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政大企家班經典個案研究重現司徒達賢vs.周永明師徒解析宏達電成功策略

2010-12-20  TWM




二○○四年,周永明被宏達電前總經理卓火土欽點為接班人,送進政大企家班進修,與策略大師司徒達賢結下師徒之緣;六年後,宏達電在智慧型手機市場稱霸一方,其成功策略為何?這一段政大修煉又帶來什麼啟發?

撰文‧黃智銘

編 按:今年適逢政大企家班創辦三十周年,企家班「永遠的總導師」司徒達賢教授也在今年榮獲政大講座教授的榮譽。為了重現企家班個案研究的教學精神,︽今周刊 ︾與政大企家班校友會合作,邀請全球智慧手機巨人、同時也是企家班校友的宏達電執行長周永明,與司徒教授舉行高峰對談,解析宏達電屢創造高峰的祕密。

為 了表示對這場與司徒教授對談的慎重,這幾年慣常以牛仔褲造形現身的周永明,罕見換上西裝褲,恭敬地坐在講台上,他說,「彷彿又回到當年上課的時候。」周永 明向在場政大企管系所校友娓娓細說宏達電自一九九七年創立以來,歷經跨入PDA(個人數位助理)、智慧型手機與自創品牌三個重要轉型關鍵的經營故事。

司徒達賢則從學界角度挑戰周永明的思惟,探討各個階段宏達電成功策略的關鍵,師徒兩人擦出智慧的火花,以下為精采的對談紀要:

創新讓大廠折服

借力使力快速成長

司 徒達賢(以下簡稱司徒):今年我們邀請到了宏達電的執行長周永明先生,從他這幾年的成就來看,不僅是我們企家班之光、政大之光,甚至也是台灣之光。今天進 行的形式是這樣的,我也會當個學生,來聽聽周永明講解宏達電的成功祕訣,然後就我的理解,我再來向他請教,現在我們就請Peter(周永明)開始今天的對 談。

周永明(以下簡稱周):宏達電一九九七年創業時,只有十位員工,當時我們就在想,什麼是有未來的產品?我們想到兩個東西,第一就是行動 通訊的東西,可以把無線電、internet(網路)都整合在一個掌上的裝置;第二這個東西要很難被抄襲,我也是台灣產業出身的,我們都知道,只要產品在 台灣能夠被抄襲,接下來都會很慘。(觀眾大笑)一開始我們比較類似工程創新公司,前三年甚至沒有製造能力。不過我們當時心態是,越是沒有經驗,越需要磨 練。而且因為我們很有想法,所以也得到國際大廠微軟、高通的支持。

當我們跨入PDA時,只有一些日商在做,但舊有的PDA產品沒有連結能 力,不能作資料的轉換。宏達電主動對微軟提出可以用他們Win CE(作業系統)來做PDA,剛好微軟主持Win CE作業系統的負責人過去也在迪吉多(Digital)工作過,所以幾乎馬上答應協助我們。

我們不到一年就可以量產,所以甚至得到比爾蓋茲的認同,打開了國際能見度,獲得與高通這些公司的合作。

司徒:宏達電就是用自己的技術突破,在微軟正好推出Win CE的轉折時刻切入,所以得到微軟的大力支持?

周:能夠與國際產業結合是宏達電成功的重要因素。

司 徒:不過這時候(一九九八年)你應該還沒進企家班,所以這不算是我們的功勞。(全場大笑)周:但我們一直想做無線電的產品,因為這類的人才全世界都很少, 所以「很難抄」,但我們不會做,本來是要與康柏(Compaq)合作,但後來康柏認為LG有做手機的經驗,所以轉跟LG合作。

剛好有一個場 合,我認識了英國電信(BT)的人,當時他們已經花了超過六十億英磅在建立2.5G的網路,但是他們沒有產品可以在這些網路上運作。所以我們一九九九年就 簽了約由英國電信成立專屬的對口技術團隊,無限制開放實驗室讓宏達電使用,另外我還要他們贊助宏達電新台幣五億元,並承諾採購五十萬支手機。

原先預計二年,最後花了三年半,宏達電終於開發出第一支Win CE的手機,市場上反應很好,所以法國電信、德國電信還有AT&T都還找我們合作。

謙虛開放納百川

突破文化障礙做國際品牌

司 徒:一般說來這種代工業務,多半考慮到客戶競爭,通常幫A客戶代工時,很難也幫B客戶代工;但電信業特色是英國電信很難去經營其他國家的業務;相同地,這 些其他電信業者也都只在本國經營,所以當其他對手來找宏達電合作時,英國電信反而會說:﹁兄弟我以你為榮,你去!﹂是不是這樣啊?

周:真的很佩服老師,一講就是切到重點。

司徒(笑):就像是按到穴道了嗎?

周:但到二○○四年開始,客戶像是惠普(hp)、O2(英國電信商)開始找其他代工廠合作了,我們知道別家遲早做得出智慧型手機這種產品,所以我們決定要做品牌,但我也不曉得該怎麼做。

所以我去找了施振榮先生請教,也看了很多索尼、三星轉型品牌的案例,希望宏達電做品牌,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我發現亞洲品牌遇到的共同問題就是:文化。歐美人都有優越感,很怕跟別人說在亞洲公司工作,因此通常找不到優秀的當地人,品牌業務就很難推廣。但好在宏達電過去的創新累積了很多credit,所以現在我們還是可以吸收了約一千五百位外籍員工。

但 是台灣文化也是有優點的,比方我們比較humble(謙虛),性格不是那麼激烈,所以外籍員工要融入很容易。我們不但吸收很多外籍員工,也是一直把員工送 出國去。我們常講「世界一流」,但關在家裡是看不到世界一流的,我就把工程師送出去看看國外一流公司是怎麼運作的,這比什麼訓練都好。

現在很多客戶都說宏達電是國際公司,而不像是我們韓國對手一樣,本質上還是很韓國。

「不多角」經營策略

集中資源創造獨特價值

司徒:我們談策略時,會談到策略的延續性,可是在宏達電的發展過程中,宏達電是「不多角」經營的,一直放棄舊有的產品,取捨的標準是什麼?

周:我認為價值與稀少性有關。當越來越多人進入市場時,價值就會降低,所以如果說有些產品是要放棄的,那就不要拖,越快越好,畢竟我們資源有限。比方當時放棄代工做品牌,市場也都很擔心我們,但是做品牌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我們不可能同時做品牌又做代工,還能把品牌做好。

對談後,開放校友及政大學生提問,有些問題一針見血,引發現場參與者熱烈回響。

問:和蘋果之間的競爭,宏達電有何優勢?

周:我不願意和同業做比較。重點應該在建立獨特的價值,做出區隔。我們是一家年輕的公司,還在不斷學習,不論是行銷還是各方面。HTC是和電信公司關係最好的一家公司,願意聽客戶的聲音、願意和客戶合作,而這也是台灣humble的特色。

問:現在用的是人家的作業系統、平台,會不會有自己的平台?

周:這個問題其實每年都被問到、也被董事會問。要做OS還好,難在ecoSystem(生態系統),得看產業支不支持。Google、微軟有內容,而且發展多年,已經很強。現在我們還沒有大到可以去競爭,最好的策略就是合作,不要拿弱點去跟人家的長處競爭。

問:司徒老師現在都不願用手機,如何說服這樣的消費者用手機?

周: 不要想全世界通吃,既然是這樣那就算了。要focus在target customers(目標消費者),不必在乎是否為小眾市場,小眾也有小眾的好,例如AUDIi、BMW就建立了很好的地位,有的市場要懂得放棄。十年前 我曾說過我不需要手機,現在我身邊有好幾支。很多人也曾說不需要智慧型手機,或許有一天會有一支手機會讓不用手機的人也覺得需要。

司徒:我只需要一個按鍵可以打到家裡,一個按鍵可以打給醫院這樣的手機,我需要的不是智慧手機,是傻瓜手機,所以我不是宏達電的消費族群。(現場哈哈大笑)

周永明

出生:1954年

現職:宏達電執行長

學歷:政大企家班

海洋大學電機系

經歷:迪吉多伺服器處長

司徒達賢

出生:1948年

現職:政大企管所教授

學歷:美國西北大學企管博士

經歷:商研院董事長

政大公企中心副主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55

越洋直擊 德國「師徒制」 教育啟示錄


2013-03-04  TWM  
 

 

《今周刊》採訪團隊,在農曆年期間,飛行九千四百公里,來到整個德國、乃至於全球青年失業率最低的地方,為台灣技職教育改革提供一個參考方向。

撰文‧林讓均、賴琬莉 攝影‧吳東岳阿亮高職汽車科畢業後,因爸媽和老師鼓勵他讀大學,於是他和其他同學一樣,繼續升學讀科大機械系;四年畢業後,他拿到大學文憑,但進不了大公司,在家蹲了半年後,才找到一份起薪二十二K(二萬二千元)的工作。

有一天,阿亮在街頭巧遇昔日高職同學,一聊才知道同學在高職畢業後,去汽車修理廠當學徒;四年出師,也存了些錢,自己出來開修車廠,一個月收入十幾萬元。看著已經是老闆的同學,他想都不敢想,自己薪水何時才能領到十萬元。

阿亮自認不是讀書的料,才跑去念高職,但跟著大家一樣混到大學文憑,卻發現工作難找;而大學畢業的他,也不想做修車黑手的工作,看到同學開修車廠,算得上事業有成,他的心底升起一股複雜矛盾情緒,心想,「如果當年我不繼續念書,去學一技之長,或許人生就不一樣……。」

德國現場》

斯圖加特技職教育比率高 成最富工業城台灣許多高職生選擇升學不就業,尤其是汽修科學生占最多數。教育程度提升了,但原本應是產業尖兵的技職生,卻忙著多花幾年念書,逐漸與產業脫節;畢業後才發現,比技術,技不如人,比文憑,又拚不過前段的大學生。

高職生變大學生,卻發現找不到工作,但是製造業又找不到人,造成人力供需嚴重斷鏈。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去年十五歲到二十四歲的台灣青年失業率一二.六六%,德國卻只有八.一%,為歐盟最低。德國在台協會副代表古茂和表示:「這和德國實施百年的技職教育有關,尤其雙軌師徒制功不可沒。」德國位居全球製造業第二大出口國,在歐元區獨占鼇頭。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德國去年全球競爭力排名第六;但台灣的全球競爭力卻從二○○四年的第四名,下滑到近三年的第十三名。經濟學者馬凱疾呼,台灣產學斷鏈、培育不出人才,「教育足以亡國」。到底台灣的技職教育要如何改革?支撐德國傲人經濟成長背後的技職教育到底如何做?

《今周刊》採訪團隊,在農曆年期間,飛行九千四百公里,來到整個德國、乃至於全球青年失業率最低的地方。位於德國西南方的巴登.符騰堡州(Baden-W郑rttemberg),今年一月的青年失業率只有三.一%。

巴登.符騰堡州的首府「斯圖加特」(Stuttgart),因為賓士、保時捷等知名車廠都在此設總部而蜚聲國際,是德國的第一大工業城。以一○年為例,人均GDP(國內生產毛額)達到三萬三千歐元(約新台幣一三○萬元),遠勝全國平均的二萬七千多歐元,可說是德國最富有的城市。

這裡,缺乏天然資源,外地人第一眼看到的是工業城市風貌,到處是工廠與商辦大樓,以及穿著低調、穿梭於街道間的人,這座城市選讀技職教育的比率是全德國最高。

近身觀察》

雙軌制學徒在企業學技術 在校學理論斯圖加特也是一座早起的城市。二月十八日,德國人剛告別長達一星期的宗教節日「狂歡節」,但這天的早上八點,上班車潮已經堵向火車站鄰近的斯圖加特市區。

更多人早已在市郊開始一天的工作。距離斯圖加特市區約一小時車程的貝茲(BETZ)公司,二十一歲的凱文(Kevin Zahner)不畏零下三度的低溫,清晨六點半已經守在CNC車床,產出一件件客製化的機械零件,其中大部分將送往貝茲公司的大客戶、鄰近的保時捷工廠中進行組裝。

與工廠內其他員工一樣,深褐色頭髮與瞳孔的凱文也身穿酒紅色制服,但他還不是領全薪的正式員工,而是所謂的「學徒」。只要在工廠內,凱文就必須跟著「師傅」柯安思(Axel Kaltofen)學習,他是一位有超過二十五年工作經驗的機械技師,三十年前也曾是學徒。

其實,凱文還是一位學生,目前就讀Christian-Schmidt技職專校的二年級。每周一到周四,他必須在工廠內跟著師傅學習每一個工作上的實務細節;而每周五則回到學校上課,搞懂工作中的理論架構。

凱文所參加的體系,正是發源於德國、現在全世界都爭相取經的雙軌技職教育(Du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簡稱VET)。

在德國技職體系中選讀雙軌制,並不特殊。根據BiBB(德國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協會)統計,以二○一一年來說,德國的雙軌制學徒人數大約有一四六萬人,約占整體年輕人的六成。

「在德國讀技職學校的資格要求是什麼?幾乎沒有!只要企業願意給你一紙學徒合約,你就能進入雙軌技職教育!」任職於巴登.符騰堡州的文化部、專管技職教育的顧問麥特斯(Hartmut Mattes)說,德國的雙軌制教育可說是發源自巴登.符騰堡州,十八世紀中期就有專為學徒設立的假日學校。

透視學制》

小四即分流 可彈性選擇升學或技職教育自己曾任教於技職體系二十年的麥特斯說,雙軌制讓學徒有七成的時間在企業中學習、三成的時間回學校上課;這個設計讓學徒能同時學習到實務與理論,盡可能「學用合一」。

這位現已滿頭白髮的官員驕傲地說,在巴登.符騰堡州,大約有六成四的技職學生曾經進入雙軌制、當過學徒;而那些取得大學入學資格的人,有一半具有技職教育背景。

德國在小學四年級就實施分流,主要依照成績表現,決定孩子中學階段念的是哪一種學校。中學階段主要有三種學校,包括文理中學、實科中學與職業預校,第一種注重學術養成,培養上大學的專才,而後兩者則屬於技職體系。

麥特斯表示,即使是文理中學這種升大學的系統,也有大約一七%的學生會在上大學之前,選擇先繞道技職體系。

凱文就是一例。從小成績優秀的他,一路念文理中學,十九歲從十三年級畢業之後,七五%的同班同學選擇直升大學,但他做了不一樣的選擇。

「或許我未來會去上大學,但絕不是現在!現在我最想要的,就是透過當學徒,為將來的職涯打下扎實的實務基礎!」他口氣堅定地表示。為了解自己的職涯性向,高中畢業後,凱文陸續到機場、賓士車廠等公司實習過;這種實習生和雙軌制的學徒不一樣,實習生是短期且不支薪,而且並不搭配回校進修。

實習完,凱文服完七個月的義務兵役後,決定自闢學徒之路。他到過五、六家公司應徵當學徒,最後貝茲公司錄取了他,並為他申請了與貝茲有合作關係的Christian-Schmidt技職專校。

「雙軌制的學生,必須先具備學徒資格,否則就沒有入學許可!」Christian-Schmidt技職專校校長哈恩(Karl-Heinz Hahn),指著看似複雜的德國教育結構圖,從升學體系那頭比畫了一個大S,再指回自己學校所屬的技職體系。

這個大S形,也象徵著凱文在人生中轉了一個大彎。為了當學徒,凱文以二十歲「高齡」轉入技職體系,大約比同班同學年長了兩歲。「所以,我必須拚一點,把本來要念三年半的書,盡可能濃縮為兩年半!」凱文笑道。

但哈恩卻誇讚凱文做了聰明的選擇,「在德國,直接攻讀大學的路並不會比較節省時間,因為德國企業喜愛聘用有學徒經驗的員工!」目前,在德國的雙軌教育中,大約有三五○種各領域的專業,例如電工技師、烘焙師,或是屠夫都有專業證書。

「有學徒經驗是就業保證!」把凱文視為「接班人」培養的柯安思說,大部分的學徒通過測驗取得學徒認證,原有的公司會樂於繼續聘用一手栽培出來的學徒。

就業保證》

技職生薪水不輸大學生 甚至高過一倍四十七歲、帶點酷味、凱文的師傅柯安思,則是另一種例子。從小學四年級分流以來,他被分派到職業預校,而後一路讀技職體系。然而,在完成學徒制、工作數年後,他又繼續攻讀應用型的技術大學,取得該項專業的師傅證照(diploma of master craftsperson),而後再回鍋讀職業學校,完成另一項學徒課程,並取得該項師傅證照。

就這樣,柯安思前後共取得包括工具匠師、機械電工與商業行政等三種師傅證照,獲得了訓練學徒的資格;如果他願意,也能夠到職業學校轉任專業類的教師。

「德國雖然分流很早,但我們容許學生隨時轉換軌道,所以,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絕對沒有死胡同!」麥特斯表示,特別在巴登.符騰堡州,每一次的畢業都意味著下一階段學習的開端。

德國教育的彈性從柯安思、凱文這對師徒身上得以具體呈現:一開始念技職教育,不代表與大學無緣;一路念普通高中,也不代表就不能轉到技職體系。

場景轉回貝茲公司,我們到訪的那天,只見柯安思有時在工廠內操作機械、有時則在電腦前作業;他自豪地說,因為有三種師傅證照,所以他同時負責公司內許多業務,光是辦公座位就有兩個,貝茲公司多達四分之一的學徒是他帶出來的。

目前凱文向他學的專業是「機械電工」,這是一種混合機械操作與電工領域的新專業,未來凱文可從事其中任一領域的工作。

柯安思自己的大兒子年紀與凱文相仿,現在也在軟體設計公司當學徒,每周五一樣要回學校進修。「愈來愈多德國父母想要孩子念大學,以為這樣可以坐辦公室、賺更多錢,但這不是事實!因為德國和台灣一樣,也面臨大學生太多的情況。」經我們解釋,柯安思初步知道台灣的教育現況,他以薪水行情證明念大學不一定比較好。

「一樣在機械工程領域,如果你是大學畢業生、卻能力一般,一個月頂多三、四千歐元;但一位學有專精的師傅,一個月薪水可能有五、六千歐元行情!」像他這種領有三種證照的老師傅呢?「比六千歐元(約新台幣二十四萬元)更多!」他揚起一朵微笑。

產學合作》

企業負擔七成訓練費 培養出所需專才職掌教師在職訓練、國際交流計畫的德國教育官員庫爾勒(Matthias Kurrle)說,別以為技職教育只訓練基礎技能,其實很多高階技術專才都是從當學徒開始。

「特別是技職教育中的雙軌制,可以說是德國製造業的發展後盾,因為只有產學緊密結合的雙軌制,才能培養出業界所需的專才!相對的,產業只能在德國找到人才,也降低產業外移的可能,確保了就業機會!」庫爾勒表示,德國的業界、工會和學校會一起擬定教學綱要,而這由聯邦法律加以規範,每一個參與雙軌制的企業和學校都要採用這套標準。

在這個合作架構之下,產業界往往能夠取得發球權,可以依產業發展趨勢提出教學方向,或是增設專業,連教師都得不斷進修;以巴登.符騰堡州來說,一年就有將近一半的教師正在進行新階段的在職訓練。

那麼,以落實「技職雙軌制」聞名的巴登.符騰堡州,每年花多少預算在技職教育?「答案是二.五%,只有這樣,驚訝吧!」麥特斯咧嘴一笑。他解釋,因為企業負擔了七成的教育訓練成本,政府承擔另外三成,其中州政府只須負擔學校的人事費用,所以預算支出比率很低。目前在巴登.符騰堡州,約有六成企業獲得雙軌教育的資格認證(例如要有足夠、領有執照的訓練師傅),參與該體系的企業,其中八成實際運作雙軌制。

在斯圖加特附近的三大車廠,賓士、保時捷與奧迪,每年各自釋出一百個、最多甚至上千個學徒名額,但申請的人卻至少三倍,磁吸人才的顯著效應。但另一方面,以巴登.符騰堡州目前約有近二十萬位學徒來說,小型、冷門企業會找不到學徒。

「許多國家考察德國技職教育,都說要把這一套移植到自己的國家去,但我只能告訴你『真的很難!』畢竟有哪個國家的企業家像德國一樣,願意出七成的教育費呢?」麥特斯說,這些年巴登.符騰堡州的文化部也到各國去,幫當地政府建立技職體系,例如下一周他又要去中國,參與一個有七萬名學生的交流計畫。

企業遠見》

負擔學費不心疼

雇用沒經驗者才是虧大

但政府再積極,雙軌技職教育是否能開花,還在是否具備肥沃的土壤。其中,企業界是否把訓練人才當成自己的責任,更是關鍵!

凱文的老闆貝茲(Tobias Betz),就像大部分的德國企業家,把訓練學徒的費用支出視為必然。

「三十年前,從我父親創立貝茲公司以來,就一直採學徒制,這解決了我們這類中小型企業的人才培訓與銜接需求。」貝茲說,現在公司內的七十名員工,全部都是學徒出身;每年公司會釋出約三個學徒名額,目前有六名在學學徒,包括工廠現場的理工科,與擔任會計人員的商科。

這些學徒,不僅不須交學費,受訓的三年半時間內,每個月還可以拿到六百歐元(約新台幣二萬四千元)的月薪。此時,可能有老闆會問,這不是虧大了嗎?

「你總是要給學徒基本的生活保障,這樣他們才能安心學習!」雖是企業家第二代,但自己也走過學徒之路的貝茲,除了同理心,當然還得在商言商:「你看,如果我雇用完全沒經驗的新人,必須支付正式員工一千六百歐元的薪水,卻什麼都不會,可能因沒興趣還半路跑走,這才叫虧大!」此外,身兼海爾布隆區的「工具匠師」專業評審委員會主席的貝茲,該區的工具製作一類的學徒,一旦考試認證通過,學徒證書上一定要有貝茲的簽名才算數。他說,因為聯邦政府已經規定各種專業的學習架構,所以不論是在A公司培訓,或在B公司培訓,所得到的受訓品質是一樣的。所以他聘人只認那張學徒證書,「你花錢幫人培訓人才;同樣的,別人也幫你培訓,這很公平!」

工業基石》

不求人人念大學 德國經濟才能向前衝在德國辦教育,州政府有權在《聯邦法》的架構下,決定教育的實際執行面。所以,對於學徒的認證考試也能有自己的方法,例如像巴登.符騰堡州,就採取學校學科考試之外,還得在公司進行術科檢定,如此才算取得職校學位資格。

我們到訪Christian-Schmidt技職專校這天,剛好有公司借學校場地進行汽車修理檢定。校長哈恩領著我們前去參觀,一位瀏海後梳、髮型新潮的學生正俯在引擎蓋前做最後檢修。鈴聲響起,他鬆了一口氣跳起做拉弓手勢、大喊一聲「賓果!」一旁監考的老師羅佩特(Loeprecht)解釋,這位在福特車廠當學徒的巴瑞斯(Baris),在三年半學徒生涯之後,今天闖了六個站,必須在限定時間內,在每個工作站找出埋藏在汽車機電系統中的錯誤,修好之後,還得向扮演客人的老師解釋維修結果。

那天,巴瑞斯接連通過考驗,眼神中閃著「終於出師!」的興奮,連老師都不禁調侃他可以等著拿到學徒證書,下個月去參加專為學徒舉辦的慶祝舞會。

為畢業的學徒舉辦舞會,是德國當地傳統,二十多年前拿到畜產學徒證書的凱文母親安奈特(Annette)至今回想起來,仍覺甜美。但凱文至少還要再等一年,才能品嘗到這豐收的滋味。坐在鄉村風格的家中受訪、也都是學徒出身的安奈特與丈夫安德烈斯(Andreas),一點都不心疼凱文,「我們家還沒有人念大學,本來想說凱文可以去上大學,但他執意要在技職體系練基本功,我們想一想也有道理!」夫妻倆笑道。

那個周五,凱文回到學校上課。坐在有暖氣的教室中,窗外大雪紛飛,但凱文看來有幾分疲累;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前一天早上五點起床,騎著自己修理好的重型機車,與師傅到一個小時車程外的城市幫人組裝機械,一直到晚上六點半才回家休息。

這班平均二十歲的學生,在台灣,應該是上大學、參加派對的無憂年紀;但這些德國青年,或因選定未來專業,也或許因工作歷練,他們看來成熟篤定。扮演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列車往前疾駛,這些學徒是不可或缺的動力。

斯圖加特的大雪覆蓋大地,技職教育「師徒制」的種子,在雪地裡生命力強韌,等著開花結果。春天到了,台灣的技職教育是否能有一番新風景?

斯圖加特特區(Region Stuttgart)所在地: 巴登.符騰堡州(Baden-W郑rttemberg)面積:3700 平方公里(約占巴登.符騰堡州10%)居民:270萬人(約占巴登.符騰堡州25%) 人均GDP:33,000歐元(2010年)特色產業:汽車、機械製造、電氣工程、創意經濟、IT行業、服務業代表企業:戴姆勒集團、保時捷、博世、惠普、IBM

師徒傳承

參與「雙軌制」的學徒,進入企業的第一天起,就由專屬的師傅一對一傳授實務經驗。

師傅不僅是業師,也是影響學徒一生的導師。

教育分流

德國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分流,選擇進入升學或技職體系;儘管分流甚早,但學生仍可在兩種體系、各類學校之間彈性轉換。

一分鐘看德國雙軌制

學徒總數(2011年): 約146萬人申請方式:學生與企業簽訂學徒契約,再由企業替學生向合作學校申請入學。

實施方式:學徒在企業培訓時間1周3~4天,在校上課時間1周8~12小時。

可選擇之培訓職業數:344種資料來源:德國統計局、德國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協會

德國學制圖

幼兒園(3年)

小學(義務教育1~4年級)職業預校(5~10年級) 職業專校(11~12年級) 職業專校(10~12年級)實科中學(5~13年級)職業高中(11~12年級)專科學校(13~14年級)綜合中學(5~13年級)應用科技大學╱高等專業學校(14~17年級)文理中學(5~13年級) 大學(14~18年級)註:白色區塊為技職教育體系、淡黃色區塊為一般教育體系

待遇優渥

德國尊重專業,企業愛用有學徒經驗的人,有一技之長的技職畢業生,待遇甚至比大學畢業生還好。

德國技職體系與大學畢業生起薪比較

職業 平均起薪(歐元)

技職畢業生 理髮師 807

烘焙師 1389

廚 師 1497

餐飲專業人員 1530

零售店商人 1977

化學試劑師 2229

木 工 2250

機械工 2550

大學畢業生 專業大學

(技術學科) 2427

一般大學

(技術學科) 2489

註:歐元兌新台幣匯率為1:38.963(2/26)資料來源:德國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協會、奧地利生產與效率中心

經濟龍頭

德國因企業、政府與學校的緊密合作,雙軌制技職教育培養出許多「學用合一」的技職人才,成為經濟列車的最大動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20

用互聯網的思想和技術,重塑經典的「師徒模式」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7626.html

在移動互聯網興起之前,很多大學都在網上開設了函授的遠程課程。但在目前看來,在線教育仍是一個沒有被互聯網深刻影響的領域。

也許你注意到了美國的Udacity、Lynda以及Coursera,融資都是千萬美元級別甚至上億;你還看到我們國內也有滬江網、傳課網甚至草根起家的「邢帥網絡學院」。但是這些在線教育網站的興起並沒在很大程度上改變當前的教育方式,他們也並不是人們首選的接受教育的途徑。

最重要的一點是,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在線教育網站,無一例外都是營銷驅動的網站——招生才是重點。網站本身的課程設置、技術手段等在互聯網創新層面上算不上高明,依然是傳承傳統教學方式的師生關係——只不過老師可能變成了一個英語視頻軟件。

人們依賴的和社會大眾認可的,依然是學院教育、學歷教育。在線教育目前具備的兩個基本屬性就是:「兜售」夢想、技能培訓。

週末在參加IT橘子舉辦的在線教育沙龍時,清遠教育的創始人程凱征向現場聽眾提問:在線教育的本質是什麼?有人說是為了賺錢,有人說是降低了教育的成本。程的答案是:「兜售」夢想。

這聽起來倒也對,教育機構為了招生(營銷),他們的宣傳文案都會向目前人群宣揚「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樣的激勵話語。一般來講,每個在網上報名學技能的人,不都是為了能「混口飯吃」或者「實現遠大夢想」嗎?沒有夢想的懶漢是不會去掏錢上課的。

然後是技能培訓,這也是清源教育在做的事情。他們號稱自己是國內首創的網絡技能教育網站。而打開網站,清源在做的無非就是提供IT教學視頻、測驗以及社區互動。說白了就是給你看視頻學習,再給你配個老師給你解答問題。

技能培訓也主要是以計算機和英語類的為主。這倒讓我想起了一個諷刺的現實:大學生畢業後求職無望回爐技校重新學技能。

不過,夢想跟技能這兩張牌,可不是在線教育網站獨有的東西。任何一家做線下教育的培訓機構都可以拿這個去做營銷。而線下真人之間的互動,在很多人看來是要比線上教育方式高效的。

不僅如此,在線教育的招生難度要比傳統培訓行業大很多。很鮮活的例子就是「邢帥網絡學院」的經歷。當時創始人邢帥從一個QQ群開始做Photoshop培訓,後來因為人數限制被迫把主要的教學陣地轉移到了YY。而這個過程中用戶流失了20%。為什麼?因為很多用戶不會用YY!

當時邢帥旗下的付費用戶只有10%左右。要想把QQ群友變成交學費的學生,難度太大了。對現在的在線教育網站來說,要想留住免費用戶,難度也很大,轉化率很低。

而以新東方為代表的傳統培訓行業,基本上是來一個學生收一份錢,人人都是付費用戶。雖然你沒有場地費用,但服務器運營成本、極低的轉化率讓在線教育並沒有多大的優勢可言。

那這些動輒融資幾千萬的在線教育機構就沒發展前途了?當然不是,我們這裡只討論它的核心價值。

在我看來,就是讓教學方式重新回歸「師徒關係」。這也是程凱征的觀點,跟Paul Graham的《黑客與畫家》中第一章所描述的一個觀點不謀而合。

Paul Graham講的是:在中世紀,像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藝術大師都是「師傅」帶出來的,而不是像今天的人們一樣畢業於藝術院校。他們之所以能創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得到了一對一的個性化教學。

「師傅」們瞭解自己的「徒弟」水平如何,性格如何,智力如何,以及學習能力如何。這樣,就形成了個性化的培訓方式。而到了人類社會靠後發展幾百年,孩子們都被扔進了學校,接受標準化的教育,沒有個性化可言。

一對一的傳授,是人類習知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一個老師對幾十個學生,顯然不能充分發揮達芬奇時代的教學效率。

但現在在線教育興起了,這種「師徒關係」或許得以恢復。是在網上讓一個老師專門交一個學生?顯然不是,這樣成本太高。這裡實現個性化教育的解決方案,是大數據。通過採集每個學員的學習軌跡,能夠分析出每個人的知識儲備和學習水平,進而做到「因才施教」,變相回歸到古時候的師徒教學方式。

有了大數據的積累,老師就知道針對某種能力的人該如何去制定教學方案,最大化個性化教育。這才是在線教育的核心價值,也是與傳統培訓行業相比最核心的競爭力。

做到這一步,在線教育才算真的被互聯網深刻地重塑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403

SENSE隨筆150429古希臘哲學3 :三師徒(上)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4/29/sense%e9%9a%a8%e7%ad%86150429%e5%8f%a4%e5%b8%8c%e8%87%98%e5%93%b2%e5%ad%b83-%ef%bc%9a%e4%b8%89%e5%b8%ab%e5%be%92%ef%bc%88%e4%b8%8a%ef%bc%89/

SENSE隨筆150429

古希臘哲學3 :三師徒(上)

執筆人:Kan

 

希臘哲學史上最偉大的三個哲學家是雅典的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三師徒。

蘇格拉底是位人盡皆知的哲學家,但從未寫過任何東西,其哲學思想主要是通過學生著作,尤其是 柏拉圖的「對話錄」流傳下來的。

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哲學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他們是前蘇格拉底各學派的繼承者和系統整理者,把許多未能被早期思想家充分揭示的問題明晰化。 另外,他們在後世各個時期都對人類的想象力產生巨大的影響,西方的思辨論證在多方面背後都有兩人的影子。他們幾乎在所有哲學問題上都發表過有價值的言論,可說比任何思想家都做出了更多實質性貢獻。

 

蘇格拉底Socrates大約出生於公元前470年,是雅典公民,幾乎一貧如洗,也不想賺錢。他是位具幽默感、尖刻和機智的人。使他出名、並且令人畏懼的就是他的「反諷」。他最大的消遣就是和別人討論問題,並為雅典年輕人講授哲學,不過他不像 “詭辯家”那樣收取學費。

 

從蘇格拉底身上,可以發現晚期希臘哲學中「斯多葛學派」和「犬儒學派」的特徵。和他一樣,犬儒學派不關心世俗利益;而斯多葛學派則喜歡把德行作為眾善之首。除了年輕時代,蘇格拉底並不過多地作科學思考,而主要思辨「善」的問題。在柏拉圖早期的對話錄中,蘇格拉底在這方面的論述尤為突出,並且致力於倫理學術語的定義。《卡密德篇》提問什麼是 “適度”,《露西思篇》提問什麼是 “友誼”,《拉黑斯篇》則提問什麼是 “勇氣”。雖然他沒有提供最終答案,但卻向人們表明了提出那些問題的重要性。

 

蘇格拉底試圖通過討論來澄清這些倫理學問題。這種以問答的方式來發現事理的方法被稱為「辯證法」,蘇格拉底很擅長辯證法,盡管他不是最早使用這一方法的人。

蘇格拉底總是說自己無知,但並不認為知識是不能獲得的東西。人們恰恰應該努力尋求知識,因為一個人犯錯誤或犯罪的原因正是 “無知”。 無知是罪惡的首要根源,換句話說, 「善」也就即是「知識」。*** 善與知識的聯繫成了整個希臘思想的標誌。基督教的倫理觀正好與此相反,它認為重要的是有一顆純凈的心,而無知的人心靈更純凈。

 

柏拉圖在數篇對話錄中提出了蘇格拉底的「理念論」。在希臘語中,理念就是“圖畫”或“樣式”的意思。理念論既有邏輯學的一面,又有形而上學的一面。

在邏輯學方面,我們可以將某一類個體對象和這一類的共同名稱區分開來。因此,“馬”作為共同名稱,指的就不是這匹馬或那匹馬,而是任何一匹馬。在形而上學方面,理念論意味著某個地方存在著一匹 “理想的馬”,這匹馬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永恒不變的,這就是共同名稱“馬”的含義。個體的馬之所以是馬,是由於它們歸屬於或部分歸屬於“理想”的馬。理念是真實和完全的,而個體則是一種表象,是有缺陷的。

 

蘇格拉底形式論的主要難點就是怎樣才能把「形式」與「個體事物」聯繫起來,畢竟形式只有一個,而個體事物卻很多。*** 他認為人們通過感知所了解的一切個體事物,都具有相反的特性。 一尊單獨的美麗雕像包含著某些醜的方面。人們並不能通過感知把握 “美”和 “大”,作為知識的對象,它們是永恒不變的。

 

在政治理論方面,可以把蘇格拉底式的理論與柏拉圖後來發展的理論區分開。不過仍有一些特徵為兩人所共有,比如對「教育」本質的看法。

科學和哲學研究都是在師生之間能夠密切合作的學校或社團裏進行的,但是學習並不是一個傳遞知識的過程。 當然有些東西確實是必須傳播的,但教師既不是唯一起作用的人,也不是最重要的人。現今任何一個有閱讀能力的人都可以從圖書館收集信息,和過去相比,教師更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了。這種觀念要歸功於古希臘的哲學家,他們早就明白了真正的教育就是引導學生自己領悟知識。

 

學校應該達到這樣的主要效果: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和不帶偏見的探索精神。如果一所大學不能完成這項任務,那麼就說明它降到了只會灌輸的水平。無論是因為缺乏勇氣,還是缺乏訓練,在獨立思考消失的地方,盲從權威甚至獨裁的惡習就會肆無忌憚地擴散開來。

教育的過程就是引導人通往知識的過程,因此也是引人向善的過程。這樣,無知就可以被看做自由之路上的某個階段,生活的自由正是通過知識與洞察力來實現的。

 

在柏拉圖早期的幾篇對話錄裏,許多人在給術語下定義時,都犯了一個根本的錯誤:他們不是在下定義,只是在舉例子。

《尤塞弗洛篇》對 “定義”的討論提出了這樣一個趣味性問題:什麼是「神聖」?尤塞弗洛試圖給神聖下一些定義,比如指神聖就是揭發褻瀆宗教的人。但實際上這根本不是定義,只是說明了揭發褻瀆者是一種神聖的行為,但神聖的行為也可以是別的。至於神聖到底是什麼,人們仍然不知道。

蘇格拉底圓滿地解釋了邏輯上所需要的東西。當探尋神聖的“形式”時,應該先理解是什麼使神聖的事物成為神聖的,也即是要運用 必要條件”和 “充分條件”來論述這個問題。在此可以用兩個相交圓的圖解方法來說明:人(被定義的術語)就是兩個相交圓的共同部分,而這兩個圓涵蓋的分別是 “理性的”和 “動物的”範圍。因此,只有當某種動物具有理性時,它才是人。 定義的方法就是提出其中一個術語如“動物”,然後用第二個術語“理性的”對它加以限定。第一個術語叫做“種”,第二個就是“屬差”,也就是從動物中挑選出人來。人就是「具有理性屬差的動物種」。

 

蘇格拉底告誡人們不要厭惡討論,不要總是懷疑和拒絕論證。 他先從假設或假說開始。“假設” 或“假說”有在某種前提下提出的意思,關鍵是必須為即將建立的論證打好基礎。 從假說中演繹出必然的結論,然後看它是否與事實相一致,這就是顧全現象最初的含義:一個假設的結論與事實相似,那就是顧全了現象(出現在我們周圍的事物)。 如果事實和假設的結論不一致,那麼假設就是失敗的,我們就不得不另外提出假說。***

 

《申辯篇》是蘇格拉底行為的最佳記錄,它展示了審判蘇格拉底的情形。蘇格拉底被指控為不信國教的異端,而且還以授課方式毒害青年。這完全是個誣告。幕後控告者到處宣稱蘇格拉底是位智者,通曉天文地理,能把壞的說成好的。因為 德爾菲的神諭曾經說過,沒有人比蘇格拉底更智慧。 蘇格拉底也曾設法證明神諭是錯誤的,於是他找到那些公認的聰明人,向他們提出問題,卻發現沒有一個人堪稱聰明。在指出別人無知的同時,他也給自己大量樹敵。

蘇格拉底還被指控樹立了自己的新神,但邁雷托斯同時又嚴厲地指責他不信神靈,這種說法顯然是自相矛盾的。蘇格拉底告訴法庭,說他的使命就是執行神的旨意,研究自己和別人,即便是冒著與國家沖突的危險。當法庭做出有罪判決時,蘇格拉底發表了一番措辭尖刻的演說,並被判處服毒自盡的死刑。

奇怪的是,蘇格拉底對雅典法律的態度是:「盡管法律是不公正的,但也必須遵守,以免敗壞法律的聲望。」蘇格拉底覺得人們應該對國家提出倫理上的質疑,但他本人竟然又承認這問題是個政治慣例,拒絕越獄逃走,最終成了自由思想的殉道者。

 

 

以上資料出自《西方的智慧》Russel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00

"西遊記"成國產片第一超級IP:師徒故事拍不完 真金取不盡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2-06/1074029.html

原標題:師徒故事拍不完,真金取不盡

一個和尚帶著一只猴子、一頭豬、一個水怪和一匹馬冒險的故事,從誕生之日起,就令國人津津樂道,並無數次被搬上大銀幕。《西遊記》原著作者吳承恩可能沒想到,他在五百多年前寫的這部古典小說,如今已是中國電影人最鐘愛的IP,幾十年來被改編了40多次。《西遊伏妖篇》目前票房已達14億元左右,也當仁不讓成為春節檔票房冠軍。

頭號IP

一大波西遊故事正在路上

2013年《西遊降魔篇》、2014年《西遊記之大鬧天宮》、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萬萬沒想到:西遊篇》、2016年《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2017年《西遊伏妖篇》《大鬧天竺》……據不完全統計,幾十年來,根據西遊故事改編的影片多達40多部。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還有《西遊記之女兒國》《悟空傳》等片將與觀眾見面。有人說“西遊記”已成為國產片第一大超級IP,這話毫不誇張。

近年來西遊題材電影的井噴,要從2013年周星馳的《西遊降魔篇》說起。該片以12.4億元票房成為當年國內票房冠軍,並以顛覆造型、魔幻場景和重新解構的故事,為電影人改編西遊提供了一條新思路。此後每隔一段時間,都有關於師徒四人的影片上映:《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和《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票房雙雙破10億元,讓鄭保瑞一躍成為國內票房最高的導演之一;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則以近10億元的票房成為最成功的國產動畫;今年春節檔四部大片中,有兩部都與西遊題材相關,且都取得了相當好的票房成績。

未來,還有一大波取經四人組的故事正在路上。根據網絡小說《悟空傳》改編的同名電影將於今年暑期檔上映。鄭保瑞執導的《西遊記之女兒國》已經提前鎖定2018年春節檔的席位,另一部主演陣容尚未公布的《西遊記之女兒國奇孕記》也已定檔明年2月。此外,還有兩部名為《新西遊記之大戰女兒國》和《春光燦爛豬八戒之情迷女兒國》的電影已經立項。真假美猴王這個故事,目前也有《齊天大聖之真假美猴王》《金箍棒傳奇4:真假美猴王》《西遊記之真假美猴王》三部影片立項。

動畫片方面,《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導演田曉鵬的新作《大聖鬧天宮》已在拍攝之中。鄭保瑞“西遊”系列影片的主要出品方星皓影業也已將動畫電影《西遊記之人參果》立項。星皓影業總裁王海峰透露,在未來的15年里將會總投資35億元,以平均每兩年一部的速度連續推出8部“西遊經典文化系列品牌電影”。

資本逐利

拍西遊故事票房成功率高

小說IP這麽多,為啥只盯著西遊?觀眾緣好,成功率高,市場永遠追逐最賺錢的IP。回顧2013年以來較受關註的西遊電影,每一部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周星馳兩部《西遊降魔篇》《西遊伏妖篇》自不必說,鄭保瑞兩部西遊系列電影累計票房高達22億元,就連被認為屢拍爛片的劉鎮偉,也憑借一部炒剩飯的《大話西遊3》輕松取得3.6億元票房。

國內觀眾對西遊故事的喜愛讓資本樂於跟風這一古老而常新的IP。“唐僧師徒四人位居中國文化最知名的人物形象之列,家喻戶曉,奇幻色彩濃厚,做成神話電影基本都會成功。”電影市場研究專家蔣勇說,西遊題材影片想不紮堆都難。

從創作角度而言,傳承數百年的經典作品也非常適合多次改編。《西遊記》的版權早已過期,不用支付巨大的版權費用,省錢的同時又能隨便改編,不必擔心版權糾紛。“與其他小說相比,西遊故事是神話題材,創作詮釋的空間比較大,不像三國、水滸都是寫實題材;與其他神話誌怪故事相比,西遊又比《封神演義》《山海經》《聊齋》的群眾基礎更廣泛。”編劇馮元良認為,改編西遊故事沒有固定的思路和方向,只要最終成片能自成體系,把故事講圓了,並且有自己的審美,就足以稱作好的改編。

在業內人士看來,無論是無厘頭風格的《大話西遊》、暗黑魔幻風格的《西遊降魔篇》《西遊伏妖篇》,還是鄭保瑞主打特效的系列電影,以及另起爐竈重新詮釋美猴王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都是對西遊IP的成功再創作。

紮堆取經

原創劇本匱乏投機取巧多

不過,唐僧師徒取經故事雖然觀眾喜聞樂見,但真正要拍好也有相當大的難度。業內人士認為,想忠實原著,勢必要有一流的美術和特技;想顛覆原著,成熟且精彩的創意和劇本則是必要條件。這兩種方向,不論哪一條對國產電影來說都是挑戰。

2014年曾傳出百度CEO李彥宏要與好萊塢合作拍攝3D動畫《悟空》的消息,但三年過去了,這一消息再無下文。曾在電視劇《西遊記》中成功塑造出孫悟空經典形象的六小齡童,多次宣稱將帶領主創拍攝電影版《敢問路在何方》,並且將與好萊塢派拉蒙影業合作拍攝。他還透露,這一項目已籌備30多年。然而,該片啥時候能投入拍攝,至今還是個謎。

從某種角度講,《西遊記》之於中國電影,類似《魔戒》《哈利·波特》之於好萊塢。“中國要想拍出像《魔戒》《哈利·波特》那樣的奇幻經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影評人雲飛揚認為,按照國內目前的電影工業水平,無論是劇本模型還是科技水準,拍出一部奇幻佳作,都還有相當大的難度。“《西遊記》文本都經歷了數百年的演變,從傳說、話本到小說,由數代人在不斷將它優化。現在的劇本幾個月就寫完了,能跟打磨數百年的名著相比嗎?”

此外,抓住西遊這個IP不放手,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國產電影在創意和原創劇本上的匱乏。“好的原創劇本太少了,影視公司在項目上又追求快,《西遊記》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很多公司就想投機取巧。”華夏影業常務副總經理黃群飛說,結果導致西遊題材影片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相關新聞

春節檔觀眾最滿意

《功夫瑜伽》

本報訊(記者 袁雲兒)2017年中國影市春節檔迎來開門紅,除夕至初六總票房33.55億元,總人次8852.64萬。根據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聯合藝恩的調查顯示,2017年春節檔滿意度得分為80.9分,位於滿意區間。在調查的六部國產影片中,《功夫瑜伽》以83.1分領跑,《熊出沒之奇幻空間》(82.9分)、《乘風破浪》(81.4分)緊隨其後,均獲觀眾滿意評價。

觀眾單片滿意度與票房對比顯示,《西遊伏妖篇》和《大鬧天竺》雖票房可觀,但滿意度表現不及《功夫瑜伽》《熊出沒之奇幻空間》《乘風破浪》和《健忘村》。《功夫瑜伽》映前關註度一般,但老少鹹宜的喜劇故事得到觀眾肯定,獲得滿意度排名第一。該片從大年初二開始票房逆襲,並在大年初四反超《西遊伏妖篇》奪得單日票房冠軍。

至於《西遊伏妖篇》,觀眾對其視覺效果較為認可,但對故事的喜愛度和對演員表演的認可得分偏低,影片滿意度在六部影片中排名第五(79.4分)。《大鬧天竺》也因故事創意不足且制作欠火候得到了較低評價。受到口碑影響,兩部影片後續票房明顯下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36

韜韜不絕:師徒關係

1 : GS(14)@2012-08-02 11:42:41

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2%E9%97%9C%E4%BF%82
有朋友問我在飲食業這麼多年,有沒有得意門生?答案是:一個也沒有,但好拍檔則很多。其實徒弟、學生及拍檔的意義截然不同。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從前生活艱苦,沒能力撫養孩子的父母都會找一些有技能的人,把孩子給他作徒弟。讓孩子可以在吃飽飯之餘,同時學習謀生技能;有些還要離開父母與師傅共同生活,等同多了一位父親,還要公告同門好友。此後師傅在徒弟的成長當中教導他人生哲理,把謀生技能一一傳授,待他成熟後,會為他尋找工作等,既是監護人、老師、朋友亦是保薦人。所以收一個徒弟等同養一個孩子,可謂責任重大。而徒弟要對師傅唯命是從,無條件地替師傅辦事。若師傅為獨身者,作為徒弟的還要負責生有所養,死有所葬;關係堪比父子,可說是互相牽絆。
學生或拍檔則不同,很多十二、三歲的小夥子來當學徒,只為學得一技之長和賺取薪金,按時上下班,不會像徒弟那樣聽你教誨。你只能在旁循循善誘,工作上多加提點,提醒他們生活要有節制,不要沉迷女色、賭博,但不需要為他們的行為負責。然後看着他們成長到結婚、生子;見他們好好做人,心中喜悅就像自己家人般。幾十年後回想,不知他們是否仍記得遵守?這是後話!
梁文韜
逢周四、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662

【師徒默契】最愛《柔道龍虎榜》

1 : GS(14)@2016-07-09 07:09:51

游乃海跟隨杜Sir逾20年,學到拍攝技巧外,也領悟到人生觀和價值觀。記者分別問了兩人幾條問題,測試兩師徒的默契。



杜:杜琪峯游:游乃海


《柔道龍虎榜》劇照

問題1:杜Sir最滿意嘅作品係?

杜:我最鍾意《柔道龍虎榜》,戲有好多自己嘅情懷。游:《柔道龍虎榜》。【對】



問題2:游乃海最滿意嘅作品係?

杜:《跟蹤》啦,好又唔算得好,以佢當時第一部電影嚟講,算唔錯。【錯】游:未有,經常重睇舊作,永遠都覺得自己做錯,永遠覺得可以好啲。



問題3:最欣賞游乃海啲乜?

杜: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144

范國威 鄭家富 上演師徒決裂

1 : GS(14)@2016-09-06 04:35:27

■新同盟范國威昨展示黨友幫鄭家富拉票的照片,直斥鄭背後插刀。夏家朗攝



【立會選戰2016 新東】【本報訊】泛民多張名單於新界東混戰,9席中能否保住6席是未知數,而曾以「師徒」相稱、民調中未見穩佔一席的新民主同盟范國威及鄭家富更因選舉決裂,范國威傍晚譴責東山復出的鄭家富利用新同盟3名區議員助選,如被「背後插刀」,鄭則隔空反駁。青年新政梁頌恆獲本民前梁天琦拉票,入局在望;而接棒劉慧卿的民主黨林卓廷及公民黨楊岳橋亦有當選機會。記者:梁麗兒 呂浩然 袁楚雙



在民調中顯示出局危機,曾各自以「兄弟爬山,各自修行」形容對方參選的范國威與鄭家富,因是次選舉關係決裂。兩人票源相近,鄭家富今屆復出,料對范國威選情影響最大。


范斥鄭搶走助選團


而范突然在昨日傍晚召開記者會,狠批鄭家富違背當初參選宣言,撬走新同盟的3名地區樁腳區議員,包括陳兆陽、趙柱幫及丘文俊,指3人近日在沙乙博(沙角、乙明及博康邨)替他助選,包括在鄭街站宣傳,企圖誤導街坊以為該黨要配票給鄭家富。范直指選情告急,事件猶如被背後插刀及拖後腿,感到極憤怒及失望,已向該黨執委會投訴,或作出紀律處分。鄭家富在知道范國威召開記者會後,亦召開記者會回應。他指,「如果新同盟對呢3位區議員愛護有加,係唔會有呢個情況。就算佢哋唔幫我,都未必會幫范國威」。鄭指因為有棄保傳言,令3名區議員感緊張,才會出手助選,強調雙方不應互相指責,他又稱不明白為何昨早會出現他退選的錯誤傳聞。有份幫鄭助選的區議員丘文俊回覆本報查詢,指范國威指控不盡不實,指對方:「冇提過要幫手、海報都冇畀我」;他指新同盟創黨時,鄭家富貢獻甚多,現遭該黨抨擊猶如忘恩負義,暫未決定會否退黨。至於在新界東補選取得6.6萬票的本民前梁天琦被取消參選資格後,昨全日為代戰的青政梁頌恆拉票,多次高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梁天琦冀梁頌恆可以成為議會代議士,為本港市民發聲。有民調顯示勢危的張超雄昨與楊岳橋進行聯合拉票,楊否認救張,而是互相合作,冀藉此讓民主派能守住直選過半數議席。張超雄則對選情有信心,相信選民不會放棄弱勢社群。同區另一參選人民主黨林卓廷與劉慧卿昨聯手拉票。民調顯示林徘徊在當選與落選邊緣,他稱告急已一段日子;由於與數名對手的支持度相差只在一個百分點之內,料勝負可能只在數千票之內。在本土陣營搶票下,多名現任激進派議員包括社民連梁國雄(長毛)及人民力量陳志全(慢必),選情未穩。梁國雄昨日跨區為其他社民連參選人站台,這位上屆新東票王曾指不信民調,相信選民自有選擇。而早前曾因民調出局而在facebook拍片含淚催票的陳志全亦奮力拉票。



■林卓廷昨晚與助選團自拍。黎樹雄攝

■楊岳橋昨獲支持者主動合照。黃耀興攝

■鄭家富反指「佢哋唔幫我都未必幫范國威」。

長毛籲選民反惡法


長毛與慢必昨晚亦聯合催票,呼籲選民一票投慢必,一票投長毛。被雷動計劃當邊緣人的慢必指雷動計劃對新東影響微,因各參選人支持率太接近,指新東選民或自行配票,相信可達保送民主派參選人入局效果。長毛重申只想選民以選票表態抗拒《基本法》23條等惡法,他認為選舉是為選民而設,不是為候選人而設,亂告急亂棄選是無補於事,要相信港人選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5/197606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541

【馮仁昭四圍超】家英哥星爺師徒重聚

1 : GS(14)@2017-01-05 08:07:20

周星馳(右)監製、徐克執導嘅電影《西遊.伏妖篇》之前都出過幾條宣傳片,注意力都係集中喺星爺同徐克身上,小鮮肉吳亦凡同林更新都只係播電影片段。噚日又有新宣傳片,今次係22年前《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星爺演嘅孫悟空同羅家英演嘅唐僧嘅重聚,喺錄音室配音時就拍咗條片,家英哥話:「好感慨,估唔到都唔係好老啫。」星爺就笑佢頭髮仲多咗。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04/198853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385

同憶蓮《歌手》師徒對決 杜麗莎:說明我是好老師

1 : GS(14)@2017-01-24 03:00:14

前晚借住「被消失」嘅張敬軒成功炒番熱嘅《歌手2017》(前名《我是歌手》)終於播咗第一集,一如以往,台下反應一樣咁「熱烈」,觀眾交足戲,又喊又嘟嘴又係咪都起身拍手掌歡呼……真係想頒個最佳新演員獎俾呢班觀眾呀!而台上嘅7位歌手(未計軒仔),其實都係落力演唱嘅,其中就有唱功絕對係頂尖、教唱歌嘅杜麗莎!佢喺節目入面排喺光良後面出場(原本兩人中間係軒仔唱),揀咗唱約翰連儂(John Lennon)嘅英文歌《Imagine》,先唔理台下觀眾聽唔聽得明英文,但就俾同場嘅歌手互選中,成為咗並列第一位。講起同場嘅歌手,其餘幾位參賽者入面,就有林憶蓮同袁婭維跟過杜麗莎學唱歌,三位喺《歌手》入面師徒對決,第一集就俾林憶蓮領先排第二位,杜麗莎就得第三,袁婭維暫時就包尾。其實杜麗莎之前喺大陸記招已經講過,要同林憶蓮分勝負唔會尷尬,仲超級大方話:「如果真的被她打敗了,說明我是個好老師,教出的學生夠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23/199062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8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