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0歲阿拉伯王子 石油漲跌他說了算 讓石油凍產會議破局 歐巴馬、普丁陪小心

2016-04-25  TWM

多哈石油高峰會議,原本是為了讓全球主要產油國達到石油凍產的共識, 但這場會議的結果,完全符合開會前夕穆罕默德王子的強硬表態。這位王子到底是誰?

四月十六日,在攸關全世界主要產油國未來的多哈石油高峰會議(Doha Summit)前夕,沙烏地阿拉伯副王儲穆罕默德.本.沙爾曼 (Mohammed bin Salman),接受了彭博長達五個小時的專訪。

他是誰?可以這麼說,過去幾個月,全世界能源與金融市場股匯價格的急跌大漲,幾乎就是取決於這位三十歲阿拉伯王子的喜怒。

態度強硬

讓多哈高峰會形同破局

在與彭博的訪談間,他以極為鷹派的口吻說:「除非所有的產油國,包括俄羅斯、伊朗等在內都同意凍結產量,否則沙烏地絕對不會減產!」「沙烏地目前一天產出一○二○萬桶石油,我們有能力,一夜之間就增產一百萬桶、半年之內增產兩百萬桶……,而且只要增加投資,就能提高至每天兩千萬桶。」「如果不凍結產能,我們會不計代價賣出所有的石油。」多哈石油高峰會議,原本是為了讓全球主要產油國達到石油凍產的共識,藉此拉抬油價,搶救產油國的財政危機,也降低油價崩跌所引發的種種金融動盪。然而這場會議的結果,完全符合開會前夕穆罕默德王子的強硬表態;台北時間十八日凌晨,消息傳來,這場會議形同破局,各國無法達成凍產協議。

作為最大產油國代表,穆罕默德王子的態度當然主導著會議走向,而他之所以在開會前夕大放狠話,是受到死對頭伊朗的刺激。在這場石油高峰會舉行前,伊朗已公開否決凍產提議,宣布不參加多哈會議,也不會在任何的產能凍結協議上簽字。

驟然間,沙烏地與伊朗的衝突對立情勢再度升高了。去年底,沙烏地槍斃與伊朗同派的什葉派教士之後,雙方在元月三日斷絕彼此外交關係。

兩個對立的國家,在俄羅斯總統普丁的斡旋下,為了石油減產,過去兩個多月演了一齣和解戲碼,如今既然伊朗不參加凍產協議,年輕氣盛的穆罕默德沒什麼好商量的,乾脆親自出馬,主導萬眾期待已久的多哈會議。

政權地震

終止逾80年兄終弟及傳統石油與政治原本就是無法分割的一體兩面,穆罕默德王子躍上舞台、去年石油價格的崩跌、今年第一季油價大漲三成、與伊朗的衝突升高,乃至敘利亞動亂等等,都與沙烏地王國政治權力的大地震有關。

沙烏地國父阿齊茲(King Abdul Aziz Al Saud)在一九三二年建國,至今八十四年傳承了七位國王,繼任的全都是阿齊茲的兒子,他們遵照遺囑以「兄終弟及」的方式繼承王位,卻面臨國王越來越老的困境。去年元月二十三日,第六任的阿布杜拉國王以高齡九十一歲逝世,接任的沙爾曼(King Salman)國王也已經八十歲了。

新王沙爾曼打破八十四年來的傳統,請原本排名第一順位的王儲、也是他同父異母的弟弟退位,改指定姪子納伊夫(Nayef)出任王儲,終止了八十四年的兄終弟及傳統。但是,沙爾曼同時也任命只有三十歲的兒子穆罕默德為副王儲,還將政府最重要的職位,包括第二副總理、國防部長、國家經濟與發展委員會主席等,全交給了自己的兒子。

穆罕默德王子身高逼近一九○公分,才剛滿三十歲就成為沙烏地王朝最有實權的領導人,不僅是全世界最年輕的國防部長,更手握全球第一大產油國的經濟實權,一舉一動成為全球政壇注目的焦點。

更關鍵的是,他與沙烏地阿拉伯大多數的王子有很大的差異,穆罕默德王子不像其他的王子,沒有去英國、美國這些國家念書,他也從來不上夜店,即使只是平常的場合,也堅持穿著傳統阿拉伯的頭巾與長袍。

企圖強烈

要徹底改造沙烏地阿拉伯

大學畢業之後,他在民間機構工作過兩年,從○九年就被沙爾曼國王帶在身邊。沙爾曼國王政治企圖心強烈,也刻意讓穆罕默德王子卡住重要職位,一四年,當時僅二十八歲的穆罕默德王子就已經升任內閣的政務委員了。

沙爾曼國王與穆罕默德王子的目標,是要徹底改造沙烏地阿拉伯,提出國家轉型計畫(The National Transformation Program),於是我們看到沙烏地不再與美國亦步亦趨,穆罕默德接任副王儲的第一個出訪對象,就是俄羅斯總統普丁,並且強勢介入葉門與敘利亞內政,毫不手軟地升高與伊朗的衝突。

在內政上,沙爾曼與穆罕默德宣稱要主導「經濟多元化」,改變沙烏地依賴石油收入的單一經濟結構。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更提出石破天驚的國營石油公司(Saudi Aramco)股票上市案,售股所得拿來成立國家主權基金,轉投資在新興產業,以二○二○年為目標,將「非石油部門」對政府的財政貢獻提升至每年一千億美元。

穆罕默德王子年輕氣盛、位高權重、出手大方,而且高舉徹底改變國家戰略的政策,代表著龐大的機會與無法掌控的危機。到底這個全球最大的產油國會怎樣改變,誰也無法預測,為了摸底,英美俄中等大國領袖立刻競相拉攏。

去年五月,普丁率先邀請穆罕默德王子率團親訪莫斯科,簽訂六項合作協定;法國總統歐蘭德也搶著見他,穆罕默德王子一見面,就向歐蘭德簽訂高達新台幣四千億元的軍購合約、外加將近新台幣一千億元的貸款,借給黎巴嫩購買法國武器。

美國總統歐巴馬則邀請沙爾曼父子造訪白宮。今年元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沙烏地,穆罕默德王子代表國王親自在機場迎接,還與習近平單獨會談。

不再穩盤

讓市場回到供需的真面目

多哈會議,就是在大國領袖圍繞著穆罕默德王子,大家梭哈的氣氛下形成的。已經宣布經濟進入緊急狀態的委內瑞拉帶頭穿梭,遊說一個拉抬石油價格的計畫,說服了同樣面臨沉重財政壓力的俄羅斯,以及剛剛與普丁建立關係的穆罕默德王子,在這兩個日產一千萬桶原油的龍頭帶領下,擬定將產量凍結在元月的水準。

二月中旬,委內瑞拉、俄羅斯、沙烏地與卡達初步達成凍產共識,接著就由俄羅斯擔任說客,說服沙烏地的死敵伊朗參加。表面上,俄羅斯對伊朗有影響力,而且普丁擁有強大的外交團隊,可以在產油國利益與國際政治衝突間,找到一個多贏的方案;但是,經過一個月的努力,仍然毫無所獲,沙烏地以及其他產油國同意再給普丁一個月,延到四月十七日舉行多哈會議。

在過去,類似這樣的減產會議,都是由沙烏地主導、透過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完成。沙烏地長期扮演油價穩定者的角色,某一個小國超產,沙烏地就減產;反之,沙烏地也可增產以維持OPEC議定的產量與價格。但是從一四年十一月起,沙烏地石油部長納米公開宣布放棄這個穩盤的角色,原因當然是俄羅斯不斷增產,以及美國頁岩油產量暴增。

其實,解除了多哈會議的政治面具之後,市場反而能夠回到供需基本面的真面目。根據OPEC最新統計月報(MOMR,一六年三月),目前全球日產八千二百萬桶石油,其中OPEC產量二千五百萬桶;不過,生產超過供給的超產部分,也僅兩百萬桶。

換言之,只要能夠控制產量,油價可以維持在目前每桶四十美元上下的水準,這不只對俄羅斯、委內瑞拉等財政困窘的國家有利,也對產生大量頁岩油公司壞帳的美國有利,產油國如果能夠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維持產銷平衡,會是創造最大利益的公約數。

多哈會議之後,國際油價是否能夠回到先前期待的每桶五十美元以上,或是再跌回三十美元,現在誰也說不準;但是我們攤開石油價格走勢圖,一百美元一桶的價格,歷史上只出現在○八年到一四年,當然就是中國經濟崛起與全球央行QE(貨幣量化寬鬆)政策的結果;從兩次石油危機之後的八○年代一直到○三年,石油價格長期維持在每桶二十至二十五美元。

說不定,一百美元的油價只是歷史上的意外,目前的價位、或者是每桶二十五美元,才是歷史上的常態。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撰文 / 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561

OPEC會議倒計時:凍產料無望 油價拐點將至?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2036.html

國際油價從26到50美元/桶僅僅花了3個月。原油狂歡將持續到何時? 6月也或將給出答案。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會議將於6月2日在維也納召開,市場此前期待此次會議達成凍產協議。不過,《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方采訪後發現,各界認為凍產協議達成的可能性近乎於0。

標普全球旗下的普氏分析師對記者表示,OPEC大概率不會在此次會議上達成凍產協議,任何提議都可能會被伊朗保持增產的勢頭所擊潰。“鑒於近期油價大幅上揚,市場供需開始趨於平衡,因此業內紛紛預計,凍產可能性微乎其微。”此外,油價持續走高也會讓美國頁巖油卷土重來——其正在取代OPEC成為先發性的“產量調節者”。

東證期貨原油分析師金曉此前對記者表示,6月可能是油價的拐點——OPEC會議結果、美聯儲加息預期等都可能挫敗油價漲勢,60美元或為關鍵分水嶺。截至北京時間6月1日20:30記者發稿前,布倫特原油報49.19美元/桶,小幅走低。

凍產協議淪為空文

近期,多方因素促使油價不斷走高——美國原油產量下降,加拿大深林火災導致供應中斷,尼日利亞關鍵產油區因武裝襲擊事件頻發而導致每日產油量下降60萬桶,中國4月原油產量創出2011年1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美元承壓,等等。

然而這似乎都在意味著,產油國實施凍產計劃以擡高油價的動力在不斷被削弱。

早在4月17日,代表了全球原油產量60%的產油國匯聚卡塔爾多哈的凍產大會,共同商討將原油產量凍結在今年1月水平的可行性。然而伊朗臨陣缺席、凍產會議開始時間三次推遲、伊朗隔空“放狠話”,導致凍產大會以失敗告終。

6月2日的OPEC會議也不容樂觀,這次沙特則是主要原因。

“面對不斷增產的死對頭伊朗,沙特也急於用增加原油產量來實現地緣政治目的。”牛津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丹尼斯對記者表示。

4月25日,沙特公布了經濟轉型計劃“沙特2030願景”,其中包含非石油收入提高6倍、非石油出口占非石油GDP的比重由16%提高到50%、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2萬億美元上市計劃等多項改革措施,旨在引導沙特經濟逐步擺脫對成本低廉的石油的依賴。

花旗集團分析師Ed Morse近期在報告中稱,這或許表明在6月2日召開的會議上,沙特極有可能不會同意凍產,更別說減產。

普氏表示,沙特王宮宣布解除石油部長納伊米的職務、並由沙特阿美董事長哈立德·法利赫接任,這是無疑是加倍下註於“維持原油市場份額”戰略。新部長在6月2日會議上的一言一行值得關註。

近乎崩潰的“脆弱五國”

除了凍產本身,“脆弱五國”(委內瑞拉、尼日利亞、利比亞、伊拉克、阿爾及利亞)更值得註意。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克羅夫對記者表示。由於此前長時間的油價低迷以及國家動亂,這五個國家的狀況似乎已接近崩潰邊緣。

當前情況最不容樂觀的是非洲最大的國家尼日利亞,其關鍵產油區因武裝襲擊事件頻發,而導致每日產油量下降60萬桶,創歷史新低。

早在2009年,一群先前並不為人知的武裝分子“尼日爾三角洲複仇者”便進入人們的視線。實際上,尼日利亞歷史上就一直飽受武裝分子襲擊原油設施以獲得談判籌碼的影響。上一輪武裝襲擊在2009年達到頂峰,因為總統亞拉杜瓦提供了大赦、技能訓練和每月向近3萬名武裝分子提供現金才得以平息。這項政策每年需要尼日利亞政府支付約5億美元,尼日爾三角洲解放運動的部分領導人還從尼日利亞政府得到了非常劃算的安保合同。換言之,尼日利亞政府希望通過綏靖政策換取和平。

但是,在最近一份國際預算案中,總統布哈里宣布會將這一部分資金減少70%,並在2018年全部取消,使得該國未來的安全局勢堪憂。

排名第二的委內瑞拉雖然還沒有淪落到像尼日利亞般大規模斷產,但也不容樂觀。IMF預計,委內瑞拉今年通脹率將達到720%,經濟緊縮幅度將達8%。該國還面臨嚴重的基本物資短缺,例如食品、藥品、水、電燈等。

總統馬杜羅甚至開始使用非常規、無效甚至近乎喜劇性的措施來收拾殘局,例如實行政府員工每周兩日工作制度。馬杜羅也於5月13日晚宣布,委內瑞拉再次延長經濟緊急狀態60天,以應對“國內和國外勢力企圖推翻委政府的企圖”。自5月1日起,委內瑞拉時間將調快半小時,從西4.5區調整為西4區,該政府是希望通過這一調整使國民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減少對電燈的使用,以達到節電目的。

克羅夫特對記者表示,“委內瑞拉的原油產出不可能不受上述事件影響,投資匱乏、電力短缺,必會對該國原油生產不利。如果馬杜羅無法支付委內瑞拉國有石油巨頭PDVSA員工薪水,這會導致預期加速實現。PDVSA債務違約事件也加劇其下半年融資風險。”

其他幾個國家當前仍在加大原油產量。

小心美國頁巖油“逆襲”

除了OPEC國家,新勢力美國頁巖油的再度崛起亦值得密切關註。

去年下半年以來,由於美國頁巖油生產成本大大高於OPEC國家,因此低油價使得美國出現了鉆井平臺和原油產量下降等跡象。這反過來也是支撐近期油價上行的原因之一。

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測,今年6月份全美頁巖油日產量預計將下降11.3萬桶/天至485萬桶/天,仍有助於支撐油價。但未來仍需警惕,如果油價上漲到更高水平、突破50美元/桶後,美國原油的供給變化可能由今年以來的持續下降轉為平穩甚至增加。

無獨有偶,IMF副總裁朱民此前接受《第一財經日報》等記者采訪時解釋稱,“以前油價由OPEC定價,其供給數量直接決定油價;但現在油價的頂部將以美國頁巖油價格決定,其已成為了邊際生產者,技術進步使得成本不斷下降,約為40-50美元左右;OPEC當前只能設定底層價格,其生產量越多,這個底就越低,生產越少底就越高,但此時頁巖油的產量又會隨著油價走高而再度回升,進一步將把價格再度打壓下去。”

容易忽略的一點是,頁巖油的成本可能並沒有想象的那麽高。招商宏觀指出,不少研究認為, 美國頁巖油的開采成本為65美元/桶左右,而考察美國最大的4家上市頁巖油企業披露的財務數據後研究認為,美國頁巖油公司的開采成本普遍在36.4-47.7美元/桶之間;對美國巴肯頁巖油生產的運營成本考察結果顯示,巴肯頁巖油樣本生產商的平均運營成本接近20美元/桶,最大不超過30美元/桶。

“生產技術的進步可能是美國頁巖油企業生產效率提升、開采成本下降的主要原因。”招商宏觀認為,美國頁巖油在油價複蘇後的“逆襲”值得密切關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245

油價重回低迷期,OPEC又要展開凍產行動了?

原油雖然一度從年初低點27美元附近反彈至50美元以上,但近期低迷的表現讓油價重回熊市區間,並一度跌破40美元關口,這讓一些產油國開始坐不住了。周一OPEC主席兼卡塔爾能源部長Saleh al-Sada確認OPEC非正式會議按計劃將在阿爾及利亞於9月26日~28日的國際能源論壇召開間隙舉行,市場重燃對OPEC采取凍產決定的期待。

近期回落至30美元附近的油價或許足以讓一些OPEC成員國停止爭吵,認真考慮采取聯合行動——特別是如果油價再次下跌的話。

而僅僅是有關OPEC將考慮達成協議的消息就已經推動油價在本周一出現上漲。

“突然之間……他們似乎領悟到了改變措辭的智慧……如果他們繼續按照規矩行事並獲得成功,這將不會太意外。”加拿大皇家銀行大宗商品戰略負責人海利瑪·克羅夫特(Helima Croft)如是表示。

在走出去年冬天的低迷之後,上周石油價格再次出現下跌。此前有報道稱,OPEC計劃在9月下旬的阿爾及利亞能源論壇間隙召開非正式會議。8日,OPEC主席、卡塔爾能源部長薩達(Mohammed bin Saleh al-Sada)確認了上述會議即將按計劃舉行。此消息一出,油價應聲上揚近3個百分點。西得克薩斯中質油報收於每桶43.02美元。

克羅夫特表示:“他們真正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推進落實委內瑞拉的提議,為各個國家設定產量供給區間。”她還表示,OPEC可能並不會真正采取行動,但可以組建委員會來研究這一提議的可行性。

“僅僅是有關新機制的討論就已經足以改變市場情緒,也就是說讓人們認為OPEC已經有所動作。6月份他們所傳達的一個信息是,‘不要把我們扔到垃圾桶,我們依然還能發揮作用。’”克羅夫特如是稱。

“讓市場決定油價”

自2014年11月OPEC達成“讓市場決定油價”的共識之後,一些受低油價打擊最大的成員國做過一些凍產努力——凍產能讓OPEC通過控制產量來控制油價——但未能成功。

OPEC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成功帶領這一組織結束了產量配額機制,放手讓市場來決定石油價格。但OPEC成員國和非成員國都繼續維持高產量,導致大量原油湧入市場,石油價格也因此在今年2月跌至不到每桶30美元的低價位。

沙特阿拉伯多次強調說,除非所有產油國都達成一致,否則它不會對任何產量協議投贊成票。與此同時,伊朗拒絕減產——因為核武器項目受到的制裁解除之後,伊朗正積極向市場輸出石油。

伊朗重新進入全球石油市場之時,正是各產油國為維持各自市場份額而大打價格戰之際。“這是一場惡戰。這是美國生產頁巖石油、美國國內對石油進口需求減少引發的問題。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一場爭奪亞洲市場的戰爭。在OPEC內部也是如此。伊拉克向中國輸入了大量石油,爭奪亞洲市場的競爭相當激烈。這些國家都在和俄羅斯展開競爭。”克羅夫特表示。

全球最大產油國俄羅斯並非OPEC成員國,對於任何產量協議來說,俄羅斯都非常關鍵。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Alexander Novak)曾表示,如果油價進一步下跌,莫斯科將樂意磋商凍產可能。《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諾瓦克表示俄羅斯已經為談判做好準備。也有報道稱,諾瓦克表示將在9月與沙特能源部長埃爾法利(Khalid al-Falih)進行會面。

新的動機

OPEC內部意見不一導致無法達成任何協議,但油價從今年春季50美元的高位下跌至目前的30美元左右可能會提供些許動機。

“這一次可能會不一樣。雖然我仍然持相當的懷疑態度,但最終他們會傾向於達成某種協議。”Again Capital公司的吉爾達夫(John Kilduff)表示。

但伊朗目前似乎是要把制裁時期未能出口的石油一股腦兒全部輸出。而分析人士稱,沙特阿拉伯眼下正在實施經濟改革,且其不希望石油價格在國有企業沙特阿美明年IPO之前下跌太多,因此沙特可能有了新的動機。

本周一,有媒體援引部分OPEC官員的話稱,凍產並不在計劃之內。“這是個玩笑而已。如果在這種價格水平下達成凍產,我們(產量水平)正處於歷史高位。沙特是1050萬桶,伊朗產量也在回升。”吉爾達夫說。

克羅夫特表示,首先油價要出現急劇下挫,OPEC才可能有所行動。“對於他們是否會重啟潛在新機制的談判,我持懷疑態度。如果油價止於40美元或以下,那麽他們可能會做點什麽。”他說。

“我們的觀點是,現在市場處於超賣中。”克羅夫特說。她還補充表示,市場正在進行平衡。

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大宗商品高級戰略師麥克·德拉戈西茨(Mike Dragosits)認為,盡管委瑞內拉和厄瓜多爾等國有所提議,但OPEC不需要達成任何協議。“在我看來,(達成協議)沒有必要。需求正在增長,美國的產量依然在下降。我認為,下半年我們將看到一個更加平衡的市場。”

德拉戈西茨還表示,目前看來,並沒有伊朗或沙特支持會面或達成協議的跡象。“我認為,所有成員國都達成一致的動力有多少還不清楚,但我覺得他們還會繼續放出各種傳言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43

EIA月度報告“坑”美油 凍產傳聞也拯救不了油價

本周一,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凍產傳聞再起,油價繼上周一跌破40美元/桶關口、被判進入技術性熊市後,再度重返43美元/桶。然而,美國能源署(EIA)最新公布的月度短期能源展望報告(Short-Term Energy Outlook)上調2016至2017年美國石油日均產量預期,並下調WTI原油期貨價格預期,使得WTI原油收跌於43美元/桶下方,布倫特原油也再度跌破45美元/桶。當前,不論是原油市場交易情況,還是油價基本面都並未給油價太多上升的想象空間。

EIA月度報告上調產量預期“坑”美油

EIA在8月9日發布的月度短期能源展望報告中,上調了美國原油產量預期,並下調了價格預期。

根據報告,美國2015年日原油產量為940萬桶,預計2016年和2017年的日產量為870萬桶和830萬桶,高於上份報告中預測的860萬桶和820萬桶。

EIA預計非OPEC成員日原油產量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別下降60萬桶和40萬桶。其解釋稱,這主要源於美國原油產量的縮緊。美國目前的產量下降率高,投資周期短,使其成為價格最敏感的原油生產區域。EIA同時下調美國2017年原油需求至10萬桶/日,之前預計為12萬桶/日。

另一方面,EIA預測OPEC國家原油產量將在2016年增長70萬桶/天,伊朗為產量增量的主要貢獻者,預計其在2017年的日原油產量還將增加60萬桶/天。

基於此,EIA適度調整了對於原油價格的判斷。其將2016年WTI原油價格預期從此前的43.57美元/桶下調至41.16美元/桶,並將2017年WTI原油價格預期從此前的52.15美元/桶下調至51.58美元/桶。

對於布倫特原油價格,EIA維持此前預測,2016年、2017年分別為42美元/桶和52美元/桶。

受報告影響,昨日WTI原油收跌至43美元/桶下方。WTI 9月原油期貨收跌0.25美元,跌幅0.58%,報42.77美元/桶,脫離盤中所創7月25日以來高位43.48美元/桶。布倫特10月原油期貨亦收跌0.41美元,跌幅0.90%,報44.98美元/桶。

凍產談判傳聞也拯救不了油價

截於記者8月10日下午截稿時,WTI9月原油期貨和布倫特10月原油期貨分別為42.73美元/桶和44.99美元/桶。

此前,上周一WTI原油跌破40美元/桶重要關口,被判進入技術性熊市。僅一周後,本周一,由於OPEC凍產協議可能性,油價大幅反彈。

卡塔爾能源部長、OPEC輪值主席Mohammed bin Saleh al-Sada本周一稱當前油價下跌只是暫時的,“預計原油需求在今年第三、第四季度增加,當前原油熊市只是暫時的,2016年稍晚油價或將上漲。”他還透露,9月26-28日OPEC將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非正式會議。

當日WTI9月原油期貨收漲於43.02美元/桶,創7月25日以來收盤新高。布倫特10月原油期貨報45.39美元/桶,創7月22日以來收盤新高。

事實上,撇開EIA報告,不少市場人士對動產協議本身就存疑。

“當前沒有什麽可談的。誠然,委內瑞拉承受了很大壓力,他們也在試圖推進談判,但他們已經嘗試了兩年了。”IHS Energy高級研究總監Bhushan Bahree稱,至今還沒有證據顯示有任何OPEC成員對於凍產有何實質性具體建議。

EIA同樣不看好達成凍產協議的可能性。其在報告中表示,對於OPEC國家產量增加的預測不代表OPEC成員國和其他石油生產國間將達成合作性減產。主要OPEC國家依舊將繼續其棄價保市的策略。

法國那提西銀行油氣分析師Abhishek Deshpande並不預期油價出現重大變化。“多哈會議以來,情況並未發生重大改變。多哈會談由於沙特堅持伊朗加入而‘脫軌’。這一等式發生變化了嗎?我表示懷疑。”他稱。

此外,不論是原油市場交易情況,還是油價基本面都並未給油價太多上升空間。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數據顯示,上周WTI原油期貨和期權空頭頭寸增加了38489張,至218623張,為2006年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而多頭倉位僅增加1.6%,凈多頭頭寸銳減28%,至1月以來最低水平。

這與季節性因素有關。美國煉油廠正陸續步入常規秋季檢修時期,原油需求料將被抑制。過去五年間,油價往往在9月檢修高峰時期出現回落。

貝克休斯(Baker Hughes)上周公布的數據亦顯示,截至8月5日當周,美國活躍石油鉆井平臺較前周增加7臺,增至381臺,為連續第六周增長,也是一年來最長的連續增長期。

但也有部分機構和市場人士看好油價。

傳奇原油交易員、對沖基金Astenbeck經理Andy Hall在最新的致投資者信中表示,目前油價下跌的趨勢將在某個時刻“劇烈反轉”。

無獨有偶,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也認為,原油價格可能已經見底,預計未來數年的油價將處於40-50美元/桶區間。

EIA報告也表示,今年7月美國石油產量下跌至857萬桶/日,已經是自2014年4月以來的最低位。與此同時,全球原油和其他氣態燃料的庫存增速將在2016年下降至平均80萬桶每天,2015年這一數字為平均190萬桶每天。因此,預計2017年可望迎來市場的相對平衡。

今日稍晚,OPEC也將發布其月度原油市場報告,預計將對短期油價走勢造成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79

凍產協議前景堪憂,國際油價重挫逾3%

周一國際油價大跌3%,美元走強及市場對於凍產協議前景憂慮令市場承壓,歐佩克秘書長表態並未安撫市場信心。OPEC秘書長Barkindo周一接受彭博采訪時表示,歐佩克14個成員國及俄羅斯等非成員國均表達了在11月30日的集團會議中達成協議控制全球產能過剩的願望,即使伊拉克要求獲得產量豁免,也表示完全服從阿爾及爾協定,願意成為協議中的一份子。Barkindo表態後,國際油價跌幅從2%繼續擴大至3%以上。

歐佩克9月28日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達成八年來首個限產協議,準備將組織日產量控制在3250-3300萬桶,相當於最多減產90萬桶,國際油價受此支撐一度站上50美元上方。近期油價出現回落,市場擔心阿爾及爾會談的成果能否實現,像伊朗、伊拉克、利比亞和尼日利亞都在尋求獲得產量豁免,俄羅斯的限產承諾同樣令人懷疑,近期歐佩克與非成員國間的談判結果更是引發市場拋售。

據報道,上周末歐佩克與阿塞拜疆、巴西、哈薩克斯坦、墨西哥、阿曼和俄羅斯等非成員國在奧地利維也納展開會談,這些國家全部拒絕在歐佩克達成限產協議前承諾凍產或限產,巴西和哈薩克斯坦甚至在會談後提出了增產計劃。對此,Barkindo表示目前預測有多少非歐佩克產油國願意加入到凍產行列依然言之過早。

 

目前歐佩克還陷入到限產分配及產量評估的爭論中。上周歐佩克舉辦的技術論壇上,產油國各方在如何分配限產份額問題上發生爭論。伊朗、伊拉克及委內瑞拉則對歐佩克的石油產量評估提出異議,伊拉克上周日公布了國內主要油田的產量數據,以證明歐佩克低估了其產量。

截止發稿時,布倫特原油2017年1月合約重挫3.5%報49.19美元/桶,WTI原油12月合約大跌3.2%報47.22美元/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16

普京:OPEC凍產協議的幕後英雄

俄羅斯總統普京對歐佩克達成八年來首個凍產協議起到關鍵作用。歐佩克會議前夕,普京與沙特副王儲薩爾曼王子,伊朗精神領袖霍梅尼及伊朗總統魯哈尼分別進行了溝通,以調和兩大產油國間的矛盾和分歧。

今年9月普京在出席於中國舉行的G20峰會時與沙特副王儲薩爾曼就能源問題進行了交流,雙方一致同意為穩定全球石油市場作出努力。油價下跌對國家財政的沖擊讓兩國暫時摒棄了在敘利亞戰爭中的巨大分歧。據參與會談的俄羅斯能源部內部人士透露,普京表態需要凍產協議,俄羅斯企業將參與減產。

同樣在今年9月,歐佩克在阿爾及利亞阿爾及爾達成2008年金融危機來首個限產協議草案,並在本周三的全體會議上敲定具體細節。然而在會議前夕的一系列事件讓凍產協議一度撲朔迷離。會議前三周,歐佩克與阿塞拜疆、巴西、哈薩克斯坦、墨西哥、阿曼和俄羅斯等非成員國的會談不歡而散,歐佩克則陷入到限產分配及產量評估的爭論中。會議前一天,此前一度表態願意加入協議的伊朗再次“變臉”,拒絕減產,國際油價大跌近4%。

凍產協議危在旦夕

事實上,歐佩克減產協議達成與否取決於沙特和伊朗的態度,雙方在敘利亞及也門戰場中的角力讓協議背後蒙上了一層政治因素。在普京看來,沙特並不願意對伊朗作出重大讓步,但是只要伊朗方面態度有所軟化,不渲染在會談中占據上風,沙特願意承擔凍產責任。消息人士透露,普京當時選擇與伊朗總統魯哈尼通了電話,試圖緩和兩國緊張的關系。魯哈尼與石油部長贊加內隨後和精神領袖霍梅尼商討此事,霍梅尼強調了伊朗的底線的重要性,即不屈從政治壓力,不接受減產,但與俄羅斯之間的政治聯系同樣重要,這也為伊朗最後的談判策略定了基調。

本周三歐佩克最終達成凍產協議,同意減產120萬桶/日,沙特則作出了犧牲,減產近50萬桶/日。據出席歐佩克會議的代表透露,會議期間,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一直保持低調,事實上在阿爾及利亞方面的調解下,伊朗方面在會議前一天已經決定接受協議。

會議後,向來作風強硬的贊加內避免了任何可能被解讀為伊朗向沙特炫耀勝利的評論,只是強調魯哈尼與普京的通話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後俄羅斯也決定支持減產。在會後公布的公告中,俄羅斯將承擔非歐佩克產油國60萬桶/日減產量的一半。

伊拉克差點攪局

歐佩克的會談,大家懂的,一定是吵到最後,誰也不知道能不能達成協議。這一次全球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就差點成為攪局者。在部長會談中,伊拉克方面堅持認為,考慮到與境內伊斯蘭國極端勢力的戰爭,無法承受減產帶來的巨大代價。但今時不同往日,在沙特及伊朗冰釋前嫌後,伊拉克方面受到了來自歐佩克其他國家的巨大壓力。於是伊拉克石油部長不得不拿起了電話,請示總理阿巴迪。據在場人士透露,阿巴迪的回複是“把協議簽了,就這樣”。所以在最終公布的會議公告中,伊拉克最終同意減產20.9萬桶,日產量將在435.1萬桶。

國際油價高歌猛進

周三受歐佩克達成限產協議帶動,隔夜WTI原油主力合約大漲9.3%,布倫特原油主力合約大漲8.8%。周四國際油價再接再厲,WTI原油主力合約盤中一度大漲4.7%,逼近5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一度大漲超5%,刷新2015年7月來新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770

俄能源部長引述普京﹕15產油國初步同意凍產

1 : GS(14)@2016-03-04 23:26:37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03/news/ec_ecm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638

下月或達凍產協議 紐油見41美元 連升4周

1 : GS(14)@2016-03-19 21:35:04

【明報專訊】本月以來美匯指數跌3%,美元偏軟帶動商品價格上升,加上受到主要產油國下月可能達成凍產協議提振,紐約期油價格昨曾高見每桶41美元水平,是今年以來首次,油價迄今已連升4周。布蘭特期油昨升2%至每桶42美元以上。國際油價已由去年底的12年底低位,累積上升逾五成。青島港62%品位鐵礦石到岸價格昨升至每噸57.5美元,銅價在4個月高位徘徊。商品價格回升,加上金融股向上,美股昨早段繼續向上,道指曾升約100點。



道指早段升百點

國際能源署(IEA)提供的石油供應數據,去年每日有80萬桶石油下落不明。這些石油最終在哪或是否存在,對油價的影響極為重要。原油供應以往也有無法核實的情?,但去年的數字創17年最高水平。部分分析認為,這些石油可能在中國。也有分析認為這是統計誤差所致,這些石油並不存在,因此市場供過於求的情?可能遠比估計小,油價反彈的速度可能更快。

IEA去年估計,全球石油日產量較需求高出約190萬桶,其中77萬桶進入陸上庫存,約30萬桶正通過海上或管道輸送,這意味每日還有約80萬桶石油下落不明。去年第四季度,每日不知所終的石油量曾達到110萬桶,相當於每日過剩原油產量的四成。

渣打銀行石油業分析師Paul Horsnell稱,最有可能解釋是這些石油根本不存在。IEA發言人稱,去向不明石油可能歸因於經合組織(OECD)以外國家供應被誇大、需求和庫存變化被低估。

投行質疑石油需求被低估

IEA收集全球數據估計石油供求,其中有關石油供應過剩的數據僅來自OECD國家,這意味中國等非OECD國家也可能有供應過剩的問題。不過部分分析質疑,失蹤的石油量佔過剩供應的一大部分,OECD以外國家的庫存累積速度,不大可能較OECD國家快。

投資銀行DNB Markets表示,石油需求數據是根據一些模型計算出來的,數據常被大幅修正。全球逾半石油需求來自數據收集不太完善的非OECD國家,懷疑非OECD國家的需求遠高於估計。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319/news/ec_eco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430

凍產協議添變數 油價應聲挫

1 : GS(14)@2016-04-02 17:42:16

【明報專訊】油組領袖沙特阿拉伯副王儲Mohammed bin Salman昨表示,只有伊朗和其他產油國凍結石油產量,沙特才會凍產。他的言論令外界質疑油組與非油組國家在本月中舉行的會議能否達成協議,國際油價應聲下滑,抵消了今年以來全部價格升幅。紐約期油昨最多跌約4%至每桶36.72美元,布蘭特期油亦跌逾4%,低見每桶38.55美元。



伊朗早已表明,計劃在制裁結束後逐漸恢復產量。國際能源署(IEA)指出,伊朗在2月,即首個完全擺脫制裁的月份,原油日產量增至322萬桶創4年新高。沙特副王儲昨表示,若所有國家同意凍產,沙特也準備就緒,否則沙特仍可能提高產量。他不認為油價下跌會威脅沙特,稱政府已準備透過經濟改革抵禦石油危機。他透露,沙特計劃為「後石油時代」設立2萬億美元大型基金,減少國家對石油的依賴。分析師認為,沙特言論令本月中在多哈舉行的產量協商會議「看來愈來愈沒有意義」。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402/news/ec_ecn1.htm
2 : laconwtf(57440)@2016-04-02 23:58:16

低油價影響股市
到何時才可有望好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000

凍產在望 油價美股急升

1 : GS(14)@2016-04-13 15:26:06

【明報專訊】面對環球貿易及投資減少、金融市場動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把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由3.4%下調至3.2%。這已是IMF在6個月內第3次下調增長預測,IMF又將明年全球增長下調0.1個百分點至3.5%,稱經濟增長太慢,呼籲各國政府「即時」行動提振經濟。不過IMF將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6.3%上調至6.5%,明年增長預測卻只有6.2%。此外,彭博稱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同意凍產,布蘭特期油昨衝破每桶44美元關口,創今年新高。紐約期油昨亦逼近每桶42美元。受惠於油價上漲,道指昨早段曾升150點。



IMF降全球經濟預測 獨調高中國

受美元強勢及環球增長放緩影響,IMF將美國今年增長預測下調0.2個百分點至2.4%。達拉斯聯儲銀行行長卡普蘭(Robert Kaplan)昨表示,美國經濟有條件實現穩固增長,預期美國今年經濟增長略低於2%。他認為聯儲局去年12月加息是正確決定,並可能在「不久將來」加息。今年沒有投票權的卡普蘭認為,4月加息太快,但不排除6月加息的可能性。同樣今年沒有投票權的費城聯儲銀行行長哈克(Patrick Harker)稱,有信心美國通脹將逐步回升至2%,預計下半年利率將朝向正常化發展。美匯指數昨反彈至94水平。

受近期日圓升值影響,IMF預期日本今年有通縮威脅。IMF將日本今年增長預測,由1%下調至0.5%。受明年上調消費稅影響,IMF將明年日本經濟預測,由增長0.3.%下修至收縮0.1%。IMF又憂慮英國脫離歐盟對環球經濟影響深遠,並把今年歐元區增長預測由1.7%下調至1.5%。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413/news/ec_ecn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14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