。大數據可以讓白酒企業精確預估市場的需求方向、需求量,從而進行理性生產,避免大量積壓庫存,保證資金鏈高效運轉。也能讓消費者了解白酒從生產到餐桌的整個流程。

白酒行業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步入深度調整期,市場環境的巨大變化倒逼著企業尋找轉型突圍之路。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日前在貴陽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酒業應當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探討如何打通數據,讓數據釋放出市場的機會,把數據有效利用到商品的環節中,讓數據資產化身為數據商品。

大數據催生產業調整變革

事實上,互聯網、大數據對傳統產業的改造早已經開始,美團外賣的互聯網餐飲方式,滴滴出行的互聯網出行方式,以及淘寶、京東的互聯網購物方式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部分,處在深度調整期的白酒行業也正順應著這種趨勢,不斷進行調整。或酒企自建雲商平臺,如茅臺雲商;或在電商、互聯網及O2O等領域縱深發展,如酒仙網、1919。酒水銷售數據化、互聯網化、物聯網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北京仁塔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肖啟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互聯網+和大數據是當今時代的潮流,也是傳統白酒銷售和消費模式必須面對的挑戰。在這種趨勢下,如何讓傳統的白酒行業迎上互聯網發展的窗口?如何讓互聯網、大數據來引導新的消費模式?如何用更時尚、更有效的方式真正把傳統白酒玩嗨起來?這些都是我們白酒人要沈下心來認真思考的問題。”

“白酒的消費升級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增量需求,而越來越多人,特別是年輕人,越來越習慣用互聯網的方式消費。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場景消費將成為老百姓生活消費的一大特征。”貴州省白酒企業商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東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肖啟華指出:“餐飲是酒水消費的最重要場景,從我們掌握的市場數據來看,有70%的酒水消費是發生在餐桌上,而餐桌上消耗的酒水中80%是消費者自帶。哪怕消費者是在網上買的酒,最後也是需要自己拎到餐館去。有沒有什麽方式,可以解決消費者自帶酒的難題,縮短消費者從購酒到飲酒之間的過程和時間呢?”基於這樣的思考,他和他的團隊研發了智能酒櫃,希望以此助力酒業消費轉型升級。

大數據可以溯源還能“賣”酒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茅臺已經開始在大數據方面進行運用。

茅臺董事會在2015年6月就通過了建立物聯網雲商的議案。搭建了物聯網雲商平臺——茅臺雲商。該平臺實現了全產業鏈的數據追溯。每一瓶茅臺酒的走向都能匯成公司的信息,構成公司全產業鏈大數據。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質量追溯系統知道手中每一瓶茅臺酒歷經的生產、銷售等環節。

此外,經銷商的每一批貨物,從倉庫開始,就被監控。當司機出發時,經銷商會收到酒廠發的信息,告知發貨的批次、數量及司機姓名、手機、車牌號等信息,隨車的”黑匣子“會記錄全程運輸的監控錄像,確保經銷商收到的貨物保真、齊全。

今年在貴陽舉辦的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上,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發表演講時表示,目前全球知名酒企均在進行大數據變革,智能生產,全產業鏈信息化,茅臺將大數據及互聯網深度融合業務,希望以大數據引領茅臺創新發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03

首推“溯源”體系 阿里健康整合天貓醫藥館後再提“一追到底”

阿里健康與天貓醫藥館整合後的第一個動作,與此前引發廣泛關註的藥品碼溯源直接相關。

日前, 阿里健康首次聯合天貓醫藥對外宣布建立“滋補中國追溯體系”,並同時啟動“滋補中國”品牌計劃,包括同仁堂、康美藥業、東阿阿膠和天士力等近20家企業參與了這一從產品溯源至田間原料產地的質量追蹤體系。

而這一業務的核心,是阿里健康此前多年主營業務的藥品電子監管碼的技術再開發。

“中醫藥發展最根本的是藥材本身的質量,而我們現在能做到全中國甚至全世界最先進的藥品追溯體系,每天有上億的一品一碼的藥品在做這樣的追溯工作,相信這樣的技術實力可以輸出給滋補品和道地農產品。” 阿里健康CEO王磊向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公開表示。

2016年7月20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關於修改<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的決定》,正式刪除此前強制要求的藥品電子監管相關條款,藥品電子監管碼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作為這一系統的唯一運營商,阿里健康的一系列動向也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註。

阿里健康是阿里集團在整個互聯網+健康的旗艦,今年 9月,阿里健康剛剛完成了與天貓醫藥的整合,此次“溯源”也是二者的首度公開亮相。

“借助阿里健康‘碼上放心’平臺,可以實現對相關滋補品‘一品一碼’的追溯,消費者使用手機淘寶、天貓、阿里健康APP掃碼,就能看到滋補品的真偽信息。”王磊告訴記者。

阿里健康追溯碼事業部行業拓展總監孫曉怡介紹,借助阿里健康“碼上放心”平臺,可以實現對相關滋補品的溯源,相當於滋補品都有了“身份證”。消費者只要登陸天貓首頁,搜索“滋補中國”四個字,就能快速找到有天貓官方授權打標“滋補中國”字樣的滋補品:枸杞、蟲草、燕窩、阿膠、石斛、參類、三七、蜂蜜、鹿茸,基本涵蓋了目前較受市場歡迎的滋補品類。

在發布會上,天貓醫藥健康事業部總經理康凱分別與遼寧、吉林、寧夏、雲南、山東、浙江、安徽等省份的滋補品核心產區政府代表簽署了道地滋補品戰略合作協議。

而這一系統直接與此前阿里健康重新推出第三方藥品信息追溯平臺“碼上放心”技術相關。

根據阿里健康方面公布的信息,“碼上放心”追溯平臺完全兼容“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和“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的追溯標準,支持企業兩網歷史數據的無縫遷移。平臺可為品牌商持續完善產品追溯體系,為經銷商記錄或標識其購進和銷售的產品,為各級政府制定重要產品追溯體系規劃提供專業咨詢,並為公眾提供永久免費的查詢服務。

阿里健康在發布會上介紹,“滋補中國”這一品牌計劃,是與各地政府、品牌企業、行業協會合作,為其推薦的高品質滋補品打上標簽,讓消費者在天貓醫藥平臺上便於甄別選擇;此外,活動旨在提高“滋補中國”標識商品的服務內涵,包括運費險贈送、正品保證等衍生服務,使得消費者在購買前後獲得更多的便利和保障。

而對於入圍“滋補中國”商家,阿里健康也要求必須是經營傳統滋補營養品的天貓誠信經營商家;品牌方面,則需要是地理標識認證品牌、老字號品牌(省級老字號、國家老字號等)、有機認證等。

王磊強調,“滋補中國”是天貓醫藥納入阿里健康生態後,針對中國滋補品行業轉型升級所推出的首個品牌戰略,而且,“滋補中國”品牌計劃推出之際, 阿里健康也宣布將首次加入2016年天貓“雙十一”狂歡節。

“滋補品講究的是道地品質,滋補品市場需要的是一追到底的機制。或許我們一時改變不了大生態,所以只是給自己定了個小目標——從阿里健康和天貓醫藥做起。”阿里健康CEO王磊表示,“我們致力於通過一系列標準的設立,輔之以嚴格的落實與監管舉措,倒逼滋補品行業回歸健康發展軌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997

花王尿不濕可掃碼查假 廣東南沙自貿推質量溯源體系

作為跨境電商的重中之重,進口母嬰產品經常遭受假貨質疑,而備受中國媽媽們追捧的日本花王尿不濕或可“自證清白”。

24日,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檢驗檢疫第二批創新制度發布會上獲悉,廣汽豐田、花王、達能、美贊臣、嘉寶、美的、強生等一批知名企業參與了南沙推出的全球質量溯源體系。

凡是從南沙口岸進口的花王尿不濕,用手機掃描一下商品上的溯源碼,就可以知道這包尿不濕產自哪個工廠,還可以查詢到這包尿不濕的質量信息、物流信息、監管信息等等,消費者無需再費盡心思辨真假。

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與18家企業簽署了共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合作備忘錄。趙醴麗供圖

質量監管的利器

“隨著跨境電商迅猛發展,網絡市場上的假貨、次貨亦頻繁出現,使消費者對跨境平臺上銷售的貨品質疑心日重,如何樹立權威、正品真貨形象,讓包括唯品會在內的企業們十分焦慮。”唯品會物流供應鏈副總監王婷婷說。

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最初就是為了更加方便口岸對跨境電商的商品進行質量監管而開發的。自2014年開始,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手段打造“智檢口岸”大數據平臺,以此為基礎建立進出口商品全球質量溯源體系,通過該系統提供權威質量檢測信息查詢。

隨著體系的不斷完善,現在已經可以實現全鏈條監管,即從進出口商品工廠生產階段到出廠、流通、進出口、消費等環節進行信息分段采集,並針對生產者、消費者、進出口商、物流企業、其他監管部門等分級展示貨物名稱、質量信息、檢驗檢疫監管信息、物流信息等溯源信息。

消費者可以通過登錄“智檢口岸”或下載“CIQ溯源”手機APP掃描溯源碼的方式查詢該食品信息、物流信息、溯源證書、監管信息、中文標簽等信息,一旦發現假冒偽劣,也可以通過這個系統進行咨詢、舉報或投訴,通過信息反饋參與質量管理。

簡單來說,這個體系只是展示商品在各個環節中的各類質量信息,比如工廠資質證明、質量合格證、第三方檢測機構證明等等,由查詢者自主判斷和選擇,體系本身並不會做出商品的優劣判定。

由於是全鏈條的信息公開,一旦發現假冒偽劣,便可以精準識別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並直接找到相關責任方,也就更加方便追究責任,從而監督其質量提升。

強生(中國)有限公司電子商務總監梅延林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將幫助強生解決其在中國消費者中的信譽問題,“我們想讓一些正規的產品進入中國,由於強生在全球的工廠不計其數,所以它的貨源會從世界各地進入中國,我們會通過這個體系去追溯到這邊出貨的發源地,來確保這個貨品一定是非常合規的”。

作為中國最大的塑料管道及塑料擠出生產設備的制造企業之一,聯塑集團也主動加入了全球質量溯源體系,該公司品質工藝總監宋科明表示,希望借助這個體系來幫助企業自身改善質量管控,“我們的幾十家加工廠在各個地方,產品出廠後可能會經過多層經銷商分銷,當最終客戶反饋質量問題時,可以通過這個體系追蹤到是哪個工廠哪臺機子生產的,而我們自己的質量管控體系做不到這點”。

當然,企業導入系統的信息必須真實。為防止信息作假,檢驗檢疫部門平時會對產品信息進行核驗抽檢,若抽檢到企業的商品質量與系統中的信息不符,將會根據情節的輕重對其進行相應處罰,若是第三方檢測機構弄虛作假將可能被取消資質認證。

助推企業的出口

據南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劉家君介紹,不止是跨境電商,截至目前,進出口商品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已涵蓋南沙口岸一般貿易、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出口等各類貿易方式,實現食品、消費品、進口汽車等進出口商品的品類全覆蓋。

在他看來,質量監管只是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起點,推動中國企業出口的產品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質量”的作用將在未來逐漸顯現。

“我們必須要建立一個能快速真正識別價值的國際貿易體系,我們擁有全球第一大制造市場,擁有全球第一大消費國,如果今天這個體系從南沙放大到全國,那就是國際規則”,劉家君說,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打造的是一個良性的貿易生態圈,當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將改變中國貿易被動性,增加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

對於企業來說,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最直接的作用體現在通關便利化上。香港四洲集團是最早一批加入工廠級溯源的企業之一,四洲(廣州)食品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蔡海燕表示,由於對食品的檢測非常多,而凡是納入體系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結果是互認的,所以可以大大縮短通關時間。“這個體系非常開放,無論該檢測機構屬於哪個國家,只要是具備資質的境內外公證機構和檢驗檢測機構都可以接入。”

廣東誌高空調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廖世興認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有利於公司的出口,“我們敢加入,就是敢向消費者質量擔保,如果發現問題,海外的消費者也可以追溯產品,這對我們在海外推廣品牌是有利的,同時,還可以對我們的上下遊企業產品質量進行監督”。

南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數據顯示,南沙市場采購出口業務以每年超過30%的比例不斷增長,2016年1-9月出口13.5萬標箱,貨值128.1億美元,出口至全球190個國家和地區,直接推動南沙港區新增20條國際航線,2015年對廣州市外貿增量的貢獻度達37.1%。

而在全國的外貿進出口壓力增大的情況下,廣州的表現一直不錯。據海關統計,2015年,廣州全市完成進出口總值8306.4億元,增長3.5%,增幅高於全國(-7.0%)和全省(-3.9%);其中出口總值5034.7億元,增長12.7%,增幅高於全國(-1.8%)和全省(0.8%);進口總值3271.7億元,下降8.0%,降幅小於全國(-13.2%)和全省(-10.8%)。

今年1-9月,廣州市外貿進出口總值6343.1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1.6%,占同期廣東省外貿總值的14.1%。其中,出口3928.4億元,增長3.8%,占廣東省出口總值的13.8%,對全省出口增長的貢獻度為126.2%,位居各地市前列;進口2414.7億元,下降1.7%,占廣東省進口總值的14.7%。

全新的風險防控體系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廣東檢驗檢疫部門還聯合中山大學自貿區研究院推出了全國首個自貿區出入境貨物檢驗檢疫風險防控體系(又稱“風控體系”)。

風控體系是對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收集的大數據的具體運用。中山大學副校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李善民表示,一方面,風控體系可以通過對品質、價格、物流相關鏈條以及發起人、幹預人和體驗人的資質監測信息分析,對外貿發展狀況進行微觀洞察。另一方面,風控體系通過對某個國家或區域一定時間段內商品的整體質量、行業規律和變化情況進行風險評估,把握商品質量風險特點和整體趨勢,為決策層進行戰略部署提供智力支持,準確引導國家資源的投放。

除了幫助政府管理實現預判,風控體系也可以幫助企業預判形勢、政策。

天貓國際副總經理邢悅表示,海淘新政的影響現在仍在持續,海外品牌商對於未來政策的不穩定預期降低了其進駐平臺的意願,“我們在根據消費者的需求去定向邀約海外品牌商入駐時遇到了這個問題,那麽我們希望在新政過渡期之後,能為海淘平臺爭取更多陽光化、更多穩定的政策。加入全球溯源體系不僅可以在增加平臺的公信力,而且由於是檢驗檢疫部門認可的,等於是把國內的檢驗檢疫環節前置,這對於海外的品牌商能夠享受穩定的政策其實也是有幫助的”。

事實上,天貓國際也在推行自己的“全球質量溯源計劃”,目前部分商品能追溯到供應鏈端,消費者在交易頁面就可以看到海外商品的供應鏈信息,只不過天貓國際要求海外品牌商提供的相關質量證明文件與全球質量溯源體系要求的並不完全相同。

“雖然目前還未強制要求入駐平臺的海外商家提供相關質量證明文件,但我們會配合南沙分步推進這樣的措施,最終所有入駐天貓國際的商家必須有詳細的信息。”邢悅說。

面臨的問題是如何推廣

盡管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和風控體系的前景可期,但目前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是企業自主選擇是否參與,並無強制性,因此雖然已有50余家知名國內外企業加入,但企業的覆蓋面仍然太小。盡管劉家君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多次表示,全球質量溯源體系是要打造一個以“良幣驅逐劣幣”為目標的承載平臺,但這樣的目標需建立在更多的企業參與基礎之上。

另一方面,體系還需接入更多的境內外公證機構與檢測機構。因為商品從出生到死亡,要歷經生產、物流、倉儲、消費等諸多環節,每個環節都會影響商品的質量。而且,只有當體系內的質量相關方越來越多的時候,快速通關驗放的效率才會進一步釋放。

此外,風控體系是基於全球質量溯源體系的,它運用商品質量數據進行商品畫像描繪,數據越多,畫像則越精準。如果體系內的商品不足,那麽最終由數據得出的相關結論和判斷的準確性也就打了折扣,也就難以進行預判,或是對宏觀層面的調控起作用。

全球範圍的納入短期難以實現,而在全國範圍內均建立全球質量溯源體系和風控體系似乎也有點困難。

現在除了南沙自貿區在進行全球溯源體系的建設外,全國也有多地在進行類似行動,如寧波、新疆等。由於各地標準不一,企業的進出口口岸不止一個,那麽為適應不同的標準就必須耗費更多的時間和成本,負擔加重就可能使其慢慢失去參與創新制度的熱情。

好消息是,這一全球質量溯源體系被納入廣東自貿區第二批創新經驗,要求今年內在全省各個口岸推廣,以後從廣東進出口的商品在質量上多了一重保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402

美國投資移民2017年第一欺詐案溯源

美國元臣國際律師事務所的國際合夥人歐建剛這兩天經常接到中國國內打來的求助電話,每次打電話來的人都是“十萬火急”。這些人為了獲得綠卡,投資了舊金山區域中心(SFRC)的項目。而現在該中心卻涉嫌投資欺詐。

“每個打電話給我的人都很著急,恨不得立刻飛到美國。我首先勸他們的是,建立投資人委員會,先建立自己的維權組織。”歐建剛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舊金山區域中心項目

舊金山區域中心項目在國內可算是聞名遐邇。這個項目曾在中國開設多家富麗堂皇的門店,甚至組織投資者到美國考察兼遊玩。至今,記者仍能搜到不少投資者的“遊記”。

“我們順利出關,舊金山區域中心的工作人員早已在機場大廳等候,直接去吃了一頓龍蝦大餐,入住賓館休息。” 一位投資者曾經興奮地寫道。

然而,該中心今年一月中旬遭到美國證監會(SEC)起訴,這也是美國投資移民界的新年第一炮。根據起訴書,舊金山區域中心及其老板托馬斯·亨德森(Thomas M. Henderson)缺乏對證券法規的基本尊重,資金挪用嚴重。該起欺詐案可能讓200多名投資人的綠卡成泡影,並血本無歸。

托馬斯·亨德森

Thomas M. Henderson被證監會起訴,源自於幾年前與其前合夥人Allan Young非和平分手。2015年7月起,Allan開始起訴Thomas挪用資金,侵害自身利益。一直到2016年上半年,法院已經指定了接管人,接管相關企業的權益,並且認定Thomas挪用了資金,並同時發函給移民局和SEC,披露了法庭的調查結果以及挪用資金的情況。

隨著Allan 起訴Thomas案件的進一步深入發展,更多的信息逐步被披露出來。從 2010起,Thomas通過舊金山區域中心,從大約215個EB-5投資者處,募集了大約1.15億美元,其中包括大約1.07億美元投資款和890萬美元發行費。

1.07億美元投資款中,Thomas將至少960萬美元本該投入EB-5項目中的資金轉入自己腰包。其中34.6萬美元用作個人房產,380萬美元開了兩家餐館,510萬美元用作其他業務,39.4萬美元支付個人開支。

此外,為了拉到足夠的EB-5投資人,舊金山區域中心開設直屬機構面對投資者直接銷售。為此,Thomas共支付了1660萬美元給海外營銷機構,遠超過其收到的890萬美元發行費。也就是說,多達750萬美元的投資款被挪做營銷費用。

大量的投資款被個人揮霍和花在營銷上,原本應該投資的項目就缺少足夠的資金繼續運作。為此,Thomas只得拆東墻補西墻,將投資款舊金山區域中心涉及的7個EB-5項目之間調動,以保持各個項目看上去運作正常。但是這樣做影響了EB-5投資者滿足綠卡的條件。

消費者維權困境

由於舊金山區域中心涉及7個項目,每個項目中投資者的移民申請狀態不一,維權訴訟複雜。其中開始最早的一期和二期,EB-5投資者已經獲得為期2年的臨時綠卡,三期有部分投資者也已登陸,而其他項目投資者才剛剛開始。最早的一期的投資人已經拿到臨時綠卡滿2年,遞交了I-829申請永久綠卡。

歐建剛說:“在不同移民階段的投資者,會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就本人過去半年多了解而言,Allan和Thomas之間的訴訟,很多投資者早已知曉,並且已經通過法庭文件了解到Thomas挪用項目款,但是一直未采取自救的維權行動,就在於為了維護自己的綠卡申請狀態。畢竟捂著蓋子不招來SEC事情不鬧大,還有可能保住綠卡。這也是EB-5案件相比普通投資欺詐案件的複雜之處。”

EB-5投資移民兼具移民和投資人雙重身份,在美國有移民局和證監會同時監管。移民局負責監管移民法相關的項目,例如投資資金的來源、投資人的背景,以及所投資的項目是否產生足夠的工作崗位。而證監會則負責監管區域中心是否在金融上符合法規,保障了投資人的資產。

可是,移民和投資人雙重身份的利益之間往往有沖突。EB-5投資移民維權的一大困難就是維護了投資人的權益,就不能滿足移民法的要求。在項目完成前,投資移民遞交的I-829申請永久綠卡都不會被處理,處於擱置狀態。這種情況下,雖然臨時綠卡繼續有效,但是一旦維護投資人的權益,很有可能移民局就會發現區域中心不符合條件,投資移民的綠卡很有可能就會被收回。投資移民往往需要在資金和綠卡之間兩選一。

當然,舊金山區域中心的案件已經被證監會接手,律師們表明,一般來講,如果投資項目被證明涉嫌欺詐,首先綠卡就沒有任何機會了。下一步要看的是投資款能否拿回。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的最佳結果是法院將授予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動議和命令。被告人有責任,共同或個別地,對濫用的投資基金進行歸還,這包括濫用資金帶來的利潤以及預判利息的損失。最終判決後,被告應通過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支付來履行此義務。”張哲瑞律師事務所律師谷歐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歐建剛則說,受到損害的投資者必須馬上聯合起來,建立維權委員會。另外,SEC可要求法官任命一名接管人。委任接管人是追討及保護被告人就欺詐而取得的資金及其他資產,並在判定責任時將這些資產分發予受害的投資者。但要註意的是,接管人的工作是收費的,這個費用要投資人來出。

“所以,投資人一定要睜大眼睛,看清楚接管人是怎麽花錢的,不要本以為投資款追回了一大筆,但最後拿到手里卻幾乎沒有。有可能會被接管人進行各種調查、分配資產時用掉了。”歐建剛說。

投資移民欺詐層出不窮

美國移民局估計,自2012年以來,投資移民項目至少有87億美元投資在美國經濟,並創造了35150份工作。該計劃每年最多發放10000張綠卡,90%的申請來自中國。

然而,自從推出移民中心項目後,欺詐案不斷。之前轟動一時的“芝加哥會議中心”項目中,美國商人塞思涉嫌布下投資移民騙局,受害人多達294名,其中有250人來自中國,涉案金額包括1.45億美元的投資費用和1100萬美元管理費用。幸好芝加哥會展中心項目在啟動前就被美國證監會取締,所有本金經過法院凍結保全後都能歸還,申請人只損失律師費和4萬美元的基金發行費,這是比較幸運的結局。

而加利福尼亞州埃爾蒙特市(El Monte,CA)的區域中心因為市府委托的管理人貪汙詐騙被捕,中心資格被取消,已經拿到臨時綠卡的投資人只能打道回府,投資也很難收回。

參與洛杉磯美國生活發展項目(American Life Development)的部分投資人,在申請轉換永久綠卡的申請因為區域中心材料造假沒能通過——參與該項目的投資人有些之前已經批準拿到永久綠卡的,也要收回被吊銷。美國移民局的通知稱,移民局無法相信申請材料上間接創造就業崗位的數目。

美國證監會執法部的數據顯示,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該委員會提起19樁涉及EB-5項目的訴訟,其中將近一半涉及欺詐指控。

法律結構缺乏監督

這幾年,投資移民在中國如火如荼。這里有雙方的需求。歐建剛分析稱,如果一個公司希望通過上市集資進行擴張,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都需要進行財務審核、詳細寫明自己公司的情況,準備路演、招股書等,道道關口都非常嚴格,沒有一年半載幾乎辦不下來。相較而言,投資移民的項目招募資金就太簡單了。

“開設項目後,只要到中國去宣傳,這是投資移民的機會,很多投資人不做任何財務審查或對公司管理人進行背景調查,就付錢了。許多中國投資者還把這當做是一個移民機會,而不是一個投資、參股的機會。”歐建剛說。

一個通過區域中心辦理的EB-5投資移民項目,牽涉到4個不同的主體。以舊金山區域中心為例,其投資的Comprehensive Care養老院項目並不是直接從舊金山區域中心拿錢,投資移民也不是直接給舊金山區域中心投資資金。舊金山區域中心設立了一個專門為募集資金成立的有限合夥公司(Limit Partnership), 舊金山區域中心是這個有限合夥公司的普通合夥人(GP),而投資移民則是有限合夥人(LP)。有限合夥公司把普通合夥人(GP)從作為有限合夥人的投資移民手上募來的投資款,投入Comprehensive Care養老院這個項目上去運作。區域中心都是這樣的法律結構。

對於美國的項目擁有者來說,這筆錢拿得容易又缺乏監管。按照法律,有限合夥公司是聽普通合夥人舊金山區域中心的指令。作為有限合夥人的中國投資人對公司經營管理沒有決定權。同時,許多投資人英語不通,本人又遠在中國,想管也鞭長莫及。

“如此絕對的權力,不造成腐敗也難。稍有良心的,把公司里的項目給親戚朋友的公司做;品行惡劣的則公器私用,買遊艇、房產,什麽都有。投資者起碼定期查賬的想法都沒有。”歐建剛說。

未來如何防範

投資者如何防患於未然?許多移民律師提到,最重要的是在有投資意向之初,就要建立投資人委員會,對投資項目的財務狀況和項目負責人的背景進行調查。盡職調查的重要性,再怎樣強調都不過分。

EB-5的成功,100%依賴於項目。EB-5投資者,在投資之前,做些基本工作就有可能避免欺詐。如:2015年7月,Allan起訴Thomas;2015年9月,West Oakland shopping center起訴Thomas,美國當地媒體都做了報道。在Google上也能查到相關記錄。隨著Allan起訴Thomas案件進展,法庭指定接管人查封公司財產等,都在美國媒體有相關披露。

“例如,欺詐者可能表示,他們做的是美國移民局批準的區域中心,但事實上,他們既沒有申請移民局的批準(或批準只是待決)。”谷歐文說,“投資者要分析自己的投資機會,比較美國移民局文件中的信息和發行人或其發起人書面或口頭陳述。任何不一致都應視為‘紅燈’。”

事實上,即使是通過移民局(USCIS)批準的區域中心提供的投資,通常也沒有得到任何聯邦或州管理機構的審查或批準。盡管如此,潛在投資者應向適當的監管機構查詢有關潛在投資或促銷者的任何信息。

另外,投資的發起人應該提供一個業務計劃和提供文件,如私人配售備忘錄,概述投資的擬議條款。投資人可以調查和獨立驗證信息。例如,許多EB-5投資用於房地產開發,那就需要來自分區或規劃部門的許可和批準。投資人可以聯系這些機構,並獲得信息或記錄,以驗證已收到許可或批準的聲明。

投資後,投資人也要在美國有委托人定期進行財務的審核和法律文件的檢查,以確保資金不用於不符合EB-5要求的費用,例如推銷商費等。

“這些都不是很難,即使沒有專業背景的人稍微學習一下都能做。關鍵是一定要有人去做。起碼讓項目管理人感覺到,他的行為是受到投資人監督的。”歐建剛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20

區塊鏈在非金融行業應用受關註 “防偽溯源”用途最廣

在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上,區塊鏈再度成為嘉賓熱議的話題。不過相比前段時間暴漲的虛擬貨幣而言,區塊鏈在非金融行業的應用更受關註。

提升物流供應鏈可追塑性

上海區塊鏈獨角獸企業唯鏈首席財務官張傑在會上表示:“如何讓普通大眾更加直觀地感受區塊鏈,而不僅僅是比特幣或者數字貨幣,我們一直在想辦法找各種各樣的商業落地,吸引更多的商品、商業,以及合作夥伴,讓大家通過能夠接觸到的東西,感性地了解到什麽是區塊鏈。”

張傑表示,唯鏈正在結合已有行業,包括奢侈品、消費品、快銷品、酒類,以及汽車、醫藥商品,使得用戶能通過手機端和電腦,看到購買商品的信息。“它是由區塊鏈的頂層技術背書,提供信任的。這樣幫助區塊鏈在更多的商業中推廣普及。”張傑說道。

根據唯鏈及普華永道聯合發布的《2018中國區塊鏈(非金融)應用市場調查報告》,受訪者選出區塊鏈技術最有應用前景的領域前三名分別為物流、政府項目和醫療。盡管不同行業的關註點不盡相同,但“政策規範”是所有行業認為挑戰區塊鏈發展的關鍵因素。

調查顯示,分行業來看,傳統行業比新科技行業對待區塊鏈的態度更為積極。在調研中認為區塊鏈技術將產生重大影響並持樂觀態度的比例從高到低排序,名列前茅行業的依次是:零售、教育科研、制造、服務、IT或高科技、媒體。

在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應用方面,受訪者認為,“物流”作為區塊鏈技術應用最為天然和領先的行業,最有可能創造價值。其次,“政府項目”具有很強的示範和增信效應,能夠極大地提升區塊鏈技術的快速認知,也被看好。“醫療”排名第三,這個領域對於信息真偽辨別的需求遠大於其他領域。人們對於區塊鏈技術在醫療上的期待主要來自於對自身狀態信息、醫療信息和藥品信息的真偽驗證上。

唯鏈首席執行官陸揚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利用區塊鏈技術信息不可篡改和分布式存儲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行業、供應鏈管理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優化業務交易和貿易關系。隨著區塊鏈概念和知識的逐漸普及,非金融領域將極有可能最先出現‘殺手級’應用。”

能源區塊鏈實驗室創始合夥人,信達證券首席區塊鏈專家曹寅在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上說道:“現在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通過我們追本溯源,在不同的場景里的應用,再對區塊鏈上應用的各種各樣的通證,進行開發和梳理,這是下一階段非常重要的。”

普華永道調查還發現,在已經采取了區塊鏈技術的公司中,公司自建區塊鏈研發團隊是主流,占比高達53.3%,遠超“與區塊鏈創業團隊合作”、“與知名大公司合作”、“投資或並購外部區塊鏈團隊”這三種方法。

普華永道中國合夥人張俊賢此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涉及到業務模式的底層邏輯,因而公司更願意自建研發團隊。一方面便於系統維護、信息安全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很多公司也希望把業務模式的底層架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張俊賢表示,進一步探究應用的方向可以發現,在目前已經采用了區塊鏈技術的公司里,應用比例最高的是“防偽溯源”,比例高達50%。區塊鏈還有望被用於信用評分體系,提升信息的真實性。

區塊鏈有望用於征信體系

聚焦征信體系的區塊鏈公司PTS創始人張佳辰介紹稱:“區塊鏈將成為中國信用評分體系更強大的引擎。過去幾年中,區塊鏈社區一直致力於開拓協議和基礎架構層的關鍵技術。今天,區塊鏈這一革命性的技術可將信用評分相關的數據協作提升到更高層面。基於區塊鏈的高性能、安全的信用數據交換網絡可以提升數據質量、降低數據采集成本、擴大數據覆蓋範圍,並最終通過人工智能打造更好的信用評分模型。”

張佳辰表示,以滴滴近期惡魔司機的行為為例,所涉及的犯罪記錄等信息是非常適合進行鏈上存儲的。“PTS在區塊鏈中設置的校驗機制可以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在一個良性的校驗機制下,信息之間的校驗結果出現差異時,區塊鏈可以根據機制自動判斷並返回結果。”他說道,“區塊鏈的校驗機制獎勵提供正確信息的人,處罰提供虛假數據的人,甚至可以將假數據提供者的信用水平下調。這些機制可以使用於社會信用場景中其他風險的防範和管控。”

在美國,Uber正在積極與加州伯克利大學合作,將非對稱隱私(differential privacy)技術應用在用戶個人數據共享中,既能將Uber體系的用戶行為數據提煉出公共治理和商業上有用的洞察,又防範用戶家庭住址和出行習慣等敏感信息泄露所導致的個人風險。

張佳辰表示:“在安全機制有保障的前提下,通過區塊鏈的機制設計,我們可以期望大家會主動貢獻更多的、更準確的數據,打破數據孤島。”他認為,目前在滴滴司機的評價體系中,人們無法確認用戶評價是否有效,是因為用戶沒有動力提供真實、詳細的評價,且用戶的評價是否會被篡改和部分展示也不得而知。而一旦建立起基於區塊鏈的評價體系,負面評價被證實後無法刪除,永遠有據可查。在這樣的機制下,惡魔司機自然無處可躲。

但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對區塊鏈抱有熱情。在德勤近期的一份針對1000名受訪者的調查中,在全球範圍內,39%的人認為區塊鏈被“誇大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39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