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從免費變「倒貼」 安全廠商血拼再升級

http://www.21cbh.com/HTML/2012-8-10/3ONDE1XzQ5NTI3OQ.html

「如果說360是『免費』,金山毒霸則是『倒貼』。光腳不怕穿鞋的。收費時代,周鴻禕和360光著腳,我們穿著鞋,現在正好換過來。」金山網絡CEO傅盛說。金山網絡去年8月率先推出「網購敢賠」,又於今年7月聯合中國人保將其升級成為「網購敢賠險」。

這一倒貼模式引起了殺毒軟件行業「集體恐慌」。7月11日晚上,金山網絡最大的競爭者,奇虎360宣佈推出與之類似的「網購先賠」服務。

記者採訪獲悉,江民科技亦將推出網購敢賠。相關人士透露:已提交內部審批,正走流程。另一殺毒軟件廠商瑞星則持觀望態度:瑞星集中解決事前風險,事後賠付暫不考慮。

互聯網「暗網」

殺毒軟件走上倒貼之路,是安全環境演變的必然結果。

三年前,大二學生安迪(化名)在某個聊天室偶遇一個人招網頁設計,按項目付費,活兒很簡單,就是仿造正規淘寶店或機票銷售網站。

幾單之後,那人發現安迪交活速度快效率高,就把他拉到一個QQ群。群裡有人會分配任務,像安迪這樣能做網站的人只需按時交出網站代碼,每單能掙到80-100元。

這個QQ群由釣魚網站經營者組織,群裡人都很低調,交流僅限做站付錢。安迪慢慢瞭解到,這樣的QQ群和其他類似的組織數量龐大,分工明確。他們通過聊天室、論壇、微信、陌陌等工具招人,形成一個封閉的外包平台。這樣的團夥,多則數百人,少則十數人,共同點是:不差錢。

安 迪上學時,家裡很窮,但他不花家裡一分錢,每個月還能請宿舍的哥們兒吃火鍋,沒人知道面前的火鍋來自中國互聯網「最黑暗的角落」。一年前,安迪大學畢業, 認識到這樣做「違法」。安迪回憶說,一位女同學在網上被釣魚,求告無門,向「很懂技術」的他傷心傾訴,讓他「很有負罪感」,加上警方也加大了打擊釣魚詐騙 的力度,臨近畢業的他決定「金盆洗手」。

再後來,安迪成為了一名「反釣魚義務工作者」:給各個安全廠商提交自己發現的釣魚網址。他說:後來只向金山網絡提供,因為其對釣魚網站最感興趣,攔截速度最快。

安迪回憶說,「這是互聯網上最黑的角落,這潭水『深不可測』。」

據艾瑞諮詢提供的《2012年中國網站可信驗證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6月底,約有31.8%的網購用戶遭遇過釣魚網站或詐騙網站,保守估算,每年因此損失的資金不低於308億。

但對這個鏈條究竟每年能掙多少錢、怎麼分贓、怎麼洗錢等等,安迪說他不是特別清楚,他說自己在這個食物鏈的最底層,只知道上面在吃魚,不

知道具體能吃多大的魚。

安迪的故事只是一個縮影。網絡釣魚產業鏈已經成型,並將成為影響計算機安全、互聯網安全的第一大威脅,殺毒軟件廠商的角色,也必須發生變化。

金山網絡CEO傅盛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互聯網安全的核心問題,過去是丟信息,丟虛擬裝備;現在已經變成丟現金。原因是互聯網的影響已經從online覆蓋至「online+offline」,隨著B2C、團購、LBS的發展,O2O給安全廠商提出了新課題。

「倒貼」PK「免費」

奇虎360憑藉「免費模式」,徹底改寫了桌面安全市場的格局,金山、瑞星、江民在360免費軟件的壓強下,一潰千里,頹勢難免。

免 費對金山的影響巨大。2010年金山集團包括金山WPS office、金山毒霸在內的應用軟件業務收入約8100萬元人民幣,較2009年下跌16%,而網絡安全產品線上訂購用戶僅為370萬人,與2009年 相比減少58%。除了複製360「免費」模式,傅盛別無選擇。

複製「免費」兩年,金山網絡的狀況是「打不死」,也「活得不好」。要超越老大,得發現新的市場機會,推出新的產品,以及新的模式。

安全威脅從「丟信息」到「丟現金」,黑客的目的從「好玩」到「偷錢」,傅盛認為「這就產生了新的用戶需求」,誰能解決好這個需求,就可能實現行業革命。

是「行業革命的目的」,使金山網絡首推「倒貼」模式,即「網購敢賠」:用戶因釣魚網站、網購木馬造成的財產損失,金山毒霸承諾給予每年1000元的賠付基金。

360隨後也推出了模式一樣的「網購先賠」,且每年最高賠額為8000元。

今年8月,金山網絡另闢蹊徑,推出「網購敢賠險」,目的是使倒貼名實相符。

金山網絡擔心「競爭對手再次跟進網絡敢賠險將水攪渾」,但360僅宣佈提高「網購先賠」賠付金額,而沒有推出「網購敢賠險」,這讓包括傅盛在內的金山高層「鬆了一口氣」。

但360選擇了另外的道路:進軍搜索引擎。近日,搜索引擎營銷提供商,艾德思奇CEO唐朝暉預計,奇虎360下半年就會推出搜索引擎。因為搜索引擎投入大,競爭門檻高,360希望構築一個「更高的門檻」遏制來自金山網絡的競爭。

無論如何,中國殺毒軟件市場由奇虎360的「獨角戲」時代進入奇虎360、金山網絡的「雙雄會」時代。誰成為贏家,得看雙雄還有什麼牌可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089

為什麽投資者願意“倒貼”購買德國債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868

德國兩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在-0.01%處徘徊。負利率意味著,投資者願意付費借錢給德國政府。(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這在常理上說不通。一般來說,借款方需要支付利息,而不是出借者支付費用。但是,在過去幾年間,負利率時有發生。在投資者恐慌的時期,原本就處於低位的債券收益率被壓得更低。

第一眼看來,可能是由於烏克蘭的危機使得資金湧向安全的資產,推低了德國債券的收益率。但事實不止如此。在歐元區,物價上漲持續疲軟。7月,物價僅同比上漲0.4%。歐元區許多國家陷入通縮(西班牙、希臘、葡萄牙),或者徘徊在通縮的邊緣(意大利)。

看來,歐元區的債市正預期通脹將繼續疲軟。來看看所謂的德國“盈虧平衡率”。(盈虧平衡率是市場通脹預期的一個指數)

在過去幾周,盈虧平衡率快速下跌,目前的指數意味著在今後五年,物價將年均上漲0.7%。

下跌的物價是一個真實的經濟風險。其將對經濟增長施加阻力。因為隨著物價的下跌,消費者將推遲購買。同時,企業也將不願借債投資,因為債務將隨著物價的下跌變得更難償還。

盡管通縮對債務人來說是一件壞事,通縮對債權人來說是好事。因為通縮意味著借出去的錢將變得更值錢。這正是為什麽投資者願意倒貼投資德國國債的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82

量化寬鬆的副作用 蔓延到公司債 買BMW公司債 還要倒貼利息?

2016-01-25  TWM

受到貨幣量化寬鬆影響,歐元區銀行同業拆借利率來到負值,而許多發行機構在債券契約中,將浮動利率與其連動,並未明訂以零為下限。所以,當殖利率降到零以下時,債券持有人可能還要倒貼錢,換取借錢給它的特權。

全球大行貨幣量化寬鬆(QE)的實驗之後,雖然衍生出奇奇怪怪的副作用,但我們現在也已經習慣,老神在在。民眾把錢存在活存帳戶,還得貼錢給銀行?很平 常!要向歐洲政府買公債,卻還得付錢給它們?這也不稀奇了。但公司債呢?每三個月把錢交給企業,換取借錢給它的特權,你說奇怪不奇怪?

Furibor气轉負揭公司債亂象

BMw去年四月賣給投資人總值達十億歐元的浮動利率債券,在今年一月二十日重設利率。這些二0一八年到期的浮動利率債券,殖利率比三個月歐元區銀行同業拆 借利率(Euribor)多出二十個基點。也就是說,債券持有人,在四月第一次的殖利率是0.二0二%,七月是0.一八一%,十月是0.一四九%。

但畢竟目前的世界亂烘烘,歐元區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遠遠低於零,未來有可能拖累BMW公司債,把殖利率拉到負值。

過去一年,歐元區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的跌點超過二十個基點。如果再掉七個基點,也就是過去九周的跌幅,則BMW就有權利要求債權人付錢給它。

在一月利率重設之前,要投資人倒貼錢的情景,或許不會成真,但BMW至少還有四筆浮動利率債券流通在外,包括三億歐元將於二月十五日重設利率,但如果歐元區銀行同業拆借利率在二月下滑五個基點,則這些債券也會出現負值利率。

並不是故意找這家德國汽車大廠的麻煩,用彭博終端機搜尋殖利率不到0.一四%的浮動利率債券,我總共找出兩干多筆,大多數由銀行發行。

殖利率下限公司規定不同

問題來了,許多發行機構在債券契約中,納入「最低殖利率」條款,明訂以零為下限,但BMW卻沒有這項條款,也沒有明訂下限。

我承認我沒有看完這兩干多筆債券的契約文件,倒是特別注意到聯合利華(Unilever)發行的債券,金額達七.五億歐元,殖利率比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高出十八個基點。我向公司求證,對方表示,確實明訂殖利率下限為零。

BWM證實並未設定殖利率下限,但表示如果殖利率真的降到零以下,並不會向債券持有人討錢。

親愛的讀者,你們讀到這裡,可能會覺得這篇文章沒有重點。但別忘了,還有其他兩千多筆與BMW類似的浮動利率債券,有多少筆明訂殖利率下限?又該怎麼確定 發行機構不會執行負殖利率?我若持有這些債券,這個禮拜一定會好好看過契約,甚至打電話給發行公司的財務部問清楚。

歐元區銀行同業拆借利率

(Euribor,Euro Interbank Offered Rate)計算基礎是主要歐洲銀行互相貸出款項時的利率,去除偏差值取平均,在歐洲時間每天上午11點公布。重要性在於,它幾乎是所有金融商品以及存款或放款利率的參考標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82

【社區+】巨頭公司倒貼錢進軍社區醫療,秘密是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481.html

【社區+】巨頭公司倒貼錢進軍社區醫療,秘密是什麽?

一財網 王悅 2016-02-05 11:37:00

患者數據讓保險公司和雇主找到了更為廉價的支付方式。而無論是信息系統還是遠程醫療的供應商他們在掌握了患者的數據以後,就有了去談判的砝碼。最全的患者數據來自哪里?答案就是基層醫療,或許這就是為何不賺錢,大家也要來社區醫療布局的最大原因。

作為"十三五"醫改計劃分級診療中的重要一環,社區醫療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國醫改的未來走向。政府希望通過社區醫療的“預判”將更多慢病、小病的病人留在基層,給三甲醫院減壓;企業和資本更是看中了社區醫療的廣覆蓋人群,在近幾年相繼進軍這個領域,以求未來在這個龐大的體系中能分得一杯羹。

但無論對政府還是企業來說,現在談賺錢、盈利都還為時尚早,改革的難度大小從體量大小就可看出一二: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共有1151家三級醫院,4321家二級醫院,而歸屬於一級醫院體系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卻有接近五萬家,其中東部沿海地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數量占比達到65.24%。

施阿姨的“最後一公里”

患有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慢性病的施阿姨如今是上海市長寧區西法華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常客。對她來說,衛生站的陳醫生就是自己的私人醫生。

陳醫生在這家醫院工作了有十五年,他對於施阿姨的病情可以說了如指掌。在西法華社區衛生服務站,每天會有兩名像小陳一樣的全科醫生。

“我得的就是慢性病,小陳醫生非常熟悉我的病情,在這里看病不用排隊,沒有掛號費,醫保的報銷比例還比二級、三級的醫院高,我為什麽不在這里看病?”施阿姨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自從去年底長寧區試點了社區衛生中心的處方外配模式後,周圍的像她一樣的鄰居們越來越多地開始選擇在社區看病了。

在以前,社區的鄰居們不願意在家附近的社區衛生中心看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看病的診療費費、藥費不能進醫保。而像施阿姨這樣的老年人,大多數得的都是糖尿病、高血壓這樣的慢性病,長久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以前社區的醫生們都是好心幫我們忙,早晨我們在社區看病了之後,他們要拿著我們的醫保卡去附近的醫院給我們掛號、開藥,這樣才能走醫保系統結算,然後我們再跑一趟社區醫院,當天下午三點多才能拿到早晨開的藥。”王阿姨告訴本報記者。

但是處方外配模式啟動後,一切悄然發生了變化。

“現在社區居民在這里看病拿藥只要來一次就可以,以前醫保費用的結算只能在醫院,但是現在醫保進站點,在社區衛生中心開的藥通過網絡系統也可以直接進行醫保結算了。”陳醫生一邊向記者解釋,一邊給施阿姨開了她要拿藥的處方單。

隨後,《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跟隨施阿姨來到了社區衛生院附近200米的一家藥房。在藥房的社區定點取藥櫃臺,工作人員將這張處方單的最後四位輸入進了處方平臺,施阿姨剛剛處方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診斷結果、開的藥物就全部出現在了系統中。

根據本報記者觀察,施阿姨從家出門到最後拿到自己所需的藥物,總共花費了半小時不到,這在過去也只是自己乘公交車到醫院的時間。而費用上,也都與去大醫院看病相差無幾,甚至比在醫院開藥還要便宜:根據上海市退休人員醫保的報銷政策,三級醫院需要患者自付20%,二級醫院自付15%,而社區衛生機構所屬的三級醫院僅需自付10%的醫療費用,而且掛號還不需要收費。

據陳醫生介紹,以西法華社區衛生服務站為例,目前該站點覆蓋4個居委會,兩萬左右的人口,每天可以接待200人左右的門診量。

“居民可以在這里咨詢、檢驗、做心電圖、B超,很多檢查項目都是免費的。我們的任務除了給慢性病人開藥,還有一個職責就是幫大家分清楚自己有病還是沒病,如果有病就往附近的醫院轉診,沒有病也可以幫大家做好健康管理,爭取不生病。”陳醫生說。

一公里以外的社區醫療怎麽做

在長寧區西法華社區衛生服務站20公里以外,浦建路160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的辦公室里,兩名心電診斷專家正在看著電腦系統里剛傳過來的心電圖,這張心電圖是五分鐘前從徐匯區漕河涇的一家社區衛生站傳來的。

“這個病人因為心臟不適就去家附近的社區醫院做了心電圖,但因為社區醫院里都是全科醫生,有的不具備判斷心電圖狀況的能力,所以他們就可以通過我們的遠程系統將心電圖傳過來,由專業的心電醫生給他們判斷,再將結果回饋給他們。”仁濟醫院心電圖室的一位醫生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據了解,目前仁濟醫院的遠程心電圖已經輻射了上海的9個區的600多個社區衛生站點。事實上,在上海市包括仁濟醫院、新華醫院、中山醫院等多個上海三甲醫院的心電、超聲波、放射影像診斷都可以通過這種遠程的方式進行。

對於病人來說,遠程診療不僅免去了過去在醫院長時間排隊的煩惱,就診的費用可以通過醫保系統進行支付,並不需要額外再掏一分錢。

“在高峰時期一天我們可以看八九百個病人,以我們與仁濟醫院合建的這個遠程診療中心為例,一些醫生是來自仁濟醫院,還有一些是我們從瑞金、新華等醫院招聘過來的醫生,因為僅僅靠一家醫院的醫生來做,人員遠遠不夠。”與仁濟醫院合建該遠程中心的萬達信息(300168.SZ)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誰在從中掘金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大大小小的社區醫院達到了接近五萬家,以在社區醫院的互聯網化走得比較靠前的上海市長寧區為例,據該區域衛計委的相關人員透露,目前該區共有40個衛生站點,有30個已經實施了點子處方外配,其余的在今年一季度也都可以實施完畢,社區醫療+的推進進展迅速。

盡管只是醫改蛋糕中最基層的一塊,但毋庸置疑,社區醫療也是體量最大、需求最迫切的一塊。根據此前國家衛計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資源處處長焦雅輝的說法,國家現在正在研究“頂層設計”,將專門出臺關於推進分級診療工作的指導意見,並且預計不久將會“掀開新局面”。

在資本市場中,與社區醫院的改革推進結合得最緊密的大體有這樣的三類公司,一類有關醫療信息化建設,一類有關遠程醫療,還有一類是各家商業保險公司。包括萬達信息、東華軟件(002065.SZ)、東軟集團(600718.SH)、用友網絡(600588.SH)、衛寧健康(300253.SZ)等均已提前布局。

“對於我們來說,主要的盈利方向是兩個,第一個是向政府以‘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務,包括社區醫療醫保結算系統的打通、處方平臺的打通、影像遠程診療體系的打通等,但是這部分目前只是微利。”萬達信息高級副總裁翁思躍對記者表示。

4年前布局社區醫療的萬達信息,通過切分政府基礎醫療的蛋糕目前可以實現盈虧平衡,而在市場上,更多的競爭者依舊處於虧本做買賣的狀態。那麽,讓企業貼錢也要做的原因在哪里?

與患者相關的信息和數據是資本眼中的巨大寶藏。

事實上,作為醫改的核心,“醫保控費”可以說是推進分級診療的最直接訴求。而國家期望進行控費的最基本方式,就是通過社區醫院來對居民健康進行管理,以減少未來的疾病支出。家庭醫生是進行管理的承擔者。據了解,社區醫院的全科醫生未來的定位就是居民的家庭醫生,每個家庭醫生的初期目標是管理好2000個居民的健康狀況。

“做健康管理,可以盈利的地方就會變得很多。商保病人可以與商業保險結合,比如有高血壓的病人,我們替保險公司管理好病人的身體,減少他們的醫療支出,保險公司可以給我們相應的補貼。這些已有的患者數據可以幫助保險公司鎖定他們的目標人群,然後我們再進行合作,共同實現管理。在社保上,提前做好患者管理也可以實現國家醫保控費的目標。”翁思躍介紹。

患者數據可以幫助保險公司更好地進行控費,無論是國家醫保還是商業保險,這都是最迫切的需求。

盡管“數據控費”在國內仍處於非常初期的發展階段,但在美國,這已經被驗證成為可以實現盈利的模式:據了解,美國的遠程問診服務價格每次基本在35~49美元,而線下的問診價格每次平均都在100美金以上,遠程問診大大節約了診金。通過診金的節約,遠程問診獲得了控費方保險公司的支持,進而推動了遠程問診模式在美國的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在2008年~2013年,美國對互聯網醫療的投資總額是102億美元,其中47億美元是投資遠程問診和遠程監護。根據預測,在2017年會有65億美元投向遠程醫療領域。業內預計,隨著遠程醫療的巨頭服務公司Teledoc的上市以及多家遠程醫療公司獲得融資,這個數字還會上升。

患者數據讓保險公司和雇主找到了更為廉價的支付方式。而無論是信息系統還是遠程醫療的供應商他們在掌握了患者的數據以後,就有了去談判的砝碼。最全的患者數據來自哪里?答案就是基層醫療,或許這就是為何不賺錢,大家也要來社區醫療布局的最大原因。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42

7年不賺錢,創始人倒貼數千萬,“不務正業”的公司如何實現逆襲?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25/159407.shtml

7年不賺錢,創始人倒貼數千萬,“不務正業”的公司如何實現逆襲?
周路平 周路平

7年不賺錢,創始人倒貼數千萬,“不務正業”的公司如何實現逆襲?

“從來很富有,總是很缺錢”

文丨周路平

幾乎所有初次聽到這個事情的人都很驚訝:一家年交易額150億的賣票軟件,開始做專車,組飯局,紅酒和大米。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不務正業”。

“我們做所有事情都是在為同一類用戶,用同一種方法規劃不同的服務和產品,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是很專註的,一點都不分散。” 航班管家CEO王江已經對這樣的質疑習以為常,他已經年過40,既是航班管家的服務提供者,也是消費者。這家成立7年還未掙錢的公司一直在堅持著自己的道路。

票務起家,賣貨掙錢

如果把時間撥回到2009年,沒有人會想到航班管家會是現在的模樣。人們熟知的王江(外號“連長”)已經賣完了早前經營的公司,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準備移民澳洲。他來北京參加會議時,卻被李黎軍說服留在了北京,進入剛組建的航班管家擔任CEO,開始了一段新的創業旅程。

彼時,移動互聯網的概念還是個新鮮玩意,航班管家當時的目的很單純,做一個手機端的應用,為商旅用戶提供航班查詢和延誤提醒等功能。在移動互聯網早期,這種工具類的應用廣受歡迎,上線第二年便從7萬用戶增長到100萬,不費一槍一彈。也因為開發早,航班管家很快得到了蘋果應用商店的官方推薦。

2014年底,航班管家推出“夥力”系列品牌,大力發展場景電商業務。於是乎,人們看到了一個做票務查詢和交易的公司,開始大張旗鼓地賣大米、開專車、組飯局、搞旅遊。在強調垂直細分的當下,航班管家的做法看上去雜亂無章。其內在的邏輯是圍繞出行的人群構建新的消費場景,提供深度服務,這被稱為“場景電商”。

航班管家的做法與消費升級的到來息息相關。以前消費者找便宜貨,講究價格,現在開始追求價格適中有品質的東西。“這一幫中產階級本來就是我們的用戶,我們又有向他銷售的場景。”航班管家COO易兵說,如果我們像像淘寶或者京東一樣賣貨,幾乎看不到任何機會,未來是場景電商的時代。

7年時間,航班管家已經通過航班和高鐵票務交易積累了一大批商旅用戶,飛機和高鐵偏高的價格像一個大過濾器,留存的用戶有消費能力和意願,追求生活品質。把價格適中且有品質的商品放入出行場景中,這一點讓王江看到了希望。

王江常掛在口頭的是德州扒雞的成功案例。德州扒雞因為基於火車場景的叫賣讓全國人民熟知。當乘坐火車經過德州時,列車員會及時向乘客推薦德州扒雞,可以填寫地址直接郵寄到家。這種消費場景的營造成功打造了德州扒雞的品牌。

這個場景被航班管家直接借用,放到了汽車上,解決商務人士出門回家帶禮品的問題。航班管家把當地的特色禮品放在專車後備箱里,用戶在往來機場的路上,任何時間和地點,只要想起這件事情就可以下單購買。

這是一次從賣票到賣貨的轉變,模式很清楚,至於賣什麽則費了一翻功夫。航班管家為場景電商制定了幾個標準,首先必須是快銷品,其次是在快銷品里增長最快的品類,最後是增長最快的品類里,帶有品質生活的標簽。咖啡是,優質大米是,紅酒也是。

王江的一個判斷是,消費升級的這部分人,消費欲望和消費能力在迅速增長,他們越來越願意把錢花在那些看起來可有可無的東西。

在未來十年,中國的咖啡與紅酒消費量會出現巨量的增長。依據來自西方發達社會的生活對比,他認為中國人的生活消費一直在對照西方,美國人吃什麽喝什麽,歐洲人吃什麽喝什麽,我們就要吃什麽喝什麽。

“住大的房子,喝好的紅酒,喝咖啡……”王江用手在眼前比劃著,仿佛眼前就有他所描繪的一切。而他所說的這些東西開始越來越具有儀式感。

選品的邏輯

咖啡最先進入王江的商業實踐。

他把原來消費者圍繞咖啡館消費的場景,變成了咖啡圍著人轉,這是新的場景創新。不再需要找人流量最大的街角,而是找辦公室人群最集中的地方,圍繞他們建立咖啡生產車間,半小時內送達。

這不是一個拍腦袋的決定,王江為了證實咖啡可行,專門跑到星巴克、costa、太平洋等品牌咖啡店實地觀察。當時最簡單的方式是數人頭,觀察進店的都是什麽樣的人。一個偶然的發現是,咖啡外帶的消費者越來越多,白領越是集中的地方,情況愈是如此。

王江跑到國貿、金融街,發現有超過一半的顧客拿了一杯咖啡就走。甚至時間點的不同也會影響這種情況,午餐後的時間,外帶的現象明顯更多。跑到美國,情形也類似。

王江最後得出結論:單獨成立團隊,做一個外送的咖啡——連咖啡。既然咖啡的消費場景相當大一部分集中在辦公室,幹脆直接送到辦公室。

考慮到自身沒有品牌和影響力,連咖啡前期都是送星巴克等品牌咖啡,每單向顧客收取5元的配送費,保證半個小時內送到,類似於“閃送”。

當單日訂單突破數萬單時,連咖啡露出了他的野心。2015年5月,連咖啡推出了自營品牌Coffee Box,淡化星巴克的咖啡,在北上廣送自己的品牌咖啡。一年後,連咖啡完成了B輪5000萬元融資。

當然,Coffee Box自主品牌的成長付出了相應的成本,訂單量出現明顯的回落。剛開始用戶買一杯星巴克,送一杯Coffee Box,到後期買Coffee Box給予更多的優惠。經過長時間的經營轉化,如今連咖啡在北上廣完全不送其它品牌咖啡,只送Coffee Box。

連咖啡的車間覆蓋方圓1.5公里,目前已經在北上廣的核心商圈覆蓋了60家咖啡車間,每天超過一萬杯咖啡被售出。下一步將開通深圳加快擴張步伐。

從送星巴克到後來送自己的品牌,這件事情被一步一步走通。做咖啡的成功經驗也被王江移植到紅酒領域,未來的航班管家將圍繞出行場景和中產的消費增加越來越多的業務,紅酒、書籍等等最終都會出現。

航班管家進入專車市場在遵循著同樣的邏輯。在“夥力專車”推出之前,航班管家早已經接入了易到用車的服務。易到的缺點是一個大的平臺,沒有細分到機場和高鐵人群。

航班管家的所有服務都基於場景發生了變化,也就意味著在接送站這個細分領域誕生出一個新的專車品牌,把各項細節優化,包括飛機正點還是晚點,從哪一個口出站等等。航班管家用九個月時間把夥力專車做到一天一萬單。

前段時間,航班管家與滴滴出行談合作,王江告訴他們,你們是平臺公司,我們是品牌公司,服務一類人,滿足他們在特定場景的需求,而不是所有需求。

然而無論是專車還是咖啡紅酒,幾乎每一個細分領域都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和挑戰。“So what ?”王江雙手一攤,他反而認為市場競爭激烈說明市場足夠龐大,值得去做。未來,圍繞出行的消費升級都可能看到航班管家的身影。

盈利模式之困

工具不掙錢,這是一個尷尬的現實。盡管航班管家的日活躍用戶高達600萬,2015年的交易額達150億元,但在賣票上收入只有4000萬元。

賺錢一直不是航班管家的強項。

航班管家從2013年底才開始全力轉型,從信息服務延伸到票務交易,而在涉足交易之前,航班管家幾乎沒有收入,全靠投資人的錢活著。

王江曾把自己和公司的處境形容為“從來很富有,總是很缺錢”。王江有足夠的資產,曾以410萬美元的價格賣掉早期創辦的公司,之後成功投資了王興的美團、俞永福的UC等企業,早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但航班管家一直處在花錢和缺錢的狀態。

航班管家創新業務的負責人張光明在加入航班管家之前曾經營著一家公司,已經掛牌新三板。這家企業在很早的時候一年就能掙幾千萬,而航班管家一直賠錢。每次幾人一塊吃飯,各自都會談論拿了多少利潤,明年在哪里上市等諸如此類的話題。當這些問題拋給王江,王江說航班管家不賺錢、賠錢。準備怎麽賺錢呢?不知道。

當年C輪融資時,因為盈利模式不清晰,不被投資人看好,已經三四年沒有拿融資的航班管家最後硬是靠著王江與李黎軍自掏腰包的數千萬元堅持下來。

“我們從2009年開始,基本上每年都是這樣。連長所帶給人的感覺是這樣,你說商業模式,他還沒想清楚,沒有設計商業模式,我先把第一步做好,先把用戶體驗做好,把用戶發展做起來,把服務做好,商業模式自然就有了。”張光明說。

航班管家幾乎是在移動互聯網剛進入中國時同步出現,很多人佩服這份眼光。但另一方面,它也在後來的爆發期受到巨頭強大資本的擠壓。 

2012年前後,移動互聯網開始火了,包括攜程、去哪兒幾家大的OTA網站在拼命往移動互聯網轉型,大量的錢湧入市場,紛紛補貼用戶搶占票務交易份額。

航班管家出現猶豫,盡管進入時間早,但航班管家並沒有重金砸向票務交易的打算。 “確實大家都不懂,我們剛做的時候大家都不懂。”航班管家COO易兵說,“沒有想好之前,我可能先看看再說。”

當時的航班管家活得不差,A輪和B輪共2000萬美金剛入賬,夠吃幾年,完全不到生死存亡的階段。只不過那個時間,沒有人清楚革命要向何方。

王江曾向《財經天下周刊》直言,雖然當時拿了經緯創投和Greylock的1500萬美元,“但是不敢花,因為知道這錢花出去就當炮灰了。”

最終,航班管家采取的是相對保守的策略:把工具做好,不斷優化用戶體驗。這是典型的技術男風格。“這個產品能夠給用戶帶來價值,賺錢不賺錢先不管它。你做大了,給用戶帶來價值,那你肯定就會賺錢,這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 

王江發現,機票代理和銷售已經過了黃金時代,掙不到錢,但靠機票銷售可以拿到很多消費用戶。

“不能只做工具,做交易用戶和消費用戶才是有價值的。”易兵回憶,航班管家真正回過神來已經到了2012年底。當時一個樸實的想法是,將來一定要從交易賺錢,光有信息,既構成不了商業模式,也積累不了有效用戶,而機票和火車票也是他們最為熟悉的領域。

2012年12月底,航班管家上線機票的支付功能,艱難地賣出了第一張飛機票;次年4月,高鐵管家開始了火車票的交易支付功能。經過三年的發展,航班管家的年交易額已經突破了150億元,盡管進入較晚,也獲得了比較不錯的市場份額。

“我們現在場景電商做起來,收入就會很快。”易兵並不擔心收入的問題,電商收入占了總收入的四分之一。根據他的預測,今年航班管家的營收達到1.5億元,明年至少3-5個億。

創始人基因

“我覺得每個公司都是這樣,沒有什麽特別奇怪的”,“我覺得這都沒什麽特別好講的”,“還行吧,就是基礎的東西”這些是采訪過程中王江在評價自己公司時多次使用的評語。他拒絕一切浮誇和溢美之詞,也很少順著記者的思路走,他甚至會很直接地告訴對方他的感受。

他也沒什麽架子,接受創業家&i黑馬的采訪之前順手拿來一袋同事的喜糖,散發給大家。他還規定公司內部沒有上下級之分,所有人都稱呼他“連長”,開會不能超過40分鐘,全公司不定kpi。

490069557253639406

他喜歡藝術,有生活情調,在辦公室吃盒飯,都要鋪上桌布,倒上紅酒。甚至周末可以帶孩子出國過個生日。

王江與航班管家最初的那位創始人李黎軍有個共同愛好,都喜歡美食與美酒。當初航班管家在做工具還是交易的問題上一度爭執不下時,一群合夥人大腿一拍,放下問題,喝酒吃飯。“說白了年紀都比較大了。”

易兵說,航班管家的合夥人都是70後,年齡擺在那里,吵不起來。當初王江還定下一個原則,實在討論不下去的問題,兩邊意見都總結出來,選樂觀的那個。所有人表示同意。

但他自認為不善於反思,很少回顧成功與失敗。“坐而論道是我特別不擅長的,你讓我反思戰略,我跟你說也是胡說。” 

不久前,一位做外賣O2O的創業者專門跑來向王江討教,他的公司已經難以為繼。創業者訴苦,當年最不該做的就是為訂單去燒錢,燒到最後把錢給燒完了,機會也燒沒了。

“說這個話毫無意義,棋都結束了,你還在說剛才那步臭棋怎麽樣。” 王江當場反駁,站在後面回顧過去,往往能做出一個貌似清醒的決定。

但燒錢做訂單才能有資金進來,才能把規模做大,當時沒有人冷靜地說我們不應該這麽幹。“因為冷靜的人根本拿不到錢就下場了,不冷靜的人才是後面離場的。”

王江生性耿直,不喜歡拐彎抹角,他也曾遭遇這位創業者一樣的困擾,但區別在於,王江有錢,有堅持下去的信念。“你說誰比誰英明?就是最後那一口氣,我撐住了,別人沒撐住。”在他的眼中,所有的戰略和戰術在錢和信念面前都顯得極其脆弱。

創始人的性格特點往往決定了一家公司的長相。

王江是早年成功過一次的互聯網人,最早的商業訓練可以追隨到15年前。第一波互聯網泡沫剛剛破滅,不到30歲的王江創辦了第一家做手機遊戲的公司——巖漿數碼。

這是一個低買高賣的生意。巖漿數碼以40個人的規模,每月生產五六款基於Java的單機遊戲,這個效率達到了行業最快水準。當時的遊戲銷售走的是貨架模式,中國移動經營了一個叫百寶箱的遊戲貨架。

巖漿數碼成了貨架的產品提供商,定期把遊戲上架,銷售額的15%歸中國移動,剩下的歸開發者。生產的遊戲越多,利潤越可觀,高效率也讓巖漿數碼在後來賣出了好價錢。2005年12月30日,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華友世紀宣布,以410萬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巖漿數碼。

這並不意味著他會相信互聯網的創富神話——以前的人們認為十個人能夠改變世界。他的創業經歷告訴他,無論是互聯網還是傳統行業,最後大家都是做生意,做生意的核心是低買高賣。

這也是在後來做航班管家時,王江一度有做一個非常純粹的互聯網公司的想法:流量和規模才是最重要的,賺錢這事不重要,甚至認為有收入是個恥辱的事情。這種想法在當時大行其道,也使得王江一直專註於用戶體驗,而沒有花時間去研究如何賺錢。

當初他們給航班管家定的原則是不介入交易,只做信息查詢工具。這是一個有趣的選擇,航班管家不介入交易,一方面是因為交易方式和工具還不完善,另一方面是為了體現平臺公正,方便與外部合作。所以在早期,航班管家的流量全部導給了攜程之類的OTA網站。

“什麽事情值得做,再去想什麽事情適合自己做。”這是王江的做事風格。譬如他認為航班查詢軟件不能靠賣保險掙錢,所以在最艱難的時候,航班管家也沒有通過賣保險掙錢,盡管這是票務軟件的通行做法。

但王江堅持認為這不是他們應該做的事,也不值得做。“確實把公司變成一個盈利的公司挺容易的,這個意義不大,沒意思。”他不覺得這是創始人腦子里應該想的東西,僅僅做這個事情,還不如不幹。

“不是說為了賺錢、融資、上市等等,這些在我們這都根本提不上字典。”張光明說,他們所追求的是符合理念的東西,在他們看來,航班管家將是他們做的最後一個公司,成與不成都在這里。

“我們希望做一個大一點的事情,更有意義的事情,不要著急變成一個只是小的創業公司,然後賺錢了把它賣掉或者上市。” 

或許這也是王江願意在航班管家7年未能盈利依然堅持的原因。至少在他看來,圍繞高凈值的商旅人群做場景電商是一件無人敢做但又無比正確的事。

航班管家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605

免費騎已經不算什麽了,摩拜單車開始倒貼錢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3/162085.shtml

免費騎已經不算什麽了,摩拜單車開始倒貼錢了
周路平 周路平

免費騎已經不算什麽了,摩拜單車開始倒貼錢了

歸根結底,紅包騎行的背後是效果與成本的博弈。

在過去一個月時間,共享單車市場的局面基本是如下情形:

ofo:響應環保,免費騎行三天。

摩拜:喜迎兩會,免費騎行一周。

ofo:日訂單破千萬,普天同慶,連續四天免費騎。

摩拜:老板心情好,免費騎三天。

……

如果免費需要理由的話,共享單車們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免費騎行已經成了共享單車市場競爭的主要手段,除了摩拜單車和ofo,包括小藍單車等其它品牌也都加入了這場免費騎行的戰爭。

騎行領紅包,支付寶或成最大贏家

免費騎行提高的是用戶使用頻次,卻沒有辦法解決自行車的合理配置問題,自行車的合理調度是共享單車平臺另一大棘手之事。3月23日,摩拜單車首次嘗試紅包做法,引導用戶參與單車調度。

根據規則,用戶只有通過摩拜單車App才能看到紅包單車,根據定位找到車輛,並解鎖騎行。用戶在享受兩小時騎行免費的同時,還可以獲得1-100元的現金紅包獎勵,這個獎勵將與原有的賬戶分開,累計10元可以通過支付寶提現。

微信圖片_20170323132119

騎車領紅包活動今日(3月23日)在北京、石家莊、濟南三地同步推出,此後將逐步在摩拜單車開展運營的三十多個城市鋪開。不過,並非用戶隨意騎行就能獲得紅包獎勵,每輛車在開鎖後會有一個任務,有可能是騎行10分鐘,也有可能是騎到固定地點。

紅包的出現也都圍繞著車輛的調度進行。摩拜單車負責人將其歸結為三個緯度:時間上,避開早晚高峰,用戶需求旺盛,不需要通過紅包刺激,所以大部分安排在非高峰期;地點上,以城市黑洞區域為主,包括小區、胡同等車輛比較難找的地方;人群主要以單車獵手和有閑暇時間的用戶為主。

有意思的是,摩拜紅包車在上線首日可以通過支付寶提現,而用戶想提現到微信支付,需要等到4月初。這就尷尬了,騰訊才是摩拜單車的投資方,但微信支付接入的時間比支付寶還晚。而在不久前,ofo宣布在上海等地區通過信用積分替代99元的押金,而使用的也是支付寶的芝麻信用分,真不知道騰訊是什麽心情。

成本與效益的博弈

共享單車的使用高峰期出現在早晚上下班期,需求集中在地鐵口附近。摩拜單車產品負責人楊毓傑表示,無論投放多少輛車,都會有地方無車可用,也會有地方的車輛在閑置。目前,摩拜單車和ofo的總投放量都超過了100萬,但用戶在上下班時,依然面臨著一車難求的局面。

與打車不同的是,滴滴可以利用加價方式進行對車輛進行調度,自行車沒有司機,不會自己移動,如何讓供給快速地找到需求,成了單車地面運營的最大難點和痛點。

目前,共享單車平臺大多是雇傭人力,通過三輪車進行調運。此前,創業家&i黑馬曾探訪了ofo在北京東四環邊的一停車點,據調度運維的師傅介紹,他們每輛車每天需要來回運輸三四趟,一次最少能裝12輛自行車。而之前創業家& i黑馬報道的莆田創業者,也專門買了一輛二手貨車,每天晚上十一點之後上街巡車,然後擺放在人流量密集區域。

摩拜單車的紅包做法試圖擺脫原有的人力調度,並根據用戶需求場景來設置特殊任務,激勵用戶參與優化運營。楊毓傑直言,“其它顏色的單車可能要用其它人工的方式和不高效的方式去解決調度問題。”相比之下,ofo的確沒有辦法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調度,ofo的車輛沒有定位功能,還是機械鎖,沒有辦法通過獎勵用戶的方式去調配自行車。

摩拜單車推出的紅包調度方法,有多大作用目前不得而知。

這種做法倒是令人響起當年的外賣大戰,外賣作為一個潮汐效應明顯的領域,大部分訂單集中在中午和晚上就餐時間。當時有創業者就盯上了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他們的設想是讓他們去送外賣也都是之前的設想,利用閑置資源,把大爺大媽們調動起來,每送一單給兩三塊錢的補助,每個月累計起來,也有數百元。這是一個美好的願望。但現實卻是,目前外賣平臺使用的都是全職配送員。大媽的廣場舞跳得不亦樂乎,哪有時間給你送外賣。

有多少用戶願意為了紅包專門去騎行有待觀察,但紅包調度法倒是給共享單車運營提供了新的思路。如果給的金額足夠有吸引力,或許很多人願意加入其中;而如果紅包調度方法成本大大高於人工調度,這種做法會很快被拋棄。所以歸根結底,這個背後是效果與成本的博弈。

摩拜單車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638

銀行行長面臨大考不敢放貸:先得搶糧,總不能讓我“倒貼”

盡管授信房企的副總都堵進了張行長的辦公室,張行長還是握住這已經審批通過的20億元貸款,不肯放款。

張行長一臉無奈,客套賠笑,稱分行額度真是緊缺,請客戶“要不再等等吧”。實際上,他很明白“再等也是白等”——除非,客戶能聽懂他的暗示,接受貸款綜合成本再狠狠上浮一筆。

張行長是某家資產規模2000億元級的城商行的某分行副行長,分管公司金融。維護好一批綜合創利貢獻度較高的房企客戶本是他的職責所在,只是現在,這貸款業務已經讓位於逐步逼近的二季度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讓位於市場上已被戲稱為“負債荒”的流動性趨緊態勢,讓位於資金價格陡升正侵蝕的利差,讓位於總行“下了死命令”的流動性管控。

“搞來資金才是頭等大事。”張行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總行剛下達了被他們稱之為“史上最嚴”的流動性管控方案。各個經營單位、各個分行都要自保平衡。

重擔落到了吃資金大戶的房地產信貸上。銀行們心里會有一個貸款定價的底價,若是低於這個貸款利率,那麽對方即便是“名單制”里頭的房企,也不予受理授信審批申請;即便是行里此前已經批複了授信,也不予放款;即便是已經放款了,到期也“假惺惺”表示可以續貸,但收回資金後就不再續做。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之余,張行長仍在關心5月23日的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長端走勢,也不時提到分行正在提高存款上浮比例來吸存攬儲。畢竟,有資金,用張行長的話說叫“有米下炊”,才是當下關鍵。

要資金:表內外雙手開弓

盯著負債指標的,又何止張行長所在銀行,又何止發生在基層行的吸存攬儲。

另一家銀行的交易員小彭,用“搶糧”來形容他們這幾天的工作心情。這種狀態投射到同業利率,就走出了一波一年期Shibor與一年期LPR(貸款基礎利率)的倒掛。

5月22日,一年期Shibor報價4.3024%,因倒掛了一年期LPR的4.3%並逼近央行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的4.35%,被市場作為一個“強信號”備加關註。5月23日,除了隔夜和7天品種,余下的Shibor品種利率全體續漲,一年期Shibor再升1.13基點至4.3137%,與LPR的倒掛程度繼續擴大。

也許是因為操作中鮮有產品與一年期Shibor掛鉤、Shibor品種利率全體續漲的利率也並不直接代表銀行資金成本的原因,小彭個人並不覺得“倒掛”本身有多大轉折性意義。他甚至認為,如果就表外利差來論,那同業存單對接債券和非標資產的部分,幾個月前就已經出現了轉折。

關鍵是,這次“倒掛”把場外的註意力都給吸引了過來。小彭感覺他們“搶糧”的緊張情緒“被見光”了,又認為外界一炒作,令緊張氣氛加倍,因而開始擔心起了接下去資金會不會更難獲取、價格會不會更高,以及不同市場間的利率傳導。

本來,小彭他們只是在行里資產負債頭寸的指揮棒下,提前囤好資金。換句話說,緊的並不是當下,而是對未來會“缺糧”的一種預期——6月末要應對MPA考核、7月份小彭所在銀行有一批理財集中到期、9月末的流動性缺口也還不小。

可以想見,到每個時點考核時,隔夜、7天品種價格肯定更不劃算,甚至會搶不到,當然小彭他們就要在現在先把中期的資金鎖定起來。

而這一切的伏筆,就是前兩年的、以一批中小銀行為中堅力量的表外大擴張。比如通過同業存單等方式,獲取大量資金投放表外資產,在資產出表、靠套利而節省了資本占用的情況下,擡升規模。

然而去杠桿的監管風暴來襲。央行提高逆回購與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控制了期限利差,抑制“以短博長”加杠桿的套利交易。MPA考核擊中中小銀行意欲大規模表外擴張的痛點。4月份以來,銀監會去杠桿的政策連發,銀監會的去杠桿更側重於通過監管文件和檢查手段,對銀行同業、委外業務進行約束。再加上5月19日,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的一句“證券基金經營機構不得從事讓渡管理責任的‘通道業務’”,被市場放大成了“全面禁止通道業務”。

水落石就出。某股份制銀行策略研究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多家銀行表外資產負債情況來看,由於期限錯配的存在,當去杠桿從資金端開始,而資產端“續杠桿”又有很強的慣性,因此同業“縮表”兩頭一壓,這種期限錯配就會原形畢露。

“期限一錯配,比資產信用風險更高懸頭頂的就是流動性風險了。銀行需要資金。”據他觀察,負債端期限基本一年以內,而資產端,如一些非標、信用債,遠超一年。

還值得註意的是,“有些銀行久期比較長的債券資產浮虧,因為暫時還在報表的‘持有到期’項里,外頭觀察不到。”對於這類資產,銀行也需要資金來續。

“說來說去,還是剛兌壓力,還是資產質量問題。”“負債荒”、資金從緊之下,眼看著理財(主要指計入表外的非保本理財)即將一批批到期,華南某同業業務發達的小銀行總行管理層人士稱,這是他將要面臨的“胸口碎大石”。

表外和表內,資金若緊,終是相通,壓力也會隨之傳導到表內,更何況表內本就並不寬松。再加上讓渡管理責任類通道業務收縮(有業內人士已做好“新老劃斷”到期不可續做的準備)已是大勢所趨,到時候底層資產是哪家銀行的,這家銀行還得想辦法把這些資產接回表內。

由此,不少銀行,像張行長所在的城商行,就得表內表外雙手開弓來找資金——上浮存款利率來吸存攬儲,上調理財收益率來使“資金池”能源源不斷得到補充。而近期多個“寶寶類”貨幣基金的收益率緩步上升,也能折射出銀行們願意接受更高的協議存款定價,來招攬資金。

據Wind統計,銀行在售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已從4月中旬的4.20%上漲至4.28%,余額寶7日年化收益率也由4月底的3.99%突破至4.04%。

貨幣就像水,潑出去容易,收回卻難。

緊箍咒:負債不增資產不投

在張行長所在的銀行總行,計劃財務部門做了一個流動性缺口的預測。第一財經記者獲取了這份數據,該行本月末、半年末、三季度末的流動性缺口有不斷放大的風險,存貸比預測數據也一路上升到80%附近。

“負債荒”的大環境,加上該行還禍不單行遭遇了保險協議存款的急劇萎縮,都讓其將流動性風險管控提上第一要務。

此外,即將到來的二季度MPA考核,又是另一道對資產擴張的“緊箍咒”。

在這雙重“緊箍咒”之下,資產投放顯然成了稀缺資源。既然稀缺,銀行要做的,就是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張行長說,事實上從2月份緊平衡初起至今,其總行已經三次調整FTP(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策略。只不過前兩次比較溫和,每次只升10個基點(100個基點等於1%);這次,一下子將不同期限存貸均調升了20~30個基點,以應對“緊平衡”態勢。另據財新援引某股份制銀行人士的話報道,該行FTP也上升了40個基點。

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近日迅速攀升。

由此,張行長也收到了由總行層面向各分行下發的要求各經營單位“自求平衡”的緊急通知。

“我們被定了一個存款余額的基數,基數上不去,也就不能放貸了;基數要是下降,我們還要想盡辦法壓降表內存量投放規模。”張行長很為難。

這道計算題是,張行長他們接下去每天有多少資金可以投放,就得看“當下的存款余額”減去“基數”,還得折扣掉存款準備金率14.5%的比例。

若資金仍有缺口,但又有不得不放的貸款時,怎麽辦?張行長不無沮喪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按照總行通知精神,這筆貸款資金成本就會被“懲罰性”地加算200基點。

“假設行里計算的資金成本就是5%,再加200基點就是7%,現在一年期貸款才4.35%,就算上浮50%我都在倒貼。”張行長說,他的分行要靠“創利”來爭取費用和發獎金的,這麽一懲罰,獎金估計是要被倒扣了。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283

富二代富三代爭住追 藍燕唔願結婚怕倒貼

1 : GS(14)@2017-02-11 18:58:07

■藍燕不時在網上貼出駕駛波子出遊的照片。



事業得意的藍燕不乏追求者,去年中才跟老外男友甩拖,自爆年底即獲10億內地富二代帶着逾百萬禮金求婚,可是她不為所動而拒絕:「呢啲人可以破產,萬一我同佢結婚,老公借錢後走佬,我要負債,我幾千萬身家都貼埋畀佢。」藍燕擇偶鍾情巨胸男,也要男方極度遷就:「我強勢,要主導,我一定要做女王。」



■藍燕去年中跟老外男友分手,但仍不乏追求者。

「要生就搵代母」

藍燕更指即使結婚也不生仔:「畀好多錢都唔生,對方畀你好多錢,都只係暫時好多錢,佢將來破產點算?要生就搵代母,我怕生後身材走樣,又驚痛。」並考慮過幾年冷藏卵子。出道時,藍燕曾簽約英皇老闆楊受成,不過她的桃色新聞較受注目。她早年向周刊爆料指曾與導演唐季禮拍拖兼發生性關係,她稱當晚在男方上海的別墅內,沒避孕下一晚發生三次性行為。藍燕事後公開向唐季禮帶來困擾鞠躬致歉,唐季禮則發聲明指事件嚴重損害聲譽,交律師處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211/199251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392

厭倦倒貼 瑪麗撇男友

1 : GS(14)@2017-04-13 00:24:09

美國樂壇天后瑪麗嘉兒(Mariah Carey)與澳洲富豪James Packer分手後,與34歲舞蹈員Bryan Tanaka打得火熱。不過據悉瑪麗與Bryan約5個月戀情已經玩完。有報道指瑪麗每個月貼仔約19.5萬港元,不過Bryan卻相當大使,瑪麗已經厭倦了做男友的提款機。另一方面瑪麗日前宣佈出新碟及設立個人唱片公司搵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12/199873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