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買入宏利的十個原因 (二) – 價格與價值的差別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670

我做了一個宏利內在價值與價格的簡單模型。

年份

保費收入

盈利

每股盈利

每股帳面值

 

C$mn

C$mn

C$

C$

2009

22946

1338

0.82

15.6

2008

23252

487

0.32

16.5

2007

19744

4272

2.81

15.7

2006

19104

3955

2.53

16.1

2005

18587

3280

2.05

14.7

2004

16287

2550

1.825

14.2

2003

10540

1539

1.665

9.5

2002

10779

1378

1.45

9.3

2001

10247

1159

1.2

8.5

2000

8515

1075

1.11

7.4

1999

8672

874

0.875

6.5

CAGR

10%

4%

-1%

9%

CAGR(99-07)

11%

22%

16%

12%

 

年份

市盈率

市盈率()

市盈率()

市帳率

市帳率()

市帳率()

 

(X)

(X)

(X)

(X)

(X)

(X)

2009

23.6

82.8

23.5

1.2

1.6

0.5

2008

65.0

65.1

5.8

1.3

2.8

1.0

2007

14.4

17.6

14.2

2.6

2.8

2.3

2006

15.7

20.4

15.7

2.4

2.7

2.3

2005

17.5

19.3

14.7

2.3

2.5

1.9

2004

15.3

17.9

12.6

2.0

3.1

1.9

2003

12.6

15.2

11.8

2.2

2.3

1.8

2002

11.9

18.6

11.0

1.8

2.7

1.6

2001

16.5

21.8

15.5

2.4

3.3

2.3

2000

21.1

27.7

8.7

3.2

3.7

1.2

1999

10.5

10.5

10.3

1.4

1.4

1.4

根據上表,我取用了17倍市盈率及2.6倍市帳率作為我認為宏利的內在值上限,而下限則用了10倍市盈率及1.4倍市帳率,最後以平均法去計算內在值範圍。

 

第一幅圖乃是以往績盈利去計內在價值,舉個例說即03年的內在價值範圍乃是以02年每股盈利及每股帳面值計算。

第二幅圖乃是以當年盈利去回測驗證(back-test)內在價值,舉個例說即03年的內在價值範圍乃是以03年每股盈利及每股帳面值計算,10年全年業績未出,因此10年內在價值範圍未知。

綜合以上兩幅圖,我們大概可以說宏利現價在內在價值之下。

 

但是......

很多人懷疑宏利是一個價值陷阱。

價值陷阱的定義就是在未來的日子裡,當價格尚未反映到它應有價值時,內在價值突然或慢慢轉壞,以致不能以價值和價格的差異去獲利,即現在用50仙去買1元的東西,但未來價格並沒有升回到1元,而那東西的價值卻下跌至50仙,甚至更低。以巴黎先生的 “I=P” 理論看更易理解:買入時即P(0) < I(0),過了一段日子之後變成P(0) >/= I(f),而當其時的P(f)很大機會少於P(0)。這點下篇再談。(待續)

後記:

上篇講到宏利的虧損乃非現金虧損,有朋友問到什麼是非現金虧損,長篇解釋了之後他仍然不太清楚,然後我告訴他︰『將匯豐推到只淨33元的就是非現金虧損。』只此一句,朋友頓然大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33

試試差別撥備

http://magazine.caing.com/2011-04-16/100249004.html


監管工具推陳出新,難掩對部分銀行風控能力的不信任
財新《新世紀》 記者 馮哲

  針對單家商業銀行的撥備提出差異化要求,這還是第一次。一位大行風險控制負責人對財新《新世紀》記者說,銀監會著力推行的動態資本、動態撥備、 槓桿率和流動性四大審慎監管工具,在2月獲得國務院正式批覆後,目前又在研究根據諸多影響撥備質量的因素,對單家商業銀行應達到的貸款損失準備監管標準, 提出不同要求。

  「近期來看,針對單家銀行的差別化調整還不會推出具體公式,銀監會最後可能傾向於參照各因素綜合決定,有一定主觀色彩。」一位接近銀監會的權威人士表示。因為撥備涉及呆賬核銷和相應的稅收變化,監管當局目前正與財政部進行協商。

  銀監會的上述新規來自新近下發各銀行的《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監管指引》的徵求意見稿(下稱《指引》)。

  針對整個銀行業的撥備調整,《指引》要求,貸款損失準備監管實行基本標準和動態調整相結合,基本標準為:撥備覆蓋率150%,撥備率2.5%。監管部門可擇機依據經濟週期、宏觀經濟政策、產業政策、銀行業整體貸款分類偏離度等因素,對整個銀行業貸款損失準備監管標準進行動態調整。

  更進一步的是,監管部門可根據貸款質量、信用風險管理水平、貸款分類偏離度、呆賬核銷進度等因素,對單家商業銀行應達到的貸款損失準備監管標準進行差異化調整。

  去年監管部門提出了新的撥備率指標,即減值準備與貸款總額之比,要求原則上不低於2.5%,執行時間為2012年初,系統重要銀行達標時間為2013年底,非重要銀行為2016年底達標,對個別銀行給予額外兩年左右的寬限期。

  根據2010年年報,建行和農行均已達標,而工行、中行亦相去不遠。在股份制銀行中,中信銀行2010年撥備率僅為1.44%。該行人士指出,其一旦被列為系統重要性銀行,每年要劃轉40億元的新撥備。

  「在此基礎上,再引入針對單家銀行的差別化調整,如果不能給出明確可量化的調整方法,肯定會引起各家銀行的不滿。」接近銀監會權威人士說。

  撥備政策的變化,也將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指引》規定,商業銀行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未達到監管標準的,不足部分從核心一級資本中扣除;超過監管標準的部分,經審核後可計入核心一級資本。

  「本質上還是對銀行現行風險管理的不信任。」這位權威人士表示,差異化撥備指標針對單家銀行提高標準,是銀監會用來制衡銀行風控部門的抓手,「設法擠出各行不良貸款的鑑別和計提中的水分。」

  銀監會主席助理閻慶民對銀行撥備計提表示過擔憂:計提撥備的基礎是準確分類,目前中國銀行業已經基本實現了貸款按風險狀況的五級分類,但分類的準確度仍有待提高,相關指標的權重也與國際先進銀行有一定差別。

  他認為,一些銀行地方分支機構貸款分類的界定和遷徙,「有時僅憑幾個人就可以說了算,分類的準確度和客觀性都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適當提高撥備標準,有助於更好地提高風險抵補能力。」

  2010年,商業銀行按貸款五級分類的不良貸款率1.13%,比年初下降0.45個百分點。

  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此前接受財新《新世紀》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實施了更嚴格的風險分類和監管後,如果把融資平台、房地產、產業結構調整這些因素都加進來,監管當局估計未來中國商業銀行的不良率會略有上升,達到2%左右也是合理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05

獨家專訪》NCC主委回應九一遊行訴求 石世豪:實踐者與倡議者有很大的差別

2012-9-10  TWM



民間團體發起的「反媒體壟斷大遊行」,九月一日共有近萬名學生、學者、媒體工作者參與。面對旺中案引發各界關切「媒體言論集中化」的問題,NCC新任主委石世豪在遊行過後,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回應外界的訴求。

撰文‧張?文、鄭淳予、陳彥廷針對外傳投審會已經通過旺中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石世豪鄭重表示,NCC已與投審會達成共識,只有旺中集團 完成三項停止條件,NCC核可後,投審會才會放行,否則沒有通過的可能。他也重申,旺中案的行政處分,在他就職前一天就已經發出,沒有重審的空間。

旺中不接受條件 就過不了就任NCC已經滿一個月,石世豪九月四日在「你好大、我不怕」九一反媒體壟斷大遊行後,特別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正式對媒體界的訴求提出回應,並且談及NCC未來的施政重點。

對於NCC近來成為熱門的抗議地點,他認為,各界熱烈表示意見,非常值得鼓勵,「但我已不是學者,不能打高空,要執行可行的政策。」學者從政的石世豪有感而發地說。

對於在野黨、媒體界呼籲重審旺中案,石世豪表示,旺中案的行政處分在他就職前一天就已經發出,以行政處分的主文及所有文字看來,行政處分上面只有發文日期,並沒有就處分本身做任何的時限。

另外,主文也寫得很清楚,切割中天新聞台、中視數位新聞台轉為非新聞台,及設立獨立新聞編審制度三項停止條件,與二十五項但書,其中必須在三項停止條件完全實現後,才會發生處分效力。換句話說,只要那三項停止條件未實現,旺中案是不可能通過的。

面對九月一日近萬民眾上街頭提出的「要新聞專業、要旺中道歉、要NCC監督、反媒體壟斷」四大訴求,石世豪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公民團體及民眾所關心的 應該是,「我們市場的結構,會不會影響民眾在家裡所接收到的媒體訊息。」他會很認真及務實地面對這些問題,下會期不排除把「編輯室公約」送進立法院。

石世豪說,在二○○七年他參與《通訊傳播管理法》草案擬定時,就已把「編輯室公約」和「反壟斷」的相關訴求放到草案中,但最後這些條文都「直接歸零」,根本沒有送到立法院。

所以儘管他對於這次公民團體的訴求表示肯定,但他也強調,自己現在是主委,所以必須務實地看待問題。下個會期會不會再把這兩個議題送到立院?他說:「不排 除有這種可能!」至於讓民眾最為詬病「上網速度慢、費率貴」的問題,石世豪認為,現在電信業者一味遷就消費端降價。「越來越強調上網吃到飽,把原來很可能 具有多樣內容、多種選擇與不同組合模式的電信服務,做成消費者與業者零和的局面。」

將堅守置入性行銷的紅線

NCC對於電視媒體「置入性行銷」的認定,一樣受外界爭議。石世豪認為,從量的觀點來看,「置入越多,內容越少」;從質的觀點來看,媒體具有強大的暗示性和說服力。

「過去NCC在量的尺度上抓得比較嚴格,把置入性行銷以廣告的總釋出上限來算。」近年行銷全球的韓劇則帶給NCC不同的思惟,「是否是絕對的洪水猛獸,我 看未必如此。」石世豪說,置入性行銷能讓製作端得到更多、更直接的資本挹注,就是最實際的優點。但就傳播內容「質」的考量,仍有一道NCC必須堅守的紅 線。

他說,新聞必須肩負傳遞訊息、監督民主政治運作的功能,其內容不適合置入。其次,政府和政黨都不應該透過置入,傳達政治理念。此外,兒童對訊息的判讀還在發展,不應在任何兒童節目裡面置入。他強調,這三條紅線NCC不會退讓,其他部分會做彈性處理。

對於NCC有別於其他政府部門的「獨立性」,石世豪表示,NCC和各個機關的距離「等遠也等近」,不管是公民團體、消費者、業者或是政府,都保持等距的關 係,「獨立就是在這樣的等距前提下,發揮政府機構原來不太適合扮演的角色。」石世豪認為,NCC的超然並不能高於現實條件之外,「就像能源局管制的單位, 如石油業、電業,都比它本身還要龐大,難免有被俘虜的狀況。獨立機關的設計是要擺脫俘虜,這是我們原來的任務,但不應該絕對化。」以學者身分二度進入 NCC,石世豪認為,自己身分最大的差別,就是「實踐者」和「倡議者」之間的不同。他感慨:「勝任主委,要集合很多前人智慧、充分了解在地條件,還要不厭 其煩地和每一個單位協商。只有多方共識,才能創造多方互利,甚至多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376

投資者報:明星基金經理和菜鳥基金經理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語風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249a20101gkr5.html
投資邏輯的魅力

 

   范勇宏先生出了本《基金長青》的書。關心公募行業發展的人,應該去讀一讀。我特別要提及的是,他用了整整一章來描寫跟隨其近18年的王亞偉。

 

   書中特別提到,王亞偉管理華夏大盤(點評)前的十年時間裡,雖然也有過良好的業績,但發揮並不穩定,起初其在社保基金、華夏成長(點評)基金管理中「很不順利,遲遲找不到市場感覺、踏不准節奏」,直到2005年9月,王聽從范的勸,放下投資,調整心態,去國外學習,回國後王亞偉便「神」了。

 

   這萌發了我一直思考的一個問題,明星基金經理和菜鳥基金經理的差別到底在哪裡呢?接觸過近100位基金經理後,我發現有兩點必不可少。其一,是否在牛熊市的歷練中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邏輯;其二,是否有良好的心態並把風險放在首位。

 

   本期專欄我們先談第一個問題。

 

   王亞偉十年磨劍

 

   圍繞王亞偉的爭議很大。有人說他是被華夏打造出來的,有人質疑他投資有貓膩,但沒有人去研究過他的投資成長歷程。筆者見過幾次王亞偉,印象跟范勇宏描述的在1995年面試王時相似,平和、淡定,時不時憨笑,王亞偉的同事評價他,顧家、喜歡攝影。

 

   在炒作以及神話王亞偉的時候,投資者僅看到了其2005年接受華夏大盤至其2012年離開這7年間,基金累計淨值增長了1046%,以及王總神秘地出現在重組股裡,但卻沒有人認真思考過或無從知悉他的成長經歷和他投資組合的藝術。

 

   在1995年進入華夏證券至2005年的10年裡,他和現在很多基金經理一樣,犯過很多錯誤。

 

   1998年,王亞偉剛剛管理基金,投資五糧液時因拘泥於原先設定的目標價,最終1000萬元賬面盈利化為烏有,王常常以此告誡自己戒驕戒躁;2001年重倉持有茅台,在熊市中堅守幾年終於在2003年沒有收穫地斬倉,錯過大牛股;2004至2005年期間,因選股面窄等原因沒有處理好股票組合彈性和穩定的關係,業績波動較大。

 

   據范勇宏描述,2005年王回來後,投資策略較以往更靈活,既發掘隱蔽資產、又有再重組驅動的個股,同時也不排斥低市盈率、低市淨率的架子型投資,持股更為分散,少有單只股票超過淨值的5%,大多數個股佔淨值2%以下。在范勇宏看來,此時王亞偉的投資理念才基本成型了。

 

   不隨大流,愛好冷門股,甚至刻意迴避基金重倉股和某個階段的熱點股,強調考慮了隱蔽資產的安全邊際,王亞偉對重組股情有獨鍾,以至於在他的大投資組合裡,還有一個重組股的小組合(關於組合投資的藝術,我們下期詳談)。

 

   投資邏輯不是虛的

 

   那麼,投資邏輯到底有價值嗎?

 

   應該說,符合自己的投資邏輯有價值,別人的投資邏輯僅僅有參考價值。不得不說的是,很多人忽略了這個看似很虛的東西。

 

   2011年底,筆者採訪鵬華一基金經理,彼時其業績排在同類基金前幾名。我向其詢問他的投資邏輯。該基金經理竟以不便透露、投資邏輯是不斷變化的等回答搪塞,後來乾脆來了一句「你給我一個比較成功的邏輯」。

當然我沒有這樣的能力,即使能列數幾個,也必須和不同性格、不同投資習慣相結合,再經市場檢驗才有意義。後來,該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業績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墊底。

 

   2009年,原嘉實基金經理鄒唯被《投資者報》評為最賺錢的基金經理,採訪他時也問過投資邏輯的問題。鄒當時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但他很勤奮,兩天後,鄒在出差途中打來電話說,首次對自己的投資邏輯做了總結和反省。

 

   我想說的是,即使業績很好的基金經理,在投資過程中,也不一定能靜下心來把自己的投資邏輯明確梳理出來。王亞偉之所以從2006年開始,年年業績靠前,當然與其勤奮、嚴謹和高悟性分不開,但更重要的是,他形成了基於獨立思考和市場檢驗的符合自己性格的投資邏輯。

 

   為了更具體地說明這一點,去年筆者寫過一組「基金經理檔案」的系列文章,對一些好的基金經理的過往操作做過分析,同時對益民紅利成長的蔣俊國、華富競爭力優選的張琦等人的失敗也分析過。失敗者一個明顯的通病是,風格漂移不定,追漲殺跌,缺少獨立判斷。因而對年換手率超過16倍、三年虧損51%、連續七個季度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而還不下課的張琦,筆者提出了明確質疑。

 

   文章發出後不到20天,華富就公告張琦因個人原因離職。我覺得,離職無論對投資者還是對基金經理個人,都是負責任的態度,因為屢戰屢敗之後,其對投資的理解或操作已經完全扭曲,容易變成賭徒,這時候,缺少的就是對自己的再認識。

 

   之所以實名舉這些例子,是想說,基金經理尤其是沒有經歷過牛熊市場檢驗的人,應該時時反省過往的操作,不斷修正錯誤,結合自己的特點,形成適合自己的風格。這樣,穩定的業績才是大概率事件。

 

   選擇是件困難的事兒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困難,其中很多歸根結底是不知道如何抉擇。

 

   筆者近日見到了華夏基金公司的陽琨,他是基金興華(點評)的基金經理,自2007年6月管理該基金至今,跑贏上證綜指101%。實現這一業績並不容易,而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基金管理人做出多次正確選擇的累積結果。

 

   也許你會以為,對於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而言,做選擇跟早晨起床選擇穿哪雙襪子一樣容易,起初我也這麼認為,亦或說我沒有思考過這一問題,以至於當陽琨說他因新的選擇而面臨挑戰時,我頓時感到被電了一下:怎麼會呢?

 

   當前,代表轉型方向和成長能力的創業板指數連續5個月上漲,代表傳統同時又是經濟主體的滬深300指數則自2010年以來就在持續向下,那麼,該如何在價值和成長、短期和長期之間進行配置?這是陽琨正面臨選擇的問題,也是很多基金經理正在思考的問題。

 

   筆者無意對該問題的答案進行探討,而是想說,做選擇是很困難的,而且,優秀的基金經理總是寂寞的,但恰恰這個行業追求的是浮華,這注定了大部分人要甘於平庸。

 

   平庸的大多數

 

   易方達基金公司副總經理陳志民日前在微博上說,今年以來的行情幾乎是2010年的翻版,小盤成長股VS大盤週期股,基金經理們幾乎被逼瘋了!

 

   為什麼被逼瘋了?大抵是因為基金經理難取難捨。他們要盯著盤面不斷地問自己,要不要追持續上漲的小盤股?不追,業績落後,持有人先罵後贖回,領導還要找談話;追,估值太高,進去容易,怎麼出來?

 

   兩個字,糾結。

 

   到底怎麼選擇,這要看基金經理的追求了。

 

   美國福特基金會投資政策研究部門的主管勞倫斯?西格爾(Laurence Siegel)把基金經理分了四種類型,非常犀利。

 

   第一種,隨大流同時又是正確的,這是最理想的;第二種,堅持獨立立場同時是正確的,他們是英雄;第三種,隨大流但是錯的,對公募基金經理而言,這並不嚴重,至少不會丟掉飯碗;第四種,堅持獨立立場同時是錯的,或者一定時期內是錯的。

 

   在這四種選擇中,基金經理必須選一個,毫無疑問,選擇第四種的一定是傻瓜,因為領導、公司的銷售人員、同行、持有人都不會拿5年或者10年的時間來驗證你的對錯。

 

   顯而易見,從以往的經驗和趨利避害的需要看,很多人會選擇隨大流。無論是A股2007年的大牛市,還是美國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泡沫破裂前的狂歡,無不如此。雖然當時很風光,但事後很慘烈。優秀的基金經理誕生於有獨立立場的堅持,當然這需要付出代價。

 

   所以筆者在開頭就說,英雄是寂寞的,但恰恰這個行業追求的是浮華,這多少注定了大部分人會選擇平庸。

 

   你在乎什麼?

 

   關於英雄的寂寞,我想講述一個故事。

 

   很多人壓根不知道傑弗裡·維尼克,但人們沒有忘記彼得?林奇。沒錯,維尼克正是林奇的接班人,可惜他最後被管理層、輿論和持有人「趕走了」

 

   1992年,維尼克開始管理著名的麥哲倫基金,讓外界大吃一驚的是,他竟然上任後就賣掉了林奇所青睞的消費類股票,替而代之的是能源和科技等板塊。你應該能想像,那時,他面對的外界壓力遠比王亞偉的接任者剔除其青睞的股票還要大得多。

 

   第一回合有驚無險,他做對了,他所配置的半導體、石油服務和天然氣行業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領跑市場。但有勇氣的人並不是每一次與眾不同都能得到別人的理解。

 

   1995年秋,37歲的維尼克認為科技板塊已經過度投機了,因此,到第二年春天,他把麥哲倫基金持有的科技股倉位大幅降至3.5%,這相比上一年10月份的43%,幾乎是砍倉了,取而代之的是11%的現金和19%的債券。但眾所周知,科技股泡沫一直延續到21世紀。

 

   結果,麥哲倫基金的三年收益率創了新低,滑落至標普500收益率之下,弄得客戶贖回,基金管理費跟著大幅下降。《波士頓環球報》、《巴倫週刊》、《福布斯》等知名報刊輪番挖苦,《波士頓環球報》甚至刊登以「維尼克,請朝我們的鼻子上搗一拳」開頭的文章。

 

   維尼克辭職或被解僱了。但所有故事的結尾都是好人獲得好報,維尼克也不例外。其離開麥哲倫後,創立了自己的對沖基金,至2000年,其4年的回報率超過了646%,而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隻上漲了110%。

 

   就更大的意義而言,基金經理的選擇並不僅僅停留在,到底是選茅台(600519)還是選萬科(剛剛公佈的一季報中,萬科代替茅台成為公募的第一重倉股),到底是選更大的股票頭寸還是更大的債券頭寸,而是要在犧牲客戶和犧牲客戶的錢這兩者之間做選擇,即使這並非基金經理個人一廂情願的事,但這的確決定了他的行為。

 

   在20世紀末期科技股雞犬升天的情況下,基金經理並非不知道隨時會來的風險。但不隨大流,就意味著要犧牲客戶,而客戶就意味著利潤,因此職業基金經理也將面臨職業風險。畢竟客戶只在乎更高的收益,至於風險那只是泡沫破裂後才會有的真切感覺。

 

   所以,對多數基金經理來說,他們更願意隨大流,這只不過是犧牲了客戶的錢,更無關道德上的指責。而關於風險,將在下期本專欄上進行討論。

 

   如何認識風險和運氣

 

   華安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尚志民3月底在「金牛獎」頒獎現場代表基金經理講話時,曾很有感觸地說:「長期而言,心態大於智力」。這可以理解為,對自身侷限性的認識,遠比自認為高明重要。

 

   認識自己是一生的功課。對基金經理而言,有兩點或許需要時時記住:預測有很大侷限性;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業績貢獻來自於運氣的成分大於技巧。

 

   前者警示我們,沒有哪項投資決策是絕對正確的,因而要實時控制風險;後者的警示意義在於,一次良好的業績記錄是諸多運氣的結果而非全憑技術高超,這樣才不至於因信心膨脹而誤入歧途。

 

   在過去幾年的基金報導中,筆者對基金經理個股集中度高、行業集中度高的行為,均持批評態度,比如多次在文章裡提到的中歐中小盤基金經理王海的過激配置,王在2012年因超配地產股獲得亞軍之後,今年進一步加大地產股的配置,截至一季度末,該基金地產股佔基金淨資產的82%,創公募史上之最,其淨值表現則跑輸業績比較基準16個百分點。

 

   與其說這是基金經理的風格,不如說這更像賭徒。

 

   控制風險猶如當建築師

 

   雅安地震後,很多房子倒塌,對於掏大價錢買房的人來說,損失不言而喻。但房子能否經受住地震的考驗,只有地震後才最直觀。基金經理就像建築師,其價值並不僅僅體現在在平地上建起房子,更重要的是地震來時能保證房子的安全,進而保證房子裡人的安全。

 

   在投資領域,所有人都存在高估自己認知風險的能力,並低估規避風險所需要的條件。極端的例子就是王海用投資者的血汗錢來證明自己對房地產股的樂觀判斷。在地震沒發生之前,誰也不知道把八成資金投到地產股上到底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對王海而言,賭對了,成為英雄;賭錯了,對自己也沒有什麼損失。順便提一句,一個機構投資者允許這種賭博行為的存在其實比賭博更危險。

 

   巴菲特和林奇之所以牛,並不是他在那一年取得了多麼高得離譜的業績,恰恰相反,其出色的投資成就來源於他們數十年沒有大虧。這跟建築師一樣,即使房子建得再好,扛不住一次7級地震,那麼所有的收穫都終將變成一地瓦礫,這便是投資的殘酷性。

 

   在牛市中,風險就像變色龍一樣能把自己掩藏得滴水不露,就像上世紀末的科技股泡沫,就像最近中國的傳媒股一路高歌猛進一樣。此時所有人都覺得,這裡根本就沒有風險,但當熊市來臨,風險這個變色龍偽裝撕去,攻擊性就表現無疑。所以說,專業的機構投資者的最大價值更多體現在風險控制上,而不是在牛市中的勇敢。

 

   運氣還是技巧

 

    大多數人都更傾向於否認運氣在成功中的作用,而強化自己的技能和聰明等。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的新作《思考,快與慢》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秘密:我們是怎麼思考的?原來很多時候,我們所做的判斷是多麼的輕率和經不起推敲。

 

   卡尼曼從一項數十年的研究中發現,對大多數基金經理來說,選擇股票更像擲骰子,而不像是玩撲克。對沖基金收益的年度相關係數非常小,也就比零稍高一點。因此他說:「每年成功的基金差不多都是靠運氣,或者說他們骰子擲得好。

 

   卡尼曼稱,眾多研究者有一個普遍認同的觀點,那就是幾乎所有炒股的人,不管他們對股票是否瞭解,都是在玩碰運氣的遊戲,交易者的主觀經驗只不過是他們在很不確定的情況下,做出看似明智的猜測而已。然而,在高效率的市場中,明智的猜測比瞎猜也准不了多少。

 

   或許,很多基金經理覺得卡尼曼完全在胡說,如果全如他所言,專業的基金經理還有什麼價值?但懷疑歸懷疑,沒有多少基金經理敢站出來與大猩猩比誰的投資能力強。

 

   也許大家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末期,由美國投資理論界提出設想,《華爾街日報》出面組織,一場比試選股水平的歷時數年的著名公開競賽拉開了帷幕。競賽的一方是由當時華爾街最著名的股票分析師組成的若干專家組,另一方則是一頭通過擲飛鏢選股的大猩猩,比較誰選出的股票組合產生的投資收益率高,結果是大猩猩贏了。

 

   在這裡,筆者無意否定基金經理的價值,投資最權威的考官是時間,長時間裡,純屬靠運氣的大猩猩不可能戰勝華爾街。但基金經理要真切地明白,好的業績並不全部是技能,或者獲得幾次「金牛獎」也並不能證明自己的高明,更重要的是,不要否認運氣在其中扮演的作用,這樣才不至於信心膨脹,才不至於放大直觀而忽視真實的風險。

 

   雖然中國的公募基金行業只發展了15年,管理基金產品超過十年的基金經理也屈指可數,在如此短的時間裡還不足以評價一個基金經理的好壞。但在這樣一個話題結束的時候,通過與國內近百位基金經理接觸以及回頭梳理國外基金經理的沉浮史,筆者想做一點總結,明星基金經理和菜鳥基金經理到底有什麼區別?

 

   其一,是否通過不斷的糾錯,形成適合自己的投資邏輯或者風格;其二,是否做到既定收益下風險最小化,以及是否對運氣有正確的認識;其三,是否有像管理自己爸媽的錢一樣的心態管理持有人的錢。

 

   作者:岳永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714

Taper:100億美元的差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8976

隨著12月份美聯儲FOMC會議的結束,我們究竟學到了什麼呢?

人們意識到,隨著今年5月份以來Taper字眼不斷出現,儘管美聯儲以令人恐怖的速度將美國債務貨幣化(Monetizing),債券市場依舊會在每次Taper預期時變得極度匱乏流動性。

人們意識到,隨著Taper的來臨,伯南克成為史上首位沒能在緊縮週期任職的美聯儲主席,當然按照伯南克的說法,Taper不算緊縮。

人們意識到,儘管美聯儲在宣佈實施開放式購債1年後便邁出了資產表去槓桿化的第一步,美聯儲每月仍將向資本市場注入750億美元流動性。副作用便是交易商們會繼續爭搶資本升值帶來的效益,導致更多資本進入市場,繼續推高資產通脹的同時卻不見核心CPI起色,最終導致美聯儲停止削減QE。

人們意識到,美聯儲對於通脹的定義與統計局給出的有很大差別。因為勞動參與率的降低,美聯儲竟宣稱失業率得到改善。

人們意識到,好消息終將變成壞消息,反之亦然。經濟增速越快重新跌破2%,美聯儲便會越快恢復每月85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規模。因為美聯儲依賴數據成癮,這意味數據恢復的速度越快,經濟扔掉美聯儲這根拐棍兒的速度就越快,儘管這根拐棍兒讓股市在近4年以來翻了番。或許美聯儲這次完美地預測到了經濟復甦,或許該問問歐洲央行前任行長特裡謝(Trichet),一個在歐債危機爆發前幾個月果斷加息的勇敢男人,迫使伯南克站出來拯救世界。

人們意識到,過去一年隨著證券的貨幣化,市場對於美聯儲的恐慌遠比QE1和QE2時還要嚴重,儘管資產表擴張的成本越來越高,儘管美聯儲持有三分之一的10年期國債(其餘期限均按10年期折算),儘管QE對於實體經濟的效益(如果有的話)越來越小。好消息是,對於內幕交易者和1%的富人來說,在缺乏政府開支和原生態經濟增長的情況下,股票市盈率(PE)將會繼續提高,導致股指步入一個不可持續的泡沫區域。

人們還意識到,也許最重要的是,對於一個十分鴿派(Dovish)的前瞻指引來說,削減寬鬆的門檻將十分高,就連結束QE的前提都得失業率降至6%以下才行,更不用說什麼緊縮週期了。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一個明確而鑑定的退出時間表,當前的QE操作將會長期保持不變,因為新任主席耶倫上任以來想做的最後一件事便是加快已經開始的"緊縮"政策(對於耶倫來說只考慮資金流,Taper即是緊縮)。

最後,人們意識到,850億和750億的差別如下圖所示,實線和虛線之間的部分表明以現在的速度削減QE,到了2014年底會產生多麼「巨大」的變化:美聯儲的寬鬆規模將會從原來的5萬億美元變得"只有"4.9萬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52

中印赴美留學生差別大?看專業、學位、歸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38

中國,印度,留學生,回國,矽谷

同為全球人口大國,中印赴美留學的人數也高居榜首,堪稱“勁敵”。據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上月底發布的報告,2008-2012年,共有16.8034萬名印度學生留學美國,占美國留學生總人數的15%,僅次於同期中國28.4173萬留學生的規模。(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印度,留學生,回國,矽谷

綜合相關智庫報告和外媒的報道可以發現,中印赴美留學生有以下主要區別,它們也部分體現了兩國的產業發展特色:

1、求學目標不同

大多數赴美的印度學生攻讀研究生,拿到碩士學位,只有10%的印度赴美留學生只報讀本科課程或者攻讀博士學位。

而在中國,44%的留學生是一念完中學就去美國讀大學的。另外,追求深入研究的中國學生也比印度學生多。

中國,印度,留學生,回國,矽谷

2、專業方向不同

總體來看,簡稱STEM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類學科是印度學生的最愛。約32%的印度赴美留學生報讀工程類課程,這類學科的中國赴美留學生占比僅17%。

布魯金斯學會上述報告發現,現任微軟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的故鄉——印度安得拉邦的首府海德拉巴(Hyderabad)就是向美國輸送STEM學科留學生最多的城市。2008-2012年,美國共有2.084萬名STEM學科的留學生來自這座城市。

而商業、市場營銷這類非STEM學科的中國留美學生占比達到61%,印度的這類留學生占比只有不到30%。

印度學生偏愛技術類學科不算意外,因為印度的科技外包業蒸蒸日上。職業社交網站LinkedIn今年6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科技專業人士最多的十大城市之中,前四強都位於印度。這個國家的編程員人數已經超過了美國矽谷。

中國,印度,留學生,回國,矽谷

3、留學終極去向:是否學成歸國

雖然中國的留美學生全球最多,但赴美求學可能不是大批中國學生的真實目的。完成美國的學業後,不少中國留學生並不想回國,他們希望留在美國,在當地找工作。這種暫時居留通常意味著,今後這些中國留學生會成為美國的永久居民。

今年5月,香港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系助理教授Alan C.K.Cheung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超過半數受訪的美國精英學校中國留學生畢業後不想回國。

Cheung在文章中稱,大多數受訪學生說,可能至少擁有幾年在美國工作的經驗後再考慮回國。但在獲得穩定工作、開始組建個人家庭並享受在美追求事業後,這些學生的暫住往往最終會越拖越久,甚至長期居住。

與中國留學生相比,印度留學生的態度截然不同。國外畢業的印度學生不擔心回國後的種種政治和社會影響。

實際上,兩年前《紐約時報》等美國媒體就發現,印度的留學人才在慢慢回流祖國。許多印度人回國後在投行、咨詢公司和大型傳媒機構工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615

管中窺豹:一張圖告訴你中美經濟最大的差別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432

數據通過對比往往能反映很多問題。比如下面這張圖清晰地顯示了,為什麽金融業在美國經濟中舉足輕重,以及為什麽房地產能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

US vs China main assets_0

窺一斑而知全豹。家庭資產組成,正是兩大經濟體結構的真實寫照。如果說美國人害怕股市崩盤,那麽中國人一定害怕樓市崩盤。

金融資產占美國家庭總財產的71.7%,所以即便標普不斷刷新高,美聯儲仍要用寬松維持其繁榮。

房產占中國家庭總財產的74.7%,所以房地產的風吹草動都牽動著政府的敏感神經,稍有下滑就祭出刺激措施。(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528

美聯儲高官有沒有投票權差別有多大?看看市場反應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30

美國明尼亞波利斯聯儲主席柯薛拉柯塔(Narayana Kocherlakota)當地時間周四(1月8日)在該行參與一項公開市民集會論壇上表示,美聯儲的刺激措施還不足以將通脹推至2%的目標,2015年加息將拖累通脹複蘇。

就在前一日,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也發表了類似鴿派講話,稱美聯儲不應該急於加息。他認為過早收緊貨幣政策可能會是一場“災難”,該講話引起了標普500股指期貨應聲上漲接近20個點。

而今年剛剛卸下投票權的Kocherlakota可謂“人走茶涼”,同樣鴿派的講話並未能引起相同等級的市場反應,話音剛落股指反而略有下跌。這體現出了美聯儲成員間投票權有無的區別。

20150108_dove

美聯儲最高決策機構——美聯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里雖然所有成員都可以發表意見,但最終可以投票來決定利率政策的人數是有限的。今年擁有投票權的為10人,包括:

鴿派的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 Yellen);

偏鴿派的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Stanley Fischer);

鴿派的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William Dudley);

偏鴿派的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

偏鴿派的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支持低利率的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

偏鷹派的里奇蒙聯儲主席萊克(Jeffrey Lacker);

以及態度較為中立的美聯儲理事塔魯洛(Daniel Tarullo)、鮑威爾(Jerome Powell)、布蘭娜德(Lael Brainard),詳見下圖:

15486-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39

全球青年領袖:成功者與非常成功者的差別


2015--01-19  TCW  
 

 

我們被推銷了超級男人與超級女人的偉大典型,他們對別人要求來者不拒,使勁將每件事填入生活。但這是假的榮譽徽章,抑制我們的思考及創造能力。以下是一些阻礙我們變得非常成功的迷思:

迷思:成功者說:「如果我能安排時間做這件事,我就應該這麼做。」

真相:非常成功者對要做的事是很挑的。

巴菲特曾說:「成功者與非常成功者的差別,在於非常成功者幾乎對任何事情說不。」當我為《哈佛商業評論》寫一篇稿,這表示我不只是擺脫不必要的事,而且願意捨棄其他超讚的機會。很少人有勇氣活出這樣的信念,這也是成功的人物及組織,與非常成功的人及組織之間的差異。

迷思:成功者一天只睡四小時。

真相:非常成功者睡眠充足,所以表現出最佳水準。

認知心理學家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對小提琴家的著名研究,由格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提煉為「一萬小時成功法則」。

艾瑞克森發現,頂尖小提琴家比一般好學生花上更多時間練琴。另一個較不知名的發現是,讓頂尖小提琴家與一般好學生拉開差距的第二個原因,是充足的睡眠。最棒的小提琴家一天平均睡眠長達八‧六小時。

迷思:成功者認為玩樂是浪費時間。

真相:非常成功者認為玩樂是創意來源。

推動學習革命的羅賓森爵士(Sir Ken Robinson)觀察發現,學校教育非但沒有透過玩樂點燃創意,反而扼殺創意:「速食教育讓我們的心靈貧窮、精力耗竭,就像速食耗盡我們的肉體一般。想像力是所有人類成就的起頭。」

迷思:成功者總急著給答案。

真相:非常成功者懂得聆聽。

說最多話的人通常不是最懂的人。強大的傾聽者最清楚事情的真相,他們聽出別人沒說出口的話。

迷思:成功者專注在競爭。

真相:非常成功者專注在將事情做得更好。

美國金牌教練格爾威斯(Larry Gelwix)所領導的英式橄欖球隊,在逾三十六年裡贏過四百一十八場比賽,只輸過十場。

他最常質問隊員「現在最重要的是什麼?」他不要隊員因為其他隊的作為而分心,重點是專注在自己的比賽。

非常成功者會問:「什麼是必要的?」拒絕那些較不重要的活動,以利全心投注於真正重要的幾件事,在短期聲望與長期敬重之間需要做出權衡。最終,願意取捨將帶來更大的掌控權,甚至更大的快樂。(原文請見http://goo.gl/HuVZNh)

【延伸閱讀】兩岸知名企業講師 謝文憲

現代人有三大遺憾:不會選擇、不斷選擇、不堅持選擇。

工作照單全收,注定當萬年魯蛇

成功的人是什麼都做,很忙、很累,事情也都做得還可以;非常成功的人會把資源投注在重點項目,捨去那些他不該做的事。

有些人說,因為我現在職位不到或能力不夠,所以無法做出選擇。我的論點剛好相反,就是因為你現在不會選擇,你的職位才會這麼低!

以為沒得選擇,就什麼都做,瞎貓碰上死耗子,反正做十件事會碰到一件對的事。但如果你做好選擇,應該是你做三件事,三件都要抓到耗子,不能當瞎貓,瞎貓撞一撞會受傷。

怎麼選?看你的價值觀。財富?名聲?工作與家庭平衡?再來,思考這件事最壞情況會怎樣?當你選擇A,沒有選擇B,假設B未來非常好,你會怎麼辦?當你把機會成本的最大值考慮進去,你的選擇就容易做出來了。

職業生涯不外乎三件事:選對產業、進對公司、跟對老闆,這三個有一個不對,都難成功;這三個如果都有,能力普通都是票房保證。

別想著留一手,老闆會更愛你

在跨世代潮流下,如何讓新員工很快進入狀況?讓你的部屬或同仁變得跟你一樣好?這種複製知識的能力在現代變得很重要。因為從老闆角度來看,他希望每個員工都有一些教導別人工作的能力,建立起學習型組織。

如果你有一項別人沒有的長才,試試看透過內部分享機制複製出去,這會讓老闆感覺到很強大的力量,因為老闆都希望員工自成支持體系。一般人都會留一手,自己進步的機率會越來越低;透過多分享、多講,你會變得越來越厲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9315

港股和a股除了估值体系重大差别外,对困境反转机会个股态度完全不一。 tulip郁金香

http://xueqiu.com/8059043600/52215929

港股和a股除了估值体系重大差别外,对困境反转机会个股态度完全不一。
之前我形容过a股就是垃圾回收站,高估的全是亏损重组壳股。这方面港股绝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有传闻都不反应,极度低估值,但港股这类保守作风应该会在国企改革中有所改观。
最典型案例应该是两个月前的$华润创业(00291)$,这应该给港股一个启示,a股的立足之本,在一定条件下在港股能复制。
股市的魅力除了成熟体系下的长线蓝筹,行业变革下的科网,第三个魅力就在困境反转。
最近重新介入$波司登(03998)$,占总持仓3成的第二重仓,虽然没有国企背景,但能想到的利空都已释放,虽然不明白面对伊藤忠的相对中等价增发被港人否决的原因,但之后的更低绝对让反对的人更后悔。
沦落到今天,我相信伊藤忠虽介入波司登的心依然有,但用之前被否决条件再合作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有的话是股东福气可以解套啦:而更低价格又是对独立小股东的二度污辱,绝无通过可能。如此僵局如何破?也不难。
大股东悄然低价大量回购,或由第三方增持,然后类似条件,降低量级,在不增加股本基础上转让给伊藤忠,一样不用通过股东大会投票就能达成。这是题材机会。
市场看,波司登转型已经到必然阶段,利润继续大跌可能性极小。
顺便说说,最近一篇危言耸听的某前国家经济研究员评论波司登要死的文章,大言不惭说自己是研究欧元美元第一人,什么服装业专家,又是传媒等几个领域专家,我一看妈呀这专业跨度太大了吧,我穷尽20年才敢称自己是传媒专家,哪里来的大师写几篇文章就敢称自己通才的?
一看就是要吸引波司登老总关注要去请他做顾问的调子,说什么除了他就没人能救波司登之类。
看后一笑,我用实际行动表示我赌完华润创业的困境反转后,再赌赌波司登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