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宋卫平:绿城绝不会比大部分开发商破产得早

http://www.infzm.com/content/63700

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绷着脸,心事重重地看着设计公司给他播放的PPT文档。这是9月27日下午的杭州玫瑰园酒店,十多个小时前, 宋卫平结束了16天的北方市场巡视,回到杭州的住所玫瑰园。这位以“足球反黑”著称的地产老板,长时间里在浙江楼市及中国高端住宅领域一骑绝尘,甚至公司 规模一度接近万科,居于中国房地产业年销售榜第二,但过去一个月里却为各种调查传言困扰。

过去几天,南方周末记者独家专访了宋卫平和绿城集团行政总裁寿柏年,倾听他们对于最近各种传言的解释,以及各种房地产政策的解读。宋卫平声称,经过 这次调控以后,他对做高档、中档商品房的积极性大大下降了,但绿城绝不会比大部分开发商破产得早。以下为宋卫平的部分访谈内容。

海航收购是个幽默

南方周末银监会调查绿城信托事件传出的时候,您当时在哪?

宋卫平:好象是在北京。我不担心。我知道我们的资金一定是在正常的范围内,银监会就是想知道通过信托管道进入房地产的钱,到了一个什么样程度。房地产信托确实是一个问题,万一市场不好,到时候兑付不了,会构成一个社会问题,监管部门要事先做一个了解和把控。

而到目前为止,信托融资占到我们总融资规模的20%左右。也就是最近两个月,绿城信托融资成本才升到了14%。以前控制较好,开半年会议时,信托的成本跟银行贷款成本是一样的,10%出头,最近两个月成本上到14%左右,成本再高的信托我们也不敢做,我们的利润很透明的。

南方周末:像海航30亿收购绿城的事情,你听到第一反应是什么?

宋卫平:我觉得挺好玩的,就没有把它当成一回事,因为写这篇报道的是足球记者。我当时都没有想要就这个问题,去跟媒体做一个说明,两三句话就打发过去了,讲的轻一点呢,人家可能一个幽默,那天可能是另外一个4月1日。

南方周末那在这轮房地产调控和银根紧缩中,绿城的销售和资金是否真遭遇到很大的困难?现在的状况是否近似2008年四季度绿城的状况?

宋卫平:目前为止还没有。2008年国庆节怎么过的,我还历历在目。那年到八、九月份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拖欠各种款项了。所以各个地方急着出台救市的措施,因为他也不得不救。

今年最大的一个前提是全面紧缩的货币政策。就是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了百分之十几,比以往增加了一倍还多。这里大概有150%的冻结存款不能作为贷款来 源。一个数据说是40万亿存款里的15%左右被冻结了,冻结了6万亿的钱。从2008年匆匆忙忙放出来4万个亿,到现在4万亿逐渐回收,再加上银行一来一 去温差,这三年经济政策相当于有二三十度的降温,降到了现在的零度。

其实各行各业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贸易企业和生产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个人也是一样。房地产行业里有一个很清晰的变化,以往卖房子银行按揭 有很高比例,但现在能够准时放下来的按揭非常少。这样开发贷不正常了,客户又失去了按揭的购买力,房企影响极大。我们以往的经验,跟按揭有关的购房占到 90%,按揭受限制的话,相当于没有限购政策,购买力理论上就已经下降了50%以上。

绿城绝不会倒闭得比大多数人早

南方周末为数不少的地产专家认为,在经历2008年四季度流动性危机后,绿城并没有吸取教训,仍旧追求爆发性的增长,忽略了长期稳定的可持续增长,没有将财务安全放在首位,是否是这样?

宋卫平:这个没有办法把控,如果拼命把控住风险的话,就不会有今天的绿城。如果你不尽量多做一些,不尽量把这个队伍做强大,把我们的 产品线做丰富,把很多项目做得更多一些,是不会有今天的绿城。如果绿城缩小规模到现在的1/3和1/2可能会比较稳健,但我个人认为,我们没有尽力。

我们公司里有一句话叫做走正道、尽人意、听天命,就是你尽力去做。有钱就去买地,不但是自己有钱,可能还和合作伙伴一起凑钱,也用银行和金融机构的 钱。对于飞涨的地价,我们开玩笑说过,两年前买一千亩,做完一轮后你发现利润和本金加起来只能够买一百亩,再过四年发觉只能买十亩,做完十亩的时候,发现 钱就够一亩地、一分地了,那时候房企就应该关门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当然,这一轮如果我们比较安全的度过,我们是不是以后也要在手上保留相当的现金流,不要让自己的资金链绷的那么紧,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南方周末2009年您炮轰过万科降价,声称两年内要做到千亿,要向万科看齐。现在这个目标还在吗?

宋卫平:有能力的时候就多做一点,没有能力的时候少做一点,环境好的时候多做一点,环境不好的时候,要壮士断臂,也只能壮士断臂了。 如果环境再不好,很多企业都倒闭的,我们跟大家一起倒闭,也不丢什么脸,但是你放心,以我们的能力不可能倒闭得比大多数人早,这点能力我们总是有的。

为什么我不愿意提降价,因为企业不能贱买自己的产品,这是对经商法则的一种尊重,也是对社会财富,对我们员工,产业链里这些人的劳动和才智的一种尊重,所以不能随随便便就降价,这不是负责任的一种做法。

如果真要降价怎么办?理论上我只会针对我的老客户降价。至于新客户也很简单,你找一个老客户写一个介绍信。因为我们的老客户太多了,我们不是一个项目,我们全国有一百多个项目,在杭州我们开发十几年。

南方周末2010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您和您的团队都讨论过哪些版本的新应对方案?您当时想到的最坏的情景是什么?具体方案使用情形如何?

宋卫平:我现在还有几条路可以走,努力去做销售,再不行就倒腾些项目,如果项目倒腾不掉,有一个策略是可以用的——但是这个策略最好 不要用,那就是全面降价,而且我以前说过,绿城要降价就要降到底,卖完以后我不做房产商了,把存货全部卖光,房子也卖光,土地也卖光,我不要了,以后选一 个行业,我们去帮人家做服务,做物业管理。像我们绿城物业公司,每次宏观调控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一点都不用操心(笑)。

但如果现在政策再不放松,到今年年底之内,我们有可能被迫面临项目做一个腾挪的可能,但我不相信那时大家的日子都很宽裕。

这个环境下,你去抗争很难

南方周末投资者往往倾向于草率地认定因果关系,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到2008年的市场动荡——那在当时确实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危机,投资者担心历史将会重演。就我们公司而言,历史会重演吗?

宋卫平:今天的问题,不是我们企业本身健康不健康的问题,是环境的问题。再一个彪形大汉,到冬天还是要穿棉袄的,在夏天也让你穿棉 袄,他怎么受得了,所以是一个环境的问题。总结下来还是要再重申,发展是硬道理,大家不应该这么过日子,不应该把企业逼到银行贷款贷不到,要向高利贷借, 借了以后再还,然后再借高利贷,总有一天企业家都要跑路的。

现在的政策环境下,风险管控再有本事的人,都没有办法了。一般的风险管控我们岂有管不好的道理,但是这种环境又哪里是人可以适应得了。就好比开车, 这辆车让高超的人可以开到120码平安到达,很安全,很舒适;但让一个拙劣的驾驶员,一会加油门,一会踩刹车,跌跌撞撞,60码也很难控制。

南方周末会感觉到很累,或者压力很大吗?

宋卫平:去年会有,今年就没了,今年为什么没了呢?有人告诉我说,你有这种机会为那么多人做那么多事,是天大的福报。我早一两年以前 事情多了会很烦燥,怎么那么多事,干嘛做得那么辛苦。现在比以前好多了,因为自己不认为这是一种苦,就是尽可能把这个事情做好就可以了,所以早两年要卖项 目,我心理很不情愿。现在万一形势再不好,我可以从从容容把项目卖掉两三个,我们如果现在手上有一百多个项目,比如做了一小半,有一半还没有动工呢,然后 卖掉五个十个,卖掉二十个,就轻松很多。

其实,经过2005年,经过2008年,我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在五年以前我就把企业定位成商业模式运营的社会公益事业。我们现在签约和将要签约 保障系列,估计会超过一千万平方米,我们只收3%的工钱,甚至有的连3%都收不到,有的项目除了人工工资以外,约定好的分文不取。我们用这种姿态去做事, 而经过这次调控以后,我们对做高档、中档商品房的积极性大大下降了,我们就变成了建筑公司一样干活就完了。

真正的开发商除了大的央企和国企外,我们可能真的没有发展的模式,在这个环境下,你去抗争也是很艰难的,他们可以控制你的钱,也可以控制客户的钱,控制整个社会的钱,而且他这种控制从政策上也不调研,他想控就控。

南方周末您每天会睡多久呢?

宋卫平:多的时候六七个小时,少的时候四五个小时,睡一两个小时的也有,睡八九个小时也有,目前这个环境并不构成对生活里一般状态的 影响。学历史的人见过多少历史上的波浪起伏。现实生活里经过了2005年、2008年这种工作上所碰到的事情,几乎习以为常,无非是担忧:这样浪费掉了时 间,这样不应该有的折腾,对社会、对企业是巨大的破坏和杀伤力。你本来可以做的好好的,像安置房的问题早十年做不就行了。

不是说我不感到目前的压力和困难,我是想,凭着自己对社会变化的认识以及努力工作,我们还是有非常大的可能和概率挺过去的。即便退一万步讲,走正道,尽人力,听天命,也就如此罢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34

京東所售天梭表大部分不能全國門店聯保

http://www.infzm.com/content/64614

在京東所有商品的售後服務的「服務承諾」條款中,京東承諾,所售商品均為正品行貨,憑質保證書及京東商城發票,可享受全國聯保服務。但該條款後面有四個字的附加說明:「鐘錶除外」。

11月7日,此前自稱所售100%為真貨的高朋網發佈聲明,稱合作商家提供了虛假的代理信息,高朋願意退款並賠償每位消費者200元。

網上買名表靠譜嗎?除了高朋網外,京東網也有天梭表出售。其中大部分表沒有保修卡,不能「全國門店聯保」,只能由京東提供質保。

高朋網

據《北京晨報》 早前報導,市民李先生10月19日在高朋網上以690元的價格買了一隻專櫃價要3000元左右的天梭經典運動腕錶PRC200。但是,李先生發現手錶外包 裝上印刷圖案模糊不清,說明書上還有漏字現象,質保卡上連銷售商的章都沒有。他懷疑自己買到了假貨,網上也有其他買家表達了類似的懷疑。

對此,高朋一直都在喊冤,反覆聲稱天梭表的真實性。據《北京晨報》上述報導,高朋網一位楊姓主管表示,「表肯定是正品」。他表示,此款手錶是商家通過特殊渠道進的,所以價格比較便宜,只是包裝和質保卡是假的。高朋網還通過《京華時報》等媒體回應稱,在天梭表團購上線之前,高朋網審核了天梭手錶一級及二級代理商資質,同時抽調了兩件樣品送到天梭專賣店檢驗,均為真品。

然而,據《新京報》報導,就在11月4日,天梭手錶在中國內地的唯一授權進口商和總經銷商瑞表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簡稱「天梭中國」)就此事發佈聲明稱,已對部分在高朋網購買到的天梭手錶進行檢驗,經鑑定,所有送檢手錶均為假貨,已就此事向公安機關報案。

在天梭中國就事件表態後,11月7日,高朋網終於改口。據《北京晨報》11月8日報導,高朋網稱合作商家天津市金三商貿有限公司向高朋網提供了虛假的代理資質信息,高朋表示願退款並賠償每位消費者200元,但高朋網在聲明中沒有談及手錶真偽一事。

京東網

據前述《北京晨報》11月8日報導,天梭中國一位負責該事件消費者維權的工作人員表示,「天梭中國沒有授權國內任何一家網上商城銷售天梭表」,網購的手錶都不能享受天梭表的全國聯保售後服務。

然而,除了高朋網外,京東網、卓越亞馬遜、新蛋等知名電子商務網站也有天梭表出售。

京東網上,記者發現有179款天梭表在售。奇怪的是,同樣是天梭表,其售後服務卻有兩種不同待遇:有十幾款表有「全國門店聯保」標誌,可以全國聯保;大部分表則沒有這個標誌,只能由京東提供質保。

以一款有60多個買家評論的天梭Classic 經典系列機械男表T97.1.483.31為例,該表沒有「全國門店聯保」標識,只在售後服務中註明了「本產品京東提供三年質保」。

購買了該表的網友「錢塘吳江」反映,該表的售價比專賣店便宜了幾百元,但是保修卡上沒有蓋章,專賣店表示不提供保修。

「Canann"等網友稱,自己沒有收到保修卡。「應該是正品,但不一定是行貨」。網友」realoop"說。

「這款商品京東到底是什麼貨源,說是行貨卻沒有質保,是不是國內正規渠道的呢?還是海外諸如沙特的貨源呢?」網友「豆豆的開心方向盤」諮詢道。

對此,京東的客服人員回覆稱,「我司提供的都是正品」,「此款京東質保三年,由於價格比地麵店過低所以地麵店不能聯保。」

除了天梭表外,京東網上賣的其他牌子的鐘錶,相當部分都沒有「全國門店聯保」標誌,專賣店不提供保修,只能由京東負責質保。

記者注意到,在京東所有商品的售後服務的「服務承諾」條款中,京東承諾,所售商品均為正品行貨,憑質保證書及京東商城發票,可享受全國聯保服務。但該條款後面有四個字的附加說明:「鐘錶除外」。

京東還在「鐘錶首飾類商品退換貨細則」中註明,產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內可退貨。但是,瑞士表除外,一經佩戴即不可退貨。

《廣州日報》報 道引用一電子商務網站內部人士對高朋被指賣假表事件表示,國際奢侈品特別是歐洲品牌基本不可能對中國的線上渠道授權。網上所售奢侈品不少都是來路不正,一 些網購平台在當地購買後發貨至香港等地後再僱人從香港帶入內地,放在網上銷售。這種「正品」既沒有授權證明也沒有報關單,消費者購買會有很大風險,比如無 法退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36

Citron 十年做空收穫頗豐 大部分公司遭摘牌

http://news.imeigu.com/a/1323329931778.html

(i美股訊) Citron Research(香櫞研究),同Muddy Water一樣,是2011年做空中概股的主力軍之一,今年Citron在中國最成功的一擊是做空東南融通,但此後做空斯凱、泰富電氣和奇虎都未直接成 功,甚至在做空斯凱和奇虎的過程中,得到了「不懂中國互聯網」的評價。

 

然而,Citron並非是新近出現的專注中國概念股的做空機構,在其 將近11年的歷史中,發佈了超過110家公司的質疑報告,並在2006年後,才開始將目光轉向中國,在2009年4月,Citron還曾發佈過針對新東方 的質疑報告,報告的核心並非是欺詐問題,而是認為新東方當時的股價被高估,但報告發佈後不久,市場普遍上漲,目前新東方的股價比Citron報告發佈時已 上漲96%。

 

Seeking Alpha作者Ian Bezek 在今年2月,統計了將近11年來,所有出現在

Citron Research做空名單上的公司近況

,內容包括Citron首次發佈報告時公司的股價,以及 2月6日當天的股票價格,從圖表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做空過的公司已經被摘牌(delisted ),圖表總共包括超過110家的公司。







如圖所示,僅有十餘家公司在Citron做空後的長時間內,股價仍然得到上漲,這其中包括新東方。大部分公司遭到停牌或者市值大幅縮水。

 

關 於Citron Research在2006年後的中國行動,他們也為自己統計了一份做空中概股的成績單,這份表格的股價統計時間截止今年的9月14日,總共包括18家中 概公司。而目前,這份成績單上應該加上的還有奇虎,截止昨日,Citron已發佈三份針對奇虎的質疑報告,不過從目前股價波動情況來看,Citron這次 的動作並不成功。但從下面的圖表來看,Citron在5年來的做空中概的行動中,也同樣收穫頗豐。


圖表來源:Citron Research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58

由「大部分富人」不炒股說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2a2e7e01010ezy.html

 大多數富人不投資股票,這是由中登公司每月統計自然人賬戶的市值得出。最新一期統計顯示,1000萬以上的個人賬戶只有 19000個左右,相比較中國大陸有200萬富人而言,確實顯得很寒磣。(富人: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以上,不包括各類自住房產。200萬個富人,是筆 者自己根據胡潤榜的統計數據,人為乘以二估算所得。)

 

   2007年被忽悠進入股市

   其實,我這十幾年以來,一直主要是在做實業。在最先六年,生意相當好。近幾年生意不太好,是源於上海房地產開發進入萎縮階段所致。我進入股市的時間也不長,是2007年3月23日進入股市的。這個日子我記得很清楚。

    在進股市之前,身邊做實業的朋友告訴我,2006年他在股市賺了1700多萬,翻了一番。鼓勵我也進股市,由於自己是做實業的,可能比一般的人多了一份理 性,因此,在2006年前後整整做了將近一年的功課後,我才決定進入股市。機緣巧合,當時,我學習了巴菲特的投資方法,覺得很對我的胃口。所以就秉承了價 值投資。

   

   2008年股市  虧本少則五六百萬  多則一千五萬

   就我身邊的朋友來看,在2008年都是血淋淋的。很多人不僅將賺到的錢吐回去,還虧了五六百萬到一千多萬不等。我也不例外,我進入股市以來,真正買過股票 也就兩隻,一隻是2007年到2009年初的中國平安,一隻就是目前興業銀行。記得我從中國平安120元左右,開始慢慢建倉,一直建倉到20元左右,當 然,能夠有錢加倉,這要得益於自個兒有公司,當時公司資金很寬鬆,但現在就不一樣了。中國平安在2009年賣出之時,以前的一點贏利抹掉不算,我還虧本 37.02%。2009年年初我將中國平安全部換成了興業銀行,後來還是一直不斷逢低加倉,從來不曾賣過,哪怕是一股興業銀行。換股的主要原因是平安確認 了投資富通的虧損。

    中國平安,讓我虧了一大筆錢,這是我的痛。我記得有一個朋友曾經用4000萬在十天之內建倉中國平安,三個月之後無法忍受就賣掉了,虧損可想而知。當然, 與我的朋友對比,我還是虧得少的,我覺得虧得少的原因,一是在加倉時機比較克制,二是將進入股市的資金全部用於購買一隻股票,有著正向累積的效應,成本被 大大攤薄。僅僅投資一隻股票,要麼虧得厲害,要麼漲得厲害,不存在彼此中和效應。所以,這種投資方法一定要謹慎,必須投資那些真正有安全係數的藍籌股,不可投資中小板,更不能去碰創業板。

    中國平安這只股票的的虧損,我只能自嘲認為是沉沒成本。好在,投資興業銀行以來,我還沒有虧損過,我的成本價早已經在其淨資產之下。如果加上沉沒成本,我至今虧損也是很大的。過去的已經過去,不去想這些,只看興業銀行的收益。

  

   富人現在不買股票  將來未必

   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未來,富人們的資產將會如何配置?根據自身的經驗,富人都比較保守,不願意承擔很大風險,我以為,將來會有愈來愈多的富人投資藍籌股,尤其是以銀行、石油這些分紅率愈來愈高的藍籌股。做 過實業的投資者,在潛意識裡都會將投資股票作為投資企業,事實上,股票本身就是企業的外在表現。由於介入的資金比較大,他們一般在選擇股票時,都會很謹 慎,他們會去買業績穩定,比較大的藍籌股。不會像身邊的小散一樣,乞求一夜暴富,總是考慮買那些中小板或創業板,因為這些股票漲的快,或為可能成為「蘇寧 第二」去下賭注。富人不會,他們知道,企業要成為行業龍頭,何其難!不會輕易相信一家企業,可以隨隨便便就成為偉大企業。看看那些上市前只有幾千萬淨資產 的企業,一上市,身價就值幾十億或幾百億,你就知道,那樣的企業是多麼不靠譜。市場描繪出來的藍圖,大部分都不會成真,「盛名之下,其實難副」,結果可想 而知。我為市場中小散的投資理念而悲憫。我為特權者魚食小散而憤恚。

   上一次牛市,滋生了一大批企業主進入股市,我們被忽悠進來。我不後悔。因為沒有過往的經歷,我不會成熟和成長,更不會有一套成熟的投資理念。我以為,我已經是股市「斫輪老手」。最起碼,是一個不會隨便犯錯誤的投資者。

   

   目前大部分富人不炒股  目前富人如何理財

   其實,富人的資金目前主要有三處去向,一是對自己的實業追加投資或進行保本理財,二是買商業房產,三是投資PE和VC。恰恰,股市給予中小板和創業板極高 的估值,讓富人在有可靠渠道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蜂擁而至去投資PE和VC了。沒有可靠途徑或不相信私摹基金的富人,只能投資二級市場。試想,隨著愈來愈多 的中小企業上市,當巨量的中小企業上市之後,中小板和創業板估值必將下移,估值甚至會低於業績穩定的大藍籌,PE和VC的收益必將被擠壓,到時候,私募也 就沒有那麼風光了。並且,信託不僅流動性沒有股票好,而且還有很高的利潤分成,這就必然會擠壓出大部分富人從新選擇投資方向。到時,富人的大額資金到什麼 地方去?我以為,股市將是富人資金的歸宿。我們現在就潛伏其間,到時候,他們建倉的成本必然比我們高出數倍,這就意味著未來(10年後)就可以分享富人在 其他地方獲取的收益了。況且,學會自己投資,可以讓自己在固有的投資理念下受益終身,這是投資私募等無法比擬的。

 

   我以為,現在大部分富人不炒股,沒有什麼值得擔憂或不適的,最終,他們很大一部分人會進入股市的。也許,將會在下一次牛市之時!到時,是你我收穫之時。

   長期價值投資者,安心潛伏吧!

                               

                                   同麟,2012年6月1日於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88

微信創業:大部分將淪為炮灰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6025.html

 瘋了!徹底都瘋了!

現在創業者、投資界、輿論界對微信的關注無微不至,一提微信,立馬就硬,這讓蒼老師情何以堪?

微信給了創業者希望,讓投資者嗅到商機,讓媒體看到熱點,輿論的輪番轟炸讓整個世界都瘋狂了。上帝欲讓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如今的微信創業熱度堪比當年團購熱,其結果也會像團購一樣,大部分都是有去無回,淪為炮灰。

  微信火爆 離不開創業者的蜂擁而至

做產品需要做品牌,做品牌跟做明星一樣需要輿論關注,微信就是移動互聯網的明星。同屬騰訊公司的微信和手Q,可以明顯的感覺到,微信是輿論的寵兒,手Q則遜色太多,這離不開創業者們對微信的支持。蜂擁而至的創業者們選擇微信平台去實現創富夢,使微信不在單單是一款移動社交工具,而被想像成一個無所不能的創富平台,以至於微信的一舉一動都牽動了眾多人的心,輿論媒體也就對微信格外關注,形成一種誰不談兩句都顯得落後的風氣。

  微信創收消息讓創業者高潮迭起

有人利用微信創收的消息總會另創業者們高潮迭起,因為這讓人看到了微信確實是有市場價值的。有幾篇關於微信創收的新聞頗具代表性,年初的《有淘寶賣家訂單10%來自微信》,近期的《80後網上賣燒烤年賺百萬:用微信送餐玩轉O2O》和《朋友圈電商潛力初顯:已有賣家月流水百萬》。很多人看到這些消息眼睛都紅了,都很恨恨的想為什麼那個賺錢的不是他?大部分人不管文章具體內容,只把微信創收的消息當「真理」口口相傳,賺錢的消息接二連三的傳出,吸引了無數有心之人加入到微信創業的大潮中。

有人說目前微信創業正當時,這話聽起來不假,現在是進入微信創業的最佳時期,不過最後誰能借微信平台成功不好說,不是每一個進入者都會取得成功,成功的路上需要墊腳石,大部分的微信創業者都將會鎩羽而歸。

  微信創富夢成為投資盛宴 瘋投錢多人傻

微信創業熱離不開風投的支撐,風投曾吹起了一個又一個市場泡沫,如今風投們把目光聚焦在微信上,某公司在過去9個月時間內以月均1~2個項目推進微信創業投資。眾多創業大賽出現許許多多微信創業者的身影,現在一提到微信創業,風投們都會格外關注兩眼,生怕錯過了任何有潛力的暴富項目。如今風投們的眼裡,全是微信造富夢,全然不顧微信創業的風險性,微信不比互聯網,互聯網是公用的,而微信是企鵝的,企鵝一個政策就可以抹殺一群創業者的希望。

  微信是騰訊的 指誰殺誰 擋路者必死

微信搭台,不是免費給別人唱戲的,微信的地盤馬化騰做主,張小龍說了算。前期準備在微信上做營銷的、搞自媒體的,待微信5.0出來之後,不知道多少營銷大號之前耗費大量時間做的努力將瞬間化為烏有,做自媒體的價值也大打折扣。這只是微信5.0,哪天再出個6.0、7.0、8.0,一一批批的創業者都有可能會撂倒,微信是騰訊的,人家的地盤人家說的算,你免費用人家的東西,沒有理由不服從人家的安排,就算你不服,人家也懶得理你。伴君如伴虎,哪天張小龍不高興了,就把遊戲規則改了,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也沒處說理去。

  微信創業狼多肉少 寄人籬下還得靠關係

現在想在微信上創業的人太多了,圍繞微信的創業項目也就那麼幾項,就算相同的項目有不同之處,但經過創業者們相互模式,用不了多久創業項目也就都一樣了。微信創業的行情是狼多肉少,想在微信上創業,沒點關係是站不穩的。微信創業也是有門檻的,不是誰都可以玩得轉的,有關係的找關係,沒關係的託人找關係吧,類似的創業項目太多,最後肯定是關係硬的才能得到微信的扶持,剩下的基本上都得全鋪蓋走人了。

  微信帝王術 扶持小的 抑制大的

有些人覺得,微信有四億用戶,攤子足夠大,用戶需求多種多樣,所以微信創業方向也五花八門,現在還是微信創業初期,創業空間足夠大,很多微信創業者對現在取得的成績很滿意,紛紛開始引入風投,試圖乘勢而起一舉做大。清醒點,你們是在騰訊的平台上,騰訊怎麼會養虎為患,免費替你們做嫁衣,騰訊每年要在服務器寬帶上投入巨額資金,你們想以極低的成本去摘騰訊的果子麼?新浪微博的教訓深入騰訊心啊。

微信上現在非常需要創業者們,因為這些創業者是微信發展方向的試金石,在微信上可做的事情太多了,微信不可能自己都做了,所以微信會扶持一些小的創業項目,待你做大了,要麼選擇歸順,要麼就干掉你,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微信大熱 騰訊坐等秋收

如今微信大熱,已經可以看見騰訊大豐收的場景了。微信不向用戶收費,但微信做增值服務輕而易舉,另外微信說不向用戶收費,但沒說不向企業收費,企業喜歡用微信做CRM,那微信就向企業收費好了,微信沒有必要用免費吸引企業入駐,四億用戶在這裡,你愛來不來,用戶是微信之根本,那利潤就得出在企業身上了。喜歡做營銷的也可以,微信先限制公眾平台的可發信息的數量,然後想多發,付費就可以了。

當然,微信還有更大的追求,遊戲、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等都是微信想做的,其他微信創業者可以盈利的模式,微信也完全可以拿過來自己做,微信可為騰訊帶來收益,根本不算問題,最後賺大頭的必然是騰訊自己,創業者們可能要等騰訊的分成了。

  微信創業雷區 不能碰騰訊的眼中肉

微信上可以創業的方向還不少,旅遊類的,餐飲類的,電商類的,遊戲類的,工具類,查詢類的,諮詢類的,教育類的,招聘類的,婚戀類的等等多種多樣。但是想要長久的活下去,需要盡力避開騰訊的眼中肉,旅遊、餐飲、電商等都是已經被騰訊鎖定的項目了,應盡力少做,除非要是抱著被騰訊收入麾下的心態可以試試。做工具、查詢、遊戲的比較保準,這類項目可等騰訊的分成,其他方向也可以試試,騰訊暫時還不會動他們,不過未來不好說。

  微信邊緣創業者收益客觀

其實,要在微信上賺錢也沒那麼難,圍繞微信做建微網站、微商城,做代運營、培訓、營銷的收益都還不錯。這些業務不與微信本身發生競爭聯繫,都是服務微信的項目,不會因為微信的政策變動而出現創業風險,不過由於起步門檻低,服務質量良莠不齊,市場競爭激烈,其中還充斥著不少騙子忽悠,導致創業做這行的口碑都不怎麼樣。不過賺錢方面還可以的,筆者有朋友做這些項目,收益還算客觀。

  結語

微信確實有非常大的市場價值,但誰能享受到微信發展帶來的收益不好說,騰訊掌控了創業者們的生殺大權,微信的創業風險可不小,創業者慎入,投資者慎投。這兩天有消息稱小馬哥成全國首富了,那就希望小馬哥給微信創業者們多些機會,多分點銀子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903

Howard Marks:對沖基金行業裡大部分人不值那麼多管理費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288

Oaktree Capital Group LLC主席Howard Marks在巴克萊金融服務會議上表示,除非是同業中的佼佼者,否則對沖基金該停止向客戶徵收20%的投資盈利。

現年67歲的Marks說:

「若要客戶給對沖基金經理20%的利潤,那麼這位經理應該非常優秀。」

無論對沖基金管理的資產價格上漲還是下跌,通常基金經理都要收取2%的資產管理費,並收取投資盈利的20%作為附帶收益。

但Marks說:

「過去10年對沖基金的平均回報率在6%-7%,他們不配得到這些佣金。這個行業裡並沒有1萬個非凡人士。」

Oaktree是全球最大的不良債投資公司,監管著764億美元資產。在淨內部回報率超過8%後,該公司向大部分基金收取20%的業績費。Oaktree的旗艦債務基金自運作以來年均回報率為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54

為什麼大部分投資者都是輸家? 價值at風險

http://xueqiu.com/9769652619/26072998
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基本上是7虧2平1贏的組合,但為什麼大部分投資者都是loser,少數才是贏家?我大致給失敗者分成4類:1.純粹的投機(賭博)或趨勢投機(技術分析);2.投機、投資都不懂的可憐蛋;3.追逐熱點,對基本面一知半解的偽價值投資者;4.勤奮努力,熟知基本面,自詡為價值投資但依然失敗的投資者。前三者不必多說,最後會失敗很好理解,但很多人想不通的是為什麼自己足夠聰明、足夠勤奮,不斷的學習吸收大師們的投資方法、跑遍公司調研、擁有足夠的投資經驗,最後還是失敗?或許在中國,你可以歸罪於資本市場成立的時間太短,制度不合理、市場參與者不專業不理性都是理由,但在以專業投資者為主、制度合理的成熟資本市場,依然滿足這樣的定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看看什麼是成功的投資者。不論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還是費雪的成長股投資理念,還是彼得林奇的隱形冠軍拐點投資,最終能夠成功都含有共同的特性:對大勢(宏觀、行業)的把握,對公司的分析,對人性的判斷(即好生意、好公司、好價格),表現出來就是能長期跑贏市場取得超額收益(20-25%)。所以,上面4類大部分人失敗的原因就是不滿足這兩個必要的條件,特別是,第4類失敗者,他們並不是不瞭解基本面,甚至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擁有高學歷高智商不斷學習投資理念的人,但他們忘記了2件重要的事:

  1.投資是一門藝,而絕非嚴謹的科學,彼得林奇曾經說過,一個鍾情於計算,沉迷於資產負債表而不能自拔的投資者,多半不能成功。寧要模糊的正確,不要精確的錯誤。雪球曾討論過數字和模擬誰更重要的話題,事實上世界上所有一切是否真正有價值都取決於不能量化的「模擬」,這一點毋庸置疑;

  2.對自我的控制和市場人性的判斷。馬克·塞勒爾曾在哈佛的演講中說到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下一個巴菲特(詳見http://xueqiu.com/6847723845/22692661),他認為一個成功投資者的決定因素並不是智商有多高、擁有或者在今後的職業中擁有多少經驗。知識是可以學習的,但人性是無法複製的,巴菲特就只有一個,他的性格誰也無法複製,所以幾乎沒有人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達到20%-25%的復合收益率。很多時候公司的基本面是沒有變化的,變化的只是市場的情緒,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你就會被影響。貪婪恐懼是我們失敗的主要原因,總想著買要更便宜一些,賣要更貴一些,心態的失衡才是很多基本面高手炒股失敗最大原因,殺死你的是心魔。投資最難的地方並不是瞭解公司的基本面,而是瞭解市場人性並戰勝自己。

  所以綜上兩點,你如果無法對市場做出判斷,無法對自我進行控制,無法理解人性的變化,無法以「藝術」的眼光去投資,那麼即使你再聰明再努力都是徒勞的,最終的失敗已經注定了。

  說了那麼多理念,來說說自己真實的體會吧。最近也有很多在博客或QQ裡私下問我,大致的意思就是,他們一直在看我寫的博文,然後買了我寫過的股票,但不巧的是買了就一直跌,甚至有的套了20%,問我怎麼辦要不要割肉,言語間還有責備的意思。我很明白這些股票大部分都是在底部的位置就開始關注了,所以我很不理解為什麼都會買在高位,於是我問他為什麼最早在底部開始關注的時候不買入呢,他說那時候他有其他股票套著,不捨得割,但是自己的股票一直跌,而看好的標的一直漲,終於上兩週忍不住割掉舊的追高新的了。對於這樣心態的朋友,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回答了,對此我的建議是:珍愛生命,遠離股市(之前我說了石油石化系的股票要跑贏大部分個股和指數,很多人不信,甚至還說就算跑贏也不會買這樣的言論,我可以大膽預測一下,只要中石化繼續漲,最後接盤追高的,必定是這幫人)。所以我說技術分析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對市場、對人性的判斷(詳見前文:http://xueqiu.com/9769652619/25831545),雖然好的標的你買在高位就很被動,心態也會備受煎熬,但退一步說,如果對一個十倍股真的很有信心,很瞭解,那麼下跌20%又有什麼關係呢?要知道有時候就算是以很便宜的區間買入,市場先生也可能套你20%,絕對的低點買點和高點賣點是非常難把握的,關鍵在於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克服人性的缺陷以及判斷市場的趨勢。只要你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股價上漲下跌20%對十倍股的未來影響甚微。

  人性這玩意,千百年從未改變,未來也不會改變,除非我們都成了機器人,不然時刻都有效的市場永遠不會存在。投資者一定要擁有宏觀的大局觀,同時認清自我,控制貪婪和恐懼,認清市場。要明白很多時候在牛市裡,自己就是池塘裡的鴨子,只要是呆在水裡都會上浮,千萬別自認為自己上浮是因為能力超群(甚至也有人會毫不懷疑的認為鴨子本來就會自己上浮)。我們要時刻鞭笞自己,成功可能只是大勢的向好,只是碰巧的運氣,爭取做一隻沿著池塘慢慢向上爬的蝸牛,而不是鴨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552

德銀宣佈退出大部分大宗商品業務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684

週四,德意志銀行宣佈,不斷加強的監管壓力對其大宗商品業務的利潤形成衝擊,將關閉全球大部分大宗商品業務。

德意志銀行是大宗商品業務的五大金融機構之一,是大宗商品業務的重要參與者。它是迄今以來撤離大宗商品業務的最大市場參與者。此次德意志銀行撤出大部分大宗商品業務,突顯了銀行在原材料市場的衰退地位,以及新監管要求給銀行業帶來的挑戰。此前,瑞銀也退出了大宗商品業務,但其市場份額不大。

關閉大宗商品業務最主要的原因是沃克爾規則。美國四大監管機構將於12月10日對此進行表決,嚴格限制銀行對沖。此外,大宗商品業務對銀行資本佔用高,整個商品板塊價格下挫,導致收益下滑,也是德意志銀行撤出的原因。

德意志銀行稱將退出能源、農業、工業金屬和紡織品交易業務,保留貴金屬交易和大宗商品指數團隊。

大宗商品 黄金 贵金属 沃克尔 德意志银行 德银

據知情人士透露,預計該決定將影響到紐約、倫敦、休斯敦和香港共200名僱員的工作,部分員工會被分配到德意志銀行其它業務組,部分員工會被辭退。

此前,其它大型銀行如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均考慮出售現貨市場的大宗商品業務,包括現貨市場的交易、運輸和儲存。德意志銀行不是現貨市場的市場參與者。

德意志銀行稱,關閉大宗商品業務不會實質性影響到銀行的利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22

價值投資並不適合大部分沒有財務自由的人

來源: http://xueqiu.com/9564664610/26946753

新年來臨,雪球流行總結和曬單。2013年我乏善可陳,收益率只有區區15.47%,而且去年初註冊雪球以來,發帖跟帖數平均下來居然差不多每日2貼,說得實在已經夠多。然而,最近朋友的一個故事,我還是希望能夠與大家分享。我在雪球最初的ID是“低風險投資”,那個時候我正好做過一段時間杠桿基金的A類,但進入2013年,我覺得A類基金(雙禧A、銀華金利、銀華穩進等等)已經炒高了,不再滿足我對收益率的要求,所以又回到股票投資上來,ID改成“慢慢買資產”,後來有些朋友也喜歡類似的ID,出於便於識別的ID本質要求,改成了現在用的“追尋高ROE林地”,但含義都是差不多的。換句話說,我算是一個典型的價值投資者。我知道,雪球上支持我這種買資產觀點的人還是不少,因為業績不給力,聲音比一年前小了很多。其實在我看來,不同的交易策略服務於不同的投資目的,只要能夠達到自己的收益率要求,也就沒什麽可以臉紅的。但是任何一種交易策略,都有自己的前提條件。由於基本上每個初入股市的人都是從趨勢投資開始,輸贏的不穩定性讓很多人覺得價值投資(尋找被錯殺的股票)才是終南捷徑。但價值投資其實要求很高,並不適合大多數沒有實現財務自由的人。價值投資首先是要找到低估的股票。感謝這些年的藍籌熊市,找到這些股票的難度降低了。至少對於我來說是這樣,我也在雪球寫過一些相關的文字:《投資的邏輯可以很簡單》、《銀行的估值邏輯也可以很簡單》等今天我要說的是價值投資的另一個更要命的前提條件:你必須使用閑錢,幾年不用往外取,因為你不知道價值回歸什麽時候才會到來。去年一個好朋友說有一筆五年也不會動的閑錢,讓我幫忙做股票,我當然是拒絕。如果你不想失去朋友,那就千萬不要幫朋友理財。但我還是給了他一些建議,分析了幾個標的,也就是大秦鐵路之類的。但最近他突然告訴我,他一周內要動用這筆錢,問我手里的股票是馬上賣出還是等幾天。我的朋友應該算是現金流良好、基本財務自由的人,這件事讓我警醒,價值投資比看起來要難得多,不僅要找到好的標的,而且要沒有緊急的開銷需求。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緊急的開銷總是不期而至。我一直認為我投資股市也是用的閑錢,但仔細回顧自己的主要賬戶還是嚇了一跳,它是2006年初設立的,擁有完整的交易記錄,而且因為剛好趕上牛市,8年的年化收益率也很漂亮,49.62%,幾乎達到了50%,讓我很虛榮,但是數了數8年來資金進出的筆數,居然一共34筆,老天爺!我朋友的例子,我自己的例子,也許已經說明了我們大部分人的閑錢其實並不是真的很“閑”,很多人價值投資失敗,也許並不是輸在價值沒有回歸,而是輸在漫長的等待回歸的過程中,急需用錢割肉,造成了永久的難以彌補的實際虧損。價值投資真的不容易,您還想使用這個策略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397

馬雲的健康產業布局:30年後讓大部分藥廠消失!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4/147912.html

i黑馬:在馬雲對阿里巴巴未來的布局中,他提出了一個關於生物醫療方向上的觀點,他認為,中國10年以後最大的麻煩是健康問題和快樂問題,“今天的水、空氣、食品安全,一定會導致10年以後我們很多家庭出現很多問題,所以我投資電影、體育、醫療。”
 
\“今後阿里想幹的就是健康、快樂兩個產業,如何讓人更加健康,如何讓人更加快樂?不是建更多的醫院找更多的醫生,更不是建更多的藥廠,而是我們(投資)做對的話,30年以後應該是醫生找不到工作了,醫院越來越少了,藥廠少了很多,這說明我們做對了。”馬雲說。
 
實際上,近年馬雲帶領阿里“沖鋒”健康產業動作頻頻,小編整理了一些阿里布局醫療健康產業的大動作,從中一窺馬雲的健康產業布局。
 
推出“未來醫院”計劃  
 
2014年5月,支付寶正式對外公布了 “未來醫院”的計劃。未來支付寶將對醫療機構開放其平臺能力,包括賬戶體系、移動平臺、支付及金融解決方案、雲計算能力、大數據平臺等,以幫助醫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變得更加高效。
 
支付寶還會在醫院內提供免費Wi-Fi服務與室內導航等技術支持,引導用戶到就診、檢查、繳費、取藥等地點。據悉,這將是一項5-10年的長期規劃。
 
據悉,目前阿里已和全國主要城市的近50家三甲醫院達成合作意向,如果進展順利,年內將會有約50家“未來醫院”正式服務各地患者。這50家“未來醫院”將率先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昆明、重慶、鄭州、溫州、佛山、沈陽10個國內核心城市。
 
中信21世紀更名阿里健康  
 
2014年1月,阿里巴巴聯手雲鋒基金,對中信21世紀進行總額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37億人民幣)的戰略投資,收購後者54.3%的股份。而今年10月21號,在香港上市的中信21世紀發布公告稱,正式改名為“阿里健康”,並更改股票簡稱及公司網址。
 
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凸顯了阿里進軍健康產業的決心。業內人士還表示,此舉凸顯了阿里進軍健康產業的決心,不排除未來阿里基於該平臺進行相關醫藥資產整合的可能,比如目前正在推進的“未來醫院”計劃。
 
在醫藥行業拓展移動支付  
 
2014年6月25日,支付寶宣布與中[page]軟國際達成合作,雙方將在醫藥行業一起拓展移動支付業務。通過合作,支付寶錢包未來在全國將接入數十萬家藥房,為用戶購藥提供移動支付服務。
 
支付寶方面透露,以後還會將藥房的服務納入整個“未來醫院”計劃之中,根據醫藥分離、電子處方等醫改政策的推進,推出醫藥就近配送、慢性病定期送藥等服務。此外,線下藥房與天貓醫藥館未來也會互相打通,用戶在線上下單後,線下藥房可就近配送。所有醫藥零售企業均可加入支付寶的“未來醫院”計劃。
 
啟動“藥品安全計劃”  
 
2014年7月,基於中信21CN數據,阿里啟動“藥品安全計劃”,使用手機淘寶、支付寶錢包客戶端掃描全國市面上任意1盒藥品包裝上的條形碼、藥品監管碼,就能獲得該藥品的真偽提示、用法、禁忌、生產批次、流通過程等信息。
 
推出藥品掃碼服務的目的之一,顯然是為醫藥電商化鋪路。但阿里的醫療“野心”不限於此。按規劃,阿里將形成綜合的醫藥數據服務平臺,藥品流通、功能、消費者購買、用藥行為等數據將被整合,最終構建健康數據庫,“醫藥企業可根據消費者購買情況生產、儲備藥品;病人可向廠商定制藥品;監管方可實現每瓶藥的追蹤驗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4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