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浪微博的狂飆與冷思考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8/1038920.html

浪微博和曹國偉這兩天賺足了面子。上線兩週年,新浪微博廣告做到了納斯達克塔樓。互聯網大會上,馬化騰、丁磊連連對曹國偉的新浪團隊奉上溢美之詞。

馬化騰大誇曹國偉,說他將媒體能力嫁接在社區,但又不打造純社區的做法非常聰明;丁磊一如既往、簡潔明了地直稱,新浪微博是「行業老大」。

新浪的確顧盼自雄。上週發佈的二季報顯示,其微博用戶數已超過2億,其中有45%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它趕上了Twitter。

開放平台方面,新浪微博也一直在加碼。目前它已引入大約3500個第三方開發應用,還有約七八千個正在申請進入。據說,加強開放平台功能的新浪微博第四版即將上線。

可資比照的是,騰訊開放平台官方向筆者提供的數字顯示,已有超過1.2億名活躍用戶,審核過4萬種應用。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騰訊開放平台是一張集聚了騰訊旗下朋友網、騰訊微博、QQ遊戲、QQ空間及Q+五大平台的「集群牌」。

單純以微博形態而言,儘管騰訊6月也宣佈用戶數超過2億,但話語權仍暫時落後新浪。

年初,第一財經電視一檔電視節目曾討論「誰能打敗蘋果」。現場一位嘉賓曾給出如此答案:新浪微博+富士康。

聽起來像是玩笑胡鬧,但其中的趣味是:碎片化信息分享應用加上流量、內容平台,這可算得上是交互時代互聯網的底層價值,加上富士康在產品定義上的掌控力,與蘋果相比,這一模式似乎絲毫不遜色。

不過,微博的威猛不是白來的。新浪為此付出了二季度淨利潤下滑近半的代價。研發費用和廣告開支的上升主要消耗於微博業務,運營費用上升87%,產品研發成本翻倍,新浪為了這塊「心頭肉」可謂是不惜血本。

曹國偉說,下半年還會繼續對業務投入,但不會再像二季度這般猛烈。新浪看來也已隱隱感覺到了微博賺錢的要求,他們得證明,眼下光鮮無比的新浪微博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資本市場也似在作出隱證。在新浪推出微博業務後,新浪股價一度攀高至140美元,後逐漸回落。

新浪不是開心網,憑藉資訊資源眼下不必擔心流量衰減,支撐社區的用戶原創內容資源也極豐富。他們目前需要把握的是商業化推進的節奏和拓寬流量變現渠道的方式。

對於商業化推進新浪一直謹慎,如今微博中轉載視頻仍未允許加載廣告。

新浪目前選擇的是搞基建。7月,新浪上線了其虛擬貨幣「微幣」,並側重打造廣告系統和支付系統,探索各種廣告形式。它也在有意為微博商業模式的強化儲備力量。如選擇入股土豆,配合短視頻在微博中的應用。

新浪商業化慾望日益明顯。曹國偉上週表示,新浪微博明年上半年可能開始貨幣化。

但狂飆下的它卻面臨許多風險。曹國偉有許多加減法要做。他表示,新浪不可能介入電商或移動互聯網所有產業鏈。舉例稱,在電商領域,新浪定位是營銷平台。但狂飆後是否能抵禦貪婪尚不得而知。

最大的風險可能來自政策與監管。某種意義上,新浪微博一年來的狂飆得益於它的輿論高地,諸多公共事件推動了它的成長,但也開始引起相關部門注意。近來,相關部門頻頻表示,要加強互聯網新技術應用和管理,堅決杜絕虛假有害信息。

如何在規則內起舞,曹國偉可能要琢磨琢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4

【商業追問】杜蕾斯是如何運營微博的

http://www.infzm.com/content/73825

我們是2011年開始受杜蕾斯公司委託運營其官方微博的。對杜蕾斯公司而言,最開始這就是一項尋常的企業官方微博外包業務,結果他們沒想到社交網絡有著這麼大的能量,許多企業家後來都拿這個作為案例去研究。如今微博在杜蕾斯公司的營銷體系裡已處於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了。

我剛開始參與杜蕾斯微博運營時,其目標群定位是「宅男」。我覺得這個定位有點小問題,就開始對之進行調整,首先就找了一些好玩的、更懂性愛的人加入我們的運營團隊──通過補充「新鮮血液」,讓杜蕾斯微博的風格,再「往前走一些」。

後來我們又逐步感覺到,如果只把杜蕾斯微博定位在「性教育」上還是不夠,於是繼續注入一些新元素,比如和品牌活動的互動,再比如在日本地震時默哀等方式。同時,我們也會結合最新的時點來發佈微博。比如情人節晚上,我們發了一條「祝天下有情人意外懷孕,沒意外使用杜蕾斯」。

我們所遵循的原則,第一是不談宗教,第二是不談政治,第三不談極度色情。基於上面這些原則來創作微博,慢慢就可以傳達出我們對性的理解──性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不是去分享隱私話題,是傳播大家對性的認知,對性的愛。

運營企業微博,其實就像運營一份報紙。我們也有一些固定板塊,比如早上大家在路上的時候,我們會發一些輕鬆愉快並讓人感悟的內容,但絕不是簡單的早 安,我們還會比較規律地發一些性知識方面的微博,這類微博是平時作了長期儲備的;還有就是結合當天最新網絡熱點來設計新的微博。

這種微博的設計,一是考慮如何出彩。比如3月26日是海子的祭日,我們估計到時候滿屏幕都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就避開了這句話,選擇另外一首海子的作品《活在這珍貴的人間》,來表達哀思。

當然,最新網絡熱點很多,也不是說什麼都要結合進去,其中會有一些權衡。比如最近微博上的兩個熱門體裁,一是「抱抱體」,二是「杜甫很忙」,我們套 用了抱抱體,發了一條微博,因為「抱抱體」是在闡述人與人關係的,這符合我們微博的定位。但是,「杜甫很忙」,我們覺得不合適,這個有對中國古典文化的不 尊重,那就別談。

還有一部分微博內容,是和粉絲的互動。另外我們還會大約每隔一小時,搜索一下和杜蕾斯、安全套有關的微博,並選出合適的進行互動。

另外,我們還會有意識地創作一些「創意引爆」的微博,就是精心策劃一些那種出來就會得到幾千轉發數百評論的,希望一個月能做出兩三條這樣的。我們會 去摸索其中內在的規律,但傳播往往有各種偶然因素在,比如碰巧被黃健翔轉發了。一般來說,我們刻意設計十條這種「創意引爆」的微博,可能有一條會成功的。

杜蕾斯微博背後不是一個人,我算了一下,杜蕾斯微博一年大約要發2400條,一條算100字的話就有24萬字,如果靠一個人他會給寫死的,其實我們 有一整個編輯團隊參與製作。一條微博做出來後,我們會根據其是否符合品牌風格和杜蕾斯微博的定位,進行三層審核。編輯做好後,提交給創意總監審,然後我來 審。有些很重要的,我們會和杜蕾斯公司內部的微博項目負責人再溝通。

我選擇編輯團隊的時候,特別在乎兩點:一是他們的網感,說白了就是你本身得是一個網絡上活躍的人,上豆瓣、上貓撲,知道怎麼在網上說話;二是你要有某方面的專長,比如特別懂電影或者特別懂音樂。

企業微博的運營,就是一個需要思想和閱歷融入的活,否則做不好。

而且,這種運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必須認識到幾點:一是微博是個情感產品,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是這裡不是賣東西的地方;三是這是和品牌用戶近距離接觸的平台。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艱辛的行當,但有時候大家想得太簡單和功利了。

杜蕾斯微博運營到現在有35萬粉絲,並以每個月3萬的速度穩定增加,對於一個企業微博而言並不算多,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粉絲能否對品牌進行有效的二次傳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96

微信為何能擠壓微博的時間?

http://xueyuan.cyzone.cn/moshi-moshi2/233396.html

當大家都在微信上聊生活私趣後,去微博上關心民生國事的時間就少了。

KPCB管理合夥人周煒連發兩條微博:

感覺微博活躍度嚴重下降,不但是質量下降,數量也在嚴重下降。難道微博又將是中國這個流星花園裡的一顆流星?

從推動社會進步的角度,微博產品比微信更有社會價值。微博把大家拉出自己的小世界關心大環境,圍觀改變社會。可是微信產品感覺還是把大家拉回小屋子風花雪月。微信是個強大的產品,但還不覺得微信具有微博的社會價值。如果微信崛起的代價是微博衰落,會是很大的遺憾。

天使投資人王嘯稱這是必然。

微信對微博不僅有時間的替代作用,而且中國人表達的訴求被微信部分緩解。各種公知依然會活躍,但是大眾參與度在明顯下降。

但這並非唯一的原因。蔡文勝之前就看衰Facebook和Twitter。因為它們非純粹為手機而生。這是手機的時代。

140字就是為了輕,但微博越來越重,帶著越發多的長微博和網頁鏈接。圖片卻不多。在手機上微博圖片需要點擊才能打開。

微信的優勢是純粹為手機而生。圖片為主加上三言兩語。用老蔡的話講,這就是基因的優勢。國外也類似。

comScore數據顯示,八月美國智能手機用戶對Instagram的訪問頻率和停留時間都超過Twitter。Instagram日活躍730萬,Twitter是690萬。Instagram平均停留257分鐘,Twitter是170分鐘。前者高出50%。

年輕用戶也正在離開Facebook。還是comScore數據顯示,八月份用戶花費在Facebook網站的時間同比下滑12%。主因是 12-17和18-24歲之間的用戶使用量比去年同期下滑42%和25%。年輕人離開Facebook而去往的網站之一,就是輕巧的Instagram。

但我真心期望微博守住陣地。原因一如周煒說的那樣。微博想再輕起來恐怕不現實。期待建立經濟系統內部造血,激勵用戶創造好內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446

彭博的成功之道:連去洗手間的時間也要最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089

很少有哪位紐約市市長像邁克爾·彭博(Michael Bloomberg)這樣,在沒當市長以前就已經名聲大噪。時至今日,大多數人想起他還會習慣性地問一句:是不是那位彭博公司的創始人?

本月接受politicker採訪時,彭博這樣談到自己的成功之道:

1、紮紮實實地賣力工作

人人面前都有不同的機遇,它們會帶來不同的技能,運氣也在其中起著作用。

可我的經驗是,你得給自己製造運氣。越賣力工作,運氣就會越好。

我一直努力做到早上第一個來上班、晚上最後一個離開,請假請得最少,離開辦公桌去洗手間或者吃午飯的時間也花得最少。

大家都會說:「瘋子才這麼幹呢!」

而你要想成功……你沒法控制自己能有多少好運,也沒法控制自己有多聰明,卻能控制自己有多努力肯幹,這是第一位的。

2、承擔風險,堅持不懈,瞭解社交媒體的性質。

彭博警告:

如果害怕擔風險,你就泯然眾人了,永遠不會出類拔萃,甚至可能連一般人都不如。

對自己的信念要有勇氣堅持下去,但如果犯了錯,就要承認它,改正錯誤。總犯同一個錯誤是愚蠢的行為。

可要是有人反對你在做的事,也別一見到就害怕退縮。特別是在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

有些官員當選以後才試著做一件事,一下子就收到無數電子郵件和tweet,這可能是個小孩子坐在電腦前發的一堆東西,只不過改了發件人名,言辭稍微變了下。

3、不斷學習

學習永遠別停下來。我不大喜歡提到教育學裡的精通這個概念。

我從沒碰到哪個諾貝爾獎得主覺得自己學了很多東西,每天都不用再學了。

有的父母問:我孩子得學多少東西就不必學習了?

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怎麼解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061

華爾街面試系列之七:應聘彭博的三個關鍵問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257

有誌加入業內赫赫有名的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News)?那得回答三個關鍵的問題。殺入面試的最後一輪,應聘的記者們就會面對這些問題。 Businessinsider根據彭博主編Matthew Winkler的建議總結了一些問答要訣,讓適合的答案幫助有誌者完成進入彭博的臨門一腳。 1、新聞最重要的價值是什麽? 怎樣應答: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準確”。 這個問題每次都會問到,記者一般都會經歷這種告誡,所以不會有什麽應聘者答錯。 2、多年後你會在哪兒高就? 怎樣應答: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不要提到在彭博以外的地方工作。 有位消息人士舉了一個實例: 有個實習生寫了很多股市的報道,都準確無誤,可彭博還是沒聘她。 因為有位經理問過她有什麽人生目標,她回答要做美國國務卿。 她失去這份工作就是因為遠大抱負不在彭博,在別處。 因此,安全起見,應聘者可以回答日後會“成為彭博新聞的編輯”。 3、最重要的現代金融新聞報道是什麽? 怎樣應答:這取決於提問當時大熱的新聞是什麽。Winkler說,問這個問題是希望確定應聘者了解什麽才算全球的重大商業報道。 從這種發問的動機推斷,現在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應該說到新興市場。 相關文章:華爾街面試系列之一:高盛的12條黃金法則 華爾街面試系列之二:最讓人抓狂的面試題 華爾街面試系列之三:最讓人抓狂的面試題之答案版 華爾街面試系列之四:實習生面試的9個經典問題 華爾街面試系列之五:投行實習如何才能留下來 華爾街面試系列之六:高盛:如何準備一場策略分析師面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77

新浪微博的破局之路 雷公投資筆記

http://xueqiu.com/9987866486/27898321
當新浪發佈上年第四季度財務報表並宣告微博首度實現盈利的前後,關於新浪微博上市的消息又被外媒報導出來,為這個資本狂歡的多事之春添上了又一場份量不輕的戲碼。

必須強調的是,財務報表的公開,並不意味著只有到了這一天,新浪才知曉微博已能取得盈利,相反,隨著財務數字的每日更新,加上對於趨勢的估測和判斷,新浪在去年第四季度尚未結束時,應當就能預讀微博的盈利結果。但是新浪微博必須等待財務報表披露出來,才敢於公然觸及上市話題,其原因並不複雜:華爾街無法接受一家生長於高增速行業卻無法為投資者帶來經濟回報的中國互聯網企業,無論它背負著多大的「想像空間」。

之所以要強調「中國互聯網企業」,並非偏狹的華爾街「中美有別」,而是中國有著遠超美國的人口紅利,加之互聯網又是一個邊際成本遞減的行業,若是移植美國市場上的成熟產品及其配套的商業模式,盈利是一個基本的及格線。

對比$新浪(SINA)$ 微博和$Twitter(TWTR)$ ,前者很久以來的盈利困局,在於中國網絡廣告的單價偏低,以及以廣告模式為主要盈利渠道的新浪微博難以受到廣告主的行動重視;而後者在上市之初雖然同樣處於虧損狀態,然而卻是緣於多宗基於技術創新的大額收購和國際化競爭(在上市招股書中,Twitter美國本土之外的客戶佔比達77%,但是國際客戶的廣告收入佔比只有25%),屬於「用投入換未來」的虧損階段,資本容易「理解」。

在本月早些時候,Twitter公佈了去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表,如果刨開高達5.21億美元的股權獎勵支出,Twitter在此季度產生了1000萬美元的淨利潤,收割期效應逐漸凸顯。作為中國的「Twitter」,新浪微博同樣迎來盈利,卻有著差異巨大的原因。

從「內憂外患」到「內外兼修」。

要說新浪微博從「內憂外患」的境地中脫困,必須回到2013年的第二季度,正是在這個夏天,中國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宣佈投資新浪微博,用充沛的現金解決了新浪微博的財務壓力,同時,騰訊微博的名字在騰訊2013年第二季度的財報中徹底消失,騰訊傾集團之資源押注微信,不再期待騰訊微博對於新浪微博的狙擊工作。

阿里巴巴——中國財力最為雄厚的互聯網巨頭主動與新浪微博結盟形成利益共同體,騰訊——中國綜合實力最為強大的社交網絡霸主從新浪微博最後一個競爭對手的角色上退出,近乎默契的為新浪微博空出了一條「內外兼修」的生路,實在令人唏噓,「時也勢也,命也運也,此之謂也」。

阿里巴巴對於新浪微博的最大意義,在於廣告訂單的貢獻。自從阿里巴巴將電商資源接入新浪微博之後,新浪微博待價而沽的廣告欄位幾乎都被淘寶和天貓的商品展示佔據,隨之而來的現金流,如為新浪微博注入強心劑,從財報數字可以看到,2013年第二季度(即剛剛被阿里巴巴注資時),新浪微博的廣告收入是新浪門戶廣告收入的1/3,到了2013年第四季度(也就是半年之後),新浪微博的廣告收入就已超過新浪門戶廣告收入的一半以上,增長速度驟然加快。

另外,新浪微博在非廣告收入業務上的內功修煉,則顯得略有起色。一方面,基於傳統商業模式的增值服務(微博會員、頁游聯運)有著既定規模的收入攀升。這次財報中數據業務的收入也被首次提及,與增值服務收入超過1500萬美元。曹國偉也坦陳,數據業務剛剛開展,目前還在探索,但畢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在未來,一旦數據業務將用戶的興趣信息、社交信息以及淘寶的購物信息、支付寶的支付信息打通,將會是一座金礦。

至於微信,如今已經成為$騰訊控股(00700)$ 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雖然常被用來與新浪微博相互比較,但是二者之間的重合度其實有限。為新浪微博掃除騰訊微博這一雖然勉強卻難以輕易打敗的競爭障礙,與微信顛覆手機QQ的道理相仿,是微信在騰訊內部開展「自我革命」的無心之舉,新浪也受益於此,成為四大門戶歷時四年之久的微博大戰裡最後的勝者。

而新浪微博與騰訊微信之間的微妙關係,恰和Twitter與Facebook如出一轍:一為社交媒體形態,著力於公眾信息的整合與分發,一為社交網絡形態,專注於用戶關係的維繫和管理。前者既為媒體,就無法脫離「媒體依靠廣告為生」的邏輯,社交平台的作用,是為了不斷細分網頁層級和受眾類型,將廣告投放中不夠精準的部分壓縮到極致;後者既為網絡,則注定是「先搭生態、後挖價值」,廣告只是旱澇保收的路徑而非目的,從Facebook以罕見高價收購賺錢能力並無亮點的Whatspp一案便可看出,社交網絡的高估值在於它接管用戶生活的可能性。

換而言之,新浪微博與騰訊微信、$Twitter(TWTR)$$Facebook(FB)$ 或許終有一戰,但是戰爭絕非會在當下打響,同為「社交」一脈的新生產品,它們共同的敵人(門戶、搜索……)還未落幕,固壁清野的意義遠勝手足相殘。

新浪微博估值不易,80億?

曾在Facebook上市之初出現一系列技術故障的納斯達克,最後將Twitter推向了紐交所的懷抱,同樣經歷了在上市前夕臨時上調發行價的行為,紐交所對於Twitter這支新股的操作結果也要優於Facbeook在納斯達克一度陷入長期低迷的遭遇,故而小道消息傳言新浪微博將上市地點選在紐交所(新浪是在納斯達克),並不意外。

比較難以測算的,是新浪微博的估值。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通過用戶數量來對比美國同類或相近產品,進而以後者的用戶單價來反過來推算中國互聯網產品的估值,很難稱得上科學。以此標準,新浪微博的估值約為Twitter的一半,即150億美元,若再參考Twitter的發行價,新浪微博可能會以80億美元左右的總體估值登陸證券市場。

若以市盈率和市銷率來測算呢?Twitter的市盈率和市銷率分別是60倍和45倍,顯然,這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參照對象,雖然泡沫始終存在,但是Twitter的科技股成分卻能夠抵消市盈率和市銷率偏高給投資者帶來的信心阻礙,新浪微博在路演時如果將Twitter概念包裝完好,投資預期是有機會繼承的。以此標準,新浪微博的估值在90億美元左右,如果還是參考Twitter的發行價,新浪微博在上市之初的估值可能會在45億美元左右,後面這個數字與阿里巴巴投資新浪微博之後按照新浪市值的漲幅計算,是大體一致的。

無論如何測算,新浪微博的增長表現,始終都沒能體現到新浪公司的美股走勢上,自從2011年——這也是新浪微博被認為風頭最勁的一年——新浪股價突破一百美元之後,新浪微博對於新浪的股價影響就極為有限了,直到阿里巴巴的投資,新浪的股價方才再度拉到70美元以上。

也就是說,新浪微博具備相當另類的特殊性,看好其估值的理由很多,比如阿里巴巴的增持就會為新浪微博帶來趁熱打鐵的助力作用,但看空其估值的觀點也不少,最直接的,就是新浪微博雖然在中國足以媲美Twitter的媒體價值,卻在大數據、社交廣告形式等工作上不如Twitter活躍,而華爾街對於科技股「創新能力」的鼓吹,正是推動後者高估值的原始動力。新浪微博必須做出更多有時效性的努力,贏得投資者的認可。

未來前景。

新浪微博的未來,決定於「攘外」、「安內」兩大課題的解決上。

所謂「攘外」,指的是新浪微博和Twitter目前都面臨用戶增長在本土範圍接近飽和的課題,為了支撐股價和估值,新的增長一定會落到全球。而開拓海外市場所需要的,一定是標準化的產品,而非深入市場的運營。Twitter上的英文信息,據說早在2010年就只佔到了一半左右,在日本、巴西、印度等人口大國,Twitter都是市場領先者的角色。就在去年,Twitter將超過三名從Google挖來的高管分別遣往海外,各自負責相應地緣區域的推廣和銷售工作,這是Google的做事風格:將高管派到海外工作,如果業績突出,則將升職、賦予更大的職權。

與Twitter大開大合的國際化風格不同,新浪微博對疆域的拓展一直慎之又慎,其中固然有著成本的因素,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新浪微博「不夠標準」,這是一個完全基於中國用戶需求被創造並不斷優化至今的產品,連「熱門話題」都需要專門的團隊保持運營,若是貿然推至國際市場,與社交標準的開創者(Twitter、Facebook等)相比,光是一個微博下的評論功能,可能都需要新浪微博支付極大的說服教育成本。

樂觀估計,新浪微博會在上市後啟動國際化戰略,可能性最大的,是針對國際市場推出標準版的新浪微博,以更為簡約、獨立的規則運作。

而在「安內」這一課題上,新浪微博的局勢相對明朗,即如何與微信搶奪用戶時間。前文說過,從業務角度出發,新浪微博和騰訊微信的競爭重疊面積並不大,但是按照移動互聯網迄今的趨勢,將維持很長時間的「App化」趨勢,而App是不太方便用戶多線程使用的,用戶在微信中社交,顯然無法同時訪問微博,反之亦然。這是關於如何爭取用戶停留時長的一場零和遊戲,新浪微博必須找到微信無法覆蓋的區域,尤其是當微信正在通過公眾帳號體系威脅微博媒體地位的當下以及未來。

只是,對新浪微博而言,「攘外」和「安內」並無先後次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時間是最浪費不起的財富,一旦錯過發展機會,可能就要極高的代價來贖回,好好尋思如何使用上市即將融到的那些錢吧。

作者:闌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39

估股網原創:是金礦還是陷阱?還看新浪微博的未來 估股網官方賬號

http://xueqiu.com/1930109830/29028822
$微博(WB)$ 在美提交招股書一個月後,終於迎來掛牌上市。以指導價區間的下限17美元開盤,首日小幅破發後一路上揚漲逾40%,午盤迴落收漲19%,在接下來的交易日中,連漲兩天後持續回落,交易量逐日遞減,截止28日收盤股價回到17.51美元。自三月以來,科技股整體走勢不佳,在此情況下,微博的表現 先起後落,後市會怎麼樣?包括JG Capital在內的美國投資公司都在首個交易日後給予微博以增持評級。截至28日收盤,新浪微博市值為35.6億美元,超過母公司新浪31.9億美元的市值。

微博一直被稱為中國版$Twitter(TWTR)$ 。去年11月Twitter IPO時,最終定價高達26美元,超出原定價格區間的25美元上限,開盤即報45.1美元,較26美元的發行價大漲73.46%,12月抵達目前史上最高位73.31美元,此時離發行價已是180個點的漲幅了,今年股價開始回落,截至4月28日,報收40.73美元,市值240億美元,為目前新浪微博的6倍多。雖然新浪微博恐難複製Twitter的前期表現,然而,它到底是一個遠未開發完全的金礦,還是面臨人氣衰退的陷阱?下面,估股網將提供新浪微博比較重要的基本面情況,以期給投資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參考信息。

歡迎關注估股網
大家可下載試用"估股"圖形化股票分析蘋果iPad客戶端和安卓客戶端
iPad版本使用圖解:http://www.googuu.net/pages/content/view/823.htm 
原文鏈接:http://www.googuu.net/pages/content/view/1619.htm   


註:下文如無特別標註,「微博」一般指的是「新浪微博」。

查看原圖
一、 廣告!廣告!

作為網絡社交媒體,新浪微博的基本商業模式是:用免費的服務吸引用戶,同時將用戶作為一個整體售賣給客戶和合作夥伴。大體來看,這與傳統媒體的「二次售賣」模式並無不同,不過,用更細緻的目光加以審視,則新浪微博在二次售賣的過程中,為用戶提供了更多服務,也為客戶提供了更精準的營銷機會。

2009年,站在中國第一批微博類產品的廢墟之上,新浪微博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一方面,是團隊運營有術,微博上線之初延續「親爹」新浪的名人策略,據說當時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有「拉單」任務;另一方面,宜黃事件等社會事件得緣於微博而廣泛傳播,「圍觀改變中國」成就了微博的媒體屬性與社會影響力,使微博迎來了高歌猛進的兩年黃金發展期。

從商業的角度看,這兩年是微博的前期累積用戶時期,幾乎沒有任何收入。一直到2012年,微博才開始試水廣告業務。其中,2012年,廣告收入5104.9萬美元,佔全年營收的77.4%;2013年,廣告收入1.48億美元,佔全年營收的78.8%,甚至在第四季度實現了首次扭虧,淨利潤達到4000萬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廣告收入增長迅猛,得益於大佬阿里巴巴的入股與業務合作。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2013年4月,阿里巴巴以5.86億美元購入新浪微博的優先股和普通股,佔新浪微博公司稀釋攤薄後總股份約18%。一直到這一年年底,阿里巴巴為微博貢獻了4,900萬美元的營銷收入,佔微博全年營收的26.1%。此外,阿里有權在IPO以後增持微博的股份至30%,其中的80%將購自新浪,10%購自新浪微博,10%購自公開市場,並且購自新浪與新浪微博的價格將是IPO開盤價的85%。以4月17日的開盤價16.27美元計,則阿里可以以13.83美元的單價增持10.8%的股份。【註:10.8%=(30%-18%)*90%】

與此同時,阿里承諾在2013年和2015年之間,通過業務合作為母公司新浪與新浪微博提供大約3.5億美元的營收。顯然,2013年已為微博創造的4900萬美元營收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據CEO曹國偉透露,通過與淘寶、支付寶合作,微博、阿里將在平台之間的交互、數據之間以及移動方面進行深層次的合作,一起打造移動端的「社交商務體系」,也就是現在所流行的「閉環」一說——商家、用戶可以在信息流中完成「營銷-交易-支付」的O2O閉環。

接著我們進一步瞭解微博的主要廣告業務。

查看原圖
從產品業務的介紹可知,微博正在逐步利用中國第一大社交媒體所擁有的優勢,將前期累積的用戶資源化為利潤。信息流廣告可以基於用戶的人口統計信息與日常發表的信息流而進行匹配,呈現於用戶日常的信息流中,也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原生廣告。這種廣告業務目前已佔美國網絡廣告1/3市場份額、在國內正風生水起,Facebook、Twitter均有涉足。此外,無論是2013年上線的「粉絲服務平台」,還是今年年初首次被新浪官方提及的「數據授權服務」,都是微博迎著大數據的豐厚商業可能性前進的跡象。

與這一切引人遐想的「金礦」息息相關的是為微博帶來流量的用戶,下一節我們將把Facebook和Twitter作對比,著重分析微博與用戶有關的情況。

二、 用戶!用戶!

查看原圖
作為營銷的籌碼,用戶無疑是「上帝」,是命門,是公司未來的希望所在。從單個用戶獲益的能力可以體現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有報告顯示,國內整體的微博用戶數(並不特指新浪微博用戶)呈下降趨勢,而新浪微博高達5億的用戶規模似乎已達到天花板(要知道去年網民整體規模才6億),不過,用戶規模確無礦可挖了嗎?

放眼世界,則絕非如此。從Twitter和Facebook的用戶結構來看,國際用戶都佔了很大的比例。其中,2013年,Twitter的2.23億MAU中,來自國際的用戶是1.87億,佔83.5%,這自然是得緣於Twitter極強的媒體屬性,簡直使這只藍色小鳥成了世界各國革命的代言人;而Facebook的用戶數據中,只有16.4%是來自美國與加拿大的。相形之下,微博雖已開拓海外市場,但其世界屬性顯然不可能企及Twitter與Facebook,也很難與二者相抗衡。招股書未公佈具體比例,按往年數值,海外用戶約佔一成左右,並且除了海外華人外,也多數是演藝界、政界等名人,他們都有面向華人的營銷需求。海外用戶也許還有開拓的空間,但能給人想像的空間並不大。新浪微博未來可做的重心仍然是服務好用戶以提升MAU以及用戶黏度,最終還是要回歸產品。

從產品屬性來看,新浪微博可謂Twitter+Facebook,既有媒體屬性,也有社交屬性。而且從功能層面來講,新浪微博的功能則較二者豐富許多,除了發博、轉發、評論、點贊等基本互動功能外,還加強了小圈子社交功能,如密友、微群等,而且每條微博都可以附帶圖片、視頻、音頻或外鏈,還有長微博功能可以發佈長文,再加上微遊戲、微盤、微金幣等應用,功能應用之繁複,簡直讓人眼花繚亂。你可以說它滿足了用戶的差異化需求,也可以說它重心不穩。有數據稱,目前微博的原創內容僅佔5%左右,絕大部分是借助轉發功能的非原創內容,最重要的內容方面沒有跟上,其它都是枉然。再者,儘管用戶自己可以看到每條微博的閱讀率,但招股書並未出具這方面的基本數據,而這一數據可以衡量用戶參與的質量。我們可以參考Twitter的Timeline View指標。雖然Twitter同樣掙紮在虧損線上,但其活躍用戶規模與單個用戶創益能力均是新浪微博的2倍左右,Timeline View指標也顯示其用戶參與質量提升:一個是2013年的Timeline View較2012年上升55%,一個是單個Timeline View創造的廣告效益上漲327%。

然而,從用戶層面來講,新浪微博最重要的競爭對手不在國外,而在國內。

在微博領域,新浪微博橫掃天下無敵手,騰訊微博勉強可算一個。2009年7月,包括飯否在內的多數微博被關停,新浪微博在一個月的推出可謂得天時;再借助新浪原本的資源以及名人效應的作用下,新浪微博迅速站穩腳跟,可謂得地利;而突發事件在微博的發酵及其所發揮的作用,使微博帶著一個「言論烏托邦」的光環進入膨脹發展,可謂得人和。在此基礎上,新浪微博在微博領域一家獨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不過,騰訊極其龐大的用戶群也是一個天然的資源,使騰訊微博成為流量位居國內第二的微博服務;在新浪微博的言論收緊以後,騰訊微博也一度得到舉國關注,其行業老二的優勢也由此凸顯:拋棄新浪微博的用戶很容易轉向騰訊微博。不過,從最新的馬航事件來看,新浪微博的媒體屬性及其所發揮的作用亦顯明確,騰訊微博未能與之抗衡。

在社交領域,騰訊微信被認為是競爭力度相當強勁的對手。騰訊的微信產品,具有明顯的社交屬性,儘管沒有直接的數據顯示,但的確分流了不少微博用戶的注意力(很多用戶都是同時使用這兩個社交產品),其在2014年春節期間的「搶紅包」大戰更是引燃了用戶的熱情。當然,很多人辨析,微信與微博的傳播與交流場域不一,是可以同時共存的媒介產品,不過,用戶的注意力是稀缺資源,你也沒理由期望用戶費心思去平衡二者的使用,從這個角度看,新浪微博確應視微信為競爭對手。事實上,微信作為全球下載量和使用者量最多的通訊軟件,影響力遍及海外華人聚集地和少數西人,並正野心勃勃地進軍海外,確是不可輕視的競爭對手。

此外,新浪微博自己的戰略考慮提及通過提升移動端用戶,主要是欠發達的二三線城市的移動端用戶,來進一步提高微博在中國的滲透率。可我們知道,在這一細分區域,騰訊依然是一個可怕的對手。

三 、移動!移動!

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之勢席捲全球,幾乎每個互聯網企都愛講自己在移動端的發展情況,這也是市場愛聽的故事。僅就三大社交媒體而言,移動端的用戶均已超過桌面端,新浪微博、Twitter、Facebook來自移動端的MAU分別佔70%、76%、73%。不過,來自移動端的創收則差別較大,三個公司的移動端收入分別佔各自全年營收的22%、75%、45%。顯然,微博自移動端創收的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也許有人會擔心,移動端頁面大小有限,廣告太多非常影響用戶體驗,信息流廣告出現於社交媒體的移動端簡直是一個災難,如此,則微博移動端的廣告增長有限。不過,參考Facebook與Twitter的情況,我們的目光可以稍稍越過頁面廣告。其中,Twitter移動端創收能力如此之強,與其去年收購移動廣告交換平台MoPub有關;Facebook的移動廣告收入則有七成來自移動APP安裝廣告,有其龐大的用戶規模作擔保。但二者的市場份額加起來,與移動廣告市場的狀元Google仍相去甚遠,故二者目前均仍想方設法擴大移動收入來源。

讀者可以進一步參考微博、Twitter與Facebook的基本財務數據。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
僅從營收結構來看,三個公司並無太大差異,都是以廣告營收為主,並從數據授權等服務中獲取額外的收益。而Facebook的驕人業績來得並不天經地義,在2012年5月登陸納斯達克時迎接Facebook的是新股認購時的瘋狂熱情,緊隨而至的是市場對其盈利模式的滿腹疑慮,Facebook也自此經歷了長達一年零兩個月的破發期。在美國市場上,破發容易,回到發行價不易,Facebook屬於破發後又勇猛回漲的少數派公司。微博上市前一片恐難不破發的聲音,但事實證明微博已免除此劫,可以按照曹國偉所說的,不擔心短期股價、還看長期發展的路徑上走去。

四、 遠方!遠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541

彭博的成功之道:連去洗手間的時間也要最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4089

很少有哪位紐約市市長像邁克爾·彭博(Michael Bloomberg)這樣,在沒當市長以前就已經名聲大噪。時至今日,大多數人想起他還會習慣性地問一句:是不是那位彭博公司的創始人? 本月接受politicker采訪時,彭博這樣談到自己的成功之道: 1、紮紮實實地賣力工作 人人面前都有不同的機遇,它們會帶來不同的技能,運氣也在其中起著作用。 可我的經驗是,你得給自己制造運氣。越賣力工作,運氣就會越好。 我一直努力做到早上第一個來上班、晚上最後一個離開,請假請得最少,離開辦公桌去洗手間或者吃午飯的時間也花得最少。 大家都會說:“瘋子才這麽幹呢!” 而你要想成功……你沒法控制自己能有多少好運,也沒法控制自己有多聰明,卻能控制自己有多努力肯幹,這是第一位的。 2、承擔風險,堅持不懈,了解社交媒體的性質。 彭博警告: 如果害怕擔風險,你就泯然眾人了,永遠不會出類拔萃,甚至可能連一般人都不如。 對自己的信念要有勇氣堅持下去,但如果犯了錯,就要承認它,改正錯誤。總犯同一個錯誤是愚蠢的行為。 可要是有人反對你在做的事,也別一見到就害怕退縮。特別是在社交媒體盛行的時代。 有些官員當選以後才試著做一件事,一下子就收到無數電子郵件和tweet,這可能是個小孩子坐在電腦前發的一堆東西,只不過改了發件人名,言辭稍微變了下。 3、不斷學習 學習永遠別停下來。我不大喜歡提到教育學里的精通這個概念。 我從沒碰到哪個諾貝爾獎得主覺得自己學了很多東西,每天都不用再學了。 有的父母問:我孩子得學多少東西就不必學習了? 這個問題我不知道怎麽解釋。 *歡迎加入見聞外匯讀者QQ群(76356189)交流互動,申請時請註明“公司(行業)-城市-姓名”,謝謝配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058

中美微博的「追逐賽」 新浪微博的差距在哪裡? 作者:Synoti

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84&page=1&extra=#pid3517

曾經不被看好的Twitter,最常為人質疑的就是,「究竟有誰會在乎我一天24小時都在做些什麼?」的確,微博上有大量的閒言碎語、自憐自愛,比如在飯否們「悄然隱去」的那段時間。一個人分享了一個觀點,更多人看到之後繼續分享給其他人。通過這樣不斷地分享,就可以實現群體決定。這跟水滴聚集成云的過程相似。twitter和新浪微博在發展初期,受到了瘋狂追捧並實現規模化爆發,但又都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面臨著用戶增長乏力的困局。

直到8月3日twitter剛剛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才讓世界發現,原來這家「美國微博」似乎已經打破了發展的天花板——這份讓投資人喜出望外的財報不僅營收實現三位數增長,活躍用戶數據也有回升。

twitter如何改變了自己?

巴西世界盃——大事件驅動twitter「人財兩收」

1. twitter 用戶活躍度回升,受益於世界杯

除了財務數字超出預期,twitter二季度財報給投資人帶來的最大驚喜在於打消了此前對於其用戶增長乏力的擔憂。二季度twitter月平均活躍用戶數量(MAUS)為2.71億人,較上年同期增長24%,這個數字也超過了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2.67億人;用戶時間軸(Timeline)流量為1730億次,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5%。此前,twitter管理層一直頭疼於如何維持用戶數量增長。今年年初,由於twitter新增用戶量不及預期,投資人紛紛拋售這家公司的股票。根據財報,二季度twitter新增用戶1600萬人,環比增速為6.3%,這是twitter連續第二個季度保持用戶的加速上漲。對投資人來說,這個數據可以帶來信心和信任——這家公司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


需要指出的是,二季度巴西世界盃給twitter貢獻了相當大的流量和用戶。世界盃期間,twitter為相關比賽和球隊設計了定製頁面,給球迷提供了實時報分、消息提醒、賽事投票等功能,並簡化註冊流程,這些舉動鼓勵了新老用戶通過twitter查看比賽結果,與其他用戶進行互動。

巴西隊與德國隊的對抗,成為twitter上有史以來討論最熱烈的體育賽事,期間用戶共發佈了3560萬條消息。此前的最高紀錄是今年2月份「超級碗」賽事所創造的2490萬條。

2. 世界盃帶來的流量直接轉化成更多收入

twitter將世界盃期間積累的大量用戶數據,實時地反饋給廣告主,促進了第二季度的營收增長。在上億條信息中,twitter進行了大量分析和盤點,並將報告提交給了廣告投放廠商。witter CEO科斯特羅在電話會議上披露,巴西世界盃期間twitter的流量達到約44億次。 科斯特羅表示,巴西世界盃的舉行鼓勵全球用戶通過twitter查看賽事結果,從而幫助提升了公司第二季度的業績。

此外,世界盃期間twitter來自於國際廣告主的需求特別強勁。在西班牙、以色列和南非等國家,twitter推出了自助廣告平台,導致其第二季度海外廣告業務取得長足進步——第二季度twitter國際業務營收達1.0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8%,也就是說,國際業務收入已佔據總營收的33%。在媒體傳播屬性上,新浪微博與twitter具有共性。尤其是公眾熱點事件發生時,微博的傳播力度仍然是非常強大的。

但在將用戶數據和廣告主投放打通的關鍵環節上,新浪微博的表現遠遠遜色於twitter。

twitter廣告社交化,微博仍然很傳統

1. twitter二季度營收增長強勁

twitter第二季度總營收達到3.12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39億美元增長124%。其中,廣告營收達到2.7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9%。twitter的廣告收入幾乎全部來自基於社交數據的效果廣告,主要包括信息流廣告(Promoted Tweets), 企業付費賬戶(Promoted
Accounts)以及付費熱點(Promoted Trends)三款產品。

twitter三款主要的廣告產品,圖片來源於twitter路演文件

2. twitter廣告價值快速增長

twitter現階段正在努力提升廣告的精準性。最近twitter收購了Bluefin實驗室、MoPub、Namo傳媒,以及TapCommerce(專門分析移動APP安裝的市場),就是為了在數據上對用戶行為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從來提升廣告主的投放效果。

第二季度,twitter用戶時間軸(Timeline)流量為1730億次,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5%。平均每MAU的時間軸瀏覽量基本環比持平。每千次用戶時間軸瀏覽量帶來的廣告營收(Ad Revenue/1000 Timeline views)為1.60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0%。後面這個數據是twitter內部用來衡量廣告價值的指標。

再按照地域拆開看,美國地區每千次用戶時間軸瀏覽量帶來的廣告營收最高,二季度達到3.87美元,同比增長79%;海外地區這個數字為0.75美元,同比增長152%。

廣告價值的快速增長,說明廣告主目前對於twitter的廣告效果認可度不錯。尤其是美國地區廣告主付費意願很強。

3. 新浪微博仍然以展示廣告為主
新浪微博去年二季度也開始嘗試基於社交數據的廣告模型。針對twitter的三大廣告形態,微博也都有相似的對標產品。但限於目前在數據分析上的能力不足,短時間內無法保證各種信息流廣告精準性,因此沒有開放大量庫存給廣告主,以免對用戶體驗造成傷害。在新浪微博當前的收入構成中,仍然以展示廣告為主。真正利用社交數據產生的廣告佔比非常低。


新浪的廣告產品,仍然以品牌展示廣告為主(圖片來源於微博路演文件)

目前新浪微博二季度財報尚未公佈。根據一季度財報,新浪微博總淨收入為 6750 萬美元,其中廣告和營銷收入為5190 萬美元。而來自中小企業客戶推送業務的收入大約為 1000 萬美元。也就是說目前信息流廣告的比例還不到20%。不過新浪微博也有一塊業務走在了twitter的前面——支付。新浪與支付寶一起推出了微博支付功能。大約有100萬微博用戶在第一季度使用微博支付完成交易。根據新浪微博CEO王高飛的披露,有了微博支付後,客戶在微博上的營銷效果、點擊率和成交大約各提升了三到四倍。

twitter移動端變現能力遠超微博

1. twitter大部分流量和收入都來自移動端

移動端表現是twitter一個明顯的優勝之處。一方面是移動端已經成為大多數用戶首選的入口,二季度twitter移動業務月平均活躍用戶為2.11億人,較上年同期增長29%,佔據了總月平均活躍用戶數量的78%。移動端用戶比例上,新浪微博與twitter相差不多,目前也已經有超過70%用戶會通過移動端進行訪問。比較顯著的差異在於移動端的貨幣化程度。二季度,移動端廣告已經佔據twitter大約81%的廣告營收。而今年一季度時,新浪微博這個數據僅有31%。這種差距主要是由新浪微博和twitter在廣告形態上的區別造成的。上文提到,信息流廣告在新浪微博的廣告收入佔比還不到20%,大部分收入仍然由展示廣告構成。而twitter 的廣告基本全部與社交數據打通。展示廣告這種形態如果直接從PC端照搬到移動端,位置和效果都會大打折扣。可以說,新浪微博從產品上完成了移動化,但廣告模式還沒跟上。

2.在美國市場,twitter也仍然是移動廣告的追趕者

消費者向移動互聯網轉移,廣告主的預算也在轉移。twitter正從中受益,但在美國市場,它仍然是移動廣告的追趕者。根據調研公司eMarketer預計,今年全球移動廣告市場規模將達到327.1億美元。其中,twitter的份額預計將從去年的2.4%提升至2.8%。在全球移動廣告市場,谷歌(微博)和Facebook已經吃掉近70%的份額。twitter的移動廣告規模相較於前兩家領先者要小了許多。twitter正在通過收購來加強移動端的表現。從2013年初到現在,twitter已經成功併購了13家公司,併購對象中,包括一些知名企業和在移動廣告領域站穩腳跟的公司,比如TapCommerce、Gnip、MoPub等。twitter併購的目的,就是在移動互聯網市場鞏固優勢、拓展市場。此外,二季度末,

twitter上線了新的移動廣告產品「app-installs ads」,旨在鼓勵用戶從移動端下載第三方應用,也就是幫助移動app開發者導流。
Facebook類似的廣告產品,已經被證明是掙錢的利器。


同樣是「微博」,twitter在商業化的道路上走的更遠。和國內微博主要採用展示型廣告不同, twitter更多融入了社交廣告;抓住世界盃
等熱點事件開發新功能,是twitter 用戶活躍度大幅回升的秘密。同時,twitter將用戶數據的變化直接反饋給廣告主,有效地提高了廣
告主的投放;twitter三款主要廣告產品都與社交數據掛鉤;而新浪微博雖然有對標的社交化廣告產品,但大部分營收仍然由傳統的展示廣告帶來; 新浪微博目前移動端廣告營收僅佔總體的三成,而twitter移動端收入已經佔81%,雙方移動端廣告形態的差異,導致了這一結果

新浪的生態又是怎麼樣的?

轉發模式

新浪微博的轉發模式,可以附帶140個字數,轉發後會發佈到自己的微博,如果轉發勾選「同時作為給關注某某的評論發佈」,則還能使其以評論的方式發佈到對方的信息裡;Twitter目前正在添加轉發功能(RT/Retweet),官方的RT不能附帶自己的內容,但可以進行轉發統計,非官方的RT可以附帶內容,但包含原文在內不能超過140各字,且不能統計,相比來說,新浪微博的轉發內容更多、更靈活一些。

好友列表

新浪微博沒有好友列表功能,不能對好友進行分類管理;Twitter具有很強的list功能,不僅可以對自己的好友進行分類,還可以對任意用戶進行分類,分類列表還可以單獨訂閱。

互聯互通

新浪微博和新浪的用戶系統集成,但沒有和其他網站進行集成;Twitter可以和FriendFeed、Facebook、LinkedIn等系統整合集成,實現了完全雙向的互聯互通功能。

開放性

新浪微博目前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微博客網站,不支持API,不支持RSS,不支持電腦客戶端,不支持手機客戶端,總而言之,幾乎什麼都不支持;Twitter是一個幾乎完全開放的微博客服務,除了註冊以外,幾乎所有的功能都提供API支持,有無數的客戶端軟件,支持RSS,大量用戶使用非官方的客戶端更新Twitter,用戶可以深刻體會到,Twitter不是一個網站,而是一個服務。

審查機制新浪微博具有審查機制,用戶發佈的信息會被監控,「有害信息」會被刪除,這也是新浪借鑑互聯網先驅們的經驗教訓,以前國內出現過很多微博客平台,但都因為無法解決信息發佈的監控問題,而被迫關停了;Twitter通常不會審查用戶的信息,但對於散播廣告的用戶會進行刪除。

總之目前的新浪微博還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微博客網站,但用戶的信息交互設計有不少特色,雖然人工審查會嚇走一些用戶到Twitter上,但新浪強大的運營團隊依然有可能將其發展成為國內微博客的佼佼者。

中美之間的追逐賽

我們總在爭論和困惑於一個有趣話題: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中美之間的差距是在變大或是縮小和早年完全的Copy to China不同,中國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了更多自己的東西。但就整個市場成熟度、創新性和快速發掘與響應新變化等方面,我們依然存在「被動性思維」。

twitter和新浪微博同是具有媒體屬性的公共社交平台,面對熱點事件時,都擁有強大的傳播能力。但不論是在廣告實現效果和移動端的變現能力上,新浪微博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距離twitter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這不僅是一場「中國微博」與「美國微博」的追逐賽。對中國企業和創業者來說,這是一堂難得的公開課——今天你只是觀眾,但也許你也會有上場的一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396

玩微博的人群變了: 從大城市走向二三線城市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8961

 

新浪微博經典頁面(東方IC/圖)

就在很多人感覺新浪微博離自己越來越遠的時候,這個公司卻越來越賺錢,而且玩微博的主要人群也已發生變化。

8月9日,微博公司(NASDAQ:WB)公布的截至2016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未經審計財報顯示,微博二季度凈營收1.46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6%。按照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算,歸屬於微博的凈利潤有3550萬美元。

自2014年4月上市以來,微博從17美元的發行價,上漲到今天約42美元,市值90億美元左右。微博的用戶活躍度已連續9個季度保持30%以上的增長。目前日活躍用戶達1.26億。

微博取得這一成績實屬不易。要知道,同時期微信的用戶量從4億到今天已逼近7億。

微博在上市前一年,獲得了阿里巴巴的投資。所以很多人把微博的進步歸為阿里巴巴的資源支持。但其實微博對阿里的依賴已經很小。微博今年第二季度的營收里,來自阿里的營收為1280萬美元,只相當於去年的一半不到。

目前微博絕大部分營收來自廣告和營銷,近七成的營收來自移動端。

微博公關部的一位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過去很多大品牌不願去微博做推廣,他們覺得微博是一個中小企業做廣告的地方。但這幾年,隨著微博大數據的積累和沈澱,以及短視頻和直播業務的成熟,一些大品牌(如豪車)開始在微博上做投放。

一開始,微博的主要用戶是從開心網和MSN轉移過來的。這些用戶把微博當做QQ空間或者Facebook和Twitter來玩。當時的微博是一個典型的好友社交工具。

後來微博發展成一個信息和資訊獲取工具。典型的是大V群體的崛起。再往後,大V影響力逐漸降低,很多中小V和自媒體崛起,微博的用戶也開始年輕化。更重要的是,隨著微信的崛起,微博的用戶群發生巨變。

上述微博公關部員工說,這幾年微博最大的變化是,三四線城市的微博用戶和年輕用戶增幅明顯。從今年2月開始,微博月活用戶增長最快的是二線城市,人均在線時長漲幅最快的是三、四線城市。

微博CEO王高飛在今年一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到,微博在一線城市的人口滲透率達到了50%以上,但在二、三、四線城市,微博的人口滲透率僅在20%至30%。他預計未來兩三年,二三線城市的微博用戶滲透率會趕上一線城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3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