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購併不怕買貴 搞定人就能賺回來

2012-6-18  TCW




保樂力加(Pernod Ricard S.A.)是全球第二大的酒業集團,擁有十四個萄葡酒與烈酒全球戰略品牌。

十一年之前,這一家在全球排名只能算是十大之一的歐洲業者,靠著三起成功的戰略性購併,蛻變成為全球性企業,酒品總銷售額增為原來的三倍,年稅前獲利增加兩倍,當前的市值為新台幣八千四百億元,近四年的股價到達歷史新高,資本市場對這三起購併可說給予了正面評價。

而購併,對於酒業來說,是這半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成長策略,也是市場洗牌的關鍵。

舉例來說,保樂力加最關鍵的三次購併,二○○一年與市場競爭對手帝亞吉歐(Diageo)共同買下施格蘭(Seagram)集團,讓它的企業規模由十大之 一,一躍成為市場第三;二○○五年買下聯合多美(Allied Domecq),二○○八 年買下Vin & Sprit集團,取得伏特加酒市場的知名品牌「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則是讓它在全球酒類市場規模上坐二望一﹐與市場龍頭帝亞吉歐有一較高下的實力。

而保樂力加執行長皮耶.普林格特(Pierre Pringuet)是三起購併案中,後兩起最關鍵的領導人。

六月六日,皮耶.普林格特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表示,購併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價格﹐而是企業團隊是否能夠創造出高於交易價格的價值。以下是訪談內容:《商 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購併是失敗率非常高的外部成長策略﹐根據文獻顯示,至少有六五%到八○%的購併會失敗;過去十年﹐保樂力加三起戰略性購併成功 的秘訣是什麼?

保樂力加執行長皮耶.普林格特答(以下簡稱答):(購併成功的關鍵)首先是企業文化﹐ 第二個要素則是務實與主動(pragmatic and proactive)。

企業的競爭體質取決於人﹐我們相信這點﹐並試圖建立一個具有企業家精神﹐而且員工與集團之間互信的企業文化﹐也因此我們賦予員工責任﹐在全球高度分權管理。

看重企業文化團體決心比購併金額重要

問:很有趣的答案。通常﹐談到購併成敗關鍵﹐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購併的成交價格﹐ 因為買貴了就很難創造預期的綜效﹐其次﹐不管你買的是團隊、品牌或是市場,一不小心就會失去價值……。

答:當然,每一起購併案在準備期﹐你會計算未來的效益﹐會有多少綜效?新的產品組合會有什麼效益?然而,有很大的機會﹐你的計算是錯的,你只好祈禱﹐不至於差得太離譜(眾笑)。

我給你一個例子。二○○一年,我們與帝亞吉歐分別買下施格蘭集團的部分品牌﹐其中一個小品牌﹐一年只產四十五萬箱,又落在七十歐元價格帶,並不被看好,但今天它的銷售是二十萬箱,年獲利總額是購併當時的四倍。

用賣價來看,我們似乎是買貴了(yes we made the wrong calculation),但是從結果來看,它的銷售成績是超過我們預期的。

問:你是在說, 創造成績比購併的買價更為重要嗎?

答: 完全沒有錯。這正是關鍵,這是為什麼你問我,購併案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時,我回答你是「企業文化」﹐因為,如果你能夠建立一個團隊﹐有必贏的決心﹐他們就會掌握每一個可能的機會﹐創造超乎預期的成績。

你可以看到﹐我們在在地市場(local market)設立品牌或行銷公司,一○○ %由保樂力加所投資﹐因為﹐我們希望員工一○○ %信任這家企業,對市場有長期的觀點。

而你所要員工的承諾(commitment),一是,你得給員工市場上最有競爭力的報酬。另一則是,我們不會因為員工一時表現不夠好就對他說拜拜, 我們的企業文化期待員工與企業一同成長,而在培養人才的過程,我們不僅注重他們個人的能力發展,也重視人際關係(personal relationships),不只是他們與我,還有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

看重人際關係組織效率不在流程在交流

舉例來說,一年之間,我們有一次大型活動,是銷售與行銷人員的聚會,一千人聚集在一起四天,白天我們非常認真的討論商業議題:各地最佳的經營範例,新商 品、市場趨勢,同時,到了傍晚,也會有很多討論伴著美酒進行(笑)﹐白天的議題,在晚上則以非正式的形式被討論。這與白天正式的議程同等重要﹐因為﹐組織 的效率並不來自於複雜精巧的流程﹐更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共識。

看淡市場評價行動力讓我們搶得先機

問:然而﹐就金額來看﹐酒業所進行的購併案都是風險極高的戰略投資。二○○一年,保樂力加買下施格蘭集團三八%股份,金額高達三十一億五千萬美元﹐比貴集 團當年銷售額還高;二○○八年,花費八十九億歐元購併瑞典Vin & Sprit集團,當時的資本市場對保樂力加高財務槓桿有很多批評,交易當日甚至股價大跌。儘管今日看來這三起購併是成功的, 但當時您如何在策略機會與風險之間權衡?

答:沒錯,這三起購併案都很大,不管是因為反托辣斯法(antitrust)限制,或是購併案金額,甚至不是單一家業者能夠完成。

然而,市場評價可以一夜之間就見風轉舵。以二○○八年我們對 Vin& Sprit的購併為例,很清楚的,我們可以藉由取得「絕對伏特加」(Absolut Vodka)這一個品牌,在高級酒市場獲得長期戰略利益,但由於當時為了處理市場壟斷法令的問題,原訂的交易完成日期往後延,卻遇到了雷曼兄弟倒閉,全球 的金融陷入危機,投資人由樂觀轉為保守,而市場評價也一下子由「有遠見」轉為「財務槓桿過高」。

不過,我在前面提過,我們是重視主動(proactive)的企業。就在六週之間,我們降低當年派息,出售非核心資產,降低在成熟市場的投資——我們向市場送出訊號:即使是面對無法預料的危機,我們是一家能夠快速行動的企業。

在更早之前,誰會想到瑞典政府會決定出售Vin & Sprit集團呢?我們一得到消息,就馬上行動,我們確實瞭解,當地的農協、工會與官方最在意的是,將品牌與製造留在瑞典當地,儘管在競逐這一起購併案的 對手之中,我們也並非出價最高的,但是行動力讓我們取得了先機。

絕不敵意購併友善入主才不會流失人才

這三起購併案的形態都不同,但是我們採取的向來是友善而非敵意購併,因為後者會流失人才。

高級酒業利潤雖然高,但是賺的並不是容易錢,威士忌也好,干邑白蘭地也好,取得原酒,可能早在推出市場的二十個月之前。而有價值的品牌,更必須採取長期的 觀點經營,需要大筆的投資,但在另一方面,好的團隊在高級酒市場,可以用創新的方法,將高級酒入門優質酒款(premium),往價格更高的極致酒款 (prestige)來推升。

成功在這個行業,就像是調和一杯雞尾酒﹐不同的要素混合﹐最終適當的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保持領導心態(leadership mindset,意即要有成為市場第一的企圖心),成為市場創新者﹐則是最重要的事。

【延伸閱讀】3次關鍵購併讓保樂力加坐二望一

年份:2001購併案:與競爭對手帝亞吉歐合作,買下施格蘭集團38%股份成效:擁有施格蘭旗下一系列全球性品牌組合,以及3,500名員工,不僅營收加倍,更由市場前十大躍升成為全球第3大酒業集團

年份:2005購併案:購併競爭對手英國酒商聯合多美成效:營收與全球市場數都由全球第3躍升為市場老二,僅次老大哥帝亞吉歐集團

年份:2008購併案:購併Vin & Sprit 集團成效:擁有Vin & Sprit集團旗下伏特加酒品牌「絕對伏特加」,在激烈競爭的烈酒高級市場取得戰略性進攻品牌,拉近與帝亞吉歐差距資料來源:保樂力加年報、綜合外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19

分析兩億玩家數據,7人就OK

http://www.yicai.com/news/2014/01/3342326.html
數據中蘊藏無限商業機遇。據《2013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中國遊戲市場收入總額達831.7億元,而一款遊戲要花多少錢在數據分析上呢?從一款遊戲真正服務玩家的整個生命週期來算,如果在5%-20%之間,那這個市場就有40-100多億。有人已開始準備慢慢啃下這塊大蛋糕了。

成立於2013年9月、作為國內首家專注移動遊戲的數據挖掘服務公司,慧動創想科技有限公司的初始團隊7人均來自騰訊互娛、無線以及數據部門。他們的目標是「要做到7個人可以分析來自兩億台獨立設備的數據」。近日,公司創始人汪祥斌接受了中國企業家網專訪,講述這支立志於打造高效精幹團隊、一心扎進遊戲數據分析服務平台的故事。

以下是汪祥斌的口述實錄:

談離職創業:厭惡大公司做事風格

我在2010加入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做遊戲底層公共平台的研發,2013年離開創業。大公司裡騰訊依舊是標竿,雖然有大公司病,但我還是挺尊重它的。創業的人多少都有點理想主義,有個什麼理想或者夢想想去實現,當這個理想強烈到不能控制的時候就去自己幹了。為什麼離開?就是因為我在騰訊幹不了,但我自己又特別想去做,所以就創業去了。

還有一個原因促使我選擇創業的原因是,我以前特別喜歡甚至有點個人崇拜國外那些特別小但又特別高效的團隊,比如國外有一家做企業存儲服務的公司,全公司加起來6個人卻承擔近千家商業公司的存儲服務,這需要怎樣的6個人才能承擔呢!其實我們也可以做到,做到讓很多人羨慕。

我並不特別認同大公司,卻特別認同小團隊。我厭惡大公司裡面的做事風格。小團隊比較靈活管理上自由度更高,大公司體量大要權衡的方面太多,做一件事情會受很多制約。所以我想創建一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團隊,精幹而高效的,7個人承擔著千萬甚至億級或者更多的玩家行為分析,服務成百上千的商業公司。

其實很早我就有做遊戲內數據挖掘的這個想法,不過創業需要條件。第一是一個朋友介紹了一個投資人,他比較認可我的想法和觀點,聊起來比較投緣;第二是有幾個朋友正好也想自己做一些事情,就是現在我這邊的幾個兄弟。我們目前產品雖然在測試階段,但我們已經分析過千萬的獨立玩家行為。

談競爭對手:數據挖掘市場遠沒成熟

專注遊戲的數據挖掘公司,我們是第一家。我們的定位就是遊戲,服務遊戲。目前國內完全跟我們業務重合的競爭對手暫時沒有的,但部分重合的比如在運營統計分析這塊有一兩家,而且他們做的都很不錯,畢竟起步要比我們早一兩年,而我們也處於不斷的學習和進化當中。

之前我跟一個朋友算過一筆賬,遊戲市場一年800億。一款遊戲要花多少錢在數據分析上?我個人覺的在5%-20%之間。這裡我不是說公司, 是從一款遊戲真正服務玩家的整個生命週期來算,那這個市場應該是40-100多億的市場。我朋友說5%靠譜點,20%太高了。如果從日本和美國市場來看,特別是日本市場來看,數據上的投入就要更接近20%了。

當然這個市場存在競爭,但我覺的就目前市場而言,還遠沒有成熟,很多的遊戲廠商特別是中小 廠商對數據這塊的認識都還處於很低的層次,甚至還沒有意識到需要做哪些,大家更多的還是在培育這個市場,培養大家對數據的認識,讓這個市場變成熟更實際點,讓大家認識到數據的魅力更符合我們的利益。

2013年被稱為手游元年,手游是我們目前切入遊戲行業的一個點。就我接觸的CP(內容提供 商)來看,很多開發商還不清楚數據是個啥玩意。手游進入門檻很低,整個行業有大量的中小型開發者,他們自身缺乏數據挖掘的能力,對於數據挖掘有很大的需求。另外就是手游的整個市場還在快速成長中,未來對數據挖掘的需求還會持續的增長。

談創業團隊:打造精幹高效團隊

目前我們7個人的初始產品團隊均來自騰訊互娛、無線以及數據部門,長期從事遊戲的研發以及數據挖掘工作。他們6個小夥伴願意跟我一同冒險,第一個就是大家覺的這個事情聽起來還比較靠譜,我們做的事情還是在我們自己的業務範圍之內,大家在遊戲以及數據行業都做了很久對一件事情也有比較深刻的認識;第二個這六個人跟我個人之間的交情都有很多年畢竟大家都比較熟悉,可以說是覺的我這個人比較靠譜;第三個這個產業比較靠譜,遊戲以及周邊應該是繼電商之後的下一個萬億市場。

我覺得我們這個團隊最強悍的地方表現在執行力上。一個高效團隊的第一要素就是執行力,而我最看重的就是目前這個團隊上下一心的執行力,另外就是有一股子不服輸的拚勁。有時候作為團隊的leader我也會被團隊這拚搏的精神所感動。而相互之間的這種感染最終就讓整個團隊形成了一個獨特的一切以執行力為基礎的文化。

我們有一個目標是「讓最基礎員工薪水超過騰訊百度兩倍的公司」。作為創業團隊其實激勵的手段是有限的,這點不能與大的公司相對,但對於我們而言重點是讓團隊每個成員明白他是公司的核心,讓團隊成員有一種主人翁的責任感,對團隊的歸屬和認同。我們並沒有把他們當作員工來培養,對於團隊成員我一直堅持的是將他們當作夥伴,合夥人來培養。

投資這塊,目前我們不是想介紹太多,投資人暫時不太方便公開,額度我可以大致透露下,我們目前的天使總計獲得的金額是千萬級的。從有這個想法到獲得投資準備了幾個月時間,過程不是太艱辛,但也並非順利。投資人看中的,可能第一是我身後有一個比較專業的團隊,另外就是可能我們的工作經歷在他們眼中看還算靠譜。

對中小開發者我們的服務都是免費的,中小開發者本身盈利能力就差,換句話說遊戲都沒有賺錢怎麼可能去給第三方服務帶來利潤。我們本身的服務也是為了幫助中小開發者去提升收入能力。對於體量稍大的公司,有一些對數據定製化的需求,這塊我們是收費的,我們會提供更切合他們實際需求的企業級服務。當然對於數據當中的盈利模式我們也在探索,比如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務,這些路我們都在嘗試。(採訪 整理/姚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255

科技大佬說 30年後我們這代人就不用死了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2/147894.html

i黑馬:世界互聯網大會是一個暢想的平臺,眾科技大佬都拋出一個美美的夢想,比如搜狐張朝陽的“我們這代人可能永生”,好喜歡。也有一些嚴厲的警告,比如特斯拉埃隆•馬斯克說,機器人五年內屠殺人類。好恐怖。這個世界到底會變成什麽樣子?
 
\我們正處於一個急速變動的時代,人們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想象

未來是什麽樣子?是《超體》里擁有超能力的人類?還是像《星際穿越》里人類踏上星際之旅?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就在本周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這些走向人生巔峰的科技大佬們,不再只談自身的業務,他們還把目光投向了未來,描繪出萬物互聯下人機共生的未來圖景。

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說,手機是人的緊密伴侶,或許有人會跟手機結婚;而京東集團董事長劉強東(微博)想得更遠,他說有一天手機和電視機會消失。日本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預見到30年後,萬物互聯時,一頭牛都會被連接起來;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微博)則預測,未來二三十年,機器的IQ可能會跟人達到同一水平。

毋庸置疑,我們正處於一個急速變動的時代,人們對未來充滿憧憬和想象,而這些科技行業的大佬們想得比一般人更遠。

雷軍:未來世界到處是屏幕

在雷軍看來,手機是人的一部分,是緊密伴侶。當峰會主持人劉芳菲調侃說“人可以不結婚只要有手機就行“時,雷軍回應道:”也許有人會跟手機結婚。“

在雷軍看來,也許未來這個世界到處都是屏幕,而手機是人隨身的電腦,“所有想看的東西會自動映射到離你最近的屏幕上“。

保羅·雅各布:未來手機實時翻譯談話

與雷軍一樣,高通CEO保羅·雅各布也對手機的應用前景看好。人們攜帶的設備使得人與周圍互聯互通,他把這種情形稱為“數字的第六感”。

“你有自己的感覺,你的手表、手機、眼鏡等等能夠讓你與周圍的人或者東西進行連接交互,互聯網世界一切都可以點擊。”

他舉例說,未來手機可以實時對談話進行翻譯,可以改進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和人與物之間的連接。

劉強東:未來手機會消失

“我每年會開車去沙漠,有時會看著天空想一整夜。”這是劉強東的自白。

很難想像,做電商的劉強東對未來也有超前的思考。他坦陳,今年想的最多的就是智能化的問題。在他看來,未來是美好的,手機是不必要的。當產品與產品相連接,人的大腦和每個物品相連接,甚至有一天互聯網將不複存在。
“想看視頻有3D立體電影,聲音畫面都有,為什麽拿手機看?”所以劉強東堅信,有一天手機和電視機會消失。

張朝陽:我們這一代人可能永生

與劉強東不同,在張朝陽對未來的設想里,手機還在。“未來每個人拿著手機,或者拿著各種各樣可穿戴的設備,隨時隨地的,人與物交流和人與人交流。”除了手機,設備里都會有芯片,有智能,智能在雲端進行計算。

雖然張朝陽說這個世界不可想象,不過他還是給出了自己的預言:“我們這一代人有可能永生,在未來30年所有疾病都會被治愈。”

孫正義:未來牛也將加入物聯網

想到未來30年的不只是張朝陽。在孫正義看來,30年以後,iPhone 32代屆時會出現,它會儲存5千億首歌曲,相當於三億份報紙的信息量。而依靠雲存儲技術和高速網絡,儲存和傳送這些信息將不成問題。

而這也將使得信息的總量空前膨脹。“在未來的十幾年之間,我們所創造的信息會超過過去三百年的信息總量。

孫正義描繪了一副萬物聯網的景象:“30年以後,所有的東西會通過物聯網被連接起來,無論是手提電腦,或者是手持設備,還是眼鏡、衣服、鞋子、墻等等,甚至是一頭牛都可以被物聯網連接起來。“

今天每個人都有兩個移動設備,在2020年時,每個人被連接的設備數量會達到一千個。而所有的人和物都通過移動設備連接起來的時間節點,孫正義說是2040年。

張亞勤:未來二三十年,機器IQ趕上人類

張亞勤提到了人工智能最近的進展。“通過大量的手機運算能力、存儲能力加上一些算法,使整個人工智能有了一個飛躍。”在這種情況下,未來二三十年,機器的IQ可能會跟人達到同一個水平。

張亞勤認為,智能機器人將有兩種模式。一種是以軟件的形式,成為人的伴侶和助手,“它可能比你太太、秘書還懂你”。

而另一種是真正物理的機器人。後臺通過雲計算大量的數據,它可以在家里陪伴老人、幫你做家務,或者在工廠替代許多工人,這將對整個產業結構有很大影響。

奇點臨近

如果說張亞勤等人對智能機器的預計還算保守,那麽國外研究者們的觀點可能更具前瞻性。

在人工智能、預見未來的領域里,奇點大學是無法避開的話題。這家於2009年,由谷歌(微博)和NASA聯合建立的大學,旨在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

“奇點”一詞來源於奇點大學創始人、著名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的“奇點理論”。比爾·蓋茨稱他為”預測人工智能未來最權威的人“。

庫茲威爾在其2005年所著的《奇點臨近》一書中指出,“隨著納米技術、生物技術等呈幾何級數加速發展,未來20年中人類的智能將會大幅提高,人類的未來也會發生根本性重塑。在‘奇點’到來之際,機器將能通過人工智能進行自我完善,超越人類,從而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奇點”就是機器超越人類的臨界點,在這以後,人類甚至將與機器融為一體,實現“永生”。

庫茲威爾的預言:2045年電腦全面超越人腦

如果你以為庫茲韋爾在天方夜譚,不妨看看他之前的預言。他在1990年預言,1998年電腦將戰勝世界象棋冠軍,這在當時是很難想象的。

不過,這一預言在1997年被證實:1997年5月,由IBM設計的深藍(Deep Blue)計算機與國際象棋世界冠軍——俄羅斯的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進行的一場比賽中, 深藍以二勝三平一負的成績,戰勝了當時稱霸世界棋壇的卡斯帕羅夫。

人工智能和計算機正以驚人的速度在發展,庫茲威爾預測,2045年會迎來一個奇點,那時電腦要比人腦聰明,電腦不僅能夠理解人類的語言,從經驗中學習,甚至能夠和我們開玩笑。

埃隆•馬斯克的警告:機器人五年內屠殺人類

如果奇點來臨,人類生活就會更加美好?與國內科技大佬在烏鎮表達出的樂觀情緒不同,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就非常反對發展人工智能。馬斯克曾在奇點大學上過課,對人工智能的了解有獨到之處。

在他看來,人類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是在召喚惡魔,未來五年,機器人將會給人類帶來不可想象的威脅,人工智能將導致機器人像刪除垃圾郵件一樣“刪除”人類。 馬斯克不止在一個場合表達過這種觀點,最近又在未來學網Edge.org上發表了這樣的言論:

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之快令人難以想象,除非你十分了解Deepmind(從事人工智能研究)這樣的公司,否則你根本想象不到其發展速度。這種十分嚴重的威脅(殺害人類)將在五年內發生,最多也就10年。我不是在對一些我不懂的事情胡言亂語。而且,也並不是我一個人意識到這種威脅。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也一直在采取措施來確保(人類的)安全。

馬斯克的警告並非杞人憂天,假如人工智能超越人類,機器比人腦更加聰明,根據墨菲定律(事情如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機器人殺人是遲早的事情。

“If you worry that the robots are coming, don't, because they are already here.”(如果你擔心機器時代要來了,那大可不必,因為它們已經來了。)這是奇點大學人工智能領域負責人Neil Jacobstein在接受BBC訪談時說的一句話。現在的問題是,當這個時代來臨後,人類將往何處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237

「台灣急診之父」退而不休 堅守看診第一線 胡勝川:急診室醫師的基因就是 哪裡有意外,人就往那裡去


2015-09-07  TWM

胡勝川,是台灣急診醫學成為醫療專科的關鍵人物,四十年的努力,為他贏得了「台灣急診之父」的美譽,卻也占據了人生絕大多數的精華歲月。退休之後,胡勝川試著用不同心態剖析事業與生命間的關係,在享受人生與自我成就之間找到平衡點。

撰文•鄭閔聲

編按:銀髮長者如何以正面尊嚴姿態迎接退休人生,是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必須正視的議題。適逢重陽敬老節,「台灣急診之父」胡勝川醫師退休後,努力在貢獻社會與享受人生間取得平衡的故事告訴我們,放下,是一門深奧的生命哲學。

現在的我,不適合再衝鋒陷陣了,但還是希望把一生累積的專業傳承下去,想貢獻最後一點剩餘價值。」在宜蘭羅東博愛醫院急診部略嫌窄仄的辦公室一角,被譽為 「台灣急診之父」的胡勝川,正訴說著退休人生;他的語氣雖然很平淡,說話速度卻快得嚇人,彷彿正在生死交關的急診室交代醫囑,不容許一絲猶豫停頓。

今年六十七歲的胡勝川,二○一三年卸下花蓮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職務,正式與每周至少值班四十小時的職涯告別。相較於許多人退休後完全拋下原有事業,胡勝川相信「循序漸進」讓他更容易適應人生階段轉變,因此過去兩年,他每周依舊工作四天。

眼看退休後第三個重陽節即將到來,他也開始嘗試「周休四日」,用更多時間,尋找工作之外的生命價值。

憑熱血勤奔走

催生出急診醫療體制

如果你曾看過美國影集《急診室裡的春天》,片中喬治.克隆尼憑著果決的判斷與精湛的醫術,從死神手中搶回一條條珍貴的性命,你一定會同意,總是面臨各式各樣突發狀況的急診醫療,是值得尊敬與重視的專業。

但在二十多年前的台灣,情況卻剛好相反。在第一線搶救性命的急診室,因為發生醫療糾紛的機率高,常被醫院認為「有功無賞,弄破要賠」,不願投入太多資源,僅由各專科輪流指派醫師支援。而胡勝川,就是那位讓台灣急診醫學從無到有,逐漸受到重視的關鍵人物。

一九八八年,結束美國進修返回台北榮總服務的胡勝川,深感任務編組式的急診醫療團隊,容易讓支援的醫師有「這是額外工作」的疏離感,因而積極倡議效法美 國,將急診室擴編為獨立單位,由專任主治醫師為病患服務。原本就相當重視急救醫學的北榮,也因此成為全國第一所成立急診部的大型醫院。

當年,胡勝川與台北榮總的同仁一起編寫出︽急診醫療部評鑑辦法︾,讓急診室成為衛生署定期評鑑的對象,各級醫院再也不能對這項業務掉以輕心。

接著,在他的大力推動下,急診醫學於九八年成為衛生署認證的醫療專科,從此醫學系畢業生得以急診部接受住院醫師訓練;也讓有志於急診的學生,就讀醫學院期間即可學習基礎課程。

除了建立制度,胡勝川更深耕急救技術。他從美國引進的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目前已成為緊急救護人員的必備認證;將病患視重症程度送往適當醫療單位的緊急醫療救護網(EMS)觀念,以及《緊急醫療救護法》草案,也是胡勝川率先提出。

快速翻閱胡勝川的生命歷程,幾乎就等於讀完半部台灣急診醫學發展史;也正因為這段對急診醫學篳路藍縷的貢獻,為他贏得了「台灣急診之父」的美名。

談起陳年往事,胡勝川像是一頭陷進了回憶裡,罕見地停頓了幾秒才開口:「我的一生幾乎都在做Pioneer(先驅者)。」雖然只是短短一句話,卻道盡了他對醫學成就的自信與自負。

胡勝川過去四十多年的人生,幾乎完全獻給了急診醫療;但總是堅守工作崗位的他,為何會在六十五歲那年、身心條件一切良好的情況下毅然退休?退休後又是否曾因失去生活重心而感到徬徨無措?

看診熱情未減

仍站在第一線指導新進

「我認為年紀大的人,不適合做行政主管。因為人一旦失去年輕時的衝勁,就不會有開創性,對組織不是好事。」胡勝川解釋,自己的體力雖然因年齡而退化,但並非無法勝任工作,讓他下定決心離開的關鍵,其實是老化的心境。

「我以前是火爆浪子,想做什麼一定力爭到底。現在遇到阻力卻常覺得『算了吧』,這種心態沒辦法追求進步,當然該交棒給年輕人了。」雖然卸下急診部主任,胡勝川卻無法以同樣瀟灑的態度,脫下穿了四十多年的白袍。

退休後,他還是每周固定在花蓮慈濟急診部值班兩天;每周另外花兩天到羅東博愛醫院擔任顧問,協助博愛醫院成為衛福部認證的重症急救責任醫院,未來還計畫至少花一年時間,親自指導新進的住院醫師。

胡勝川熱愛看診是出了名的,一般醫學中心主任常為了處理行政業務減少看診時間,但他在花蓮慈濟擔任急診部主任的十多年,每個月值班時數,甚至比一般主治醫師還多,值班時也一定親手參與診療工作。

放下輝煌成就

轉化為協助成長的力量

退休後,胡勝川對看診的熱情依舊不減。花蓮慈濟急診醫學部主任賴佩芳就說,「很少有急診醫師到了這個年紀,還像他堅持留在第一線,他的意志力真的非常堅 強。」「雖然年紀大了,我還是很有工作的意願和體力。現在可以不受行政工作羈絆,完全專注在醫療上,感覺很自在。」儘管言談間不斷將「年紀大了」掛在嘴 邊,胡勝川談起手邊工作的神采,一點也看不出服老退休的消極,反而像是達到了孔子口中「從心所欲」的境界,開始懂得在有限的時間裡,挑選最有意義的幾件 事。

採訪過程中,一位呼吸困難的老人家被輪椅推進了急診室,雖然值班的醫護人員已經用極快速度做好初步處置,胡勝川還是本能似地拿起聽診器,湊到病床前觀察患者狀況。

「不管在什麼樣的場合,急診醫師看到有人倒下,第一個反射動作,一定是衝上去救人。這種本能一輩子都不會改變,因為所有急診醫師身體裡,都流著同樣的血 液。」胡勝川解釋,為什麼自己無論如何都堅持繼續值班看診,「急診醫師的基因,就是哪裡有災變意外,人就往哪裡去,差別只是年紀大了,會多把插管、心肺急 救這些事交給年輕人;我就看一些比較不緊急,或不那麼需要力氣的病患。」放下過去的成就,是一般人面對退休時最困難的一門課題,但胡勝川似乎已經輕巧地跨 過了門檻。

「現在的我,就是找到這個年紀適合的角色。不衝鋒陷陣、不當主管,用顧問身分協助區域醫院,對我來說,也是全新的經驗。」胡勝川似笑非笑地說:「反正我就 是出意見,老闆不聽就算了。」儘管說得輕鬆,但是他對急診運作的堅持卻始終沒有鬆懈。一位醫護人員就透露,胡勝川一向堅持斷層掃描與放射線儀器應該設在急 診室旁,以加快檢傷救治速率;但博愛醫院的配置並非如此。為此,胡勝川拿出年輕時的磨功,不斷地向管理階層提議,反覆陳述它的重要性,始終不肯放棄。

「胡P雖然只是顧問,但對每件事要求都很嚴格,剛開始讓人感到壓力很大。」羅東博愛醫院急診醫學部主任許智翔表示,自己面對這位「從教科書裡走出來的人物」,總是戰戰兢兢。賴佩芳也說,退休之後的胡勝川,對於教學的細心與堅持,完全沒有改變。

雖然身體裡流著與年輕時相同的熱血,但隨著年歲漸長,胡勝川同樣理解完整豐富的人生,不可能只有醫療工作這項元素。家庭,則是他在人生下半場最想充實的一門課題。

退休人生登場

回歸家庭首重盡孝

「我的父母親都超過九十歲了,以前在花蓮全職工作時,我一整年只能回家一、兩趟,就連過年也常常要在醫院值班;雖然常常打電話,但總覺得沒有盡到兒子的孝 心。」退休後,胡勝川每個月至少會回台南老家一趟,好好地陪著年邁的父母吃吃飯、聊聊天;最近,他每周只到博愛醫院一天,能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又更多 了。

「我終究還是要好好享受不一樣的人生,像是在庭院好好種些花草,或是出國到處遊山玩水。所以我自己定下每周工作不超過四天的原則。」胡勝川微笑著說,「退 休人生就是一個平衡,既不想太忙碌,又還想對社會有些貢獻,所以只要有人需要,我隨時願意分享;沒人找你的時候,也就證明真的該退休了。」顯然,對這位早 已習慣隨時應付突發狀況的急診醫師而言,「退休」兩個字並沒有理所當然的定義;它或許代表某個階段的結束,但更像是另一場探索旅程的開始。

胡勝川小檔案

出生:1948年

現職:花蓮慈濟急診部兼任主治醫師

羅東博愛醫院高級顧問

經歷:台北榮總急診內科主任

花蓮慈濟急診部主任

急診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退休人生就是一個平衡,既不想太忙,又還想對社會有些貢獻,只要有人需要,我隨時願意分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009

羅爾等人就“羅一笑事件”致歉:將捐款267萬捐出成立基金

據《北京青年報》官方微博消息,1日上午,羅爾及劉俠風發布一份“關於‘羅一笑事件’的聯合聲明”,聲明中稱因“羅一笑事件”傳播遠超預期,帶來不好的社會影響,“作為當事人,在此深表歉意”。

聲明透露,截至11月30日24時,P2P觀察微信公號文章《耶穌,請別讓我做你的敵人》分享轉發次數累計達到548432次,依照2016年11月27日承諾,小銅人捐助金額為50萬元;同時該篇文章打賞金額累計101110.79元。羅爾個人公眾號《羅一笑,你給我站住》收到贊賞金207萬元。兩項共計2671110.79元。經商議,“以上款項,在征得捐贈人同意的情況下將全額捐出,成立白血病患兒救助專項基金”。而羅一笑所需醫療費用,也將通過合規合法途徑,向該基金申請救助。

1日,深證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因此事涉及數個部門,目前正在匯總各方面消息,將盡快公布初步調查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810

劉強東:人就像沙漠里的一粒沙,我只是有幸被風吹起來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13/165978.shtml

劉強東:人就像沙漠里的一粒沙,我只是有幸被風吹起來了
捕手誌 捕手誌

劉強東:人就像沙漠里的一粒沙,我只是有幸被風吹起來了

賺錢不是一個追逐的目標,而是一個自然的結果。

從京東創立至今,無論是其本身還是創始人劉強東先生都受到過不少質疑。但不能否認的是,劉強東先生確實按照自己的方法,一步步地把京東打造成他所認為的有價值的公司。這一期,捕Sir整理了劉強東先生及京東成長的經歷,或許你會發現,很多道理看似平凡,但在更長的周期里,能讓企業拉開差距的地方往往正在於此。

大學創業

我生長在江蘇宿遷市來龍鎮一個非常貧窮的農村家庭,那個年代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做個村長。等到了初中,我拿著攢了很多年的50塊錢,穿著大褲衩、兩根筋汗衫、一雙拖鞋,第一次到了大都市——南京,看到了那個年代最高的樓金陵大廈,高37層。繞著大樓我走了很多圈。

老實說,這個時候我才知道,世界上有比宿遷更大的城市。當我從南京坐船到九江,我就在想北京是什麽樣,上海是什麽樣,還有紐約、倫敦、東京是什麽樣。

後來,我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我的專業是社會學,來到人大的當晚,師哥與我們聊天,他告訴我們大學四年一定要學第二個專業。他說只學社會學,不太好找工作。當時還發生了一件事,大一下學期,室友看上了外語系的漂亮女生,他每天跟著女孩上自習。有一天,他回來後坐在床上,只抽煙不說話。原來當女孩發現他的專業是社會學,就決定不跟他交往了。因為社會學系太難找工作了。

我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所以決定要學第二專業。那個年代,最高深莫測的是計算機專業,但是我們學校還沒有這個專業。

於是自己買書,自學編程,但沒有電腦來練習,我只能把自己的腦子當做電腦:如果我這樣編程,最後的計算結果會是什麽?之後我的一個親戚雇傭了我,給我一臺電腦使用。但我只能深夜打開它,而且一周只能去練習一兩次,我就是這樣學習編程的。

我離開家的那一刻就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就是大學我不能再問家里要一分錢,我必須自己養活自己。在人大我最早是抄信封,後來又跟著別人倒賣圖書,掙錢最多的是編程,寫程序在那個年代是非常賺錢的,因為程序員實在太少了。等到了大四,我想該創業了,那時兜里有二十多萬現金。當時我覺得民以食為先,所以創業最好的是開餐廳,而且我自己是一個吃貨,也喜歡做菜,所以我在大四的時候接手了一家餐廳。

接手餐廳後,我馬上就開了全體員工會,自己還先特意跑到海澱的一個商場里,買了20多塊手表,給員工一人送了一塊,表示心意,然後就開始問大家有什麽困難。原來的餐廳老板讓員工都住在地下室,條件很差,我覺得不能這麽對待員工,就給他們租了有空調的樓房。

另外,當時餐廳老板規定員工只能吃客人剩下的菜,如果想炒新菜,也是炒一些放了很久的菜。我覺得這樣不對,因為假如客人有乙肝之類的病,吃剩下的菜就會傳染給員工,所以哪怕是客人一塊都沒動的菜,收上來也都倒掉,我給員工每天提供兩葷兩素還有一個湯,讓員工吃飽為止。

我大四的時候很忙,一個星期才去幾次餐廳,沒想到最後收銀員、大廚和采購人員竟合夥貪汙,於是餐廳只做了幾個月就關了。最後,開餐廳不僅虧空了我所有的積蓄,還讓我負債累累。大學畢業的時候,我身上就背了16萬元的巨債,我姨父跟著我爸駛船,兩人駛了幾十年攢的余錢,全被我借光了。

我曾思考人到底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為什麽你對員工這麽好,而他們卻這樣對你,帶著這種疑惑我就去了一家日資企業,先後做過信息、物流、銷售等多個崗位,這讓我對企業的管理有了新認識。我逐漸明白,餐館倒閉是自己的錯,因為沒有建立管理結構,沒有進行監督,也沒有建立財務系統和流程

timg (1)

創辦京東

我骨子里是想有自己的公司,大學在做生意上也積累了一些經驗,算是加深了內心創業的想法。當我再創業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IT行業,而且必須選擇一個新興市場。因為在成熟的市場里,和大公司比是沒有任何競爭優勢的,所以我選了最新興的光盤刻錄機。到了2001年,全國百分之六十的光盤刻錄機都是我們代理的。

2003年爆發了非典,我迫不得已把所有的門店都關掉,所有的人員都在辦公室、開銷每天都不少,但店面不敢開門,也正是那個時候我們嘗試了網上銷售。當時互聯網很不普及,我們只做了幾十單生意,但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非典結束之後,我還是對網絡銷售很感興趣,就從網上找了Dixons、Newegg、Amazon和POhome四家公司的資料研究,2004年就開了自己的網店。一年以後,我們通過分析線上線下的數據,認為線上一定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因為它的增長速度太快了。

當時我們連開了三個晚上的會,在公司轉型的時候,如果得不到整個團隊的支持那一定會失敗,所以我希望團隊能真正的理解我、支持我

剛做電子商務的時候我們什麽都不懂,也不知道什麽是VC。2007年我們銷售量已經比較大了,一個網友在論壇里給我發消息說,老劉,你現在應該融資了。我說銀行不貸給我。當時我想著融資就是向銀行借錢。他說那你找風險投資啊,然後給我發了一大推資料。我覺得找風險投資也挺好的,他就給我介紹了今日資本的徐新。

在見徐新之前,她派了一個助手到我們公司做了大概一周的經營調查。回去匯報了以後,徐新決定跟我見面。我和她講了自己的經營理念與未來發展的思路,她說,「好啊,Richard,我決定投你,要多少錢?」當時我向銀行貸款,想要的是五百萬人民幣,但我想既然是風險投資,那多要點,要兩百萬美金。

她看了我半天說,「Richard,兩百萬美金太少了,我不投的,我最少投五百萬美金。」我當時想,怎麽還有人願意多給錢。過了三天,她給我打電話,說她幫我算了一筆賬,五百萬美金不夠,告訴我大概需要六、七百萬美金。簽協議的時候我們又談了兩個小時,最後變成了一千萬美金。

整個創業過程中我有兩次切切實實感到了恐懼,覺得自己的公司可能要倒閉。第一次是2003年非典的時候,我擔心店關了,生意全部沒有了,但也因此想到了電商。2007年我拿到一千萬美金的融資後,很快決定自建物流。

第二次是2008年,金融危機沖擊非常大,公司急需用錢,我最多一天見了7家投資基金,都問了一模一樣的問題——你什麽時候能賺錢?我說可能好幾年之內賺不了錢,他們一聽這個就不談了。我很痛苦,也有一種恐懼感,一個月的時間內頭發就白了。我恐懼的不是自己的財富會喪失掉,而是想到很多兄弟跟我拼了快十年,從18歲、20歲跟著我,在北京連房子都沒有,公司倒閉了,那他們都白幹了,不知道該怎麽面對他們。我從來沒有流過眼淚,但是想到那種場面,非常的痛苦,是不敢想的。

還好之後找到了懂我的投資人,對京東模式高度理解和認同。很多投資人剛開始搞不明白,現在大部分都知道了,京東做的物流並不是市場上所謂的快遞公司,如果這麽做沒有任何價值。

我們的物流是為供應鏈服務的。市場所有的快遞公司,設計初衷是希望物品不斷搬運,搬運次數越多,它才有利潤空間。京東物流設計之初,最大的初衷就是減少商品搬運次數,這才有巨大的社會價值,必須要把它放在一個完整的供應鏈上去思考,這是供應鏈服務很重要的部分

一家公司能不能成功,很重要的就是看能不能為這個行業創造獨有的價值。因為我有一個龐大的物流體系,我們是品牌商的服務者,給他門創造巨大的價值,所以他願意和我們分享一些利潤,這背後的邏輯非常簡單。反過來如果連自己的物流系統都沒有,不能幫助廠商降低成本,對供應鏈沒有任何幫助,憑什麽能夠獲取利潤?

我們當時算過賬。投資最多的就是買土地建自己的庫房,一年可能要投入上百億,但是這些本身都是公司的資產,並不是燒掉了,不是像現在一些互聯網公司是真正燒掉的補貼。燒錢一定要燒出核心競爭力,如果燒錢沒有建立任何競爭壁壘,沒有核心競爭門檻的話,那我覺得錢燒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

任何一家公司,找到自己的定位很重要。我們的定位是什麽?就是京東電商作為一家用技術來為品牌商提供供應鏈服務的基礎設施服務商

我們今天有將近一半以上的SKU,百分之百由人工智能的方式進行銷售預測和采購,有非常複雜的三級物流網絡管理,所以我們530萬個SKU的庫存周轉天數僅有30多天。但是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把我們庫存周轉天數控制在20天以內,因為我們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夠為我們的合作夥伴和品牌商提供巨大的供應鏈價值。我們認為並不是非要把哪家公司整死、非要把傳統行業幹掉才能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真正偉大的公司是能夠照顧整個生態系統的

實際上,零售行業就三件事情:用戶體驗、成本、效率。如果我做的事情能夠降低成本或者提升效率,或者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我們就堅決去做。人類上千年以來零售行業的發展都是伴隨著這三個最核心的要素不斷往前發展,每一次新興的商業模式之所以能夠顛覆或替代過去的商業模式,一定在這三者之間做得更好。

我從第一天起就立下了一個規則,我們只和著名的品牌合作。因為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迅速發展壯大,我覺得我做了正確的決定。我看中質量,我必須百分之百保證我們產品的質量。我們需要很長時間去建立一個體系,比如幹線系統、售後服務、交易體系、配送服務。當這個體系建立完成,就可以開放給第三方平臺,這就是我們的模式。

我們提供最好的用戶體驗,這就是我們的武器,當你足夠強大,就沒有人能夠吃掉你。我相信,5年之內我們將超過天貓,成為中國最大的B2C平臺。因為我們一直以來都比他們發展得快,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們的用戶體驗比中國其他任何一個競爭者都要好

timg (2)

團隊管理

管人也算是京東過去一個很重要的核心競爭力。如果不能控制這家企業,我寧願把它賣掉。

我堅持認為:企業管理方式沒有好壞對錯之分。民主式、家族式、職業經理人式、現代國際式、農民式,都可以獲得成功。關鍵是你的企業是否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氛圍,你的團隊是否都理解並接受了某種管理方式,理解和接受你的管理方式才是關鍵

我們把每個員工的特質分為兩項,一項是能力,一項是價值觀。能力好解釋,就是你做事情的潛力或者你的業績等等。

重點是價值觀。我認為,價值觀實際上是一個人怎麽看待他人,怎麽看待自己,怎麽看待世界,這就是價值。大部分價值觀不存在好和壞,只存在匹配和不匹配,所以我們有自己的價值觀。老實說任何一家公司的價值觀都是老板的價值觀,特別對於一個創業企業,企業文化、價值觀一定是創始人個人的價值觀,二者永遠是匹配的,發生偏離的時候一定會亂

對於團隊管理,我主要有以下幾點心得:

第一,二八規則在世界上存在,人才結構80%的鋼和20%的金子是相對穩定的團隊結構。鋼是公司核心的員工主體,價值觀匹配,業績較好。有的員工價值觀和你公司的價值觀匹配度非常高,能力也非常強,就稱之為金子。20%的金子,有可能是技術人員,不一定是管理人員。

各部門出事,往往是公司的金子占比過低造成的。而金子太多是不穩定結構,會影響公司發展,薪水等等都是有限的,導致很多金子出去創業,紛紛被挖走。

第二,第一時間要幹掉的就是鐵銹。有一類員工能力非常強,業績非常好,但他的價值觀和你不匹配,我稱這類人為鐵銹。鐵銹口才好,又有能力,腐蝕性強,會成為群體的領導。當他對公司進行破壞的時候會造成很大的殺傷力。全世界最大的鐵銹是誰?希特勒。 

第三,避免一個人說了算。我們有一個ABC原則。按照級別C匯報B,B匯報A。兩級人事權,C的加薪、辭退、獎金、股權等等都由A和B來決定。比如說我只能管公司副總裁,招聘一個總監都不需要經過我面試,對於升職、加薪、授權包括辭退等等我都不知道。但是我們公司設立CEO,這是我知道的。

所以按照ABC來講,我是A,子公司下面的副總裁屬於公司的C。這樣就是為了避免一個人說了算,同時旁邊還跟著HR,HR沒有提名權,他不可以跳過A或者B決定給C升職,給他漲工資,但是可以審核。對C的提名都是A和B一塊,A不可以跳過B給C加薪和升職。HR是監督你的決定是否符合公司的價值觀和普遍人事的政策。通過這種制度就避免了公司單一員工決定生殺的權力。

第四,公司原則上不歡迎任何一個管理人員帶原單位的人過來。每個人最多只允許帶原單位的一個人過來,如果帶人多怎麽辦?也歡迎,去別的部門。在你的部門最多只允許帶一個人,公司鼓勵你一個人來。

很多公司是一個部門來一個頭,帶了很多原部門的人。等這個人走的時候,發現這些人都走了,這樣走的時候損失很大,是非常可怕的。

第五,避免公司幫派情緒產生,並且確保公司必須有人員備份,不會因為一個高管人員的離職使業務癱瘓。很多人說我有替補人員也害怕,很容易被替代。但是在京東,我沒有說誰是絕對安全的,我都不是。如果說這家公司業績非常糟糕的話,我是有股票言語權的,但是我沒有非要做這個公司的CEO,每個人要為公司考慮。

timg (3)

勤奮努力

回頭來看,我覺得我的創業基因是家族遺傳的,我們家就是做生意的,家人駛船做買賣,就像今天京東的物流業務。所以我能從父親、祖父、曾祖父那里聽到很多故事。

早在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爸從單位辭職,和我媽借了2000塊錢買了一條小船重操祖業。那時候我爸是我們村里面第一個出去駛船的,所有村民還在家里種地,他這樣也算創業了。

他們教我如何做生意,如何取得合作夥伴的信任。我和爸聊天時他對我說,「不要炫耀你在做互聯網——你現在所做的和我已經做了一輩子的沒什麽不同」。

我覺得每個人可能都不存在人生巔峰,真正到達巔峰的時候就瘋癲了。我覺得一輩子只要在積極努力向上走就好,我並不希望在某一天的某一時刻達到巔峰,人生只要是一直努力的,你就是一個成功者

舉個例子,和我父母差不多大的村民,一直在家種那一畝三分地,沒有出去打工,已經五六十歲了。但我看他一輩子就努力種好地,不跟人發生摩擦,也沒有去做任何坑蒙拐騙、偷、搶的事情,贏得了村民的尊重,我覺得他的一生也是成功的。

金錢確實可以改變你的人生,但是大多數時候只會變得更糟而不是更好,這取決於你如何掌控你的錢。在中國,人們剛開始變得富有,很多人變得有錢了以後,不知道如何用這個錢。這就像帶著錢睡覺、工作、吃飯,但是錢並不能帶來任何快樂。如果你有一個夢想,你朝這個方向走下去,達到目標,你將收獲很多東西,不只是錢。在我的經營理念里,賺錢不是一個追逐的目標,而是一個自然的結果

我雖然說話比較直接,有沖擊力,但絕對不是張狂的人,自己很清楚自己有多輕多重,在這個世界上能夠處於什麽位置。我覺得人真的就像沙漠里的一粒沙。沙漠里有無數的沙子,有的一輩子沒有見過陽光和風,而我只是有幸被風吹起來了,飄到沙漠上面去,有幸看到一次陽光,享受一次風,那就希望短短的生命里能夠有些光彩

我現在能想到最開心的是有一天退休了,七八十歲坐在躺椅上,可以和孫子孫女說,自己真正奮鬥過拼過了。我沒有超過常人的想法,就是多努力。家里面日子過得好的農民,一定是種地種得最勤勞的。

劉強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089

三人就購股權及上市涉及詐騙罪成

1 : GS(14)@2011-06-11 15:03:43

http://www.icac.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1171.html
一名兩間上市公司的前主席及另外兩名人士,就購股權及公司上市涉及詐騙,被廉政公署拘控。區域法院法官經過三日宣讀判詞,並於今日(星期四)裁定三名被告罪名成立。
蔣麗莉,五十歲,前稱太平洋興業有限公司(「太平洋興業」)的上市公司前主席,及胡思聖,四十八歲,「太平洋興業」前執行董事,同被裁定一項串謀詐騙罪名成立。
蔣亦是另一間上市公司環康集團有限公司(「環康」)的前主席,與包國平,五十七歲,「環康」前行政總裁,同被裁定兩項罪名成立,即一項欺詐及一項批准發出一份載有不真實陳述的公司股份招股章程。
法官黄崇厚將案件押後至明日(星期五),以聽取各被告求情。各被告還押懲教署看管。
廉署早前接獲貪污舉報,調查後揭發上述罪行。
案情透露,蔣及胡於二○○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即一間公司宣布有意收購「太平洋興業」前數天,同意發出一份公告,指「太平洋興業」董事局通過向十名職員批出二千三百八十八萬股購股權。
但該等購股權持有人均為基層職員,包括蔣的私人司機、一名人事行政主任,以及「太平洋興業」一間附屬公司的三名月薪一千元人民幣的內地員工。他們在蔣的指使下代她持有該等購股權。其中五人將購股權交予新買家後,蔣則向他們收取約三百萬港元。
蔣及胡從未有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及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透露,該等購股權持有人並不是購股權的實益擁有人。若「聯交所」知悉情況,會調查是否有違反上市守則。
案情又透露,「環康」於二○○一年六月申請在「聯交所」創業板上市。
蔣及包於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批准發出一份載含有不真實陳述的招股章程,聲稱向一名行政經理配發八百八十四萬四千八百股「環康」股份,作為對她的獎勵,而該行政經理與「環康」、其董事,行政總裁、主要股東或初次管理股東並無關連。
事實上,包於「環康」即將上市前,指使該行政經理以代理人身份持有八百八十四萬四千八百股「環康」股份。該行政經理其實是蔣的私人助理。
案情指「環康」於二○○一年十二月五日完成上市及蔣的私人助理獲配八百八十四萬四千八百股「環康」股份後,蔣指使其私人助理將八百萬股股份轉往另一間公司,並沽售餘下八十四萬四千八百股股份,獲得三十七萬港元,而蔣則從中獲取三十四萬港元作為利潤。
若「聯交所」知悉有關事情,該等股份須受到十二個月禁售期的限制,因為根據創業板的上市守則,蔣被視為初次管理股東。
控方今日由資深大律師韋仕博及高級檢控官周天行代表出庭,並由廉署人員賴捷協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740

三人就購股權及上市涉及詐騙判囚

1 : GS(14)@2011-06-18 14:18:35

http://www.icac.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1172.html
三人就購股權及上市涉及詐騙判囚  15/06/2011

一名兩間上市公司的前主席及另外兩名人士,就購股權及公司上市涉及詐騙,早前被廉政公署拘控。各被告今日(星期三)在區域法院被判刑。

蔣麗莉,五十歲,前稱太平洋興業有限公司(「太平洋興業」)的上市公司及另一間上市公司環康集團有限公司(「環康」)的前主席,被判入獄三年半。

同案另外兩名被告胡思聖,四十八歲,「太平洋興業」前執行董事,及包國平,五十七歲,「環康」前行政總裁,分別被判入獄兩年及十九個月。

法官黄崇厚判刑時稱,蔣是策劃有關詐騙勾當的主腦。

法官又指,被告所犯的罪行是蓄意而且經過精心策劃,損害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故須判處他們入獄。

三名被告早前被裁定共三項罪名成立,即一項串謀詐騙、一項欺詐及一項批准發出一份載有不真實陳述的公司股份招股章程。

案情透露,蔣及胡於二○○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即一間公司宣布有意收購「太平洋興業」前數天,同意發出一份公告,指「太平洋興業」董事局通過向十名職員批出二千三百八十八萬股購股權。

但該等購股權持有人均為基層職員,包括蔣的私人司機、一名人事行政主任,以及「太平洋興業」一間附屬公司的三名月薪一千元人民幣的內地員工。上述五名購股權持有人在蔣的指使下代她持有該等購股權。他們將購股權交予購入「太平洋興業」的公司後,蔣則向他們收取約三百萬港元。

蔣及胡從未有向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及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透露,該等購股權持有人並不是購股權的實益擁有人。若「聯交所」知悉情況,會調查是否有違反上市守則。

案情又透露,「環康」於二○○一年六月申請在「聯交所」創業板上市。

蔣及包於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批准發出一份載有不真實陳述的招股章程,聲稱向一名行政經理配發八百八十四萬四千八百股「環康」股份,作為對她的獎勵,而該行政經理與「環康」、其董事,行政總裁、主要股東或初次管理股東並無關連。

事實上,包於「環康」即將上市前,指使該行政經理以代理人身份持有八百八十四萬四千八百股「環康」股份。該行政經理其實是蔣的私人助理。

案情指「環康」於二○○一年十二月五日完成上市及蔣的私人助理獲配八百八十四萬四千八百股「環康」股份後,蔣指使其私人助理將八百萬股股份轉往另一間公司,並沽售餘下八十四萬四千八百股股份,獲得三十七萬港元,而蔣則從中獲取三十四萬港元作為利潤。

若「聯交所」知悉有關事情,該等股份須受到十二個月禁售期的限制,因為根據創業板的上市守則,蔣被視為初次管理股東。

控方今日由資深大律師韋仕博及高級檢控官周天行代表出庭,並由廉署人員賴捷協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904

廉署起訴三人就申請「馬會」會籍涉嫌串謀詐騙

1 : GS(14)@2011-07-16 15:39:19

http://www.icac.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1188.html
廉政公署已落案起訴一名香港賽馬會(「馬會」)榮譽遴選會員及另外兩名人士,控告他們就「馬會」會籍申請涉嫌串謀詐騙。
在首宗案件,被告為Stanley Lawrence
Freedman,八十三歲,「馬會」榮譽遴選會員;及鄧鏡松,四十九歲,建築工人。
Freedman被控兩項串謀詐騙罪名,而鄧則被控三項罪名,即處理已知道或相信為代表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的財產,涉嫌違反
《有組織及嚴重罪行條例》第25(1)條。
兩名被告將於明日(星期
四)上午九時三十分在東區裁判法院應訊。
其中一項串謀控罪
指,Freedman涉嫌於二○○九年九月至二○一○年一月期間,與吳家麒及John Douglas
Mackie串謀詐騙「馬會」,即虛假地表示一名申請人的賽馬會員申請表內的資料屬實。
他們涉嫌虛報多名推薦人與申請人認識、認識的年期以及與申請人的關係。
另一項串謀控罪指,Freedman涉嫌於二○○九年一月至三月期間,與其他人士串謀詐騙「馬會」,即在另一名申請人的賽馬
會員申請表內,虛報與申請人認識、認識的年期以及與申請人的關係。

下三項控罪指鄧涉嫌於二○○八年年底至二○一○年七月期間,處理共一百二十五萬元的款項,而明知有關款項代表從可公訴罪行的得益。
在另一宗案件,陳永輝,四十三歲,公司董事,就其「馬會」會籍申請被控一項串謀詐騙
罪名。
陳將於明日(星期四)上午九時三十分在東區裁判法院答辯。
控罪指陳涉嫌於二○○九年,與Freedman、Mackie、唐錦培、何偉石及
另一名人士串謀詐騙「馬會」,即在陳的賽馬會員申請表內,虛報與陳認識、認識的年期以及與陳的關係。
廉署早前接獲貪污舉報,調查後揭發上述涉嫌罪行。
「馬會」在廉署調查案件期間提供全面協助。

名被告已獲廉署准以保釋外出,以待明日應訊。
2 : GS(14)@2011-07-16 15:40:08

This is the third such case in recent years - does that make them the "triple trio"?

這已經是近年來第三次發生這些事件-是不是應該叫他們「三重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5393

警見人就打 廣華接40傷者

1 : GS(14)@2014-11-28 08:19:33





【本報訊】狂警過去兩日在旺角暴力傷人,不論是示威者、急救站義工、行街或等人的市民,警方都實行「見人就打」。最少兩名救護站義工被警棍亂扑,或惡意推倒後暈倒,要送院治理。有救護站醫生表示,前晚數十人因被警棍打傷及中催淚水劑要治理。據悉,兩日旺角動亂中廣華醫院急症室接獲約40名傷者。25日晚旺角亞皆老街清障後,數千人於多條街道聚集。歐耀佳醫生當晚6時至翌日早上6時,留守在兩個旺角救護站,站內接獲數十名傷者,大部份人都身中催淚水劑或胡椒噴霧。


■一名戴口罩的示威者血流披面,被警方帶走。

叉頸捏嘴 陰招盡出


歐相信警方是有計劃由「出椒」改為出催淚水劑,「企喺高台噴,一噴前排幾十人中招,範圍好大,可以飄好遠」,並會透過衣服滲入身體。當警方一噴後,有成班人因灼傷走到救護站沖水治理,催淚水劑造成的灼痛持續一小時。他自己因吸入空氣中的催淚水劑,感到「火燒喉頭」,要立即飲水。歐又指,警方沒意識地用警棍「周圍掃」,其中一名彌敦道及山東街交界救護站的中學生義工,走上前排希望幫手帶走傷者,但遭警察用警棍連打三下,身體紅腫。另有不少傷者的手腳被警棍打傷,傷處腫脹及流血,也有傷者隔着頭盔被扑傷。本報翻查警隊的訓練文件,發現教材上只教警員用警棍揮向對方的手腳,從沒教過可用警棍扑頭。留守金鐘的陳先生表示,25日晚與朋友及救護站義工運送物資如生理鹽水及保鮮紙到旺角。該名救護站義工在廣東道與豉油街交界行人路上,執拾膠箱的物資時,突然有警察衝上前包圍,二話不說便將他推倒地上,義工之後暈倒,在廣華醫院留醫一晚後出院。警方制服市民招數先將人推倒,然後數名警察合力壓他在地上,再出陰招如叉頸、搣身、捏嘴及拳打腳踢等,不少人面部擦損出血。陳先生前晚因看見警方濫用暴力而上前拍攝,就被警方推倒在地上拖出馬路,又被警方扯頭髮、捏嘴,再遭「唔知係警棍定拳頭打腹部」,全身多處擦損流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128/189507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5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