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香港散戶的夢醒時份 林奇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8707


林奇:林奇今天閱《明報》得悉,由周大福、新世界 (00017)系的鄭裕彤、華人置業(00127)系的劉鑾雄、以及中渝置地(01224)系的張松橋、以至前亞視財經新聞主播梁綽姿(Maria)的老 公趙渡,即國際資源(01051)及中國科技(00985)的主席,再加上一大幫幫手搵食的證券行、律師行、會計師行等,配合個別友好傳媒及財經演員們眾 聲喧嘩,原班人馬傾力演出,發揮「財技」,由是達至大合奏的目的,其方法大同小異:不外是以一支細價股作殼,收購迎合市場潮流的資產,然後不斷配股集資, 炒高股價,引誘一眾無知而貪婪的散戶們以真金白銀「落疊」球掃買Call。美其名是挾「名人效應」加資源憧憬,從而引得無知者眾如蟻附羶,如影隨形!可惜 的是,由國際資源(01051)到現在的中國科技(00985),跟風的散戶全部「扮蟹」,統統「死晒」!人家的口袋早已袋袋平安!一句唔該:「真係多謝 晒!」

寄望我們的港交所和證監會會做啲嘢嗎?別傻別天真了!

「有些事情您現在不必問,有些人您永遠不必等!」林奇耳畔傳 來了陳淑樺的《夢醒時份》。未知道,上過一次又一次「賊船」,以致被一眾「金融海盜」強搶或騎劫的貪婪而又無知的香港散戶們,甚麼時候才會出現其《夢醒時 份》呢?

間間都買礦?周街都係錢呀!錢錢錢錢!錢錢錢錢!

「圍威喂
老細幾多位
咪淨係掛住企處睇
鹹 濕仔
以為有得威
鱷魚頭
老襯底

圍威喂
老細幾多位
咪淨係掛住企處睇
鹹濕仔
以為有得 威
鱷魚頭
老襯底」


延伸閱讀:

傳彤叔大劉沽貨 中科急瀉
T+2前急插四成 似足國際資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0624/News/ea_eaa1.htm

T+2沽貨 不等同非法沽空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0624/News/ea_eaa2.htm

「彤叔幫」股壇四出覓食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00624/News/ea_eaa3.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6

夢醒時分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225

巴黎:

最近很多企業、或藍或紅,都說增長多少多少。

今天我教大家,或者是我提一提已經很聰明的閣下,以後可以不用理會電視上、股評人所使用的"增長"二字,因為他們所使用的"增長"二字,對閣下的荷包裡的錢的增長是沒有作用的,何解?請聽下文。

假如一間企業"可能"結業,要分家,你是其一老板,有500股,現在律師跟你說,這間企業今年的盈利增長一倍、或銷貨增長80%.....諸如此類,你會如何反應?

開心?

那你就太幼稚,可能有少少無知,應該疑時要疑,問d問題要到題,不要問企業的洗手間有否阻塞?問其它的老板是否老實?你關心的只是錢,你要問:

1. 公司總共有多少股數?
2. 公司總資產是多少?
3.公司總入息是多少?
4.公司每股賺多少?
5. 今年每股賺的比較最近幾年的平均是上升了還是下跌?

因為:
1. 公司總資產上升10%,但股數上升20%,你的每股分得的錢便下降,包括每股盈利;
2.公司總資產下跌10%,但股數下跌20%,你的每股分得的錢便上升,包括每股盈利;
3.公司上年籍海嘯,將原$1,000萬的盈利做低至500萬,等今年回撥變成1500萬,盈利就"增長"3倍,你荷包並沒有特別增重,只有比較過去幾年的平均值才能阻止做數。

大多數散戶從不問企業的總股數的變化,所以他們買的股票的企業賺的錢年年"增長",他的荷包連年下跌,因為不老實的大股東年年很有巧妙地發股、發股權等等去攤薄閣下的荷包。你日日掛住看圖表,唔騙你又怎對得住你呢?

如果你聽到股評佬說你的股票今年的"增長"點點點後,馬上開心死,以為自已的荷包實重了,咁就對不起,你太天真了,坦白說,你不屬於這個戰場,沒有人可以幫到閣下,我的建議是,離開這裡,買一個物業收租吧,因為租金的增長是一百份之一百能進入你的口袋,無論你怎無知!



p/s:  以下是一個有趣的分析員對股東利益的計算的"想法"
(想法有別於計法,計法是拿數字計,想法是自已想出來,兩者有根本性質分別):

申銀萬國消費品分析員王海濤發表報告指出,超大以3.7釐年息率發行換股債,涉及的成本並不廉宜,一旦債券及認股權證的承配人悉數行使換股以及認股權,超大的股本在5年內將會擴大14.1%,攤薄現有股東的利益。

不過他表示,若超大的盈利按年增長達到10%至15%的話,有關攤薄效應在2年內消失,一旦超大增加派息比率,將成為股價上升的動力。

巴黎:

一間公司,你佔100%   每年你賺的部分是HK100萬,
擴大資本後你只有50%     但每年你賺的部份是HK120萬,
現請問你的利益有受損嗎?
拿我昨天的計算去求一份分析員差事吧!
知道什麼才叫攤薄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3

夢醒時分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3245

巴黎:

-----有些事情不應做,有些人不必等,有些地方不應到----

因為先母受到一個疾病的折磨,所以我曾閱讀一些關於腦袋的東西。
腦的結構很奇妙,它劃分很多地區,有些地區管人的哀傷、有些是衝勁。
奇妙的是管快樂與痛苦的都是同一區。而愛和恨亦是在另一個同區的地方。

即愛一個人和恨一個人,生理上的反應都會是差不多,例如你會愛一個人而夜夜失眠,也會在恨一個人有如此反應。為一個愛人而付出一切,但在另一刻你恨他到想他死去。

又 我們的腦袋有一個功能叫自動導航,它幫助我們生存,例如你過馬路的時候,突然有一架車失靈向你衝來,自動導航馬上啟動,在那一刻其它的感覺喪失,而腎上線 上升,肌肉力量增加、你可能一躍避過,之後甚至不知早一分鐘前做過什麼東西,因為在那刻,你的腦子的控制全面由自動系統接管,你不是你。

當然,如果這種狀況長期啟動,你將因警報過度而會疑神疑鬼,不能自已。
但又如果你過度壓制這種本能,你將不知危險而喪失求生的能力。

最好的處理方法是認識腦袋的限制、盲點,和它一起生活,而非做一些遺反自然大道的行為。

大道為何?物之原本也!

有 一些投機客,錯解資本主義的大道,不著手於辦別"企業透過做出市場歡愛的貨品、同時價格吸引,成本低就賺到好的回報,資本就會投到這企業的大道理",而在 追逐價格上落,他們認為可以透過訓練,令到腦部的自動導航受制於自已的意志,並整天和自已腦袋縛鬥,此刻是愛和快樂、彼刻是恨和痛苦,活在不知危險、或是 幻覺的真真假假當中。

奇妙的是,他們說要訓練自已堅強的意志,但是卻在做傷害腦袋的事情。

價值投資人呢?他們順應自已腦袋的生理,並了解它的限制,他們能夠做別人認為是逆向的投資,其實卻是順從資本主義的大道而行,雖然看來是、但這並不是他們的意志特別堅強,只是不強迫做不能應付的事情,不會到不應該的醉生夢死之地。

因為在每一個夢醒時份,總知道損失是難免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44

比亞迪夢醒

http://www.infzm.com/content/62983

如果你要為一位81歲的老人設計一份獨特的生日禮物清單,該做何選擇?王傳福的答案是:壞消息,而且是一連串的壞消息。

當全球第三富豪沃倫·巴菲特2011年8月30日再次在工作中慶生之時,太平洋彼岸,三年前由他投資2.3億美元獲取9.9%股權的比亞迪公司正陷 入漩渦之中——這家由王氏於16年前創辦,控制全球60%鋰電池市場份額,又在七年前突然殺入汽車製造領域的傳奇企業,一度以低調實幹聞名。然而,8月初 以降,中國幾乎所有的財經類媒體都不斷鎖定其位於深圳坪山佔地260個足球場大小、擁有160棟廠房的公司總部。

在那裡,先是畢業於北京大學、入職十三年的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公司副總裁夏治冰8月5日被閃電解職——儘管其本人聲稱是「因身體原因」。緊接 著,8月29日,由夏氏一手打造的營業部體系出現「裡氏七級地震」,70%營銷人員遭到變相裁員,1800多名入行兩至三年的營銷人員面臨無法接受的選 擇:要麼換崗去車間從噴塗工重新開始,要麼離開。那些離開大學校門之後被比亞迪神奇成長經歷所感染、義無反顧投身其中的年輕人,紛紛以微博的方式表達自己 為別人錯誤「埋單」的不滿。

更大的麻煩來自於股市,半年報的出爐讓曾經的光環褪色殆盡。作為中國人力成本最高的民營企業之一,比亞迪上半年實際營收225.44億元,同比下降 10.77%,淨利2.75億元,同比下降88.63%。隨著一系列負面消息傳出,比亞迪A股股價已從33元的高點跌至22.81元(本週二)。其發行的 港股也從高峰期的88港元銳降至15.12港元(本週二)。

與此同時,在A股掛牌融資20億元不久,比亞迪即發行60億公司債的行為,也開始被市場解讀為「現金鏈條極其緊張所致」。有數據表明,比亞迪截至2011年6月末,其流動資金淨額已降至-113.47億元,而三年前這一數字僅為-11.87億元。

徵兆早在一年前的8月就已出現,當時在比亞迪汽車經銷商紛紛退網之後,包括路透社在內的國際媒體發表文章,指出投資該企業可能是巴菲特錯誤的賭注,而在2009年,美國《巴倫週刊》更是直接表達了這種擔心,雖然此時巴菲特的賬面上還淨贏利20億美元。

市場上並不存在先知。無論是明星車F3後繼乏力,還是整體中國汽車市場接連出現小排量車型購置稅優惠縮水以及部分城市出台限牌政策之後階段性收縮, 都不至於讓外界對其前景產生顛覆性看法。真正的問題是這家長期帶著耀眼光芒的製造企業內部,早已產生太陽的黑子,其對自身過往成功模式的「自戀」,對於新 能源汽車的過度透支追逐,甚至不加節制地借助巴菲特持股產生的「光暈效應」,都讓比亞迪領導層的理性目光在一段時間內被遮蔽。加之地方政府對於明星企業原 發性的保護衝動和產業政策制定部門對「彎道超車」的迷信,更是讓這種「金環蝕」效應不斷膨脹,直至所有的斑點被凸顯在世人面前。

如果說,對於高鐵的投入,中國採取的是有自己特色的「舉國體制」,且還得與金融危機引發的4萬億投資的時機相匹配,那麼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試圖以一 己之力通過對部分專利的控制、對生產線的改造——這正是比亞迪最擅長且引以為傲的資本——來取得市場主導權的控制,王傳福一以貫之的決心很可能將碰上改弦 更張、放慢腳步的「政府牆」。一旦來自政府的補貼減少,而自身傳統汽車製造所能提供的利潤也後繼乏力,其將面臨相當為難的局面。而事實上,政府的新能源車 政策也正面臨轉折點。

沒有人懷疑王傳福在過去十六年裡模仿式創新的可貴與成功,也正是這一點讓他成為巴菲特的寵兒。「股神的選擇」大幅海報至今還貼在他遍佈全國的4S店 裡——儘管總量很可能在近期縮減一半。然而,如此熱衷全線出擊以至在每個領域都強調複製「電池生產模式」的王還能否跑贏勢利的市場和寶貴的時間?

與王同處廣東且一樣遭遇過重大挫折的TCL老總李東生說,企業家就是不斷掉進陷阱還要揪著自己的頭髮往上爬。這一幕會出現嗎?或許,當沃倫·巴菲特82歲生日來臨之際,我們能看出端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28

奢侈品中國夢醒

2013-02-25  NCW
 
 

 

自2011年10月後, 中國奢侈品市場快速增長的勢頭戛然而止。 反腐嚴重打擊政府採購、 政治會議前夕禮品採購等中國式奢侈品消費主力◎ 本刊記者 屈運栩 文quyunxu.blog.caixin.com “中國的奢侈品市場這塊大蛋糕,吃起來容易咽下去難。 ”Cliff Xie 在奢侈品市場打拼多年,做過經銷商、品牌商和“買手” ,每一次他都選擇奢侈品市場鏈條里最賺錢的職業。然而,面對過去一年奢侈品消費在中國的急速放緩,他也是搖頭興歎。

過去幾年,中國人是幫助一線奢侈品巨頭保持業績增長的主力。貝恩咨詢公司已連續五年發佈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報告,據其統計,中國的奢侈品市場(指不包括港澳在內的內地交易規模)從2008年的1403億元(約合202億美元) ,快速增長到2011年的2660億元。2009 年,當全球市場下滑8% 時,中國市場仍保持12% 的增長,此後兩年增長均在30%上下。

但在2011年10月後,中國奢侈品市場快速增長的勢頭戛然而止。 “珠寶和腕表的經銷商最早感受到銷售壓力增大,等情況回饋到品牌那邊,他們鋪中國店的計劃卻早已定下。 ”Cliff說。

自2012年以來,中國奢侈品市場的業績疲態顯露,但急於鋪展渠道的一線奢侈品牌們已經來不及剎車。以PPR集團旗下 Gucci(古馳)為例,2012年前三季度,其在中國市場占主導的亞太地區增速僅2%,低於全球7% 的增速。擁有 LV(路易 · 威登)等十多個奢侈品牌的 LVMH 集團半年報也顯示,在全球市場保持增長的同時,中國市場業績輕 微下滑。貝恩預計,2012年全年中國市場增長僅7%。

更壞的消息在2012年7月發佈,國務院出台《機關事務管理條例》 ,奢侈品明文進入政府禁止採購之列,條例于當年10月正式實施。在政策收緊,反腐信號明確之後,高檔珠寶、腕表、箱包等過去的送禮熱門貨銷售應聲而跌。

但內地和海外市場產品的價差卻讓奢侈品商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國內陸 續回收代理權,快速增開直營店,但買家卻越來越多地跑去國外購買。畢馬威報告顯示,雖然國內消費增長放緩,但中國人海外奢侈品消費達整體消費的71%。為進一步開發市場,奢侈品牌開始下沉中國二三線城市,多位業內人士指出,這一方向正確,但前提是需要保證店效。

一系列信號顯示,中國市場正在改變。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副總裁、 《中國奢侈品報告》撰寫人任國強總結近期變化指出: “因為稅收和禮品消費,中國的奢侈品市場長期以來處於畸形發展狀態,這一輪打擊腐敗和放緩有助于市場回歸正常。 ”

難過發票關

曾供職 PRADA(普拉達)上海店的Benny Lu 一直對北京同事提到的一位豪客印象深刻。 2012年新款手袋剛出樣,一位客人走進店指著展示牆說: “除了這個和那個不要,其他的全部包起來。 ”整面牆近30個包瞬間清空,客人一次性消費近30萬元。 “這樣豪氣的買家,多半都是為了送禮。 ”Benny憑經驗推測。

Benny 在上海店也常遇到極爽快的客人。他總結這類客人的特點是:目的性強,大多沖著經典款來,結賬快,數額大,往往一筆就是十幾萬元。這類客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要求開發票,且很多要求開“辦公用品” 。這一點很讓他頭疼, “規範的直營店通常只能買什麼就開什麼。我還遇到過客人,東西都選好了,發票不滿意就不買了” 。

禮品市場對中國奢侈品消費的重要性是行業共識。根據多個行業報告數據,中國的奢侈品消費約有20% 到25% 來自于禮品市場。在實際銷售中,為禮品市場的特殊需求 “靈活變通”是很多公司不得不採取的政策。世界某頂級腕表品牌國內銷售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發票開什麼、怎麼開,在前端可鬆動,一些店鋪可以根據顧客需求提供特別的發票服務。尤其在珠寶和腕表行業,通過表行和珠寶商銷售,其發票開具更加“靈活” 。

中國的奢侈品購買者和使用者往往是分離的。為解決後續服務問題,奢侈品店鋪提供無發票換貨等服務。多個奢侈品牌銷售人員證實,只要客人能夠提供原來開具發票的公司名稱就可以通過記錄查找並換貨。 “客人拿著男士西裝來,說尺碼大了,就要求換成女包,這明顯就是送禮送失誤了嘛。 ”然而,對於開發票客人的身份和購買目的,業內只能大體猜測為私營業主過節送禮以及部分的政府性質採購。上述腕表國內銷售商告訴財新記者,雖然以購買力而言,這類客人大多能成VIP,參加各類優惠和體驗活動,但他們都不會留下真實姓名和職業。

這些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客人有時甚至不會出面購買。這也催生了一類特殊的購買中介。老夏就是政府採購和奢侈品店的中間人,他告訴財新記者,自己從做南方某省政府採購單開始,現在已經做過十幾單包括市級和省級政府的奢侈品採購。最大的一筆出現在某年“兩會”前,一次性採購國際頂級男裝奢侈品牌100件西服套裝,其中最貴的單價11萬元。而老夏能夠為政府提供的則是高達幾百萬元數額的 “可以用的” 發票。

反腐打壓禮品消費

多名奢侈品品牌銷售負責人都告訴財新記者,和國外傳統奢侈品消費旺季在聖誕和新年前不同,中國的奢侈品消費旺季還包括 “兩會”等國內主要政治會議的開幕之前。Thomas 曾供職于多個奢侈品品牌公司和經銷商,他告訴財新記者,給公司寫內部報告,禮品消費趨勢 都是必需議題, “據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門店反映,全年的銷售額就看那幾個政治會議之前的銷售能不能沖上去” 。

貝恩公司合伙人,奢侈品報告撰寫人布魯諾· 蘭納(Bruno Lannes)告訴財新記者,中國的奢侈品送禮市場在經歷多年上漲之後,2012年首次出現了整體下滑。

Thomas 則告訴財新記者,禮品市場可能受到的影響是:一方面政府反腐收緊,可能對禮品銷售帶來直接影響;另一方面,民間通過網絡曝光官員名貴腕表、皮帶等,也讓禮品消費傾向于標誌更加不明顯的產品。 “過去禮品消費最喜歡的 LV、Hermes(愛馬仕) 、Gucci 這些帶大 logo(標識)的產品,以後銷路肯定會受到影響。 ”Thomas指出, “國際奢侈品牌低調奢華的‘口號’提了那麼多年,沒想到最後因為這個(指中國反腐)才能轉型” 。

腕表和箱包曾是這一輪中國奢侈品消費爆發中的領跑者,也最受禮品市場青睞。然而,在國務院頒佈《機關事物管理條例》禁止政府採購奢侈品之前,腕表和箱包品牌銷售已經開始放緩,Benny告訴財新記者: “還不是因為那些‘表哥’ ‘皮帶哥’風波嗎?這些產品的Logo 太明顯了,現在會議期間的生意非常難做,都怕被媒體曝光。 ”從各大奢侈品牌集團旗下公司的業績也可以看出國內整體消費向低調品牌轉向的趨勢,PPR 集團最新一季財報就顯示,旗下 Bottega Veneta 品牌在品牌識別度上雖不及 Gucci,但在 Gucci 國內增速放緩的時候,這個低調品牌卻實現了25% 的增長;相比之下,Gucci 在以中國市場為主的亞太區增長僅2%。

珠寶產品下滑趨勢亦在持續。周大福2013年1月公佈其上年四季度經營狀況,數據顯示內地同店銷售下跌8%。

2012年10月至12月包括黃金周和聖誕檔,是傳統的黃金和珠寶銷售旺季,周大福在當年9月的半年報會議時曾預期四季度會銷售回暖。然而在今年1月的會議上,周大福總裁黃紹基卻不得不承認: “10月和12月的傳統旺季銷售不夠理想。 ”10月黃金周中港兩地同店銷售均出現雙位數下滑。整個10月到12月高價珠寶首飾單價和市場雙雙出現下滑。他指出,如果不是周年特惠打折,同店銷售業績將不止8%的下跌。

內地消費者為周大福貢獻了近八成銷售額,內地反腐對珠寶禮品市場消費會有何等影響?面對媒體相關提問,黃紹基稱周大福的主要銷售以自用為主,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內地投資氣氛不好,他同時承認品牌對禮品消費所占份額並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在政策收緊背景下,周大福將重點發展中低檔珠寶產品,目標轉向年輕消費者。

貝恩報告顯示,在市場發展較快的2009年到2011年,幾乎所有的奢侈品牌都加快了內地開店步伐。僅2010年前八個月,15個奢侈品牌在國內就新增店鋪80家。PPR集團首席執行官弗朗索瓦·皮諾特,在2011年9月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將加速在新興城市開設門店,且一線城市門店還會拓展業務品類至男裝和童裝。現在,由於非市場化消費的急劇縮減,這些奢侈品品牌正在更為現實地考慮如何下沉至中國二三線城市市場的問題。

中國買手冠全球

“這幾年奢侈品在國內開店的速度,比當年日本市場火爆時還要快,大家都搶著佔領市場。 ” Thomas說。但尷尬的是,就在國際奢侈品牌大力布局中國時,國內消費市場卻日益落後于海外。

和國內消費增長疲軟形成鮮明反差的是,中國人海外消費奢侈品熱情激漲。業內人士稱,伴隨著網絡代購業務的發展,不需要發票報銷的普通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相對便宜的海外奢侈品。

布魯諾告訴財新記者,中國市場占全球奢侈品市場的7%,但中國人在全球的購買量占了市場的25%。同一類別數 據在日本分別是9% 和14%。 “中國人在海外消費比在國內多太多。 ”他說。而來自美國和歐洲的數據則顯示,它們境內奢侈品消費的最大買家都是中國人。

海外消費持續火爆,為配合中國海外消費需求,一線奢侈品在中國遊客的主要境外消費地都配備了專業導購。 “從倫敦到紐約到米蘭,你會見到所有店鋪里都有針對中國客戶的人員。 ”一家頂級腕表品牌中國區銷售負責 人對財新記者稱,奢侈品牌前端對市場反映很靈敏,全球市場主要消費人群已經發生變化,以前最需要的日語人才現在已轉變成普通話銷售員。 “既懂銷售又懂中文的人才現在都是各大品牌的搶手貨。在這些銷售人員中,有的和國內客戶都成了私交很好的朋友。 ”意大利佛羅倫薩一家Outlet 店負責 人告訴財新記者,每到中國假期,來自內地的旅行團就會擠滿商場。一些旅遊中介甚至將Outlet 店鋪和美術館作為同等重要的旅遊目的地。 “他們通常會給中國遊客至少半天,有時長達兩天的購物時間。 ”店鋪針對這類客人,也採用了當場退稅等快捷方法。

免稅購物機構環球藍聯的報告稱,2012年中國人在免稅店消費21億歐元(約170億元人民幣) ,同比增長68%,是世界之最。而在退稅消費方面,中國消費者也遙遙領先,24.5%的消費占比,較第二位俄羅斯高出近10個百分點。

在這位 Outlet 店負責人看來,旅遊只是亞太地區客戶海外消費快速增長的一個原因,早在旅遊熱之前, “買手”已經聯繫起歐洲和亞太地區的奢侈品消費。她透露,早先很多來自香港的買手在 Outlet 掃貨後通過留學生帶回香港,和帶貨人員分享一部分利潤。而現在,隨著內地需求增大,一些來自上海北京的買手也開始如法炮製。大買手在主要打折季一次性出手過百萬。

奢侈品代購日益興起。多位接受採訪的海外奢侈品代購者都指出,如果算上他們代購的產品,中國海外消費市場遠不止上述統計數據。

何夏瑩在美國波特蘭市替國內親友做奢侈品代購,但她稱自己的生意只是小打小鬧。在波特蘭,專門的代購商是早前的華人快遞公司。這類公司早期主要服務于海外的中國移民,近年來發掘了新的生意——替國內消費者做奢侈品代購。 “公司根本沒什麼成本,接了單去趟商場就可以發貨。 ”另一些代購商也依靠華人快遞公司低廉的報價生存。 “包裹從波特蘭寄回中國,UPS的價格是每磅60美元,最快三天到,但這些華人公司每磅只收7到7.5美元,匯率按6.35釘死,一次性承包所有報關等其他業務。 ”何夏瑩說。

中國人從海外買到的便宜貨最終的服務壓力卻轉嫁給了國內銷售渠道。

前述一線腕表中國區銷售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其上海旗艦店這兩年接手的很多需要提供售後服務的腕表購自海外, “他們拿到店里來維修,但我們把表寄回歐洲卻得知並非正品,是假表。 ”他透露,從他們這個品牌來看,購自海外但到中國直營店維護的產品里有一半都是冒牌貨,而國內其他一線品牌以“水貨”名義在市場流通的,大多也是假貨。

直營店踢掉代理商

因為中國高額稅費引起的國內外市場價格差,被認為是推動奢侈品海外消費的主要動力。多位採訪對象指出,奢侈品牌的中國定位,以及一線品牌國內直營模式,讓整個市場除了消費者,並沒有其他的減稅推動主體。

任國強稱,進口關稅只是奢侈品稅費中的一小部分,17% 的消費稅,以及可能高達45% 的增值稅才是國內奢侈品定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他指出,17% 的消費稅稅率在全球範圍內已屬最高,而且很多國家實行退稅政策,消費者在海外需要負擔的稅點僅為4%到5%。

以法國為例,消費稅率為16.38%,但消費者購物滿175歐元後就可享受退還12% 到13% 的消費稅。何夏瑩則告訴財新記者,她所在的俄勒岡州是美國少有的無消費稅的行政區,也因此成為美國西海岸旅遊線路中最重要的購物地,“中國的遊客逛完洛杉磯好萊塢,再去俄勒岡買東西已成慣例。 ”高稅收的直接後果是高定價,加上歐元疲軟造成的匯率差,奢侈品國內外價差明顯。貝恩報告就顯示,一些高檔腕表的國內外差價高達40%。

除去稅收因素,奢侈品國內價格居高不下也和其經營模式有關。任國強解釋,日本是世界奢侈品消費大國,對於海外奢侈品也收取較高稅費,但其國內外差價並不明顯。主要原因是日本的奢侈品主要靠大經銷商代理銷售,品牌直營店規模不大。 “品牌可將稅費負擔轉嫁給經銷商,在定價上保證較小差價。 ”一線奢侈品牌剛進入中國市場時,也普遍採用類似日本的經銷商模式。

Thomas 曾供職于香港 Imaginc 集團,該集團曾代理包括巴寶莉(Burberry) 、Coach 在內的一二線多個奢侈品牌國內銷售。他告訴財新記者,奢侈品牌最早在內地市場主要靠經銷商打天下,而香港代理商是這一時期的渠道拓展主力。

經銷商不但掌握國內渠道資源,甚至還幫助一些品牌在中國市場設計了新的定位。Thomas 稱,比如美國的Coach 本是個時尚親民品牌,和奢侈品牌尚有一段距離,但在中國內地市場卻可以和Gucci 等品牌處於相當價位和商舖位置。何夏瑩也稱,Coach 在美國當地一款定價298美元(約1900元人民幣)的包,在中國銷售價格高達2500元,價差超過30%。

利潤受稅費影響較大的代理商,原本是推動中國奢侈品減稅的主要動力。

2010年的奢侈品減稅大討論,一度讓商務部出面強調奢侈品稅不會降。

未等經銷商和消費者一起推動關稅 下調,經銷商已被逼出局。從2010年開始,一線品牌陸續收回香港人手中的代理權,在內地市場全面布局直營店。譬如Coach 收回代理權後,其在中國內地市場直營店數量攀升,僅2012年最後三個月就在內地新增開店13家,目前全國已有117家門店。去年,Coach 中國區銷售增長高達40%。

就連一向以做表行批發生意為主的高端腕表品牌,也紛紛到中國開起了旗艦店和直營店。前述頂級腕表品牌中國區銷售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該品牌目前已開始在二線城市收回代理權,為了加速交接,他們對原有經銷商作了一些退讓,彌補其在前期渠道上的投入。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收回了代理權的國際奢侈品牌對減稅需求降低,因其隸屬於集團公司,而公司業績往往從全球範圍來看。 “中國人在哪裡買都是集團的銷售額,他們對減稅動力肯定不及經銷商。 ”Thomas稱。

但任國強認為,消費者越來越多地流向海外,將直接影響一線品牌在國內直營店的店效(指單店效益) 。 “如果不能解決消費外流問題,國內不要說開店會放緩,一些品牌關店都有可能。 ”布努諾告訴財新記者,為減少價格差,奢侈品牌已經開始調整國內價格,過去幾年國內奢侈品價格都沒有上漲。

與此同時,品牌的部分類別產品在歐洲的價格卻在上漲。但他指出,品牌漲價非常有限: “畢竟品牌並不想打擊其本國消費市場。 ”包 括 LVHM 集 團、Chanel 集 團、PPR集團旗下多個一線品牌,都在2012 年四季度開始了新一輪漲價。路易· 威登于10月在法國漲價8% 到10%,折算成人民幣價格大體攀升了近2000元。雖然各品牌漲價均以原材料上升為由,但業內普遍分析認為,歐元區持續疲軟以及並不明朗的關稅政策,讓奢侈品牌不得不做出了價格調整。

前述腕表中國區銷售負責人稱,為保證國內銷售,該品牌集團早前已將香港地區的價格調高。她舉例稱,一款新表在國內的定價4萬元人民幣,考慮到匯率,香港定價4.1萬港元,實際差價僅幾百元。但歐洲市場價格仍然只有國內的八折。

漲價並非長久之計。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降低奢侈品稅是必然趨勢,但並非近期舉措。Thomas指出, “國外品牌並不希望自己的東西被中國人用成大街貨。如果市場能夠更成熟,不再是一窩蜂搶那幾個名牌,關稅也就到了該降的時候。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30

夢醒時分

2014-04-28  TCW
 
 

 

四月十八日晚上,走出深圳寶安機場,沒想到,第一次變成了「商品」,一路被轉賣。

上了出租車,報了目的地,司機回報給公司,馬上聽到一連串我聽不懂的廣東話。「不去了,不去了,那怎麼去?」司機也說了一大串,半懂半不懂,總之,他說我要去的飯店附近在鬧罷工,他不敢去。我以為他要提高車資,結果他是玩真的。車子已經上了高速公路,眼見不能回頭去機場,司機說,他再找看有沒有車要去。

一路停了四個地方,都是在草叢堆、公路旁,黑燈瞎火,排了幾台「黑車」,幾個人影湊上來看著坐在車內的我,品頭論足,似乎在為我這個「商品」定價。最後願意送我去的人有親戚在寶成集團東莞廠所在地高埗鎮,知道有一些路可以避開罷工示威人潮,才願意走這趟。司機在車上跟我說,今天車行已經來了六十多通GPS通知,要司機不要去高埗鎮,也不要參與鬧事。他願意走這趟,真的感謝他,否則不知流落何方。

此次與我同行採訪的美慧、寧寧、文財,一樣是一路驚魂。尤其是文財背著相機目標太顯眼,一下子就被罷工群眾盯住,圍上來、鼓譟,甚至接觸身體和身上的背包。我們進了廠區,和一些員工隔著約五公尺的圍欄,他們在宿舍走廊,就開始了對話,也要隨時注意群眾移動方向,避免被圍住滋生事端。

因為來之前就已知道類似「台灣狗」「台灣佬」,或是罵陸幹是「漢奸」的字眼充斥在手機即時通訊或電線杆、牆上。我們也知道,此時台灣人的身份在這個廠區的高度敏感;甚至在採訪寶成高層的時候,手機通訊就傳出員工要來包圍行政大樓。

寶成集團在六四天安門過後,毫不畏懼的加碼投資中國,成為當時被表揚的標竿企業,繳稅、捐款一向不落人後。最後一句「違法」,竟成了它的歷史定位。一位台商直言,一人一張嘴,一萬個人說你違法,你就是違法了,即使有理,有歷史因素,說破了嘴都不能減緩一萬人向你射出的箭。

有一位熟悉中國特色的經濟學家說過,「肉要爛也要爛自己鍋子裡」,這是中國人的民族邏輯,從人民幣升值、工資五年漲一倍,到這次挑起勞資對立,難道你沒發現誰是真正的「自己人」?

在中國經濟發展史牆上掛滿了勛章,一樣換不來一張免死金牌,一樣被拉出去祭旗,行業不同,下場一樣,經過這次事件,有人醒了,有人應該也快要醒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36

中國買全球大夢 到了夢醒時分?

2015-02-16  TCW
 
 

 

反對財政緊縮的希臘新政府上台,第一個受害者不是歐元國家,而是中國。一月底,希臘新政府宣誓就職當天,就把該國最大港——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出售給中國的計畫喊停。這是近來中國企業在海外受阻的最新一例。

斯里蘭卡抽腿填海造陸,被打成賣國計畫

位於希臘首都雅典南方的比雷埃夫斯港,是中國「海上絲路」計畫的一站。二○八年六月,希臘前政府出售該港經營權,由中國國營企業「中國遠洋運輸」(簡稱中遠集團)以四十三億歐元得標。

今年一月下旬,中遠集團在該港擴建舉行動工典禮,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還發信致賀。當時希臘總理薩馬拉斯(Antonis Samaras)致辭時說,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臘吸引外資的典範。不料一月底選舉希臘改朝換代,新政府上台第一天就變卦,中遠的投資命運也成了未知數。

比雷埃夫斯港不是唯一案例。二一四年九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斯里蘭卡——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近三十年來首次到該國進行國事訪問。當時引人關注的,就是斯里蘭卡科倫坡海港城開發案——這也是中國「海上絲路」計畫的一環。這個十四億美元的填海造陸計畫,由中國港灣工程得標,完工後三分之一土地屬於中國。

這在斯里蘭卡引起「賣國」爭議,該國《星期日時報》(The Sunday Times)就稱該計畫「使斯里蘭卡成為中國一部分。」今年一月初斯里蘭卡選舉變天,反對黨的西里塞納(Maithripala Sirisena)當選總統,他批評舊政府讓斯里蘭卡成為外國殖民地,而新總理就任前也已宣布將取消科倫坡開發案。

除了硬體建設受阻,中國在海外推廣「軟實力」亦碰到障礙。近年中國政府在外國學校建立「孔子學院」,由中國政府提供經費,以宣揚中國文化。不過二一五新年伊始,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就宣布,該校孔子學院將在今年中關閉。去年九月及十月,美國芝加哥大學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也分別停辦孔子學院。更早之前,法國里昂的兩所大學也關閉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被撤宣揚文化走鐘,變政治打手

在歐美一些學者看來,孔子學院是中國政府推廣其意識形態的工具。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AUP)去年中公開聲明,孔子學院是「中國政府的海外分部」,無助學術自由,建議美國各大學停辦。

一些爭議事件更加深這種印象。例如二九年,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就因為孔子學院反對,取消達賴喇嘛訪問。二一三年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的孔子學院,還動員學生聲援中國鎮壓西藏。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副校長利大英(Gregory B. Lee)說,中國有次曾認為校方在策畫「顛覆性活動」,因為他們打算邀請異議人士艾未未來訪。

從中國企業到孔子學院,不分「軟硬」在海外受阻,其原因和中國的政治干預有關。例如孔子學院,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副校長利大英說,孔子學院的主管機關——中國國務院「國家漢辦」,以削減經費等等方式,影響該校在孔子學院的教學內容。

再如斯里蘭卡,該國政府過去在內戰期間人權紀錄不佳,使美國等西方國家削減對該國金援,中國在此時伸出援手,過去十年它對斯里蘭卡貸款增加五十倍。科倫坡海港開發案的資金,正是中國提供給斯里蘭卡貸款計畫的一部分。

至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的民營化受阻,中國官方《人民日報》批評,這是希臘的民粹主義,以政治干預一個對希臘經濟大有好處的項目。

中國自食惡果愛耍政治手段,陸企被報復

不過政治干預經濟,中國自己卻屢屢為之。去年七月底,微軟、高通等外商,在中國突遭反壟斷調查。八月時賓士、奧迪等外國車廠,也被中國政府以反壟斷之名遭搜索。此外,日本索尼在全球大賣的遊戲主機PS4,本來計畫二一五新年在中國推出,卻在上市前夕,被當局以部分遊戲涉及色情暴力為由喊卡。

這些外商在中國的市場地位,是無數消費者自由選擇的結果。中國政府以反壟斷或保護消費者為名,阻礙外國企業經營,本質就是以政治手段強行改變市場運作。這和《人民日報》批評,外國政府以政治理由打擊中國企業,本質並沒啥兩樣。

因為中國政府自己以政治干預經濟,中國企業就被外國人視為有官方色彩。他們到海外做生意,也就被視為中國政府代言人,自然容易成為外國民粹政治的箭靶。

為何很少人把蘋果、Google當成美國政府代言人,卻會把海外的中國企業當中國政府傳聲筒?若要中國企業在海外不受到民粹政治之害,中國政府就要放開對市場的干預,讓企業回歸到單純逐利,而不是為政治服務的角色,讓外國人不再把中國企業和中國政府畫上等號,方能有效化解中國企業在海外拓展業務時的阻力。

【延伸閱讀】陸企變箭靶,撒錢也沒人要—中國企業海外爭議表

2014年9月

˙事件

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購買挪威北極圈土地引爭議

˙爭議

黃怒波曾任職中共中央宣傳部,挪威部分傳媒稱這是中國的「北極野心」

2014年11月

˙事件

中國鐵建標下墨西哥高鐵工程,後來被墨西哥總統廢標

˙爭議

墨西哥媒體揭發該國第一夫人廉價買下與中國合作廠商的豪宅,被質疑利益輸送

2015年1月

˙事件

瑞典宣布將停辦孔子學院

˙爭議

斯德哥爾摩大學稱和孔子學院的合作「已顯得多餘」,並認為「由外國資助的學院,存在一些爭議」

2015年1月

˙事件

斯里蘭卡宣布暫停科倫坡海港開發案

˙爭議

該港三分之一土地將屬於中國,新總統稱斯里蘭卡將成殖民地

2015年1月

˙事件

希臘叫停比雷埃夫斯港民營化

˙爭議

該港為中國「海上絲路」一部分,去年該港工人罷工抗議工資太低,希臘新政府上台第一天即宣布中止計畫

整理:楊少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54

七年夢醒 獅子撲$90

2015-04-30  NM
 
 

 

上週五,滙豐(5)確認重新思量遷冊的可能性;這隻獅子在遷冊倫敦二十二年後,有望返回香港,見一見鄉親父老。單是一個憧憬,已觸動不少香港股民的情意結,令沉寂七年的股價,終於翻生,兩日累升達百分之八,本週二才略見回軟。當年獅子出走,離開山洞,是一隻雄赳赳、蓄勢待發的獅王,如今在環球走過一圈,打道回巢,卻已是垂頭喪氣、傷痕纍纍。其前主席、當年號召出外南征北討的龐約翰,原來這幾年亦已回歸香港居住,還出任內房股董事;獅子只是「緊隨」其步伐。事實上,滙豐的英國業務,去年虧損四億多港元(下同),相反香港則賺六百多億。繼續駐紮英國,失去意義兼且成本沉重。在遷冊的好消息帶動下,滙豐股價短期目標,上望$90。

帶領滙豐南征北討、卻弄到這隻獅子傷痕纍纍的前主席龐約翰,於○六年退下火線,但他並沒有如其他大班一般,長留英國居住。反而於一二年,以一千四百萬購入西摩道福澤花園,現報住山頂紅莓閣,並出任瑞安房地產(272)獨立非執行董事。不過瑞房的股價表現,卻與滙豐一樣沉寂。自○八年金融海嘯後,滙豐股價七年來無運行,過去一年最高只見過八十四元。直至上週,才有一線生機。上週五發聲明提遷冊,過兩日再傳分拆英國零售業務,估值達二千三百多億港元。在港股大時代中被遺忘的滙豐,兩日內股價最多升近一成,終於「威番次」。市值約一萬五千億的大笨象,雖未跳舞,但總算肯踏前一步。

孖沙街坊愛股

獅子回巢,十畫未有一撇,香港人已好興奮,包括○九年三月,滙豐股價跌至三十三元時,在電視鏡頭前激動落淚的股評人胡孟青。不過,今日,就像大部分股民一樣,理性已蓋過感性。胡孟青勸股民先「忍手」﹕「呢幾日期指結算麻煩啲,滙豐已經係『藍燈籠』,而家入貨,當個市殺番轉頭,好容易中伏。」問到滙豐回巢能否重拾昔日光輝時,胡孟青即提高八度道﹕「咁你會唔會返去十八歲呀?世界都唔同咗了。」「寸」完再「笑」﹕「最好係返上海註冊,拿番以前那幢樓,返香港做咩,香港都邊緣化啦。」不過,她指滙豐仍值得投資﹕「佢衰係衰在買人哋嘅嘢,買返來又唔識管,自己嘢唔差o架!」事實上,滙豐雖已遷冊多年,成為英國品牌,但滙豐有難,卻同樣要靠香港人「幫拖」。○九年三月,滙豐以每股二十八元賤價供股,香港股民荷包重傷,仍有九成八的股東出錢供股力撐,城中大孖沙李嘉誠﹑鄭裕彤及李兆基更成為分包銷商,出錢出力唱好。要數長情股東,還有上期接受本刊專訪的惠理集團(806)創辦人葉維義,當時他在揀股時已推介滙豐,報導出街第二日,滙豐股價即大升。回應「開口中」時,他笑指自己「撞彩」﹕「我冇內幕消息o架。當時滙豐喺七十蚊時,有五釐息,我覺得守得到,投資嘅嘢,封咗蝕本門,賺嘅時候就唔知賺幾多啦!」

撐股價上九十元

葉維義同好多香港富豪一樣,都是滙豐的擁躉。「我喺未成立惠理之前,已經揸滙豐,部分係我祖父﹑爸爸留落來,我自己亦有買啲,當收息。」他表示,○九年亦有參與供股。「個價好便宜。當時世界立立亂,但我覺得滙豐嘅capital base夠strong,點都唔會冧,反而Citibank仲可能會冧。」葉維義指滙豐至今仍是有實力的好銀行,「瑞士嘅問題,可能被罰款,但唔會傷到本,股價隨時升上八十至九十蚊。」最近,滙豐便找來多位城中名人賣廣告,大打「感情牌」,包括蘭桂坊之父盛智文。記者致電盛智文,他指已持有滙豐股票超過二十五年,連買入價亦已忘記,當滙豐邀請他拍廣告,他一口答應:「滙豐在香港那麼多年,我和她的關係就好像親人一樣。」○九年,他亦有份供股,「我相信它可以解決到(困難)。雖然這些年公司遇到很多問題,但我深信她是一間好公司,所以一直都是長線持有。」盛智文對滙控前景相當樂觀:「英國那邊稅收沉重,如果滙控能重回香港的話,發展一定會更加好,很難判斷股價會升多少,大概八十五元以上吧。」

重稅苛罰逼退滙豐

雖有長情股東力撐,但滙豐母公司滙控近年醜聞纏身﹑業績不濟,卻是不爭的事實。繼美國洗黑錢風波後,滙豐在瑞士的私人銀行,再被揭發助客人逃稅,行政總裁歐智華要再次向股東道歉,並直認銀行對此感到「羞愧」。與此同時,滙控公布一四年全年業績,稅前盈利按年大減一成七至一千四百多億港元,遠低於市場預期,令金融界「一地眼鏡碎」。雪上加霜是,賺錢能力大減,稅務負擔卻連年遞增。滙豐的英國業務,去年虧損四億多港元,相反香港則賺六百多億。「無錢搵」之餘,一一年,英國政府開徵銀行稅(bank levy),過去四年多來,先後九次提升稅率至百分之零點二一。滙控是繳交最多銀行稅的英國銀行,去年單是該稅款已達十一億美元,按年急升兩成,佔稅前盈利近百分之六。另外,一○年,英國曾一次過向銀行徵花紅稅,只要銀行職員當年收到逾二萬五千鎊的「非合約花紅」,要徵收百分之五十的花紅稅,由銀行支付。當時的滙控行政總裁紀勤,已炮轟英政府逼走銀行界,同時宣布捐出未來三年﹑約四百萬鎊花紅。今年五月,適值英國大選,在野黨工黨與保守黨支持率旗鼓相當,而工黨領袖文立彬(Miliband)已事先宣揚,一旦上台,便會進一步調升銀行稅,甚至再次徵收花紅稅。惠理名譽主席葉維義直指英國政府「蠢」,逼走滙控﹕「監管多,稅重,(令滙豐)做唔到生意。」他指市傳滙豐分拆英國零售業務,像是「減磅」為遷冊鋪路,「(香港)金管局肯受佢(滙豐),但會管得好嚴,滙控咁大隻,金管局睇唔到咁多嘢。如果你出面啲嘢仆街,我(金管局)要孭鑊。滙豐唔使做國際行,做好幾個market就好。」

捉時機托股價

是次滙豐在非正式股東會議後發聲明,確認重啟遷冊研究,在長達八頁紙的聲明中,看似輕輕帶過,但時機上卻十分微妙,成功令股價已完全落後於其他藍籌股的滙豐,發力炒上,趕及在港股大時代中分一杯羮。持有滙豐股票多年的財經評論員曾淵滄,指滙豐最後是否遷冊並不重要﹕「而家純粹炒落後,但需要一個理由﹑賣點。遷冊以前提過,唔係新鮮事。」他特別提醒股民,滙豐現時仍是恒生指數中權重最高的股票,佔一成二,但恒生指數公司已決定降低滙豐的權重比率。首先是六月五日,會降至一成一,九月四日,再降至一成。每次降權重比率,恒指ETF的基金經理,就要按比例沽售滙豐,例如盈富基金(2800)。滙豐在此時重提遷冊,有助對抗市場的沽壓。巧合的是,六月九日,滙豐將舉辦策略日,管理層已事先聲明,會公布遷冊事宜的進展。滙豐傳統上每三年就總部註冊地進行檢討,對上一次已是○八年,當時仍以倫敦為最佳地點。一一年,滙豐以英國政府正立法修例改革銀行業,大約要一五年才大致完成,因此將檢討押後。其間,滙控不時與英國政府耍花槍,一時不滿改革方案而考慮撤走,一時又指倫敦是歐洲最大金融樞紐,不考慮遷冊。由蘇格蘭人成立的滙豐,留守英國與否,主要還是政治考慮。

光環已褪色

香港人對滙豐有情,滙豐對香港卻未必有義。遷冊前,滙豐在香港一直充當「準中央銀行」的角色,由一八六五年至今,都是發鈔銀行。九七回歸前,香港前途未明,滙豐和怡和等英資大行,以遷冊投下不信任票。滙豐當時主席浦偉士坦言,是「政治形勢促成的商業決定」。○八年海嘯後,滙豐大刀闊斧在全球進行裁員,即使是業務表現較佳的香港,亦不例外。較近一次的大規模裁員是一一年,全球裁減三萬人,香港原本會佔一成,即三千人,後來才減至約一千人。無論如何,滙豐讓港人又愛又恨,星展唯高達證券董事李灝澐表示,他對滙控仍看高一線:「滙控自從上年年中就一直落後大市,股價未升上來之前,佢嘅dividend yield(收益率),已經去到接近六釐,而家升咗都仲有五釐。而過往二十年,滙控只有四段時間股息率係有咁高,分別係九八、○三、○九同一二年,過往記錄顯示,在這四個時段購入滙控的話,都會有理想回報。」他又補充:「佢嘅Book value(賬面價值)預計都係七十八蚊,預計會增長兩成左右,股價下行風險都比較低。佢呢幾年嘅增長都係由亞洲推動,我建議佢可以着力發展亞洲新興市場,因為呢幾年發展中國家增長明顯有優勢。」金英證券(香港)中國香港銀行研究副總監陳昔典則表示,滙控遷冊,一年可節省三分二的銀行稅,大約九億美元,每股派息可增加五美仙。不過,搬回香港,不代表監管會較鬆,他解釋﹕「滙控咁大,金管局可能會俾多啲掣肘,如核心資本比率既要求。」事實上,當滙豐表示檢討遷回香港的可能性後,金管局已主動表示歡迎,發言人強調,滙豐是香港目前最大的銀行,與香港有深厚的淵源,假如滙豐將總部遷回香港,金管局將持正面態度。回想九三年金管局成立,正正是要取代滙豐角色,變相成為香港的「央行」;今日滙豐回來,卻要由金管局監管,真正體驗何謂「恨錯難返」。

國指結算決戰之巔

中資當旺,滙豐都升有如一隻藍燈籠,近日股市的傳聞亦如雪花紛飛。本週一,《經濟參考報》引述權威人士指,央企將有大規模合併重組,央企數量有望縮減至40家。一眾有合併概念的石油、航運、船舶及高鐵等央企即時爆升,傳合併的中石化(386)、中石油(857)A股齊齊漲停牌,H股亦分別炒高7.2%及6.7%;中海集運(2866)、中遠洋(1919)及中海發展(1138)亦升5%至13%。同樣是炒消息,上述H股的一日升幅,等同滙豐兩日升幅。其後有關當局才走出來否認合併傳聞,股價打回原形。在期指市場,H股當炒的訊息更明顯。過去國指期貨的未平倉合約大約在十萬以下,但近年不斷超越恒指期貨,國指亦逐步取代恒指、成為了主導後市的指標。本週三期指結算,即月國指期貨的未平倉合約已高達二十五萬張,比恒指期貨的十一萬張,足足高超過一倍。未平倉合約愈多,代表參與的人愈多,好淡友積極開倉應戰,「買恒指期貨嘅人屬於高水平,但買國指人數屬於超高水平,國指先係主場。」第一上海證券首席策略師葉尚志指,現時「倉底」大,好淡友爭持激烈,好友想借消息夾上去,淡友想趁機反撲殺倉,所以在期指結算前大市波動特別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995

不知朋友哪天能夢醒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tfw.html

    商人朋友D,原來經營的各個項目都不景氣,於是乎,他近來全身心地在搞“雲在指尖”的微商營銷。他發給許多朋友“雲在指尖”二維碼,又在朋友圈上做推廣,還搞培訓班,做講解,忙得不亦樂乎,眼前仿佛懸掛著個特大金元寶。有朋友質疑“雲在指尖”是傳銷。

    “不對!它是響應國家‘互聯網+’的號召,共同分享互聯網盛宴!”朋友D反駁道,“‘雲在指尖’是一家微信商城,它既不是傳銷,也不是直銷。它把生產廠家的產品直接賣給消費者,省去了代理商、分銷商等中間環節,由消費者共享利益。它是最好的微商模式,很快就將超越淘寶、天貓、京東!馬雲都害怕啦!”

    哇塞!厲害啊!有個朋友問我:“怎麽看?”

    其實,識別傳銷很容易!不管是網上還是網下,任何形式的傳銷萬變不離其宗,本質都是一樣的,都具有這麽兩大特征:1、依靠金字塔型多層次人網進行銷售;2、消費者同時也是經營者。只要同時符合這兩條的,就可判定是傳銷。

    對於上述第一條,大家比較容易理解。要維持人網,就要讓各個層次特別是高層次的人獲得可觀的收入,這樣就得增加經營成本,而這只能靠提高售價才可實現,於是,商品質次價高的現象比比皆是,性價比低下,甚至有時商品實質上變成了只是個符號而已。由此可見,什麽無店鋪直銷,什麽省去中間環節,什麽把商品從廠家直接交到消費者手上,什麽讓利於消費者,等等,統統都是美麗的謊言。

    而對於第二條,很多人可能就不太容易理解。“自己享用,還可分享給別人而獲利,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多好啊!”這正是傳銷吸引人的一大奧妙!然而,稍懂一點市場經濟原理的人都知道,在市場經濟中,經營者與消費者是應該分開的,經營者並不一定非要使用消費自己經營的商品,否則,這是不利於“消費帶動生產,生產促進消費”的良性循環的。比如,擺地攤的人,自己用的可以是其他品牌的商品;賣可口可樂的人,自己卻偏愛喝百事可樂;賣國產手機的人,自己用的則是蘋果手機;銷售福特轎車的人,自己開的是大眾轎車;賣某款保險的代理人,他自己並不需要買這個保險(保單銷售組織看似也有人網結構,但它並沒有“消費者同時也是經營者”這個特征,所以不是傳銷)……這樣才能使市場競爭更加充分,從而促進市場發展,最終真正有利於消費者。傳銷要把性價比低下的傳銷商品“分享”出去,只能想辦法使經營者與消費者合二為一,形成“信仰消費”,而要做到這點,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洗腦。讓傳銷者崇拜和依賴自己的組織團體,迷信自己經營和消費的商品。這也是為什麽我們經常看到不同傳銷組織的人互相貶低、排斥、嘲笑、甚至詆毀、誹謗等現象屢屢發生的原因。他們各種各樣的培訓課、交流會把人搞的像打了雞血似的,亢奮不已!而對於正常商業的銷售模式,商品都是完全開放於市場的,通過市場來檢驗,全由廣大消費者來評價,根本不需要自吹自擂,哪有這麽搞洗腦銷售的?

    傳銷這兩大本質因素,將驅使傳銷者買商品的主要動機及目的不在於註重自己消費使用,而在於關心從下線獲得反饋利潤,於是商品的使用屬性逐漸就被淡化,甚至變成像個符號;他們真正感興趣和要追求的是怎麽多拉人頭,為了多得反饋利潤。他們即使對商品了解和大肆宣傳,內心深處的目的也是為了給別人洗腦。

    當今,網絡傳銷的東西很多,結果漸漸形成賣的人比用的人還要多的局面,是不是?你想,買的人不是主要為了使用,而是為了得到下線反饋利潤,這樣的銷售模式能夠讓人長久耗得下去?

    “雲在指尖”聲稱贏在模式!那麽它的銷售模式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不妨看一下它銷售模式的要點:

                   

“雲在指尖”銷售模式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模式里,消費者既是使用者又是產品的傳播者營銷者。讓每一個消費者都既能享受產品所帶來的優質服務,又能通過推廣分享來賺錢。

    消費128元即可成為VIP,公司將采用倍增學原理來增加您的收入。當您分享1名忠實顧客消費時,公司直接獎勵購物利潤的40%給你。公司把每一件產品利潤的80%分八層合理的分配給消費者,分配比例如下:

    第1層分享消費40%直接獎勵廣告傭金

    第2層分享消費10%間接獎勵廣告傭金

    第3層分享成交10%間接獎勵廣告傭金

    第4層分享成交10%間接獎勵廣告傭金

    第5層分享成交10%間接獎勵廣告傭金

    第6層分享成交8%的間接獎勵廣告傭金

    第7層分享成交6%的間接獎勵廣告傭金

    第8層分享成交6%的間接獎勵廣告傭金

    剩下的20%獎勵給推廣業績較好的消費商

    要拿到剩下的獎金就要滿足以下條件,公司把剩余的20%比作100%的比例來獎勵給消費商

    當消費商消費滿880元後,即可成為分銷商,可享受團隊無限層5%的利潤

    當消費商消費團隊人數累計達到300人,自己直推20人即可申請升級代理商可以享受團隊無限層的傭金40%,

    當消費商消費團隊人數累計達到1000人,自己直推50人即可申請升級代理商可以享受團隊無限層的傭金60%

 

    你說,這個“雲在指尖”哪有什麽新意之處?這個很好聽的“廣告傭金”實質上又是個什麽東西?對照前面我們所講傳銷的兩大特征,你說“雲在指尖”像不像傳銷呢?

    朋友D說,“雲在指尖”是最先進的微商模式,馬雲都害怕它。要是真的如此,馬雲把淘寶、天貓立即改變成這樣的模式,還不易如反掌?這樣的話,你說,屆時到底是馬雲會害怕“雲在指尖”呢,還是“雲在指尖”會害怕馬雲?真是的!

    微商是騰訊建立在微信基礎上的移動互聯網經商平臺,而“雲在指尖”只是寄生在其中的一個電子商務而已,怎麽竟然大言不慚地聲稱“騰訊是它什麽什麽”,像個阿Q似的。你想,許多朋友都在搞各種形式的微商,那他們個個都可自稱,騰訊是他們的最大合作夥伴,馬化騰是他們第一大股東了?我操!

    “‘雲在指尖’究竟是什麽,或許過個三年,再回過頭來看看,就能徹底清楚明白了。”我說,“至於現在抓住機會賺一把,那是另外一回事。經濟越糟糕,這類東西越旺盛。”

    “如果‘雲在指尖’能維持3年,我也能堅持3年。到時它就可以超越淘寶、天貓,我也就成為大股東商了!”朋友D說。

    呵呵!不知朋友D哪天能夢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20

企鵝直播+騰訊直播+鬥魚+龍珠,騰訊四箭齊發,在直播領域“睡獅夢醒”?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05/155623.shtml

企鵝直播+騰訊直播+鬥魚+龍珠,騰訊四箭齊發,在直播領域“睡獅夢醒”?
光影重梅 光影重梅

企鵝直播+騰訊直播+鬥魚+龍珠,騰訊四箭齊發,在直播領域“睡獅夢醒”?

四箭齊發,騰訊能否搭上“直播大風口”?

黑馬說:

當下談文娛必言直播,資本快速在直播領域跑馬圈地,有業內分析師認為直播行業將開啟600億市場空間,直播儼然已成風口。在直播最為火熱的時候,騰訊旗下的4大平臺開始同步發力,是一個明智之選嗎?

文|光影重梅

如果你對騰訊直播領域布局還停留在龍珠、鬥魚上,你已經OUT 了!4月以來,騰訊密集布局直播賽道,一口氣推出了騰訊直播和企鵝直播兩大平臺,前者主打泛娛樂和明星粉絲直播,並提出要做直播領域的“開放平臺”;後者專註於體育直播,疑似是鬥魚體育頻道拆分而來。

54996119220866520

在直播最為火熱的時候,騰訊旗下的4大平臺開始同步發力,有人將此形容為“正規軍入場,將會掀起血雨腥風的廝殺”。

然而,當娛樂資本論仔細研究了企鵝直播、騰訊直播兩款新產品之後,卻陷入了深深的迷茫……騰訊對於自己的這兩款產品半遮半掩,欲說害羞,讓人琢磨難定,我們只能通過種種蛛絲馬跡,猜測騰訊的真實意圖。

510155839989992924

但仔細分析之後,我們發現,騰訊對於直播展現出了極強的野心,尤其是希望在遊戲直播和體育直播方面分到一杯羹,但由於整體布局“慢半拍”,部分產品運營思路並不清晰。

看起來,聚集了4大平臺的“騰訊直播群”,仍處在戰略布局期,未來怎麽發展,或許騰訊內部也還在摸索當中。

企鵝直播低調上線,這是鬥魚體育頻道的“整體遷移”?

企鵝直播像是騰訊“橫空出世”的一款產品,上線之前沒有半點風聲。因為產品還在測試期,目前外界所知的信息並不多,僅知道這是一個定位為“垂直體育類的視頻直播平臺”,已經開發出網頁版和安卓版,iso版目前還沒上線。

娛樂資本論通過多種渠道接觸企鵝直播方面,對方都三緘其口,對於新產品保持低調。我們登錄企鵝直播的網頁版,意外發現,網頁界面、板塊設置與鬥魚幾乎完全一樣,一些直播內容也與鬥魚直播雷同。甚至,點擊客服之後,頁面會自動跳轉到鬥魚直播的客服頁面上…… 

4 

5

盡管從界面,到客服,企鵝直播看起來都與鬥魚有著千絲萬縷聯系,但在內容定位上還是截然不同,鬥魚主打遊戲直播,而企鵝直播主打體育內容。甚至有消息稱,企鵝直播實際上是鬥魚體育頻道的整體遷移。

娛樂資本論發現,早在4月底,一些鬥魚主播就曾在微博發布“告別“鬥魚的宣言,並宣布“移師”企鵝直播。但其實,單就企鵝直播現有的內容來看,內容還是非常少,即便對比鬥魚體育頻道,內容也要少很多。騰訊是鬥魚最近一輪融資的領投方。今年3月底,鬥魚TV融資 1億美金(約6.7億元)融資,其中騰訊出資4億人民幣領投。

業務上的親緣關系,或許就是跟資本的聯結有關。有業內人士猜測,騰訊在NBA等重要賽事上擁有版權,因而在體育直播領域有著相當強的話語權。背靠大量賽事版權資源,再結合鬥魚現有業務,重新打造一個體育直播平臺,騰訊或許還有機會。

騰訊直播,要做泛娛樂內容,還要做開放平臺?

在企鵝直播之外,騰訊近期還“橫空出世”了另一個直播平臺——騰訊直播。與企鵝直播相比,騰訊直播的打法則更加另類。在早些時候,騰訊視頻曾將旗下的直播頻道稱之為“企鵝直播”,直到4月27日,騰訊官方微信公號推出消息——《號外|騰訊直播新版本上線 只為給你更好的體驗》,正式確認企鵝直播更名騰訊直播,全新升級並於4月27日正式上線蘋果APP Store。

286525707562944619

小娛下載了騰訊直播的app,令人費解的是,這並不是一款針對普通用戶的直播應用,更像是針對主播的一個工具產品。點開app之後,用戶只能申請成為主播,而無法觀看直播節目,並且,小娛申請的主播賬號已超過48小時,仍未被審核通過。

看起來,這一app只是一個後臺,所有的直播內容,都將通過騰訊視頻app當中的直播頻道來呈現。根據微信公號“騰訊直播”的介紹,更名後的“騰訊直播”定位為騰訊視頻旗下的一款手機直播平臺產品,以泛娛樂為主,以明星和粉絲內容為核心,關註明星和達人養成的直播內容,近期舉辦了papi醬拍賣會直播、《歡樂頌》發布會直播等活動。

我們在互聯網上還發現了一篇新聞通稿,當中稱騰訊直播希望打造一個直播領域的開放平臺,並且,在2016年4月26日,騰訊直播聯手騰訊視頻、GMIC舉辦了一場評選——首屆“互聯網最具人氣主播”TOP10,獲獎者來自鬥魚、映客、花椒、龍珠等20家直播平臺。

現在登錄騰訊視頻的直播頻道,當中的確涵蓋了多個不同直播平臺的內容,看起來像是一個聚合平臺。但根據微信公號“騰訊直播”提供的信息,主播如果要想將自己的直播內容送上騰訊視頻,還需要提前預約申請……

連日來,娛樂資本論同樣多次嘗試聯系騰訊直播方,但對方一直以不方便接受采訪為由,婉言謝絕。

總之,這並不是一個像映客、花椒這種對“素人”友好便捷的直播渠道,看起來更適合PGC。騰訊視頻直播頻道力推的,不少還是像明星發布會等活動官方直播這一類“媒體”屬性較強的內容, 與其他一些平臺推崇的“素人直播”或者“生活直播”相比,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四箭齊發,騰訊能否搭上“直播大風口”?

鬥魚+龍珠+企鵝直播+騰訊直播,騰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一下子擁有了4大平臺,快要形成了一個直播矩陣。

在娛樂資本論看來,騰訊介入直播賽道邏輯很簡單——直播風口上,騰訊不能缺席!在4月29日,娛樂資本論主持的GMIC(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分論壇上(點擊左邊複習一下~),包括中國文化產業基金、經緯創投、南山資本在內的多家投資機構明確表示,直播會是下一個投資風口,要積極介入,尋找機會。

音樂人&投資人胡海泉甚至感嘆:“我已經投不進映客了,但我一直在看新的直播平臺的機會”。

然而,騰訊這樣“四箭齊發”,是一個明智之選嗎?

從策略上來看,騰訊押寶在了遊戲直播和體育直播兩大領域,前者有鬥魚+龍珠,再加上騰訊在遊戲領域的巨大實力,的確有機會分一杯羹;後者則是正在籌備中的企鵝直播,盡管尚未正式推出,但產品雛形已經形成,坐擁大量版權,企鵝直播的未來不容小覷。

而在誘人的“秀場”類直播部分,騰訊幾乎果斷放棄,轉而追求做一個聚合平臺。總體來看,騰訊在直播領域的布局還是比較清晰,但由於起步明顯晚於其他平臺,企鵝直播、騰訊直播這兩款產品也都處於測試期,未來究竟如何還存有比較大的變數。

延伸:互聯網巨頭們的直播情懷

在騰訊之外,國內多家互聯網巨頭均已開始布局直播,陌陌、微博相繼推出直播計劃,360的花椒直播運營超過一年時間,相比之下,騰訊的反應顯得慢半拍,而且整體布局似乎偏保守。接下來,我們看看其他互聯網巨頭在直播領域究竟是如何布局的。

陌陌、微博直播:初入戰局還未找到焦點

把陌陌和微博直播放在一起比較,因為他們有很多共通性:都有上市公司財團支持,已經在細分領域取得第一位置,差不多同一時間點殺入直播領域。

880006996850791435

陌陌對直播可謂寄予厚望,直接在一級菜單欄中推薦,和原本“附近的人”處於同樣地位,主打陌生人直播。但目前發展狀況並不十分理想,一般主播只有百人左右的觀眾,與映客直播動輒上萬有明顯的差距。

微博最新推出獨立APP “一直播”,雖然參與人數同樣不多,但是微博正試圖依托其龐大的用戶流量,捆綁發展。比如,微博最新話題#參與直播搶宋仲基粉絲見面會門票#,就捆綁了“一直播”,但由於起步相對較晚,目前仍在早期階段。

花椒直播:周鴻祎野心很大,但不得不屈服於現實

360旗下的花椒,在早起曾進行過多種嘗試,比如新聞直播、科技直播、體育直播等,充分反映出周鴻祎的野心,但現實卻不買賬,流量並沒有大的提升。在此條背景下,花椒直播幾乎拋離了之前的科技、體育等新聞類的直播,越來越向秀場轉型。

最近,花椒還推出了“直播+VR”概念,賺足了眼球,宣傳片上亦構建了一個美好的直播未來,至於最終效果如何,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百度:百度百秀由9秀提供運營 

百度最早的直播產品可以追溯到百度貼吧中的直播嘗試,但是收效甚微,後來百度又推出自己的百度百秀,其內容是由9秀提供的秀場模式,但同樣運行不太理想。

阿里:優酷土豆力推“來瘋”“來玩”

阿里在直播領域並未直接入場,反而旗下的優酷土豆集團站出來力推直播產品,優酷的來瘋和來玩兩款產品相繼推出,據說有著不錯的流量和盈利數據,但距離現象級產品還有一段距離。

_username=yulezibenlun_副本

視頻直播 騰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9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