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龍頭股低買不賣 教師身價2000萬

2010-7-30 SLC




張錦輝單養1檔台化,輕鬆累積4,000萬元身價,還能每年坐領百萬元現金股利,讓我很羨慕。但是,他前後花16年時間,讓我覺得太久;而且股票太集中,也讓我怕怕。心中不免懷疑:難道沒有更快、更安全的做法嗎?

投入本金500萬元1年股利收入高達近百萬

直到我遇見在高雄教書的謝永盈(化名),他教了我一套更快、更穩的養股致富法。今年55歲的謝永盈,再兩年就可退休,8年前,才開始學做股票;沒錯!從完全不懂股票到養股累積出千萬元身價,他只花了8年。

謝永盈合計投入的本金約500萬元,目前資產價值已達2,000萬元,等於變成為4倍,今年領到的現金股利則已將近100萬元。他是怎麼辦到的?怎麼會這麼快?

2000 年以前,謝永盈自己沒碰過股票,但有將一些錢交給已經退休的爸爸拿去「炒」股。只是老人家忙進忙出多年,卻沒什麼賺賠,讓謝永盈直覺:一般人做股票只是在 浪費時間,根本很難賺錢。直到看了一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報導,他對股票投資的印象大為改觀,也從此改變他的人生,「原來存到好股票,錢會不斷長大,生活也可以好好過。」

接著,謝永盈花1年時間,研讀巴菲特投資相關的書,甚至花錢去上「巴菲特班」,學習如何效法巴菲特投資股票。「看到最後,發現巴菲特投資原則最關鍵的只有兩個:一是先挑好公司,再來就是等好價錢。」他說。

在台股裡要挑好股,用巴菲特選股原則可以選出不少「好公司」,但謝永盈只挑他耳熟能詳的大公司做為養股標的,包括台塑(1301)、裕隆(2201)、中鋼(2002)、統一(1216)等共4檔。

階段1》存錢等進場預留生活費,餘錢逢低分批買

而接下來,才是投資股票能否賺錢的關鍵——要能等到好價錢。2001年年中,謝永盈盤點自己帳戶裡的錢,先預留一年半的生活費,剩下的積蓄還有約220萬元,全部轉到股票帳戶,準備進場。

結 果,等了不到半年,全球股市因為網路泡沫崩盤,行情大跌,台股在18個月內,大跌超過6,900點,指數從萬點高峰直挫到3,411點才止跌反彈。許多好 股票在這樣的跌勢中,連連重挫,本益比跌到10倍以下的股票比比皆是。那時候台塑、南亞聯袂跌破30元,裕隆跌破15元,統一更是一度跌到歷史低價區,只 剩10元不到。

就在這時候,謝永盈第1次進場了!雖然不是買在最低點,卻是見到重挫就買進。「因為不知道股市會跌多久,所以就一次買1、2 張,買完如果股價又跌,就再買;只要股價沒漲,就一直買。」謝永盈回憶。總共花了2~3個月的時間,手上可用資金全部買光,他主要看好的4檔股票,每檔都 至少買進10張以上。

有20年股票投資經驗的富鴻理財顧問公司副總經理林成蔭認為,謝永盈這種「等」好股跌到低檔時才建立部位的做法,因為站在「買低」的基礎上,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光會買低還不夠,「養股」效益要加大,還得繼續養。為了準備下一波進場的資金,謝永盈開始每個月從薪水中撥出4成、近3萬元存到股票帳戶中,「先存進來,免得花掉,等到有好價錢時,才有錢可買。」

階段2》逢低再加碼若銀彈不足,選獲利預估高的

這階段,謝永盈的子彈不像第1次進場時那麼多,無法像之前那樣,一次買進4檔股票,這時就得在核心持股中進行挑選。

謝永盈說,在股價低、股利殖利率高等條件都大致相當時,他會去找研究報告,看哪一家公司年度預估獲利比較高,就先買那檔股票。像2001年買進後,當統一又出現跌到10元左右的低價區,他都會進場1、2張的撿。

雖然可以買的公司很多,「但重點是有沒有好價錢,沒有就不買,錢先存著,耐心等便宜價,到時錢也多了,買的張數更多。」謝永盈自信地道出自己的心得。

堅持「等好價錢」的原則,讓謝永盈又等到一次好機會。那是2003年4月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肆虐台灣期間,他發現統一股價跌到9.5元,因為手邊又存了一些錢,就2、3張的買,一買又是10多張。

另外,在這一年,謝永盈的核心持股還多增加了1檔長興化工(1717),會選到這一檔股票,是他受邀到長興化工演講。演講完後,和長興員工聊天,發現這家公司的員工都對工作積極投入,加上公司獲利和配股都不錯,員工對公司前景很有信心。

回家後,謝永盈開始上網找資料,確認長興符合「好公司」的條件,加上當時股價跌到16元附近,創近1年新低,他開始一張一張敲進,同樣存了10多張。

與一般股民不同,平常都上網看股票資訊的謝永盈,在大盤重挫或是發生金融風暴時,他會特別去號子逛逛,只要看到平時熱鬧的交易廳冷冷清清,就馬上加買3、4張。「當電氣用品打折時,大家會搶著買;為什麼股票打折時,大家卻不敢買?我當然要趕著撿便宜!」謝永盈得意地說。

但是,好公司不會天天有好價錢讓你買,所以謝永盈常常1年買不到兩回,有時甚至一整年都沒得買,他就專心工作、繼續存錢,備好銀彈等時機。

以他操作的這8年經驗看,平均2~3年左右,就會有一次進場的好機會。「只要逢低買,累積財富的效果很快就會出現!」這樣的信念支持他耐心等下去。

階段3》用股利滾入遭遇金融海嘯,也還是賺

謝永盈運用這套養股術,到2006年,光台塑1檔股票,含配股已累積超過50張,成為他的第1大持股。「從這一年開始,我每年領的股利就超過70萬元,所以,我不再投入薪水,光用股利再投入就夠買了!」他說。

不過,這套養股法在2008年遭遇嚴重考驗。那時謝永盈帳上資產一度已超過1,500多萬元,但11月金融海嘯發生,股票價值快速跌到剩780多萬元。短短3個月,資產價值縮水幾乎一半,「當時心裡很不舒服,開始懷疑這樣養股到底對不對?」

喜歡研究的謝永盈開始思考,他先計算自己從頭到尾投入的資金,發現大約是500萬元,以當時股價計,等於還有5成的獲利;而且股價在跌,但他的股利卻沒少領。

除 了計算自己的投資成績單,他也比較一些朋友的「慘況」。當年聽到他要用200萬元長期養股時,有位朋友也拿同樣金額買股,但做的是短線價差交易。這朋友一 次買進就是數十張,剛開始,1週可以賺30、40萬元,1年累積成交金額上億元,但幾年下來,本金卻虧到只剩下10多萬元。

兩相比較後,加上那一年謝永盈領到近100萬元的股利,對自己養股術的懷疑頓時消失,於是把當年領到的現金股利,馬上再投入逢低買進。

初期效果不明顯撐過3年,財富就會快速增加

「這樣投資像是坐摩天輪,不刺激卻很穩;相反的,賺價差像坐雲霄飛車,很刺激,但對心臟不好!」謝永盈如此分析。

2009 年7月,景氣確定復甦,很多人還不敢進場,那時晉昂投顧總經理洪瑞泰經營的「巴菲特班部落格」上,某一天出現一段留言:「8年下來,我一共投入500萬元 在好公司上,幾乎只買不賣。2年前就沒再轉錢到股票帳戶,配的股息已經夠買股票了。目前資產在1,500萬??每年這時候開始領股利,已經接近個人年所 得,日子很好過的,不是嗎?何必要把投資弄得那麼複雜!」

這一段留言,不但激勵巴菲特班成員,也引起我的注意,讓我找到謝永盈,並領教這套簡單易做的養股術。

問他這8年養股的心得是什麼?他的回答很直接:「理財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不工作,你的錢能花多久?養股票,這兩個問題可以一次都解決!」

今年7月,又到了謝永盈領「年中獎金」的時候,他結算,帳上股票資產價值已超過2,000萬元,領到的股利還是近百萬元。謝永盈建議,年輕人用這套方法,剛開始效果可能不明顯,很容易放棄,但至少要撐過3年,財富就會明顯增加,到時候「你就會愛上這方法,並且持續下去」。

【專家分析】大眾證券副總經理 黃嘉斌

堅守4原則賺股利又賺價差

謝 永盈選的都是產業龍頭股,加上堅持低檔買進,大幅降低了持股成本,相對使得所領的股息殖利率能夠提高,長期投資下來,報酬率會比定期定額買股要好。再者, 因為持股成本夠低,當他要退場時,還有機會賺到價差。我很認同這樣的做法。但是,提醒投資人,若要仿效他的做法,以下4點必須要堅持:

1. 必選龍頭股

這是第一前提,尤其是像中鋼、台塑這種景氣循環股,遇到景氣往下時,公司獲利會減少;若不是產業龍頭公司,可能就會虧錢。所以,記得!選龍頭股才安全!

2. 買進價要低

萬一買價過高,退場時,你的本金就很容易虧損。所以切入點很重要,就算不可能買在歷史低點,但也要堅持每次出手都買在本益比和股價淨值比低時。

3. 看月線操作

景氣循環股每次在買進時,可用月線判斷循環價位的區間,通常大概1年走多、接下來1年就會走空。例如去年上半年走空要買,今年就不要碰,先存錢,等明、後年跌到循環低檔時再進場買進。記得!每1~2年會有個相對好買點出現,這樣操作,報酬率會提高很多。

4. 適度分散

原則上,存3~5檔股票就具有風險分散的效果了,雖然與集中買1檔來比,分散布局的報酬率可能會拉低,但用時間累積,最後報酬不見得差。不過,資金少的投資人,建議先集中存1檔股票累積股數,不適合太分散。

延伸閱讀:存股心得

1. 存股等於自己替自己多加一份薪水2. 長抱股,別管股價,只有股利才是真的3. 個股配現金最好,股本不會太過膨脹,公司不會被掏空4. 選好公司、等好價錢,價錢到了就一直買5. 存股就像種果樹,時間到了就澆水,但千萬不能砍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49

上海新东方:大量教师出走传闻不实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02/2086739.shtml


每经记者 曹晟源 夏冰 发自上海
教育培训行业热钱涌动,从今年8月份至今已有多家公司在美国股市挂牌上市。但在火爆的上市热潮之后,不能掩盖的是目前教育市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隐患。
昨日(12月1日),一则上海新东方VIP学习中心旗舰店大量教师出走的信息在网上流传。不过,《每日经济新闻》随后向上海新东方VIP学习中心求证时,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新东方否认大量教师出走
昨日,有网友自称从可靠的内部渠道获得消息,“上海新东方学校VIP学习中心众多主力老师出走,另辟天地发展,直接导致上海新东方学校VIP旗舰店唱起空城计。”该网友同时还透露,新东方集团方面已紧急调派北京等地人员前往上海协助培训新教师。
据了解,目前新东方集团在上海的VIP学习中心有两个旗舰店,一家位于徐汇区漕溪北路,另一家位于杨浦区的国权路附近。当记者求证上述消息时,位于漕溪 路北路旗舰店的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中心有大量老师出走的情况,对消息中所称调集大量老师的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 “前段时间可能是我们这边的学生比较多,老师排不过来课程,所以从各地紧急调集老师过来上课。”该工作人员强调,这并不是因为学习中心老师的离职所致。
记者随后又致电国权路的VIP学习中心,该中心工作人员同样也否认有大量老师离职的消息,同时表示目前上课的情况还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缺少师资的情况。
虽然上海新东方VIP学习中心否认了本次“出走事件”,但早在今年8月,兰州新东方VIP中心却爆发过大量教师出走之事。当时,教师们对该中心主管赵莹团队的领导能力提出质疑,同时赵的管理方式也引起较大的争议,有教师随后把对赵的不满以公开信的形式予以公布。
9名教职工在写给新东方高管的公开信中提出,“在能力提升的同时,我们逐渐丧失了初进新东方时的自豪感与激情。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丧失独立人格的唯利是图的造钱机器……相信各位领导能体会到我们坚定的离去信念,希望不要、也不必采取任何手段对我们进行挽留。”
教师已成“核心竞争力”
“教师独立出来自己成立公司的事情,在培训行业里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培训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业内人士俞志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对这一传闻表示了自己的观点,“不过如果教师大量出走,对于公司和老板都会产生影响。”
俞志坚同时表示,出走之后想要另立山头的培训者们到最后并不一定能够成功。因为原先在一个很好的平台上能够拥有一些资源,也有利于做出一定的成绩;而在自己创业之后,失去了背后的平台,原有的资源很难再被利用,也就很少会成功。
在传出消息的股吧中,也有不少网友对此表示了自己的质疑:“如果真是出走新东方,教师就能找到更好的发展平台?就能自己创业成功?只怕未必!如果说新东方待遇不好,那么能给得起新东方那样待遇的其他公司就更少了。”
博尔捷人力资源集团总裁侯正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时特别提出,教师已成为教育培训行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体现。“培训行业受新东方上市的鼓舞, 后面紧随上市的公司也做了相应准备。这些公司出于市场的需求和学员对新东方的认可度,觉得新东方的员工应该是他们重点搜寻的员工,而且可以借此学习新东方 的内部管理体系。另外,新东方部分优秀的员工在掌握了公司的商业模式之后,也存在想另立门户进行创业的可能。”
激励政策有助于留住人才
德勤在今年6月发布的一组数据称,中国内地约有50%教育机构谋求上市。2009年教育培训市场总值约6800亿元,2012年这一数值将达到9600亿元。
自今年8月至今,中国教育培训机构赴美上市的速度明显提高了许多:先是安博教育集团在纽交所登陆,接着是环球雅思在纳斯达克上市,此后不久学而思也开始 挂牌交易,紧跟着学大教育集团在本月初摇身变为上市公司。一时间,赴美上市的“教育军团”迅速扩容,截至目前已上市的中国教育类企业已达11家。
而2006年9月7日在美国上市的新东方目前却遭遇被降低评级的尴尬境地。据近期发布的公司2011财年第一财季未经审计的财报显示,新东方第一财季总 净营收为1.923亿美元,净利润为6240万美元,均未达到市场预期。资料显示,截至目前相继有15名分析师在对该股发表的评述中均给予“消极”、“中 性”甚至是“下调”的股票评级。
不仅仅是营收上不尽如人意,在包括华尔街英语、英孚教育等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壮大成长之后,新东方的市场份额也正在被这些后来者慢慢蚕食。
“新东方上市后,迫于股东对公司的要求,在自身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做了一些快速扩张。”对于现在暴露出来的问题,侯正宇认为,“企业员工来源多分为两 种:内部培养及外部‘挖’人。可是,在自身内部培养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为了迅速达到占领市场的目的,公司加快了自己的战略布点,显然这也超出了 公司内部的培养能力。”
在谈到培训机构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时,侯正宇也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像新东方应该对高层员工给予一定的股权和期权的激 励,上市后更应该考虑这方面问题;而对中层员工应该考虑如何制定一些经营计划,让员工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以后可以获得非股权和期权外的一些经济上的鼓励; 而对一些基层员工应该制定一些员工发展计划,让员工获得更多的培训机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96

真光女教師變身赤道森林女王

2011-9-1  NM




I-SKY Group(天行集團)—— 經過紅隧、東隧廣告板的、聽過新城財經台節目的、或睇過電視《宣傳易》廣告的,都會熟悉這名字。在集團創辦人杜玉鳳的背後,是一個「奇女子」式的轉型故 事。

杜玉鳳原是真光中學教師,二十八歲時男友悔婚被拋棄,自此她將財產與生命都豁出去,趁沙士時承建村屋發達,又涉足美容、設計、建築等多個瓣數。○七年她更 孤身遠赴位處赤道的巴布亞新畿內亞,收購及開採熱帶雨林,成為全球女性第一人。

上週記者隨她到當地「探險」,那裡種族仇殺不斷、原始森林內又有兇猛野獸;且看這位三十九歲、自言星期日無節目,經常獨自流淚的女強人,如何赤手空拳,在 異鄉證明自己的魄力與能力。

杜玉鳳(阿鳳)是一個停不下來的女人。上週四乘新畿內亞航空到巴布亞新畿內亞,起飛前四十分鐘,她仍然跟人開會應酬。航機預計晚上十時十五分起飛,九時三 十五分記者收到她的電話:「我同人食完飯,十五分鐘到,幫我頂住個閘呀!」九時五十五分她才到機場,幸獲通融趕得切上機。難怪,她的助手在出發前吩咐記 者:「你要有心理準備佢好趕同成日會變。」踏入機艙,記者及攝記二人已忍不住大叫有陣土人特有的「羶味」,阿鳳卻淡定拋出一句:「喺咁o架喎,我慣晒,冇 問題。」

巴布亞新畿內亞,是阿鳳口中常說的資源城堡,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鄰近澳洲,從香港出發,航程約六小時三十五分鐘。當大部分香港人還以為這個地方位於非洲 時,阿鳳已快人一步在當地霸地盤。

治安差手槍傍身

甫下機,阿鳳憑一年商務工作簽證順利過關,記者跟攝記就要做落地簽證,兼被當地官員盤問十五分鐘。取得簽證後,阿鳳拖着行李邊走邊叮囑記者:「一定要快 走,不要停留,以免有官員借『莫須有』罪狀索錢。」華人司機接過記者一行人,又再次提醒要緊隨他們。他說上月中有中國人初到貴境,駕駛途中突然在一村落壞 車,結果幾個土人(土著)圍着索錢,「他不懂跟土人溝通又緊張,拿了支槍出來射殺了一個土人,其他土人便用刀把他的頭斬下來,我們想去取回屍體也不獲發 還。」記者聽了頓時毛骨悚然。當地每日都有仇殺及行劫,司機及當地有錢人,亦人人有手槍傍身。

杜玉鳳今次帶記者來考察,出發前先從街邊攤檔買檳榔作開路錢,派給幫手帶路及開路的土人。從首都出發,坐三小時車程到達熱帶森林入口,沿途由土人拿刀斬開 雜草或移開木頭,杜玉鳳的助手亦拿着大刀傍身。入村後,路不再是平地,我們坐在四驅車內被拋得嘩嘩叫,下車前要確保做足防曬、防蚊措施,更要把褲腳綁緊, 免蛇蟲爬入褲管內,但阿鳳堅持不用,更穿露趾高踭鞋上陣。她說:「我行慣啦,你哋今次只係入森林嘅邊皮,超級小兒科。」原來她曾在雨天入林,車因雨勢大而 無法前行,焗住要落車步行,她憶起由腰至腳浸在泥濘一小時的感覺,「嘩!返酒店除褲一睇,成腳都係紅點同水泡,睇咗三個月皮膚科醫生先好返。」但最令她印 象深刻的,是在森林內坐木筏過河,而河入面有多條巴布亞享負盛名的鱷魚:「我好驚!仲要同條鱷魚四目交投,條船好似紙咁薄,但都要頂硬上,當地人教我扮公 仔,唔好亂動,佢咬穿個船底就大鑊。」曾任中文及中史科教師的她這時忽然吟詩:「兩岸『鱷』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然後哈哈大笑。

巴布亞新畿內亞小資料

位置: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國,西邊與印尼領土相連。面積:46.2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600萬人,由於醫療落後,嬰兒死亡率高達53%。歷史:本屬澳洲管 理,1975年脫離澳洲獨立,成為英聯邦國。地理:位於赤道多雨氣候區,有大量熱帶雨林,植物都是高數十米的闊葉樹木、名貴木材,另有大量稀有野生動物品 種。經濟:國家落後,農業為主,人均生產總值只是一年一萬多港元,但貧富懸殊嚴重,有的土著將林木及礦產賣予國外人成為巨富。在傳統豪宅區,一間千多呎的 木屋,售價至少一千萬港元。匯率:$3.5港元兌$1當地貨幣。日用品要進口故超貴,香港賣十元八塊的紹菜,當地因為由澳洲入口,賣八十多港元。記者在酒 店購入只有一頁的當地地圖,需港幣一百七十元。

搖身變森林女王

在○七年時,杜玉鳳想尋找投資商機,經好友、上市公司中國生命集團(8296)總經理麥敬修介紹,認識巴布亞新畿內亞這地方。當時麥敬修作中間人,搵人夾 股投資當地木材生意,杜玉鳳越聽越有興趣,於是一個女人遠赴治安差、發展落後的巴布亞,開始跟朋友夾份發展當地生意。她第一次開發的林地,是離首都約一小 時機程的Vamino,當地在首都外已無公路,一定要乘直升機。這裡有一塊面積達兩個香港大的Maimai林地,內裡的樹棵棵有數十個人般高,合五、六人 之力才能環抱,杜玉鳳以數千萬元向當地地主達成協議租用該地。杜玉鳳介紹,森林的「地」並不值錢,估值高的是森林內的樹木和再種植資源,他們須向當地農作 部申請伐木權,在森林內正式伐木時亦須再次申請,「你斬幾多,斬邊幾棵都要清楚列明。仲要承諾做好環保工作,期內唔可以斬到塊地光禿禿,破壞生態環境,並 必須再種植,如橡膠、棕櫚等,但事前亦要申請,手續嚴謹繁複。」這些木材正是中國內地所渴求的,當中有珍貴的花梨木、菠蘿格等,都是名貴傢具的材料;該林 地由杜玉鳳以天行環球資源名義持有,並於○九年獲上市公司利來控股(現稱PNG資源控股(221)),以三千六百八十萬元購入五成一公司股份,共同發展林 地。利來股價曾因此偷步由一毫炒至六毫多,後打回原形。另外,據太平洋實業(767)七月二十八日公布,公司擬收購杜玉鳳旗下公司,而該公司已就巴布亞新 畿內亞Vabari Timber Authority Area(佔地約6.58萬公頃)之伐木權與森林擁有人訂立協議備忘。太平洋實業將就目標公司進行盡職審查,「過關」將落訂一千萬元。不過該股股價未因此 有大反應。

起樓全國最高

杜玉鳳快將食到一筆「大茶飯」,但記者很疑惑,這些無法拿把尺量度的土地,如何求證真偽?她即叫助手找來專業機構的估值報告書來,又拿來大量當地文件。撇 除林地擁有權的疑惑,記者直接問她是不是替內地人買林地的人頭,她不忿道:「如果你搵到我背後條水喉,我俾一百億你!俾埋我個人頭你!」在這裡她僱用當地 一批早年已落腳的華人工作,幫忙與政府及土人周旋協商。在當地搞中國餐館已十多年的Ricky指,佩服杜玉鳳常單人匹馬來視察:「每個月都飛來一次做嘢, 都唔怕辛苦嘅!呢度治安又唔好,好多馬來西亞人都來同中國人搶生意,一大班中國人在市中心行過,已好觸目同危險。」今趟她還走訪首都莫爾茲比港的多個房地 產項目。巴布亞的土地有百分之九十七屬土人擁有,政府擁有的只佔少數,約百分之三。當地由於資源豐富,加上去年三月埃克森美孚簽訂了二十年天然氣開發合 同,賠償令一大群土人也頓時富起來;房地產興旺,一棟獨立屋亦索價一千萬港元。杜玉鳳斥資幾千萬元向政府購入兩個臨海山頭,已獲批准分五個階段完成四千五 百個單位,當中包括興建十二幢廿八層高的樓房,若建成將成為當地最高的建築物。她說當地銀行很少貸款予外國人,故此她全數以現金付清,「我喺香港村屋賺到 錢就拎去巴布亞,有啲地盤未開工,又要每年交稅俾政府,現金流係有啲緊張。」

十一年教師生涯

這三天的行程,杜玉鳳未停過視察、應酬,晚晚她皆與土人吃飯開會,縱使病倒發燒亦只是吃一粒坊間買的感冒藥就算,貫徹其一向「爛做」性格。阿鳳未從商前, 原是一名教師。她小時候家貧,出世時住鑽石山木屋區,再搬幾次屋,最後住進觀塘裕民中心,中學開始,靠自己補習賺取學費和幫補家計。她曾就讀九龍真光中 學,大學畢業後回母校任教中文及中史科目,一做就十一年。雖然薪金只有萬多元,但她一直視這份工為終身職業。二千年是她人生的轉捩點。當時她與拍拖四年的 男朋友,正準備結婚,對方卻遇上初戀情人而跟她分手,阿鳳傷心了好幾年,「分手之後,我覺得自己好似咩都冇,就想買磚頭收租。」她下班後得閒到大埔逛逛, 本打算買屋自住,最後購入大埔塘上村兩幢村屋共五個單位樓花,由於當時積蓄不多,遂跟發展商傾談「買多平多」和特長成交期,最終以每間約八十萬元的價錢買 入,並落訂共十萬元。

身為老師且怕狗的她,每日下班後要一個人跑到地盤睇進度,晚上還要社交應酬,開始認識地產界和新界紅人,建立自己的交際網。回到家中,仍要改卷、改功課, 「可能瞓得兩個鐘,又趕住搭第一班巴士入大埔同工人溝通,再趕返學校教書,真係攰到企喺度都瞓着。」林村兩幢村屋,她把中間兩個單位打通自住,地下一間及 三樓兩個單位先後以一百四十至一百七十萬元成交,一年半後,她的特色單位亦透過志達行以近四百萬元成交。那次情傷,成功為她賺了第一桶金超過四百萬元。到 ○三年,她情傷未好,就到中學附近的沙福道,由西貢鄉紳張松開設的裕達隆地產打躉,「日問夜問」有何地產項目投資,最後跟大埔村屋發展商吳舜興共同合作元 朗二十八座朗月軒樓盤,她透露,每幢村屋利潤約三百至五百萬元。後來她透過地產代理認識「元朗村屋大王」,發展振華花園的振華集團老闆王少強。由於當時振 華開出條件是集團出地和負責屋牌,其他建築費由拍檔來付,「當時個個都覺得好蝕底,但係我肯做,最後共同發展近一百座,位於元朗朗屏的地利黃金閣。」除地 利黃金閣,現時手頭上還有水盞田五十座村屋、西貢三個地盤,共約二百幾座村屋項目。○六年,因地產項目太忙而辭去教師工作。「我好鍾意教書,但咁樣對學生 好唔公平,一百座村屋唔係小數目,一定唔夠精神應付。」

停不下來的女人

村屋賺了錢,她便搞設計、建築、美容、鑽飾等公司,甚至贊助演唱會,百足咁多爪。仍在發展及出售的村屋有錢回籠,她就瞓身投資在巴布亞新畿內亞。她現時是 博愛醫院總理及新界總商會常務理事。新界總商會會長張德熙盛讚杜玉鳳指:「佢係一個實幹嘅人,好勤力!」「村屋大王」王少強則讚杜玉鳳有魄力、肯用腦, 「你都知我半退休o架啦,我見佢份人爽直,搞林村搞得幾好,個價又出得好,所以俾個機會同佢合作。」又認為她有幾分運氣,但見她生意越做越大,擔心她負荷 不來,不能同時處理眾多事情,「佢真係做嘢,老實生意人,但要有足夠實力去發展,見佢咁辛苦,已經成日勸佢做好目前先。」事實上,記者約她做訪問,見面多 次也難跟她靜靜坐下來傾,不是有同事找她就是電話狂響要接聽,本以為她不想接受訪問,直至有一次記者貼身跟她一日才了解。當日一早她到中環整頭、再趕到她 剛開設的中環醫療診所主持開張儀式,然後跟PNG資源開會再開會,晚上員工聚餐後,直落兩場社交應酬。凌晨三點時,她仍然精力充沛,眼仔碌碌,回家睡一、 兩個小時又再跟巴布亞同事傾電話,再返回公司處理香港事務。「個個都話我一日有四十八小時,我一停落嚟會好內疚。」

我最想嫁人唔使做

阿鳳的家人住大圍,現時單身的她一個人住半山帝景園。工作繁忙,家對她來說只是一個每天休息數小時的地方,回家後只有工人相伴,沒有半點家庭溫暖,所以她 在家中大廳掛了一幅偌大的全家福,營造有家人相伴的感覺。工作狂的她上月曾相約家人在洲際酒店吃自助餐慶祝父親生日,但最後卻整晚在該酒店會議室開會,只 有中途十五分鐘可跟家人聚聚。鳳媽媽對她的忙碌已習以為常,但心痛的事實就改變不了。「佢好叻女,由老師變成做生意,但日做夜做,我好心痛!」最擔心是女 兒的感情事,經常向她工人探口風,看看有沒有男士送她回家,可惜每次的答案都不合心意。 說到家人,她不禁嘆氣說:「其他人覺得我好勁,但我都會空虛,尤其大時大節,兄弟姊妹已結婚,朋友都有自己家庭,我好似咩都無,得啲生意同班夥計。」當初 她搞村屋遇上新界鄉紳,被摸大髀搣屁股,她不哼一聲,但回家狂哭,難以習慣。其Whats app狀況長期打着:「自強不息,親愛的天行同事們。」現在星期日多躲在家中,「無理由搵同事去街,有時覺得自己咁辛苦為咩,病又冇人照顧,星期日工人又 放假,成日自己一個人喊。」

小學時她的志願是做個賢妻良母,她強調這是她的終極目標,從來沒變,數次見面,她多次提到想嫁人,又重申很喜歡前度男友,對方很能幹等,「我冇拍拖十一年 啦。」她說唯有婚姻會令她有機會停下來,但一切要「順天而行」,就與她為集團改的名字「天行」一樣。「我終於明白咩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由地盤工人至土 人,有成幾百人跟自己搵食,唔係話停就停。」同樣,本週一她從巴布亞回港,飛機預計二時四十五分起飛,她堅持跟當地律師、夥計在餐廳傾生意,二時二十五分 才離開餐廳,飛車到機場,她還懶洋洋說:「啲機成日遲o架啦,十五分鐘前去到就得!」她那種「有前無後,打死罷就」的魄力,很有「奇女子」的風範。

杜玉鳳(Aira)小檔案

1972年出生:39歲1985-1991年:九龍真光中學中五畢業,培僑中學預科畢業。1991-1997年:樹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於九龍光中學任教 師。1995-1999年:分別於北京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畢業。2000年:購入大埔林村塘上村5間村屋,賺第一桶金,超過$400萬元。 2003年:承建28座元朗村屋群朗月軒,賺過千萬。2006年:辭去教師一職,開設建築公司,跟振華集團合作,承建近100座元朗朗屏的地利黃金閣。 2007年:承建水盞田、西貢坪敦等村屋項目;開室內設計公司,並首次到巴布亞新畿內亞申請伐木權,開發林地。2008年:承建荃灣芙蓉山村11座芙蓉黃 金閣;開設美容、娛樂、鑽飾等公司。2009年:獲利來控股(現稱PNG資源控股)以$3,680萬購入天行環球資源有限公司51%股份,共同合作發展巴 布亞林地。2011年:太平洋實業(767)擬收購杜玉鳳的巴布亞新畿內亞林地及伐木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35

教師教答案 左丁山

2012-1-20  AD

最近香港第一屆中學文憑試考生參加模擬考試,報紙多加報道。據報經濟科有二萬二千名考生報考,係一科熱門科 目,考題之中,有啲係時事題,以時事考驗考生對經濟學概念之理解能力。有一條問及本港教科書價與市場供求關係,要求學生提出根據市場理論,分辨本港教科書 係邊一種市場結構。
「明報」訪問一位經濟科韓老師,老師解釋:「本港有數家市場影響力的出版商,具控制書價的能力,屬寡頭壟斷( oligopoly),若考生對現況一無所知,以為教科書市場競爭機會均等,很可能誤以為是壟斷性競爭 monopolislic competition,因而答錯題目而失分。」
記者問呢條問題嘅標準答案,其實最好問林本利,林教授出版過高中經濟科教科書,對教科書市場有一 手經驗體會,勝於一般紙上談兵嘅老師。呢位韓老師驚住學生答錯而失分,老實講,左丁山就驚住佢教錯學生而令學生答錯題。香港教科書市場以前(九七前)有幾 十間出版商向教育局匯報書價,去年只剩番大約十七家書商報價,意味呢行難撈,不少書商已退出市場,但仍有十幾家噃,唔係幾家,明明合乎書本上之「壟斷性競 爭」之定義,點解韓老師話係「寡頭壟斷」?一般嚟講,「壟斷性競爭」係世界市場常態(牙膏,汽水,床單,維他命丸,健康產品,食米,無一不是),完美競爭 ( perfect competition)只存在於經濟學理論,作為競爭最高境界。「壟斷性競爭」有幾個特點:(一)產品差異,(二)多家廠商,(三)長期來講,市場無進 出障礙,(四)廠商獨立決策,(五)買家與賣家無(完全)資訊,(六)某些廠商有制定價格能力。

 

睇勻晒,本港教科書市場結構唔係「壟斷性競爭」?難諗啲喎!韓老師可能憑佢嘅教師選買經濟 教科書嘅經驗,知道有幾家出版商有市場影響力(如上述第六項 Market Power)都唔定。不可不知,香港學校買書之時,以往要求出版商送埋教材及教師用書、試題庫等等,而教師嗰份由學生家長付鈔(自去年學年開始前,教育局 明令唔准,但學校冇錢買教材),呢項出版書之額外成本,唔知教師有無講清楚俾學生聽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09

扎克伯格兼職中學教師:教授如何創業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4/2607403.html
國外媒體報導,就算哪天如日中天的Facebook倒閉關門,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並不會失業,因為他還有著第二份工作——中學老師。

在接受美國《連線雜誌》(Wired)採訪時,馬克·扎克伯格透露,每週他都會到加利福尼亞的東門洛帕克市(East Menlo Park)的一所中學教課,課程內容是「如何創建一個企業」。扎克伯格表示,自己深受妻子普里西拉(Priscilla)的熏陶,而她在哈佛畢業後,開始了教師生涯。

扎克伯格還談到:「每週二,我們都會仔細研究一項技能,而每組都有一個小項目需要完成。當課程結束的時候,學生們可以來到Facebook,並且銷售他們製作的產品,就像真的在做市場推廣一樣。」

目前,扎克伯格開始授課的具體時間並未透露。不過今年1月,《水星報》(Mercury News)曾在一篇報導中提到,每週二,扎克伯格都會為「男孩女孩俱樂部」(Boys & Girls Club)教授課外課程。

扎克伯格坦言,在慈善方面,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影響極大:「比爾·蓋茨給我提了些建議:不要僅僅是簡單的散財、捐錢——你需要一些具體的實踐。所以我還在等什麼?顯然,我一天的工作已經佔用了99%的時間,所以我無力再創建一個基金會。但是,我可以使用風險資本的方法,來投資人才。我對紐瓦克(Newark)的學校進行投資,因為我相信這裡的州長、市長,而他們也值得信任。」

2011年,在Facebook將總部從帕洛阿爾托(Palo Alto)搬到門洛帕克後,扎克伯格曾給一群八年級學生做了一次演講。那時他說:「我初中畢業時的情形已經變得模糊,而以後,當你們回過頭,也許也不會記得太多。但是,我希望你們感到開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22

5分鐘買3戶帝寶 窮教師變千億河南王揭祕


2013-10-31  TNM
 
 

 

台灣豪宅「帝寶」搶手,變成地位與財富的象徵,宏盛建設最近傳出要出售五戶保留戶。根據本刊調查,其中三戶由有「河南王」稱號的台商王任生包下,他是東裕集團和丹尼斯百貨董事長,事業版圖涵蓋耶誕燈泡廠、百貨公司和地產,身價高達千億元。

王任生的崛起致富是一頁傳奇。一九四七年國共在河南開封交戰,十四歲的他開始流亡生涯。搭船來台後,先當小學老師,四十歲中年創業,成了耶誕燈王;在六十五歲退休年齡,他返鄉回河南開丹尼斯百貨,再創事業高峰。

年逾八旬的王任生,仍雄心萬丈。他規劃全中國最大商場、十二萬坪的「大衛城」明年開幕;今年鮭魚返鄉,拿下故宮南院旅館及文化設施BOT案,還在花蓮標地蓋飯店商場,大砸百億元投資。

北市仁愛路上的林蔭大道,因晚秋略顯蕭瑟,但矗立在建國高架橋旁的台灣第一豪宅「帝寶」,燙金房價與政商名流住戶,依然彰顯出不凡的氣勢。

河南稱王 再買帝寶

帝寶是有名的富豪聚落,雖屋齡近十年,但因地段好、基地規模大,住戶「想買的多、想賣的少」,也是企業主「傳世宅」首選。頂新魏應州家族與宏泰林堉璘家各有逾十戶,萬海集團陳家有五戶,寶成蔡其瑞、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也是住戶。

近日,房產界傳出宏盛建設要出售五戶保留戶,而其中三戶是由「台商、做服務業、名字筆劃很少」的神祕買家包下,一時間,不僅業界好奇,連帝寶住戶也四處打聽是何許人?

由於帝寶釋出量少,只要有物件,很快就被社區住戶買走,幾乎沒在市場流通,形成一戶難求的情況。

業界人士表示,此次出售的宏盛保留戶位於中高樓層,開出須先繳每坪單價二六○萬元起跳的斡旋金確認財力,才能進一步帶看,一戶約一百多坪。

本刊調查,此次一口氣大手筆砸下約十多億元,買下三戶帝寶的是在河南喊水會結凍的台商、丹尼斯百貨董事長王任生。丹尼斯旗下共有一八家百貨、五○家大賣場、一三○家便利商店,年營業額達人民幣二○○億元,約五萬名員工,是河南最大零售商,名列中國通路百強。

一名台商說:「在河南零售業,王任生說他第二,沒人敢說第一。」因此,王任生「河南王」的名號不脛而走。

對此,王任生總是幽默地說:「我剛好姓王。」

王任生原有三戶帝寶,某天他在大廳喝咖啡,巧遇帝寶建商、宏泰集團董事長林堉璘,二人隨意閒聊,王任生順口提到住家空間不夠,問林堉璘還有沒有帝寶要賣。林堉璘爽快地說:「好,我有,賣你!」就這樣,整個成交過程只有五分鐘,咖啡都還沒喝完,十億元的買賣就成交,可見河南王的實力。

面對詢問,王任生低調說:「還在洽談啦。」

返台投資 斥資百億

本刊調查,王任生家族買的其中一戶已在十月二十五日過戶,登記在英屬維京群島商馥寓公司名下,該公司負責人是蔡佳樺,她是王任生的二媳婦,也是前立委蔡辰洲的女兒。

除了回台置產,王任生也低調返台投資。今年四月,占地二千四百多坪、位於花蓮市中正路的「東洋廣場」,由卿蓬公司以一○‧九億元得標。本刊調查,卿蓬公司就是王任生旗下的投資公司。幕僚透露,王任生想跨足飯店業,看過許多陸客熱門景點,如日月潭、阿里山、太魯閣等,選定在花蓮試點,並以女兒的英文名命名。

花蓮縣政府表示,王任生已向縣府提出「花蓮潔西大酒店及複合式商場」開發計畫,下月送件審查,將打造二十六層樓高,兼具商城、百貨、高級飯店性質的新地標,總投資金額約三○億元,預計明年五月動工。

王任生在台投資還不只這一樁,今年六月他用「英屬維京群島商萬利泓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拿下故宮南院旅館及文化設施體驗BOT案,預計投資金額約七○億元。總計他返台二投資案逾百億元。

王任生也想回第二故鄉台東投資,台東縣長黃健庭表示,台東缺乏大型飯店百貨,王任生正評估規劃中。

七大商場 環狀綿延

王任生在台知名度不高,但在河南可是與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家族,以及育達商職創辦人王廣亞,併稱「三王」,事業版圖之大,不到現場無法想像。

十月底,河南天氣已有初冬的寒意,本刊記者來到鄭州鄭東新區的「丹尼斯七天地」,眼前只見七棟建物林立,彼此間以空橋做環狀連接、寬敞又壯闊的百貨展場裡,販售的東西琳瑯滿目、包山包海,有精品百貨、家具城、購物中心、量販店、餐飲和電影城。

一口河南腔、就像鄰家老伯的王任生,儘管八十歲了,但精神奕奕,聲音宏亮。他說,光從「一天地」這端到「七天地」另端店面,全長一‧五公里,號稱當地最長的步行街,就像從台北東區逛到信義計畫區。

王任生看到我們驚訝的神情,怕我們聽不懂,加重語氣說:「我們的化妝品專櫃一個月單店做六百萬人民幣業績。」這超過台灣專櫃的一倍業績。

河南王稱號非浪得虛名,「若在台灣,王任生就像是集SOGO、大潤發與全聯三位一體的通路大王。在鄭州只要坐上計程車,司機都知道丹尼斯百貨怎麼走。」丹尼斯幹部形容。

王任生的百貨霸業,只在河南展店,問他為何不往其他省走,他直爽地說:「光河南一個省,我生意都做不完了。」他操著濃厚的河南腔說。

一級戰場 蓋大衛城

座落「七朝古都」開封市中心的千古名剎相國寺,自古就是佛教重鎮,王任生已取得相國寺對面土地,將以都更方式蓋丹尼斯百貨。然而在他心中,還有一個全中國最大商場的計畫正低調進行。

「這裡要加強。」「這面牆的材質不對。」上週五清晨七點,不畏室外七度低溫,王任生穿著整齊、戴上安全帽,出現在「大衛城」工地,開始指揮調度,步伐輕快地巡視每個環節,這是他日復一日的行程。

河南鄭州市二七路商圈,百貨公司群集,但王任生投資的大衛城,正如火如荼趕工,他有信心大衛城會在這個一級戰場突圍,成為商圈新地標。

王任生說,大衛城預計明年五月開幕,投資人民幣二○億元,內部包含百貨公司、電影院、餐廳、萬豪五星級酒店、休閒會館等,「總面積四○萬平方米,樓高二十四層,大約十二萬坪。」這個商場約是十幢忠孝SOGO百貨大樓,比台北一○一還大,將成為中國最大的商城。

除了用二兒子王尚卿英文名David命名的大衛城開發計畫,王任生也開始跨足房地產。

女皇花園 進軍房產

上週日(十月二十七日),王任生來到古都洛陽玻璃廠舊址,他指著前面一大片空曠土地,豪氣地說:「這裡是唐朝女皇武則天的御花園遺址,現在要重建引黃河水入池,結合遺址原有九個島嶼。」

王任生說的九洲池是武則天遷都洛陽的皇家園林,當時是後宮休閒娛樂的場所,儘管眼前仍是大片空地,但看著模擬圖,唐朝盛世的富麗堂皇宮殿、池中亭台樓閣、園林造景,似乎即將跨越千餘年的時光重現。

九洲池開發案今年七月已正式動工,由王任生的丹尼斯取得標案。該案占地八百多畝,依約需幫政府恢復歷史樣貌、引進黃河活水,復原一百多畝九洲池遺址,另六百畝則規劃為住宅、商辦、五星級酒店、古文物中心,總投資金額將達人民幣百億元,預計五年後完工,明年下半年就可預售住宅。

王任生講起他的事業大計,興趣盎然不覺累,但說到他的一生,這位叱吒河南商界的百貨強人,內心卻是百感交集。

本月中,建於明代的開封鼓樓復建完成,這座方圓四平方公里、存在中國歷史最久、現存最大的小吃夜市城樓,曾毀於一九四七年國共內戰。如今原地重建,看著翠綠的琉璃頂、質樸的灰色磚瓦、寬闊的拱形門洞,受邀參加啟用典禮的王任生,五味雜陳,「我親眼看著這鼓樓毀滅,如今又看它重生。」

國共內戰 逃難來台

時光荏苒,嶄新的鼓樓,已無烽火痕跡;但王任生的人生,卻在鼓樓傾毀的那一刻,跨過生死大關,開始他傳奇的際遇。

王任生的思緒回到六十六年前,當年他十四歲,原是洛陽耕讀人家,家中有大批農田及長工。國共內戰,戰火延燒到河南,在這三層樓高的鼓樓城門下,王任生躲在同學家中的棺材店裡,「逃出來時,我半條腿都是血,已經分不清是別人的還是自己的。」之後他與父親失之交臂,就再沒機會見面。

與家人失散後,王任生在遍地烽火、到處絕糧中,白天忍飢趕路,夜裡偷挖田裡紅蘿蔔,或者厚顏乞討殘食。經過一年的流亡逃難,一個人千里迢迢從洛陽走到廣州,再隨國民政府來台,投靠台東親戚,並在台東師範學校就學,結束漂泊歲月。

十七歲後,王任生成為小學老師,先分發至宜蘭,原有機會當校長,但為謀求發展,後調至台北。談起這段為人師表的經驗,他說學到「吃苦耐勞」。

王任生記得剛當老師的月薪是一五○元,他經朋友介紹,買下現在北市吳興國小對面土地;「當時一坪四○元,一二○坪約五千元,每月強迫存一百元付貸款,剩下五○元,我就半顆白菜、一塊豆腐,吃二餐。」

王任生在古亭國小的學生鄧小姐回憶:「王老師年輕時很清瘦,看他在講台寫黑板,都覺得他隨時會被風吹走。」

棄執教鞭 踏入商界

王任生一直過清苦的日子,直至結婚生子仍脫離不了貧困,「老婆生大女兒那年,靠我教師節領的尊師金,才能幫她們辦出院。」談到過去的辛苦,他言語中有不捨與激動。

談起從商轉折,王任生說,他看到某位校長因家裡小孩多,連吃塊肉都不易,「拚到校長也只能吃辣椒」;另外,他看到六旬女教師佝僂的身影,還在追逐不服管教的頑皮學生,彷彿預見自己晚年殘景。

正在思索人生下一步的王任生,碰到貴人,學生家長、中華民國建築經理公會前理事長蔡實鼎,延聘他出任燈串工廠廠長。在當了十八年老師後,王毅然放棄教職「鐵飯碗」,投入競爭激烈的商界,之後並自立門戶。

耶誕燈王 因母登陸

創業初期,王任生受中東戰爭波及,能源危機迫使美國政府禁用耶誕燈,無生意達三年,但他堅信「有耶穌就有耶誕節」,終於盼到能源危機解除,也接辦「東裕電器」,以品質保證、不哄抬價格、準時交貨的原則,成為全球耶誕燈王。

一九八○年代,王任生已是全球耶誕燈串霸主,擁有全美國三分之一的訂單,讓他賺進大把財富。

中國開放之初,王任生每年三節託人帶錢給母親和三個兄弟。二十多年前,王任生母親高齡過世,離鄉近半世紀的他返鄉奔喪,終於踏上故鄉土地。

母親臨終前,希望他回饋家鄉,王任生先遷廠洛陽,後想到美國的百貨公司「能將一塊錢的東西,以一百塊錢賣出」,決定在河南開百貨商場。

那年,王任生六十四歲,沒有人想到,遲暮之年,竟是他事業日正當中的開始。

王任生的成功並非僥倖。當年在統一、遠東、太設等強敵環伺下,王任生為了爭取第一張台商百貨執照,足足在北京等了一年,每天跑遍各單位拜會。他還記得那年冬天冰天雪地,即便官員開會,他也在長廊外頭從早等到晚。最後,王任生的毅力感動官員,拿到執照。

一九九七年,王任生在鄭州人民路上開了第一家丹尼斯百貨,為了省錢,地板全用塑膠地墊。王任生的二媳婦蔡佳樺是已故立委、前來來百貨董事長蔡辰洲的女兒,王任生土法煉鋼開百貨,儘管有找親家老臣支援,但前半年幾乎沒有生意。

王任生發現,百貨公司門面漂亮、專櫃東西貴,河南民眾根本不敢上門。他靈機一動,把地下一樓櫃位全撤,改成大賣場,主打低價民生用品,策略果然奏效,也帶動百貨公司的生意。

買地開店 謝絕貸款

王任生不想受制房東漲租壓力,讓利潤變薄,開店堅持買地自建。丹尼斯集團的百貨公司、量販店、便利店,有八成以上土地自有,總面積約八十至一百萬平方米。近年來土地增值,也讓丹尼斯獲利頗豐。

外界估算,王任生的身價至少有人民幣二百億元,而且他做生意從不跟銀行借錢,可見口袋之深。

儘管躋身億萬富豪,王任生仍然簡樸過日子。他的河南總部辦公室陳設簡單。最近他體型變胖,還把西裝拿去修改放大,捨不得買新衣。

「這十多年來,他坐在辦公室的日子不超過十天,工作是董事長唯一樂趣,只要看到生意好,就很快樂。」跟隨王任生十幾年的丹尼斯集團執行副總王磊說,王任生做事親力親為,落實走動式管理,這股拚勁很多年輕人都不如他。王磊舉例,籌辦生鮮超市時,王任生經常一早去市場觀察,只為了解賣菜流程。

供房留人 市價三折

王任生經商仍好為人師,每週會幫店長教育訓練,「採購很重要,賣東西時,你要忘記成本;買東西時,你要牢記成本!」他說顧客要的是物美價廉,若管理好進貨端,便能有效控制成本。

王任生管理帶人有一套,成立丹尼斯至今,有八成員工留任,這跟他祭出「員工住宅」政策有關。

在河南有「想要買房,就去丹尼斯上班」的順口溜。丹尼斯開業初期,王任生為讓員工安心成家,蓋屋後以一平方公尺人民幣六百元賣給員工,約市價三折,陸續推出三、四千戶,跟父母同住者還可更便宜,但購屋後需任職滿十年。目前,員工住宅市價已達每平方公尺六千元。

「大學畢業後進丹尼斯,七年後,我比同學多了間房子。」在洛陽南昌路百貨上班的劉珂說,王任生給年輕人許多機會。

王任生逃難與親人分離,格外注重家庭感情。他有二子一女,長子王武卿(Dennis)在深圳負責東裕電器;二兒子王尚卿(David),主管丹尼斯百貨,擔任副董;女兒王筱卿(Jessica)則坐鎮台北,負責集團財務。

丹尼斯百貨的名字,取自王任生長子的英文名。他解釋,「百貨公司取名不能太洋化、又要有外國味、最好有點混血,『丹尼斯』好寫、好唸,就這樣命名了。」

百年祖厝 出資翻修

王任生妻子楊秀蘭年初癌症過世,他難掩落寞說,他在外忙事業,家裡大小事都是老婆打理,幸虧她把孩子帶得很好,「前年我辦五十週年金婚紀念,就是知道她的病情,為了讓她開心,不然以我的個性是不會辦。」

上週日,王任生坐勞斯萊斯回洛陽新安縣祭祖,他指著面前翻新房屋說:「我就是在這裡出生。」頗有「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的感傷。

他出資翻修一百多年的祖厝「至寶堂」,當年,他還是稚嫩少年,逾一甲子後,他站在祠堂前,過往如雲煙,離鄉恍若昨日。然而,王任生成功背後的辛酸,就像迎面吹來的風,冷暖都留在他心中。

王任生小檔案

●年齡:身分證登記為1935年生,實際是1933年生

●出生地:中國河南省新安縣

●現職:台灣東裕集團董事長、中國鄭州丹尼斯百貨董事長、河南省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鄭州台資企業協會會長

●學歷:台灣台東師範畢業(現為台東大學)

●經歷:宜蘭二城國小、士敏國小、台北市蓬萊國小、古亭國小老師;太山燈串工廠廠長、中生煤氣運輸公司負責人、台灣「中華銀行」監事、全國商總理事

●家庭:妻子楊秀蘭(歿),育有2子王武卿、王尚卿及1女王筱卿,均在家族企業任職

●身價:家族資產估逾人民幣200億元,約新台幣1,00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48

女教師23人生金句 引爆職場正能量

http://www.yicai.com/news/2013/10/3075954.html

位初到紐約的華人女教師以其在紐約9個月的生活和教學經歷,總結出23句人生金句,直指人心,被網友譽為年度最勵志文章。以下就是女教師的23條人生感悟。 

1 Less is more.

這句話所指示的對象包含很多:信息、機會、經歷、表達、人際關係等等。在紐約這樣集合一切「美好和新鮮事物」的城市,我經常感覺到被過分刺激(over-stimulated)了。每一個場景都充滿信息(informative),會議和演講總是那麼激動人心(inspiring),各種機會和資源讓你眼花繚亂無從選擇,到處都是才華橫溢背景不凡的人……貪念重如我之人,就掉入這個「more」的陷阱之中,後果有三:迷失與碎片化信息的大海之中,茫然無方向,覺得什麼都想要;無法忍受寂寞專注地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好,每天都感覺很忙,人浮於事,成效不大;大腦被過分刺激而喪失正常思維力(paralyzed),抑制深度思考,抵制挑戰性工作,產生惰性情緒,工作拖沓,應付了事。當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我應該警覺,我的人生被信息超負荷所控制了。我需要嘗試做出改變——審視外物和我自身互動的方式。這雖然是一座充滿機會的城市,但許多機會,僅僅只是看起來是有價值;雖然大量的信息能夠賦予我力量,但很多信息我並不真的需要,或者很多信息蘊含著相同的道理,或者我需要花比我想像的更長的時間來消化他們。雖然我想做很多事情,想去很多地方,但一天只有24小時,我必須做出選擇而且專注於我的選擇;承擔過多以及選擇超出我能力範圍的事會讓我很累甚至很沮喪,而這樣的狀態並不利於高效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告訴自己,必須學會甄別信息,做出明智的選擇,做重要的事情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抵擋誘惑,專注淡定,不奢求全面,不企圖完美。enough is enough。

2 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

這是一位好友告訴我的,對於一個新人來說,這句話的力量很大。在這座彙集精英的城市裡,自慚形穢幾乎是我的常態,論教學比不上有經驗的老師,論語言表達無法跟英語是母語的人相比,學術論文寫得一塌糊塗,生活經歷和興趣專長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或說得出口的。每隔幾個星期我就有一次identity crisis:過去二十幾年我都在幹什麼了?作為一個「金融界裡最懂教育和教育界裡最懂金融的人」,我尷尬得很。經常陷入這樣的情緒的結果是,自卑自貶,自我效能降低,覺得前路無望,受到打擊後一蹶不振。其實我一直在做沒有意義的比較——基礎不同的比較是無效的——我的背景,經歷,專攻方向,母語,接受教育的環境和我比較的對象並不相同。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如是而已。當然,我也抱怨過自己成長太慢,學習效率不高。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我本來就能力平平,而消化信息和學習新知識是需要花時間的。或許我應該接受自己能力的侷限並尊重自己的學習方式和速率。我只是一個很普通的平凡的新人,在一點一點地積累和進步,做著那些看起來不那麼平凡的人堅持做了很多年的事。Everyone's gonna start from somewhere. Be patient and faithful.

3 Now or Never.

拖延症是許多現代人的病症。我的拖延症來自於被過分刺激和攬事太多而產生的疲憊、惰性和精力分散。我的書架上永遠有一堆等待整理的課堂筆記和會議心得、等待的閱讀的學術文章和各類書籍,名片盒裡永遠有一堆等待跟進和梳理的聯繫人,慾望清單上永遠有一堆要去的地方要看的歌劇要看的電影。有些事情,如果現在不做,就永遠也不會做了。假如趕在deadline之前才去做,那麼基本上就是草草了事,原本設想的所有細節和精緻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打磨。如果清單上的一些事情並不那麼重要因此被一推再推,那麼大可把他們從清單上刪去,輕裝上陣,在重要的時間做重要的事,不被瑣事淹沒;如果清單上的事情很重要但工程宏大讓人畏懼以至遲遲不肯開始,則可以切分為小塊,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時間進程(我往往高估自己完成事情的速度)並強迫自己嚴格執行。

4 Face the reality.

 我在哥大教育學院和實習的學校裡學到最有用的東西之一就是面對現實,解決實際問題。所有完美的假設條件都可以被現實無情地反駁。一個針對白人中產階級的教育設計放在一個多族裔能力嚴重不均的教室里根本無法實施。一個有效的教育設計,必須在尊重學生能力分佈、家庭背景、文化環境和學校資源條件的基礎上完成。同樣,承認自己實力的侷限,不好高騖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人生才不會有那麼多失望和挫敗感。

Nothing could be perfect.我的完美主義的一面常常讓我身心俱疲或者前進很慢。一方面,我企圖面面俱到,雕琢所有細節,不完美讓我憤怒——像我的一個學生畫畫時候畫錯了一筆就憤怒的撕碎畫紙。一方面,我選擇等待完美時機,等待所有完美條件都具備才開始一件事情,假如真有那個完美時刻,動機和熱情也已經消耗殆盡,更何況,如果要說真的準備好了,我永遠都不會完全準備好去接受任何挑戰。人生從來就不可能完美,也不應該完美。享受不完美的狀態,才可以從容的把事情一件一件地做起來。不是選擇完美的條件,而是拿到一手爛牌,也要把它打到最好。不完美才是真人生。

5 Down to the earth.

在中國教育體系裡呆著麼多年,我養成一種用大詞來忽悠,用含糊詞來逃避的習慣。這種語言習慣體現到行動上就是光說不練,不屑於做小事情。很多事情看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並不容易,甚至很多時候,我們會被細節打敗。很多事情,不去做永遠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會知道時間線可能會拉得多長,永遠不知道會面臨怎樣的挑戰,應該用什麼方法來解決。能撐起大事情的人,肯定是把很多很多小事情做好的人。我接觸的許多美國同學和美國同事,都在做很具體的事情,而且能把那些具體的事情做得很精緻——我的mentor有一個博士學位兩個碩士學位,但一直在一線教幼兒園小朋友。雖然很多人都很能說,但所有的說法都很具體並且來自於切身的經歷。大家並不愛聽滿嘴的空話,而是尊重那些踏實的人,認可能夠接地氣的項目。所以在紐約呆這麼久,我漸漸地不再以常青藤名校精英自居,覺得光環和背景都是浮云,養成了一種少說話多做事的習慣,並且努力把小事情做好。

6 Learning is everywhere.

身在在教育領域,自然對「學習」有很多體會。國內的教育讓我對「學習」產生很侷限的認識,對知識有很深的偏見。我在哥大所接受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在紐約的生活經歷讓我對學習有了新的認識:世界,就是課堂;每一個人,都是我的老師。我養成一種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學習的習慣:用心觀察生活,在旅行中考察風土人情,思考「為什麼」並且找尋答案,詢問各種職業的人關於他們的工作。世界就是一本開放的書,學習也不應該侷限在課堂之內。

7 Don't do lousy jobs.

在美國,無論是教授還是管理者,他們期待我拿出來的是高質量的工作成果。認真經營還是草草了事,他們一眼就可以看出來。這讓我在工作和學業上都不敢怠慢。假如留下不良印象和lousy jobs的歷史,我很難被原諒而得到下一次機會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犯錯誤的成本越來越高,年輕的時候要多犯錯誤,因為錯誤讓我們成長,但是如果是因為怠慢而犯錯——比如lousy jobs這種完全是人為可控的錯誤——以至喪失機會,那這樣的錯誤代價太大了。

8 Be professional.

「專業性」是美國學術和工作環境下的基本要求。所有的職業或學術活動都有設定好的標準和期望——對於做學問的嚴謹態度,領域知識的把握程度,實踐操作的熟悉程度,行業術語和慣行。我是一個在任何領域都不夠專業的人——鋼琴、表演、劇本寫作、體育運動項目、甚至是教學,經常感覺到以一個業餘者的身份出現在專業者的場合所受到的「排擠」和「鄙視」。沒有實力,是沒有用的,兩句話講完,專業的人就知道你有幾斤幾兩了。不過我也知道,一切都需要時間來積澱,只是美國社會對專業性的高要求逼迫著我以更快的方式讓自己成為專業人士。一個人很難在很多領域都很專業,所以我現在只選擇專注於幼兒教育領域的課程和教學。每個行業也有特定的職業規範,比如雖然小孩子很可愛總讓我想狠狠地親一口但是作為教師的絕對不能這樣做。在什麼場合說什麼話做出什麼行動也是專業性的要求,說話做事前一定要經過大腦思考,專業的人沒有一句多餘的話,而且是用邏輯和理性而不是情緒來指導自己的行動。

9 Everything comes with a price.

「一切都有代價」,這是老生常談了。用金錢換時間,用時間換金錢,犧牲原則取得利益,犧牲健康獲得成就……只是有時候,我們容易忽略隱性成本,拿人手短還覺得自己撿了便宜,其實現在沒付出的,都變成了人情債。混跡紐約社交場合,學到重要的道理是無功不受祿,受祿必問「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雖然人性當中總有那種一有機會就占人便宜的傾向,但是公平交易永遠是最安全的。反過來說,No pains no gains.一份付出一份回報。美國社會是公平的,用心備課,認真教書,學生有進步,校長和其他老師都會看在眼裡。過程合理,結果也會合理。

10 Be cool with praise.

外表美麗的人,容易浮躁,被這個世界誇獎一下,就飄飄然不知今夕幾何年,更可恨地是,還會不停地期待更多的誇獎,渴望更多的關注,忘記自己的內在還是多麼虛空。對能力和成就上的讚揚也需要小心。美國人喜歡讚揚別人,因為他們提倡以鼓勵帶動積極的進步,我的Mentor對我「紕漏百出」的教學滿口表揚,我的教授給我的並不十分出彩的論文給很高的評價。人容易被這樣的誇讚沖昏頭腦,忘記自己到底是有幾斤幾兩,忘記自己前路有多艱險,任務有多艱巨,所以我總是很小心,捫心自問自己的付出和實力,自己踏實,才是真的踏實。

11 Stay true to yourself.

在紐約這樣文化多元價值多元的城市,人有時候會迷失自我,尤其是像我這樣迫切地想融入這個社會的人。我的意思是,雖然紐約很包容,但這裡有無數的小圈子,每個圈子都有規則和壁壘,而我只能選擇進入不多的幾個。有時候我會為了融入這些圈子,讓更多的人喜歡我而放棄自己真實的一面。當然,這樣並不舒服,很快我也原形畢露。我知道,有些東西如果我放棄了我不會快樂,如果我假作我也不會快樂。我必須知道我自己是誰,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什麼環境或者圈子才適合我。真正適合我的環境和圈子,應該是能夠讓我展現真是的自我的地方,不僅是它在選擇我,也是我在選擇它。我必須有自己的偏好和標準,有自己不喜歡的東西和絕不妥協的原則,因為改變別人是不可能的事,而改變自己是痛苦的事情。

12 You can be original and empowered at the same time.

這是我個人長期以來的困混。說得不嚴謹一點是,如何處理創造力和知識的關係。我對原創性向來非常重視。一旦我發現別人有跟我同樣的我卻以為很獨特的想法時我就會變得很沮喪;或者,我會潛意識地排斥接觸現有的模型和知識,害怕他們影響我的原創性。這樣的結果是,我為了創新而封閉自己,結果創造出來的東西是市面上已經存在的或者並不如已有的模式。我為了創新而創新,而忘記了創新所指向的真正目的——更好地解決問題或者適應新情況。人類社會發展了這麼多年,領域知識和模型日趨完善,我還有創新的空間嗎?當然,因為人的思維是衍生的,而對現存模型所有創造性的改良都屬於創新。比如課程創新,可以是借一個適用於高年級學生的課程創意來調整成一個適合五歲兒童的課程——所謂innovational adaptation。於是我發現原創和被empowered, 被informed並不矛盾。已有的知識、模型、書籍、別人的觀點可以使自己更強大。拋開這個「純原創」的思想包袱,學會借力使力,能事半功倍並且使創新更具實際意義。

13 Don't judge too soon.

在快節奏的社會裡生存,人們傾向於用自己很侷限的思維框架快速下判斷——評價一個人、一個課程、一所學校、一件事。這樣的快速判斷可能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但先入為主很容易誤判,相信交往尚淺的人話容易受傷害。對人對事,在收集到足夠證據之前,不好輕易下定論,言辭上留有餘地,心理上抱有一定程度的觀望,愛恨不在一瞬間,真偽良莠需要時間來證明。

Self-reliance.自食其力,是美國社會的時代精神。雖然家庭背景和先天資源很重要,但自力更生是唯一長久繁榮的唯一辦法。我認為自己是獨立的女性,我知道我不能依靠別人的資源來讓自己繁榮,只有積累自己的資源才不會受制於人,我知道我要堅強,很多困難我只能自己挺過去。我知道要在財務、精神和情感上都獨立,自己才能在被全世界拋棄的時候,也能活得很好。

14 Seek for optimal solutions.

雖然人生沒有完美,但我相信任何問題都有較優的解決方案,所有的事情都有技巧可循。在開始解決問題之前,一定要捨得花時間來理清問題的根本,尋找最有效最切合最直接的資源來解決問題,向對的人提問尋找答案,如果一條路子走不通,要毫不猶豫的換一條路,不要為沉沒成本而繼續做無用功過。

15 Respect others' time.

紐約人的日程排得很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安排,需要抽出時間來做一項事情之前人們總是要考慮三分——做做成本收益分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不希望別人很突然地打擾到我們的生活,那麼也不要很突然地打擾到他人的安排。美國人對工作時間的界定很明確,工作時間之外不希望被工作上的問題所打擾。學會預約,給別人時間和空間來回應,因此短信和郵件是較安全的聯絡方式,如果別人不接電話,必然有充足的理由。這世界不是圍繞著我們轉的,沒人應該隨叫隨到,我們需要互相尊重彼此的時間和安排。語言表達要言簡意賅,表意明確,不要廢話連篇含含糊糊地浪費他人的時間。simplicity is a virtue。

16 Treat yourself well.

你怎麼對待自己,別人就怎麼對待你。不需要名牌來裝點,但要吃得健康,睡眠充足,穿著得體,精神飽滿,自信自尊。不注重養生之道,必會戰敗;精力充沛,才能有productive life。別把自己搞得那麼悲慘,以一副受氣包的形象出現。什麼樣的氣場吸引什麼樣的人。尊重自己,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17 Be flexible.

人生根本無法計劃,很多事先想像出來的問題,可能根本不存在,很多沒有考慮到的問題,可以很給你突然的打擊。任何一種輸入,都會對輸出造成影響,很多時候你無法決定輸入——比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

18 experience will come to you

而你會改變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唯一能做的是,保持自己的彈性,適應改變,不至於大悲大喜,不至於因為突發事件而打亂陣腳。

19 Empathy.

我在紐約呆的這九個月,跟各行各業、不同年齡的人打交道,在教室裡跟兒童進行各種各樣的對話,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之一就是共情力。真真切切地理解別人的感受,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人都有以己度人的傾向,每個人的自身經歷都是有限的,看世界的角度和看到的世界也並不一樣。「共情」需要開放的心態(慾望)和足夠的想像力(能力),是一件很有挑戰性的事情。但一旦達到那個境界,你可以更好地瞭解教育對象,設計出更有效的教學方案,更好地瞭解交流對象,跨越交流障礙,為衝突和矛盾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

20 Hold on to your bottom line.

這是一個「壞人」當道的世界,每一場相遇都是一場博弈,博弈的過程是不斷試探對方的底線,你永遠不能完全掌握你對手的全部,因此也不要開誠布公地讓對手知道你的全部。堅守底線也許並不能讓我立刻快樂起來,但卻可以讓我們獲得尊嚴,而尊嚴才是最終的快樂。

21 Keep going, don't settle.

每天都充滿挑戰,所以不能停止戰鬥。休息久了,後面地人會追上來。在沒完成一件事情之前,不要去想鮮花、掌聲和回報。淡化成就和光環,最好的作品是下一個。不斷思考自己能給這個世界帶來什麼,目標不能不止於「表現良好」,而應該是「我真正被需要」。

22 Don't repeat your mistakes.

錯誤是最好的老師的之一,但犯錯誤是有成本的。其實我們能犯的錯誤是有限的,大部分時候,我們只不過在犯同樣的錯誤。不要說去做多少正確的事情,能不重複犯錯已經很不容易。所以,總結很重要——在我們每天大量遺忘的過程中,不能遺忘的是那些不可以再犯的錯誤。

如果要慶幸什麼,我慶幸紐約給了我這麼豐富的經歷和疼痛的歷練,以及自己能一直保持一顆自省的心,不讓自己在這樣繁華的都市裡被淹沒或者變得更加浮躁。

23 If you don't try,you can't fail.

如果要慶幸什麼,我慶幸紐約給了我這麼豐富的經歷和疼痛的歷練,以及自己能一直保持一顆自省的心,不讓自己在這樣繁華的都市裡被淹沒或者變得更加浮躁。

如果說有什麼忠告,只是一句話:去經歷,你就會明白一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84

藍翔校長發家記:數十億身家 教師看其照片發抖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11/146633.html

i黑馬:無論是財富舵手榮蘭翔,還是象征民營技校崛起的“藍翔現象”,這所在二十多年時間里培養出30萬名技工、規模在國內排名第一的民辦技校都足夠惹人註目,成為改革開放之後職業培訓產業大潮30多年洶湧發展中的一個樣本,甚至是一個謎。

\一場跨省鬥毆的風波讓山東藍翔技校以及校長榮蘭翔陷入輿論旋渦。

無論是財富舵手榮蘭翔,還是象征民營技校崛起的“藍翔現象”,這所在二十多年時間里培養出30萬名技工、規模在國內排名第一的民辦技校都足夠惹人註目,成為改革開放之後職業培訓產業大潮30多年洶湧發展中的一個樣本,甚至是一個謎。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在山東濟南、河南商丘以及北京多地采訪多人,包括榮蘭翔的妻子孔素英、藍翔技校的有關人士、藍翔技校曾經的學員和相關業內人士,在這個過程之中,這場離婚風波的始末以及背後藍翔技校的“發家史”也逐漸被拼湊完整,浮出水面。

離婚風波各執一詞

9月25日,位於濟南市天橋區藍翔中路的藍翔技校校門口排列著6門遮蓋起來的高射炮,幾位學生警惕地守在鐵柵欄門旁,審核著進出者的證件。根據藍翔技校的規定,非本校人員一律不得進入,即便是本校學員,一周也有6天不得外出,這使得這所學校看起來更像一座軍營。

幾經波折,傍晚時分,記者才在招生大廳旁邊的會議室見到了學校行政主任孫麗。

“不要聽信外面媒體的那些話,都是不準確的。”嚴格查看了證件之後,孫麗又出去請示了一下,然後拿著一些印刷材料再次進了會議室。她表示,榮蘭翔就在學校,但是因為開會脫不開身,讓她來回複媒體提問。

根據媒體報道,9月5日,藍翔技校負責人王紀中、付漢民等帶領藍翔技校師生在商丘市天倫花園與榮蘭翔嶽父孔令榮等人發生爭執,為房產大打出手,最終被當地警方制止並拘留。

而在孫麗的口中,這起“房產爭奪風波”卻有著不一樣的版本,據其所說,早在15年前,“榮校長”就向全體教職員工表示,要獎勵大家每人一套住房,但是當時學校實力有限,無法兌現,而現在的天倫花園房產,就是“榮校長”要兌現承諾的房子。按孫麗的話,商丘天倫花園的房產是屬於學校的。

作為證明,孫麗出示了一張由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法院蓋章的民事裁定書,這份日期為9月2日的裁定書標明濟南天橋區人民法院已查封了位於商丘市神火大道旁天倫花園 351套住房以及地下室。孫麗還出示了一份財產保管委托書,這份日期為9月5日的委托書表明,榮蘭翔將天倫花園的產業以及團結路中路的一套單元房全部委托給王紀中、白長華、付漢民和田磊強(均為藍翔技校管理人員)管理。

“我們派人去管理房子是因為得知孔家私自把房子賣給了別人,已經出售了幾十套。”同時,孫麗否認副校長帶隊打架的說法,稱藍翔技校副校長就一位,姓曹,其時正在學校。

“都起源於離婚案,我們現在就聽法院的判決,如果判給孔素英,我們就無條件退出,不再爭了。”孫麗如是說。

“這都是編瞎話。”在北京萬達廣場附近的一家咖啡廳,事件的另一當事方孔素英反駁。

孔素英目前在北京居住,而在商丘,當地人向記者介紹,其父孔令榮早年從軍,為人倔強,不太好打交道。在孔家淩亂的住處,尚留兩個親戚看守。墻上掛著一張孔氏五姐妹和一個弟弟以及孔家父母的合影,照片上已不見榮蘭翔的影子。

“榮蘭翔不想和我打離婚官司,因為他怕分財產,也怕丟面子。”孔素英解釋。

據其所說,她2010年就起訴離婚,後來撤訴。2013年底她又提出離婚,兩個多月後得以立案。

“肯定是向著他,要不為什麽查封商丘天倫花園的房產,不查封榮在濟南的眾多房產?”孔素英表示委屈。

順風順水的發家史

資料顯示,榮蘭翔是河南虞城縣人,榮蘭翔1964年出生,現年50歲。據孔素英回憶,1986年,她與榮蘭翔租下濟南市天橋區幾間教室,幹起了學校,還承包了學校食堂。專業只有油漆、沙發制作和縫紉,前兩者榮蘭翔任教,孔素英教縫紉。

這也足以看出榮蘭翔的過人之處,因為,彼時做培訓業務的人並不多。

僅僅兩三年之後,榮蘭翔又發現了新的機會。1988年,部隊開始搞“三產”,榮蘭翔選擇與部隊合作開辦培訓,而其老丈人孔令榮就是退伍軍人。

“部隊帶來的好處是能提供廠地,關鍵的是還能帶來學員,都是部隊轉業人員,需要培訓技能。”孔素英稱。

順勢而上,藍翔技校的運作日益邁上正軌。榮蘭翔是學校的實際管理者,法人則是軍隊一方,藍翔技校學會了部隊的管理方式,這也成為後來管理的模型。在此後的10年時間,學校招生不斷擴大。

1997年左右,因為中央軍委限制部隊從事三產,藍翔技校和部隊脫鉤。此時榮蘭翔再次抓住機會買地擴張,因為部隊的房產需要退還,榮在濟南藥山腳下買下50畝土地,建起了新校區。

“1998年時我們就有上萬學員了。”孔素英稱。資料顯示,2002年時藍翔技校的學員規模達到了3萬。以此計算,當時的藍翔技校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同類院校。

2006年左右,藍翔技校聘請了唐國強做廣告代言人,在全國的知名度一炮打響。一位2007年在該校學習,後來在該校任教兩年後離開的學員表示,一些培訓班只培訓1個半月到3個月,流水招人,流水開班,因此藍翔受訓的學員人數眾多。

至於學生來源,這名學員表示,99%都來自農村。在公立技校還是按計劃招生、主要面向城市少年的時候,藍翔就把目光投向了廣闊的農村市場。

來自藍翔技校的多位學員都表示,在技校住校期間生活費用比外面要高。由此看來,藍翔的收入不僅包括學員學費,還包括封閉教學期間數萬學員的日常開銷。

“我不知道榮蘭翔有多少資產。”孔素英稱。有藍翔技校人士猜測,榮蘭翔個人資產至少10億元以上,如果對各地的房產一一加以統計,可能有幾十億元。

有資料顯示,榮蘭翔曾經嘗試過多元經營,除藍翔技校之外,還開辦了山東藍翔建設機械有限公司(榮蘭翔三哥榮蘭強代持)、山東藍翔房地產開發公司、山東藍翔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山東藍翔廣告有限公司、榮氏玉尊珠寶公司等。此外,山東藍翔職業培訓學院還向濟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投資1900萬元。

據知情人士稱,藍翔技校內建有教職員工宿舍,在濟南美麗湖還以給教職員工住宿的名義購買了70多套住房。另外,該公司在青島、北京、濟南還有多處房產。

目前藍翔有5個校區占地上千畝,建築面積40余萬平方米。天倫花園共有351套住宅,以當地價格每平方米5000元計算,整個價值超過1億元。

孔素英表示,榮蘭翔隨著學校越辦越大,個人越來越膨脹,2005年、2006年以後情況更加變本加厲。“他容不得別人不服從他,有一對教師夫婦,離開藍翔技校多年以後,別說見榮蘭翔本人,就是看到他身份證上的照片都嚇得發抖。”

難以滿足的職業教育市場

藍翔技校1986年成立,當時距1978年改革開放不過8年,其近30年的成長歷程也代表了整個民辦技校的發展史。

“藍翔技校這類民辦職業教育學校抓住了短期技術培訓這個市場,”一位職業教育界人士說,“這個市場並不被以公立機構為主體的職業教育體系所重視。”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我國2013年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98.3萬人,在校生1960.2萬人,這兩個數字和 2004年統計公報顯示的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548.1萬人、在校生1367.9萬人,差別並不大。但是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化規模的擴大,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入城市,他們急需職業技能培訓。

一份2004年由中國民盟山東省委職業教育調研組撰寫的調研報告認為,農村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其原因在於,農村初中畢業生每年有600多萬人沒有接受職業教育,再加上沒有升入高校的高中畢業生,每年約有800萬人需要職業教育。據湖南等四省農民工抽樣調查,未接受過職業教育與培訓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2%,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占22%(多數所學專業與從事職業不對口),受過普通高中教育的占16%。由此可見,目前農村職業教育問題十分嚴重。

山東是工業大省,職業教育問題尤其嚴峻,山東提出從2005年開始,每年要培養10萬名高級技工,規定省級以上重點技工學校名牌重點專業,經批準可自辦高級技工班,實行彈性學制,招取高中學歷畢業生入學,半年學制合格畢業生發初級證,一年學制合格畢業生發中級證,兩年學制合格發高級證。

2013年5月,山東省教育廳廳長左敏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作為職教大省,山東全省有中等職業學校560所,在校生115萬人;高職高專75所,在校生76萬人;還有接受繼續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有43萬人。

山東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所理論研究室副主任鞠錫田對記者表示,由於山東省人口多,經濟發展快,加上領導重視,職業教育這五六年來一直增長比較快,在國內名列前茅。

但是,以公立技校為主的職業培訓,卻無法及時按照市場需求調整資源。當電視廣告出現藍翔技校幾十臺挖掘機同時工作、上百名廚師一起烹飪的充滿煽動力的畫面時,這些技校還按照傳統套路培養技工。市場上,一名成熟的挖掘機司機工資可達五六千元,顯然,藍翔的宣傳對學生更有誘惑力。

教育部商業職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王茹芹表示,職業教育分為職業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公立技工學校培養的是國家認可學歷的執業技術人才,屬於前者,它們不可能也沒有精力把教學資源調整到職業培訓上,而由民營職業教育機構承擔職業培訓與公立機構互補具有合理性。

不過,問題也隨之出現。由於沒有公立機構的參與,對其也沒有嚴格的考核制度,民營職業教育機構的師資遠遠達不到要求,教育質量存在嚴重問題。


放假二個月僅返校二天 教師協約挨轟自肥 寒暑假進修未強制 台灣教師「好涼」



2015-08-24  TWM


宜蘭縣政府和教師工會一紙團體協約,除要求教師一天工時不能超過八小時,更明定寒暑假教師僅返校兩天;相較各國針對教師完善的在職進修制度,台灣顯得徒具形式,寒暑假反倒成為出國玩樂的時機,令人惋惜。

撰文•賴若函

宜蘭縣教師工會和縣府日前完成全國第一份教師團體協約,適用全縣四十二所中小學,內容包括教師一天工時不能超過八小時、寒暑假返校兩天為限、效法公務員補助健檢公假等,預計九月上路。這份協約引起全國家長聯盟、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等團體關注,憂心學生受教權受損。

「寒暑假領全薪,只要返校兩天,怎可要求工時比照勞工每天八小時?如果早上七點半到校,下午三點半老師就要下班,學生怎麼辦?」全國家長聯盟理事長吳福濱表示,教師薪資福利比照公務員,卻要爭取一切勞工的權利,兩邊好處都要,並不合理。

甲等好拿 進修無誘因

這紙被外界評為「自肥」的協約,看在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眼裡只有感嘆:「相較於國外制度,台灣老師的壓力小,才會有這種亂象。」他表示,每年 約三個月的寒暑假,照理說是教師備課、進修的好時機,在許多國家,雖然放假時間不一,但基本上,老師都忙著上課;反觀台灣的教師,每年寒暑假,各縣市政府 根據協商,可要求老師返校進行二至七天不等的行政事務,其他時間則不需要待在學校。

薛春光強調,「有關教師的在職進修,一直沒有強制的規定,系統設計上沒有誘因,是最大問題。」的確,現行《教師法》的第十六條即已闡明,教師在職進修是權利,而非強制;目前依規定各縣市政府要求研習時數不一,並未強制要求在寒暑假期間進修。

相較之下,新加坡的老師就辛苦多了。熟悉新加坡教師進修制度的台師大教育系副教授林子斌表示,自二○○九年起,新加坡中小學老師在當時教育部的規定下,必 須參加一個以上的校內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在學期中及寒暑假,進行同科目或跨科的課程教學討論、考題分析;尤其在寒暑假時,社群的運作不會「放假」,除了教 學討論,新加坡的老師往往還得根據學生狀況,編寫課本以外的新學期教材。

「新加坡的老師壓力很大,每年都要依據考績來決定薪水調漲幅度。」林子斌說,新加坡教師的考績是標準的常態分布,並且會根據老師年度的表現,進行三%到 五%不等的加薪,同樣年資的教師,可能因為考績的不同而薪水差很大,「這方面,明顯有別於台灣的老師九九%每年考績都甲等。」根據全國中小學教師協會在一 二年的調查,當年度被評為甲等的中小學老師約達九六•三五%。這數字,呼應了薛春光的說法,對於老師的積極進修,法規上既無強制要求,實際運作的系統也缺 乏誘因。

至於其他國家,教師的壓力也不小。薛春光說,在中國,由於教師有四級分級制,教師進修是學校聘任、晉升的依據,需要累積一定專業指標才能升級,所以老師們甚至會花一個晚上的時間坐夜車,自費上課,內容包括學校內部培訓、校外的短訓班和報告會等。

空有機制 質量難強化

台東大學體育附中校長梁忠銘曾經撰文指出,日本針對初任、三年、五年、十年經驗的教師,各有不同的研修規定,光是新任教師,就被要求每周要有兩天、一年三 百小時的校內研習,及一年六十天以上的校外研習,透過演講、討論、實習、參訪等形式,進行各種面向的進修。另外,所有的日本教師都是每十年換一次教師證, 換照前要另外參加三十小時的研習,也就是說,日本的教師不管是平日假日,都有上不完的課。

加拿大的老師,每年都要根據系統性的專業研習來換取新的教師證,許多老師甚至會到歐洲進行教學數年,增加國際觀和文化視野。至於暑假,老師們也忙著開設各 種營隊、課程,這些都是各省教育局規畫給當地學生的免費課程,少數以學科為主,大部分針對技能發展如科學、藝術、體育、小說寫作、中國水彩等實用課程非常 受歡迎。

「台灣不是沒有具教學熱忱的老師,但現在的研習課程雖管道多元,內容卻難有實質效果。」林子斌感嘆,台北市、新北市暑假時不乏有跨校教師社群,但人數有限;加上現行制度設計,校長無權對教師打考績,也無法督促教師進步,都是必須改革之處。

這次宜蘭縣教師團體協商,只見縮短工時和各種福利的爭取,卻不見對教師專業進修的要求,讓寒暑假依舊淪為教師出國遊樂好時機;台灣教育部與各縣市政府教育局,若不加緊強化兼具質與量的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教師的競爭力和下一代受教的品質,都令人憂心。

各國教師在職進修要求

國家 在職進修要求

台 灣 研習時數依各縣市規定不一,多半在學期周間請公假上課。

中 國 教師分為四級,必須不斷進修,促進專業知能的提升。

日 本 針對初任教師、三年、五年、十年經驗不等之研修有不同規定,每十年換一次教師證,換照前要另外參加30小時的研習。

新加坡 要求教師加入社群,針對教學、課程設計,隨時做分享和討論;要求參加研習課程,與每年教師績效、加薪幅度相關。

芬 蘭 教師至少要有碩士文憑,大量開設暑假大學課程,鼓勵想要進修的老師深造。國家和地方教育部門會舉辦各種課程,探討如何解決教學問題,也有各種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美 國 教師分三到六級,需要達到一定指標才能升級,許多教師會在暑假選修大學課程,以獲得碩士學位或教學專業認證,大多數州要求教師每五年完成15個課程學習學分。

加拿大 教師每年都要根據系統性的專業研習來換取新的教師證,甚至會到歐洲進行教學數年,增加國際觀和文化視野。至於暑假,老師們也忙著開設各種營隊、課程給學生。

整理:賴若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987

英語教師包天仁:成敗皆由報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4116

春風得意之時,他腳踏學、商、政三界,擁有兩輛奔馳,一份全國發行1300萬份的報紙。

如今,46名教師因討要200萬保證金,在北京起訴他和教育部。

眼下,62歲的英語教師包天仁又開始第二次創業。

快15年了,包天仁仍然記得很清楚。

2001年5月29日早上7點半,他準備出門上班。門一打開,立即從門外擠進兩個男人,將他推回屋內,其中一人用東西抵著他:“這是槍,不要動”。

站在他面前的兩人頭戴禮帽,鼻梁上架著大墨鏡。一人手執獵槍,另一人手里提著葡萄酒(當地特產)的包裝箱,看著像去送禮,其實里面裝的是繩索和汽油。

“有什麽話好好說。”包天仁明白,自己被綁架了。對方提出要300萬,否則殺了他全家。經過5個小時的談判,包天仁最終被勒索走100萬元。之後,他報了警,很快破案。那兩人被槍決。

彼時,正是他春風得意之時。這位《英語輔導報》的創始人,走出了一條官、商、學“三棲”的道路。他的報紙發行量最高時達1300萬份,同時還是正廳級的通化師範學院院長,並身兼通化市政協副主席。

最近,62歲的包天仁,因為拖欠200萬元的保證金,被推上被告席。

“我們一直認這筆賬。”包天仁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說,他打算逐年還清。

包天仁說,人生是個拋物線,他的前半生經歷了波峰,也跌到過波谷。走出谷底的他,謀劃在有生之年東山再起。

62歲的包天仁為了第二次創業到處奔波,今年坐了78次飛機。 (受訪者供圖/圖)

“全民英語”的黃金年代

包天仁出生在吉林通化農村。首屆工農兵大學生出身,1985年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從通化縣高中調入通化師範學院當英語助教。

包天仁回憶,他當中學老師期間起早貪黑地輔導學生,搞題海戰術,就萌生了創辦一份英語學習輔導類報紙的想法。到了大學之後,時間相對寬裕,包天仁重拾辦報的念頭。

1990年3月1日,《英語輔導報》正式試刊,一個專職編輯都沒有,只是找了一些大學老師、學生兼職,成本並不高,創刊當年就實現了盈利。創刊之初的《英語輔導報》只有內部試刊刊號,無法公開發行,他就通過郵寄的方式投遞。

1992年,報紙的發行量已經有80萬,享有一定知名度。當年教師節前夕,吉林省委一位領導到通化視察,主動要到英語輔導報社去看看。包天仁借機提出了沒有刊號的問題。當年年底,停辦的《吉林農民報》刊號給了《英語輔導報》。

雖然報紙是包天仁個人出資創辦,但國家政策不允許私人辦報,遂將報紙掛靠在通化師範學院,後者成了主管主辦單位。從法律上說報紙的性質就成了全民所有制,但事實上一直按私人所有的方式在運行。

那是一個“全民學英語”的時代。英語在1983年按考試成績的100%計入高考總分,1987年,四、六級考試在大學中全面施行。1990年亞運會成功舉辦,全社會掀起了學英語熱潮,1990年代初中國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留學熱不斷升溫。英語在中學課堂上的地位與日俱增。

這給《英語輔導報》提供了極大的市場空間,一創刊就迎來了黃金年代。1993年,有了公開刊號的第一年,報紙稅後利潤就達500萬元,此後幾年一直保持這個水平。

按照包天仁的說法,那幾年是“賺大錢”的時代,發行量也呈幾何級數增長。到2006年前後,《英語輔導報》旗下已有《數學輔導報》、《語文學習報》等幾十種報刊,發行量高達1300萬份,每年給地方上交的稅收達到1600萬元。

隨著報紙一步步走上巔峰,包天仁開始“露富”,1993年,剛創刊3年的報社就出資100萬購買了辦公樓。1995年又花100萬購買了1輛奔馳S320,那一年報社剛搬進老辦公樓不到2年,包天仁又著手建設新的辦公樓。

2000年,占地面積17000多平方米、歐式風格的新大樓落成。新大樓坐落在離市中心5公里遠的郊區,報社為此花300多萬購買5臺豪華大客車作為班車,除了接送員工上下班,每天中午還接送到市內逛街,那時報社給員工的福利還包括:每天免費提供三餐夥食,另加上午茶、下午茶,給剛畢業的大學生提供宿舍。

如此露富,自然樹大招風。2001年5月29日,包天仁遭到綁架,被勒索了100萬元,包天仁報案後,兩名綁架者落網,後被槍決。

被綁之後,包天仁加強了保鏢力量,但仍不改“一擲千金”的作風,2003年又花費240萬元購買了一輛奔馳S600。2005年,報社花350萬購買了中央電視臺“春晚”節目前5秒鐘的廣告時段。

《英語輔導報》是那一代中國青少年最熟悉的名字之一。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紅帽子與回報

財富與日俱增,包天仁的政治資本也越積越厚。

1997年5月,包天仁給國務院領導寫了一封信,提出《關於我國外語教學改革的十條建議》,國務院領導將信件批給了國家教委負責人,請他們認真組織力量進行研究。

之後,國家教委派人找包天仁,表示可以由報社成立一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中心設在東北師範大學的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下面。

1998年對“亦商亦學”的包天仁來說,可謂是飛黃騰達的一年。他從一個算不上幹部的教研室主任被破格提拔為通化師範學院副院長,一躍就成了副廳級幹部,兩年後升任院長。1998年,包天仁還評上了正教授,並在年底當上通化市政協副主席,一當就是14年。

官居正廳級的包天仁,仍然兼任英語輔導報社的社長和總編輯。包天仁自己也說,後來報社能做那麽大,和“紅帽子”是有關系的。

包天仁也懂得回報,捐資設立了全國優秀園丁獎勵資金。1998年全國大面積洪澇災害發生後,全國組織捐款,教育系統的任務是600萬,英語輔導報社一次就捐助150萬元,這也為他在教育部面前加分不少。

在與教育部的合作中,包天仁投入最多的是“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獎學金項目”,這也是包天仁最得意的一個公益項目。

2001年,留學獎學金項目正式實施,每年選派兩三批、每批選派四十名左右中小學外語教師,到英語國家進行3到6個月的語言培訓。經時任教育部副部長韋鈺批示同意後,報社與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共同設立獎學金,項目也就成了國家項目。

15年來,國內已有1400名中小學外語老師通過該項目走出國門,他們個人只承擔往返機票費,國外的學習、生活費用都由英語輔導報社承擔。據報社向通化市工商局、稅務局提供的材料顯示,報社15年耗資五千多萬元。

2005年6月10日,剛任吉林省省長不久的王瑉到通化視察,就去了英語輔導報社。當過大學副校長的王瑉與包天仁相談甚歡,邀包天仁一起吃晚飯。

2007年,報社成立了黨委。而包天仁本人並非中共黨員。

改制受阻失而複得

英語輔導報此後幾年的發展順風順水。2007年11月,吉林省發出了重點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推進英語輔導報社的股份制改造、盡快實現上市。

這次改造最終失敗。英語輔導報社在法律上是全民所有制性質,但通化一直知道它是民營企業,在報社的陳列室,就擺放著通化市政府頒發的“民營企業納稅狀元”的牌匾,吉林省政府也給它頒發了“納稅超千萬元民營企業”的牌匾。

“要改制,首先要定性,到底是國企還是民企。”時任通化工信局局長、現任通化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王紹紅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多次論證後,報社被確定為國有企業,否則就不存在改制一說。

具體的方案是,包天仁個人出資成立“天仁報業有限公司”,再以公司的名義從通化師院購買英語輔導報社。2009年12月11日,通化師院、通化市財政局、天仁報業公司三方簽署了產權轉讓交割書,根據協議,天仁報業公司需支付297萬元。

接下來發生的事讓包天仁措手不及——最後關頭,吉林省沒有批準。

“……省里在審定它的改革方案時,發現與國家相關法規有抵觸。按現在我國對報刊出版的法律法規,不允許民營資本進入核心的編輯出版領域,所以它的改革就進行不下去,就撂下了。”2012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報刊處處長姚玉和說及此事。

“我們還是沿著工業企業那一套走,知道不符合政策,改革就改不下去了。”通化常務副市長翟憲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她當時分管文教工作。

改革失敗的同時,報社又遇上了前所未有的經營下滑。

從2008年開始,新聞紙開始漲價,很快價格翻了一番,報社每年印刷成本增加了數千萬。而隨著大中小學的課改,教材、考試也開始多樣化,報社人員成本也大幅增加。

但包天仁看來,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因素,關鍵是那幾年報社管理層發生內鬥導致經營不善,“這是我的責任,用人失察”。

短短兩三年時間,曾經風光無限的英語輔導報社,到2011年已開始拖欠員工工資。“如果當時改制成功,就可以融資了。”包天仁惋惜地說,最後他請求通化市政府協助解決報社的困難。

2011年5月9日,通化市政府工作組進駐報社。孰料,工作組第一件事就是免掉了包天仁的社長職務,任命他為名譽社長,此後將近一年的時間,失去對報社控制權的包天仁,大多時間都住在鄉下的妹妹家,與一條小狗為伴,偶然參加國內一些學術活動。

作為當時的分管領導,通化市常務副市長翟憲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當時因為報社欠薪,已有員工到市政府上訪,對地方來說,維穩的責任很大,所以就派駐了工作組。“免去包天仁的社長職務,主要是因為他身體不好。”

通化市審計局形成的審計報告稱,包天仁存在“貪汙國有資產”、“用公款購買住宅”、“在報社核銷個人生活費用”等問題。包天仁反駁:報社是我自己幹起來的,國家沒有投入一分錢,不能用國有企業的標準來要求我。

但申辯不能阻止通化市對他采取進一步的措施,通化市甚至一度協調檢察院,要抓他。

2012年5月,通化市政府找通化師院,希望他們接手報社,但遭到了師院的拒絕。通化師院院長康學偉解釋:2009年交割時,報社的資產還有297萬,但幾年之後,報社已經負債,院方無法接收。

康學偉還強調,雖然學院是主管單位,但報社從來沒向學院匯報過工作,也沒上交過一分錢利潤。即便如此,康學偉仍表示,“如果上級現在下個文件讓我們管,我們也可以管,但要對報社資產進行審計”。

2012年5月18日,通化市政府將報社“還”給了包天仁,通化師院仍是名義上的主管主辦單位。可謂失而複得。

一年坐了78次飛機

此時,報社已經負債累累,原來七百多名員工只剩下兩百多人,裁員就賠償了幾千萬。盡管它仍宣稱,自己擁有四百余萬份的發行量。

中國司法文書網上,包天仁和《英語輔導報》作為被告人的兩起官司赫然在目。那是兩位曾在報社工作過的員工,因為被他拖欠區區5000元的入職保證金而起訴。報社都敗訴了。

報社的老辦公樓,也在包天仁“下臺”期間被出售,“我們強大時印刷費可以先印後付,但現在必須得先預付印刷費,人家才能給我們印報紙。”包天仁很是感慨。

在報社所欠債務中,包括中小學外語教師的出國保證金五百多萬。出國前,老師們每人需繳納3萬到5萬元保證金,按照約定,老師們按期歸國,並回原來學校工作2年後,可以拿回這筆保證金。

從2001年到2010年,保證金都按時如數歸還。但2011年之後,由於報社的動蕩,保證金開始無法退還。據包天仁介紹,欠下的都是2008年到2011年之間的出國保證金,涉及120多人。

2014年,16名教師在北京將英語輔導報社、東北師範大學和教育部告上法院後,包天仁曾提出按月歸還,兩到三年內還清,被教師們拒絕後,英語輔導報社籌集58萬元一次退還了欠款。今年9月,又有46名教師在北京起訴,雙方都在等待法院的判決。在此期間,教育部否認與此案有關。

包天仁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不管法院怎麽判,他都認這筆賬,會想辦法慢慢還,但一下子拿不出那麽多錢。

盡管有保證金的欠款風波,但出國留學項目一直沒有中斷。從包天仁2012年重新掌權到現在,又有三百多人分8批被送出國培訓。每個出國教師仍須繳納3萬元保證金,只是退還時間改成了回國後半個月之內,每名教師自己需支付4萬多元學習、生活等費用(很多都是學校給予報銷),報社再補貼1萬多元。

複出後,包天仁到處尋找與教輔有關的新項目。去年,他在國內坐了75次飛機,今年已坐了78次。

這一次,通化市政府的態度開始改變。12月15日,通化市常務副市長翟憲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新一屆市政府已經決定幫助報社渡過難關,爭取早日在新三板掛牌。吸取上次失敗的教訓,這次報社將不再謀求整體上市,只對經營部分進行運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5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