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孔子會否是史上首位經濟學家?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459925

 

生 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孔子把財富與生產及消費扯上關係,鼓勵人多生產,勸免人少消費,剩下來的當然就是積蓄 了。以貨幣作為財富累積、交易媒介及會計單位來看,積蓄相當於投資;從國民經濟核算來說,積蓄就相當於當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它可提升生產能力,以至經濟 的增長潛力。孔子約為公元前500年(即2,500年前)的人,當時經濟的貨幣化程度想必仍相當低,金融體系亦幾乎不存在,假如孔子真的這樣想,那他豈止聖人?當想到阿當.史密斯(Adam Smith)在大約2,300年後才於其著作《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財富的累積」一章裏提出「節儉可增加資本,揮霍無度則減損資本」,他在經濟領域的權威性實在給孔子比了下去。

文述一段是前金管局總才任志剛於2007913日發表文中,這是金融海嘯萌芽的時候發表的,他引用了孔子及阿當.史密斯的之言,「積穀防饑」這是老新常談的事宜吧!大人之言怎會不對;然而,任總又在下文說到:“積蓄及投資過度,會引致經濟的生產能力遠遠高於社會對商品及服務的整體需求,因而造成失業率高企,甚或會導致通縮或衰退。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又如何取捨可持續的經濟擴張以及經濟盛衰周期?”這真的天花亂墜,使人摸不著頭腦?一言以敝之,孔子及阿當.史密斯的時代都不可與今天同日而語,縱是一百年前,人類的生產力都嚴重不足,只要有生產就會有需求,這是金本位制度(Gold Standard)徹底崩塌之前的事,交易貨幣多是貴金屬,買賣活動基本等同物交物的交易(Barter Trade),而貴金屬亦可通過生產力而獲,就是多開闢礦場就是?資本主義狂熱最初追逐的是黃金,國家有了黃金資就是富強的象徵,當年西班牙及葡萄牙積極開拓殖民地,就是要搶奪黃金!

任總下文又謂,當時內地儲蓄率高達40%以上,以及市場對內地過度投資及急速擴張的經濟能否持續的憂慮。任總所指的投資,相信是指財政政策 – Fiscal Policy投放的資金,理論上經過投資可以創造就業職位,當新就業的人民賺取了收入以後自然會消費,如果這一批人民老是把收入儲蓄起來,則中央的算盤則打不響了,因當他們不消費則未富起來的人民無法賺取收入,資源分配自然不平均,今天距離金融海嘯的風眼兩年後,我們看到了,原來中央的投放的資金都跑去追逐泡沫經濟了,因由何在?貧民拒絕消費是因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所需尚未解決,最低限度也要蓄錢購房子;另一方面,由於中國物價便宜,富民的衣食住行則太容易解決了,瘋狂消費之後仍然餘下太多,於是,對消閒性質的投資熱衷起吧,炒賣是二十一世紀的時尚,是以股摟炒過不亦樂乎! 

 

文中任總亦引用《大學》主要關乎人的品格培育:“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指出要對公元前500年的存量與流量作出清楚的區分,並了解兩者的經濟關係實在不大可能,我貓王多次提出,在貨幣信用發行(Credit Issue)的 制度下,貨幣不斷貶值,不消費者是傻瓜!中國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是聰明的!國家的外匯儲蓄雖然越來越多,卻大部份以非實債券投資,沒有保障,有學者指出可 以把儲蓄投資在外的礦場或公司等,可是中國始終未擁有這些礦場的主權,別人可以在我們投資的礦場上徵收暴利稅,當礦產運回時比直接與他們購入更貴,任總亦 引用了孔子之言「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此言的喻意深長,以身發財暗喻了以權力攫 取經濟利益者,今世界最容易以權謀私的是地產發展,任總認為財生財才,我提過中國要走「新經濟」的路,科技興國才是正路!此文拾人牙慧,我剪存任總很多文 章,覺得「孔子會否是史上首位經濟學家」這一文很有趣,不過仍有點官腔,我改寫之,望大家看得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8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