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績後大升的三類股票 王雅媛


2009-04-07  HKHeadline





業績公佈高峰期即將過去,這一次業績公佈期跟大市反彈同時出現,做就了一個比較容易選擇股票的環境。公佈業績後,大升的股票主要有三類。

第一種是「明知業績好」股票,即是那些大家都知道它業務不會受金融海嘯影響,盈利持續良好的股票。恆安(1044)及騰訊(700)便是好例子,正正因為 市場都知道它們業績沒有影響,所以它們的估值一直都是那麼高的。Victoria一向不太喜歡這類股票,因為公佈業績後升跌沒有得估。這一次它們公佈了符 合預期的業績,股價升,主要原因為大市氣氛由壞轉好,但有時它們公佈了好業績後,股價卻掉頭大跌,那時候市場便解釋為好消息出貨。

第二類是「被人忽視但業績好」股票,Victoria最喜歡這一類股票,它愈被人忽視,我便愈喜歡。在這類股票上賺錢,最講求的便是努力,只要於業績公佈 期時,把每天公佈業績的股票都看一遍,成功從它們身上賺錢的機會便十分大。近日的好例子,便有群星紙業(3868)及阜豐(546),雖然公佈業績那天它 們股價已經升了若干,但即使你是之後一天再買進去,到了此刻,你的回報依然是十分可觀的。

 

「跌過龍」股票最難捉

最後一類則是「跌過龍」的股票,最好的例子,便是大酒店(045)或大新銀行(2356)。前者公佈了一個不好的業績,管理層亦相信2009年環境還是會 持續惡化,但其近日股價卻跟它的盈利走相反方向,昨天更升了一成。大新銀行○八年下半年更是蝕錢的,而○九年在非利息收入大減的情況下,盈利也不會十分 好,但其股價同樣照升。這類股票是投資者最難捕捉的,難捕捉之處在於怎樣衡量股價跟負面因素的關係。如大酒店般,其每股資產淨值達十九元,最低時跌到了四 元二角六仙,折讓達七成八。現在其股價回升了,我們當然可以「馬後炮」地說原來折讓七成八,是過度反映了這些負面因素!但實際上,當時要去量化這種關係談 何容易。

我們只可以每天從它的盤路上去觀察,而去決定市場是否有跡象認為它開始有價值,這便是為甚麼我認為這類股票是最難捕捉的原因了!

(王雅媛為持牌人士,並沒有持有以上股票)

逢周二見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37

中國白銀集團(0815) 初步分析,集團股價有倍升的能力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來源: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4/09/0815.html

公司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1214/LTN20121214016_C.HTM

簡介
中國白銀集團(0815),是2012年上市的公司,主營礦渣提煉銀、鉛、鉍、銻金屬,集團能生產99.999%白銀銀錠的國內小數生產商,集團主產品為「龍天勇」銀錠,純度不少於99.995%

業務流程
成本定價可參考招股書這段

每次高品位礦粉、礦渣或低品位礦粉來貨之價格乃按主要原材料之銀及鉛含量而釐定。於釐定主要原材料之價格時不會計及原材料中所含之其他類型礦物或金屬。於收到高品位礦粉、礦渣或低品位礦粉來貨後,我們會收集來貨樣本,並進行測試以確定主要原材料之銀及鉛含量。確定含量後,採購價便可於參考(i)中國國內白銀價格就含銀量之中間價,業務及(ii)上海有色網就含鉛量所提供之1號鉛錠中間價(在該兩個情況下均為於原材料交付至我們前一日的價格)並計及10至40%的折扣後釐定。該折扣須視乎所購得原材料類別而定,一般透過商討釐定。

因此,公司不會受銀價100%影響,國際銀價就算跌至1美元,集團買入成本都是低於1美元,但由於產能有限,價格太低便影響收入,其他固定開支仍然要支付,所以價跌對公司仍然是不利,而買入礦渣到生產賣出,需要時間,所以如果價格持續下跌,買入價與賣出價差就會收窄,毛利率會跌,相反,持續升就會毛利率擴大,以下是公司招股書解釋

我們之原材料存貨可供一至兩個月持續生產(平均存貨週轉天數為50至80日),且我們的生產間隔期(由接納原材料來貨起計至出售終端產品為止)為一至三個月。因此,一般總生產週期(由開出原材料訂單起計至出售終端產品為止)為兩至四個月。


行業與競爭
招股書只有2011年產量數據,集團產量排第10,其他有7間國企,2間民企,白銀佔總收入比較多的都是集團與2家民企,集團白銀收入佔比73.1%,郴州市金貴銀業(產量第6,白銀收入佔比51.4%),安陽豫北金鉛(產量第7,白銀收入佔比59.3%),要看這2家公司有沒有做零售,才知道競爭

豫光金鉛(600531)仍然虧損...P/B:2.77倍

金貴銀業(002716),歷史市盈率34.7,預測29.X,市值58.63億RMB,P/B:3.22倍日均成交額過億,參考性較高

2014年全國“用戶最喜愛的20家白銀品牌”,但沒有排名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513/12322809_0.shtml

集團歷史市盈率13.X倍,低於國內同業,但A股市場是較進取,所以,集團現時估值合理,但未來估值如何? 繼續看下去

集團風險與波動
由於白銀是商品,價格有周期性,銷售亦受宏觀需求影響,當價格升,毛利率升銷量亦會升(投資需求增加,工業需求略跌),白銀價跌就什麼都做不了。集團往績白銀+鉛毛利率最高是2009年23.4%,最低是2012年上半年4.4%,其他金屬因不計成本,所以達95%以上,但綜合毛利率最差是13年上半年只有12.2%,2012上半年有14.4%,由於銀價跌定,最壞時間已過

所以集團本身略好於資源股(因為不持有礦產,估值不會股價格大幅波動影響),但亦受資源價格影響。為了分散風險,集團開展零售業務,能提升毛利率(零售毛利率40%)

開展零售優勢
由於集團能以低價買礦,自行生產,與其他銀飾生產商相比,減少分銷商所佔的成本,成本優勢較高,所以毛利率能較高
舉例,採礦成本每安士17美元,礦商提煉後賣19美元,中間貿易商(提供存放分銷服務)每安士賺1美元,所以要賣20美元,銀飾生產商(如周大福)採購成本便是20美元,製銀飾再賣,假設是22美元,每安士賺2美元
但815買渣生產,賣價與礦商相同(因為都是銀),生產成本略高於礦商約18美元,不需要中間人,直接生產銀飾,與普通銀飾生產商就有2美元優勢,但銀飾與其他生產商一樣是22美元,每安士賺4美元
但國內銀飾仍然不算流行,市場較金飾少很多,能不能做大仍是疑問,但集團基數低,未來1-2年高增長不是問題

零售現況與發展
2014年上半年,集團只是做線上業務,由上半年業績可見,線上業務收6千多萬,B2B業務售出超過100,000件白銀產品,B2C沒有透露,集團說與憶紅妝合作交叉銷售產品,做了8百萬生意,但在憶紅妝天貓店找不到白銀相關產品?與CCTV購物頻道合作推廣我們的自家品牌「中國白銀投資銀條」,6月底,在長三角一帶擁有約30間特許經營店

未來集團特許經營店增至300家,一個展示廳,集團計畫投入2億元發展,擺放價值共數億元、為數2萬款,涉及50至60萬件貨品,以供鋪陳。中國白銀將藉此提供服務,幫助首飾及加工商檢查品質,提供設計,並且落地開店分成,甚至提供庫存服務,至今已約有100家商戶加盟,中國白銀早年預算的資本開支大部分已經完成投入,到2016年底,足夠供產能增加到450噸,陳萬天預期,以集團現有約3億多元現金,足夠未來發展所需。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01/news/ec_ece1.htm

由以上報導可見,公司看似不是要發展自己的銀飾品牌,而是提供一個平臺讓其他設計公司加盟,這樣集團可以取得分成,而加盟商直接向集團買白銀,可增加客源,未來這個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亦很難預料,但估計上半年收入6千多萬,下半年有1.3億不是問題,加上多了分店與展廳,保守估計全年1.5億是不難。

估值
我認為現時銀價已築底,下跌空間不大,毛利率可稍為放心,問題是零售那邊,由於新業務,很難計算,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s/news/aafn-news/NOW.621386/1
根據管理層說去推算,以最保守方式計,小商圈分店年收入60-70萬,大商圈300-400萬年收入,取每店平均120萬年收入
300家分店,線下收入3.6億RMB,再以20%淨利潤率計算,年淨利潤7200萬RMB,但要2015年才反映
2014下半年只能以上半年數估算,最簡單是乘2,但有新業務,應高於上半年,上半年純利1.33億,下半年估計純利1.67億
估計全年盈利3億人仔NET PROFIT應該沒問題...2014每股盈利可達$0.416HKD,下年多賺7200萬人仔加上去,
2015年盈利至少達4億人仔,即下年每股盈利保守計都有0.55HKD,再以保守8倍預測市盈率計算2015年保守目標$4.4
再加上2016年年底前產能由2013年250萬噸增至450萬噸,未來增長空間仍大...
另一個推動因素是如果銀價上升,銀價需求增,估值可以再提高...2015年倍升至5元不是沒可能

但最大疑問是,零售那部份可以走到多遠? 
由於時間有限,我研究多一點銀飾市場才能有較準確預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324

陳東升的成功之道:因時而生、因市而興、因勢而變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518/149845.html

黑馬說:作為“92派”代表,陳東升創辦的嘉德拍賣、泰康人壽和宅急送三家公司,均可以在中國企業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有人說,陳東升創辦的公司已經囊括了三類人的錢:古人、未來人和今人。但他並不因此而滿足,如今他又開始布局養老和醫療領域,擬打造一條包括資產管理、養老社區和健康保險等在內的全產業鏈。

下面,黑馬學院導師陳東升為黑馬營學員講述了他的“成功之道”:因時而生,因市而興,因勢而變。

 

\口述 | 黑馬學院導師、泰康人壽董事長  陳東升

整理 | 黑馬學院案例中心  張九陸


“ 因時而生 ”

每一場創業都需要一個契機,這是創業的源頭,甚至可以說是創業的法寶。說起創業的時機,黑馬學院導師陳東升為我們講述了他去日本訪問的經歷,也正是這次經歷,他萌生了做人壽保險生意的念頭。以下是陳東升在日本的經歷:

1990年,我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團赴日訪問的首席團員,曾在日本到處閑逛,到處看到寫著“住友生命”和“海上火災”的廣告,我特別好奇:火災把生命都燒沒了,怎麽還要掛著廣告牌。而當看到高樓大廈上的“日本生命”,我就問經濟學家魏加寧:“「生命」是什麽意思?”他說是“人壽保險”,我覺得這是個好生意。從此,壽險生意就埋在心中了。

而1992年可謂無心插柳柳成蔭,彼時友邦保險來到中國大陸,在上海一下子招了1000銷售人員,把上海給“砸”翻了——一個人騎著自行車,拿著一塊兒“友邦保險”的布就開始在街頭賣保險。當時,許多人都開始覺得人壽保險是個大市場,國家也開始重視這一領域。於是,我就決定創辦一家人壽保險公司,而中國人民銀行的審批最初卻沒有通過——他們認為,我的優勢是財產保險,不懂人壽保險。

我一夜沒睡著,第二天一起床便到王府井書店買了所有書名帶有“保險”字樣的書籍。此時,我心中已經有概念了,逢人便講自己要辦一個保險公司。所有人都覺得我是一個瘋子,因為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創業在機關里不是大潮流,而創辦一個人壽保險公司更是匪夷所思。

我去找中國人民銀行保險處的處長,他建議我聯合北京市財政局和北京市人民保險公司,辦一家保險公司。但這意味著是幫國家去辦保險公司,而不是辦一家自己的公司。接著我就一遍遍遊說,但是一直沒有得到答複,在將近四年時間里,有許多人排隊辦信托公司,辦證券公司,辦商業銀行,除了我,沒有第二個人去申請保險牌照。就這樣,我一直堅持到1995年,拿到了牌照。四年時間里,我的堅持感動了很多人,包括副處長、處長以及副行長和行長。很多事能成,真的就是靠堅持!

其實,所有成功的企業一定是在市場崛起的時候最早進入的,不管你們創業者現在做任何生意和任何產業,一定要抓取歷史機遇,就像雷軍所說的,臺風可以把豬吹起來,誰也擋不住大勢。嘉德拍賣和泰康人壽都是抓住這樣的歷史機會,現在正在做的養老社區也同樣是一個偉大創新。

“ 因市而興 ”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不開相適應的社會大環境。黑馬學院導師陳東升到現在還認為他的成功有一部分是因為自己趕上了一個好的市場環境:

因市而興說的是發展,泰康發展最快的階段是中國加入WTO之後。2000年泰康資產還不到10億元人民幣,2001年的時候資產不到70億元。

但到2013年底,泰康人壽的資產就達到560億,管理資產約6300億,這十幾年,我們每年的保費增長率、利潤增長率和管理資產增長率都超過了50%。怎麽發展起來的?抓住了歷史機遇!中國加入WTO之後的三年,泰康在全國都布下了網點,設立了160家分公司,還在宜昌和無錫建立了中心支柱。大概用了三年時間,我們的保費從50億元一下跳到700億元。所以,一定要抓住高速成長期。

在泰康高速發展過程中,我總結的經驗就是6個字:高速、穩健、創新。也就是說,既要保高速成長,也要保穩健經營,還要保持創新,要實現三者之間的平衡。但是金融企業只要上規模,肯定面臨著資金問題。

泰康是怎麽解決這個問題的呢?2000年,我賣掉了24.9%的股份,引進了資本。保險業有一個所謂“內涵價值”的概念,比如說我今年收取了100億保費,但可能賣了十年,我每年都還要收費,未來便可能還有900億的保費。所以,保險公司的資產跟銀行資產完全是兩回事,銀行一萬億資產就相當於我一千億資產。資本方給我設定的目標是,內涵價值每年增長不得低於30%,於是這就有點兒對賭的性質:每股6元錢,但只先付你4.3元,剩下的1.7元只有在未來三年都達到增長目標才會兌現。

次融資,泰康總共獲得了十多億元,資本便一下子充足起來了,之後迅速地擴張機構,保費便迅速增長起來,最後也達到了投資方預設的目標,剩下的1.7元全部拿到了手。其中,我大概拿出5億元在全國鋪設了6000家網點,泰康也因為租房和經營成本擴大虧損了兩年,第一年虧了600萬,第二年虧了4.5億,但回過頭來看,這個成本非常低。這也是我自認為泰康最成功的秘訣:低成本、迅速地鋪設網絡。

泰康人壽為什麽沒有上市還能堅挺到今天?因為我們抓住了股權分置改革。2005年,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啟動,我的兩只眼睛一眨都不眨地盯在它上面。在股權分置改革的三年,我們足足賺了四百億到五百億。

“ 因勢而變 ”

企業發展的動力就是不斷創新,下面黑馬學院導師陳東升為大家說起了泰康人壽歷史上的三波創新:

第一波創新很簡單,就是廣為流傳的「創新式率先模仿」。20年前,中國是一個後發國家,剛剛開始改革開放,經濟剛開始快速增長,所以後發優勢就很明顯。泰康人壽參照了20多家保險公司的樣本,它是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興起的,營銷是學自臺灣的保險公司,精算、風控和信息技術是歐洲人教的,現在的投資是高盛給的。

第二波就是「自主創新」,把別人的東西拿到自己的土壤中生長,這個過程中就中國化了。這也是我們這個年齡的人為什麽會對中國革命史那麽地崇拜和好奇:都是把外國東西拿來本土化,越本土化越有競爭能力,這是一個從零開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的過程。

我們把保險提升到一種生活方式的地位,並把創新的點放在中產階級家庭。泰康便推出了“愛家之約”險種,它以家庭為投保單位,突破傳統壽險以個人為投保對象的限制,實現了一張保單保全家。

我們也對服務體系進行了創新,建立了包括互聯網和電話在內的四位一體、現實與虛擬相結合的互動式綜合服務體系。我們也學過比爾·蓋茨賣Window XP時的暴風式銷售方法,在全國20個城市掀起了針對“愛家之約”的旋風式銷售,泰康大概用了六七年時間,就使品牌形象在市場上崛起了。

第三波創新就是現在這一階段。我們過去叫「一張保單保全家」,現在是「一家保障—一輩子的幸福,從搖籃到天堂」。「從搖籃到天堂」是一句話,我怎麽把它變成一個商業模式?把虛擬的金融和現實的養老、醫療對接起來,這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對接,但是一個新的商業模式誕生了。\版權聲明:本文述者
陳東升,黑馬學院導師、泰康人壽董事長;整理張九陸,文章僅代表述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255891&search=1
據悉港股策略王這個比賽很受歡迎,因此為了促銷本欄,我有必要在本欄和港股策略王來個交叉感染,互相吹捧,為本欄帶來更多的讀者。今天,我買進了「富通科技」(465),原因有兩個:

第一是這隻股票非常超值,現價約3.4億市值,非但殼價折讓三成以上,而且還有穩定的業務和盈利,市盈率是6倍。

第二當然是有消息說這公司將會有大動作,詳情線人不肯說。如果按照財技的角度,這種公司不大可能搞注資,看它的中期業績,炒盈利前景的機會也不大,如有大動作,多半是賣殼,因為現時的殼價已等於它15年利潤了。

如果從投資的角度去看,它的股價非常抵買,當然是一個大優點,因為,它的輸面不大,贏面卻很高。可是,比賽是爭分奪秒的短線投機活動,主力應該找fast-moving的股票,抵買又有甚麼作用呢?答案是:因為它的股價廉宜,才能有更大上升空間,有機會博到倍數升幅,而在港股策略王中,我雖排行第二,但和第一差距太大,只有找出一些冷門爆升股票,才有反勝機會。

周顯 (逢周二、五見報)
資深投資者,著名股評人,股壇教育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590

盧志威﹕Short Put Long Call 悶巿博升的期權策略

1 : GS(14)@2017-02-09 23:36:41

【明報專訊】以前的世界波動指數(VIX)在20點附近叫正常,但近期已縮至11點左右,而且指數每天波幅小於1%,並已連續出現36天,如果有心炒股真的令人意志消沉,筆者會推薦大家使用Short Put Long Call策略,即沽出認沽期權,買入認購期權的方式,並且使用長到期日的美股或ETF一博,原理是市靜買賣兩閒,市場在消化利好利淡,並非將要出現黑天鵝,為抗衡時間值的消磨,使用這套組合出擊會比較好。

Short Put忌過高槓桿

往日筆者會覺得Short Put接貨很危險,但其實這觀念是錯,大部分Short Put出事者,都是因為注碼過大,一旦在到期日前跌到接貨價,倉位的槓桿又太高,很容易被迫斬倉輸死,例如一個倉只有50萬元,今天去沽23000點Put,大約可收到130點期權金,即是6500元,月底時不跌穿23000點,6500/500,000 元=1.3%的回報就袋袋平安。

但其實一張期指在23000點的總值是50元×23000點=115萬元,這個Short Put未計槓桿的回報是0.57%,期權只是能讓大家槓桿操作,如果貪心操作,為多賺一點而放大槓桿,那麼順風時肯定大賺,但就有爆倉的風險,通常聽到的案例正正是發生在本金不足,又貪心做大的投資者身上。

小心控制注碼

例如想做SPY(標普500指數ETF)的Short Put Long Call,假設沽12月210元Put,一張SPY代表100股,在210元接貨即是用21,000美元(約163,800港元),即是在不用槓桿的情况下,每16.38萬港元才做一張,50萬港元倉應該做三張為合理,當然如很有信心,是可以做得更大,不過一旦看錯,就要承受更大風險。

[盧志威 美股搏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869&issue=201702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048

湯文亮﹕樓價升的唯一因素

1 : GS(14)@2018-01-22 04:56:34

【明報專訊】大行報告話在農曆新年之後,香港樓價將以每月2%速度飈升,原因只得一個,就是內地人無懼30%印花稅,會不斷在香港買樓,其他影響樓市的不利因素隻字不提,或者大行認為,由於上升因素是內地人買樓,他們大多數都會全數繳付樓款,加息對他們的影響不大,內地人很少買細價樓,供應增加的集中在細價樓,對樓價影響不大,既然沒有不利因素,內地人在香港買樓,順理成章成為樓市上升動力,以每月2%速度上升,還可能是保守了一點。

可公司轉讓 內地人非只買不賣

本來大行分析的理據是很有說服力,但可惜畫蛇添足,大行話內地人在香港買樓,因為要繳付30%印花稅率,所以,只會買入,不會賣走,造成供應減少,樓價焉能不升,問題是內地人知道,但是大行不知道,以內地人身分或者用有限公司買樓,同樣要付30%印花稅,用得幾千萬買樓的內地人,每一個都相當精明,他們絕大多數會用有限公司買樓,以後要賣樓只要將有限公司轉讓便可以,所以,不能夠肯定內地人買了住宅單位之後會長揸不放,事實上他們賣走了單位大家都不知道。

多內地人買樓 也不能漠視其他因素

一向以來,從地產代理口中所得到的消息,最少有兩成以上物業是由內地人購買,直到張炳良在離任前才說出只有大約1.5%住宅單位是由內地人買入,我認為兩者有偏差,現在大行報告指出有大約10%住宅單位是由內地人購買,我相信數字是正確的,但只得10%購買力,是否可以漠視其他不利樓市因素,另一大行則表示,樓價上半年或者能夠保持升勢,但下半年則有機會下跌,原因都是利息上升,供應增加,我相信這個預測比較務實得多,不過,市場上有相反聲音是好事,大家可以從不同分析,決定現在是否應該買樓。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06&issue=201801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957

何濼生﹕避險意識急升的原因

1 : GS(14)@2018-02-12 07:07:55

【明報專訊】是次全球股市的大跌雖然來勢洶洶,並不意味經濟即將步入衰退。股市大跌並非因為經濟出了什麼問題。

很多評論員指債息持續攀升是跌市的主因。但是債息持續攀升只是表徵,債息持續攀升通常有兩個原因:一是反映通脹預期上升;一是反映迴避風險的意識上升。筆者認為,迴避風險的意識上升是股市大跌的最重要原因。

憂中美貿易戰 市場迴避風險

然則為何迴避風險的意識會平地一聲雷地上升呢?數星期前股市還屢創新高,何以風險意識會突然驟變?

數星期前特朗普突然宣報美國將對進口太陽能產品和洗衣機徵收關稅,最高稅率分別為30%和50%,又威脅要向中國出口的鋼材徵重稅。這即時引發筆者對貿易戰的憂慮。1月底中國美國商會引述中國官員警告,中國或會報復美國企業,最可能打擊的是農業和飛機製造業。貿易戰一旦爆發,將沒有國家是贏家。

迴避風險的意識上升的另一原因是全球債務急升,當中以國債和企業債的急升最為矚目。債務愈重,債權人要的息率也就愈高。

筆者不認為通脹預期上升是債息上升的原因。美國1月份非農職位增長20萬,雖較預期高2萬,但這樣的所謂超出預期並不算大。失業率維持在4.1%,沒有變化。時薪踓按年增長2.9%,是從2009年經濟衰退恢復以來最大的增幅,但仍屬溫和。而且據了解,不少企業如Walmart在美國大減利得稅後加薪給員工,這樣的一次過式的加薪不會變成持續的通脹壓力。當然市場可以反應過敏,但筆者所見,就沒有明顯的通脹上升的趨勢。因此維持息口在短中期仍處歷史低位的預期。

美通脹受控 經濟動力足

至於觸發股市大跌的原因,筆者認為與大戶轉換資產活動有關。筆者估計,持有虛擬貨幣的大戶在虛擬貨幣大升期間必有「由虛轉實」把資金注入股市,間接推動了股市的大升。不排除這些大戶近期不但已完成了大部分的「由虛轉實」,更有可能再又股市轉換至其他資產類別,包括現金,觸發股市下瀉。

股市儘管大跌,筆者並不擔心經濟轉差,相信特朗普的減稅會刺激投資;新經濟的動力仍方興未艾。由於有世貿組織調停,貿易戰真的全面爆發的機會不會太大。

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

[何濼生 濼觀天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553&issue=201802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0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