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與高手共事之必要

2012-12-24  TCW
 
 

 

最近許多人見面的打招呼詞都變成:「你看過Pi了沒?」接著,男生多半開始討論起裡頭的3D特效,女生則分享片中經典的對白,還有人猜起謎題:狐獴島的場景在台灣何處?

比起《後宮甄嬛傳》,我們更想討論這部八○%在台灣完成的電影,當我們嘗試畫出Pi在台灣的供應鏈,才發現原來台灣本土的操偶師、質感師等團隊都因此而拿到進入世界舞台的門票;而來自全球二十三個國家、逾四百位外籍工作人員,來台工作期間,光旅館費就高達新台幣一億二千萬元……。

對台灣來說,這是極難得的一部電影,帶著世界級的資金、團隊進來,與本土的文創環境激盪撞擊後,再帶著新的生命,站上國際舞台,並被《時代》(TIME)雜誌譽為「下一個《阿凡達》」。

這是台灣電影最接近好萊塢的一次!一切,緣起於李安對台灣的情,但不辜負這份情的,則是一群你不曾注意過的人們。他們接下這個任務,雖然一開始被譏為技術很「蠻荒」,但站在李安的肩膀上,他們得以一窺世界級的作業規格,眼界因而不同。於是,土法煉鋼的,一天天切磋琢磨,他們拚出世界級的造浪技術、操偶水準。

終究,他們為自己爭了口氣,也沒讓李安在國際上漏氣。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一位同事想離職,但一番談話後他決定留下來一起打拚,原因是:「與高手共事之必要。」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因為它精準的點出一份好工作的關鍵。

與高手共事,旗鼓相當、對弈交鋒時,甚是痛快,但要享受這份快感,壓力自不可免。某種程度,這就像少年Pi與老虎的相處一樣,虎視眈眈下,你得隨時備戰搏命,稍一不慎,可能落居下風。如同片中Pi所言:「沒有理查.帕克(片中老虎名),我早就死了;對牠的恐懼,讓我保持清醒,照顧牠的需求,讓我得到意義。」

我很相信,一個人的眼界,決定了他的高度。而眼界可以藉由閱讀、旅行、待人接物等不同方式而來;凡交手者的眼界越高,自己往上躍升,與之同行的欲望便油然而生,生命層次因而提升,不至於淪為鼠目寸光之輩。

因此,在生命中,請一定要與高手同行,因為光看著這群人如何「戰勝自己」,就是一大享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835

曾與四位美國總統共事的人

看完一本好書《倫斯斐法則》,倫斯斐(Rumsfeld)這個名字可能大家未必熟識,尤其相比歷代美國總統的名字,這個名字的著名度就更被比下去。雖然如此,止凡認為閱讀倫斯斐的傳記所得的智慧不下於美國總統的傳記。




倫斯斐一生中共有十四任美國總統,他有幸能見過其中十一位,並與四位共事過,一點也不簡單。光是計他一生的事途,美國就經歷了大蕭條、一次世界大戰、一次冷戰,還有許多衝突和危機。而他曾經當美軍、競選、做摔角手、做白宮幕僚長,又在私人商場工作過,曾當上市公司行政總裁等,絕對是不平凡的一生。

這本書記述了不少人生的小故事,也有不少商場智慧。美國福特總統更要求白宮幕僚必需閱讀這本書,可見這本書的級數。而我感到這些智慧不只對工作有幫助,更對做人與價值觀皆有啟發。寫這篇閱後感,又把一些好點子都記錄一下吧。

書中提到倫斯斐面對批評的態度,他認為我們很難指出哪位領袖沒有遭人批評過。有一段文字是這樣的:「想想林肯總統所招致排山倒海而來的惡意批評,大批的人到他去世時還對他痛恨不已,有些甚至為他遭暗殺而歡欣鼓舞。批評的人說他是猿猴、笨蛋、蠢貨、反應遲鈍的鄉巴佬、可怕又可悲的蠢驢和猥瑣不堪的小丑。要是像林肯這樣留名青史的領袖都受到這樣的待遇,任何參與公共事務的人想要毫髮無傷全身而退,根本不太可能吧。」

這是一個很好的提醒,尤其是公眾人物與從政者。近年,我們看見香港無時無刻都把不同議題政治化,差不多任何議題都分成兩派,正反各執一詞,負面情緒充斥每個角落,所以公眾人物與從政者注定根本怎樣走也會受人批評。作為一個普通人,得要學會以平常心去面對,當我們想想,若連林肯都被人「鞭屍」,自然看得開。

書中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倫斯斐透露了美國政府內部的一些文件顯示,全球最強的國家之核心,對未來的預測是如何。倫斯斐曾經轉寄國防部政策官員Lin Wells的備忘錄給Bush總統,內容如下。

若你在1900年是舉世最強盛國家的安全決策者,那麼你必然是英國人,而你小心提防的對象則是法國。

到1910年,你和法國聯手,對付的敵人是德國。

到1920年,一次大戰已經打完,英國也獲勝,你此時卻和原本的盟友美國和日本在做海軍武器競賽。

1930年時,海軍限武條約已經生效,經濟大蕭條已經開始,國防計劃參謀說:「十年內不會發生戰爭」。

九年後,二次大戰爆發。

到1950年,英國已經不再是舉世最強大的國家,原子時化曙光初現,韓戰也已經展開。

十年後,政治焦點變成「飛彈力量差距」。當時沒有多少美國人聽過越南這個地方。

到1970年,美國參與越戰的顛峰期已經過去,美國和蘇聯的關係也開始解凍,並且選定伊朗國王為波斯灣區的保護對象。

到1980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伊朗正經歷革命,美國成了有史以來舉世最大的債權國。

到1990年,蘇聯再一年就解體。美國成了有史以來舉世最大的債務國。當時幾乎沒有人聽過網際網路。

十年後,資訊、生物科技、機械人技術、納米科技和高密度能量資源的並行發展,帶來日新月異的改變,幾乎無法預測。

這一切表示我不確定2010年會是什麼模樣,但我很確定它絕對出乎預料,因而我們必須據此規劃。

看見以上的內容,大家都看見歷史的演化,一直走來直至今天的情況,世界的變化是如此的巨大。書中所提及的備忘錄只談到2010年之前,其實之後世界的變化更誇張,看看下面這張經典的相片,原來拿手機拍照這個習慣還不到十年。



曾經聽過黃國英在講座中提到,科技股的週期可以是短至半年,在科技時代,未來只會更加難以預測。還記得自己2005年在哪兒工作?正在做什麼?當時不太可能想像到今天自己手中拿著的手機有如此的功能,原來這就連美國政府也不能預測。若投資以預測未來去操作,成功機會有多高,值得深思。

這本書還有不少值得讀的地方,例如有講述全球最強的海豹突擊隊是如何揀選,一星期加起來睡不夠四小時,實在人都顛,但美國人認為得到隊員資格又是如何的光榮。又談到倫斯斐在白宮與私人公司時,工作上如何做一些決定。更分享他從前當摔角手時的體會,相當有趣

總括而言,這是一本好書。記得當時我在書局看了看,也不太認識倫斯斐這位人兄,好奇拿起來看看,決定買回家讀讀,誤打誤撞獲得一本好書,真有緣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493

與爆料教授相識30年曾共事

1 : GS(14)@2017-06-10 13:46:40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律教授里奇曼(Daniel Richman)承認,自己就是科米委託向傳媒洩漏消息的朋友。兩人已相識逾30年,曾是同事。


曾任高院大法官助理

里奇曼向路透社確認消息,但未有回應其他問題。他1984年在耶魯大學法律學院畢業後,曾任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助理,1987年至1992年在紐約曼哈頓檢控辦公室任律師,其間與時任檢察官的科米共事,目前是司法部和財政部的刑事案顧問,多次以專家身份到國會聽證會作供。在哥倫比亞大學的簡歷表上,里奇曼指自己是科米的顧問,曾刊登逾30份有關法律的學術文章。里奇曼曾多次公開支持科米的決定,包括去年對前國務卿希拉莉「電郵門」調查的處理手法。他在科米作供後引起各界關注,哥倫比亞大學的網站一度不勝負荷,要暫時關閉。路透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0/2005096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1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