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發上市大夢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21&t=51742&p=1255907#p1255907


今日看到上市公司有兩年營運歷史、二千萬營運現金流入,加上其他人造的東西,如市值、股東數目等,加上上市科審批,就可以上創業板。

有一天,我想到如果找一家自己開一家離岸公司,由欲上市實體購入/入股19.9%股權,其餘由關連空殼公司持有其餘股權,然後離岸公司向上市公司借錢,跟著離岸公司把這些現金派息,上市公司收回部分現金,然後空殼公司又把這些現金用服務收入放入公司,收回其餘現金。

這樣Balance Sheet現金無變,可收回借款,資產淨值多了。
Income Statement多了營業額、股息收入,順帶的還有盈利。毛利率、純利率亦可以推高。


Cashflow方面,把貸款的東西放入投資現金流,營運現金流根本看不見破綻,不過用蔡東豪兄的老方法,一定看到問題。

這時盈利做幾多有幾多,造埋盈利增長都仲得。然後千D基金,配股票給他們,派息少少,之後自己慢慢減持,完成全套動作,哈哈。

不過在會計原則方面,可不可以這樣的?有沒有高手可解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34

癌症給我的祝福 林百里60歲的三個大夢

2010-11-01 TWM




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夢想?財富?事業?家庭?感情?

但對於生了一場大病的林百里來說,這些之於他,已不足以放在心上,因為他永遠無法忘懷,知道自己罹癌的那一刻,才發現自己「替世界做得還不夠」。

在iPad衝擊全球之際,他希望替台灣打造新媒體;在張大千畫作逐一收畢後,他希望用科技結合藝術,建立一座未來博物館;在NB代工成長力道漸漸走向盡頭,他希望雲端運算能替廣達找到下一個黃金十年。

在此刻,《今周刊》獨家專訪林百里,大談他六十歲所許下的三個人生大夢,這是他抗癌成功後的首次告白,談他大病癒後的新人生思惟。

製作人.林宏文 撰文.黃智銘、賴筱凡研究員.楊卓翰、陳兆芬 攝影.聶世傑、陳永錚創辦一家全球第一大的NB(筆記型電腦)代工廠、二十九億美元身價、二個優秀的兒子,對於一般人來說,如果能擁有這樣的人生,夫復何求!但對於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來說,卻還不夠。

你絕對難以想像,兩年前的林百里,削瘦如柴,在抗癌成功後,會是今日的模樣:相同的爽朗笑聲,相同的徐志摩文人打扮,相同的天馬行空,只是得加上撐著過窄的西裝外套,福態到連扣子都扣不上的身材,六十一歲的他不甘於現狀,大病初癒,他還能夠有時間去實現更多的夢想。

二○○五年底,那是他第一次知道自己得了肺腺癌;一○年,他在抗癌成功後,接受《今周刊》專訪,大談癌症所帶給他的祝福。對他來說,癌症不是一件壞事,更不是可怕到無法面對的魔鬼。

是癌症讓他更懂得珍惜生命,使他在對與錯之間能看得更清楚,讓他為名、為利都不再那麼堅持,更讓他明白,已逢耳順之年,為這世界上做得還不夠多,他還要做更大的夢。

「所以癌症對我來說是件滿好的事,相當positive(正面)。」林百里笑道。

癌症獨白

林百里:我替這個世界做了什麼?

這是林百里第一次公開對癌症的心情獨白,更是一場大病後所賜予他的祝福。

採 訪當天,走進位在廣達頂樓的會議室,這天的林百里一如往常,頂著小圓眼鏡,一進門就笑臉迎人地打招呼,臉色看起來相當紅潤,近來胖了不少的他,還來不及為 福態的身材添置新裝,坐了下來,西裝扣子差點要繃開,只見他悄悄地解開扣子,雙手還不時彆扭地揪著西裝外套,深怕一個不小心,豐腴的體態會被一覽無遺。就 連身邊的主管都透露,董事長胖了,表示他的身體狀況很好,更有精神在工作上衝刺。

然而,難以令人想像的是,過去幾年來,林百里為了對抗病 魔,身體和精神上都飽受痛苦,他不僅在台北和信醫院接受治療,更遠赴上海中醫藥學院求醫。同一時間,他也放不下正值成長黃金階段的廣達,縱使他心裡明白, 癌症一旦開始治療,身體便會加速衰弱。但金牛座的個性使然,讓林百里始終都堅持每周要到公司聽取業務會報,拒絕對自己人生放棄。

這樣堅毅個 性的他,即使時至今日,被問起罹患癌症的日子,林百里也只是笑笑地說,「沒那麼嚴重」便將話題扯開,不願旁人得知那段苦悶的日子,唯有他身旁的親信明瞭, 林百里抗癌的那段歷程,完全不若他口中講得這般雲淡風清。固執如他,○七年時,儘管已因病痛而長達一年多未公開露面,林百里再怎樣也堅持要出席廣達的尾牙 宴,迎著寒風,圍上一條搶眼的紅色圍巾,讓原本體型就瘦小的他,顯得格外憔悴。

如此律己甚嚴,當醫生宣告他獲得癌症的那一刻,林百里心中想 的卻是:「我替這個世界做了什麼?」事業、財富、家庭、感情,在他最靠近死亡的那個瞬間,林百里才發現,他為這個世界做得還不夠。對於一個能在科技產業史 上,寫下歷史一頁的人物,他驚覺,「只有工業上(的貢獻),是不夠的,所以我一樣一樣地去訂出來。」曾經,林百里是個沒有家財、沒有靠山的香港僑生,隻身 來到台灣念書,就為闖出一番天下;如今,他擁有一家全世界第一的NB代工廠,二十九億美元的身價,更有一雙優秀的兒子,卻因生了一場大病才發現,原來自己 不足的地方還那麼多。

於是,他做智庫,希望透過提案給政府建言;他成立廣藝基金會,希望自己能對文教上有更多貢獻;他架構博理基金會,希望為台灣編織一個新媒體的夢想;他更力推雲端計畫,希望替未來十年的科技生活畫一張新藍圖;他甚至不斷進行藝術收藏,為了有朝一日打造科技博物館做準備。

對大病一場重獲新生的林百里來說,六十歲只是他人生新旅程的開始,他從一位工程師求「真」的起點開始,以「美」來涵養自己的人生,最後希望,以新媒體求得社會公益的「善」,用這三個大夢,打造他未來的人生重心。

第 一夢:在iPad衝擊全球之際創新媒體平台 「要帶給媒體技術」「台灣媒體的問題,就是太『蘋果』化(指︽蘋果日報︾)。」不假思索,林百里直接道出他對媒體產業的看法,縱使如此,胸懷人文的他,卻 未因此就放棄對媒體的改變。「我常開玩笑說,香港人帶給台灣最大的影響,一是NB代工產業(指指自己),第二就是︽蘋果日報︾。」談起新媒體的夢想,在香 港長大的林百里開玩笑地說,身為科技人,他很明白,他的媒體夢要帶給台灣社會的,不是第二個︽蘋果日報︾。

所以,林百里的媒體夢方向很明確:「我不是要玩媒體,而是要帶給媒體技術。」「你們看到了iPad了嗎?未來十年之內,媒體會發生大變化,未來新的一代還會買書、買雜誌嗎?」在廣達總部辦公室裡,林百里反問著我們。談到對媒體的構想時,他出現了罕見地興奮神情。

「大家都以為iPad衝擊到的是NB,但在我看來,對電視的衝擊會更大,以前大家用遙控操作電視,現在大家只要用手指就可以了。」林百里透露,廣達內部做過科學計算,以iPad的九.七吋大小,使用距離約四十公分時,帶給觀賞者的效果相當於九十吋的大電視。

這 就是他的觀察,一場由iPad掀起的大衝擊。為了迎戰,林百里已著手規畫集團未來的營運布局。在硬體部分,向來是廣達的強項,「我們要做平板電腦,就找中 華電信,幫它做中文的Pad(平板電腦),那中華電信就不用再有MOD(Multimedia On Demand,多媒體隨選視訊),因為我幫它做的就是一台移動的MOD。」看在林百里眼中,平板電腦是再好不過的媒介載體,消費者能隨時隨地擁有影音享 受。

但這場十年大變動,並不會只有硬體上的變革,還得從軟體的內容,根本上改變。所以,胸懷新媒體大夢的林百里,與前中天新聞部總監陳浩一 拍即合,更找來前︽中國時報︾總編輯王健壯與︽新新聞︾總主筆楊照,悄悄地成立了博理基金會,他們的訴求很簡單,就是要推動台灣媒體改革,替台灣打造出新 的媒體平台。

曾是年代電通副總經理、跟著TVBS前董事長邱復生一起研究互動電視,博理基金會新媒體計畫架構長賴麒宇表示,「當 iPhone、iPad、iTV都能連接在一起,消費性電子產品將會形成『無縫銜接』的新生態系統,你能不能在這裡面打造一個新的媒體平台,是最重要的關 鍵。」在博理基金會擘畫藍圖裡,未來科技生活將會由智慧手機、平板電腦、NB、智慧電視所串聯起來,能在這場變革裡卡到位的,不再是硬體廠商主導,而是你 能提供多少軟體、多少內容。

「所以,博理想做的是一個新媒體平台,然後和廣達能做的科技技術,像雲端運算,來一場裡應外合。」賴麒宇說,為了摸清楚其他國家媒體產業的生態,他們已經考察了好幾個國家,希望找出博理想要打造的新媒體平台藍圖。

對於這場新媒體夢的挑戰,林百里說,「硬體不難、服務也不難,但怎麼整合就很重要。」在平板電腦、智慧電視相繼在今年誕生後,未來勢必衝擊到媒體生態的變革,林百里嗅到這個風向,希望為台灣打造一個新媒體平台,也替廣達在雲端運算之後,找到下一個黃金十年的成長動能。

第二夢:「買光」張大千之後引領科技藝術 建構未來博物館光從媒體上達到他對社會的貢獻還不夠,胸懷人文的他,對藝術比誰都狂熱,因為只有他自己知道,在他心中,永遠有個磨滅不了的「美麗櫥窗」。

那 是個動亂的時代,一個改變華人命運的年代,當時的林百里僅僅是個孩童,他的父親則是中環英國俱樂部裡頭的會計。然而,在那個年代的俱樂部正門,只有白種人 可以進出,身為會計之子的林百里,卻只能從後門出入。即使年歲童稚、懵懵懂懂,這樣的年代背景,卻已對幼小的林百里心靈造成偌大影響,望著中環街頭那美麗 櫥窗,林百里只有一個念頭:「將來如果有錢,我就要把櫥窗裡那些漂亮的東西都買回去。」這段過去,鉅細靡遺地被記錄在作家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的書 中。回憶起這段過去,林百里眼中彷彿閃耀著光芒,那時香港最美的東西都集中在中環,每天在中環生活的他,就在這種環境下耳濡目染,讓美學成為他生活中最重 要的一部分。「所以當我要來台灣念書,從基隆港下船時,心想台灣的房子怎麼都蓋得這麼醜,到了台大,看到那時學校外面瑠公圳那條大水溝時,我嚇了一跳。」 為了彌補台灣生活中美的匱乏,他賺到錢之後,最大興趣就是買畫,尤其他對張大千的偏愛與收藏,更讓藝術拍賣市場上流傳著,「拍賣場的張大千都不是一流精 品,因為好貨色早就被林百里買光了」的說法。據知情人士保守估計,林百里持有張大千畫作超過二百幅以上,就連林百里也笑說,自己愛畫如痴,是「科技業老闆 中最愛花錢」的一個。

在「買光」張大千精品後,其實這幾年林百里的收藏範圍更進一步擴大到古畫市場,台大藝術史所教授傅申近年就常受林百里 邀請,當他買畫的顧問。傅申說,「張大千除了自己創作,還有一項專長就是臨摹古畫,林先生研究張大千的畫作時間一久,自然也會受到影響,轉而開始研究古畫 領域,尤其他現在擔任故宮指導委員會召集人,正巧去年遇到故宮二十年一次的庫藏清點,林百里就特別加入書畫組,將故宮一些放在庫房,外人難得一見的國寶都 一覽無遺。」故宮員工甚至透露,在清點庫存的那段時間,林百里一周起碼會到故宮兩次,認真做功課,像是學生一般,傅申說,「經過這樣的洗禮,林百里對於中 國書畫的鑑賞力,在台灣收藏家中,絕對是數一數二。」林百里收藏的藝術品超過兩千餘件,他特別在廣達林口總部設立廣雅軒,作為這些名畫的安置之處,由於林 百里收藏質量均優,包括台灣大學在內,許多單位都相當積極爭取,希望林百里未來可以捐出收藏來成立博物館。不過,對於這些單位的邀約,林百里直言:「條件 不符。」因為對於博物館,他心中早有規畫,對他而言,成立博物館將會是退休之後最重要的工作。林百里身邊人士就透露,在他的夢想裡,希望將來可以成立一所 「中國水墨畫博物館」,把他收藏的張大千與古畫畫作,統統都在此展示。

「我規畫這座博物館最大的特色,就是要結合各種科技。」林百里說,就 像上海世博展出的動態︿清明上河圖﹀,他希望未來他的博物館,也要徹底落實他對科技、人文結合的心願。這也是為什麼廣達成立廣達文教基金會之後,極力推動 藝術下鄉,以求做到城鄉間的藝術均富。「未來這個博物館,如果可以結合網際網路、互動藝術,就可以讓更多人欣賞到中國藝術之美。」第三夢:NB代工成長力 道趨緩投身雲端運算 每年成長二倍新思惟除了新媒體、科技結合藝術,林百里還有個最為人所知的夢想,那就是他時常掛在嘴邊的雲端運算。

「十年前廣達掛牌時,就有人問我什麼會取代NB,我那時就說虛擬電腦了,用現在Google的術語來說,就是雲端運算。」聊起這段先見之明,林百里不禁得意地微笑起來。他這二年熱心推廣雲端運算,幾乎已是台灣雲端運算的傳教士。

不 同於其他硬體廠的策略,林百里對雲端運算發展的重視,就如同未來廣達要再創黃金十年的新希望一般,他甚至將整個集團資源,大幅度地往雲端部門傾斜。最明顯 的例子就出現在徵才。在廣達五大事業群中,人事擴編都必須配合業績增長,只有雲端部門的人才招募,幾乎沒有上限。一位今年加入廣達雲端部門的資深專案經理 就提到,當初他參加公司新人訓練時,八位新人中,居然就有六位是雲端部門的新血。

曾經,因為罹癌,讓林百里退居廣達幕後;如今病癒,雲端運 算讓他重拾事業動力。連林百里最貼身的事業夥伴梁次震都笑說,「廣達跨入雲端市場後,林百里整個人又動了起來,現在常常出去撈訂單。」因為今年下半年開 始,NB大蕭條年代,廣達的NB部門飽受客戶砍單之苦,雲端部門卻是每天加班。林百里可得意了,「現在雲端市場訂單多到追著我跑了,大家還對這個市場潛力 半信半疑。」林百里說,過去靠著技術力,廣達像是「燉牛腩」一樣,細火慢熬「雲端」這鍋好湯,現在終於媳婦熬成婆了。他分析,雲端這個產業,要和國際大廠 IBM、HP(惠普)等公司對抗不易,廣達的利基會是在開發中國家,與有雲端運算需求的中型企業,而這塊市場就以中國發展最快,所以現在他到北京,除了買 畫之外,更重要的是親赴北京雲端中心的前線督軍。

這幾年大陸的「雲端代言人」中國寬帶資本董事長田溯寧,就傳出與林百里合作密切,日前他來 台訪問,還特別拜訪了林百里,交換兩人在雲端運算上的心得。兩岸的「雲端教父」一起打造雲端平台,提供解決方案給客戶,未來大陸服務業者只要發揮創意,找 到具有需求的應用,其他都可以交給這個平台來處理。

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的統計,受雲端市場興起帶動,全球伺服器市場今年首度出現七年以來的營收正成長;林百里精準卡位。

現在,包括Google等雲端大廠都已全面採用廣達產品。預估,廣達今年伺服器出貨將可逾一百萬台,占營收一成;林百里樂觀地預言,廣達雲端部門每年都將有二倍以上成長,「五年內成為雲端大廠」。

癌症反思

樂 觀面對一切 重拾創業熱情人生一路走來,林百里說自己就是不斷的經歷挫折,香港會考失利才來台灣念書,畢業托福考不好,才沒有走上「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 的留學生涯;套一句他自己駁斥外界質疑廣達發展OLPC(One Laptop Per Child,百元筆電)時的說法,「看壞只是普通智慧,看好才是超級智慧。」這句話似乎也可以形容這一路以來大家對他的看法。

走過癌症這場大病,林百里選擇傾聽癌症所要捎給他的福音,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一切。「只要心開了,氣開了,內分泌正常,身體就會健康。」一場癌症讓林百里變了,他不再成天埋首工作,他下午五點就下班,每天工作六小時,更樂於藝術收藏,逛美術館、爬山。

對於林百里而言,他總是能善用智慧,在「看衰聲」中突圍,重拾創業熱情的他,要用這三個人生大夢,為自己無數個下個十年打拚,完全體現「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真義。

林百里啟動3個夢想,重燃熱情

雲端運算:

1. 未來每年營收成長2倍。

2. 5年內成為全球雲端運算大廠。

整合新媒體:

1. 成立「博理基金會」,推動台灣媒體改革,打造新的媒體平台。

2. 研究新媒體內容、服務,要與廣達的硬體專長結合,「軟硬兼施」。

科技美術館:

1. 規畫「中國水墨博物館」,將2千餘件收藏妥善保管。

2. 運用互動科技,將科技與美術結合夢想。

3. 將收藏分享給大眾,縮短城鄉美學落差。

肺腺癌── 不抽菸也會得不抽菸又一向重視養生的廣達董事長林百里,五年前傳出罹患肺腺癌時,令外界震驚不已。事實上,近年來台灣多位名人紛傳罹患肺腺癌:副總統蕭萬長、前法務部長陳定南、前立委盧修一、知名舞蹈家羅曼菲等,而他們都沒有抽菸的習慣。

羅 曼菲9年前罹患肺腺癌,持續抗癌5年,最後不敵病魔;而盧修一、陳定南也都壯志未酬,不幸去世。雖然肺腺癌奪走不少人的生命,但也有抗癌成功的例子。林百 里到大陸找中醫治療,4年前被醫生宣告只剩4個半月生命的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也在西醫標靶藥物治療下,腫瘤變小,至今仍在與肺腺癌奮鬥。

醫師認為,許多肺腺癌患者都沒有抽菸習慣,罹癌可能是與空氣汙染有關,每年做電腦斷層檢查,才可能及早防範。 (林德宇)

博理基金會靈魂人物

陳浩: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前中天新聞部總監,主持「未來媒體研究」計畫。熟悉媒體商業經營模式。

楊照:博理基金會副執行長,新新聞總主筆,文化人色彩濃厚,專注於未來媒體內容。

王健壯:

創辦人之一,前中國時報總編輯,目前在博理工作偏向顧問性質,不直接參與會務。

林百里擘畫的

未來媒體架構---以蘋果的雲端媒體體驗為例iPod iPhone iPad iTV iBook 所有視聽載體 未來新媒體的內容在手機、PC、電視,甚至更多載體,都可以欣賞、瀏覽。

資料來源:博理基金會

林百里簡史

從貧民窟到台灣第三富豪

1949 年 出生上海,隨父母逃難到香港,在貧民窟長大1970年 以僑生身分考進台大電機系1972年 與同學溫世仁共同設計出台灣第一部電腦1988年 與梁次震等人創廣達電子1999年 廣達成為全球NB代工龍頭2001年 擔任台北當代藝術館董事長2005年 罹患肺腺癌2006年 廣輝與友達合併,退出面板產業2008年 病癒復出,正式啟動雲端計畫2010年 成立博理基金會進軍新媒體《富比世》公布身價29億美元,居台灣第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39

葉國一兒子 救活老爸蘭花大夢

2011-3-7  TCW




世界上每一個富爸爸,留給下一代 的東西都不同。比爾.蓋茲(Bill Gates)僅給了子女五%的遺產,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只留給兒女夠用的財富,台灣許多金控和科技業第二代,從父親手上接過經營的棒子,也有如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用財力支持兒女各自的夢想。

而英業達集團創辦人和廣達的催生者葉國一,留給兩個兒子葉力銓、葉力誠的「傳家之寶」,是和科技業毫不相關的蘭花業和房地產產業。

不過,葉國一把蘭花業交給兒子時,並不是一家已經上軌道的公司,而是面臨被掏空、問題一大堆的公司。

從二○○○年開始,葉國一迄今挹注在蘭花業的資金,已經超過十五億元;他還在○三年成立皇基公司,由兩個兒子接手經營蘭花事業。去年,皇基轉虧為盈,向來低調的兩兄弟,終於願意面對媒體。

門外漢救家業 因為不喜歡輸的感覺

皇 基成立前,葉國一就自掏腰包投資日昇生技;皇基成立後,日昇負責蘭花研發和栽種,皇基則專注行銷業務。沒想到,日昇的負責人,根本就是想向金主葉國一撈 錢,不但以高於市價四○%的價格,把花苗賣給皇基,而且品質極差,皇基在越南的生產基地,有高達七十五萬株的苗,最後只能被丟掉。

○五年底,皇基終於拿到日昇人謀不臧的證據;不過,這只解決了一半問題,接下來,皇基等於要從研發到銷售,全部自己做起。

「因 為對蘭花完全不懂,所以也不知道哪裡對、哪裡錯、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只能聽別人講,」從栽種、催花、包裝到運送行銷,「你要同時想那麼多問題,又覺得 沒有一樣是你可以解決的。」皇基總經理葉力誠說,明知道問題百出,卻礙於自己對蘭花一竅不通,也只能被動的見招拆招,完全掌控不了全局。

回想接手的那段時間,他承認,當所有東西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那時候就覺得,很不想做,」可是,最後他還是一步一步帶著公司,轉虧為盈,「就……不喜歡輸的感覺(大笑)。」

導入荷蘭栽種法 學習期縮短,產量也暴增

台灣曾經號稱「蝴蝶蘭王國」,台灣蝴蝶蘭在國際上屢屢得獎,但葉力銓和葉力誠這兩個門外漢,偏偏不走蘭界老前輩的路。

傳統上,台灣是用水草來栽種蘭花,水草種植最困難之處,在於乾濕管理,就是將水草澆濕後、讓它乾到一定程度,再澆濕。一個新人,得要學習澆四十個月的水,才能出師,葉力誠老實說,「我沒有時間、也沒有辦法這樣培養人。」

為了將學習期縮到最短,兩兄弟毅然決定採用荷蘭的「樹皮法」來栽種;樹皮栽種不需要高超的人工澆水技術,而是應用大規模的自動化灌溉工程。

可是,有經驗的老師傅都說,用樹皮是種不好的,蘭花想種好,水草就是品質的保證。「大家會說不好,是因為他們沒有種過,」大家都唱衰,葉力誠還是很「鐵齒」,「我們覺得一定要走一條不一樣的。」

事實證明,兩人採用樹皮,的確是一個有效的奇招,他們用最少的人力、最短的時間,讓蝴蝶蘭的年產量,由○六年的五萬株,暴增到今年預估將有八十萬株。

導入科技業流程 不再一個師傅一款種植法

有 了量,還不夠。葉力誠發揮自己過去的所學,將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業資源規畫)導入蘭花種植,用科技業的管理方法,來管理蘭花業。 主修資訊管理系統的葉力誠,對於ERP一點都不陌生;事實上,英業達的ERP系統,當初就是由葉力誠參與建置。

ERP多用在大型製造業,是 一套幫助企業建置流程、制度、規範、庫存與控制成本的管理系統。對科技業來說,從買料到出貨,前置時間(lead time)大概就三到四個月,但是蘭花從育種到產出成花,要花上兩、三年時間,如何讓客戶能如期拿到花,庫存資料庫就派上很大用場。

長期輔導國內蘭園的優碩企管顧問游振昌認為,農業面對的是「有生命」的庫存,「管理會比工業更困難。」

管理的困難成了他們的利基;皇基靠著這套系統,成本控制得宜,穩定的維持四○%以上的毛利率,加上產量增加和穩定出貨,○六年開始到去年,營業額成長了三十倍。

除此之外,葉力誠還堅持,建立自己的研發生產資料庫。

起初,葉力誠像個小學生,到處向台灣的蘭園師傅請益,但是,「你去問十一個師傅,就有十一種不同的講法,」換句話說,今天若皇基有一個五公頃農場,每個師傅管理一公頃,每個人的種植方法都不一樣,「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葉力誠說。

科技業的訓練告訴葉力誠,沒有標準作業流程,就不可能有穩定的產量和品質。於是,針對不同品種,每個環節需要的溫濕度、日照時間……,皇基從零開始累積資料庫,資料則來自於每個第一線的員工,不斷不斷的記錄。

拿下國際賽首獎 參賽那盆,是隨機選出的

這是一個很理想化的方法,但也付出很大代價,許多員工受不了皇基的企業化管理,不願意成天寫報表,離職率之高,十個人走掉九個是常有的事。可是葉力誠不放棄,跌跌撞撞過來,皇基的人才和經驗同時被累積起來,現在不但可以做到終年供花,品質也做到高度一致化。

二 ○○八年十月,皇基的白色蝴蝶蘭,獲得全世界最大園藝花卉比賽Horti Fair首獎,葉力誠說,拿去比賽的花,是他們從要出貨的生產線上,隨機挑選出來的,而不像許多台灣蘭園,會專門養一盆「比賽花」,「我們很高興跟客人 說,你買到的,就是跟這個參展第一名一樣的品質。」

現在,皇基除了穩拿日本殯葬業的訂單,他們派行銷人員到歐美長期駐點,親自拜訪所有通 路,成功打入歐美的高級飯店和婚禮、派對等市場。皇基海外事業部副總經理林厚志半開玩笑的說,有荷蘭的量產技術、日本的高品質、越南的低成本(皇基的生產 基地位於越南),跟台灣的拚鬥精神,皇基再做不起來,大家就可以去跳樓了。

葉力誠不諱言,葉國一的財力,讓他們兩兄弟創業的「風險」比別人少;而且父親的光環,幫了他們不少忙。但是,他們心裡明白,這個光環只能用一次,之後還是得靠自己。

不過,眼看著其他企業第二代的好朋友,動輒管理數百億的事業,會不會覺得自己的池塘太小?

葉力誠不以為意,他認為,不管自己在哪一個行業都一樣,只要成績好,就會快樂,雖然企業規模不同,但「從無到有、從賠錢到賺錢,這個成就感不會差異太大,困難度我也沒辦法比較,自己做到自己開心,我覺得最重要。」

為了讓下一代擺脫電子業「毛三到四」的宿命,葉國一沒有讓兒子們做科技新貴,反而在農業闖出一片天。至今,葉國一對皇基成為全球最大蝴蝶蘭生產企業的目標沒有變,就看葉力銓和葉力誠兩兄弟,能不能讓這傳家事業,發光發熱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22

阿里巴巴上雲端 想踩Google、咬蘋果 中國網路狂人馬雲的十年大夢

2011-9-26  TWM

大陸電子商務狂人馬雲,又有新把戲!一位在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呼風喚雨的人,用阿里巴巴品牌屢屢寫下傳奇 一頁,這次,他要挑戰蘋果、Google、微軟,直搗手機作業系統核心。

撰文•翁書婷 當台灣多數人正在享受中秋連假之際,九月十日浙江杭州市中心的人民大會堂,卻擠進四千多人。這些人或坐或站,占滿了全數座位、走道,而門外還多的是花了不少旅費前來朝聖卻擠不進來的人,就為了在一年一度的阿里巴巴網商會上,聽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演講,並見上他一面。

削瘦的身影,說起話來鏗鏘有力,身為中國最大電子商務集團阿里巴巴的催生者,馬雲是中國網路界重量級大老,一手養出淘寶網、淘寶商城等超過上萬家店進駐的平台。

而今年的馬雲很不一樣,他不再談淘寶、支付寶或是阿里巴巴,這天他準備了新玩意,「我們,推出自己的手機 作業系統——阿里雲。」馬雲話畢,立即引起熱烈掌聲,他們多半歡欣鼓舞,但更多的是驚訝與質疑。
阿里雲要為網路商機加分 當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被蘋果、Google等巨擘給囊括,台廠、甚至多數品牌廠,都只能選擇靠邊站,因為他們深知,一個手機作業系統要成功,不是喊喊口號即可,微軟手機作業系統Windows Phone 7的前身Windows Mobile的隕落,就是最寫實的例子。

可是,馬雲顯然毫不退怯,更無一絲猶豫,他要做「阿里雲」,而且要大做!

「你知道嗎?過去十年內,全球總共賣出一百億支手機,」演講台上阿里雲計算總裁王堅,瞪著眼告訴大家這個 驚人的數字,他已可預見,用不了多久,「行動上網的人數就會比PC上網的人數還多。」王堅的話裡,讓人聽出 端倪。當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熱賣,上網隨時隨地都可進行,馬雲的腦筋也跟著動起來。他很清楚,他的電子商 務王國不能只賺那些PC消費者的錢,阿里巴巴要做結構性轉變。「我們要讓電子商務系統也進到手機裡。」阿里 巴巴集團市場部總監楊磊磊的話,讓馬雲的「阿里雲」計畫更具體了。

以前阿里巴巴的消費者,多半「宅」在電腦前,上網買賣交易。可是當越來越多人用手機上網後,「我們希望他 們走路、坐公車、吃飯,也黏在淘寶網、淘寶商城裡買賣交易。」楊磊磊說。

而要把消費人潮轉進行動商務的重要關鍵,「就是自己打造雲端作業系統!」王堅毫不猶豫就給了這個明確的答 案。

在「阿里雲」計畫裡,馬雲很清楚,阿里巴巴要當的是消費者與網路商家的橋梁,就像過去的淘寶網。只是這次,他們要把消費族群從坐在家裡的,擴展到戶外去。或許中國現在還有不少沒有電腦的人,但只要他們有一支能上網的手機,就可以突破過去限制,讓每個角落的消費者都能一起「淘寶」。

另一方面,不是每個商家都有能力、有技術做雲端生意,所以馬雲要把商家進入門檻降低再降低,「就像用滑鼠 操作電腦視窗才方便一樣,用雲端計算支撐行動商務更是重要。我們能提供雲端資料庫,把程式設計環境弄得很簡 單,讓所有商家都能在上面開發應用程式,降低開店成本。我們就是拋出這塊磚頭,引出後端應用服務,讓大家一 起打造商務系統。」滑動手上的阿里雲手機,王堅興奮之情,沒有半點隱藏。

不讓敵人睡    自己才睡得著儘管馬雲雄心勃勃,但市場上看衰聲浪也不少,「雲端已經喊了好幾年,但對多數消 費者來說,依然搞不清楚雲端是什麼?」上海拓墣產業研究所分析師謝醫軍一語中的,因為中國3G上網比率不到 一○%,雲端手機要發展起來,至少還要三年。

更致命的,目前「阿里雲」作業系統能提供的應用程式(App),相較於蘋果App Store的五十萬及Google Android Market的二十萬,更是少得可憐,「應該不到五十個。」王堅雖不願面對,卻得承認這是「阿里雲」的最 大弱勢,消費者並沒有太多選擇。

也難怪馬雲大動作找上昔日山寨天后、天宇朗通董事長榮秀麗合作,榮秀麗卻反口說:「這支手機銷量大概賣五 十萬支就及格了。」大滅自家和馬雲的威風。

但,這並無損於馬雲想要推動「阿里雲」的決心,「今年上半年,中西部網購增長速度是九八%,遠遠超過東部 沿海。而且今年中西部的三、四線城市銷售額將超過七百億人民幣。」馬雲用最新的淘寶交易數據佐證,他很有信 心,這些成長最快的地區,將是無線上網比有線上網盛行的地區,甚至淘寶網明年交易額將上看一兆人民幣。

有了這些利器支撐,霸氣十足的馬雲,一點都不在乎現在的銷售量,他狂傲地說:「我現在做作業系統可不是要 馬上賺錢,而是要讓電子商務生態系統更完善,不要因為別人說不能做,就不敢做。我現在做的事都不是為今天
,更不是為了明年,而是為了十年後!」馬雲很明白,他必須做,因為近來短短兩個月,百度、新浪、騰訊動作頻 頻,接連找上手機品牌廠合作,大推自家作業系統。加上Google、蘋果、微軟環伺,不過,他沒有半點畏縮,「我 特別喜歡競爭,尤其是和那些特別成功的人競爭,用建設性去破壞他們,讓他們睡不著覺,我才睡得著覺。」

馬雲 出生:1964年 現職: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兼董事長經歷:杭州電子工學院講師、 中國外經貿部網站開發
學歷: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碩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7

周康記轉戰佳龍科技 「黃金大夢」就此展開?

2012-03-12  TWM




因為前董事長陳田文下台去職,引爆群益證券後續一波離職潮,估計離職人數可能上看二百人,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則是總經理周康記也確定近日之內離開,最新 消息顯示,他將就任同樣是上市公司的佳龍科技(九九五五)副董事長。

事實上,平日為人海派的周康記,當時從櫃買中心副總經理一職退下來,就有多方邀約,但衝著和陳田文的好交情,才應允到群益證任職。如今,陳田文因為家族內 部爭鬥而黯然下台,周康記隨後離開並不意外,而同一時間,佳龍科技高層也證實,「與周康記確實很熟稔」,因此周康記轉台佳龍的消息才在市場傳開。

佳龍科技是一家專做電子業下腳料回收的公司,獲利穩定,包括黃金在內的許多貴金屬提煉回收,都是佳龍的主要業務,因此前陣子金價飛漲,佳龍股價也一路挺 進,如今股價站穩三十元以上,表現不惡。

事實上,幾乎大半輩子都在證交所、櫃買中心度過的周康記,私下不只一次向人提起,想和朋友一起成立一個民間的「黃金交易所」,這次剛好佳龍的業務項目就和 黃金高度相關,這會不會是他「黃金大夢」的起點?外界拭目以待。

(劉俞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02

中國買全球大夢 到了夢醒時分?

2015-02-16  TCW
 
 

 

反對財政緊縮的希臘新政府上台,第一個受害者不是歐元國家,而是中國。一月底,希臘新政府宣誓就職當天,就把該國最大港——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出售給中國的計畫喊停。這是近來中國企業在海外受阻的最新一例。

斯里蘭卡抽腿填海造陸,被打成賣國計畫

位於希臘首都雅典南方的比雷埃夫斯港,是中國「海上絲路」計畫的一站。二○八年六月,希臘前政府出售該港經營權,由中國國營企業「中國遠洋運輸」(簡稱中遠集團)以四十三億歐元得標。

今年一月下旬,中遠集團在該港擴建舉行動工典禮,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還發信致賀。當時希臘總理薩馬拉斯(Antonis Samaras)致辭時說,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臘吸引外資的典範。不料一月底選舉希臘改朝換代,新政府上台第一天就變卦,中遠的投資命運也成了未知數。

比雷埃夫斯港不是唯一案例。二一四年九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斯里蘭卡——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近三十年來首次到該國進行國事訪問。當時引人關注的,就是斯里蘭卡科倫坡海港城開發案——這也是中國「海上絲路」計畫的一環。這個十四億美元的填海造陸計畫,由中國港灣工程得標,完工後三分之一土地屬於中國。

這在斯里蘭卡引起「賣國」爭議,該國《星期日時報》(The Sunday Times)就稱該計畫「使斯里蘭卡成為中國一部分。」今年一月初斯里蘭卡選舉變天,反對黨的西里塞納(Maithripala Sirisena)當選總統,他批評舊政府讓斯里蘭卡成為外國殖民地,而新總理就任前也已宣布將取消科倫坡開發案。

除了硬體建設受阻,中國在海外推廣「軟實力」亦碰到障礙。近年中國政府在外國學校建立「孔子學院」,由中國政府提供經費,以宣揚中國文化。不過二一五新年伊始,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就宣布,該校孔子學院將在今年中關閉。去年九月及十月,美國芝加哥大學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也分別停辦孔子學院。更早之前,法國里昂的兩所大學也關閉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被撤宣揚文化走鐘,變政治打手

在歐美一些學者看來,孔子學院是中國政府推廣其意識形態的工具。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AUP)去年中公開聲明,孔子學院是「中國政府的海外分部」,無助學術自由,建議美國各大學停辦。

一些爭議事件更加深這種印象。例如二九年,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就因為孔子學院反對,取消達賴喇嘛訪問。二一三年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孔子學院,還動員學生聲援中國鎮壓西藏。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副校長利大英(Gregory B. Lee)說,中國有次曾認為校方在策畫「顛覆性活動」,因為他們打算邀請異議人士艾未未來訪。

從中國企業到孔子學院,不分「軟硬」在海外受阻,其原因和中國的政治干預有關。例如孔子學院,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副校長利大英說,孔子學院的主管機關——中國國務院「國家漢辦」,以削減經費等等方式,影響該校在孔子學院的教學內容。

再如斯里蘭卡,該國政府過去在內戰期間人權紀錄不佳,使美國等西方國家削減對該國金援,中國在此時伸出援手,過去十年它對斯里蘭卡貸款增加五十倍。科倫坡海港開發案的資金,正是中國提供給斯里蘭卡貸款計畫的一部分。

至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的民營化受阻,中國官方《人民日報》批評,這是希臘的民粹主義,以政治干預一個對希臘經濟大有好處的項目。

中國自食惡果愛耍政治手段,陸企被報復

不過政治干預經濟,中國自己卻屢屢為之。去年七月底,微軟、高通等外商,在中國突遭反壟斷調查。八月時賓士、奧迪等外國車廠,也被中國政府以反壟斷之名遭搜索。此外,日本索尼在全球大賣的遊戲主機PS4,本來計畫二一五新年在中國推出,卻在上市前夕,被當局以部分遊戲涉及色情暴力為由喊卡。

這些外商在中國的市場地位,是無數消費者自由選擇的結果。中國政府以反壟斷或保護消費者為名,阻礙外國企業經營,本質就是以政治手段強行改變市場運作。這和《人民日報》批評,外國政府以政治理由打擊中國企業,本質並沒啥兩樣。

因為中國政府自己以政治干預經濟,中國企業就被外國人視為有官方色彩。他們到海外做生意,也就被視為中國政府代言人,自然容易成為外國民粹政治的箭靶。

為何很少人把蘋果、Google當成美國政府代言人,卻會把海外的中國企業當中國政府傳聲筒?若要中國企業在海外不受到民粹政治之害,中國政府就要放開對市場的干預,讓企業回歸到單純逐利,而不是為政治服務的角色,讓外國人不再把中國企業和中國政府畫上等號,方能有效化解中國企業在海外拓展業務時的阻力。

【延伸閱讀】陸企變箭靶,撒錢也沒人要—中國企業海外爭議表

2014年9月

˙事件

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購買挪威北極圈土地引爭議

˙爭議

黃怒波曾任職中共中央宣傳部,挪威部分傳媒稱這是中國的「北極野心」

2014年11月

˙事件

中國鐵建標下墨西哥高鐵工程,後來被墨西哥總統廢標

˙爭議

墨西哥媒體揭發該國第一夫人廉價買下與中國合作廠商的豪宅,被質疑利益輸送

2015年1月

˙事件

瑞典宣布將停辦孔子學院

˙爭議

斯德哥爾摩大學稱和孔子學院的合作「已顯得多餘」,並認為「由外國資助的學院,存在一些爭議」

2015年1月

˙事件

斯里蘭卡宣布暫停科倫坡海港開發案

˙爭議

該港三分之一土地將屬於中國,新總統稱斯里蘭卡將成殖民地

2015年1月

˙事件

希臘叫停比雷埃夫斯港民營化

˙爭議

該港為中國「海上絲路」一部分,去年該港工人罷工抗議工資太低,希臘新政府上台第一天即宣布中止計畫

整理: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54

牽動歐亞66國、全球6成人口的中國征戰大夢 看懂新絲路經濟體

2015-04-13  TWM
 
 

 

兩條線,畫出中國的大夢。

一條從中國內陸畫出,橫跨中亞沙漠,直抵歐洲,一條從海岸出發,繞過印度洋,駛向非洲,並編織成一場21世紀最劇力萬鈞的國際政經權謀大戲,這場看似狂妄的大戲,中國要全世界陪它一起玩下去。

這場大戲,牽動的全球政經實力更迭、資金挪移,甚至產業洗牌,你我很難置身於外……。

製作人.謝富旭 撰文.楊卓翰 研究員.張佳婷這是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最大膽的經濟轉骨行動。上次,中國打開自己的大門;這次,中國要邁入別國的大門。人民幣當先鋒,數以百家的國企擔任主力部隊,「一帶一路」就是中國經濟企圖「國際化」的最高戰略指導方針。

「一帶一路」到底是什麼?從去年十月,這四個字開始出現在新聞媒體上。直到最近,投資人才恍然醒悟,原來中國A股中的基礎建設族群狂飆,背後最重要的故事就是「一帶一路」!

習近平的大夢……

新絲路經濟體成形 GDP達二十一兆美元兩條路,一條往海線、一條走陸線,貫穿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歐洲。數萬公里的高速鐵路和航道,將橫跨沙漠與大海,把六十六個國家、四十四億的人口、總共二十一兆美元的GDP(國內生產毛額),像一只布袋般,全部串連收攏起來,形成一個占據地表六成人口的「絲綢之路經濟體」。

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在今年三月二十八日,拿著這兩條線,告訴全世界:「我要把它們全部連起來!」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商務部,在那一天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一帶一路」經濟藍圖正式出爐。

習近平敢做夢,但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這個夢,光靠中國十兆美元規模的經濟體,還無法實現。根據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估計,「一帶一路」涉及投資金額約八九○○億美元;僅一五年的投資金額,就將高達六四○億美元,足夠蓋一百座台北大巨蛋球場。

為了打造這場別人不敢做的夢,中國邀集全球其他國家,創立跨國銀行一起投資。近日在台灣引爆爭議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就是這個計畫中的一環。

亞投行是中國主導,準備籌資一千億美元,由中國出資五百億美元,透過發債投資一帶一路經濟圈的鐵路、公路、港口等建設。消息一出,全球譁然。

三月三十一日,亞投行創始會員國申請的最後期限。就在台灣還在為了申請加入亞投行爭執不休時,全球其他五十個國家,除了日本及美國,早就爭先恐後遞出申請。就連美國二戰後的長期盟友英國都「倒戈」加入,為的就是求一張「一帶一路」的門票。

背後的盤算……

擺脫經濟成長泥淖 把產能輸出開發中國家為什麼習近平敢做這一場夢?為什麼從中國到歐洲,全世界都為這場夢而瘋狂?再多根的中國基礎建設股漲停板,都說不盡全球投資人對這個計畫有多興奮。因為,這不但是未來十年影響中國經濟最重要的計畫,也是影響全球經濟政局最重要的變數,更是投資人不可錯過的投資機會。

「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計畫又深又廣,它的影響絕對不能小覷。」法國巴黎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分析。而這個龐大計畫的起點,其實來自於中國陷入泥淖的經濟。

經過農業、工業發展,邁入服務業時代的中國,過去靠著「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創造高速經濟成長的模式,已走到了盡頭。四年來,中國鋼鐵、機械的產能利用率掉了三十個百分點,工業和設備的固定投資,也在衰退。

隨著中國的經濟轉型,曾經撐起中國經濟一片天的工業之火,漸漸熄了。中國一座又一座冒著黑煙的工廠,煉出來的鋼、製造出來的石化產品,沒人要,價格暴跌,產能過剩。

但是,就在中國的隔壁,廣大的中亞及東歐,基礎建設卻還百廢待舉,連一條像樣的公路都沒有。煉了三十年的鋼,累積了三十年的功,中國自然想在它們身上發揮。於是,從二○○八年金融海嘯後,中國就想透過亞洲開發銀行和世界銀行,增加對中亞的開發。

不過,一九六六年成立的亞洲開發銀行,就是由日本和美國兩兄弟主導,兩國各占一二%的投票權,整個東協加起來的聲音,都沒有這兩國大聲。

美國駐亞洲開發銀行前任特使陳天宗指出,北京不滿日本一直拖延改革,不讓其他國家在亞銀有更多發言權。亞銀一四年在亞洲的貸款總額只有二二○億美元,遠低於亞洲地區的開發需求。更別說美國占主導權的IMF(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各國不斷呼籲的改革一直遲遲未發生。所以,中國才「自立門戶」,籌備自己的銀行,包括早先與金磚五國成立的「新發展銀行」、中國與哈薩克成立的「絲路基金」,以及最近的亞投行、「一帶一路」戰略,也隨著資金逐漸到位而成形。

而且,中國的籌資方式,還比傳統的開發銀行更開放。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向媒體解釋,去年十一月六日成立的絲路基金,初始資本額為四百億美元,而且,「絲路基金不同於以往模式,是採類似私募的方式投資,而且投資期限比一般私募基金更長,一般投資頂多設定十五年投資期。」

一石三鳥的謀略……

終極目的:人民幣國際化和自由貿易港隨著亞投行等一連串的籌資受到各國追捧,全世界都在看,中國的「一帶一路」究竟能否成功。雖然中國建立「一帶一路」,一方面是著眼於輸出中國的過剩產能,澳盛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指出,更重要的是,帶起亞洲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建設,從市場需求面,拉動中國和其他參與國家的經濟。「一帶一路,主要投資中國以外的地方。雖然對國內沒有直接影響,但是幫助周邊開發中國家工業化及城市化,未來對中國、甚至其他國家的商品需求就會變強。」他舉例,最近一年來鐵礦石價格下降了將近五○%,傷害的不只是中國,盛產原物料的澳洲受創更深,「如果說一帶一路的港口、鐵路工程讓新興市場對原物料需求提升,那麼對澳洲也是有幫助的。」這正是「一帶一路」對於中國及世界經濟更重要的影響。一如美國第二次大戰後推出的「馬歇爾計畫」,幫助歐洲重建,「美國的得利,絕不僅只從建設投資中獲利。更重要的是,加深歐洲對美國商品的依賴程度。」劉利剛說。如今,中國如法炮製,推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目的也在此。

這個需求的成長空間有多大?若看絲綢之路經濟體的人口,占全球比重多達六二%,但實際的GDP占全球比重卻不到三成。若計畫啟動後接下來的二十年,新絲路經濟體的國民收入往世界平均移動,保守估計,每年的成長率將有一○%。這麼大的成長,正是各國對亞投行趨之若鶩的原因。

「一帶一路」除了直接拉抬基礎建設工程、能源、交通和通信等產業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也將兩個過去的政策融合到計畫中,那就是「自由貿易區」和「人民幣國際化」。這兩項政策影響國際的情勢,可能更甚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

為了建立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打算將福建、天津、廣東以及正在規畫的江蘇連雲港,打造成自由貿易區,而且每一個園區的幅地,動輒上百平方公里,都比擴建之後的上海自由貿易區還要大。光是這些自貿區總面積一二四六平方公里,就相當於四.六個台北市,直接挑戰香港與新加坡貿易中心的地位。

透過大規模的資金借貸,北京也準備加速人民幣的國際化。陳興動指出,周小川日前要求IMF的特別提款權(SDR,可換取外匯的記帳單位)必須要加入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資產和記帳的單位之一。而透過與世界越來越深化的貿易,人民幣已經是去年第五大國際貨幣。

中國人自己做夢,還把夢分享給其他人。英國之所以會倒戈,正是瞄準倫敦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夢想。「中國也表示,亞投行將會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在亞投行的資金操作中,會員國將自然而然地吸納人民幣作為外匯存底的部位。人民幣也會因此加速國際化的腳步。」陳興動預測。

砸錢的風險……

滲透影響力踢鐵板,斯里蘭卡、希臘不賞臉不過,劉利剛提醒投資人,現在的A股因「一帶一路」而起的熱潮,在他眼裡,「有點太早熟了(pre-matured),一帶一路還要很多年才能看到實際的需求出來。投資人追捧這些題材時,還是要多加小心。」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對於「一帶一路」則抱著根本懷疑的態度。他觀察,「在中國的大學,專門研究阿富汗、巴基斯坦這些國家,特別少。」「我擔心的是,中國透過一帶一路、亞投行去投資,這些國家當然會歡迎。送錢來,有誰不要?但是能有什麼效果?沒人真的知道。」「例如中國在非洲投資很重,但是中國企業仍無法融入當地生活,中國人還是住在一起,關起門來吃自己的飯。相較於美國企業則不同,會主動投入當地生活,例如企業成立愛滋病的醫療團等,」陳志武觀察,「所以中國要靠錢來滲透影響力,還是有難度。」的確,「一帶一路」上的關鍵國家斯里蘭卡,才在習近平拜訪後,腳跟一走,當地新任政府馬上在三月初,暫停中國在可倫坡港(Colombo)總額十五億美元的投資案,重新審查合約。

無獨有偶,希臘激進左翼聯盟,在新政府宣誓就職當天,就暫停希臘最大港比雷埃夫斯港口(Piraeus)的中國中遠集團股權交易合約。顯然,對於中國的大夢,不是每個國家都照單全收。

雖然「一帶一路」受到了零星的挫折,中國這次透過亞投行測試自己的國際影響力,還是贏足了面子。反觀另一個世界強權美國,在亞投行的攻防戰中,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國際局勢變了……

英、法、德掀骨牌效應,美國跳腳早在亞投行向美國盟友拉關係時,白宮就發出聲明,表示對於亞投行的組織標準存疑,「恐怕沒有辦法達到世界銀行及IMF的標準。」但是,隨著亞投行多邊臨時祕書處祕書長金立群的暗盤操作下,英國首先在三月十二日倒戈,宣布加入亞投行。

這一舉動,讓美國大為光火,白宮在英國加入後一天,罕見地發表聲明:「英國成為第一個尋求加入亞投行的主要西方國家,我們擔心對中國不斷妥協的趨勢,這不是應對崛起強權的最佳方式。」英國的加入,固然有自己的利益考量,更造成骨牌效應,德國、義大利、法國隨後在同一天宣布加入,盧森堡、澳洲等國也陸續上鉤。美國對於亞洲、甚至盟友的影響力,在中國一攪局後,證明了脆弱。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兼系主任劉德海觀察:「在外交上,中國採用了不一樣的戰略和手法。美國擅長的是建立軍事聯盟、提倡貿易自由聯盟;但是中國則用另一種方式建立關係。」「美國也想透過TPP(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貿易協定來提升影響力。中國是更務實,透過實質投資,施展它在外交政治的影響力。」劉利剛指出:「一帶一路,就是給所有參與國家,具體的經濟好處。中國、美國是用不同的模式競爭,哪種模式最有力?」美國這次的失利,就是最好的答案。

至於美國不斷強調的「西方標準」,劉利剛也質疑:「難道由美國主導的現行制度就是最好的?」他以亞洲開發銀行的被動與組織僵化為例:「從布列敦森林會議後,亞銀及IMF成立過了半個世紀,卻沒有把最好的東西帶進開發中國家。」因此,這次美國其實是輸給了自己的外交政策盲點。

無論「一帶一路」是否能夠像中國所說的,創造共贏美景,這次中國的戰略,的確撼動了美洲、歐洲、亞洲三極的政治平衡。劉德海指出:「代表了過去西方世界價值的美國,現在已經被中國邊緣化,外交政策在亞洲更難使得上力。」

台灣如何因應……

考量全盤戰略,在政治、經濟中間找平衡點中國在做的,是一個連美國都怕的夢。如果連「老大哥」美國都難力挽狂瀾,台灣面對一帶一路及亞投行,我們的國際關係又該怎麼辦?劉德海認為:「台灣沒有選擇,必須要加入。面對政治與經濟的霸權,連美國都有辦法邊緣化,台灣很難迴避。」其實這場「一帶一路」及亞投行的政治角力,台灣曾有過機會及籌碼。無奈,我們自己丟了發球權。

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去年十月,台灣的政府官員就在北京和中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見面。當時,樓繼偉也明確表示歡迎台灣加入亞投行。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也表示,就是在那時受邀參加外交部國際組織司討論參加亞投行的會議,「政府其實很早就知道這件事,也都有討論。」但知情人士指出,因為國民黨去年底選舉失利,這件事「就忘了,當作沒發生過」。

「在三月十二日英國表態加入亞投行、引起各國積極加入之前,台灣是有談判籌碼的。」知情人士評論:「像韓國在加入時,就下了『亞投行總部要設在首爾以及副總裁是韓國籍』的附帶條件。台灣如果能及早討論,做好準備,就不用像現在一樣,匆忙趕在最後一天加入,連方式和名稱都隨人擺布。」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璠表示:「財政部在十月就將亞投行相關資訊提供給行政院,也不斷整合各部會的意見。」但是,考慮到國際因素,直到英國宣布加入,「我們才正式把這件事端出來。各部會已經善盡職責,國際情勢的改變,並非我們可以控制。」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副教授林泰和也表示,加入亞投行雖然對台灣是好事,但也認為,台灣一介小島,面對中國的經濟主導權越來越強勢,「政治獨立性的削弱就是必然。這件事不只發生在台灣,整個亞太地區都有這樣的疑慮。」在「一帶一路」的大夢之下,林泰和認為:「台灣必須在政治、經濟中間,找到一個巧妙的平衡點。」然而,環顧我們的政治對話,台灣卻處在藍營「照單全收」與綠營「杯葛到底」的兩極,要找到平衡點,台灣需要更全盤的國際戰略。這不但是二○一六年總統候選人即將面對的難題,也是全台灣兩千三百萬人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分鐘透視「一帶一路」

中國在3月28日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的概念,就是一條「陸上絲綢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合成「一帶」與「一路」,建立起完整的經濟圈。

涵蓋了66國、44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62.5% 建設每年預估用掉5億噸的水泥,是台灣25年的水泥產量規畫的油管年運量5800億噸,是全中東地區原油年產量的一半規畫新建的高鐵長5.9萬公里,通28國,超過地球上現有高鐵總長除了高鐵,

能源、海路也是重點建設

中哈原油管道二期

連結哈薩克與中國新疆,能源絲路的主要部分。

中俄原油管道復線

從俄羅斯連接黑龍江大慶,中國四大能源戰略通道之一。

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

土庫曼斯坦至新疆,被稱為世界管道建設難度最高的工程。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

從黑龍江一路跨至上海市,還能透過支線輸氣到日本、韓國。

泰國克拉地峽運河

全長400公里,鑿通太平洋與印度洋,建成後將取代新加坡的麻六甲海峽。

新蘇伊士運河

將是西亞及北非運河走廊的重要中心。

資料來源:中國國務院、華泰證券、法國巴黎銀行 整理:楊卓翰「一帶一路」投資潮來了!

從基建、交通到能源都是商機金脈籌錢!

亞投行:1000億美元目標資金,現已有51國申請加入,預計今年年底定案新發展銀行:1000億美元目標資金,舊稱「金磚銀行」,預計2016年開始運作絲路基金:400億美元由中國出資,現已開始運作投資建設!

鐵路:800億美元;興建海參崴高鐵、中泰鐵路、中緬鐵路等28國高鐵公路:200億美元;北京至莫斯科歐亞高速運輸走廊等油氣管:130億美元;中哈、中俄、中亞原油管機場:180億美元;上海、廣州、廈門等機場擴建國外港口:270億美元;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希臘等港口運河:290億美元;泰國克拉地峽、新蘇伊士運河等自由貿易區:融合廣東、福建、天津、連雲港自貿區,並擴大上海自貿區帶動商機!

基礎建設需求旺:基建工程、機械出口、電力與通信設備、農業、能源開發、油氣設備、高鐵、旅遊、港口等產業,預估投資金額逾1500億美元創造新市場:新絲路經濟體人口占全球6成,但GDP只占29.5%,商品及服務的需求成長空間大貿易更便捷:中國與新絲路經濟體的貿易額將從2014年的1.1兆美元,在2020年時增加至2.5兆美元,年增率14% 人民幣國際化:透過大型工程的國際借貸,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整理:楊卓翰

經濟大師怎麼看「一帶一路」?

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學家

馬丁.沃夫

世界銀行及亞洲開發銀行,對於投資亞洲開發中國家相當沒有效率。因此,中國創立亞投行,透過國際金融機構來進行投資,絕對是好事。美國阻礙盟國加入亞投行,舉動實在愚蠢。

世界銀行前副總裁

林毅夫

我覺得貿易最大的瓶頸,就是基礎設施的發展,「一帶一路」可創造互贏。因為發達國家的需求,就是開發中國家經濟的增長。通過貿易,大家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

春華資本董事長

胡祖六

我相信亞投行最終會成功,但是亞洲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地區,亞投行及「一帶一路」的戰略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很多障礙,所以應建立一支專業、高水平的國際型人才隊伍,來面對挑戰。

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

樊綱

經過三十多年的對外開放,中國累積了巨額外匯,對外投資是必然之路。但是,當中國對全球金融格局的增量改革,結構發生改變,爭議也會隨之而來,這是中國和新興市場無法迴避的議題。

澳盛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劉利剛

中國長期目標,應該是輸出自己在工業化階段累積的經驗和資本。如果只是藉「一帶一路」單純輸出本國的低端產能,各國抵制的力量就會快速增長,計畫就很難長期走下去。

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系教授

陳志武

「一帶一路」和中國要降低經濟對投資依賴度的目標,背道而馳。現在中國家戶和企業總負債,是GDP的2.84倍。如果投入新投資,又會推升中國負債率到高峰,反而可能排擠對服務業和民生的投資,因此我對實際效果存疑。

水泥業龍頭怎麼看「一帶一路」?

辜成允:雖然看不到牛肉,

但別低估中國的執行力

「一帶一路」對台泥董事長辜成允而言,是一塊聞得到香氣、卻仍看不到肉塊蹤影的牛肉。他說:「我不敢奢望『一帶一路』會掀起類似十幾年前中國風起雲湧的基建潮,但也不會小看中國『行政指導』的執行力!」辜成允透露,確實已經有中國國內一線的水泥廠配合政府政策,遠赴新絲路經濟體投資。有的採整廠輸出,有的則以採購併方式在國外開疆闢土。台泥目前則是採取觀望姿態,重心依然擺在中國市場。因為台泥布局較深的雲南、廣西、廣東以及四川等地區,「城鎮化」才是目前看得到又吃得到的牛肉。

對「一帶一路」基建商機抱持審慎樂觀態度的辜成允,也並非沒有期待。他舉例,雲南與廣西是串起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接點,地方政府如要興建連接東南亞的交通建設以及其他公共工程,在「一帶一路」的政策大旗庇蔭下,不管是獲得中央的資金奧援或籌資上可望利便許多,「這才是未來的商機所在!」(許秀惠採訪、楊卓翰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696

大夢夢


昨夜途經旺角西洋菜街銀城廣場對開一段行人專用區, 見兩名年約六十歲之中國籍男子攜結他自彈自唱多首想必是曾伴他們度過甜痛青春期的中外金曲。

主音唱英文歌時咬字並不準, 有幾句實屬含混過關, 惟原來旁觀長者唱歌都可以是如斯動人, 故仍引來不少知音人駐足旁觀, 當圍觀人群漸多, 我隱然感受到, 混在人群裡看熱鬧原來也是一種微幸福。

思潮隨音韻起伏, 到兩位老哥唱出曾是吾母所愛的 All I have to do is dream , 心情跌盪之波幅竟突然擴大。 

中段那句  I am dreaming my life away (我正在夢掉我的一生), 不知有否教一班上了年紀的圍觀者, 驀然想到幾許美夢惡夢, 原來都已盡付光陰長廊中, 從而對忽爾人在街, 感到異樣起來。

此時, 我見一離我四十多個身位, 貌似自由行、穿著略嫌暴露的年輕女子, 雙手呈兜狀握於臍下五吋位置, 櫻唇不斷乍開即合, 憑我苦習多年之觀唇術驚悉她竟然一字不差地唱著這首老歌, 難道妹妺也如叔叔當年般早熟, 參透了深植於歌詞中言簡意奧的聖福

能在云云癡夢中覺醒自己正在發夢, 從而刻意在夢中留痕, 隨緣大夢一場, 醒來亦已無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169

小蝦米嘩大夢 微程式資訊總經理 吳騰彥

2016-02-25  TNM

用得到悠遊卡的地方就有他,吳騰彥是農家囝仔,家裡錢沒別人多、畫也沒別人念得好,但是老師研究室裡的一台電腦,卻讓他找到未來方向。

幫人張羅公司,卻陰錯陽差創業;回母校接案子,意外深耕RFID技術。這門技術十五年後卻站上浪頭,他也成為全台灣電子票瞪讀卡設備最大供應商。

「其實我一直是撿別人不要的做。」從大廠嫌麻煩的校圓、公部門單位起家,熬了多年才成當紅炸了雞,吳騰彥證明了小蝦米也能做大夢。

今天天氣晴,你走出捷運,隔著包包在閘門前「嗶」了一下;然後在捷運站前再拿出悠遊卡「嗶」了一台YouBike騎到公司;因為有點渴,用悠遊卡到販賣機買了一瓶可樂,然後拿出門禁卡刷了一下進公司。

你可能不知道這一連串的行動,都在跟微程式資訊打交道。微程式是全台灣電子票證讀卡設備最大供應商,他的客戶遍佈台北市政府、台灣大車隊、聯通停車場、可口可樂、統一等,需要讀卡扣款的地方,八成都是他的天下。

「我們是小公司啦!」吳騰彥這 說,但在行動支付話題轉熱加持下,股東包括巨大、遊戲橘子,也是二〇一五年英特爾唯一投資的台灣廠商。

農家囝仔熱愛電腦

吳騰彥出身雲林農家,是三個孩子裡的老么,兄姊都很會念書,只有這個小兒子書讀得普通,爸媽一心期待他承接家中農業,五專讓他念嘉義農專。「寒暑假課餘幫到怕了,逃都來不及…」但到底能做什麼,少年吳騰彥心中也很茫然,直到三年級看到老師研究室裡的那台電腦。

那時的二八六電腦笨重緩慢,在吳騰彥眼裡卻是無所不能的未來機器。「我從小字醜,它可以打字、運算、列印,而且好棒好漂亮。」吳騰彥就算放學也賴在老師研究室裡不肯走,要不然就自己找書鑽研,漸漸成為班上電腦最強的學生,上課時老師還要他幫忙指導同學。

「我想要一台電腦,但是家裡沒錢,我就去加油站、玩具工廠打工,還跑到電腦公司打了一年半白工,總算抱了一台電腦回家。」一九九五年農專畢業後,老師的朋友想創業做自動控制系統,吳騰彥當第一個員工在嘉義市張羅辦公室,等到籌辦妥當,老闆卻說他不想開了。

「房子租約也簽了、辦公家具也買了,都是我去辦的…」公親變事主,吳騰彥很傻眼,卻也只能跟親友借了二十多萬元,硬著頭皮吃下來:「至少我還會組裝電腦,暫且先把這當成營業項目吧,過年都不敢回家,生怕還不出錢來。」

資源匱乏邊打邊跑

幸好當時組裝電腦還算好賺,利潤四成,組兩台幾乎可以賺一台,很快還清借款。但好光景沒有幾年,順發、燦坤等大型電腦量販以量制價,殺得個人電腦市場血流成河。「順發出來就沒甚麼賺頭了,等到家樂福也賣電腦時,這生意已經不能做了。」吳騰彥二〇〇〇年只好回母校接案子,卻意外轉進RFID領域。

「像是土石流偵測,我就要跑到土坡邊埋偵測器,再把數據傳回電腦。」吳騰彥舉例:「或是牛隻飼料研究,乳牛耳朵上有條碼,一條牛一天只能吃一公斤穀料跟無限量草料,我就在飼料槽旁放感測器,一條牛第一次伸出頭,飼料槽會掉一公斤的穀,但第二次伸就不會再掉了。」這是RFID應用在農業上的雛形。

吳騰彥也接校園門禁設備案,當時他寫軟體、跟荷蘭買偵測器硬體,漸漸發現不太划得來。「一個校園門禁系統案金額可以到三千萬元,可是光晶片就花了二千八百萬元,我花很大的功夫去寫客製化軟體,還要管事後的維護,利潤微乎其微。」

他只好一面接著微利案子、一面開始慢慢開發硬體,小公司沒有資源,他利用打帶跑的方式,慢慢增厚自己的研發實力,直到二〇〇五年悠遊卡公司找上門之前,微程件式都只是一家年營收不到五千萬元的小公司。

二〇〇二年悠遊卡開始用於台北捷運,後來積極擴大運用範圍,二〇〇五年找上吳騰彥,希望能

應用到公共自行車。「我只是一家小公司,悠遊卡找上我,這是何等光榮,拼命也要做出來啊!」但頭一洗下去才知道,為什麼大公司都不做。

悠遊卡興蹲低馬步

「民眾刷卡、讀卡機將資料傳回系統後端辨識、再傳送燈號、扣款、顯示餘額、把門打開、感應到人通過後關上,這套流程要在一秒內順暢完成。」吳騰彥說:「還要考慮刷卡習慣,像女生包包裡如果放其他磁卡就會影響悠遊卡感應,有一次發現這個問題,我們等公車收班後,在調度站連夜更換了幾百台公車的讀卡機晶片。」

這工作耗時、繁瑣、需要及時反應,卻回收很慢。因為捷運不會一個月多一條,公車一個月也不會增加一百輛,宏碁等系統大廠寧可去接大宗代工訂單,也不想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訂單。

「為了能吃飽,我一路都是撿別人不做的東西過來的啊!」吳騰彥不在意,他當成練功,不斷累積並且觀察消費者習慣,從二〇〇五年到二〇〇九年,微程式的營收一直在五、六千萬元左右打轉,直到二〇一〇年悠遊卡除了捷運、開始小額付費於便利商店、停車場等,隔年微程式營收立刻翻了一倍,之後每年都以倍數成長,二〇一五年已近四億元。

微程式成了當紅炸子雞,凡是用悠遊卡付費的地方,就要有微程式的RFID讀卡面板、由於系統轉換麻煩,也讓大廠難以取代,包括巨大、遊戲橘子都陸續入股,但是吳騰彥並不滿足。

隨遇而安方向自來

「問題都是一直來一直來的,好比說客服收到消費者抱怨,刷卡後還來不及牽車就又被鎖上。我們分析後發現,這些投訴者都是女生,原本測試的工程師都是男生,男生抽皮夾刷卡牽車,前後只需要三秒;女生先掛包包、從包包裡拿出卡來刷,把卡放進包裡牽車離開,起碼要二十秒,所以我們再增加警示音。有問題才好,才有機會優化系統。」

「我跟Tony(吳騰彥的英文名)講話才一分鐘,就想跟他合作了,他是那種很踏實的人。」遊戲橘子執行長劉柏園說:「一個人專注做一件當初不紅的事整整十五年,不容易啊,要有過人的專注力跟毅力。」

「剛創業時收入不穩定,都給我老婆養;結了婚也好多年不敢生小孩,因為經濟不穩定。」吳騰彥的妻子做財務工作,卻沒有循許多台灣傳統企業的模式讓老闆娘當帳房:「創業的人都有點衝,是她一直包容我。我創業二十年,其中有九年還同時念博士,哪有時間顧家,都靠她。」

「我沒有期望孩子未來要做甚麼,找到興趣最重要。」當年功課不好、有些自卑的那個孩子,找到興趣後,不但創業還唸完了博士,沒人比吳騰彥還了解興趣對人的影響多麼大:「但是也不能太刻意啦,隨遇而安、順勢而為,未來就在那裹等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763

再喊股價衝200 郭台銘的三個大夢 一場股東會 看鴻海的野心與難題

2016-07-04  TWM

六個多小時的股東會,郭台銘透露,想做好人生第二次創業, 他再次宣告不退休,65歲郭台銘,如今有了新的三個大夢。

從昔日的代工霸主到如今經營夏普品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今年在股東會上情緒澎湃,鴻海集團成功入主夏普,締造歷史新頁,二十二日上午,股東會一登場就吸引逾六百名股東湧入,現場座無虛席,郭台銘一上台就笑問:「過去一年,各位股東滿意吧?」小股東齊聲高喊:「滿意!」這場股東會自上午九時進行至下午三時多,累計逾六個小時,雖然未突破往年紀錄,但最大的亮點,在於鴻海特別規畫了夏普產品展示區,擺出大尺寸液晶電視、零水鍋、RoBoHoN機器人、智能家庭等琳琅滿目的商品,供股東參觀、體驗。

這一天,六十五歲郭台銘精神抖擻,卯盡全力回答股東問題,他首度透露自己未來的三個夢想。他說,經營夏普是他人生第二次創業,一定要將夏普做好、幫助夏普成功轉型,鴻海和夏普也將合作布局智慧家庭、智慧辦公、智慧工廠等領域,實現技術、獲利雙成長。他也再度表示,鴻海股價沒衝到兩百元,不會退休。

鴻海集團各事業將持續擴張,以「雲移物大智網(編按:指雲端運算、移動裝置、物聯網、大數據、智慧生活、智慧工作網路)+機器人,」為戰略主軸,啟動轉型,以全世界作舞台、打造日不落的鴻海。

最後,更重要的是,「要用科技改進人類的生活、打造健康生活,提供人們乾淨的空氣、食物和水。」這,是郭台銘的三個大夢。

第一夢:讓夏普轉型成功

救財務,比照鴻海打三呆鴻海七月一日將完成所有法律程序,正式入主夏普,來台採訪的日本媒體難掩憂慮,不斷詢問郭台銘未來計畫。面對日本國民的憂心,郭台銘信心喊話,首度對外提出專利技術商品化、營運成本再優化,及人才績效重新評估等整頓夏普三大策略,從產品、財務及人才面向著手,要「先節流、再開源。」郭台銘說,「對我人生來講,這是另外一次創業!我希望能幫它(夏普)轉型成功,這是我的目標,達不成、不退休!」他採取三大作法,第一,鴻海要將夏普的專利轉成技術、技術再轉為產品,進行商品化的過程中,講求縮短時間、降低成本、提高轉換效率,讓有競爭力的產品推陳出新,加強銷售夏普產品。

其次,從海外市場強化夏普的財務、降低營運成本,並裁撤不當的海外高成本合資公司。郭台銘說,夏普在許多海外市場與當地經銷商、通路商成立不少合資公司,導致成本太高,甚至有退休員工回來包夏普生意,「這次我們進去,全部要砍斷!」第三,將對夏普員工重新進行技術及工作指標評估。過去夏普採取團隊評分,但鴻海將增加個人評估,觀察個人表現是否達標。

面對投資人對夏普財務黑洞有所疑慮,郭台銘認為,夏普財務問題是過去積累而成,但鴻海正全力清除,七月起就將仿照二○○八年金融海嘯來臨的狀況沙盤推演,全盤掌握最壞狀況,「我們在財務上,一年要做兩次『打三呆』,就是呆帳、呆料和呆人,任何『或有負債』加緊提列,採保守會計原則。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郭台銘說,自己和副總裁戴正吳每天工作到深夜,力求重振夏普。鴻海未來還將搶攻通路端,直接用網路、雲端打通任督二脈,將商品寄到消費者家中,並持續布局軟硬結合及虛實整合,從零組件到消費端,採一條龍計畫,將產品拓展至全世界。

第二夢:打造日不落鴻海

從製造業轉型到科技服務

論及鴻海及夏普近期討論度最高的產品,「機器人」當仁不讓:由鴻海操刀代工的日本軟銀機器人Pepper,及夏普推出的全球第一款可攜式人型機器人手機RoBoHoN,已開始瞄準各國市場。

事實上,鴻海集團以「雲移物大智網+機器人」為發展戰略,力求轉型為「科技服務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郭台銘對機器人主攻醫療長照領域亦期望甚深,他在股東會上強調,夏普RoBoHoN將以台灣作為人工智慧試驗點,進入醫院進行照護。

RoBoHoN是一款高度約十九.五公分、重量約三百九十公克的超萌小機器人,標榜具備人工智慧,可通話、發電子郵件、照相、錄影、提醒行程等,推出時立即備受討論,郭台銘認為它可與老人、兒童互動,作為照護、錄影及陪伴的角色。

Pepper則已進駐比利時列日(Liege)醫院、奧斯坦德(Ostend)AZ Damiaan等醫院,負責接待訪客、提供資訊,也能陪同或引導訪客及行動較緩慢的病患到院內各區,在充飽電情況下可以運作二十小時。醫院希望藉由導入機器人,提供不同以往的服務與溝通方式,同時降低孩童對醫院的恐懼。

另外,Pepper還在法國家樂福賣場協助民眾選購酒品或建議料理食譜、日本雀巢則雇用Pepper銷售咖啡機。在台灣,企業端鎖定金融、零售、教育及醫院客戶,明年中還將推出消費型Pepper,主攻教育、醫療長照應用。

郭台銘說,「一個人要活到一百歲很容易,但一個企業要活到百歲非常困難,鴻海現在才四十二歲,可是要活到一百歲越來越難,所以我們現在大量起用新世代,讓台灣、大陸、美國、日本等全世界年輕人來受訓。」郭台銘說,「我希望將四十幾年來累積的經驗傳授給年輕人,人要長青、企業也要長青。」郭台銘指出,世界在變、企業在變,他現在努力的目標是將鴻海看長看遠,在最艱困的時機、經濟低迷時期大舉投資技術與外企、接觸新科技及新產業,從製造業轉型至科技服務公司。

「我們不會著眼於一年、一季,而是著眼於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為了鴻海能存活到一百歲,現在『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台灣很小,我們必須將世界作為舞台。」郭台銘說,「任何地方,有市場就應該有我們的據點,有科技就應該有我們的投入,我要打造的是一個能歷久長青、百年不衰的日不落鴻海集團。」

第三夢:用科技延長壽命

瞄準醫療業,打造健康生活Pepper和RoBoHoN都提及在醫療照護領域的應用,郭台銘在股東會上,亦兩度引用《黃帝內經》:「上醫醫未病、中醫醫將病、下醫醫已病。」一說。他強調,科技真的可以延長人類生命,自己的下一個夢想,就是用科技打造健康生活、改善人類的生活。

郭台銘感性地透露,當年若沒有媽媽給他的十萬元,就沒有鴻海。曾患有帕金森氏症、高齡九十一歲的郭台銘母親初永真,也是透過醫療團隊照護,手抖問題減少九成,精神狀況相當好,「媽媽現在很厲害,會去健身房健身。」「今天看到很多老伯伯、老股東來,我很高興,希望你們都能跟我媽媽一樣長命百歲。」郭台銘說,「為迎接老人經濟來臨,鴻海成立了樂活養生健康事業群,著眼於預防醫學,就是『未病』及『將病』的預防。樂活健康事業群就是要加強個人保健、建立個人大數據,如今鴻海員工都已建立健康雲,將健康狀況記錄在雲端;並提供醫療諮詢服務,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醫療健康產業在大中華區有極大市場。」鴻海仍在持續擴張版圖,在變化多端的科技產業及經濟局勢裡力求突破,六十五歲的他有了新的夢想,能否如其所言「掌好鴻海集團的舵」,就待時間驗證。

救夏普老郭的3帖藥方

讓技術可以賺錢

1. 將夏普的專利轉成技術、技術再轉為產品2. 縮短時間、降低成本、提高轉換效率3. 讓有競爭力的產品源源不絕推出

擺脫財務黑洞

1. 從海外市場強化夏普的財務、降低營運成本2. 裁撤不當的海外高成本合資公司

掃除「公務員」文化

1. 對夏普員工重新進行技術及工作指標評估2. 夏普過去採取團隊評分,鴻海將增加個人評估,觀察個人表現是否達標3. 比照鴻海,每年「打三呆」(呆帳、呆料、呆人)

撰文 / 鍾張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