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產業研究和財務分析不可偏廢 panther

http://xueqiu.com/8895927981/22652025
最近康美的事兒比較熱鬧,看到不少券商分析師甚至是行業首席出來說自己只負責產業研究,至於公司財務真假屬於審計師的責任自己概不負責,認為別人做財務分析和自己懂產業是非專業和專業的區別。我對康美沒有太多的研究,所以不對該公司的真假做評論,但其實很多爭論涉及到了做投資時產業研究和財務分析兩種方法哪個更重要的問題,今天我就著這個問題說點自己的看法。

其實本人的觀點很明確,就是標題的那句話「產業研究和財務分析不可偏廢」,在做股票投資時兩者缺一不可,偏重任何一個而忽略另一個都會帶來嚴重的問題。

做股票投資好比一個人趕路要往既定的目的地去,首先我們的目的是要走到遠方的目的地,而到遠方並不是一條直線,會有很多分叉和轉彎;其次呢路並不是平坦的,會有很多大坑,甚至是掉進去就摔個個半死的那種。而產業研究就好比我們走路過程中仰頭看遠方的路,其作用是確定我們下一步及後面一段路怎麼走,別走上了歧路還不知道,而財務分析則是低頭看腳下的地,以確定眼前有沒有大坑,自己別掉到坑裡。

只重視產業研究而不重視財務分析的人,儘管在到了路口走哪條路上看得很清楚,但由於只顧抬頭不低頭而容易掉到坑裡。由於現在分析師大多從各種專業的碩士中選拔,他們中一部分人雖然懂行業但存在財務不精的問題,這些人選出的股票都有一番描繪的激動人心的遠大前途,讓人看了熱血沸騰,浮想聯翩,其中有很多確實成為了黑馬走出了大牛股,但也不可否認其中也有很多是嚴重造假的問題股,總體上選股的穩定性不高,雖然在某些股票上暴賺,但由於經常踩地雷,長期的業績也不見得出色。所以呢,即使你是專業證券從業人員和機構,你只標榜自己懂產業而不會排除顯而易見的財務風險,那也配不上「專業」二字,你說審核財務真假是審計師的責任,那如果你投資問題公司失敗了,最後審計師會陪你錢嗎?如港股的博士蛙、雨潤食品和思嘉集團,美股的尚德和賽維,當初都屬於前景描述的一片光明,實際上問題重重的企業。

也有些朋友本身是財務出身,他們有些人在研究股票時又走入了另一個極端,主張全部問題都能從財報中反映出來,無需再看其他東西。這一類朋友有可能選出的股票儘管在財務上沒有太大的風險,但選到最後會選出行業和公司前景處於已經成熟沒有發展空間甚至開始走向衰落的地步,比如很多紡織企業、造紙企業,這種公司儘管當前資產尚可但實際上是價值破壞者,長期投資的話公司價值會越來越少,投資結果自然也不好。

綜合以上,我更傾向於將兩者結合起來做研究,一方面要看對路別走了錯路邪路,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腳下,不能跌到坑裡去。我們做投資是要為自己手裡的錢負責,只要是有助於發現機會或排除風險,研究的再細緻都不算過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770

李毅中:工業制造業中網絡經濟和實體經濟不可偏廢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2日在京表示,在推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工業制造業需要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不可以偏廢,或者失衡。實體商貿受到了互聯網的沖擊,要勇於面對現實,變革自我,尋求新的發展。

李毅中是在中國建投集團與財新傳媒聯合主辦的“全球先進制造業的前景與中國機遇”論壇上做出這一表述的。此次論壇聚焦於在新一輪的制造業版圖革新過程中,如何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先進制造業,探討了中國制造業企業如何進入全球高端產業價值鏈、獲取國際競爭的優勢地位等問題。

李毅中表示,在推進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要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著力推進智能制造向中高端邁進,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增強綜合國力。

而在這一過程中,李毅中強調,要註重網絡經濟和實體經濟跨界融合、協同發展,競合共生。德國工業4.0第一次提出了工業智能化的新概念,因為德國制造業是很發達的,所以它更重視實體經濟的提升,更重視生產線的智能化。從企業內部說,它通過物聯網把制造業的那些物理單元連成一體,構建了智能工廠。從企業外部看,互聯網將不同行業不同產業以及用戶等社會關聯方互聯互通,實現了社會資源的優化,形成了眾包研發設計,協同網絡制造,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運營效率。

李毅中表示,推進信息化,工業制造業是主戰場,實施中國制造+互聯網是一個重頭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放在重中之重,信息化驅動引領經濟發展的作用。

他進而指出,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要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進一步推進信息技術和工業制造技術緊密結合。另一方面,推進互聯網與制造業工業的跨界融合。從某種程度來講,難度更大,範圍大,行業太多,任務更重。

今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鼓勵制造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跨界合作、融合發展,積極培育網絡化協同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型制造等網絡化生產新模式,增強制造企業創新活力和轉型動力。

中國建投集團總裁助理柯珂在致辭中指出,在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深陷量化寬松、實體經濟需求不足的形勢下,制造業的重新振興和持續發展具有國家層面的戰略意義。中國以《中國制造2025》為政策依托,從先進制造入手,助力國內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而“走出去”、“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快速推進、亞投行的順利落地,也為此輪革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廣闊的外部空間。

她認為,中國制造業要彎道超車、實現工業升級,就必須積極布局產業價值鏈中具有戰略意義的環節,形成一批具有技術創新力、產業領導力的領軍企業。只有全面提升中國制造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控制力和國際產業分工地位,才能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蛻變。

美國、德國、日本等工業強國都在積極推行制造業的再升級轉型,紛紛布局智能工業、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等高新領域,力圖在第四輪工業革命中搶得先機。德國工業4.0對中國發展先進制造業具有借鑒意義。

蔡司中國區總裁Maximilan Foerst認為,良好的社會和教育環境為德國創新精神和能力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動態的創新生態系統吸引著各行業和學術界投入其中,加快了技術創新的商業化步伐。同時,技術人員的系統培訓和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保障了創新的延續性。

他表示,提高產品創新和流程最重要的還是在於企業本身和企業內部。對員工能力持續的培訓和一個企業長期創新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在保證員工的穩定和技能培訓的基礎上才能提高先進制造業方面的能力,促使企業內部實現創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030

股市下跌非監管之責 改革不可偏廢

最近,一場連續的陰跌,讓平靜多日的A股市場再度成為關註焦點。上周四,深成指跌破萬點大關,創業板跌至兩年多以來新低,如果不是銀行股等大盤藍籌突然逆勢上漲“護盤”,上證指數也3000點不保。

撇開失真指數的掩蓋,個股行情更是可以有“淒慘”來形容。上周四在2806家可比公司股票的數據中,有1882只股票“比熔斷的時候股價還要糟糕”:股價相對於2016年1月7日熔斷最後一天的價格還要低。其中甚至有98只個股股價已經跌去了一半以上,還有555只個股股價的跌幅超過了30%。

而且,這種大幅度的創下新低,是在歐美股市、香港股市乃至日韓股市等全球主要股市屢創新高的背景下發生,因而更令投資者“揪心”。不過,對於這次下跌的“內因”,似乎不難得知,總體來看主要無非三點:監管趨嚴、IPO快速發行常態化、無風險利率上行。而對於前兩點,市場上不乏質疑甚至指責之聲,認為監管層舉措失當是這次股市下行的主要原因。

這種指責失之偏頗。首先從監管趨嚴角度看,去年底監管整頓“資本大鱷”,當時的背景是寶能、恒大等險資在資本市場頻頻舉牌,舉牌標的從最初的萬科,到後面的格力電器,甚至包括對一些“妖股”的偽舉牌,這一系列舉動被認為是中國資本市場首次金融資本大舉侵襲產業資本,擾亂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秩序,且用於舉牌的資金是用杠桿手段獲得,即萬能險的資金,這些引來管理層的重視和整頓。

此外就是對對並購重組、“高送轉”、次新股炒作的嚴厲監管,以及對遊資進行前所未有的打壓和窗口指導和金融系統的去杠桿。當然,部分監管舉措似乎與市場化改革方向有些許背離,但在亂象頻發的A股,可以說不得不為。

以“高送轉”為例,近幾年已成為不少中小板、創業板股票上市之後通過擴充股本,讓股價維持在低位的“套路”,“高送轉”的目的,主要是迎合A股投資者對低價股的炒作熱情,“10轉20”甚至“10轉30”也司空見慣,且實施“高送轉”的上市公司,並不是因為業績,不少盈利不佳甚至不乏虧損者。這樣的炒作,即便可以讓相關股票上漲,但並沒有正面價值可言,且容易變成內幕交易汲取利益的途徑。相似的,跨界並購、次新股炒股、遊資坐莊、去杠桿,共同導致A股近年的亂象頻發。

至於IPO發行的常態化,也不應該多作指責。今年以來,IPO核發穩定在每周10家左右的節奏,與以往相比,提速較為明顯。這樣的發行速度確實給市場帶來了壓力,但資本市場的主要功能就在於為企業融資,一直以來,IPO堰塞湖和企業上市排隊時間一直為人詬病,監管層此舉不過是恢複了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服務實體經濟。

雖然IPO發行常態化沒有錯,但退市制度不得不提,畢竟有進有出才是成熟市場和市場化的表現。目前而言,A股退市制度形同虛設,削弱了股市優化資源配置、優勝劣汰的功能。許多上市公司規避制度,形成了“兩年虧損一年盈利兩年虧損”的利潤模式。因此,完善退市制度指標,堵住制度漏洞迫在眉睫。因為“有退有進”才符合市場化趨勢,2016年A股僅ST博元和欣泰電氣退市,二十余年以來滬深兩市因不符合上市條件而退市的公司也不過八十來家,與成熟市場年均退市率7%左右相去甚遠。

近期A股下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利率上行。雖然中國央行沒有加息,但今年以來無風險利率明顯上升。一方面,國債利息、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和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紛紛刷新兩年以來高位,余額寶、現金寶等貨幣基金近7日年化利率達到4%以上;另一方面,根據央行4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159.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個和2.3個百分點,M2增速放緩成為資金面偏緊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貨幣寬松對於經濟刺激作用有限逐漸被驗證,且近年資金投放“脫實入虛”頗為明顯,中國隨美國等發達國家收緊貨幣供應,也就順理成章。

總而言之,A股市場的下行,監管的因素不小,但不少是不可不為,通過一系列打擊亂象和去杠桿的監管舉措,讓A股市場回歸理性,有利於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同時改革也不可偏廢。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3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