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世鎧》跨入太陽能讓訂單爆滿 螺絲王國版圖邁大步

2010-9-1 SMART




今年初歐債危機爆發,市場擔心歐洲需求將下滑,但是一家海外市場在歐洲的螺絲公司,「從4、5月起,產線滿到爆!」世鎧精密(以下簡稱世鎧)總經理林上安形容,「單子滿到我都不敢接單,訂單能見度到年底,」他直呼:「這是過去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接單爆滿原因在世鎧於今年初將主力產品—複合螺絲,切入需要耐高熱、耐腐蝕、使用期達15年以上的太陽能板屋頂。由於德國太陽能電價補貼政策調降,趕在調 降前的裝機潮,讓世鎧接單到手軟。受惠此一強勁需求,世鎧上半年營收已經衝上3億1,000萬元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80%。

1根30公分的複合螺絲 讓第1季毛利破30%大關

螺絲,傳統上就是秤斤賣的小零件,但是這家台灣第1大複合螺絲廠所生產的30公分的複合螺絲,1根卻能賣到新台幣50元以上,公司毛利今年第1季站上30%大關,比起標榜高科技的IC設計公司,毫不遜色。

複合螺絲最大的應用在對於安全要求嚴格的公共建築,從世界第一高塔—哈里發塔(Burj Khalifa,即原杜拜塔)到巴西即將於2016年舉辦奧運的場館都看得到世鎧的螺絲。今年世鎧以複合螺絲切入太陽能板的市場,今年來自太陽能板的營 收,由去年的幾乎零到今年底可望至少占比20%。

林上安解釋,複合螺絲是用碳鋼和不鏽鋼兩種材質做成,具備耐熱耐腐蝕特性,專門用在要求耐火、耐腐蝕的高檔建築,屬於高級建材,常用在建築物屋頂或外牆接合混泥土和金屬浪板。而太陽能板必須承受長期的高溫直射,因此複合螺絲成為太陽能板屋頂的極佳選擇。

林上安說,以前這些地方全部都使用碳鋼螺絲,但是碳鋼不耐熱且遇水會生鏽,建築物在火災中倒塌,傷亡更多,因此才有螺絲前段使用碳鋼後段接合不鏽鋼,兼具 碳鋼硬度和不鏽鋼的耐熱耐腐蝕的複合螺絲。為此,德國制定法規,規定公共建築裡面,所有外露的螺絲都必須用複合螺絲,讓複合螺絲的市場擴大。目前全球提供 複合螺絲的有7個品牌,世鎧就幫其中3個品牌代工。

技術、認證突破門檻 產量將再衝高1倍

台灣區螺絲公會理事長陳明昭指出,要看螺絲是不是高技術和高附加價值,可以從材料成本占比看出,而材料成本占整體成本70%以上都是量大的低價產品,50%以下則是高技術和高價產品,複合螺絲材料占成本則是約45%。

世鎧能夠跨入高毛利產品,有賴於出身碳鋼螺絲大廠的董事長杜泰源在20年前決定挑戰困難重重的複合螺絲。

世鎧副總經理蔡青城表示,複合螺絲的第1要求就是貫穿性要好,得在25秒內貫穿1/2吋厚度的鋼板,花了5~6年的時間研發才做出能量產的產品。

技術上最難的就在熱處理,以及接合碳鋼和不鏽鋼兩種材質,蔡青城說,熱度會使模具精準度改變,影響貫穿能力,溫度過高容易脆掉,太低則硬度不足,溫度的掌握得靠經驗,不只技術,所有接合和熱處理的設備都自己開發,外界要模仿不易。

第2道門檻在認證,複合螺絲都必須經過德國結構學會(DIBt)認證,每次認證都需要1年以上時間。

看好太陽能市場,今年公司要擴建第3廠,明年月產量將由現在的1,500萬根拉高到3,000萬根。

第一金投顧研究部副總陳奕光認為,世鎧是標準的小而美公司,複合螺絲是獨門技術,如果太陽能營收持續放大,有助於擺脫向來被視為低本益比的螺絲業影響。

技術門檻高的複合螺絲全球使用占比 只有1%,未來一定會擴大。

世鎧(2063)● 股本:2.6億元● 預計掛牌日:2010.09.07 ● 產品組合:複合螺絲74%、線材2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96

「垃圾股王」王亞偉辭職 中國股市改革邁大步 中國基金教父下台 陸股野蠻時代終結

2012-5-28  TWM




操盤A股基金十三年,在市場締造淨值成長十二倍的傳奇經理人王亞偉日前辭職,在中國金融界投下震撼彈。法人分析,王亞偉下台,代表中國官方對A股的改革邁進一大步,也象徵真正的價值投資將在市場成為主流。

撰文‧周岐原

彼得林區(Peter Lynch)被外界譽為「二十世紀十大頂尖操盤手」之一,是因為他在一九九○年卸下經理人職務時,由他掌管的「富達麥哲倫基金」,規模從一千八百萬美元,茁壯到一四○億美元,投資報酬率高達二七六三%,成為實踐「價值投資」的傳奇經理人。

日前,有位號稱「中國彼得林區」的傳奇基金經理人辭職,他的離開甚至被視為一個時代的結束,他是誰?又給中國股市帶來什麼影響?

他就是有「中國基金教父」之稱的前中國華夏基金公司副總經理王亞偉,在中國股市改革的高潮中,五月六日這位操盤明星突然宣布辭職,引發數千萬股民議論。消息見報後一星期,關於這位經理人的網路新聞累計多達二十萬則,影響力可見一斑。

基金淨值十三年成長十二倍「這是中國彼得林區時代的終結!」王亞偉離職消息一出,在中國引發鋪天蓋地的報導與評論,中國媒體紛紛將王亞偉與傳奇大師彼得林區對比。

巧合的是,王亞偉的操盤資歷與彼得林區相同,兩人都花十三年時間實際負責基金投資,同樣締造不凡績效。王亞偉操作的「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在他卸任時淨值成長高達一一九九%。

有市場人士感嘆,在近年陸股頗為低迷的走勢壓迫下,王亞偉還能為操盤基金帶來十二倍的驚人成長,倘若他也身處在彼得林區的年代,績效說不定更勝一籌!

王亞偉曾自稱是「價值投資者」,但他之所以成為中國股市傳奇,歷年來他一再精選類似台灣全額交割股的「重組股」(代號前標記ST的垃圾股票),趕在這些企 業資產重組或被借殼上市前低價布局,然後漂亮收割獲利,是最主要的原因。只是這與一般投資界認知的「價值投資」,兩者之間有頗大落差。

專挑垃圾股 疑靠內線獲利「『劍走偏鋒』吧,只能說他(王亞偉)的觀念和我們很不一樣,ST股一般基金經理人是不能買的,他反而注意。」一位駐上海台資券商代表私下分 析:「市場有那麼多股票可以選,經理人卻選擇重組股,在其他國家是不被允許的。」從二○一○年九月恢復交易的「ST昌河」一役,可以了解王亞偉的投資嗅覺 有多驚人。

昌河原本是一家連續三年虧損的公司,因體質不佳遭停牌並進行資產重組,照常理推斷,應該沒有法人對這檔「垃圾股」有興趣。但暫停交易前,王亞偉操盤的兩檔基金大量買進,成為持股第二、第三大股東。

經過一年半等待,﹁ST昌河」受中航工業集團借殼轉型為工業股,復牌當天暴漲一六八%,不僅轟動市場,也讓王亞偉的基金獲利上億元人民幣。

大陸垃圾股多達數十家,正因為重組消息難以捉摸,王亞偉的投資「直覺」卻屢屢命中,難免讓市場懷疑,王亞偉是因為擁有內線消息,才能提前布局,在這片灰色地帶出奇制勝。

不過去年底,郭樹清由建設銀行董事長轉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全力改革中國股市,祭出嚴厲的下市法則,讓王亞偉一再獲利豐碩的「重組股」大門大力闔上。業界普遍認為,這才是讓王亞偉掛冠求去的主因。

「以後市場會越來越規範,監管趨向嚴格,A股裡有很多內線消息。」一位券商研究員坦言王亞偉離開基金業,代表中國股市叢林時代的結束(編按:集資籌資)。

陸股改革 關上暴富大門巧合的是,在王亞偉離職同日,郭樹清也在中國證券業創新大會上公開警告券商:「把投資者當傻瓜圈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法人直言,郭樹清全力推動交易改革,已在陸股掀起重大變化。

過去地方政府為促進就業和提升形象,即使上市公司體質再差,也千方百計挹注資源、重組資產以維持掛牌,藉此保護既得利益,令A股出現「只有慶生會,沒有告別式」的怪象,實施逾十年的下市規範形同具文。

如今連王亞偉都承認布局重組股的時機不再,個股不正常的重組將被下市取代,長期被視為「野蠻叢林」的中國股市,有機會朝制度化發展邁進一大步。

在王亞偉宣告辭職的記者會上,他還對記者分析,未來市場發展的方向雖然還不清楚,「但我比較看好藍籌股(大型龍頭股)的機會。」一位券商法人指出,這意味 陸股大行情即將到來,是王亞偉帶來的新啟示。他分析,陸股沉寂多年,官方又積極改革,等到修訂進度大致完成,「真正的價值投資才會成為主流,講基本面的人 才能在這個市場生存。」一位基金經理人離職,牽動全中國對證券業的檢討,甚至成為媒體連日報導的焦點,這恐怕是王亞偉始料未及的盛況。

王亞偉

出生:1971年

現職:無

經歷:中信國際公司、華夏基金經理人、華夏基金副總經理學歷:清華大學電子系、企管系畢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37

【討論:投資昇華「一點一大步」】 佐羅投資札記

http://xueqiu.com/9498737718/26466482
我的投資經驗:只要你稍稍注意或堅持以下的一點點,也許收益境況就大不一樣,可能會在投資上前進一大步。

1、留一點:

永不滿倉,留一點現金或是現金等價物,在股票比例因大幅下跌折損的時候這點就會派上大用場,控制好整體倉位比例,攻防兼備。

2、慢一點:

分批買賣,適當降低你的買賣衝動,你是否有這種感覺,極少數能做到買賣價格的正好如願。那麼我們何不將我們的買賣計劃與實際行動做下滯後處理,稍微慢一點,也許就會大不一樣。

3、深一點;

保持保守的態度,尋找、等待深度價值區域買入。

4、散一點

稍微分散一點持有你的組合,不要過分自信某隻鍾情股,避免個體的失算帶來的巨幅永久性損失,買賣也要分散一點:分批介入,總比你一次性判斷決策在心理上和實效上強很多。

5、遠一點

選股要以長遠眼光,看長遠一些總會有無盡的好處。另外要克服指數對情緒的巨大影響,學會距離短期波動市場稍微遠一點。

6、學一點

投資需要在正確的路上努力堅持,因此要不斷學期加強自我的投資修養,避免誤入歧途,多看看歷史上成功的投資人的投資故事和投資經,多思考以下成功的要素

7、笨一點

堅持自己的投資風格,不要做消息靈通人士,偏執堅持獨立思考,莫要破壞自己的投資原則,耍小聰明力圖賺快錢賺大錢。

8、樂一點

投資是個破費神的工作,保持好的身體持久戰的準備,因此要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莫要一年四季都在埋怨不安中度過,漲跌都不安都埋怨,這樣永遠不會大有成就。俗話講:"和氣生財",這活沒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349

中石油煉化大步慢走

2014-04-07  TCW  
 

 

儘管煉油化工板塊長期虧損,但在市場填空和戰略保供的雙重驅動下,中石油依然緩步推進四川石化等大石化項目步伐◎ 財新記者 黃凱茜 見習記者 喻敏 文位於四川彭州的石化項目在遭遇汶川地震、環保抗議、中石油腐敗窩案等諸多事件羈絆之後低調試產。財新記者在現場看到,2014年3月下旬,其19套煉化主體裝置已全面開車生產。該項目距成都市區約50公里。

這個命運多舛的石化項目隸屬於中石油四川石化有限公司,又稱四川石化或彭州石化,是由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和四川省政府合作興建的大型煉化一體化企業,規劃設計生產能力為1000萬噸 / 年煉油和80萬噸 / 年乙烯,煉油和乙烯項目的預算分別為163.13億元和186.58億元,共約350億元。

四川石化最近見諸報端的消息是今年全國「兩會」前夕,原四川石化總經理栗東生辭去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職務。

多名消息源向財新記者證實,栗東生因捲入中石油腐敗窩案在2013年11月被帶走調查,一同被調查的還有一名分管投資和採購的副總經理。

儘管中石油反腐疑雲籠罩,四川石化還是從今年1月開始陸續開車生產。2月19日,四川石化生產的1200噸柴油,首次通過鐵路發運出廠。3月14日,由中石化洛陽工程公司承擔設計的四川石化有限公司煉化一體項目60萬噸 / 年氣分裝置、300萬噸 /年渣油加氫脫硫裝置和250萬噸 /年重催裝置相繼開車成功。

3月23日,四川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線性低密度聚乙烯裝置開車成功。至此,四川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19套主體裝置,歷時73天打通全部流程。

截至目前,四川石化已累計加工原油97萬噸,生產各類成品油50萬噸。

中石油煉油業務近十年有八年處於虧損狀態,資本支出卻從2006年的200 億元,到2009年 -2011年三年間翻了1倍多。

煉油業務市場份額和區位相比中石化並不佔優的中石油,看中西南地區的市場,先後在成都和昆明佈局了兩個千萬噸級的煉油項目。

不過,近兩年在產能過剩初現端倪之時,中石油也放緩了投資規模。

彭州蹉跎

四川石化的投產時間被推遲了四年。在2007年10月公示的 《中國四川石化1000萬噸/年煉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下稱《報告書》 )當中,原計劃的投產時間是2010年。 《報告書》中稱,四川石化項目由中石油與四川成都工投新興產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成都工投)合作建設,中石油和成都工投分別佔90% 和10%。

成都工投是成都工業集團的獨資子公司。當時的計劃是,四川石化的建設投資約170億元,環保投資比例約佔20%,為32億元。截至2013年5月,實際完成投資380億元,其中環保投資41.9億元。

實際上,四川石化的乙烯項目先於煉油項目在2006年宣佈開工。成都市政府網站信息顯示,2004年9月17日,彭州市人民政府組織召開了乙烯工程的環境影響問題聽證會,所有調查人員均對四川乙烯工程建設表示支持無一反對,國家發改委於2005年12月13日正式下達核准通知。

2006年2月28日,中石油四川石化80萬噸 / 年乙烯工程奠基儀式舉行,中石油稱,這是西南地區歷史上第一套大型乙烯項目,預計「十一五」 期間建成。

年報顯示,乙烯工程在2007年已經完成項目前期工作,並開展設備訂貨。

2007年1月11日,煉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聽證會在彭州市行政中心召開,項目的環保措施亦得到了聽證會參與者的支持和認同,2008年2月20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批覆了四川石化的環評報 告,後在4月中旬正式獲得國家核准。

但是當年5月4日,數百名群眾在譚作人等維權人士的組織下,在成都主城區九眼橋與望江樓之間「散步」 ,用腳對四川石化項目投反對票。民間反對者認為,選址在成都的上水位彭州建高汙染的大型石化城,會對成都造成環境災難,成都平原的大氣和水體的環境容量已經飽和,四川石化即便達標排放,也將嚴重影響環境質量。另外,四川石化的選址位於龍門山地震帶上,也讓批評者感到擔憂。

民間抗議事件後數日,汶川地震即重創了天府之國,彭州距震中汶川縣約 60公里。震後有媒體報導稱,時任成都市委書記李春城表示,此次成都受災最厲害的兩個地區,一是都江堰,一是彭州。彭州的龍門山鎮受災嚴重,房屋大量倒塌,全市近10萬群眾被堵在山中。

此外,什邡市的兩個化工廠數百人被埋,80餘噸液氨洩漏。

於地震帶上修建的彭州石化,再次喚起了人們的隱憂。時任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曾對媒體表示,中石油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小組評估地震給彭州帶來的直接影響,如果評估結果證明不合適,公司會放棄這一項目。

國家環保部亦於2008年5月28日發函,要求中石油對四川石化基地煉油乙烯項目進行震後評估,核定環評中確定的環境風險防範措施是否能滿足抗震要求。經各方勘察和核定之後,9月24日,國家環境保護部表示,四川石化在調整抗震設防要求、並適當提高重點單元及設施抗震等級後,環評中提出的環境風險防範和環境保護措施均滿足要求。

面對民間反對的聲音,2010年,四川省和成都也為四川石化項目做了妥協,稱將只保留核心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其下游產業項目安排到了成都以南的眉山市。

2009年,中石油開始對四川石化的煉油工程進行資本投入,並在2010年年報中將其列入在建工程,裝置主體開始施工,當年完成工程投入預算的29%。

2013年年報稱,四川石化的煉油和乙烯項目分別完成93%和96%的工程投資。

一位接近中石油高層的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除了環境風險問題,導致四川石化進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是油源遲遲 未能保障。

一方面,四川省內沒有大型油田,臨近的產油省份(青海、甘肅和新疆)的原油主要輸往中石油蘭州石化;另一方面,從哈薩克斯坦進口的原油主要供給中石油新疆獨山子石化,這兩個煉廠已基本能消化臨近省份的產油和進口原油。根據四川石化 《1000萬噸 / 年煉油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四川石化的油源包括來自哈薩克斯坦600萬噸/年的進口原油,以及南疆和北疆的原油各200 萬噸/年。

隨著新疆地區原油產量的增加,加之中哈原油管道二期項目完成後進口量擴大,方有富餘的原油分流至四川石化。中亞進口原油先從新疆管運至蘭州,中石油從蘭州到成都的原油管道2013年竣工後,給四川石化的油源輸送鋪好了道路。亦有分析人士認為,按照中緬管道2000萬噸/年的設計輸送能力,也可調配部分進口原油到四川石化。

2013年年初,四川石化主體工程完工。2013年4月,成都市政府公開承諾: 「對四川石化項目,政府堅持在法定的正式驗收之前,不允許企業生產,驗收過程將對社會公開,邀請公眾參與。 」不過,成都市並沒有公佈四川石化何時通過了正式驗收。

煉廠盲區

對於許多四川人來說,2007年到2010年間時有發生的 「油荒」還歷歷在目。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川渝地區的成品油需要以陝西為主的周邊省份進行調運,物流費用和供應短缺導致油價被抬高。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的報告指出,華北、東北和華南三大地區佔全國煉油能力的29%、19% 和16%。成品油流向呈 「北油南運、東油向西南推進」的基本格局,而截至去年,雲南、四川、重慶和貴州所處的西南地區的煉油能力僅佔全國0.64%,基本上是煉廠的 「盲區」 ,這一比例在2010年甚至不足0.2%。

四川石化項目的提出,顯然是基於填補市場空白的考慮,因為 「先天不足」的中石油,被行業分析師普遍認為 其煉廠的 「位置不好」 。

在中國石油工業大發展初期,中石油和中石化以長江為界,東部和南部沿海省份以及華中地區的煉油廠和加油站劃歸中石化經營,由於這樣的歷史原因,中石油在東北、西北地區幾大油田附近就地興建煉廠也成為了自然。

勘探和生產板塊是中石油盈利的重要支柱,有30%-40%的毛利率,而煉油化工板塊則一直是「拖累」 。但對於中石油來說, 「利潤最大化」並非其唯一的目的。

「這些年來,中石油的煉油廠投資並不是完全市場化的產物。他們在零售端的進攻比較激烈,但因為利潤回報也不是特別好,所以近來也有所放緩。 」一位外資投行的分析師表示, 「換做是你,你會願意投煉廠嗎?」她指出,1000萬噸/年規模的煉廠,扣除成本和息稅後,煉一桶油能掙大約0.6美元,大概是30元 / 噸的利潤,滿負 荷生產的情況下一年賺3億元,這還算是好的情況。而一個千萬噸級的煉廠投資在150億元 -200億元的數量級,微薄的利潤和常年的虧損,很難讓人看到盈利的希望。

銀河證券去年11月的一份研究報告則更悲觀地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中石油的煉油單桶 EBIT(息稅前利潤)保持在略虧1美元 / 桶 -1.5美元 / 桶,將成為常態。

另據財新記者瞭解,煉廠設備通常按照20年 -30年的期限進行折舊攤銷,期間還需要有油品升級、更新技術工藝方面的追加投資,一套大型設備的改造動輒數十億元。

中石油的單位煉廠平均加工能力低於全球700萬噸的行業水平,為能實現規模經濟,中石油近年推進的新建煉油項目都屬千萬噸級別。

中石油有大大小小26個煉廠,平均產能規模是665萬噸 / 年,1000萬噸以上規模的有8家;中石化共有35家煉廠,平均規模757萬噸 / 年,1000萬噸的有12家。

積極的一面是,西南地區的成品油需求增幅近幾年位於國內各地區前列,市場潛力也被看好。一位中資投行人士認為,西南地區的成品油消費市場還處於培育期,基礎需求、工業需求和產業對接都沒有東部地區旺盛,所以在起步初期需要更大的資本投入。

此外,煉油與銷售板塊虧損,主要是受國家對成品油宏觀調控存在時滯的影響,在原油價格高位震盪的情況下,庫存原油價格和成品油出廠價格難以理順。2013年,發改委對成品油定價機制進行優化之後,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煉化板塊盈利狀況都有所改善,價格管制逐步放開的預期是對煉廠的最大利好。

產能過剩隱憂

從去年開始,中石油已經有昆明石化、揭陽煉化、華北石化等千萬噸級的煉廠推遲了投產時間。煉油能力過剩的問題 已經初步顯現。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的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煉油能力和原油加工量增速都有放緩的趨勢,截至去年底,全國總煉油能力為6.27億噸 / 年,同比增長5.6%,較去年同期下降0.9個百分點;全國煉廠平均開工率連續第二年下滑,從2011年和2012年的86.9%、85% 降至83%;成品油產量2.96億噸,同比增長5%,增速略有減緩,其中汽油和柴油的產量增速分別下降了0.6和1.3個百分點。

近期的宏觀經濟運行指標也帶來了不樂觀的信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8.6%,而去年同期的增加值為9.9%,1至2月全國煉廠產量同比下降1%,而去年同期有3% 的增速。普氏能源資訊則披露,今年1月和2月,中國的平均表觀石油需求同比下降了1.9%,成品油中佔最大比例的柴油的表觀需求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

「這兩年成品油的消費增速很慢,表觀需求量增長只有4%-5%,而過去幾年都有7% 的增長。與工業生產關聯度較高的柴油短期內看不到增長,加之各地的汽車限牌措施增多,汽油在一線城市的增長空間也比較有限,主要靠三四線城市來拉動。 」前述外資投行分析人士稱,最近幾年國內幾乎沒有大規模的新建煉廠,主要是改擴建項目為主,有的是老煉廠的改建或者是去瓶頸化,部分是配套成品油升級時會有一些擴建。

事實上,不單是中國在推遲煉廠的投產期,全球經濟增長處於低潮期,放緩煉廠的投資和建設進度成為了一個國際趨勢。從全球範圍看,煉廠的產能利用率也只有80% 左右,而且地區不平衡的情況很嚴重。

不過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石油市場研究員金雲認為,國內經濟增速適度放緩,節能汽車的推廣和替代能源(如天然氣)用量的增加,將使成品油消費增量逐漸回穩,中石油在順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適當推遲了昆明和揭陽煉廠的投產時間,取消部分低效的煉油項目是正確之舉。

他指出,像中石油這樣體型龐大的公司,做規劃的時間比較長,投產的時間不一定能趕上行業的高點,有可能甚至會碰上比較困難的時候,這是很常見的現象。 「石油石化行業本來就是一個週期性的行業,不會一直低迷下去。 」金雲認為,未來國內煉化規模仍將繼續 擴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5883

“股神”巴菲特大步挺進澳大利亞股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3723.html

“股神”巴菲特大步挺進澳大利亞股市

一財網 呂行 2015-06-17 22:21:00

澳大利亞股市正在吸引全球投資者的關註,不僅因為其本身的估值便宜,還贏得了“股神”巴菲特的強烈認可。

澳大利亞股市正在吸引全球投資者的關註,不僅因為其本身的估值便宜,還贏得了“股神”巴菲特的強烈認可。

昨日,澳大利亞最大的一般保險公司IAG(Insurance Australia Group)發布公告,稱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和IAG達成為期十年的戰略合作,將先期投入5億澳元(約合3.88億美元)收購IAG約3.7%的股權,最初十年對IAG的持股比例不會超過14.9%。未來十年,伯克希爾將分得IAG 20%的保險收入,負擔IAG20%的理賠款。

對此現象,分析人士指出,對巴菲特而言,這項交易將使其可在總額115億澳元(約合89億美元)的澳大利亞一般保險市場上取得更加堅實的立足點,同時也將允許這位已經成為華爾街傳奇的金融家利用澳大利亞保險集團擴張亞洲業務的抱負。

同在昨日,巴菲特向澳大利亞媒體集團Fairfax Media表示,除了上述對IAG的投資,還打算斥資20多億美元,在一年內收購一些澳大利亞企業的股權。

“未來兩三年,伯克希爾將持有四五家澳大利亞企業的股份,而用於收購股權的20多億美元都會出自對IAG的投資所得。”巴菲特接受媒體采訪時預計稱。

高盛發布報告稱,巴菲特此番評論正逢澳大利亞股指S&P ASX 200開始走出三個月來拋售的低谷。報告認為,從估值看,是“十年一遇的好機會”。澳大利亞股市的估值比美國、歐洲和日本這些發達市場的低10%。

數據顯示,昨日S&P ASX 200股指漲逾1%,最新報5595.43點,而今年4月以來跌逾4%。其中銀行業股被認為是此次澳大利亞股市拋售的元兇,因為澳大利亞上市銀行季報表現不佳,金融監管機構對銀行業的資本要求更嚴格。

在銀行股方面, 上述分析人士指出,澳新銀行可能是巴菲特投資的首選之一,因為巴菲特對IAG的投資焦點是亞太地區的風險,不只是澳大利亞,澳新銀行在全亞洲都有業務,這方面條件最好。

此前,澳新銀行公布,截至3月31日止上半財年現金盈利增長5%至紀錄水平,為36.8億澳元(29億美元),勝於市場預計的36億澳元,因住房信貸增長繼續提振盈利。該行亞洲業務盈利增長18%。

但一些分析師認為,澳大利亞股市的低估值不會持久,在舉世聞名的投資者巴菲特收購澳大利亞企業股權後更會如此。IG Markets的分析師Evan Lucas就預計,澳大利亞股票的估值最終會回升,巴菲特的投資無疑對市場有正面影響,但不是唯一的動力。

昨日澳洲聯儲也發布貨幣政策會議紀要,決定將基準利率維持在2.0%,未來政策方向取決於經濟發展形勢變化情況。此外,澳洲聯儲認為澳元匯率有必要進一步下調,以利於經濟平衡成長。

另外,昨日中澳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議,中澳兩國各自都將征收對方的關稅降為零。目前,澳大利亞是中國海外投資僅次於中國香港的第二大目的地。業內人士指出此協議最終將有利於澳大利亞發展為重要的離岸人民幣重心。

編輯:呂值渺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28

金管局一小步 人民幣一大步, 信報, 2012年7月3日


香港金融管理局兩周前突然放寬了對銀行人民幣流動資產和比率的要求,讓它跟本地行之多年的法定流動資產比率計法看齊,這馬上令本港的人民幣利率下跌。
流動資產要求高
銀行流動比率的計算都非常專業,計算繁瑣複雜,是銀行家頭疼之事;流動資產回報低,持有太多,限制了自己的借貸能力,影響盈利之餘,甚或會虧本;流動資產太少,隨時不夠現金,滿足不了存戶提款的要求。有關行動本與市民直接關係不大,但此次放寬人民幣資本賬開放之快,實非意料所及,再加上任總突然改變對聯繫滙率看法一事,有何玄機呢?
先了解一下法定流動比率吧。目前最低要求是25%,就是說一個月以內到期的客戶存款和其他債務,銀行手頭上最少要有25%等值可隨時變現的流動資產,準備應付客戶提款和償還負債之用。
什麼是可變現流動資產呢?最基本就是手頭上的現金、黃金、存在其他銀行一個月內到期的同業存款,也包括由其他銀行承兌,一個月內到期或金管局承諾隨時貼現的出口滙票等。
不過,持有二手市場的有價債券,按道理也可隨時變賣套現吧?對,如這些債券為港府、法定機構或多邊銀行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所發行或提供擔保的,一年內到期之數也可計算在內;超過一年的,也可按年期用有關方程式打折扣後計入。
如是本地商業銀行所擔保的,超過一個月的就要打折扣了,私人風險較政府的大嘛!海外銀行,政府或法定機構所發行或擔保的呢?有二手市場又有認可評級的,也可計入,當然,折扣率會再大一點,年期也有更大限制,如非中央政府的,5年以後才到期的就要打最多的8折了。沒有評級、但有銀行擔保的有價債券和一般的客戶貸款,只要是一個月內到期的也可,但折扣率也是最高的20%。超過一個月的,就不被接納了。
總的來說,重點有二。第一是要一個月內或有二手市場,即隨時可變現的才算流動資產;也要看是否本地、年期多長,有沒有評級等或擔保而定和打折扣。
人民幣流動存限制
第二,是如此等資產是外幣,該外幣必須是可以自由兌換變回港幣的,例如下月有1億元的客戶定期存款到期,銀行最少要有2500萬元的可變現資產在手作準備,此2500萬元可以是港幣,也可是美元、英鎊或歐羅等的等值外幣。
可以是人民幣嗎?對不起,有很大限制,只可計入部分!原因就是人民幣還不是完全可以自由兌換的貨幣。如真有人來提2500萬元,銀行手上的流動資產全為人民幣,是有機會不能把人民幣兌回港幣讓客戶提款的。例如在最差的處境,即銀行非人民幣的流動比率低於30%,可計入整體法定流動比率的人民幣流動資產,按規定,是受制於「人民幣流動比率不得高於非人民幣的流動比率」的上限。
來個實例,有銀行的非人民幣流動比率是非常低和危險的26%,但有大量人民幣,比率達100%,也不可全部用來補充非人民幣的流動比率, 只可用上26%。在另一極端,非人民幣的流動比率高於安全線的30%,可入整體法定流動比率的人民幣流動資產, 在最寬鬆的規條下,也不可多於非人民幣資產的5%。簡單來說,手上縱有更多人民幣流動資產,對整間銀行的法定比率也幫不了多少。

放寬人民幣銀根
另外,有兩項保守和苛刻的人民幣風險管理限度。
第一,銀行要為所有客戶存款,不論是一個月到期或是更長的,都要預留25%的流動準備金。也只有人民幣現金、國債、經核准在內地銀行同業市場有二手買賣的企業債券,在中銀香港(2388)清算戶口的存款等,才被接納為準備金。存於內地其他銀行的一個月人民幣存款却竟不被接納,怕銀行存在國內的人民幣不能自由滙出香港也!就連在貿易賬下,內地銀行承諾兌現的出口滙票也不算,其他人民幣資產更不用說了。
第二,除了存款外,銀行也要為非存款類的負債作25%的準備金。跟非人民幣的不同,一個月以後才到期的負債銀行也要為它撥出準備金。在此,存於國內的人民幣才被會算作合資格準備金。這不無道理,但是否太保守,矯枉過正,難道人民幣比歐羅差?還是金管局對國家開放貿易賬,讓人民幣在貿易下自由兌換出入境的政策還有太大的保留呢?
筆者年多前曾撰文質疑這實在是阻礙了巿場發展,就是中銀作為唯一結算行,可用0.7%不到的結算利率,壟斷了本地人民幣頭寸,跟以往滙豐作為港元結算行,壟斷港元供應一樣。還有就是銀行要為人民幣存款和負債留下比正常規定更多的準備金,阻礙了在港人民幣的流通和銀行放債的能力。
金管局態度改
今次金管局放寬、取消了人民幣風險管理限度,讓人民幣流動比率的管理,跟法定計法看齊,一下子就讓更多人民幣流動資產可被計入流動比率中,等同放鬆本地人民幣銀根,對本地人民幣同業市場和債務市場的幫助,不言而喻了。
但最關鍵的,其實是金管局的態度。本地銀行放在內地銀行的同業存款,內地銀行承兌了的出口滙票等也可按公式計入人民幣流動資產,等同推翻了之前認為這些資產不能隨便調回香港的顧慮。這是否意味着人民幣全面開放,將來得比我們預期的要快得多呢?
查本年以來,資本賬也放開得很快。深圳前海說要搞人民幣特區,讓本港人民幣以銀行貸款形式直接回流內地,其實其他多個省市,除了點心債外,早已有專項專批的境外人民幣銀行貸款和直接投資回流個案。審批之快,也出乎大家預期。
以前筆者心裏推算人民幣要自由兌換,非十年八載不可。金管局今次取消了人民幣風險管理限度,如再讓人民幣流動資產,全數計入法定流動比率,那麼,人民幣自由兌換之日就真不遠了,而且可以是很快。港元聯滙制度,修改之日也可以是很近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616

泡沫IP狂熱褪去後,二次元內容產業如何大步向前?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01/156215.shtml

泡沫IP狂熱褪去後,二次元內容產業如何大步向前?
將門創業 將門創業

泡沫IP狂熱褪去後,二次元內容產業如何大步向前?

現在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網絡環境下的一片凈土。

黑馬說

有時社會對二次元充滿了誤解,但對於喜歡它的人來說,又是非常嗨的。那二次元到底是如何形成與發展到今天的呢?讓我們聽聽燃也文化創始人兼CEO 周佟彤分享,二次元人群從2008年-2016年心態和心理的變遷

文|周佟彤

階段一:2008年-2012年,小眾文化的自嗨

在這個階段,日韓文化剛剛從互聯網開始興起,第一撥玩這些內容的人開始在圈子里形成一定的影響力。當時大家在玩Cosplay的時候,很多人是不理解的,會質疑說這是奇裝異服,並且認為我們就是一幫不務正業,花一些錢、跟一幫社會人士在一起瞎玩兒。人們並不理解為什麽我們看漫畫、喜歡動畫,會有這種非常“奇異”的行為。

但那時候我們也不期待別人的理解——“你們根本不懂什麽叫做二次元或者漫畫”。當時我們管自己叫“二點五次元”,而不是“二次元”。因為我們覺得自己是夾在2D產生的世界和我們真實的3D這個世界中間的一撥人。

當時職業化做這件事情的社會地位其實是非常低的。當時如果你說你想以後做個漫畫家、動畫師,甚至做一個Coser,大家會覺得這個東西不能賺錢,又不能當飯吃,為什麽要去做呢?

所以,這個時候社會對二次元充滿了誤解。但對於喜歡它的人來說,又是非常嗨的——我不需要任何人的理解,我們自己有小眾文化的抱團,這種凝聚力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階段二:2012年-2015年,抵觸與發展並行

到了2012年,網絡媒介開始盛行,有很多傳播流量介入,人人網、微博、貼吧等大眾開發平臺替代了以往BBS為主小眾空間,使得傳播的形式逐漸開始流行開來。漸漸地,動畫、漫畫這件事開始有了一些“”的屬性。不知不覺你會發現,身邊的人也漸漸開始進入了這個領域。大家不再掩飾自己的喜好,開始去分享和溝通。

一些初級的商業化也開始出現了。例如,在Cosplay圈里有很多關於購買假毛、隱形眼鏡、服裝、道具等初級的交流,以及自己印刷的同人本等,也有一些規模的漫展出現。

這個時期誕生了很多商業化的規矩,慢慢地形成了一套體系。這些規矩是在和現實世界這些商業化的發展空間中不斷地摩擦形成的。比如“漫展”這種形式以及展出同人本的銷售是否“通販”。( 通販,是日語中的漢字,意思是郵購,多用於ACG領域,比如售賣同人誌、周邊物品等。)

與此同時,行業的分工也開始細化,Cosplay逐漸地細分出來專門的攝影師、化妝師、服裝師、道具師甚至還有專門賣假發的店鋪、鞋子的店鋪、隱形眼鏡的店鋪。廣播劇也逐漸延伸出了相對成熟的劇組模式——有導演、編劇、宣傳、策劃、CV,以及後期。行業的不斷分工細化,為之後的商業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階段三:2015-2016年,飛快的跨步

到2015年,隨著資本化進程的加速,同時90後、95後的人進入25-30歲階段,具備了較好的消費能力。他們在網絡上也逐漸掌握了一些話語權,上升成為了信息的重要來源與發行者。所以這些人群導致了主流文化價值的導向變得越來越年輕化。

很多之前在小圈子的詞語現在變成了一種引領潮流的存在。二次元這種“小眾文化”的屬性變成了一種“全民娛樂”的屬性,似乎和二次元或者是ACG事情沾上邊,就可以貼上非常“潮流”、“新鮮”的標簽。甚至一些廣告或者公關公司也會為了吸引年輕人的這一撥主流消費者,逐漸往這方面去靠攏。包括我們現在說的很多的“鬼畜文化”,還有一些特別貴的廣告片,也都是用這種形式去表現。像Papi醬這種調音調、快速節奏的短視頻格式,其實在二次元里面已經存在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二次元以及90、95後的商業屬性升級進入產業階段,也要感謝消費工具的升級。兩年前,我們都很難想象到自己掏出微信、支付寶就可以刷二維碼直接付款。但現在你會發現,在遊戲或者相關視頻網站VIP的購買,以及網上付費的時候,這個阻力越來越小了。

另外,現在一些媒體在宣傳90、95後甚至是00後時,總是會強調他們一些特殊的地方。但每一個年老的人,其實都曾年輕過。 90、95後現在的這種狀態,當年在80後被說“垮掉的一代”的時候,也同樣發生過,只不過當時沒有網絡和資本這麽大的催化在其中。

我所經歷的整個產業結構

燃也目前做的是整個版畫版權的運營,所以我們也不得不沾上“IP”這個今年特別火的一個詞。

有人把IP中的品牌概念放大到了整個IP上,有的人把一部作品(產品)也叫一部IP,還有的IP是系列劇。而IP進入中國最初的概念,是指對比起來能穩定賺錢能力、有長期生命力的、可挖掘度非常深的作品,有強烈的態度和獨特的世界觀,比如《魔戒》《Star Wars》《哈利波特》《西遊記》《盜墓筆記》《三體》以及可能非常有潛力的《九洲》,這是我對目前市場上錯綜複雜的IP概念的一些分辨。

很多人都在說我們是做IP的,我們自己也會說我們是有IP相關的業務,但是還是要區分一下每次說IP時候到底指的是哪一個概念。

內容產業結構這塊,現在整個行業會把它分成三個大部分:

內容的產生

內容的放大

內容的變現

在變現程度上國內是有影視和遊戲這兩個部分比較突出,但是現在也在轉型的階段。

在今年之前,遊戲大放異彩,已經達到了一個離流水或現金非常近的時代。由於資金的長期積累和粗暴的換皮讓市場快速疲憊,遊戲公司都開始往前端去尋找,找尋到了內容產生的階段。

內容的產生階段,大家比較熟悉的網絡文學的價值也是這兩年才漸漸被資本方認可價值。事實上我們回想很多小說在網絡文學網站上連載時,是沒有那麽多人認可它的文學價值的,但是由於影視行業的進入,現在它的商業價值逐漸爆發出來。主要還是因為它承載了很多內容的生產的職能,包括漫畫、音樂以及同人文學等,也有類似的職能,所以大家也都在挖掘里面的更多可能性。

放大其實是國內現在稍微痛苦的階段,因為它離產生和變現都還有一定距離和空間,產生的階段是屬於發酵的過程。像我們熟悉的動畫,它是整個ACGN產業鏈條中放大環節里很重要的一部分。現在流行的,還有真人網絡劇、網絡大電影之前也是,不過最近也產生了變現的可能性,低成本的投入以流量為杠桿撬動的收入,為放大和變現都提供了便利。再比如平臺——B站也有放大的職能,流量和口碑在網站上再次放大,也包括一些工具性的APP其實都在放大這個環節里面。燃也現在也想進一步讓內容去發酵,讓更多人知道,這都屬於放大的環節。通過流量的增長和增值,去撬動後方更大的投入。

而影視、遊戲,以及在國外非常掙錢的手辦周邊,與電商銷售相關的內容、線下的活動交流等,這都屬於變現的環節。

目前國內動漫行業的專業化程度是低於世界整體的梯隊水平的。一些專業人才,還沒有代表性的作品;一部分從業者都是從個人愛好慢慢發展成了技能,現在又變成了工作。無論對誰,這期間都是需要磨礪兩到三年,才能漸漸掌握文創行業的經驗和人脈。所以這個專業化的概念其實很模糊,也很少從其他行業得到繼承和發展。

說到產業之間合作環節的銜接,目前也是比較薄弱的。大家都在試探中去磨合。對行業的合作與整合能力就成為了很重要的競爭力。如果你是原創環節,就需要不斷地與下遊(你的合作方)銜接碰撞。目前大家都在互相試探,不斷地伸出手,又縮回手,這是現在行情的整體情況。由於沒有統一的合作體系與法則,所以每一次都有很多精力和溝通成本的浪費。

更受關註的一點是內容變現的能力。我認為變現能力與互聯網產業還沒有很高的相關性。從內容層面上,能獲得盈利的更多是偏傳統產業的模式,比如從以前的出版、影視等相關領域跳出來的,因此他們在這方面的經驗會大於新晉的互聯網創業整合者。

同時內容與新媒體的結合度就很高,但新媒體只能獲取流量上的導向,還沒有明顯資金上迅速變現的案例。網紅在其中是一個紐帶,能把咨詢的內容和線下的傳統逐漸結合起來。目前網紅導流最好的還是美妝、美食、書籍出版等能非常快連接起來的領域,當然還有時尚品牌的衣服,它也是屬於線上和線下的連接。

因此內容流量的紅利分層,尤其是二次元領域,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人本身。人是打破“次元壁”最重要的一個媒介,例如Cosplay可以借助人本身傳達出很多的信息。還有一些線下的演出、網紅、簽約的歌手等,這些都屬於第一層認識。對人的認知是最簡單最立體的。

第二層:咨詢類。屬於信息流,不斷地曝光整個進程的進度與更新。跟進人們的談資和抓住眼球。在網絡時代大多數都是為受眾提供簡單、便利的閱讀體驗。

第三層:內容類。需要人去主動分析內容,比較重,需要長期經營。

這個順序是了解一個次元可接受程度與合作難易程度從高到低的變化。

從最初基本沒有聲音形象的文字,到表情包、圖片的情緒態度加入,再到長視頻、短視頻加入了聲音、視覺的沖擊和環境上的因素,到現在的直播,時間元素變得很重要。最後VR的加入,使得整個模擬的概念出現了新狀態。人們的需求在整個交流和溝通中越來越豐富多彩,信息獲取也越來越多。但整體的接受程度卻呈越來越快、精準、直觀的趨勢。

目前,二次元的“紅利”比較明顯集中在“”身上。比如,304Cosplay的次元文化,Cosplay真人秀的紅龍文化,像是以墨明其妙為代表古風音樂的米漫傳媒,都能圍繞“人”來打破次元壁,借用流量放大,都在在第一時間經歷著進入整個資本的轉化,與強傳統行業結合,去索取經驗,然後再進化的一個過程。

咨詢類目前還沒有特別好的一些內容,但是很多從咨詢角度切入的大號在興起,例如“三文娛樂”“娛樂資本論”等咨詢也逐漸在往前去滲透。

二次元內容,除了之前非常火的如“十萬個冷笑話”曾因“天時地利人和”引起了泛二次元群體的關註外,其他二次元核心內容在總體影響度上都偏低,經常會出現只有數據但口碑與關註度跟不上的結果。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水漲船高會受到更多人的認可。大熒幕對內容的曝光放大也是決不可忽視的。譬如,《大聖歸來》的火爆,讓更多資本註意到了這個市場。

大環境下的制作與消費

日本和美國制作模式的區別和相同點

首先要承認日本和美國在整個內容產業鏈條上他們是不同的,但都是厚積薄發。日本是一個循序漸進的IP工業鏈條,它有一個模式叫做“制作委員會”。去年提這個名詞的時候大家還覺得蠻可笑的,好像在國內不會實行,但現在例如騰訊、愛奇藝都在努力推行該模式。

什麽叫做“制作委員會”?漫畫作品中最初始的重要環節是“出版”。

當單行本上寫著有一百萬冊已出版,那真的就是實打實的一百萬人去買了這本書。這是可消費用戶,其黏性與網上有一百萬點擊率是完完全全不同的概念。

這時他們就會開始計劃後面的動畫化、遊戲化、影視化,周邊怎麽去賣作。在很早期的時候委員會就會開始有節奏地處理,而電視臺作為資金鏈的核心去周轉牽頭。依靠環環相扣,每一次爆發都是踩在之前那個環節的肩膀上再往上去起跳,實現了紮實的變現遞進,這都是建立在對版權的重視的基礎上。每一個環節,都不斷地有新的資金和資源註入,擴大消費群體,補充其他相對薄弱的環節。

尤其針對動畫化,因為動畫化其實很難只在制作層面上盈利,但是從不斷的分成模式中,去獲得互相的補給,一起變得更加強大。制作委員會的開發到變現的過程基本上以三到四年為一周期。

對比美國,如皮克斯或是迪士尼,他們的電影好像在臨近發行或提前一年,才讓大家知道他們在做這樣的一部電影。但是事實上他們從形成概念到制作環節,直至進入宣發至少需要有4年。美國的IP鏈條是迅速地由電影進行重磅炸彈下的轟炸,打開市場形成下遊產業鏈的跟進。

這兩個體系都依賴於完整的版權模式和工業化體系的合作,而這兩點要素在國內現階段都還沒有成熟。國內的產業很容易忽視前期的積累,直接期待進入變現環節。期待直接爆款,後面跟著分享先前的熱度就好,這是國內常見的惰性和依賴性

什麽情況下能迅速地形成爆款呢?網文或者是漫畫,我們都覺得它好像突然就爆款了。其實並沒有,它們也都是經過長期的更新積累才形成的“爆款”熱度。再經由其他形式化的改編,熱度疊加才能形成更大的影響力。但事實上,現在動漫化的成功案例還是蠻少的。

目前國內比較尷尬的事情在於,大家都在追逐所謂IP概念上的狂熱和泡沫,並沒有那麽多人在意IP狂熱形成之前,到底做過些什麽。在忽視積累層面下,既想要日本循序漸進逐步汲取熱度的長期變現,又想要效仿美國重磅炸彈迅速爆發。

希望一兩年之內作品迅速地能變現,這種想法無論是日本和美國或者哪國的健康模式,都不是很理智的。就像《大聖歸來》能取得這麽好的成績,是用了四年前期籌劃、四年去制作,共八年才形成一個作品。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認為它不夠完美。但光從票房上,觀眾的反饋雖然不能說是理智,但給出了相應的褒獎。這切實反映了前期認真磨合出來的作品內容與質量,與隨意砸下來不顧作品本質的區別。

目前說IP(變現能力強),大家都樂意往里砸錢,期望能出現偉大的作品,或者偉大的流量。現在還是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正常合理的投資,但我們要時刻保持冷靜思考,它們的本質是什麽,除去資本的瘋狂剩下的是什麽。

首先是一個專業度的整體磨合。除了天才不需要磨合和積累,大多數人都需要遵從和適應“內容制作”的規矩與變現的法則。特別是2015、2016年二次元才進入了資本化,我們有資金和能力去沈下心研究除了生存以外的事情。

另外,當動漫二次元這個概念逐漸被人們接受之後,它和其他概念所形成的化學反應。現在很多影視對漫畫需求是從年輕人的角度看社會的投射,好奇年輕人現階段的愛情故事與傳統編劇的區別。傳統行業與新的表現形式融合會產生的可能性,我個人還是很期待的。例如,《那年那兔那些事》是明顯的“動漫+軍事”形成的爆發。

像日本和美國,在他們的項目鋪設下去之前,就已經與很多品牌開始合作。因為ACGN在它們的社會體系上,是高級的表現形式,是可以成為一個流量入口的。現在國內的IP狂熱,讓人們意識到二次元是年輕人的文化,能夠形成這樣一個流量入口,或者能成為親近年輕人與購買力的工具,這是對整個ACGN的一個重新認知,可以帶來非常多的可能性。

中國二次元動漫的優勢和可能

現在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網絡環境下的一片凈土。為什麽這麽說?

因為從來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漫畫、動畫是這樣站在巨人肩膀上,又可以從零開始,全新地從網絡再出發。互聯網讓我們吸取了太多日本、美國、歐洲的文化創作信息和素材,在此之上形成的結合點,將會是一個飛躍式的跨步。我個人期待結合中國的文化進行再創作,一旦融合基礎成功建立,可能就會擺脫“山寨”的低劣感而產生像《三體》這樣的作品。

另外,最重要的是我們有龐大的消費人群。16年,90後泛二次元人群將達到了近3億,生活水平也變得越來越高,消費能力的基數提供了一個潛能巨大的資本市場。這也是為什麽近兩年日本在動漫產業逐漸下滑時,他們瞄向中國的一個原因。

什麽樣的形式會變得越來越走俏呢?就是越快、越精準、越直觀體現內容的形式。這里有兩個分層,一是非常高級的內容,能變成一個盒子整個裝下巨大的信息量,去制作高檔的、投入巨大的內容;或者是短平快但非常精準的切入到所有的熱點上。這就形成了分工的兩極化。

短視頻為創作工具開辟了很多空間和可能性。當下,每個人都能在網絡時代去傳遞內容,但誰能最快、最精準、最直觀地表達出來,就可能會快速積累起的流量。二次元方向,YouTube上有很多短小視頻的動畫,切的是當下最熱門、最精準或者是最直觀的話題,流量和影響都很好。但國內這個部分還沒有爆發出來,大多數還都是動畫資訊。

還有就是我特別期待低齡創作人才進入社會後的新一輪爆發。我們之前接觸過很多漫畫創作者或者網絡寫手,都還比較年輕、沒有接觸社會,在家里寫作都是通過電視劇、電影、別人的小說和自己的想象形成內容。現在90、95後逐漸地步入社會,他們接觸到了社會的真實反饋,這個時候產生的內容會是一個新一輪的爆發。因為他們有足夠強的創作能力,以及很好的精力分配,還有現在資本化使得他們所有的創作都是可獲得資金報酬的——創作不再是一個精神上的排解和浪費。

最後內容、平臺和流量這三者的關系是在轉變的。頭部內容,不是因為它在哪個平臺上——之前我們可能會覺得它在B站上我才會看,但是現在它在微博、優酷、微信上只要有趣也會關註。我們並不在意它的平臺是什麽,而是看中他們的態度和內容,所以才會追。所以內容變得非常重要,它成為吸取流量的主要入口。這也是“網紅”的魅力之一,我們為什麽要去關註這樣的人?因為他的內容得到了我們的信任。他們說的內容就變成了流量導向,把我們推向其他的地方,不論在什麽平臺。

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很多人覺得現在是媒體的時代,但其實更是媒體人的時代——誰能抓住這樣的內容形成頭部,他就可能自己變成一個平臺。例如Papi醬現在要做Papitube,它就會形成一個“頭部”的內容,給其他的內容去導流。

大家會比較熟悉的王尼瑪,他就是逐漸轉化形成的內容。從表情包到短視頻、真人脫口秀到整個形成的IP內容,觀眾會跟著他的品牌形成的平臺,不斷地接觸其他的內容、信息、流量。

也有一些大熱的內容的形成,情況很特殊,有一定國內的特殊性。例如《我叫MT》《啦啦啦德碼西亞》《風味英雄》等,都是在“借用”魔獸世界或者LOL這樣的大熱遊戲作品的流量,形成同人作品再形成獨立的IP的,在這基礎上獲取到了極大的流量。這中間有一個取巧的範圍,由於版權的松動形成的捷徑。我很好奇這個狀態在之後會有怎樣的演化。

_username=thejiangmen_副本

IP 內容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819

中國重型燃氣輪機應用獲突破 東方電氣又邁出一大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341.html

在搶占重型燃氣輪機高端市場上,總部位於四川的東方電氣又邁出一大步。

東方電氣有關負責人在6月24日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東方電氣昨日與三菱日立電力系統公司簽訂M701F5燃機技術轉讓協議暨M701J燃機技術轉讓框架協議,標誌著東方電氣在搶占重型燃氣輪機高端市場上又邁出了新的步伐。

上述技術通過轉讓之後,東方電氣一位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在同三菱日立在國際市場上沒有市場沖突的情況下,可以出口。”

材料顯示,M701F5燃機是世界上投運的最先進的F級燃機,M701J燃機是目前世界上投運單機容量最大性能最先進的H級燃機。

燃氣輪機是21世紀乃至更長時期內能源高效轉換與潔凈利用系統的核心動力裝備。重型燃氣輪機是典型的高新技術密集型產品,是國家制造能力的體現。其設計和制造難度居所有機械設備之首,被譽為機械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

由於燃用天然氣的燃機電站高效、汙染排放極低,二氧化碳比排放量是超臨界燃煤電站的約一半,推崇發展天然氣發電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保護環境和落實《巴黎協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措施之一。

從1939年世界第一臺發電用燃氣輪機誕生以來,經過半個多世紀技術進步和企業重組,GE、西門子和三菱日立各自形成了完整的技術體系和產品系列並壟斷了全球市場。

基於此,中國目前對發展重型燃氣輪機產業高度重視,其中,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已經列為“十三五”發展計劃中中國要實施的100項重點任務之首。

根據國家當時政策,從2002年開始,東方電氣引進E級、F級燃氣輪機及聯合循環技術。2003年,東方電氣與三菱(現三菱日立)簽署F級重型燃機的技術轉讓協議,以許可證的方式獲得三菱燃機制造技術,並對第一捆10臺燃機機組逐漸進行國產化制造,2005年6月,東方-三菱首臺F級(M701F3)重型燃氣輪機在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下稱“東方汽輪”)空負荷試車一次成功,宣告中國首臺國產化率高達46.5%的重型燃氣輪機在東方電氣順利誕生。

與此同時,高溫熱部件(包括燃燒室、透平動、靜葉片)的國產化在廣州三菱—東方燃氣輪機有限公司開始進行。經過不斷努力,2010年,東方電氣制造的高國產化M701F3重型燃機在中海福建燃氣發電有限公司莆田燃氣電廠投運,該燃機國產化率達到80%左右,創造了國內燃機國產化率的最高紀錄。

截至目前,東方電氣累計獲得28個項目共計63臺燃機,已成為國內F級重型燃機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制造廠商。具備聯合循環項目獨立營銷、工程投標、工程設計的能力,獨立配合用戶進行各種方案的優化。

通過近50臺燃機安裝、調試服務的鍛煉,東方汽輪目前已成功建設了一支包括多專業、多工種、高技能、國際化,並且配備有精良裝備和各種現代化測試儀器的聯合循環機組用戶服務團隊。

隨著市場的變化,東方電氣正在和三菱日立加深合作,向用戶推出更先進的燃氣輪機產品。2015年10月,東方電氣從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獲得國內首套2臺M701F5型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電站主設備訂單,此次供貨的主設備將用於華能北京熱電廠三期工程。

華能北京熱電三期工程聯合循環機組總出力約為110萬千瓦,采用的M701F5型燃氣輪機是以累計運行時間超過22萬小時的M701F4型燃機為基礎,結合了G型和J型燃機先進技術的更高效設備,聯合循環熱效率在同級別燃機中首屈一指。目前該項目處於制造階段,機組將在今年內完成交貨,計劃於2017年初投產。

F5燃機同F4型燃機一樣,冷端部件將由東方電氣東方汽輪機制造,熱部件將由廣州三菱-東方燃氣輪機有限公司或三菱日立提供。

上述材料還顯示,目前國內投運的先進F級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效率在59.0%左右,M701F5機組效率高於60.5%、M701J機組效率高於61%。

以一個安裝有兩臺燃氣輪機的聯合循環電廠為例,假設年運行時間4000小時,相比M701F4機組,M701F5機組年發電量將增加3.6億度、機組熱耗降低約180千焦/千瓦時、每度電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約3%。

同樣的,M701J機組年發電量則將增加13.6億度、機組熱耗降低約240千焦/千瓦時、每度電的氮氧化物排放量減少約4%。

與三菱日立這樣的企業合作東方電氣學到了什麽?面對記者的提問,東方電氣上述內部人士表示,“學到的是三菱的先進的管理經驗、先進的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嚴謹做事的態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07

集資又近一大步Kickstarter受埋港人玩

2016-09-29  NM

近年,眾籌網乘勢而起,憑住「你出創意,我出錢」的概念,成功為不少startup踏出成功第一步。在眾多眾籌網中,以Kickstarter最深入民心,但可惜過去只限支援國家或地區「開project」集資,不過九月開始,Kickstarter正式接受港人一齊玩,以後距離上市集資,又近一大步。

過去,Kickstarter只接受美國居民或公司申請,雖然曾經都有香港人在Kickstarter上集資,不過就要搵人代辦,利用美國地址或美國註冊公司,先可以成功「上架」,所以今次港人可以自行申請,就令不少本地startup趨之若鶩。其中,搞3D音樂的Kenneth,就率先為其新產品集資,「本來打算12月先推出,但見到Kickstarter可以接受港人申請,於是就提前將產品擺上去,希望可以增加知名度。」Kenneth所講的新產品iMusicThings,是可以將歌曲經過手機上載,然後轉換成3D音效,並製作成QR code卡片,用家只須掃描QR code,就可以即時在手機專用app上播放,相對於傳統方式,音樂人須製作CD才可將歌曲發布,成本大大降低。

營造氣氛

作為首輪「試用」Kickstarter的用家,Kenneth坦言預備功夫比想像中多,「首先要拍攝一段短片,不過,單靠一條片當然不夠,要吸引更多backers(資助者),就要在價格上花心思,例如設定不同的backers package,不但可以印製QR Code卡片,更有價錢更高的package,包括製作MV。」除此之外,如何令更多人認識,亦是重要部分,Kenneth建議可於project上架前,增加曝光率,利用不同渠道預先營造氣氛,當正式上架時,會較容易做到「爆額」效果。

片段取勝

有數據顯示,如果想在Kickstarter上成功集資,Project內含有介紹片段比起只得相片介紹,成功率更高,皆因只得相片介紹,成功率大約只得20%,既然介紹片段如此重要,應該點拍先最好?Kenneth認為片長約兩分鐘左右最適合,「太長會令人覺得悶,太短又未必可以清楚介紹到產品的特點,而最重要的,是創辦人可以親自出鏡介紹,可以令backers更有信心,語言方面,由於想全球不同地方的人都能夠認識,所以最好用英文,再加上中文字幕,文字解說則可以中英對照,可以同時照顧海外及國內的backers。」

撰文:劉耀祥攝影/攝錄:葉漢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513

新華社談土地使用權到期:溫州一小步中國一大步

新華社在23日題為《溫州一小步 中國一大步》的報道中稱:

國土資源部23日正式發布過渡性安排辦法,溫州等地少數住房土地使用權到期後“兩不一正常”:不需要提出續期申請、不收取費用、正常辦理交易和登記手續。這是落實黨中央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最新行動,傳遞出“以人民為中心”,保護公民財產權益的訊息。

以下是新華社的報道全文:

國土資源部23日正式發布過渡性安排辦法,溫州等地少數住房土地使用權到期後“兩不一正常”:不需要提出續期申請、不收取費用、正常辦理交易和登記手續。輿論稱之為“本年度最好消息”。盡管這只涉及部分城市少量住房,但對全社會來說,這是落實黨中央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的最新行動,傳遞出“以人民為中心”,保護公民財產權益的訊息。

如何解決住房土地使用權到期問題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備受關註。此前,除溫州以外,青島、濟南、深圳等城市也遇到類似情況。這些城市大多在市級層面提供了臨時性解決方案。有的方案深受權利人歡迎,也有的不盡如人意甚至引起爭議。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妥善處理少數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到期問題的複函》雖應浙江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如何處理少數住宅用地使用權到期問題的請示》而發,但同時抄送各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這意味著地方在相關法律安排明確之前,各地均可按“兩不一正常”辦法處理住房土地使用權到期問題。國土資源部複函無異於一把理想的標尺,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

溫州一小步,中國一大步。這一相關法律安排出臺前的過渡性安排,符合中央精神,順應群眾期盼,對面臨不動產過戶、交易、登記困難的群眾來說,是一場及時雨,對所有公民來說,是傳遞春天信息的最早一縷暖風。

黨中央強調推動形成全社會對公民財產長久受保護的良好和穩定預期。改革開放以來,保護私有財產從寫入憲法到物權法實施,從不動產統一登記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誕生,無不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服務人民的本色。

不動產統一登記本身是物權法的法定要求,始終貫穿著便民利民的紅線。這是人民群眾期待和擁護不動產統一登記的初衷,是我們黨執政為民的初心,是憲法和物權法的法源。只要不失初心,人民為大,念茲在茲,矢誌不移,就沒有什麽難題不能通過改革實踐而解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9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