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惡補財經 左丁山

2009-05-03  AppleDaily






 

馬 場之內,碰到一位稀客,就係新聞V。新聞V原來係參加社交活動啫,佢份人一本正經,絕少投注,入馬場唔會染上賭風,馬會向政府申請增加五日賽馬及大約二十 次(唔知有冇記錯)轉播海外賽馬,馬迷視若等閒,但立即遭到一啲usual suspects嘅反對,究竟呢類反對派代表幾多名市民,無可稽考,如果民政事務局話佢哋代表民意,唔敢答允馬會之請嘅話,不如所有馬經版記者,馬經印刷 廠員工,報販等等以及熱心馬迷一齊向民政事務局表達意見,睇吓邊一方面嘅人數多一啲。


如果淨係睇天水圍萬人空巷申請馬會兼職嘅情況,張建宗局長應該支持 啦。閒話少說,新聞V百毒不侵,即使全年跑馬無休,佢都唔會成為馬迷,佢嘅興趣係新聞與英文,因為佢一畢業就入《華爾街日報》,一舉成名後,就到劍橋大學 讀碩士,返嚟做報館高職,其餘不必一一細數。o依家佢到浸會大學搞財經新聞碩士課程,係理想人選也。近日特區政府宣佈發行政府債券,上限一千億元,大概以 一二百億元試吓水溫先。特區政府完全冇發債需要嘅,呢次正是為發債而發債,要建立及發展本港債券市場喎。


發兩百億債,如果年期係三至五年,利率二厘嘅話, 以目前環境,大把人要,問題係:政府收咗兩百億,用嚟做乜?據講係設立債券基金,交畀金管局投資。於是一啲評論員立即計數,話金管局過去六年嘅平均回報率 係六點八厘,政府付出兩厘,收六點八,即係有息差四厘八,豈非一年可以賺入九億六(以兩百億元計),咁容易賺錢就好咯。新聞V嘅財經碩士班如果能夠向學生 (在職編輯記者)灌輸正確財經知識,如何分析政府發債,等佢哋唔好咁純情,咁就真係功德無量。以新聞V嘅背景,佢有辦法做得到嘅!新聞V又通知,佢會喺五 月十六日推出一本新書,叫做《瘋讀社論、狂學英語》有余若薇、鄧永鏘寫序推薦,睇落係一本惡補、強補英語雞精書,今時今日,有市場瞄頭o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23

門外漢魏應交 惡補筆記拚4G

2014-07-21  TCW
 
 

 

電信三雄推出4G服務已近一個半月,有頂新集團做「富爸爸」的台灣之星何時開台,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七月十一日,台灣之星董事長魏應交在彰化永靖的自家古厝,招待近三十家媒體參訪。「我已經很久沒有出來跟大家見面了,醜媳婦總是得見公婆。」魏應交表示,他做電信會比經營台北一○一還拚。日前台灣之星品牌發表會,短短不到十分鐘的致詞,魏應交就花了一週擬稿、背誦,連台詞都改了快十次,深怕表現不佳,砸了新品牌招牌。

去年十月,頂新決定參與4G競標,和鴻海成為「唯二」兩支新兵時,外界質疑魏應交是食品業來的門外漢,甚至連康師傅控股董事長魏應州都曾反對弟弟投資4G,認為電信業太時髦,五十九歲的魏應交太老,根本玩不起。

雖然不被自家人看好,投資電信業近九個月以來,魏應交努力做功課,每週固定與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召開三次會議。台灣之星行銷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也觀察,不同於其他董事長,魏應交最常做的一件事是「做筆記」。她回憶當初和魏應交面試的過程說,「他其實不像董事長,反而像學生,把不懂的問題拿來問我,一邊記筆記,一問就問了兩個多小時。」

想後來居上,網速卻輸人

此外,過去對電信一竅不通的魏應交,現在卻隨身攜帶五支智慧型手機,為的就是走到哪、測到哪,比較各家業者4G收信狀況。

魏應交說,有一次他準備到南部開會,一下高速公路發現,當地居然收不到台灣之星的訊號,便打電話給賴弦五,要他立即改進。而且還對各據點突襲檢查,「我會出現在什麼地方,Cliff(賴弦五英文名)都不知道!」

雖然魏應交積極趕進度,在四家電信業中,台灣之星4G基地台數量已超越台灣大哥大,排行第三。但一位電信三雄高層說,台灣之星目前有五MHz4G頻寬可用,是當時六家業者中最少的,只有最多的中華電信的七分之一,要比上網速度,先天條件就輸人一截。

如今電信三雄雖然已經開台,卻仍被消費者反應資費不夠優惠,導致4G申辦意願不高。魏應交想後來居上,恐怕不只要「做功課」,還得看他願意端出什麼樣的牛肉,才能吸引消費者上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026

日系車企惡補“產品課”在華逆襲 蠶食德系份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28777.html

日系車企惡補“產品課”在華逆襲 蠶食德系份額

一財網 李溯婉 發自廣州 2015-06-05 11:29:00

大眾在SUV、MPV等熱點細分市場投入不力,而恰好日系車以及自主品牌經過近幾年的產品調整,恰好抓住這一輪的商機,提前進行產品布局顯得非常重要。

日系車企憑著近幾年在中國市場惡補“產品課”之後,目前銷量普遍反彈回暖,而此前順風順水的大眾等德系車企,卻因未抓住SUV這一波熱潮而面臨相對嚴峻的挑戰。受中國車市增速放緩影響,大眾汽車集團的汽車銷量甚至出現5年來的首次下滑。在業界看來,消費者口味不斷改變,容不得車企半點忽略。

盡管中國整體車市處於低迷狀態,但多家日系車企業卻交出不錯的成績單。近日,本田發布銷量數據稱,5月在華銷售8萬輛國產車,同比勁增32.3%,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繽智和XR-V兩款小型SUV表現突出。2015年1~5月份,本田在華國產車累計終端銷量為38.75萬輛,同比大漲31.3%,其中廣汽本田2015年前5個月累計銷量為24.26萬輛,同比增幅高達49.2%,東風本田前5個月累計銷量為14.49萬輛,同比增長9.3%。

本田內部人士6月4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從2015年4月起,本田在統計方式改為最新終端銷量數據,假如按此前的批發銷量數據,增長幅度可能更高。抓住了中國車市消費年輕化這一趨勢變化,本田經過這兩三年加快新產品的投入, 產品構成也發生明顯變化,從當年中高級車雅閣一枝獨大的局面逐步變成多款車型齊頭並進,以SUV產品而言,2014年在中國市場新推出的繽智和XR-V兩款小型SUV,近段已經占據本田在華近四分之一銷量份額,對本田在華銷量持續勁增發揮了關鍵作用。

不僅是本田,馬自達、豐田以及日產等5月均實現在華銷量同比增長,這與日系車企在SUV以及A級車產品發力密切相關。其中,馬自達憑著A級車昂克賽拉以及SUV車型CX-5,5月在華銷量同比大幅攀升42.1%達1.97萬輛,1~5月在華國產車銷量達到9.86萬輛,同比增長17.9%。有賴於卡羅拉和雷淩兩款A級新車熱銷,加上2015年上市的SUV車型新漢蘭達發力,豐田2015年5月在中國市場的汽車零售銷量為9.19萬輛,同比增長13.3%。1~5月份,豐田在中國市場新車累計零售銷量為41.22萬輛,同比增長16.1%。日產5月份在中國市場零售銷量為10.25萬輛,同比小幅增長0.1%。由於SUV奇駿等主力車型拉動,日產2015年1~5月在華零售銷量為49.43萬輛,同比增長6.8%。

當日系車在華銷量普漲時,德系中的主力大眾公司在華卻承受較大的銷量壓力。2015年1~4月,2015年前4個月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交付銷量為119.22萬輛,同比微增0.2%,而4月份單月在華銷量為29.38萬輛,與去年同期30.87萬輛相比,下跌4.8%。受中國這一最大市場銷量下滑的影響,大眾汽車集團2015年4月在全球交付銷量為85.32萬輛,同比下跌1.3%。這是自2010年12月以來,大眾汽車集團月銷量的首次下滑。目前,大眾尚未公布其2015年5月在華的總銷量。近日,作為大眾在華合資企業之一的一汽-大眾發布的最新銷售數據顯示,該企業5月銷售整車13.73萬輛,同比下滑了14.5%,盡管辟謠外界傳大眾5月在華單月銷量將出現“斷崖式”下滑的論調,但兩位數的下滑依然折射出形勢不容樂觀。中國車市增速放緩、大眾汽車品牌信任度下降以及大眾旗下產品線單一等被認為是大眾在華銷量下跌的重要原因。

6月4日,汽車專家張誌勇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談到,大眾在華出現銷售下滑有諸多原因,但最關鍵一點是,大眾在SUV、MPV等熱點細分市場投入不力,而恰好日系車以及自主品牌經過近幾年的產品調整,恰好抓住這一輪的商機,提前進行產品布局顯得非常重要。

“此前,由於日系車在華導入新技術和新車型速度比較緩慢,加上召回、日本地震以及釣魚島事件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而與此同時,德系車在中高級轎車領域越戰越勇,在華市場占有率在2012年超過了日系車。而日系車隨後反省,近兩三年在產品研發投入等方面加緊補課,根據中國消費者變化新趨勢調整產品結構,普遍加快在小型車以及SUV等細分市場的戰略布局,加上目前中日關系緩和等因素,扭轉在華低迷的處境,而大眾未及時趕上中國SUV這一波熱潮反而陷入疲軟的狀態,目前在華僅有上海大眾途觀一款SUV,一汽-大眾至今未投產SUV。”張誌勇分析說。

據中國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5年前4月,中國乘用車市場中只有SUV和MPV兩大類細分領域仍呈現強勁增長勢頭,在此前占據消費主力的轎車市場出現了下滑。4月,國內轎車銷售93.20萬輛,同比下降9.63%,與此同時, SUV 銷量46.16萬輛,同比增長48.49%,MPV銷售16.70萬輛,同比增長22.15%。

張誌勇認為,目前中國車市發展不容樂觀,尤其是在車市銷售淡季的7~8月,汽車銷售將進一步放緩甚至下滑,未來中國汽車市場有可能從微增長轉變成危機增長,銷量或出現下滑,車企之間競爭加劇,即使連最熱銷的SUV車型都將面臨價格戰。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407

幾百萬元惡補工匠精神代價太大,中國工匠究竟差在哪?

“接口縫隙做到0.15毫米以內,屬於A檔;做到0.15~0.3毫米,屬於B檔次,如果超過 0.3毫米就算比較差的,屬於C檔。”一位精細木工裁判在比賽現場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評分都是嚴格按照世界技能大賽的標準來執行的。

精細木工競賽項目的參賽選手

2016年中國技能大賽——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全國選拔賽8月13~14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全國350名選手經過選拔參與角逐,其中的一部分人將進入國家隊接受為期一年的培訓,最終每個項目將派出一名選手代表中國參加2017年的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

然而,從技能大賽的選拔和培訓中可以發現,中國的高技能人才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比如技能大賽中還有垃圾分類一項,在這方面,日本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而我們的選手是到了訓練的時候才知道垃圾要分類,而且也不知道怎麽分類。”機電一體化項目裁判長、上屆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中國技術指導專家組組長李全利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2015年的世界技能大賽上,中國選手在時裝技術項目上拿到了銅牌。此次選拔賽的時裝技術項目裁判陳義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不如人家是因為我們的孩子都不願意做縫紉、制版之類的工作,覺得那些工作低人一等,而這些這個觀念很難在一時半會得到改觀。要想實現‘工匠精神’,社會對技能人才的崇尚氛圍非常重要。”

參加時裝技術項目比賽的選手

就差那麽“一點點”?

隨著中國制造2025、打造工業強國戰略的提出,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和工匠精神的提倡也被提上日程。

“現在中國人制造的東西,其實已經很接近德國人的水平了,但還是每樣都差那麽一點,這‘差一點’的多次累積必然導致‘差很多’。我們是制造業大國,如果我們要向制造業強國發展,就必須要提高我們制造上的精度和職業規範,重塑工匠精神。”電器裝置項目的一位裁判有些許激動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德國企業文化中,“差不多”是一個禁忌詞,任何行為必須有章可循,杜絕一切隨意,德國人甚至願意為此犧牲靈活性。德國的“工匠精神”已經滲透到整個產業系統、整個社會體系,甚至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次選拔賽設置車身修理、電氣裝置、精細木工、電子技術、工業控制、機電一體化、焊接、商務軟件解決方案、印刷媒體技術、網站設計、時裝技術、花藝、平面設計技術、糖藝/西點制作、餐廳服務(西餐)等15個項目。

技能大賽現場

上述裁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舉辦這種大賽的一個重要意義在於“以賽促教”,可以把比賽中的這種精度標準和職業規範貫穿到平時的職業教育中,引入到平時的課堂里。而工匠精神的樹立本就貴在長期堅持和滲透。

來自江蘇南京的一名電器裝置項目選手表示,這個大賽的意義在於能夠挖掘行業技能人才。他相信,如果能在此次大賽中取得理想成績,他今後的起點會更高。

事實上,對比發達國家,我國當前的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統計顯示,2013年初我國技能勞動者1.12億人,占從業人員的比例不足13%,其中高技能人才2863萬人,技師、高級技師僅占技能勞動者的5%。在結構方面,我國高技能人才多分布在國有大中型企業,民企和中小企業較少;傳統機加工類工種多,新型產業和現代制造業少。

隨著我國發展工業強國戰略的提出,重視技能人才,重塑工匠精神被提上了日程。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工業強國都是技師技工的大國,我們要有很強的技術工人隊伍。

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工匠精神”,並在今年的“世界青年技能日”到來之際強調要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引導廣大青年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走上技能成長成才之路。

以上海市為例,近年來,上海圍繞經濟轉型升級、建設“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力加強職業培訓,強化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到2015年末,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重達30.17%,較上年增長1個百分點,到2020年力爭達到35%,逐步接近發達國家平均35%~40%的水平。

上海市目前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有76家,其中國家級培養基地10家,覆蓋的行業不僅有先進制造業,還有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現代農業等產業領域。

上海地鐵第一運營有限公司設施部技術主管、上海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嚴如玨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幾年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提高了很多,一個國家要發展,科學研究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技能是基礎,科學研究的技術需要通過技能來實現,因此要重視技能人才的培養和發展。

嚴如玨表示,她目前正在參與集團作業標準和流程的編寫,她理解的工匠精神是把作業標準細化,同時規劃作業流程,並在實際工作中予以嚴格的執行。

“速成工匠”代價太大

“工匠精神的養成不只是靠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更需要職業素養和職業習慣的養成。而職業素養和職業習慣也不是通過一兩次比賽就能養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和沈澱的過程。”李全利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目前很大的問題是職業教育更註重結果,而不註重過程和過程中的經驗積累。在職業習慣的養成上,很多選手不能堅持,很多老師也不能堅持。”

實際上,世界技能大賽體現的正是良好的職業習慣,比賽中要做到每一步都是對的,每一步都是最好的,你才能在大賽中脫穎而出。“要做好每一步”並不簡單,必須要有好的職業習慣才能做到。

“我們的選手多是進了國家隊以後才開始培養職業習慣和職業素養。”李全利表示,在中國的小學、初中、高中等教育中,很長時間里都沒有養成好的職業習慣,一切都是隨意的,這是我們跟德國、日本等國的最大差距,我們現在做的工作都是在補課,補好長時間的課。而像德國、瑞士、瑞典、挪威等國都是工業強國,很早就實現了工業化,它們也積累了很長時間,所以它們選手的職業素養都很高,因為從小就養成了很好的習慣。

通過多次的參賽經驗和與國外同行業的交流,李全利認為,要想實現工匠精神,第一做事要認真;第二做事要堅持,在做的事都要認真做,而且要堅持到底;第三做完事後要總結、反饋、分析,否則就沒有進一步的提高。

陳義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國選手的領悟能力強,在國家隊集訓期間通過短時間的培訓可以有非常快速的提升。然而,這種培養的代價很大,要出這樣的好成績,國家可能在那個選手的身上,一年內需要花幾十萬、幾百萬甚至更多的經費。這里面包括每天訓練的耗材費,聘請各方面專家昂貴的輔導費,其間還需要飛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去參加各種挑戰賽,這中間的差旅費也很多。通過這種方式去培養工匠精神,一則代價大,二則受益面窄。

“崇尚氛圍非常重要”

“工匠精神”的養成還要靠制度的保障和社會對技能人才的崇尚氛圍。

陳義華表示,在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技師的工資比本科畢業生甚至比大學教師的工資還要高。但在中國則不是這樣,技師收入比較低。

例如時裝技師收入低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在於,現在中國面臨制造產能過剩的現實,而且中國消費者對於價格又特別敏感。但是,在工藝上講究的東西價格必然要高一些。

“10000元一件的衣服和100元一件的衣服,兩者差別在於在細節上、在精磨細刻上花了多少功夫,但往往是精雕細刻的衣服拼不過100元的。”陳義華舉的例子雖然略微誇張,但背後卻顯示出中國消費者的平均購買力依然很弱,“只有整體的購買力上去了,大國工匠精神的弘揚、發展才會有根基。”

發揚工匠精神還要轉變觀念。“我們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思想就是學而優則仕,勞力者治於人,勞心者治人。一個孩子往往寧可上一個最末的三本,也不會選擇職業技術學校,從而使得整個行業很難吸附到優秀的人才。”陳義華表示。

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高級工和技師以前是不能考公務員的,現在國家允許了,就是一種解放、一種制度的保障,使得技術人員有更多的上升空間。

此外,在中國人的觀念中,畫設計圖的叫設計師,畫結構圖的叫打版師,真正在一線的叫車工,大家認為只有設計師是“高尚”的。但從本質上來講,先做什麽,後做什麽,該怎麽改進,這個制版里面都包含了很多設計成分。

“在國外,設計師、制版師、制作工的待遇是差不多的,在德國、法國等地,做高級時裝類的一線工人都是國寶,他們的基礎很全面,很多高端禮服要手工來做的,有些人可以把衣服做得非常靈動,他們的工資是很高的,甚至有些人比設計師的工資還高。”陳義華說,“中國的情況是設計師的工資比制版師要高很多,而制版師的工資比制作工高很多,這成了鐵的定律。”

陳義華表示,服裝行業有句話叫“一個蹩腳的制版師會毀掉一個天才的設計師,一個蹩腳的縫紉工會毀掉一個天才的制版師”。沒有工人優秀的制作水平,設計師的作用是體現不出來的。大多數的國外設計師都是全才,會設計、會制版、會制作,而在中國卻局限得很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425

GENERATIONS惡補中文攻港

1 : GS(14)@2015-07-03 08:26:52

日本男子組合GENERATIONS成為香港觀光親善大使,由於上任大使正是同門師兄組合EXILE,故他們來港前有獲師兄們教路,當中EXILE成員KENCHI除推薦香港美食外,更稱香港人相當友善,令七位成員未出發先興奮。成軍3年的GENERATIONS今年衝出日本,問到組合還有甚麼地方需要改善?他們就希望在語言上再加努力,而今次又順道舉行香港及台灣演唱會。七子留港期間有到處觀光及取景,在台灣也有逛當地鬧市,能夠品嚐海參就最難忘。採訪:吳家偉攝影:陳俊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703/192064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249

蘇玉華生日惡補粗口

1 : GS(14)@2016-01-18 01:32:17

舞台劇《狂揪夫妻》口碑載譽,女主角吳君如因湊女辭演,《狂揪夫妻二度勁揪版》由舞台劇演員出身的蘇玉華頂替,前晚在灣仔演藝學院正式公演,完騷後,現場的工作人員推出一個生日蛋糕為昨日48歲生日的蘇玉華慶祝,令阿蘇又驚又喜。阿蘇雖然今年生日會在工作中度過,不過男友潘燦良已經訂枱,準備明日一齊食飯慶祝,阿蘇說:「日日都咁多人陪我慶祝,日日咁多人陪我玩,冇所謂。生日願望係餘下13場演出成功,男友訂台同我食飯,下星期一會休息。」


■蘇玉華指首場舞台劇有甩漏,幸好秋生執生挽救。


載譽重演,秋生和阿蘇對首場表現滿意,秋生說:「好順利,觀眾反應好好,比第一次做有少少唔同。」阿蘇則認為劇中有不少粗口,要多多向秋生學習流利的粗口:「劇情需要講咗唔少粗口,我都係跟劇情,唔會講多,我以前粗口唔流利,有啲音仲係發唔到,真係要同秋生學吓嘢。仲有一開始有啲甩漏,好彩有秋生幫我執生。」採訪:曹家誠攝影:陳順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117/194551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4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