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市場比以前更加無效? 天知 - 價值投資者 BLOG

http://hk.myblog.yahoo.com/tin-knows/article?mid=622

在《信報》畢老林先生那兒看到一個有趣的話題,叫《Drive-by market》,源自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一篇文章。當中有一幅有趣圖片,值得深思。

圖中所示的是在S&P500裡頭有400只股票(80%)同一方向移動的日子數量。譬如,於1997年就有10()500只股票裡面有400只往相同方向走,而1998年就僅有1()。但近幾年,相同方向移動的日子漸漸增加,拿2008年為例,平均每星期就有一次。

現今市場,他們稱之為 “Drive-by market”,將投資者比喻為駕駛者,諷刺時下投資者不看前路(公司或經濟前景),又不看倒後鏡(歷史或走勢),只看側窗外的其他駕駛者去判斷方向。見人轉彎便轉彎,掉頭便掉頭,不必對地型熟悉,亦無須知道目的地在哪兒,只要反應夠快。

 

價值投資,是危是機?

這使得很多投資者氣餒,因為他們覺得如果每一只股票都向同一個方向走,只要捉到市場方向便行,因此漸漸向市場分析靠攏。

但我認為這對個別股票分析者或價值投資者更加有利,因為市場變得比以前更加無效了。股票短期升跌更不能反映其長期投資價值,它們只是隨大市波動,雖然以前一直都是這樣,但根據上圖的發現,現在是變本加厲了。

巴菲特先生說:『如果市場有效的話,我將淪為街上拿著鐵罐的無業遊民。』(I'd be a bum on the street with a tin cup if the markets were efficient.) 現在市場變得比以前更加無效,我輩價值投資者不會“失業”了。

有人亦說:『價值投資將變得越來越不可行,因為隨著科技的發達和資訊的流通,所有因素都迅速地反映在股票上,因此是價值投資的末日。』以我看來,只是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79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向Jobs致敬--以前寫的保存下 slamnow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317l.html

以前寫的,有錯誤。Jobs的黑色turtleneck是三宅一生的。後來我更正過。



引子

Jobs 給我最後一個驚喜竟然是他的服裝。參考這個網站
http://www.stevesoutfit.com/

他著名的黑色Cashmere Turtleneck Sweater是Jos. A. Bank出品。

Jos.A.Bank也是一家Nasdaq上市公司。
http://www.josbank.com

簡單的用Google Finance對比下AAPL和JOSB的股價兩家公司的漲幅這十年間差別不大。如果放大到12年那麼JOSB的股價漲幅遠超過Apple!
如果按照ipod上市日期2001年10月26日算,那麼Apple還是稍微領先一些。如果按照Jobs重回Apple的1996.12.17日到今天算。那麼JOSB是60倍。AAple只有40倍!

Jos.A.Bank的股票代碼也比較有意思,是JOSB/和Jobs只是一個字母顛倒而已。

這個驚喜的背後是Jobs的極致態度。用最簡單的詞說就是認真。極度的認真。連選什麼衣服都那麼認真!都能選到60倍漲幅的衣服!
我並不知道他是在Jos.A.Bank 大漲前選擇了JOSB還是之後。但是這件事情足夠讓我驚訝。

說道認真年初看過一篇文章關於Jobs他們家為了選一台洗衣機全家討論了2周!

INSIDE THE MIND OF STEVE JOBS: He Spent Two Weeks Debating The Pros And Cons Of A European Style Washer/Dryer (AAPL) - SAI: Silicon Alley Insider
在我重新看完這篇文章後我人不住想貼這樣一段
:Read the excerpt below and think about this guy designing the iPad or iPhone:
「We didn't have a very good one so we spent a little time looking at them,」 he told contributing editor Gary Isaac Wolf. 「It turns out that the Americans make washers and dryers all wrong. The Europeans make them much better – but they take twice as long to do clothes! It turns out that they wash them with about a quarter as much water and your clothes end up with a lot less detergent on them. Most important, they don't trash your clothes. They use a lot less soap, a lot less water, but they come out much cleaner, much softer, and they last a lot longer.
「We spent some time in our family talking about what's the trade-off we want to make. We ended up talking a lot about design, but also about the values of our family. Did we care most about getting our wash done in an hour versus an hour and a half? Or did we care most about our clothes feeling really soft and lasting longer? Did we care about using a quarter of the water? We spent about two weeks talking about this every night at the dinner table. We'd get around to that old washer-dryer discussion. And the talk was about design.」
Two weeks of discussions to choose a washing machine? That's life in the Jobs household. (He opted for Miele in the end, adding, 「I got more thrill out of them than I have out of any piece of high tech in years.」)

看了這段我只想說他不成功是在太難了。甚至他在選擇他的Turtleneck的時候也可能問了同樣的問題。能符合如此挑剔的客戶的需求。這是什麼樣的公司。這樣的公司才能在十年間股價上漲幾十倍!

一。蘋果股價

今天上午,打開電腦看到Jobs仙逝,其實並不讓我太多吃驚。年初時候我就預言過他應該來日無多。人類歷史上得過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5%我當時特意研 究過一下,看了很多關於這方面資料。Jobs能活到今天應該說已經是醫學上的奇蹟。2004年中他announce自己得了 pancreatic cancer到今天差不多7年。同時在這期間他還做了肝移植。他的存活已經是醫學史上的奇蹟!我記得Bloomberg有一篇文章提到過Jobs做肝移植 為了插隊換到TN等待排隊。這個非常的八卦。(1)

本質上如下兩個命題是相同的。

1.Jobs的偉大=Cook的平庸

2.Jobs對Apple的作用越大=他離開Apple後Apple的損失越大。

那麼換到投資的命題就是假設Apple早前的股價沒有包含Jobs離職溢價的話,那麼現在Apple的股價應該跌很多。至於具體多少=Jobs對Apple的影響力多大。

當然現實會複雜一些。畢竟Jobs不是突然離開,傳聞已久目前的股價應該包含了Jobs的負溢價。不然這家公司絕對是低估。靜態市盈率10-15倍。連續10個季度以上同比50-100%增長。

有一點可以肯定蘋果股價一定會下跌而非上漲,跌幅未知。同時蘋果對手的股價一定上漲。漲幅不會太小。漲幅一定大於蘋果的跌幅邏輯上。因為從絕對值上說蘋果 跌一個百分點是30億夠其他人漲幾十個百分點的。邏輯上手機公司的總市值變動會效果當個公司的變動。所以這裡跌掉多少市值哪裡多少會漲些起碼漲30%。



2.Jobs的我個人的影響。

這個問題我上午想了很久。從本質上講,Jobs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對生活的態度。把每天當最後一天。我讀過梵高的自傳渴望生活。非常有類似的感受。非常強烈的對生活對自己的價值的追求。每次我荒廢時間的時候我就會想到Jobs的話。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哪怕夢想最後是失敗。
下午我把渴望生活又拿出來讀了一下,依然能感覺到梵高對是如此的瘋狂的熱愛他的繪畫,在不斷和命運搏鬥。
只是梵高在他身前是一個失敗者。
對比Jobs不同。Jobs在身前就是一個成功者。

但是兩者身上我能看到同樣的東西

1.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是發自內心的熱愛。熱愛到把工作當度假,這在巴菲特身上也能體會到。一定要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需要點狂熱的精神。

2.認真專注+極致,沒有任何藉口就是做到極致。極致的美,極致的努力。

我相信主創造的沒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一定留給個人異與他人的稟賦。只是你有沒有努力去挖掘自己,成就自己。去榮耀主。

我相信熱愛和專注本質上會趨同。只有你從事的是你熱愛的工作才能做到極致。所以兩者某種程度上是一個事情。

Jobs在Stanford2005年的演講應該是會感染很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期間傳遞出來的也是非常積極的人生態度。做喜歡的事情,去做事而非享受人生。努力去回報社會而非向社會索取。這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價值觀。去證明自己有異與他人。
我非常感謝Jobs對我的影響。

3.Jobs對IT行業的影響

我相信Jobs對IT行業最大的影響是他讓IT產品消費品化。
這個消費品化有兩個時代背景

1.用戶的IT應用水平低下。
2.產品過剩時代開發新需求的要求。

超過40歲的都不是IT時代的人,他們應用電腦的水平應該是比較弱的。在這個背景下,apple的所見即所得之類的關鍵包括觸摸屏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最早的dos是文字界面到後來windows時代才模仿Macintosh的圖形界面。讓用戶在更友好的界面下使用。

ipod和iphone甚至ipad都是產品過剩時代的產物。
如果在有手機和沒手機VSiphone和沒手機
之間選擇無疑人人都選擇有有手機先。

手機供應過剩,這樣就讓更好的更cool的手機有了特定的市場。

ipod也是在移動聽音樂這個需求被很好滿足的情況下才誕生ipod

ipad更是如此。在筆記本已經接近飽和的情況下人類離不開電腦才導致了ipad有流行的可能性。

這些在我看來都是新需求。

所以這些新需求中外觀佔的比例非常大。我相信50%的iphone用戶真的不太會使用太多功能的iphone.除了打電話和發短消息。

大部分還是因為他的外觀到後期是因為他是iphone而愛上iphone

這是有時代背景的。

時代背景的本身沒任何問題,只是Jobs把他發揮到了極致。

我只見到那具一個例子。是我親身體會到Jobs厲害的地方。

Apple的產品外觀設計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簡單少外接藉口。好像Mac是連RJ11都沒有的。

為什麼這樣設計?

僅僅是因為美觀嗎?

我覺得並不是。

當然美觀是最重要的因素

接下來
減少接口還是三個好處

1.接口少自然成本低減少芯片

2.接口少自然份量輕便於攜帶

3.接口少自然還可以多賣點外接的配件

4.接口少自然耗電小

真的是一舉若干得。

我相信Jobs在IT產品消費品化上是一代宗師。前一定是無古人。後面有沒有來者還不確定。

他開創了這個時代並且做到了極致。

應該還有很多可以寫。他為何選擇極簡的設計風格。他是如何發現或者創造客戶需求的。如何跟隨他的思路開創新的時代。

只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他對我個人的影響。僅此向Jobs致敬。

(1)http://www.bloomberg.com/apps/news?pid=newsarchive&sid=au6imqRi7UH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7

「這次是漂下去,以前是『坐車』」 豬禍黃浦江

http://www.infzm.com/content/88979

萬頭死豬浮出黃浦江水面,沉在底下的,是上海周邊的水系污染、河道管理的政出多門、跨界污染的協調乏力。這都已是中國河流的舊病沉痾。

一開始是幾十頭,然後是幾百頭,當10164頭來自各地的死豬,從黃浦江上游的河道中被陸續撈出時,上海松江區泖港鎮居民頗感無奈。

這個偏處上海西南的小鎮,靠近松江自來水廠在斜塘港的取水口,正是上海四大水源地之一。「我們已經再不敢用江裡的水了。」當地村民說。為了保障沿河居民的用水,當地鎮政府不得不專門為村民運來了一星期的儲備用水。

死豬事件業已引發媒體的關注。死豬的大部分正被質疑來自上游的浙江嘉興市。

問題才剛浮出水面。亂象背後,上海周邊的水系污染、河道管理的政出多門、跨界污染的協調乏力,都已是舊病沉痾。


豬鄉前傳

「死豬最後都去了上海,區別是這次是漂下去,以前是『坐車』。」嘉興一名養豬戶指著死豬肚皮,告訴一位來自上海的記者。

直到最近兩年,河道里的死豬才漸漸增多。「過去死豬有人收,沒人會丟到河裡。」嘉興的多位養豬戶不約而同地提起一起轟動嘉興的收購死豬案。

涉及17名被告人的這樁案件,在嘉興家喻戶曉。在2012年11月的宣判中,領頭的3人被判無期徒刑。

這是個典型的豬鄉故事。鳳橋鎮三星村村民董國權等三人合夥開了一家非法屠宰場,開始了死豬收購生意。「他們收的價格很便宜,平均才每斤一元左右。」三星村一位養豬戶說,病死的小豬一般不到50斤,大的也不過百來斤。

但這並不妨礙董國權們的生意。嘉興中院的判決書認定,在短短兩年多時間,董國權等人收購、屠宰的死豬竟達到7.7萬餘頭,銷售金額達865萬餘元。這些死豬,大多來自於南湖區鳳橋鎮、新豐鎮等地。

「這批人被抓了以後,村裡就再沒人敢公開收死豬了。」在以供港豬聞名的新豐鎮竹林村,57歲的村民郭岳(化名)告訴南方週末記者。

但是,扔在河裡的死豬多了。在上海松江區,松江的環保人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這次事發,他們從松江事發水域溯源而上,一路巡查至嘉興平湖水泥廠上游,一路行來,途經航道幾乎處處可見死豬的蹤影。

在平湖的曹橋街道,一艘打撈船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即使在打撈工作進行了一週後的3月17日,他們一艘小船一天還能打撈二十多頭。

「這兩年每年這個時候都要集中撈豬。」在嘉興新豐鎮竹林村,一位負責打撈的村民說。原本在河道中捕魚的漁民紛紛轉行,幹起「撈豬」工作。

這跟龐大的死豬數量有關。2011年浙江省環保系統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嘉興市生豬飼養量已達770多萬頭,若按一般2%-4%的死亡率估算,全年需處理的病死豬數量達15萬-30萬頭。「如隨意扔放,不僅會帶來大量細菌和病毒污染,還會造成2萬-3萬噸化學需氧量的排放。」

但死豬規範的無害化處理卻遲遲未能建立。包括新豐鎮竹林村村支書陳云華、曹橋街道副主任袁利強、元通街道副主任董躍忠在內的多位官員承認,直到2011年,嘉興市才開始大規模啟動死豬無害化處理池的建設。

但這顯然遠遠不夠。以南湖區新豐鎮養豬第一大村竹林村為例,陳云華介紹,到目前為止,村裡擁有的處理池不過7個,第8個正在建造。

根據多人介紹,一個處理池一般能處理三千到五千頭死豬。而根據嘉興日報此前的報導,在竹林村,僅今年頭兩個月,死豬數量就已達到1.84萬餘頭。其處理能力無疑捉襟見肘。「處理不掉的豬,就只能田間地頭河道,隨便扔。」村民們說。

「病死豬亂扔的現象在我市五縣(市)兩區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嘉興市的一份報告承認。

以嘉興最新統計的730萬頭生豬、3%的正常死亡率計算,即使不出現疫情,要正常處理的死豬,無疑也是個龐大數字。而順著水路縱橫、河濱交錯的江南河網而下,這些來歷不明的死豬,也成為黃浦江飲用水源的禍患。

擋不住的跨界污染

「死豬的問題以往還不嚴重。養殖污染更令人頭痛。」平湖市環保局副局長王玉冰說。位於上海上游的平湖市與上海金山區接壤,威脅河網水質的正是來自上游南湖、海鹽等地的養豬業污染。

「嘉興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就是畜禽養殖的治理。」此前,浙江省環保廳副巡視員許履中在考察嘉興時說。豬糞、沼液加上到處亂扔的死豬屍體,清麗秀美的江南水鄉,現在正散發著陣陣豬臭。

「13萬多戶農民養了700多萬頭豬,一頭豬每天的排泄物相當於6到7個成人的排泄量。」嘉興市環保局副局長余鴻偉舉例說。

「政府現在已經開始控量,希望我們轉行轉產。」陳云華說。為了減少產量,2011年嘉興市出台了規定,竹林全村已被劃入禁、限養區。「計劃到2015年,全市生豬存欄總量從750萬頭控制在200萬頭左右。」而禁養的範圍,則「包括省級河道兩側各200米範圍、區級河道兩側各100米範圍」。

這正是針對日漸惡化的水質。嘉興市環保系統知情人說,即使採取措施,但2012年浙江省環保廳對全省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進行評價時,點名批評六地,嘉興市和嘉興市區就佔據了兩席——二者的水質均是劣五類。

這是黃浦江來自上游地區的污染威脅。全國人大代表、華東師範大學教授陳振樓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來自黃浦江上游的農藥化肥等污染源,一直威脅下游水質安全。

夏天,在黃浦江打撈水葫蘆早已成了人們熟悉的一景。上海市甚至一度建立了水葫蘆打撈辦。

作為依賴過境水源生存的城市,為了保護水源地,上海市政府可謂絞盡腦汁。「為了保護黃浦江,上海市很早就制定了《上海市黃浦江上游水源保護條例》,在國內可算第一家。」陳振樓說。

2010年《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頒佈實施,上海確定了青草沙、黃浦江上游、陳行、崇明東風西沙等4個長期保留的水源地。同時又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但對於上海市外的上游污染,上海市卻一直缺乏有效的辦法。按照《上海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上海應該建立與太湖流域、長江流域有關省市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協調合作機制。「跨界的水源地保護,需要水源地周邊省市聯動監管,建立聯防聯控的機制。光靠上海一個地方推動,喊破喉嚨也沒用。」陳振樓說。

王玉冰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在上海世博會期間,他們曾和上海金山區建立了一個聯動機制,約定每半年開一次聯席會議,有需要再臨時聯動。但在此次死豬事件中,這一機制有無發揮作用,王玉冰則拒絕明確回答:「我們一直在保持溝通。」

「雖然大家都有共同意願,有一定作用,但只是軟約束力。如果想讓機制更好發揮作用,需要更實一些,聯繫得更密切一些。」他補充說。


河道管理,政出多門

「嘉興的河網實在太複雜了,很難做到完全監控。」平湖市水利局副局長任偉良說,僅以平湖為例,在其境內,就有3458條河道,總長度超過2256公里。

事實上,平湖的河道整治早已啟動。從2007年開始,平湖在6年時間分兩次啟動了水環境綜合保持整治計劃。「我們設立了河道保潔所,到2009年,就已實現除航道外的全面覆蓋。」

但「小而散」的養殖方式增大了管理難度。平湖市曹橋街道副主任袁利強抱怨說,在他治下的村莊,實行的大多是房前屋後的養殖方式,點多而分散。「有時真的難以完全管控到位」。

不過七級(指可通行50噸重船隻)以上的航道,由於屬港航部門管理,並不在日常保潔的覆蓋範圍內。「不過我們現在正準備調整,航道保潔,以後將交由交通局負責。」任偉良說。

河道管理政出多門的現狀也正在反思之中。任偉良說,在過去,河道管理的部門有港航、城管、水利、環保等部門,「水上的管理人員,有時眼睜睜看著陸上的拋擲物,也無可奈何。」平湖市正醞釀將條線的管理改為統一的分片負責制。同時為瞭解決跨界協調問題,嘉興市水利局在新豐、鳳橋、曹橋三個分屬不同縣區的街道,建立了河道協調機制,界河分段,確保河道全覆蓋。

但這種努力無法形成與上海的互動。復旦大學流域污染控制研究中心主任鄭正說,按照現在的監管模式,上下游間容易出現盲區。上海市對上游水域無力監管,「既沒有執法依據,也沒有處罰標準」。

「很多跨流域的污染現在一出現,首先就是推諉。」鄭正說,最後就往往變成一筆糊塗賬。「建立分級的倒推溯源機制就能解決此問題。」鄭正接著說,在河流界面全天候的實時監控下,「只要發現上游過來,就是上游地方政府的責任。至於是哪一個機構,哪一個系統,你自己查去。」

「這樣的機制不應再像10年前嘉興、蘇州兩地的糾紛一樣,要鬧到械鬥邊緣、驚動中央才建立。」陳振樓說,事實上,像太湖流域管理局之類的機構,本可承擔協調的功能,但遺憾的是,「它現在更多是在發揮水資源調配的作用,對於水污染治理,目前並未有太多涉及。」

而此時,作為傳統的水源地——黃浦江上游的水質早已嚴重惡化。「早在2004年,黃浦江上游其他支流水質就已經是V類或劣於V類。」一位參加過2004年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現場會的官員回憶說。

身處水源要位的泖港鎮,看起來是如此脆弱。2013年1月10日,就在死豬事件發生的兩月前,一艘散裝化學品船違規作業導致部分化學品洩入河道,迫使附近的水廠不得不緊急選擇停水。

為了轉移風險,上海市不得不將眼光投向黃浦江以外。「從黃浦江上游的水源地,到長江口建青草沙等水庫,上海正是為了轉移越來越缺乏保障的飲用水風險。」陳振樓說,但長江口同樣不安全,開放式的長江口水源地,其水質變化依然面臨多重威脅。

也正因此,上海甚至已經開始考慮海水淡化等手段。而最新的動向則是向位於浙江的千島湖借水,「每年借取超過20億立方米的原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23

很久以前,她也曾經和我捱過麥記。 人在中環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hk/2013/10/blog-post_31.html
午飯時間,我經過同事既座位,幾個女同事圍住電腦,響度睇緊近期熱爆既《男人一生,只為尋覓一個肯同自己挨麥記嘅女人》果條youtube片。

「老細,有冇睇過?」其中一位同事問我。

「睇咗啦。」我答:「都幾寫實丫。」

「你地啲男人,總係要誤會我地。」女同事說:「喺香港,其實肯同男朋友一齊挨麥記既女仔,有好多的。」

我敷衍地點了點頭。事實上,我冇反對同事既講法的。我都認識唔少肯同男友/老公一齊挨既好女仔。只不過,那個曾經同你一齊挨過麥記既女孩子,你最終有冇福氣娶到佢返去做老婆,又係另一回事。緣份呢家嘢,有時好似鬼掩眼咁,唔到你控制的。

「男人總係以為我地貪錢,但實情係,我地都唔介意同你挨,但底線係,個男既要有上進心至得!你唔掂果陣陪你挨麥記,我地真係冇所謂的。但係如果個男仔,只懂得安於現狀,甘心一世都只係食麥記既話,你叫啲女仔點忍?」

我又點了點頭,點得比上一次…更敷衍。

男人怨女朋友貪錢,女人怨男朋友唔上進。

真的嗎?

*****

我想起了阿偉同Stacy。

阿偉係好多年前既一個舊同事。當年佢同我一樣,係個長期唔到數既潦倒sales。Stacy則係公司裡面既marketing officer。我入職既時候,阿偉同Stacy就以經拍緊拖了。

阿偉屋企環境唔好,細佬妹全部未出身要佢幫手養。每個月佢份糧,都交咗一大截俾屋企人。有時冇生意咬老底既日子,份糧交完俾屋企之後,佢真係搵個銀刮痧都冇。一場同事兼朋友,我有時都會接濟佢一餐半餐。我份糧查實都唔係多架啦果陣,不過我比佢幸運一啲,屋企負擔冇佢咁重。偶然請佢一餐茶記,還是應付得嚟的。

Stacy屋企既環境,其實都唔係特別鬆動,不過我估,比阿偉好一點點吧。佢地兩個拍拖,其實日子都唔易過,但Stacy份人我覺得幾唔錯的。阿偉擺明係窮,但Stacy都冇介意過。我仲記Stacy曾經講過:「阿偉係窮,但係我都唔見得係咩有錢人吖,咁我憑乜嘢介意呢?」

如果男人既一生,就係要尋覓一個肯同自己一齊挨麥記既女人,咁我能肯定地講,Stacy絕對配得上果三個字:娶得過。當年我親眼見證過,佢地一齊挨過N咁多餐老麥同茶餐廳,我亦從未聽過Stacy怨過一句。假如果陣我唔係已經有個穩定既女朋友,又如果Stacy果陣冇同阿偉拍拖,講唔埋我都或者會試吓追Stacy都唔定。

阿偉同我作為「同事」既緣份,大約只係維持咗年幾。果陣市道好差,我地呢班做Sales既,幾乎完全搵唔到食,同事走下一個,走下又一個。我自己都係響果個時候,把心一橫離開左打工仔既行列,決定創業的。至於阿偉呢,卻反其道而行。儘管生意淡薄,齋咬老底既月份一個接住一個,阿偉卻沒有半點離開既念頭。Stacy看在眼裡,總覺得阿偉安於現狀,每日總係響公司胡胡混混,每逢月尾交數既日子,佢總係徘徊於「被炒」既邊緣。就係果時開始,阿偉同Stacy既關係,就開始起變化了。

「我真係唔介意阿偉窮的。」Stacy有一次同我講:「但係如果佢連上進心都冇咗,我就真係冇辦法接受了。」

那段時間,阿偉面對嚴峻既市況,所表現出來既「唔嗲唔吊」,真的讓Stacy急壞了。Stacy認為阿偉應該為轉工做多點準備,也應該好好裝備自己。當年嘛,打工仔好興去「進修」的。環境唔好,失業率升到去新高,打工仔都以為,讀多個咩證書咩課程都好,總會對保住飯碗又或者搵工跳糟有一丁點的幫助,於是人人都一窩峰般走去讀乜讀物。Stacy正正係呢班人既其中既一員,白天返工,晚上佢就去進修,都挺辛苦的。至於阿偉呢?與Stacy相比,簡直係天同地。因為生意唔好,靠咬老底為生既阿偉,份糧已經唔多夠洗,但果陣佢仲幾乎晚晚跟班上咗岸既同事,去飲酒呀、卡啦OK呀,成日玩到半夜三更,洗錢洗到身無分文,信用咭仲要碌爆晒。Stacy覺得,阿偉已經再唔係佢當初所認識,果個有抱負,有上進心既年輕人。挨窮,Stacy唔怕,只要阿偉仍然會上進,Stacy係肯陪佢挨的…但世事總係事以願違。

*****

今天既阿偉,係行業裡面,其中一間跨國機構既香港區總經理,每個月賺著六位數字的薪酬。麥記和茶餐廳,我估佢有好一段日子冇「挨」過了。

「CK,當年你其實信我的,Right?」那天我約咗阿偉飲茶,講起當年佢那段夜夜笙歌既日子。

「朋友,我信。」我認真地點了點頭:「我都有同Stacy講過,不過佢就係唔相信。女人要安全感,要實在,好難怪佢的。」

當年阿偉曾經同我講過。以佢果條爛到無可再爛既數,肯定會俾人炒的。以果陣咁既環境,俾人炒咗,怕且短期內都唔會搵得到第二份工。外面環境咁差,幾努力都唔會一下子扭轉到形勢,但係佢好清楚,佢必定必定唔可以冇咗份工,不然的話屋企啲細佬妹唔知點算。佢望住果個形勢,認為最能夠讓佢可以保住飯碗既方法,就只有埋果班top sales同上司既堆。我認識既阿偉,肯定唔係一個喜歡social既人,但當逼到埋身既時候,為咗「生存」,你總會發揮出意想不到既潛能。

「有一、兩次,都係響酒吧度同佢地講掂數,叫果個top sales射一張半張單俾我過關,我先唔洗炒咋。」阿偉說。

阿偉既呢段「往事」,當年我一早就知道了。問題係,佢身邊既人,到底信抑或唔信?Stacy每晚返學,阿偉每晚蒲吧。阿偉對Stacy講既理由,也許落差實在太大,所以Stacy冇辦法說服自己去相信。

我倒係好佩服阿偉的。為咗飯碗,我覺得佢其實係去得蠻盡的。男人同女人,對前途,對工作既睇法,好多時都總係南轅北轍。Stacy認為,努力嘅意思係不斷的做做做,不斷的自我增值,再加不斷咁搵工再搵工。阿偉既想法係,飯碗必須先保住,佢選擇去努力既地方,係人脈同關係。佢並冇放棄佢既上進心,只係響度咬緊牙關等待機會。這樣有沒有錯?觀乎今天阿偉爬到現在既位置,當日既選擇當然係冇錯。事後孔明係人都識做,但當局者迷,作為女朋友,眼前既畫面再加上身邊一眾八婆既疏擺,信心的確係好容易動搖的。

*****

阿偉保住咗份工之後,及後經濟環境轉好,佢就搵機會轉工了。自此之後,佢既事業就慢慢地好起來了。跟Stacy分手之後,阿偉也拍過好幾次拖。四年前,認識了現在這個老婆,生了個趣緻既小孩子。也許係我偏見吧,但我總覺得,這個「現任」老婆跟阿偉搭上既時候,阿偉已經算係飛黃騰達了,感情亦沒有當年在挨窮的時候那樣真摯。當年Stacy,是個會肯和阿偉一起挨麥記和茶餐廳的女朋友,「現任」老婆呢?聽阿偉講卻是個購物狂,她的手袋怕且要租好幾個迷理倉去放先夠。

阿偉份人,其實挺慳家的。跟購物狂太太,結婚後自然有很大的磨擦。結果呢?他們現在也分居了。

自從阿偉跟Stacy分手後,我就沒再見過她了。直至半年前,阿偉的爸爸過身了。因為阿偉跟太太分居了,靈堂之上,主人家就只坐著阿偉和他的小兒子。

老人家既正牌「媳婦」在喪禮上倒沒有出現,但靈堂的另一方,我卻找到了Stacy。

「以前世伯對我好好。知道佢走咗,還是覺得應該要來鞠個躬的。」Stacy說。

「咁耐冇見,最近幾好嘛?」我問。

「還是一樣啦,都仲未有人肯娶我囉。」Stacy苦笑:「我聽講你生咗兩個啦喎…」

我又一貫敷衍地點了點頭,心裡忽然閃過一個念頭:Stacy仲未嫁,阿偉又失婚,一對曾經一齊挨過麥記既人,會唔會走得返埋一齊?

祝好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233

關於強積金,我以前不知道的事... 投資之旅 TRENDALYSIS

http://trendalysis.blogspot.hk/2014/05/blog-post_9.html
5月份股市淡靜向下走,未見轉勢。我趁機停一停、想一想,今期不選股,談選基金。基金資訊與香港所有打工仔和老闆息息相關 - 你我都有強積金戶口。身邊很多朋友(包括從前的我),對強積金根本不屑一顧。一來銀碼細,二來短期提不出來,與其花心思在強積金,倒不如專注管理手中錢財,更快看到效果。可是,強積金必需滾存數十年,能彰顯複利率的巨大回報。最初的五年十年,也許分別不大。若以本金$10,000計算,每年5% 和15%回報,三十年後的實質金額,相差約16倍。

強積金是其中一個最能夠體現價值投資回報的產品,值得花時間管理。



業界朋友說,獅子銀行的強積金計劃,市場佔有率約30% - 40%。而全港有19間強積金管理公司,合共38個計劃。儘管獅子銀行是龍頭,但其強積金計劃的回報只是一般。

為甚麼獅子銀行的強積金計劃回報不高,依然獨霸三、四成市場?

強積金的受益人是僱員,其回報與僱主完全無關。實施強積金半自由行前,都是由僱主選擇強積金管理公司,僱員只能選擇旗下計劃。推出半自由行後,僱員可以選擇將自己的供款,轉往另一間強積金管理公司。而僱主的供款,則繼續留在僱主選擇的強積金管理公司。

既然僱主只是負責供款,不會從強積金的回報得益,當選擇管理公司時,強積金的回報率便不是主要的篩選條件。企業(僱主)大多需要營運貸款,而獅子銀行是主要金主。企業和貸款銀行保持良好關係,選擇該銀行為強積金管理公司,一來為業務方便,也為商談貸款時能獲得更優惠利率。除了貸款關係的考量,另一個篩選條件是行政費用。若果企業選用獅子銀行作出糧戶口,選用一條龍服務(包括強積金),會方便人事部工作,而且有機會商談減低行政費。

上述只是試圖了解僱主的考量。

那麼強積金的受益人呢?以甚麼作考量基準?

強積金的原意,是為僱員提供保障,希望透過每月供款的儲蓄和投資,僱員數十年後退休,能獲得一筆財富。所以,用強積金的長期回報率判斷優劣,是更合理的選擇標準。其它如基金管理費或品牌等,相比長期回報,並非最重要因素。

Morning Star (http://www.hk.morningstar.com/ap/mpf/default.aspx) 詳列38個強積金計劃下,共521個基金的回報。若以最近5年的回報計算,排名最高的基金,平均每年回報達20.39%,而排名最低的基金,平均每年回報是 -0.14%,不單跑輸通脹,更連年虧本。若以最近10年的回報計算,排名最高的平均年回報達14.29%,而排名最低的平均年回報則是 -0.84%,同樣是連年虧本。

上述數據顯示,優質的強積金基金管理,能帶來雙位數的可觀年回報率,真正為僱員的血汗錢投資生財。如果以簡單複利率計算,年回報率14.29% 和 -0.84% 30年後的差別是764倍!

我挑選強積金基金時,除了參考1年、3年、5年和10年的年均回報率外,會特別注意回報率的穩定性。過往年回報率的波動幅度越小,基金經理的管理技巧應該越好,讓人較安心。此外,我也關注基金投資的地區。某些地區過去3-5 年的投資回報高,並不代表未來能維持這種趨勢。所以,我沒有選擇5年或10年平均年回報最高的強積金,而是選了排名第三第四,專注投資本地股票的基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04

【創業故事】自古英雄出少年:30歲以前身家過億美元的美國年輕創業者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717/144209.html

1Mint創始人阿倫·帕茲爾
阿倫·帕茲爾(AaronPatzer)2002年畢業於美國杜克大學,2007年因其創建的Mint.com獲得了TechCrunch創業大賽5萬美元獎勵。Mint.com是一個金融工具和管理平台,幫助人們跟蹤他們的日常消費支出。20099月,在推出兩年後,Mint.comIntuit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那一年,帕茲爾只有28歲。

\


2PayPal聯合創始人麥克斯·拉夫琴
1998年,麥克斯·拉夫琴(Max Levchin)與彼得·泰爾(Peter Thiel)創辦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後來更名為PayPal20022月,PayPal成功上市,後來被eBay收購。擔任PayPal CEO的拉夫琴持有該公司2.3%股權,價值3400萬美元左右。2004年,拉夫琴創建了內容製作與分享平台Slide20108月這個平台被谷歌以1.82億美元價格收購。


\

 

3MyYearbook聯合創始人戴維·庫克和凱瑟琳·庫克
2005年,戴維·庫克(David Cook)和凱瑟琳·庫克(Catherine Cook)兄妹二人轉學到一所新中學就讀,他們人生地不熟,希望能找到一個結交朋友的快捷方式,社交網站MyYearbook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並迅速受到全美學生的歡迎。在MyYearbook發佈後不久,戴維和凱瑟琳的哥哥傑奧夫·庫克(Geoff Cook)也加入到他們的行列,最終將MyYearbook打造成為一個頗具潛力的公司。
 

\


4Bluemountain聯合創始人賈裡德·波利斯
賈裡德·波利斯(JaredPolis)1996年同父母一起推出了一項名為Bluemountain的電子卡業務。3年後,波利斯以7.8億美元的價格將Bluemountain賣給了Excite@Home。作為Bluemountain CEO,波利斯入賬1.5億美元,那時他年僅24歲。如今波利斯是科羅拉多州在美國眾議院的議員。

 

20108月,社交網站QuePasa1800萬美元現金加價值8200萬美元股票的形式收購了MyYearbook,這足以還清庫克兄妹二人最早從投資者籌得的1700萬美元。MyYearbook出售時,凱瑟琳和戴維分別只有21歲和22歲。
 

\
 

5TheGlobe創始人斯蒂芬·帕特諾特
斯蒂芬·帕特諾特(StephanPaternot)在康奈爾大學上大三時創建了TheGlobeTheGlobe是一項在線聊天、信息發送和網頁製作服務,199811月成功上市,股價為63美元,市值達到10億美元,那年帕特諾特也只有24歲。但第二年,TheGlobe股價暴跌,讓投資者損失慘重。

 

\
 

6WebMD創始人傑夫·阿諾德
傑夫·阿諾德(JeffArnold)最初開發出一套心臟監控系統,並以2500萬美元出售。他隨後用這筆錢創建了一家新公司WebMD。一年後,WebMD的估值便達到200億美元。在一項規模達70億美元的收購案中,WebMD與競爭對手Healtheon合併,他在200010月離開公司時只有30歲。

 

\
 

7、紅帽聯合創始人馬克·埃文
馬克·埃文(MarcEwing)最初開發出一個名為RedHat LinuxLinux發佈平台,他的公司後來被鮑勃·楊(Bob Young)收購,二人又一起創辦了紅帽軟件公司(Red Hat Software),埃文擔任CEO。紅帽19998月成功上市。在互聯網泡沫時期,埃文的個人資產一度超過9億美元。紅帽上市以後,埃文開始有了閒情逸致,業餘生活十分豐富,經常進行攀岩活動。

 

\


8Eve.com聯合創始人瑪麗烏姆·納費希和瓦爾薩·拉奧
 

瑪麗烏姆·納費希(MariumNaficy)和瓦爾薩·拉奧(VarshaRao)在紐約從事金融業工作結識,兩人當時都有創業的想法,所以一拍即合,決定在線銷售女性化妝品。最初,投資人對她們說這是一個糟糕的創意,但納費希和拉奧反駁道:「難道女人不從網上購物嗎?」二人最終創建了Eve.com,後來以1億美元現金將其出售給IdeaLab
 

\


9Groupme聯合創始人史蒂夫·馬托克和賈裡德·赫克特(Jared Hecht)
史蒂夫·馬托克(SteveMartocci)和賈裡德·赫克特(JaredHecht)在去年夏天創建了移動通信群組信息服務GroupMe。上個月,他們以8500萬美元將GroupMe出售給互聯網電話公司Skype。雖然這一價格並沒有達到一億美元,但卻他們的成就足以載入我們的榜單。

 

\


10Path創始人達夫·莫林
達夫·莫林(DaveMorin)Facebook前員工,創建了一家名為Path的社交網站。在Path上線三個月以後,莫林便以1億美元的價格將其賣給了谷歌。他的好友、Facebook聯合創始人達斯汀·莫斯科維茨(Dustin Moskovitz)在談到莫林出售Path的原因時說,這純粹是壓力使然。

 

WebMD股價最高時一度超過100美元,但此後一路下跌,到2001年跌至3美元。《財富》雜誌將阿諾德稱為是「互聯網泡沫時期的典型人物」。阿諾德後來強勢回歸,創辦了科普網站HowStuffWorks,並將它賣給探索頻道母公司探索通信公司。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624

“末日博士”:美股大泡沫2016年以前不會破 避開中國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603

資產泡沫,美股,垃圾債,銅早在2013年2月,曾準確預言2008年金融風暴和次貸危機的“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接受雅虎財經采訪時稱,美國就要成為資產泡沫,而且會比2003-2006年的泡沫還大。事實證明魯比尼的預見沒錯。2013年2月以來,標普500漲幅接近39%。但既然是泡沫,就有破滅的那天,美股的泡沫會持續多久?

近日魯比尼又在接受雅虎財經采訪時提到他個人的預測:

“明年我們會看到經濟增長、貨幣寬松。從股市、債市到房產市場,金融市場現在的泡沫可能持續。”

魯比尼預計,最終崩盤至少幾年後才到來,相信一些市場的估值已經較牽強,高估值將持續大約兩年,也就是到2016年才會大跌。他說:

“全球經濟增長和通脹均處低位,貨幣政策寬松。流動性會去哪兒?不會變成真正的債券,也不會進入實體經濟。這會導致資產虧損。”

對那些普通投資者,魯比尼建議明年不要重倉美股。其他市場的表現可能比美股還好,比如推行超級貨幣寬松的日本。魯比尼還警告遠離歐元區和中國。和其他市場相比,他會對美股給予中性或是輕倉的評級。明年他最看好押註美元上漲的策略,認為應避免與中國有關的大宗商品,比如銅。

魯比尼對中國相關資產的看法與全球礦業巨頭截然不同。華爾街見聞本月文章提到,必和必拓等業內巨頭樂觀預計,未來十年中國還會繼續大量購買,支持大宗商品的需求。必和必拓負責鐵礦石業務的總裁Jimmy Wilson說:“如果我們的企業不能增加產量,其他公司就會這麽做。”

據雅虎財經報道,魯比尼在近日訪談中特別擔心垃圾債券發行量增加。他認為,低利率和投資者對高風險資產的投機心理已經使垃圾債市場規模超出以往。華爾街見聞昨日文章也提到,近幾個月國際油價暴跌使能源業的垃圾債券價格劇跌。德意誌銀行預計,油價崩盤可能產生極大沖擊波,它足以掀起這類垃圾債違約的高潮。

除了垃圾債,股市也是魯比尼眼中的潛在風險源。目前美股的市盈率只是略高於歷史平均水平,而魯比尼指出,科技股和社交媒體股的估值高得牽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339

中美進入蜜月期以前的情報交流 “中美最終在戰略上有所收獲”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352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麥克法蘭。 (邱浩潤/圖)

編者按: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麥克法蘭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視角:在處理比較棘手的問題時,實用主義成為美國重要的傳統。同時你會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四十年前的中美合作,貌似與現在的美越合作有頗多相似之處。且看,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麥克法蘭解密——

那是一項令人興奮的任務。去中國之前,首先需要確保自己拿到最新最全面的信息,這些信息來自中情局,包括衛星照片、通話監聽截取、與中方的交流記錄,還有第三方國家,比如歐洲一些國家可以提供他們認為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的活動。

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麥克法蘭最近一次來到中國是在2014年6月,他協辦了一個能源研討會,有兩百多名中歐專家參加。距離他第一次來到中國,已經整整40年。

1974年11月,在海參崴參加完美蘇兩國首腦高峰會議後,麥克法蘭跟隨基辛格來到中國。麥克法蘭獨自一人在人民大會堂的一個小間里,給解放軍高級將領講解蘇聯軍隊移動和部署的情報,長達三天。

麥克法蘭比誰都清楚這種秘密行動的風險。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當年中美建交前的情報交流,風險極大,因為“與一個尚未建立友好關系的國家分享這個級別的信息,很可能需要走到接近違法的地步”。

1985年,以他命名、由他喬裝打扮親手實施的“麥克法蘭計劃”——美國秘密向伊朗運送武器被揭露,里根政府遭遇了最嚴重的危機。1987年,麥克法蘭服用了十幾顆鎮定劑,差點搭上性命。

剛剛踏入國家安全領域時,麥克法蘭的偶像是基辛格,“想成為他那樣的國家安全顧問”。到了“伊朗門”時,他已經夢想成真。

麥克法蘭曾經將自己對伊朗的“開門”,比作基辛格對中國的“開門”。

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當時伊朗的情況還不像中美對話那樣,可以到公開的地步,美國的得益也不明顯,不足以說服美國民眾,但“我不會為此感到遺憾”。

“中國軍方跟我對接的, 每次都不是同一個人”

南方周末:你怎樣開始負責情報交流的工作?之前有過這方面的工作背景嗎?

麥克法蘭:我有點小運氣。我到白宮工作,是因為我獲得了一份獎學金。每年這個獎學金都選擇15個有領袖潛質的年輕人,提供去白宮實習工作一年的機會。幸運的是,我的辦公室在基辛格博士隔壁,當然,你要去和鄰居打招呼,所以我認識了他。當時他手下有一個海軍軍官,負責所有機密文件和工作,他在白宮工作5年後需要回到部隊。所以有了一個空缺,我在海軍呆過,之前學的也是戰略研究,我問他們能不能給我一個讓基辛格博士面試的機會。斯考克羅夫特幫我做了推薦,我後來被基辛格博士聘用,當然,他說沒有人能取代我的前任,但是我為他工作了兩三年,所以我猜我的表現還不錯。

南方周末:基辛格博士和你交流過他對中國的看法嗎?

麥克法蘭:中國是一個悖論。一方面,中國對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中國處於相對孤立。

我們的考量是,就如何確保冷戰期間避免發生沖突,中國對美國可以有所幫助,當時美國正努力避免與蘇聯發生沖突,在維護和平這方面我們可以跟中國找到一致目標,中美可以交換意見,互相幫助維持各自國內的穩定,清晰地向蘇聯表明我們至少有在溝通,而且可能在各自政策上有所協調。

南方周末:你說當時中美兩國向世界展示出交流的舉動,但那時中美關系還沒有正常化,你們是怎麽和中國人交流的?

麥克法蘭:我當時的主要工作是為中美兩國交流情報信息。當時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是容易受到攻擊的:蘇聯在中蘇邊境部署了45個師,中印邊境也不那麽太平,蘇聯向印度提供了一系列的物資援助,包括軍用物資。蘇聯海軍軍艦還在中國周邊巡邏。這一切都表明了,中國正面對來自蘇聯的全方位的遏制與壓制,直接的部分來自北方邊境,間接的部分借了印度之手,通過軍艦巡邏還有對朝鮮、東亞其它國家的援助。美國當時也面對類似的壓力。

蘇聯有一個雄心勃勃的導彈計劃,他們的洲際導彈全都指向美國,導彈測試進展神速,美國很難進行監測,在這方面中國占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可能就檢測蘇聯導彈測試提供協助。中美如果交流情報,這對雙方都有好處。我當時的工作,就是收集在華盛頓可以得到的全部的主要與蘇聯有關的最新情報,和中國軍方領導人進行分享,請他們提意見,比如能不能在中國建立情報站,便於我們更好監控蘇聯的導彈,畢竟導彈把中美兩國都納入險境中。我和基辛格教授到中國,當他和周恩來總理毛澤東主席談話時,我就在地下室和中國同行們聊天。

南方周末:能告訴我們你當時和誰接頭嗎?你和中方聯系是否有一套機制,你們是直接電話聯絡,還是通過其它方式?

麥克法蘭:中國的軍方領導人確定具體由誰來跟我對接,不是每次都是同一個人。他們都是解放軍軍官。我最好還是不要透露他們的名字。

南方周末:每次都可能發生改變?

麥克法蘭:是的。從1973年到1977年之間,有時候一年一次,有時候兩次,我都要去中國見他們,直到我離開那屆政府。我的繼任者是羅伯特·蓋茨先生。

南方周末:這種形式的情報交流至今還存在嗎?

麥克法蘭:我希望如此,我不確定,可能還有吧。

“當時兩國關系,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友好合作的地步”

南方周末:你1974年和1975年兩次到中國,具體的細節如何?

麥克法蘭:那是一項令人興奮的任務。去中國之前,首先需要確保自己拿到最新最全面的信息,這些信息來自中情局,包括衛星照片、通話監聽截取、與中方的交流記錄,還有第三方國家,比如歐洲一些國家可以提供他們認為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的活動。

我的任務就是把這些資料整理成一份很完整的報告,包括邊境上的戰術部署、蘇聯洲際導彈的戰略性能,可能對中國構成威脅的蘇聯對印度等國的援助項目等等,這些信息都要做成具體的簡報,並向中方解釋,中方配備書記員,記下所有細節。但這對美國政府而言是非常敏感的,因為當時兩國關系,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友好合作的地步,美國國內有些人對中國對越南的支援感到不滿,畢竟那麽多美國人正在那里丟掉性命,有些人則對中國國內局勢抱有顧慮。所以,美國的自由派和保守派都有各自的理由,對是否應該與中國有所交流持懷疑態度。而我們的法律反映了這種顧慮。實際上,與一個尚未建立友好關系的國家分享這個級別的信息,很可能需要走到接近違法的地步。因此,從某種程度上看,對尼克松總統及其接任者福特總統而言,允許進行這類交流是要冒一點風險的。但兩位總統相信美國終將從戰略上有所收獲:通過向中國開啟對話,我們希望有可能推動緊張局勢的逐步緩和,最終促成政治與經濟上的合作,這將極大地符合我們雙方的利益。我認為這一點已經被證明確實如此。

南方周末:當時兩國之間還沒有建立友好的關系,你的中方聯系人相信美方是真心願意分享如此敏感的信息麽?

麥克法蘭:是的,從中方可以看到的明顯結論是,這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的,這在具體跟我對接的中方聯系人這里看得更加清楚。第一次,滿意;第二次,很明顯可以看出來,非常滿意和感激,甚至可以說很開心,相信此舉將推動兩國關系升溫;第三次,體現出一種漸進的理解,意識到雙方都將從中受益,中方對此是鼓勵的。

南方周末:這對雙方建立信任都有好處。

麥克法蘭:是的。我們也從中得到了很多好處,比如更好地監測蘇聯的導彈測試。只有在中蘇邊境部署設備和監測站才能更好地收集一些情報,這對我們很有價值。

南方周末:你曾將伊朗門事件與基辛格博士提倡的對華開放政策相提並論,做過一個中國類比。

麥克法蘭:我認為,唯一的可類比之處在於,我們向彼此打開大門,目的是為了避免因為無知和缺乏交流而發生誤會。我們兩國對於維護世界穩定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這並不僅僅限於亞洲地區,而是在全球範圍。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國家,對全球穩定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至於伊朗這個例子,當時和現在,都是事關穩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不僅僅限於波斯灣地區,而且關系到至關重要的燃料運輸是否可行。任何時候,只要你想在長時間的隔絕以後試圖開始對話、重啟對話,就可能包含風險。這是因為,導致孤立的態度固然指向了錯誤的方向,卻已經植根於政府的政策之中。要想反現狀而行之,為達成理解奠定新的基礎,你就一定會受到批評。在中國(這個案例)也是適用的。這就是基辛格博士要將自己的訪華高度保密的原因,而這秘密保守了很多年。

與此相仿,我認為,要在當時跟伊朗開啟對話,而伊朗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國家,這不僅僅指地緣意義,還在於它控制著全部的石油運輸,還有它實際上也是容易受到攻擊的,設想伊朗遭到蘇聯入侵,蘇聯取得了控制全球石油運輸命脈的地位,怎麽辦?這對世界穩定將帶來巨大的改變。當時蘇聯看上去確實打算這麽做:蘇聯在伊朗邊境進行軍事演習,還在阿富汗部署了十萬人,看上去蘇聯是在盤算進入伊朗。因此,這是很重要的,但這些事並不是總能成功。當保密工作出現漏洞,事情在伊朗曝光,當時情況還不像中美對話那樣達到足夠成熟而可以公開的階段,我們這邊的得益還不夠明顯,不能說服美國公眾這麽做是值得的。但是我不會為此感到遺憾。

“在很多方面中美兩國都有互利發展的潛力”

南方周末2007年和2010年,你兩次帶領美國的外交政策委員會到訪中國,成員包括資深官員和學者,能和我們談談這兩次經歷嗎?

麥克法蘭:2007年是大選前一年,我帶領的是一隊專門為總統候選人提供建議的政治顧問,包括麥凱恩的政治顧問、湯普森的政治顧問。中方對此很感興趣,不僅想認識這些人,還想了解他們的想法,這想法不僅僅是關於中國的,還包括其它政治議題。我們談到了伊朗、中東、核武器擴散、環境汙染等世界大事,這對代表團以及總統候選人大有幫助。還有中國在南海日益表現出來的興趣,因為我們之前和蘇聯在海洋疆域上有過爭端,所以我們想避免和中國出現類似的問題。中國人對這些還沒有當上總統的候選人這麽感興趣,這一點令我們印象深刻。

我們的交流富有成效。不過那次的代表團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專家。2010年的那次代表團,我們針對的不是總統那個層面,主要針對的還是時政議題。

南方周末:在兩國建立相互信任這件事上,還有什麽例子可以跟我們分享?目前“互信”依然是兩國之間的一個難題。

麥克法蘭:我認為在很多方面中美兩國都有互利發展的潛力。舉例來說,現在中東地區,伊朗在發展核計劃,我們認為這可能對中東的穩定造成損害。中國近年來在中東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力,因為中國政府在它們的能源行業投入了過億美金,中國政府能建議他們停止核計劃。

還有一些不是那麽充滿敵意的領域,像環境問題。中美兩國在環境問題上都面對共同的挑戰,中國的能源主要來自煤炭,美國之前也是,但是現在正往天然氣方向發展,我們可以考慮在天然氣方面達成貿易協議,我相信未來幾年會落實。美國在把天然氣轉成液體燃料這方面的技術比較先進,如果可能的話,我們能幫助中國減少燃燒煤炭而產生的汙染。

中國也在做這方面的工作,這些技術革新和政治交流,都能夠增強兩國彼此間的互信。中國是一個大國,在解決一些棘手的全球性問題上,如核擴散、環境問題和人權問題上,都負有責任。中美兩國在很多議題上都有共同利益。

南方周末:在能源和技術方面,中美在接下來幾年時間里會有怎樣的合作?

麥克法蘭:中國在新能源方面已經探索了很長時間。過去的五到十年之間,中國都在探索如何加快發掘新能源。但是美國在提高能源利用率這方面的發展比中國快很多,特別是過去5年。美國開發出了將煤炭轉化為液體能源的技術,這項技術很新。2014年6月,我協辦了一個有兩百多名中歐專家參加的研討會,會議討論的就是海陸空運輸能源,在石油以外有什麽替代選擇可以投入應用、怎樣才能降低這些替代選擇的價格,從而有利於中美兩國消費者。我認為這進程會加快,我希望可以成為其中一分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54

以前靠才藝吃飯的明星,現在都在做這個,這次朱軍趕超了周傑倫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6-05/1010518.html

6月3日,北京保利2016春拍上,央視主持人朱軍的水墨畫《牧羊女》拍出了130萬元,比肩許多專業級的當代水墨名家。其實,明星圈子里自己作畫並公開拍賣的不只朱軍,這里牛妹(微信號:buerniu5188)就給大家扒一扒,這些玩起書畫的藝人大咖都有哪些?他們的作品值多少錢?

每經記者 王心田

明星們不管是演戲、唱歌、主持、演小品,在圈子里摸爬滾打,有些靠臉、靠口才吃飯,有些靠演技、靠歌喉吃飯,成名以後自然風生水起,收入不菲。但是,你們絕對想不到現在很多明星都在悄悄幹著這件事兒,而且也公開登上了大場面,這回央視名嘴朱軍火了,趕超了周傑倫等眾多明星。

6月3日,北京保利2016春季拍賣會在北京舉槌。當日下午的“中國當代水墨”專場中,央視主持人朱軍的水墨畫《牧羊女》拍出了130萬元,作品進入百萬級別,已經比肩許多專業級的當代水墨名家。

其實,明星圈子里學習藝術,自己作畫並公開拍賣的不只朱軍,這里牛妹(微信號:buerniu5188)就給大家扒一扒,這些玩起書畫的藝人大咖都有哪些?他們的作品值多少錢?畫得都怎麽樣?

朱軍師從範曾畫水墨

央視主持人朱軍的《牧羊女》在2016保利春拍中以70萬元起拍。經過1分多鐘、十余輪競價,最終以130萬元落槌(不含傭金)。朱軍的畫作登上保利拍賣公開競價,市場買賬且價位過百萬,引來了眾多網友的圍觀,評價褒貶不一。

其實朱軍習畫已有多年,2008年拜畫家範曾為師,是範曾的關門弟子。2014年5月,朱軍的畫展在中國美術館進行首展,此後其作品赴福建、甘肅、陜西、臺灣等地巡展。2014年朱軍舉辦畫展時,曾對媒體表示,自己“拿畫筆已經40多年了”,他的作品主要以人物、花鳥為主,下面有一些他的作品,大家可以欣賞一下。

  • 每日經濟新聞
  • 譚婧
  • 王心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9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