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天能動力(0819)-火熱的網購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962363

市場上還有什麼行業可以之後5年每年業務量上升30%? 如果還有的話, 一定不多, b2c 電子商貿肯定是一個, 可能不是每年30%, 開頭的時候快一點, 之後慢一點, 雖不中亦不遠矣。 這兩個多月來, 我不斷去找有什麼股會受惠這個大趨勢, 終於找到了, 就是這隻天能動力。.

 

有這個念頭, 是因為身邊多了許多人上團購網站ubuyibuy, 初時它的優惠實在挺吸引, 引起了一個風潮, 後來被Groupon 收購了後, 優惠就馬上減少了,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Ubuyibuy 未被人收購之前, 一定是貼錢做生意的, 目的不是購錢, 是收用戶, 博收購。Groupon 收購後, 要賺錢, 所以只會找一些平時人們不會買的東西做推廣, 這樣才可以收到供貨商好一點的價錢。這也是因為, 香港賣貨者都有自家鋪, 在網上推廣得多, 就等如打自己的鋪, 所以他們只肯推廣一次半次, 當做電視廣告玩玩。這時我有一個聯想, 大陸的內需股, 有自己鋪的卻不多 (franchise 不算), 會不會對團購這玩意的興趣多點呢? 答案是肯定的。

 

.

中央台的「經濟半小時」節目, 1230, 有一集叫「牛肉乾旅行記」,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B2W2w8rcMk/ 內容是說一包牛肉乾由重慶到西安, 翻山越嶺, 運車成日入唔到油比私人油站老屈, 運費才5300, 但這只佔牛肉乾的零售價0.1%, 百份之十幾的製造成本, 但超市卻吃去零售價的近半, 製造商只賺幾個點。那超市利潤率很低呀! 錢到了哪裡? 超市不肯坐貨, just in time inventory, 製造商要賣到分銷商市外一個倉, 讓分銷商先賺一筆, 分銷商再每十件八件送貨一次去超市(製造商做不了這了吧!) , 送貨的人排了長長的隧等超市收貨, 因為超市不肯多請人, 還有的當然是超市自己的廣告費, 人工、系統、租金、兩次上落貨的費用等。國內銷售費用佔零售價實在比遠比外國高, 這叫渠道為王, 有渠道者就利用渠道來賺錢。在品牌商眼中, 一向都是敢怒不敢言。

.

網上的淘寶等網站的興起, 帶來了一場變革, 部份商品的廠商, 有品牌的也好, 沒有品牌的也好, 可以用這作為一個平台散貨, 如果零售價有50%是銷售費用(當然不會每種產品都一樣), 他可以網上叫價7, 就可食多20%, 然後再快遞送出去, 買家除笨有精, 慳下的錢比運費遠多。但也有一個缺點, 有時會拍烏蠅, 有些產品一定要mass production 才可商業規模化生產, 於是又有團購, 有多少多少人買才有這個折購價;之後又有閃購, 全世界在12時正一同按鈕, 誰快誰買到, 買不到的人流也會被吸人去買其他平貨。這個現象, 基本上在去年第4季才出現, 淘寶之前也有, 但團購閃購出現後, 無疑網上成交是激增的。

.

看好網上商貿的人, 以前多看阿里巴巴, 這隻股票, 上市天價, 真正有潛力的淘寶網支付寶卻不包在上市公司。那些b2b 搞了多年還是半死不活, 難道外國供應商不懂得去廣交會嗎? 不懂去義烏嗎? 什麼年代了? 我認為, 由於中國特別的渠道為王分餅仔方法, 中國的商品賣者特別有心機有興趣搞b2c, 你想想, 50%銷售費用啊! B2c 才是我們真正要理解的對象。從消費者角度看, 網上購物如果可以慳到錢, 的確又是一般市民對抗通漲的一大妙法, 大通漲來臨已無懸念, 反正品牌也是熟識的, 上網買又如何? 可以想到的是, 通漲越勁, 大家越有心機上網購物。再從另外一個角度看, 講到口臭, 內需爆發看二三線城市, 但二三四線城市的商店選擇始終少, 上網就可買到居住城市沒有的貨品。當然有人想買平宜的假貨, 也有人怕買假貨, 要買正貨, 從上年年尾開始出現的淘寶商城, 只供正貨商開店, 又可使人少了擔心。以上種種, 都為網購提供了土壤, 使其可以在將來開花結果, 快速成長。

.

如何可食到這b2c? 我開始的時候是從內需股找的, 想找網購比例大的公司, 但找不到。後來不知如何看到下面的新聞, 快遞送貨員月薪過萬,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1_01/18/4332772_0.shtml 嚇過半死, 再左找右找, 找到了, 是快遞。快遞行業龍頭SF沒上市, 太多小公司, 入面良莠不齊, 肯定不好沽手。不過, 我們之前不是說過有一級運輸二級運輸的嗎? 用牛肉乾的例子, 重慶到西安市到市之間的叫一級運輸, 到了目的市再運到零售鋪(超市)的叫二級運輸, 在快遞行業, 到市後再用貨車運到各區配送站外判分包(所以貨件常遺失), 再由配送站分到快遞員坐電動自行車(國內叫電瓶車)運送到區內各大廈。為什麼是電瓶車? 生活是現實的,他做的是小生意,一天沒賺幾個錢,先不用說買不起汽車運貨,就連打計程車運貨也划不來,賣掉所有車上的東西,也不夠付車費;如果超載,被交警逮住了,只好認命,一般最高罰款50元,那天的工作就白乾了。再且,像他這樣的小商販多是外來務工人員,即使有錢了,買汽車也不實際。」「電瓶車對部分快遞員而言,可以用依賴一詞來形容。分析認為,這部分人多為相對低薪階層,平時為了糊口疲於奔命,電瓶車出行已經基本滿足其出行需求。在靈橋路某快遞公司上班的葉先生說,除了大堆物件需轉倉分流,公司基本上都不會配汽車給員工傳送快遞的,基本上都用電瓶車派快遞,一般派送範圍在500以內;同時電瓶車比自行車快,又能去任意合法的地方,對送快遞而言,是最好不過的交通工具了。」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10/10/14/006707005.shtml  套用噸公里大增有利興達的邏輯, 網購突然旺了起來, 如果還要不斷增量的話, 當然是有利於製造電動自行車電池的天能動力。如果不知道興達邏輯的, 請看我的舊文「十二五系列 - 內需物流, 運輸距離大增

.

第二單我發現值得講講的新聞, 就是2011年春節前辦年貨時間很多快遞變「慢遞」 http://news.xinhuanet.com/life/2011-01/26/c_121027732.htm 春節前很多民工回家, 加上送貨量多了幾倍, 大量貨物積壓, 令不少網店節前說明節後才送貨, 亦有快遞員要求收貨者下樓等貨等怪現象。從這段新聞看到, 快遞員遲到, 丟失物品, 損壞物品, 服務憑度差, 但居然仍可加3-4次價, 看來貨多的問題遠比人少的問題大。中國人的購物模式開始向網購一步步轉移。

.

但對於某些過重的貨物, 或一些地區配送站太散, 運輸距離遠, 電瓶車送不到, 或者計不到數。法例講明電瓶車最高速度只是20km/h, 如果這個地方貨量不多, 還是會用電單車, 因為快遞員坐車的時間多, 上樓行的時間少, 雖然電油較貴, 但省了人力時間, 仍然化算。當李超人說的大通漲到來, 油價必然上升, 老百姓為慳錢增加網購, 貨量增多, 本來計不到數的也會計到數, 電瓶車必定加快入侵電單車的市場。

.

近來網上越來越多自稱「價值投資者」的人, 首先聲明, 我不是「價值投資者」, 我是「價值投機者」, 機會成本我是看得重的, 我不是見平就買, 總要看看有沒有催化劑令市場重估, 例如出份靚業績, 派高息等。但是不是「見平就買」的就是「價值投資者」呢, 愚見不以為是, 反而更認同CLC君的「數據投資者」一詞。有些人跟本就是看以前的數, 再看有多少增產, 以前多少毛利, 就假設將來擴完就能銷到, 毛利照舊, 永恆不變, 無限伸延, 千秋萬代, 一統江湖。假設跟據如何? 不得而知. 小弟愚見, 與其亂咁假設, 第一要了解間公司營運有何特點, 強弱項, 產品特性, 成本結構, 再對半年或一兩年後的宏觀社會變化有一個大概的藍圖。睇過去毛利有幾難, 難在有遠見, 你的藍圖準就叫遠見, 不準, 就叫空想。當然, 係人都不準, 發覺唔對路, 就換馬, 只要不要變得太多就行, 變得多, 即係代表你看得不準, 要檢討。好像我之前講的聯塑, 我自己信會大通漲, 怕油再大升, 沽了。人總有錯, 錯了要認, 死要面通常要付出更多代價。 講了這麼多, 想帶出的是, 我們睇數, 除了睇現在的數, 還要睇未來的數, 這才是看到價值, 否則只是看到數據。買入的當然是老千股、過氣股王, 價值陷阱。 我買天能動力炒業績, 就是看上網購對它的強大提振, 如果只做數據投資者, 看到令人反胃的中期業績, 肯定是買不下手的。順帶一提, 我幾年前抄過一篇文, 叫「人口紅利吃完」, 我認為入面有大智慧, 很多人還未發現, 我不想抽人家的水, 大家有興趣自己去看看想想。

PicturePicturePictur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52

一個有趣的網購評論和一個有趣的行業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w4k.html

昨晚在雪球網上面尋找美股的資料,意外看到了一個評論,嚇了我一跳!


許志宏一个有趣的网购评论和一个有趣的行业回覆 @Eddy

: 啥叫智能搜索?我覺得這個提法不靠譜。應該是智能省錢,你在噹噹買一本書,剛剛按了購買按鈕,360瀏覽器就告訴你,這本書在京東買省1塊錢,你是360 的用戶再返利1塊,爽不爽?這還不是最爽的,京東今天免運費,再省5塊。如果你點擊按鈕,360瀏覽器會告述你:今天360幫你省了7塊錢,擊敗了 25321名用戶,是最聰明的網購消費者。(12-29 23:57)」


馬上用360瀏覽器上了京東商城試了一下,假的!失望一个有趣的网购评论和一个有趣的行业

 


三個多月沒有關注美股了,我關注的中國臍帶血庫(CO)到價了也不知道,希望遲些還能夠再見2元邊吧。這是一家很特別的行業龍頭,這種服務一旦定購了之 後,很少人會終止的服務,特別是一子政策下的中國。即使後悔也不太可能為了省下那一萬元,而讓孩子去賭還機會很小的萬一,呵呵。
本來也想過它的母公司港股金衛醫療(801),但想想香港投資者不喜歡沒有派息的股票,擔心很難回歸應有價值,還是考慮美股算了。
企業官方網站:http://www.chinacordbloodcorp.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50

互聯網遊戲(看trustno的網遊大史記想到的) 很不錯嘛

http://xueqiu.com/1133508180/24580001

PC端游,玩家用的是整段的時間(意味著玩家的願意投入的成本是較高的),因此在投入的高成本(硬件、網絡、時間),自然對遊戲的品質(創意、畫面、音質等)也會產生高要求,也自然願意為這個高品質而付費。

時間來到頁游時代,玩家用的是碎片時間,隨便一台pc都可以跑瀏覽器,也能夠玩頁游,因此投入的時間成本很低。很自然的,遊戲供應商的思路主要有兩個,一是將端游直接移植到頁游或者用端游的開發思路來開發頁游,這個不用多說了,端游時代經典的RPG遊戲及其衍生出來的遊戲一堆一堆的;二是換個思路結合頁遊玩家的消費特點來重新考慮全新的頁游設計思路,因此看到了像連連看、開心農場等這種休閒類型的頁游的火爆。因為玩家投入的成本低,因此對遊戲的獲得成本和使用成本要求也相應的低。獲得成本體現在頁游無需安裝,只要有個瀏覽器有個網絡就可以玩,且因為qq大家都裝了,因此只要qq提供了遊戲入口,那甚至連上網找遊戲的時間都省了,qq裡面提供哪個遊戲好玩,就玩哪個(這裡也可以看到流量入口,或者trustno兄所說的渠道的力量)。使用成本低體現在可能願意為頁游付遊戲費的傾向降低了,因此開發商的盈利模式便轉向靠廣告等間接收費的途徑。trustno兄的解釋當然更深一步,試圖用70~80後人群走向工作崗位來解釋為什麼頁遊玩家的時間是碎片化的,為什麼頁遊玩家不願意投入較高的成本來升級硬件以便於玩更高質量的頁游,09的家電下鄉帶來了一大群遊戲成本低的增量玩家等。回頭看,這樣的邏輯當然是說的通的,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想像自己回到09年,是否能夠站在那個節點做出這樣確定的判斷呢?恐怕很難。先說70~80後人群走向工作崗位,這個有的球友認為這是個逐步的過程,其實是無法解釋為什麼08年成為頁游元年;再說家電下鄉帶來的廉價pc效應,這個解釋對敏感的人來說,是可以在當時做出這樣的分析的,因此可以作為我們未來判斷行業趨勢的一個好的範例。

繼續談今年開始火爆的手游。我們一定要歸納一下目前手游面對的侷限條件。在手游之前,已經存在著端游和頁游的成功;手遊興起的硬件基礎是智能機的普及;手游的玩家目前用的也是碎片時間居多,並且難以想像手遊玩家會用整段時間來玩手機遊戲,為啥不直接玩端游呢(當然也不能否認遊戲本身的粘性,如玩家喜歡的遊戲只有手游版本,而沒有端游的版本);四屏互動隨著google chromecast推出漸入高潮,四塊屏的藩籬漸漸被打破。因此我不是很認同trustno兄對手機是自己的因此玩家會投資高配置手機來玩高品質手游的判斷,自然也不認同可以在手機市場淘到低價高性能手機而帶來的對高品質手游需求的判斷。我覺得手游的邏輯更多的是先有了手機,然後選擇適合的手游;而不是為了玩某一款手游,而去買相應配置的手機。後者的邏輯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在端游市場是成立的,而在手游市場並不普遍成立。玩家現在的選擇相當的廣泛,從玩家願意投入的時間成本依次降低來看,如果想玩付費的高品質遊戲,可以玩端游;次一點可以玩pad上的端游或者頁游,且可以將畫面投射到電視上靠著沙發平視著舒服的玩;碎片化的時間可以選擇一款自己的手機可以流暢的玩的手游來打發(隨著手機的成本的迅速降低,這個硬件的約束會迅速的降低)。那麼這個市場我認為會分化,至少像電視內容一樣分化為直接付費的和間接付費(廣告)的兩大塊。付費的高品質遊戲的市場我認為還是以端游為主,不排除供應商可以借助各種機頂盒來提供可以在電視上玩的高品質遊戲。頁游的獲得成本低的優勢在手游和機頂盒遊戲(使用手機作為操控設備)的衝擊下會萎縮(機頂盒遊戲和頁游一樣沒有移動性,但是只要買了看電視的機頂盒,就能順便玩玩遊戲,獲得成本也相當低)。於是,成功的頁游或者死掉或者向手游或者機頂盒移植。其實優秀的遊戲創意是永遠不會死掉的,死掉的只是形式而已。

綜上,硬件成本和獲得成本的大幅降低引爆頁游;智能機的快速普及引爆手游;而目前我能預見到的劇烈的侷限轉變應該發生在電視這個領域,一款能夠大幅改善用戶操作電視體驗的硬件產品的出現必然引爆電視遊戲的市場(目前供應商的思路是機頂盒+手機作為操控設備)。且目前成功的各類遊戲都可以向這塊最大的屏幕移植。像盛大這樣精耕高品質遊戲市場我覺得應該是可以走得通的,;而像憤怒的小鳥那樣靠創意取勝的公司自然也能走得很好,靠廣告和衍生商品收費也是當然的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274

【產業回顧】那些年,咱們一起追過的網盤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9635.html

題記:「國人就是會山寨,抄襲,」「國人就是沒素質」,喜歡說這話的同地域攻擊一樣,是有著隱性種族歧視的主。

創新和失敗相互間不是充要條件,更多時候維新派是被保守派幹掉的!

最近國內網盤云存儲(C端)市場比較熱鬧,360、百度和騰訊,都「急了眼」。隨著昨日360董事長在新浪微博宣佈無限空間,永久免費「什麼1T、10T的,360云盤無限空間,永久免費,直接玩命兒,那個誰誰誰敢不敢跟?」 網盤市場又一次進入了永久免費,無限空間的新紀元。

且不論各網盤容量、上傳速度、下載速度、同步終端、同步速度以及分享轉存等體驗差異,讓咱們追一追那些年我們用過的網盤們。看看溫故能不能知點新?

04、05年的時候網絡不像現在這麼普及,網吧,圖書館還是比較常見的上網集地,如果要下載資料,修改WORD,ppt …都需要用到U盤(MP3,MP4)來存儲備份,可一旦忘記帶U盤,又找到好的素材,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放到郵箱的附件裡,或者把收藏地址放到IM個人說明裡。

06年,隨著忘帶U盤的頻率增多,有的網吧/圖書館又禁止一切外設,郵箱附件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當時個人覺得最好用的當屬yeah的網易網盤,且有2級獨立密碼,安全性也比較好(可以存儲一些密匙,很多網站的數字口令)。然而郵箱附件每次需要打開瀏覽器,輸入地址,登錄帳號密碼,下載附件,修改,上傳。操作成本極高。於是筆者和大多數人開始搜尋網盤解決方案,一直未果,稍微方便點的大概就是QQ客戶端的網盤硬盤,為此還專門開通了高級網盤,因為有獨立密碼,後來發現開通一次/使用特殊方法就能有獨立密碼,就不在續費了,Q盤使用很方便,因為幾乎能上網的地方都能找到QQ客戶端,只需輸入帳號密碼就能方便使用QQ網盤,唯一的缺點就是附件大小,空間大小限制特別多;

08年,是國產網盤百花齊放的一年,在眾多網盤對比後,筆者選擇了趣盤,初始空間3G,單個文件最大100M。速度也不錯,支持迅雷。後來開發了趣盤精靈客戶端,單獨用趣盤至少持續了1年,後來因為趣盤把私藏文件,個人文件的權利收回,只有收費用戶才能用私藏文件,普通用戶上傳的就是公開的,十分不便,客戶端也只有收費用戶才能使用,就開始搜索新的替代網盤。
wangpan1

那個時候的網盤數量還真不是少數,當時日誌記得的還有:

Tcmail網盤(支持FTP上傳,雖然有積分升級系統,按理說病毒營銷起來也給力,但是用的人少,產品也很少改,已關閉)、

愛存網盤(無限空間,單文件100M,不註冊也可上傳,牛B?!不敢用,已關閉)、

永碩E盤(30M ,體驗不錯,就是各種限制太多,現在升級成了400M)

比特網盤(188M空間,真摳門啊,經常無法註冊,已關閉)、

中國教育網盤(不怎麼用,體驗差,還活著)、

GOGOBOX(號稱100G永久初始空間,永久免費使用,大文件上傳,因為是台灣的產品,內地訪問不太穩定,已轉型遊戲社區)、

我的秘密空間網盤(空間512M,速度差,已關閉)、

G寶盤(1G 空間,單個文件10M,同學推薦的,用了一段時間,因為服務不穩定後來放棄了,已關閉)、

Mofile網盤(用的頻率一般,已關閉)、

納米盤(4G,用納米盤積分無限擴容,有客戶端,垃圾廣告一堆,不下載東西很少用,維護中)、

東方網盤(空間小,體驗差,已關閉)、

alidisk網盤(空間小,廣告多,體驗差,還活著)、

剖剖網盤(空間小,可用迅雷下載,體驗差,已關閉)、

WLYP.CN網盤(空間小,體驗差,不過手機上可使用,牛B? 還活著 )、

3adisk(空間小,上傳附件小5M,下載速度有限制,是的,限制下載速度,據說04年的產品,還活著)、

中國蟲網(體驗爛爛爛,已經轉型成垃圾站)、

SH生活網絡硬盤(500M,需要自己選擇是聯通,電信還是雙線登錄,已經關閉)、

唐僧網盤(頁面土鱉,不舒服,已關閉)、

UUBox網盤(體驗一般,速度不穩定,已關閉)、

微軟1G網盤(速度慢,還活著)、

荔波遠程教育網盤(1G,限制少,體驗還行,名字是硬傷,已關閉)、

豬八戒網盤(1G,比豬八戒體驗爛,還活著)、

聯想5G網盤(註冊給5G空間,每天自動增加10M的使用權,通過刪除已經上傳的文件可以釋放被佔用的空間以獲得更多的空間使用權,最大單個上傳文件大小為100M,有基本圈子功能,可分享給好友,邀請好友,09年升級成VIP商務企業無敵網盤,把普通用戶趕走)、

Fs2you網盤(空間和單個文件大小無限制,有自己的客戶端軟件,比聯想還財大氣粗,但是速度爛,原因,你懂的,改名rayfile)、

Intdisk網盤(5G空間,上傳速度極慢,果斷放棄了,已關閉)、

極享網盤(永久空間10G,臨時空間20G,支持普通上傳,JAVA斷點續傳,FTP上傳,當時目測最牛X的網盤,但是服務不穩定,已關閉)、

BIBIDU網盤(只有100M空間,比郵箱附件高級不到哪裡,這麼點也叫自己網盤,已關閉)、

暢易網盤(速度極慢,已關閉)、

MEGAUPLOAD在線存儲(免費50G空間,賺積分可升級成高級用戶,也是很牛B的網盤,但是服務不穩定,已關閉)、

千島湖軟件園網盤(體驗差,爛的一塌糊塗,域名可註冊)、

貴州企業網盤(體驗差,生死未知)、

中山電信網絡U盤(體驗差,已關閉)、

網地網盤(體驗差,文件空間小,已關閉)、

風呂網盤(速度爛,不穩定,已關閉)、

最後選擇了永碩E盤和聯想個人數據中心配合使用,永碩有2級域名,方便分享(就是空間小);聯想有客戶端,而且綠色輕巧,速度快,因為聯想網盤有圈子,內容也不錯,每天不管登不登錄都增加空間,邀請了很多同學朋友使用,大家口碑都不錯(當時目測,聯想網盤會成為未來網盤的霸主),不過悲催的事在09年發生了!

09年,聯想高層做出了一個牛B的決定,

「尊敬的客戶:

從2009年6月15日開始,聯想商務網盤正式開始出售,請進入「賬戶狀態和購買服務」及時交費,以免因為賬號停止服務給您帶來不便。

聯想商務網盤


wangpan2

沒有及時看到通知的用戶數據都沒了,最低99元/年的使用費嚇跑了大部分用戶,同期大量網盤死亡,來不及備份的數據一去不返,而當時一個個信誓旦旦的永久免費,永久空間成為流言,筆者也不知道永久代表什麼意思,但是起碼有生之年,在用戶活著的時候不能停止服務吧?

但是中國的用戶(消費者)向來是弱勢的,臭罵咒罵幾句也就忘記了。而一個企業的口碑,一個產品的口碑就此爛掉了。

後來,聯想高層大概發現此舉並未帶來預期收入,於是像賣電腦,賣光盤一樣推廣他們的網盤,「聯想網盤全國誠招代理商,火爆進行中」 火爆的不行,截至本文發表時,最新的一條官方新聞是2010-09-26的。聯想也開展過新用戶免費試用的活動,空間1G,但是效果甚微,筆者也是國產的擁躉,也嘗試向朋友推薦過,得到回覆是「啥B,SB才會再用他們的東西,」hehe,是啊,這便是筆者談過的單品牌一損俱損,作為一個聯想產品的粉絲,筆者也向聯想高層發過郵件,建議他們的網盤和遠程維修電腦服務走多品牌路線,畢竟多數人聽到聯想電腦遠程維修,還以為是修聯想電腦的服務,神舟的電腦能修嗎?清華同方能修嗎?聯想高層過忙,沒有得到答覆,也不見任何動作。大公司大企業大老闆因為有成功經驗,更相信自己的成功經驗,加上牙刷理論,更容易被成功沖昏頭腦。

為何成功總是少數?因為真理有且僅有少數人明白,而多數公司喜歡拉一堆人開大會,投票表決,滿足多數人口味的東西必然是中庸的東西,這樣的決策,就被這些 (別人創新了說別人冒險,不專業,不符合行業標準;別人微創新了又噴別人山寨,抄襲)中庸的人給維穩了!在這些人眼裡,保持現狀就是最好的狀態。

10年,11年,鑑於之前被永久免費咬了幾口,筆者就轉投gmail附件,evernote和dropbox陣營了。隨著dropbox的火熱,國產網盤又迎來了第二春,

115網絡硬盤

RayFile

DBank數據銀行

uushare

everbox

易盤brsbox

Good即得

酷盤

快盤

ziddu

新浪微盤

360云盤

百度網盤

華為網盤

各大電信商網盤

微云

迅雷隨身盤

ctdisk

千腦云電腦

云場

除了115,360云盤外,其他沒來得及體驗,存來存去麻煩的很。當初大佬們說云盤,網盤在中國沒市場,很多再次殺回來的2次從業者們對老大們決策疑惑的很,前兩天沒市場,這兩天就有市場了?

「某個島上的居民都不穿鞋。甲乙兩個推銷員來賣鞋,甲一看沒市場,回去了。乙看全是市場,送給島上的國王一雙鞋,從而讓穿鞋成為時尚,成功!你有什麼啟示?」

難道又是這個光腳不穿鞋故事的復刻版?

什麼是網盤產品?

文件存取的一個解決方案,只需方便的解決文件上傳下載,保證穩定性即可。

8月1日,115網盤發佈了一條」對未綁定手機用戶取消大眾分享功能」的公告引起了不小反響;短短數日,115網盤再度發佈一條公告,這次停止的卻是所有用戶的大眾分享功能。一貫看好的115網盤,它所做的如此決策著實讓人意外,網盤或要再次面臨大洗牌?作為廣東的115公司,筆者在《微創新》一文也談到過,hold摀住的問題。

最後再讓我們回憶回憶死去的08年網盤們,除了筆者沒有聽過的(這些大概能算是推廣問題),大多數都是死在自己產品手裡的,何為體驗差?就是不能解決問題,既然是網盤,存取慢,經常不能訪問,它就稱不上網盤,產品不給力,推廣的越火,死的快越。在產品的雛形發佈後,不能解決用戶的痛點,那麼已經是失敗了。推廣的越火,後期無論再敏捷開發,灰度發佈都不能扭轉用戶的初期印象。用戶一旦把你卸載掉,很難再讓他們把你安裝回去。用現在時髦的產品話講,就是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01

P2P詞典:詞彙變遷背後的網貸江湖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806

南方週末記者整理了2007年至今有關P2P的詞彙,這些P2P詞彙變遷背後反映了網貸江湖的風雲變幻。

P2P中國版(2007年)

P2P是指peer to peer,最早出現於英國。之後,美國市場也出現了以Lending Club為代表的網貸平台。該平台出現是為瞭解決個人信用卡透支後的資金周轉問題,以強大的國內信用評級體係為保障。

2007年,中國首家P2P平台拍拍貸出現,該平台至今仍堅持個人對個人的借貸關係,平台不負責風險擔保。

平台擔保(2010年)

2010年以來紅嶺創投承諾平台擔保後,中國網貸市場極速擴大。在中國民眾缺乏投資渠道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雙重困境中,中國P2P形成了迥異於美國的模式:國內借款目的以企業經營為主。

淨值標、網貸黃牛(2012年初)

標是指網絡借貸中發佈的標的。通常來說,P2P投資者如果要進行投資,就要在平台上對發佈的項目標的進行投標。

隨著P2P行業的不斷發展,標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類型。

淨值標就是其中一種,這種標以個人的淨投資作為擔保,在一定淨值額度內可以發佈借款。

淨值標最大的好處是提高槓桿率,可以撬動更多投資。但對投資者來說,淨值標風險往往相對更高。

網貸黃牛,指在平台投資人以個人投資淨值作擔保,發佈淨值標,通過低息借入、高息借出而賺取利息差的一類投資者。

黃牛與平台之間溝通頻繁,普通投資人往往很難搶到好項目,只能投資他們發佈的淨值標,黃牛賺取差價。

網貸平台上的好項目難搶是淨值標和黃牛出現的土壤。黃牛的氾濫,側面證明了投資人旺盛的投資熱情。

網站模板(2012年)

2012年開始,網貸模板出現在市場上。

軟件開發公司製作的模板每套售價在3萬-8萬元左右,成本低,週期短。模板的出現,解決了想投身網貸,卻不會製作網絡平台的創業者們的技術門檻。

目前國內已經出現了專做P2P網貸模板的公司,只需要購買一套模板,就能開一家P2P平台。這也刺激了P2P公司數量飆升。

網貸名人(2012年)

網貸名人產生於第三方論壇。有網貸經驗、做投資分析的人士,在論壇裡常常會吸引粉絲,贏得追隨者。

後來,越來越多的網貸名人利用自己的優勢收取諮詢費用,或是化身為帶領粉絲進行投資的「團長」。投資人對他們態度處於兩極,不出事就信任,一旦出事即辱罵。

他們產生於投資者難以判斷平台優劣的市場早期,如今論壇中要想出頭成為「名人」已比較困難。

秒標、秒客(2013年

秒標是P2P網貸平台為招攬人氣發放的高收益、超短期限的借款標的。通常是網站虛構一筆借款,由投資者競標並打款,網站在滿標後很快就連本帶息還款。

網絡上由此聚集了一批專門投資秒標的投資者,號稱「秒客」。秒標通常是一種平台吸引客戶的送利活動。

組團、團長(2013年)

網貸「組團」是由團長發起的,召集大家共同投資某家平台。團長大多由網貸名人發展而來。

團長有時會向粉絲收取一定費用。但更多的則是向平台收取:團長與平台負責人商談,帶領大家投資平台,團長拿一部分回扣。因為資金量大,甚至有時能議定平台的收益率。

組團的投資特點是同進同出,這兩種行為都會給平台帶來很大影響,一個團動輒能帶來上千萬資金,而當組團撤出時,平台會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倒閉風險,這也是團長要挾平台議價的籌碼。

2013年,團長曾經名聲大噪,市場呈現「百團大戰」的局面。然而年底,組團撤出使一批平台倒閉,也有團長因此跑路。

目前,公開組團已不常見,然而「團」仍然存在,常化身為考察、維權群之類的組織。

黑嘴(2013年)

指在第三方論壇中爆料平台負面信息的網友。

「黑嘴」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純在論壇直言不諱的網友,常被平台本身或投資者扣上黑嘴的帽子;

另一類是團隊化運作,敲平台竹槓。團隊中,隊員分頭負責,有的負責攻擊服務器,也有人在論壇和QQ群散佈信息,也有人專門考察平台、尋找瑕疵。

第二種方式中,蒐集資料後他們往往會跟平台「談判」,承諾支付佣金後不曝光。

老賴(2013年底)

老賴一詞自P2P網貸出現即有,但其含義發生過變化:早期投資人直接選擇借款人,不還錢的借款人是老賴。後來平台擔保出現後,跑路平台的老闆則被稱為老賴。再往後,哪怕平台還在,只要拖款不還的老闆也是老賴。

投資人維權意識增強後,學會在公安部門公佈的數據中查找平台老闆是否有過涉嫌犯罪的「前科」,那些曾被登記在案或至今有未還欠款的老闆被視為潛在老賴。

倒閉潮(2013年10月起)

2013年10月份國慶小長假過後,很多平台的資金提現積累到了幾百萬以上,由於這些平台本身沒有準備或者無法籌集現金應對提現,造成追求高息的投資人集體心理恐慌,集中進行提現,許多平台出現擠兌危機。

從2013年10月-2013年末,大約75家平台出現倒閉,跑路,或者不能提現的情況,涉及總資金在20億左右。

跑路潮(2014年初)

2013年末至今,已有上百家倒閉。其中,惡意詐騙的比例大幅提高,這些惡意詐騙的案例中,平台控制人往往選擇跑路。

截止到2014年6月,出現問題平台40家,其中詐騙跑路平台15家,自融和龐氏騙局平台24家,中介平台1家,共涉及資金13億以上。與2013年相比,跑路平台中純詐騙的比例明顯飆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770

又談科技網遊:市賬率低但增長存疑的網龍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來源: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25.html

近日航空事故不斷,真正感到人生無常。希望罹難者安息,其家人能撐過悲傷黑暗的日子。我闊別兩星期一家旅遊抖暑,能平安回港繼續投資分析,當真感恩。除了空難新聞,我也看讓人輕鬆的大新聞 - Facebook 在港成立辦公室,擴展亞洲業務。Facebook 公佈第二季業績,亮麗非常 -營業額達29.1億美元(~227億港元),淨利潤達7.91億美元(~62億港元)。營業額和淨利潤分別按年增長超過60% 和130%,淨利潤率達27.1%。

Facebook 業績勝預期,阿里巴巴又快將在美國上市,估計科技股會再受市場注目。我運用VIS (Value Investment Score) 從160間本地上市的科技股,篩選財務穩健兼具增長潛力的公司。3大分類中(軟件及互聯網服務、資訊科技器材、半導體製造及分銷),第一類最多 VIS 達80分以上的潛質優厚公司(共6間),而第二和第三類則只有2間和 0間 VIS 超過80分。(請看下圖的統計數據)。

下星期四晚上(7月31日),我會聯同股票和期權工具網站《分析之師》,舉辦《VIS科技股全攻略》的講座,由金曹Sir 主講。講座將解釋 VIS 的原理和應用,深入分析 VIS 高分兼具投資價值的科技股,並會有國內網民活動和網上遊戲的市場研究。部分研究數據和圖表,現時更免費查閱。有興趣的讀者,可到這裡參考



近半年本地tech startup (科技初創公司) 熱鬧非常,經常在媒體看到成功集資,甚至被收購的新聞。早前有被雲遊入股的神魔之塔Mad Head,近期則有被Google 收購的Enterpoid (未披露收購條款),還有被網龍(0777.HK) 以~2.4億港元策略性收購移動方案部門的Cherrypicks。網龍以網絡遊戲發跡,市場遍及國內和海外。分析網龍之前,先看看全球的電子遊戲市場。



每年全球的電子遊戲消費超過650億美元(~5,070億港元) , 當中PC 遊戲、網頁遊戲和移動遊戲佔超過46%。去年被認為是中國內地的移動遊戲元年,因為市場規模增長超過108%。估計今年的移動遊戲市場規模達200億人民幣。

網龍的VIS 達86分。去年分拆91無線售予百度,作價19億美元(~148億港元)。若不計算出售91無綫的非經常性收益,VIS仍達81分,財務穩健。截至今年3月31日,持有現金~44.3億人民幣(~55.5億港元)。早前公布2014年首季業績,扭虧為盈:

(以下為人民幣)
營業額:          2.17億 (2013Q4:2.29億,-5%)
經營利潤:      1.14億 (2013Q4:-0.02億,增長>100%)
淨利潤:          0.78億 (2013Q4:5.81億;若不計91無綫利潤,則為 -0.03億,增長>100%)
經營利潤率:  53%
淨利潤率:     36%

營業額顯示其網遊業務增長有限。經營利潤大幅增長,因為行政開支下降33%,而出售91無綫帶來的現金,亦為公司進帳約0.22億人民幣利息收入,另外亦錄得0.22億的匯兌盈利。首季業績顯示公司有效管理,但網遊收入增長明顯放緩。公司第一季度的網遊最高同時在線玩家人數(PCU)為472,000,較上一季度下降1%。而平均在線玩家人數(ACU) 為239,000,較上一季度下降10%。 




上圖顯示2011年至2014每個季度的營運收入和分佈。圖中可見,網遊收入頗穩定,沒有大升幅。過往數年的營業額增長,主要靠91無綫帶動。出售91無綫後,網龍需要新策略保持增長。公司除了會開發移動遊戲,今年1月和鴻海及嘉御基金簽訂合作協議,拓展在線教育。而6月收購本地的Cherrypicks,亦似是為未來的移動在線教育及銷售平台發展作準備。

網龍現價$14.1,市值72.6億港元,市賬率僅1.3倍。若公司全年業務平穩,沒有增長,以首季盈利估算全年盈利,預測市盈率~18倍。現股價並不昂貴,值得留意。可是,相比其它 VIS 同樣超過80分的科技股,網龍的新策略和業務(在線教育和移動遊戲),屬未知之數,未有實質營運數據支持,我會採取觀望態度。

去年是中國的移動遊戲元年,市場規模翻了一倍,網龍似乎未受惠,到底哪些科技公司受惠了? 現時仍是合適的投資時機嗎?下周四的《VIS 科技股全攻略》講座,會詳細分析另外5間VIS 超過80分的科技股。有興趣的讀者,可到這裡報名,坐位有限。若時間不許可,也歡迎到網站參閱部分免費的數據內容

(此文同見於《信報》網站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103

這家神秘的網紅孵化器,靠流量變現獲得5億估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ject/2016/0202/154146.shtml

導讀 : 繁星優選是一家神秘的公司,鮮少接受媒體采訪,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五嶽散人、王小山、急診室女超人於鶯等名人電商背後,他們就是“推手”。

i黑馬 王奕 2月2日報道

電商領域已嘗試過各種玩法,真正奏效的並不多,大部分電商都在虧損。但網紅電商卻活得不錯。

對於電商來說,本質要的是流量。有一群自帶流量的人,在微博時代,叫大V;在微信時代,叫網紅。因此,網紅孵化熱了起來。

繁星優選是一家神秘的公司,其CEO劉洋,鮮少接受媒體采訪。很多人並不知道,五嶽散人、王小山、急診室女超人於鶯等名人電商背後,他們就是“推手”。

劉洋說,2013年,繁星優選就開始做網紅孵化,A輪融資1725萬,目前估值5億。

流量轉化

繁星優選在2013年成立。此時微博已是國民社交產品,一群意見領袖、大V,紅得炙手可熱。

劉洋把眼光瞄準這批人,試圖將他們的流量轉化為價值。他采取的模式是,與大V合資開一家公司,共同經營一家電商。繁星優選負責貨物、倉儲、運輸等環節,大V參與選品和活動策劃,主要導流。當然,偶爾粉絲也會去大V頁面吐槽、點贊、撒嬌,拿產品說事,大V還得耐心伺候,當當客服。

劉洋說,一些大V對電商很上心的話,也能參與運營。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合作的電商,繁星優選還是占絕對股份。

至今,繁星優選孵化了12個大V電商,其中比較有名的,有五嶽散人、急診室女超人於鶯,王小山等人。

“我們會根據大V的氣質來匹配產品”,劉洋舉例說,比如五嶽散人是有名的公知,但同時又是一個資深“吃貨”,所有挑選的產品,是進口紅酒、臘肉、香腸、大米等。

“五嶽散人原來自己也開過電商,與我們合作後,流水有很大提升,第一個月產生170萬流水”劉洋說。

而急診室女超人於鶯的粉絲,更多的是媽媽,所以銷售最多的是母嬰產品,月流水300多萬。

“名人都愛惜自己的羽毛,因此在選擇品類上、產品把控上都很嚴格”劉洋說,大V賣假貨、劣質品,要承擔的風險最高,不會鋌而走險。

劉洋稱,至今合作網紅已覆蓋4500萬粉絲,電商總流水達1.6個億。

和繁星優選一樣,當時布局網紅孵化的公司不少。比如讓一些電競達人賣食品,賣遊戲配套設施(鼠標、鍵盤等),客單價較低。也有些公司會找美女網紅,賣衣服。這些操作模式較輕,變現快,但難以形成規模。

比較起來,繁星優選的模式最重,自建倉儲、運營,前期投入很大。劉洋認為,“這可以形成壁壘”。

自建根據地

通常來說,網紅電商直接引流到淘寶,是較常用的方式,劉洋自建了APP,於2015年年中上線“繁星優選”APP。

“淘寶確實是個大平臺,但有其缺點”,劉洋說,首先用戶會比價,比如一個紙尿褲,網紅賣130,但總能在淘寶上找到便宜一倍的,“比進貨價都低,很可能是假的”。

結果,網紅引流反而是為別人做嫁衣。

除此之外,劉洋一直覺得淘寶是“別人的地盤”,規則別人定,太不可控。在2015年,劉洋決定開發自己的APP“繁星優選”,他試圖通過網紅導流,最終將粉絲們沈澱為自己的用戶。

因為網紅導流,APP的獲客成本較低。劉洋稱,上線半年,目前有50萬註冊用戶,3萬日活。

其實,劉洋的布局,也受到小紅書模式的啟發,看起來兩者都是社群電商,但又有本質區別。

小紅書自建一個社區,聚集一些喜歡購物、愛曬的用戶,大家在社區曬“好東西”。最終買手、達人會變成意見領袖。小紅書從其中挖掘出爆款,開始全社區推廣、銷售、變現。 

與其不同的是,繁星優選是找已成為意見領袖的人,直接導流。

但要想沈澱用戶,持續經營,還需要有自己的主場,不然恐怕就要淪為流量倒賣商。

從電商到品牌

自媒體、大V、網紅變現的模式,除了孵化電商,更有價值的,來自於產品和品牌的孵化。

繁星優選也持續孵化產品,但一直不太成功。

最開始,他們給急診室女超人於鶯孵化過一套專供孩子使用的“護齒包套裝”,但銷售不佳。劉洋認為,還是沒有找到切中用戶痛點的產品。

美食領域大V“王大廚”,以前是五星級飯店的行政總廚,經常在微博上分享美食,成了美食達人。

針對王大廚,繁星優選也孵化過很多美食產品,如豬蹄、熏雞、板鴨、豬尾巴等。最終除了豬蹄賣得還可以外,其他產品表現平平。

直到2015年年底,一款產品才得以成功。是王大廚研制的牛肉醬,命名為“王大醬”。目前,京東眾籌的頁面上,顯示已籌得百萬金額。

王大廚在微博上搞了一個點贊送醬的活動,“只有兩瓶醬,卻點了9萬個贊”,劉洋分析,公司持續推出產品,最終才有一個爆款成功的原因有三點:

挑選用戶接受度高、普及率高的產品。中國除了老幹媽,一直沒有與其競爭的醬品牌出現,而老幹媽定位太低,因次中高端醬的苛求度高;

挑選生產能夠標準化的產品。醬的制作,只要配比、熬制流程固定,很容易標準化,口味容易掌握;

形成網紅矩陣,聯合互動推廣。“王大醬”的營銷中,多位大V參與,聯合互動,極大加速了推廣頻率。

在變現和商業模式上,劉洋已摸索出一條道路。未來怎麽將流量和品牌沈澱下來,將規模持續擴大,是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黑馬檔案:

公司名稱:繁星(上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 

創始人:劉洋

所屬行業:電商

融資進度:A輪1725萬人民幣融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529

年入上億的網紅背後有哪些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01/154479.shtml

導讀 : 網紅絕對是互聯網虛擬世界里隱形的掘金大亨,開啟了一扇新商業經濟的大門。

王思聰網紅女友雪梨年收入1.5億,超過範冰冰的1.28億;2014年5月成為淘寶店主的董小颯,是直播平臺的網絡主播, 店鋪已經擁有三金皇冠,每個月的收入達六位數以上;2015年618大促中,銷量TOP10的淘寶女裝店鋪中有7家是“網紅”店鋪……

114A451E_0

王思聰女友雪梨

網紅絕對是互聯網虛擬世界里隱形的掘金大亨,開啟了一扇新商業經濟的大門,它就是絕非偶然的“網紅經濟”, 2014年自媒體經濟引爆流行,隨著“屌絲經濟”的逐漸謝幕,2015年社群經濟泛濫成災,2016年網紅經濟必將引爆全新的流行,這是商業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使然,移動互聯網必然給當下商業經濟帶來無數不可預知的變數。那麽方興未艾的“網紅經濟”的主角網紅們年入過億背後都有哪些制勝法寶?

網絡文字時代的網紅,文筆和才情共舞

網紅最早起源於互聯網化的文字,帶有網絡特色的幽默、詼諧文字驅動網紅火速流行,因為其年輕化、個性化、趣味化而深得年輕網友的心,網絡文學恰恰在此時勢如破竹,趁虛而入,憑借自身的文筆和才情切入當下具有網絡特色的互聯網文學,一鳴驚人,1999年前後,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從海峽彼岸刮來一股網絡文學風,安妮寶貝、李尋歡(路金波)、寧財神、邢育森等網絡作家嶄露頭角,活躍於地方、校園等互聯網論壇,成為最早的網絡紅人。

隨後鳳姐之類的網紅以大膽高調的言辭、征婚啟示等豪言刷爆互聯網論壇,這雖然是一種自我炒作的惡俗方式,但不得不說對自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增加了不少的分,但是鳳姐筆耕不綴,憑借自己的勤奮和努力,寫得一手好詩文,2015年7月16日正式簽約鳳凰新聞客戶端,並擔任主筆,也成為網紅成功跨入媒體的典型案例。

社交圈里的網紅,從微博、直播平臺到淘寶同款定制

以顏值爆紅網絡社交圈,以個性化、趣味化圖文、視頻內容持續引爆微博、微信、以及視頻直播平臺的網紅是社交網絡平臺尤其是移動社交網絡崛起的必然產物。微博的泛社交化模式更適合網紅以顏值和生活日常分享引爆社交,更易於內容制造,同樣更易於分享傳播,商業變現水到渠成。視頻直播平臺讓粉絲直面網紅,零距離拉近同網紅之間的距離,增加了粉絲的粘性和信任度,從而形成強大的粉絲效應,尤其是短視頻直播平臺秒拍、美拍等的流行,順應了移動互聯網環境下信息碎片化、視頻富媒體化的屬性,具備天然的傳播和聚粉能力,成為新一代網紅發力的首選之地。

由微博、視頻直播平臺瘋狂吸粉後,網紅的真正變現之地在淘寶,將粉絲引流至漸趨沒落的淘寶平臺,甚至使其死灰複燃,通過微博、視頻直播平臺社交互動,展示自我穿著和生活,並將淘寶自身定制同款商品營銷融入社交化的社交生活中,無形中形成商品的自然銷售,寓商於樂,並且火速售罄,網紅在淘寶的主要商業模式是網紅自身同款定制,充當展示模特向粉絲展示款式,產品還未面世,便開始在淘寶店鋪預約搶購,典型的“饑餓營銷”,還有偶像獻身做模特,不火才奇怪,王思聰女友雪梨、董小颯、膩娃、ALU均是同款定制獲取巨額暴利的網紅代表。

Instagram、淘寶達人和美麗說、蘑菇街式流量分成

圖片社交網站曾經風靡一時,在美國是Instagram和tumblr,在中國是美麗說和蘑菇街,因為圖片的視覺化效果顯然勝於單薄的文字,在瀑布流的震撼視覺下,圖片對用戶更具信用性和商業化魔力。愛好時尚,喜於穿搭,渴望美麗的達人借勢發力,在這些重度垂直的時尚圖片社交網站為用戶分享穿搭心得,日常經驗、流行服飾而積累用戶,瘋狂吸粉,久而久之成為某一領域的達人,突然爆紅,坐擁無數粉絲,大多數為自身忠實目標用戶,為商業變現直接打好了基礎。

在視覺效果震撼,性感妖艷的模特照片背後是電商交易平臺淘寶或者其他,無須發貨、快遞、客服,更無須重視店鋪的信譽,僅僅網紅的一個分享,一條信息即可將一個店鋪的信譽拉升無數等級,引爆一款爆品已經習以為常,在巨額粉絲流量的驅動下,網紅從粉絲手中抽走的流量傭金異常驚人,當時的媒體報道,這樣的網紅日入10萬也屢見不鮮。網紅僅僅需要扮演好一個互聯網明星的角色,玩著自拍,曬著日常,分享經驗,和粉絲保持高度互動,便可居家輕松月入百萬。

鑒於此,淘寶阻止了美麗說、蘑菇街的流量進入,自成網紅達人體系,推出淘寶達人,淘寶電商進入網紅時代,淘寶頭條也成為淘寶轉型內容創業,網紅達人,引流電商交易,從而在阿里媽媽獲取傭金的核心環節和商業模式。

一般網紅的基本變現模式:廣告、打賞、出書、實體店、節目、商演

網紅本質上是在售賣自己的“偶像”生活方式,向粉絲輸出自己的內涵、才華或者日常瑣碎,聚沙成塔,一步一步建立自己在粉絲心目中的形象,然後實現流量變現的過程,此其中,商家廣告,來自粉絲的贊賞,日常心得經驗成書,以及實體店鋪經營都是網紅掘金的制勝法寶,在微信公眾平臺,咪蒙的一條微信頭條廣告255000元,papi醬的一條短視頻即可獲2000+個粉絲贊賞,微商春晚與當紅影星蔡雨彤,創業網紅代表人物魏道道等聯合近百位網紅一起推出了專註於創業女神的紀實類書籍——《創女神》,許多網紅還開了與網店同步的實體店,以解決互聯網營銷模式下供應鏈不足的弊端。芙蓉姐姐曾經主持節目、參演電影,網絡大電影《三天四夜》1月3日在常州太湖灣萬澤太湖莊園舉行開機儀式, “網紅”金小小貓兒擔當此影片重要角色。

網紅商業模式種種,變現法寶重重,已經成為新時期的商業經濟新流行,網紅經濟絕對不是單純的流量背後的電商轉化,在其背後是一整條明星化的互聯網經濟新模式,必將成為未來商業經濟的絕對主力。

 作者:倪衛濤,商業模式研究者,專欄作者。 

標簽 網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375

打賞最多的網紅,必用這九種方法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427/155444.shtml

導讀 : 遊戲主播,明明可以被用戶免費看,卻經常能收獲總額達幾十萬的打賞。反觀大量分享純幹貨的公眾號,影響力巨大,卻經常打賞者寥寥無幾。

來源:李叫獸(ID:Professor-Li)

如何刺激用戶主動打賞?

回答“如何刺激用戶打賞”這個問題,實際上就是在回答:如何讓用戶在明明可以不付費的時候,選擇主動付費?(即使這在經濟學上是完全不理性的,因為沒有讓用戶的利益最大化)

而如果觀察我們的生活,就會發現這種現象早在網紅經濟出現之前就有了。

比如街邊唱歌賣藝的,你明明可以免費聽,可還是會經常走上前去給兩塊錢。

再比如流行於美國的小費文化——給出租車司機和餐廳服務員的服務主動打賞。

13 

那麽,問題來了:

為什麽你會給街頭賣藝的人打賞,但是不給公眾號作者打賞?

為什麽同樣是打賞,美國人給餐廳服務員小費,但是不給空姐小費?

為什麽在美國給餐廳服務員小費打賞,但是在中國不給?

打賞心理如此複雜,懂得了用戶的打賞心理,自然能更加了解消費者行為的本質。

因此,李叫獸綜合心理學家對小費現象數十年的研究,結合多次給網紅提供咨詢服務的經驗,研發出這套最全工具——刺激打賞心理的9種方法。

研究發現,打賞為用戶提供了多種獨特的心理效用,而刺激打賞的關鍵,就是激活這些心理效用

1、激活隱形的社會契約

14 

為什麽你在街頭聽到有人高歌一曲,不論唱得多麽難聽,通常上都會打賞。而你看到公眾號文章、知乎回答,卻經常沒有打賞的習慣?(甚至有作者在知乎文章後面貼上支付寶二維碼求打賞,結果招人罵:“老子看你的答案是給你面子,還好意思收錢?”)

難道是因為知識不如歌曲性感?當然不是。

這是因為你覺得打賞是街邊賣唱人的重要謀生方式,他們之所以唱歌,就是為了謀生賺錢,而這種行為就形成了一種隱形的社會契約:

“我賣藝,你給錢,如果你停下腳步,相當於你遵守了這個隱形約定。”

15 

所以,刺激打賞重要的方法,就是激活這種隱形的社會契約:讓別人覺得你是以寫作為生,或者以直播大胸為生的人。

美國人普遍有打賞服務員的習慣,是因為他們普遍有這樣的共識:服務員固定收入非常少,單純靠這點固定收入,是沒有服務員樂意提供服務的。而之所以還有這麽多服務員,是因為小費本身就是他們重要的收入來源(有大量的研究發現,那些覺得服務員固定收入很少的顧客,更加傾向於給小費)。

而之所以不打賞空姐,是因為他們知道,空姐提供服務,不是為了獲取打賞,而是為了履行自己的職責。為了幫助她們履行職責,航空公司已經給她們提供了薪水,而這部分薪水已經包含在機票價格里了。

16

所以,當別人感覺你是以此為生,以此為重要的收入來源,就會主動提供打賞。否則,這種心理就沒有被激活。

比如有朋友找李叫獸打電話問半小時問題,主動給幾千塊咨詢費。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李叫獸謀生的重要方式。

而同樣的朋友,如果讓李叫獸花費半小時時間去幫忙取個快遞,就不會因為這個幫助而想到付費,因為他們知道李叫獸不是以取快遞為生(雖然幫忙取快遞更容易,但我個人寧願做咨詢)。

相反,你從專門取快遞的朋友那咨詢建議,不會想到付費,但找他幫忙取快遞,一定會給錢。

因此,為了刺激打賞,你可以讓人覺得你以寫公眾號為生,這是你的職業。

2、激活“幫助心理”

17 

人打賞另一種重要的是心理是提供幫助和支持——我們選擇給街邊賣藝的人打賞,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覺得他們需要這個幫助。

而這種幫助別人的行為,本身就會讓我們更加快樂,產生積極的心理體驗——想想你幫助和支持了一個陌生人之後自己開心的感覺吧。

18 

所以,如果能夠激活用戶幫助別人的心理,也能刺激他們主動打賞。

那麽如何激活用戶的幫助心理?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讓對方覺得自己在屌絲改變世界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PS. 這不就是天使投資人的心理嘛……)

這句話包含了3個因素:

(1)低地位

“別看我是個網紅,但是沒什麽錢。”

當別人感知你的社會地位、金錢顯著低於他的時候,更容易激活他的幫助心理,從而主動提供打賞。

所以很多美女主播即使很有錢,仍然在看起來廉價的房間里直播,並且喊月收入只有她十分之一的打賞粉絲為“土豪”。

所以papi醬即使將來上市了,也應該會保持現在視頻中相對簡陋的家庭裝修。

19 

(2)為自己所尋求的幫助提供意義

20

當別人感知你所尋求的幫助具有社會意義時,更容易激活幫助心理,主動打賞。

典型的就是產品眾籌網站上,各種產品的1元支持——付費1元,但是什麽都得不到,相當於打賞了。

(3)讓別人看到幫助後的效果

21 

你需要讓幫助者覺得自己的幫助扮演了重要角色,從而激活更多人的幫助心理。

研究發現,我們更願意捐款100元幫助一個兒童的買藥品,而非捐同樣的錢卻只在某個大型慈善項目中占據萬分之一 ——後者的幫助沒有扮演重要角色。

比如維基百科在尋求別人捐款的時候,說:捐50元,相當於為我們努力工作的程序員買杯咖啡。

22 

再比如咪蒙多次在文章中寫到,多虧了粉絲的幫助,讓自己的公眾號做廣告轉化率特別高(很多人為了咪蒙而專門下載廣告主的APP)。這讓粉絲們感覺到自己的支持行為真正幫助到了咪蒙,從而不斷增加對她的支持。

3、激活感知社會習俗

23

為什麽你在美國給餐廳服務員小費,但是在中國不給?

很簡單,因為在美國服務員小費是一種默認的社會習俗,而在中國並不是。

我們見面選擇握手,給女士讓路,並且不在公共場合大小便,並不是因為我們真的有多麽道德高尚,而是因為無意識地遵守社會習俗。

犯罪分子同夥見面也握手,並不是因為他們是講禮貌素質高的好人,而是因為這是社會習俗,潛意識就去遵守了,沒想那麽多。

24

所以,刺激打賞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讓人更多感覺這是一種應該遵守的社會習俗。

但是當下很多領域的打賞(比如知識分享)並不是社會習俗,怎麽辦呢?

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利用群體的力量。(李叫獸說過,如果本身動機不夠,就用群體力量來湊。)群體力量要考慮“渴望群體”和“拒絕群體”。

渴望群體是指:你現在不屬於,但渴望屬於的群體。

比如李叫獸說過,為了普及土豆,德國先禁止平民吃土豆,只讓貴族吃,貴族是渴望群體,從而刺激大眾開始渴望土豆,後來再推廣給大眾就容易多了。

25

拒絕群體是指:你現在屬於,但實際上想要遠離的群體。

比如面對中國的各種落後現狀,一些人把中國說成“你國”,這個時候中國人在他們心中就是“拒絕群體”。

好了,回到打賞問題。

如果高端、先進、被知識分子尊重的美國人是“渴望群體”,而普遍缺乏知識付費習慣的中國網民是“拒絕群體”,那你就可以讓人感覺:

“美國人都肯為知識主動付費,中國人你呢?”

然後就會有一撥兒人為了證明自己不是“落後的中國網民”這個群體而主動付費。

(當然這里僅僅是舉例,除了國家之外,還可以有很多群體劃分,比如社會階層、知識階層等等)

所以,為了普及某種社會習俗,可以問自己:

我想普及的社會習俗屬於哪個群體?(比如打賞習俗哪個群體有?)

如何讓這個群體變成渴望群體,把用戶本來的群體變成拒絕群體?

4、激活內在一致性

26 

人都喜歡在不同的場景下維持一致性的自我感覺,所以可以讓人感覺“不打賞”的行為同其他的某個行為不一致,從而刺激打賞。

比如,很多在秀場露胸露大腿的美女,被打賞成百上千,但公眾號、知乎辛苦寫幹貨的大V們,被打賞幾塊錢而且沒多少人打賞。

這是一種“行為的不一致”,所以可以讓人感覺到:

“你給賣胸的美女打賞100元,但只給李叫獸打賞2元。”

(不過這里提醒,行為的不一致是一種負面情緒刺激。短期有效果,但不能長期用來刺激粉絲,否則會因為這種負面情感刺激而導致粉絲遠離)

5、激活外在自我形象

27

一項關於美國小費文化的研究發現:當跟朋友,特別是異性朋友一起吃飯的時候,給小費的比例顯著上升。這是因為,除了上面提過的“幫助心理”、“社會習俗”等,獲得的“自我形象”也是用戶打賞獲取的關鍵心理效用

28

如果給小費的行為可以給用戶帶來自我形象的提升,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給小費。

所以,刺激打賞的另一個方法是:讓用戶的打賞行為可以給其帶來形象的提升和展示。

比如鬥魚等平臺公開展示打賞貢獻值最高的用戶,讓打賞行為能夠互相排名和比較。

29

直播播主公開感謝這些打賞的用戶並且稱呼其為“土豪”(雖然這些播主經常比打賞的粉絲有錢多了)。

而對知識性產品來說,打賞行為可能會讓人產生“這個人是尊重知識的人”這種形象,從而刺激更多人打賞。

但很多公眾號、微博途徑的打賞經常不像直播主播那樣能夠被其他人看到,也就缺乏形象上的身份標識,怎麽辦呢?

一種經常的做法是組建收費的社群或者提供會員,作為變相的打賞途徑,讓會員身份來提高粉絲的個人形象——“看,我是XX人的會員!”

這就是為什麽有些網紅,即使不提供任何額外服務,也往往有人願意付費成為其會員。

6、激活互惠心理

30

人在接受別人給予的恩惠後,往往會有“負債感”,從而會選擇投桃報李進行回報,這就是“互惠”心理。

比如在大街上直接讓行人為某個公益項目捐款,可能選擇捐款的人很少。但是如果先送別人一包紙巾,然後讓人捐款10元,大部分就會直接捐款——一包5毛錢的紙巾激活了人的互惠心理,從而讓人自然想要捐款。

31

網紅如果能夠激活人的互惠心理,同樣能夠獲取更多的打賞。記住,打賞的本質是主動付費,而互惠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主動付費動機。

那麽如何激活人的互惠心理呢?一般有這幾個方法:

(1)讓人直接產生較大的收獲感

比如李叫獸文章提供科學的營銷方法,幫助讀者發現過去營銷活動不科學的地方,從而產生收獲感,會刺激人的互惠心理進行打賞。

這就是為什麽李叫獸文章閱讀量不高,但是打賞經常超過很多百萬閱讀的文章的原因。

(當然這個方法說了等於沒說,畢竟誰都想提高文章給讀者的收獲感,所以你著重看下面兩個刺激互惠的方法)

(2)收獲的實體化

人們會天然地高估實體化的價值,而低估虛擬商品的價值。

比如很多戰略咨詢公司提供真正有價值的解決方案,經常不被客戶感知,為此他們把方案制作成數百頁精美的報告或PPT並且打印出來,提高了感知價值,客戶被精美報告背後的用心打動,即使里面絕大部分都是廢話,核心思想一條微信就能說完(李叫獸記得當年修“服務營銷”這門課的時候,這招叫做“無形服務的有形化”)。

同樣的服務,如果能夠實體化方式呈現,就能獲得更多的感知價值——比如研究發現,把遊戲刻錄成光盤寄給用戶,遠遠比發下載鏈接得到的付費意願強。即使用戶的價值完全是一樣的,甚至下載鏈接還省事點、發貨快點。

32

所以,作為網紅,如果能在虛擬服務之外(比如單純寫文章或者賣胸露大腿),附加一定的實體服務,就能激活互惠心理,從而提高打賞。

比如小馬宋公眾號平時發很多非常有價值的文章內容,打賞不多,但是有一次在文章後附送一本電子書的下載鏈接,並且讓大家自願給錢,結果打賞就特別多——電子書更加實體化。

再比如很多網紅做電商,也是通過實體化來激活互惠心理——你內容是好,但讓我單純給你打賞2元我覺得虧了。不過,在你的公眾號上買一罐100元的茶葉,就不感覺虧了(即使這個茶葉京東上只賣50元)。

(3)提高感知成本

如果讓用戶感覺你是花費了巨大成本,那麽他們就更加會有“獲得收益後產生的負債感”——也就是互惠心理。

某幹貨作者:“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周末都沒有去陪家人。” 某美女主播:“因為整天在網上陪你們,男朋友都離我而去。”

7、創造未來預期

33

有研究發現,在打賞餐廳服務員的時候,如果是你預期將來還會來的餐廳,你會很主動給小費;如果你預期將來不會再來這家餐廳(比如旅行的時候偶爾路過的),你就會減少主動給小費。

這是因為,如果你覺得會經常來這個餐廳,你會在潛意識擔心:如果這次不給小費,下次服務員可能就不會這麽積極主動給你服務了。

34

正是這種“預期服務質量”,讓很多熟客付出了更多的小費。

所以,如果讓人覺得他們的打賞會在長期不斷提升網紅的內容質量,或者沒有打賞的話長期內容質量會降低,人們也會增加打賞。

“既然這麽多人支持我,我一定會堅持下去,不斷貢獻更好的優質內容。”

8、改變默認選項

35

人在決定是否要打賞時,往往是一剎那的決定,這個時候大部分會根據默認選項來選擇自己的行為——“除非有必要的理由讓我打賞,否則我默認不會打賞”。

而在這種決策環境下,改變用戶的默認選項,即使其他不經過任何改變,都能取得顯著效果。

在一項關於慈善捐款的調查中,有學者發現,歐洲有個區比其他區的民眾,捐款多了70%,

這是因為這個區的民眾更加熱心慈善嗎?當然不是。

(PS. 這里要插一句,把某個現象簡單歸因到某種人格特質,是絕大部分研究者常犯的懶病,比如有人分析小米成功就簡單說雷軍有商業直覺。而實際上的原因並不是這些)

那是因為什麽呢?最終學者發現,這個區域讓用戶捐款的調查表上的選項和別人不同:

大部分區域是讓用戶在“我決定捐款”這個選項上畫勾;而這個區域則是先幫用戶印上了“我決定捐款”,然後讓不想捐款的人畫叉。

這樣,就把用戶的默認選項變成了“我決定捐款”,而不是“不捐款”,從而改變了很多人的行為。

同樣,在打賞問題上,也可以使用這個技巧——改變用戶的默認選項

比如,如果跟用戶說“給我打賞吧”,用戶默認的選擇題是:到底打賞還是不打賞?

但是如果跟用戶說“你想打賞多少”,用戶默認的選擇題就變成了:我是打賞2元還是打賞10元?

後者的表達,把“打賞”變成了一種默認的行為,剩下的就是讓用戶選到底打賞多少了。

(默認選項的改變有很多靈活應用的方式,讀者可以自己摸索,在這里不贅述了)

9、打賞行為的去貨幣化

36

任何用戶,對金錢的成本感知是非常高的,如果能夠想辦法讓用戶感覺直接付出的不是錢,那就能降低用戶的感知打賞成本,從而提高打賞。

比如鬥魚直播平臺設置了魚丸這個虛擬貨幣來打賞主播,用戶可以通過每日登陸等領取一定的限額,也可以直接充值。

37

這就讓降低了用戶打賞對金錢的感知:

一方面用魚丸替代了貨幣,讓人感覺成本低了(這就跟用信用卡,用戶消費會更多一個道理,因為沒有直接看到錢,感覺錢花得沒有那麽多了)。

另一方面,讓用戶可以通過努力來賺取一部分魚丸,進一步降低了魚丸和金錢在心理上的關聯性(雖然很多用戶的魚丸還是主要靠充值)。

很多遊戲也利用了這個原理來刺激付費,比如我前段時間玩的一款手遊“星球大戰”,用戶可以通過每日任務來換取水晶,從而買更好的角色等,也可以通過直接充值來買水晶。

於是,我就經常消費水晶,因為反而覺得系統每天會送一些給我。這樣我反而經常性充值水晶,因為已經形成了使用水晶的習慣,每次等不及慢慢靠系統積累,就會產生沖動直接買。

(PS:這個遊戲讓我耗費近千元,後來果斷卸載了)

所以,如果想要提高打賞,可以想辦法降低用戶直接對貨幣的感覺,讓打賞行為更多地去貨幣化。

結 語

“打賞”是一種非常複雜的行現象,用戶之所以打賞(而不是選擇免費),是因為能夠得到多種不同的心理效用。

上面總結了9種科學的刺激打賞方法,靈活運用,你的打賞率一定提升。

38

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3891

虛火過旺的網紅還能火多久?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11/155753.shtml

虛火過旺的網紅還能火多久?
仇蝶 仇蝶

虛火過旺的網紅還能火多久?

除了直播和電商,網紅還能怎麽賺錢?

黑馬說

近來在一片網紅賺錢的歡呼聲中,網紅產業的虛火達到了最旺。但人的價值是被外界賦予,只有那些有顏、有才或有料的魅力人格體才是網紅的主體,如果沒法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供消費,還有多少人願意看著別人的精彩痛快買單?

文|仇蝶

網紅到底有多火,看看現在有多少人眼紅就知道了。

上周六,在網紅商學院創始人丁辰靈的牽頭下,一場「網紅、視頻、電商」的紅榜峰在杭州劇院火爆開幕。峰會邀請了淘寶全球購負責人一棲、緹蘇網紅孵化器創始人施傑、「紅了嗎」創始人天機、巴黎歐萊雅市場總監高燕、美啦創始人張博、麗子美妝副總裁周易、onlylady副總經理葉以婷、美空網CEO傅磊、網紅余瀟瀟等人。

從網紅代表到網紅環節的各個參與方,甚至那些網紅背後的「英雄們」,作為一場「網紅」盛宴,這樣的配置顯然高規格的。

從吸睛到吸金,活躍在前線的網紅們用最快的速度實現了商業變現。而資本也毫不吝嗇亮出了自己的誠意:短視頻頭牌網紅Papi醬用40多條視頻坐實了自己身價過億的估值。

只是網紅產業無法自成生態,依附於電商、直播快速撈錢,短時間內的商業價值明顯。但投資最看重的是長期的爆發性,羅胖投完Papi醬後就撂話了:誰也不知道網紅能紅多久,快速收割,一次性落袋為安才是上策。於是便有了那次2200萬「自導自演」的新媒體廣告拍賣「鬧劇」。

沒有人否認網紅的商業價值,但只有那些頭部具有人格化的網紅才是真正具有投資價值的。就像現在火爆到不行的VR、AR,當局者都很難分清眼前的這團熊熊大火真的是旺盛的市場需求還是說只是被資本催熟的。

除了直播和電商,網紅還能怎麽賺錢?

當一切交易都以人作為窗口時,屬於網紅的風口真正來了。目前的網紅,大致可以劃分成三類:

娛樂型網紅:這類網紅占比最高,直播/電商變現是常態,但真正價值卻是虛高的,轉化率也不穩定;

專業型網紅:能持續生產優質內容的網紅,商業價值可以想象,但目前還是稀缺資源,還未完全崛起、這也是為什麽眾人瘋搶頭部網紅資源的原因;

「明星型」網紅:15度是最舒服的「仰望」角度,夠得著,接地氣。而且在商業變現上,雪梨、張大奕之流絲毫不亞於一些明星的收入。

可以說,二八原則在網紅領域同樣適用,真正有價值的那20%的網紅能體面的賺走這個市場80%的錢。從理論上講,貼片廣告、內容植入、自制IP、衍生品都能作為網紅商業變現的可能。但美空網CEO傅磊認為,目前網紅變現主要還是靠直播和電商。

不過在電商變現過程中,網紅不是用來拍攝的,而是帶動銷量的。「在美空的實驗中,我們發現網紅在電商領域的變現並沒有成熟的模式,電商領域的網紅本身就是電商里出來的,她們基本上都自己開店去了。還有一種是微博幾百萬粉的網紅,但是他們做導購效果可能比不過微博直通車的效果。」

至於直播,在國內的環境下,它從來就是灰色地帶,一直在小心翼翼「打擦邊球」。而打賞帶來的短期收入,是很難成為長期穩定收入源的。如果真開始直播賣貨,難道是要倒退到早些年的電視購物了嗎?

顯然,商業進程不會倒退,所以現在的直播打賞只是小打小鬧,真要直播賣貨,肯定是一地雞毛。剁手黨已經夠瘋狂了,再多一個渠道,想問手還夠剁嗎?變現模式單一,轉化還不穩定,想在網紅產業鏈上賺快錢的人,是時候給自己潑點冷水了。

都在爭做收割機,誰來持續造網紅?

專業的網紅店鋪誕生於2014年,2015年下半年達到高峰,當時大家瘋狂簽約網紅。現在基本頭部網紅都被各大網紅孵化器、網紅平臺簽約完了,剩下的中小網紅,大多只有幾十萬粉絲。另一方面,投資人也在追著頭牌網紅砸錢。

只是當所有人都去收割網紅時,如何保證「網紅紅利」持續釋放?現在網紅身價虛高,與一直以來,眾人「只搶收不播種」不無關系。中國現在的網紅經紀公司基本是從電商公司變身而來的,比如說早前運營淘品牌的店鋪現在轉型成為網紅店鋪的統一管理者,如涵和緹蘇是其中代表,他們都有個名字,叫「網紅孵化器」。

中國的網紅經紀公司從網紅孵化到後端變現,全程都要管。而成功「孵化」一個網紅,是需要投入不少錢的,因而為了保障自己利益,網紅孵化器與網紅簽訂協議的年限都相對比較長,至少少5年以上。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孵化器相當於是「保姆+經紀人+供應鏈」。所以看似離錢很近的網紅電商真正操作起來是很重的,涉及眾多環節,而這個過程中得供應鏈者得會笑到最後。

對於還處於初級階段的中國網紅市場而言,批量複制網紅無益於自爆其短,只會讓原本參差不齊的網紅市場更加混亂。

剛從韓國考察回來的丁辰靈直言:「韓國公司絕對不去做他不擅長、不專業的事情。內容公司只做內容,網紅經紀公司就專門做內容方面的增值,絕對不會自己來做電商這種相對比較重的環節。」

Treasure Hunte,韓國最大的網紅經濟公司,就是按照價值增值的方式進行網紅管理的。無論其提供的培訓,還是高端設備的免費使用,還是廣告經紀,頭部網紅帶小網紅。一切都是圍繞著給網紅帶來增值。

不過,韓國網紅的主要變現模式和美國一樣,來自品牌廣告,而不是電商。這個中間最大的原因是韓國人在消費上面,其實已經非常成熟了,他們不太會去購買網上的一些新的牌子。

中國的網紅市場目前還是存量市場,那些在微博、秒拍之類的火起來的網紅遇到了自己變現的最佳時機,但新一輪的網紅還未真正出現。新造的那些網紅,在商業變現上的能力,沒有誰敢打包票。

如今,不少網拍視覺策劃公司也在轉型,從早前做商品策劃、定位、營銷,到現在做網紅策劃、定位、營銷。他們意識到網紅是人,也是產品,只有將「網紅產品」包裝到位,才能實現溢價最大化。

但不是每一個簽約的網紅都能賺錢,網紅孵化器同樣在實行「淘汰制」。二八原則同樣適用於網紅群體,並不是每一個網紅都有翻倍的價值。一定時期內投入產出不合理的網紅會面臨淘汰。

為了早日走出網紅市場初級階段的混亂,國內孵化器除了優化現有網紅的電商變現能力,在發掘網紅潛力上也是不遺余力。5月初剛拿完光線投資的緹蘇,2016年開年後就沒再簽約過新網紅,而是專註包裝已簽網紅,扶持個人品牌。據悉,如涵在去年年底也悄悄啟動「文科生」計劃,專門扶植能持續生產優質內容的「內涵型」網紅。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在一片網紅賺錢的歡呼聲中,網紅產業的虛火也達到了最旺。只是這個跨界聯合下的產物,似乎從來只是電商轉型期一個節點。在各種消費升級口號的號召下,以阿里為代表的電商已經淪為了傳統電商。而這個要做102年的企業,顯然也是要搞出點升級的東西出來,響應下時代潮水的方向。

隨著淘寶平臺「網紅」的發酵,淘寶趁勢大打了一把「網紅電商」牌。這些自帶粉絲和有溫度流量的網紅們,在變現上毫不含糊。來自淘寶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去年「6·18」大促中,銷量排名前十的女裝店鋪中,有7家為網紅店鋪;在日常銷售中,部分網紅店鋪新款成交額一天就突破千萬元,表現絲毫不亞於知名服飾品牌。據淘寶統計,網紅店鋪的成交爆發力是傳統淘寶店鋪的2.5倍。

個性化網紅能以最低價格帶來有溫度的流量,隨之而來的是水漲船高的銷量。只是在電商都忙著轉型升級找新出路的時候,這張依附在電商根基上毛皮如何才能保證「不掉鏈子」,持續創造價值?恐怕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倒是那個容易「擦槍走火」的直播,說不定能為網紅帶來更多可能性。因為模式夠輕,來錢夠快。只是,直播網紅這條路,不會是坦途,攀上了是臺階,滑下去了就是陰溝了。對於網紅還能「活」多久,天機的論斷似乎很「悲觀」:網紅最多有三年的紅利,網紅的價格由於炒作,基本上翻了3倍,娛樂性的網紅會成為第一波。所以那些已經狠撈一筆快錢的先行者們,「開路先鋒」的甜頭可能就到此為止了。

網紅的主體是那些或有顏、或有才或有料的魅力人格體,但人的價值都是都是外界賦予的。如果沒法持續輸出有價值的內容供「消費」,還有多少人願意看著別人的精彩,痛快「買單」?

也許羅胖那句「papi 醬能紅兩年嗎?不知道,鬼都不知道。一次性收割了,落袋為安有什麽不好?」將成為網紅命運的「絕妙」註腳。

B座12樓(ID:tbr2013)

網紅 盈利模式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5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