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途家網:家庭酒店整合者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708


  毫無品牌意識的酒店店主、與宣傳圖片大相逕庭的房屋環境、滿是煙屁股還沒來得及清理的地面,以及愛答不理的業餘服務員,這是不少選擇入住家庭式度假酒店的人曾經遭遇過的場景。


  雖然利用個人空置房做旅遊住宿生意是個聽起來不錯的想法,但現實中的問題讓這個生意難以做大—作為一個很難提供標準化服務的商業模式,家庭式酒店既難以獲得用戶的信任,又沒辦法獲得規模化的發?展。


  而現在,羅軍覺得自己創辦的途家網可以改變這種狀況。羅軍曾在Cisco、Oracle、Avaya等跨國科技公司做過多年的技術高管,雖然他在大學時的專業卻是會計學,他跟房地產行業的交集發生在新浪樂居,羅軍曾任這家公司的總經理。


  有訂房需求的旅行者和有空置房源的業主是途家網平台兩端的服務對象:業主與途家網簽訂房屋託管協議後,途家網負責房屋的清掃和維護,並通過它的在線預 訂系統為房子找到租客,跟業主對半分成收入;業主可以通過途家網的後台隨時查看房屋租賃情況和清潔保養照片;旅行者除了享受低於市場同級別度假酒店的價格 外,還擁有更多可選擇的房型,以及由途家網線下酒店服務人員提供的客房服務,甚至包括機場或火車站的免費接送。


  對業主而言,有收入還能保持房屋整潔;對於途家網,地產租金成本為零,而且只有當客人入住時才會產生服務成本,這部分相對傳統高檔度假酒店節省出來的成本就成了租房者可以享受到的實惠—這簡直是一個聽起來絕妙的商業模式,但這件事真正的挑戰是執行力。


  在樂居網工作時,羅軍發現國內存在大量的空置房源,特別是在度假地產業,他想找到一種讓空置房產產生價值的辦法。


  羅軍創業初期曾參考了美國一家叫做HomeAway的類似公司,這家2004年就在美國德克薩斯州成立的公司,經過7年的運營,2011年6月在納斯 達克上市,市值達到了30億美元。不過,HomeAway公司更像是一個租房客與業主之間的中介平台,通過向業主收取展示廣告費用獲得收入,至於現實交易 情況並不是它所涉及的業?務。


  羅軍覺得中國市場的情況要更複雜:在美國交易的房源超過55%都是別墅,而國內公寓更多,房型也多樣化,最重要的是美國誠信體系和家庭度假酒店服務水平都比中國成熟很多,所以要想在國內實現這個商業模式,就必須把線下標準化服務加進來。


  就在羅軍為這個創業想法興奮不已的時候,他遇到了途家網的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同樣對這個市場感興趣的Melissa Yang。當時Melissa Yang正在微軟Bing負責亞洲搜索引擎技術,她曾參與創辦了為家庭度假酒店提供流程管理服務的公司Escapia,這家公司2008年被 HomeAway收購。


  在新創辦的這家公司,羅軍負責公司戰略和市場,Melissa Yang負責網站流程系統和運營,Melissa Yang對《第一財經週刊》說:「這件事要是我們倆單獨做就都不太保險,一起做靠譜多了。」


  在熟人圈裡挖人是他們倆做的第一件事。途家網的技術總監莊海曾是微軟的資深開發經理,首席設計師唐興之前是大眾點評網的高級經理,運營總監和首席架構師也都曾任藝龍旅行網的管理層。


  經過半年的準備,途家網在2011年12月初上線,最先開通的是三亞地區,從網站上線到2012年2月的旅遊旺季,三亞的房子一直是滿房狀態。之後又陸續開通了12個城市,不過經過初期磨合後開通城市的速度越來越快,6月底將會開通25個城市。


  截至目前,跟途家網簽訂託管合作的約有7000套房子,其中一半集中在三亞。途家網把目標鎖定在高端的住房市場,簽約的硬性條件是5年內房齡、精裝修、風景區。


  為了塑造一個高端的品牌形象,羅軍進行了一系列服務標準化培訓,並且用比五星級酒店還高的預算給託管房屋統一更換了布草(指窗簾、毛巾、枕套等)。在 講起如何讓顧客享受到低成本的高級服務時,羅軍說了一些關於細節的看法:「想知道一個酒店檔次如何,就直奔它的洗手間,看看毛巾夠不夠白夠不夠軟,而且我 們的服務也是照著五星級標準去的,就連毛巾都會被摺疊成一隻大象或者小鳥,價格還不貴,我們在海南有一套微型別墅,是一個著名電影明星託管過來的,但在旺 季一天也才1588塊錢。」


  不過,要把這些位於不同城市、不同小區、不同裝修情況的房子都納入同一套供應鏈系統中,還要提供統一的標準化服務,這可比向別人講清楚途家網商業模式要困難得多。


  由於同時涉足線上和線下運營,途家網的流程系統大概可以分為五大部分:除預訂系統外,還有採編系統、業主管理系統、產品管理系統、結算系統。業主管理 系統只有達成合作的業主才能登錄,可以查看每天的租賃收入、房屋照片、小區新聞。產品管理系統是給網站運營團隊使用的,可以根據這套系統的數據給房屋定價 並且選擇推出合適的優惠促銷活動。


  途家網在開通城市會招聘文字和圖片編輯負責採編房屋的詳情,再由總部的總編室審核發佈。這些房屋情況非常詳細,除了房屋基本情況還包括手繪的周邊美食 和車站、屋內的家具特色、小區保安物業。一些用來描述房屋的形容詞也已標準化,比如無敵海景房要求視野180度以上都是海,而海景房只要能看到海就可以。 反映到途家網上,就是用戶除了可以選擇房型、價格、配套外,還可以根據裝修特色,比如說是否有大浴缸、家具是藤編還是實木的等。


  為了更快發展房源,除了「自營」的房屋外,途家網從連鎖度假酒店中選取了一些合作夥伴,合作的方式相當於途家網把自己開發的預訂系統安裝給合作夥伴, 這些酒店的房屋預訂情況就直接在途家網上反映,其中通過途家網的預訂雙方分成。為了區分,途家網給自己的「自營」酒店購買了一個品牌斯維登 (Sweetome)。預訂斯維登的用戶可以享受免費的接機或借車服務。


  因為房屋相對分散,為了方便服務人員打掃,羅軍和同事甚至還設計了一款特別的清潔車:「我們的清潔車可以推可以拉,還可以背,而且一定要能夠通過小區道路上狹窄的隔離墩,我們為它去申請了專利。」當海南的旅遊旺季過去後,羅軍還計劃把海南的服務人員「搬」到青島。


  途家網目前正在做的是直接跟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在開發商賣房時就與業主簽訂託管合同。「與世貿集團和龍湖地產的合作馬上會啟動,到時候我們的開通城市會迅速擴張到41個,房源超過幾十萬套,這些房子將在兩年後變成現房。」羅軍說。


  5月,途家網完成了首輪融資,這輪融資主要來自投資機構光速創投、鼎暉創投,以及攜程網和此前提到的HomeAway。途家網並未透露本輪融資數額以及資金未來的使用計劃。


  羅軍對酒店的熱情並不是始於這次創業,他有個收集酒店房卡的愛好,常常津津樂道地向朋友展示他收集的房卡和照片。而對於自己這份與酒店有關的創業,他認為「在業主房屋分散、客房硬件標準差、服務缺乏標準的情況下,如何做好細緻而複雜的後期服務才是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41

【每日一黑馬】途家網4億元融資背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5043.html

羅軍是上海人。《創業家》記者印象中的他做事職業,雷厲風行,走路快,說話也快,總是面帶其標誌性的微笑。

2011年8月,他從中國房產信息集團離職。之後幾個月,聽說他做了一家度假公寓預訂網站—途家網,隱約有些短租的概念,後來的消息就很少。再過一年,途家網突然重回大家的視野,不久前宣佈完成B輪融資,A、B兩輪融資合計達到4億元人民幣,據說VC搶著要投。

難道羅軍是個資本運作的高手?他用什麼辦法讓VC們如此瘋狂?為此,《創業家》記者找到羅軍,請他現身說法,談談他和他的新公司途家網。

可能一些讀者還不瞭解途家網。其實途家網的業務很容易理解:為「房叔房姐」們閒置的房子提供託管,再把這些閒置房屋按高檔酒店的標準提供給旅客住宿,收入和房東對半分成。當然,這些閒置房子必須符合途家的各項標準,比如地段位於景區或者商務區,裝修也要達到一定的條件等等。

途家網和同行的區別是,其他短租網站比如螞蟻短租、小豬短租等是C2C的交易平台,由房東直接發佈信息、對接租客;而途家網是B2C模式,深度介入房屋管理,左手房東,右手旅客。

在國內熱炒房地產、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的現狀下,途家網盤活了很多閒置資產。舉一個例子。A君在北京工作,但在海南三亞購置了一棟海邊別墅,一年也去不了幾次,大部分時間都在空置,如果請人管理還得付一筆不菲的管理費。途家網接過來託管後,加入高檔酒店的服務(清理衛生、接機),以每晚1500元的價格賣給了來三亞度假的B君,而同地段、同水平的星級酒店一個標間的價格可能就高達2000元。這樣,B君一家老小以優惠的價格得到了一次不錯的住宿體驗,A君不僅解決了前述的問題,還得了途家網給他的750元分成,皆大歡喜。當A君想去三亞度假時,他只要提前預約,就可以再住回自己的別墅。不同的是,作為房東,A君享受的服務是免費的。

模式是好,可是一個問題接踵而來:在途家之前,這種模式在線下已經存在,也有人在嘗試互聯網化,但都走不出某個旅遊地。為什麼只有途家網能各地複製,做成目前同類型的最大網站?

和羅軍聊完之後,這個問題就有了答案:這跟羅軍的職業履歷有關—懂互聯網的人不如羅軍懂房地產,而懂房地產的人又不如羅軍懂互聯網,羅軍恰好兩邊跨界。至於VC為什麼搶著投途家?他們更看中羅軍和他的團隊。事對,人對,當然搶著投。

下面,就讓羅軍自己來講述他的途家網:

原點

我做途家網最初的啟發是在美國的一段經歷。2001年9·11事件發生時,我正在夏威夷。事件發生後導致出境管制,不得已在170美元一晚的希爾頓酒店住了4天。我的另外兩個朋友住的卻是45美元一晚的公寓,幾個人合住,分攤下來大概是一人一晚10美元,還能自己做飯,過得比較幸福。而我在酒店洗一件襯衫花的錢都相當於在國內買一件新襯衫,在酒店也吃不慣,過得一塌糊塗。那時候我也不知道度假房屋租賃的概念,只覺得這個事情值得做。

後來我到新浪樂居做了五年總經理,從零開始,對房地產產業有了更深的接觸。我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中國有很多空置房。老外一個家庭有幾套房子的沒多少,而中國一個家庭有兩三套房子的很多,我就想起之前在美國的經歷。再後來,我又瞭解到國外的HomeAway、Airbnb。我一看這個模式不錯,把房子放到網上去,與用戶對接產生交易,要麼收取廣告費,要麼達成交易後抽成。前者是HomeAway,後者就是Airbnb。

但中外市場環境不同。第一,美國的社會誠信較高,租客、房東在第三方平台上自主交易不成問題,但在中國就會成為問題;第二,短租在中國是住不起酒店的代替選擇,比方說農村人來北京看病,酒店住不起,那麼就在醫院邊上找個房子。這樣低端地做下去就沒有誠信,市場就會被做爛。

所以完全照抄是不行的,一定要結合中國的特色。我決定線上線下一起做。我也知道線下難管,會有問題,但是這樣做口碑會更好。到現在為止,我們的推薦客源達到97%,就是說100個人裡有97個人說他還會再住,或者推薦朋友住。這是為什麼呢?不是我們已經盡善盡美了,而是我們性價比高,租客花更少的錢,就能享受到希爾頓級別的服務。實際上,我們幫租客省掉了很多費用,比如說我們沒有準備大型游泳池、健身房,也沒有多餘的服務員和門童。這些成本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我們沒用,就可以降低成本。

另外,做線下相對來說品質就控制了,別人敢和我們做生意了。我們是當場查詢、當場定單,全實時的,原因在哪裡呢?因為我們在後面能控制房源,顧客要留房我是能保證的,我們每個店都是這樣做的。

2011年8月份,我辭去了上市公司(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總裁職務。辭職之後的第二天,我就背一個雙肩包,穿一雙拖鞋去了海南。我在那裡招第一個員工,刷第一個馬桶,收第一個房源,賣第一個房間,途家網就這樣幹起來了。

三個難點

模式想清楚了我們就開始做。但做的時候發現有三個難點,如果克服不了就做不成這個事。

第一,我們的系統沒人懂。這個很可怕,住宅公寓、家庭旅館大家都知道,以為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弄一下網絡,你下定單,我接電話,幫你處理就好了,然後人來了,打掃乾淨,走的時候收拾好,就結束了。其實沒這麼簡單,它有一套流程,還有一套系統。中國沒有人做過這麼一套系統。怎麼辦呢?我幸運地找到了Melissa (楊孟彤),她是Escapia(被Homeaway收購)的CTO。

Melissa說正好也想做這個,但是找不到人合作。她有技術和經驗,我有管理和市場,並且熟悉國內的房地產業,於是我們一拍即合,自己開發出一套線上系統。

第二,我們沒有線下的流程,也沒有房源和品牌。中國和美國不一樣,美國的房子全在個人或者中介手上,只要找到個人和中介就行。但是中國的新房全在開發商手上,而這對我來說不是難題,因為中國的開發商我都認識。途家現在簽了200個項目,中國十大地產開發商中有七家都跟我們簽約了。

我們站在開發商後面,給買房的顧客兩種選擇。一種是把買的房子交給我去經營;另一種是不要經營的,我就幫他做管家,一星期開一次窗戶通風,一個月打一次蠟,你來我接,你走我送,都不需再付錢,三年的服務費已經由開發商包含在房費裡。這些服務讓開發商的房子更好賣,目前10個新業主裡有3個把新房交給我們託管,還有7個交給我們做交易,這7個做交易的我還能從中掙錢,這就是我們的運營模式很掙錢的原因。

房子有了,流程呢?我就買斷了美國的斯維登(Sweetome)酒店管理集團的品牌,拿它的流程過來,我只要教下面的人怎麼用就可以了,所以第二個難題也解決了。

第三個難點是流量問題。所有的新創互聯網公司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去哪兒接流量?如果選擇百度,錢就給李彥宏了。我以前在新浪樂居,一次就給他2個億,但如果途家網也這樣做的話就死掉了。我找到攜程,說酒店這塊你賣給我吧,我來幹,然後我應該付你錢,但我是創業公司,付不起,給你股份行不行?這樣一換,等於我的開始流量是從攜程過來的。比方說去青島租個房間,在攜程上面一個五星級的要2000塊錢,我們和五星標準一樣,420塊錢,於是流量嘩嘩地過來了。它是大管子,對我這個細管子,所以我現在壓力也很大。

我還有一條方法論。中國創業公司一般都做什麼?做C端,把很多用戶聚起來,然後跟投資人說,你看我有這麼多用戶。但我們不是這樣做的,我先做B端,用媒體的方式,用新浪的方式,把B端市場做起來。投資人問到的人全說途家好,那麼他開始投錢,錢進來後我再把C端轉起來,這是反其道而行之。另外一點,我的做法是中高端切入,這樣進可攻退可守,這也是方向性的策略,也得益於我接近20年的經歷。

關鍵節點

途家網是我的第二次創業。和第一次創業新浪樂居不同,這次範圍更廣,涉及旅遊、房地產、互聯網三個行業,難度也更大。現在想來,途家網經歷了三個關鍵的節點。

第一個節點是2011年12月1日上線。從8月幹到12月,那時候擔驚受怕,怕收不到房子上不了線。等到房子收上來了,又怕房子賣不出去或者是房子太少了。房租雖然是有交易後再分成的,但是房東如果看到一個月都沒生意,那肯定就走人了。

我相信春節一定是一個旺季,就大膽地收了大量的房子,然後盯著攜程幫我們帶流量。結果一套房不剩全賣了,第一個季度就掙了很大一筆錢。這個階段,我們在海南初步驗證了自己的模式。

2012年春節過後,第二個節點就來了。大概三四月份的時候,我們在全國新增了四個地區,將海南的模式複製過去,這是我當時最擔心的。比如南京和海南是不一樣的,到底怎麼個弄法?後來一個季度發現可以複製成功。也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做完了A輪融資。投資人都很聰明,全都住我們的房子親自體驗,模式行不行他們一看就知道了。A輪一共來了36家機構,我們選了四家:攜程、鼎暉投資、光速創投,還有我們這個行業的老大HomeAway。

第三個節點是2012年下半年。我們全國佈局完成之後,無數的VC衝了過來,都要投我們。我找到華興資本CEO包凡,說你去幫我擋著。後來包凡在投資方公告上寫了一句話,他說途家網被那麼多投資人爭搶,是他未曾經歷的。當時有一個投資人,為了多投10萬美元,打電話跟我軟磨硬泡,從晚上11點半聊到12點半。最後我沒辦法了,只好答應了他。10萬美元不算什麼,但對投資人來說,能多投進一分就算一分,將來回報就不一樣。

投資人點評

投項目時,一半賭團隊,一半賭行業。之所以投途家網主要還是看中團隊,羅軍對業務的節奏把控得很好,與合夥人也很互補。途家網的模式很創新,但牽扯到的產業鏈很長,既有互聯網,又有線下運營,怎麼融合在一起是個很大的挑戰,而組織架構上的挑戰也不小。此外,服務的品質控制是有難度的,但途家網是非常謙虛地在學習,用戶應該是最好的老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65

途家網創始人羅軍:怎麼找創業的三種人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473.html

今天我過來參加的是一個鴻門宴啊。首先我非常尊敬大家,為什麼呢?吃過泡飯的才知道泡飯什麼味道。大家都是年輕人,我對你們來說屬於年紀大一點,我是60年代的人。大多數你們這個年齡段的人都是去考公務員,去外企,很多人出國留洋的。說實在話,我瞧不起他們,不敢賭的不是爺們。打麻將我不會,但是我知道打麻將有打大牌和小牌,你們打的是大牌。下面是爺們的對話,今天的話題非常大,,是人才的問題,談談「人」。

找到三種人:為你服務的人,合夥人,投資人

我是IT公司出來的,為思科服務了7年,為甲骨文服務了5年,在思科時是技術工程師,什麼都做過。關於人才,我認為有三種,無論你什麼時候創業,都要記住找三種人。第一種人,合夥人,首先我還是相信合夥人的。為什麼要合夥人?為什麼結婚?因為有差別,有互補。合夥人「睡在一張床」上的,同床要同夢,而且要有規則。說好了,就是我們兩個合夥,你是哪件事負責,我是哪件事負責,我可能幫你,但是你的事是你的事,我的事是我的事。找合夥人第一不要找朋友,因為到最後朋友沒得做。因為真的上戰場是六親不認的。找跟你有互補的,背景經歷不一樣的。合夥人很重要,合夥之前要講很多東西。合夥人跟你在一起同甘共苦是沒有問題的,合夥人首先要想好大家第一階段性的目標,合夥人是把握公司思想的。

第二是為你服務,為你打工的人。這些人主要是滿足他的生存和其他的東西。這些人不用天天想模式,他只做他的事情。找這些人的時候一定要把他做什麼事想清楚,不要跟他講模式。第一次見面跟他講模式,他有點興趣就可以了。我招聘時有一個習慣,問他途家模式怎麼樣。一百個人說好得不得了,還有的說要為途家奮鬥,造福人類,這樣說虛的,我就害怕了。我第一天創業的時候,去到了三亞,首先就是招服務員,招不到。那時候我們到酒店裡直接跟服務員說多給你兩百去不去,後來直接貼廣告。我住在公司樓上,7點就下樓了,來了一個電話,說的不是普通話,但是和普通話相關聯的,我基本聽懂了。說你們這個酒店在哪裡?我說我們這個酒店是分散式的,很多地方都有。他說酒店什麼名字?我說我們酒店在美國很有名。說你們辦公室在哪裡?我說在鳳凰水城,屬於一個小區,在三亞找不到甲A寫字樓,就找到那個地方。他說你們辦公室是幾號,聊了半天,最後這個阿姨說了一句話,「騙子」把電話掛掉了。我做錯了一個什麼事情呢?我不應該跟一個最基礎的員工講我的房間是分佈式的,應該跟她說五險一金,還包住宿什麼的。你找「程序猿」,別談理想,就談他的東西。你找員工就是要清楚針對他該說什麼。

第三種是投資者,投資者是你的員工。途家有70多個投資人,包括你們看得到的所謂知名人士。你如果沒有信心,對方更沒有信心。你找投資者,不是找他的錢,錢馬路上都有,關鍵是你的投資者給你什麼。大家認為融資很難,其實融資不難,難的是有些投資人投了你以後,還要自己弄。這就像你賣鞭炮的,你賣了就讓人放,你別放。兩個人都拿香煙屁股點煙火,最後不知道誰點著了,眼睛還炸瞎了。

我怎麼選三種人:溝通,技巧

途家是怎麼選這三種人的呢?先說我的合夥人,我的CTO原來在一家做度假系統的的公司做CTO。為什麼找這樣的人呢?第一,中國沒有人懂度假這個流程,沒有這樣的人就做不成。同時一個這樣的人是不夠的,還要找幾個骨幹。所謂合夥人,你們認為兩個人合夥?不是的,是一個核心團隊。首先把自己的模式定出來,看看哪幾個人線上,哪幾個人線下。找這樣的人,第一條原則,是要有想法的人。找一個老太太做你女朋友不行,因為她已經死心了,所以你找的這個人要有想法,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找到這種人了以後,要去和他聊天、溝通,要讓他知道為什麼跟你合作,為你服務,讓他想清楚。你正兒八經和對方講清楚,他不喜歡錢也不行,他就喜歡錢也不行,他沒有理想也不行,這種人很少,怎麼找到他?你要去求他。所以人才難得,這是真的,只不過你不知道誰是真的人才,事先要做判斷。我記得我請我們首席設計師唐心,大眾點評網的首席設計師,原來在騰訊幹了很多年,錢很多,我判斷這個人有車庫的,好辦,可以談理想。第二個手上的活可以,第三他有沒有想法,對我的東西有沒有想法,我跟他一起聊。

我認為基礎員工尋找不是一個時間結點,是一個重要。因為世界上萬物怕量,量一大就沒辦法判斷了,面試是有很多很多技巧的。公司開除員工知道怎麼談嗎?公司座位怎麼坐?你背對著門口,背對著他坐,面員工就是「審犯人,多數不會說真話或者總有一點修飾,你怎麼剝開迷霧看真相,所以鑑別基本員工沒辦法判斷,那麼用淘汰率,用一個週期去選擇。選擇員工是週期性的。選擇投資人是往前看的,投資人是有口碑的。合夥人,主要核心人員要靠朋友,朋友介紹的一般靠譜。要知道其他人不跟他合作主要原因在哪裡,你接不接受?

途家為什麼這麼值錢?

總體來說,大家都在問途家網為什麼這麼快就估值這麼高,融這麼多的錢。途家融資的時候估值公司給我們幹掉了,因為估值高沒有用,我們也不缺錢。之所以大家對我們認可,是因為商業模式。創業者最重要的是找到你的商業模式,大多數被認可的商業模式就是非常好的創新。所以他往往聽不進去意見做選材,所以最難的第一點是選材,選你的東西。投資人看你這個東西是不是對?首先看市場有多大?商業模式是否存在?美國或者全世界都沒這麼多生意,你怎麼做出來的呢?第二個最難的是人,優秀的人,因為人能搞定所有的東西。其實,投資人看好我們,一個是我們創意是好的,事實上也確實是好的,因為我一生也沒有碰到這麼好的創意。第二個是我們找來了好的人,還有一個好「爸爸」可以傍。途家剛做的時候,我想房源哪裡來?我是拿了房源經營出去,首先拿的房源是免費的,賣出去要免費,如果進貨和出貨都是免費的,這樣公司就飛起來了。我拿的房子是在他不住的時候用,給他錢是照顧他,然後我綁一個大的。我跟攜程說這個很簡單,你不要做,我來做。這個生意跟你合作,不給你錢,你也不用拿錢,但是我把我的股份給你點,這樣我就綁了一棵大樹。其他投資人看你拿到了6500套房源,後面有攜程,我背後站的一批人各個都很牛,那麼這個公司肯定很牛,於是他就投我了。這種情況下就把一家公司做起來了。但是大家記得「千萬不要被我騙了」,不同的市場,不同的公司方法都不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805

專訪鏈家網CEO:為何與搜房從合作走向競爭?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30/147331.html

鏈家用一封公開信劃清了和搜房的界限,在這封“寫給全體鏈家經紀人”的信件中,鏈家指出搜房轉型為交易平臺後帶來的種種隱憂:當搜房深入線下,代表著“搜房開始要賣房,成一家真正經紀公司,成為鏈家競爭對手”。

這種競爭對手關系,並不僅僅來自搜房向線下轉型。我們印象中的二手中介公司鏈家,也正在試圖變成一家互聯網公司。在上述的公開信中,鏈家明確表示要加大投入,讓經紀人“用好鏈家網”。
 

\在鏈家看來,搜房導流效果變差,假房源泛濫都是拋棄這個曾經合作多年、相安無事的平臺型夥伴的原因。但從根本上說,想要往線下轉型的搜房,碰上的是正在向線上發展的鏈家。原先,這是一家以信息發布為主、依賴廣告模式的互聯網公司,和一家側重線下實操、靠傭金吃飯的中介機構的通力合作。到今天,已經演變為兩家試圖通吃線上線下的O2O平臺的直面競爭。

鏈家的互聯網化轉型並非剛剛起步,09年開始規劃線上業務的鏈家,已經完成了一系列圍繞“真房源”進行的改革,鏈家網CEO彭永東表示這種轉型更多是線上對線下的倒逼。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鏈家也有了一些“變成互聯網公司”的底氣,“上客效果上,搜房是0.6個/月,也就是一個半月才能帶來一個客戶,而我們自己平臺相當於每個月人均接近4個”。

深耕北京市場的鏈家,目前已經占北京二手房成交額的55%。鏈家網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一方面是重要的引流渠道,“四分之一的客人通過鏈家網找到經紀人”,另一方面是用戶買房過程中的服務提供方,“所有成交的客戶里面,70%多都會用到鏈家網”。在彭永東看來,北京市場的鏈家網加線下的鏈家地產,“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是中國房產O2O的一個案例”。

真房源之戰

“假房源”是鏈家對競爭對手搜房的最嚴厲指控。搜房的二手房業務,主要依賴面向經紀人的端口產品,本質上是一種廣告發布模式,這意味著經紀人為了追求“廣告效果”會發布大量重複房源。而搜房在過去幾年也不斷滿足了經紀人的需求,推出版本越來越高,刷新頻次不斷加大的新端口。

針對鏈家“假房源”的指責,搜房董事長莫天全也在隨後的一封公開信中大方地肯定了鏈家對推動“真房源”所起到作用:

“鏈家在房地產經紀行業樹立了多方面的榜樣,率先推動(包括在搜房網上)發布真房源;我們要義無反顧地在房天下網(Fang.com)上大力推動“真房源”,純潔我們行業,完善購房者體驗。”

鏈家從四年前開始推動發布真房源,首先是推動經紀人在內網也就是鏈家網上發布真房源,隨後在2012開始推動在外網包括在搜房上發布真房源。

鏈家網用以保證真房源的,是一套數據系統。彭永東介紹說,2009 年,鏈家統一建立一套“樓盤字典”,所有房源的數據都納入其中,北京市每一個房源只有一個編碼,一旦有經紀人錄入了這一套房子,其他經紀人就無法重複錄入,這就保證了唯一性。

此外,鏈家對每一套房源做了更細化的信息納入,包括戶型圖,樓層,朝向等等,這些底層數據一部分來自於和開發商合作,更多的是經紀人上傳、過往的成交數據,以及地面采集團隊“一套套數出來的”。

用線上倒逼線下改革

推動真房源,本質上代表著打破傳統房產中介模式下的信息不對稱。對於線下的經紀人來說,意味更多的壓力。

除了真房源,鏈家也在通過一系列手段打破信息不對稱,包括公布房屋成交價格,成交環節時安排客戶觀看簽約視頻,提示交易風險等。

當房產銷售中的幾個核心數據,譬如在售新房數、成交價格等透明之後,經紀人和用戶看到的信息是統一的。在這種情況下,經紀人能夠提供的價值不再是信息,而是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包括對市場、房型更全面的了解,以及對客戶需求更準確的判斷。

“但從線上推動真房源的改革,短期一定會遇到阻力,這個磨合的過程我們也用了一年”,彭永東表示,“很多傳統企業突破不了這一關,線下和線上視角不同,某種意義上來說,線下很難自己發生變革,所以這場變革是線上發起的,或者是鏈家網發起的變革倒逼鏈家地產做很多的變革”。

當線上線下真正開始結合,帶來的是效率的提升。根據鏈家公開的數據,目前在北京市場,鏈家O2O已經占了55%的份額,剩下的45%中10%是自行成交,其他競爭對手占35%份額。鏈家的效率是其他中介的5.5倍。

彭永東認為,效率提升的真正原因在於用戶可以通過線上獲得北京所有房源,在線下看完房後可回到線上進行比較,鏈家會根據用戶軌跡推薦。“這是未來房地產O2O的方向,鏈家在北京已有樣板,未來在其他城市進行複制和規模化”。

O2O意義不在於引客流

鏈家網已經成為鏈家地產重要的渠道,但在內部看來,線上業務的意義不僅限於引客流。

單從客流的角度看,鏈家網目前已經占到鏈家地產所有渠道的四分之一,“這意味著四分之一的客戶第一步先接觸鏈家網,再找到經紀人。而線下實體店目前起到的引流作用,從占比上不足20%。可以說,鏈家網是鏈家的第一大渠道”,彭永東表示。

但在他看來,渠道並不是目前鏈家網最核心的意義,鏈家網最有想象空間的地方在於它是“一個客戶的連接點” ,通過鏈家網可以管理潛在的客戶並保證線下的服務質量。在原有的房產銷售模式下,客戶的買房過程很可能會中斷,但通過線上的連接,用戶的偏好和特征可以得到留存和管理,再進一步指導線下經紀人的運營。“在所有成交的客戶里面,超過70%都會用到鏈家網。就是說即使第一步不是通過鏈家網,在看房的過程中也會用到”。

對用戶來說,鏈家網可能是一套數據系統,對鏈家地產的經紀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套內部的管理系統。

除了買方和賣方,經紀人也是鏈家定義的O2O平臺三類用戶之一。在線上平臺上,鏈家地產超過2萬名經紀人的表現、績效,以及和客戶的交互質量都能夠得到記錄和管理。

“未來我覺得經紀人是我的客戶,我因為服務你,而創造了價值。這個平臺會留下服務和創造價值的那部分收入,剩下的是經紀人的”,彭永東說。

鏈家通過四年的沈澱,在北京市場上收獲了線上和線下結合帶來的初步成效。這家地產中介公司,正在告訴我們一個傳統企業跨界的故事。不論是對異地的擴張,還是線上業務的轉型速度,鏈家在這幾年間走得並不快,但也許正如彭永東所說,“這個過程可能會慢,但是最終什麽樣的平臺勝出,要看你想服務的是誰,和用戶體驗究竟怎麽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163

鏈家網副總裁閆覓:如何才能取得用戶的信任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4/156915.shtml

鏈家網副總裁閆覓:如何才能取得用戶的信任
甄不多 甄不多

鏈家網副總裁閆覓:如何才能取得用戶的信任

這個行業是天然不被信任的,對經紀人不信任,對公司不信任,對各種信息不信任……

 今日,在億歐網主辦的中國互聯網+創業創新大會上,鏈家網副總裁閆覓分享了房產行業過去存在的問題,以及鏈家的平臺化戰略。

以下為閆覓口述,經i黑馬編輯整理:

房產是個感覺比較low的行業

我2014年2月加入鏈家,到現在差不多2年多的時間,對這個行業已經有一些了解。這個行業是個啥樣子呢?給大家舉個有趣的例子,鏈家的HR給做技術的候選人打電話約面試,“餵,你好這里是鏈家”,話還沒說完,電話的另一端就說“我不買房,我不賣房”。所以,這個行業是不被人尊重和信任的行業。過去做得不是特別好,黑中介、強買強賣、吃差價、騷擾電話……

另外一個感受是,這是個讓用戶特別痛苦的行業。很多買過房的人會有一種很煎熬的感覺。我同事中有很多買房的,我基本沒見過很幹凈的單子,或多或少都會出問題,政策不穩定,銀行政策不穩定,各種信息的不確定。

還有一個感受,這是一個感覺會比較Low的行業,和其他衣食住行或者是金融、教育等行業比起來,會感覺稍微差那麽一點。我加入鏈家半年內,沒有把這個消息告訴任何人,我的親戚朋友們都不知道我進了鏈家。不過這個事情在好轉,基本上從2015年開始,很多人會感覺以加入鏈家感到自豪,大家確實看到鏈家改變的決心,推動行業發展的決心,做了很多很多一點一滴的事情。

平臺戰略

改變一個行業何其困難,在這樣的競爭格局下,鏈家的戰略是什麽樣子呢?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鏈家的平臺戰略。

1、通過經紀人引爆市場

房地產交易是一個典型的雙邊市場,里面有買方和賣方,還有鏈家經紀人做撮合。買方和賣方會形成一定的網絡效應,當買方變多時,會吸引更多賣方進來,更多賣方也可以吸引更多買方。但在這個市場上,賣方和買方很難引爆這樣一個網絡效應。因為這是一個極度低頻的市場,以北京為例,北京人平均7年換一次房,在一年里有買賣房產需求的人不到1%,如此低頻的行業怎麽引爆這個市場?

但在這個行業里有很特殊的一個群體叫做“經紀人”,鏈家從去年開始一直在討論一個話題,“經紀人是客戶還是員工?” 這是很本質的區別,從兩方面來講。如果是員工的話,從經紀人本身的感受來說,他會感覺我是在給自己打工,還是給公司打工,他的主觀能動性會有很大區別。對公司來說,員工和客戶一個是成本項,一個是收入項,如果把經紀人當做客戶,會提供更好的服務。

怎麽通過經紀人引爆這樣的三邊市場呢?經紀人和買方賣方相比起來有很典型的特點,它是很高頻的職業,優秀的經紀人一年能賣20、30套房,基本上每個月都有2、3套房,經紀人每天維護賣方關系自己做營銷,我們要想辦法吸引更多的經紀人進來引爆房地產市場。

除了吸引更多經紀人進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留下這些經紀人。這是一個職業化的問題。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例子,2014年的時候鏈家和臺灣的經紀人經紀公司做了一次交流,臺灣來了經紀人,臺灣經紀人坐這排,鏈家經紀人做另一排,臺灣經紀人是40~50歲,鏈家全是20多歲的小夥子。在美國經紀人平均從業年齡是50歲,近幾年每發展一年,經紀人平均年齡漲一歲,這是職業化。在中國,經紀人並沒有感覺這是一個職業,更多是投機者,把它當成掙錢的機會,趁自己年輕趕快掙錢,這是這個行業很大的問題,也是未來這個行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2、引入第三方服務幫助經紀人

除了引入經紀人,我們平臺還能做什麽來幫助更多經紀人以及留下更多經紀人?我們引入了第三方服務,變成了一個四邊市場。第三方服務有點像淘寶的開放平臺,淘寶上有買家和賣價,同時吸引很多開發者,給買家賣家提供更多服務。鏈家去年開始也做了這樣的嘗試,引入房源實看第三方團隊會幫經紀人拍房源的照片、視頻,未來還有VR全景等等。

同時,我們還引入了幫經紀人做營銷,監控營銷效果的服務。在美國這個市場會更加成熟,在美國一個交易單的收入95%都會給經紀人,但是經紀人同時還會拿出收入的30%來購買第三方服務,這里面包括客戶關系管理,營銷、數據分析等工具,這就是一個生態。未來鏈家要打造以經紀人為核心的一個生態系統。

3、取得用戶信任

 除了經紀人本身,鏈家作為一個平臺我們還能做什麽?那就是 “信任”。這個行業是天然不被信任的,對經紀人不信任,對公司不信任,對各種信息不信任……信任確實是很難的一件事情,信任不是平白無故能來的,一定要做很特別的事,或者一點一滴堅持不懈做事才能取得信任。

鏈家其實一直在做這樣一些默默無聞一點一滴的事情,希望讓大家、讓用戶能更多的信任這家公司,信任我們的經紀人。

做了什麽呢?從這三方面來講。

文化品質建設、交互體驗建設、內容數據建設等都是能力的建設,是需要長期持續投入的,可能要花很多錢的投入,最終才會形成一個很強的能力壁壘。

交互體驗建設。交互體驗不僅是線上的交互體驗更多是線下的交互,哪怕一句親切的問候,遞了一杯水或一個鞠躬,都是很細微的交互,會讓用戶感到非常不一樣。或在房產交易環節,是不是可以節約用戶的時間,讓整個交易過程變得更加便利?

文化品質建設。鏈家的文化價值觀也是讓我特別震撼的一件事情。我可以舉幾個例子,鏈家每個季度都會舉辦好幾千人的英雄大會,在一個很大的體育場,每次大會結束之後現場都不會留下任何東西,所有東西全部帶走幹幹凈凈,這就是文化價值觀;鏈家一直很提倡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對於業績優秀的經紀人都會請他們父母到中南海聚餐;鏈家堅決反對打架,不管什麽人被打不能還手,一旦發現一定開除;鏈家鼓勵扶老人,出了問題公司賠……這就是文化價值觀,一點一點積累下來。對十萬人的團隊怎麽管理?這是很難的問題,文化價值觀就顯得更重要。

服務承諾方面,鏈家作為聯系買賣雙方交易的平臺,肯定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在交易過程當中,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比如說銀行利率不確定,是否能貸下款不確定,國家政策不確定,甚至有些房本信息不確定,這給用戶帶來很大的困難。鏈家是否能為所有不確定性兜底,讓大家很安心的買房、賣房呢?還是以交易為例,100個交易單,一開始有10個單子因銀行流程問題貸不下來款,通過鏈家的努力,里面9個單子能貸下款來,最後剩1個就是不行。1%的概率讓很多用戶不安沒有安全感,那鏈家能不能100%承諾?如果貸不下款鏈家能不能做到幫你賠償?這是服務承諾。在現在不被信任的行業里尤其重要。

在內容數據建設方面,對經紀人的細分很多時候取決於經紀人的專業性。如果你找到一個經紀人,你跟他交流,他什麽都不清楚,交易流程也不知道,稅費知識也不知道,你肯定覺得這個人不行,會不會把我的單子搞砸。我們很重要的建設方向就是,讓經紀人能對整個交易流程各種知識有全面的掌握,顯得更加專業,給客戶帶來更多的安心。

上周,鏈家網上了新版,我感覺很高興,大家終於可以在房源搜索頁里,按照樓棟是否有電梯進行搜索,這是特別簡單的需求,終於鏈家有了這個功能。但實際做得還不好,因為北京覆蓋率只有7%。也就是說,只有7%樓棟能拿到是否有電梯的數據,數據這個事很困難,需要持續建設。

我真心地希望有一天,在鏈家網上,或整個行業網上能看到更多的信息。比如說我想找有兩個衛生間的房子,想找噪音低於多少分貝的房子,或想找上午采光比較好的房子等,這些都可以被搜索。

房產交易 鏈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762

我開了家網紅店,然後就沒然後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001/165448.shtml

我開了家網紅店,然後就沒然後了
懂懂筆記 懂懂筆記

我開了家網紅店,然後就沒然後了

除了大龍之外,在國內餐飲圈有不少“網紅店”都轟轟烈烈地誕生,然後又在短時間內迅速衰敗。“排隊”策略或許加速了小店“從小做大”,但是這種加速也讓很多店更快走完生命周期,能抗住衰退並且持續良性發展的的確不多。歸根結底,就是“口碑”與期待值巨大的反差所導致。

來源 | 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

作者 | 醬雄

排大隊,排幾個小時的大隊,就是為了一杯飲料或者一塊面包。這事兒奇怪嗎?

真的不奇怪,自打網絡和社交媒體火爆之後,某某店門口幾十上百人排隊,等一兩個小時甚至更久,只為了那夢中一票難求的“美味”,真的不叫事兒。

“看到網上許多評論說那家酥餅店很不錯,也有朋友‘安利’,所以就去買了。”同事Amy在一家“熱門”餅店排隊近一個小時,終於買到了“長草”已久的酥餅,結果一口吃下去:“就是那麽回事兒,味道平平。”

那麽,有多少人曾被“排隊效應”裹挾過?

飲品店“某茶”、面包店“某雪”、糕點店“某師傅”......這些“網紅店”大排長龍的場面相信許多人都見識過,也有不少人去體驗了一把排長隊的滋味。

顯然,美食是最容易讓人跟風的,尤其是在“社交媒體”的加持下,很多“網紅”店飛得又快又高。然而這些“網紅”店門前的火爆,真的是因為“品質高”嗎?有些“飛”上天又“摔”下來的“網紅”店,究竟告訴了我們什麽故事?

一家剛剛“過氣兒”的潮汕美食店老板大龍(化名),或許會帶給很多人答案與啟發。

借社交媒體的“東風”開店,可以不用那麽“累”

1

“曾經有一次在綜合體樓下看到一條長龍,目測大概有80人左右,往前走一看,原來是一家面包店。”對於“排隊”這種饑餓營銷的手法,大龍向懂懂筆記坦言,自己是在路上隨手“抄”的,而這家“某雪”面包店,就是他創業最初的靈感來源。

作為潮汕人,大龍對於潮汕大地的美食一直很有自信:“從大學到上班,一直有身邊的人讓我帶潮汕特產,潮汕美食總是讓許多人‘一口難忘’。”

而在深圳這座城市,人們來自五湖四海,其中也有一大部分長期定居深圳的“潮汕人”。“他們大多都很少回潮汕,所以對於從小吃慣的潮汕美食就顯得十分饑渴,”大龍告訴懂懂筆記,他去過很多家潮汕美食店,多到幾乎關內的每個社區都會有一家,“但口味上參差不齊。”

“如果我開一家潮汕小吃店,或許會被淹沒的人海里。”作為一個年輕人,大龍似乎不願意用“老一輩”的方法來做美食,“因為那樣(成長)太慢了。”

自從看過了那家面包店“大排長龍”的場面之後,他就一直在想,如何也把自己的店也做得更“速成”更“社交化”一些。在與幾位夥伴商量之後,他們決定以美食之名,在深圳“搞點事情”。

說到開店,相信許多店老板都深有體會,尤其是餐飲行業,前期的選址、籌備、采購、裝修等步驟,就能夠消耗“半條命”。但決定“搞事情”之後,大龍和創業小夥伴並沒有忙碌這些,而是買了幾臺筆記本電腦,不停地“上網”搜羅新聞。

“作為一名潮汕人,你忘記故鄉的味道了嗎?”春節後,一篇很走心的文章在不少平臺上被大肆轉發,對於家鄉的思念,美食的渴望,以及在外遊子對家人的牽掛,戳痛了不少在深潮汕人的心。

這篇網文,就是出自於阿龍以及團隊小夥伴之手。全文並沒有提及阿龍他們想在深圳開美食店的事情,介紹的都是潮汕飲食文化與一種鄉情。“共鳴,我們要的就是那種共鳴。”對於這篇文章的傳播效果,阿龍提到的時候仍非常欣慰。

而過了幾天,無論是遊子還是已在當地安家的,很多潮汕人的朋友圈都齊刷刷地刷屏了另外一條推送:史上最全面的潮汕美食攻略。“覓食”是最容易引起食客好奇心的,這篇10W+引起了不小的轟動,無論是否潮汕人,都開始在尋覓“最正宗”的潮汕美食的蹤影。

“最成功的一點是,我知道真的有網友買了動車(票)跑到潮汕去吃當地小吃,回來還寫了攻略。”大龍告訴懂懂筆記,這一番“轟動”只因他在文中將美食的口味進行了一番詳盡分析。而且身為潮汕人的他,最知道這個群體感興趣的詞——正宗。

隨著“正宗”的話題不斷發酵,大龍和團隊也連續推出了好幾個相關的話題,在深圳“潮人圈”掀起了一股“覓食”潮。而這時,感覺話題熱度差不多了之後,大龍和團隊開始籌備開店了。

“當時貸了20萬,這個數字在深圳開家餐飲店是標配。”大龍說,店鋪的選址選在人員密集的社區附近,兩公里內有綜合體、高檔寫字樓,這樣可以保證有足夠的人流量。經過一個月的“折騰”,大龍這家主打潮汕美食的店開起來了。

“這時候,該把話題的熱度降下來了。”開了店之後,大龍把“主勺”的位置交給了自己的叔叔,自己又帶著小夥伴繼續“折騰”去了。他們打算把之前網上的熱度,逐步引導並“指向”到自己的店鋪來。

此時,深圳當地的“美食圈”又迎來了新一輪的“暴擊”。大龍他們在網上的“威客平臺”,先後花了近三萬塊錢,雇了一大批“水軍”。

水軍的工作是要將大龍他們之前所發布的關於美食的文章一篇篇評論“回來”,內容都是指向大龍開的店,里面有最正宗的潮汕美食。還有一部分的“水軍”刷遍了各大美食點評的平臺,刷爆了各大深圳旅遊攻略。多的時候只要關於吃的帖子下,都有他們的“安利”。

“看到網上推薦,慕名而來的食客越來越多,但當時總覺得少了點什麽。”大龍覺得,雖然讓“托”這麽一捧,生意著實好了許多,甚至有不少消費者打電話詢問店家具體位置,但他總覺得沒有那些“某茶”或者“某雪”的火爆帶感。

對於大龍來說,他的本意就是想借“社交媒體”這風口,把自己想做的買賣吹“脹”起來,這思路現在看來並不稀奇。雇傭“托”在網上刷“存在感”已經成為餐飲行業公開的秘密,試問又有多少“網紅店”不靠炒作就能紅起來的呢?

這一招之所以奏效,其實就是抓住了大部分人的從眾心理。而在網上看到某些茶飲店需要排隊幾個小時,卻依然爆火的信息,讓大龍決定操作一把。

“排隊”=生意興隆?好奇心能讓資源變得稀缺

2

“每每光顧我們店的食客,我們都會給些小恩小惠的。”大龍告訴懂懂筆記,許多“吃貨”手頭必備的美食點評類應用,正在逐漸成為權威,如果想要讓更多的“吃貨”慕名而至,就要讓評價變得精彩。通過贈送一些小食和禮券,大龍讓食客們按照自己事先已經寫好的“評價”填寫。短短時間內,大龍他們就累積了大量的“好口碑”。

“當然也有‘不為所動’的人存在,覺得我們的出品沒有達到期望值,不肯填寫‘好評’。”對於這一部分顧客,他們只能“出點血”,甚至用免單的代價,讓人家給予好評。

零差評,全好評!這個成績讓大龍的潮汕美食店一時間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紅”店,隨著送出去的“小吃”越來越多,店里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但是那時候的顧客只能說‘滿’,卻不能說‘爆’,比起他們(某網紅店)差遠了。”大龍說。

就在一天晚上,謀劃已定的大龍做出了一個決定:把店里的桌椅撤掉三分之一。他說:“很多夥計一開始以為我瘋了,本來坐得滿滿的桌椅,為什麽要撤掉。”雖然疑惑,但大家還是照做了。

然而從第二天開始,一到中午和傍晚的用餐高峰期,店鋪都會出現“等位”的現象。這恰巧就是大龍想要的結果。一桌,兩桌,高峰時間甚至會出現六七桌等位輪候的情況。

“但這還不是我想要的盛況。”大龍表示,從網上的一些信息中,他了解到“兼職大軍”的存在。於是開始有人排隊等位時,他在兼職平臺雇傭的近30人“兼職大軍”開始上班了。

在一個周五傍晚,他第一次把30位兼職集體叫到店鋪外面排隊,與“領隊”談好的價格是每人100塊的酬勞,外加一頓30塊的晚餐。

就那一個傍晚,大龍店鋪外面的長龍排出了十幾米開外。他回憶,盡管天氣暴熱,但許多路過的人看到這里在排大隊,所以第一個條件反射就是:“這家店的東西好吃。”為了滿足好奇心,很多人想要嘗試一番,就跟著隊伍排了起來。

排隊的人“無心”,但大龍卻是“有意”。他找到了一些區域“大V”將這個排隊的場景“貼”到了網上、微博和朋友圈,也有食客主動拍下了排隊的場景發到朋友圈里。

一時間,這家打著“正宗”的潮汕美食店真的“爆紅”了,除了“潮人圈”里的奔走相告之外,許多深圳本地“吃貨”,也想品嘗一下這家店到底有多“正宗”。

慕名而來的食客越來越多,大龍就像瘋了一樣“享受”營銷帶來的“成果”,果斷撤去廚房里的兩位“顛勺”師傅之後,他終於滿意了。因為網絡發酵,減少一部分桌椅,再撤去兩位廚師,每逢“飯點”大龍的店外總能排起超長的隊伍。

“一環扣一環,最終的結果就會這麽火爆。”在大龍眼里,這樣的人氣熱度和隊伍長度,終於和“某茶”、“某雪”相當了,這時的他顯然有些“膨脹”。“我當時堅信我們會這麽一直火下去,做餐飲很累,但我們非但沒感受到,反而錢賺感覺挺輕松的。”大龍說。

這時候的大龍,已經開始構想“鋪滿”深圳,涉足華南了。

“物以稀為貴”,稀缺資源總能引發大量的關註與價值的提升,然而就吃一頓飯來說,還本談不上什麽“稀缺資源”。對於有實踐經驗的大龍以及很多“網紅店”來說,要做到的是“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

這事情揭開蓋子其實也不新鮮:既然不“稀缺”,那就人為的讓它“稀缺”!減少桌椅、減少人手、控制時間、網絡推動、兼職大軍......這一切都是有心人意圖制造“熱鬧”氣氛,造成“資源稀缺”的假象罷了。

“口碑”與現實反差,成壓垮“潮汕美食”的最後一根稻草

3

既然成了小有名氣的“網紅”店,大龍自然不會滿足於“現狀”。“在第一家店迅速回本的情況下,我們決定貸款再開分店。”大龍告訴懂懂筆記,因為一炮而紅,在潮人圈打響了名氣,所以他打算快速往連鎖方式發展。在他看來,某雪、某茶開了這麽多家連鎖之後,排隊等候的人還是絡繹不絕,說明這些方法管用。

“它們可以,所以我們也可以。”大龍對於連鎖經營的構想顯得自信滿滿。然而此時,他的危機正在逐漸“萌芽”。

就在第二、第三家分店先後順利開業之後,大龍和團隊全都“狂了”。可以說那段時間,除了BAT幾乎沒啥“事業”能夠入他們眼,至於“TMD”也都不叫事兒。

他們邀約了大量的網媒、紙媒對美食店進行報道,並馬上成立了餐飲管理公司,以“互聯網新潮菜”為名自我標榜。“這年頭,加上互聯網仨字就能飛。”這是大龍對於這個“標簽”的解釋。

但在某美食點評上出現的一條評價,卻成為大龍的“互聯網新潮菜”危機的開端。

“完全稱不上正宗,應該說是很難吃,沙茶太鹹,無米果(潮汕一種小吃)的皮都是酸的。”一片和諧的“點評”下,突然冒出了這麽個“異類”,大龍顯然很膈應。不過烏泱泱上千條的好評里,他覺得偶爾有一兩顆“老鼠屎”問題不大,也就沒過多理會。做“大事兒”的人,不在乎這些小節,大龍繼續打磨下一步“擴張”的戰略。

此時的大龍忽略了一個問題,因為生意太好了,店內饋贈的“好評”小食停止。隨之點評平臺上的低分評價,迅速在短短半個月里就多了起來,大多評論都是“不正宗”、“不好吃”甚至“變質了”。雖然門口排隊依舊,但是關註網絡評價的大龍此時已經感覺問題的嚴重性。

一方面,他將問題歸咎於負責廚房與采購工作的叔叔;另一方面,他覺得應該再次啟動“贈食”活動,通過這些小恩小惠快速提高點評平臺上的整體好評率。

就在他忙著處理這兩方面事情的時候,一位朋友截了一張群聊圖給他:有一位食客慕名從廣州趕過來,排了很久的隊,結果吃到的東西十分不滿意,表示和正宗一點都扯不上邊。

很不巧,這位食客不是普通的食客,而是一位廣州的美食達人,並且在華南美食圈里小有“名氣”。就在當天,這位食客就把大龍的店“懟”到了網絡上。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許多光顧過大龍店的食客也紛紛“發話”了,點評平臺、微信平臺、朋友圈、微博、同鄉群……一時間口誅筆伐:又貴又不正宗、這種貨色還要排隊、辣椒就已經很難吃了更別提……有些評論耿直得好像之前沒有因為贈食給過“好評”一樣。

“不知道什麽仇什麽冤非要這樣,但的確我們之前只顧著營銷和擴張,確實忽視了菜品的口味和品質。”大龍告訴懂懂筆記,經歷了8月底的“差評”事件後,現在店里的人氣越來越少。

“我們也加強了內部管理,開始做更大的優惠活動”,但是大龍發現,即便在各大平臺做了大量團購活動也是徒勞,差評的勢能仍在發酵。更不可思議的是在某點評平臺上推出的“霸王餐”活動,有兩個免單名額居然沒有人認領。

最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明明人氣已經下來了,但點評平臺上依舊絡繹不絕有人給“差評”,而且都說的跟真的一樣,連圖片帶文字的。

“不管是惡意還是真實,我知道我們現在‘紅’轉‘黑’了。”大龍說,從9月初到現在,三家店鋪每天都只能維持正常的收支平衡,而隨著在“潮汕圈”的名聲“臭”了之後,他還不知道接下來食客會不會更少。

那麽,該琢磨一下除了排大隊的其他方法了

4

除了大龍之外,在國內餐飲圈有不少“網紅店”都轟轟烈烈地誕生,然後又在短時間內迅速衰敗。“排隊”策略或許加速了小店“從小做大”,但是這種加速也讓很多店更快走完生命周期,能抗住衰退並且持續良性發展的的確不多。歸根結底,就是“口碑”與期待值巨大的反差所導致。

原本沒有那麽高的期待值,一旦你鋪天蓋地把所有人的胃口吊起來了,用戶的期待值會遠遠超出你實際產品能提供的滿足感。火起來容易,掉下去會更快。

網紅店的“紅”並不一定代表其出品的品質就一定上乘。相反,有一些“網紅店”把所謂的“預算”都花在“刷”口碑和做營銷上了,其出品價格必定包含了這一部分的營銷成本在里面。

羊毛出在羊身上。店家要麽通過擡高價格讓消費者為此買單,要麽降低成本導致品質降低。久而久之,當真正的消費者發現“網紅店”的出品並沒有相應“價值”,就會回歸理性。

兩天前,大龍再次經過那家曾經大排長龍的“網紅”面包店時,發現隊伍已經不像當初那麽熱鬧了,正在買單的人寥寥無幾。百無聊賴的他索性排隊買了一個面包,拿到手後咬了一大口:“謔!好硬啊。”

口碑 網紅營銷 喜茶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9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