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數讀2015上海“賬本”:印花稅增近3倍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097

(CFP/圖)

1月29日,上海“兩會”通過了市財政局提交的《關於上海市2015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6年預算草案的報告》。

出現財政赤字

值得註意的是,在全市一般公共預算中,2015年出現了收不抵支的“赤字”現象。收入5519.5億元,同比增長13.3%,支出6191.6億元,同比增長19.5%。二者相抵,財政赤字672.1億元。

這並非是上海的特例,在今年財政部公布的2015年全國財政收支情況中,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17萬億元,收入15萬億元,出現了突破2萬億元的財政赤字。

印花稅增長近3倍

上海印花稅,2015年預算數16.4億元,執行數45.8億元,完成預算的279.3%。這組數據在整個“賬本”中尤為搶眼。報告中給出的解釋是:主要是本市證券市場交易量大幅增加,帶動印花稅增長高於年初預期。

在全國層面,證券交易印花稅2553億元,同比增長2.8倍。主要受上半年股票市場交易活躍帶動。與上海的增幅一樣。

在2016年上海預算中,印花稅預算數為6億元,減少86.9%。主要是從2016起證券交易印花稅全部調整為中央收入。

社保基金利息翻倍

2015年,上海10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3278.2億元,其中利息收入38.1億元。2016年,該項預算收入3528.9億元,增長7.6%,利息收入72.7億元。

在“兩會”的分組討論中,南方周末記者看到有代表提出社保基金出現了較為蹊蹺的翻倍。在總額增長不到8%的情況下,利息卻增長了90%。在代表審議的預算草案中對此並無說明。

從市里拿錢,浦東居首

在2016年市對區縣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中,上海16個區縣(靜安區、閘北區合並為新靜安區)中,浦東新區遙遙領先,從市里拿到的預算合計數182.2億元。崇明區位列第二,預算合計92.3億元。長寧區以及原靜安區最少,分別為16億和15.8億。

若將靜安、閘北拆分來看,17個區縣按金額多少排名為:浦東、崇明、寶山、松江、閔行、青浦、奉賢、金山、楊浦、嘉定、黃埔、普陀、虹口、閘北、徐匯、長寧、靜安。

交通罰沒收入11.8億,拍賣車牌收入67.8億

根據南方周末記者在“兩會”會場所見上海“賬本”中的數據,在2015年上海罰沒收入中,交通罰沒收入居首,達到11.8億。罰沒收入1億元以上的機構分別是交通、公安、法院、工商,及其他。

2015年,上海市拍賣車牌收入為67.8億元。這筆收入又分別用到了公交購車補貼、軌交更新改造等補貼、其他政府購買服務中。且該部分支出大於收入,多出部分通過一般公共預算安排。

在預算報告中,支出部分數額最大的“巴士公交歷年綜合補貼”、“軌道交通更新改造等補貼”、“其他政府購買服務”均無更具體的使用解釋。

上海市2015 年新增機動車額度拍賣收入使用情況表(單位:億元) (南方周末記者 張玥/圖)

上海市2015 年罰沒收入情況表(單位:億元) (南方周末記者 張玥/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89

新食品安全法實施一年 數讀“舌尖上的安全”發生哪些變化

新《食品安全法》實施一年之後,各部門在制度創新、手段創新、方式創新上,都在積極的探索有益的做法。

比如,食藥監部門與農業、衛生、質檢等部門簽署了合作協議,相關部門建立了食品安全風險交流會商制度、行刑銜接辦法、協調聯動機制;推進“放管服”改革,實行“兩證合一”,將食品流通許可證和餐飲服務許可證合並為食品經營許可證;在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開展規範體系檢查;在餐飲服務單位推廣“明廚亮竈”工程等。

“食品安全是一項體統工程,不可能靠一部法律解決食品領域的全部問題,必須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個最嚴’要求,全面推進配套法規制度的健全完善,形成互相支撐配合的法律體系,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制度保障。法律的生命在於執行。”9月30日,國務院食安辦主任、國家食藥監總局局長畢井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一周年座談會上表示。

各部門共謀下一步工作

雖然在新《食品安全法》實施之後,全國食安全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是當前我國的食品安全基礎還比較薄弱,影響和制約因素還很多,部分領域和地區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畢井泉表示,當前食品安全風險隱患還很多,傳統的生物性風險、物理性風險依然存在,食品中農獸藥殘留超標和食品添加劑濫用等的化學性風險突出,這類風險憑感官無法識別,不容易防範,影響也難以預知。同時標準缺失容易產生系統性風險。雖然近年來,我國加大了食品安全標誌修訂的力度,但標準依然缺失、滯後、有的雖然有標準,但是沒有配套的檢驗方法。全社會尚德守法的大環境尚未完全形成,少數食品生產經營者法律意識淡漠,誠信道德缺失,唯利是圖,違法犯罪扔有發生。監管力量不足,人員業務能力、檢查檢驗設備不能適應監管需要,統一權威的食品安全監管制度體系還需要完善。

“食品安全是一項體統工程,不可能靠一部法律解決食品領域的全部問題。”畢井泉表示,“食安辦將積極配合全國人大法工委、農業部、法制辦等有關單位,抓緊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及其他食品安全法律配套行政法規、規章、標準等。”

對於地方性法規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許安標表示,要加快推進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在今年10月1日前,尚未制定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等的具體管理辦法的省市自治區,應當向全國人大常委會說明情況。

“確保最嚴格的法律制度能夠落地。要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法相關配套規定,細化落實規章、行政法規。進一步完善監管部門間的分工配合機制,明確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職責。同時規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要厘清各部門監管職責,形成監督合力,確保食品安全監管無死角。”許安標表示。

一年來的改變

新《食品安全法》雖然還需要存進一步完善和落地生根,但是整個社會的食品安全現狀已經悄然發生變化。

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在會上表示,食品安全法實施一年來,農產品質量安全保持平穩向好的發展態勢,今年上半年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為97.2%,沒有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農業部新制定農藥殘留限量標準達到1584項,大規模開展農業標準化生產創建活動嗎。同時加快高毒農藥禁限用步伐,目前已禁用的高毒農藥達到39種,高毒農藥使用量占農藥使用總量的比重從本世紀初35%降至2%以下。深入開展國家農產品例行監測,監測範圍覆蓋全國152個大中城市、92個品種、94項指標。針對風險排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了生鮮乳、獸用抗菌藥等專項治理行動。

“農業部門要切實做到‘產出來’‘管出來’兩手抓、兩手硬。‘產出來’主要是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標準化、綠色化、規模化品牌化生產,實現生產源頭可控制;‘管出來’主要是依法嚴管、全程監管,實現‘從田頭到餐桌’可追溯。農業部將加快推動農產品生產質量安全法及農藥、畜禽屠宰等相關法規,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有法可依。”陳曉華表示。

陳曉華介紹,下一步要加快追溯體系建設,正在抓緊建設國家農產品追溯信息平臺,制定追溯管理辦法和響應的追溯標準及編碼規則,積極籌備全國範圍內的追溯統一試點工作,並借助互聯網+,搭建涵蓋農業投入品監管、農產品檢測監管、質量安全追溯的物聯網和信息網,統籌推進線上線下兩個監管融合發展。強化誠信體系建設,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立失信行為聯合懲戒機制。

近幾年,國家食品安全標準一直在進行清理整合。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金小桃介紹,目前,國家衛生計生委已經牽頭組織完成了對近5000項各類食品標準進行清理整合,已會同相關部門發布926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年底前還將發布200余項新標準,基本覆蓋所有食品類別和主要健康危害因素,初步構建起符合我國國情,框架、原則、科學依據與國際食品法典一致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

金小桃表示,“十二五”期間,累計獲得了一千余萬個監測數據和60萬份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基本摸清了我國汙染物和食源性疾病分布狀況等“家底”。加強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延伸到社區和鄉村的食源性疾病監測報告系統,充分利用信息化和致病菌分子分型溯源技術,開展病例、暴發事件和病源食品分子溯源監測,實現“早發現、早分析、早通報”。有效發揮風險監測評估發現隱患的“偵察兵”作用和指導公眾健康飲食的惠民作用,完善國家、省、市、縣4級多部門通報會商聯動機制,及時研判應對小龍蝦致橫紋肌溶解癥、赤潮貝類毒素蓄積等風險隱患。

下一步國家衛生計生委將聯合科研機構、高校、行業協會組建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標準協作組,充實標準和評估專家委員會,堅持公開透明,“開門”做標準。將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等“三新食品”全面納入標準管理。發布實施《國民營養計劃》,開展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著力提高人群營養健康水平。

在嬰幼兒配方乳品方面,國家質檢總局介紹,嚴格進口食品安全監管,實施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專項檢測工作計劃,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國境口岸5470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中有4539家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推行了分級管理。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吳清海表示,加強了進口食品源頭監管,探索創新以風險評估、監督抽檢、合格評定、分級監管為主的進口食品口岸檢驗監管新機制。

畢井泉在會上強調,法律的生命在於執行,要讓廣大食品生產經營者切實擔負起保證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對食品質量安全承擔全部法律責任;各級政府要切實擔負起屬地管理責任,加強領導、組織、協調,厘清監管職責,嚴密監管鏈條,下沈監管力量,做到有責、有人、有崗、有手段,保證監管部門有足夠的力量和資源有效履行職責;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切實擔負起監管責任,對各類食品開展檢驗監測、對生產經營企業開展現場檢查,這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區別於一般商品市場管理的特殊屬性。

同時,畢井泉認為,食品安全是人民群眾的事業,食品安全也要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共同維護。要及時公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讓消費者權益得到保護,讓人民群眾主動規避不安全食品,迫使不安全食品在市場上淘汰出局;讓執法者受到約束,減少自由裁量權,嚴格執法,接收社會監督。

此外,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加大了行政處罰力度,畢井泉表示,要努力做到所有違法案件都要處罰到直接責任人和企業管理者,並向全社會公開處罰程序。要強化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統一證據標準,提高調查取證能力,提高查辦案件的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30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