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民幣中間價調貶174點 月初購匯情緒升溫

中國貨幣網周二消息,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451元,昨日中間價報6.6277元,16:30收盤報6.6382,23:30收報6.6423。這是中間價連續6天升值以來,首次調貶。

人民幣兌美元昨日中間價同創逾五周新高。盤中,交易員指出,匯價連續升值並沒有明顯打壓客盤購匯情緒,結合月初因素客盤購匯大增推升成交量,盤中仍需大行提供美元流動性。

當前影響市場主要因素依舊集中美元指數走向、客盤供需和大行的意願。短期看,欠佳美國經濟數據仍會讓美指承壓,但人民幣午後回吐部分漲幅,短期漲勢或有調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293

銀行嚴查個人“分拆購匯” 資金外流壓力緩解

小蘆(化名)是在北京上班的白領,其名下已經擁有一套住房。信奉“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小蘆並不看好國內火爆的房地產市場,於是她決定去美國投資置業,但手頭100萬元人民幣如何換成美元並打到美國賬戶?

根據《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定,個人每年只能購匯和結匯5萬美元,目前上述辦法依然在實施。這意味著,小蘆憑借“一己之力”一年只能換5萬美元。“不行就用土辦法,找很多人幫忙匯出去,100萬元找4個人差不多了,換匯之後把錢打到美國同一個賬戶,還算方便。”海外留學歸來的小張給小蘆出了個主意。

不過,這個辦法如今已經行不通了。《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由於近期部分商業銀行接到了監管部門的口頭提醒, 通過多人“分拆交易”規避個人購匯額度的做法,將迎來更大檢查力度。

“這一規定一直在實行,政策並沒有調整,但是檢查力度會加大,銀行方面也有具體操作規範來防範上述行為。”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國際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商業銀行大力嚴查

去年12月1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匯局”)曾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完善個人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15]49號,下稱《通知》)。《通知》要求:個人在辦理外匯業務時,應當遵守個人外匯管理有關規定,不得以分拆等方式規避額度及真實性管理。

“這一規定一直在實行,政策並沒有調整,但是檢查力度會加大,銀行方面也有具體操作規範來防範上述行為。”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國際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另外記者還從某國有大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處了解到,近期,監管部門曾以口頭方式提示商業銀行關於個人“分拆”方式購匯風險,只是沒有下發書面通知。

最終小蘆選擇了讓在香港開公司的美籍朋友幫忙,直接通過朋友從香港賬戶把錢轉到了小蘆的美國賬戶,而自己則將人民幣打到了朋友的國內賬戶。“這個朋友在國內也用得到錢。”小蘆告訴記者。

中國銀行總行貿易金融部副總經理姜煦告訴記者,此前商業銀行對於個人外匯年度額度管理一直面臨著信息不暢通的難題。對銀行而言,只能看到個人在該行的購匯情況,例如中國銀行的一個客戶在該行購買5萬美元外匯,在農行購買5萬,建行購買5萬,然後將錢同時匯到美國同一個賬戶, 中國銀行並不清楚該客戶在其他銀行的情況。

但姜煦表示,目前外匯局有一個大數據監控體系,銀行對於個人客戶在銀行購匯的任何動作都要做國際收支申報報給外匯局,而外匯局一般會提醒銀行。同樣的做法也適用於多人分拆購匯後匯向同一個賬戶。

根據《通知》,外匯局及其分支局對規避額度及真實性管理的個人實施“關註名單”管理。

姜煦指出,這是一種事後監管的措施,如果個人購匯者年內規避了一次額度控制,一旦進入“關註名單”,第二次將不可能成功。對銀行而言,正常匯款需要客戶提供目的及貿易背景,如果是出國留學,銀行有一套自身審核要求。

四季度資本外流壓力緩解

年度個人購匯5萬美元遭遇嚴查,是否因其是影響未來匯率的重要因素?

招商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謝亞軒在招商宏觀電話會議上分析指出,整體來看,四季度外匯需求不會明顯上升。個人購匯5萬美元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力量被市場放大了。

根據謝亞軒估算,2015至2016年由個人購匯產生的購匯壓力主要體現在一二月份,當時人民幣大幅貶值,個人購匯規模估算在200億到300億美元之間。

謝亞軒指出,購匯額度當年用過之後,年內將無法再用。直到次年1月1日,額度才會重新更新。不超過300億美元的規模即便集中體現在單個月,也不會對市場造成非常顯著的影響。

根據外匯局公布的8月銀行結售匯數據,8月銀行結售匯逆差95億美元,環比下降70%,為2015年7月以來月度最低值。謝亞軒指出,分項來看,經常項目的結售匯出現明顯順差,主要來自貿易項下。其中貿易項下8月結售匯順差規模較7月增加了近150億美元,這是去年8月11日匯改之後極少出現的,說明數據明顯改善。

而對於資本項下的資金流出壓力,姜煦認為,當前國內資本流出壓力不大。以中國銀行為例,今年支持了很多企業走出去進行跨境並購,都是幾十億美元的大項目,這些都是資本項下的收購,國家十分支持。只要是企業有實際需求,一般不會有很大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72

“分拆購匯”審查趨嚴 人民幣入籃後下行壓力有限

“如果銀行當日庫存正常,一般單日仍可以取滿1萬美元的額度(每人每年5萬美元)。”中國銀行金融市場部交易員小忻(化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所謂的監管趨嚴,是指外管局針對個人‘分拆購匯’的監察更加嚴格了,“一旦發現多張身份證換匯並匯往同一個國外賬戶,可能會被取消2年以上的結售匯額度。”

眼下正是人民幣進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的關鍵時期,一方面央行仍持適時維穩匯市的意願、外管局加強對“分拆購匯”審查,另一方面市場普遍預期人民幣的貶值壓力已經有限。主流機構觀點認為,眼下為換匯而換匯(主要是美元)大可不必。

中銀國際宏觀經濟分析師葉丙南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表示,盡管美聯儲加息預期下目前香港離岸人民幣遠期匯率顯示人民幣兌美元仍有一定貶值可能,但壓力也很有限。摩根大通亞太區環球企業銀行主管奧朗則布亦對記者表示,“最令人擔心的時刻已經過去”,今年下半年來,離岸企業已對沖的外匯敞口頭寸已經趨於正常化。

“分拆購匯”審查滴水不漏

近期有傳聞稱,銀行正常售匯受到限制。不過,工行某支行行長對記者表示,並未聽說這一情況,且工行網上銀行也可以自由購匯。

“正常來說,當天購匯1萬美金不存在問題,當然有時出現銀行庫存不足的現象,就無法取滿。此外,1天只能存5000美金等值的外匯到賬戶(出於反洗錢目的)。”上述中行交易員對記者表示。

同時,小忻也表示,如果是攜帶美金出境,若超過一萬美金,必須把當時在銀行取錢的憑證隨身攜帶,以備海關檢查。

其實,真正趨嚴的是“分拆購匯”。第一財經記者近期從某國有大行相關部門負責人處了解到,監管部門曾以口頭方式提示商業銀行關於個人“分拆”方式購匯風險,只是沒有下發書面通知。小忻也對記者表示,外管局的大數據監控體系可以達到“滴水不漏”的程度。“不過,如果是留學需求,仍可以憑借留學的證明,用直系親屬的購匯額度來購匯。”

中國銀行總行貿易金融部副總經理姜煦分析稱,大數據監控體系,銀行對於個人客戶在銀行購匯的任何動作都要做國際收支申報給外匯局,而外匯局一般會提醒銀行。同樣的做法也適用於多人分拆購匯後匯向同一個賬戶。

人民幣貶值壓力有且有限

不可否認,在美聯儲加息不確定性未消之前,人民幣的下行壓力仍然存在,但外管局和銀行對於跨境資金流動的審慎態度,以及中國經濟基本面證明,下行壓力也已十分有限。

根據一年與兩年期遠期外匯交易(NDF)顯示人民幣趨勢回升,然而三年期顯示長期仍存一定幅貶值壓力。

奧朗則布稱,“今年年初,我們的確看到了額外的對沖敞口,但是下半年事態就已經明顯好轉。我們預計人民幣未來將維持區間震蕩。”他也對中國經濟前景表示樂觀,並認為中國正在向由消費和服務業驅動的更加可持續的模式轉型。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表示,“人民幣的貶值趨勢並不是板上釘釘的,”他預計美元/人民幣將在2020年達6.3-6.4的水平(此前預計為6.08),2016年料為6.67,2017年則為6.66。

他表示,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占比不斷加大,這意味著中國外部競爭力加大;此外,中國企業資金外流趨勢可能放緩,而追逐更高收益的海外資金可能增配人民幣資產,加息預期也部分提前反應在了強勢的美元之中,這都是支持人民幣長期走強的動能。

丁爽稱,“中國會從10月1日進入SDR籃子起,自動獲得儲備貨幣的地位,海外央行可能會進一步投資人民幣資產,使得其外匯儲備構成更為多元化。”而資金流入也是支撐匯率的一大基本面。

“我們預計,在未來五年間,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剔除中國自身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將達到和日元、英鎊同樣的水平(從1%升至5%,隱含資本凈流入3000億美元。)此外,例如海外共同基金、養老金、保險公司等也會因為尋求高收益來配置人民幣資產。”

“尤其是,我們預計海外資金將在未來五年大量增加對中國債券市場的配置,占比可達4%,這也代表了5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當前這一占比僅1.3%。”丁爽稱。

“後SDR時代”匯率更趨市場化

如果真的要問“入籃”後人民幣可能發生的變化,唯一可能的就是匯率波動更趨市場化,而絕非是傳聞的那樣——“入籃”前刻意維穩,或者用貨幣貶值來促進出口。

丁爽表示,“競爭性貶值並不會產生正面作用。由於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巨大,如果希望用刺激出口來刺激增速,這可能會導致其他貿易夥伴競相貶值。此外,強烈的貶值預期可能會進一步導致資本外流,加劇中國的宏觀風險。”

“入籃”後,“意味著人民幣享有儲備貨幣地位,同時中國政府也有責任在貨幣政策方面保持一致和協調的溝通。這些都是成為儲備貨幣後要負起的責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戰略、政策與檢查部主任蒂瓦里表示。這也暗示,中國的匯改“開弓沒有回頭箭”。

回顧自去年8月11日以來的人民幣匯改,“最大亮點是堅持市場化的最終方向,同時考慮政府和市場的適應程度。”葉丙南稱。

他對記者表示,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匯差一方面反映了在中國資本項下尚未完全開放的背景下,離岸市場供求決定價格與在岸市場存在央行預期引導下價格的偏差。未來改革既要考慮提升市場供求因素在人民幣匯率決定中的作用,又要有序推進資本項目開放,引導兩地市場價差收窄——這也是IMF對於人民幣“入籃”的要求之一。

渣打預計,到2017年中期,兩地匯價價差可能會收窄到50個基點。

此外,葉丙南稱認為,當前“上一日收盤價+參考一籃子貨幣”的中間價定價機制依然在磨合和待完善過程中,需要加強與市場溝通,尤其是對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政策框架可以更加清晰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133

外匯局發言人:美聯儲加息預期致人民幣大跌,未出臺6城市取消5萬美元購匯政策

10月21日早間,人民幣對美元突然擴大跌幅,最高跌至6.75大關。此外,早間人民幣中間價亦大幅下調247個基點,報6.7558,刷新逾六年新低,降幅0.37%,為8月29日以來最大調降幅度。

在當日上午國新辦舉行的2016年前三季度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有傳言6個試點城市取消了5萬美元的購匯限制?”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明確指出,在外匯局層面,目前還沒有相關政策出臺。

根據《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定,個人每年只能購匯和結匯5萬美元,目前上述辦法依然在實施。此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由於近期部分商業銀行接到了監管部門的口頭提醒, 通過多人“分拆交易”規避個人購匯額度的做法,將迎來更大檢查力度。

“這一規定一直在實行,政策並沒有調整,但是檢查力度會加大,銀行方面也有具體操作規範來防範上述行為。”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國際部門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美聯儲加息預期致人民幣大跌

對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中間價又一次大幅調低了247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幅度加大,當日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在發布會上指出,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弱主要是由於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推動美元匯率走強。

王春英指出,10月以來(截至20日),美元指數累計上漲3%,受此影響全球主要發達和新興市場貨幣普遍下跌,歐元、英鎊和日元對美元匯率累計分別貶值2.8%、5.6%和2.5%,JP摩根EM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下跌0.3%,超過100種貨幣對美元有不同程度的貶值。同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和境內外市場匯率累計分別下跌0.8%、1%和1.1%,跌幅在全球範圍內並不大。

談到美聯儲年底加息預期對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影響指出,美聯儲加息對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影響我們也在持續監測和分析。我們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美聯儲加息的確是影響國際經濟尤其是新興經濟體的一個重要變量,但還是需要客觀看待,它的影響程度取決於美聯儲加息的進程,更取決於新興經濟體自身的經濟狀況,自去年12月美聯儲第一次加息以來,形勢的發展和總體影響與我們當初的判斷基本相符。

“從目前來看,最多也就一次” 王春英說。她指出,從加息對美元匯率的影響看,美聯儲首次加息前,美元指數有所上升,但加息以後開始回落。2016年以來,美元指數主要是在一定區間內小幅振蕩,當前水平總體與年初基本相當。總的來看,市場關於美聯儲緩慢加息的共識逐步形成,市場反映也更加平穩,美聯儲加息對市場產生較強沖擊的概率降低。

另一方面,外匯局發言人指出,去年底美聯儲啟動加息之前,我國市場主體已經開始了對外資產負債結構的調整,相關壓力得到了較大釋放,加息後的調整步伐反而放慢。

對一籃子多邊匯率升值

王春英強調,雖然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有所貶值,但對一籃子多邊匯率升值。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編制和發布的數據,10月以來CFETS、BIS和SDR三個籃子的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累計分別上漲0.2%、0.2%和0.8%。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研究員趙慶明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指出,如果從人民幣當前定價機制看,匯率還是比較穩定的。雖然人們看到人民幣對美元跌幅比較兇,但人民幣對貨幣籃子指數反而是穩定的。人民幣對美元走弱總體還是因為美元走的太強。

數據顯示,美元指數周五早間在亞洲市場刷新7個月新高。美元指數繼續20日創出新高98.3948後,21日早間再次沖高,截至發稿漲至98.3756。

談到當前人民幣對美元走弱我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王春英指出,統計監測顯示近期我國跨境資金流出放緩。短期波動是正常的,也在可解釋的範圍內。

她進一步指出,10月以來,銀行代客日均涉外收入與9月份日均水平變化不大,但日均支出比9月份日均水平明顯減少,涉外收支趨向基本平衡。其中,人民幣日均凈支出比9月份下降30%多,外匯資金由9月份小幅凈支出轉為一定規模的凈收入。

同時,境內外匯市場購匯壓力緩解。10月以來,銀行結售匯逆差明顯收窄,日均逆差環比下降超過80%,其中個人凈購匯日均環比下降10%以上。這表明,隨著匯率形成機制的規則化、市場化和透明度程度進一步增強,雖然人民幣匯率在外部環境影響下有所波動,但國內市場預期總體保持基本穩定,短期波動是正常的,也在可解釋的範圍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798

代客涉外人民幣收付逆差創新高 外匯局回應“5萬購匯政策沒有變”

今日外匯局發布數據,2016年9月,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5748億元人民幣(等值2361億美元),對外付款18786億元人民幣(等值2816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3037億元人民幣(等值455億美元)。

9月銀行代客涉外人民幣收付款為逆差,較8月份逆差277億美元擴大逾六成,創2010年開始公布該數據以來最大逆差紀錄。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央行考慮對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取消5萬美元的年度購匯額度限制,不再設上限,首批試點QDII2的城市共有六個,分別為上海、天津、重慶、武漢、深圳和溫州。”

對此,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作出回應:外匯管理局沒有出臺所謂“六個試點城市取消5萬美元個人購匯限制”的政策,5萬美元個人購匯限制沒有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803

11月外匯交易大增四成 明年個人購匯額度不變

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1月,中國外匯市場(不含外幣對市場,下同)總計成交15.89萬億元人民幣(等值2.32萬億美元)。11月外匯總成交量較10月份的1.63萬億美元環比大增42%。

業內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美元走強,人民幣貶值預期較強,11月外匯交易大增主要是受由此而來的零售驅動影響。同時,針對明年個人5萬美元購匯額度打開,專家普遍認為影響應該不大,購匯配額也不會改變。

外匯交易大增受零售驅動影響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副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認為,11月,美元大幅走強,美元指數上漲3%;與此同時,全球主要非美貨幣幾乎全線下跌,11月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了1.69%。市場對人民幣走弱的預期使部分企業和個人增加了購匯意願,不少企業利用掉期、遠期、匯率期權等衍生品對沖匯率波動風險,衍生品市場交易量環比增長明顯。

從外匯總成交量的細分結構看,其中,銀行對客戶市場成交2.07萬億元人民幣(等值3025億美元),銀行間市場成交13.82萬億元人民幣(等值2.02萬億美元);即期市場累計成交6.37萬億元人民幣(等值9318億美元),衍生品市場累計成交9.52萬億元人民幣(等值1.39萬億美元)。

從數據不難看出,銀行是外匯市場交易的主要參與主體。趙慶明指出,在匯率波動頻繁的背景下,不排除有資金跨境套利。但絕大部分銀行間交易是真實合規的,中國的外匯管理體制決定了外匯交易以實際需求為主,交易量上升多是受零售驅動影響。

目前,監管部門已經加強了對外匯市場的監管,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在此背景下,多位銀行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對於流出端的外匯政策執行力度已經空前嚴格。

12月2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與15家外資銀行代表進行座談時指出:“外匯管理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按照既有利於眼前、平衡外匯收支和防範跨境資金流動風險,又有利於長遠、推動金融市場開放的原則,兼顧便利化和防風險。”

潘功勝指出,要加強外匯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外匯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各商業銀行辦理外匯業務要切實履行展業原則,加強真實性合規性審核;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宣傳外匯管理改革措施;引導市場主體合理使用資金,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共同維護外匯市場穩定。

個人購匯額度更新壓力不大

回顧2016年1月份,股市匯市雙跌,外匯占款當月大幅下降。如今年關又至,隨著聖誕節、元旦雙節到來,居民旅遊,留學子女回國帶走新一年出國的學費、生活費,都給外匯需求的增加帶來壓力。此外,新一年度的個人5萬美元購匯額度打開,這些因素聚到一起,將給外匯市場帶來新的沖擊。

從當前我國資金流出的結構看,對外直接投資,居民境外旅遊、子女上學,以及企業償還外債都占據相當大比重,可謂資金流出“三巨頭”。

其中,按照往年的情況,每年年末及新年年初,居民境外旅遊、子女上學導致的外匯流出壓力都會加大。但趙慶明認為,學費、旅遊所需要的金額不是很大,季節性較明顯。匯率一旦穩定,預期改變,居民個人購匯的節奏也會隨之改變。

而新一年個人5萬美元購匯額度打開,對外匯市場的影響則已經成為市場關註的焦點。

近日,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美元加息造成人民幣貶值壓力增大,進而加劇了中國資本外流沖動,而資本外流反過來又增大人民幣貶值壓力。他認為,個人可購買5萬美元外匯規定,是當年外匯儲備相對過多、人民幣升值、美元相對貶值時采取的“藏匯於民”政策。目前外匯規模縮減壓力大,人民幣進入貶值通道,美元則趨於升值,個人5萬美元購匯政策應當收緊。

不過,趙慶明並不認同上述觀點。在他看來,首先,如果減少或暫緩個人5萬美元購匯額度,會導致不必要的恐慌。其次,中國居民儲蓄存款總規模有60多萬億元人民幣,但80%的儲蓄集中在10%左右的家庭中,而這些家庭已經實現了貨幣上的多元化配置,剩下的家庭則遠遠沒有達到這一水平,甚至連5萬美元的人民幣都沒有。因此,個人5萬美元購匯政策沒有必要收緊。

招商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謝亞軒在一次電話會議上也指出,雖然個人5萬美元購匯額度每年到1月1日之後就會重新更新,但這一因素的影響多少可能是被市場放大了。據他估算,以2016年年初為例,由於個人5萬美元購匯額度的更新,所產生的購匯壓力主要體現在1月和2月,規模估計應該在200億~300億美元,但全年也就是大致在這個數目。如果一年購匯的規模只有兩三百億美元,即使集中在某一兩個月里,也不會對市場產生非常顯著的影響。

“今年年初之所以匯率波動比較大,是由於對個人購匯的影響預期不明確導致的恐慌造成的,而不是說真實需求規模有多大。”謝亞軒指出。

根據此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規定,個人每年只能購匯和結匯5萬美元。近日第一財經獲悉,今年年初外管局升級了針對居民購匯5萬美元的監測系統,對“分拆購匯”等違反個人5萬美元購匯的行為進行監控,一些有分拆購匯嫌疑的個人會被列入關註名單,取消其購匯便利化。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預計,明年個人購匯5萬美元的配額不會變。但是外管局管制的手法和策略在變,對違法違規的購匯行為打擊力度會加強。她認為,配額變動對中國市場形象影響非常大,而且從央行看來,個人購匯5萬美元的額度與跨境並購相比體量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62

外管局“三招”嚴打騙匯  重申年度5萬美元購匯額度不變

5萬美元個人購匯限額恐將調低的傳言,在2016年的最後一天的深夜得以間接澄清。

2016年12月31日晚,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就改進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答記者問。針對“外管部門對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進行完善,是否涉及個人年度購匯額度調整”的提問,該外管局負責人稱,“個人購匯政策沒有變化”,“不涉及個人外匯管理政策調整,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化。”

事實上,這已經是近三個月來,外管局第二次重申個人購匯政策不會有變化。

外管局的“三招”

三個月前關於6城市取消5萬美元購匯額度限制的傳言在市場上傳開。外匯局在國新辦舉行的2016年前三季度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發布會上辟謠稱,“沒有相關政策出臺”。

與彼時不同,進入三季度後,人民幣兌美元“跌跌不休”,貶值預期空前加劇。市場上傳出2017年起居民5萬美元購匯額度將縮減。昨夜外匯局二度出手辟謠:“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化”。

雖然5萬美元購匯額度未減,外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將加強對銀行辦理個人購付匯業務真實性合規性檢查。加大對個人購付匯申報事項的事後抽查和檢查力度,提高對個人申報信息和交易數據的監測、分析、篩選、審查頻率。

一是細化申報內容,明晰個人購付匯應遵循的規則和相應的法律責任。個人辦理購匯業務時應認真閱讀並如實、完整申報,作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承諾。

二是強化銀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責任。要求銀行加強合規性管理,認真落實展業原則,完善客戶身份識別。按照《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6〕3號)報告大額及可疑交易。對於存在誤導個人購付匯、真實性審核不嚴、協助個人違規購付匯、未按規定報告大額和可疑交易等行為,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處理。

三是對個人申報進行事中事後抽查並加大懲處力度。虛假申報、騙匯、欺詐、違規使用和非法轉移外匯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將被列入“關註名單”,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限制或者禁止購匯,依法納入個人信用記錄、予以行政處罰、進行反洗錢調查、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等。

值得註意的是,根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此前如果被列入外匯局“關註名單”,只會取消購匯便利化,即此前如果居民被列入“關註名單”後無法使用網銀購匯,拿證明到銀行櫃臺依然可以購匯。但2017年後將面臨更嚴厲的處罰即“未來一定時期內限制或者禁止購匯”。

個人進行分拆購匯和利用他人額度進行購匯是容易被列入關註名單的特征之一,2016年年初,外管局升級了針對居民購匯5萬美元的監測系統,對於一些購付匯特征進行甄別,符合一些特征有分拆購匯嫌疑的個人,將被外匯局列入關註類名單。

記者在國有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網點了解到,在居民購匯時,每家銀行網點前臺屏幕上都有該居民個人信息以及年內已購匯金額和余額。這意味著,過去在A家銀行購匯5萬美元後再去B家銀行繼續購匯的做法行已經行不通。

此外,12月30日央行發布《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後將大額現金交易的人民幣報告標準從現行的“20萬元”調整為“5萬元”,市場有觀點認為這變相修改了“每人每年可購匯5萬美元”的規定。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俊同樣在31日晚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指出,大額交易報告不影響正常外匯業務辦理,主要目的是開展反洗錢資金監測分析,不是“行政審批”或者“行政許可”,因此也就談不上所謂的“管制”。

力挺人民幣理財

在專家看來,企業與個人更加積極地配置對外資產已經成為造成資本項目逆差擴大的新因素。

三季度外匯局公布的國際收支初步數據顯示,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712億美元。與二度相比資本項下逆差環比擴大近569億美元。外匯局發言人表示,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主要是境內主體積極配置對外資產。

具體來看,對外資產方面,對外直接投資資產凈增加550億美元,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港股通等對外證券投資凈增加超300億美元,對外貸款凈增加超400億美元。

昨夜外匯局在答記者問中,表明了對目前部分個人在境內配置外幣資產或購買外幣理財現象的看法。

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資本賬戶尚未實現完全可兌換,資本項下個人對外投資只能通過規定的渠道,如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等實現。除規定的渠道外,居民個人購匯只限用於經常項下的對外支付,包括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購買非投資類保險以及咨詢服務等。

個人在境內配置外幣資產的選擇面較窄,只能持有外幣存款或購買品種有限的外幣理財。目前主要發達經濟體利率水平仍處於低位,歐、日實施“零利率”政策,美國的利率水平也較低,外幣存款利息和外幣理財收益率都明顯低於人民幣存款和理財。且國際匯市波動頻繁,人民幣有效匯率基本穩定,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市場主體持有外幣資產的收益還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相比之下,目前人民幣利率水平仍顯著高於其他主要貨幣,境內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相對較高,產品種類非常豐富,也是投資者更為熟悉的市場,能夠滿足市場主體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需求。市場主體要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克服從眾心理,根據自身實際需要,謹慎理性投資。

從我國經濟基本面、境內外利差,以及人民幣匯率的長期表現看,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是穩定的強勢貨幣,人民幣匯率有條件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外幣理財渠道有哪些

隨著2017年1月居民新一年的購匯額度更新,面對新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除了放在國內美元賬戶里吃0.5%的定期利息,還有哪些合規資產配置渠道可以考慮?

相比5萬美金放在國內銀行美元賬戶上吃0.5%的定期年化利息,外幣理財產品或許是廣大投資者可以考慮的選擇之一。

這些面對普通客戶的理財產品起購金額在8000美元,風險在銀行理財PR1-PR5(很低-高)中屬於PR2級即較低。用銀行理財專業術語是:客戶本金損失可能性小。

風險小收益率也不高。目前國內商業銀行多有發行此類美元理財產品。例如工行手機銀行顯示,最短投資98天的美元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僅0.6%。比放在美元賬戶存定期僅高0.1個百分點。招商銀行21天美元理財年化收益率0.65%。期限越長預期收益率也越高,工行投資350天的美元理財收益率則能達到2.00%。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銀行外幣理財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純商業銀行外幣理財,這些外幣理財基礎資產是境內銀行的外幣貸款。將外幣貸款進行打包裝進池子之後發售給理財客戶,這與人民幣理財的原理十分相近,只不過是外幣幣種。由於外幣在國內的需求比人民幣小很多,所以銀行這種類型的理財規模有限。根據工行一款美元理財產品說明書顯示,該支理財產品運作的規模上限為100億美元。

另一種銀行發的外幣理財產品則是借用QDII額度,自己為客戶設計理財產品。

此外還有委外的形式。例如一些城商行私人銀行,通過與離岸信托、香港保險合作,將客戶介紹給海外機構。而在大型行業銀行,投資者投的外幣理財背後本身就是QDII基金,只不過是銀行通過委外的形式來做。例如一些私人銀行利用QDII通道,可以幫助客戶投資一系列海外資產,其原理類似母基金FOF,市場目前收益大概在6-10%。

某股份制商業銀行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還有一些銀行外幣貸款底層資產是人民幣資產,只不過做了外匯套保。假設人民幣貸款池可以做到年化10%收益,外匯套保協議需要支付4到5個點成本,銀行還可以再做出一個4-5個點的外幣理財產品。

QDII基金非“供不應求”

在多位受訪的人士看來,QDII基金是當前國內美元資產配置的最佳選擇。QDII基金產品的門檻較低,產品起點僅為1000元人民幣,適合更為廣泛的投資者參與。

QDII基金在國內發展多年,各家基金公司針對海外投資做出各種各樣的QDII基金。從資產類別看,權益類、固收類,股票債券都有涉獵。而大宗商品、REITS等QDII基金也有涉及。從地域來劃分,QDII基金基本覆蓋了發達市場、新興市場多個國家和地區。

對於QDII基金,額度緊張,供不應求是市場的普遍印象。在當前資本流出加劇的形勢下,許多基金公司的QDII額度緊張是不爭的事實。

但對於投資者而言,還遠沒有到買不到的地步。記者僅在工商銀行手機銀行投資理財客戶端基金專欄中搜索QDII關鍵詞發現18款產品。其中5款顯示可以正常購買。

Skybound資本投資總監壽祺對第一財經表示,目前國內新發QDII基金,還在運營中的QDII產品還有200多個,暫停申購約70-80個,也就意味著年底市場上還有一百多支QDII基金產品可以投資。不過,一位基金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與個人購匯一樣,目前QDII基金對於每人也有5萬美元額度的限制。

此外,對於國內高凈值人群,QDII通道可以做許多定制化產品。但是這些零售投資者無法接觸到。信托的合格投資人300萬-500萬可投資資產,流動性比較高,年收入超過50萬的人群。

用於海外投資的QDII基金其風險和最大收益都遠高於上述銀行外幣理財。Wind數據顯示,今年國內發行的187支QDII基金中,從三季度人民幣加劇貶值開始至今,凈值增長率前10支平均凈值增長率約11.95%。

但同樣處於美元升值期,排名靠後的10支QDII基金凈值則為-10.33%。可見QDII風險級別類似股票型基金,都屬於高風險投資產品。除了匯率因素外,專家指出,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黑天鵝頻發,海外當地經濟形式和政策等因素影響都會對QDII基金造成極大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299

開始了!境內個人購匯需詳填申請書

雖然2017年居民5萬美元購匯額度並未縮減,但卻迎來了更複雜的購匯流程,以及更嚴格的購匯用途監管。

2017年伊始,第一財經記者發現,無論是手機網銀、網點自助購匯機還是網點櫃臺購匯時,都需要先填寫一份《個人購匯申請書》(下稱《申請書》)。

在個人客戶購買外匯時,需要填寫《申請書》。申請書上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違者將列入‘關註名單’,當年及之後兩年不享有個人便利化額度”。

選項更詳盡

雖然2017年居民每人5萬美元購匯額度並未縮減,但是從昨日起,居民購匯流程相比以往更加複雜。

相比以往在手機銀行或網點自助購匯機上隨意勾選購匯用途即可使用5萬購匯額度購匯,《申請書》對個人購匯用途進行了更詳細的調查,分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非投資類保險、咨詢服務以及其他共9大項。每個大項後面還跟著三四條子項。例如因私旅遊大項就包含了“預計進外停留期限,目的地國家、地區”兩個子項。最多的境外留學大項,包含了“學校民稱、留學國家、地區,年學費幣種、金額,年生活費幣種、金額”四個子項。

記者某股份制商業銀行手機銀行上發現,《申請表》雖然9個大項的子項繁多,但實際操作中並不需要對所選取的子項一一填寫。系統依然延續了打鉤模式。以招商銀行手機銀行為例,勾選確認知曉《申請書》後,資金用途只需從14種列出的用途中勾選一項。14種用途分別為除了上述8項《申請書》列出的大項外,還包含了6個其他項:“其他-職工報酬和贍家款、其他-投資收益、其他-經常轉移、其他-運輸、其他-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其他-其他服務”。

但是,與以往不同,新年以後購匯多了“預計用匯時間”這一必填選項。《申請書》指出,“用匯時實際用途與原填寫的《申請書》不一致時需要重新填寫一份《申請書》。”而在櫃臺銀行網點員工也提醒,購匯者認真填寫用匯時間以免不必要麻煩。

外匯局就《個人外匯申報管理》答記者問中指出,本次改進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細化了申報內容,明晰個人購付匯應遵循的規則和相應的法律責任。個人辦理購匯業務時應認真閱讀並如實、完整申報,作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承諾。

此外外匯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新年後的申報管理升級還強化了銀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責任。要求銀行加強合規性管理,認真落實展業原則,完善客戶身份識別。按照《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6〕3號)報告大額及可疑交易。對於存在誤導個人購付匯、真實性審核不嚴、協助個人違規購付匯、未按規定報告大額和可疑交易等行為,監管部門將依法予以處理。

懲罰更嚴厲

根據《申請書》,如果違法違規套匯,除了可能被列入“關註名單”,此後兩年都取消了5萬購匯額度外,還可能面臨逃匯金額30%左右罰款,以及5萬元以下罰款。

記者在招商銀行手機銀行申請購匯時發現,購匯委托選項彈出一張需要提交的《個人購匯申請書》,並要求:不得虛假申報購匯信息;不得提供不實的證明材料;不得出借本人便利化額度協助他人購匯;不得借用他人便利化額度實施分拆購匯。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申請書》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此外不得參與洗錢、地下錢莊交易等違法違規活動。

《申請書》指出,對於有購匯違規行為的個人,外匯局將會依法列入“關註名單”管理,當年及之後兩年不享有個人便利化額度,同時依法移送反洗錢調查。也就是說,列入“關註名單”者,此後兩年都取消了5萬購匯額度。此外還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八條等給予處罰。

記者查閱上述條例發現,第三十九條指出,有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或者以欺騙手段將境內資本轉移境外等逃匯行為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限期調回外匯,處逃匯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逃匯金額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指出,有違反規定以外匯收付應當以人民幣收付的款項,或者以虛假、無效的交易單證等向經營結匯、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騙購外匯等非法套匯行為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對非法套匯資金予以回兌,處非法套匯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非法套匯金額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明確,違反規定,擅自改變外匯或者結匯資金用途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違法金額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罰款。

而四十八條規定則表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機構可以處3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一)未按照規定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二)未按照規定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統計報表等資料的;(三)未按照規定提交有效單證或者提交的單證不真實的;(四)違反外匯賬戶管理規定的;(五)違反外匯登記管理規定的;(六)拒絕、阻礙外匯管理機關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或者調查的。

外匯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此次對個人申報進行事中事後抽查並加大懲處力度。虛假申報、騙匯、欺詐、違規使用和非法轉移外匯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將被列入“關註名單”,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限制或者禁止購匯,依法納入個人信用記錄、予以行政處罰、進行反洗錢調查、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390

個人購匯監管變局,“螞蟻搬家”將重罰

繼銀聯卡停刷資本項下投資性保險、國內公司跨境並購審核升級後,個人購匯監管也開始趨嚴。

具體而言,個人在購匯時須簽署《個人購匯申請書》(下稱《申請書》)明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事實上,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逼近“7”這一重要心理關口、外匯儲備也極可能在短期內跌破3萬億美元“紅線”,居民的購匯沖動日前持續走高。這也使得市場對於外匯管理部門嚴格執行個人購匯政策有所誤讀。

“個人海外購房及投資屬於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一直以來都不能做。”外匯局相關負責人3日明確指出。一名業內人士用警察查酒駕來形容此次個人購匯監管升級:“原來酒駕只要罰幾百元就放走了,現在要拘留。你不能說警察抓酒駕不對。”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相關規定發現,若監管部門一旦發現“螞蟻搬家”式的逃匯,情節嚴重,可處逃匯金額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罰款。

個人購匯監管“變風向”

2015年“8·11”匯改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貶值幅度已超10%。市場上,“資本外流”的擔憂不絕於耳。

就在此時,個人購匯時須簽署《申請書》的消息觸動了市場的神經,“個人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購房投資”的“新政”在朋友圈刷屏。

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發布消息稱,外匯管理部門對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進行完善,不涉及個人外匯管理政策調整,個人年度購匯便利化額度沒有變化。

上述外匯局相關負責人3日明確指出:“個人海外購房及投資屬於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一直以來都不能做。”

該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資本賬戶尚未實現完全可兌換,資本項下個人對外投資只能通過規定的渠道,如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等實現。個人在境內配置外幣資產的選擇面較窄,只能持有外幣存款或購買品種有限的外幣理財。

顯而易見,居民投資海外房產不在上述範圍之內。“每年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肯定不是給你用來買房的。” 時機資本(Skybound Capital)投資總監壽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但若將時間倒推五六年,當時人民幣升值壓力較大,外匯管理主要是“防流入、寬流出”。所以看好海外房地產市場的居民,有的個人靠每年換匯積少成多;還有的靠“螞蟻搬家”——通過親戚朋友分拆購匯的方式將錢匯到海外買房置業;甚至有些私人銀行及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也為個人居民提供海外配置房產的特殊通道,他們在境內收取人民幣,在境外為客戶配置房產,從中收取手續費。

上述現象累積在一起,造成了個人也能靠購匯額度出海配置房產的錯覺。以至於此次元旦外匯局突然在《申請書》中要求購匯者承諾不得使用個人購匯額度海外買房,引發了市場高度關註。

其實,隨著人民幣貶值壓力加大,外匯監管已從“防流入”向“控流出”轉型。

“個人購匯僅限於經常項下非經營性購匯,而非無因性購匯,之所以我們以前很少感受到這一點,是因為此前在銀行購匯時不需要提交真實性材料,僅憑個人主動申報購匯信息即可完成。”金融監管研究院副院長王誌毅稱。

逃匯情節嚴重將重罰

雖然監管部門加強了個人購匯的信息申報管理,但從實際操作層面看,《申請表》在手機銀行購匯操作過程中只需勾選一項購匯用途,5萬美元內的個人購匯額度並未要求提供具體證明材料。“新規只是把個人承諾及購匯用途信息體現得更加詳細。”業內人士表示。

王誌毅表示,此次個人購匯加強監管,可以理解為加強了對2007年《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下稱《實施細則》)的執行力度。

換句話說,5萬美元還是可以在沒有任何證明的情況下被換出來。不過,倘若個人居民執意分拆購匯,企圖靠螞蟻搬家的方式出海配置資產,一旦被發現,將要付出不小的代價。

上述外匯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虛假申報、騙匯、欺詐、違規使用和非法轉移外匯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將被列入“關註名單”,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限制或者禁止購匯,納入個人信用記錄。

根據《實施細則》,個人分拆結售匯行為主要具有以下特征,都可能被認定為“螞蟻搬家”,其中包括:5個以上不同個人同日、隔日或連續多日分別購匯後,將外匯匯給境外同一個人或機構;個人在7日內從同一外匯儲蓄賬戶5次以上(含)提取接近等值1萬美元外幣現鈔;或者5個以上個人同一日內,共同在同一銀行網點,每人辦理接近等值5000美元現鈔結匯。

此外,同一個人將其外匯儲蓄賬戶內存款劃轉至5個以上直系親屬,直系親屬分別在年度總額內結匯;或者同一個人的5個以上直系親屬分別在年度總額內購匯後,將所購外匯劃轉至該個人外匯儲蓄賬戶;其他通過多人次、多頻次規避限額管理都屬於個人分拆結售匯行為。

根據《申請書》,如果違法違規套匯,除了可能被列入“關註名單”,此後兩年都取消5萬美元購匯額度外,還可能面臨逃匯金額30%左右罰款,以及5萬元以下罰款。

《申請書》指出,對於有購匯違規行為的個人,外匯局將會依法列入“關註名單”管理,當年及之後兩年不享有個人便利化額度,同時依法移送反洗錢調查。也就是說,列入“關註名單”者,此後兩年都取消了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此外還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八條等給予處罰。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上述條例發現,第三十九條指出,有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或者以欺騙手段將境內資本轉移境外等逃匯行為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限期調回外匯,處逃匯金額3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逃匯金額30%以上等值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規定明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外匯管理機關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機構可以處3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未按照規定進行國際收支統計申報的;未按照規定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統計報表等資料的;未按照規定提交有效單證或者提交的單證不真實的;違反外匯賬戶管理規定的;違反外匯登記管理規定的;拒絕、阻礙外匯管理機關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或者調查的。

小心購匯季退潮

對於個人購匯監管趨嚴,有人擔心會影響境外留學和旅遊等情況的用匯。對此,外匯局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沒有影響”。出境留學,便利化額度內購匯,按規定進行完整、真實的信息申報;超過便利化額度的,提供本人因私護照及有效簽證、境外學校錄取通知書、學費證明或生活費用證明就可以購匯;出境旅遊,可以在便利化額度內按需購匯,也可在境外使用銀行卡消費,用匯不受影響。

中長期看,良好的經濟基本面是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基本穩定的根本保障。花旗銀行3日發布的2017年投資策略報告預計,由於中國政府將繼續推進一系列改革措施,中國經濟2017年有望穩定增長,經濟增長率預計維持在6.5%。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上月初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常賬戶持續順差,外匯儲備總體充裕,財政狀況良好,金融體系穩健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特別是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積極進展,經濟發展新動能加速成長,這都將有利於夯實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平穩的基礎。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居民和企業應理性分析人民幣的長期走勢,學會利用金融工具對沖匯率風險,而非恐慌性地盲目購匯。一旦購匯季熱潮退去且美元走軟,購匯操作就可能顯得操之過急。

專家建議,盡管新的一年個人換匯額度刷新,但市場主體要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根據自身實際需要,謹慎理性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20

老政策未變:個人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購房

虛假申報、騙匯、欺詐、違規使用和非法轉移外匯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了。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答記者問。外管局有關負責人稱,虛假申報、騙匯、欺詐、違規使用和非法轉移外匯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將被列入“關註名單”,在未來一定時期內限制或者禁止購匯,依法納入個人信用記錄、予以行政處罰、進行反洗錢調查、移送司法機關處理等。

根據已有規定,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該負責人指出,當前我國資本賬戶尚未實現完全可兌換,資本項下個人對外投資只能通過規定的渠道,如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等實現。除規定的渠道外,居民個人購匯只限用於經常項下的對外支付,包括因私旅遊、境外留學、公務及商務出國、探親、境外就醫、貨物貿易、購買非投資類保險以及咨詢服務等。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目前無論是手機網銀、網點自助購匯機還是網點櫃臺購匯時,都需要先填寫一份《個人購匯申請書》(下稱《申請書》)。其中指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金融監管研究院副院長王誌毅稱,本次僅僅是改進了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個人直接在5萬美元以內購匯去國外投資房地產、投資海外股票、購買境外分紅類保險,這些本來就屬於不合規的做法;只是此前審查不夠嚴格,因此說新出臺新規禁止境外買房和證券投資說法不準確,可以說新的舉措加強了對2007年《個人外匯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匯發[2007]1號)的執行力度。

5萬美元額度僅限於經常項下非經營性購匯,而非無因性購匯,之所以我們以前很少感受到這一點,是因為此前在銀行購匯時不需要提交真實性材料,僅憑個人主動申報購匯信息即可完成。王誌毅指出,個人外匯管理政策並未調整。目前依然僅從強調真實性審核,通過完善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的管理,加強監測分析,加大違規懲處力度等層面予以控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5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