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十倍股 蔡東豪



2010-9-30  NM


財經記者籌備寫一篇關於十倍股的 文章,邀請我發表意見。十倍股是指賺十倍的股票,是基金經理彼德林治(Peter Lynch)在94年出版《One Up On Wall Street》首創,之後成為普羅投資者日常詞彙。我的意見頗掃興,我認為即使散戶買到十倍股,但賺三成就會沽出,十倍股對散戶沒意義。

賺 三成你唔走,算你好定力。賺五成?你的北海道滑雪計劃有着落,不可能不行動吧。賺一倍?你夢寐以求的手錶唾手可得,你抵受到誘惑?我不信。為求審慎,我向 身邊朋友查詢,有沒有人曾持有十倍股到尾,答案是沒有。最輝煌成績是賺五倍,這位朋友十年前購入一隻突然停牌的股票,本以為變牆紙,但該股票突然變身科網 股,復牌首日股價勁升五倍,他急忙沽出。

散戶當然有機會購入十倍股,問題不是眼光,持有十倍股到尾需要的是定力,而散戶的弱點正好欠缺定 力。散戶跟十倍股絕緣的根,種在購入股票之前,散戶糊裡糊塗購入這股票。散戶的抉擇通常不談信念,只注重消息和貼士,投資變成炒作行為,當消息出現後,自 然沽出離場,不會久留。財經演員俾貼士,通常連同止賺位和止蝕位,我從未見過財經演員俾止賺位是現價十倍的貼士。

散戶不可能持有十倍股到尾,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明白為何要購入股票,當自己掌握不到行動動機,自然欠缺自信心,稍有風吹草動,必定篤信走為上策。散戶不肯投入時間,誤信投資是一件容易事,相信消息和貼士可致富,十倍股是天方夜譚。

另一個原因是,散戶時時刻刻覺得自己要做嘢,不做嘢代表無能。投資者這方面心態跟公務員相似,冇做嘢而衰咗,罪大惡極;有做嘢而衰咗,始終有盡過人事,算是一種交代。因此,投資者跟公務員一樣,傾向要做嘢,哪怕做的事情冇用,甚至有害,因為有事起來可向別人交代。

 

十倍股股價不可能像一條直線不停升,途中一定有起有跌,甚至大起大跌,散戶在這過程中可忍得住手唔做嘢?不可能吧。我當年寫關於十年股的文章,持有十年股的條件,是要把股票放入保險箱,因為我信不過自己。其實這條件還不足夠,應該順手丟掉保險箱鎖匙。

我 對十倍股這麼悲觀,並不代表我否定彼得林治十倍股之存在可能性。我是指散戶不可能持十倍股到尾,彼得林治卻有可能持十倍股到尾,因為他是專業投資者。我當 然不是指所有專業投資者都有能力持十倍股到尾,有些專業投資者的水平比散戶還要低,我的意思是指專業投資者的工作性質,令他們有可能持十倍股到尾。

專 業投資者購入某股票,憑的是某種信念,相信這股票的未來表現不俗。我試舉例,專業投資者看好內需股,特別喜歡某準備在內地大展拳腳的零售商,該零售商股價 上升三成,專業投資者未必會沽出這股票,因為他購入的原因仍存在,故事剛剛開始。當然,以短炒為策略的專業投資者大有人在,但客觀上專業投資者擁有比散戶 較強的定力。

專業投資者較有可能持十倍股到尾的另一個原因比較客觀,是投資組合的規模。彼得林治90年離開富達基金時,他管理的基金規模達 140億美元,基金持有的股票數目逾一千。當基金組合有逾一千隻股票,基金經理的工作是怎樣分配資金和部署組合比重,他們重視的是基金組合的整體表現,而 非某股票在某時間內升了多少。

專業投資者沒有壓力要時時刻刻做嘢,他們的壓力來自基金的時時刻刻表現,大部分基金客戶不會理會基金具體運作,究竟長揸定短炒,捉到老鼠就是好貓。專業投資者較有機會持十倍股到尾,不是代表他們的智商比散戶高,而是他們管理的基金規模較大,有較大的空間容許他們貫徹信念。

散戶不要寄望鍛鍊定力來持有十倍股,因為客觀環境太險惡了,不過散戶有時可安慰自己,停了牌快變牆紙的股票,或者有機會變成十倍股。

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341

2011年A股:小股票中尋寶10倍股,大股票沒錢途? 摸啊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ce9940100nvtq.html

週末和做投資的朋友喝茶,朋友說現在A股挑選10年10倍的股票,也就是tenbagger,一定是在中小市值的公司中,而不會是傳統的金融、地產、證券 等大市值的股票,意思是賺大錢還是要轉變思路在新經濟小股票中去尋寶10倍股,大股票沒啥錢途。當時覺得這個說法有問題,但一時想不到這個思路的問題到底 在哪。
    回頭想了想,這個說法有2大問題:

    一、或許10年10倍的股票未來真從小公司中出來的概率比較大,問題是你是不是找的到,你找到的概率性有多大。做生意是件很難的事情,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充 滿了挑戰,現在看起來很景氣很有前途的行當,或許過幾年經營環境就轉差了,因此真能從上市公司中跳到10倍股是件小概率事件。特別是在目前小市值股票這麼 昂貴的基礎上的尋寶遊戲,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

    二、波動性會讓你受不了。比如2011年你真的買到了一隻股價昂貴的中小市值股票10倍股,但是過了2年到2013年股價跌了一半,你到時可能會產生懷 疑,如果再遇到行業或者公司基本面受到打擊,你是否還能非常堅定?這就是股票波動性和基本面波動帶來的風險,由於你的成本太高,缺乏安全邊際,所以將會遇到極大挑戰

    用簡單的話總結下,在昂貴的中小市值公司中尋寶10倍股,真找的到的可能非常小,而且在持有過程中將遭遇極大的波動,股價不見一半的可能性很大;買低估值的大股票,收益前景可能不是很可觀,比如每年收益率10%的樣子,但是遇到毀滅性打擊的機會不大。你選哪種股票?

     再用數學語言來總結下:
     40-60倍市盈率的中小市值股票的收益率:10%機會獲得10倍股年復合收益率即25.89%,90%機會由於高市盈率帶來低收益年復合收益率5%。那麼貴的中小市值股票未來10年復合收益率的期望值為7.09%。

     18倍市盈率以下的大市值股票的收益率:90%機會獲得GDP的成長率一致的收益率10%,10%機會由於中國經濟變差年復合收益率5%。那麼便宜大市值股票未來10年復合收益率的期望值為9.5%。

     你要哪個收益率?

     上面的10%也好,90%也好,都是拍腦袋出來主觀概率數字,你也可以用你心目中的數字來計算下,看看你的結果是什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71

投資札記【367】理想化的十倍股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1c1.html
理想化十倍股是這樣產生:1、業績上漲2.5倍。2、市盈率由10倍漲到40倍。4*2.5=10,例如前些年的潞安環能偉星股份山東黃金等情況,當然這只是一種情況。還有比如業績上漲更猛烈,而股價從未給過10倍PE(前蘇寧)。當然一些稀缺資源強週期的十倍就更為迅猛,市盈率反而是前高後低,直至行業景氣高峰市盈率最低。


因此這裡就包含著:1、向下大幅拓展低估打折的空間。2、向上拓展業績長期增長空間。有了這兩點做基礎再出去選擇企業股票,就心裡有譜了。以上是「道」的問題,買的早晚高低我們也在總結,但這是「術」的問題了。道是道理,就是大規律;而術是具體實現的手段,方法等。道需固執堅持,而術可以完善提高。

可見:很多朋友問我某企業業績未來能否漲十倍,其實完全不必這麼狠。從0.5到1元就有N倍可能,關鍵是看給你的市場價格打折程度和未來給你高估程度。道理上行的通,但技術實現上就要看你的經驗和本事。我們之前檢討的是在術的方面需要進一步研究。

主帖裡列舉是過去的幾個十倍股,之所以總結,因為當初認識不清,也只獲得了1-3倍的收益,沒獲得很大收益。但能否實現更大的收益麼,其實也是有章可循的,記得嗎,巴菲特的中石油數倍收益的實現,難道只是評估值提升麼?肯定有對市場的敏感和經驗手段。只是他老人家不願過多談及這些罷了。彼得林奇的房利美也是大獲全勝的N倍股,他們只說不要急於賣出你手中的股票,要握的時間稍長一些,但怎麼賣,誰也不肯說,我想肯定與一些「術」的東西有關,這些就要靠你我多學習總結了,我知道的我也不能相當準確地描述給你,因為我也要根據情勢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地講。
以上還說明,再好的企業沒有以上空間基礎就無法成形大收益。收益有三級跳:一是現實利空二是整體低估三是未來增長,三疊加就是未來高收益。如果僅是企業很優秀恐怕還不夠,因此:優秀公司不一定帶來滿意回報!

關於佈局紡織股:我們認為去年下半年開始的紡織行業開始去庫存化,整體出現行業低迷,例如休閒體育服裝比較困難,因此開始關注紡織輔料和高端棉紡機會。具體困擾多長時間很難判斷,但紐扣、拉鏈和棉紡高端不會消亡是確定的。尤其是龍頭企業能行業洗牌中將受益,而且兩企業都有一定的技術和渠道壁壘,在未來幾年內能在異地趕超他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關鍵問題大家都知道中高端服裝的消費需求是不斷增長的,而且基本屬於次快速消費品。從兩企業擴張決心看,困難一定是暫時性的。這算是機會。但我重申我並不是介紹他們有可能是十倍股,我有我的行為方式,最後結果我還是希望只有保守利潤,雖本著大收益去,但究竟能把我多少需要看形勢變化,投資總是一項遺憾的藝術,還是那句話只要是獲利的生意都是好生意,至於獲利多少你滿意不滿意,那就看你功力了,也不必過分計較。但學習提高的腳步千萬不能停止,現在需要的是隱忍地花好每一分錢,過濾掉任何中小型波動,默默等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23

列事實,擺數據,十倍股是怎樣產生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98b25f501017njv.html

我是個理科生,喜歡用數學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雖然股市和這個社會大部分時候都是非理性的。但是所有的波動都建立在堅如磐石的數學規律上。下面用純數學角度來看看招行的未來。還是老規矩,覺得銀行利潤增長不可持續的,壞賬賊多的,明天就要倒閉的,您來錯地方了。請按alt+F4回到您原來的地方。

 

下面給出幾個假設:1.招行未來10年,每年的利潤都均勻增長。2.招行未來10年的市盈率也均勻增長。這兩個假設雖然在現實中不可能發生,但是這樣假設有助於我們更直觀地看到結果。

 

首先來看一下淨利潤平均每年增長15%,市盈率十年後到25倍是什麼結果。

 

年份

淨利潤增長率

淨利潤是2012年的倍數

股價

市盈率

現價買入後的收益

2012

-

100%

9.50

5

 

2013

15%

115%

15.30

7

161%

2014

15%

132%

22.61

9

238%

2015

15%

152%

31.79

11

335%

2016

15%

175%

43.20

13

455%

2017

15%

201%

57.32

15

603%

2018

15%

231%

74.71

17

786%

2019

15%

266%

96.03

19

1011%

2020

15%

306%

122.06

21

1285%

2021

15%

352%

153.73

23

1618%

2022

15%

405%

192.16

25

2023%

 

從表中可以看到,10年後股價漲20倍,股價年復合收益34%。而這僅僅是選取了兩個非常平庸的數據。25倍市盈率,還是10年利潤增長400%,都是合理的。要知道07年招行曾經到過70倍市盈率,過去的平均市盈率也在20左右。而且2011年的利潤是2001年的25倍。

 

 

那麼,如果樂觀點呢?假設它淨利潤年複合增長20%10年增加6倍。那結果是這樣。

年份

淨利潤增長率

淨利潤是2012年的倍數

股價

市盈率

現價買入後的收益

2012

-

100%

9.50

5

0%

2013

20%

120%

15.96

7

168%

2014

20%

144%

24.62

9

259%

2015

20%

173%

36.12

11

380%

2016

20%

207%

51.22

13

539%

2017

20%

249%

70.92

15

746%

2018

20%

299%

96.45

17

1015%

2019

20%

358%

129.35

19

1362%

2020

20%

430%

171.56

21

1806%

2021

20%

516%

225.48

23

2373%

2022

20%

619%

294.11

25

3096%

 

1031倍。股價年複合增長41%

 

如果悲觀點,接下來的10年的年複合增長只有10%,結果是這樣:

年份

淨利潤增長率

淨利潤是2012年的倍數

股價

市盈率

現價買入後的收益

2012

-

100%

9.50

5

0%

2013

10%

110%

14.63

7

154%

2014

10%

121%

20.69

9

218%

2015

10%

133%

27.82

11

293%

2016

10%

146%

36.16

13

381%

2017

10%

161%

45.90

15

483%

2018

10%

177%

57.22

17

602%

2019

10%

195%

70.35

19

741%

2020

10%

214%

85.53

21

900%

2021

10%

236%

103.04

23

1085%

2022

10%

259%

123.20

25

1297%

 

股價年複合增長29%,也非常不錯了。至少超越了巴菲特。

 

當然,這個模型還是很理想化的。真實的股價肯定不可能這麼走。接下來的幾年,肯定是公司的利潤增速放緩,而股價遇到一個牛市,特別是大牛市的話,會躥得很高。假設2016年是大牛市的話,結果可能就像這樣:

年份

淨利潤增長率

股價

市盈率

現價買入後的收益

2012

-

9.50

5

0%

2013

25%

21.38

9

225%

2014

20%

37.05

13

390%

2015

15%

55.72

17

587%

2016

10%

180.26

50

1898%

 

這就是人們天天抓破頭皮去尋找的十倍股。不需要什麼題材,不需要多麼牛逼的增長。只要平靜地跟隨大市走,將來還它應有的名分,就會讓你賺得盆滿缽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737

一篇很不錯的文章和大家分享【如何找到偉大企業】尋找5年10倍股 VIP專注醫藥消費

http://xueqiu.com/4618198493/23133619
5年10倍投資計劃的核心在於,要求企業業績連續高增長。首先從連續這點來看,在強週期行業中找這樣的機會是事倍功半的,在消費股中尋找是王道(張裕、云南白藥、古井貢、上海家化都是好的例子)。以上企業有以下共同的特點:
第一、企業所在行業處在一個快速成長期(例如10年前的地產業,5年前的家電連鎖和如今的醫藥行業);

第二、銷售收入穩步擴大。擁有競爭優勢,企業在行業中擁有定價權,所佔的份額是連續擴大而非縮小(例如萬科、蘇寧等);

第三、隨著銷售額的增加,公司毛利率可以保持並得以提升;淨資產收益率穩步增長。我們允許企業圈錢,但是圈錢後的資產收益率不能下滑,否則對老股東就是一種傷害。

第四、企業管理者有企業家精神,並對股東權益敏感(實施了股權激勵等措施)。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多看看公司在年報中的經營目標並看看之後的實踐。一個偉大的企業家應該有足夠的前瞻力和執行力,而不是朝三暮四。

第五、公司的盈利模式應該穩定且易於理解。就如巴菲特先生的「鑽石搭檔」查理•芒格所言,一家不易理解的公司不值得持有它。另外,易於被理解的公司更容易被後來的投資者追捧,而快速實現股價的上揚。(2009年以來,新能源、新技術企業走勢很火爆,但是真正理解這些技術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六、公司要便宜。看估值也要看市值。銀行股的估值是很便宜,但是一個10倍PE,3000億市值的企業股價漲10倍; 顯然比一個20倍PE,30億市值的企業股價漲10倍的幾率小得多。

儘管這樣去選擇公司很難,但是相對於預測貨幣政策、資金動向、機構行為而言,也許是更容易的事。平時多和一些價值型的投資者朋友交流,也是一種互相啟迪的模式。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我們可以向高手問股,但是不妨多問問或者自己研究下,所問到的公司是否符合以上6條法則呢?

感悟:

選股是種技術,也是種藝術。事實證明,市場並不缺少5年10倍股。5年10倍,選好股是第一步。

「在一個五年週期裡,我們找到一家公司淨利潤增長3倍,估值增長1.5倍,就能夠實現5年10倍的計劃。所以,第一是要找到利潤高速增長的公司,第二要在估值較低的時候買入」

我們期待的不一定5年非要10倍,如果那樣就顯得過於上綱上線了,更重要的,還是找到一種若干時間週期,重倉取得數倍超額收益的機會。但是,選股,卻必須要按照5年10倍的標準去執行。

二 操作篇

【考驗】人性的障礙
選股是技術,買賣卻是藝術。前者固然不易,卻可以憑時間來錘煉;後者卻看性格和天賦。

人性的弱點,讓我們在執行5年10倍的過程中會遇到三大考驗:第一,如果買入後,公司股價不漲反跌,該怎麼辦?第二,如果又有一家「珍珠公司」出現該怎麼辦?第三,股價已經漲了3倍了,是不是該見好就收,或者做個波段?

這三大考驗之所以會讓我們對投資產生疑慮和動搖,其實都可以歸結於一個主因:我們對自己所投資的公司及其成長模式和方向並非真正的理解,所以輕微的風吹草動或者說誘惑,都可能動搖我們的初衷。所以,對於「5年10倍」計劃而言,必須只能投資自己熟悉並經過深度研究的行業和公司,同時研究的深度應該達到並超越市場平均水平才能獲得超額收益。

如果對所投資的企業的方向看得很清楚的話,我們再面臨考驗的時候就會從容很多:

第一,如果當時買入的理由沒有變化,股價下跌我們應該高興,因為我們可以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入;記住我們的操作週期是5年,而不是5天。

第二,如果中途出現可供替代者,我們同樣要考慮其成長性、安全邊際是否更為優異,如果答案為否,我們沒有必要去增加自己的研究負擔,因為我們要做的只是找到一顆珍珠,而非去尋找全部的珍珠。(實踐證明,作為一名個人投資者,跟蹤企業的能力的5到10家,否則是另外一種攤薄)

第三:當股價如期大幅上漲之後,突然遭遇了大幅下跌,該怎麼辦?當經濟出現週期,市場出現系統性風險,我們是否需要迴避風險?

要戰勝這個考驗,我們必須要相信,好的公司是可以戰勝週期的,優秀的管理層會利用經濟的波動加速發展而非相反。例如沃爾瑪在股價實現數千倍上漲的過程中,中間同樣遇到過大幅下挫的情況,如果我們將時間拉長,這些波動其實都可以淡化。

記住巴菲特所說:股價的漲跌並不是我們做出投資決策的理由。
當然,如果我們的確通過實戰擁有了波段操作能力,並在實踐中證明可以戰勝市場的話,我們也不排除波段操作。但這種波段,應該起碼是以月為週期來計算。

【行動】找到你的聖盃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知易行難。
找到適合自己的聖盃(交易法則和紀律),並不斷完善,是踐行5年10倍計劃的關鍵所在。路注定是佈滿荊棘的,我們希望做的是少走彎路。

投資實踐顯示,充分理解「安全邊際」、「觸發時機」、「長期跟蹤」這些概念並靈活運用是必要的。

安全邊際和健全心態
芒格說過,如果你不敢滿倉的股票,那就一股就不要買,如果不敢持有一年,那就一天就不要拿!

且不談論是否能賺錢,要讓一個人把全副身家壓在一項投資上,相信他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虧」。但能做到不虧的只有「現金」,股票這類風險資產,我們只能追求相對安全。
從經驗中來看,人們說到安全邊際,是指估值的安全。但我要說的,安全邊際第一步是要資產的健康。
很多人總是喜歡說,「今天虧了一部車」、「昨天賺了一個洗手間」,這種觀念和導向是非常錯誤的,要是巴菲特或者蓋茨天天這麼想,早就抽風了。一位成熟的投資者,必須做到把投資和生活有效隔離,這樣才能不會被市值的波動影響了心情進而影響了投資決策。

舉一個例子,一個家庭資產200萬元,每年工資扣除支出結餘20萬元的投資人,拿出60萬元投資,設立35%的止損線。如果嚴格執行止損,那最大的損失就是一年的收入,即使連續遭遇3個跌停板,也不會對生活造成什麼衝擊,完全可以泰然處之。反之,一個家庭資產60萬元,年收入結餘6萬元的人,借款60萬元炒股,一個跌停板可能就傷筋動骨了。 對於5年10倍計划來說,10萬元的本金就可以再15年後創造億元的財富,我們不必要鋌而走險。李嘉誠說,「散戶不要炒孖展」,也是金玉之言。

第二層意義上的安全,就是估值上的安全。物美,也要價廉。但是怎麼樣才算便宜,這就見仁見智了。不能說破淨的鋼鐵股比100倍PE的百度便宜。對於成長股來說,多用PE和PEG,市銷比等指標,參考歷史估值、行業估值、海外比較等等。

價廉多出現在熊市的中後期,例如麗珠B這樣主營連續20%以上增長的醫藥股,也出現過跌破淨資產的情況,這就是明顯的低估了。而產業資本的回購,也是低估的一種表徵。

買入時機和節奏
遇到了一家心儀又便宜的公司,在動手買入之前,應該先回答這麼幾個問題?

1、為什麼好公司會有這麼便宜的價格?是熊市導致的盲目,還是自己的判斷可能會有誤差?公司是否存在未知的重量級利空?

2、買入之後可以忍耐多久的不應期?買入後可以忍受多大幅度的虧損?

3、計劃用多大倉位買入,一次性買入還是分批買入?

存在即合理。便宜一定有便宜的原因,對於公司的判斷市場上總是有分歧存在,分歧從產生到消失,影響著股價的變化。投資不能盲從,也不能太自負,找到便宜的原因,和對公司價值的判斷進行比較,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沒有問題,那就放心去做。

股價的走勢受估值影響大,但估值最終決定於業績,對於一家正處在業績釋放期的公司,我們更要擔心的是錯失爆發機會而不是被小幅套牢。反之,如果買入半年之後,公司股價持續不漲,而業績也沒有如期兌現,那就必須做自我檢討了。我們可以用3個月來忍耐股價的下滑,但是不能用3天來忍耐沒達到你預期的管理層。

我們不必苛責買在最低的位置,這是技術派的目標,但我們要避免一買就被嚴重套牢,對於明顯下跌趨勢的個股,採用分批買入的方式比一次性買入更為合適;而在底部盤桓很久,開始走出上升通道的,則相反。當然,實踐上的經驗會讓我們更容易聽到「扳機」的聲音,減少等待的時機。例如,古井貢B,從2008年底2.4啟動,2年漲了近15倍,一個關鍵的觸發點就是換了股東,隨後業績爆發,股價也做火箭。在解答第一個問題的時候,如果我們找到了低估的原因,而這一原因開始改變的時候,要抓家時間上車了。
再舉一個例子,即使處在東部華僑城的舊廠房未重估,康佳B依然破淨,市銷比是同行的1/5,這是明顯的不合理,但是從PE上看,又是合理的。這就是分歧所在,問題在於管理層沒有釋放業績的動力,如果動力源出現了,糾偏就會開始。這樣的情況,適合小倉位買入,保持持續的跟蹤,等待機會。
在橄欖樹下徘徊,期待遇見你,在你最美的那一刻。

■倉位管理和集中持倉
經常會聽到有人興高采烈地說,今天我有3個股票漲停了!敢問這位神仙,您一共買了幾隻股票?漲停股票倉位佔比多少?整體盈利率多少?

好股不求多,一隻足以!買了10只股票,3只漲停的收益也許還比不讓滿倉一隻漲幅5%的股票。市場上有兩種極端,因為研究不深入或者不自信,通過分散持倉來規避風險,要麼不甚知之但孤注一擲。
但大部分個人投資者的誤區是前者,為什麼不敢重倉甚至滿倉一隻個股呢,因為有心理障礙:害怕判斷有誤淨值快速蒸發,或者擔心錯失了其他機會。要意識到,分散持倉不能分散系統性風險(例如5•30),同時分散持倉在分散個股風險的同時,也在拉低收益率。

對於重倉某隻個股,可能失去的其他投資機會,正如前文所說,我們要找的的是最美的那顆珍珠,而不是找珍珠項鏈!如果喜歡分散投資的話,那就去買基金吧!

開始可以用操作紀律來解決這種心理障礙:一隻有潛力的「珍珠」但「扳機」還沒有響,上1成倉位;低估原因被解決,扳機叩響,加到3-4成;業績陸續釋放,上升通道形成,安全墊夠厚加到5-7成。

5年10倍計劃,是要找自己熟悉並經過深度研究的行業和公司,研究深度要達到並超越市場平均水平。真正好的公司,可以滿倉買,甚至借錢買!這個機會只給眼光和膽量俱全的人。

持續跟蹤和賣出時機

不少人碰到過5年10倍的公司,但是沒有走完全程,50%就下了車。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持續跟蹤的能力,對於公司的成長和興衰,心裡沒譜。要麼割肉就跑了,要麼大漲之後守不住之後再也沒買回來。
如果公司董事長是自己的叔父或者鐵哥們,長期跟蹤是很便利的,但這有內幕交易的風險,也不適合絕大多數人。巴菲特和芒格都不喜歡調研,但他們依然對於公司的變化洞若觀火。
如果是一個勤奮而又不笨的草根投資者,陽光下的利潤,已經足夠賺了。有以下方法可供借鑑:
1、定期瀏覽公司主頁,關注領導講話和媒體報導透漏的經營目標。
我們來看個例子,2010年9月9日,深圳特區報報導,《深圳市zf與中國醫藥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提到,
「昨晚,深圳市zf與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在五洲賓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藥研發、醫藥流通、醫藥生產、醫藥綜合服務四個領域加強合作。深圳市長許勤、副市長袁寶成,中國醫藥集團董事長宋志平、總經理佘魯林等出席簽約儀式。」(紅色字表示這是黨報的通稿,要經過審查或發表的,不是信口開河的股評)
「據悉,中國醫藥集團和深圳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雙方首個大型合作項目——深圳一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完成股權交割以來,經營實力和經營業績得到了長足發展,年銷售收入從當初的15.7億元,到2009年突破100億元,增長6倍多,今年計劃將突破130億元,併力爭「十二五」末銷售規模達到1000億元。目前,該集團在深多個項目也即將開工建設或啟動規劃。」(5年後銷售額翻8倍,這是遠景規劃,是個5年10倍的參考標的)
2、有機會儘量參加股東大會,目的不是為了聽董事長說什麼,而是結識一些長期持有並關注該公司的股友,通過交流加強對公司的理解。
3、多泡下55168相關個股的帖子,拋磚引玉。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一般人有選擇性吸收信息的特點,聽不進不同意見,善意的批評會幫助我們避免「看上去很美」的陷阱。
4、找到對「珍珠公司」長期跟蹤的行業研究員,除了看新財富排名,還要看他過往分析的前瞻性和同公司交流的頻度,多找找他的報告來看。(例如,在中投研究所的周銳,對同在深圳的一致就保持著長期關注)
5、儘量尋找關係瞭解公司的運營:銷售人員、上游、下游,側面瞭解。
6、有渠道的人,去瞭解機構投資者在公司進出的節奏和原因。
7、有能力的人,去做一名有擔當的股東,利用機會為公司的成長獻計獻策,這是頂級的投資之道。巴菲特和江作良做到了,距離很遠,我們有目標要努力。

如果公司的業績成長符合預期並超過預期(30%),而估值和市值也在合理範圍之內,那堅定持有是唯一的選擇。系統性原因導致的下跌,帶來的是買入機會,因為好公司終究會起來,而且會走的更遠。例子太多,無須舉證。

5年10倍的買入持有計劃,絕不意味著「鴕鳥戰術」,而是通過專注和勤奮,跟蹤公司的成長,進而獲取超額的收益。而這種專注,也意味著必要的放棄:放棄部分娛樂和休閒,放棄其他投資機會,有勇氣、有耐心去應對路途上的波折,迎接財富巨大增值的喜悅。(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0388

我錯過的五十倍股上海家化 狩獵中國資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bcu7.html

十年前,我開始為臉上總冒痘痘困擾,看過醫生,用過不少方子,總沒明顯效果。八年前,在一次聊天時,我跟同事小洪說了自己的困擾,他說他有辦法。過了兩天,他拿給我兩件東西,一件是妮維雅的男士洗面奶,另一件是高夫男士面霜。我用了不到半個月,症狀全都消失了。也就是從那時起,我開始關注生產高夫的上海家化。

高夫男士面霜我用了兩三年,期間還用過高夫洗面奶。後來,我最早用的那款高夫面霜停產了,我試過高夫新款的面霜,總感覺效果沒有最早用的那款好,而且價格也貴了不少,就轉用了別的品牌。

一方面是出於自己身體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想琢磨一下化妝品行業,過去的八年時間,我試過很多種男士洗面奶和面霜,包括契爾氏、碧歐泉、高夫、露得清、妮維雅、曼秀雷敦。除了高夫,其他都是國外來的大品牌,定位很清晰。契爾氏、碧歐泉走的是高端路線,在沃爾瑪、屈臣氏見不到,他們把化妝品當成奢侈品賣。妮維雅、曼秀雷敦、露得清這些品牌你隨處可見,隨處可買。感覺高夫的定位不想走太普通的路子,包裝也很有新意,但營銷思路其實不夠清晰,包裝總在變。在百貨商場裡常常有高夫的專櫃,你仔細一看,產品屈指可數,成不了系列,有點曲高和寡的感覺。

反而覺得上海家化的六神定位就很清晰。我一直用六神沐浴液,感覺很不錯,價格也不貴。

我關注上海家化之後,這只股票到目前上漲了五十倍。嗯,沒看錯,是有五十倍漲幅。很遺憾,我一直沒買。期間我也琢磨過索芙特、霸王、廣州浪奇,同樣的,也沒動手。為什麼不動手?不踏實,總感覺中國的這類公司還沒有形成一套立於不敗之地的體系,需要不停地去戰鬥,不停地開發新產品,不停地和競爭對手拚搏,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相比之下,銀行、地產賺錢就會容易很多,2005-2007年我主要是持有銀行和地產股。2010年我再次想買入A股的時候,感覺上海家化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套體系,但傳聞大股東要變動,覺得不踏實,而且,感覺價格不夠有吸引力。

上海家化這種商業模式,需要能幹的管理層,所以,人們覺得葛老是上海家化的功臣。確實,沒有他,誰能保證上海家化不會成為又一個霸王(HK01338)呢?現在,葛老離開了家化,我會繼續關注這家公司,但,如果要我現在就去買它,還是不踏實。

嗯,在這個市場上,十倍股、百倍股甚至千倍股是存在的。不需要很有耐心,上海家化八年時間就有五十倍的漲幅,期間還經歷了2007年中國股市大崩盤、2011年大股東的變更。但有幾人把上海家化一直拿著,八年都沒賣?呵呵,現在很多人說持有上海家化,又有幾人是在八年前就買入的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806

隱形冠軍、拐點公司是十倍股的搖籃 價值at風險

http://xueqiu.com/9769652619/26130541
關於十倍股,很多人有誤區,大都喜歡在一時熱門的行業或企業裡尋找,但如果你有心,去觀察一下十倍股的歷史,你會驚奇的發現大部分十倍股都不會從熱門的公司中產生,十倍股出現頻率最高的地方恰恰是無人關注的冷門股、隱形冠軍或拐點公司。道理很簡單,因為只有這些公司有足夠低的價格,有足夠十倍漲幅的空間。這就是彼得林奇投資的神髓,這也是為何本人重點關注拐點公司、隱形冠軍的原因。

   至於拐點公司和隱形冠軍的特徵我曾在博文中陸續提到,今天再總結一下:    拐點公司主要特徵有三,1.表面一看一大堆問題,很多缺點,但同時有一個優點,就是資源稟賦;2.從財務指標來看,毛利率很高但是淨利潤比較低;3.按PE估值都較貴。對於拐點公司存在各種缺點,我們要辯證的看問題,正因為有缺點,股價才會便宜,關鍵要能把握缺點是不是致命的,未來公司會不會改進不好的缺點,如果能夠改進,那麼毫無疑問股價就會雙擊。    隱形冠軍則完全可以按照彼得林奇的選股標準:1、公司的名字聽起來枯燥乏味,甚至聽起來很可笑則更好。2、公司業務枯燥乏味甚至讓人厭惡。3、公司從母公司分拆出來( 因為它們很多都有優秀的資產負債表)。4、機構幾乎不持股,分析師不追蹤。5、公司被謠言包圍(黑天鵝)。6、公司可能處在一個幾乎不增長的行業(面臨 較少的競爭)。7、公司有一個利基。8、人們要不斷購買其產品的公司。9、公司內部人士在買入自家公司的股票。10、公司在回購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27

(0357) 美蘭機場的升值潛力大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4/02/0357.html

首先,先說我個人對美蘭機場盈利預測,估計2013年全年股東應佔利潤可增20%至每股0.9679港元,現價$6.913預測市盈率7.13倍。


這個預測是基於以上數據,2013年全年海口機場旅客吞吐量同比增11.7%1,193萬人次,其他國內主要機場如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吞吐量皆較低。此5個地方的機場皆有上市,其中香港上市的只有北京及美蘭。北京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只增2.5%13年機構預測市盈率約14倍。

機場收入主要來自旅客及免稅店
美蘭機場收入來源中,與航空有關的都是向旅客收取,包括旅客服務費、機場費,佔總收入約40%,其他與旅客/貨運有關的收入包括飛機起降、地面服務、貨運包裝、貴賓室收入,約佔30%,還有固定的收入,包括特許經營收入、租金,佔24%,剩餘的是停車場及其他。所以,旅客吞吐量數據或飛機起降架次,就足以預測機場收入增長。

成本架構主要來自員工成本及財務費用
至於成本主要是員工成本,但都是只佔收入約10.6%,集團淨利潤率達44-47%,本來淨利潤率是可以更高,但2011上半年,集團發債券(8RMB)收購海航機場24.5%權益,而發債利息每年開支達62.4百萬(息率7.8%),而收購後應佔海航機場利潤只有30百萬,整個投資一年虧損近32百萬,是高價收購所致,收購權益的回報率只有3%,但收購成本7.8%。其實是一項失敗的投資,有點被人利用的感覺。可能是美蘭機場估值低的原因,但對增長影響不太大。如美蘭能以較高價發行A股收購餘下30%權益,將會較為有利。而海航持有67%三亞機場權益,如完成收購,集團間接持有36.5%三亞機場權益(現時持有16.4%權益)。三亞機場是美蘭主要競爭對手,因海南島只有2個主要機場。

2014年開始多項旅遊項目建設完成 未來3-5年旅客必定增加
未來海南島旅客必定增加,原因是多個旅遊項目將吸引更多旅客。1.總投資人民幣60億元的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項目,二零一四年執行首次衛星發射任務,實現火箭首飛,預期每次執行火箭發射任務將有15萬人左右的旅客進場觀看發射過程,2.位於海南陵水總投資人民幣65億元的海洋主題公園項目已進入主體工程全面施工階段。3.總投資人民幣33.7億元的海棠灣國際購物中心項目,酒店部分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商業部分預計二零一四年三月竣工。4. 位於海口市總投資人民幣120億元的長影海南世紀影城項目正在進行徵地工作。

14年開始免稅店業務將有強勁增長 主要來自經營面積增加
美蘭增長來源除了旅客增長,還有免稅店收入,2012年報所述「本公司將按照美蘭機場離島免稅店銷售額提成或美蘭機場離島免稅店向本公司租用營業面積固定費用的較高金額收取特許權費。」,另外13年中報所述「截至二零一三年六月三十日止的六個月內,美蘭機場離島免稅店銷售收入人民幣28,35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0.22%;購物總人次達186,782人次,銷售產品數量504,394件,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5.8%6.9%。美蘭機場離島免稅店現有營業面積3,632平方米,現正進行的三期擴建店面佔地面積約1,130平方米,預計將於二零一三年十一月正式對外營業,後期還有約1,400平方米的區域將進行改造,美蘭機場離島免稅店三期改擴建面積共計約2,530平方米(以上兩個相加)。至二零一五年,美蘭機場離島免稅店營業總面積預期將達到10,000平方米。」即相比20136月底增加175%面積。以136月底半年收入計,每平方米每年收入43.416RMB,粗略估計2015年底後,特許經營收入可達4.3億或以上,由於銷售額增長強勁,預計租金收入增長將會很高,2013年上半年銷售收入增50%,但特許經營收入只增6.6%,相信銷售額提成比例仍然低於營業面積固定費用,但銷售收入增長持續,未來銷售提成將會高於營業面積固定費用,特許經營費用會有較高增長。

2014年預計每股盈利增25%
2014年,特許經營收入預計增40%,主要是特許經營面積增加至近5000平方米所致,預計旅客吞吐量增20%,旅客費增20%,集團總收入預計增21.3%,股東應佔溢利估計增25%,每股盈利增至$1.2145HKD,但有多項因素影響預測,包括可能14年內A股發行上市收購餘下30%海航,收購母公司機場資產,新客運大樓開始建設等,美蘭有很多機會,但會有風險。

風險因素
對於一間公司來說,風險來自收入下跌及成本增加,收入下跌機會應該極低,因為就算經濟差,去外地旅遊人士可能減少,但本土旅遊下跌機會仍然很低,因為以往去外國的會轉移本土旅遊,再者,有新旅遊項目,此消彼長,點計都會有增長,免稅店收租金固定費用,銷售收入減對特許經營費用影響也不會很多,現在是成本問題,員工費用應該會繼續上升,相信仍然是可控制範圍,維修、水電及折舊等變動不會太大,現在只擔心財務費用及稅率,如果有收購,而需要舉債,而收購項目回報率低於利息開支,就會影響盈利預測,

估值
現時,股價6.9港元,集團14年預測市盈率5.86倍,保守估計以10倍市盈率估值,14年目標價$12.15,以12倍估值則可達$14.6

雜項資料
投資做預測,不是單憑一個消息就可以,例如免稅銷售收入13年增70%,看似增長強勁,但代表什麼?對美蘭有什麼影響?其實對收入影響可能只有10%影響,對集團整體收入可能只有單位數影響,所以如果一個消息計不到對集團影響,那個消息只能說沒有用。

1個新聞是回應返14年預測

2個是文昌市現時只有3家有星級的酒店,有28家建設中,文昌市仍是未開發地區,航天發射場項目建成將會吸引很多遊客,是海南島未來旅客增長來源。

3是春節旅客增長,但不知道同比是指同月日比,還是同上年春節比,春節是海南島最多旅客的日子,如果春節與春節同比增20%或以上,全年吞吐量同比達雙位數也不會有問題了。


1.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的營業面積將接近5000平方米
http://big5.chinanews.com:89/gate/big5/www.hi.chinanews.com/hnnew/2014-01-21/335074.html

2.文昌市共28項星級酒店建設,現時文昌市星級酒店只有3
http://news.hainan.net/hainan/shixian/qb/wenchang/2014/01/31/1741242.shtml


3.春節期間進港出港人數同比增超過20%
http://news.sina.com.cn/o/2014-02-02/193529391966.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42

風力發電行業發展歷史 及收入增長來源及成本結構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4/02/blog-post.html
風力發電廠靠風力發電機發電,現時一台發電機功率主流是1.5MW,如果風力足夠強,每小時電力輸出是1.5百萬瓦時,但風力是有變化,風電輸出是受風力限制,當年風力較少, 當年總發電量便會下降,是風力發電其中一個風險,但這個風險可以被增加發電機組所抵銷,今年100台機,下年150,就可抵銷風力下降的風險。但除此之外,另一個風險是風電利用小時。

風電利用小時是指一台發電機運行多少小時,風力發電機不是24小時都可以用,風太強需要停機,風太弱發不到電,維修又需要停止,最大問題是電力需求弱,風電便會被棄用,因為市場仍有火電,發電廠必須保有火電有一定的利用小時,因為火電是以往花大量錢建造的投資,不能因為有風電就放棄火電,火電在電力需求旺的時候仍有其作用,可即時調度發電量,這是火電的優勢,而風電及太陽能都不可以人為控制發電量。火電仍需要合理發電量以達致至少有一定盈利,而過往數年,內地就出現棄風限電現象,即放棄及限制風電發電量,原因是風電投資建設太快。

造成棄風限電的原因是現時中國風電資源豐富地區都是東北三省,內蒙古,新彊等北部地區,大家都知這些地區電力需求不會很大,而且必須有火力發電供熱,火力發電提供大部份電力,風力只是輔助,但多年來新增風電機是以倍升計,第1年裝左1000,22000,34000,48000,516000,總有一天,風電供應過剩,有人一定會說,電力是可以流動的,風電可以輸出至省外地區嘛!,沒錯,可以輸出省外,問題是,以前各省各自有火力發電廠,就算有國家電網,省與省之間電力交換不會太多,而且不會隔幾個省輸電,最多同隔離那個,無必要隔幾個省輸電,東北三省最近可輸去北京,內蒙古打落去有什麼省? 山西陝西甘蕭,需求都是低的地區內。新彊仲慘,青海西藏,真係人都唔多個。輸唔到咁遠,可以點?就是發了電上不到電網,散走左。點散?閃電咁樣接落地下散,或者直接停機,免得整壞部機及減少發電機壽命。棄風限電結果是什麼?就是利用小時數不停下跌。利用小時跌代表什麼? 風電上網電價假如不變,假設發電一小時收入1,000元,一部機一年利用小時2,300小時,一年收入就2,300,000元。利用小時跌至2,000小時,一年收入變成2,000,000。所以利用小時決定每一部機一年收入多少。

收入靠利用小時可以計,但成本結構又是如何?我們關心的不是收入,而是盈利,所以要了解成本,由於風電建設是需要大量資金,為了達成高速發展,借貸融資是必然,由於以往發電廠大量借貸購入發電機,造成收入增長快速的假象,當借貸到了某程度,利息開支佔收入比太高的時候,借貸能力便下降。以958華能新能源為例,2012年全年貸款利息20,但公司全年收入只有40,利息開支已經佔了收入50%,原因是借貸額已經升至329,平均借貸息率6.25%,如果機組收入持續下跌,每部機一年回報率持續減少,但借貸息率不變,代表毛利率將會下降,盈利下降,一部機200,一年投資回報率16%,即一年收入32,一年利息12.5(息率6.25%),未計其他開支,一年利潤19.5,但利用小時跌,收入跌12.5%28,利潤跌29%14,這就是風電成本架構,收入跌少少,但利潤可以擴大(跌更多),當然相反收入升少少,利潤可以升更多。至於另一成本折舊也是一樣,但折舊不會減少現金,重要性較低,但亦非沒有影響,因為一台風電機設計壽命是20年,公司通常會以直線將成本分20年折舊,所以是固定會計成本,但我曾見過新聞是中國第一批風力發電機於20年後仍然能使用,所以超出20年使用能力是有機會的,但亦有機會未足20年就要報銷。借貸借到盡左,可以點? 上市集資,所以2010年幾間風力發電廠上市,但剛巧那一年就到了行業增長頂部。


今日就到此為止,下次再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81

風電行業前景展望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4/02/2013-1-13-2014-10-httpstock.html
風力發電經歷棄風限電,利用小時下降,借貸接近上限等經營困難後,2013年開始出現轉機,行業有望走出谷底。

棄風限電漸見舒緩,中國政府對棄風限電不是視而不見,其實已經一早著手改善。風電輸送受電網限制後,中國政府加強電網建設,特別推動特高壓電網輸送,特高壓電網仍備受爭議,反對方認為技術上仍有風險,但政府仍積極推動,疆電外送工程已經完成,新疆風力發電的電力可以外送至最遠的河南省鄭州,未來仍有多條特高壓電路建設,風電利用小時有望回升,每台發電機收入及回報率將會提高,利潤率會增加。而且,可容納更多發電機,機組投資亦會有較大增幅。


 1:各發電廠的平均加權利用小時數變化,13年數值是以半年數據作預測






國家电网2014年拟开工10条特高压
http://stock.jrj.com.cn/2014/01/09013916471029.shtml

“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输电工程春节前投入运行
http://news.sina.com.cn/c/2014-02-04/111729396376.shtml

2是風電技術改進,低風速發電機開始量產,13,金風科技低風速機組已經開始量產,低風速機組可以安裝於較為南部,平均風力較低的地區,而發電功率同樣是1.5MW,但推動發電的風力起點較低,假設以往每秒5米的風速才可推動,低風速機組可以是每秒3米風速便可發電。風電可建設地區將會更廣,有利設備商及發電商開發更多建設地區。加上停止了3年的海上風力發電建設亦於13年獲重啟。海上風電亦有助加強收入增長,因為海上風電利用小時高於陸地,而沿海地區用電量遠高於內陸地區,海上風電建設成本雖更高,但投資回報率將高於陸地風電。

如果一間風力發電公司,收入沒有增長,盈利有沒有可能增加? 答案是有!原因是收入不增長,但公司將盈利償還部份借貸,利息開支下降,盈利仍然會增長,但增長不會太高,因為現時利息支出仍然太高。可以還的錢不多,對減少利息幫助未會太大,但收入增加後就會大一點。

現時風力發電佔全國發電只有2-3%,未來增長空間仍然很大,但要靠增加發電機組,融資問題是一大限制,中國政府必須增加風電機組投資回報率並保證穩定回報,才能有空間讓借貸繼續增加,未來增長前景仍然是不錯。

至於選股方面,純風力發電有958華能新能源,1798大唐新能源
916龍源70%收入是風力,30%火電
設備商只有金風科技2208
風電場建設的有182中國風電

風力發電廠是較佳選擇,因假設一家公司現時有1000台風機,就算每年固定只買入100台風機,利用小時不變,收入都有單位數增長,但設備廠商收入則沒有增長,因為每年只賣100,除非電廠投資加大,但現時投資高增長期已經很難再現。

設備廠商都明白這個問題,所以金風亦非全無投資價值,金風可以繼續自行生產更多發電機,自己建設發電場,賺取發電收入,而且建設成本可以低於發電廠,投資回報率因而更高,因為其他廠買入價包含金風利潤。這是設備商自行建風電場的優勢,而且設備商有多一種盈利來源來支持風電場投資,就是售賣設備的盈利,不需完全依賴借貸支付建設成本,利息支出可以較低,但主要問題是,發電都是被國企壟斷,設備廠商是民企,政府會不會限制其風電場發展是一個隱憂。

現時預期14年發電廠及設備商盈利都會不俗增長,但市場於13年下半年已發現這個行業已走出谷底,股價升幅已經不少,至於多少倍P/E或多少倍P/B,才是合理估值,現時發電廠14年預測P/E16-18,設備商約2X,感覺上今年上升空間不會太多,或者可能要到2015年才會有較大上升空間。以後有機會再詳細分析個別公司投資價值。




2:中國每年新增裝機容量及總裝機容量同比變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