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3:17 PIMCO格罗斯:美联储主席候选人萨默斯的退选强化了周三美联储前瞻指引。 22:50 葡萄牙副总理表示,一旦葡萄牙退出现行援助计划,将整考虑申请额外的欧元区支持来缓解其回归金融市场的压力。 22:45 前美联储官员Donald Kohn: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危险的风险。 22:30 美联社:美国防部官员称有几人在Navy Yard狙击手事件中被射杀。 22:25 华盛顿邮报消息:警方称1名狙击手已经受伤倒地,警方在追捕另两人。 22:20 美联社: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华盛顿Navy Yard狙击手已经被控制,但未被拘押。 22:12 高盛2015年二季度巴塞尔 I一级普通资本比率为12.6%。 22:02 NBC最新报道,至少10人在Navy Yard狙击手事件中被枪击。 21:56 联合国武器检查组:有清楚且确凿的证据显示叙利亚境内曾使用过沙林毒气。 21:49 华盛顿狙击手事件过后,华盛顿机场暂停所有航班。 21:47 NBC消息:华盛顿Navy Yard事件目前有7名受害者,包括5个平民及2名警察。 21:44 花旗集团2015年二季度的一级普通资本比率测试结果为13.2%;花旗集团预计在面临严重压力的情况下,将损失212亿美元。 21:42 欧洲央行与英国央行延长流动性互换时间至2014年9月30日。 21:33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周一开盘上涨78.33点,涨幅0.51%,报15454.3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周一开盘上涨7.48点,涨幅0.4... 21:15 美国8月工业产出月率+0.4%,预估+0.5%,前值持平;美国8月制造业产出月率+0.7%,预估+0.5%,前值修正为-0.4%,初值-0.... 21:13 美国海军确认,一名活跃的狙击手出现在华盛顿navy yard,至少1人受伤。 即時刷新» 美銀實習生猝死事件發酵,高盛蘇黎世辦公室涉嫌強迫員工加班被調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793

高盛蘇黎世分部接受蘇黎世勞工部門(AWA)的檢查,瑞士日報Tages-Anzeiger稱AWA 接到瑞士銀行聯合工會的舉報:高盛不遵守勞動法案,要求員工加班、不予支付加班費。AWA透露此次尋訪目的為了調查高盛內部是否涉嫌強制員工加班。

瑞士勞動法規定,僱員每週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5小時,允許一些行業延長到50小時。

AWA主要職責就是監督勞動法在各行各業的實際落實情況,他們也負責處理一些來自工會或僱員的舉報信息。

瑞士勞工部的此番行動很可能受了美銀實習生猝死倫敦慘案的影響。華爾街見聞此前有報導:2 1歲的美銀實習生Moritz Erhardt連續三天通宵加班後,猝死身亡。該事件引發渲染大波,部分媒體譴責金融行業「食人」加班制。

高盛在全球的辦公室均存在加班現象,程度各一,而FT稱高盛每星期都會統計員工的加班工時,然後做電子備份。

目前,AWA表示目前尚未公佈調查結果,舉報者銀行聯盟不願意透露更多細節,高盛拒絕回應此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334

一張圖告訴你:力挺美聯儲寬松的大多頭怕什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671

為什麽QE即將縮減至終結,而美股多頭似乎仍然有恃無恐?

為什麽從彭博社到《華爾街日報》都先後濃墨重彩地報道或分析過,當美聯儲開始收緊貨幣政策時,會先縮減資產負債表,還是加息?

甚至,路透社曾報道稱,美聯儲開啟緊縮貨幣政策的方案可能是加息提前,同時在較長的時期里繼續維持較大的資產負債規模。彭博社也援引知情人士稱,日本央行的官員也有類似的考慮。

大寬松之後的央行們怕什麽,而美股大多頭又怕什麽?

投資者或能從下圖中看出一些端倪:

(美聯儲資產與標普500指數變化趨勢)

20140924_fed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 13周ROC(波動率)移動均線 vs 標普500指數 13周ROC移動均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296

同一條寬松的道路上 歐美日為何漸行漸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46

555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央行都不約而同的以寬松的方式來應對。然而6年之後,英美兩國的經濟數據已經顯著改善,而日本和歐洲卻依然深陷泥潭。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在同一條寬松的道路上,歐美日經濟分道揚鑣?

pol

零利率之後,大規模QE宜早不宜晚

隨著利率接近零,央行通過降息這一法寶來提振經濟的方法顯然無法行得通。因此央行必須尋找到一個“非傳統”方式來應對危機並刺激經濟。“QE師祖”日本想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但是將其發揚光大的卻是伯南克領導的美聯儲。

在數次降息之後, 2008年美國短期利率已經接近零水平。其為了壓低長期利率並推動投資者投身諸如股市和企業債在內的其他資產,並由此刺激經濟發展。美聯儲隨後很快就推出了量化寬松,即QE。英國在美國之後也很快推出了本國的購債計劃(QE),而日本在2013年春季之後才開始大規模購債,歐洲更是在今年才開始考慮這一個問題。

行動上的快慢差異和力度不同導致了經濟結果的差異。美國和英國失業率在金融危機時代一度分別達到10%和8.5%,而最新的數據已經回落至5.8%和6%。與之相對應的則是歐元區11.5%的高失業率和日本經濟三重衰退的窘境。

前國際清算銀行經濟學家Stephen Cecchetti曾經對QE的效果持有懷疑態度,但是他現在也不得不承認“雖然在2008年的時候,QE存在很大的不確定。但是事實證明,當利率歸零的時候,非傳統工具(QE)是有效果的。”

財政平衡很關鍵 否則央行也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美聯儲主席耶倫在上月的演講中曾表示,“在“好時刻”改善結構性財政平衡十分關鍵,那樣才能在“壞時刻”有足夠的空間/財力來提供刺激。”

這一點上,雖然美國也鬧出過財政懸崖政府關門的醜事,但是日本顯然更應該成為經驗教訓的代言人。

目前日本債務/GDP比達到了驚人的135%,遠高於美國和英國80%水平。在安倍晉三宣布延後上調消費稅之後,日本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如果全球性或者地區性危機卷土重來的話,日本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歐元區的情況有一些特殊,雖然歐元區整體負債率相對理想。但是從一些成員國的數據來看,歐元區的財政狀況應該介於英美和日本之間。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希臘、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法國的債務率分別達到174.1%、96.8%、135.6%、132.9%和96.6%

放水的實際操作——銀行資本比例調整

Cecchetti認為美國和歐洲在銀行政策上的選擇也是歐美經濟走向不同的關鍵。歐洲央行要求歐洲銀行業減少對風險資產的頭寸暴露,換句話說就是降低了銀行的放貸規模;而美國卻增加了風險資本的比例,因此美國銀行業更願意借貸。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2009年末到2012年末,美國銀行業資本增加規模為2030億美元,歐元區銀行只有1080億美元;與此同時,歐洲銀行業風險資產規模下降1.5萬億美元,美國銀行業則只有1540億美元。

Cecchetti最後總結認為,“(歐洲)小銀行不願意放貸,借貸者則不願意消費,商業活動投資疲軟,這些都最終導致了經濟的持續低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12

股市大牛 央行進一步寬松的可能性降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06

QQ圖片20141205120552

股市上漲降低投資者對中國央行將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的預 期之際,中國基準利率互換有望創下2013年6月份以來的最大周漲幅,國債走低。

彭博匯總的數據顯示,一年期利率互換本周以來漲41個基點,上海時 間09:48報3.26%。該合約今日漲13個基點。上證綜指過去一個月飆 升21%,是全球基準股指漲幅的三倍多。

匯豐和巴克萊預計,在中國央行11月21日兩年來首次降息後,該行在明年年中前可能再降息兩次。

陳康等申銀萬國駐上海分析師今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由於股市大 漲,債券投資者等待已久的寬松貨幣政策可能不會很快推出;申銀萬國認為央行這個時候不會火上澆油。

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的數據顯示,2024年9月份到期的政府債券收益 率本周跳漲29個基點至3.8%。這個收益率今日漲12個基點,創下該債券9 月份發行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中國央行昨日未在公開市場進行操作,本周向銀行系統凈註入300億元人 民幣(49億美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匯總的加權平均數據顯示, 七天回購利率本周跌13個基點至3.35%,今日跌11個基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42

寬松的流動性去哪兒了?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751

pboc

(本文作者系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華爾街見聞專欄作家曹陽,文章首發於證券時報)

2014年後,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加,3季度GDP增長僅為7.3%,中觀層面,工業企業10月銷售收入累計增長率下滑至7.7%,同比利潤增長率出現2.1%的負增長。這倒逼央行貨幣政策寬松,且放松力度不斷加碼。我們觀察到企業融資成本下行卻依然有限,反觀資本市場,卻呈現“股債雙牛”,投資者熱度不減。目前的中國市場,只有融資難,卻不存在投資貴,但這對經濟增長拉動有限,並在一定程度上催生資產價格泡沫。

年初以來央行寬松政策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9月前央行以使用結構性放松為主,包括PSL、定向降準和SLO創新等,既為銀行提供短期流動性,也為棚改、基建的領域提供信貸支持。9月後寬松政策繼續加碼,央行通過MLF為股份制銀行提供7695億資金,多次調低14天回購利率,並在11月全面降息。

盡管政策寬松,但目前金融市場有三個現象是值得關註的:第一,利率曲線平坦化特征明顯。9月央行寬松政策加碼後,7天回購利率中樞穩定在3.3%,以10年與1年的期限利率衡量的期限利差壓縮在30個基點,而同樣回購利率水平下,12年4季度到13年1季度兩者的利差卻達到70個基點。這在於銀行資產負債間的“久期失衡”依然存在。從數據來看,居民和企業存款占資金來源比例從13年5月的72%一路下滑至目前的67%,但中長期貸款占比余額卻穩定在34%,因此銀行對於貨幣市場通過央行、同業融資需求較多,這抑制了短端利率下行;第二,相比債券收益率下行迅速,貸款利率較為剛性。3季度AA和AAA級企業債收益率下行了36和18個基點,但一般貸款利率卻上行了7個基點,維持在7.33%的高位,這顯示經濟下行周期中,銀行需要較高的風險溢價來覆蓋信用風險;第三,今年以來,銀行信貸擴張有限,且質量不高。信貸占社會融資總量的比重從11年的68%持續下滑至目前的63%,在結構方面,票據融資占一直較高。概而言之,銀行負債成本的剛性、存款增速滯緩和壞賬壓力增加均制約了信貸擴張,這對引導企業融資成本下行並不有利。

銀行風險偏好下行、信貸條件偏緊並非中國金融市場的全部,股票、債券市場的投資者風險偏好依然很高。一方面,盡管經濟不斷走低,但信用風險溢價卻大為收窄,目前5年期AA-債券與國債利率僅為370個基點,遠低於歷史平均。在14年,與彭博中國經濟意外指數大幅下行相伴的是信用溢價不斷收窄;另一方面,股市也是如此,目前創業板、中小板估值達到70和42倍均處於2012年後的歷史高點,但投資者熱情依然很高,證券市場結算保證金和新開戶數不斷上升。由此,造成了實體經濟中企業融資“難”與金融市場投資“不貴”並存的冰火兩重天。

我們認為金融市場火爆的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央行提供了可靠的利率看跌期權;其二,高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增加;其三,偏高的市場預期和激進的交易模式。具體來看:

首先,我們認為央行提供的利率看跌期權是最為重要的,14年3季度央行貨幣政策報告明確指出“一定階段經濟下行壓力和潛在暴露風險可能會有所加大”,顯示政策寬松的必要性。央行通過SLO、MLF來為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也多次通過正回購利率下調引導市場利率走向。由於銀行間市場長時期流動性寬松,加上回購利率相對低位,這為“套息交易”創造了條件。

其次,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市場的高風險偏好參與者都在增加。從債券市場來看,由於存款增長滯緩,全國性銀行債券配置占比從09年底的61%下滑至目前的51.3%,同期廣義基金占比從4.5%上升至11.5%。由於不少私募、券商資管都是絕對收益投資者,在低利率環境下加杠桿行為較為激進;從股票市場來看,賺錢效應引發散戶投資者入市是推動指數上漲的重要因素,最新單周新增股票賬戶數達到23萬戶,9月後的環比平均增長高達7.8%。

最後,投資者對於央行繼續加大寬松力度的預期較高,盡管我們亦認為央行在未來會持續降息、降準,但更多是降低偏高的實體利率,增加基礎貨幣投放對沖外占資金流入減少的逆周期管理操作,意在托底經濟,而非刺激,但市場的理解會較為激進,“buy in rumor”的操作多次在國債期貨市場顯現。股票市場中,隨著融資融券門檻放低,散戶大規模加杠桿投資,持有市值10萬—50萬的自然人賬戶占比從12.9%增加至19.1%,增加了6個百分點。11月末,融資融券余額達到8118億,相比6月初大幅增長85%,我們測算的融資融券為標的市盈率從6月初的9.5倍增加到10月末的11倍,而對應同期的盈利預測下調接近5%,這意味著23%的漲幅均是由於投資者風險偏好上升導致。

但這並非都是好事,隨著更多高風險偏好參與者通過貨幣市場融資,拆借市場將不再只是調節資金短期余缺的融資功能,而成為一種交易性工具。因此股票、債券、期貨和貨幣市場的聯動性增加,一旦某一市場出現調整,帶動單邊交易平倉會放大利率的波動性,進而增加風險資產價格大幅調整。

我們理解在中國,融資很難、但投資不貴現象的本質依然在於金融體系中存在扭曲。一方面,金融市場存在剛性兌付預期,使得高風險資產投資“國債化”。比如債券市場,原先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融資時附加財政收入、土地出讓金擔保和各種形式承諾,使投資者將城投債的投資視為無風險的;在股票市場中,企業附加項目業績承諾後,較易實現杠桿融資,通過外延式並購進行“市值管理”,這在二級市場可以較快取得估值溢價。另一方面,在利率、匯率市場化過程中,銀行、信托、券商、保險和基金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企業財務公司等業務融合增加,新的融資模式也打通了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之間的傳統界限,這需要新的功能監管模式來穩定金融市場,以實質的金融業務而非金融機構來確定相應的監管機構和監管規則,以此使從事相似業務、交易的金融機構處於同一監管的範疇。至少在目前我們理解,商業銀行在風險控制、項目篩選方面仍有優勢,對接實體經濟融資也較為密切,但目前高風險偏好推動的市場上漲,加劇了銀行存款流失、也制約了有效信貸擴張。反觀券商的兩融業務並未使資金流入實體經濟,卻放大了金融市場泡沫,目前準備金、資本要求的差異性也使銀行、券商在業務競爭中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因此統一監管,適度控制脫離實體經濟“加杠桿”,對於穩定金融市場或是必要的。

向前看,我們認為只有通過金融體制改革深化才能緩和企業融資難困境,也控制資產價格泡沫膨脹。這既包括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以顯性、有償的保險取代“剛性兌付”、落實43號文,在地方政府融資中剝離政府信用,也包括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滿足不同成長階段企業的融資需求,此外金融監管間的部門協調也將是較為必要的。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746

【房產】從樓部長講話看貨幣必然寬松的大邏輯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796

【房產】從樓部長講話看貨幣必然寬松的大邏輯
作者:管清友、李奇霖

摘要:
考慮到4月份萬億以上的流動性缺口,一次50BP的降準釋放的流動性不足以改變資金面緊張的壓力,我們認為財政部要求更多債務置換的壓力可能會逼著央行貨幣寬松的力度更大一些。

正文:
樓部長在博鰲亞洲論壇提到:“我們正在跟全國人大做溝通,今年適當的時候在看各地1萬億要發債,發出去,看他會不會發?要看發債的情況。我們有準備有可能再一步替換。”簡而言之,樓繼偉部長的意思是債務置換規模可能不止是1萬億。對於飽受供給沖擊煎熬的利率債,這無疑是一晴天霹靂。

其實也可以理解,簡單計算一下就知道1萬億規模的債務置換對於今年到期債務來說其實只是杯水車薪。

根據2013年6月審計署全國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2015年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為、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到期規模約2.8萬億,1萬億債務置換肯定不夠,甚至都不夠覆蓋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1.8萬億這部分。

當然,還不止於此,1萬億債務置換還未考慮:

1)未被審計署納入的平臺債。根據信托業協會數據,2013年6月底,基礎產業的信托融資余額約2.4 萬億,但審計署口徑僅為1.4萬億;2013年6月底,萬得口徑的城投債余額約6.9萬億,但審計署口徑僅為2.3萬億。

2)未考慮2013年下半年至今新增的短期限地方債務。

3)未考慮2015年以後到期的地方政府債務。

我們簡單匡算下今年地方政府債務到期量到底有多少。擴寬審計署債務計算口徑,按WIND城投債和信托口徑計算,2013年6月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約為20萬億左右。按照同樣的到期債務分布,2015年真實到期債務規模約為4萬億左右。考慮到財政收入和土地出讓收入雙放緩,我們預計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規模至少要達到2萬億。

對於債務置換的錢從哪來的問題,樓部長表示:“中國目前情況下金融機構購買還是大頭,另外金融機構和證券公司承銷,像其他的購買主體,包括個人也可能有一定的比例。”這似乎表明,央行QE購債的預期漸行漸遠。

供給壓力加放松預期的弱化就直接導演了利率債的大幅度調整,主要原因有四:

1)“類利率債”供給加速上升。2015年中央財政赤字給的是1.12萬億,比去年多1700億,對應的國債供給要比去年多1600億-1800億左右。地方債有5000億一般地方債和1000億專項債,此外1萬億置換債也具備類利率債屬性,而去年自發自還的地方債僅4000億。這意味著2015年類利率債供給規模比2014年要高出近1.4萬億。

2)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結構的改變。如果由銀行購買置換債,比如商業銀行A直接動用超儲購買用於置換商業銀行B對城投貸款的債券。對整體商業銀行來說,表現為超儲不變,僅資產結構改變,由高息短期貸款變為低息長期的債券。對銀行來說,意味著利潤收窄,為完成全年利潤考核,資產配置必須去尋找高收益資產,導致利率債被拋售。

3)4月流動性壓力巨大。一方面是債務集中在4月到期對銀行超儲的消耗,批量IPO發行常態化;另一方面又是接近零增長的外匯占款、預計4000億回籠財政存款和2000億存款準備金補繳的壓力。流動性缺口按最樂觀估算也在1萬億以上,二者均對資金面構成緊約束。

4)信貸投放超預期回升。大量債務到期在債券市場上反映的是債券供給增加,在實體層面上反映的則是新增人民幣貸款高速增長。實際上從去年11月份起,每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都在萬億以上。信用派生加快消耗了超儲。

但我們認為長端收益率到了這個位置(10年期國債3.6%和10年期國開債4.1%),完全可以越跌越買,主要判斷依據取決於三點:

1)目前看,還沒有明確的經濟下行趨勢減緩的信號,利率上升肯定是實體經濟無法承受之重。即使穩增長改變經濟下行趨勢,也得寬貨幣。

2)債務置換真導致資金面緊張,是不利於發行人(地方政府)實現低成本債務融資置換的。那麽,債務置換高息貸款的意義何在?

3)從大的經濟運行周期來看,考慮到房地產長期下行和環境約束,重工業去產能的趨勢勢不可擋。產能擴張是借錢的過程,而產能去化則是債務消失和還錢的過程。

考慮到4月份萬億以上的流動性缺口,一次50BP的降準釋放的流動性不足以改變資金面緊張的壓力,我們認為財政部要求更多債務置換的壓力可能會逼著央行貨幣寬松的力度更大一些。


來源:民生宏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36

吳曉靈:不能指望央行用更寬松的貨幣政策支持經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630.html

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無疑會給經濟帶來短期增長,但貨幣寬松造成的更直接結果是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去兩年,一線城市的房價的水平已經遠超工薪階層的購買力。

6月18-19日舉行的2016北大匯豐金融論壇上,前央行副行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表示,如果實體經濟自身的結構和發展處於困難中,光靠印鈔、擴展信用不解決問題。因而無論是從全球還是中國來說,不能把眼睛都放在央行上,不能指望央行用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來支持經濟發展。而應該在經濟的結構、經濟發展的方式和運行的機制上下更多的工夫。

當前各國央行都已經竭盡全力量化寬松,有的國家甚至已經都進入到負利率時代。但吳曉靈表示,客觀的情況讓我們看到,並不是說信用擴張得很多了,經濟就能夠發展。貨幣只是經濟發展的一個條件,貨幣和金融只是為經濟服務的工具。

吳曉靈表示,現在央行寬松貨幣政策的效率是在遞減的。她給出了一組數字:從建國到2008年,中國投放信貸資金30萬億元,但從2009年到2015年,共投放了63萬億的貸款。也就是說,我們用7年時間投放了前60年2倍多的信貸。

她表示,到目前為止,中國的貨幣供應和信貸投放,不能說不多,盡管由於生產的供給能力非常強,因此消費品物價漲得不多,而房地產等資產價格高漲,導致房價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在大城市待下去的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

吳曉靈說,可以看到一個現象:中國這幾年,股市好的時候,很可能房價上升得就慢一點;當股市不太好的時候,房市就會上漲得快一些。當股市和房市都比較低迷的時候,其他凡是能夠炒作的東西都會被人用來炒作,例如普洱茶、蒜和姜。現在也有人炒比特幣,還有非法集資,過去能幾百萬元、幾千萬元的非法集資就是大案要案了,現在一旦爆發非法集資案,少則幾千萬元、幾億元,多則幾百億元。這說明我們的錢太多了,過多的錢在市場上遊蕩,找不到好的項目。

“中國經濟現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錢又多又貴,錢又多又難融資。”吳曉靈說,所以當前中國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的瓶頸不在資金的多少上,而在我們的機制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904

高曉松的《矮大緊指北》能拯救尬聊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12/163545.shtml

高曉松的《矮大緊指北》能拯救尬聊嗎?
科技唆麻 科技唆麻

高曉松的《矮大緊指北》能拯救尬聊嗎?

《矮大緊指北》最大的意義或許在於,能否用同樣的知識體系,構築一套不同於以往的付費內容產品,從而撬動另一批用戶,實現商業和個人上的雙贏。

來源 | 科技唆麻(ID:techsuoma)

 作者 | 唆麻

高曉松指南,矮大緊指北。這是高曉松新節目《矮大緊指北》的口號。

繼高曉松宣布退出《奇葩說》之後,這個在社交網絡廣受歡迎的大臉中年男子又一次回歸到人們的視線當中,只不過這一次他的身份既不是《奇葩說》的導師,也不是阿里音樂阿里娛樂戰略委員會主席,而是一個新的嘗試和一個全新的身份。

6月12日,高曉松帶著他的新作《矮大緊指北》正式登陸蜻蜓FM,這是一檔主打冷知識式的談資類節目,除了獨家首播之外,這檔節目被設計成付費產品,一共156期節目,一周3期,,一共200元。

對於《矮大緊指北》的聯合出品方蜻蜓FM來說,這也是截止到目前引進的最大牌的IP,據說一直有競爭對手試圖挖角,在音頻這個不算非常激烈的戰場,好的IP和節目簡直比金子還要珍貴,尤其是那些已經在社會層面引起廣泛認同和討論的IP,《矮大緊指北》的上線,不啻於蜻蜓FM往平靜的水面投下了一顆炸彈。

在發刊詞上,高曉松是這樣說的,矮大緊跟高曉松不一樣。高曉松從小受到的教育是縱橫四海,改造世界。但矮大緊不是,他好吃懶做,最大的理想就是不勞而獲。

一個略帶嬉皮士的宣言,和一個脫離了主流認知形象的高曉松,能夠讓這款剛剛上線的新節目拯救尬聊嗎?

《曉說》之後,高曉松的目標是拯救尬聊

有人說《矮大緊指北》是高曉松新瓶裝舊酒,這種說法,令人生疑。

“《高曉松指南》已經聊了這麽多年了,所以這次就換成叫《矮大緊指北》。現在已經錄了不少了,錄的時候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因為你坐在一個小屋子里,或者坐在自己窗前,一個人也沒有,就自己對著話筒。窗外可能是夜色或者人來人往,帶著耳機,邊上還有點兒消音板之類的東西,突然間找到了當年認真做唱片的感覺”。高曉松說。

迄今為止,高曉松的節目都還是以視頻為主,無論是《曉松奇談》還是《曉說》亦或是《奇葩說》,高曉松一直以他的真面目示人,也讓大家更加習慣了他在鏡頭前的樣子,但節目不可能無限疊加下去,必須要有取舍,因此在今年揮別了《曉松奇談》後,高曉松目前的策略是,一檔音頻,一檔視頻,連自己也表示,目前除了《曉說》和《矮大緊指北》,“我也不想做更多了,因為怕稀釋自己。”

61

兩檔節目,區隔也非常明顯:《曉說》是做基於歷史人文的觀點式的交流,宏達而又不失幽默,《矮大緊指北》則是老朋友式的娓娓道來,主打知識的另一面,如果說《曉說》是唱片機,那麽《矮大緊指北》就是生活的零碎件。高曉松希望以這種方式,能讓自己的東西在呈現上有新鮮感和不同之處。

事實上,作為一款談話類節目,《矮大緊指北》的定位更加明確和清晰,也就是做知識的另一面。什麽是知識的另一面,說白了就是冷知識,供人在茶余飯後聊天的談資。比如《矮大緊指北》這檔節目目前就分為三大塊:排行榜、文青手冊和閑情偶寄。

以排行榜為例,矮大緊聊的排行榜就是傳統話術中非主流的榜單,比如十大兵家必爭之地,比如十大細思極恐的美食,這種話題和內容極少出現在主流內容中,但又有獵奇性和知識性,因此非常適合作為聊天的談資。

辯論不是剛需,脫口秀不是剛需,但談資說話是剛需,瞄準這個賽道的節目其實也有,但都浮於“術”上,比如教你一些技巧和竅門,最典型的比如《好好說話》,這檔節目以教你在職場戀愛等各個場景中如何妥帖的說話為己任,因此有濃郁的實用主義傾向和明確的功能指引。

但《矮大緊指北》更像是人文主義濃厚的知識興趣的散裝零售店,從節目的幾大欄目和時長設置就可以看出,時間壓縮了,但信息的濃度和幽默性加強了,這些內容更加輕松和易懂,但又不那麽正兒八經,因此相比純粹的談資和說話類節目,更多了一層精神內核。

羅輯思維走了,矮大緊來了

在我看來,《矮大緊指北》真正的機會恰恰在於《羅輯思維》所放棄的,以及他所失去的。

2017年3月8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在這一天里,得到的創始人羅振宇在北京舉辦了一個小型的溝通會,正式宣布《羅輯思維》從視頻轉向音頻,並且不再全平臺分發,只在得到APP播出。

這意味著,對於那些習慣於在喜馬拉雅等第三方平臺收聽羅胖的用戶,要想繼續聽到羅胖的聲音,就不得不轉戰到得到APP上。

《羅輯思維》在音頻平臺上影響力巨大,就我個人使用感受是,很多時候,平臺都會拿出首頁最好的資源去推廣羅胖的內容,由於其稀缺性和強IP屬性,使得羅胖成為音頻平臺絕佳的吸粉工具。

邏輯思維~

羅振宇此舉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強化得到APP的入口優勢,將這些第三方平臺的用戶全部收歸到自己旗下。當然坊間還有一種傳聞, 就是羅振宇和喜馬拉雅一直不和,比如喜馬拉雅一直在自己平臺上將《羅輯思維》的內容寫成首發,這引起了羅振宇團隊的不滿,並且兩家還同時爭奪一些大V資源,喜馬拉雅此前將一名原本簽約得到的大咖挖走,使得兩家的關系驟然緊張。

對於音頻平臺來說,最大的損失便是失去了一檔非常好的談話類IP,流出了一大片空白的市場,但《矮大緊指北》的出現,正好收割了這一批用戶,這也讓其他平臺倍感焦慮。

怎麽說呢,我覺得《矮大緊指北》和《羅輯思維》重合度其實蠻高,首先都是個人IP的延伸,不論是羅振宇還是高曉松,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其次兩個人都非常健談,最後兩檔節目都是知識性的內容,但稍微有點不同:《羅輯思維》解決的是短期的知識焦慮,而《矮大緊指北》解決的是中產階級長期精神上的焦慮。很難說兩者的優劣,但重合度高意味著替代性高,在《羅輯思維》成為得到的獨家產品之後,身後培養的一大批對這類節目感興趣的讀者和擁躉,很有可能轉身投入《矮大緊指北》的懷抱。

63

蜻蜓FM和高曉松得到了什麽

最後我們回到平臺,來看看這次IP背後的推手,蜻蜓FM和高曉松得到了什麽。

蜻蜓FM最早以電臺起家,隨後不斷擴充平臺和資源,《矮大緊指北》是他們迄今為止引進的最大的IP,也是最為核心的產品之一,我們看到,蜻蜓FM已經在平臺首頁資源位去大力推《矮大緊指北》這檔節目了,可以想象的到,蜻蜓接下來會繼續圍繞這個頭部IP去構築他們的競爭力和品牌,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以高曉松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將全網的粉絲吸引過來不太可能,但將很多野生《羅輯思維》粉洗到蜻蜓FM還是很有可能的。

另外就是商業模式,既然是蜻蜓花錢買的IP,那麽這檔節目肯定要賺錢,從目前來看,蜻蜓還是希望通過這檔節目來讓用戶養成付費的習慣,同時,對於高曉松來說,這也是第一次嘗試付費節目,要知道,之前的《曉說》《曉松奇談》都是免費的,靠企業的冠名來獲得收入,比如車企的贊助植入冠名等,不光是蜻蜓FM,這一次也是對高曉松付費能力的一次大考。

雙贏

對於高曉松來說,賣出了一大筆錢,首先在商業上已經成功了,但我們也要註意到,這相當於高曉松對於自己定位和讀者口味的第一次調整,以前不論是《曉說》還是《曉松奇談》,都是基於同一套邏輯和知識體系去演繹,在我看來,《矮大緊指北》最大的意義在於,能否用同樣的知識體系,構築一套不同於以往的付費內容產品,從而撬動另一批用戶,實現商業和個人上的雙贏。

高曉松 《矮大緊指北》 尬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190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