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富豪玩謝景賢里-渝太地產(75)、中渝置地(1224)、渝港國際(613)、港通控股(32)

>2007-09-27  NextMagazine近日成為城中熱話的景賢里,神秘買家身份呼之欲出。據買賣合約顯示,代表買方簽約者,正是上市公司渝太地產的董事總經理黃志強。

其老闆張松橋,有「重慶李嘉誠」之稱,但實質無論在重慶,還是香港,資產都不是李嘉誠級數;反而他經常「鋪橋搭路」,並成功「越級」攀附鄭裕彤、劉鑾雄等富豪。這個小圈子,被富豪界戲稱為「共榮圈」。

今次破壞景賢里引起公憤,張松橋與劉鑾雄皆否認有份購入,前者並推庄給一名內地朋友。這個共榮圈,只能共榮,不能共辱。

自從揭發景賢里被「偷雞」拆毀後,張松橋一直連聲否認與事件有關;直至傳媒再揭發其馬仔黃志強正是買賣合約簽名人,黃志強才迫不得已出來交代。他繼續否認張松橋為買家,並解釋買家為張松橋的內地朋友,只是找他代為簽名。他自相矛

盾地向傳媒說:「新買家相當欣賞景賢里的古建築……對於不可拆卸重建感到驚訝。」

不 過,當初有份揭發「景賢里事件」的一班師奶兵團,均認為買家無可能不知道景賢里有機會列為古蹟,幕後買家根本就是處心積慮要拆毀景賢里。其中師奶團團員之 一,公民黨創黨黨員陳淑莊大律師,便憤憤不平地說:「我哋偷偷地去監視同影相時,發現工人鑿牆,喺呢度鑿一忽,再喺嗰度鑿一忽,到最後成幅牆度度都有窿, 無忽完整,正常嘅工程點會咁做呀?相信修補唔番。」她又補充:「而且正常嘅買賣程序,律師一定會將買入物業嘅風險講俾買家聽,當中包括列為古蹟嘅風險。除 非律師失職,否則買家又點會唔知?」

而跟據買賣合約記錄,這宗四億三千萬元的交易,在今年七月七日簽訂,並應在九月二十日前找清九成餘數。不過買家在限期前兩週已找清餘數,並派工人馬上拆屋。

據行內流傳,有人眼見早前的皇后碼頭事件,鬧至火紅火綠,但政府一樣有理無理,將皇后碼頭火速拆毀,遂有意效法,速戰速決,誰知卻拆出個大頭佛。

敏感時刻保持低調

整 件事由始至終,黃志強的老闆張松橋都沒有現身。張松橋現時是四間上市公司,包括渝港國際、渝太地產、港通控股及中渝置地的主席,公司總市值逾二百六十億 元。本週一渝太系發表中期業績,張松橋並無出席;代表主持大局的中渝置地副主席林孝文,表示張松橋因要處理私事而缺席,問到是否忙於處理景賢里事件,林孝 文只「嘿嘿」乾笑兩聲回應。

張松橋在香港及重慶兩地都不算很出名,反而他經常以「中間人」身份,拉攏好友炒股炒樓兼夾齊齊食大茶飯,才更為行內人津津樂道。

張松橋原籍四川重慶,據知父親在政府僑務部門工作,所以十五歲已拿單程證來港,八五年即二十歲時,成立渝港集團,並以中港貿易起家。當時無論是儀器、雨傘、計算機、機械錶、電子手錶、卡式帶,以至二手汽車,只要國內有需求,他就供應。

張松橋身家

加州花園打響頭炮

這 倒賣生意讓張松橋賺了第一桶金,九三年渝港國際在香港上市,當時二十九歲的張松橋成為最年青的上市公司主席之一。同時他又在當時一片荒涼的重慶北部,買下 二千畝農地,部分發展成重慶的「加州花園」。一名當地地產代理憶述說:「當時加州花園好轟動o架,因為重慶啲樓房通常是幾層高的單幢樓。加州花園係重慶第 一個大型屋苑,規模類似香港嘅太古城,所以大家就叫張松橋做『重慶李嘉誠』。」

到九九年,上市僅半年的包裝盒經銷商確利達,大股東林孝文醫 生,即富商李嘉誠的襟弟,被證券行斬倉,張松橋低位掃貨成為確利達大股東,改名中渝置地並向公司注入重慶物業,此後林孝文淪為他的一隻「馬仔」。○○年, 他以六億購入持有尖沙咀彩星中心及中環世紀廣場的彩星地產股份,成最大股東,並改名渝太地產。又過一年,他再向九龍倉收購持有香港駕駛學院, 及西隧管理權的港通控股,成為渝太系的現金牛。張松橋旗下上市公司都有多次配股集資記錄,大玩財技;而張松橋亦與股壇中人莊友堅及蕭若元等相熟。

到○四、○五年,他分別以一點三八億及四點三億購入山頂道一號及歌賦山道一號,令他在商界名聲更響,估計現時身家約一百五十億元。

家鄉倒模香港豪宅

不 過,一名認識他的富商說,張松橋最出名的,是他為友人「鋪橋搭路」的伎倆:「他最擅長搞人際關係,佢喺香港,就話自己係地道重慶人,識好多重慶以至內地其 他地方嘅高官,可以幫手鋪橋搭路。喺重慶,佢就當正自己係香港人,話識好多香港富豪,可以幫手建設祖國,佢仲成日將香港嗰套引入重慶。」

最 新力作,是將「山頂道一號」搬入重慶。他在重慶一塊荒涼的小山頂地皮上,興建有七百個單位的公寓,並起名「山頂道一號」,但由於位置荒涼,對面就是精神病 院,故反應平平。在重慶從事地產代理的李先生說,張松橋在當地的發展只屬中規中矩,「重慶三大地產商分別是龍湖、金科及華宇,張松橋那家雖是老牌公司,但 規模不及前三者,而且他一直不算特別積極。」

據知他去年一直急於放售手頭持有,一直放租的淺水灣九十三號寶晶苑項目,就是急於套現回重慶發展地產。而他亦繼續以「地頭蟲」身份,為香港的好友搭路,食大茶飯兼齊齊搵大錢,當中包括在兩個月前,夥同好友劉鑾雄及信和置業,以四十億高價購下重慶江北區華新街一幅住宅地王。

手持古蹟有數講

「張松橋同大劉(劉鑾雄)真係好熟,大劉暱稱佢做『阿嬌』,點解就唔知啦。而張松橋話自己唔熟悉香港,喺香港買賣任何物業,都一定問大劉意見。」一名知情人士說。

其中張松橋購入的山頂道一號,便是由劉鑾雄充當「紅娘」,促成交易。而大劉在世邦魏理士的御用經紀Henry林,亦負責接洽大部分交易。在好友介紹下,張松橋亦認識了楊受成及鄭裕彤等富豪,一眾人等會到酒店或賭廳鋤大弟。

張松橋與大劉這兩名好兄弟,亦不約而同睇中景賢里,分別有前往參觀。而今年初景賢里透過一間國際級物業代理行低調招標時,張松橋亦曾洽購。行內人指張松橋今 年初以五億五出售歌賦山道一號,兩年間大賺一億二千萬,食髓知味下,對獨立排屋特別感興趣。現時景賢里被暫定為古蹟,解決方法包括以金錢賠償或換地等。而 巧合地,劉鑾雄持有的華人置業,亦正與有關當局傾談手上灣仔街市的保留方案。華置早在十年前,已和市建局為此達成商業協議。華置承諾暫時不會清拆街市。

若市建局向華置購回灣仔街市,業界估計涉及高達十三億元發展損失的賠償;而非金錢補償方案就包括在街市「後山」,即律敦治醫院旁的賽馬會公園及一帶山坡,平整一幅地皮「換地」。這可能會是華置的如意算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8

茂盛控股(22)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13/LTN20080213152_C.pdf

更改每手單位,手數少了,市值只一億

一年前,新大股東倫先生成本價約0.1元,現已一年,股價只0.147元,新大股東為地產界名人。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221/LTN20070221026_C.pdf

公司內主要資產,尚有一家盛逸酒店,作價6.6億,是在2003年,向李嘉誠的和記黃埔購買的,以發行股票、可換股債券(共1.6億,換股價各有不同)加現金5億支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1023/LTN20031023023_C.pdf


不過公司有近四億負債,扣除之,尚有近兩億資產,折合約每股0.18元。比帳面市值折讓兩成,尚未計殼價的折讓(市價約一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0

中盈控股(766)

股價已返至歷史底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28/LTN20071228373_C.pdf

中期業績顯示,公司有近兩億五千萬現金,幾無負債。每股折合超過二毛二分,是幾年前熱炒後配股及沽出業務的剩餘,尚未計殼價。

剩下的油業,瀝青業務,有虧損,為其隱憂。

大股東於四毛錢以上減持大量,由75%,降至35%,股權看來較為分散,加上公司曾有股東糾紛,雖該名股東已沽出此公司,收購其他公司(宏通(931),因債項問題,停牌經年,經其收購債權、注入資金、發可換股債以收購其債權,會於星期一復牌),但不能免於其他問題,因股權分散,可能會合股或供股,但此公司上市六年來並無此紀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1

達藝控股(997)-不錯的增長股


這家公司從事替國際高級酒店的傢具業務,包括美洲、歐洲、中國及香港。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28/LTN20080228096_C.pdf


未完成工程3.85億提升83%,夠今年的幾個月產能所需。


營業額,較上半年的10%的增長加速至14.9%,這是由於第三季盈業額大增33.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10/LTN20071210301_C.pdf


上半年的盈利倒退,加上少了600萬的撇帳,實際盈利大減接近50%,是因為行政開支大增40%及分銷成本上升50%導致,因為本年進行兩次收購及聘請員工在歐洲開設新門市,導致員工薪酬上升,加上物料上升,導致前期費用及成本上升,令盈利下跌。假如產能繼續上升,則盈利有可能繼續爆發。


2007年4月的收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417/LTN20070417250_C.pdf



在美國收購布藝傢俬業務




2007年10月的收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012/LTN20071012393_C.pdf



在泰國收購傢俬廠



2007-12-11




達藝東莞廠房擴建增產量 思聰



達藝控股997)2007╱08年度中期獲利3.4922億元,較上年度同期上升7.5%,獲利2490.6萬元,減少33.01%,每獲利12.45仙。股東資金3.1061億元或每1.53元。


傢俬及裝置銷售3.2261億元,上升27.55%,溢利3289.6萬元,減少32.55%。


室內裝飾工程營業額2661.5萬元,減少63%,溢利22.9萬元(2006╱07年度溢利575.3萬元)。


其他收益141.6萬元,聯營公司獲利99.6萬元,財務成本253.4萬元,未能分配開支57.4萬元,稅項752.3萬元,股東獲利2490.6萬元。


集團營業額上升7.5%,毛利率由39.6%降至37.7%,理由是上年度完成香港文華東方酒店裝置工程影響。傢俬銷售佔總營業額由上年度 77.9%,上升至本年度的92.4%,其中美國佔71.4%,歐洲佔11.7%。集團純利減少的另一原因是增加在歐洲及Decca Classic Upholstery, LLC僱員及在巴黎及倫敦開設新陳列室用去500萬元一次性費用。


集團在香港、中國、新加坡、美國及泰國員工為一百三十七、二千六百零五、四、三十六及二人。


集團購入位於High Point的Classic Gallery Inc.的資產及Decca Classic Upholstery, LLC今年6月開始營運,下半年營業額對有正面影響。


2007年9月後收購泰國Paraworld Furniture Co. Ltd.資產已注入Decca MFG (Thailand) Ltd.集團佔80%,該公司2008年3月正式營運,將提供中國境外較低成本生產設施,因泰國生產製成品不能徵收美國關稅,中國生產寢室傢俬卻要徵稅。


2007年9月未完成工程約3.037億港元。


集團將現有東莞生產廠房勞動力擴建,專為寫字樓╱合約傢俬生產設備及一個多用途室溫調節倉庫存放木材、薄皮及其他物料,2008年年中完成後,可加快新合約生產流程而增加集團在中國廠房的產量。



2007-08-04 信報 思聰



達藝下年度美國工程具重大貢獻


達藝997)2006╱07年度營業額6.3685億元,較上年度升31.39%;獲利7833萬元,升101.89%,每獲利39.17仙;股東資金2.9652億元,或每1.47元。


傢私及裝置銷售營業額5.0364億元,升29.46%,獲利8316萬元,升82.76%。


室內裝飾工程營業額1.332億元,升39.27%,獲利2115萬元,升301%。


其他收益128.6萬元,未分配開支4.9萬元,應收聯營公司賬項撥備600萬元,來自聯營公司收益67.5萬元,財務成本382萬元,稅項1807.4萬元,股東應佔純利1800萬多元。


北美洲是集團最大市場,佔總營額60.6%,收入3.856億餘元。來自The Kerzner Inter'l Development Group Atlantes工程,帶來3320萬元營業額,因工程先完成60%,明年將會帶來重大貢獻。


工程部營業額1.3億多元,因2月份完成翻新香港文華東方酒店及完成莫斯科Ritz Carlton及都柏林Ritz Carlton的傢俬供應。集團在丹麥哥本哈根設立歐洲地區總部及在倫敦設立陳列室,巴黎陳列室亦快將成立。


年結後,完成收購位於北卡羅萊納州High Point的Classic Gallery Inc.的資產。新公司Decca Classic Upholstery, LLC成立,向美國市場供應一個完整的布藝系列給住宅、酒店及辦公室市場。


集團在香港、中國、新加坡、美國、泰國員工分別有134人、2314人、327人及2人。


2007年3月手持訂單超過3.033億元,市場主力是美國及歐洲,集團在探討中國以外建立第二生產及其他可行性,以應付可能出現的美國對中國製品徵收關稅。


個網站好靚:http://www.decca.com.hk/


歷史:


該公司在2000年3月上市,其公司不能避免一般新的頭一年高盈,第二年倒退,第三年虧損的模式,由於面對危機,零一至零三幾年,該公司逐步把業務由香港分散至世界各地,二零零四年開始恢復盈利,零五、零六、零七均繼續保持上升的勢頭,亦能保持數年派息,股息率約5%,屬於不俗。上年盈利大升逾80%,為工業和其他少有。但是今年由於大舉擴張,盈利的臨界點提高,所以盈利大幅下跌。

經營模式及市場:
公司業務集中銷售傢具予高級酒店,包括希爾頓、文華酒店、Ritz Carton等。對經濟周期的敏感度不強。由於有錢人愈來愈多,加上全球一體化,並更有意慾去外地放假及工幹,加上中國及世界高級酒店市場仍未成熟,之前蓋茨及中東資金收購高級酒店集團可見一斑。所以一級酒店數目會繼續上升,所以銷售量的勢頭可能會繼續。


其市場主要集中於美洲及歐洲,80%,過於集中。中國市場仍未有大發展,佔大約一成,可見中國市場發展空間廣大,惟面對壞帳的風險。

分析:
預估今年盈利7,000萬,每盈利35仙,跌10%。派息約7.2仙,全年股息10.2仙,股息約4.5厘,P/E 7倍,以一隻倒退的股票來說,算頗貴,但是公司的營業額能夠繼續上升,盈利有可能會暴升,不過需視乎全年的業績再決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66

友好縮沙-寶利福控股(8172)(3之1)

(此次所寫的公司評論,並不構成任何買賣的呈請及邀約,請投資者們小心判斷,若按本篇文章作出任何買賣此股票的行為,本博客恕不負責。)

http://gem.ed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28/GLN20080328309_C.pdf

在星期五,公司發出了如下公告:
終止供股

於 二零零八年三月二十七日(交易時段結束後),本公司獲佳明知會基於環球證券及金融市場表現欠佳及本公司之財務表現逆轉,包銷協議已根據其條款而終止。據 此,本公司已於二零零八年三月二十八日與其他包銷商確認,根據包銷協議,包銷商於包銷協議項下之所有責任已告終止及終絕。據此,供股將不會進行及供股將會 失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71120/GLN20071120026_C.pdf
將收購之資產

根據該協議,本公司有條件同意向賣方購入銷售股份(佔Financière Solola已發行股本96.57%)及FS可換股債券。於兌換FS可換股債券時,本公司於Financière Solola之權益將增至約 98.2
5 %。....

初步代價 7,717,626 歐元(約 87,750,999 港元)
....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204/GLN20080204093_C.pdf

建議供股
本公司建議藉供股方式按認購價每股供股股份0.057 元,不多於 999,977,190股供股股份,以籌集介乎約 57,000,000港元。

供股之估計所得款項淨額將約為 55,000,000港元(假設於記錄日期或之前並無未行使購股權獲行使)。本集團擬將供股之部分所得款項淨額用作撥資本公司於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九日所宣佈之收購Financiere Solola集團之96.57 %權益。


供股之包銷安排
(a) 認購承諾
於 本公佈日期,承諾股東(即吳協建先生、Goldig及遠東)分別擁有 40, 800,000股股份、 246, 920,000股股份及 149,373,600股股份,分別佔本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約 3.27 %、 19.80%及 11.98 %。於本公佈日期,吳協建先生持有 990,000份購股權,倘於記錄日期或之前獲悉數行使,將令其於本公司之權益增至41,790,000股股份。

根據供股,吳協建先生、Goldig及遠東將分別獲發最多 33,432,000股供股股份(假設吳協建先生持有之所有購股權均於記錄日期或之前獲行使、 197, 536,000股供股股份及 119,498,880股供股股份。

....
(b) 日期為二零零八年二月四日之包銷協議

發行人: 本公司
包銷商: Chung Chiu、佳明及聯昌國際證券
包銷股份數目: 不多於 649, 510, 310股供股股份,即供股項下之供股股份(假設所有購股 總數(不包括承諾股東根據彼等之不可撤回承諾所承諾認權均於記錄日期 購之不多於 355,466,800股供股股份)
各包銷商所包銷 之供股股份數目如下:


- Chung Chiu 不多於 133,038 ,777 股供股股份
-佳明 不多於 425, 352,225 股供股股份
-聯昌國際證券 不多於 91,119 , 308股供股股份

「Chung Chiu」 指 Chung Chiu Limited,一間於英屬處女群島註冊成立之公司,由吳協建(即大股東)先生成立之全權信託全資擁有。於本公佈日期,Chung Chiu Limited透過其於Goldig之 100%股權,而被視為擁有本公司 19.80%之權益


http://www.gm-securities.com.hk/about.html
公司主席陳孔明先生及副主席劉志華先生秉承香港的企業家精神,......陳先生及劉先生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前景更具信心,......,在2005年初成立佳明 證券有限公司,.....也作為涉足其他金融業務的基石。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221/GLN20080221033_C.pdf
大股東認購40,000,000港元可換股債,換股價7仙,利息2%,以集資收購Financière Solola。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229/GLN20080229002_C.pdf
延遲收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12/GLN20080312068_C.pdf
供股已獲批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28/GLN20080328349_C.pdf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澄清,由於手民之誤,該通告第2頁附註1內第一句末「以股數投票表決」一句實為錯誤陳述,並應改為「以舉手方式表決(除非提出以股數投票表決之要求)」。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325/GLN20080325043_C.pdf
業績公告,公司錄得近億虧損。
摘自公告:
本集團....確認一次過撇銷商譽 75,552,000港元,該商譽由二零零六年收購Golife (Hong Kong) Limited(前稱「HipKin Retailing Limited」)而產生。另已確認無形資產減值 4,047,000港元。

greatsoup:
該公司收購Financière Solola,因其沒有資金,所以集資方式是兩步走,一步是供股,一步是發行可換股債,從大股東的行為可見,兩項集資目的(亦可說是收購目的)都是令股票貨源歸邊。

根據供股公告,大股東除認購自己部分外,大股東也經Chung Chiu 承諾包銷部分股份,佳明是一家成立只三年的證券公司,名不見經傳,竟包銷得最多股票,看來背後「實力」看來頗龐大,以佳明認購應該的是認購者是公司的友好(純粹猜測)。包銷的更不用說,是由大股東認購的。

因資金不足,公司需要使計延遲收購,但由於市況不就,這個貨源歸邊的工作只完成一半,其餘一半因有好縮沙,已經失敗,另外,公告云因手民之誤,令股東會投票要改作人頭制,其實只是大股東的股票不足使出來的奇計(都是猜測),大股東可派多人一人一手股票,來通過讓自己成功方案。

從以下資料可見,公司資金不足收購,另外大股東持股權不足,可見公司此後有兩個可能性:

一是會繼續找多一次有好以配股及供股方式,集資收購,另外令貨源歸邊。

二是因資金不足,此次收購Financière Solola失敗。

此系列會分三篇,第一篇如上述,第二篇是講其殼之前之後的過程,第三篇講其往績。

若想知更多,請暫時看這段新聞頂頂癮:
2007-11-13 經濟日報 行政人員版























吳家耀 27歲當上市公司主席



創業難,守業更難,這句話對吳家耀來說,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出身於印尼華僑富商家庭,父親吳協建曾活躍於亞洲影片業,周潤發、鄧光榮曾為旗下合約演員。

在父親的支持下,吳家耀 27 歲便成為上市公司主席。當時更創下最年輕上市公司主席的紀錄,不過卻上了寶貴的一課。現時 31 歲接手的家族生意漸漸上軌,過去的勇字當頭,已換來今天的「還是保守及穩健最好!」

過去 5 年,吳家耀曾參與多個公司發展項目,體驗最深刻的,是 2002 年以 2,038 萬元購入中半山列拿士地台的地盤,配合公司業務發展,興建服務式住宅。「當時服務式住宅仍未流行,不過那個地段相當好,四周屬高尚住宅區,鄰近蘇豪,經行 人電梯步行約 5 分鐘便到達中環。」為了這個項目,吳家耀多次親身前往現場勘察,以掌握第一手市場資料。不過初執大旗的他,首次知道「實際」和「圖紙」之間的距離,原來是 很大的。

「e apartments 概念全新,而且發展資金高達數千萬,在項目開始前就有不少行家勸我放棄這個發展計劃。」吳家耀慨嘆,這個項目之所以給他留下深刻印象,其中一個原因,是讓 他了解到甚麼是「持之以恒」:「要做好一件事,沒有恒心是不能成事的。譬如說項目在施工期間便發生很多事,工程延遲就最為頭痛。」即便身為太子爺,吳家耀 為了這個項目,也經常呆在地盤前綫,處理問題。

科網股的教訓

和其他第二代接班人的經歷一樣,吳家耀 13 歲便被家人送到英國寄宿學校讀書,自幼在英國學習獨立自主地生活,直至 98 年畢業於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畢業後回來,當時對自己未來的發展並沒有方向感,於是便想着先去大公司經歷洗禮。」吳家耀加入安永會計師樓,過着朝九晚 五的打工仔生活。

00 年科網熱潮的出現,讓吳家耀興起了創業的念頭。當時他和 4 位年齡差不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辦過 4 個網站,「隨着科網泡沫的爆破,創業的夢終於都粉碎了。」他承認,當時確實受了教訓,不過他卻對失敗有另一番體會,「我想只有經歷過失敗的人,才會明白失 敗乃成功之母的真正意義。」

吳家耀得到的最大教訓,來自 02 年吳氏家族入股巨川國際。當時已經回到家族生意的他,代表家族以白武士身份,入主巨川國際﹙0729,現名協里控股﹚。當時只有 27 歲的他,隨即擔任協里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晉身全港最年輕上市公司管理層之一。「當時營運的思路是在保留原有的汽車零件生產及分銷業務外,逐步拓展電子零 件貿易業務。」豈料 03 年碰上沙士,公司營運十分艱難,「但更加重要的,是當時學到了如何運作一間上市公司。」不過這位「最年輕上市公司主席」在 05 年黯然退出管理層,吳氏家族在協里控股的股份,迅即由控制性的 70% 跌至 5%。

同長輩由「唔夾」到「幾夾」

從 02 年開始,吳家耀亦加入家族公司協利集團,出任董事一職。和其他人相比,吳家耀認為自己很幸運,尤其有機會與那些一般人踏平門檻,亦未必能見得着的世叔伯傾 談。不過和這些看着自己長大的人談生意,並非一件易事,「剛剛接手家族生意時,有時要在眾多世叔伯面前推銷自己的理念,心情難免有點兒忐忑。」不過他亦發 現了一個特點,那就是和這些世叔伯一起時,只談重點來得更加實際,「事實上他們只要聽部分內容,便知道計劃的可行性,這也許就是『食鹽多過食米』的道理 吧。」他笑着說道。

不過初生之犢的吳家耀,還未過到父親吳協建那一關,「父親是位比較保守的人,他最擅長的是了解自己,並明白自己 能做些甚麼。」這幾年,在父親的耳提面命之下,吳家耀得到很大的「自由度」,「發展中半山 e apartments 服務式住宅,我和父親商量過好多次,最後他被我說服,認為這個項目可以做。」時至今日,他和父親在家族生意各有分工,父親打理股票投資生意,他主要負責其 他。

家族財富15% 回報目標

對於管理家族財富,可能受到父親的影響,吳家耀對回報也比較保守,他說:「每年投資回報 希望有 15% 或以上,投資組合會以股票相關工具為主,例如近年比較流行的股票掛 票據。」他頭頭是道地分析。由於掛 股票多屬實力股,例如 豐控股及交通銀行,均屬穩健之選。「有的組合也會掛 國企股,希望拉高平均回報。不過就算萬一看錯市,到時要接收掛 股票,因有票息墊底,損失亦會比買賣實股為細。」

經歷過科網股創業失敗的吳家耀,自喻為「不是典型的創業家」。近年他除了打理家族生意,亦將重點放在姐姐打理的寶利福身上:「這間公司就好比一個孵化器,在外國引入一些很有潛力的服飾品牌。」早前在寶利福出任行政及策劃部主管的他,便在法國相中一個品牌,並旋即拍扳下整個牌子,準備引入香港及其他市場,「我希望在 5 年內將寶利福的銷售點數目增至 100 個,成為一家市值達 10 億港元的上市公司,以及轉至主板上市。」言語間,吳家耀的「上市公司主席夢」躍然紙上。

----------------------------------

旅行減壓

每個人處理壓力的方式都會不同,吳家耀則喜歡去旅行來調劑日常的工作壓力,所以每年總會抽出時間,出外旅行十次八次之多,目的地主要是日本、泰國、上海 及台灣等。他多數利用公眾假期連周六日去短期旅行,以離開繁囂的都市生活,同時可以擴闊自己的視野,也可以盡量令心情放鬆,當回到工作崗位時,便可全力搏 殺,繼續做生意。 若工作上遇到困難或問題,他亦會向父親請教,聽取其意見,始終父親在社會或經營方面的經驗較他更豐富。

﹏﹏﹏﹏﹏﹏﹏﹏﹏﹏﹏﹏﹏﹏﹏﹏﹏﹏

吳家耀 Profile

98 年︰畢業於倫敦大學政治及經濟學院

98-99 年︰加入安永會計師樓任職會計師

00-01 年︰創辦宗釗數碼資本有限公司並出任董事總經理

02-05 年︰入主中汽資源投資有限公司,並擔任公司主席

02 年至今︰加入家族公司 - 協利集團並任董事一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02

唔怪之得賣殼-亨達國際控股(111)

公司從事多項金融業務,包括保險、證券買賣、金屬買賣、外匯及企業融資業務。

公司在二零零零年八月以每股1元配售7,475萬股上市,集資7,475萬。

公司上市時的股本為301,350,000股,在二零零一年八月股市低潮配售6,000萬股,每股0.73元,集資約4,380萬,股本變成361,350,000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822/LTN20010822032_C.doc

二零零一年十月,公司以8,180萬元向大股東收購經紀業務(包括股票、期貨、資產管理、企業融資等),其中5,450萬以現金支付,其餘2,730萬元,以每股0.735元,發行3,712.2萬股支付,股本變成398,472,000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1009/LTN20011009029_C.doc
(點解要以0.735元發股(0.73元加少量手續費是0.735元?點解要5,400萬以現金支付?(上次集資了4,300萬,今次要5,400萬,那1,000萬是甚麼來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111/LTN20020111013_C.doc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20208/LTN20020208065_C.doc
2002年初,商討和台資的KGI合併,但告吹。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611/LTN20030611016_C.pdf
2003年,公司收購從事外匯的台資元太20%的股權,作價600萬,以現金支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51004/LTN20051004028_C.pdf
2005年10月,注資約600萬現金,從事外匯業務的Fuji-Hantec11.2%,至17.1%。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60630/LTN20060630019_C.pdf
2006年6月,向其餘兩名少數股東,收購從事新西蘭外匯業務的CHI30%股權,作價2,564萬,其中1,000萬以現金支付,其餘以0.68港元,發行2,300萬新股支付,其中有少量回購,股本增至414,130,000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314/LTN20070314072_C.pdf
2007年3月,該公司收購一台灣住宅,供公司高層住宿之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411/LTN2007041107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25/LTN20080225255_C.pdf
2007年4月,成立合營,開展哈薩克外匯業務,但最終失效。

http://space.zkiz.com/index.php?uid/38/action/spacelist/php/1
http://space.zkiz.com/?38/viewspace-1371.html
這家公司控股股東出售少於30%股份予賣方,剩下約34%股權,但又要重新商討。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08/LTN20080408483_C.pdf
公司公佈終期業績,在證券業一片大好情況下,公司利潤竟下跌約30%。

公司的應收/應付帳大致相抵,應為客人的保證金。

忽略應收/應付帳,公司的現金扣除其他所有負債有約3.1億,折合每股0.748元。

公司昨天收市每股價格為1.19元,市值約4.928億。

公司的表面P/E:
=1.19/(40,357,000/414,130,000)
= 12.211倍

公司扣除現金的P/E
(1.19-0.748)/(40,357,000/414,130,000)
= 4.54倍

以每股1.19元計,公司的價為:
4.928 - 3.1 = 1.828億元,折合每股0.414元。

總的來說,公司的業績看來有少少造出來的樣子,公司佣金增加的數目和佣金支出相當,以比例計支出增加更快於收入增加,普遍的是按一樣比例增加,所以對這家公司來說,極不尋常。

公司現價像極不便宜,加上倒退,但扣除現金的P/E只得約5倍,但公司有大量現金,雖價略貴,但這種優質的股不是隨時可有,價略貴也應該。

盤子很少,公司董事及關連人士持有約65%,其餘35%約1.5億股,表面上應有大部分(記得配售那6,000萬股嗎?)在強有力的人士之手,加上圖表非常對板,這幾個月,此股急升過後回軟,但已經展開第二度升浪,這次升幅應較上次更大,加上破了幾年大位,新高指日可待。

現價購進雖不便宜,但有勢的股加以有概念,可炒中線,不過慎防回吐急促,以1.03元止損,目標以單日/單周轉向的價格決定。


補記:

昨天仍聲稱在商討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36

老千系繼續互換資產-漢基控股(412)和威利國際(273)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20/LTN20080520297_C.pdf

看 完這份公告,你會覺得一頭霧水,又Senstar,又Perfectday,又Wiseteam,又Glamourous、又Power Global,又Equal Sky,又Oasis Choice,又Silver Target、又Bright Majestic、又Wealth Champion,根本唔知是甚麼協議來的。

其實如果看清楚,其實只是圍繞北角華匯中心30-32樓的買賣,而該堆公司其實是控制每一層樓面的權益,由上市公司持有三組公司,一組公司又有兩層,母公司提供信貸,子公司才是樓面的擁有人,今次是由273買,412賣,作價8,660萬,以同等價格,而行使價為8,660萬的可換股支付,而漢基又售後租回部分樓面,每月約十餘萬。

對於某等人來說,根本不吃虧。這一來控股公司273可拿回資產,雖表上導致412空心化,另外該股價因為是炒落,所以412會造成帳面虧損,但是以該來說卻沒吃虧。

因為原本那些樓宇是死資產,現在漢基可以把那些可換股債,換成股票狂沽,套現一筆,又增加了公司/該的現金實力,高人的公司卻沒損失任何資產,卻拿得了一點現金,真是高明的玩意!

簡單的來說,是以內的物業互相轉讓作幌子,向自己公司發股票/可換股債,(可換股債又換作股票),然後沽出那些股票取得現金,那些現金得來又可以供他們消費,可謂當旗下的公司作印鈔機,只要有人買,錢根本就是賺定了。

最慘的是小股民,誤信小道消息,購下這些股票,這些高明的財技,卻把他們的錢一直減少,直至變零,希望大家能夠看到這些東西,不要再受這的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0

賣殼的最佳模式-佳訊控股(3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30/LTN20080530371_C.pdf

佳訊控股(30)宣佈,中國水業(1129)董事施先生和另一名林先生購入商台控制人何先生的控股權。

大 股東先購入公司的股票報價業務49%股權、一批地產和股票(「主要業務」),作價2.523億元,而公司錄得出售收益約6,400萬元,其後派發每股 0.5866元股息,之後施林二人才提出全購,全購價0.3992元,所以若股東若接受他們的收購,每股的收購價為0.9858元。

替大 股東算一把帳,他持有245,523,600股,另外他持有約82%股權的商台企業有19,808,000股,即佔16,242,560股,即實益共持有 261,766,160股,以今次套現價計,他共可套現258,049,080元,然後以2.523億元購回主要業務,他賣殼後還有570餘萬元現金,即使計入他們以商台企業名義確保特別股息的擔保的700萬,套現的資金應足夠購回主要業務。

另 外持有的17,901股的eAccess的股權,現價約59,000Yen(4,000港元),又可套現7,200餘萬,物業又約值1,950萬,另外該 報價業務上年盈利2,500餘萬元,尚未計該等未上市的日本流動上網業務的投資,即使未計之,可以計出可套現業務的P/E為:

(252,300,000- 72,000,000 - 19,500,000)/ 25,392,890

= 6.332倍

今次收購的P/E約6倍,尚算合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1213/LTN20071213331_C.pdf

根據中期業績所見,約有1.67億現金及9,000萬的銀行貸款及所得稅負債,即淨現金約7,700萬元,另外今次售出業務套現2.523億,及派息近2.739億元,尚餘現金約5,100萬,另外上市公司尚餘一堆機器,及報價業務51%的股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70417/LTN20070417074_C.pdf

在新主的眼光來,也可以是一單不錯的買賣。

他們以0.3992元購入公司的股權,以公司股數466,886,000股計,即他們最多要付出186,380,891元,但他們公司的剩餘資產淨值約3.02億計,扣除今次售出的資產為2.70億,即公司剩下資產為:

302,192,921-269,492,982

=32,700,029元

又扣除公司約400萬機器的49%,即公司剩下的資產約3,000萬,可以計得公司的價為:

1.86-0.3

=1.56億元

不過只是計現金的話,價為

=1.86-0.5

=1.36億元

若計其只購入75%股權,又假設只計現金,即價為:

= 1.86 x 0.75 -0.5
= 8,950萬元。

可見價約為8,950萬至1.56億,都尚算合理。

其實何先生有感年事已高,已有積極退出上市公司之意,在2007年4月,以0.58元提出私有化,但最終失敗,於是有此舉行徑。一來他可以退出上市公司,二來可用套現所得購入業務,三來小股東亦有乘機套現,體現公司價值。四來新主也可進行他們的策略,可謂一舉四得。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529/GLN20080529048_C.pdf
另外,中國水業系已擴張成三,一為中國水業(1129)、一為菱控(8009),而董事又購入佳訊(0030),另外菱控(8009)在昨天宣佈進軍水業,水5,500萬,收購一水業公司80%股權,並擔保未來三年其所佔80%盈利不少於480萬、1,040萬及1,040萬元。若想知更多水業系的擴張,可見相關文章。


股票在賣殼後,股本只得4億多股,派息後及完成賣殼後,股價應只約0.3元,可以計出市值只1.4億元,加上大股東將會持約60%股權,街貨只數千萬元,所以這個價錢是非常合適炒作的,不過在賣殼一年後也不能注入業務,所以建議大家在2009年中可以開始留意這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88

明日系的旁支-光訊控股(254)和大陶精密科技(8041)

之前講過幾間明日(760)公司,包括南嶺化工(663)和華脈無線通訊,曾在明日國際任職的劉先生正式任大陶精密科技(8041)主席,該公告如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03/GLN20080603019_C.pdf

董事會宣佈,於二零零八年六月三日,劉智遠先生(「劉先生」)獲委任代替成清波先生(「成先生」)出任董事會主席,由二零零八年六月三日生效,而離任董事會主席之成先生將繼續留任本公司執行董事。

劉先生現年37歲,擁有電子工程(電腦)學士及工商管理(財務)碩士學位。劉先生有超過12年香港投資及財務管理經驗,曾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明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位,該公司主要從事(其中包括)設計、開發、製造及銷售電子產品、線路板、光學產品、買賣及分銷電子配件及部件、買賣上市證券,以及提供貸款融資。劉先生現時為本公司執行董事,並擔任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光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該公司主要經營物業投資及中國戶外廣告業務。

由此可見,他有兩家公司,一為大陶精密科技(8041),二為光訊控股(254),兩家公司均為他任大股東,而這兩家公司都由它重組破產公司而來,究竟他如何取得這兩家公司?現在我們先找找資料吧,明天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1

明日系的旁支(3)-光訊控股(254)、大陶精密科技(8041)和寶利福(8172)

(第二篇已散佚,望各位好心人能找出這一篇文章。)

現在講講該公司2008年的歷史。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117/LTN20080117364_C.pdf
公司在2008年1月,宣佈收購持廣告業務的公司90%(其後將會增持至100%)的股權的公司5,368股(以下會稱廣告業務子公司持廣告業務的公司母公司),佔母公司股權17.97%(股本共29,868股),每股作價約7,451.56元,共斥資4,000萬,光訊以5,000萬股,每股8毛的新股支付。

另 外向認購母公司新股20,132股,每股作價約7,450.82元,共向母公司注入1.5億元,完成後母公司股份增至50,000股(29,868股 + 20,132股),光訊持母公司股數會增至25,500股(5,368+20,132股),即持有51%股權,光訊在60日內先付3,000萬訂金,其後 會付出1.2億元。

其中的先決條件其中一條為先集資到1.5億,賣方亦向光訊保證母公司2007年EBITDA不少於750萬美元。

另外,光訊亦向賣方授出認沽權,若母公司2008年季度業績超過或等於公告所列的數字,賣方可以把持有母公司其餘49%股權按季度盈利分佈比例售予光訊,光訊以每股0.8元發行2.5億新股,支付代價2億元。

若季度業績,低於公告所列的數字,光訊亦和超過業績的情況同樣的新股支付代價,代價則向下調整,差額以現金支付。

收購完成後,公司將會易名中國戶外媒體集團。

其實,母公司看來無太多錢賺,這也是公司發行新股散貨的其中一種方法,這樣把配股消息包裝為好消息,確實高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226/LTN20080226167_C.pdf
其後公司簽訂諒解備忘錄,和另外一家廣告公司進行收購協議,作價約1.5億-2億之間,相等於其EBITDA 3,000-4,000萬的5倍。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07/LTN20080407411_C.pdf
由於市場氣氛差劣,不能集資到1.5億,所以取消1月的收購計劃,另外進行配售,敦沛以盡力基準,共配售8,000萬股,每股作價0.2元。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415/LTN20080415575_C.pdf
公 司又再收購1月收購失敗的母公司100%股權,作價2.4億,光訊分兩批以2.5億股,每股0.8元的新股和4,000萬,行使價0.8元的可換股債支 付,EBITDA保證由1,000萬美元下降一半至500萬美元,若EBITDA少於保證EBITDA,則可展延期限六個月,若仍不能達標,則再作商討。

另外,公司要擔保成功發行8,000萬新股及光訊向母公司提供1,600萬的貸款作收購之用。

其 實,這次收購的代價雖下降,以整家公司計,由3.5億降至2.4億,但是保證盈利由7,800萬降至3,900萬港元,實際上作價是上升的,另外該 1,600萬雖作收購公司之用,但是我猜這些錢是一些人藉這個機會向公司拿錢的,錢的來源是來自今次配售這8,000萬新股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0523/LTN20080523087_C.pdf
公司在5月23日出通函,6月18日開股東特別大會批准收購。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gem/20080604/GLN20080604068_C.pdf
5月30日,寶利福(8172)宣佈發行兩批共1,320萬的可換股債券,第1批700萬由遠東控股國際(36)認購,第二批620萬元由劉先生認購,每股行使價2.5仙,完成及行使可換股債後,劉先生將持有公司約13-16%股權,成為公司三大股東之一。這代表劉先生又進入第三間上市公司。

這家公司財務吃緊,收購頻仍,不過還有一個內蒙古購物中心可以賣點錢,公司仍有機會配股,有利股價,盈利亦可望有支撐股價,但是大股東成本頗低,另外他的行徑實在令人不敢恭維(財技太高),所以我不建議購入。

明天會講講大陶精密科技(80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9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