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先贏後輸和先輸後贏 蔡東豪Tony Tsoi

2013-02-28  NM
 
 

 

看到關於基金經理米勒(Bill Miller)的新聞,原來他仍未退休,在管理一個規模不大的基金。62歲的米勒曾經是基金明星,是基金公司Legg Mason生招牌,最為人所知的戰績是,由1991至2005年連續十五年跑贏大市,成績比彼得林治(Peter Lynch)還優勝。連續十五年做到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肯定不是符碌,美國基金界選米勒為90年代最出色基金經理。

可是,十五年功名可在三幾年間幻滅。2006年米勒成績開始走下坡,不單跑輸大市,並且輸大錢,2008年便輸掉55%,基金排名榜由第一跌至包尾,基金客戶陸續離開米勒,傳媒一沉百踩,指米勒失去光環。米勒管理的基金2006年高峰規模達200億美元,之後五年基金成績受重創,加上客戶贖回,2011年基金規模跌至30億美元。幾年間明星變成笑柄,米勒被迫離開他一手發揚光大的基金,之後很少看到關於他的新聞。原來米勒沒離開Legg Mason,只是轉去管理一個規模較小的基金,地位大不如前。今日傳媒提起米勒,必定提到他從高峰跌至谷底之痛。基金經理是一個殘酷職業,當紅時傳媒和客戶追捧,但成績一旦走樣,傳媒和客戶立即變臉。成功基金經理的共通點是,心理質素特強,普通人的情緒大都不能抵受大上大落波幅,市場分分鐘在變,基金經理心情像過山車上上落落,他們的內心世界,外間人難以想像。米勒的故事有一個重要教訓,牽涉基金的規模。假如米勒成績是先輸五年,後贏十五年,他今日仍是基金明星,問題是次序掉轉,他先贏十五年,後輸五年。基金開始時,規模較小,即使輸錢,輸去的金額有限,外間不大注意。當基金規模膨脹,基金輸去的錢,金額變得很大,加上傳媒多踩一腳,在客戶間造成恐慌,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難以應對兵敗如山倒的情況。基金規模小時,輸了錢有機會翻身,因為客戶人數有限,始終有客戶留下來。明星基金經理出事,成為大新聞,醜事傳千里,即使是如米勒的大師級基金經理也難翻身。米勒今日管理的基金,規模約10億美元,是他高峰二十分之一。

米勒故事的教訓是,基金經理表現最出色的時候,通常是在基金創立初期,規模較小的時候。這時候基金經理雄心壯志,為揚名立萬,拚命創出佳績。基金規模較小,基金經理買賣股票出入自如,所做的事都在公眾視線以外。例如一個基金管理的策略是買細價股,基金規模小時可盡情發揮,但基金規模膨脹後,涉及金額增加,一買一賣動輒須公開申報,打草驚蛇。另外,基金表現愈好,愈多客戶追捧,基金規模很快大至不能只買細價股,基金經理須走出自己熟悉領域,失敗很多時是因成功開始。我剛說過,成功基金經理特點是心理質素特強,他們活在壓力煲中,在混亂中保持清醒,發揮到應有水準。可是,心理質素怎強也難敵虛榮,情況甚至是,心理質素愈強的人,愈容易墮入虛榮陷阱。贏錢時,基金經理位於世界之巔,所有人在崇拜,基金經理難免會想:「一定有一些東西我是做得對,我要堅持這些信念。」問題是,信念和固執,只差一線。米勒是價值投資者,他以前管理的基金,名字中有價值二字,標榜他的投資風格。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米勒持有大量金融股,他不但沒減持,還加碼,因為他相信金融股的價值,股價下跌後價值變得更吸引,是應該買而不是賣。米勒當紅時,他這套價值投資法曾行得通,人家問他會繼續買一隻下跌的股份,買到幾時,他的答案是,買到股票仍有報價。這幾年投資環境出現很大變化,對價值投資不利,因為市場上出現大量例如指數基金的投資工具,令不同類別股票一齊上落。價值投資者的技倆是,尋找滄海遺珠股,很多時要逆勢而行,但當大勢傾向齊上齊落,價值投資者發揮不到所長。環境轉變,米勒不肯變,結局是殘忍的。另一個買規模較小基金的原因,是年輕基金經理偏見較少,懂得處理轉變。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2040

全職炒股淪賭徒90後輸百萬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11/90.html
今日有報章以「全職炒股淪賭徒90後輸百萬」作標題,止凡看報導後決議回家一定要以這標題寫一篇感想。今時今日社會開始不再多講80後了,開始到講90後,所謂90後,即90年代出生的朋友仔,今年最多23歲。20出頭,如果好好學習理財之道,必定大好前途。

報導中一名90後青年阿賢(化名)中七畢業後就到證券行工作,20歲的他月入約萬五元,他不認為這個薪金能足夠買樓結婚,在母親鼓勵下,阿賢全職炒賣股票衍生工具,工作則變成了「副業」,惜窩輪市場瞬息萬變,眨眼就輸了約30萬元,阿賢未有被嚇怕離場,半年後再出擊,再虧損更達68萬元,最後近100萬元欠債需由家人代還。

有社工指越來越多90後青年炒賣股票,這也是我預期的。投機炒賣的心態多是因為認為正途不可能「上位」,在近年公認上流力下降的香港社會,普遍青年人都抱有一個心態,就是腳踏實地努力工作根本不可能出人頭地。

從他們的角度出發看問題,就算大學畢業生,初出來社會工作,薪金好的兩萬多元,差的只有一萬幾千。看看今天香港樓市,新界偏遠單位,09年還是100萬上下,今年可以過300萬,這個近3倍的升幅已經不是指一些極佳位置的高質單位,只是普通新界細價單位一個而已。近年政府又出多樣樓市「辣招」,銀行又用什麼壓力測試增加申請按揭難度,屈指一算,以這個薪金賺啊賺,人家的資產眨眼飛昇,何等無奈。

對於這個情況,不少90後對慢慢努力賺錢這個模式失去信心,認為只有投機及賭博才能「上位」,因為有的是青春及時間,就算博輸了也可以重新再來。但其實90後有的最大資產正正是青春及時間,何不好好計劃一下,從而把這個青春的「時間值」釋放出來呢?

我要說的,來來去去也是財務知識,加上愛因斯坦認為最厲害的複利效應,這是造就今天投資首富巴菲特的元素。青年人,時間值是有的,要的是知識及好好的計劃,如著眼於財富的話,這樣不知能造就多少個富豪出來。

曾經教訓一名債仔朋友時問過類似的一個問題,在這裡想問一問報導中的90後:「既然因為年輕輸了一百萬也不要緊,覺得好好咬緊牙關儲錢還債後人生還有時間重新再來,為何一開始不好好計劃及儲蓄呢?如今不是要還這輸掉的一百萬債的話,還完債務的那天不就是有一百萬了嗎?(雖然報導好像是要家人幫他還的)」

當然這是「馬後砲將軍」的言詞,但我還是要教訓,因為真心希望朋友能好好改過。如果不欠債,好好計劃儲蓄、增加財務知識、善於投資,青年人的時間值所帶出的威力可以大得難以相信,不信的話不妨按一按計算機,40年複利息10%或15%之類有多少倍回報,投機者多不多理解,因為他們滿腦子都是「炒一轉,賺一兩倍」之類的概念,有多少人能炒贏巴菲特的回報率呢?

80/20法則能放到很多方面,相信香港大部份青年人(可能超過八成)是不太懂財務知識的,當中又多少人心信投機才能出人頭地,從而親身嘗試投機或賭博,以至落得輸身家後還要欠債的處境呢?我不敢猜測,但相信不會少。

希望透過這個blog宣揚一下財務知識。這裡沒有十分具體的投資建議,但對90後來說,相信看畢及思考後,絕對有所幫助,從而不再成為「八成人」,而是「兩成人」,你身邊有90後朋友仔嗎?分享給他們吧,不要讓他們浪費他們的「時間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6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