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毒奶粉”案宣判】田文华被判无期徒刑

From
http://www.caijing.com.cn/2009-01-22/110050722.html

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因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

被认定犯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该罪最高量刑即为无期徒刑


【《财经网》快讯/记者 朱弢 发自石家庄】1月22日下午,“毒奶粉”刑事系列案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陆续一审宣判。第四批被判决的是原三鹿集团的四位高管——三鹿集团原董事长田文华、三鹿集团原副总经理王玉良、三鹿集团原副总经理杭志奇、三鹿集团原原奶事业部经理吴聚生。此四人被认定犯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根据法院判决,三鹿集团被处罚金4937.4822万元;田文华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2468.7411万元;王玉良被判处有期徒 刑15年,并处罚金2378.04万元;杭志奇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90.7011万元;吴聚生则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60.4674万 元。
2008年9月8日,媒体披露“甘肃14名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同患肾结石”,“毒奶粉”事件从此曝光。9月17日,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田文华被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刑拘,9月26日被批准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
《财经》记者获悉,2008年12月8日,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以被告单位三鹿集团及被告人田文华、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向新华区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次日,该案转至石家庄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根据检方指控,三鹿集团已明知其婴幼儿奶粉系列含有三聚氰胺,却并没有停止奶粉的生产和销售。三鹿集团生产的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等奶制品流入全国市场 后,对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对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国家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患病婴幼儿的检查和医疗救治,众多奶制品企业和奶农的正常生 产、经营受到了重大影响,经济损失巨大。
检方认为,三鹿集团生产、销售含三聚氰胺的奶制品;田文华、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对生产、销售含 三聚氰胺的奶制品负有直接责任,是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上述被告的行为均已触犯了《刑法》第150条、第144条、第149条、第140条规定,应以生 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中有关条款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最高量刑为无期徒刑。从这次判决来看,对田文华采取的是最高量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56

问题奶粉迟到曝光 康师傅剥离味全时机遭质疑


From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0203/04002651562.shtml


有市场人士质疑,如果当时就把台湾味全奶粉的问题曝光,康师傅控股还能卖得出这样一个受负面消息困扰的品牌吗?

从2008年10月17日到2009年2月2日,在这近3个半月的时间里,“阪崎肠杆菌”这样生僻的名词并未进入公众的视线。

不过,一则关于进口味全奶粉被检出阪崎肠杆菌的消息,一下子搅乱了人们节后的好心情。这种可致新生儿死亡率高达50%以上的病菌,危险性似不亚于三聚氰胺。

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信息显示,被检出致病菌的3种“味全”奶粉分别为味全婴儿配方奶粉、味全幼儿成长配方奶粉、味全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均产自中国台湾,制造商为“味全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湾味全”),检出时间为2008年10月17日。

还有一事同样发生在这3个月内:2008年11月24日,康师傅控股(00322,HK)以739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旗下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味全”)剥离。

“阪崎肠杆菌”阴影

对上述负面消息,总部位于台北的台湾味全代理发言人陈文敏昨日回应《每日经济新闻》称,受污染的奶粉已按规定及时销毁,并未入境,“经过初步调查,我们怀疑奶粉是在运输过程中受到了污染。”

杭州味全副总吴瑞勋则表示,该批问题奶粉去年10月份被海关拦截后就已全部就地销毁,并没有流入大陆市场。

吴瑞勋还告诉记者,“由杭州味全生产、并在大陆销售的味全奶粉,无论是原料还是产品都跟台湾味全没有任何关系。目前杭州味全所生产的产品经由国家质监局检测,批批检验合格。”

吴瑞勋表示,他不太清楚台湾那边针对此事的调查结果,但他怀疑问题很可能是出在生产环节。

事实上,这已是台湾味全奶粉第三次被检出阪崎肠杆菌。公开资料表明,在2006年10月与2007年8月,产自台湾味全的较大婴儿配方奶粉也同样被深圳检验检疫局抽检出阪崎肠杆菌呈阳性。

国家质检总局昨日也就上述事件发布澄清公告,新闻发言人李元平表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早已对该批奶粉依法进行了退运处理,不合格奶粉并未进入国内市场。李元平就此特别强调,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的进口奶粉,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信息发布存在“真空期”?

尽管问题奶粉是在去年10月被检出不合格的,但目前可以查到的信息,却是在今年1月20日才被公布的。

对此,李元平也在昨日澄清强调:“质检总局已于2008年11月7日就发布进口食品不合格信息进行过说明。”但是记者并未在质检总局官方网站上找到2008年11月7日所发布的相关信息。

也正是在这段信息的 “真空期”里,康师傅控股于2008年11月24日以739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旗下杭州味全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剥离,卖给了台湾味全旗下全资附属公司味全(BVI)有限公司。

对此,有市场人士质疑,如果当时就把台湾味全奶粉的问题曝光,康师傅控股还能卖得出这样一个受负面消息困扰的品牌吗?康师傅控股剥离杭州味全的时机是否经过“精心选择”?

针对这些质疑,记者昨日致电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公关部负责人称,味全现在不属于康师傅控股,无法回答记者提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5

娃哈哈借道“洋代工” 进军高端奶粉市场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527/703370.shtml


 宣布“卖奶粉”的娃哈哈,进军海外的方式显得有些特别。5月26日,国内食品企业娃哈哈集团在京推出了旗下高端婴儿奶粉。与洋品牌在国内加工正好相反, 新奶粉全部为委托国外代工。
据了解,新品牌奶粉主要目标是一线城市,销售网络、队伍将与娃哈哈原有资源共用,目前已经启动了200个销售网 点,前期试点销售已结束,即将全面进入北京等一线市场。在奶粉行业竞争激烈的现实情况下,娃哈哈作为后来者,能否成功“上位”被业内质疑。
“我历来不迷信、不惧怕国外的牌子。”在达娃官司中全面获胜的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不过新奶粉也是 “洋血统”。宗庆后介绍,此次娃哈哈委托荷兰与瑞士的公司为娃哈哈贴牌加工新奶粉,也是娃哈哈“走出去”的关键一步,他的定位是3年之内新品牌进军国内高 端奶粉第一营,产能将达到10万吨。记者看到娃哈哈奶粉包装上写着原产国荷兰,据悉,目前“爱迪生”奶粉均由荷兰一家集团旗下牧场和工厂生产,瑞士只是作 为运输过程一个中转站。
2010年,娃哈哈将目标定为700亿,宗庆后表示目前企业销售达到了190亿,产品瓶装水、乳饮料为主,奶粉短期内 效益近日并不能立即显现。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陈晨认为,娃哈哈一直通过在产品结构上的发力和多元化发展的转变,寻找到企业发展的新支点。 娃哈哈此举是整合全球产业链,开创中国企业走出去全新模式的一次探索。
但也有人认为国外代工必然导致成本增加,食品生产安全尤为关键,如果控 制质量、保证运输畅通是企业需要控制的风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61

拚奶粉錢 郭董再養五隻小金雞

2010-11-29 TCW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在喜獲麟兒之後,說他要延後退休,幫兒子賺奶粉錢;這可不是場面話,在兒子誕生前夕,他還忙著幫鴻海下一個成長的動力在奔波,四處當空中飛人。

十七日,他忙著在深圳高交會(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和中國副總理回良玉討論鴻海的發展,第二天,他又趕回台北,請前行政院長劉兆玄參觀鴻海旗下的研發成果。而十八日下午五點,郭台銘的私人飛機降落台北,隨即急急乘車奔赴內湖科學園區,消失在夜色裡。

郭台銘馬不停蹄,要趕在明年一月一日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起跑前,再替鴻海養出一批小金雞。十八日下午六點,鴻海和NEA、Onset、DCM三家矽谷創投公司簽下合作備忘錄。

要技術不要營收 找上矽谷的小公司合作

這是第一次,鴻海大規模和矽谷新創公司合作。

過去,鴻海「養小雞」的方式,是透過旗下的鴻揚創投,投資和鴻海本業相關的中大型公司,灌進鴻海的訂單,把已有上百億規模的公司養成可以上市的肥雞。以鴻 海上兆元的營收,和營收只有幾百萬美元的新創公司合作,就算這個新公司成長再快,對鴻海也是杯水車薪。這次鴻海要的是技術,不是營收。

「過去鴻揚最有代表性的案子,是群創,」麥實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方國健觀察。在鴻海這個富爸爸加持下,群創二○○四年,營收還只有四十二億六千萬元,到二○○九年,營收成長到一千六百三十五億,成長三十七倍。

「這兩年,硬體產業的發展已經走到極限,」和通創投前總經理張忠本觀察,現在科技業的下一個大機會「是在雲端、網路」,這些不見得是鴻海擅長的能力,鴻海才會想到下一步是和矽谷握有關鍵技術的小公司合作。

「和這三家美國創投合作,其實是鴻海在大陸投資李開復創新工廠的續集,」一位創投業者表示,在大陸,即使有錢,業者也不見得能投資Google前副總裁李 開復的創新工廠,看不到他目前正在進行的新公司,「創新工廠著重的是軟體,矽谷這三家創投公司著重的是硬體,」和這四家公司建立關係,鴻海得以掌握中國和 美國最重要的創新科技。

郭董的如意算盤 利用別人現有平台發展

「這是鴻海的育成平台,」郭台銘在記者會中表示,這個平台運作的方式是,由矽谷的新創公司創造原型,再結合台灣的設計能力,大陸的製造基地,快速讓產品商品化,「他們就負責在矽谷,創造下一個新的原型,」郭台銘說。

張忠本分析,鴻海的目標是「利用別人現有的平台,結合自己的軟體技術」。就像宏達電利用Google的Android平台發展;找到下一個矽谷的Google合作,就能創造新的機會,「這是未來發展的新趨勢。」

這次鴻海找到的十二家公司,有五家和鴻海簽約,像是研發高效能電池的Enovix,研發無線高速網路的Sibeam,高畫質晶片製造商Zenverge,軟體研發商Splashtop和Pancetera,這些公司將分別和鴻海各事業群展開合作。

耗時兩年找標的 鎖定五項殺手級新應用

以Zenverge為例,這家公司也獲得摩托羅拉的創投基金,這家公司生產HD高畫質解碼晶片,將可望讓手機也能播放高畫質影片,市調公司In-Stat預估,到二○一三年,這個市場每年將以二○%的速度高速成長。

換句話說,這五項技術是鴻海看好的殺手級應用。鴻海花了兩年時間,和這三家美國創投公司反覆審查案子,才找到這五隻小金雞。

「找到公司不難,如何讓新創公司與大象共舞才難,」創投業者觀察,郭台銘的新模式能不能成功,挑戰才剛開始,過去鴻海和矽谷公司合作,也並非一帆風順。

「小公司和鴻海這樣的大象共舞,也要小心別被大象踩到,」方國健分析,幾年前,他曾投資生產電子小恐龍的一家新創公司,看好電子寵物的發展,公司第二次增資「一千多萬的額度,鴻海全要了。」

方國健回憶,「結果等小恐龍要正式生產的時候,鴻海的目光全部都放在iPhone上,」為了追求更高的成長,鴻海臨時取消對小恐龍的投資,「十幾個 million的投資就write off(打消)掉,」和富爸爸靠得太近,即使鴻海只是「打個噴嚏」,對新創公司也可能是致命的一擊。 因此,鴻海這次設計不同的運作方法,不再直接投資,是由創投公司居中介紹,雙方先合作開發產品,再談投資。

一年前,負責這個平台的建漢董事長李廣益就向朋友預告,自己將離開硬體產業,專心經營鴻海交給他的這個育成平台。 這次布局,郭台銘計畫吸納中國和美國最聰明的大腦,維持兆元帝國的成長,找到標的只是開始,能不能讓鴻海找到新的成長動力,替郭台銘賺進養兒子的「奶粉 錢」,就要看李廣益能不能替鴻海養出下一批小金雞了。

【延伸閱讀】鴻海準備培育的5隻小金雞

公司名:Sibeam關鍵技術:無線寬頻網路產業地位:全球最早開發出無線高畫質晶片領導廠商 應用:讓PC和手持式裝置可用無線方式將高畫質內容傳到電視播放

公司名:Enovix關鍵技術:高效能電池技術產業地位:高效能鋰電池領導廠商 應用:手機、藍芽耳機等手持式裝置

公司名:Pancetera關鍵技術:軟體研發產業地位:高效能虛擬裝置管理軟體領導廠商 應用:提供電腦和手機上有效管理資源的新方法

公司名:Splashtop關鍵技術:快速開機,虛擬機器技術產業地位:全球第一家推出即開即用技術公司 應用:讓PC在10秒內開機上網

公司名:Zenverge關鍵技術:高畫質晶片製造產業地位:全球第一家做出一顆晶片可同時處理四頻道高畫質影像的公司 應用:手機、數位監控系統

資料來源:各公司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68

搶奶粉 左丁山


2011-2-7  AD




 

過年前,香港鬧奶粉荒,據講內地人(珠三角一帶)特別來港掃貨,一買就成箱成箱咁買,搞到本地媽咪喊咁口,要買都買唔到,於是有人呼籲向內地人來港買奶粉要徵收離境稅。

徵 稅之議,講吓就得,要實行就極困難,理論上香港亦不可能向單一貨品徵收特別稅,技術上,專就「離境奶粉」徵稅要改變本港稅例,動搖簡單稅制之根本,政府那 敢輕舉妄動,理論上,香港百幾年來係自由港,只向極少數貨品徵入稅,奶粉顯然不屬此類。內地不是沒有奶粉,而是內地奶粉品牌全無公信力,有啲食壞B B,內地媽媽被迫來港買真貨,價錢(連旅費)及時間不計。香港奶粉入口商本來知道本地出生率低,奶粉市場並不大,但有幾多內地媽咪來港買奶粉,又好難估 計,一旦出現內地人來港搶購,先至會令本地奶粉市場出現供不應求嘅情況。入口商已經講咗啦,香港「美贊臣」奶粉直接從外地入口,內地「美贊臣」奶粉就在內 地包裝。故此內地人特別鍾意來香港買舶來「美贊臣」,不願在內地買內地「美贊臣」。要解決呢個問題,「美贊臣」可唔可以在內地大力宣傳,內地「美贊臣」奶 粉與香港「美贊臣」奶粉,同樣係真貨呀?

一時之間唔夠奶粉,認真麻煩,但長期嚟講,外國奶粉牌子有見及此,應會增加香港供應量,預多啲畀內地人搶購。之不過,內地入口商/包裝商必然會因此而不高興,此則有待原來生產商(譬如「美贊臣」)去協調香港大陸兩地入口商、分銷商嘅矛盾咯。

三 年前一位老友去日本,捉住肥仔K帶路去買奶粉,左丁山笑佢緊張過度,唉吔,原來啲媽咪、嫲嫲有預知之明,內地人富起來本是大好事,但服務業與製造業之道德 倫理觀念有落差,常以冒牌貨假貨毒害顧客,害咗中國人,益咗香港商人。曾特首大可趁此機會,建立一個香港奶粉港,請外商港商在工業邨設立大型奶粉廠,大打 Made in Hong Kong招牌,怕乜成本比較貴啫,內地人願意畀溢價吖嘛,立法會議員素來喜歡出位、搶分o架,工商界啲議員有機會演吓身手嘞,唔通奶粉問題都要由大律師、 工會議員出聲?「經濟動力」與自由黨班議員,快啲諗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5

奶粉.學童小巴 左丁山


2011-2-13  AD




 

年初五、年初六本欄寫「搶奶粉」與「學童小巴安全」,引來讀者電郵。讀者K云搶奶粉一文與「王迪詩」(專欄作家)之一篇文章有異曲同工之妙,左丁山冇睇過,不敢置評。另外讀者李話左丁山「表錯情」,香港製造奶粉肯定冇銷路,因為:

「首先,大陸人買的奶粉是外國奶粉,如美國、瑞士、澳洲、新西蘭等,大陸人就是相信這些白人國家所生產的奶粉會吃得他們的兒女肥肥白白,而他們更相信除了白種人的奶粉外,是沒有更好的選擇的了,所以香港藥房賣得的都是白人製造的奶粉,日本人製造的好像沒人買的。

另 外,香港要是成了奶粉生產港又如何?牛奶哪裏來?為了運輸成本問題,不又是大陸嗎?大陸人賣你香港原材料時加入一碗仔咁多『三聚氰氨』又如何?你香港人會 不收貨嗎?因此對於大陸人來說『香港製造』有何吸引力?香港政府若真的聽從先生建議,肯定『吔蕉』,給美國奶粉廠家笑爆嘴,人貴自知嘛!信譽這回事不是可 以一天就賺得來的,信譽是要經年累積得來,香港人生產的藥已經出名醫死人,連藥都可以亂嚟!有冇人信你生產的奶粉會比外國白人生產的好呢?」

中 國人最相信白種人產品,當然係實情,唔係Prada點解話要嚟香港上市?但左丁山嘅提議係「請外商港商在工業邨設立大型奶粉廠」,有「請外商」三個字,今 天之暢銷奶粉如果由外商(白人)在港製造,話明全部原材料係「白種人」牛奶?怕得喇啩?外商來港起碼可以帶挈香港增加一啲工廠職位吖!

 

今 天猶講白種人優越性,為之心淡,香港特區政府搞國情教育,唔知駛唔駛搵白種人老師嚟教呢?或者要嘅,白種人國家嘅學童巴士在路上開得特別慢,充份保障學童 安全,但本港一啲學童巴士在路上竟會與清晨派送報紙嘅貨車鬥快,就真係嚇死人。勤力德來電話佢睇完年初六講學童小巴,甚有同感,佢啲夥計朝朝派報送報,爭 分奪秒,有其苦衷,但司機匯報俾佢聽,有時竟會被學童小巴爬頭!勤力德就有過一次一手經驗,佢覺得個學童小巴司機不顧學童安全,毫無道理,於是發力追趕, 過了小巴之後一望:見到一個學校招牌,於是打電話去嗰間學校投訴!勤力德叫左丁山下次再遇上同樣事情,不妨抄下學童小巴車牌及學校名稱,一於投訴俾學校 聽,希望可以阻止到學童小巴司機開車太快。係可以咁嘅,不過早上左丁山在的士內眼皮下垂,好難注意到路上車輛車牌嘅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9

奶粉「洋溢價」無可避免

http://www.eeo.com.cn/2011/0709/205888.shtml

經濟觀察報 評論員 鄒衛國 嬰幼兒奶粉領域,跨國品牌的市場份額隨著價格一起在上漲。在過去的12個月中,幾 乎是每兩個月左右,這些品牌的嬰幼兒奶粉就會出現一波比較顯著的漲價。但是,漲價並不妨礙他們市場份額的提升,這些奶粉甚至在某些區域出現短暫的供求失 衡。在今年春節前後,內地對這些奶粉的需求,甚至造成了香港的奶荒,一時奶粉一罐難求。

現在,作為這種供求關係的某種體現,又一波漲價潮來臨,跨國品牌的毛利進一步上升。內地的廠商也在試圖利用這種現象。他們將國外奶粉重新包裝,然後在國內以外資形象推廣,成為這個行業的一種商業模式。

可以說,嬰幼兒奶粉正出現一個超額利潤區間,即使是同樣的奶粉,產自國外的產品能夠賣出更好的價格。我們姑且將這種現象,叫做奶粉的「洋溢價」。 「洋溢價」的形成,固然與本土主流品牌的醜聞相關。2008年的乳業三聚氰胺事件成為一個拐點,本土品牌已經沒有辦法得到公眾的多數信任。

任何品牌都難以避免醜聞,但一個行業在醜聞發生了三年之後,仍然無法獲得諒解,那就值得深思了。

從本質上說,跨國品牌並沒有更高的道德水準。在諸種價值的排序中,將股東的需求置於公眾健康的考慮之上,乃是普遍現象。

譬如,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但很多準媽媽、新媽媽和她們的家人往往就會遭遇配方奶粉廠家的強力推銷。你甚至會疑惑,是不是他們的奶粉比母乳的營養還要好。包括跨國品牌廠家在內,這些推銷甚至會違規發生在醫院裡面。

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說明,所有的公司,都是將利潤置於嬰兒健康的考慮之上的。不過,國內的公司更甚,將廉價的有毒奶粉添加進入配方食品,在2008年的時候,曾經普遍發生。

既然都只是類似的道德水平,為何會遭遇不同的對待?如果要說他們之間的差別的話,那關鍵的只能是產地以及與產地相關的食品安全體系。

可以說,對本土奶粉的不信任,本質是對奶粉是否符合國家標準的不信任。一個產品能夠出廠,就說明食品安全體系是認可其符合國家標準的。符合國家標準 的奶粉,一定是合格奶粉,但一個被認證合格的奶粉是否安全?問題就出在這裡:為數不少的人認為,國家認可的「合格」,並非一定「合格」抑或安全。「洋奶 粉」溢價現象,本質是中國的媽媽們在用腳對中國的食品安全體系投反對票。

對於本土奶粉,中國媽媽們信心的喪失,並非一個突然發生的事件。在我們看來,這與中國處理相關事件的手法密切相關。

重大安全事件發生之後,政府主導的行業整頓行動往往會展開。此過程中,經常可以發現公眾健康的考量並未被置於首要位置;有些時候,所謂的「就業、稅 收」成為壓倒一切的主題詞;在處理結果上,可以看到部門利益擴張的濃重痕跡:安全事件每發生一次,政府對相關領域的干預就更深一步,但問題並未解決。

事實上,發生安全事件的企業,嚴重違背的是法律。一般而言,相關事件的核心就是利益受損的消費者與廠商之間的官司。但我們在處理這些問題的過程中, 予以主導的卻是行政體系。此過程中,可以說司法系統不作為或作為不充分,亦可以認為,行政過於強勢:在乳業三聚氰胺事件上,我們看到了很多通過法律途徑尋 求解決方案的訴求被壓制的案例。

違背法律,但行政化處理。行政主導的處理方式下,弱化了社會對法律的尊重。此過程中,各種利益相互穿連、纏繞,加重了法律追究與行政處理的不平衡, 最終理想的解決方案難以獲得。在奶粉安全問題上,這成為本土奶粉的社會信任瓦解的重要原因。而一旦社會信任瓦解,公眾只能從外部獲得解決方案:地球是平 的,「洋溢價」由此不可避免的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06

娃哈哈棄礦養牛 宗慶後掙得到「奶粉錢」嗎?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26/1NNDE4XzQxMjU1Ng.html

圖:宗慶後

放棄礦產項目

澳洲對外招商的鐵礦都位於非常偏遠的地方,需要投巨資建設鐵路和碼頭等基礎設施,同時還需要為採礦人員提供良好的生活設施,投資成本過高,娃哈哈因此放棄。

日前,宗慶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已經放棄在澳大利亞開採鐵礦的計劃,而希望在西澳大利亞地區建養牛場和奶粉廠。且澳大利亞當地農業部門已經幫助其在當地進行投資項目的調研,預計調研在2012年6月結束。

兩年前宗慶後對外透露出對澳洲礦產項目感興趣。到底是什麼令宗慶後改變了投資計劃?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稱,礦產風險大,礦產投資本身存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企業想投資礦產項目源於礦產資源價格的不斷攀升,但是經濟形勢一旦出現逆轉,大宗商品的價格必然下跌,加之礦產項目投入很大,一旦虧本都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宗慶後自己也承認,當地(澳洲)對外招商的鐵礦都位於非常偏遠的地方,需要投巨資建設鐵路和碼頭等基礎設施,同時還需要為採礦人員提供良好的生活設施,投資成本過高,因此放棄。

娃哈哈原營銷總監、營銷專家肖竹青透露,宗慶後是一個實業家,以他的性格來講,對風險較大和投機性較強的投資並不感興趣,放棄礦產投資是很正常的事情。當初,肖竹青曾建議宗慶後進入房地產行業,但是他一直沒有採納。

中國鋼鐵現貨網首席顧問馬忠普也告知記者,娃哈哈放棄礦產投資並非前景不好,從完善並保障產業鏈安全的角度來講,國家仍在支持有實力的企業進入,只不過娃哈哈不具備這個實力。當初其想要進入礦產行業,是在國際礦產資源維持高位的背景下決定的。

赴澳洲養牛

娃哈哈之前曾提出一個千億規模的目標,2010年娃哈哈實現營收550億元,單靠飲料行業很難實現這個目標。

但娃哈哈多元化的戰略並沒有改變。此前,宗慶後已經頻頻出手介入其他領域,包括在河南商丘開建商業中心、在浙江成立文化公司試水文化創意產業、推出愛迪生奶粉搶灘高端奶粉市場等。

宗慶後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企業做大就一定要多元化發展,因為東方不亮西方亮。也有一大批企業在多元化發展中失敗了,多元化要看企業有沒有這個需要,有沒有能力,有沒有機會。

從娃哈哈的角度來講,宗慶後認為,企業有多元化發展的需要,它在飲料行業已經是龍頭企業,且有資金和人才,關鍵要看機會。「我之前曾提出一個千億規模的目標,2010年娃哈哈實現營收550億元,單靠飲料行業很難實現這個目標,但是多元化發展的話就能很快實現了。」

據娃哈哈官網的資料顯示,未來3~5年,娃哈哈要實現營業收入1000億元、力爭早日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同時,將立足主業,在飲料行業繼續做大做強,並逐步向海外市場進軍,尋找更多、更廣的商機。

關 於投資澳洲礦業,宗慶後表示,由於澳大利亞的奶牛採用放養和圈養結合的方式,奶牛一年的鮮奶產量可以達到10噸左右,而國內奶牛隻有3~4噸左右。由於產 量大,在澳大利亞建養牛場,生產一升鮮牛奶的成本僅20多澳分(低於2元人民幣),賣價則超過40澳分(接近3元人民幣)。相比之下,娃哈哈在國內的鮮奶 收購價每升超過3元。

「即便加上製成奶粉的成本和運到中國的物流費,在澳大利亞生產的奶粉仍然比國產的要低,而且質量也有保障。」宗慶後說。

某國內營銷專家表示,消費者十分迷戀進口奶粉,娃哈哈在國外養奶牛建奶粉廠,可以和「國產」撇清關係,爭取消費者的信任。加之國內外投入產出比的對比,也是吸引其選擇在海外養牛的原因。

而娃哈哈在首試奶粉市場出師不利,或許也是其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助力奶粉業務的需要使然。2010年,娃哈哈高調推出「愛迪生」嬰幼兒配方奶粉時,曾放出第一年年銷售額衝擊100億元的豪言,而一年多的時間過去,銷售額僅在10億元左右,與當初預期相距甚遠。

另外,娃哈哈作為我國目前最大的食品飲料生產企業,飲料業務在國內市場佔據著15%的市場份額,在乳飲料市場的市場優勢則更為明顯,平均每年需要5萬噸奶粉,雖然其已經在國內多個地區建有奶源基地,但仍有一半的奶粉原料依靠進口。

所以,行業人士認為,養奶牛是一種行業內的多元化發展,是為了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對於娃哈哈這種手握150億元的現金,資金充足的企業是有利的。

但也有分析認為,產業內的多元化也透露了宗慶後投資趨於保守,這或許緣於2010年娃哈哈集團在銷售增長150億元的情況下利潤卻縮水20億元的打擊。

營銷專家李志起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娃哈哈多元化發展戰線拉得太長,牽制了經營力量,使主業發展受到影響,過度規模化的發展和擴張的負面效應開始顯現,「接下來,他在投入方面可能會更加小心和穩健」。

截至2011年年底

國內奶粉市場企業佔比

(娃哈哈主打的愛迪生榜上無名)

其他48.59%

惠氏4.72%

製圖資料來源:中投顧問

雅培7.29%

多美滋16.76%

美贊臣12.06%

雀巢10.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47

雀巢有望入主惠氏奶粉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19/zNNDE4XzQyMTIzNw.html

惠氏奶粉業務外嫁即將塵埃落定,瑞士雀巢集團機會最大。

4月18日,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輝瑞與雀巢接近達成協議,出售惠氏營養業務,價格在90億美元。

自2011年7月輝瑞宣佈剝離惠氏營養業務之後,有多家食品和奶粉巨頭表示參與併購,這其中包括法國達能、美國卡夫、亨氏等。其中美贊臣與達能結成了併購聯盟。

雀巢如果併購惠氏成功,在中國市場將躍居第一,成為新「霸主」。曾任職過惠氏的奶粉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誰收購惠氏都會成為中國奶粉市場的冠軍,惠氏在國內2011年稅後收入為50億元,佔據約10%的市場份額,而雀巢約4%-5%的市場份額」。

4月18日,雀巢中國和輝瑞中國都表示未得到總部最新消息,輝瑞中國公關總監喜慶表示,「還處於評估和分析的過程中。」

雀巢或迎娶惠氏奶粉

雀巢是世界上最大的配方奶粉生產企業之一,雀巢2011年業績報告顯示,其嬰幼兒配方食品銷售收入為79億美元,較上年增長7.3%。而在中國市場,雀巢市場份額在4%-5%之間,銷售額約25億元左右。

而被併購的對象惠氏奶粉2011年銷售額為21億美元,較上年增加15%。奶粉行業資深人士指,中國市場是惠氏奶粉最主要的市場,佔到惠氏總銷售額三分之一。

一國內奶粉人士透露,「惠氏內部人透露惠氏去年計劃奶粉銷售額為40億元」。而上述資深人士告訴記者,「惠氏2011年稅後銷售收入在50億元,比雀巢大一倍多。惠氏2011年的市場份額約10%。」

如果雀巢成功收購惠氏奶粉,在某些市場可能面臨反壟斷的障礙,為了達成交易,雀巢可能會在某些市場上出售資產以贏得監管部門的批准。加上惠氏奶粉的份額後,雀巢在澳大利亞、墨西哥等市場份額將達到60%以上,在當地具有壟斷地位。

外資巨頭的壓力

AC尼爾森公司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國內排名前十位的奶粉品牌中,5大外資品牌多美滋、美贊臣、雅培、惠氏、雀巢等位列其中,他們合起來佔據中國內地奶粉市場份額的50%以上,並且幾乎都是一二線城市的高端市場。

外資品牌佔據國內奶粉市場高端市場約80%,從原料奶粉和市場價格對國內奶粉進行雙重擠壓。

事實上,無論哪一家獲得惠氏奶粉,其在中國市場都將佔據老大的位置。

上述奶粉資深人士透露,美贊臣去年在國內市場稅後銷售額為58.5億元,達能旗下的多美滋稅後銷售額為46億元,雅培則為40億元。

由於外資品牌在國內的市場話語權,每年各大外資品牌輪番漲價,毛利率都保持在60%以上。

雀巢併購惠氏如果成功,雀巢與惠氏在中國奶粉市場稅後的銷售額將約為75億元左右,超過目前第一名的美贊臣約17億元,將是名副其實的老大。這更將衝擊實力相對弱的國產品牌。

目前雀巢主做成人粉,惠氏主做嬰幼兒配方粉。一奶粉企業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如果收購成功,會對雙方的渠道、團隊管理和市場運營帶來影響,兩個品牌存在著競爭,至於好與壞需要看最後的運營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88

誰在給「洋奶粉」做宣傳?

http://www.21cbh.com/HTML/2012-6-15/1ONDE4XzQ1NDc1OQ.html

中國乳製品協會近日發佈報告稱,目前國產乳製品,特別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質量安全狀況是「歷史最好時期」,該協會理事長 宋崑岡還振振有詞地稱:「我孫子喝的就是國產奶!」話音未落,伊利嬰幼兒奶粉即爆出「汞超標」。昨日,伊利公告個別全優2、3、4段乳粉參照健康綜合指 標,產品汞含量有異常。

「這恐怕又給洋奶粉做了最好的廣告。」一家洋奶粉品牌公司相關人士說道。國產奶屢屢爆出問題,將國內消費者一再推向了洋牛奶一方。

乳 業知名專家王丁棉向記者表示,目前,在沿海大城市,洋奶粉儼然佔據了八成以上份額,全國範圍內,嬰幼兒奶粉被「洋奶粉」佔據了六成左右的份額。是什麼讓洋 品牌或者傍洋品牌的牛奶企業賺得盆滿缽滿?王丁棉一語道破:「三聚氰胺事件以來國產牛奶行業問題不斷打擊了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的信心。」

聽到伊利牛奶出問題,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秘書長魏榮祿感嘆道,這顯然再次給洋奶粉做了最好的宣傳,讓洋奶粉可以乘機而入。

近 幾年,洋奶粉不僅市場佔有率不斷提高,其價格也是一路高歌。2008年9月至今,洋奶粉在中國市場的總體價格漲幅已達50%,被稱為「全球最貴洋奶粉」。 給中國媽媽們帶來了壓力的同時,也給「洋奶粉」廠家及經銷商帶來了高額利潤。王丁棉表示,即使加上運費等費用,一罐重量為850克~900克的進口成品奶 粉,增加的成本也僅為80元~90元。廠商與經銷商賺取了高額利潤。

魏榮祿告訴記者,表面上看,是中國奶業屢出問題給了洋奶粉機會,中國 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缺乏信任造成洋奶粉再怎麼漲價也不愁銷量。而深層次原因是,中國奶粉管理上出了問題。雖然宋崑岡稱,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標準世界最嚴。但 是在魏榮祿看來,事實遠非如此。我國牛奶屢出問題背後恰恰是標準不完善。

魏榮祿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牛奶行業只有產品標準,這部分標準本 身就不夠完善。而國際上,完善的牛奶行業標準包括三個方面,除了產品標準外,還有專業術語標準以及產品生產工藝標準,這兩塊標準在我國都沒有。「這也導致 了我國牛奶行業『三亂』:亂添加、亂運營、亂廣告。」魏榮祿感嘆,中國「先搞市場、後搞工廠、再搞農場」的做法在國際上沒有先例。「或許,只有當洋奶粉完 全佔據了國內市場,國產奶才能醒悟。」一位奶業人士感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