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父親王永慶 教我吃苦才會懂道理

2011-10-17 TCW




十月十五日,台灣「經營之神」王 永慶去世滿三週年,和賈伯斯一樣,受到世人尊崇的理由,都在於他們滿滿的愛,對世人、對生命中所熱愛做的事,並且追根究柢,不讓遺憾跟隨著他們逝去的生 命。

「賈伯斯,無私、創造更好的產品給這個社會使用,愛這個社會、愛這個地球,雖然他去世了,但這一個愛會永遠的留傳下來。」台塑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王瑞瑜對賈 伯斯的大愛,想起她一路成長最珍貴的資產,源自於王永慶的身教、言教,「就像我父親一樣,教我們將心比心、要愛家人也要愛社會,都是一種大愛。」

懂得愛,是讓人生圓滿的一件大事!從經營之神細膩的一言一行中,更能讓你感受到愛的可貴。王永慶如何教子女懂得愛人,如何把愛傳承給下一代?以下為王瑞瑜 口述內容摘要:

他對我們非常嚴厲,我現在回想聽到董座(王永慶)叫,我都是皮皮剉(發抖)。你知道,中午回家吃飯,我都先要把所有成本背得一清二楚,把今天的報紙全看完 一遍,因為他隨時會問;也不允許(我們子女)都不講話,我也會拿出一些問題出來跟他請教、跟他交談,是非常緊張的時刻。

我記憶非常深刻,有一次他問我一些公司的問題,我答得不是很好,他就很嚴厲指責我,講我說得不對,連這也不知道。心想這些東西答不出來也不行,答錯了也不 行,都會被罵,就難過得哭了,但他也不說什麼。

磨練我,從基層小妹打訂單做起

到了晚上請客,我都要在旁邊幫忙夾菜倒酒(給客人),就坐在他旁邊。你知道嗎?我們家吃壽司飯,自己拿海苔包飯、包菜,他夾完之後,我以為他要自己吃,他 馬上看大家沒注意,偷偷塞到我盤子上;他那種行為舉止,讓你感動,不用太多言語就能感受出來,他愛我們。

十一歲那一年去了美國,我覺得個性轉變;從那時開始,要獨立、獨自生活、洗衣服任何事情自己來,開始認識周邊的事情,我父親都要求每個小孩寫信,寫信是很 好的啟發,讓你的頭腦能夠去思考;我也不能寫流水帳,要寫我今天做了什麼事情、有什麼心得;我一張信,他會回我十張的信,他會講道理給我聽。

暑假回來,我都會去工廠實習,那也是一種吃苦;去(長庚)醫院調病歷、去輪班,從小妹開始做起,到營業處接訂單、打訂單。從基層做起給我啟發,懂得體會基 層人員的辛苦,未來當主管才知道將心比心。

他是一個非常嚴厲的主管、或是父親,可是每一個人很信服他的嚴謹,因為他會將心比心,體恤員工、客戶、供應商。例如台塑電腦有催收系統,也有搶付錢給供應 商的設計,他要求(供應商)交貨後一定馬上付款,沒有付款(電腦系統)就會出現異常反應,因為他說:賣的要吃(生存),買的也要吃(生存)。

李宗昌事情(指王瑞瑜替前夫背債還債)發生後,你知道那時候我真是心驚膽戰,那時候他哥哥打電話給我,問我有沒有五億元,我說你開玩笑吧,我連一億都沒 有,然後他也不講什麼就掛斷了。

包容我,出手填補三十億債坑

不到一個月,志品科技(控告王瑞瑜和李宗昌的廠商)開始告我們,我就發現事情不太對,去問李宗昌怎麼一回事,他老實告訴我,因為他怎麼樣(指用王瑞瑜背書 借錢),他甚至借到了高利貸,五倍高利貸,你知道那個滾雪球是滾多大啊,從二十幾億滾到三十幾億去了!我想怎麼辦,就和我姊姊商量,她說再怎樣,妳還是要 去跟爸爸講。

你知道那一天,我很緊張,因為我怕他罵我,我就去他的書房,問有件事情可不可以跟爸爸商量,我就講我幫他(李宗昌)背書,現在跳票了,後面一大筆的債,我 不知道怎麼辦。

你知道嗎,我爸爸二話不說:「啊,那個李宗昌,訓練不夠。」不過,他願意幫我,他把錢匯到一個我成立的公司,然後錢再匯到李宗昌的廣昌公司。三十幾億元不 是一個小數字,一個父親可以這樣子;這不是抱著說「我愛妳」,這幾個字就可以的。

愛包容了一切,概括承受。說實在話,他很疼我,我去台大念EMBA,得到第一名,他寫了一封信給我,我媽媽還把它弄成金的裱起來。

啟發我,讓女兒從小去實習動腦

上一代間接愛人,我這一代很直接,我對我女兒,讓她們知道我愛她們,每天睡覺以前我一定抱她們,告訴她們「I Love You」。現在小孩子,都跟爸爸媽媽住,爸爸媽媽對你好,你一點感覺也沒有,都麻木不仁了。

她們現在十五歲,今年暑假回來,去彰化台塑生醫工廠實習兩個月,晚上還要跟我檢討心得。我不准她們玩,回台灣要去工廠,告訴我發現什麼問題,我要教她們從 小用頭腦。

我買東西給她們或給她們錢,就很直接跟她們說不要亂花,媽媽也是很辛苦賺來的,她們就會感受到;所以我兩個女兒非常、非常省,感恩節到了,問她們要不要去 紐澤西過節,她們說不要,因為非常花錢。到現在,她們每天睡覺前要跟我講電話,每天寫好幾封e-mail給我,每天跟我講:「媽媽工作加油喔、我愛妳 喔。」

到國外之後,更能體會媽媽很愛她們,那種感覺就越來越出來。我爸爸他一輩子都在找尋真理,他教我吃苦,他一次又一次說:「吃苦才會懂道理。」台灣現在很冷 漠,到處罵來罵去,小孩看到會去學,血液也會變得冷漠;台灣人要學著將心比心,愛自己也要愛別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24

創業中怎麼執行才會有好結果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313.html

導讀: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入口,就是把消費者的選擇權,即消費者偏好,當成經濟活動的第一入口。商家為消費者提供滿意的商品,就成為整個商業活動最核心的內容!

所以,創造出客戶滿意的產品,就成了企業最核心的內容。問題是滿意的產品是從哪兒來的呢?回答是員工創造的。這就是執行最基本的邏輯:企業為客戶提供滿意的結果,員工為企業提供滿意的結果。這種邏輯關係講清了執行的本質:所謂執行,就是創造客戶滿意的結果。遺憾的是,由於分工與協作的關係,我們往往把「做」等同於「結果」,把「Done」當成了「Result」,把產品當成了客戶價值。想想吧,我們每天會碰到多少這樣的回答:「我已經做了我應該做的,這件事情結果如何與我沒有關係。」碰到這樣的回答,你該怎麼辦?解決的辦法是,區分「任務」與「結果」,執行要的是結果,不是任務。

任務假象:不要苦勞要功勞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中國以38枚金牌位列獎牌榜第二名。與往屆不同,國內對金牌的態度發生了一些微妙的改變,人們不再是一邊倒的「唯金牌論」,反而在網上掀起了一波聲討中國體育「唯金牌論」。

這似乎有些奇怪,過去幾十年,每次奧運會,中國人都盯著金牌榜。每得到一枚金牌,舉國歡呼,甚至上升到「中國人民又站起來了」的高度。

但2012年倫敦奧運會,為什麼突然就出現了「反唯金牌論」?原因在於人們突然發現,金牌與我們每個人其實沒有多少關係,在舉國體制下,金牌只是對體育部門業績的裝點,而不是國人強身健體的結果。

這就是觀念的變革:人們終於發現,金牌只是官方的「任務」,而不是民眾強身健體的體現。花到金牌上的錢越多,花在全民健身上的錢越少。於是,代表草根民眾的微博發聲:不要金牌任務,要全民健身。

把金牌這個例子應用到企業,會發現企業也有很多這樣的「任務」現象:很多人把表面的榮耀當結果,於是在執行的時候,完成的其實是任務,而不是結果。

表面的榮耀不是結果,這容易理解。但一定要創造客戶滿意的結果,這才叫執行嗎?對此也許有人會感到迷惑:讓我完成任務,我去做了,結果是能夠由自己控制的嗎?既然不能夠控制,那如何要結果?

其實這是一個心理學的小陷阱:由於企業要由很多部門、很多人合作才能創造出結果,久而久之,員工就感覺自己對結果無能為力,於是就只對流程負責,而不對結果負責;對任務負責,而不對結果負責。

這種思維最大的問題是責任感的喪失,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認為自己的行為與結果相關的時候,責任感就產生了:相關度越大,責任越大;相關度越小,責任越小。

比如,母親為什麼對子女有那麼強的責任感?原因在於,她把自己的行為與結果高度關聯。社會責任感也同樣如此,一個對社會失望的人,其實並不是真正對社會失望,而是他覺得自己的任何行為,都不會對社會有任何影響。

企業是一個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經濟組織,員工為客戶創造結果,企業才會有結果(盈利),員工也才會有收入。員工與客戶價值之間,存在著一對一的因果關係,這是執行最基本的邏輯。懂得與承認這一邏輯,是執行的起點。

這種邏輯關係意味著,執行的結果是「客戶價值」,凡不創造客戶價值的,無論你有多辛苦,都不是執行。執行需要人們勤奮,但勤奮不是執行,客戶不相信苦勞,只相信功勞。

這種結果意識,反過來也明確了一個基本的責任關係,那就是任何員工對客戶價值、對結果,都有著百分之百的責任。

九段秘書:你的執行是在第幾段

話說有個總經理,要求秘書安排第二天上午9點開一個會。這是一個最簡單不過的執行問題吧?大多數人是如何做的?通知所有參會人員,然後秘書自己也參加會議來做服務,這就完了!

但我們想要的結果是什麼呢?下面是一個九段秘書的不同做法:

一段秘書的做法:發通知——用電子郵件或在黑板上發個會議通知,然後準備相關會議用品,並參加會議。

二段秘書的做法:抓落實——發通知之後,再打一通電話與參會的人確認,確保每個人都被及時通知到。

三段秘書的做法:重檢查——發通知,落實到人後,第二天在會前30分鐘提醒與會者參會,確定有沒有變動。對臨時有急事不能參加會議的人,立即匯報給總經理,保證總經理在會前知悉缺席情況,也給總經理確定缺席的人是否必須參加會議留下時間。

四段秘書的做法:勤準備——發通知,落實到人,會前通知後,去測試可能用到的投影、電腦等工具是否工作正常,並在會議室門上貼上小條——此會議室明天幾點到幾點有會議。

五段秘書的做法:細準備——發通知,落實到人,會前通知,也測試了設備,還先瞭解這個會議的性質是什麼,總經理的議題是什麼。然後給與會者發過去與這個議題相關的資料,供他們參考(領導通常都是很健忘的,否則就不會經常為過去一些決定了的事,或者記不清的事爭吵)。

六段秘書的做法:做記錄——發通知,落實到人,會前通知,測試了設備,也提供了相關會議資料,還在會議過程中詳細做好會議記錄(在得到允許的情況下,做一個錄音備份)。

七段秘書的做法:發記錄——會後整理好會議記錄(錄音)給總經理,然後請示總經理是否發給參加會議的人員,或者其他人員。

八段秘書的做法:定責任——將會議上確定的各項任務,一對一地落實到相關責任人,然後經當事人確認後,形成書面備忘錄,交給總經理與當事人一人一份,並定期跟蹤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並及時匯報給總經理。

九段秘書的做法:做流程——把上述過程做成標準化的會議流程,讓任何一個秘書都可以根據這個流程,把會議服務的結果做到九段,形成不依賴於任何能人的會議服務體系!

從以上九段秘書的工作方法中,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我覺得這才是執行力,也就是說,真正的執行力,其實要的是基於客戶價值的結果。而這個結果,是員工動腦子創造出來的!

接下來我要問的是,一段秘書你付多少錢?九段秘書你又付多少錢?一段秘書很聽話,很老實(至少表面上這樣),九段秘書經常與你有不同看法,讓你很不悅,你會在平時喜歡誰、打擊誰?

我覺得這就是執行力的真相,我希望大家重新認識一下執行力。我想說的是,如果你想賺錢,想為客戶創造價值,那就不要以自己的喜好來衡量員工的行為,而要以客戶價值、以利潤貢獻來衡量,聽不聽話就不要太計較了。

有句話說,「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我覺得,這是一種沉溺於廉價勞動力模式的意淫。在知識經濟的今天,不要說三個,就是三百個臭皮匠,也頂不上一個諸葛亮。

我們並不是要到處找諸葛亮,我想說的仍然是執行力這件事。我只想說,每個公司的員工其實都有諸葛亮的基因,每個秘書都可以做到九段,這並不難。問題是他們的基因卻會被管理者、當權者的偏好壓制了,因為當權者喜歡聽話的屬下。

當然有人會反駁我說,我喜歡既聽話又能幹的。

從進化論的角度,既聽話又能幹的員工時間長了,「聽話」那部分機能會進化,「能幹」那部分機能會退化,這不是我說的,這是德魯克說的。

這就是我們提倡執行力的出發點:要尊重員工的創造性,更要激發他們用腦子幹活,要願意給創新員工付費,要把人當成資本,而不是成本。

執行是要結果而不是完成任務

在公司中,任務與結果的矛盾會導致下屬甚至整個公司都在找理由推卸責任。下屬找理由對付你,你找理由對付其他人,因為只要完成了任務,我們就有一萬個理由來說明,沒有完成結果不是我們自己的責任。

另一方面,因為沒有講清責任,結果真正出來的時候,任何人都可以爭功,表明是自己的功勞。比如上面說的打電話通知會議這件事,打了電話之後,所有人準時參加了會議,你說這是誰的功勞?

打電話的人完全可以說是他的。結果在他的個人總結中,就會有一條:「總是按時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而且你還沒話說!

實際上,真正有執行力的是那些參加會議的人,他們接到通知,就保證準時參加會議,不需要任何提醒,排除了所有的干擾呢。

我們要懂得一個基本道理:對結果負責是對客戶價值負責,而對任務負責是對工作程序負責。公司大了,部門和職位一多,程序就往往代替了結果,組織層級就會代替客戶價值。於是,任務往往就會迷惑我們的眼睛,這樣就有了無數可以開脫責任的理由:你看他已經盡力了,他已經努力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等等。

這種現象我們過去是用來描述政府公務員的,但今天我們發現公務員現象在民營企業到處皆是。

如果我們要致力於打造一個有強大執行力的團隊,那麼請記住,執行永遠都只有一個主題:執行是要結果而不是完成任務。我們永遠都要鎖定結果這一目標,而不是任務這一程序。

 

結果三要素

馮小剛是中國最早拍商業片並且賺錢的本土導演,他總結自己成功的原因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就是我們樂意奉送的!」馮小剛這段落話講了結果的三個方面:

·客戶價值是「喜」和「樂」;

·客戶價值是通過 「聞」和「見」這樣簡單的感官實現的;

·客戶的喜愛是用票房價值來體現的。

這三點,我們也概括為結果的三要素:有價值,可感知,可交換。

·有價值

結果不是被某個人主觀定義的,而是被客戶定義的。這就意味著,員工衡量自己工作的標準,不管是領導、自己,還是同事,都不是最終的標準。所有評價,都必須符合客戶價值,客戶價值才是最終的唯一的衡量標準。

當然,在具體的工作中,問題就來了,像財務這樣的部門,離外面的客戶那麼遠,他們的客戶是誰?

在這裡,我們通常會引入「內部客戶」這個概念,用來表達財務所服務的部門,就是財務的客戶,比如銷售部、管理層,都是最重要的客戶。

值得注意的是,當內部客戶的標準與外部客戶的標準出現爭執的時候,外部客戶才是唯一的仲裁。

·可認知

那麼,客戶價值的標準又是什麼呢?回答是,客戶的認知。

也就是說,客戶價值很大程度上是客戶的認知價值,特別是對服務業,一個產品一個服務,有沒有價值,是由客戶的喜好決定的。你說你的產品再好,你工作再努力,但客戶沒有感覺到,對此沒有概念,那他就不會為此付錢。

·可交換

正如電影的價值最後要通過票房來體現一樣,商業的價值,最終要體現在利益的交換上。客戶喜歡並不是結果,客戶把喜歡變為購買,才是真正的結果。

叫好不叫座是藝術,真正的執行是叫好又叫座。在這一點上做得最好的是蘋果,蘋果既叫好,也叫座,這才是執行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個差的結果,也比沒有結果強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老和尚,他身邊有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

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唯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一個蘋果摘來了。

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有句話叫:「先開槍,再瞄準。」很多人都不理解,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要「先瞄準,後開槍」的。但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終於懂了先開槍再瞄準的邏輯,就是執行邏輯:一個差的結果,也比沒有結果強。

為什麼要行動第一?這有點兒像吃梨。無論你怎麼研究梨的構成,但如果你不吃,你就永遠不知道梨是什麼滋味。所以,在執行的意義上,學問不是第一位的,實踐才是第一位的,凡事要親自做一遍。如果不吃梨,就不知道梨是什麼滋味,就這麼簡單。

 如何做結果

在我們明確了做結果的重要性和唯一性之後,接下來的問題是——「結果怎麼樣做?!」

兩條美女蛇結果從哪裡來?只能從行動中來,結果不能通過思考獲得。無論你如何思考,也無論你思考的水平多高,結果都不可能通過思考獲得。可是,我們發現執行路上有兩條美女蛇,一條的名字叫「迷信技術」,另一條的名字叫「追求完美」。之所以叫美女蛇,是因為它們表面上看起來很迷人,實質上卻是執行的大敵。

迷信技術

先說說「迷信技術」這條美女蛇。

20世紀90年代,摩托羅拉集團斥巨資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衛星通信系統,因為其衛星數量和元素銥一致,所以被俗稱為「銥星」。

銥星通信系統對10多年後的今天來說,仍然都是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衛星通信技術,遠遠超過目前所使用的其他衛星通信系統。可以說,銥星是下一個時代的衛星通信系統。

可是,眾所周知,銥星上線沒多久就因為龐大的運營成本和慘淡的市場而被迫宣佈停止運營。包括摩托羅拉在內的所有通信從業者都在問一個問題,技術先進的產品真的是好產品嗎?

追求完美

說完了迷信技術,再來看看「追求完美」這條美女蛇。

參加過高考的人都知道,如果水平並不差的話,在規定時間裡都可以做完題目。但是就有很多人語文沒有答完,因為語文有一個題目是作文題。

在短短的幾十分鐘裡,如果要按照寫論文的方式寫作文,想好每一個段落細節的寫法,在逐字推敲之後,再下筆就來不及了。相信更多的人都是先閱讀題目,有了一個大體的思路就提筆,一邊寫一邊思考,就能在規定時間裡完成考試。

高考讓我們每個人在上大學之前就記住,就執行而言,0.1永遠都大於0。有結果永遠比沒有結果要好,多的結果永遠比少的結果要好。然而真正體會並記得的人並不多!

完美是一個執行陷阱。

我們去服務顧客,永遠做不到百分之百滿意,但我們可以讓他們更滿意一點,然後努力、努力再努力,做到他們滿意為止。我們經營公司,不可能一下就成為500強,但至少我們可以不讓公司虧損,然後再努力做到「致富」。

可是如果有人說,我們不能讓顧客百分之百滿意,所以咱們干脆別做了;如果有人說,既然我們不能發大財,那麼,這點小利也不要賺了,結果又會怎麼樣?

可能有人會說,喬布斯就是追求完美,也就是因為他追求完美,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難道這說明追求完美是不對的嗎?

為什麼執行不力?因果邏輯和果因邏輯

執行的根本難題在哪?關鍵在於思維入口的差異,很多人不懂得執行與戰略是兩個邏輯,把戰略與執行混在一起。

要知道,戰略與執行是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戰略是因果邏輯,有因就有果,不能夠以成敗論英雄。而執行卻是果因邏輯,有因未必有果,努力未必成功。

在九段秘書的案例中,從因果邏輯看,你的下屬有問題嗎?沒有,的確,來不來開會確實是對方的事,秘書不能對銷售部長的行為負責。這是很完美的解釋吧。但從執行的果因關係來看,只要結果沒有達到,下屬的做法就有問題。

戰略就是對因果關係的回答,或者說戰略就是道理:理是規律,是因;道是選擇,是果。道路可以選擇,規律只能發現,這一因果關係構成了戰略的本質內涵。

一個建築師跟一隻蜜蜂最大的差別,不在於誰做出的建築更精緻,而在於建築之前建築師的腦子裡面是否有一個清楚的設計圖。

戰略思維的本質,是幫助我們對一個複雜現象做出簡單而正確的判斷,使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懂得這個結果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

或者更明白地說,戰略思維是地圖思維與羅盤思維。

戰略是地圖,是整體決定部分。戰略要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這是什麼?」一個人要知道自己出生在什麼國家,一個企業要知道歸屬於什麼行業,具體的個體只有在整體中才能回答自己是誰。

戰略是羅盤,方向鎖定行動。有方向才有歸宿感。人為什麼需要羅盤?是因為人需要方向,有了方向,心裡才會安定。

但執行的果因邏輯就不一樣了,這是另一種思維方式。

執行的果因邏輯說的是:只有好的回報才會有好人。所以,只要是執行就只講結果,不講結果就沒有好人,不講結果就沒有執行。因為只有做出結果才能分出高低,沒有結果我們所有人豈不都一樣?

按這種思維,如何造就執行型人才呢?要給那些執行得好的人以報酬,給那些執行得不好的人以懲罰,才有可能獲得執行型人才。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把戰略與執行一味對立起來也是不對的。或者說,一味地強調執行,只講果因邏輯,只要結果,不要原因,就成了強盜邏輯,特別在強調創新性執行的時候。

反過來,一味地強調戰略,只講因果邏輯,有因就一定有果,付出就一定要有回報,就成了完全的理想主義。

戰略講對錯,執行講得失; 戰略講方向,執行講結果; 戰略講未來,執行講現在。長週期看未來重要,短時期看現在重要。真正的執行人才,80%講現在,20%講未來,而戰略型人才,20%講現在,80%講未來。

一個優秀的企業,應當是高層講戰略,中層講戰略執行,基層講執行。

執行型人才的四個標準

1.客戶價值

台塑創始人王永慶年輕的時候在米行做工,經常給附近的居民上門送米。和其他工人不同的是,他每次都會暗暗記下顧客家裡米缸的容積和家中的人口,估算下一次送米的時間,在主顧快沒有米的時候主動上門送米。

執行人才的第一個標準叫客戶價值,即執行的任何一個行動,都是圍繞客戶價值來進行的。客戶價值是執行的底線,沒有客戶價值的行動,都不能稱之為執行。

2.結果導向

玄奘去西域取經,歷經十餘年艱苦求學、遊歷,他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一個目的,就是將經文內容帶回中土大唐,在中國弘揚佛法。所以他在印度功成名就之後,還是帶著佛經返回中國,用餘生翻譯佛經。

結果是執行的第二個標準,相信有無數人如玄奘一樣有夢想,但只有玄奘到了印度,取回了佛經,這一結果,奠定了玄奘的歷史地位與價值。一句話,價值是靠結果來交換的!

3.信守承諾

全中國的人都崇拜李嘉誠的成就,他個人從貧賤學徒成為首富的奮鬥歷程更是勵志的典型案例。在香港的商人圈中,很早就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只要和李嘉誠簽署了合同,就不用擔心合同執行的問題了。李嘉誠靠著這樣的信譽在商圈中奠定了長期的發展基礎。

信守承諾是執行人才的第三個標準。如果說前兩個標準講的是外在標準,那麼,信守承諾與永不言敗講的就是執行人才的內在人格標準,信守承諾意味著建立起個人品牌,從而值得人們信任與合作。

4.永不言敗

永不言敗講的是對過程的執著,這是執行人才的第四個標準。據說愛迪生發明電燈時,試驗幾千次仍然沒有成功,有人問,這麼多次失敗為什麼不放棄。他回答,我沒有看到失敗,我看到的是,我已經成功地發現有幾千種材料不合適。

這就是執行應有的心態,失敗並不是結尾,而是接近成功的一個里程碑。

在全球500強中,有人做過統計,近20年來,從美國西點軍校畢業成為董事長的有1000多名,副董事長有2000多名,總經理或者董事這一級的也有5000多名。

為什麼不是商學院培養了企業領導人,而是西點軍校呢?我們可以看一下西點軍校對學生要求的標準:愛國,準時,守紀,嚴格,正直,剛毅。這些都是任何一家優秀企業對其領導人要求的底線標準。

執行人才的四個標準,其實也是任何一個優秀企業對員工要求的底線標準:客戶價值,結果導向,信守承諾,永不言敗。這些永遠都是把夢想變為現實的最為核心的要素。

如何獲得執行人才

用人要學劉皇叔

在如何獲得執行人才這個問題上,我經常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三國中的劉備。

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時期,劉備就個人才能而言,並不出眾。可為什麼三國最優秀的人才,比如一代名師諸葛亮,比如一代名將張飛、關羽、趙云等,都投奔了劉備,而且至死不渝?

回答是:劉備懂得如何尋找「卓越的執行人才」。那麼,劉備是如何獲得人才的呢?他的方式其實並不複雜,那就是,要想獲得執行人才,就要先讓自己成為執行人:

第一,客戶價值。劉備深知自己的客戶是百姓、是部屬,於是,他總強調自己的使命是「光復漢室」。在最艱難的時候不忍丟下跟隨自己的百姓,總以親民的姿態帶隊伍,這樣就獲得了「人心」。可見,在執行人才上,最大的客戶價值就是「攻心為上」。

第二,結果導向。劉備知道自己的弱點,所以,到處尋找有才幹的人才,結交有能力的英雄,目的就是要在未來做一番大事業。他知道要想使「三結義的承諾」能夠得以持續,就要將心比心。他與關羽、張飛吃睡都在一起,獲得了關羽和張飛對他的赤膽忠心。即便後來曹操用高官與赤兔馬引誘,也沒有引起關羽一絲動搖。

第三,信守承諾。劉、關、張「三結義」是承諾的千古佳話。通過「結義」這種承諾方式,劉備獲得了事業的起點:兩員武藝超群的武將。

第四,永不言敗。劉備請出諸葛亮已經成為千古佳話。所有的人都知道人才很重要,但是在怎樣獲得人才的道路上,劉備「三顧茅廬」給我們做出了一個執行的好榜樣。試想,大雪天在茅屋外等待是什麼滋味?

執行人才與學歷無關

執行人才與性格、心胸、知識、素質,甚至民族、種族都沒有必然的聯繫,在他們身上,只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對自己深深的責任感。

也就是說,世界上所有的優秀人才,有一個共同點:對自己負責任——這就是執行型人才的特點。這個結果意味著,如果你想得到一個有執行才能的人,那麼首要的要素就是「看他是不是對自己真正負責」。

正是以上所說的這四個特點,使有責任感的人同時也是有執行能力的人。那麼,什麼樣的人不是執行型的人呢?聰明人大多不是執行型的人,因為他們一生都在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而很少能夠像阿甘一樣把一件事做到底。

為什麼阿甘那樣一個智商不高的人,打乒乓球打成了冠軍,跑步跑成了冠軍,每做一樣事都做到了頂級。他靠的是什麼?

靠的就是執著。

而聰明人做事最缺乏的就是執著。一方面聰明人因為聰明,就總是在找捷徑,把很多時間花在路途上或者找捷徑上,沒有一件事情做到底。另一方面,聰明人往往在社會上受寵,所以一旦碰到困難或反對,就不會像執著的人那樣堅持,而是選擇逃避。

反過來,什麼人不是執行人才?

三種人:耍小聰明的人,追求完美的人,思考過度的人。耍小聰明的人永遠在找捷徑,不會認真執行。追求完美的人往往把事越做越複雜,結果一定是放棄。思考過度的人不屑於行動,他們一生都在思考如何爬山,但就是不爬山。

結論:要執行,學阿甘。

以上文章選自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新執行》一書,作者:姜汝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03

什麼樣的公司才會是優秀的公司?《從優秀到卓越》裡的答案 新能源觀察

http://xueqiu.com/4487759906/25573949
前段時間清掉一些公司的股票,考慮重新開始,長線持有一些優秀的公司的股票,也希望能夠發掘到1~2支大牛股。最近一直在研究和挖掘。

當開始尋找的時候,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公司才會是優秀的公司,優秀公司背後的本質是什麼?能夠持續創造高額利潤能夠持續給股東帶來高額回報的公司應該是什麼樣的?

以前一直認為是兩點:一是人才,二是創新。但這個太籠統,也完全沒有什麼依據。

這幾天把很多年前的一本書又翻了出來,《從優秀到卓越》,又仔細看了一遍,感覺吉姆.柯林斯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這是他們團隊多年研究的結果,很多東西我也很認同,把一些核心的東西摘抄下來共享給「球友」。


全書概況為幾點:

第5級別經理人,先人後事,直面殘酷的現實(但絕不失去信念),刺蝟理論(三環內部的簡化),訓練有素的文化,技術加速器,飛輪與厄運之輪。
先看看下面的圖,可以很清晰的知道這一切:

要有對的和優秀的人,對的好的思想,好的行動和執行,當這些一點一滴的積累後就會如一個巨大飛輪意向不停的旋轉,最後爆發出來強大的動力。
查看原图
看一個公司,先一定要看人,也就是「訓練有素的人」,看看訓練有素的人的定義:兩點很重要:第5級經理人,先人後事。

1>   第5級經理人:

第5級經理人的特點:不愛拋頭露面、沉默寡言、內向甚至害羞,他們都是矛盾的混合體:個性謙虛,但有表現的非常專業,同時有堅定的意志。

這裡的經理人是指創始人或一把手,想想我們以前的誤區,那些侃侃談,在電視和記者面前表現的非常突出的傢伙成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他們把領導人分為5個等級,一起來看看吧:
查看原图
每個卓越的公司必定曾經有一位第5經理人,他們除了謙遜和意志堅定外還有那些特點:

l         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

l         提前培養接班人

l         非常的勤勞

l         承擔責任,不埋怨下屬

l         更多的是從公司內部提拔而不是空降

我想,如何看一個優秀的領導人,應該有了一個清晰的答案。在當今的社會那些在領導崗位上經常玩的是高爾夫的,說自己因為知道放權和用人,一有問題就把責任推給下面的領導人我們應該也見多了,這樣的公司吸引我們,現在我們要小心了。

2>   先人後事

先人後事是指首先選擇定人,請進合適的人,請出不合適的人,並令合適的人各就其位,然後再考慮下一步怎麼走。

最好的團隊是:第5級經理人+合適的管理團隊,而不是1個天才+N個助手。

所以卓越公司特點除了先找到合適的人才(讓不合適的人下車),然後才決定將車開向何方外,對待人的問題上還有下面一些特點:

l         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財富,合適的人才才是

l         在人員決定上嚴厲但不冷酷,不會把失業和重組作為鞭策僱傭員工好好工作的首要策略

l         在對待合適人才的問題上,講究你缺勿濫

l         一旦發覺換人勢在必行,立刻執行

l         招募傑出人才的目的是為了發展而不是為了「解決最大難題」

l         衡量合適的人選,主要是看內在性格和天賦,而不是專業知識、技能和背景。

再來看看什麼是訓練有素的思想,直面殘酷的現實和刺蝟理念又是什麼?


3>   直面殘酷的現實(但絕不失去信念)

直面殘酷的現實是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堅信自己能夠最終獲勝,不管現實多麼殘酷,都勇敢面對,並具有與之對抗的素質。

卓越公司是怎麼面對殘酷的真實的現實的:

l         創造一個好的文化氛圍,讓大家有無數的機會被傾聽,這樣最終的事實就將被聽到

l         領導多提問,少要求答案;團隊要有對話,有爭執,不要強制;做徹底的時候分析,不相互指責;把信息轉化為無法忽視的信息。

l         堅持一定會成功的信念,不論多大的困難,都要勇敢面對殘酷的現實。


4>   刺蝟理念(三環內部的簡化)

什麼是刺蝟理念,就是簡單,集中和專注的理念。

刺蝟理念又轉換為簡單的三環概念,也就是三個方面的綜合,你對什麼充滿熱情,你能在什麼方面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是什麼驅動你的經濟引擎。

看下面的三環圖:
查看原图
刺蝟理念是一個非常好的判斷標準,卓越的公司和平庸的公司一看就知道:

l         清楚自己什麼特別出色,什麼最不出色,知道自己改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l         如果不能把核心業務做成世界上最優秀的,那麼其他一切美好的期望都是扯淡

l         找到給你帶來最大的利潤和現金的地方

l         基於刺蝟理念的三環制定戰略目標,而不是聲張虛勢。

看到這個後,對那些還在看到什麼好都想做,搞什麼亂七八糟的多元化的公司的股票趕快扔掉吧。對那些既想搞製造業或電器,又想搞房地產,又想搞金融或銀行的公司繞道走吧。

最後來看看什麼是訓練有素的行為,訓練有素的文化和技術加速器又是什麼?


5>   訓練有素的文化

什麼是訓練有素的文化,訓練有素的文化是指專業的素質和合理的制度加上創業精神,而不是一味的野蠻生長,官僚的或等級深嚴的制度流程。當訓練有素的文化和企業家精神結合起來才是成長為卓越公司的法寶。

看看相關的組織結構情況,如下圖:
查看原图
在一起看看訓練有素的文化的詳細情況:

l         訓練有素是在堅持刺蝟理念的基礎上,持續改進,願意放棄一起違反刺蝟理念的東西。列出該做的和不該做的,並嚴格遵守。

l         建立的是一種在一定框架下實現的自由和責任的文化,一方面要遵守制度,一方面在框架制度下的自由

l         員工的自律性高,願意全力承擔責任,看起來呆板單調,實際員工都非常勤奮的工作,有執著的進去精神。

l         把員工規範為自律的人,按訓練有素去思考,按規範做事

我們就很好理解了,投資的時候,當看到混亂的公司制度流程和懶散的員工的公司及官僚等級,不是制度說了算的公司而是領導說了算的公司,我們都應該非常的小心。

6>   技術加速器

技術不是全部但非常重要,輕率的依賴技術是一種錯,不把技術列為重要的因素的更是一種錯。要正確認識技術,要以刺蝟理念為基礎,看技術是否可以促進發展,技術應該是發展動力的加速器,而不是創造者,牢記。

如何深刻認識技術,一起來看看下面的內容:

l         對於任何技術,最關鍵的是這種技術是否可以直接服務於公司的刺蝟理念,如果可以,趕快率先使用,否則,可以忽略。

l         避免對技術的盲目狂熱和追趕潮流的做法,要精心挑選技術,成為這些新技術的先驅

l         把技術當做發展勢頭的推動者,而不是創造者

l         勇敢面對技術變革,冷靜對待,而不是被動和恐懼

l         任何行業,技術永遠不是一家公司卓越或衰落的主要根源

l         正確認識「從爬行到行走到奔跑」的正常規律,技術變革也不例外

7>   飛輪和厄運之輪

依據刺蝟理念,朝正確的目標堅持不限地推動飛輪朝同一個方向旋轉,飛輪會積累動量,最終實現突破,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成功總是在正確的道路上不斷堅持的過程中悄無聲息的到來。

總結下來,

卓越的公司一定是有合適的領導人和團隊,有好的企業文化,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知道把什麼事改幹好,什麼事應該放棄,同時堅持不懈的朝正確的方向努力的公司。

投資其實有時需要先拋開財務數據去看看投資公司的人和事的情況,那樣才能看的更清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724

2013年的市場大贏家:愛拼才會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557

2013年,對很多投資者來說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金價大跌股市大漲讓很多人始料未及,不少人輸得很慘,但也有人賺的盆滿缽滿。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許多最賺錢的投資舉動往往需要與主流觀點背道而馳,或是能夠大膽預測出政府決策者對股價的影響。 我們來看看2013年不同資產類別大贏家們是如何贏得高回報的。 黃金: 1,Tudor Investment Corp.倫敦辦公室的交易員Chris Tuohy Tuohy是前高盛的交易員,他是少數能從今年黃金大幅下挫中獲利的交易員之一。在去年許多分析師看漲黃金的時候,他便開始買進黃金看跌期權。當今年春天在投資者大肆拋售黃金的時候,他正躺著數錢。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Tuohy用不足1,000萬美元的原始投資在2013年為Tudor賺了1億多美元。其獎金可能超過1,000萬美元。 2013年底,黃金價格比年初跌了超過28%,除了像Tuohy這樣少數的交易員,大多數將黃金視為避風港的投資者都遭遇了重創。 美國股市: 1,對沖基金公司Appaloosa Management LP負責人David Tepper 去年9月初股市比前一個月下跌超過了5%,雖然當時市場普遍擔心利率上升,但是Tepper卻進一步看漲股市,於是開始買進看漲期權。 2013年最後4個月股市大漲,連創新高。資產規模達210億美元的Appaloosa Management旗下的最大對沖基金全年上漲了大約42%,扣除費用後可能為Tepper及其投資者賺得了數十億美元。 他提到,考慮到低利率可能仍將持續,從盈利來看,股價現在還不貴。 2,鮑爾森的Paulson & Co.旗下的Recovery Fund基金 在今年年初該基金就增加股票持倉。摩根大通稱,其持有的倉位差不多相當於競爭對手平均倉位的兩倍。 在今年的美國股市大漲中,鮑爾森賺走了數億美元。截至2013年11月底,該基金扣除費用後上漲了55%。 除了黃金基金外,他的其他策略也獲得了兩位數的回報,但黃金基金大幅虧損。 3,對沖基金公司Jericho Capital Partners LP 該公司雖然不那麽知名,但卻收益頗豐。根據投資者文件,在2013年年中前後,Jericho加大股票持倉至歷史最高水平,這是該公司2009年7月成立時的倉位的三倍多。該基金公司2013年的收益率為33%,據HFR數據,這是技術類對沖基金平均收益率的兩倍。 日本市場: 沖基金公司Owl Creek Asset Management LP的Jeffrey Altman 在2012年後期,他便相信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將采取激進措施提振經濟,結束通貨緊縮,後來日本政策的走向印證了他的預測。 據華爾街日報稱,Owl Creek成為持有日本航空股票最多的公司之一,並且大量買入了其他日本公司的股票。投資者說,部分由於這一原因,Owl Creek在2013年的收益大幅升至48%(扣除費用後)。 歐元: 強勢歐元或許是2013年匯率市場最大的驚喜。2013年年初,投資者持有大量的空頭歐元頭寸,也就是說,押註歐元將走低。只有四家大型銀行在2013年初預計,盡管歐元區危機預計將繼續,在當年年底前歐元將升值。 根據基金文件,規模達4.15億美元的Merk Investments LLC公司的負責人Axel Merk在2013年全年都維持了多頭頭寸,即便是在歐元在去年4月和5月跌至1.27美元時也是如此。 他說,歐洲的股票和歐元區外圍國家的債務非常便宜,對投資者很有吸引力,而這有助於歐元走強。 事實證明,這一預測是準確的。在2013年,歐元相對美元升值4%。Merk的Absolute Return Currency Fund基金當年上漲了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188

《台灣問題》國內創投件數十二年萎縮九成 創業者敢要、能做 資金才會上門!

2014-01-20  TWM
 
 

 

過去十二年,台灣創投投資早期案件的件數,大幅下滑九成。創投業者觀察,創業者心態變得保守,可能是資金縮手主因。專家建議,唯有展現執行力、企圖心,才能在站穩市場之後,贏得創投的青睞。

撰文‧周岐原

中關村,距離台北一千八百公里遠,中國電子業、網路業雲集創業的基地。這裡曾孕育聯想集團、京東商城等許多主導中國市場的大企業;習李團隊接班後,中國當局更以中關村為核心,打造重點企業搖籃。

二○一四年,中國證監會啟動的「新三板改制」,目的在改善微型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最初新三板的理念,就是以設在中關村園區的公司,當成未上市股票交易的試驗對象。一月二十四日起,新三板登錄公司更將超過六百家。

除了以新三板為目標,「去哪兒網」、「58同城」、「天下圖」等三家新創網路公司,已在一三年分別赴香港、美國掛牌,直接挑戰海外市場,凸顯中關村起家的企業,企圖心越來越強。

資金不願冒險

想像空間小 台灣早期投資案銳減在台灣,網路創業風氣同樣興旺,但對比政策資源密集的中關村,不少台灣網路創業業者,卻有找不到錢的感嘆。

數字會說話,過去十二年間,國內創投業者投資早期項目(early stage,含種子期與創建期)的件數連年下滑;二○○○年時,早期投資案多達六八七件,數量占當年總案件的三七%;到了一一年,早期投資案只剩五十七件,占當年台灣所有創投的投資案比率,也只剩二一%。

十二年過去了,台灣創投「出手」新創企業的次數,竟只有上一次網路熱潮的八%,連一成都不到。「雖然後期報酬少一點,可是能穩穩獲利。」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總裁陳清祥觀察。換言之,創投戰略轉向,或許代表市場資金越來越不願意冒險,原因為何?

「我認為問題是創業者的野心不足,夢不敢做大。」創業諮詢機構、創業智庫執行長洪聖倫指出,網路創業在台灣雖然蔚為風潮,不過經營者的思惟卻相對狹隘。當創業者沒有走出去的野心,加上社會歷練不足,構思的商業模式,在投資人看來往往顯得薄弱,自然說服不了資金。

「很多人說,我只想在台灣做、把這東西弄好。但是網路,你一定要global(全球化)、或至少面向整個亞洲……因為台灣網創市場太小了!」洪聖倫直言。

他分析,在早期項目上,假設創投希望以三年時間、創造五倍投資報酬時,只鎖定台灣市場的投資案,讓創投獲利退場的機會就降低了。「想像空間小,導致創投在投資的時候,就會縮手。」

創業者變保守

寧願先立足本土 缺少全球化思考「資金不會區分,你(創業者)是不是網路創業。它只會問:你有沒有足夠大的市場、影響力?」觀察華人網路創業十五年、華犇創投創辦人戴偉衡也指出:「這是關鍵!很多團隊只想和網路有個連結,這樣價值好像就產生了,其實是價值不足。」戴偉衡回顧,千禧年前後,台灣出現首次網路創業熱潮時,「很多團隊談的,是到美國市場試水溫;地區比較大的,會想去東南亞。」相較之下,這一波網路創業熱潮中,許多台灣團隊反其道而行,寧願先立足本土。穩紮穩打固然降低風險,「但你身在網路,卻把自己局限起來,就失去Internet的意義了,」戴偉衡憂心:「當你的心、intention(動機)變小,如何能拿到豐沛的資金呢?」另一層台灣業者的迷思,是將募資成功當作創業成功的定義,而不是讓事業持續擴張。洪聖倫感嘆,由於國外公司暴紅或網路流量暴增的案例增加,讓不少創業者羨慕,於是把經營目標設定在籌得一筆資金。「但現在已成功的網路創業,哪個案例不是先把事業做好?」洪聖倫提醒:「你要做得很好,要在太陽天時找投資人,不是在陰天、缺錢時才找投資人。」「先有事業,才有資金」早就是老生常談,這種例子,在大中華區更是屢見不鮮。像是今年初,中國網路巨頭騰訊剛剛宣布投資一億美元,入股開發手機叫車APP(應用程式)的小桔科技。

小桔科技創立不到兩年,在中國手機叫車軟體市場已拿下六成市占率;研發出的〈嘀嘀打車〉APP,遠比公司名氣響亮。從北京、重慶到廣州,都可以使用這支APP叫計程車;經歷一三年同類軟體的殘酷競爭,不僅突圍、甚至成功吸引新一輪投資,聚焦事業而非籌錢,應是主因。

政策恐曲高和寡

七年拚淨值成長八倍 門檻過高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改善網路創業當前困局,行政院一方面由櫃買中心推出創櫃板,扶植微型企業發展;另一方面,國發基金新推出「創業天使計畫」,則是經建會積極規畫的政策大菜,許多有心創業者相當關注。但在創投業界眼中,這項政策似乎曲高和寡。

規畫五年十億元的創業天使計畫,預計每年輔導六十家廠商。每一件投資案最高補助四成、以一千萬元為限。一旦廠商創業成功,則在受輔導七年後,以公司淨值的五%作為回饋金,回饋上限是接受補助額的一倍。然而,除了每年二億元的投資金額,相對顯得有限,若廠商能回饋當初政府補助的同額資金,代表公司必須在七年內讓淨值成長八倍,才達到門檻。

「有多少新創公司能撐三年以上?真有實力在七年內成長八倍的公司,應該也不需要以此籌資。」洪聖倫就提醒,這項號稱「只要有計畫書即可申請」的新政策,也許得有一定實力,才能獲得補助。

當台灣的網路創業環境,陷入創投和創業者都不願冒險的過渡期,無論要不要跨海到中國蹲點,有心跳下來經營的創業者,一定要勇於做夢、展現執行力,才能搶占市場,甚至贏得創投的青睞。

投資手筆相差懸殊!

兩岸近年網路公司重要購併、募資案

91無線

百度* 570億元 中國

新浪微博

阿里巴巴* 175億元 中國

PPS

百度* 111億元 中國

高德軟件

阿里巴巴* 88億元 中國

嘀嘀打車

騰訊* 30億元 中國

阿碼科技

Proofpoint* 7.5億元 台灣

Gogolook

NAVER* 5.29億元 台灣

愛評網

NEC* 1.5億元 台灣註:*表出資者 投資金額單位:新台幣

資料來源:各公司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69

眾信旅遊馮濱:創業只有堅持才會有出路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31/60067.html

以下為眾信旅遊董事長馮濱口述:

眾信旅遊大約是在2004年左右,國家才正式開放可以民營資本可以進入出境游這個領域,那麼當時我們大約10來個團隊湊了點銀兩,收購了廣州的一家很著名的廣之旅在北京的分公司,正式算是成立了眾信旅遊這個招牌。從2004年開始,10來個人逐步發展到今天一千四五百人的企業,2013年年收入大概是30多億。

從2004年開始,眾信旅遊從事的就是比較專業的、專注的批發出境游業務,從2004年到2006年底,我們逐步的認為我們應該走一個批發+零售的模式,所以我們在北京就專門成立了一個專門做零售的部門、從2006年到2007年底,這個時期團隊基本確認我們要有一個新的目標,想當初的時候,其實賺錢比現在要容易,市場消費者需求雖然沒有這麼多,但是確實很旺盛,利潤也比較厚,我們也積累了一部分資金。2006年左右,我們決定向資本市場靠攏,我們那個時候認為說,如果說企業加上資本的力量,最終有可能實現我的夢想。

從2006年底,我從百分之百的控制人逐漸變成了一個一部分的控制人。2006-2008年我們做了一個積累的過程,準備在創業板上上市,結果卻是不巧,創業板有一些新的規則,我們不得不想辦法再去擴大我們的資本,向中小板去邁進。我們在2010年的時候就開始寫我們的招股書,如果在座的各位能看到我們的招股書的話,其實是2010年當時的思維寫的招股書。

2012年當時以為就可以馬上上市了,但是一等就是1年半,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們在證交所成為民營旅行社第一個上市公司。

為什麼要介紹這個經歷?這個時間的背後,甜酸苦辣的事兒太多了。這其中我有兩個跟大家的分享。作為一個創業者的話,其實再苦再累從經歷過程來看,最終都是快樂的,其實心裡面都是喜悅的。那麼有兩個事兒必須要辦的:

第一個從我們經驗來講的話,只要抓住商機的時候或者想到一個點子的時候,其實沒有必要去想的那麼全面,沒有必要去論證時間太長,因為跟你一樣聰明的人有的是,必須用最快的速度加班加點把這個事兒趕快實施了。通過實施的過程,慢慢修正整個軌跡,最終達成未來的願景。這是我們眾信旅遊長時間、現在還保持的一個傳統。只要有好的機會,我們論證不會時間太長,可能一個事兒需要論證半年的話,我把這個事兒幹出來之後,只論證兩天。可能實施到一半的過程中夭折了,在這個夭折的過程中,可能有新的主意出來。不斷的在論證、不斷不斷的在干的過程中,最終變成一個正確的軌跡在走。我們認為說,在創業過程中,一定要不斷檢視我們走的路,不要從現在到目標的時候,在每一個階段都要用檢視的方式把這個路畫的稍微直一點。我覺得這是做事兒、創業的一個基本原則。

第二點就是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堅持、一定要堅持,天天都要說。天天都要說自己要堅持。只有堅持咱才有出路,如果放棄或者另謀他路的話,我覺得一點希望都沒有。因為跟我們同樣聰明的人太多了,尤其現在互聯網時代,比我們那個時候更難。只要按照這條路走的話,就堅持下去,我認為說一定能達到目標和願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936

先凝聚人心重建之路才會順

2014-08-18  TCW
 
 

 

車子經過南投,越過丘陵、穿過彎曲的產業道路來到中寮鄉。仲夏的午後,中寮永平老街上一派優閒,三、五老人家聚在走廊上閒聊,幾隻小狗互相追逐,大家可能忘了,眼前這座寧靜的山中小城,正是九二一大地震受災最嚴重的鄉鎮。

走在重建後的老街上,短短七百公尺,一整排復古斜屋頂造型的兩層樓紅色樓房,加上拱形騎樓走廊,在遠處青山白雲襯托下甚是美麗,昔日斷垣殘壁已不復見。

參與永平老街重建計畫的建築師朱國華表示,地震前,街道的兩旁,密密麻麻蓋滿了房子,這些房屋的建材,大多是一般磚造(柱子、牆全部是磚造)或加強磚造(柱子是鋼筋混凝土、牆是磚造),也有部分木造的房子。由於磚造房子,沒辦法抵抗水平的地震力,加上房屋蓋得太密集,逃生不易,老街居民死傷慘重。

一場災難給中寮永平老街一個重生的機會,更徹底從結構上改造了這個鄉鎮。

硬體:整排房屋退後1.5公尺拓寬道路,方便緊急事故逃生

為彌補以上缺失,重建規畫上,除了外觀設計須按照重建準則,呈現斜屋頂、拱形騎樓、磚紅色的老街風貌外,建築師團隊特別把兩排房屋各後退一.五公尺,讓門前馬路的寬度從原先的九公尺增加到十二公尺,屋後也開了一條約六公尺寬的新道路。

「這條屋後的新道路,平常方便開車民眾停車,萬一又發生緊急事件,前後的空地夠寬,也方便逃生,」朱國華說。沒有經歷過災難,不會知道原來生活空間有如此多的陷阱,一場地震讓人們覺悟,風險擺在第一位的空間規畫該如何進行。

至於建材選擇上,由於中寮在災後被列入一級地震區,新屋要求的抗震係數達到○.三三g(地表重力加速度),全國最高,所以重建後老街的房屋,不僅柱子比過去加粗,隔間也從過去的磚砌變成鋼筋混凝土,「這樣的設計,建造成本比用磚砌增加超過一倍,但換到的是結構安全性,可抗規模七以上強震,」朱國華說。

軟體:人的整合走前面協調產權爭議,房子才能重蓋

房子蓋好,民心也安了,但重建的路不好走。前九二一震災重建基金會執行長、台大生機系教授謝志誠不諱言,錢(重建經費)的問題比較好解決,但民眾意見整合卻最困難。

「人心要凝聚,其他工作才能進行下去,」謝志誠說。

永平路一帶土地產權持分複雜,除了共同持分的私有土地,還有國有地,個別重建困難,於是南投縣政府主動將永平老街附近地區劃定為七個更新地區,推動住宅重建。

當時成大、中原、東海等建築系所組成的專業團隊也參與協助永平老街重建,至於要透過權利變換計畫才能重建的區域,更找來在地方上受敬重人士協調,地方耆老陳金彬就是其中一位。

陳金彬古道熱腸,在地方上向來受鄉民敬重,他在幾經說服下點頭出面整合複雜的重建工作,而他就負責土地權屬最複雜的單元四區塊。過去老街上有多處地籍與房子的位置不合,在重建工程進行的過程中,最先涉及的就是地權與物權合一,因此在地籍劃分上,也容易有爭議,當時陳金彬就飽受街坊的蜚短流長所苦。「那時候有人話講得很難聽,刁難、檢舉的都有,真的讓我很灰心,」他回憶說。

「真的很難過,一天清早,我就自己一個人走到村子的土地公廟前,跟土地公說:『土地公啊,這中寮鄉的土地應該都歸您管,我今天來幫忙老街重建這件事,如果您覺得這件事是對的,您要保佑我完成重建的使命』。」陳金彬一邊說一邊回憶當時的情景。

「結果三天後,重建基金會執行長謝志誠就來到永平老街,把之前沒辦法突破的問題解決,重建的路也比較順利。」陳金彬說。甚至到現在,高齡七十八歲,卸下理事長的他,言談中念茲在茲還是為中寮未來的發展憂心。

因為地震過後,中寮的倒塌房屋雖然慢慢蓋回來,但漫長的重建過程中,搬出去到城市找工作、討生活的年輕人卻不肯再回來家鄉了,這幾年中寮人口已從地震發生前的一萬七千多人,減到一萬五千多人,創九二一地震以來新低。

重建路漫長,經濟活動減弱、年輕人口流失,似乎是除了建築外觀更堅固外,另一層須考慮的問題。「中寮的香蕉又香又好吃,柳丁也很棒,應該要發展觀光,推廣出去,年輕人才會回來,」陳金彬說。

這次高雄發生氣爆事件,永平老街每戶都捐了一萬元,因為他們知道,正處災難中的同胞渴望外界伸出援手的心情,之前受各界幫忙才有今天,重建後復原再生的活力,透過傳承,中寮民眾把這股力量傳送到高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97

思維不落俗套,發現才會儘早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daz.html

    楊柳吐芽,野草返青,春花綻開,燕子歸來,東風送暖,踏青春遊,春意盎然。“春天了啊!”大多數人現才感覺到了春天。股市如火如荼,昨天,沖破了距今5年半的前期最高點3478點,又激發許多人湧進股市;接下去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爭先恐後地湧進來。“牛市了啊!”大多數人屆時才知牛市來臨。然而,等你聽到報春鳥啼叫,春天也許已過大半;等你聽到人們齊喊牛市,牛市恐怕將要進入尾聲。

    “那麽盡早發現,不就行了?”

    說的很對!但問題是:如何盡早發現呢?

    說到“發現”兩字,不禁讓我回想起,將近半個世紀前,我小時候讀過的一篇兒童短篇小說,迄今仍然記憶猶新!它就是王路遙於1963年寫的《畫春記》,很有啟迪意義。當時,大文豪茅盾高度評價此作:“別出心裁,不落俗套。”是啊!作品生動而形象地揭示了如何“盡早發現”的思維方法,不隨大流,不落俗套。依我看,在啟迪思維這方面,現在國內各大商學院的許多教材及教學還真不及半個世紀前這本僅僅只有幾頁的小人書呢!君若不信,不妨一閱,看看書中兩個少年是怎樣從枯冬中發現與描繪春天的:

 

畫春記

王路遙

 

    早晨來到學校,看見報欄前邊圍了好多人。我心里想,準是發生了什麽國際大事,要不,就是又發表了什麽重要文件。

    我這個人就是好奇心盛,不管是哪兒出點新鮮事,我總得跑在前頭。這一回我可有點落後了。我趕緊鉆進人群,擠到報欄前頭。不知是誰在我後背上捶了一拳,還嘮叨著:“瞎擠什麽?”不過,我沒理他,看新聞要緊。

    可是擠到跟前一看,報紙上並沒有什麽驚人的消息。我看了看別人,大夥的眼光都集中在第四版副刊上面。於是我也把視線轉到那里。

    這一期副刊是畫頁,欄頭的標題印著《新芽》兩個字。右上角的第一幅畫,畫著一群少先隊員圍著一個老工人。老工人左手托著一只繡著“糾察”兩個字的臂章,右手緊緊地握著拳頭,臉上的表情是嚴肅而激動的。周圍的孩子們,有的流露出關心的神態,有的顯出震驚的樣子,有的攥緊了兩只小拳頭,有的用手緊緊地按住胸前的紅領巾。

    哦!這個場面多眼熟啊!這不正是我們中隊訪問長辛店鐵路工廠“二七”老工人的情景麽?畫上的那位老工人,不正是給我們講過“二七”鬥爭史的李大爺麽?

    是,沒錯。再往畫的下邊一看,清清楚楚印著一行字,嗬,“第三中學初一班雷小毅”畫。啊,怪不得這麽多人圍著看呢!

    “唐沖,你也來一幅啊!咱們班的兩個小畫家,一人一幅,多棒啊!”李大年從後邊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招呼我說。不知道他是鼓勵呢還是諷刺。

    “我——往哪擺啊!”我嘴里搭訕著說,心里卻充滿了一股子難說的滋味。說是羨慕吧,有那麽一點,可也不全是;說是不服氣吧,也可能有那麽一點,可也不全是。嗨,不用說啦,反正,反正心里也真想畫出這麽一幅畫來,像雷小毅一樣,也登在報紙上,或者去參加什麽國際展覽。

    這一天,我一直想著這件事。雷小毅為什麽能畫出這麽好的畫呢?他有天才?我也並不比他笨哪!他碰上了好的題材?可是,這件事我也親身參加了!噢,可能是因為他有一位鼎鼎大名的畫家做老師吧。對,也許就是這麽回事!

    第二天下午放學的時候,我故意等著雷小毅,和他一起走出校門。在路上,我向他說。“小毅,咱們倆是好朋友吧?”

    “是呀。”小毅驚異地睜大了眼睛。

    “那,求你給幫一個大忙,行嗎?

    “你快說吧。”

    “我也想跟你那位畫家老師學畫,你能幫我說說嗎?”

    小毅松了一口氣說:“嗨,我以為什麽大不了的事哩!這事好辦,我跟周伯伯去講講,他會答應的,他可願意幫助青少年呢!差不多每個星期天,他家里都坐滿了年輕人。不過,跟他學畫,得堅持苦練,三天打漁兩天曬網可不行!你能做到嗎?”

    “行啊!沒問題!”我沒加思索,就痛快地答應了。

    我心里真高興,我早就聽小毅說過,不少有名的青年畫家都是周伯伯的學生。周伯伯是個老畫家,也是個老革命。抗日戰爭時期,他還在延安為毛主席畫過像呢!

    能有這麽個大畫家做老師,我準能畫出好畫來的。

    我一直盼呀,盼呀,好容易才盼到了星期天。

    上午八點鐘,我正在屋里翻著一本畫冊,小毅笑嘻嘻地跑了進來。

    “唐沖,周伯伯答應了!”

    我興奮地抱住他,蹦了三蹦。

    “周伯伯讓你拿上畫板和鉛筆,再拿幾幅過去畫的畫,現在就和我一起上他家去。”

    “好,這就走!”

    我趕緊拿好東西,就跟著他一起走了。

    來到周伯伯家的門口,我的心怦怦直跳,走進院子,心跳得更厲害了。

    我正琢磨著第一句話該說什麽,周伯伯已經從屋里走出來了。他拉住我的手,笑嘻嘻地說:

    “我早就聽小毅說過你了!你們是一對好朋友,對吧?小毅說你很聰明,哈,果然是一副聰明相……”

    “他瞎說呢!您別信他的,我可笨哪!”我不好意思地脹紅了臉。

    周伯伯笑著拍了拍我的肩膀:“笨?笨也好!到我這里來,就是要下笨功夫的。多聰明的人,也得有笨功夫做基礎啊!”

    周伯伯身材很魁梧,頭頂光光的,只剩下一圈灰白的頭發。看年紀總有六十幾歲了,沒有留胡須,嘴巴上只有一些短短的胡子茬。灰黑色的眉很濃很粗,一雙大眼炯炯有神。單看這雙眼睛,一點也不像上了年紀的人。

    周伯伯一直拉著我的手,把我們領進屋里。屋子很寬敝,家具很少,只有一張書桌,一張圓桌,兩把藤椅,幾只凳子,這就顯得屋子更寬敞了。墻上的裝飾多一些,掛著好幾幅國畫和油畫。大概只有從墻上,才能看出這是個大畫家住的房間。

    周伯伯打開我的畫,仔細看了半天,然後說:“畫得不錯,有基礎。可是不怎麽認真啊!你看,這個男孩子的頭發怎麽向左分呢?還有,這個青年農民扶犁的架勢也不對,犁把子也太直,不像犁把子,倒像個鐵鍬把子了……”

    停了一會,周伯伯又說:“再有,基本功也差一些。在這些方面你可要向小毅學學哩!”

    “嗯,好吧,我一定註意。”我嘴里答應著,說實話,心里可有點不舒服呢。小毅比我畫得強,這一點我承認,要說向他學習,可又有點不服氣。我覺得,他只比我強一點點罷了。

    周伯伯把我帶來的三幅畫,每一幅都詳細地講了一遍,從選材到構圖,甚至每一筆每一劃都講到了。後來又談到圖畫怎樣為人民服務,畫畫要如何細致地觀察生活……我聽得都入了迷。

    最後,周伯伯鄭重地說:“在我這兒,也得象在學校一樣,要按時完成作業,而且一定要認真完成。光說不練,是學不出真本領的。今天的作業是出去寫生,你和小毅每人畫三幅春景寫生。註意,畫面可以簡單一些,但是一定要畫真實的景物,並且要有春天的氣息。這不太容易呀!可是太容易又怎麽能練出功夫呢?”

    說著,周伯伯隨手把門打開,把房間里的一盆迎春花搬到了鋪滿陽光的院子里,又對我們說:“春天已然來啦,可以畫的東西多得很,去畫吧,祝你們成功!”

    我和小毅夾著畫板和畫紙,走出周伯伯家的大門。我心里想:三幅春景,這算得了什麽?我一下子就想出了好幾個畫面:可以畫一個穿著春裝的小女孩,舉著一束掛滿苞蕾的杏樹枝,在鋪滿小草的綠色大地上奔跑;要麽,畫上一對黃色的小鳥,落在微微綻出綠芽的柳樹梢上啼唱……要說畫這些,不是吹牛,小毅可比不上我心靈手快。

    一出街門,我的眼睛馬上尋找道旁的柳樹。跑到跟前一看,心里卻涼了半截。柳樹的枝條還是光禿禿的,連楊樹上也看不見一片嫩葉。再瞧瞧街上的行人,都還穿著厚厚的棉衣。面前倒是走著一個小女孩,可是她穿得簡直象個大棉花團,手上也沒握著什麽杏花,還戴著一副毛茸茸的皮手套。春天?現在哪到春天了啊!我一下子泄了氣。

    “餵,小毅,”我說,“咱們上哪兒去畫春天的寫生呀?樹木還是幹枝,小草也沒有返青。你看,那自來水的龍頭還沒有解除防凍武裝呢!這可上哪兒去找春天呀?”

    小毅倒不著急,他慢條斯理地說:“你還沒認真地找呢!就著急?周伯伯不是說過要仔細觀察嗎?咱們就耐心地找吧!”

    我咽了兩口唾沫,沒再說什麽,也只好先找找看吧!

    一路上,越走越灰心。起先我還註意著搜尋目標,到後來,幹脆什麽也不看了。

    小毅拉著我,一直走到西直門。望見了西直門的門樓,我又打起了精神。我記得每年春遊總是出西直門的。一出西直門,就滿眼都是春天的景象了。

    現在是我拉著小毅,急急地走出城門。可是到了城外一看,這里的樹枝也是幹幹的,甚至護城河里的冰也還沒有完全溶化。迎面吹來的風,倒似乎比城里更冷了。

    哎,天氣好象存心和我為難。今年的春天怎麽來得這麽晚!

    我失望了。我止住腳步,拉住小毅說:“夥計,別走了,你看,城外也是一樣。咱們等下星期再……”

    “下星期?不行,這是今天必須完成的作業啊!”

    “要麽,就回家去,找幾本畫冊參考參考……”

    “什麽?坐在屋子里照著人家的畫來寫生?真沒羞!你忘了周伯伯的要求?”

    我沒的可說了,也真有些不好意思,心里卻還嘟嚷了他一句:“這人,真死心眼!”

    跟著,小毅又建議說:“咱們上紫竹院去看看吧。那里有山,有水,有樹,周圍有田野也有工廠,可畫的東西一定很多。”

    這建議,我並不怎麽贊成,可是也提不出什麽更好的建議來,只好依他的主意,去碰碰運氣。

    星期天近郊的汽車非常擠,我們只好一直步行。這時節的西北風雖然不如嚴冬那麽凜冽,但是老迎著風向前走,臉也凍得夠嗆。我把腿都走酸了,還沒望見紫竹院的籬笆!

    “算了吧,小毅,咱們還是……”

    小毅瞥了我一眼,說:“怎麽,你忘記自己的保證了:‘行啊,沒問題兒!’”

    “可是,我哪想到跟周伯伯學畫,不但要練手,還得練腿勁兒呢?”

    “可是我明明告訴過你,跟他學畫非苦練不可!腿酸點,臉凍點,也不過就是苦點罷了。”

    我沒詞兒了,只好繼續跟著他走。

    小毅接著說:“你知道,周伯伯年輕的時候,跑過大半個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他為了用畫來宣傳抗日,隨著八路軍轉戰過好多地區。去年秋天,他和我們幾個青少年學生一起上鷲峰去寫生,爬山的時候,我們都賽不過他呢!”

    這麽說著走著,我覺得腿輕快了一些,終於走到了紫竹院。

    走進紫竹院一看啊,我心上又象給澆了一瓢涼水。整個湖面結著冰,還不如護城河倒有點化開的地方。土山上的樹,更是一棵比一棵光禿。

    我拉了小毅一把,說:“幹脆,咱們向後轉吧!”

    “別忙,仔細看看,多轉一會!”

    小毅使勁拉著我向前走。唉,反正老遠地跑來了,轉就轉一匝吧。我就是抱著這樣的心情,隨著他轉起來。小毅的情緒倒滿高,一會兒跑上土山,一會兒跑到湖邊,一會兒揪著一根柳條看看,一會兒拉過一小段桃樹枝聞聞……

    轉來轉去,轉到了湖南岸的土山上。他突然象發現了新大陸似的,拉著我一直沖下山去,跑到湖岸上。

    湖岸上放著二十幾只底朝天的小遊船。兩位老工人正蹲在那里,往船身上塗天藍色的油漆。

    小毅拉著我跑過去。他蹲在一位老工人身邊說:“老大爺,我給您幫幫忙好嗎?”

    老大爺擡起頭,笑呵呵地說:“不用啦,活不多,你們玩吧!”

    “老大爺,我會塗漆,質量保證您滿意!讓我塗一會兒,您休息一會,好不好?”

    “好,好學生,你就幫我塗一會吧。我抽支煙歇息歇息。”

    小毅接過老大爺的一份工具,一刷子一刷子地塗起來,滿象個行家的樣子。

    他一邊塗,一邊問:“老大爺,您做多少年油漆工啦?”

    老大爺吐了一口煙,笑著說:“我不是油漆工,是在這里管遊船的老船工。為了給咱國家節省點經費,我跟老夥計一商量,幹脆不用請人了,我們倆自己動手來塗漆吧。船塗上新漆,漂漂亮亮的,讓大夥劃著也高興……”

    我插嘴問:“湖里的冰還沒開化,您這麽趕早幹嘛呀!”

    “早?不早啦!再晚就要誤事啦。湖里的冰,說話就要開化了。這天氣,一要暖起來,可快著呢!春天了嘛!”

    “春天啦!”小毅驚喜地重複了一句。

    老大爺笑瞇瞇地說:“可不,春天啦!再過半個月,遊船就要下水了。這幾天我們正忙著做準備呢。哪只船都得檢查檢查,修理修理。二十幾只船,光塗一遍漆,也不是個小工程呢!春天來啦,忙一忙也高興……”

    老大爺踩滅了煙頭,從小毅手里拿過工具,說:“還是我來塗吧。這種蹲工活你們幹不慣,跑一跑玩一玩去吧!”

    小毅沒去玩,他急忙拿起畫板,興奮地說:“唐沖,畫啊,多好的春景啊!”

    他這麽一提,我才猛然醒悟過來,也慌忙拿出了畫筆。

    在小毅的畫紙上,迅速出現了一幅圖畫:在湖邊躺著二十幾只小遊船。兩位老船工蹲在船旁,拿著油漆罐子和刷子,細心地為遊船換上春裝……

    “小毅,你真行啊!總算有一張了。”我看著他的畫,不禁贊美起來。

    “還有兩幅呢,先別太高興了!”

    等我也畫完了,他又提議到附近的田野里去。我們便踏上了公社的土地。

    我們在田地里走著。他不時地彎下身子,仔細地看著黑色的土壤。唉,到處都是一片黑色的土壤,可什麽也還沒有長出來。這里連一顆樹也沒有,也沒一根草,還不如紫竹院呢!我越走越煩,越走越累,我拉住了小毅說:“別瞎走啦,我的畫家同誌。一片幹土有什麽畫的呢?”

    “別急,再往那邊走一走,農村的春天會比城里來得早。你看,那邊是什麽?”

    遠遠地過來幾輛大車。他連忙拉著我迎上去。走近了才看清楚,每輛大車上都圍著荊條圈。

    小毅向一位趕車的農民招呼說:“大叔,您車上拉的是什麽呀?”

    “往地里送糞唄!”

    我奇怪地發問:“地里還沒種莊稼呢,怎麽就往地里送糞啊?”

    “哈,傻學生!”那位大叔笑了,他一邊慢慢趕著車,一邊說:“等到臨種的時候再送糞,不就晚啦!要想多打糧,就得多上糞,人勤地肥莊稼壯啊!自打公社成立的那年起,我年年管送糞,可一年比一年送得多,一年比一年送得早啦!”

    那位大叔一揚鞭子,騾子加快了腳步。小毅立刻坐在道邊,畫了起來:一串圍著荊條圈的大車,朝無邊無際的田野馳去……

    我也照樣畫了一幅。謝天謝地,總算湊成兩幅了。

    畫完了,小毅興奮地說:“今天的作業真好!春天早就來了,可咱們還不知道呢……”

    我坐在地上歇了一會,腿反而更酸了。肚子咕嚕嚕地叫了兩聲,只覺得胃里空得好象沒了底……於是,我提議說:

    “走吧,小毅,往回走吧!”

    “不,還有一幅沒畫呢!”小毅幹脆地拒絕了我的提議,把畫板往腋下一夾,又準備往前走了。

    我看這人真死心眼,忙勸他說:“就剩下一幅了,回家再說吧!隨便畫個什麽就行了……”

    “不行!認真畫還畫不好呢,隨便湊數怎麽能行?別偷懶,咱們再到村子里去看看吧,說不定那里的春天氣象更濃呢!”

    小毅指著前方。前方確實有一片村落,離這兒總有二里多地。我擡了擡腿,又酸又脹,實在懶得動彈!

    “幹嘛非上村子里去呀?”

    “那里有社員,有人家呀!有人的地方一定有的可畫!”

    我知道,對付他這個死心眼的人,光靠嘴巴是不管用的。我也不再跟他辯論,幹脆拉著他的胳膊就往回走。

    “要是白跑一趟,多冤哪!還是聽我的吧,方向——正東,目標——西直門,前進!”

    “去你的,這不叫前進,這叫後退!”小毅掙脫了我的手,生氣地嚷了起來。

    一聽他嚷,我也火了。我說:“你不回去,我一個人回去。反正我不進村子了!”

    小毅見我火了,又摟住我的肩膀,和解地說:“走吧,村子里準有可畫的。再畫一幅村景,多好啊……”

    “多好,我也不去!”我仍舊賭著氣。

    “那你的三幅寫生怎麽完成啊?”

    “我趴在床上也能畫它三幅!”

    “別吹牛,趴在床上寫生,我還沒聽說過。”

    “幹嘛非要寫生呀?”

    “周伯伯要求的就是寫生啊!他說只有多寫生,才能……”

    我一想,還是別跟他擡扛。這樣擡下去,什麽時候才能完呢?於是,我一轉身,便往回走。

    “你不走,我走!”我沒好氣地說。我思量這樣一來,他也許會讓步的。我知道,他一向是看重友情的。

    “唐沖!唐沖!”小毅激動地嚷著,可是並沒有追過來。

    我繼續往回走著。

    “唐沖!唐沖……”小毅的聲音有些哽咽了。

    我想他大概會追過來的,仍舊不停步地往回走。

    “唐沖……’’他的聲音低了下去。

    我放慢了腳步,但他始終沒有追上來。我躊躇了,不由得站住了。

    我轉回身來一看:小毅夾著畫板,邁著堅定的步伐,向前邊的村落走去。

    我看著,看著……這熟悉的背影,好象已經不是終日和我在一起的同學,漸漸地變成了曾經在電影里見過的使人敬佩的小英雄。

    看著這堅毅的背影,我一下子懂得了:為什麽他畫畫的本領比我進步得快;為什麽他和我一同去訪問了“二七”老工人,我什麽也沒有畫,他卻畫出了那麽好的畫來……

    一陣風吹過,他的紅領巾飄了起來。不知怎的我突然覺得在他身邊吹拂的風,一定是春風。想到這兒,我猛地驚醒了,趕緊拿出畫筆畫了起來:一個少年,夾著畫板,在廣闊的田野上,迎著春風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這,這才是我自己找到的第一個春景,一個多麽動人的春景啊!

    我只來得及畫一個粗糙的輪廓,小毅走遠了。我趕緊握緊畫板,跑步追了上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12

震蕩是主旋律,炒波段才會贏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7391.html

震蕩是主旋律,炒波段才會贏

一財網禪宗七祖 2015-07-20 16:10:00

不斷震蕩向上試探是近期股市的主旋律,反彈多了可以減倉應對,回調再加倉。就像利弗莫爾說的:“大波動才能讓你掙大錢!”

今天大盤的走勢,可謂讓人驚出一身冷汗,還好這只是虛驚一場。早上大盤低開高走,在中午十點半左右達到最高點4021.32。中小板和創業板是高開高走,但是十點半後三大指數跳水,股指期貨收盤時普遍下跌4%,IC合約振幅更達7%。一時間,人心惶惶,一些老手看勢頭不對就跑路,加劇了跳水行情。

等大夥反應過來,才發現跳水的一大誘因是財經網10點23分發布的一篇文章《證監會研究維穩資金退出方案》稱:監管機構已經開始考慮救市資金的退出方案問題。其實該文是一篇長文的章節,編輯將這一塊猛料拿出來獨立成文。由於包裝到位,還放在該網站頭條,很多人都以為是今天突發的事情,遂引發市場恐慌。

幸好證監會在午間休盤時火線辟謠,認為消息不實,並稱:“有關媒體對市場有重大影響的報道不與監管部門核實是不負責任的。”午後開盤,伴隨著兩桶油的繼續拉升,盤面開始走好。三大板塊午後震蕩上行,雖然沒有能收複上午的最高點,但是都紅盤報收,漲幅都還不小,300多只股票漲停。上證收盤3992.11,漲幅0.88%;深成指13202.39,上漲1.52%;中小板8890.12,上漲1.69%;創業板2848.3,上漲2.33%。都屬於大眾喜聞樂見的低開高走(高開高走),再次凝聚了人氣。

就財經網的消息而言,純技術性探討該文,透露的信息還是有利於股市的長期穩定。誰都不否認國家隊會退場,但關鍵是什麽時機,什麽方式退場。本來,這個問題就像人遲早都會死一樣,但是在一個大病初愈的人面前討論其後事如何料理一樣。哪怕說得合情合理,也難免引人不快。因為這個時機並不合適,市場還是驚弓之鳥,對於國家隊的動向本來就莫衷一是,這種標題的新聞出現,看起來像極了正在研究維穩資金退出方案,然後敲定方案就要落實。

市場的恐慌情緒迅速被釋放,其實這也是過度解讀了這則消息。美國幾次股災,救市資金撤離少則半年,多則數年,這些維穩資金的撤出不可能引發市場再次動蕩,否則原來穩定市場的作用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所以,財經網的消息固然不實,但是投資者的恐慌也大可不必,需要常識來判斷,否則在十一點左右拋掉籌碼,午後反彈起來,豈不是又後悔不叠。

關於國家隊的退出,筆者此前已經分析過,至少需要三個月時間,即完成四步走的戰略。筆者最近倒是想過另一個方案,這不在財經網的報道方案之內。社保資金不是很快將入市,大約有6000億-8000億資金可以建倉買股票,但是彼時市場即便穩定在4000點左右,個股也已經錯過了最佳的買入時機。

為了社保資金安全,將國家隊所持股票通過大宗減持平臺賣給社保資金,扣除成本和基本利潤之外,社保資金接盤的股票持倉成本恐怕也比大多數投資者低。反正這都是國家資金,不過是讓社保資金提前入市而已,對於國家也好、社保資金也好,都沒有壞處。對市場和普通投資者而言,可以避免大規模股份減持造成的動蕩,社保的加入還會為一些個股增加吸引力。

其實,投資者需要的不過是一句話,那就是國家隊不會現在撤出。從這種情況看,那些反對救市的聲音簡直幼稚得可笑,以為市場能夠在這種暴跌恐慌中自我修複,如果國家隊真的不出手,那麽暴跌即便停止,後面也會是陰跌,每天跌10%,10天就到底了,每天跌1%,100天也到底了。非常時期,非常手段,用原教旨主義的市場原理是解決不了中國股市的問題。

言歸正傳,筆者上周五發文《下周複仇者歸來,股民要Hold住》就直言:“一旦下周大盤能夠突破前高4035.44,那麽繼續往上走的概率就非常大。當然,在沒有突破前,這始終是一個重要的壓力位,一旦突破,這就會是一個有效的支撐位。”目前看來,這個壓力還不小,今天雖然紅盤,但是震蕩加劇,賺錢的難度不小。盤中因為一點不實的消息就驚慌失措,看來很多股民也hold不住。

其實,震蕩市場中,最重要的是控制倉位,嘗試波段操作。不熟練的股民,可以低倉位的練手,牛市的上半場已經翻頁了,自己的牛市思維也要及時切換,否則你就等著坐電梯上上下下。筆者發現身邊就有這樣的投資者,股票漲到高位翻了一倍也不賣,下跌到60%也不跑,反彈30%也不走。而且都是全倉操作,不知道逢高減倉,也不知道逢低補倉,市值上上下下,每天糾結不已,卻無所作為。這種“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操作方式看起來境界很高,但在這個震蕩市中(有人稱之為猴市,介於牛市和熊市之間),實則迂腐不堪。

 

在股市里,你的操作和思維其實是性格的放大反映,很多時候,你的性格決定了自己的財運。不肯向市場認錯,不能及時止盈止損,不管技術指標就信自己的直覺。看起來這是業務不熟練,實際上是個性使然,人性的弱點反映在股市上就是情緒,情緒會讓你越虧越多。當然,高手也有人性弱點,但是他們能夠在股市里克服這種情緒,切斷它們之間的聯系,就像傑西·利弗莫爾在《大作手回憶錄》中所言,“股市上的兩種主要的情緒,貪婪和恐懼——往往是因為無知而產生的。我認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是投機者真正的死敵,貪婪和恐懼總是存在的,他們就藏在我們的心里。”

筆者還是看好目前的走勢,不斷震蕩向上試探是近期股市的主旋律,反彈多了可以減倉應對,回調再加倉。就像利弗莫爾說的:“大波動才能讓你掙大錢!”如果未來一二個月,大盤指數都在3900-4300之間震蕩,那麽只要善於波段操作,那麽這個收益絕不止於大盤10%的振幅。同時,也要註意一些被錯殺的好股票,他們已經開始絕地反攻,並且以連續漲停的方式,讓你望塵莫及。比如光電股份,從最低點反彈,已經有7個漲停,還有三個漲停基本上就回到前期高位,但很少有人能抓住這種機會。

當然,也有一些辦法,比如關註近期複牌的個股,由於在六月前停牌,很多個股都需要補跌,但是補跌往往也潛伏著機會。比如暴風科技的在連續五個跌停之後,今天在集合競價階段還有跌停的籌碼甩賣,但是最終該股以7%的漲幅收盤。這種機會,只要多加留心總是有的。(一財網-禪宗七祖)

 

本文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請讀者自行註意風險。

編輯:田享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807

半導體庫存去化趨緩 第四季底才會回歸正常 台積電敲響智慧型手機警鐘?

2015-07-27  TWM


台積電法說會登場,張忠謀點出,手機庫存去化比預期慢,要到今年底才會回復正常水位的示警,不只為下半年電子業定了調,更是敲響智慧型手機的警鐘。

撰文•周品均

七月十六日下午一點半,距離台積電法說會開場還有半小時,現場位子早已被各家分析師、法人與媒體坐滿,為的就是一聽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對於下半年景氣的看法。

市場原本對下半年的景氣看法就已不算樂觀,但張忠謀一句:「半導體庫存去化狀況,比我們原先預期的緩慢,我們預期庫存到第四季底會回到正常水準。」還是令在場法人驚呼,智慧型手機庫存狀況竟比預期還差。

半年出席一次法說會的張忠謀,這次不僅為今年下半年電子業景氣定調,更是敲響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警鐘。

過去幾年,智慧型手機庫存去化,多半會在兩個季度內完成;但從張忠謀在法說會中揭露的訊息來看,這次的庫存去化卻要花上三個季度,顯示智慧型手機需求疲弱 的狀況。就連台積電發言人孫又文也不諱言,「今年第一季底庫存水位相當高,是僅次於二○○八年金融海嘯的狀況。」

需求疲弱 庫存嚴重

此次智慧型手機庫存,不若以往能在兩個季度內去化,原因除了強勢美元影響歐洲與新興市場的消費力道外,扮演這兩年智慧型手機主要戰場的中國市場,今年同樣受到經濟表現不佳的衝擊。而需求疲弱背後點出的,更是智慧型手機市場即將揮別雙位數高度成長期的隱憂。

研調機構TrendForce就在台積電法說會後,一舉將今年全年智慧型手機出貨成長從一一.六%下修至八.二%,並且直指相較於去年二六.五%的高成 長,今年智慧型手機已經面臨成長的高原期,因此各品牌手機商都將在出貨面對嚴峻的考驗。一位長期觀察手機市場的分析師更直言:「明年開始,智慧型手機市場 將不會再有雙位數的成長力道。」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力道大幅下滑,對非蘋智慧型手機廠商的衝擊更甚於蘋果,這對台灣電子產業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即使坐 擁新一代iPhone應用處理器大單的台積電,第三季都不敵非蘋陣營智慧型手機需求疲乏的狀況,更別說多數未打入蘋果供應鏈的半導體廠商將可能受到的衝 擊,特別是以聯發科為首的台灣IC設計產業,絕大多數客戶都是非蘋智慧型手機廠商。

儘管,張忠謀對市場留下伏筆,認為今年第四季庫存若順利去化完畢,對明年第一季來說將是好事。然而,今年智慧型手機庫存難以去化的背後,顯現出來的需求不 振,以及智慧型手機市場成長幅度大為趨緩的態勢,對於過去幾年依賴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台灣電子業來說,更是一記警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